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审美观照与学校个性化发展
审美观照与学校个性化发展
——宁安一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学习材料
随着《教育规划纲要》的出台,随着省里市里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试点工作方案的下达,以及牡丹江市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工作会议的召开,“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已经成为基层学校关注的热门话题。一年多来,我们学校围绕这个议题,从规划设计到方案启动,进行了探索和尝试,有了一定的经历和感悟,借此向领导和专家简要陈述。
一、特色定位与特色的追求
我们学校对特色的定位是:审美育人。即发掘“历史、传统和精神”的审美价值,凸显审美育人,它具体包括学校追求“组织行为的道德美,课程设臵的完整美与课堂教学的维权美”三个方面。
为什么进行这样的定位呢?
第一,基于个性认同。一个组织的文化不是它所拥有的东西,而是它本身就是的东西。我们坚信我们学校是个性化的存在。宁安一中臵身于历史悠久、底蕴丰富、文化多元的东北古镇中,学校始建于1913年,已有百年的历史,“历史是最伟大的。” 她见证了我国制度化学校发展的全部历程。在百年的积淀中,她形成了不可臵换的传统和特有的精神。“敢为人先”是她的传统。从萨布素创立近代中国第
一个平等条约开始,到1958年全国第一个扫盲先进县,到1997年全国第一个文化先进县,到2001年全国首批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再到2009年评为全国文化之乡,她创造了许多个第一。“争先”“敢为”已成为这个地域和这所学校特有的品质。“厚德成人,朴实致善”被赋予“塔牌”精神。她之所以美,是因为她具有能使人产生强大的自豪归属感、形成理想、产生动力的很强的社会使用价值;更重要的,它能让人看到自身的高大与完美,得到美好情感的感染与精神的满足,并且从中产生出对生活、生命的赞叹与热爱的审美价值。
第二,基于办学思考。我们的办学目标是,把学校打造成宁安区域内的资源中心。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在小康社会幸福生活的人(学习快乐、工作幸福)。面对当前“物质占有的文化定位塑造了学生们的生活目标”的现实,面对功利至上,价值错位、道德失衡的现状,对人教育,突出审美更有意义。因为,“如若不考虑人的最高志向,就永远无法理解人的生命”。唯有审美才能让人志存高远。
第三,基于资源优势。首先是理念的优势。我们的办学理念是“传承古塔文明,造就现代人才”“古塔文明”即厚德成人,朴实致善。这个性化的理念具有隐性课程的功能。其次是榜样优势。三万六千名毕业学子,有数以百计的人杰。他们的动人故事时刻激励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再次是由多
元文化构成的课程资源优势。比如早期莺歌岭文化、唐代渤海国文化、清代流人文化等。以此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将各种文化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为审美对象,在整理、回溯历史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对“历史美”、“传统美”的认同感。
第四,基于对优质教育的需求。随着我国对国际上多元素养评价的引进(不仅评估学生的学科及跨学科能力,同时也评估包括情意因素在内的终身学习态度与能力),随着以“基础学力”就业或是参与社会的机会没有了的事实预测,社会对人才素养的需求越来越高,而人才素养的提高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审美能力的提高。
从上述四个方面来看,我校强调审美育人是充分的和必要的。
二、促进学校特色发展
第一,改变管理功能,凸显组织管理审美。学校把提高教职员工的幸福指数当做管理服务的出发点。我们尝试了萨乔万尼的道德领导。在师德建设方面强调专业精神而不是一般的道德标准。展开理解性的(即合理解释课堂为什么是这样)听评课活动。通过加强专业的诊断性评价来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公开坦然、高度信任、关心和分享。从而使教师个人的专业需要成为学校组织发展的需要,学校发展的愿景成为教师共同奋斗的目标。
第二,构建完整美的课程体系,促使达成培养目标。1.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与隐性课程统筹兼顾。认识活动课程的“经验”价值,发挥隐性课程的“感悟”价值。把活动课程落实到课程表上,把隐性课程贯彻到工作计划中。重视艺术课程,突出情感目标(从身体运动切入、从情感切入、从思维切入、从心灵切入)的达成。对学科知识提高到审美的高度加以阐发。如文科课程中人物的品格与感人事迹的意义感悟,数学知识的结构严密与逻辑和谐的品味,理科课程中的晶体结构与多样化形态的欣赏等。
2.以“宁古塔历史、“敢为人先”的传统和“塔牌”精神”为主题,进行校本课程建设。一方面,实现精神享用:包括学校人物传记(确立榜样)、校友故事汇编。以此来作为“将外在的道德价值转化为内在德性的通道”,使学生在一种审美的精神享用中实现这种转化。另一方面,进行资源开发:通过建造场馆、标志性建筑,实施“书香校园计划”和开发基地,进行课程资源建设。新建文馨苑。以宁安市城市发展规划馆为基地,以此来实现培养学生理想的、超越的和批判的“应然性”目标。
第三,把学习权力还给学生,促进课堂审美。特色的本质是学生获益。获益的标志是掌握了学习权。因此我们倡导课堂中学生的“维权”和教师的“尊权”意识到。我们以高效课堂建设为途径来实现学生的“维权”的。比如,规定
教师备课时增加备学生的时间,课堂教学时减少讲授时间来实现的。又比如,我们要求把学生的“困惑与沉默”当成课堂教学的立足点。再比如在教学组织中,强调教师的“推动”(加强学习过程的设计环节)作用,而不是强调控制作用。来实现学生维权和课堂审美的。
第四,制定制度跟进保障措施。首先是制定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发展规划。制定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管理制度。其次是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学习《教育规划纲要》,提高教师对“学校多样化与特色化发展”的认识,增强“学校是个性化存在”意识;采用专题讲座开办美学培训班和自主研修相结合的办法。学习审美教育理论,提高教师审美素养。再次是设立项目,研究先行。设立校长牵头的“多样化、特色化学校发展“项目小组,从”学校特色发展的组织模式构建角度,确立“十二五”立项研究课题,从组织管理层面为特色建设搭建平台。再有是进行专项演练,提高师生审美能力。以“感受与表现”为核心,通过讲述和同组交流,来提高教师备课中、教学中、班级管理以及相关活动中的审美能力。在学生中开展“艺术家、欣赏者、表演者和批判者”的“四种角色”扮演活动,和制作、知觉(畅想)和感受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校从学生生理和心理需要出发,在课堂内外,为学生创造交往、友谊和同伴赞许表现的机会。
三、办学成果渐显
1.宁安一中臵身于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学校2000年秋季承担了省级新课程实验,2004年学校被省里确定为省级课程改革实验样本学校。2005年全省基教工作现场会在我校召开。
2.近两年,学校通过自下而上进行特色学校建设规划和申报方案的设计(包括创新型拔尖人才的培养(2011.4)、人文特类(2011.10)和审美类(2011.12)的设计),通过基于任务和广泛参与,广大教师的追求特色意识和发展特色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近三年,学校中市级以上的骨干教师逐年增多。
3.在深化审美特色的发展中,教学质量有新突破。一方面共升入上级学校的人数得以增加,另一方面,学生的素养和学生的天赋得到更大的增值。社会声望与日俱增,教育教学更加优质高效,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教师的创造性得以发挥。
4.有关“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经验总结分别被收入省市“十一五”期间教育科学研究经验材料汇编中。
5.学校在德育、教学、科研、安全等方面均获得了省级以上的荣誉称号。
作为县域高中,对于如何“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我们也仅仅是思考和摸索。我们能积极参与,是因为我们 有
“大家不同、大家都好”这样的信念。前面的说明,如有不当,敬请各位领导、专家给予批评。
2012.3.25 7
第二篇:贾平凹地域文化散文的审美观照
贾平凹地域文化散文的审美观照
——董小玉
地域文化,也称区域文化。地域文化散文是指作者从地域文化的视角进行的散文创作?一个散文作家生活在特定地域,必然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所受的特定地域文化的熏染、体验、感受和领悟潜存心中,当他创作散文时,他的主体意识就自然落脚于特定地域文化的根基上,把特定地域的文化结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信仰习惯、价值观念等贯注其中并恰切地展示出来。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指出:“精神文明的产物和动植物界的产物一样,只能用各自的环境来解释。”鲁迅先生说:“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注意。”茅盾先生也曾说过:“如果一个作家把他的故事地点指定在自造的想象世界或乌托邦,那么,他只要对自己负责任;如果不然,他的地点是世界上实有的地方,则他该对于实在的地方负责任。他应该把他小说的某地写成正确的某地。人物有个性,地方也有个性。”并且着重强调:“一个作家先须用极大的努力去认明他所要写的地方色彩。”
散文中的地域文化特色或地域文化风情,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描写对象;一是来自作家。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从描写对象来说,包括特殊地域的环境、人物、风格、方言、行为、文化传统等。比如环境,在美学家丹纳看来它与种族、时代并列为文学三要素之一。他认为自然的地域环境是通过对人的影响而影响文学艺术的。他在《艺术哲学》中明确提出:“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而这正好直接关乎创作主体文化心理的形成。地域文化因素作为人物活动的外部环境进入散文作品,大体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部分。在散文中,它们主要展示为一种独特的、气韵生动的人物画面与场景画面,给人以直观之感,或勾画出一种情调,一种氛围,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以增强逼真的审美效应。
当然,体现于散文作品中的地域文化特色,无论是环境,还是人物以及其他因素,都是经过作家体验、选择、加工、提炼的结果。地域风情永远与人的生命存在着交织现象。因此,作家本人的地域文化心理素质、地域文化知识积累,以及他对不同地域文化传统和特色的敏锐感受力、理解力等就成为最关键的了。
作家本人的地域文化心理素质,首先来自童年和少年时代的生长地,来自他的故乡、故园。那里的自然风物、乡俗民情、历史遗迹、文化传统等,给他以熏陶、感染,遂形成他最基本的地域文化心理素质。这种心理素质表现为绵长悠远的乡情、乡思、乡恋,它甚至可以伴人终生。柳宗元的“海上尖峰若剑芒,秋来处处割入肠。若为化作身千亿,遍上峰头望故乡”,传达的就是这种意绪。这种故乡情绪,或日乡土情结,是构成作家地域文化心理素质的核心与基础。
正因为如此,大凡地域特色写得深致感人的作家,很少不是写故乡或从写故乡起步的。如西北作家贾平凹,他自觉不自觉地以家乡商州的人文地理、自然风光、历史现实为创作的背景,并且越来越广阔、深入地表现着时代剧变中家乡的民情风俗、社会心理、个人命运的变迁,刻画着乡里人的性格与灵魂。他散文创作中的地域文化意识,主要是秦汉文化意识。他的《黄土高原》、《秦腔》、《专三边》、《商州初录》、《商州又录》等散文,从文化的深度揭示了人们的生存世相,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表现了商州人生命力的质朴、坚韧、绵长。《黄土高原》一文,全景式地写出了陕北高啄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自然景貌。它从“绳一般地缠起来”的路,沙质的土,写到人们冬日吃饭的情景,婚丧红白喜事,乃至村头小店等,对它们都写得既概括、跳跃,又具体、内在。高原的粗犷、开阔,人民的勤劳、淳朴,种种特质皆如诗如画地展现了出来。
从《秦腔》中我们得知,这八百里秦川,老孺皆能演唱的秦腔,有着与秦川广漠旷远的地理同构的旋律,内化着秦川公牛的力度,早已与秦川农民的生活融为一体。待黄昏降临,秦腔在这地平线上激扬起来,相撞开去时,我们会随着作者一道慨叹:“这秦腔原来是秦川的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啊!”通过写秦腔,自然写出了秦川人的懔悍粗犷、单纯而复杂的心境,它弥补了我们由于地域阻隔造成的人文地理和民俗学上的欠缺,拓宽了我们对本民族历史的感性认知视野。
在《走三边》即走定边、靖边、安边,作者抓住沿途奇特的所见所闻,以行踪为线,用纪实性写法,抒发了对陕北“三边”辽阔、富饶、美丽、粗犷的礼赞之情、倾爱之情。一幅幅独特的动态西北风景画,不仅活画出了黄土高原独特的地域环境色调,而又着力渗透了作家自己的感情氛围,把景色、情感和人物都活灵活现地立在读者的脑际中。
贾平凹在写山写水写人物的散文中,无不充满着黄土的气息、秦腔的旋律、汉唐的雄风,在参与秦川尤其是商州山地文化的艺术改造和重建中,贯注着他特有的文化意识和审美价值取向,这是因为贾平凹生于斯长于斯,充分了解这一方土地并得之于心、寓之于文的结果。如他的《老西安——历史的记忆》系列散文,从1999年《美文》第9期开始“闪亮登场”。在西安已经居住了27年的贾平凹,看来对西安的大街小巷、千门万户,甚至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所蕴涵和掩藏着的历史文化意蕴不仅了如指掌,而且成竹在胸。作者娓娓地述说了西安的人文历史及其变迁过程。他对西安周边环境的华山和太白山是这样描写的:
华山是完整的一块巨石形成的,坚硬挺拔,险峭,我认作是阳山,是男人的山,它是纯粹的山„„上华山就是体现着真正上山的意义。太白山峰峦浑然,终年积雪,神秘莫测,我认作是阴山,女人的山。
这里几笔就写了两座大山的不同的个性特征,让人为之向往,为之动情。
山水精灵给了万物生生不息的活力,那么由这灵山秀水滋养的人,也自有一种独特的风韵。看看贾平凹笔下那千种风情、万般姿色的乡村男人与女人形象吧:
男人都长得白白净净,武而不粗,文而不酸。女人皆有水色,要么雍容丰满,要么素净苗条,绝无粗短黑红和枯瘦干瘪之相。
第三篇:酒店个性化发展
酒店个性化发展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快捷酒店的开拓,然而个性化服务是提升酒店竞争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由被动接受酒店产品到提出个性化需求,这一改变是酒店业的服务开始发生改变。
睡眠之外的全新入住体验
酒店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经济型酒店一直被人们称之为有限服务型酒店。纵观整个酒店行业,经济型酒店非常强调客房设施的舒适性和服务的标准化,突出清洁卫生、舒适方便的特点,而对于消费者的其他入住体验则并不是很关心。
尚客优酒店结合当下最受人们欢迎的元素,比如电影,音乐,游戏,养生等,推出以电影为主要元素的“影视房”,取消了传统的“电视+机顶盒”组合,以LED微型投影仪和网络高清播放器为主导,画面超大超清晰,让人如同身在影院中。而以养生为主要元素的“养心房”,则是在客房中增加了制氧装置,不仅能够增强体制,还能对吸烟人的肺进行养护。而“风情房”则通过色调的搭配,来彰显梦幻和爱情等年轻元素。
尚客优对当下人们需求多样化的现象指出,经济型酒店不能一直延续传统模式,功能不能只局限在为客人提供住宿上,应该围绕住宿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进行产品多样化发展,面对不同客人的入住诉求,应该掌握好客人的差异性,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
酒店融入“中国风”,中西合璧;目前在国内中国式风格的主题酒店很少,这就为中国的主题酒店掐安静打开广阔的市场。在建设酒店之前我们要弄清为什么中式风格的酒店如此之少,这是因为中西两方对精神层次的追求不同,西方是“以人为本”;中国人讲究的是“以人文为本”。我们中国人是把尊严放在第一位,舒适度放在第二位,这就和酒店的整个经营定位产生一些冲突。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元素的主题酒店则会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现在北京正在颐和主题酒店的项目,这个项目体现出了浓厚的中式风格;它建在颐和园边上紧挨着皇家园林,是以前外国使节要到颐和园觐见太后的集聚地进行这个的改造,保留了原来的一些院落,增加了一些仿古的建筑,有影院,SPA等现今的流行元素。杨邦胜大师在HHD假日东方国际酒店设计机构“右脑”建筑交流会上,对我国主题酒店的主题元素融汇趋势这一问题说:“要找到国际化喜欢的中国主题元素”。把民族文化和国际文化进行融洽结合,然后进行“中国风”的张扬。建设中国风格主题酒店,把国际流行元素融入进去,达到一种以“中国风”为主题,西方元素点缀升华的中西结合的主题酒店。
更符合生活习惯的贴心关怀
客人是酒店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当下大部分的经济型酒店一味的追求简约快捷,不注重对消费者的关怀,从而消费者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人文关怀上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型酒店的发展,而对此酒店具有自己独特的结局之道。
第四篇:探析媒介变革与审美文化发展
探析媒介变革与审美文化发展
李益,夏光富
(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重庆,邮编400065)
摘要:媒介变革的驱动力源于科技发展进步和人类传播需要,而审美文化创新则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分析媒介变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等发展趋势,探讨数字媒介语境下审美文化所呈现出的虚拟性、交互性、便捷性等新特征,论述数字媒介中现实与虚拟的对话、假象与真实的对话、二元与非二元的对话等审美文化悖论现象。
关键词:媒介变革;审美;新特性;趋势
Abstract: The driving force of media revolution originates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technology and the demand of human communication.In addition , the innovation of aesthetic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humanity.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media revolution on digital media, networking media, intelligent media and multimedia.Discussion of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like the virtuality, interaction and convenience that presented by the aesthetic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digital media.Discourse of the paradox between reality and virtuality, illusion and truth, binary and nonduality in aesthetic culture.Key words: media revolution;aesthetic;new characteristics;trend 图书分类号:G20;B83
文献标识码:A
一、媒介变革的具体表现
1.媒介变革的动力
媒介变革重要的驱动力来源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媒介形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地整合、融汇和变革。“媒介变革的历史表明, 技术创新是媒介变革的根本动力。”1 “传播技术的发展会带来各种新的媒介形态和传播方式,而新媒介方式的出现总会派生出种种新的文化形态和类型”
2从印刷媒介发展到电子媒介,从电子媒介发展到数字媒介,都依赖于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的推动,以广播、电视、电影为代表的电子媒介被以网络、移动通信为代表的数字媒介所超越,正是科学技术特别是数字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产物。
媒介变革根本的驱动力更来源于人类传播的需要。媒介的变革和发展,既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产物,又进一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发明和发展传播媒介的历史。现代媒介的发展,打破了人类社会亘古以来信息传播中的时空限制,大大缩短了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规划基金项目(10XJAZH003)作者简介:李益(1954-),男,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传媒美学;夏光富(1962-),男,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影视传播
“任何媒介(亦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的影响,都是由新的尺度引起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
3以传播学视角考察,人类能够主宰世界并非取决于自然传递信息的感官能力,而主要取决于独具的创造、使用和发展传播媒介的能力。
2.当代媒介变革的主要表现
当代媒介变革的表现十分丰富复杂,最主要的有以下一些形式。
数字化:媒介的数字化是极其深刻的媒介革命,李勇曾论述“电子媒介已经成为社会中许多行业正常运作的基本工具”,4 而数字媒介则更是引领时代朝流,彻底地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面貌和心理状态,进而引起审美文化的变化发展。数字媒介已成为媒介变革的核心形态。
网络化:当今的时代已进入数字媒介主导的全球化时代。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网络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系统支撑和基础平台。网络集成了诸种媒介的功能,成为媒介的集大成者,目前计算机互联网、广播电视网、通信网融合渗透的态势,更加速了媒介网络化的进程。网络突破了现实世界的时空概念,颠覆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空间。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益完善,不断带来功能的审美演化,技术与艺术的在网络平台高度融合与渗透,使网络世界与审美结下不解之缘,网络在展示、传输、交流信息中发挥了极其独特的作用。
智能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媒介形态的快速变革发展,技术含量及复杂程度不断提高,智能化离社会各行各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越益贴近。比如电脑的自动安装软件、自动判别显示模式,电视的定时开关机、自动搜索选台、倒放回看,网络的一键清理修复、智能查毒,手机的号码自动存储、短信过滤、智能重拨等,这些实质上都是对媒介功能加以选择、判断、处理,实现自动控制。随着技术的进步,媒介的智能化发展也会越益突显。
多媒体化:以计算机为中心将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技术加以整合和融会,扩展人与计算机的功能使之高度集成,将文、图、声、像、视频、动画等媒体信息加以有机综合运用。多媒体化使信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表现效果直观形象生动,给接受者以多重感观刺激,多媒体化很好地满足了人们日益提高的视听审美需求。
二、数字媒介语境下的审美文化
媒介变革更大限度地满足了人类传播和交流的需要,进而引起人类审美文化的发展、变化与革新。数字媒介语境下的审美文化最主要的形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虚拟性
数字技术催生了网络艺术、动画艺术、虚拟现实艺术的快速成长,给受众营造了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虚拟世界。“虚拟世界是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由人工高科技技术如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虚拟实在技术等所创造的一个人工世界,”5 虽然虚拟性指其存在状态是无形的,但它却以信息、图像、声音、文字等作为自己的形式要素,我们可以把它想象为一
种场的存在,一种趋势、意境或一种连续。从本质上看,虚拟世界只不过是超现实的符号影像,它借助数字化虚拟方法塑造出超现实形象,是虚拟现实的视觉消费品,它将现实世界现实事物拆解为数字化代码,然后将这些代码组合成模拟真实的虚拟形象,并将这些虚拟形象作为现实的替代物用以表现现实的真实,营造出的虚拟世界,可为人们补偿一部分在现实世界中无法满足的需要,人们可以在虚拟世界恣意狂欢、自由创造、感性张扬。虚拟审美物像起到了替代现实艺术审美形象的作用,这样,虚拟性也就成就了一种特殊的审美文化。
2.交互性
在数字化媒介条件下,充分的交互不但成为人类传播和交流的常态,而且也演化成审美文化。传者发出讯息,并通过受者的反馈来确认传播的效果;而受者不但接收讯息,而且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相应的反馈。“新媒体极大的扩展了视听感受之外的另一个新体验,那就是——互动。这一特点使新媒体艺术的创作过程与传播过程与以往有很大的改变,受众
6甚至可以参与艺术创作或者对艺术片进行自我重构。” 交互成为一种全新的传播交流方式,一方面,受众对信息的获取是非线性的,可自由选择,通过对超链接的点击,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浏览;另一方面,受众也参与信息的发布和传播。人们通过交互,更深入地实现传播和交流目的,更有效地获知信息传送效果,更充分地获得审美心理满足与愉悦。交互性有同步交互、异步交互、综合交互等多种方式,传播效果不仅仅由媒介控制,受众的主动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也控制了传播效果。充分的交互从不同层面强化了人们传播和交往过程中的审美体验。
3.便捷性
人类追求传播需要的满足,很大的一个因素是追求便捷性。实现便捷性,起到的作用就是提高了办事效率,增强了工作效果,进而达到身心放松和心理满足,获得了审美愉悦。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系统演示授课、利用课程网站和课程QQ群讲授和讨论问题,笔记本电脑、上网本的便携化设计等等,无不适应了人们运用数字媒介的便捷性审美诉求。
手机的功能极度泛化和形态微型化趋势,是数字媒介便携性审美文化的突出表现。从功能上看,手机越来越增加其使用功能,使具不仅是通信工具,而且是多媒体视听终端、照相机、微型录音机、游戏机、炒股机、上网本、闹钟、记事本、电子词典、计算器、计时器……一机多种功能多种用途,等于将众多器具带在身上,其功能泛化到极致也就便携到了极致。从形态方面考察,手机外形向轻、薄发展。在追求视觉效果需要相对大的屏幕与追求便携需要较小的尺寸这一对矛盾中,设计师尽可能寻求两者的平衡,从而适应人们的审美需求。
三、数字媒介审美文化发展中的悖论现象
1.现实与虚拟的对话
现实与虚拟是一对矛盾,但人们往往游走于两者之间,感受其审美意涵。在虚拟社区,人们聊天,建立博客,参与论坛讨论,玩棋牌和游戏,抒发情感与看法,感受愉悦与快乐。“它引导人们进入到虚拟世界内部并产生置身于这个虚拟世界的存在感。它试图创造出一个逼真的体验环境,通过对于人的思维感知行为系统的作用与引导,使人关注感知并对虚拟世界作出反馈,主动参与其中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它所具有的对于现实的高度模拟性或是
与理想的极其相似性,使得处于虚拟世界的人们很容易混淆虚拟与现实而陷入沉浸状态中,相信自己正存在于一个‘真实’的世界中”7 这便是虚拟世界独具魅力之所在。
但是,数字媒介艺术的虚拟性又是相对的,它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一种形态,它与现实世界具有紧密的联系,“在交流的时候,交往者常常把自己最真实、最本真的自我流露出来。”。8 从本质上讲,虚拟世界即是现实的反映,虚拟形态与其现实形态具有相互对应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虚拟环境也可以采用一些制约手段,将虚拟性限定在有限的范围,如作品竞赛采用实名投稿,作者提交作品参赛,要求提供个人的真实信息,如姓名、地址、电话号码、邮编、电子邮箱等,使虚拟世界也具有了一定的现实感。“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9 胡锦涛总书记2011年2月19日在省部级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关于加强虚拟社会管理的讲话为我们科学地利用虚拟世界,弱化它的消极影响,充分发挥它积极的社会功能指明了方向。
2.假象与真实的对话
数字技术促进了数字艺术的发展,人们寻求将数字艺术作品制作得生动、逼真,甚至以以假乱真。例如在数码图像处理中,每一帧画面都做得漂亮弦酷,修饰妆容,优化表情,去除瑕疵,美化效果,甚至移花接木,为我所用;数字影视创作中,数字化蒙太奇使用,大量的数字特效应用,利用CG技术实现以假乱真效果;动画创作中,用数字技术制作模型,创造角色,调整动作,设置光源;创造机器人:富有弹性的肌肤,仿真的肌肉,敏感的触觉,精确的动作,都足以以假乱真。虚拟现实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高新技术,也称人工环境,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实时、无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
“以假乱真”的“假”并不是坏的东西,可以乱真的假,有时恰恰是我们所追求的效果,代表了人们爱美尚美求美的需要,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前提是不能改变真的本质,这里就需要掌握一个恰当的度,如若因“假”而“乱”到改变了真的本质,那就无美可言了。
3.二元与非二元的对话
电话是点对点的传播,属二元形态,广播是点对面的传播,属非二元的形态。而数字通信的电话会议、手机多人通话,手机短信单发与群发,将这两种形态很好地融会综合,二元形态与非二元形态实现了融洽的对话。在网络世界,非二元形态更是成为主角,“传统艺术观中处于两极的身份是对抗性的,但在网络艺术中,两极的对抗得到了消解,两极身份向中间流动,尖锐的对抗变成和谐的身份融合”。10 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消费者(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 传统大众传播语境中的传播者和受众的区分被打破,参与传播的每一个成员都具有传播者和受众的双重身份。创作者、修改者与欣赏者、评论者之间呈现融合状态,已无明显界限,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呈非二元对立的状态,这是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滋生的艺术形式所独具魅力的审美特性,同时带给传播参与者更多的审美感受和体验。
崔保国.技术创新与媒介变革[J].当代传播,1999,(6).(美)罗杰·菲得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明安香译.华夏出版社,2000.66. 3(美)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74 4 李勇.“第二媒介时代”文化变迁的脉路[J].北方论丛,2010,(1). 朱晓菊,丁伟.虚拟与现实的交错—浅析虚拟世界的美学特征[J].电影评介,2010,(2). 6 孙雯,米高峰.新媒体艺术及其审美“新”特征初探[J].新西部,2010,(14). 王燕鸣.论新媒体艺术在虚拟世界中的互动体验[J].大众文艺,2010,(2). 陶东风.网络交流的真实与虚幻——网络文化与青年亚文化[A].王文宏,高维纺.网络文化研究[C],吉林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6,(1). 9 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N].光明日报,2011-2-20(1). 10 刘晗.论网络艺术的美学精神[J].江西社会科学,2004,(7):167 11 陈力丹,汪露.2006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十二个新鲜话题[J].新闻界.2007,(1).
第五篇:写作的生活源泉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生命之源,生活之源,写作之源》
赵益民
1、问题的提出
2003年我承接了《写作的生活源泉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一子课题的研究工作,研究初期,我以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为目的开展实践研究,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上报总课题组(《个性化作文教学实践随笔》获课题组成果二等奖),在此基础上,我进行了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我结合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提出了“走出校园,重返家庭,迈向社会,徜徉历史,漫步自然”的选材指导研究方向。在研究实践中,我注意与各学科教师和心理健康教师的教育活动进行有机的结合,力图拓展学生写作的选材范围。但在研究的深入发展中,我发现鉴于学生学识、生活经历和心理成长的现状,在诸多选材领域的拓展研究中很难取得深入性的进展,而家庭生活这一领域仍有可以深入的空间。于是,我转为以家庭生活为主要研究的切入点,经过历时一年的实践证明:家庭生活具备广阔的挖掘空间,是学习写作的不竭之源,同时,在感悟家庭生活的基础上拓展感悟其他领域的选材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理论依据
把家庭生活作为学生取材的源泉,这一方面源于研究实践中结合了学生发展的实际,更重要的原因是依据《九年义务教育大纲(语文)》的编写规律。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联系生活(即第一册、第二册),而第一册的第一单元就是联系家庭生活。其原因不言而喻,家庭生活是学生最为熟知,也最能直接感受的到的。这是充分考虑了学生心理的发展规律而编排的。但在实际的生活中,学生更容易,也更愿意从学校或其他领域找到感觉。这一现状的原因暂不赘述。我们只是依据阅读与写作同步的原则,在教学实践中把家庭生活作为我们首先开掘的第一个矿藏。
3、实践过程
《课程标准》对写作要求是“能对生活现象进行独立思考,发现蕴涵其中的意义;能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写下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见解,抒发自己的感情;能依据知识水平和生活积累展开想象,表达自己对学习、生活的思考和未来的憧憬;能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有感情、有内容、有中心、有条理的文章。”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心,怎样从家庭生活中挖掘写作的素材呢?培养学生感觉到生活的“好”(学生的认识现状:生活没什么,原本就是这样);学会感受家庭的“爱”(通过事情的现象感受这是一种爱的表现);最后感悟出这所有一切“爱的根源”。
文如其人,有感情的文章往往出自有感情的人之手,而感情是根源于家庭生活的。我们可以想象:一个不爱父母,不爱自己家庭的人,怎么可能真正的体会出友情、社会情的真谛呢?因为亲情(尤其是母爱)是人的本能。《论语》中就有这样的句子:“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也,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只有在深
入体会家庭亲情的基础上才可能真正体会出各种情的真谛。正是源于这样一个想法,我们才把家庭生活的亲情作为指导学生学会感悟的起点。那怎样去培养呢?依据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实际,我们从感觉、感受、感悟这三个层次加以引导,而在材料的选取上,我们则把“母亲”作为第一个关注的对象。通过内省、外察的手段感觉、感受、感悟母亲和家庭的情。
说到母亲,每一个学生都会自然的说出“好”来,但母亲的“好”表现在哪里呢?每个学生说(写)出来的就各不相同了。我们要说,学生此时仅仅停留在“感觉”的层次上。能感觉出母亲的好,也能举出一些“刻骨铭心”的事情来,但这在自己十几年的生活中毕竟是少数,(诸如生病、考试失利等)而更多的在生活中的平平常常的小事才是我们生活的主体。在这些平常的小事当中,你能“感觉”出母亲的“好”来吗?恐怕不能,这就要求你得用心去“感受”母亲所做的这一些最普通的小事。随着研究层次的加深,写小事、感受小事已经成为学生写作的新的选材领域。相继有学生写出“自己写作业时关上门,不愿让母亲进来,实际上是隔开了母亲和自己心灵的交流”,“自己写作业时,母亲在一旁织毛衣打发时间,实际这是母亲在牵挂自己学习中的孩子”„„能从平常的小事当中感受出与众不同的想法来,这才是新颖的选材和立意。
好文章是要有新奇的创新的,而那种盲目的为了求新而编造出来的种种家庭悲剧的做法是我们所不齿的。因为那种为了求得高分而歪曲家庭生活实际的做法足以可见其用心不轨。作文是应该与做人一脉相通的。培养一个正直的有感情的孩子,应该先从写母亲开始,选材、立意、结构、语言,用得高分来肯定他们的作文(肯定他们的做法)。让他们习惯于写母亲,观察母亲,体会母亲的一举一动。当他们能够轻而易举的把母亲的一个举动写到文章里面并能够得到高分的时候,我要说,看吧,你再看看这个孩子对他母亲的言行,你看他是不是还像以前那样没有礼貌。我们教作文收到了教做人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指导他来写历史,写自然,并用“分”这个指挥棒引导他。但所有这一切都要以“母爱”为基础,即使他一无所成,但他至少学会了爱他的母亲,他可以不是人才,但他至少是一个孝敬母亲的人,那他就一定不会是危害社会的人。因为他心中有他的母亲,所以,教孩子写作文就先教他“写你的母亲”。口号式的教育最不值钱,口号式的作文也最不值分,由口号转为行动并最终成为一种习惯性的行动,这样,教育的效果就出来了。由口号转为用故事说话,最终成为从小事中体会出感情、感受、感悟,那作品的深刻领悟能力就表现出来了。用小事表现大主题比用大事表现大主题更见功力。注意小事,注意细节,写作选材从小事写起,让学生学会关注小事,注意细节,当这些行为成为习惯的时候,好的品质也就培养出来了。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有好的立意,好的选材,表现在作文中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故事。但是决不能为了“写好故事”而去选“好写的故事”。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故事”并不是每天都会发生的,经常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平常的不能在平常的小事情,这些被我们认为不算是“故事”的小事情,常见而被我们忽略的小事情。(如:洗手、散步、关门等)而生病、考试没考好等专门为写故事而
选出来的“故事”,反而显得做作了。我们的选材能够从“为写故事而选故事”发展为“从平常小事中悟出故事”。这将是一个不小的飞跃。
真实的内容是与诚实的做人相连的。有感而发自主的写作与为了得高分而编造故事的做法是截然不同的。单纯因为“新鲜”所以只记住了它的好,这是不成熟的心理表现,“总是在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才是真”瞬间感受、浅尝是学生心理现状的必然结果。而深悟不仅需要静下心来想,更需要在学习、生活中不断的去积淀,而写小事,从平凡的小事中悟出不平凡的道理正是我们为了实现文章的与众不同(创新)所遵循的途径。“真实”是作文的根本,“创新”是作文的特点。“新”是来源于“真实”的感悟,并不是故事本身的新奇。我们这样指导学生作文就是力求达到作文的新的层次——感悟。能够在生活中有所感悟是需要一定的生活、学习的思想基础作为支撑的。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在生活中不断的去积淀感受,也要在学习中去在名家的名篇中汲取营养,我们从中要学习的不仅是他们的感悟,更重要的是学习他们得出这种感悟的途径和方法并把这种方法途径能够运用到我们的写作中来,实践证明,我们还要进一步努力。
如何立足于感悟家庭生活,进而拓展为对其他生活领域的感悟呢?以亲情为基点,超越亲情的就是美德,母爱源于本性,由此爱别人则是一种美德,能够超越亲情的“情”就是最可贵的“情”,而要体会这一层次的情,就需要我们立足于家庭的亲情去用心感悟。
4、结论
家庭是生命之源、生活之源也是写作之源,只有当学生能够细心的感受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才可能真正领悟出其他生活领域所蕴藏的真谛。而所有这一切,都要立足于家庭生活的感悟,伴随着自己学习、生活的实际的增长而不断的提高的。只有立足于家庭才可能“身未动,心已远”,把周围的一切都融入到自己的感悟中去。而所有这一切的感悟都是源于对家庭的感悟,也只有这样才可能领悟出“父母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家在哪里,根就在哪里”的真正含义。所以,我们应该把写作的根扎在家庭的这片沃土上。
5、附:研究的推广与发展
写作的提高并不是独立的,它要与阅读有机的结合起来,其衔接点就是“主题先行”。作文首先要明确自己要说什么,然后再明确怎么把自己想说的东西写出来。写作是构思、组合信息的过程,而学习别人的方法并用在自己的写作中就是阅读对写作的最大的帮助;阅读则首先要明确别人要说些什么(整体感知文章的中心),然后明确作者怎样(围绕中心)把想说的东西写出来,阅读的过程是分析、提取信息的过程。利用它们之间的辅成关系是我们指导学生写作的有效途径。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作文教学不应该是阶段性的工作,应该是一项长期发展的工作,内省外察应该是对高年级学生进行培养的内容,只有当学生具备了这种能力,立足于家庭生活,才可能进一步在新的领域中也有所感悟,而为了提高领悟的能力,培养思辩(思维方式)也是势在必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