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调查与研究(复习)
一、名词
1、社会调查的外延:国外将socialsurvey概念的外延一般界定为“从研究总体中抽取出样本询问问题的方法”,国内对其概念的外延的认识都比较统一,一般是将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文献法等作为资料收集的方法,将普遍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作为社会调查的四种方式。
2、社会调查的内涵:社会调查研究的定义为,它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有关社会事实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进而做出描述、解释和提出对策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其主要调查类型为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其主要调查方法为,文献法、问卷法、观察法、实验法。
3、定性研究:定性研究是以现有的文献资料或调查材料为依据,对某一社会现象运用演绎、归纳、比较、分类、矛盾分析等方法,以判断事物性质为目的的社会调查研究。
4、定量研究:定量研究就是运用概率、统计原理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变化等方面进行的研究。
5、普查:普查是普遍调查或全面调查的简称,是指对研究对象的全体进行无一例外的逐个调查。它是最全面、最准确的调查类型,其目的是把握某一时期的一定范围内的社会现象的总体情况。
6、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的一种,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出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并通过所选样本的情况来推论总体情况,也就是从“点”到“面”,用部分反映。
7、变量:变量是概念的一种类型,是指本身可变动的概念。概念是对现象的抽象,是类似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
8、命题:是关于事物的一个或多个概念及其关系的表述,它通过这种表述,使各种社会现象和事物联系起来。社会调查研究中的命题一般就表现为观点或逻辑上的判断。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公理、定理、经验概括、假设等都属于命题。
9、假设:假设则是未经调查研究资料证实的命题,通常是陈述两个社会现象和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一般来说,假设的陈述方式有下面三种:第一种是函数式,第二种是条件式,第三种是差异式。
10、社会测量:运用一定的测量工具,根据一定的测量规则,对调查研究对象的特征(变量)进行观测与度量并给予一定数值的过程。
11、信度:信度是指测量的可靠性。这种可靠性一是测量方法的可靠,二是测量结果的可靠。所谓可靠,是指用同一个测量工具,对同一事物反复多次测量,其结果应该始终一致。检验测量的信度,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再测法、复本法、分半法。
12、抽样:抽样指的是从组成某格外社会事物总体的所有元素、也就是所有最基本单位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择或抽取一部分元素的过程和方法,或者说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选择或抽取样本的过程和方法。
13、总体:它是构成事物的所有元素、也就是最基本单位的集合。
14、样本:它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抽取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15、抽样元素:它指的是构成总体的每一个最基本单位,也称“抽样分子”或“个体”。
16、概率抽样:概率抽样又称随机抽样、等概率抽样或客观抽样,是指总体中一个成员都有同等的进入样本的可能性,即每一个成员的被抽概率相等,而且任何个体之间彼此被抽取的机会是独立的。
17、非概率抽样:非概率抽样又称为不等概率抽样或非随机抽样或主观抽样,就是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方便或主观判断抽取样本的方法。
18、文献:文献最早是指历史典籍,后来又泛指社会中记载信息的一切书面文字材料。人们把利用各类物质载体记录并用以交流传播的一切文字、图表、数字、符号、音频、视频、等知识信息资料统称为文献。任何文献都具备3个特性。必须有知识内容的表现。必须有一定的客观物质载体。必须有人类的记录行为。
19、文献法:文献法又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的目的和方法。20、文献搜集:文献搜集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是文献搜集是将文献按照一定方式集中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按照文献用户需求检索和收集有关文献或文献中包含的信息内容的过程。狭义的文献搜集则专指后者。
21、文献定性分析:文献定性分析是通过文献内容的分析,来揭示文献所反映事物的性质、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的方法。
22、文献定量分析:文献定量分析也叫内容分析,对各种文献的明显内容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和定量的描述。
23、问卷法:问卷法也称问卷调查法,它是调查者运用系统设计的问卷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
24、量表:由于含有很大的主观判断成分,所以准确性和可靠性较难把握,难以进行定量分析。为了解决这种一问题,人们设计出了一种专门用于主观性指标的问卷——量表,作为在经验层次上对社会现象和事物进行主观评价的具有结构强度顺序的测量工具。
25、访谈法:访谈法是访谈者根据调查研究所确定的要求与目的,按照访谈提纲或问卷,通过个别访问或集体交谈的方式,系统而有计划地收集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
26、结构式访谈:结构式访谈又称为标准化访谈、问卷访谈,是按照统一设计、有一定结构的问卷所进行的访谈。
27、非结构式访谈:非结构式访谈又称为非标准化访谈、深度访谈、自由访谈。它是一种无控制或半控制的访谈,事先没有统一问卷,而只有一个题目或范围或一个粗线条的问题大纲,有访谈者与访谈对象在这一范围内自由交谈,具体问题可在访谈过程中边谈边形成边提出。
28、集体访谈:集体访谈也叫会议调查法,就是调查者邀请若干被调查者,通过集体座谈方式或集体回答问题方式搜集资料的调查方法。
29、观察法:观察法是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和辅助工具,能动地了解自然状态下的社会客观现象的方法。它的主要作用就在于收集到真实可靠的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30、结构式观察:结构式观察也称有结构观察、有控制观察或系统观察,是根据事先设计好的观察项目和要求进行观察的类型。
31、非结构式观察:非结构式观察也称无结构观察、无控制观察或简单观察,是没有先期具体设计要求的观察类型。
32、非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也称局外观察,就是观察者不加入被观察者的群体,不参与与他们的活动,完全以局外人或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
33、参与观察:参与观察也称局内观察,就是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之中,并通过与观察者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参与观察根据参与程度不同,又可分为完全参与观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
34、实地观察:实地观察是指在现实社会行省场景中所进行的观察。它与实验室观察相比,除了地点和场景不同外,还不需专门对观察场所和观察对象进行控制,而是直接地深入到现实生活场景中,对观察对象进行观察。
35、实验法:实验法也称实验调查法,是实验者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改变某些社会环境的实践活动来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方法。
36、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实验也叫平行组实验,是指既有实验组又有对照组(控制组)的一种实验方法。实验组即实验单位,对照组是实验组进行对比的单位。两组的范围、特征等方面基本相同。
37、单一组实验:单一组实验也叫连续实验,是对单一实验对象在前后不同的时间进行前测与后测,比较其结果以检验假设的一种实验方法。
38、经典实验设计:经典实验设计也叫两组前后测实验设计,就是选择一批实验对象作为实验组,同时选择一批与实验对象处于相同环境、条件相同或相似的对象作为对照组;然后,只对实验组给予实验激发,而对对照组却其自然;最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检测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得出实验结论。
39、资料整理:资料整理主要是指对文字资料和数字资料的整理。它是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审查、检验,分类、汇总等初步加工,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并以集中、简明的方式反映调查对象总体情况的过程。
40、定性资料整理: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定性资料基本上都是文字资料,因此一般也把文字资料整理称作定性资料整理。文字资料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实地源,一是文献源。前者包括无结构式访问和观察记录。后者主要是指以文字形式叙述的文献资料。文字资料的整理通常情况下可划分为审查、分类和汇编三个基本步骤。
41、定量资料整理:数据资料是调查研究中定量分析的依据,因此数据资料的整理也叫定量资料的整理。数据资料是社会调查中最具价值的重要资料,主要是指所收集到的数字及其组成的图文、图表资料。数据资料整理的一般程序包括数字资料检验、分组、汇总和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几个阶段。
42、资料分析:资料分析是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对社会调查所获得资料进行研究、判断和推测,以揭示社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特征与规律的过程。一般认为它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理论分析。
43、资料定性分析:是对调查资料所反映的社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的分析方法,并重于确定研究对象具有那些性质及特征。
44、资料理论分析:是对调查资料进行系统化的理性认识的分析方法,着重于对感性资料的理论升华与总结,揭示社会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及规律。
45、资料定量分析:也叫系统分析,是运用统计学原理对资料进行定量的研究、判断和推测,以揭示事物内部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分析方法。
46、调查报告:是对某一事物、某一事件、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之后,根据调查资料所写出的真实反映情况的书面报告。
47、个案调查:个案调查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调查方式多样化,可以采用访问、座谈、观察实验等方式。个案对象较少,调查者与被调查者可以进行深入的接触,对于被调查对象的历史、现状、社会文化背景、内部关系等可以进行综合的、分层次的了解,得到的资料丰富、生动、细致。因此适用于对事件、人物和个别问题的深入研究。
48、探索性研究:课题、概念、命题和假设提出后,只是形成了社会调查研究的一个柜架,对此还应当有一个确认的过程。这是因为它们提出,往往根据的是既有的理论知识和对社会事物的初步观察与思考,所以很可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表面性和不确定性。同时,对社会调查研究的许多问题也应用所考虑。为此,调查者通常要围绕它们,进行先期的试探性的初步研究,即所谓探索性研究。
49、效度: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量的准确测量的程度。测量的效度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测量方法的效度,主要表现为测量指标与所测量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二是测量结果的交度,主要表现为测量结果与变量值的相关程度。效度分为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和效标效度。
50、社会测量:社会调查研究中的测量,是运用一定的测量工具,根据一定的测量规则,对调查研究对象的特征(变量)进行观测与度量并赋予一定数值的过程。社会测量有四个要件:测量工具、测量规则、测量对象、测量数值。
二、简答、论述:
1.社会调查的基本特征?
答:第一,专门性。首先在研究方法层次上,社会调查研究是一种专门的科学,有特有的概念、基本原理、公式、方法。其次在研究的技术层次上,有身独特的方法、工具和技术。
第二,系统性。从选择课题到最后做出调查报告,几人步骤有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系统性过程。第三,客观性。社会调查研究是从事实出发、以实际调查为主,能够直接伯仲之间调查者那里得到第一手资料,即使文献资料也要求真实可靠,由此而得出的结论也就更为客观、科学。
第四,实证性。社会调查研究是建立在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基础之上的,资料来源于社会实践,也经得起实践检验。
第五,针对性。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是为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2.社会调查的目的和作用?
答:主要目的就是描述事实、解释现象和探索本质、科学预测和对策研究。其作用在于,社会调查研究有利于正确认识社会现实,有助于正确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能够提高人们认识、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3.调查研究单位?
答:调查研究单位被一些社会研究者称作分析单位,是指社会调查研究具体的、最基本的对象。这些基本对象可分为八类。
(1)个人。(2)初级社会群体。(3)社会组织。(4)阶级、阶层。(5)民族。(6)社区。(7)社会行为。(8)社会产品。4.什么是社会调查研究的理论基础?
答: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哲学理论基础和具体科学原理。哲学理论基础是以世界观的高度奠定认识社会的价值观念,而具体科学原理是社会调查
研究一般方法、具体方法和技术的理论根据。
17世纪发展起来的具有现代意义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哲学理论基础有建立在人本主义哲学理论基础上的社会调查研究、建立在实证主义哲学理论基础上的社会调查研究和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的社会调查研究。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知识,诸如:统计学、心理学、逻辑学、社会学等,这些学科所揭示的规律是社会调查研究的理论依据,它们构成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具体科学理论基础。5.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是指具体的操作方法,涉及社会调查研究的各个方面:(1)课题确定的方法;
(2)明确调查研究具体目的、对象、内容、类型的方法;(3)调查研究方案设计和重要条件准备的方法;
(4)各种搜集资料的方法,包括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5)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的方法;(6)撰写调查报告的方法等。
这些方法适用于所有的调查研究课题。
其中各种具体的资料收集方法是调查方法的核心内容,可分为两大类,访谈法、观察法和实验法属于直接调查方法,文献法、问卷法则属于间接调查方法。抽样调查一般就是以问卷法为主。6.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
答:社会调查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析阶段与总结阶段。(1)准备阶段。
包括三方面工作:确定课题;设计调查方案;具体准备。确定调查研究课题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选择有社会价值、有现实意义、有可操作性的课题;二是具体化已选择的课题,明确调查目的、对象、范围、内容、方式、方法;三是提了研究概念、命题和假设,并对其操作化,使之成为可测量的具体的社会指标。(2)调查阶段。
调查阶段是社会调查研究方案的执行阶段,主要是按照调查研究方案中所确立的调查计划、调查方式进行资料的收集,具体贯彻调查设计中所确定的思路。(3)分析阶段。
这一阶段是指在实地调查完成后,调查者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审核、整理、统计、分析的过程。(4)总结阶段。
这是社会调查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是总结调查工作、评估调查结果和撰写调查报告。7.社会调查研究应遵循什么基本原则? 答:这些原则是:(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都不掺杂研究者的主观因素。它要求:一是要从事实出发,坚持唯物主义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不是脱离客观,从主观臆造的定义出发;二是在调查研究时,排除其他预先设定的观念干扰,以免出现对研究客体的歪曲、夸大和缩小。
在调查研究中怎样坚持客观性原则,其基本要求是:第一,要从具体情况出发。第二,认识事物的差别和变化,把握事物所处的具体时间、空间和其它条件。笫三,社会调查研究必须充分占有客观材料,分析它的发展形式和发展过程,并且经过多次反复才能正确地探寻事物发展的规律。第四,在研究和认识社会现象特殊性基础上,采取不同的形式解决不同的问题。(2)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调查研究必须借助各门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有关成果而建立起来的具有自我规律的体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研究成果要用数据、资料说话,观点、意见、建议不能凭空臆造。
第二,调查的资料必须有效地说明调查者所要说明的观点。即材料与观点要一致,而不是以局部的、零散的材料去说明整体、全面的情况。
第三,调查结论与调查资料之间要有严密的逻辑性,调查所得出的观点要自然地从调查资料中引出,而不是前后矛盾,更不能用局部资料来概括全部情况,否则,不同的调查者在同一时间对同一对象调查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甚至是相反的结论。科学性原则说明,客观事实只有一个,应该得出同一个结论。(3)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是指调查研究要从系统的角度出发,适应对象的特点,把调查研究对象放在一个系统,放在一个整体中去分析了解其内在规律和本质。
这一原则包括如下几点:
第一,社会调查研究要注重对象的整体性。
第二,社会调查研究在界定系统的界线时应明确清晰。第三,社会调查研究要注意系统的内在结构与外在联系。
第四,社会调查研究要注意全过程的层次性和顺序性,把系统的发展过程看作一个与自然历史一致的过程。
第五,社会调查研究还要注意发挥系统的自我调节以及与外部环境的平衡适应功能。8.社会调查研究有哪些主要类型?
答:社会调查研究由于目的、性质、范围、时序等各种因素不同,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1)按照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来划分,调查类型可划分为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预测性研究。
描述性的调查研究是以了解某一事物或某一问题的全貌发生、发展过程为目的调查研究,是按着客观的面貌进行调查的一种类型。
解释性研究是以探讨社会现状之间的逻辑关系为目的的调查研究。这种研究类型不仅要了解社会现象的基本情况,更主要的是要研究分析为什么会是这样或那样,也就是说,解释性研究是对产生某种社会现象的原因的研究,是通过理论抽象而进行的社会调查研究。
预测性研究是对社会现象的发展趋势作出推断和估计的一种调查研究。预测性研究主要关心事物未来怎样。这种研究类型难度较大,它通过了解事物的过去、现在,预测未来。
(2)社会调查依时序划分可分为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两种类型。
横向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社会现象进行调查研究的一种类型。
纵向调查研究是指在某一段较长时间内的社会现象历史演化研究。这种研究类型至少要了解在该段时间内两个以上或多个时点的情况。纵向研究有几种形式:趋势研究;同期群研究;追踪研究。
(3)按着调查研究的性质来划分,有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类型。
定性研究是对某一社会现象以现有的文献资料或经验材料为依据,运用演绎、归纳、比较、分类、矛盾分析等方法,对某种事物进行研究的一种类型。
定量研究是运用概率、统计原理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变化等方面进行的研究。
(4)社会调查研究按调查对象的多少,可划分为全面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
全面调查又称普查,是指对研究对象的全体所作的无一遗漏的逐个调查。全面调查是一种—次性的调查,其目的是把握某时点上或某一时期的一定范围内的社会现象的基本情况。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所谓抽样调查,就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随机地抽选出一部分单位作为总体的代表进行调查,抽样调查的结果作为推断总体情况的一种调查类型。个案调查是在全部研究对象的范围内选取个别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的一种类型。10.变量间的相互关系?
答:变量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1)因果关系 困果关系是指在两个有关系的变量中,因为一个变量的变化而引起另一个变量的变化。确定这种关系,应注意三点:第一,在两个变量中,只能一个是因,另一个是果,而不能互为因果。第二,原因变量一定出现在结果变量之前。第三,两者之间的变化关系是必然的。(2)相关关系
相关关系是指变量的变化之间存在着非因果关系的一定联系和一定关系。相关关系从变化的方向来看,分为正相关与负相关;从变化的表现形式来看,可以分为直线相关和曲线相关。变量的数值发生同方向的变化,是正相关。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时,另一个数值也随之发生反方向的变化,这种相关关第是负相关。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大致均等的变动的时,这种关系称为直线相关;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之发生不均等的变动时,这种关系称为曲线相关 12.探索性研究的作用(目的)? 答:进行探索性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以下问题: 第一,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课题。第二,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目的。第三,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
第四,明确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容和范围。第五,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观点。第六,确定社会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13.探索性研究的方法?
答:探索性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三:
(一)查阅文献
从原则上说,查阅文献越广泛越好、越全面越理想。这样做是因为:第一,避免重复,有利于创新。第二,广泛地吸收、借鉴有用的成分,避免错误。第三,有利于收集信息,把握规律。
(二)咨询
要向正在体验现实的时代见证人进行咨询。咨询对象的范围要尽可能广。
(三)实地考察
到现场去直接接触调查对象,亲自体验和观察,增加感性认识,发现调查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对于研究课题和选择调查方式很有作用。14.社会调查研究总体方案的内容?
答:社会调查研究总体方案通常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调查研究课题、目的和基本观点;(2)调查研究对象、内容和范围;(3)调查研究方式和方法;
(4)调查研究时间与步骤的安排;(5)组织领导与人员安排:(6)经费预算和物质保证。
15.为什么要进行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 答:社会生活中使用的概念与自然科学的概念不同。收于它们都是人们通过对感性认识的抽象和概括而得到的,所以开始往往是模糊的或含义不清的,并且概念一般都具有综合性,由一些低层次的亚概念、子概念组合而三。一个概念越抽象,它所包含的信息就越多,也就越难把握。抽象概念相对于具体概念就难把握得多。如果不对它们确切定义和具体化,就无法对社会现象和事物进行观察和度量。社会调查研究必须重要问题之一,就是明确所提出的概念的定义,分清概念(包括命题和假设)的层次,并将抽象概念一步步化解为具体的和可操作的指标,而且最理想的目标是将概念化解为可测量的指标,以实现社会调查研究的定量化。这一过程就叫做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按照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的主张,将这一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概念的形成—概念的界定—选择测量指标—编制综合指标。16.测量层次?
答:史蒂文斯将测量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分成四个层次,即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和定比测量。定类测量也称类别测量、分类测量或定名测量,是对测量对象的性质或类型的测量。定序测量也称等级测量或顺序测量,是对测量对象的等级或顺序的测量。定序测量的具体方法有很多种,最直接和最常用的是等第顺序法。
定距测量也称为等距测量或区间测量,是对测量对象之间的间隔距离或数量差别的测量。定比测量也称等比测量或比例测量,是对测量对象之间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测量。17.什么是社会测量?它有哪些条件?
答:社会调查研究中的测量,是运用一定的测量工具,根据一定的测量规则,对调查研究对象的特征(变量)进行观测与度量并赋予一定数值的过程。社会测量有四个要件:测量工具、测量规则、测量对象、测量数值。18.测量层次的选择?
答:选择测量层次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要“量体裁衣”,根据测量对象的特征选择测量层次。第二,要根据研究条件选择适当的测量层次。
第三,要根据调查研究对准确度的要求和实现它的可能性来选择测量层次。
第四,用较低的层次测量收集的资料不能用较高层次测量的数学运算来处理,反之则可以。19.信度和效度的关系及检验方法?
答:信度和效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即有效度一定有信度,但有信度不一定有效度。信度和效度关系的表现形式有三种:第一种,可信且有效。第二种,可信但无效。第三种不可信且无效。检验测量的信度,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1)再测法。(2)复本法。(3)分半法。
测量的效度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测量方法的效度,主要表现为测量指标与所测量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二是测量结果的效度,主要表现为测量结果与变量值的相关程度。20.什么是抽样?抽样的基本术语及其含义是什么?
答:抽样指的是从组成某格外社会事物总体的所有元素、也就是所有最基本单位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选择或抽取一部分元素的过程和方法,或者说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选择或抽取样本的过程和方法。
抽样的基本术语有:(1)总体:它是构成事物的所有元素、也就是最基本单位的集合。(2)样本:它是从总体中按照一定方式抽取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
(3)抽样元素:它指的是构成总体的每一个最基本单位,也称“抽样分子”或“个体”。(4)抽样单位:它是一次直接的抽样所使用的基本单位。抽样单位与抽样元素有时是同一的,有时又是不同的。
(5)抽样框:又称作抽样范围,指的是一次直接抽样时总体中所的抽样单位的名单。(6)参数值:也称为总体值,是关于总体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总体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
(7)统计值:也称为样本值,是关于样本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或者说是标本中所有元素的某种特征的综合数量表现。
(8)抽样误差:它是用样本统计值去估计总体参数值时所出现的误差。这种误差是因为抽样本身的特点而引起的。21.抽样的作用?
答:抽样具有以下作用:
(1)抽样是抽样调查的关键环节;(2)抽样是收集资料的重要手段之一;(3)抽样是由部分认识整体的途径之一;(4)抽样有利于调查研究方法和发展。
关于抽样的作用,有两个相关的问题需要特别明确:
第一,抽样和抽样调查不能混为一谈。抽样只是抽样调查的前提和一部分,只解决制板过程中的选取调查对象这一个问题。
第二,抽样只是抽取样本的方法,而不是调查方法或者说资料收集方法。抽样调查和普查、个案调查 一样,只能说是类型或者方式。22.抽样的类型?
答:根据抽取对象的具体方式,抽样可以归纳为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两大类。这是两种有着本质区别的抽样类型。概率抽样是依据概率论的基本原理,按照随机原则进行的抽样,因而它能够避免抽样过程中的人为误差,保证样本的代表性;而非概率抽样则主要是依据研究者的主观意愿、判断或是否方便等因素来抽取对象,它不考虑抽样中的等概率原则,因而往往产生较大的误差,难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概率抽样有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类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等类型;非概率抽样有偶遇抽样、主观抽样、定额抽样、滚雪球抽样等类型。
23、文献法的特点:(为什么说文献法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有特殊的地位?)答:之所以说文献法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有特殊的地位,是因为:
首先,它是最基础和用途最广泛的搜集资料的方法。任何社会调查研究前期的课题的选择、确定和探索性研究以及方案设计,都必须先从文献调查入手。即使进入了具体调查阶段,也往往仍然需要进行文献调查。利用它可以收集到其他方法难以收集到或者没必要用其他方法收集的资料。(5分)
其次,文献法并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搜集资料的方法,它还是一种独特的和专门的研究方法,可以独立完成某些课题从搜集资料到分析研究的全过程。那些旨在再现或分析历史现象的课题,以及时间跨度大的纵贯性课题,就是也只能是主要依靠文献法来完成的。
24.文献搜集的方法?
答:文献法的实施是从文献搜集开始的。搜集文献的基本要求大致有:取其精华;有的放矢;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系统连贯;注重时效。搜集文献首先必须掌握检索文献的方法,其中人工文献检索仍然是查找公开发表的文献的主要方法,另外,计算机文献检索和参考文献查找法也是重要的方法。搜集文献的渠道主要有个人、机构和互联网三种。我们应该针对文献的不同来源和出版、收藏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通过这三种途径进行文献搜集。
25.文献摘录的方法:(在通过检索发现并搜集到文献之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摘取与调查课题有关的信息。文献信息的摘录工作应当如何进行?)
答:摘取信息一般有以下步骤:
浏览:就是文献搜集告一段落后,将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全部阅读一遍(包括对音像文献的视听),以对它们有个初步认识,即大致了解文献的内容,初步判明文献的价值。
筛选:就是在浏览的基础上,根据调查课题的需要,从所搜集的文献中选出可用部分。
精读:就是对于筛选出的可用文献要认真、仔细地阅读,同时着重在理解、联想、评价等方面下功夫。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明确对于调查研究课题有价值的信息。
26.问卷的结构?
答:调查问卷通常主要包括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等几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内容。问题和答案是问卷的主体部分,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开放型问答、封闭型问答和混合型问答。除了上述内容外,问卷还包括一些有关资料,如问卷的名称、审核员编号、调查日期、被调查者住地、被调查者合作情况等。
27、问卷的设计:要能够设计一个小问卷。内容自定。注意结构要完整,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等几个部分都不能少,其中设计问答的方法及其须注意的问题非常重要。
28、问卷调查的实施步骤?
答:包括设计问卷、选择调查对象、分发问卷、回收问卷等过程。
设计问卷是根据前期工作的结果,按照一定的原则,认真设计问卷的问题与答案。这项工作的传统作法是卡片法和框图法。
选择调查对象是根据调查目的、问卷内容和难易程度,针对调查总体的不同情况,对调查对象加以认定,努力选择最适合的、较单一的社会群体。至于调查对象的数量,如果总体规模不大,则可把它的全部成员都作为调查对象。如果总体规模较大,则可用抽样方法选择调查对象。
分发问卷有多种方式。采取何种方式对问卷的回复率有重大影响。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采取电话问卷、直接送发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以提高问卷的回复率。
回收问卷首先必须作到前面提到的选择具有吸引力的调查课题、挑选恰当的调查对象、提高问卷的设计质量、采取回复率较高的问卷调查方式等工作。此外,还应注意:争取知名度高、权威性大的机构支持;尽可能通过宣传,增加调查的吸引力;对问卷的回收进行主动的追踪;认真研究无回答和无效回答现象,采取必要的后续措施。还必须认真审查每一份问卷的质量。
*29.量表:
答:问卷中有一种特殊类型,即量表,其特点、适用范围和形式与一般问卷有所不同。其类型也多种多样。从内容上看,最主要和最常用的类型是态度量表,此外还有能力量表、智力量表、性格量表、工作成绩量表、社会地位量表等多种类型。从形式上看,目前最流行的是总加量表、语义差异量表和累积量表,它们和一般问卷相比,问题和答案的设计方式有所不同。要求能够设计简单的总加量表。
30.个别访谈在提问时要注意的问题?
答:第一,从简单问题入手。第二,提问有序。第三,适时追问。第四,题目转换自然。第五,注意引导。第六,保持客观中立。第七,特殊问题特殊处理。第八,语言表达方式要恰当。
31.个别访谈成功与否的关键是什么?如何做到这一点?
答:对访谈者提问与被访者回答能否做到有效控制是访谈成功与否的关键,而一定的提问方法与一定的行为方式是控制访谈的两个重要因素。
1.提问方法
在提问时,主要应做到如下几点。第一,从简单问题入手。
第二,提问有序。如果是结构式访谈,就应该严格按照访谈之前拟订的提问提纲,由简至繁地按顺序进行访谈。对于非结构式访谈,要注意根据所谈问题的内在逻辑结构提问。
第三,适时追问。
第四,题目转换自然。
第五,注意引导。引导性提问切忌使用生硬的、刺激性的语言。还可以采用动作方式,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话题。或者用复述的方法进行引导。
第六,保持客观中立。提问不能带有明显的倾向性,不能对被访者的答案进行诱导。第七,特殊问题特殊处理。第八,语言表达方式要恰当。2.行为方式
在访谈中,访谈者可以通过自己的一定行为影响被访者,从而实现对访谈过程的控制。
礼貌、谦虚、诚恳、耐心是访谈者自始至终都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表现。还要善于运用表情和动作控制访谈进程。访谈者的表情一定要生动,能够根据被访者所谈情境而变化。要注意一些动作细节对被访者的影响。
32.实验法的基本原理、基本要素?
答:它是一种最重要的直接调查方法,也是一种最复杂、最高级的调查方法。
实验法的基本原理是:实验者假定某些自变量会导致某些因变量的变化,并以验证这种因果关系假设作为实验的主要目标。在实验开始时,先对因变量进行测量(前测),再引入自变量实施激发,然后选择其后的某一个时点对因变量进行再测(后测),比较前后两次测量的结果就可以对原理论假设完全证实或部分证实或证伪。
实验法的基本要素有实验主体、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实验活动、实验检测。实验法一般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自变量与因变量;实验组与对照组(也叫控制组);前测与后测。
33.实验法的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答: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作多种不同的分类。按照实验的组织方式不同,实验法可分为对照组实验和单一组实验;按照实验的环境不同,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按照实验的环境不同,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按照实验者和实验对象对于实验激发是否知情,实验法可分为单盲实验和双盲实验,等等。实验法的实施程序与其他方法大致相同,分为准备工作、具体实施和资料处理三个阶段。其中重点是掌握对照组实验和单一组实验的内容。
34、实验法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答:实验法作为最高级、最复杂的社会调查方法,在实施过程中,有一些不同于其他调查方法的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主要有:实验者、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的选择;实验的过程控制;实验的信度和效度等。其中实验的过程控制非常重要,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实验激发的控制,二是对非实验因素的控制。
*
35、实验设计:
答:实验设计是实施实验的依据,决定了一项实验的具体内容。无论哪种类型的实验,其设计一般都依实验的组织方式而定。常用的实验设计有单一实验组设计、经典实验设计、两组无前测实验设计、多组实验设计和多因素实验设计等。其中要求能够按照教材的例子,进行单一实验组设计和经典实验设计。
36.文字资料整理的方法?
答: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定性资料基本上都是文字资料,因此一般也把文字资料整理称作定性资料整理。由于文字资料在来源上存在差异,所以其整理方法也略有不同。但是通常情况下可划分为审查、分类和汇编三个基本步骤。对于文字资料的审查,主要解决其真实性、准确性和适用性问题。对于文字资料的分类,就是将资料分门别类,使得繁杂的资料条理化系统化,为找出规律性的联系提供依据。分类的方法有两种,即前分类和后分类。对于文字资料的汇编,主要是指根据调查研究的实际要求,对分类完成之后的资料进行汇总、编辑,使之成为能反映调查对象客观情况的系统、完整的材料。
37、数据资料整理的方法?
答:数据资料是调查研究中定量分析的依据,因此数据资料的整理也叫定量资料的整理。在资料的整理阶段,为了便于得出正确的调查结论,需要对数据资料做进一步的处理,其一般程序包括数字资料检验、分组、汇总和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几个阶段。检验,主要是对数字资料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进行检验,以确保更加准确的研究结果。分组就是把调查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志划分为不同的组成部分。汇总就是根据调查研究目的把分组后的数据汇集到有关表格中,并进行计算和加总,集中、系统地反映调查对象总体的数量特征。数据的汇总可以分为手工汇总和机械汇总。经过了汇总的数字资料,一般要通过表格或图形表现出来,最常见的方式就是统计表和统计图。
38.资料分析的种类及其方法:
答:一般认为它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理论分析。传统的资料分析主要是定性分析和理论分析,但当前最流行和最受重视的是定量分析即统计分析。
(一)统计分析的类型及其方法:统计分析按照性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描述性分析;另一类是推论性分析。统计分析按照涉及变量的多少,又可以分为单变量分析、双变量分析和多变量分析三类。资料分析中常见的相对指标分析、集中量数和离中量数分析、因素分析、动态分析等都属于描述性分析,其中集中量数和离中量数分析以及动态分析主要是单变量分析,相对指标分析和因素分析主要是双变量分析、多变量分析;相关和回归分析、抽样推断分析、预测分析、综合评价分析等都属于推论性分析,它们一般是双变量分析或多变量分析。
20世纪中叶以来,电脑统计分析软件应运而生,成为普通大众也可以熟练应用的、简
便易行的资料统计分析工具。目前最流行的专业电脑统计分析软件是SPSS软件。另外应用比较普遍的还有Office 中的Excel等。
(二)定性分析的方法:定性分析和理论分析是资料分析中统计分析之外的两种主要分析方法。定性分析的基本内容主要是识别属性、要素分析和归类。在资料分析中,其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原来调查资料的分类以及所使用的概念、变量间关系做进一步的分析、确认;根据整理后的调查资料,从定性角度对原定的研究假设和理论建构证实或证伪,或提出新的理论观点。
(三)理论分析的方法:理论分析是资料分析的高级阶段和最终环节,它主要是对调查得到的资料和统计得到的数据,运用各种思维方法进行系统化的理性分析并做出结论的一种思维过程。理论分析依靠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进行。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有因果分析法、辨证分析法、比较法、系统分析法、逻辑证明法等。
39.调查报告的类型及其特点: 答:调查报告根据其性质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普通调查报告,也叫社会调查报告或事务文书类调查报告;二是学术调查报告,也叫科研调查报告。这两类调查报告依据不同标准又可划分为多种类型。普通调查报告主要有:1.描述式调查报告、论说式调查报告、合一式调查报告。2.全面调查报告、专题调查报告、典型调查报告。3.情况(概况)调查报告、事件调查报告、经验调查报告、问题调查报告、对策(理论)调查报告。学术调查报告分为三类:事物的调查报告,事实的调查报告,课题的调查报告。各类调查报告均有其特点及适用范围,但其总的特点是真实性、针对性、典型性、指导性和时效性。
*40.调查报告的结构:
答:目前最常见的调查报告的结构包括标题、署名、前言、主体和结尾几个部分。(1)标题
标题一般分为单行标题和双行标题两种。
用一句话拟一个标题,称为单行标题。一般有两种写法:一是公文式标题,构成形式为“事由+文种”;另一是文式标题,类似一般文章例题。
用两行、两句话表述同一主题的标题,称为双行标题。双行标题分正标题和副标题。正标题一般采用文章式标题,揭示报告的中心思想;副标题一般采用公文式标题。(2)署名
署名在标题下要署明调查研究参加者和撰写报告撰写者的名称,以明确调查报告的责任者和知识产权的归属。
(3)导语
导语也称前言、导言,位于调查报告正文的开头部分。它是调查报告的“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4)主体
主体是调查报告的核心和主干部分。基本结构方式主要有三种:横式结构、纵式结构和交叉结构。按照事物各级成部分或事物的不同性质、特点分类来安排结构的方式为横式结构。按照事物的发展阶段和逻辑次序来安排主体结构的方式属于纵式结构。
结合前两种方式安排结构的是交叉(混合)结构,往往是以一种为主,兼用另一种,即总体为一种,局部为另一种。(5)结尾
从内容上看,大致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总结性结尾;第二种,建议性结尾;第三种,预测性结尾;第四种,号召性结尾;第五种:补充性结尾。
41.调查报告的撰写步骤及其内容: 答:调查报告的撰写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一)确定主题、形成观点。这是调查报告的首要问题。调查报告的主题是完成全部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综合之后才最终确定的。它是对调查主题进一步确认或收缩、放大、分解、修正、提升的过程。调查报告的观点,是调查者对调查对象提出的看法与评价,也是调查报告主题(中心论点)的发散。观点构成调查报告的论点,分为不同的层次:中心论点,即调查报告主题;下有若干说明主题的分论点。分论点之下,还可以视需要,设若干并立的基本论点。这些论点的有机结合,就构成了调查报告的骨架。
(二)精选素材。素材是支撑调查报告主题和观点的基础。调查报告要根据主题和观点的需要,精心筛选素材,作为说明论点的论据。要做到:选取可靠资料;选取充分、完整而又适量的资料;选取有力的资料;选取新鲜的资料;选取易于理解的资料。
(三)拟订提纲。拟订提纲就是要以书面形式对作者的初步构思加以梳理,使之系统化、完善化、定型化。其内容通常包括:(1)标题。(2)观点句,也叫中心论点句或主题句,概括全篇的基本观点的语句,作用是使作者牢记报告的中心之所在。(3)内容纲要,是提纲的主体部分,分条分项反映正文的构成状况。它不是观点和资料的简单罗列,而是精心设计的逻辑框架,使观点和资料在其中能居于最恰当的位置。其详略可自定。
(四)起草报告。在拟定提纲之后,便可以着手起草调查报告。在写作过程中,不但要按照提纲推衍成文,还必须讲求具体的写作方法。后者除了前述格式方面的要求外,主要指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和仔细推敲语言等。从表达方式的形式上看,调查报告除了文字表达以外,要更多地采用非纯文字表达形式,即图表、数字等。从文体性质上看,调查报告是一种记叙性、说明性和议论性相结合的文体。但无论普通调查报告还是学术调查报告,都以记叙和说明为主,只是后者议论的比重更大些。调查报告作为一种应用性文体,在语言表达方面要做到朴实、准确、简明、庄重、修辞。
(五)修改定稿。调查报告的写作和其他文章一样,一般不能一蹴而就,而要对初稿仔
细修改。修改报告须经过检查和修改两个阶段。检查的范围是格式、观点、资料、字句。检查的常用方法有三种:诵读法;冷却法;请教法。在反复检查的基础上应集中修改,最后定稿。*以上所说的都是我们必须重点掌握的内容。除此之外,还要能够联系实际理解一些相关问题,具备一些基本技能。主要是:
(一)对确定主题,要求同学们理解调查报告主题与调查研究主题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说,调查报告是调查研究的总结,因此,调查研究的主题也就是调查报告的主题。但是实际上却并不一定如此。调查研究的主题是在调查之前根据对被调查者的了解拟定的,而调查报告的主题是完成全部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综合之后才最终确定的。二者也许一致,但也往往不一致。这主要是因为:
第一,调查资料显示原来的调查主题不能成立,或者得不到足够的材料支持,就要重新确定主题。第二,调查主题比较单一。第三,调查主题涉及面广,搜集的材料或问题太多,不适于或难以用一篇报告表达,就需要分写几篇报告,并重新确立每一篇报告的主题。这些主题即对调查主题的分解。第四,在调查主题涉及的所有内容中,有些表现突出,价值较大;而有些则非常一般,价值很小;还有些材料不充分,无法形成观点。这就需要对调查报告的主题作“避轻就重”的调整。
(二)对拟订提纲,要求:能够根据你熟悉的某一社会问题,拟定一个调查提纲,内容、字数不限,但格式要完整,包括(1)标题。(2)观点句。(3)内容纲要。*
第二篇:社会调查与研究(最终版)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试题
注意事项
2011年7月
一、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栏内。考试 结束后,把试卷和答题纸放在桌上。试卷和答题纸均不得带出考场。监考人收完 考卷和答题纸后才可离开考场。
二、仔细读懂题目的说明,并按题目要求答题。答案一定要写在答题纸的指 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三、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含签字笔)答题,使用铅笔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共15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每小题仅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括号内)
1.历时七年之久完成社区研究杰作《定县社会概况调查》的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是()。
A.费孝通B.陈翰笙
C.李景汉D.陶孟和
2.目前国外流行的社会调查研究的哲学理论基础主要是()。
A.人本主义B.实证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逻辑主义
3.查找文献应尽可能主要采用()。
A.参考文献查找法B.检索工具查找法
C.计算机查找法D.综合查找法
4.观察法进行调查主要是通过()。
A.问卷B.访谈
C.人们的感觉器官D.搜集文献
5.在各种调查方法中,最复杂、最高级的是()。
A.访谈法B-问卷法
C.观察法D.实验法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以上的答案正确)
6.探索性研究的方法主要有()。
A.确定课题B.查阅文献
C.形成观点搜集资料D.咨询
E.搜集资料F.实地考察
7.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
A.直接抽样法B.分类法
C.随机数表法D.分阶段法
E.抽签法F.配额法
8.实验法具有的一些不同于其他调查方法的特点是()。
A.实验环境的特殊性B.实验主体的实践性
C.实验对象的动态性D.实验目的的因果性
E.实验过程的可控性F.实验方法的综合性
9.文字资料整理通常情况下的基本步骤是(}。
A.收集B.筛选
C.分类D.汇编
E.审查F.分析
10.调查报告无论采取何种类型、格式,其撰写都要包括()。
A.确定主题、形成观点B.收集资料
C.精选素材D.拟订提纲
E.起草报告F.修改定稿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1.社会调查研究分析和研究社会对人口的影响,主要是看社会的诸多方面对
----------的影响。
12.社会调查研究准备阶段包括三方面工作:即----------、设计调查方案与具体 准备。
13.测量的效度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________的效度,第二,测量结果的效 度。
14.抽样误差是用--------------去估计参数值时所出现的误差。
15.文献分析的正确途径和发展方向应当是____两种分析方法的结
合。
16.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以分为结构式访谈和---------两
种。
17.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采取一----------和直接送发问卷的方式进 行调查,以保证问卷的回复率。
18.实地观察多数是一----------观察,适用于定性类型的调查研究。
19.实验调查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效地控制实验过程。它包括两个方
面:一是对引入自变量的控制,二是对----------的控制。
20.从形式上看,调查报告除了文字表达以外,还更多地采用了____等
非纯文字表达形式。
三、筒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21.社会调查中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是怎样的?
22.简述问卷的基本结构。
23.从观察者扮演的角色的角度看,观察法有哪些类型?
四、论述题及应用题(45分)
24.举例说明如何选择社会调查研究的课题。(20分)
25.自定题目、内容,设计一个简单的社会调查研究总体方案。(提示:定性、定量研究方
案皆可;文字不必太多,但方案项目要完整、清晰,且必须结合实际。25分)
试卷代号:21 9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1年7月
一、选择题(共15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C2.B3.B4.C5.D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少答、多答均要酌情扣分)
6.BDF7.ACE8.BCDEF9.CDE10.ACDEF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1.人口的构成和人口过程
12.确定课题
13.测量方法
14.统计值
15.定性和定量
16.非结构式访谈
17.电话问卷
18.非结构式
19.无关变量
20.图表和数字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说明:学生的回答不要求与本答案文字完全一致,只要意思相同即可。
21.社会调查中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是怎样的?
答: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指变量的变化之间存在着非因果关系的一定联系和一定关系。(2分)
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从变化的方向来看,可以分为正相关与负相关;从变化的表现形式来
看,可以分为直线相关和曲线相关。(2分)
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同方向的变化,这种相关关
系是正相关,也叫直接相关。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反
方向的变化,这种相关关系是负相关,也叫逆相关。(3分)
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增加或减少),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大致均等的变动
时,这种关系称为直线相关;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之发生不均等的变动时,这种关系称为曲线相关。(3分)
22.简述问卷的基本结构。
答:一份调查问卷通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封面信:实际上是写给被调查者的一封短信。其作用就在于向被调查者介绍和说明调 者的身份、调查目的等内容。篇幅不宜过长,以两三百字为好。(2分)
指导语:指导语是用来指导被调查者如何填答问卷的各种解释和说明,分为卷头指导语和卷中指导语。卷头指导语一般以“填表说明”的形式出现在封面信之后,卷中指导语则是针对某些特殊问题所作出的特定指示。(2分)
问题及答案:问卷的主体部分,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开放型问答、封闭型问答和混合型问
答。(2分)
编码:就是对每一份问卷和问卷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答案编定一个惟一的代码,并以此为依据对问卷进行数据处理。(2分)
除了上述内容外,问卷还包括一些有关资料,如问卷的名称、审核员编号、调查日期、被调查者住地、被调查者合作情况等。(2分)
23.从观察者扮演的角色的角度看,观察法有哪些类型?
答:根据观察者的角色不同,观察法可分为非参与观察和参与观察两大类。(2分)非参与观察也称局外观察,就是观察者不加入被观察者的群体,不参与他们的活动,完全以局外人或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2分)
参与观察也称局内观察,就是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之中,并通过与观察者的共同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2分)
参与观察根据参与程度不同,又可分为完全参与观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完全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完全深入到被观察者的社会群体之中,作为其中一个成员参与这个群体的正常活动进行观察。不完全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是以公开的身份参与到被观察者群体之中,即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个观察者,而且他有时和被观察者共同活动并进行观察,有时又作为旁观者进行观察。(4分)
四、论述题及应用题(共45分)
说明:学生的回答不要求与本答案文字完全一致,只要意思相同即可。、24.举例说明如何选择社会调查研究的课题。(20分)
答:社会调查研究课题必须根据理论和实际的需要以及现实可行性而定。
从理论方面看,课题应有助于促进当前理论和科学的发展,最好是学科核心领域的前沿性专题和公认的重大理论问题。学科基础研究、发展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新课题、热门课题、空白课题、有争议的疑难问题等,也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其中要特别注意能够提出创造性、启发性、独特性的新思想。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角度来考虑:提出新的创造性理论;重新验证已被证明的理论的正确性;对某一理论作补充论证;证明某一理论的新的适用性;质疑,否定或部分否定原有理论;对社会实践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和解答,等等。(4
分)
从实际的需要看,调查研究课题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能够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对社会实践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或者对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够产生一定影响。诸如制定政策、了解事物的基本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制定规划和计划、对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等,都可以作为调查研究课题。课题最好与当前社会发展和变化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或新闻热点相关,即重点考虑时代要求解决的实际问题。有些问题虽然不是现实问题,却能适应当前人们的某种迫切需求,也是有实用价值的课题。(4分)
从可行性看,一是要选择调查研究可以解答的课题;二是要根据调查研究者的主客观条件来选题。总之,调查研究课题应根据调查研究者的现实力量、各方面条件的成熟程度、社会配合、社会环境的种种因素来确定。(4分)
选题还应该考虑先从简单、具体开始。在选题时,最好能够有专家指导。(2分)(举例占6分)
25.自定题目、内容,设计一个简单的社会调查研究总体方案。(提示:定性、定量研究方
案皆可;文字不必太多,但方案项目要完整、清晰,但方案项目要完整、清晰,且必须结合实际。
25分)
答题要求:无论什么社会调查研究,其方案均须说明以下内容,少1项扣2分。结合实际
占8分。
(1)调查研究课题、目的和基本观点。
(2)调查研究对象、内容和范围。
(3)调查研究方式和方法。
(4)调查研究时间与步骤安排。
(5)组织领导与人员安排。
(6)经费预算和物质保证。
第三篇:社会调查与研究小炒
试卷代号:21 9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 012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 试题 注意事项
一、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栏内。考试 结束后,把试卷和答题纸放在桌上。试卷和答题纸均不得带出考场。监考人收完 考卷和答题纸后才可离开考场。
二、仔细读懂题目的说明,并按题目要求答题。答案一定要写在答题纸的指 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三、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含签字笔)答题,使用铅笔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共15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每小题仅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括号内)
1.历时七年之久完成社区研究杰作《定县社会概况调查》的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是()。A.费孝通 B.陈翰笙 C.李景汉 D.陶孟和
2.目前国外流行的社会调查研究的哲学理论基础主要是()。A.人本主义 B.实证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逻辑主义 3.查找文献应尽可能主要采用()。A.参考文献查找法 B.检索工具查找法 C.计算机查找法 D.综合查找法 4.观察法进行调查主要是通过()。A.问卷 B.访谈
C.人们的感觉器官 D.搜集文献
5.在各种调查方法中,最复杂、最高级的是()。A.访谈法 B.问卷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以上的答案正确)6.探索性研究的方法主要有()。A.确定课题 B.查阅文献 C.形成观点搜集资料 D.咨询 E.搜集资料 F.实地考察 7.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A.直接抽样法 B.分类法 C.随机数表法 D.分阶段法 E.抽签法 F.配额法
8.实验法具有的一些不同于其他调查方法的特点是()。A.实验环境的特殊性 B.实验主体的实践性 C.实验对象的动态性 D.实验目的的因果性 E.实验过程的可控性 F.实验方法的综合性 9.文字资料整理通常情况下的基本步骤是()。A.收集 B.筛选 C.分类 D.汇编 E.审查 F.分析
10.调查报告无论采取何种类型、格式,其撰写都要包括()。A.确定主题、形成观点 B.收集资料 C.精选素材 D.拟订提纲 E.起草报告 F.修改定稿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1.社会调查研究分析和研究社会对人口的影响,主要是看社会的诸多方面对 ___ _的影响。
12.社会调查研究准备阶段包括三方面工作:即、设计调查方案与具体 准备。
13.测量的效度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________的效度,第二,测量结果的效 度。
14.抽样误差是用____ 一去估计参数值时所出现的误差。15.文献分析的正确途径和发展方向应当是一 两种分析方法的结 合。
16.访谈法按照操作方式和内容可以分为结构式访谈和____两 种。
17.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采取一 和直接送发问卷的方式进 行调查,以保证问卷的回复率。
18.实地观察多数是____ 一观察,适用于定性类型的调查研究。
19.实验调查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效地控制实验过程。它包括两个方 面:一是对引入自变量的控制,二是对________的控制。
20.从形式上看,调查报告除了文字表达以外,还更多地采用了________等 非纯文字表达形式。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21.简述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22.问卷中问答有哪些形式?请各举一例。
23.从观察者扮演的角色的角度,对观察法的类型做简要说明。
四、论述题及应用题(共45分)
24.如何选择社会调查研究的课题?(20分)
25.自定题目、内容,设计一个简单的社会调查研究总体方案。(提示:定性、定量研究方 案皆可;文字不必太多,但方案项目要完整、清晰。25分)试卷代号:21 9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2012年7月
一、选择题(共15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1.C 2.B 3.B 4.C 5.D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少答、多答均要酌情扣分)6.BDF 7.ACE 8.BCDEF 9.CDE 10.ACDEF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人口的构成和人口过程 12.确定课题 13.测量方法 14.统计值 15.定性和定量 16.非结构式访谈 17.电话问卷 18.非结构式 19.无关变量 20.图表和数字
三、简答题I每题10分,共20分)
说明:学生的回答不要求与本答案文字完全一致,只要意思相同即可。21.简述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答: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指变量的变化之间存在着非因果关系的一定联系和一定关系。(3分)
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从变化的方向来看,可以分为正相关与负相关;从变化的表现形式来 看,可以分为直线相关和曲线相关。(3分)
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同方向的变化,这种相关关 系是正相关,也叫直接相关。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反 方向的变化,这种相关关系是负相关,也叫逆相关。(2分)
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增加或减少),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大致均等的变动 时,这种关系称为直线相关;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之发生不均等 的变动时,这种关系称为曲线相关。(2分)22.问卷中问答有哪些形式?请各举一例。
答:问题及答案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开放型问答、封闭型问答和混合型问答。(3分)
举例(7分,前两种各占2分,混合型占3分)
23.从观察者扮演的角色的角度,对观察法的类型做简要说明。
答:从观察者扮演的角色的角度,观察法分为非参与观察与参与观察两大类。(2分)
非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不加入被观察者的群体,不参与他们的活动,完全以局外人或旁观 者的身份进行观察。(3分)
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参与到被观察者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之中,并通过与观察者的共同 活动从内部进行观察。根据参与程度不同,它又可分为完全参与观察和不完全参与观察。完 全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完全深入到被观察者的社会群体之中,作为其中一个成员参与这个群 体的正常活动进行观察,在整个观察的过程中,被观察群体的成员都相信他是这个群体中的一 个普通成员,并不知道他是一个观察者。(3分)
不完全参与观察,就是观察者是以公开的身份参与到被观察者群体之中,即人们都知道他 是一个观察者,而且他有时和被观察者共同活动并进行观察,有时又作为旁观者进行观察。
(2分)
四、论述题及应用题《共45分)
说明:学生的回答不要求与本答案文字完全一致,只要意思相同即可。24.如何选择社会调查研究的课题?(20分)答:社会调查研究课题必须根据理论和实际的需要以及现实可行性而定。(4分)
从理论方面看,课题应有助于促进当前理论和科学的发展,特别注意能够提出创造性、启 发性、独特性的新思想。(4分)
从实际的需要看,调查研究课题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能够解决社会实际问 题。有些问题虽然不是现实问题,却能适应当前人们的某种迫切需求,也是有实用价值的课 题。(4分)
从可行性看,一是要选择调查研究可以解答的课题;二是要根据调查研究者的主客观条件 来选题。总之,调查研究课题应根据调查研究者的现实力量、各方面条件的成熟程度、社会配 合、社会环境的种种因素来确定。(6分)
选题还应该考虑先从简单、具体开始。在选题时,最好能够有专家指导。(2分)
25.自定题目、内容,设计一个简单的社会调查研究总体方案。(提示:定性、定量研究方 案皆可;文字不必太多,但方案项目要完整、清晰。25分)
答题要求:无论什么社会调查研究,其方案均须说明以下内容,少1项扣4分。(1)调查研究课题、目的和基本观点;(2)调查研究对象、内容和范围;(3)调查研究方式和方法;(4)调查研究时间与步骤安排;(5)组织领导与人员安排;(6)经费预算和物质保证。
第四篇:《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选择题
选择题
1.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特征是(A.专门性 B.系统性 C.客观性 D.针对性 E.实证性)。
2.社会的基本要素是(A.地理环境 B.自然环境 C.人口)。
3.被认为提出现代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起源的分析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的是(C古希腊人)。
4.20世纪20年代以后,社会调查研究的重心转移到了(A美国)。5.初级社会群体主要是指(ADE A.家庭D.村落 E.非正式组织)。
6.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社会调查研究没有取得很大进展。它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是在(B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7.美国最著名的民意测验机构是(C盖洛普)。
8.历时七年之久完成社区研究杰作《定县社会概况调查》的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是(C李景汉)。
9.目前国外流行的社会调查研究的哲学理论基础主要是(B实证主义)。10.各种具体的资料收集方法之中,属于直接调查方法的是(ABC A.访谈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11.社会调查研究的类型按目的可划分为(AC A.描述性研究C.解释性研究)。12.纵贯调查研究的主要形式有(BCD B.趋势研究 C.同期群研究 D.追踪研究)。
13.按调查对象的范围,社会调查研究的类型主要有(ABE A.普查 B.抽样调查E.个案调查)。
14.个案调查是一种(A定性研究方法)。
15.一般而言,社会调查研究可以分为以下阶段,即(BDEF B.准备阶段 D.调查阶段 E.分析阶段 F.总结阶段)。
16.社会调查研究必须遵循的原则概括起来主要有(ABDEF A.客观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D.系统性原则 E.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F.伦理道德原则)。17.在对社会现象进行测量时常用的四种变量概念中,属于定性变量的是(A定类变量)。18.只反映质的区别,而不反映量的差异的变量是(B离散变量)。
19.当一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增加或减少),另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大致均等的变动时,这种关系称为(C直线相关)。
20.命题是指社会上普遍存在的(ABDF A.公理B.定理D.假设F.经验概括)。21.探索性研究的方法主要有(BDF B.查阅文献D.咨询 F.实地考察)22.设计社会调查研究方案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ABCDF A.实用性 B.系统性 C.时效性 D.经济性F.弹性)。
23.社会测量的要件有(ABDF A.测量对象 B.测量工具D.测量规则F.测量数值)。
24.社会测量的四个层次之间有兼容性,它们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应当是(B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定比测量)。
25.每一个测量对象的属性和特征只能以一个数字或符号来表示,指的是(C互斥性)。
26.目前,人们大都按照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的主张,将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的过程分为以下阶段(ACEF A.概念的形成C.概念的界定 E.选择测量指标 F.编制综合指标)。
27.检验测量的信度,通常的方法有(ACE A.再测法C.分半法E.复本法)。28.一项测量的结论在普遍应用时的有效性是指(B外在效度)。29.抽样存在的必要性缘于总体本身所具有的(D异质性)。
30.抽样的一般步骤有(ABCDEF A确定总体 B.制定抽样框 C.决定样本容量 D.决定抽样组织形式 E.抽取样本 F.评估样本)。31.一次直接的抽样所使用的基本单位叫(C抽样单位)。32.关于样本中某一变量的综合描述叫(A统计值)。
33.在社会调查研究中,抽样主要解决的是(B调查对象的选取问题)。34.在总体规模较小、调查所涉及的范围较窄的情况下,既节约又效果好的抽样类型是(B主观抽样)。
35.非随机抽样的方式有(BDEF B.主观抽样D.定额抽样 E.偶遇抽样 F.滚雪球抽样)。
36.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ACE A.直接抽样法C.随机数表法E.抽签法)。1. 当今社会的任何文献都必须具备的特性是(B必须有知识内容的表现C必须有一定的客观物质载体E 必须有人类的记录行为)。
2. 在文献之中,属于对知识的第一次加工,是信息的基础,也叫信息源的是(B一次文献)。
3. 按照资料来源的不同,文献可分为(ABEF A.个人文献、B.社会组织文献E.大众传播媒介文献
F.官方文献)。
4.文献法的基本步骤包括(ADF A.文献搜集D.摘录信息F.文献分析)。5.查找文献要尽可能主要采用(B检索工具查找法)。
6.摘取信息一般的步骤是(ABCE A.浏览 B.精读 C.筛选E.记录)。7.现代社会最常用的抽样调查使用的主要调查方法就是(C问卷法)。8.问卷封面信的内容主要包括(A调查的主办单位或个人身份B调查的内容和范围C调查的目的D调查对象的选取方式)。
9.最为简单、同时也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量表是(A总加量表)。10.问卷法的实施步骤包括(BCDE B设计问卷
C选择调查对象
D.分发问卷
E回收问卷)。
11.问卷中的问题基本上可分为(ABCE A.背景性问题 B.客观性问题 C.主观性问题E.检验性问题)。
12.在设计问卷时,敏感性强、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应该安排在问卷的(D后面)。
13.实践证明,报刊问卷和网上传达问卷的最终回复率一般为(A10%~20%)。14.问卷法适用于(D成分单一的社会群体)。
15.非结构式访谈因实施方式不同,通常有(ABF A.重点访谈B.深度访谈F.客观陈述式访谈)。
16.便于对访谈结果进行统计和定量分析的访谈类型是(D结构式访谈)。3.访谈法最基本和最常用的类型是(A个别访谈)。17.最理想和最便捷的访谈记录方式是(D机器记录)。
18.个别访谈法的优点主要有(A访谈者与被访者互动,收集资料更为深入D灵活性大,适用性强F环境可以控制,资料的质量可以保证)。
19.集体访谈的缺点主要是(A收集意见有时不够充分D了解事实往往不够细致F不宜了解个人问题或特殊问题)。
20.观察法是指主要通过(c人们的感觉器官)进行调查的一种方法。21.观察法的局限性主要是(BCDEF B.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 C.易受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D.资料整理和分析难度大
E.获得合作有一定难度
F.难以进行定量分析)。
22.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观察法可分为(D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23.观察法多数是非结构式观察,主要用于(A定性研究)。
24.和其他的一些调查方法相比,观察法有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就是(C法律和道德伦理问题)。
25.确定观察现场必须要考虑一些条件,其中最为关键、也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条件是(C当地部门和观察对象不反对)。
26.在各种调查方法中,最复杂、最高级的是(D实验法)。
27.实验法具有的一些不同于其他调查方法的特点是(BCDEF B.实验主体的实践性C.实验对象的动态性D.实验目的的因果性E.实验过程的可控性 F.实验方法的综合性)。
28.经典实验设计指的是(B两组前后测实验设计)。
29.对实验过程的干扰最多也最复杂的非实验因素主要来自(C.实验环境)。30.实验法的优点主要有(ADF A.控制性强D.可重复运用F.适于对理论、方针、政策的检验)。
31.检验多个自变量的引入顺序对因变量的影响的设计是(D拉丁方格设计)。32.文字资料整理通常情况下的基本步骤是(CDE C分类
D汇编
E审查)。33.数字资料整理的一般程序包括(CDEF C检验
D分组
E汇总
F.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
34.资料整理最根本的要求是(A真实性原则)。
35.文字资料的真实性审查也称信度审查,一般采用的方法是(ABCF A.外观审查
B内涵审查
C逻辑审查F.来源判断)。
36.对数字资料进行分组的一般步骤是(BCE B选择分组标志
C确定分组界限E编制变量数列)。37.正式统计表的组成,一般有(ACDF A.标题C栏目D数字F.表注)。38.资料分析中常见的描述性分析有(ACDE A.相关和回归分析C集中量数和离中量数分析
D因素分析
E动态分析)。
39.常用的表示发展水平的指标有增长量,平均增长量,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等。常用的速度指标有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增长1%的绝对值,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等。对它们的统计分析属于(D动态分析)。
40.当前最流行和最受重视的资料分析是(A定量分析)。
41.频数是指分布在各组中的个体数量。用频数表示结果的分析方法属于(D 动态分析)。
42.用以概括描述数据间差异程度的统计指标是(D 离中量数)。
43.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根据其关系的具体形式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并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与具体数学模型相结合,以近似地表现变量间的平均变动关系,这种统计分析是(A回归分析)。
44.以样本的实际资料为依据,计算一定的样本指标,并用以对总体做出数量上的估计和判断的方法是(C抽样分析)。
45.运用系统分析法应该着重注意(ABCE A.分析系统的构成要素
B分析系统的内在结构
C分析系统的整体性质和整体功能
E分析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46.从整个社会看,知名度最高的电脑统计分析软件是(C Excel)。47.按照目的、作用、内容分类,调查报告的种类大致有(ABCDE A情况(概况)调查报告
B.事件调查报告
C.经验调查报告
D.问题调查报告 E对策(理论)调查报告)。
48.被称作调查报告灵魂的是(B 针对性)。
49.目前最常见的调查报告的结构包括(ABCDF A.标题 B.署名 C.前言
D.主体 F.结尾)。
50.调查报告无论采取何种类型、格式,其撰写都要包括(ACDEF A确定主题、形成观点
C.精选素材
D.拟订提纲
E.起草报告
F.修改定稿)。51.在筛选调查资料时应把握的原则主要有(ABCDF A.选取可靠的资料 B.选取充分、完整而又适量的资料 C.选取有力的资料
D.选取新鲜的资料 F.选取易于理解的资料)。
52.调查报告作为一种应用性文体,在语言表达方面要掌握的原则主要是(ACDEF A.朴实C.准确
D.简明
E.庄重
F.修辞)。
53.修改报告须经过检查和修改两个阶段。检查的范围是(BDEF B.观点D.格式
E.资料
F.字句)。
54.从文体性质上看,调查报告是(D记叙性、说明性和议论性相结合的文体。)。
第五篇: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实施方案
《 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 》 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本项工作的主要目的旨在利用电大远程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专科社会调查实践教学活动,探索电大开展社会服务的新途径。它对促进电大教学改革和实践教学活动的落实,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充分利用电大系统资源优势,拓展社会服务的新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二、原则与内容 1.基本原则
本次调查主要坚持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探索电大学生实践教学的新模式与电大开展社会服务的新功能和新领域。这项调查工作,采用边实践、边研究、边归纳总结提高的工作模式,推进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2.调查内容
从2012年秋季开始,(以下简称行政管理专业(专科)学生所进行的集中实践环节中的社会调查,由自定题目调整为定向题目,目前可立即开展以下专题: ⑴“农村青年学习需求调查”; ⑵“农民工学习需求调查”;
各分校、工作站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上列不同的题目进行调查,并以完成这些调查项目作为该专业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的内容和目标。
四、实施方法 1.调查对象
⑴“农村青年学习需求调查”的对象是农村初中、高中和大专毕业生,且到目前为止未离开农村者。
⑵“农民工学习需求调查”的对象是农村初中、高中和大专毕业生,且到目前离开农村,外出打工者。
⑶“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的对象是前几年普通高校(具体详见网上填报系统中提供的普通高校本科院校名单)本科毕业生及其用人单位。本科毕业生受访条件为到目前为止未脱产进行学历提升,在过去六个月内未变换工作者;用人单位受访对象为该毕业生现在的直接领导,并担任其领导职务六个月以上者。
八、教学反馈
一、课程基本情况说明
1、方案制定的依据以教学大纲为主
2、课程的主要内容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不仅要帮助学生全面、综合、深入地理解理论原理,还注重操作技巧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的介绍本着“广、博、精”的原则,使学生集中了解社会调查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脉络。方法的传授则本着“简单易懂、可操作”的原则,在帮助学生熟悉各种调查方法和分析技巧的同时,结合研究案例,为他们提供操作范例和实践指导。
3、课程的特点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建立起关于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的基本概念,初步了解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理论和内容。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导论、社会调查研究内容体系、概念的操作化和测量、抽样、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调查报告等十三部分内容,以阐述社会调查研究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学科特点、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是一门内容丰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上要求既要给学生以理论指导,更要辅之以实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传授知识和理论提高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系统的、多媒体的教学活动,使学员正确地把握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提高社会调查研究的实际能力。
4、课时的学时和学分
《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管理专业专科阶段必修课。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
二、课程的内容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章节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教学内容 导论 研究原理 研究设计 抽样 测量 问卷设计 问卷与访问
观察 资料处理 资料统计分析
课程时数 8 8 8 4 8 4 4 4 8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三、教学媒体资源
1.文字主教材
撰写调查报告 典型实例 6
主教材是由周孝正、王朝中主编的《社会调查研究》一书,该书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社会调查研究》系统地体现了本课程教学大纲的具体教学内容,是组织教学与考试的主要依据。
2.音像教材
音像教材为周孝正主讲的录像课,共27学时,其中两讲为期末复习课。
3.网上教学辅导
网上教学辅导是本课程教学信息的集合,方便学生阅读、浏览。运用这种方式,对学生解疑释难非常方便,因此网上教学辅导将是本课程最重要和最主要的辅导方式。网上教学辅导的主要内容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一)课程说明
(二)教学大纲
(三)实施方案
(四)学习重点。设计目标:突出重点,强化学习设计要求:按《社会调查研究》教材章节顺序,提供各章的要点,帮助学生们学习与理解。
(五)在线测验 设计目标:通过实践,强化训练,把握学习内容。设计要求:体现教学重点,按《社会调查研究》章节顺序编写练习题和答案,便于学生查阅。由分章练习、分章答案等模块组成(六)平时作业设计目标: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加强教学过程的控制,强化学习效果。设计要求:基本上按照考试的题型设计,便于学生练习与复习。
通过QQ聊天的方式就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4.其他教学手段
通过面授辅导、函授辅导、电子信箱、电话和电视直播教学等多种形式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教学媒体使用信息表 教学媒
主要内容
体
主要作用
排 时间安文字教系统介绍全部教学内容 材 录像教课件音像教材 材
教学大纲、课程说明、实施方案、学教学过程辅导、重点提网上辅习重点、在线测验、案例分析、代表示、习题解析、检查学导
人物、参考资料 四.教学建议
习情况
系统传授知识
共16周,自学为主
具体安排待定
1、自学:学生要明白自己是自主学习的主体。要在正确的学习动机指导下,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自信心、自尊心,增强自主学习意识。而有效的自主学习的先决条件是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自学习惯包括:自学习惯、预习习惯、作业习惯、复习习惯、阅读习惯、观察习惯、思维习惯、注意习惯、听课习惯、善始善终习惯等。学生要摈弃事事依赖教师的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要学会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吸收新知识,实现自己的目标。完整的学习过程是获取知识和技能,取得自主学习实效的重要保证。学生首先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然后按照学习计划,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循序渐进,自主地学习文字教材,认真地流览计算机网页上提供的教学材料,充分地利用计算机网络的教学资源。积极地参加面授辅导、答疑活动和小组讨论。学生要认真地完成教材各章的综合练习题,因为这是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巩固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
2、面授辅导: 在本课程教学(学习)过程中,省电大及其教学点适当安排面授辅导,由辅导教师解答学生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面授辅导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可掌握在24学时左右。既可以分次进行,也可以集中一段时间进行,方式及时间由各教学点自行确定。
3、函授辅导: 在本课程教学(学习)过程中,中央电大和省电大将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函授辅导(文字辅导)。中央电大教师将撰写一些辅导文章、自我练习与测试题以及期末复习指导等。
4、网上辅导: 从中央电大、省电大网页上学生不仅可以获得本课程的课程说明、教师介绍、5、平时作业:由中央电大统一布置作业四次。
6、教学研讨
7、社会调查
五、教学、学习计划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 导论(4学时)
本章重点内容:
1、社会调查研究的定义和特征
2、社会调查研究的类型和方法概述
3、社会调查研究的发展历史
4、社会调查研究的当代特点
5、社会调查研究所遵循的原则
6、社会调查研究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思考题:
1、试述划分社会调查研究的不同标准
2、结合社会调查研究的发展谈谈现代社会调查与传统调查的区别
3、谈谈社会调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研究原理(8学时)
本章重点内容:
4、社会调查的科学逻辑
5、社会调查研究的分类
6、各类调查研究的作用
7、几个重要的概念:变量、命题、假设、操作化等
8、研究过程概述 思考题:
1、试述各种社会调查研究的区别
2、谈谈变量中的相互关系
3、结合社会现实,谈谈社会的基本要素与社会调查研究的相互关联
第三章 研究设计(8学时
本章重点内容:
1、社会研究中的问题意识
2、研究课题的确定及影响因素
3、研究假设的意义和形式
4、调查对象与调查内容
5、调查方案的一般性内容
6、问卷调查方案和实地研究方案的实例 思考题:
1、试述假设陈述形式与变量关系的联系
2、试述分析单位的含义及类型
3、谈谈如何在调查中避免层次谬误和简化论
第四章 抽样(8学时)
本章重点内容:
1、抽样的意义与作用
2、概率抽样的原理与程序
3、概率抽样方法
4、非概率抽样方法
5、样本规模与抽样误差 思考题:
1、试述抽样的意义
2、试分析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的不同侧重点
3、试比较分层抽样与配额抽样的异同
第五章 测量(4学时)本章重点内容
1、测量的概念与特征
2、测量的尺度:定类、定序、定距与定比
3、操作化的含义及相关内容
4、测量量表
5、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思考题:
1、试述操作化的内在含义
2、试分析测量效度和信度的关系
3、试比较总加量表和累积量表的差异
第六章 问卷设计(8学时)
本章重点内容
1、问卷的概念及其结构
2、问卷设计的原则
3、问卷设计的程序
4、题型及答案的设计
5、问题的语言及提问方式
6、问题的数量与顺序
7、问卷设计中的常见错误 思考题:
1、试分析问卷的基本结构
2、试述问卷设计的基本步骤
3、试分析问卷设计中产生错误的原因
第七章 问卷与访问(4学时)本章重点内容
1、访问的概念及类型
2、自填问卷法
3、结构式访问
4、无结构式访问
5、访问的过程
6、培训调查员 思考题:
1、试述访问的不同类型
2、试分析各种无结构式访问的不同特点
3、比较面谈和电话两种访问方法的差异性
第八章 观察(4学时)
本章重点内容:
1、观察的概念及类型
2、参与观察的分类
3、实施参与观察的步骤
4、参与观察的效度与信度
5、参与观察中的伦理学问题 思考题:
1、解释观察法所具有的“理解”含义
2、试比较不同类型观察法的异同
3、参与观察中如何减少伦理冲突
第九章 数据处理
本章重点内容:(4学时)
1、原始资料的概念、类型、审核与复查
2、定性资料的分类、汇总与编辑
3、问卷编码
4、数据录入的不同方式
5、数据清理
思考题:
1、比较定性资料和问卷资料审核时的不同侧重点
2、试述定性资料分类的功能
3、资料录入和编码过程中建立数据文件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十章 资料的统计分析(8学时)
本章重点内容:
1、单变量描述统计
2、单变量推理统计
3、相关分析
4、回归分析
5、理论分析常用的其他分析
思考题:
1、试述列联表中变量相互独立的条件
2、试述假设检验中小概率原理和两类错误的关系
3、试述方差分析的原理
第十一章 撰写调查报告(6学时)
本章重点内容
1、调查报告的类型及结构
2、调查报告的撰写步骤
3、普通调查报告的写作
4、学术性调查报告的写作
5、撰写调查报告时应注意的问题
思考题:
1、试比较两类调查报告在结构上的差异性
2、试分析普通调查报告的写作要点
3、试分析两类调查报告的写作要素
第十二章 典型实例(8学时)
本章重点内容:
1、问卷调查实例1
2、问卷调查实例2
3、社会调查报告1
4、社会调查报告2 思考题
1、结合工作实际,独立设计完整的调查方案
2、完成一项调查并撰写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