第一篇:噪音管理控制程序
德信诚培训网
噪音管理控制程序
1.0目的:
本规定旨在通过对公司环境管理体系所覆盖的所有区域的噪声排放进行监测和控制,减少噪声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保障人体健康。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各种噪声源的监测和防治。3.0 定义
无 4.0职责
4.1行政部负责公司办公场所噪声的监控以及噪声排放超标的改善组织工作,负责对公司环境噪声排放的监测进行管理。4.2设备部设备管理员
4.2.1负责噪声整治方案的编制与审查工作。
4.2.2在日常的巡视工作中对制造部各班组机械加工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进行检查监督。4.3 模具部负责对模具加工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进行检查监督。
4.4采购部负责对购置设备噪声进行评估工作并根据评估结果选购低噪声设备。5.0 工作流程
5.1本公司主要环境噪声源有:
a.生产车间生产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 c.车辆运行时产生的噪声 5.2环境噪声的预防
5.2.1 采购部在购置设备时,应充分评估其噪声的影响,在满足生产和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尽可能选用低噪声设备。
5.2.2 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音污染,尽量减少夜间生产的时间,对破碎机房、空气压缩机房采取围闭措施,以减少噪音的污染等。
5.2.3 使用各种机械设备造成噪声,其作业时间尽量安排在在八时至二十二时,若可行时,生产作业尽量在白天。
4.2.4 对于机动车辆运行产生的噪声预防见《车辆管理规定》 5.3环境噪声的监测和治理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http://www.xiexiebang.com
好好学习社区
德信诚培训网
5.3.1 行政部负责每年委托有资质的监测机构对公司的噪声排放进行监测,并保存监测机构发出的“噪声监测结果报告”。若监测结果没有达到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则组织提出整治方案,公司进行落实整治改造。
5.3.2设备部设备管理员通过对生产车间日常巡视,对生产机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如发现噪声防护设施有不能及时改正的隐患时,应及时发出“环境整改调查处理单”,责任部门在要求期限内把执行情况回复设备管理员,由设备管理员进行验证,严重时依据《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规定处理.5.3.3 行政部和生产部、模具部分别负责办公场所及生产车间噪声防治效果的保持,做好防治设施、用具的维护保养工作,并经常对防护设施进行检查,发现噪声防护设施有隐患时,要立即进行检修。6.0支持性文件和记录
6.1《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6.2《车辆管理规定》 6.3噪声监测结果报告 6.4环境违章整改调查处理记录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http://www.xiexiebang.com
好好学习社区
第二篇:24噪音管理控制程序
目的
加强物业管理区域内噪声排放的管理;降低和控制噪声对业主休息的干扰。2 范围
适用于对物业管理区域内噪声的控制。3 职责
3.1营运部负责房屋装修的归口管理。
3.2营运部负责核定业主装修申请和负责装修噪声的监控;负责服务设施、支持性设施噪声的控制与管理。4 程序
4.1噪声控制原则
4.1.1减少、控制噪音排放,使住宅环境的噪声昼间不高于55dB,夜间不高于45dB(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
4.1.2尽量选用低噪声的服务设施和支持性设施。
4.1.3业主入住装修和二次装修在休息期间不干扰业主正常休息(22:00~7:00不得进行施工作业)。
4.1.4建筑施工场界噪声应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要求及符合当地环保部门规定的施工作业时间要求。
4.1.5物业管理区域周界采取阻音防护措施或种植树木,以降低周界噪声对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噪声污染。4.2噪声声源
4.2.1装修电动工具作业、敲击作业产生的噪声。4.2.2周界建筑施工产生的噪声。4.2.3周界火车、商业产生的噪声。
4.2.4服务设施(如泵房等)运行产生的噪声。
4.2.5支持性设施(如吸尘器、割草机等)作业产生的噪声。4.3噪声的控制
4.3.1装修作业、建筑施工作业噪声若对业主或物业管理区域外公众可能产生噪声影响时,营运部应按《装修管理规定》由施工单位签定《施工队安全责任书》,将施工作业时间约定于其中,对其施工过程进行监控,执行《入住及装修控制程序》。
4.3.2营运部在使用服务设施、支持设施提供服务时,作业时间尽量安排于大多数业主
不在小区时段进行。
4.3.3营运部应加强服务设施、支持性设施的日常维护,降低设施工作噪声。4.3.4物业管理区域内由营运部设置“禁鸣号”、限速、“道路不得修、洗车”等标识;外包服务相关方作业过程噪声由营运部进行监控,执行《采购控制程序》;消防护卫员负责巡视管理,发现机动车噪声和违章情况立即劝止,执行《安保服务控制程序》。4.3.5物业管理区域噪声的监测,由营运部按规定的监测点检测,并填写《周界噪声监测记录》;物业管理区域发现超标排放噪声,并经劝止无效的施工单位填发《违章装修整改通知单》、供方填发《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责令相关责任人整改或采取纠正措施。5 相关文件
5.1《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5.2《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5.3《南京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
5.4《采购控制程序》 5.5《入住及装修控制程序》 5.6《安保服务控制程序》 5.7《施工队安全责任书》 5.8《装修管理规定》 6 相关记录
6.1《周界噪声监测记录》 6.2《违章装修整改通知单》 6.3《纠正/预防措施处理单》
第三篇:噪音管理方案
一、噪音管理保证体系
建立健全噪音管理保证体系,贯彻国家、天津市和天津市地铁总公司对噪音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安质部组织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找出存在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并限期整改。逐级签订噪音管理责任制,实行全员参与、全面管理、全方位控制。
二、噪音管理目标
主要是控制施工机械操作时发出的噪音,确保降低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噪音。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昼间≤75分贝,夜间≤55分贝;吊车昼夜间≤65分贝;钻机昼间≤85分贝,夜间≤65分贝;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其它噪音要严格控制,杜绝产生不必要的噪音。
三、主要技术方案和技术措施
1.实行目标责任制,由项目副书记为主管领导,副经理为现场直接管理者,推行目标责任制,实行奖罚措施,促进现场的噪音管理;
2.设立专门机构接待相关方面对噪音影响的投诉,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及时解决;
3.工程开工前到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有关噪声排放申报登记手续;
4.在做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时,尽量将产生噪音的施工机械布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位置,以减小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5.在进行施工机械选型时,尽量选用低噪声机械(例如选用使用网电而不使用自带动力的机械)进行施工,必要时可在机械上安装消声器,尽可能降低噪音;
6.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作业时间,在施工工艺允许的条件下,尽量减少夜间作业项目,控制夜间噪音的分贝值;
7.在必须进行夜间施工作业时,对机械操作人员加强教育,减少人为的噪声扰民;
8.进入施工生产区域内机械车辆(特别是在夜间)禁止鸣笛,并尽量采取操作措施减小发动机的噪音;
9.结构砼施工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以防止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砼时发出的噪音扰民;
10.适当时对可能封闭的噪声源实行封闭;
11.在进行施工脚手架搭设、拆除和装卸时要轻拿轻放,堆放有序,严禁整体拆除或随意抛掷、敲打产生噪音;
12.对施工场地内的噪音源定期进行检测,对不满足要求的采取改进措施进行整改;
13.严格遵守天津市高考期间对噪声管理的有关规定; 14.在施工现场推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双标准化管理。
第四篇: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医疗投资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XXX-QP5.6-2016
版本号
B/0
文件名称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页
数
1目的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有利于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实现。
2范围
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全面相关事宜均纳入审查范围。
3权责
3.1 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活动,批准管理评审计划和管理评审报告。
3.2 管理者代表负责向总经理报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提出改进建议,审核管理评审计划和管理评审报告,批准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
3.3 质量部负责管理评审计划的制定、提交体系运行报告、收集并提供管理评审所需的资料,编制整理管理评审报告,负责对评审后的纠正/预防措施进行跟踪和验证。
3.4 各部门负责提交本部门的管理评审输入资料,并负责实施执行管理评审中提出的相关的纠正/预防措施。
程序要求
4.1 管理评审计划
4.1.1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管理评审,二次间隔期不超过12个月,结合内审后的结论进行,也可根据需要安排。
4.1.2 质量部编制《管理评审计划》,报告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
计划主要内容包括:
a)评审时间;
b)评审目的;
c)评审范围及评审重点;
d)参加评审部门(人员);
e)评审依据;
f)各部门评审内容、准备工作要求。
4.1.3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增加管理评审频次或提前进行管理评审:
a)公司组织机构、服务范围、资源配置发生重大变化时;
b)发生重大服务质量事故或客户关于质量有严重投诉或投诉连续发生时;
c)当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有变化时;
d)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时;
e)即将进行第二、三方审核或法律、法规规定的审核时;
f)质量体系审核中发现严重不合格时或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发生重大修改或补充时;
g)其它情况总经理认为需要时。
4.2 管理评审输入
管理评审输入应包括与以下方面有关的当前的业绩和改进的机会:
a)体系审核结果,包括第二方、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结果;
b)顾客的反馈,包括满意程度的测量结果及与顾客沟通的结果等;
c)过程的业绩及符合性,包括过程、销售的产品、服务测量和监控的结果;
d)改进、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包括对内部审核和日常发现的不合格项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其有效性的验证结果记录;
e)上次管理评审跟踪措施的实施及有效性记录;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各种变化等
f)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g)
各部门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
h)
重大服务质量事故的处理或改进的建议;
i)
新的或修订的法律法规要求。
4.2.1 评审输入资料的准备
质量部负责根据评审输入的要求,组织评审资料的收集,准备必要的文件,评审资料由管理者代表确认。
4.2.2 质量部向参加评审的人员发放本次评审计划和有关资料。
4.3 管理评审会议
a)总经理主持评审会议,各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对评审输入做出评价,对于存在或潜在的不合格项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确定责任人和整改时间;
b)总经理对所涉及的评审内容做出结论(包括进一步调查、验证等)。
4.4 管理评审输出
4.4.1 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以下方面有关的措施: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的改进,包括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组织结构、过程控制等方面的评价;
a)与顾客要求有关的医疗器械的销售服务的改进的需求;
b)资源需求
c)
质量体系改进的需求。
4.4.2 管理评审报告
管理评审报告为管理评审输出的主要内容。会议结束后,由质量部根据管理评审输出的要求进行总结,编写《管理评审报告》,经管理者代表审核,交总经理批准,发至相应部门并监控执行。
本次管理评审的输出可以作为下次管理评审的输入。
4.5 改进/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和验证
质量部对管理评审提出的改进/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验证。如果评审结果引起文件更改,应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4.6 记录的保存
管理评审产生的相关的记录应由质量部按《记录控制程序》保存,包括管理评审计划,评审前各部门准备的评审资料、评审会议签到记录及管理评审报告等。
5相关文件
5.1 《文件控制程序》
Ryzur-Qp4.2.3-2016
5.2 《记录控制程序》
Ryzur-Qp4.2.4-2016
6相关记录
6.1《管理评审计划》
Ryzur-QR-QP5.6-01
6.2《管理评审会议记录》
Ryzur-QR-QP5.6-02
6.3《管理评审报告》
Ryzur-QR-QP5.6-03
第五篇: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医疗投资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XXX-QP7.1-2016
版本号
B/0
文件名称
风险管理控制程序
页
数
1目的通过建立《风险管理控制程序》,评价公司所经营产品的采购、储存、运输、销售等过程中的风险,并对风险加以控制,保证公司经营活动的安全性。
2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经营产品的采购、储存、运输、销售等过程。
3权责
3.1最高管理者:为风险管理活动分配充分的资源和有资格能胜任的人员。规定风险管理的职责和权限,确定风险管理小组成员。主持每年的风险管理活动评审。批准《风险管理活动记录》。
3.2管理者代表:负责制组织管理风险活动。
3.3业务部门:负责将顾客服务相关信息反馈给质量部提供参考。
3.4
售后服务部:负责收集相关产品的风险信息。
程序要求
4.1风险管理过程概述:风险管理过程包括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综合剩余风险评价以及风险/受益分析。应记录风险管理活动结果并纳入相关文档。风险管理过程
见图1。
4.2风险管理活动
4.2.1风险管理策划应包括:
a)风险管理活动范围:判定和描述医疗器械经营活动和适用于计划每个要素的阶段;
b)职责和权限的分配;
c)风管理活动的评审要求;
d)决定风险可接受准则,包括在损害发生概率不能估计时的可接受风险的准则;
e)验证活动;
f)相关的生产和生产后信息的收集和评审的有关活动。
4.2.2风险管理活动输出:
风险管理小组应对风险管理活动进行评审,必要时可补充确定评审人员。评审内容包括:对风险管理计划实施情况的评审;对综合剩余风险是否可接受的判断;是否已有适当的方法获得相关生产和生产后信息。上述评审的结果填写《风险管理活动记录》,该报告最终由最高管理者审批通过,经营活动风险控制的最终结论依据。
4.2.3风险管理资料输入(信息收集):
公司建立收集和评审医疗器械信息的系统时,尤其应当考虑:
a)由医疗器械的操作者、使用者或负责医疗器械安装、使用和维护人员所产生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机制;
b)新的或者修订的标准。另外,也应当将最新技术水平因素和对其应用的可行性考虑在内。并应注意该系统不仅应当收集和评审本企业类似产品的相关信息(及内部信息),也应当收集和评审市场上其它类似医疗器械产品的公开信息(及外部信息)。
相关人员在收到信息后,应及时与风险管理负责人沟通,风险管理负责人将视具体情况召集风险管理小组,执行相关的风险管理活动,见图3。对分析结果可能涉及安全性的信息,应评价是否存在下列情况:
—
是否有先前没有认识的危害或危害处境出现;
—
是否由危害处境产生的一个或多个估计的风险不再是可接受的。
如果上述任何情况发生,一方面,应对先前实施的风险管理活动的影响进行评价,作为一项输入反馈到风险管理过程中,并且应对医疗器械经营过程的风险管理文档进行评审。如果评审的结果可能有一个或多个剩余风险或其可接受性已经改变,应对先前实施的风险控制措施的影响进行评价,必要时进一步采取措施以使风险可接受。然后,应根据前面分析和评价结果完善适当的风险管理过程,修改相应的风险管理文档和风险管理报告。
4.3风险评价和风险可接受标准
本公司虽然针对涉及的产品,在风险管理方针的基础上,制订了风险评价和风险可接受标准。但针对每一特定的产品,在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时,仍须对此风险可接受标准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如不适宜应重新制定。
表1风险的严重度水平
等级名称
代号
系统风险定义
轻度
轻度伤害或无伤
中度
中等伤害
致命
一人死亡
灾难性
多人死亡或重伤
表2风险的概率等级
等级名称
代号
频次(每年)
极少
<10-6
非常少
10-4-10-6
很少
10-2-10-4
偶尔
10-1-10-2
有时
1-10-1
经常
>1
注:频次是指每台设备每年发生或预期发生的事件次数。
表3风险评价准则
概率
严重程度
灾难性
致命
中度
轻度
经常
U
U
U
R
有时
U
U
R
R
偶然
U
R
R
R
很少
R
R
R
A
非常少
R
R
A
A
极少
A
A
A
A
说明:A:可接受的风险;R:合理可行降低(ALARP)的风险;U:不可接受的风险。
4.4
产品安全标准的应用
在有适用的产品安全标准时,应通过符合安全标准的要求来降低产品的安全风险。即使产品有相关的安全标准,也必须按风险管理规定的流程。因为符合安全标准并不能保证产品是安全的。评价产品的安全风险时总是需要考虑标准之外的因素。产品必须在设计和开发阶段输入相关的安全标准,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要求。已上市的产品若发生相关安全标准的变化,应作出评价。必要时通知厂商进行设计更改以符合标准要求。如果安全标准中规定了结构上的安全规范和/或规定了安全指标的限制,必须在风险控制措施中引入,并实施相关的风险控制措施的验证。对该风险的初始风险估计可以省略,且采取该风险措施后,可认为损害发生的概率为最低,剩余风险可接受;除非有进一步的数据和资料显示须对风险重新评价。
相关记录
5.1 《风险管理活动记录》Ryzur-QR-QP7.1-01
附件1
开始
预期用途、判定特征
判定已知或可预见的危害
估计危害处境的风险
风险是否需要降低?
判定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记录风险控制要求
风险是否可降低?
实时、记录和验证适当的措施
风险是否可接受?
是否引入新的危害或危害处境或已存在的风险受到影响?
是否考虑了所有已判定的危害?
综合剩余风险是否可接受?
医疗受益是否超过综合剩余风险险?
准备风险管理报告
评审生产和生产后信息
风险是否需要重新评定?
医疗受益是否超过剩余风险?
不可接受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否
风险分析
风险评价
风险控制
综合剩余风险评价
风险/受益分析
风险管理过程的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