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研究研究”岂能成为解决问题的遮羞布
研究研究”岂能成为解决问题的遮羞布
2014-6-3人民网中共中央党校2日下午举行2014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校校长刘云山出席,就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出要求。刘云山指出,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问题导向,体现了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领导干部必须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正视问题的清醒、解决问题的自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刘云山同志告诫领导干部要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正视问题的清醒、解决问题的自觉,就是要让广大领导干部提高发现问题的敏锐度、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行动起来解决问题。
网民普遍认为,当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深入开展,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人民的公仆敢于担当的意识,不断提升敢于担当的能力,扎扎实实转变工作作风,面对问题要敢于较真、敢抓敢管、敢于承担责任,用心倾听群众呼声,关心关怀群众疾苦,只有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好,善始善终的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每个问题,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
第二篇:数学课堂解决问题课题研究总结
《关于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经过一学期的课题研究,我们在《关于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有效性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不足。围绕课题研究,课题组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大家在研究过程中学习知识,增长教学才智,发展自我,收获喜悦,专业发展成绩显著。现对课题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一、研究成果。
1.甄别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正确认识“策略”是什么,才能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也才能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有效形成。这是研究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形成的理论基石。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学生策略的形成主要表现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方法的具体内容,体验方法的使用要领,体验方法的价值,体验方法的广泛应用,使学生掌握方法,赞赏方法,形成策略。为达成教学目标,我们从以下两点研究总结学生策略形成的过程。
第一,抓住一个“点”,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综观现在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的课堂教学或教学设计,总觉得缺点什么。就拿列表方法解决问题来说吧:都是教师告诉学生要解答这题先要列表,然后让学生依据现成的表格把表填完整,再根据表格思考数量关系并解答。但是为什么要列表?学生还是不清楚,只是老师说“要列表”,所以学生就按老师的要求列表,可能不能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以后解题时,老师没有说,因此就不列了,也就是学生并没有形成这样的策略,没有把列表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
如果单从字面上去理解“策略”的话,它应该是应对新形势、新问题的方式方法。新教材中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学生用智慧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不应该是仅仅局限在“方式方法”的这个具体的点上。但是,教学应该通过这个“点”,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掌握具体的“方式方法”,并能灵活地运用,真正体会到“策略”的价值。
第二,突出一个“面”,让学生参与策略的形成过程。
这里所指的“面”,一方面是指教师在教学一种策略时应从整体上把握教村内容,让学生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策略。另一方面是指整个小学数学阶段不同策略的相互渗透与运用。策略的形成可能是一个学期能养成的,也可能是整个小学阶段或更长的时间形成的,是具有全面性、整体性和时效性。
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就是要掌握“分析”与“综合”的思考方法,及帮助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的辅助手段,如“操作与模拟”、“摘录条件和问题”、“列表整理信息”、“画线段图或示意图”等。
通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有:一是算法策略,即是把所有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都一一加以尝试,最后总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二是启发策略,就是运用已有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只做少量的搜索就能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对于小学数学教材加入这部份内容的确体现了对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的重要性。
如果对教学目标中“经历„„过程”的把握不到位,教学中将结果看的太重,急于想给学生规律性和结论性的方法,会忽视学生对方法的获取过程,没有真正实现学生内在自主的知识意义的建构,即策略的形成。教学中通过“引发需要——填表列举——反思方法——感悟策略”等几个主要环节。让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从直观的操作解决过度到方法的抽象,反思提升,实现了学生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实现了学生思维的有效发展。使学生养成自觉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具有择优的品质。
策略是学生为解决问题而展开数学思维时的尝试、选择、优化的过程。我们需要努力的去把握学生思维的动向、把握学生思维的脉搏。对于学习数学来说,策略是学生解决一类问题时选择方法的意识。方法是策略的构成要素,策略是方法的概括。策略必须通过方法的展示来感悟和提炼。如果我们能学会“求异+求同”的思维方式,也许我们可以减少许多类似的困惑,增强对新理念、新教材的把握和处理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将“策略”诠释为一种选择“方法”的过程更确切。2.“精彩”计算教学策略的背后,直击学生学习细节。
我们在计算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运用探索与交流这种学习方式,枯燥的计算学习也需要交流,要把它作为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基本教学策略。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课题组在对低年级学生的关注过程中发现,教学中教师应从以下两个教学细节之处入手,是实施计算教学策略的两个抓手。
一要直面“出错”,让交流成就课堂精彩。
经过对“家常”课堂教学语言的观察,“你又出错了”是课堂教学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句话。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差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总是在由不会到会,在“出错——似正确——„„——出错——正确”这样的认知矛盾中成长。因此,学生课堂的表现也就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错误。其实,暂时的失败是走向成功之门的奠基石,关键是老师如何直对学生的出错?面对实际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出错”不能采取回避的态度。应努力探求让“出错”成为有效的教学资源的方法,使“错误”也精彩。一个学生在课堂中就曾出了这样的错,我采取“交流”的方法,让“出错”成就了精彩的课堂,合理处理了课堂中的生存现象,使之成为好的教学资源。
二要搭建舞台,让交流彰显课堂内涵。
要设计好一节全新的计算课难度是相当大的,说白了,难“出彩”,难“热闹”。但我们始终认为:一味追求低效的所谓热闹,一味追求愉快不是新课程倡导的。新课程倡导的“热闹”应该是大脑风暴式的(brainstorm)思维碰撞,新课程倡导的“愉快”应该是让学生在历经思考、合作、交流、思辨后获得成功喜悦的一种体验。新课程标准强调应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以往注重教师的“教”变为注重学生的“学”。我们注意到:对于计算方法的探索,不同的学生会充分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从不同的角度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在小组内或班级内形成算法多样化的局面是一种必然现象。这时,学习同伴间的交流就非常有必要。在交流中,学生可以深化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可以认识、借鉴他人的合理方法,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基于这一点,教学中我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数学交流情境。让学生在自己探索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合作,给每个学生发表自己见解、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的机会。如:在教学例题时,我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如何计算9+4,接着再通过学具桃的操作交流自己的算法,最后全班汇报总结算法。下面是同学们汇报的过程:
师:你这么快就算出了结果,真了不起!老师很想听听你是怎样计算9+4的,能说说吗?
生1:因为10+4=14,9比10小1,9加4就比10加4小1,所以9+4=13。师:这个办法可了不得!掌声送给他!
生2:我是从外面拿一个放进盒子里,这样盒子里有10个,外面有3个,一共13个,所以9+4=13。„„
这种“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共享”的学习模式不仅让教师教得省心,更让学生在交流、发表自己观点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学得开心。特别值得一提时,教师并没有在教学一开始就让学生合作,因为合作应该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这样的合作才会有价值!这种教学模式也受到了较好的效果:一名同学介绍算法说:因为10+4=14,9比10少1,所以9+4比10+4少1,9+4的结果是13。这名同学的回答充满了智慧!在他的回答里,有化归(学生已经学过10加几),有比较。我想,正是在独立思考得基础上他才有如此美丽的思维,正是不止一次地得到肯定,他才会勇敢地发表。我想,此刻的他一定是兴奋而快乐的!我想,这才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愉快学习”的真正内涵。
1.渗透的是策略,孕育的是思想——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思考。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策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三个不同层次,也是教师教学设计时处的三个不同高度。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建构在具有一定数学思想的高度,形成较好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掌握必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萧伯纳曾有过这样一段名言:“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都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种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小学数学涉及到的数学思想有很多,如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转化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用数学思想引领数学课堂,对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度必将有质的飞跃。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教学要站在数学思想的肩上进行渗透与孕育。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学理论与内容的本质认识,是从某些具体数学认识过程中提炼出的一些观点,它揭示了数学发展中普遍的规律,它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这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所谓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则是对解决数学问题方法的提升,即解决数学具体问题时所采用的方式、途径和手段,它的地位应是介于数学思想与方法之间,对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首先,渗透数学思想是策略形成的基石。
如何让数学思想引领数学课堂,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度? 综观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课堂教学或教学设计,缺失的是学生用策略的主观能动性,不能自觉运用策略。如列表策略,为什么要列表?学生不清楚,只是老师说“要列表”,所以学生就按老师的要求列表。学生并没有形成这样的策略,没有把列表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追究其中原因,就是缺少了数学思想方法的引领。
小学阶段策略学习内容目标的确定,其中培养学生应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而达成这个目标教者就要对某方面的策略有一定的思想高度的认识。
其次,孕育策略是数学思想生成的土壤。
教学中将结果看的太重,急于想给学生规律性和结论性的方法, 法的获取过程,没有知识的建构过程,就没有策略的形成。
数学思想是宏观的,它更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而数学方法是微观的,它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直接具体的手段。一般来说,前者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后者给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但由于小学数学内容比较简单,知识最为基础,所以隐藏的思想和方法很难截然分开,更多的反映在联系方面,其本质往往是一致的。如常用的分类思想和分类方法,集合思想和交集方法,在本质上都是相通的,所以小学数学通常把数学思想和方法看成一个整体概念,即小学数学思想方法。小学阶段渗透一定的数学思想,可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高屋建瓴”之效。江苏省特级教师沈重予也认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方法的具体内容,体验方法的使用要领,体验方法的价值,体验方法的广泛应用,使学生掌握方法,赞赏方法,才能很好地形成策略。
其实学生对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形成应建立在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思想之上。策略在小学阶段主要包括列表、画图、枚举、倒推、假设、转化等,这些策略贯穿于小学各年级教材中,采取了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呈现方式。这对学生形成策略,提炼数学思想起了很大的作用。数学思想是宏观的,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认真挖掘教材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因素。
2.审视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过程,基于小学数学课堂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观察与思考。
解决问题在第二学段安排了策略模块,对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培养离不开课堂教学,本文对相关一些课堂现象的观察与思考,旨在审视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过程,探索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形成的教学策略,指导课堂实践。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通过课始阶段创设情境,预设质疑,找准策略形成的生长点,为课中合作探究播下形成策略的种子,并通过教师的精讲点拨,让学生从思想层面理性地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教材在第二学段有针对性安排了专题性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内容,涉及列表、画图、列举、倒推、替换、假设、转化等一系列策略教学。这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作了系统的安排和有效的培养。“策略”它不是一种数学知识,应准确理解为一种数学意识,即遇到某类数学问题,学生能准确地理解并择优出某解决问题的策略,用以指导解决问题的思路,促进学生迅速作出判断问题的本质,选择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形成策略,应提升策略教学的教学意识。
(1)预设质疑,为策略形成寻找生长点。
会忽视学生对方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唤起学生的“曾经”,即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为构建新知埋下伏笔。因此策略教学的情境设计内容应有较强的指向性。如教学转化策略,可以设计《曹冲称象》的故事情景,让学生在故事中知道要解决一些较复杂的问题可以进行必要的转化,将大象的体重转化为一块块的小石头,从而解决了问题,为学生接下来运用转化策略解决数学问题作好了必要的思想准备。
策略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策略的形成有其内在的生长规律,不能急于求成。策略教学时应注重课前的预伏,创设一个较好的情境将学生的思绪代入情境,结合教材,进行前置训练,增加意会。
(2)合作探究,为策略形成“推波助澜”。
学生通过“实在”的小组合作学习,即小组合作学习不留于形式的团队协作学习方式,这种形式要源于学生的学习需要而进行。采取这样的互助学习形式,可汇聚众人智慧,构建智慧型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充满睿智,去探究策略在解题教学中的运用。这样的活动一般经历学生自己独立、合作两个学习活动后,方能对解决问题的策略留下初步的印象,初步知道这类问题可以选用“这种”策略解决。这时教师要体现出学习活动的主导性,把握住适时的火候,进行及时的课中小结式的精讲点拨,使学生对“策略”深信不疑,这样往往对策略的形成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此时的学生会树立强大的自信:这样的问题就应该用这样的策略来解答。策略已在学生心底滋长,且会越长越壮。
(3)精讲点拨,让策略形成“循规蹈矩”。
策略的教学往往有两个错误的教学导向。一是课堂上一味地用策略,缺少了对策略的体悟;一是将策略教学等同于一般的方法,注重形忽略了策略形成的内质。如五年级下册倒推策略的教学如果缺少了感悟,“策略”始终是教师的东西,是你教师说这道题应该用倒推策略解决,学生就无赖地选择倒推策略解决问题。现在的学生很会“倾听”,会揣摩教师的意思。要是教师说这道题也可以用倒推策略解决吧?或这道题不能用倒推策略解决吗?学生马上能领会教师的意思,体会到那弦外之音:能。接下的学习很显然是被动接受式的,会按教师先前的示范,进行“循规蹈矩”式的模仿。
策略不等同与方法的运用,而是通过多种方法的运用解决同一类型的问题,从而体会到某类问题的共同特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要用这样的策略。在学习倒推策略的过程中,教材呈现了多种学习方法,有画图,有列表,也有条件问题的线形整理„„。但无论你是用哪种方法解决了问题,这类问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是从现在情况倒过来推想原来的情况。把握住这一关键,才能让学生尽快形成倒推策略,解决生活中从现在倒过来想原来情况的问题。,教师的精讲点拨很重要,要指导学生运用倒推策略有序解决问题。这里需要的就是一种有序的循规蹈矩式的解题思路,学生也才有了形成解决问题策略的方向灯。
三、课题研究的几点思考。
在《关于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的引领下,我们学校的数学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在欣喜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许多亟待改进的不足之处和不少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1.理论素养的欠缺、研究力量的薄弱以及与外界信息交流的不够,直接影响着课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2.“点”的突破不够。部分研究内容的研究力度、层次和水平不均衡,少数人的研究存在走过场倾向。
3.教师教学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有待提高。在实施教学实践过程中,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都关乎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形成的有效度。在教学活动设计中,部分教学内容会考虑不周,智慧性不强,给策略的形成打下折扣。
所有这些都为我们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打造简约有效的数学课堂留下广阔的空间。我们将在优化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形成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第三篇: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多样化课题研究调查报告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多样化课题研究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4年10月8日 调查对象:五年级(3)班全体同学
调查背景: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很高的比重,如何教学好这一内容,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而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对解决问题感到非常困难、难以理解、难以掌握、思维单一的现象。同时为教学好解决问题探寻一条可行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为此,我们作了此课题研究。
调查过程:本次问卷共发出66份,收回66份,调查率达100﹪。本次调查问卷拟定了17个题,题型设计与教学实际、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本次练习我设计了有一定难度的题型,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的同时能培养,锻炼他们的思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单人单桌解答。
调查分析:
(一)卷面分析
本次试卷共有17个题,几乎平均每题6分,从学生答题结果看,得分不是很理想,其中获得满分的有7人,90分至99分的有5人,80至89分的有14人,70至79分有9人,60分至69分的有8人,50分以下的有23人,更有甚者只考了个个位分的。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学生对解决问题感到非常困难,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不是很熟悉,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差;从整个班来看,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缩短差距,提高后进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势在必行。
(二)学生个体分析
针对卷面存在的问题,我又进一步对答题十分困难的这一部分学生进行分析,发现答题错的学生有这几种情况:一是审题失误。如:一位老人在沿河路上散步,从第一个路灯处到第12个路灯处共用了22分钟,这位老人走了44分钟,这时他走到第几个路灯处?很多学生都不认真审题,就这样解答12-1﹦11(个),22÷11=2(分钟),44÷2=(22)个就完了,他们就忽略了一个问题是:走到第几个路灯处,所以还要用22+1=23(颗),没有考虑清楚所算出的22是间隔数,间隔数+1才是课数,像这样审题不到位,对题目的理解含混不清,似懂非懂的学生在班级里比较多;二是含有三步以上计算的题,大部分学生都找不出中间比较关键的问题,即“先求什么”这一问题,学生很难准确、清晰地找出来,只要是能找到的学生,就能迎刃而解了;三是学生自身的智力因素,这部分学生反应慢记忆力弱,老师所讲过的题型记不住,理解不了含义以及其间的关系,这部分学生就是班级里最尾巴的那几个。四是阅读题目感到十分困难,读完题目不知道题里要求做什么,如:58辆军车排成一列通过一座桥,前后两辆车之间都保持6米,桥长200米,每辆军车长7米。从第一辆车上桥到最后一辆车离开桥,车队共行驶了多少米?这类题50﹪--60﹪的学生读完题目,不知从哪里入手,找不到中间问题,理解不清。本题中可以先求出58辆军车有多长:58×7=406(米),再求58辆军车的间隔数有几个,这一步非常关键,找到这一步就基本上会解决该题了,即:58—1=57(个间隔数),57×6=342(米),最后把他们加起来就可以了,即:车队长+车距长+桥长=车队行驶的距离,406+342+200=948(米)。
调查结论:
1.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多创设情景,让学生在 生动的情景中理解生活,理解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教学中多画图,多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其手脑并用,加强记忆,加深理解。尤其线段图在小学数学里应用比较广泛,能帮助学生理解很多抽象的知识点。
3.对于比较抽象的空间问题,多让学生折折,剪剪,降低理解难度。
4.对于典型题,引导学生解决后,再“举一反三”,让他们进一步巩固练习,以达到加深记忆。5.多引导学生阅读题目,让他们能找出题目里的数量关系,从而找到隐藏在题目里面的中间问题,达到完全理解题目的意思,正确解决问题。
6.对于解法比较多的题型,在授课时多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同时,通过对比优化出更好的方法,更实用的方法。
第四篇:从解决问题出发做实课题研究
湖北省当阳市教研室 张光富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段话发人深省:“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从事研究的最终目的不仅仅只是改进教学,还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中,教师能够感知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可以逐步实现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
一、教学问题与研究课题
教学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育问题;二是教学问题(文中统称为“教学问题”)。教学问题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面临的、遇到的困难、疑惑等的统称,不是教学实践中的师生问话、对话、提问。问题解决就是排除困难,解除疑惑。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水平的高低、能力的大小、理念的先进与否、方法的优劣等的不同就会派生出不同的研究状态和层次。
(一)教学问题与问题解决
有些问题教师可以凭借自己个人的经验一次性解决。专业化水平较高的教师往往具有丰富的经验,这些丰富的经验大体可以应对教学生活中发生的系列问题,而且教学研究将内化为他自己的行为习惯,不再是外来的任务和要求。
教师凭借自己个人的经验,比较轻松的一次性解决教学问题,这就显示为教师的日常性教学。在日常性教学中,教师往往凭借个人经验来解决问题,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有人将这种日常性教学称为经验性教学。在日常性教学中,教师虽然会遇到一些具体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对教师而言,并不构成难题,教师能够比较轻松的一次性解决这些问题,而不会使问题课题化。但是,有两种情况将对教师的日常性教学构成难题: 1.教师原以为可以按照个人经验一次性解决某个问题,但是当教师按照自己的经验处理这个教学问题之后,结果发现原来的问题并没有解决。这就暗示该问题可能是一个新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教师需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比较持久的追踪。2.无论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如何丰富,教师总会遇到仅仅凭借自己个人的经验无法解决的问题。这就暗示教师需要凭借他人的经验,通过借鉴他人的经验来获得解决新问题的新思路。教师一旦追踪某个教学问题或者需要凭借他人的经验来解决某个教学问题,那么教师的日常性教学就有了研究的状态,可以称之为研究性教学,这个教学问题就转化为研究课题。
(二)基于“问题解决”的课题研究
校本教研强调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实际的问题。不过,并非任何教学“问题”都构成研究“课题”,只有当教师持续地关注某个有意义的教学问题(即“追踪”问题),只有当教师比较细心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之后,日常的教学“问题”才可能转化为研究“课题”,教师的“问题意识”才上升为“课题意识”。课题意识指导下的问题解决过程,就是我们常常说的课题研究。
强调对“问题”的追踪和设计意味着所研究的“课题”来自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课题”产生的途径往往是“自下而上”的而不是“自上而下”的,它是教师“自己的问题”而非“他人的问题”,它是教室里发生的“真实的问题”而非“假想的问题”。
强调对教学问题的“追踪”与“设计”,意味着教学研究不是“随意性问题解决”或“经验性问题解决”。教师虽然在自己的日常教学生活中从来就没有远离过“解决问题”,但如果教师只是以日常经验和惯用策略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想方设法”设计之后采取“行动”并持续地“反思”其效果,那么,这种问题解决只属于“日常性教学的活动”,算不上研究。
有效的教学研究“课题”产生过程是:教师在大量地、随意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了某个值得“追踪”和“设计”的“关键性问题”。教师一旦打算在后续的教学中进一步“想方设法”按设计方案去解决这个“关键性问题”,这个问题就可能转化为研究课题。
二、大课题与小课题
(一)大课题:各级规划的课题、上级下达的课题、学校办学的总思路总设想等等。
大课题是用来设计规划的,要实施研究必须对大课题进行剖析,化解成一个个小课题。大课题研究的特点:宏观性、周期长、范围广、见效迟。大课题可能会有大成果、大效益、大影响,但前提是要做实、做细、做深、做好,否则会前功尽弃。
作为学校,要学会把大课题做小、做实,把小课题做大、做强。大题要小做,小题要大做。学校规划的是大课题,教师从事的是小课题。正如打造航母,只有总设计师才知道航母的整体形象,其他的只按要求完成某部件研究。小课题做好了,不一定只是小影响,小课题同样会出大效益、大成果。
(二)小课题:小课题是相对于各级规划课题而言的。小课题就是小的研究课题、小的研究项目,是源于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有研究价值的,需要探索解决的真实问题。
小课题研究是一种源于实践、服务实践、在实践中研究的实践研究,是一种低起点、低要求、重心降低的草根研究;是一种易接受、易操作、易见效的应用研究;是一种贴近教师、贴近生活、贴近工作实际、贴近地气的田野研究。这里的关键词是:研究自己,自己研究,为自己研究(“自己”为泛指)。小课题研究的特点“小„‘近„‘实„‘活”。
“小”主要是指:①选题内容和范围小,从小现象、小问题人手,关注的是教育教学活动中问题的“某一点”,以及某个细节。②研究难度小、周期比较短、参与同一课题研究的人员少。③方法简单、容易操作、见效快。
“近”主要是指:①研究内容贴近教学,结合实际,是一种“贴身式”研究。②教师既是研究主体,也是利益主体。
“实”主要是指:①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教师研究解决的是个人教育教学中的真实问题。②是教师自发进行、自我负责的“常态化”研究行为。不是给别人研究的,不是别人让研究的,不是研究给别人看的,不是为研究而研究的。
“活”主要是指:选题自由、方法灵活,研究行动自主,人员组合自由,时间长短皆可,成果形式多样。
小课题研究的工作思路:“本土化行动,低重心运转,小步子发展,实效性评价”。小课题研究的原则:“小步子,低台阶,快节奏,求实效”。小课题研究的基本流程:选择一个问题,建立一个课题,确立一个目标,实施一项研究,形成一个成果(经验、规律或具体操作方法)。小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有机组成部分,虽然它的研究题目小,选题范围小,但是整个研究过程及其管理还是要遵循教育科研的基本程序和规范,最终为完成大课题研究服务。
三、课题研究的操作策略
(一)前期:准确选题。
有两件事要做:一是问题的筛选,二是课题的分析。
筛选问题的途径有两条:一是从学校承担的各级规划课题中去筛选自己将要研究的问题;二是从学校学年、学期教育教学工作重点和整个学校办学理念与发展方向中去筛选。这里面的关键是,学校要引导老师反思学校的工作、反思自己的工作。
关键词:反思、统计、排序、提炼。从中找出普遍的、严重的、最不该出现的、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形成研究课题。这样形成的课题表面上看多而滥,但实质上,它有学校统一规划的总目标、总要求,形散神聚。就是纲与目的关系,纲举目要张,纲统领指挥着目,这叫问题课题化。课题分析的方法一般来讲有两种:
课题分析的第一种方法是“剥竹笋”:变大为小,变粗为细,化宏观为微观,化抽象为具体,逐层解剖,让课题所蕴含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属性赤裸裸的展现在眼前。将大课题变成一个个的小问题,逐一研究,逐一解决,这叫课题问题化,只有这样才能将课题做实。那么,怎样“剥竹笋”呢?通常有两种: 1.在层级上分解,绘制网络管理图:一个一级课题(总课题)亦称A级课题,四个二级课题,亦釉级课题,十个三级课题(子课题),亦称C级课题。由此往下派生,各个教研组,每个教师可以选定若干个四级课题(子子课题也即小课题),亦称D级课题(略)。上一级课题要对下一级有规限、指导效用,下一级要对上一级有支撑、印证功能。否则,就会造成A级过大、B级过空、c级过虚,那还谈什么研究的实效呢。课题管理者可以就此绘制课题管理网络图,一目了然。
2.在内容上细化,形成“一组N拖”式。
课题分析的第二种方法:“包饺子”。化小为大,把小课题放在大环境中去设计。从局部着手,从整体着眼。由近及远,看小想大。研究的课题正如饺子里的馅,甚至可能是馅里的某一成份,它要与其它成份相互配合,还要借助包皮才能生效。将大课题化小的思路是:从整体到部分,从总体着眼,从局部着手;把小课题做大的思路是:从部分到整体,从局部着手,从总体着眼。这样,顺逆结合,彼此渗透,相得益彰。
(二)中期:周全设计、扎实运作,要做好四件事:
1.方案制定。方案的制定是自上而下的。先总,后分,再分。首先是总课题拿出方案,为一级方案,规限、指导下一级课题;接着是子课题在总课题的规限下制定方案,为二级方案,以此类推,直到最基层的小课题研究计划的拿出。上下一体,彼此呼应,形成一套方案集。这就是初始性成果。一个好的课题研究方案,等于课题研究成功了一半。
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既要遵循其基本规范,也要突出重点因素,体现学校基层教师课题研究的特点。
课题研究方案制定的基本要求:①提出问题:针对什么实际问题确立了课题?研究这个课题有什么实际意义?②研究内容:界定题目中的关键词,描述将要研究的内容、重点、范围、对象等。③实施办法:一是起止时间的规划,最好安排到周次,明确结束的时间;二是要明确每段时间内要完成的研究任务,分别采取什么方法等。④成果及形式:一是过程性成果,课例、案例反思、故事等;二是最终成果,最好形成《×××研究报告》0⑤研究方案的修订与调整:研究方案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进行随时补充调整。只有进入实践的层面,我们才会更清楚地认识问题,更深刻地理解问题,更直接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方案与研究一定是有差距的,所以修订调整是必须的、必要的,而且这个环节也应该是伴随研究过程的始终。
2.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从研究方法看,主要采用基本的、教师易于把握和实施的行动研究。下面介绍几种最常见、最适用的课题研究方法。
(1)经验总结。通俗讲就是从大量的教学实践中,梳理、归纳、提炼出成熟、典型、理性的做法。什么是理论?就是对实践的高度概括。(2)叙事研究。“叙”就是叙述,“事”,就是事件。它是用讲故事的方式,追述、还原自己亲身经历或者所见所闻有意义的“教育事件”,表述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对教学理论的感悟。在叙述的过程中,自己的“经验性教学”往往就转变成了“反思性教学”、“研究性教学”。(3)调查研究。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研究”法之所以还没有引起更多教师的重视,主要原因是教师把调查研究想象得不可接近。其实,调查研究是最适合于教师做的一种研究。比如学生的品行、态度、行为、习惯方面往往因为当前复杂的社会背景和不同的家庭环境等因素呈现出多元发展状态,譬如小学生的玩网络游戏现象、中学生的成人化交往现象(生日宴请)等。作为班主任,你对你这个学段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状况了解多少?又比如任课教师,你是否想了解一下你的某种教学方法是否适应于你班的学生?对于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否有效?对于这些,也的确应该加以把握。不妨做个小型的专题调查:问卷式的调查,或者谈话式的调查。通过汇总,用一定形式的数字(百分率,或者程度等级,或者分值)呈现学生的需求,呈现某一现象或行为的严重性,之后进行多层面、多维度的反思,查找原因,提出对策,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转化工作。最后,把整个调查、反思、整改、效果用文字表达出来,就是一份非常贴近你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非常有生命力的调查研究报告。用数字说话,让自己的研究严谨一些,让自己的研究成果更有说服力,就是教育科研的“科学性”的一个很好的体现,使工作具有了科研含量,并不是感性的“想当然”。(4)个案研究。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方法。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如一个学生就是一个课题,这就是对学生个人的个案研究。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研究”,就是一个对于个别团体的研究。(5)思考分析。教育科研的本质是促进思考。因为教育科研是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未知的规律,以解决新问题。所以研究也好,探索也好,都是伴随或依赖思考的。可以说,没有思考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科研。
3.材料的积累与整理。原始(过程性)材料(档案)的收集整理,应该说这是我们科研管理的薄弱环节。整个材料的汇总整理包括:“前期准备、过程性工作、后期跟进”等原始的、详实的文本、图片、影像等所有的资料。资料整理积累要注意坚持及时、细致、真实、全面的原则。
4.研究效果的适时监控。这是课题研究的根本性工作,不论是计划、措施,还是方法、管理都是为了效果服务的,所以效果的跟踪监控是最主要的。大效果是由若干小效果组成的,最终效果是过程性效果的积累。在研究过程中要畅通信息反馈的渠道,及时总结取得好效果的经验,随时纠正导致不良效果出现的原因,以保证研究课题在具有实效性的前提下顺利进行。
(三)后期:成果的物化。要做实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研究成果的科学分类。
1.成果内容。就成果的内在成分看,研究成果包括显性成果和隐性成果。(1)显性成果。从教师层面讲,是指在“教”的领域,教师采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措旌,教师总结的典型经验、有效做法等等。从学生层面讲,是指在“学”的领域,能够看得见的学习行为改善、态度的优化、学习成绩的提高,班级面貌的改观等等。
(2)隐性成果。是指教师、学生素质结构的优化,兴趣、动机、精神面貌的变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教学质量的综合提升等等。其实,这才是最终的、最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隐性成果可以调查数据的形式呈现,也可以通过故事的形式呈现。
2.成果形式。就成果形式讲,课题研究成果可以用课例、经验、教学反思、故事、调查数据来呈现。最终的成果呈现形式,是完整地、有条理地将上述在研究期间形成的阶段成果进行汇总,以“×××课题研究报告”来呈现。课例、经验、反思、故事等阶段成果形式与最终成果形式如同“珍珠”与“项链”。
第二件事是撰写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的撰写是自下而上的,先小问题,再子课题,后总课题,它与方案的制定刚好相反。这样做的好处是使研究报告建立在扎实的工作基础之上,血肉丰满,而不会假大空。总报告后来居上,分报告逐一更上,不断充实、印证、支撑着总报告,这样就形成了研究报告集,这就是终结性成果中的一种,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课题研究报告包括《研究工作报告》和《研究成果报告》两个部分。对于课题研究报告,不必搞得繁琐、复杂,只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内容即可。
第三件事是结题和推广。课题研究的后续工作是将方案、研究报告、档案材料、研究成果等对照起来,看看彼此是不是一一对应,且互为因果关系。并要做好结题的相关准备,申请鉴定验收。在一定范围内推广成果,进行下一轮研究。
第五篇:预备党员思想汇报:实践科学发展要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预备党员思想汇报:实践科学发展要研
究问题、解决问题
尊敬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组织:
最近我们又一次组织了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我通过学习明白,只有更加深入的学习,才能取得更多的收获。解决突出问题,是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而要解决问题,首先必须研究和找准问题。我想在学习实践活动从一开始就要注重研究问题,并把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贯穿始终。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理论。
学习科学发展观我们党员受教育是基础,科学发展上水平是核心,人民群众得实惠是目的。学习实践活动,必须紧紧围绕这个总要求来谋划、来推进。要实现这个总要求,必须下决心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衡量学习实践活动是否真正收到实效,最终要看这一条。
要及早解决问题。研究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我们要边学边改,认真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解决问题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区分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具备整改落实条件就及早解决什么问题。要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既积极主动、奋发有为,又立足现实、讲求效果;既防止畏难情绪、无所作为,又避免搞形式主义。
要客观分析问题。对查找出来的问题,要善于运用唯物辩证的科学方法,客观地进行分析。既要分析问题的性质和类型,看到底是思想观念问题还是能力素质问题,是工作思路问题还是体制机制问题,又要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看到底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力求把问题搞清楚,把原因弄明白。分析问题,要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绝不能凭主观臆断,乱下结论。
要善于找准问题。参加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我们要在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精神、吃透上情的前提下,从活动准备阶段开始,及早采取各种方式,下功夫切实找准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查找问题,态度要诚恳,方式要多样,办法要科学。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把下一阶段工作抓准、抓实。
善于找准问题靠智慧,勇于解决问题靠决心。只要我们从一开始就注重研究问题,下决心解决问题,学习实践活动一定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实现让我们满意的目标。请党组织相信,我会认真学习,积极思考,让自己更上一层楼的。
汇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