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员工异常行为管理办法
员工异常行为管理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强化我社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加强员工思想政治工 作和行为管理,防范操作风险和案件,根据我社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员工异常行为是指员工不同于寻常的表现,且可能成为 操作风险隐患苗头,或诱发事故、案件的各种行为。(其主要表现参 员工系指与我社签订劳动用工合同的全体人员。由我社管理的劳务派遣人员,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根据“了解你的员工”的原则,员工异常行为管理为我 行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注重预防,实事求是,慎重处理;
(二)谁主管、谁负责,管事与管人结合;
(三)发现隐患,及时排除;
(四)注意保密。
第四条 开展异常行为管理应尊重员工个人隐私和人格尊严。第五条 本办法适用我社境内各级机构。
第二章 员工异常行为管理职责
第六条 总、分行部室和各营业机构的第一负责人对所辖范围内 的员工异常行为管理负总责:
(一)了解员工思想和行为总体情况;
(二)掌握干部的全面情况,及异常行为;
(三)督导员工日常行为管理;
(四)组织妥善处置员工异常行为。
第七条 总、分行部室和各营业机构分管内控的负责人分管员工 异常行为管理:
(一)了解员工思想和行为状况;
(二)组织开展员工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和反腐倡廉教育;
(三)关心并帮助员工解决思想、工作、生活方面的问题和困难;
(四)督导和帮助员工发展进步;
(五)提请并组织定期分析员工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
(六)根据规定妥善处置员工一般性异常行为。
各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根据分工,协助做好员工异常行为管理。第八条 总、分行部室和各营业机构各级业务主管或相应职级人 员负责员工异常行为日常管理,并做好本办法
第三章 具体工作的落实
(一)掌握员工性格、特长、爱好、经历、家庭环境及背景等基本情况;
(二)关注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
(三)组织员工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和反腐倡廉学习;
(四)关心帮助并反映员工思想、工作、生活方面的问题和困难;
(五)及时了解、发现员工异常行为,并查证分析和报告。各级综合人员、事后监督人员、专兼职监察保卫人员等,应关注 了解员工异常行为并及时向所在单位领导报告情况。
第九条 总、分行部室对所辖业务条线员工异常行为管理负有教 育、培训、检查、监督、指导等职责。
第十条实行委派、派遣制人员,由条线主管部门负责员工异常 行为管理。员工所在单位协助做好员工异常行为管理。
第十一条 员工应履行相互监督的职责,对其他员工的异常行 为,要及时向主管或领导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
第十二条 各级党组织、工会(含文体协会)、共青团等组织,积极开展思想教育,协助做好员工异常行为管理。
第三章 员工异常行为管理流程
第一节 员工异常行为了解和报告
第十三条 了解员工异常行为的基本方法:
(一)组织业务和工作检查。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1.按照规定检查业务操作情况; 2.定期检查员工工作记录、录像; 3.召开工作例会沟通和交流信息,掌握员工行为动态。
(二)开展谈心活动。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1.做好绩效考核信息沟通和反馈; 2.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方式与员工交流、对话; 3.倡导和确保员工有诉求、有问题时与主管和领导沟通。
(三)开展家访和员工亲属联系活动。主要包括但不限于: 1.实地家访或电话沟通联系; 2.发函询问、咨询意见和情况; 3.举办员工、亲属各种联谊活动等。
第十四条 总、分行部室和各营业网点每年对所辖员工进行谈 话、家访或亲属联系等不得少于1 次。对新员工到岗后3 个月内,必 须进行1次谈话、家访或亲属联系。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均应登记《员工谈话(家访)登记表》
(一)因员工考核结果出现重要异常而进行谈话的;
(二)因员工发生重大或连续差错而进行谈话的;
(三)因员工家庭发生重大变故而进行谈话的;
(四)因员工严重异常行为而进行谈话的;
(五)对员工开展实地家访的。
第十六条 通过社会信息平台和信访举报,以及上级监管部门和客户的评价、反映等形式,及时收集、了解员工情况。
第十七条 组织开展员工异常行为排查活动。
(一)组织员工自查,申报有关情况;
(二)组织访谈;
(三)组织问卷调查了解;
(四)其他方式。
第十八条 总、分行部室和各营业网点,每季度应进行1 次员工 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分析,全面了解和掌握员工异常行为。各分行应每半年进行1 次员工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分析。
第十九条 对员工异常行为的报告:
(一)每年6 月25 日和12 月25 日前,各单位应结合监保工作总结,将当期已自行处置的员工异常行为管理情况,书面向所在分行 监保部门报告。总行各部(室)书面向总行监察保卫部报告情况。
(二)对需要领导决定处理的情况,各单位应及时向所在单位的 分管领导或第一负责人报告,并提出处理建议。
第二十条 对员工下列异常行为应及时逐级报告分行,必要时应 报告总行:
(一)涉及案件或事故隐患的;
(二)涉及违纪违规的;
(三)可能有不良后果的;
(四)可能涉及群体行为的;
(五)涉及非法组织活动的;
(六)其他认为应报告的异常行为。
第二节 员工异常行为查证和分析
第二十一条 对异常行为的反映,一般应及时报告。经批准后再 进行查证。第二十二条 对涉及员工异常行为的反映,应通过有关材料、相 关人员了解查证。必要时,员工异常行为的查证应取得并保存证据。
第二十三条 对员工异常行为表现,必要时应及时与行为人谈 话,了解思想状况、行为动机及背景情况等。员工异常行为谈话查证要求:
(一)认真听取行为人的说明和解释;
(二)如实全面记载;
(三)方法得当、合规;
(四)不得泄露异常行为信息线索及信访举报的反映人。第二十四条 对员工异常行为的分析,应客观、审慎:
(一)要结合员工长期和全面的表现分析;
(二)要了解其行为的动机、原因;
(三)要分析其行为的性质、后果。第三节 员工异常行为处理 第二十五条对经查证有一般性异常行为且可以通过帮助教育 解决问题的员工,应及时提醒,帮助其自行纠正;并持续关注和帮助。
第二十六条 对于下列员工,应采取调整岗位、待岗或重新培训 上岗等方式处理:
(一)经查证有异常行为且不适合本岗位工作的要害部位员工;
(二)经查证有异常行为且一时难以纠正、改进的员工。第二十七条 员工异常行为已对我社经营活动、银行资产和员工 人身安全构成潜在危害时,要立即采取措施,调整或停止其工作,规 避风险。同时,及时向上级报告;必要时,可越级报告。第二十八条 按政策法规规定,及时妥善处理员工群体异常行 为,努力将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
第二十九条 对于已涉及或演变为违纪违规行为的,应按照《员工违规行为处理规定》进行处理。
第四章 员工异常行为管理监督
第三十条 根据反腐倡廉、安全保卫和案件防范责任制及职责规 定,员工异常行为管理实行责任制度。
第三十一条 各单位应结合干部廉洁从业、员工诚信建设,运用 合规风险管理系统等工具建立员工诚信档案和台账。诚信档案和台账 主要包括:
(一)与员工重要谈话、家访工作记录;
(二)员工参与有关学习培训情况;
(三)监督信息;
(四)有关异常行为反映、查证、分析和处理的记录;
(五)其他有关资料。
员工诚信档案和台账由总、分行部室或各营业网点分管内控的负 责人,或第一负责人指定的人员负责收集和管理。因工作需要变动管 理人员时,第一负责人应监督或指定人员监督交接。
员工一般性异常行为的记录,原则上保存两年。期满后,可经总、分行部室或各营业网点第一负责人批准,予以删除或销毁。第三十二条 员工异常行为管理应纳入我社的综合内控考核和 纪检监察安全保卫工作评级。
第三十三条 总、分行纪检监察保卫部门协助推动、督导、检查 辖内员工异常行为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全行性员工异常行为排查活动。
第三十四条 我社鼓励员工参与异常行为管理监督,倡导员工实 名举报。凡通过举报为我社避免或减少损失及不良后果的,根据《诚信举报及奖励规定》予以奖励。
第三十五条 对有下列行为并导致不良后果的,按按照《员工违规行为处理规定》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一)不履行员工异常行为管理职责的;
(二)对员工异常行为疏于了解、隐瞒不报的;
(三)对员工异常行为处置不当的;
(四)违反有关保密规定的;
(五)其他导致不良后果的行为。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境内各一级分行、信用卡中心、小企业信贷中心和 总行所属其他机构可依据本办法,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由总行监察保卫部负责解释。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0年1月1日起实施。
第二篇:员工异常行为排查报告
个人业务条线员工违法违规风险专项排查报告
针对总行下发的《关于开展个人业务条线员工违法违规风险专项排查工作的通知》要求,人民广场支行对全体个人业务条线员工进行了全面排查,排查对象包括支行个人客户部经理及个人客户经理、理财经理、大堂经理。排查方式包括:自查和互查、个别谈话、家访、走访客户、信访举报等方式。支行排查内容包括是否参与非法集资、民间融资、是否私售理财等违法违规活动等。排查结果如下:
人民广场支行全体个人业务条线员工无一人参与非法集资活动、无一人违反十条禁令、无一人违反员工从业规范、全部遵守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不存在参与非法集资、民间融资、没有私售理财等违法违规行为。
针对总行5月22日召开的“规范内部管理、强化合规运行”专题视频会议要求,结合《银行2015年纪检监察工作意见》(华银党发〔2015〕18号),某某银行人民广场支行对全体员工进行全面排查,排查人员包括支行全体员工,排查覆盖率100%。并于5月25日组织全体支行员工学习《银行员工"十不准"》、《关于严禁参与民间融资活动的通知》、《银行违规行为责任追究管理办法》、《银行员工异常行为管理办法(试行)》制度等。
本次排查方式包括:自查和互查、个别谈话、家访、走访客户、信访举报等方式,突击检查员工办公桌、资料柜、更衣柜、电脑等方式,抽查是否有从事与我行无关活动或违规行为。
排查内容包括:是否有私自推介和销售非我行产品的情况,是否有自办或参股经商办企业或以亲属名义但实际本人操纵经商办企业的情况,是否有以各种形式、在各种场所参与非法集资、高利贷、民间借贷,为他人充当资金掮客或提供与自己经济实力不符的个人担保的情况,是否有内外勾结骗取客户存款的情况,是否有经常出现工作差错或差错屡查屡犯,有意回避、躲避本行监控设备监控或私自调阅、修改监控设备记录,重抄相关登记簿、账簿等表现反常的情况,是否有涉黄赌毒、参与洗钱等不良情况,是否有利用客户账户过渡本人资金,通过本人、他人账户归集、过渡银行和客户资金、套取资金,违规使用内部账户为客户办理支付结算业务,空存、空取资金的情况等。排查结果如下:
人民广场支行全体人员工无一人有私自推介和销售非我行产品的情况,无一人有以各种形式、在各种场所参与非法集资、高利贷、民间借贷,为他人充当资金掮客或提供与自己经济实力不符的个人担保的情况,无一人有有利用客户账户过渡本人资金,通过本人、他人账户归集、过渡银行和客户资金、套取资金,违规使用内部账户为客户办理支付结算业务,空存、空取资金的情况,无一员工有其他异常行为。
第三篇:员工异常行为排查总结
支行员工异常行为排查工作总结
为了全面落实2011年案件防控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分行要求进一步加大员工异常行为排查力度,在年末前组织开展全行会计人员道德风险全面排查活动,主动防范员工管理风险,全面完成案件防控工作任务。在接到分行通知后,我支行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统一部署、积极开展员工异常行为排查工作。
一、成立员工异常行为排查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二、排查时间 2011年全年
三、具体排查工作汇报
(一)是动员自查阶段。召开动员会明确开展排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每位员工对照排查内容认真进行自查,并对今后自觉遵章守纪作出承诺。
(二)是全面排查阶段。通过召开员工思想动态分析会、开通信访渠道收集员工反映、走访员工亲属、所在社区和我行客户等方式逐级开展排查,对排查出的员工异常行为认真分析,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和帮扶,切实堵塞案件风险隐患。高度重视员工异常行为排查,掌握员工思想动态。案防工作是一手工程,从发生的各类案件表明,平常对员工异常行为排查不到位,极易引发案件,其教训是深刻的。我支行在排查中主要从以下几项对员工展开风险排查:一是性情是否有变化;二是精神状态是否有变化;三是消费是否有变化;四是工作态度是否有变化;五是家庭生活是否有变化等五个方面进行排查。重点对员工从事大额投机性交易、参与非法金融中介活动、私自代客撮合融资业务、参与经商办企业、参与赌博活动、大额民间借贷活动等17个异常行为逐一排查,通过找员工谈心,走访员工家庭,深入社区和相关职能部门了解、调查、排查,掌握员工思想动态,确保员工异常行为不走过场。
组织全体员工观看再现真相录像,通过生动的案例让每一名员工提高风险防范的意识
第四篇:甘肃省检察机关检察人员异常行为管理办法
甘肃省检察机关检察人员异常行为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证检察机关调查处理检察监察案件工作规范化、程序化,依法正确、及时地查处案件,根据《监察机关调查处理政纪案件办法》和《检察监察暂行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检察监察机构调查处理检察监察案件,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检察监察机构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调查处理检察监察案件,不受其他行政部门和个人干涉。
第四条 调查处理检察监察案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政纪为准绳,在适用法律和政纪上人人平等。
第五条 调查处理检察监察案件,要坚持检察监察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监督与改进工作相结合,惩处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第六条 调查处理检察监察案件,必须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
第七条 调查处理检察监察案件应当严格遵守国家保密规定。
第二章 受理与立案
第八条 各级检察监察机构通过下列渠道受理反映检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活动中违法违纪行为的线索和材 料:
(一)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
(二)上级机关及领导批转或有关部门移送的;
(三)来信、来访、来电举报或控告的;
(四)新闻单位或有关文件、资料反映的;
(五)被监察单位或人员自述的。
第九条 检察监察机构受理案件范围包括:
(一)贪污税(公)款;
(二)行贿、受贿、索贿;
(三)通谋参与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
(四)参与伪造、倒卖、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和为他人开具内容不实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五)违反税收票证、印章、发票使用管理规定谋取私利;
(六)玩忽职守,造成国家税(公)款直接损失;
(七)挪用税(公)款及公物;
(八)勾结、唆使、协助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偷税、抗税;
(九)积压、截留国家税款;
(十)超越权限擅自减免税;
(十一)任意降低(或提高)税率、缩小(或扩大)征收范围;
(十二)收受纳税人礼品、礼金及有价证券;
(十三)以权压价购买纳税人商品;
(十四)接受纳税人宴请;
(十五)向纳税人借钱、借物、赊欠货款;
(十六)在纳税人处报销票据;
(十七)直接参与经商或利用职务之便帮助亲友经商;
(十八)参与纳税人举办的高消费娱乐活动;
(十九)在纳税人处兼职同时取酬;
(二十)违反规定乱收费;
(二十一)其他违反政纪的行为。
第十条 对受理的线索、材料,应当登记反映内容、线索、举报或控告人姓名、单位住址、电话等。
受理口头举报、控告或行为人自述的,应制作笔录,经核对无误后,由陈述人签名或盖章;必要时可以录音。如举报、控告人不愿公开自己姓名,应为其保密。
第十一条 检察监察机构收到举报、控告线索和材料经监察机构负责人批准进行初步审查,初审后由主管局领导批准,分别作出以下处理:
(一)认为违法违纪事实不存在,或者虽有违法违纪事实,但行为显著轻微,不需要给予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理的,予以了结;
(二)认为虽有违法违纪事实,不需要给予行政处分,但需给予其他行政处理的,提出意见后,送交其主管部门;
(三)对已经处理的违纪问题,可以直接答复举报、控告人或交办机关;
(四)对不属于检察监察机构受理范围的问题,应告知举 报、控告人到有关部门反映或代转有关部门;
(五)主要违法违纪事实存在,需要给予政纪处分的,予以立案;
(六)对诬告、陷害他人的检察人员,要立案查处;对不属于检察人员的诬告、陷害他人者,转有关单位进行处理。
第十二条 重要、复杂的案件,检察监察机构可以商请行政监察机关、纪检部门、司法机关共同立案。
两个以上单位或部门联合调查的案件,由主办单位办理立案手续。
第十三条 检察监察机构调查处理检察监察案件,实行分级立案的办案原则。属于下一级监察机构立案范围的重大案件,上级监察机构也可以直接立案。
第十四条 对确定立案的案件,应填写立案报告,报局领导批准。重大案件的立案,应同时报上级监察机构备案。
第十五条 决定立案调查时,应当通知被调查单位或被调查人所在单位。但有碍调查或者无法通知的除外。
第十六条 检察监察案件应当在立案后6个月内结案。因特殊原因需延长办案期限的,应当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并向上一级监察机构说明情况,但至迟不得直1过年。上级机关交办的案件,不能如期结案的,应当向交办机关说明理由。
第十七条 检察监察机构办案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行回避:
(一)是被调查人或者检举、控告人的近亲属;
(二)本人或者近亲属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案件被调查人或者检举、控告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处理的。
被检举、控告人及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申请其回避。检察监察机构负责人的回避,由其所在局主管领导或上一级监察机构负责人决定;其他办案人员的回避,由本级监察机构负责人决定。
对办案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办案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调查。
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被调查人、检举、控告人及有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申请各复议一次。
第三章 调查
第十八条 案件立案后,应当制定调查方案。调查方案主要包括调查人员的组成;应当查明的问题和线索;调查步骤、方法和措施等内容。
第十九条 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证据有以下几种:
(一)书证;
(二)物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调查人的陈述和辩解;
(五)视听资料;
(七)勘验、检查笔录。
以上证据,必须经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依据。
第二十条 检察监察机构应当依法全面客观地收集证据。对于能够证实被调查人有违法违纪行为或者无违法违纪行为,以及违法违纪行为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都应当收集。
严格禁止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手段收集证据。
第二十一条 检察监察机构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调查取证时,调查人员应当出示有关证明文件。调查取证人员不得少于二人。
第二十二条 调查取证时,应当问明证人的身份、证人与被调查人之间的关系,并告知证人应当如实提供证据,以及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证据应当负有法律责任。
第二十三条 询问证人应当个别进行,必要时经证人同意录音、录像。
调查人员应当当场制作调查笔录,也可以由证人用钢笔、毛笔、书写证言。没有书写能力的证人可以由他人代为书写,经核对无误后,由其签名或者盖章。如果证人要求对原证件部分或全部更正时,可允许在注明原因的情况下另行作证,但不退还原证。
第二十四条 收集证据应当取得原物、原件,如果不能收取原物、原件时,可以拍照、影印、复制,但应当注明原物、原件的保存单位或者出处,并由提供原物、原件的单位或个人签名或者盖章。
第二十五条 现场勘验、检查情况,应制作笔录或勘验、检查报告,由参加勘验、检查的人员和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必要时可以拍照、录像。
第二十六条 对具有专业技术的证据,可以指派或者聘请具有专门技术人员参加调取;需要进行鉴定的,由鉴定人写出书面结论,并签名或者盖章。
第二十七条 调查过程中,应当询问被调查人,听取其陈述和辩解。
第二十八条 对有关机关提供、移送的证据,监察机构应进行审查核实。对司法机关正式提供、移送并已认定的证明材料,可以直接使用。
第二十九条 需暂予扣留、封存可以证明违法违纪行为的资料、物品和非法所得的,应当出示监察通知书,并开列清单。暂予扣留、封存的时间不得超过办案期限。
调查中需查核被调查人以及与所查案件有直接关系的人员在银行或其他融资机构存款的,需先报局领导批准后,提请行政监察机关予以配合和支持。
第三十条 责令被调查单位或被调查人停止正在或者可能损害国家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行为的,应当出具监察通知书,送达被调查单位、被调查人及所在单位,并通知其上级主管部门。
第三十一条 建议主管部门暂停有严重违法违纪嫌疑人员公务活动或者职务的,应当报经局领导批准后,制作监察建议书送达其主管部门。
第三十二条 检察监察机构对调查事项涉及管辖范围以外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进行查询和调查,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协助。
对应当予以协助又能够协助而拒不协助的,监察机构可以建议其主管机关给予相应的处理。
第三十三条 调查过程中如果发现超出原定调查任务以外的问题,或者与本案无关的违纪问题时,应当向本单位领导和有关部门反映。
第三十四条 检察监察机构在调查案件过程中,需要公安机关协助时,应当先报局领导批准。
第三十五条 调查结束后,应当制作案件调查报告。案件调查报告的内容包括:被调查人的基本情况;立案依据;违法违纪事实、性质;被调查人的态度和对书面材料的意见;被调查人所在单位的意见;处理意见;调查人员签字或者盖章;报告时间等。
第三十六条 调查人员应当将认定的违纪事实形成书面材料与被调查人见面,并允许其申辩。必要时应当重新调查或者补充调查。
被调查人应当在书面材料上签署意见并签字或者盖章,也可另附书面意见。拒绝签署意见或者拒绝签字盖章的,由调查人员在书面材料上注明,由被调查人所在单位负责人签署意见。第四章 审理
第三十七条 检察监察案件调查终结后,由检察监察审理机构或审理人员对案件进行审理。
第三十八条 审理案件应当由两人共同承办,特别重大的案件,应当由两人以上进行审理。
第三十九条 在审理案件时,认为需要对案件进行补充调查或者补办手续的,可以通知调查人员补充调查或者补办手续;经监察机构负责人同意,也可以自行调查或者补办手续。
第四十条 审理人员应当就案件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定性是否准确、处理意见是否恰当、程序是否合法进行全面审核。审理结束后,提出审理报告。
第四十一条 经过审理,可以结案的案件,可以直接送局长会议审定;对重大、复杂的案件,经审理委员会审议后,送局长会议审定。
第四章 处理
第四十二条 检察监察案件调查、审理结束,分别不同情况按下列方式处理:
(一)有违法违纪事实,需要给予政纪处分的,由检察监察机构作出处分决定;
(二)有违法违纪事实,但情节轻微或者具有减轻情节,不给予处分的,经批评教育后由检察监察机构作出免于行政处分的决定;
(三)对在单位或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违法违纪单位或个人进行内部通报或者公开报道;
(四)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取得非法收入,应当依法没收、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已经给国家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损害,需要采取补救措施的,作出处理决定;
(五)认为需要由其他机关、部门给予处理的,移送有关机关部门处理;
(六)违法违纪事实不存在,案件予以撤销。
以上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根据需要合并使用,但是经局长会议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四十三条 对检察监察机构作出的行政处分及其他处理不服的,按照《检察监察暂行规定》第三十五条规定处理。
对给予的政纪处分及其他处理建议有异议的,应当在收到建议次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建议的监察机构提出,监察机构应当在十五日内给予回复。回复后仍有异议的,由监察机构提请局领导或者上一级检察监察机构处理。对所受处分不服提出申诉,如经过复审,需改变或者取消原处分决定的,一般由原作出决定或批准处分的机关重新作出决定;在新的决定作出前,仍按原处分决定执行;政纪处分有改变,善后事宜由申诉人所在单位处理。
第四十四条 违反政纪同时又违反党纪或刑法的人员,检察监察机构在作出政纪处分决定后,应当将有关材料移送党组织或司法机关。
第四十五条 在案件作出处理决定或审查结论后,检察监察机构应当办理呈报上级备案及向下级批复的手续。
下级监察机构收到上级监察机构对案件的处理意见,处理批复或通知后,应予执行。
上级监察机构收到下级监察机构查处的案件,认为处理不当的,有权改变下级监察机构的处理决定。
第四十六条 检察监察机构在政纪案件处理后,应当写出报告,报经局领导同意后结案,并按规定办理呈报、备案、立卷、归档等事项。
立卷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材料齐全、组卷科学、编目清楚、手续完备。
第四十七条 被调查单位或者人员有违反《检察监察暂行规定》第三十八条规定的,检察监察机构可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已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检察监察人员在查办案件中有违反《检察监察暂行规定》第三十九条规定的,由其主管部门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第五篇:2011年员工异常行为排查自查报告
员工异常行为排查自查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XX单位员工管理,强化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化解员工可能存在的不良行为或异常现象,有效预防各类案件的发生,促进各项业务健康发展,XX根据XXXX文件相关要求,于近日在部门内开展了员工行为排查活动,共排查员工XX人,排查面达100%,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XX高度重视此次排查活动,组织全员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相关负责人通过对员工日常行为排查,确保排查工作不流于形式,不敷衍了事,对每位员工各方面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全面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关注员工工作时间内及八小时外的思想动态、工作表现、社会交往和生活情况。
此次排查工作从员工遵守行业规范、工作责任心、劳动纪律、职业道德等方面出发,广泛听取员工反馈,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有效提高员工的政治思想水平。通过全面排查截止到目前,未发现有员工存在擅自经商办企业、从事有偿中介或代理活动、充当资金掮客等行为,员工贷款资金流向合理,不存在与客户单位非工作往来频繁、与准金融机构交往密切等行为,员工自身及其直系亲属未参与民间借贷且不存在经济纠纷、民事纠纷等需要重点关注的情形。同时也未发现有不良行为、异常情况的重点人员,不存在需要重点监控的人员。
下阶段,XX将继续抓好员工日常行为的管理工作。坚持定期排查与动态监控相结合,行为排查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定期开展人员行为排查工作,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廉洁自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以及拒腐抗变能力,引导员工自觉维护内控制度,从严约束自己行为,树立XX员工良好的职业形象,促进XX各项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