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教师资格考试 心理学论文 浅析影响中小学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对策

时间:2019-05-15 11:12: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吉林省教师资格考试 心理学论文 浅析影响中小学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吉林省教师资格考试 心理学论文 浅析影响中小学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对策》。

第一篇:吉林省教师资格考试 心理学论文 浅析影响中小学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对策

浅析影响中小学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对策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生活

摘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因此,加强对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如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因此,加强对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如今社会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学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近年来,中学生常出现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为。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心理偏差,是由于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问题和困难时,缺乏解决矛盾,缺乏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由于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质的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因而制约心理健康。造成心理偏差、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因素也是极其复杂多样的。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本体因素;二是家庭因素;三是学校因素;四是社会因素。

一.本体因素。

本体因素是个体自身所具有的一种内在的、主观的因素。中学阶段是个体发育的鼎盛时期及性成熟时期。生理上的成熟使中小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成人感,他们希望能获得成人的某些权利,找到新的行为标准并渴望变换社会角色。然而,由于他们的心理水平有限,有许多期望不能实现,从而产生挫折感。由于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使中小学生面临种种心理危机,并出现一些心理及行为问题。

二.家庭因素 从教育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家庭环境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之大。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良好的家庭环境是维护中小学生健全心理的基础。通常情况下,家庭内部成员关系和睦融洽,孩子性格开朗乐观,适应环境的能力会更强。良好的家庭环境是维护中小学生健全心理的基础。不良家庭环境因素容易造成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异常。这些因素主要有:家庭主要成员变动,如父母死亡、父母离异或分居、父母再婚等;家庭关系紧张,如父母关系、婆媳关系、姑嫂关系、兄弟姐妹关系不和谐,家庭情感气氛冷漠,矛盾冲突频繁等;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如专制粗暴、强迫压服,或溺爱娇惯、放任自流等;以及家庭变迁,出现意外事件等。

三.学校因素

学校是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中小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此,学校生活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也很大。学校因素主要有学校教育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以及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这些条件和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例如,某些地方应试教育还十分严重,片面追求升学率,高强度的学习要求,高频率的考试,强烈地刺激着中小学生稚嫩的心灵。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学校中分好、差班,考试排名次,搞题海战术,采取了一些违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原则的教育方法、教学手段和教育措施。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方面,使中小学生的心理整天处于一种智力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之中,致使中小学生神经衰弱、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等等。另一方面,中小学生对分数的错误看法造成了心理上很大的痛苦。还有校风学风不振、学习负担过重、教育方法不当、师生情感对立、同学关系不和谐等,都会使中小学生的心理压抑,精神紧张、焦虑,如不及时调适,就会造成心理失调,导致心理障碍。

四.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关系等,社会环境对中小学生的影响有广泛性、复杂性和持久性。其中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严重地毒害着中小学生的心灵。特别在当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 2 广泛,各种社会传媒的作用越来越大,生活紧张事件增多,矛盾、冲突、竞争加剧。所有这些现象都会加重中小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内心矛盾,影响身心健康。

解决对策: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种种不良倾向或错误操作方式,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工作的成效,不利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维护。针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化、现代化、专业化和本专化等发展趋势,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策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1、确立发展意识,凸现学生主体地位

过去由于忽略了学生个体合理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忽略了学生潜在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心理健康教育没有根据变化了的形势和学生的新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仅仅着眼于问题与行为的矫治,简单化地把心理问题划入品德教育的范畴,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未来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这就难免陷入被动应付和低效运作的局面。

因此,我们必须确立发展的观点:在目标和内容上,立足示来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学生具有挑战未来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心理取向;在方法和途径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的成长,正确看待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种种迷茫和困惑;在教育取向和评价上,致力于学生较强的耐挫能力、适应能力、交往能力和竞争意识、进取精神的培养,确立心理评价的多元化机制,发挥个性特长。

首先,对这些生理和心理尚不够成熟的青少年,给予悉心的关心和爱护。不断强化学生对社会和未来的主人翁责任感,提高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其次,在师生相互信任、共同提高的过程中,注重教师人格的表率作用,努力用人格去影响人格。因为教育中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教师的人格影响着学生的情感与个性品质的发展。注意利用人格的魅力感染和教育学生,使他们心悦诚服地进行自我重塑,实现自我教育和自主发展。以提高工作的协调性、整体性和实效性,又使心理矫正和健康维护相互协调,相互促进,3 从根本上去消除学生的心理、情绪和学习障碍,以逐步增强学生对人、对社会、对自然强烈的责任感和建设未来的使命感。

2、健全队伍,组建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从教人员

教师是中小学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力量,组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开展的重要条件。总体而言,每个教师都应是心理辅导员,他们都应拥有心理卫生保健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技巧,熟悉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疏导策略,把握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疏导策略,把握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轨迹,并以良好的心理特质去影响学生。

3、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一是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这是主要途径;二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三是设立心理咨询中心或心理辅导室。从微观和具体操作看,可以从众多方法中选择适合学校特点的方法,如,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但不是心理学知识的普及,更不是按学科教学的思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是运用心理健康知识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以增强学生的自我心理修养,提高自我评价能力;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使老师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进行团体咨询或个别咨询,帮助学生扫除成长中的障碍和烦恼;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校、班级、团队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磨炼意志,养成良好的习惯,锻炼能力,促进良好个性的发展;调动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力量,创设符合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等。

青少年时期是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人格和个性、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篇:助产士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与对策

基层医院助产士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与对策

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人民医院郑新军

【摘要】 目的:调查助产士的工作压力并分析其原因,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对14名助产士进行自行设计压力源问卷调查。结果:所感压力源依次为:高风险职业压力、工作量太大、感觉社会地位低、晋升及深造机会少、职业暴露机会大、专业局限发展空间少于护士、专业知识技能缺乏、噪声影响。讨论:缓解助产士的心理压力和社会压力保障助产士的身心健康亟待社会特别是卫生行政部门的充分重视。改善助产士工作环境,调动其心理健康自我调节防御机制,帮助助产士减轻心理压力并从容面对工作压力。

【关键词】 助产士;压力;心理健康

2009年6月,对我院14名助产士进行工作压力问卷调查,分析压力的来源和程度,并探讨相应的对策。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本组均为女性,22-48岁,主管护师4名,护师4名,助产士6名。大专3名其余均为中专,工作20年以上4人,10-20年4人,10年以下6人。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填表前有调查者统一指导并向被调查者解释说明,要求如实填写量表,填写完毕由专人检查以防漏评或重评,共发出问卷14份,收回14份,回收率100%。

2结果

助产士的工作压力原因分析,见表1。

表1助产士工作压力原因分析(n=14)

压力源n(%)

高风险职业的压力13(92.85)

工作负荷重10(71.42)

社会地位低、晋升及深造机会少9(64.28)职业暴露机会大8(57.14)

专业局限、发展空间少于护士6(42.85)专业知识技能缺乏6(42.85)

噪声影响4(28.57)

3讨论

3.1工作压力相关因素分析

3.1.1高风险职业压力产房是一个技术要求高、风险大、事故发生率高、产妇和家属期望最高、容易发生纠纷的科室。随着人们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病人对医院的要求越来越高,因产伤引起民事诉讼的案例日益增多,这无形中加重了助产士工作的心理负荷。孕妇入院检查胎位正、胎心好,孕妇及家属认为顺利分娩一个健康孩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任何母婴不良结局都可能引起民事诉讼「1」。助产士在这种高度紧张的环境中工作,心理压力必然加大。

3.1.2工作量大助产士工作有大量平凡、繁重琐碎、重复的生活护理内容所组成。助产士不仅要完成陪产、助产、各种治疗护理工作,护理文件、部分医疗文件的书写,还要做待

产病区所有未进入产程病人的治疗护理工作,维护产房的工作环境、家属的探访秩序等。同时,编制人员又相对不足。长期的超负荷工作、生活无规律、睡眠质量差,扰乱了助产士的生物钟节律,易产生身心疲劳,表现为心理压力大,情感脆弱、焦虑、疲乏等,是导致心理压力的另一个来源。

3.1.3社会价值认同不足社会上重医轻护的倾向仍很明显,部分人对助产工作持有偏见,认为助产士工作技术含量低,在医护中属于陪衬地位。使助产士为孕产妇、为社会付出的艰辛劳动得不到社会的公平认可。医疗系统内部对助产士不够重视,存在着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忽视助产士的发展要求,晋升和深造的机会少,工资及其他福利待遇偏低,这种不公平的现状进一步加重了助产士的焦虑、抑郁等症状「2」,影响了助产士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3.1.4职业暴露机会大助产士是直接为母婴服务的职业,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接触孕产妇的血液、羊水、体液,或被锐器损伤,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目前相当一部分孕产妇不重视血液、体液传播疾病的危险性而不愿做化验检查,或一些急诊抢救或宫口开全的病人来不及做传染疾病的检查,如乙肝、性病等,使助产士经常暴露于危险环境中,对助产士的身心健康直接造成威胁。

3.1.5专业局限、发展的空间少于护士由于专业特点,助产士工作永远被局限于产房,没有其她护士流动性大,也就失去了很多发展的空间,有些有才能的助产士得不到提拔的机会。自尊心和上进心受挫造成心理压抑、焦虑。

3.1.6专业及工作方面问题随着产科不断发展,新的仪器设备不断出现,助产士工作范围也日益扩大,这对助产工作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助产专业的教育起点一般偏低,现实工作中助产士又很少得到进修及在职培训的机会,造成知识相对匮乏。导致助产士自尊心及成就感受挫,使助产士承受极大的压力。

3.1.7噪声的影响产房的噪声主要来源于产妇宫缩时的大喊大叫、婴儿啼哭、电动吸引器、胎儿监护仪等。当噪声超过90分贝时,会影响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长时间可导致助产士产生一系列症状,如焦虑、烦躁恐惧、精力不集中等,严重影响工作程序及注意力,工作效率降低「3」,容易造成助产士心里压抑。

3.2心理压力对助产士的影响

3.2.1积极影响正确认识和评价各种压力因素,不断完善自我,能促使助产士加强理论修养和言语行为修养,强化业务知识水平,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加心理卫生知识的学习,注重培养自身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加强心理素质,适时调节心态,保存乐观的精神状态,更好地工作。

3.2.2消极影响压力过度会使助产士对工作产生疲倦感,情绪低落,对服务对象冷淡,心理、生理行为受到多方面的影响。长期持续的心理压力可导致抑郁、厌倦、焦虑、失眠等状态。结果导致助产士抱怨增多、心理不平衡、烦躁易怒。在工作中即不能耐心倾听,也不能敏捷地做出反应,对患者态度冷淡,甚至逃避与患者接触,从而造成助产士责任心不强,工作效率差。.3应对措施

3.3.1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社会的进步和护理模式的转变要求护士不断提高充实自己。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坚持学习。不断钻研业务知识,拓宽知识面。熟悉掌握各种先进仪器性能及操作规程,提高业务技术和理论知识水平。助产士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开阔视野,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信心,树立职业光荣感、责任感和幸福感。从而自觉勤奋努力地工作,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改变助产士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得到产妇及家属的工作认可。

3.3.2合理安排工作 减轻工作强度助产工作风险大,体力和脑力劳动付出大是不可争议的事实。为此,建议管理者根据助产士实际工作强度,适当增加助产人员的编制,缓解助产人员不足现状。保证助产人员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减轻助产士的工作强度和压力,使她们能在适宜身心健康的环境中发挥出更大的工作潜能。

3.3.3 领导给予足够的重视助产士存在诸多心里健康问题,迫切需要医院管理者理解、关心和重视。设法缓解助产士心理压力,提高产科护士助产士的待遇是解决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4」。首先从物质上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让其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其次,加强对助产士的继续教育,提供相关的在职培训项目,努力使她们的知识、技能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不断更新的状态。有条件时适当增加晋升及深造的机会。

3.3.4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助产人员认真学习医院感染知识,加强血液传播疾病的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暴露,接触产妇血液、分泌物时戴手套,操作后消毒双手。对助产人员身体造成危害的各种因素要及时登记上报,定期健康检查,注射疫苗等。

3.3.5自我调整 人文关怀增设心理学、行为学等培训课程,定期组织助产士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其调整心理压力的心理素质。护士长要经常与护士谈心,帮助解决工作、思想、生活上的压力,向助产士征询管理制度中的漏洞和不当之处。积极组织一些活动,加强助产士之间沟通与交流,要善于发现每位助产士身上的闪光点,并因人而异分配给她们一定的工作任务,鼓励她们顺利完成,从而获得成就感。

3.3.6改善工作环境利用隔音设备,营造一个轻松、洁净的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王翠欣.助产士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7).[2]刘士霞.助产士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中国现代医药,2005,4(3).[3]郑菊伟.助产士在产科工作中的安全防护.社区医学杂志,2006,4(6).[4]韩翠存.产房助产士职业危险因素的防护.现代护理,2007,13(7).

第三篇: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偏远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却鲜无人问津。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比常人更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笔者发现当前农村教师中却存在种种心理问题,亟待我们加以研究和探索。

一、要充分认识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础,是人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一方面心理健康是教师良好身体素质必要条件,它可以促进生理健康;另一方面,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其工作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密切相关,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能促进教师潜能的发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再一方面,教师心理健康还直接关系到教师是否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此外,教师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只有心理积极、健康的教师,才能创造出和谐、温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心情愉快,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原因分析

心理健康问题,就是指教师由于职业活动和各种其他因素造成的有损教师心理健康的问题。据笔者调查发现,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状况不容乐观,其问题主要表现在:

1、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身心疲惫;

2、社会责任重、精神压力大;

3、人际交往圈子小,人际关系紧张;

4、焦虑心理严重,常有犹豫感;

5、强迫性人格异常等。

如此种种,造成教师身心疲惫,相当一部分教师存在抑郁症、神经质等疾病或更多的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中,教师健康不容乐观。

查阅网络和相关资料表明,造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主要有:

1、事事追求完善、自尊清高;

2、对教育功能的过分宣传,增加了教师的压力;

3、职业性质和社会舆论,使教师人格异常;

4、“唯成绩第一”的考核机制,更加重了教师身心疲惫;

5、农村教师的“高投入、低回报”造成教师心理的不平衡。

6、农村教育的管理混乱,教师活动减少,人际交往圈子狭窄,使教师过于单一的生活,在看到公务员及其他队伍的圈子,产生不平等的观念,造成心理不平衡。

7、教师保姆型的观念急需转变,造成部分教师成为“职业保姆”,使其产生心理畸形。

8、部分农村学校缺编现象严重,教师担负着过多的课程。

三、促进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

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和教师的共同努力。

1、全社会为教师“减压”

政府和主管部门在制定政策时要考虑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体现人文关怀,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和心理氛围。社会各界都要关心、理解教师,以常人的心态要求教师,不求全责备,要在感情上给予关怀、心理上给予支持。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在切实保证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的同时,要努力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增加设备投入,适当增加教师的福利待遇,切实解决农村教师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问题,为教师解除后顾之忧。

2、相关部门对保证教师心理健康责无旁贷

教育主管部门要改革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全面合理的评价教师,减少教师对升学的压力、对考试成绩的焦虑,尽量避免教师超时间、超负荷的劳动;建立教师交流制度,切实解决边远地区教师编制紧张问题,缓解边远地区教师的工作压力。

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和研究,培养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使其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调适自己。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应尽量为教师多安排一些文体、娱乐活动,使教师工作之余放松心情。

3、明确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健康标准是评价人们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尺。明确心理健康标准有利于教师有意识的调适自己,从而提高学习、工作和生活质量。

4、教师要努力提高心理的自我调控能力

“他助不如自强”,教师中经常的、大量的心理问题应主要靠自我调适来完成。① 认清形势,调整心态,面对现实

“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何不快快乐乐过一天?”。正确面对现实中的一切不如意,主动迎接挑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积极进取,乐观向上。

② 坦诚开放,正视自己

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与缺陷,以平常心对待一切,拿得起放得下,不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扬长避短,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③ 接纳他人,以诚相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学会接受和欣赏他人,为同事的成功喝彩,为他人的快乐高兴,以自己的诚心换取领导、同事、学生及其家长的信任和支持。④ 学会倾诉、善于倾听

遇到苦闷不要憋在心里,找一个自己信得过的人倾诉自己的遭遇,缓解心理压力并取得朋友的同情、理解和帮助,从而渡过难关。在别人苦恼时要善于倾听并给予真诚的帮助,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也能获得快乐。

⑤ 保持充实的家庭生活和业余爱好

事业为主,家庭为重。在尽心尽责工作的同时,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保持家庭的和睦与温馨。要注意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合理安排时间,放松自己紧张的神经,劳逸结合,张弛有度,转移注意,释放积郁,轻松快乐每一天。⑥ 学会弹性工作

休息好才能工作好,不管工作多忙,都要注意娱乐、运动和休息,让自己的身心很好的放松,做到干有效率、歇有效果。

第四篇: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因素及解决对策

高职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因素及解决对策

一、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生存与安全需要受挫

1.从年龄阶段特征来看,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心理体验不同 2.从经济状况来看,教师依然是比较清贫的职业

(二)人际交往需要受挫

人际适应一向是心理健康中最重要的问题。生活圈子的狭小,“文人相轻”的传统人际交往障碍,使教师的社交范围较为狭窄,社交能力与社交活动需要不相适应,形成自我封闭的心理定势。如果工作压力较大,学校再缺乏民主和谐的群体气氛,领导管理方式不当,做工作简单化、形式化,对教师中的非正式群体缺乏正确的引导,就会使领导和教师、教师和教师、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冲突时有发生。

(三)尊重需要受挫

近两年,国家在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以及提高教师的生活待遇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则有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教师法》的颁布,更使教师的一些权利得到法律的保护,使教师感到有法可依,获得了心理上的安全感。但教师的尊重需要在某些方面和某种程度上远远得不到满足;与其他行业同等学历水平及能力水平的人员相比,教师的社会地位依然较低,劳动缺乏社会认同感。

(四)成就需要受挫 1.从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来看。高职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必须站在专业的最前沿,了解最新的专业动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能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高职学院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招生人数的增加,导致师资短缺、教师工作超负荷,教材老化、教师原有知识储备不能适应高职教育新要求;另一方面,高校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及对事物的判断分析能力基本成熟,大多以一种挑剔和批判的态度来评价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这意味着教师要获得学生的信赖和满意,必须在学科知识领域与教学水平上狠下工夫,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

2.从教师的综合素质来看。高职教育观念的转变和高职生源素质的变化,已改变了高职教师 “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角色,他们还必须同时担当管理者、辅导员、家长、朋友等多种角色,当他们面对高职学生中存在的价值观念、学习态度、学习能力、课堂纪律、行为习惯的表现差异性时,会有教育方法“穷尽”之感。

另外,高职教师还面临着学历提高、职称评定和教师资格重新认定,以及合同期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问题,每位教师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有的能适应形势需要,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但也应该承认,一些心理本身比较脆弱的教师则往往因压力过度而导致心理危机。

二、提高高职教师心理素质的措施

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责任,其培养和服务的对象是学生,教师的心理素质状况影响着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并且直接影响着学生品质的发展。因此,教师应重视提高自身心理素质,适时适度地调节自己的心态与情绪。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创造和谐的学校工作环境,有针对性地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 1.要努力为教师营造一种良性竞争的工作环境

2.要致力于建设一个充满平等、团结、温暖气息的学校环境,强化学校的“温室效应”。

3.要努力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切实减轻教师的工作负荷和精神压力,在抓师德建设的同时,要努力提高教师的生活水平和福利待遇,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加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4.努力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5.在教师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办面向教师的心理健康咨询讲座,制定和实施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师心理辅导计划,为每一位教师建立心理档案,定期不定期地为在职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应邀请专家讲课,并有针对性地采用集体心理辅导、个体心理咨询等措施,正确对待教师的心理挫折和工作成败。及时解决教师的心理困惑。

(三)要引导教师自觉维护心理健康

1.正确认识高职教育,坚定自身的职业理想追求; 2.建立稳固的社会支持系统; 3.正确分析和对待“紧张”; 4.学会科学用脑 ; 5.参与体育锻炼,加强自我保健; 6.学一点心理健康知识,正确调适情绪。

第五篇: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及对策论文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在施工建筑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能够保证整个工程建筑的质量和品质。为了促进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进而提升建筑品质,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和具体解决办法进行分析势在必行。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建筑;影响因素;解决办法

1.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影响因素

1.1环境因素影响着建筑工程管理

影响建筑工程管理效果的因素,相对其他因素来说,环境因素有着不可操控性,在现阶段的科技发展中,虽然能够有效预测,但是却不能完全进行掌握,但是,环境因素对工程管理却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例如,工程施工中如果进行混凝土浇筑,如果遇到较大的风雨天气工作就不能再继续进行,另外,建筑工程中必须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如果不能有效重视环境,在工程建筑中让污染了环境,非常容易引起法律纠纷,这样的建筑案例不在少数,当前建筑工程管理中缺少对环境管理的制度,并且没有建立专业人员负责,而且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保护环境的意识不强,所以,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提高对环境因素的管理,能够使管理更加完善。

1.2现代化机械设备以及安全因素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

设备,是工程施工中重要的工具,在现代化建筑工程管理中,现代化机械设备的良好运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管理中出现的人工费用,并且能够不断推进工作的进度,提高效率。然而,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管理中,首先,出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互相协调上,由于机械设备分属不同的单位,这样在有效协调上就会出现一些问题,从而导致降低管理效率,而且现阶段高素质技术人才不多,这样就会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较多。基于以上情况,要注重现代化机械设备对工程管理的影响。

1.3建筑材料的影响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质量是否达到标准的根本,可以说,如果建筑材料的质量不合格,那么建筑物本身的质量也不会合格,两者之间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同样,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对建筑材料的管理以及对人为因素的管理非常重要,所以,建筑材料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非常重要,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占据着非常关键的地位,一旦出现管理上的纰漏,容易影响工程质量。例如,某建筑工程管理中,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由于没有进行良好的保管,导致其质量下降,影响整体建筑品质。出现这样的问题,是由于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忽视了对建筑材料有效的管理,建筑工程管理中没有相关的制度和部门主动承担建筑材料管理,或者现场的管理不规范,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所以,在建筑工程管理中,需要重视对建筑材料的管理,在实际工程进展中,对现场的管理环境进行有效的考察,以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有效的对策进行解决。

2.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解决方式

2.1建立健全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并进行监督落实

完善并具有科学依据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能够为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让建筑工程管理逐渐实现科学化和制度化,促进工作有序的开展,但是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相较西方还有一些差距。在完善制度中,制定相应的监督制度,并建立审查监督小组,保证制度的有效落实。[3]在不断的落实制度额过程中,就能够对管理中出现的思想因素和建筑材料因素进行有效管理,避免这两种因素出现问题影响管理效果和工程进度。

2.2在进行工程成本控制上,要不断进行强化

工程成本控制,是提高管理的有效办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有效节约成本,这是当前工程管理中重要的工作。在强化成本控制上,首先应该改变思想,要在注重质量的前提下,注重经济效益,其次,对采购进行严格的把控,从源头进行建筑材料的成本控制。另外工程成本贯穿工程施工的始终,在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有效的成本把控,不但优化施工环节,而且节约成本,提高效益,不仅能够实现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的提高,而且能够提升工程总体质量,促进建筑事业不断进步[2]。

2.3通过各种措施让管理人员以及施工队伍素质实现有效提升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人为因素的影响可以说一直都体现在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上,为了避免管理人员做出错误的决策,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对两者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培训是当前建筑工程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任务。其主要措施中,第一,需要对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断进行学习深造;[1]第二,对当前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对当前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创新,弥补传统管理模式中显现出的不足。第三,要强化在职培训管理和入职培训管理,是施工人员明确工程施工的危险性质,保证其按照规定对大型的机械设备进行有效操作,不但保证机械上的有效统一,而且能够促进管理水平的有效提高。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素质,所收获的效果不仅仅体现在某一方面,而且体现在多方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保证管理水平有效提升,而且能够促使工程整体质量不断提高,有效避免自然环境和人文因素对建筑工程的不利影响。例如,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如果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就不能实现对工程建设的全面性考量,在管理制度落实的程度、管理问题的解决程度、现场建筑材料保护程度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正所谓上行下效,管理者自身出现问题,就非常容易降低其管理水平,所以,通过各种措施提高管理者和施工人员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任务,这是降低各种因素对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对策。

总之,在我国的发展中,建筑工程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不断强化建筑工程管理,要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全面性的考察,并有效落实责任制度,并且通过各种措施有效保证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对环境的有效保护,通过培训、学习等措施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强化制度保证成本控制过程中的有效监督,促进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魏文萍.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财经问题研究,2015,S1:67-70.[2]杨靖涛.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4:158-160.[3]谭娅莎.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建筑知识,2016,02:143.

下载吉林省教师资格考试 心理学论文 浅析影响中小学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吉林省教师资格考试 心理学论文 浅析影响中小学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国际冲突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论文

    冲突包含2个必要因素:1.被双方感知2.存在意见的对立或不一致,并带有某种相互作用。以上因素决定了冲突过程的出发点。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浅谈国际冲突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论文......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及调节方式解读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及调节方式 经过多年的努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而推行素质教育,教师首先应具备良好的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要成为人......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1.个体因素 首先,性别是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尽管以往研究结论不尽相同,但多数文献表明,女教师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水平......

    2015年吉林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之心理健康教育考试试卷

    2015年吉林省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之心理健康教育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6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下列哪项属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A:认识定......

    影响中小学教师身心健康因素分析 刘江

    影响中小学教师身心健康的因素分析 陕西商南县高级中学 刘江 我国现有中小学教师1000多万,他们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人们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影响因素论文

    摘要:在长时间的实践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形成相应模式,由此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时企业也有据可依,且企业在选择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时也有较多影响因素。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影......

    影响中职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影响中职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家庭因素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论文首先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系统描述,将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放在其......

    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及对策的论文(精选5篇)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规模与数量也不断增加。就现阶段看来,我国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主要是借助了经济形势与社会环境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但是当一切外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