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毒急救科护士心理健康缺陷与防护对策
中毒急救科护士心理健康缺陷与防护对策
通过了解分析中毒急救科护士的身心健康现状并结合切身体会,总结出中毒急救科护士的身心健康不容乐观,影响因素众多,管理者应高度重视,进行持续性 管理策略的改进,采取有效措施和方式减轻压力,使护士保持身心健康,从而提高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质量,促进中毒重症护理事业的发展。
我院中毒急救科系毒物检测与中毒救治为一体的中毒急救研究机构,由于科室的特殊性,患者往往情绪化较重,心情比较低落,不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加 之重症患者多,患者的病情复杂多变,从事中毒急救科的护士劳动强度大,长期处于高度应激状态,经常超负荷的工作和长期紧张的脑力劳动,使她们精力透支,身 心疲惫,极易产生心理障碍[1]。因此,分析护士心理健康状况,采取良好的应对措施,使护士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 导致护士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的原因
1.1 特殊的工作环境 中毒急救科病房是一个充满焦虑、变化、沟通障碍的场所,护士长期工作在充满了“应激源”的环境中[2]。急诊患者护士要为 他们清洗身体,躁动不安的患者护士要守护在床旁,对突发事件不接受及对患者感到愧疚的家属护士要给予安慰,还要与不同性格,不同层次的患者进行沟通,感受 患者的病痛、目睹死亡和家属失去亲人的场面,易产生同情、悲观的消极情绪。尤其面对正处于花季的年轻生命,因为一时糊涂服毒而未能得到及时救治导致死亡的 患者,对护士更是一种心理刺激[3]。1.2 过重的工作负担 中毒急救科急诊患者多,可预知性少,护士经常加班加点,长期处于应急状态,极易感到疲劳[4]。加上频繁的倒班,尤其是夜 班,搅乱了人的正常生理节律,对护士心理及生理功能,家庭生活和社交活动造成不利影响。患者病情重,病情变化快,基础护理量大,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和使用 不科学,使得护理人员超负荷工作、身心疲惫,可产生紧张、压抑情绪。
1.3 职业风险的压力 护理人员在诊疗工作中每天都离不开血液透析、血液灌流、静脉输液、注射、处理分泌物等职业性接触,很容易被污染的针头刺 伤,或受损的皮肤、黏膜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再者护士每天面对的是患者变化多段的病情,不确定因素多,时刻面临各种意外的发生,任何细节的疏 漏,都会威胁到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引起医疗纠纷,甚至承担法律责任,加之管理者对护理人员进行了标准化管理及严格的要求,从而造成护士长期处于一种高 强度的反应状态。
1.4 护患关系 护士在工作中涉及人际关系错综复杂[5],尤其是护患关系,即使是遇到歪曲事实情绪激动者,甚至痛骂护士的患者,护士也必须保持平和理解的心情,并帮助解决问题,然而却压抑了护士自身的感受。在得不到理解,感到威胁或经历了感情伤害又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时,这种长时间的感情投入,会使护士感到身心疲惫。
1.5 社会环境 现实工作中,大多数患者和家属认为护理工作仅是注射、发药、生活护理,是医生的助手。看不到护士在医院中的作用,对护理人员缺乏 理解,其付出的辛勤劳动得不到认可,是护理人员对工作没有成就感,自身价值得不到充分肯定。另外,工资、福利待遇低,继续深造的机会少。久而久之,护士会 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和不公平感,使护士易产生自卑感和消极情绪。1.6 知识更新的压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不断的提高,新技术、新业务、新设备不断应用于临床,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迫使护士在完成繁重的日常护理工作之后,还要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培训、自学,使身心长期处于高压状态。http://www.xiexiebang.com 1.7 工作与家庭矛盾产生的压力[6] 许多护士既是妻子又是母亲,同时承担多种角色,肩负工作与家庭的双重压力。护士在工作中的负面感受,有时 会影响家庭生活的和谐气氛,加上劳动付出与收入不能达到平衡,面对家庭的责任和家务琐事,难免会消耗护士的部分精力,还要承受因怀孕、分娩、月经等生理变 化而出现的心理问题。当工作和家庭不能达到良好的平衡时,容易导致工作与家庭发生冲突而引起焦虑抑郁情绪。2 防护对策
2.1正确认识压力,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多与人交往,不要孤立自己,心情愉快,团结互助,创造和谐工作环境。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设立可实现的人生目 标和期望,在面对职业压力时要保持积极的心态,通过适当的方式缓解疲惫感及对工作的冷漠感,增加护士的个人成就感,以利于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如:多读一些 有益的书籍、名人传记,提高自身的意志力,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有利于稳定情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多听音乐、看电影、与朋友 聚会、聊天、健身、购物等,缓解紧张情绪,必要时可借助心理医生的帮助[7]。
2.2 寻求社会支持,缓解思想压力。作为医院领导要重视护理工作,多给予护士一些关爱,并在晋升职称、发展、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以 缓解起思想压力。同时护患之间、同事之间要增进交流,相互理解和支持,当护士受到心理刺激、面临困境时可主动向领导、同事、朋友寻求帮助和倾诉,以减轻心 理应激反应。
2.3 加强护士业务能力的培训,组织护士到大医院急诊室、ICU参观学习,鼓励接受继续教育,并给予宽松的学习环境,同事增强法律意识。加强社会 宣传,通过各种方法宣传护士的好人好事,高尚情操,宣传护士的辛劳,让社会尊重理解护士,为护士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社会环境。医院各级领导应关心护士的需 求,为护士构建一个温馨的工作环境。
2.4 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合理配置值班人员,排班时按老中青搭配,在人力、物理、财力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改善护理人员的待遇和福利,提高管理者对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改善工作环境,尤其是护理管理者,要处处关心护理人员,及时了解护理人员的心理,关心护理人员的生活。
2.5 掌握心理卫生知识,培养健全的人格。医院要通过多种途径的教育、宣传,在护士中普及心理学、人文科学、医学伦理学知识,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 识。护士要掌握必要的自我调试技术和方法,对心理障碍的基本症状要有初步的了解和鉴别能力,正确对待压力,不断提高自身应激能力。
第二篇:安全防护与急救处理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 —20 学年第 学期)
课号:
课程名称:
改卷教师:
学号:
姓
名:
得
分:
校园急救处理
摘 要:学校有责任教育学生爱惜生命,保护生命,教会学生基本的自救、互救技能,在灾难面前从容应对,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挽救他人。通过急救培训进学校进课堂,不但能够在意外发生现场及时进行自救互救,减少伤残和死亡,提高广大师生的应急和自救互救能力,而且使广大师生增强安全意识,树立救死扶伤、助人为乐的道德风尚,使之为建设安全、和谐校园作贡献。笔者从普及急救知识的现状、学校培训的必要性、培训的内容、方式等方面,阐述学校在普及急救知识方面的任务。
关键词:第一目击者;心肺复苏急救术;公众急救知识普及培训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
350万人死于事故、日常生活中意外或暴力行为,而受伤需要治疗的人数约为上述人数的100倍~500倍,其中约有200万名受害者因各种原因留下了永久性的残疾。我国每年因意外伤害死亡的患者约70万人,是居民死亡原因的第四位或第五位,也是1-34岁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许多突发急、危、重症或意外伤害事故往往发生在校园里,如果现场的第一目击者能够立即实施正确、基本的紧急救护,争取到最初宝贵的抢救时间,就能极大地降低院前死亡率和伤残率。遗憾的是,学生、老师作为第一目击者往往只会拨打120急救电话,而不是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导致错过前3--5分钟的黄金抢救期。因此校园普及急救知识很有必要。
一、在学生中普及急救知识的必要性
有调查显示,学生、家长普遍对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的急救方法及脑血管意外、车祸外伤、猝死等意外情况束手无策,60.26%的被调查者有迫切需要有关急救知识的意向,希望获取与自身疾病有关的家庭急救技术知识。而在一些小学、初中、大中专院校基本上都没有开设急救课程,学生急救知识获得途径非常缺乏。同时由于校园体育锻炼、课间活动中意外安全事故频发等因素,在师生中开展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就日显必要。学校教育是普及急救知识和提高居民素质的最佳、最根本的途径,它教育成本低,而且效果好。调查发现,学生对急救技能的需求与兴趣非常高,学生认为“毕竟这些技能以后很有可能用得到,既能救自己又能救别人。”通过急救培训进学校进课堂,不但能够在意外发生现场及时进行自救互救,减少伤残和死亡,提高广大师生的应急和自救互救能力,而且使广大师生增强安全意识,树立救死扶伤、助人为乐的道德风尚,使之为建设安全、和谐校园作贡献。
二、学校应该在学生中培训普及的内容
1.针对地震、火灾、踩踏事故发生时的自救逃生方法。这部分知识技能的培训一般在学生入校之初就开始有计划地宣讲。学校把应急演练当作日常教学的一部分,充分体现了关爱生命的人性化教育。
2.创伤急救。如果要让学生从容应对骨折、出血等外伤状况,教师就必须手把手教会学生如何止血、包扎、固定的技能,这比教会学生几个名词、几条原理更有必要。
3.徒手心肺复苏术。现代生活中心血管疾病、触电、溺水、猝死等情况时常发生,培训合格的“现场第一目击人”,使之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使公众都能对患者实施人道主义救助,这也是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准确、细致地教会学生心肺复苏技术应该成为教学的重点。
4、酒后窒息、CO中毒、中暑、误服药物中毒等常见急症的急救技术。我们要教会学生简单的病情判断、急救原则,对于公众来说,掌握简单实用的急救知识同样重要。
三、培训普及的方式
学校对学生的培训应选择最简单有效的操作方法,使学生易于接受、理解、记忆,增加学习兴趣、降低培训难度,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培训采取多媒体教学模式+实践操作:注重理论和操作实践并重。首先,运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多媒体幻灯片,再结合投影设备输出、播放,做到条理清晰、图文并茂,给学生留下直观印象;其次,培训教师在教学模型上进行规范的操作演示,再逐一指导学生进行操作练习;然后,学生根据各自情况在模型上进行反复练习。为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还可以让学生观看影视中关于急救的片段并开展讨论,让学生讨论体育课中、课间活动中出现意外时的应对方法,或模拟现场救助。
学校应与急救培训部门一起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课程,采取培训机构与学校联合教学的方式,进行有计划、有系统、连续的培训。学校每周应设置
一、两节课,有计划地从易到难对学生开展长期培训指导。
急救知识的普及教育程度标志着社会文明的高度发展,要做好我国公众急救知识普及培训,必须做好我国居民的急救知识的普及培训。从学生抓起,急救知识进校园,不仅为学生的学习护航,而且能让更多的老百姓从第一目击者变成合格的第一救助人,为和谐社会输送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晓娟,付沫,赵世莉,付保国《我国公众急救知识普及培训现状》.Journalof Nursing Science Sep.2007.Vol122,No117
[2]杜成芬,汤咏梅.《社会公众急救知识培训内容及方法初探》发表于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1年8月第29卷第4期
[3]魏宪纯《创伤急救》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01
第三篇:血站采血护士的职业暴露与防护对策
血站采血护士的职业暴露与防护对策
血站采血护士的职业暴露与防护对策 1. 职业暴露的概念及分类
职业暴露一般指在日常工作中的操作意外,真空采血管接触到感染性病原体,如针头刺破、锐器割伤,粘膜、皮肤接触等,特别是皮肤有裂口、擦伤,皮肤及大面积长时间与感染性病原体接触,和一些不良习惯、环境污染等。
2. 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
2. 1 针头刺伤: 采血护士从拔下护针帽、静脉穿刺、拔出针头、留样、粘贴条码、血袋频繁传递,热合时无意被针刺伤;采集血液样本时针头不慎掉在腿上或脚上;采血针头放置不规范(竖放在桌面上)导致意外刺伤,80% 的护士有被针刺伤的经历。
2. 2 血液接触(皮肤、粘膜接触): 采血者静脉穿刺不当,血液顺针头斜面溅出到采血者身上;采血过程中,止血钳松夹造成血液外溢;采血结束后,针眼按压不当或棉球过小,血液外流;将血液注入试管内留取血液标本时不慎溅出;血液标本歪倒放置或送检过程中翻倒溅出;因热合调试,操作不当,被热合的血袋小辫渗漏血液;在处理医疗废物或感染性废物时的皮肤接触。都会不同程度的污染护士的手,当采血护士的手部有皮肤破时,有被带有HBV、HCV、HIV 的血液感染的可能。
2. 3 不良习惯: 采血护士进行整理帽子、口罩、头发、挠痒、揉眼睛动作;采血过程中打电话、喝水、理头发等造成相应的污染。
2. 4 环境污染: 如被用于消毒用的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的伤害;紫外线、空气消毒机造成的皮肤伤害;地面、桌面、工作服等被泄漏血液污染或被献血者的呕吐物、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等。3. 职业暴露的防护
3. 1 建立建全制度: 建立与职业暴露有关的站内感染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安全工作制度等,最大限度地杀灭工作中的感染性病原体、减少病原体与工作人员的接触机会。
3. 2 重视防护职业风险: 提高职业防护的认识,开展宣传教育: 采血岗位是感染医源性疾病的高危岗位,采血护士要熟悉血源性感染及预防知识,充分了解职业暴露的危害性,同时又要消除采血人员的恐惧心理,正确对待职业暴露,要增强防护意识,加强无菌理念。对新上岗的采血人员先进行业务和自我防护知识的培训,将普通性防护原则贯穿到日常生活中。
3. 3 建立员工的健康档案: 提供主动和被动免疫: 每年对采血护士(包括新进人员)进行 HBsAg、抗 - HCV、抗 - HIV、TP 的检测,检测的血浆(清)样本应长期保存,同时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阴性的员工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
3. 4 严格消毒: 有效的消毒不仅可以满足安全采供血的要求,而且对 工作人员的防护起到积极的作用。工作环境消毒根据不同空间分别采用臭
氧或紫外线等消毒设备进行消毒;物体表面用 100mg/L 含氯消毒剂或 0.2%过氧乙酸的擦拭,每个工作日消毒 2 次。
3. 5 采血过程中的防护: 3. 5. 1 正确穿着防护服: 防护服最好为上下分体、吸水性强,有一定的厚度,以防血液浸透伤及身体。防护服要定期清洗、消毒、污染时及时更换。
3. 5. 2 戴合适的手套: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CDC)建议采血人员戴手套,这样可减少 20% - 80% 的污染,它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皮肤与血液的接触及被针头意外刺伤。3. 5. 3 血液采集足量时: 拔针后应先留取样本,立即将针头热合剪下,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容器内,容器要贴有标签,采完后按规定处理,采血时一次只能采一个,不能两个同时采集,同时拔针,针头不要竖立在桌面上,严禁给拔出的针头戴护套,以免针头刺伤。
3. 5. 4 洗手、擦手: 有效的洗手可以大大降低手表面的微生物数量,有效防止交叉感染,特别要注意在采血后打电话、喝水、理头发,揉眼睛前必须采用卫生洗手法,提高采血护士洗手的频率和合格率。3. 5. 5 血迹的处理: 渗漏的血迹或废液按 WHD 消毒规定先消毒再处理。步骤如下: 戴手套→用吸水性强的毛巾、纸巾吸干血迹→用高浓度的消毒剂擦拭,并达到一定的作用时间→废弃物连同手套统一焚烧,当采血者手上沾有血迹时,立即用泡在消毒液中的小毛巾擦手。
3. 6 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采血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都应进行紧急处理,如被针头刺伤后,健康侧手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损部位,使污染部位的血液充分排出,减少污染的程度,同时用流水大量冲洗后,立即用75% 乙醇或其它皮肤消毒剂进行医疗处理;工作过程中感染物污染衣服后,要更换防护工作服和防护手套,并用消毒剂消毒被污染处,放入高压灭菌器消毒;HBV 暴露后应尽早监测抗体,并依据免疫状态及抗体水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HCV 暴露后 3 -4 周内进行抗体检测,6 个月复查以确定是否感染 HCV,如感染 HCV 要查肝功能,为尽早使用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早治疗减少慢性肝炎的发生。HIV 感染后 2 周 - 3 个月为窗口期,在暴露时、暴露后 1 个月、2 个月、3 个月、6 个月进行连续监测以确定是否受感染,尽快于1 - 2h 以内进行高效抗艾滋病毒治疗,如超过 2h 应考虑预防治疗。
第四篇: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摘要】主要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如何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的变化,早期合理足量使用阿托品,同时安排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关键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护理
【立题背景及意义】主要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的变化。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诊,有机磷农药是农业生产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高效杀虫剂,具有品种多,杀虫力强,杀虫谱广,残留量低等特点,但其毒性强,有机磷农药多呈油状或结晶状,色泽由淡黄色至棕色,稍有挥发性,且有蒜味。一般难溶于水,不易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在碱性条件下易分解失效。临床统计看,有机磷农药中毒占急性中毒的首位。有机磷农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及完整的皮肤黏膜吸收进入体内,进入血液后迅速分布至全身各组织器官,并与蛋白紧密结合,其主要病理作用是有机磷与ChE结合后形成难以水解的磷酸化中毒酶,从而是ChE失去乙酰胆碱的能力,导致乙酰胆碱在神经元突触间积聚,造成乙酰胆碱能神经系统发生生理功能紊乱,从而产生一系列中毒症状和体征。而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若抢救不及时或治疗不当,病死率较高。因此,熟悉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发病机制及其临床表现对于判断病情轻重及其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在抢救过程中,护理人员最先接触病人,认真细致全面的观察病情与护理,及时向医生提供准确信息,密切配合抢救工作,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急救原则
1迅速清除毒物,限制毒物吸收。迅速脱离中毒环境,清除呼吸道阻塞,清洗皮肤脱去污染衣物在其阶段必须及时的更换患者的衣服,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发毛和指甲,常用2%碳酸氢钠溶液,30%的乙醇皂和氧化镁溶液。因几乎所用的有机磷农药都有经皮肤吸收毒性,而且大多数品种对皮肤没有刺激性,在全身中毒症状出现前不易察觉,避免通过皮肤再吸收。眼部污染可用0.9%氯化钠注射液连续冲洗。
2洗胃及时、正确、彻底洗胃,是抢救成败的第一个关键。最有效的洗胃是在口服毒剂30分钟内,但服毒后危重昏迷病人即使超过24小时仍应洗胃。3解毒剂的应用:对中毒病人立即建立静脉通路,早期合理应用阿托品是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成功的关键。应用原则为早期、足量、联合、中服用药。4对症治疗:有机磷中毒主要致死原因有水肿、休克、心脏损害,特别是中枢性呼吸衰竭和急性水肿,因此应加强对重要脏器的监护,保持护理道通畅,吸氧或使用机械辅助呼吸,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治疗方案及其护理
1明确中毒的途径:护理人员在接触病人时,首先询问患者或其家属,了解其中毒的品种、剂量、中毒途径及具体中毒时间。同时观察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判断中毒程度。
2洗胃护理:洗胃最佳时间是中毒的2小时内。有机磷农药中毒首先在有效时间内及时迅速反复彻底的洗胃,此举对提高抢救成功率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洗胃不彻底,可使毒物不断的吸收,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常用洗胃法与常用洗胃溶液
因此,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应及时准确的插入胃管,在插胃管时,注意取出口腔内异物及义齿,插入深度一般为从发际至剑突55cm;行电动吸入,洗胃至洗胃夜澄清无味为止。同时观察洗出胃夜的颜色、气味,要注意每次灌入量与吸出量的基本平衡。每次灌入量不宜超过500m1。灌入量过多可引起急性胃扩张,使胃内压上升,增加毒物吸收;或者因过多灌洗液不能排出引发呕吐,造成洗胃液误吸入呼吸道,并发肺部感染并发症。在洗胃过程中应随时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如病人感觉腹痛、流出血性灌洗液或出现休克现象,应立即停止洗胃,并及时通报医生;在洗胃时,应左右旋转胃管,避免胃管吸住胃壁,造成黏膜破裂出血。凡呼吸停止、心脏停搏者,应先行心肺复苏,再行洗胃术。洗胃前应检查生命体征,如有缺氧或呼吸道分泌物过多,应先吸取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再行胃管洗胃术。洗胃后可经胃管内注入硫酸镁或甘露醇导泻,避免毒物再吸收;或注入药用炭片,能有效地从消化道中吸附毒物,使毒物不进入血液循环,而成消化道排出,避免出现病情反复。
3解毒剂的应用的观察与护理:特效抗毒药的应用国内外所采用的抗毒药均为抗胆硷能药和复能剂两大类。口服毒物时间过长(超过6h以上者),可酌情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有效解毒剂及迅速阿托品化,对中毒病人立即建立静脉通路,早期合理应用阿托品是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成功的关键。遵医嘱静注阿托品和解磷定。(1)阿托品首次剂量:轻度中毒1~3毫克、中度中毒3~10毫克、重度中毒10~20毫克,肌注或静注。在密切观察下,间隔15~30分钟可重复一次,直到阿托品化,以后随病情随时给予小剂量阿托品,以维持轻度阿托品化。此外,对口服中毒者,阿托品化一般维持24小时,重者维持48小时,也可据病情灵活掌握。一般皮肤中毒者在洗消彻底,首量用量足的前提下,可不必维持阿托品化。
早期足量地使用阿托品,并尽快达到阿托品化。阿托品化主要表现为:瞳孔扩大、口干、皮肤干燥、和颜面潮红、肺部湿啰音消失及心率加快。阿托品化相对恒定的指标:口干、皮肤干燥、血压140/90mmHg,心率:90—100次/分,体温37.3—37.5度;阿托品化相对不恒定的指标:瞳孔扩大、颜面潮红、肺部湿啰音。若患者出现瞳孔散大、烦躁不安、神志模糊、抽搐、昏迷和尿潴留提示阿托品中毒,若患者瞳孔缩小、流涎、出汗考虑为阿托品剂量不足或中毒反跳。均应及时报告医生。
阿托品化的过程中,a)观察瞳孔的大小是判断阿托品化的主要指标。若瞳孔扩大不明显考虑为脑水肿,给予脱水剂并加大阿托品剂量。b)同时观察面色和皮肤粘膜的变化。面色从灰暗到潮红,皮肤四肢又湿冷到干燥,口腔内无分泌物。在观察的同时检测体温的变化,阿托品化时:体温一般在37—38度之间,无需特殊处理,但若提问升高至39度以上,予以物理降温,并将阿托品减量。C)心率的变化:阿托品化时心率可达100-120此/min,若心率》130次/min考虑阿托品过量。
3血液灌流:若经常规中毒抢救效果不明显时,同时并出现意志障碍及昏迷,应及时安排血液灌流,需立即建立血液透析通路,在确定穿刺成功后同时血流量充分时,连接灌流器,在此阶段血透护理人员因加强巡视,防止管路出现扭曲、移位、脱出等,观察管路有无凝血,并及时报告医生。并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的变化(T、P、R、BP)及尿量的变化,并做好记录供临床医生参考。:(1)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面色、BP、P、R、T、SPO2、尿量,灌流开始时由于血液流入体外循环,若心血管功能代偿不佳、血流量不足或中毒较重使外周血管扩张,引起血压下降,因此,应补足血容量或用升压药维持血压正常后再行灌流。(2)密切观察有否血容量不足或灌流器凝血,若血的颜色变厚黑,树脂灌流器内血液分布不均,颜色变暗,提示有凝血可能;若灌流器动脉端血变浅变淡,提示有溶血可能,可用鱼精蛋白对抗;若血容量不足,管路中有一小枕,小枕变扁,即提示,可先减慢灌流速度,调整穿刺部位,观察血压是否正常。(3)密切注意有无空气栓塞或树脂粒栓塞,检查管道的各连接部位是否连接紧密,预冲管道过程中树脂是否完全吸湿膨胀。(4)密切注意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渗血,固定是否妥当,烦躁病人可遵嘱适当使用镇静剂。(5)观察病人肢端颜色及皮温,适当调高室温,加盖被保暖。(6)定时监测血电解质及出、凝血时间,注意有否电解质紊乱及出、凝血时间延长。[2]
4心理护理:在临床中有不少患者因一时的冲动而自服有机磷农药,对于这些患者因加强心理疏导,给予关心,并与患者家属沟通好,避免精神刺激患者,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合理安排患者的日常生活,并鼓励患者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帮助患者恢复内心的平衡,勇敢的面对现实,树立重新生活的信心。对于在农业生产中中毒的患者因加强宣教工作,加强对自身的保护,如戴口罩和穿长衣裤喷洒农药。在与患者沟通中,护士要主动、热情、大方、充满
信心和自信,学会良好的沟通交流技巧,护士只有在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同时学习心理学知识,这样可更好的达到预期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有机磷农药中毒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较快,病死率较高的特点,因此,在及时有效的抢救的同时,护理上主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加强巡视,监测其神志、瞳孔、面色和皮肤黏膜的变化,结合必要的心理护理,可有效提高的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Cai H Y, Zhang M.[17 cases of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 combined with acute pancreatitis][J].Zhonghua Lao Dong Wei Sheng Zhi Ye Bing Za Zhi,2010,28(7):543-544.[2] Chau A M, Roberts D M.More Data on the Effect of Haemoperfusion for Acute Poisoning Is Required[J].Blood Purif,2010,31(1-3):41.
第五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一、概述
有机磷农药是我国使用广泛、用量最大的杀虫剂。主要包括敌敌畏、对硫磷、甲拌磷、内吸磷、乐果、敌百虫、马拉硫磷等。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指有机磷农药短时大量进入人体后造成的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一系列伤害,临床上主要包括急性中毒患者表现的胆碱能兴奋或危象,其后的中间综合征以及迟发性周围神经病。每年全世界有数百万人发生,其中约有30万人口死亡,且大多数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有机磷农药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有三:
①经口进入——误服或主动口服(见于轻生者)
②经皮肤及黏膜进入——多见于热天喷洒农药时有机磷落到皮肤上,由于皮肤出汗及毛孔扩张,加之有机磷农药多为脂溶性,故容易通过皮肤及黏膜吸收进入体内
③经呼吸道进入——空气中的有机磷随呼吸进入体内。口服毒物后多在10分钟至2小时内发病。经皮肤吸收发生的中毒,一般在接触有机磷农药后数小时至6天内发病。
二、病因
有机磷毒物进入体内后迅速与体内的胆碱酯酶结合,生成磷酰化胆碱酯酶,使胆碱酯酶丧失了水解乙酰胆碱的功能,导致胆碱能神经递质大量积聚,作用于胆碱受体,产生严重的神经功能紊乱,特别是呼吸功能障碍,从而影响生命活动。由于副交感神经兴奋造成的M样作用使患者呼吸道大量腺体分泌,造成严重的肺水肿,加重了缺氧,患者可因呼吸衰竭和缺氧死亡。
有机磷农药中毒还可引起心脏损害,甚至可以导致心源性猝死。其原因可能是对心脏直接损害引起中毒性心肌炎,加之缺氧、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等可以间接加重心脏损害,同时有机磷农药中毒时患者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心律失常。此外治疗时如阿托品用量过大,造成患者心率过快而供血不足,同时心脏耗氧增加,导致心肌缺血性损害,心电活动的稳定性受到影响,故容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乃至发生猝死。
三、临床表现
急性有机磷农药进入人体后往往病情迅速发展,患者很快出现如下情况:
1.胆碱能神经兴奋及危象
(1)毒蕈碱样症状 主要是副交感神经末梢兴奋所致的平滑肌痉挛和腺体分泌增加。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多汗、流泪、流涕、流涎、腹泻、尿频、大小便失禁、心跳减慢和瞳孔缩小、支气管痉挛和分泌物增加、咳嗽、气急,严重患者出现肺水肿。
(2)烟碱样症状 乙酰胆碱在横纹肌神经肌肉接头处过度蓄积和刺激,使面、眼睑、舌、四肢和全身横纹肌发生肌纤维颤动,甚至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患者常有全身紧束和压迫感,而后发生肌力减退和瘫痪。严重者可有呼吸肌麻痹,造成周围性呼吸衰竭。此外由于交感神经节受乙酰胆碱刺激,其节后交感神经纤维末梢释放儿茶酚胺使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增高、心跳加快和心律失常。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中枢神经系统受乙酰胆碱刺激后有头晕、头痛、疲乏、共济失调、烦躁不安、谵妄、抽搐和昏迷等症状。
2.中间综合征
中间综合征(IMS)是指有机磷毒物排出延迟、在体内再分布或用药不足等原因,使胆碱酯酶长时间受到抑制,蓄积于突触间隙内,高浓度乙酰胆碱持续刺激突触后膜上烟碱受体并使之失敏,导致冲动在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受阻所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一般在急性中毒后1~4天急性中毒症状缓解后,患者突然出现以呼吸肌、脑神经运动支支配的肌肉以及肢体近端肌肉无力为特征的临床表现。患者发生颈、上肢和呼吸肌麻痹。累及颅神经者,出现睑下垂、眼外展障碍和面瘫。肌无力可造成周围呼吸衰竭,此时需要立即呼吸支持,如未及时
干预则容易导致患者死亡。
3.有机磷迟发性神经病: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一般无后遗症。个别患者在急性中毒症状消失后2~3周可发生迟发性神经病,主要累及肢体末端,且可发生下肢瘫痪、四肢肌肉萎缩等神经系统症状。目前认为这种病变不是由胆碱酯酶受抑制引起的,可能是由于有机磷农药抑制神经靶酯酶,并使其老化所致。
4.其他表现:敌敌畏、敌百虫、对硫磷、内吸磷等接触皮肤后可引起过敏性皮炎,并可出现水疱和脱皮,严重者可出现皮肤化学性烧伤,影响预后。有机磷农药滴入眼部可引起结膜充血和瞳孔缩小。
四、诊断
1.病史:患者有有机磷农药接触史,如口服、农业生产中皮肤接触或吸入有机磷农药雾滴等。中毒发病时间与毒物品种、剂量和侵入途径密切相关。
2.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1)经系统检查 有相应的有机磷农药中毒体征。
(2)呼吸系统检查 有肺水肿体征(双肺布满湿性啰音)。
(3)胆碱酯酶活性测定 是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特异性标志酶,但酶的活性下降程度与病情及预后不完全一致。
(4)肌酸激酶及肌钙蛋白测定 可反应中毒时心肌损害程度。
(5)其他 早期血液、尿液及胃液中毒物检测对诊断及治疗有指导价值。
3.急性中毒的程度
(1)轻度中毒 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多汗、胸闷、视力模糊、无力、瞳孔缩小症状。胆碱酯酶活力一般在50%~70%。
(2)中度中毒 除上述症状外,还有肌纤维颤动、瞳孔明显缩小、轻度呼吸困难、流涎、腹痛、步态蹒跚,意识清楚。胆碱酯酶活力一般在30%~50%。
(3)重度中毒 除上述症状外,出现昏迷、肺水肿、呼吸麻痹、脑水肿。胆碱酯酶活力一般在30%以下。
4.诊断:由于有机磷中毒的典型症状之一是肺水肿,这样就容易与心源性肺水肿(心力衰竭)混淆,临床上需要做出鉴别。病史可以作为有力的鉴别点,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多有较重的心脏病史而AOPP者则有毒物接触史。
五、治疗
1.现场急救:尽快清除毒物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对于皮肤染毒者应立即及时去除被污染的衣服,并在现场用大量清水反复冲洗,对于意识清醒的口服毒物者,如应立即在现场反复实施催吐。绝不能不做任何处理就直接拉患者去医院,否则会增加毒物的吸收而加重病情。
2.清除体内毒物
(1)洗胃 彻底洗胃是切断毒物继续吸收的最有效方法,口服中毒者用清水、2%碳酸氢钠溶液(敌百虫忌用)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对硫磷忌用)反复洗胃,直至洗清为止。由于毒物不易排净,故应保留胃管,定时反复洗胃。
(2)灌肠 有机磷农药重度中毒,呼吸受到抑制时,不能用硫酸镁导泄,避免镁离子大量吸收加重了呼吸抑制。
(3)吸附剂 洗胃后让患者口服或胃管内注入活性炭,活性炭在胃肠道内不会被分解和吸收,可减少毒物吸收,并能降低毒物的代谢半衰期,增加其排泄率。
(4)血液净化 治疗重度中毒中具有显著效果,包括血液灌流、血液透析及血浆置换等,可有效清除血液中和组织中释放入血的有机磷农药,提高治愈率。
3.联合应用解毒剂和复能剂
(1)阿托品 原则是及时、足量、重复给药,直至达到阿托品化。应立即给予阿托品,静脉注射,后根据病情每10~20分钟给予。有条件最好采用微量泵持续静注阿托品可避免间断静脉给药血药浓度的峰、谷现象。
(2)阿托品化 瞳孔较前逐渐扩大、不再缩小,但对光反应存在,流涎、流涕停止或明显减少,面颊潮红,皮肤干燥,心率加快而有力,肺部啰音明显减少或消失。达到阿托品化后,应逐渐减少药量或延长用药间隔时间,防止阿托品中毒或病情反复。如患者出现瞳孔扩大、神志模糊、狂躁不安、抽搐、昏迷和尿潴留等,提示阿托品中毒,应停用阿托品。
(3)解磷定 重度中毒患者肌内注射,每4~6小时1次。
(4)酸戊已奎醚注射液(长托宁)是新型安全、高效、低毒的长效抗胆碱药物,其量按轻度中毒、中度中毒、重度中毒给予。30分钟后以症状可再给首剂的半量应用。中毒后期或胆碱酯酶老化后可用长托宁维持阿托品化,每次间隔8~12小时。长托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在许多方面优于阿托品,是阿托品的理想取代剂,是救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或合并阿托品中毒时的首选剂。
4.其他治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或应用人工呼吸器;对于休克患者可应用用升压药;对脑水肿应用脱水剂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对局部和全身的肌肉震颤及抽搐的患者可用巴比妥;对于呼吸衰竭患者除使用呼吸机外可应用纳洛酮;对于危重患者可采用输血和换血疗法。
注意:中毒早期不宜输入大量葡萄糖、CoA、ATP,因它们能使乙酰胆碱合成增加而影响胆碱酯酶活力。维生素C注射液不利于毒物分解,破坏而影响胆碱酯酶活力上升,早期也不宜用。50%硫酸镁,利胆药口服后可刺激十二指肠黏膜,反射性引起胆囊收缩,胆囊内潴留有机磷农药随胆汁排出,引起2次中毒。胃复安、西沙必利、吗啡、冬眠灵、喹诺酮类、胞二磷胆碱、维生素B5、氨茶碱、利血平均可使中毒症状加重,应禁用。
六、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护理
1.护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严密观察病情和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呼吸、血压、尿量、皮肤、流涎、肌颤等,严格区分阿托品化和阿托品中毒的标准
2.维护呼吸功能:维护呼吸功能是救治重症患者的主要措施。重度中毒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肺水肿、呼吸困难,有的甚至呼吸停止。① 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多,应立即用吸引器清除呼吸道内的痰液。同时将后坠的舌头拉出。②吸氧:氧流量一般为5L/min。③ 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直至呼吸功能恢复正常。
3.维持循环功能:重症有机磷中毒患者循环障碍主要表现3个方面,即心律失常、心跳停止或休克,故应对患者进行持续心电监护,动态观察,并监测生化和血气分析,详细记录结果,为医生补充电解质和用药提供依据。
4.防治脑水肿:昏迷超过12h的患者均有脑水肿症状,护理措施有:①使用冰帽头部降温,这样可以降低脑组织的代谢率,提高脑组织对毒物和缺氧的耐受性,有利于脑水肿的纠正,防止后遗症的发生;②按医嘱正确有效地使用脱水剂;③尿潴留者给予导尿,并准确记录出入水量。
5.其他一般护理
(1)更换干净衣物,保持床单及衣服的清洁干燥,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预防褥疮。做好口腔护理,导尿管的护理。
(2)记录出入液量:频繁呕吐及腹泻可引起脱水、水电解质紊乱,应按医嘱及时补液,严重患者应做好血型检查及输血准备。
(3)饮食护理:洗胃后一般暂禁食,以便必要时再次洗胃,彻底清除毒物。根据病情1—3d后开始进流质饮食,以后逐渐改为普食。注意胃黏膜的保护。
(4)对危重患者应设专人护理,并做好特护记录。烦躁不安时,应加以床档,必要时加用约
束带,以防止坠床跌伤。
(5)心理护理:加强护患交流。了解病人的中毒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服毒自杀者,应采取疏导、解释、支持、鼓励的手段,使病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加强安全保护措施,以防再次自杀。
(6)恢复期护理:注意有机磷中毒反跳现象,其原因多与中毒原清除不彻底,或阿托品减量过快所致,其先兆症状是精神萎靡、胸闷、食欲不振、唾液分泌明显增加,应及时对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