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两岸高校合作办学的特点、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两岸高校合作办学的特点、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尚红娟
摘要:目前两岸关系的发展是60多年来从未有过的,教育成为最活跃、成效最显著的领域之一。藉此历史契机,我们亟需加快推进两岸高校合作办学的立法进程,细化和规范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执行和监督;在“合作竞争、互补互利、共创多赢”的原则下,实现学历的“对等承认”,弥补两岸合作办学的合法性缺失,努力寻求两岸最大利益与两岸合作办学更宽广的空间。
关键词:两岸高校 合作办学 政策研究
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各领域交流合作日益热络。在教育界,两岸高校、学生及各类民间团体对扩大交流与合作的呼声渐高,两岸高等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教育)相互开放的程度、范围正明显扩大、合作持续升温,高校合作办学的时机也趋于成熟。[1]但是,两岸高校合作办学参照执行的仍然是《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这与日益紧密的两岸关系,与一个中国的原则十分不相符合。当前需抓住两岸关系良好发展的契机,积极推进两岸高校合作办学的立法进程,出台相关的政策依据,藉此开创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的新领域。
一、两岸高校合作办学的现状
两岸间的高校合作办学与热络的教育交流相比,起步晚,发展较为滞后。但历经多年的探索,仍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底,两岸已有400多所高校签署了校际交流合作协议。[2]目前,台湾地区与中国大陆进行高校合作办学的机构或项目,在数量上排到中国境外高校合作办学的第七位。[3]从地域分布看,在经济、文化较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份以及民办高校发展较为成熟的大中城市,诸如福建、广东、山东、陕西等地,两岸高校合作办学相对活跃。从合作办学的特点看,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以“校校”、“校校企”合作模式居多
当前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活动最多的是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从两岸高职院校项目签约情况来看,合作模式以“校校合作”及“校校企合作”为主。如,闽江学院与台湾的中国文化大学、台湾实践大学合作建立的海峡学院、厦门南洋学院与台湾大仁科技大学及台企友达光电、厦门香山国际游艇俱乐部间的合作;泉州师范学院与台北海洋技术学院及泉州中泉集团船务公司等。此外还有部分相关院校的科研合作协议。本科教育层次合作的数量比较少,目前只有闽江学院海峡学院,这是两岸首次从机构建设上进行本科人才培养的合作。[4] 闽台高校“合作办学”一览表 合作 时间 福建合作方
台湾合作方 办学模式 备注
“分段对接”联合培养人才项目,与台湾闽江学台湾中国文化2009.9 院海峡大学、台湾实践学院 大学
高校合作在四个专业
领域采取“三加一”国内首个两岸合作办学方式;首批开设服装的本科学院 时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金融学、工商管理等4个专业。主招研究生,暂不招福建农林大学
本科与大专;福兴科台湾中兴大学 技研究院以科技开发
和科技成果转化为主。
大仁科技大学、拟定在茶学、物流、2009.10 武夷学明道大学、环球旅游、艺术设计、环院 科技学院、万能境工程、食品加工等科技大学
泉州轻2010.9 工职业致远管理学院 学院
专业进行合作办学。
校校模式
福建首个官方正式与台合作办学项目 2010.1
台方主要规划设校与规划课程
校校模式
泉州信 息职业北台湾科技学技术学院 院
计划招生300人,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
术、数控设备与管理校校模式 等3个专业各招100人
计划招生120人,分别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60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60人;
校校模式 2009.5 黎明职业大学 台湾朝阳科技大学、台湾建国科技大学
2010.5 泉州师台北海洋技术开办航海技术和轮机采取校校企合作及3+1范学院 学院 工程两个本科专业,模式合作办学 首届招生人数在100~200;由台北海洋技术学院派出专业人士从专业筹建、学生交流、教师互动等方面进行合作。
台湾铭传大学、厦门理2010(筹建中)工学院“数字创意学院” 中央大学、台北教育大学、建国科技大学、台南艺术大学以及台湾资策会及企业和国际教育机构
福州外台湾亲民技术2009年6语外贸学院、冠捷电子月 职业技(福建)有限公术学院 司(台资企业)
采取了“3+1”对接采取闽台合作、国际合模式,每个专业都将作、校企合作的‘三合作’引进台湾高校1/3优模式。厦门理工学院数字质课程资源,专业课创意学院第一届新生281程中1/4将由台湾高名,报到率95.25%,创校及台资数字创意类全省五所闽台合作项目企业界高管承担。
试点高校之最。
校校企模式
(二)多采取“拼盘式”的课程教学
“拼盘式”教学主要是指两岸高校在教学课程上联合设置:着眼于引进台湾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闽台高校合作的每个项目的专业课程将有1/3引进台湾高校的优质课程,台高校教师承担的专业课不少于1/4。[5]以闽江学院为例:它与台北的中国文化大学、台湾实践大学合作,采取“3+1"双联课程培养模式。在该模式下,学生第四年赴台湾高校学习,其他两年在海峡学院学习。学生50%的专业课程为台湾高校的优质课程;由台湾高校教师教学的比例达专业课的40%,黎明职业大学为25%,泉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30%。此外,厦门华天涉外学院、城市职业学院等在内的福建省12所高职院校也筹划将在2011年共同开设课程,通过“拼盘式教学”(“2+1”,在大陆2年,台湾1年)与台湾院校展开合作。
(三)以“分段对接”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
国际上通行的高校合作办学模式有三类:融合式、嫁接式、松散式 [6]74。两岸高校的合作办学模式则以分段对接培养为主,基本可以归为不成熟的嫁接式。根据闽台两地高校签订的联合培养人才协议,赴台学生将采取学分制的管理办法,学生毕业后由福建高校颁发学历学位证书,台湾高校出具课程学习成绩证明或结业证书。福建省首批闽台高职教育合作项目的试点校,生源培养模式主要为“2+1”或“2.5+0.5”。根据考生自愿的原则,两年(或两年半)在大陆学校学习,最后一年(或半年)在台湾高校学习。厦门理工学院与台湾铭传大学、南开科技大学高校合作办学也采取了“分段对接”,本科学生实施“3+1”方式,专科学生为“2+1”方式。[7] “校校企”合作同样采取分段对接式的人才培养。厦门华天涉外技术学院、台湾东泰高职与世昌集团公司采取订单式联合培养:华天学院主要负责学生的校本教育,东泰负责学生在企业的实训教学,企业则负责职业操守培训及顶岗实训师傅带徒弟的实训指导。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中,每半年在企业完成顶岗实训课程后,返校学习半年理论知识,半年轮调一次。
(四)以“交换生”为重要合作项目
目前,“交换生”项目在两岸高校间正如火如荼的展开。推荐优秀学生到合作院校进行短期的交换学习已成为了两岸高校合作办学的一大特色。仅2008年度,大陆派到台湾的交换生就有900多人。台湾的成功大学已与大陆6所高校40个学生签订了交换生协议;台湾大学也已与北大、清华、复旦大学等6所大陆高校签订交换协议;台湾的立德大学也与厦门南洋学院等几所大陆姊妹校专门签订了合作培养学生协议。
(五)通过联合培训方式来提高教师素养
两岸为了共同提高教师素养,还分类建立相关培训中心,联合培训师资。[8]福建省教育厅于2009年6月颁布了《闽台高职院校联合培训师资规划(2009-2012年)》:以学习借鉴台湾职业教育先进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为重点,以专题报告、课堂讲授、实践操作、主题讨论、参观考察等主要形式展开。2009年,福建省已举办9期高职院校师资培训班,共培训近500人。未来三年,福建还将建设“两岸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基地”、“师资培训基地”,计划用约4年的时间,对省高职院校的院(校)长、教学管理干部、专业教师3000余人进行分类、分层次培训。
二、两岸高校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两岸教育管理模式的不同及现行相关政策的限制,目前两岸高等院校间的“合作办学”大多还处在课程合作、学生联合培养和师生交流等有限层面,尚未具备中外高校合作办学中所体现出的市场性、产业性、多样性、营利性等特征。究其根本,政策性障碍是为关键因素之一。两岸高校合作办学的行为至今尚未获得台湾当局的认可,在办学过程中同样也缺少立法的保障和相关政策的指导与规范。正如学者潘懋元所指,“制度化缺失,是阻碍两岸稳定、持恒、深度交流合作的因素。两岸互动关系,虽然民间热情很高,频率也高,但大多具有自发、松散、暂时性等特点,缺乏统整性和长效性”,“至今两岸尚未对高等教育互动的相关规范签署共同协议,对于一些基础性的问题,如学历、学位互认,职业资格认证的对接,课程、学分的转换等等,也未签署相关文件,多半只是单边政策。”[9]
(一)“合法性”的缺失
两岸间的教育交流合作,大陆方面一直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引导,台湾方面则始终持以消极、被动的态度。直到1991年,台湾才正式将两岸教育交流政策规划列入公共政策的议程。发展至今,囿于台湾方面不承认中国大陆高(院)校的学历,不允许陆生赴台高校就读,海峡两岸仍未实现“学分互认、学历互采”的双向认同,两岸高校合作办学的正常开展也因此受到严重阻碍。
目前与大陆签署高校合作办学协议的台湾高校均面临“合法性”的缺失。据台湾教育部门的统计,截止2005年,台湾共有51所学校向教育部门申报和大陆学校缔结姊妹校,其中约三分之一为“国立”大学,但至今尚无一所大学通过审查。台湾教育部门表示审核不通过主要是“为争取两岸交流的对等与尊严”。[10] 在台当局的阻挠下,两岸高校的合作协议多是民间行为,内容多是以交流为中心;办学主体也以高职院校和(民办)私立大学居多;公办(“国立”)大学以及研究型大学、综合类院校间多进行师生互访和学术交流等合作项目。合作主体的一元化同时也导致了两岸合作办学区域的局限。在中外高校合作办学的发展中,上海、北京、山东所拥有的合作机构与项目位居前三,但这三省市与台湾地区的合作办学相对较弱。尤其是拥有全国近三分之一台商的上海地区,笔者尚未发现沪台高校间的高校合作办学。
(二)立法保障与相关政策配套不足
两岸高校的合作办学,在大陆主要参考《中外合作办学条例》。2003年颁布的《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第59条明确规定,“港澳台三地教育机构与内地教育机构举办高校合作办学项目的参照执行该条例;而且,所有法律规范和政策中的海外留学均包括到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接受教育服务的学习与培训活动”。对此,台湾则没有明确的政策和立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仅是对大陆地区高级中学以下的台商学校进行了相应的规定。加入世贸后,台湾地区并未履行对大陆地区平等开放教育服务的WTO承诺,不但拒绝承认大陆的学历,还对大陆学生赴台设置各种限制。
目前,作为两岸高校合作办学的唯一政策依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其适切性在两岸高校合作办学的具体运作中已受到了挑战。在实际的办学中:大陆方面尚不允许台湾投资者在境内单独设立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只能采取高校合作办学的方式(其中涉及开设课程、使用繁体字简体字等问题)。台湾方面则不允许台湾高等教育机构在大陆设立分校,只能成立新的高等院校,雇用台湾和大陆的师资,招收台湾和大陆的学生。
而且,在立法保障与相关政策规范不足的情况下,两岸间的高校合作办学中也难免会造成合作主体对高校合作办学的性质、作用、等诸多问题认识不清;在管理体制上引发职责不明、推诿扯皮现象以及交叉行政或是无人问津的情况,这不仅直接影响到高校合作办学效率和效益,也使得合作主体的利益缺乏有效的保障。此外,《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颁布已有7年之久,《条例》本身尚有待于不断建设和完善,尤其是两岸关系的良性发展,“三通”的实现,ECFA的签订,学历认证的三读通过等,使得法制监管的实践中存有很多政策滞后和不配套问题,包括涉及到两岸高校学历、学位证书的认证和认可等问题;另外,质量的监管、年审和评估制度的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也攸关学生利益的保障和高等教育市场的健康发展。
合法性的缺失,相关立法保障和政策配套的不足,使得两岸高校合作办学目标及其定位只能停留于初步的、最简单层次的合作,很难取得实质性突破。这也从客观上对建立和完善两岸高校合作办学法律、法规及监管机制提出了迫切要求。
三、推进两岸高校合作办学的对策
2009以来,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积极变化,两岸的文化教育交流“既有巨大需求和潜力,也显得更为重要” [11]。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深入发展的障碍更为突出的显现在人们面前。突破这种障碍,两岸高校间的合作办学不仅能够在更广范围、更深领域和更持久发展层次上有所突破,实现合作办学机制的规范化、常态化;还能为两岸青年一代创造更多相互了解与学习的机会和空间,培养出更多为两岸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一)加快推进两岸教育合作立法进程,细化和规范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执行和监督。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以来,我国教育方面的立法已经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2004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的施行标志着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活动的开展将更加规范、更加有法可依。但结合两岸高校合作办学的实践看,政策的制定仍显缓慢和不够健全,特别是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如教育经费的投入使用和监督,社会办学的权利和义务,学校办学自主性等方面,都只是大体的方向和原则,缺乏具体可行的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方针政策的人为因素过多,变动太快,难以执行和缺乏监督。所以,值此历史契机,我们应进一步加快教育合作立法进程,把两岸合作办学的相关细节在法律中固定下来,使政策法规的制定、执行和监督符合科学规律;并尽量避免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保证了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加快推进两岸学历、学位的互认进程,配套相关的政策条例与保障体系。
目前,大陆已经形成一套较完整的台生赴陆求学的政策体系。但台湾当局在招收大陆学生、承认大陆高校学历方面还没有彻底开放。尽管台湾地区的部分高校可以与大陆部分地区在小范围内进行高校合作办学,如展开“拼盘式教学”合作,签署高校合作办学协议,投入高校合作办学试点等。但是,这些协议仅仅限于联合办学机构,尚未涉及到教育服务的其它提供模式。根据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的《外国学历认证法》第8条和第9条的规定,大陆高校的学历、学位不属于不予认证的范围。截止2008年底,台湾学生赴大陆就学的学生有大约14,000人,他们的学历尚未获得台湾地区的官方认可。
台湾方面人为设置的学历壁垒,极大地限制了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使得两岸高校合作办学在实际工作中还有许多具体问题亟待两岸有关部门加强沟通磋商解决。而且,对于两岸的高校合作办学来说,相应的政策法规、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也仍有待完善。大陆地区虽己出台了一些对外高校合作办学的政策法规,却不适合两岸间高校合作办学的具体运作;台湾地区在政策上对两岸高校合作办学未给予支持,对于招收大陆学生也未做出正面肯定。
因此,为了两岸间高校合作办学的深入发展,大陆方面需积极制定两岸高校合作办学条例或更具体的实施办法,对合作双方权益、高校合作办学质量,实际工作中的具体操作上进行明确规定,包括合作双方的关系,如法律关系、财务关系等;台湾地区则应尽快制定出鼓励两岸发展高校合作办学的政策或措施。若条件许可,两岸则可以共同商讨制定有利于彼此发展的政策法规,以加强学生权益的法律保护、教育投资者的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
(三)两岸共同设立教育评估体系,建立常规的教学质量检查制度。
可参照借鉴发达国家,构建一套完备的质量评估体系以保证高校合作办学的质量和学生的素质。诸如:美国的ACICS——民间高等教育质量评估联盟,主要采取明访和暗访两种方式对不符合办学标准的高校立即取缔跨国办学资格;澳大利亚专门制定由学生对高校合作办学质量评估的方法,对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内容分门别类地进行进检查;英国专门颁布了《高等教育境外高校合作办学实施准则》,特别强调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并对有关高校合作办学活动进行质量抽查等。
此外,还应实行内外部双重质量管理机制。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社会一些机构组织共同参与管理;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指高等院校内部对高等院校各方面所进行的监管。评估体系和质量保障机制不但要顾及总体上的战略规划与改革、行政管理等方面,还应兼顾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管理、专业和课程设置、实施、评价,以及学生学习成果的评鉴等方面,尽量做到全面、细致,确保高校合作办学的高质量,以此来确保两岸高校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能够真正实现“弥补、促进、提高”的办学目的。[6]
(四)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动性,鼓励高校在两岸设立分校
目前,两岸高校间的合作办学大都是民间自发进行,如能获得当地政府的有力支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调节与规范,并提供必要的资金资助,这对保障两岸高校合作办学的顺利运行有重要意义。以福建省为例:
从1985年成为大陆第一个招收台湾学生的省份以来,福建对台教育交流合作一直走在大陆各省市之前。福建政府不仅专门出台了《福建省教育厅关于推进闽台合作办学的几点意见》[12];还在实践中积极推动两岸高校校际及教育协会间的合作。目前,福建已推动30所高职院校与台湾33所高校签订了72项合作协议书,成立了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中心,启动了两岸教育合作试验园区、两岸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和两岸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基地的建设。[13] 坐落在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的两岸教育合作试验园,以吸引两岸高水平的大学在福建省联合办学为目的,既可以开展各层次学历教育,也可合作办学创办二级学院,或者设学分班。福建省政府还无偿划拨合作办学用地并允许第三方投资建设,实行民办教育运行机制,办学主体可以自主调整设置和单列招生计划。为鼓励台湾高校优秀教师赴大陆讲学,福建省政府还在“优秀人才计划”上给予政策倾斜,安排专项经费,对合作项目的人才引进,重大科技项目、实验室建设等给予经费支持。[14] 此外,在原有“校校”联合基础上,福建省还推行了“校校企”闽台高职人才的联合培养项目。[5]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11所高职院校、15所台湾高校与50家大陆台资企业,在产业发展急需的28个专业开展高校合作办学。在此基础上,福建省还将再组建10个左右区域性行业职教集团,并计划建立校企合作激励和保障机制,对支付职业院校学生实习报酬、购买保险或者为职业院校提供实训设备的企业实行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分校的建立不仅有利于大学自身的发展,对两岸高等教育的共同发展也将起重要作用。两岸都有知名大学和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台湾地区的台湾大学、政治大学、淡江大学等;大陆地区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两岸的高等院校可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包括优势专业、生源、师资、设备、社会环境等,充分发挥各自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开设特色专业或适合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灵活开展具有本土特色和适宜本土发展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服务于当地经济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合作竞争、互补互利、共创多赢”是两岸教育交流的重要原则之一。两岸教育政策应从服务的观念出发,全方位从学生(学历互认)、教师(双师制度)、课程(学分互认)、研究(建立长期的研究交流平台)等进行两岸教育合作。[15]为此,两岸应努力加强沟通和对话,尽速互相承认学历与招收学生;消除彼此的隔阂,在“对等承认”、“学术认定”的原则下修订两岸合作办学的立法,以此寻求两岸最大利益与两岸合作办学更宽广的空间;并在合作办学中增进两岸学子文化、思想的交流,缩小政治分歧,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16] 注释 [1]庄威.两岸交流升温高校合作办学专门规定亟待出台[EB/OL].2010-11-18[2010-11-25].http://.[12]意见[EB/OL].2009-10-14[2010-11-25].http:// [16] 港媒:两岸教育合作前景远大[EB/OL].2010-05-04[2010-11-25].http://
所台湾院校愿开分校
第二篇:高校工会内涵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工会内涵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华北电力大学 李双辰 王玲
内容提要: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工会内涵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内涵发展主要表现为深化民主政治建设、加大工会维权力度、提高工会创新能力等方面。对内涵发展的研究和探索,必须兼顾传统工作和创新发展的关系,以推动工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工会工作 内涵发展 对策研究
中国高校工会在高校民主政治建设、维护教职工权益、工会工作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并开始了新一轮发展战略的研讨。笔者认为,高校工会的持续发展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这是因为高校工会的发展总是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而高等教育正在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那么,高校工会的内涵发展就是要根据中国高校工会已取的经验和发展规律,进一步深化高校的民主政治建设,重视高校教职工的民生问题,提高维权能力和工作创新能力,实现工会可持续和谐发展。
一、高校工会内涵发展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
高校工会走内涵发展道路,既面临着时代挑战,又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不论是纵观历史还是横看社会,高校工会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已成为时代必然的选择和发展趋势。
1、高校工会内涵发展根源于高等教育的发展
当前我国教育发展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最基本的阶段性特征就是进入了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新阶段,进入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时期。现在,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成为突出矛盾;数量和规模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质量和结构的问题成为突出矛盾。正是在高等教育由外延式发展转变为内涵式发展的时期,工会应当与高等教育同步发展,即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2、高校工会内涵发展内源于工会自身的挑战
近20年来高校工会以建家升级工作为龙头,依托民主政治建设这个重要平台,通过校务公开、教代会等形式把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落到了实处,较好履行了工会维权的基本职责,得到学校党政和教职工的认可。然而,在成绩面前也有民主政治建设后劲不足,建家工作要创新思路,工会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需进一步提高等问题急待解决。因此,来自工会内部的冲击、挑战比任何时候都强。工会工作面临着继续提高工作质量,如何持续发展的问题。
3、高校工会内涵发展外源于教职工需求的压力
外部的压力主要来自教职工对工会日益高涨的需求。教职工队伍结构的多样性凸现了维权工作的错综复杂性;高校的民生问题也给工会的维权能力带来压力。在建设高水平大学过程中,面对教职工对工会维权能力的期望值的不断提升,工会如何更好地融入主流服务主体,有效地提高维权能力、吸引力和影响力,是当前要进行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的问题。这些来自教职工需求的压力正是工会内涵发展的动力外源。
二、高校工会内涵发展的基本问题
在我国教育阶段性发展的背景下,当前高校工会工作也呈现出阶段性特征。最基本特征,就是进入了从基本落实工会维权职能向全面提高工会维权能力转变的新时期。现在,搭建民主政治建设平台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但依法治校的问题还有许多事要做;工会工作领域的覆盖面和基本任务已初步明确,但质量和效果成为突出问题;工会通过努力工作获得了学校党政和教职工的充分肯定,但满意率还有较大提高空间。所以,无论从内涵发展的要义,还是高校工会现实状况看,工会内涵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应当关注民主政治建设、维权能力、工作创新三个方面的问题。
1、关注民主政治建设出现的“匀速”倾向
高校民主政治建设是工会的标志性工作。经过多年的实践发展,高校已形成别具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模式——以教代会和校务公开为两大支柱的民主政治建设平台。
需要引起关注的是高校民主政治建设出现了“匀速”倾向,即对教代会和校务公开出现了由“加 速”转向“匀速”的征候,甚至出现“教代会有否必要每年都开”的疑问,这对深化民主政治建设带来影响和压力。
2、高校教职工民生问题凸现工会维权难度
随着学校的快速发展,青年教职工对学校发展的满意感和由于自身潜能实现而获得的成就感较高,而在学校工作所体验到的快乐感和由于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而获得的知足感与期望值相差较大。尤其近几年高校青年教职工的民生问题日益凸现出来,主要集中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住房问题;二是教职工收入问题;三是子女教育问题,这三方面的问题解决难度之大是显而易见的。
3、工会工作持续进步的方向急待明确
多年来,高校工会干部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创新,积累了许多工会工作的宝贵经验。它包含了民主管理制度的确立、建家工作的深化、维权机制的形成、工作理念和方法的创新等。下一阶段工作的突破口在哪?持续进步的方向何在?
三、高校工会内涵发展的对策研究
工会内涵发展应以深化民主政治建设、提高维权和服务能力、工作创新为框架,其核心任务概括为三个方面:坚持“党政工共建”,把民主政治建设做实做强;以和谐维权促进“共建共享”;以管理创新促进“深度服务”。
1、坚持“党政工共建”,把民主政治建设做实做强
认真分析总结高校民主政治建设发展过程,我们认为高校的民主政治建设的突破口可能在于“共建共享”。高校的改革应着眼于进一步调整高校的利益分配格局,调动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缩小学校内部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使更多的教职工,特别是广大教师最大限度地享受到学校发展带来的好处。这将是未来几年高校民主政治建设的出发和落脚点所在。
发挥学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深化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在解决了按时开会等制度建设问题后,下一阶段应抓好教代会四项职权的落实问题,特别是教代会民主评议领导干部的权限落实问题是党委应高度重视的问题。
学校行政的强力支持,是深化民主政治建设的保证。学校行政在下阶段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应着力做好两件事:一是认真落实《北京市高校校务公开目录》的各项校务公开工作;二是大力抓好提案工作,用提案工作成果促进学校的中心工作。
学校工会的协调作用,是深化民主政治建设的组织保障。工会在学校党政的领导和支持下,认真落实教代会工作任务,检查督促教代会决议、提案的落实,及时将教代会决议和提案落实情况通报给广大教职工和教代会代表。
有了这样一个党政工合作共建平台,高校的民主政治建设一定能够克服“匀速”倾向,沿着健康轨道持续加速发展。
2、关注教职工民生问题,以和谐维权促进“共建共享”
破解高校教职工民生问题应当是一个社会范畴问题。高校可以说是社会中和谐度较高的区域,但决不能掉以轻心青年教职工中的民生问题,也不能因为有些问题是学校无能为力的而不作为。随着高校教职工队伍结构的变化和维权工作的不断递进,“和谐维权”成为当今维权工作的新内涵:双向维护得到广泛认可;分类维权成为新特点;特殊维护(教师中的拔尖人才)成为新需求。
3、加强工会团队建设,以管理创新促进“深度服务”
“深度服务”是指工会在已建立的一套服务机制基础上,创新思路和方法,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为教职工提供更贴实际、更有效、更到位的服务。
如何通过管理创新促进“深度服务”?按照管理学的激励理论,取得工作效绩的方法就是激励。因此,要努力加强自身建设,造就一支服务优良管理到位的工会团队。工会团队建设的核心是“共同发展”,通过与学校共同发展、与兄弟工会共同发展、与广大会员共同发展来拓宽个人发展空间。我们要以需求为导向,以管理为支柱,以激励为手段,以满意为目标。只有以高水平的管理为支撑才能实现“深度服务”。
1)提高维权能力是实现“深度服务”的保证 工会在维护教职工权益和为教职工服务方面有着自己的独立服务区,在这里工会应当发挥主角作用。工会在维权中的作用取决于工会的地位和执行力。如果工会总是徘徊在学校的主流工作之外,工会的源头参与和维权执行力就是空话。所以,工会应以融入主流服务主体来提高工会的维权执行力。融入主流工作扩大了工会在学校党政心目中的显示度,也就为工会获得了维权的话语权。
2)管理创新是“深度服务”的基础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教职工对工会的需求也在不断更新和变化,创新是实现深度服务的基础,而“需求分析”是创新的前提。创新还要注意克服 “思维定势”,工会在多年“围绕中心服务主体”的工作中建立起一套服务体系和工作方法,受到教职工的认可,但教职工对工会工作方法的“喜新厌旧”和难点问题的轮番轰炸也使工会面临空前的压力和挑战。由此可见,高校工会要真正实现“深度服务”,必须从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出发.把握求真务实的工作原则,拓展工作思路和方法、增大创新力度,探索改革形势下高校工会内涵发展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周济.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J】.求是.2005,(8)2. 郭大成.创新高校工作 推进民主政治建设【M】.2008,(3)3. 周济.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J】.求是.2005,(8)
作者简介:
李双辰,华北电力大学党委副书记,研究员
王 玲,华北电力大学工会常务副主席,教授
第三篇:我市外贸出口发展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定稿)
2006年,在国家宏观调控及关税政策再次调整的情况下,**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调整出口商品结构,着力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出口创汇实现跨越式发展。据海关统计,2006年,全市进出口16347万美元。其中,出口15199万美元,同比增长32.2%,完成目标任务13334万美元的113.99%,超目标任务的13.99%,出
口增幅在全省排名第11位。同时,深入实施“全民外经贸”战略,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工作取得新的发展,全年备案登记出口企业59家,完成年目标任务的118%。目前全市具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累计达到366家。
一、2006年**市外贸出口发展的主要特点
1、一般贸易出口比重、增幅均大大高于加工贸易。全市一般贸易出口11145万美元,比去年的7609万美元增加3536万美元,同比增长46.5%,占全市出口创汇总额的73.3%,增幅较去年提高7.1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出口4029万美元,比去年的3711万美元增加318万美元,同比增长8.6%,占全市出口创汇总额的26.5%。2006年,在全市加工贸易出口中,以出口高新技术产品“ito透明导电玻璃”的**康耀电子有限公司出口创汇14万美元,比2005年增加4万美元,同比增长40%。可见,全市以加工贸易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2、外商投资企业、外贸公司和国内工业生产企业出口创汇同步增长,国内工业生产企业出口仍是全市出口最大亮点。全市外商投资企业出口5146万美元,比去年的4329万美元增加了817万美元,增长18.9%,占全市出口额的33.9%。外贸公司出口430万美元,比去年的71万美元增加359万美元,同比增长5.1倍。多年来,国内工业生产企业一直是推动全市进出口贸易增长的主力军。2006年,国内工业生产企业出口达9623万美元,比去年的7095万美元增加2528万美元,同比增长35.6%,占全市出口创汇总额的63.3%,较去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
3、出口商品结构趋于优化,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出口大幅增长。随着**市“科技兴贸”战略的深入实施,有力的推动了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大幅增长。2006年,全市机电产品出口2515万美元,比去年的1719万美元增加796万美元,同比增长46.3%,占全市出口创汇总额的比重为16.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984万美元,比去年的759万美元增加225万美元,同比增长29.6%,占全市出口创汇总额的比重为6.5%。
4、果汁出口增势强劲。2006年,**市果汁出口达5088万美元,占全市出口创汇总额15199万美元的33.5%,同比增长64.2%,创下果汁出口历史新高,有力的推动了**市外贸出口工作。2006年,**市果汁出口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资源优势突出。灵宝市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生态环境,生产出的高品质苹果,加工成浓缩果汁,深受外商尤其是西欧客商的欢迎。二是原料供应充足。苹果大面积丰收,企业生产原料充足,比去年榨季延长了两个月,保证了企业生产。三是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以阿姆斯果汁、鑫源果业为龙头的果汁生产企业,大力挖掘本地资源,扩大规模,创建分公司,新上生产线,提升生产能力,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极大的提高了产量、产值。2006年,这两家企业共计出口创汇3903万美元,占全市果汁出口创汇额的76.7%。
5、外贸出口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大规模出口企业增势强劲。目前全市有进出口经营权企业数累计达366家。2006年,有出口实绩的企业有49家,与2005年持平。全市出口创汇在五百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6家,出口创汇额均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这6家企业分别是:**天元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出口创汇4074万美元,同比增长44.7%;灵宝阿姆斯果汁有限公司出口创汇2360万美元,同比增长61.5%;**戴卡轮毂有限公司出口创汇2320万美元,同比增长55.9%;灵宝鑫源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出口创汇1543万美元,同比增长3204.5%;河南省渑池县长城金刚砂有限公司出口创汇798万美元,同比增长59.4%;**缘份果业有限公司出口创汇754万美元,同比增长162.9%。上述6家企业共实现出口创汇11849万美元,占全市出口创汇总额的比重为78.0%。
6、对外贸易市场不断扩展,亚洲市场份额最大。2006年,**市贸易伙伴已经遍及全球六大洲61个国家和地区,比2005年增加11个,增长22.0%。近年来,亚洲依然是**市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其次是欧洲和北美洲。2006年,**市对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出口创汇额依次是5789万美元、4722万美元和3618万美元,增幅分别为27.2%、48.0%和23.7%,占全市出口创汇总额的比重分别为38.1%、31.1%和23.8%。其中:出口创汇额位居全市前三位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美国、韩国和欧盟,出口创汇额分别为3526万美元、3220万美元和3163万美元,增幅分别为23.7%、328.6%和30.1%,占全市出口创汇总额的比重分别为23.2%、21.2%和20.8%。
二、**市外贸出口中存在的问题
2006年,**市外贸出口工作虽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三个“集中”的问题。
一是外贸出口企业主要集中于国内工业生产企业,国内工业生产企业存在着企业机制不活、银行债务沉重,企业运营资金紧张,改革力度不大,目前没有真正实现“四自方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不能更好地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
二是出口商品主要集中于果汁、铝锭和刚玉砂三种商品,这三种商品累计出口创汇9881万美元,占全市出口创汇总额的比重达65.0%,所占市场份额较大。由于出口商品相对集中,势必会影响到全市出口的稳步发展。2006年,除果汁出口大幅增长外,铝锭和刚玉砂出口呈现萎缩,尤其是铝锭出口受到国家宏观调控和资源、能源状况的影响,特别是在取消出口退税和加征出口关税后,出口呈下降之势。2006年,铝锭出口较去年下降了10.1%,刚玉砂出口较去年下降0.1%。
三是外贸市场过度集中,存在着一定的市场风险。美国、韩国和欧盟是**市出口比重最大的贸易伙伴。2006年,对三个市场的出口占全市出口创汇总额的比重达65.2%,出口市场布局过度集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政治风险和贸易风险。
其次是**市大部分外贸出口企业规模较小,资金、资产实力较弱,专业人才缺乏、信息渠道不畅、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意识不强。再加上出口产品附加值含量低、加工水平落后、缺乏品牌产品等,将会对**市外贸出口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保持**市外贸增长势头的对策建议
1、鼓励各类生产企业和加工企业参与对外出口贸易。要鼓励有经济实力的龙头生产企业进行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促使企业及早进入国际市场,尽快熟悉国际贸易通行规则,实现出口。
2、扶优扶强,壮大龙头企业。在抓好重点出口企业和产品的基础上,围绕**市特色支柱产业,以项目为突破口,综合运用各项扶持政策,逐渐形成“企业+基地”的产业化运营方式,建设出口商品基地,培育一批国际竞争力强、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的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根据**市果品生产的实际,在苹果主要产区,建立产供销联合体,并逐步发展为股份市场体制和合资企业,形成内有基地,外有市场的生产经营渠道,力争全市果汁出口创汇再上新台阶。
3、继续深入实施“全民外经贸”战略,积极发展民营外贸企业,构筑**市外贸新优势。民营经济产权明析,富有活力,积极发展民营企业,不仅是促进**市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民营企业成为**市开放型经济微观基础是必然趋势。发展民营外贸企业,一是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积极发展民营外贸企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是要以超常规的思路和方法,实行外贸经营主体备案登记制,统一各类企业外贸准入标准,让民营企业享有自主经营和平等竞争的权利;三是要努力办好民营外贸企业创业园。通过降低审批门槛、提供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吸引和鼓励有基础、有能力的人士入园。营造优良的国际商务环境,加快推进对外贸促进体系、财政金融支持体系和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扶持力度,支持民营外贸企业的发展。
4、提高加工贸易附加值,增强加工贸易的创汇能力。一方面引导企业从开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转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加工贸易,另一方面要扩大加工贸易的直接贸易,减少由香港转口,将由香港转口产生的差价纳入我们自己的收益。
5、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可持续性增长。在大力开拓欧美市场的基础上,建立批发代理销售网络,并不断挖掘潜力,巩固完善。加强对东南亚传统市场的协调,扩大对非洲、拉美、中欧和大洋洲的出口。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企业到境外建厂设点,带动出口,并努力促使进出口与海外投资,对外援助,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结合起来,全方位开拓市场。
6、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摆脱优势出口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各级财政要充实优势产品出口企业的专项资金,对生产规模大、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对重点项目所投资金可以作为财政股金,纳入国有股管理范畴,也可作为财政无息贷款,分定期收回;鼓励上市公司、国有企业与集体组织、农民联合,充分利用自身资金雄厚、技术力量较强的优势投资出口产品基地建设和出口产品加工业。
7、企业要抓住机遇,使服务出口再上新台阶。企业应尽快更新服务理念,加快人才培训和科技资本的投入,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管理服务水平。同时,利用**市已与外商签订的合作协议,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和业务。继续加强外派劳务工作,已开展劳务输出和工程承包的企业要发挥原有优势,努力开拓非洲、拉美、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的劳务、工程承包合作市场,在输出普通劳务的基础上,扩大技术劳务输出,并通过工程承包带动成套设备和技术出口,使**市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更上一层楼。
8、企业要配合“以质取胜”战略,提高自身竞争力。一方面,企业要以发展名牌为目标,通过转变经营方式,培育自己的品牌,提高商品的品质和声誉,从而增加商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企业要积极参与国际质量管理标准的贯标认证。在经济一体化的强力推动下,尽快使**市企业融入国际标准体系,通过国际标准来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
第四篇:两岸经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内容提要:自1979年两岸恢复经贸关系以来,尤其是在开放交流后,在海峡两岸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各个领域的经贸往来不断的迅速蓬勃发展,而且展望未来,其势头更加迅猛。随着祖国大陆入世步伐的渐近,在两岸紧张政治气氛中的两岸经贸往来日益受到重视。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在两岸经贸交流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亟需在今后的发展中加以调整改进。本人从两岸经贸关系的现状者手,分析得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展望未来发展前景的同时,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关键词两岸经贸周期性波动“三通”壁垒经贸互动 自1997年海峡两岸恢复经贸关系以来,尤其是在开放交流后,在海峡两岸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各个领域的经贸往来不断地迅速蓬勃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在两岸经贸交流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急需在今后的发展中加以调整改进。本文拟从两岸经贸关系的现状着手,分析得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展望未来发展前景的同时,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一、两岸经贸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两岸经贸发展的现状 尽管台湾当局的“戒急用忍”方针的提出及“亚太营运中心”计划的暂停对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但近年来两岸经贸关系持续发展的势头难以阻挡。到1998年底,两岸累计间接贸易总额超过1369亿美元。祖国大陆已取代美国成为台湾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地。1999年是中国的政治年、澳门回归和五十年大庆给两岸经贸关系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尽管台湾当局抛出的“两国论”也阻挡不住两岸经贸往来的前进步伐,两岸间接贸易以14.5%的速度增长,全年间接贸易总额达234.8亿美元,两岸贸易依存度已升至11.1%,其中台湾对大陆出口贸易依存度提高到17.5%、进口贸易依存度提高到4.1%。目前,台湾是大陆的第二大进口市场和较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地;大陆(含香港)则是台湾的第二大出口市场及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1998年,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2900多项,实际投资额达30.4亿美元。1999年1月至11月份,全国新批台资金额达到27.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3%。今年,台湾灾后重建及民间多项重大工程的相继竣工,民间投资率继续提高;同时,台湾大地震对岛内信息产品的生产带来冲击,为满足分散风险的要求,台商继续将部分生产基地转移到大陆,祖国大陆已成为台商岛外投资的首选地区。
(二)两岸经贸发展存在的问题 纵观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我们亦喜亦忧:喜的是两岸经贸关系蓬勃发展的势头难以阻挡,优的是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若干问题。1.两岸间的贸易不平衡,台湾对大陆长期出超。两岸间的贸易形态基本上维持着台湾出口(大陆进口)高于台湾进口(大陆出口),且差额日益扩大。台湾对大陆出口贸易比重一直居高不下,除1979年外均高于60%。从1979~1999年的21年中,台出口贸易比重高于80%的有15年,年均比重为78.45%,呈现日益上升趋势,从而与其对应的台从大陆进口贸易比重相对降低,且呈下降趋势。因此,两岸间的贸易十分不平衡,除1979年外,台湾一直处于“出超”地位,大陆则一直处于“入超”地位,且随着两岸贸易总额的增长、差距不断扩大。1980年,两岸进出口贸易差额仅为1.64亿美元,到1999年升为155.8亿美元,20年间增长了94倍,截止1999年底,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总额累计达1036.39亿美元。如果减去对大陆的顺差,那么从1993年起台湾对外贸易已经开始转为逆差。而近年来大陆对外贸易逆差额中20%左右来自对台贸易逆差。[!--empirenews.page--]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台湾当局实行“管进不管出”政策、限制大陆产品的进口。至1992年底,台湾当局仅开158项大陆农工原料间接进口,占台湾进口的极小比例;1999年12月22日台湾相关单位举行的“第18次大陆物品开放进口审查会议”,审查了62项大陆货品、但只有12项通过。与此相反,台湾当局几乎允许所有的产品通过间接的方式出口到大陆。另一方面大陆坚持开放政策,从1980年开始就率先单方面开放了大陆市场,并采取“同等优先,适度放宽”的原则,即凡是大陆需要进口的商品、我们都允许从台湾进口,并根据需要在品种、质量、价格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优先考虑从台进口。2.两岸间的贸易往来以间接贸易为主,直接贸易至今尚未开放。台湾当局疑虑重重,迄今尚未开放直接贸易,因而目前主要维持通过香港转口的间接贸易。但海峡两岸的直接贸易并非不存在,而是早已有之,只是由于台湾当局对直接贸易设置种种限制障碍,故发展较慢,交易数额也极小,主要是在福建、广东、浙江沿海出现的民间海上贸易,也称“沿海小额贸易”。但这并不是我们所说的真正的直接贸易。以两岸“三通”为基础的真正的直接贸易,台湾当局至今不予开放。3.两岸间接贸易呈周期性波动,且波动幅度较大。虽然自1979年由台湾“物资局”在香港采购大陆中药材的单项贸易转变为以台湾商品大量涌入大陆市场为主导的有限双向贸易以后,海峡两岸贸易关系在整个80一90年代保持了一个相当高的增长水平。但这种高速增长是在大幅度的周期性波动中实现的,可谓是跳跃式的起伏发展。1979-1983年是“大起大落”,最高增长率达299.9%,最低为一39.4%,跨度达339.3%;1984-1986年是“小起小落”、最高增长率达123.4%,最低为一13.3%,跨度136.7%;1987-1990年是“大起大落”,增长率从79.5%到16.1%,跨度仅为63.4%;1991-1994年是“起落间错”,从43.3%降为27.9%再升为119.4%,又降为13.4%:1995-1998年是“稳中有降”,两岸间接贸易保持平稳增长,增长率从9.5%起,一路略有下降,到1998年降为3.4%;1999年起又开始了新的周期波动,增长率起点是14.5%。造成两岸间接贸易周期性波动的原因来自两方面:一是源于政策因素的影响,大陆和台湾方面对两岸间接贸易采取限制或鼓励的措施将直接反应在随后间接贸易增长率的升降上;二是源于投资因素的作用,在两岸贸易关系进入正常化发展轨道之后、这一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每一次贸易高涨期的到来无不受到台商赴大陆投资热潮的驱动。在新时期的扩张中,两岸间接贸易如何降低波动幅度,保持持续高速增长,是摆在海峡两岸面前一个不可回避的严峻现实。4.两岸贸易商品构成不尽合理,不利于缩小两岸贸易的差距。大陆对台输出的商品主要为民生用消费品和轻纺、家电产品,其中以中药材为最大宗,占输出总值的33.4%,第二位是鱼类,占27.54%,香烟占10.07%,居第三位,仅上三大类产品就占大陆对台转出口的70%以上。而台湾输往大陆的产品,主要集中于工业原料和机电及零配件,其中人造纤维、纱布占40.96%,电机与电子零组件占10.15%,塑胶原料为9.74%,机械设备8.49%,上述产品占台对大陆出口的将近70%。由此可见,两岸贸易商品结构呈现出落后地区对先进工业区的形态。由于大陆产品附加值较低,台湾出口的产品附加值则相对较高,因此不利于缩小两岸贸易不平衡的差距。[!--empirenews.page--]近年来,大陆对台湾出口的产品中,附加值高的产品如机电产品及其零件有了一定增长,台湾对大陆出口的产品技术含量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两岸贸易商品结构在互补的基础上趋于合理,但贸易商品结构的调整仍是两岸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5.两岸间长期维持单向投资,且投资结构不尽合理。长久以来,台湾当局奉行“不准大陆资金进入台湾”的政策,而大陆方面的政策则致力于大力引进台资,因此,在投资领域,一直维持着单向投资。即台商投资于祖国大陆。目前,岛内对外投资总额的40%在祖国大陆市场,制造业中已有70%的厂商到祖国大陆投资。可见,台资对大陆市场有很高的依附性。而大陆引入的台资仅[1][2][3]下一页 占引资总额的不到8%,对台资的依附性不是很高。这种单向投资的状况对台商来说有很大的风险。从投资结构来说,台商在大陆的投资以生产性项目为主,以服务业为辅;在生产性项目内部,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项目很少。这种结构与“十五”期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方向背道而驰。因此,对大陆而言,加强台资的产业结构导询成为当务之急。
二、两岸经贸发展的前景 1.两岸贸易将稳定增长,规模将不断扩大。1999年11月15日,中美入世协议的达成为祖国大陆加入WTO扫除了最大的障碍,2000年5月20日,中欧达成入世协议加速了祖国大陆加入WTO的进程,祖国大陆加入WTO指日可待。据悉,台湾也将在大陆加入WTO后,以“台澎金马独立关税领域”的名义随之入世。两岸在加入WTO后,根据互惠原则,必须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在无歧视条件下开展经贸活动;根据关税减让原则,双方必须将其进口关税约束在已经承诺的水平,不得任意提高来阻止对方商品的出口;根据GATT第11条规定,双方不得利用配额或出口许可证等措施对对方向己方的进出口商品进行数量上的限制。因此,台湾方面将不得不进一步开放市场,给予大陆出口商品和台湾相同的待遇,给予台湾出口到大陆的商品和岛内销售商品相同的待遇,这势必会扩大大陆对台的出口空间;大陆方面已承诺在加入WTO后,逐步将关税水平降到10%并逐步撤消进口商品的非关税壁垒,台商凭借与大陆语言、风俗相通的优势,可抢先将自己的产品大量打入大陆市场。大致而言,加入WTO后,两岸贸易将稳定增长,规模会不断扩大。2.两岸贸易长期极不平衡的状况将得到改善。在WTO规范的大氛围下、台湾当局既定的限制两岸贸易的法规必须顺势调整,“戒急用忍”政策就站不住脚了。此外,按照WTO的非歧视原则,台湾方面将不得不放弃“间接贸易、间接通航”的做法,打开门户,以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迎接来自祖国的商品。祖国大陆的比较优势产品将会源源不断的输入到台湾市场上,一改过去“台湾出口、大陆进口”的贸易格局,从而有助于降低台湾对大陆的巨额贸易顺差和大陆对台湾的巨额贸易逆差,两岸贸易长期不平衡的状况将得到极大改善。[!--empirenews.page--]3.台湾的“三通”壁垒将因两岸入世而不攻自破,两岸间直接贸易将迅速发展。祖国大陆与台湾先后加入WTO后,“三通”问题必然受到强力挑战,这一问题成为入世后两岸间一个不可回避的、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之一。两岸入世一方面从客观上为解决“三通”问题提供了一个契机,另一方面,在WTO的基本精神及无歧视原则下,两岸“三通”不应再是成为问题的问题。对“三通”问题的具体做法,目前台湾还未正式公布。不过交通部长林丰正强调,台湾入世后,“交通部”会会同相关单位讨论“三通”的应有措施。可以预见,台湾的“三通”壁垒将因两岸入世而不攻自破。因此同时,建立在两岸“三通”基础上的直接贸易,将因其交易成本低、风险相对较小等优势而迅速发展起来,有直逼目前的间接贸易之势头。4.台方的单向投资将逐步转变为两岸的双向投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在WTO原则和规范的约束下,台湾当局奉行的“不准大陆资金进入台湾”的限制性、歧视性政策将宣告破产,大陆资金会陆续进入台湾市场,长期以来台商投资大陆的单向投资格局必然被两岸间的双向投资格局所替代。但由于大陆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经济建设中还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因此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双向投资格局中,仍以台商投资于大陆为主导。随着大陆经济实力的加强,又会呈现出一种势均力敌的双向投资格局。双向投资格局的形成势必扩大两岸的投资规模。同时,台湾当局对台商赴大陆投资的种种限制会逐步取消,大陆的经贸体制将与国际接轨,减少了投资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这必将引发新的一轮“台商投资大陆热潮”,对两岸投资规模的扩大也是一个极大的促进。5.大陆投资领域将进一步开放。台商赴大陆投资的机会与挑战并随着加入WTO进程的加快,大陆将会有步骤扩大开放商业、金融、保险,电信、旅游等领域及在开放领域的经营范围。按照新修正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十五”期间,祖国大陆将继续吸引3000亿美元左右的外来资金投向农业新技术、土地资源开发、水利、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机械、电子等急需发展的基础产业与支柱产业。这对台商来说是一次极好的机会。但大陆市场的开放是针对所有WTO成员国的,也将会吸引美、目及欧洲的一些大型跨国公司赴大陆投资。这些大型跨国公司资金雄厚,技术先进,人才济济,将对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台湾企业造成巨大的竞争压力。因此大陆市场的开放对台两来说又是一个极大的挑战。6.未来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但总的趋势不舍改变。由于两岸在全球经贸活动中均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大陆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台湾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是世界上较大的转口贸易基地之一。因此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势必会对全球经贸活动产生一定影响,引起有关国家或地区的关注。而且两岸加入WTO后,在经贸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将更加紧密。世界上有些国家或地区担心两岸紧密的经贸合作与交流会损害其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经济利益,会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就会想方设法不惜一切手段阻挠两岸经贸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我们可以预见,未来两岸经贸的发展的过程不会是一条坦途,其中充斥着艰难和险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大发展的总趋势不会改变。[!--empirenews.page--]三.促进两岸经贸发展的具体措施 未来,尤其是在加入WTO后,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前景是美好的。发展两岸经贸关系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因此,海峡两岸有关方面都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迎合历史的发展趋势,促进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1.大陆政策方面 大陆方面将遵循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继续执行鼓励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投资和从事其它经济活动的政策,依法切实维护台商的一切正当权益。具体而言:(1)“一个中国”原则是大是大非问题、在原则问题上,大陆方面是绝不会妥协退让的。极个别台湾工商界的头面人物,一方面在岛内公开支持“台独”,为“台独”势力张目、造势;另一方面又从与祖国大陆的经贸活动中捞取好处,这是绝对不允许的。(2)大陆方面应按照WTO透明度原则,改革现行经贸体制、使其提前与国际接轨。同时、在关税目录、运输、保险、仓储、检验、展览、加工、汇款、投资的审批与管理等方面,建立统一的运作体系和制度,促进台湾工商企业对大陆经贸政策运作的了解,增强他们与大陆从事经贸往来的安全感。(3)取消对台货进口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给予“国民待遇”,强化大陆出口能力,增加出口产品的数量和品种,不仅限于农工原料等初级产品,而要逐步扩大到本组件等半成品以及深度加工的制成品,从而加快两岸贸易中大陆长期入超局面的改善。(4)继续利用廉价劳动力资源与台湾方面合作发展“三来一补”的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同时,根据生产与技术条件变化,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工业,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改变不合理的对台出口结构。(5)致力于投资环境的改善和提高。加大对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增加电力装机容量和电话普及率,除保证在石油化工、电子、汽车等制造业有较大的市场规模外,在铁路和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公路、机场和民航飞机、环境保护方面的发展也应具有空前规模。(6)长期贯彻1994年3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上一页[1][2][3]下一页 》和1999年12月颁布的《实施细则》,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切实维护台商的正当权益,加强依法鼓励和保护台商合法权益的力度,吸引更多的台商投资于祖国大陆。(7)加强引入台资的产业结构导向,重点鼓励台资投向农业、高新技术和基础产业、积极引导台资投向中西部薄弱地区,加快全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2.台湾政策方面 加入WTO后,祖国大陆将进一步开放市场,对台湾而言、既是一次机遇、又面临巨大的挑战。台湾当局应选择积极的政策,对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持积极态度,并从长远考虑,全盘规划,主动创造条件加速两岸经贸的发展。(1)根据WTO的规定,两岸入世后,台湾的“戒急用忍”和“三通”的经贸政策就站不住脚了。台湾方面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提前制定具体措施、解除“戒急用忍”政策。为两岸“三通”做好充分准备。[!--empirenews.page--](2)台湾方面应针对现行的大陆经贸政策,对巴方目前仍坚守的“间接”、“单向”、“民间”的贸易政策和投资政策进行检讨,逐步取消对大陆商品、资金进入台湾的种种限制,放宽台湾商品、资金进入大陆市场的重重限制,实现真正直接、双向、互助五利的经贸交流与合作。(3)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依赖于一个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台湾有关方面应深刻反省,停止分裂祖国的恶劣行径,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在“一国两制”的基础上实现祖国统一。在大统一的环境下,与祖国大陆携手共创美好的明天。(4)大陆加入WTO后,台商所享有的特惠待遇将被取消,因而面临外国竞争者的压力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台商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继续巩固在大陆市场已争得一席之地的纺织市场和陶瓷市场,加强研发新产品,努力创造世界名牌产品,进一步开发大陆内地市场。3.两岸政策的协调与合作 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祖国大陆与台湾方面政策的协调与合作。(1)近十几年来,两岸经贸的发展已达相当规模,但两岸间的经贸案件和问题也逐年增多,进行双边磋商迫在眉睫。随着两岸入世的渐进,两岸应立刻着手筹建一个有权威的高层的经贸协调机构,利用WTO的规范和原则处理有关经贸纠纷,为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保驾护航。(2)采用循序渐进的策略,兼顾两岸特殊的地缘文化关系和经贸互补关系、进行两岸间的理性沟通和经贸对话,缩小认识差距,建立起适应新周期波动的经贸互动政策,以达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目标。(3)目前,台湾正在致力于从劳动密集型工业向资本密集型工业转换的产业升级,大陆也正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从总体上说,两者处于相似的经济调整阶段,谁也没有理由把对方置于自己之下,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的价值在于互通有无、互助互利,为此两岸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就不应该只从单方面利益着想。应该看到,两岸在新兴产业和高科技研制开发领域各有长短,交流与合作的天地非常广阔。
第五篇: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在发展优秀大学生入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制度不断完善;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列入课堂教学,并且普遍举办了大学生党校;三是大学生入党的积极性持续高涨,形成申请入党热潮;四是大学生党员数量增多,并且保持了共产党员先进性,成为班风、学风、校风建设的模范,是应对校园各种突发事件和维护学校稳定、创建和谐校园的骨干,是毕业后社会各行各业改革发展的生力军。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进入了转型时期,一些社会凸显问题也出现在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也出现了新的情况、新的问题,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对此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
一、当前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从大学生方面看存在的问题 1.入党动机功利化
近年来,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大量增加,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仅要求毕业生具有优秀的专业学习成绩,还要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甚至把是不是学生干部作为衡量毕业生工作能力可否的一把尺子,把是不是党员作为衡量毕业生思想政治素质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更有的用人单位提出必须是党员的首选条件。这就使得为数不少的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入党后在评优、评奖、当干部、德育鉴定方面占优势,能为自己未来的名、利、权增加砝码,从而把入党定位为提高地位和展示自我的机会,把入党异化为追求个人发展、打造择业就业竞争实力的手段。
2.入党热情摇摆化
大学生入学之初,往往满怀热情和憧憬,很多人都希望能加入到党组织中来,以至出现班级集体递交入党申请书的现象。但是,久而久之,有的大学生觉得入党条件高,自己难以达到,入党与自己无缘;有的大学生受到个别党员不良言行的影响,看不到党员的先进性,认为党员还不如非党员学生;有的大学生面对社会上一些阴暗面的暴露,一方面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又感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苍白无力;有的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崇尚自我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认为政治上的追求对于自己的发展无关紧要,只要专业学习好了、专业能力强了就行,一门心思追求专业的成功,走个人奋斗之路。凡此种种,导致大学生忽略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入党热情降低。
3.政治理论模糊化
大学生党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理想信念如何,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当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比较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对政治学习没什么兴趣,对党的历史及路线方针政策知之甚少,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了解不多。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党员发展对象,在入党前党组织与之谈话时,对党员的权利和义务还不甚了解,对我们党为什么把共产主义作为最终奋斗目标不知如何回答,对我们党内出现的腐败问题不能作辩证分析,甚至对自身有哪些缺点都不知道,更谈不上自我剖析了。
4.入党路线捷径化
有些大学生平时表现一般化,但为了早日入党,或是临近毕业时入党,以便达到个人的某些目的,就想方设法通过种种渠道寻找关系,联络感情,以种种方式博取领导和师生群众的好感,求取在入党程序的各个环节中大家投票通过,幻想走“入党捷径”。这种人,在要求入党的大学生中为数不多,就其追求进步、要求入党本身来说,无可非议,但其动机不纯,行为不端,影响极坏,是社会不正之风在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的反映。
(二)从党组织工作方面看存在的问题
1.对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认识不到位,工作目标短期化
青年大学生是高知识群体,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我们与西方敌对势力争夺人才、争夺青年、争夺未来的一场持久战。随着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招生规模扩大,办学形式多元化,专业设置社会化,学分制推行,大学生学习压力和就业竞争加剧,大学生的思想、心理也随之复杂化。而我们有的党组织缺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形势的深刻认识,没有站在人才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觉得当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难做,往往容易偏重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或偏重于学生的工作能力,很容易将学生的学习成绩、工作能力和参加各项活动的次数等作为能否入党的主要依据。没能予以严查,甚至还会出现论资排辈,内定发展对象,以入党作为奖励的现象。忽略了对学生的全面考察,使有些被发展的学生在同学中威信不够高;或者认为大学生只要学习成绩过得去,行为上不捅娄子,毕业后能就业就行,满足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工作效果,无形中降低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放松了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缺乏主动性和针对性,更缺乏长远的、高层次的工作目标追求,使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陷入滞后状态。
2.党建政工队伍力量薄弱,工作力度肤浅化
大学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得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党的工作队伍在学生人数、要求人党的学生数剧增的状况下,很难从容应对,有时学生党支部面对几百个入党积极分子,往往陷入较被动的境地。由于人员不足,工作量大,工作质量也就很难保证。同时,培养和发展大学生入党,需要开展党课教育、团组织推优、个别谈话、征求意见、公示群众、审查材料、开会讨论、填写决议,等等,由于这些大量的工作必须按部就班完成,专职干部每天忙于日常事务,难以抽出时间和精力来进行业务提高,“充电”不够又影响了工作水平的提升。因此,发展学生党员的工作队伍存在着人员充实和水平提高的问题。
3.思想观念陈旧,工作方式简单化
部分学生党建工作者思想观念陈旧,在对现代优秀人才的认识和培养上出现偏差,认为高校扩招使得人才培养质量一届不如一届,而学校教育又与社会现实脱节,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难有新招、难有突破,因而缺乏作为。他们往往强调工作忙,对发展大学生入党只重视材料,很少深入到学生中去调查了解,或者是布置学生党员代劳,疏于指导、检查,这种工作方式往往造成缺漏或失误。他们认为只要是共青团员就要参加“推优”,还要参加党章学习小组和党校的培训,写思想汇报,参加实践活动,缺乏在各项环节中的实质性提升。他们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党性教育,往往采用“自学——上党课——看录像——听报告——写思想汇报”式的理论型、规模型教育,这种教育模式,满足于表面,缺乏创新,难以引发学生的心电感应,效果不甚理想。
4.教育培养工作不细致,组织考察形式化
由于申请入党的大学生人数很多,而学生党建工作队伍人数少,有的党龄也较短,加上针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特点实施教育培养缺乏经验,因此教育培养工作常常流于形式,不利于入党积极分子在政治上走向成熟。同样,大学生入党后的再教育也呈弱化趋势。在发展大学生入党的组织考察方面,有的党组织单凭看学生的思想汇报材料,有的甚至只看思想汇报的份数。临到拟定发展对象时,开个座谈会听听意见,找几个支委、党员填写考察意见,考察工作就算完成了。由于缺乏平时的指导、培养,学生写的思想汇报内容也多是抄书抄报,真正写自己思想变化进步的不多。这样的考察完全是走形式,根本不符合发展党员的程序要求,也完全脱离了现阶段社会转型时期党员发展工作的实际,起不到保证党员发展质量的作用。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出现新问题,而且新问题日益凸显,说明了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深层原因
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工作,其中出现并且凸显的新问题与我们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的某些特点有着深层的联系:
1.国际因素
国际社会的政治格局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冲击了整个世界的发展速度、发展方式和存在方式。在这“三化”当中,科学技术信息化首当其冲。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科技信息化的到来,不仅改变了经济增长方式,使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而且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科技信息化必然加快经济全球化,这就使得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长久地独立于世界之外。处于改革开放中的中国与国际的交往必然日益频繁,不仅物质层面互通有无,而且意识形态层面也出现了十分复杂的交错、交流、碰撞的局势。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发展,使得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分量越来越重,在世界政治舞台的影响力越来越强;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得美、日、欧与中国发生的摩擦越来越多。西方国家一些敌对势力,按照他们的思维逻辑,把中国的和平崛起看作是对他们的威胁和挑战,他们利用人权、台湾、西藏、新疆、贸易等问题,不断制造麻烦,试图遏制中国的崛起,他们采用各种手段和方式,企图在中国引起一场东欧式的“颜色革命”。这种风云变幻、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其核心问题就是人才和人才的培养,因此,在社会转型时期如何使大学生坚定地树立起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这是新时期高校党组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工作必须正视的课题。
2.国内因素 我国已经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时期和社会矛盾频发时期。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国家已经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入了市场经济,这不仅是一个资源配置的转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社会转型,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其成就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从社会经济发展来看,多种经济成分迅猛发展,推动了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但是诸多矛盾如“三农”问题、就业问题、教育公平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等,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从市场经济体系的发育来看,如生产资料市场、消费资料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市场、信息市场、人才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正处在培育发展的过程,它既推动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也引起了人们一系列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从人们的社会生活来看,随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社会阶层出现了多样化,社会生活也出现了多样化,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不完善,加上市场经济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和规律,某些负面现象的出现及其影响不可避免。所有这些方面,都会造成人们思想状况的不稳定,导致人们人生观、价值观多元化,处于思想成长期的大学生们更是如此。
3.高校自身因素
高校当前正在经受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和高等教育深入改革的冲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3.3%,创造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奇迹,让子女上大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然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在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经费投入、办学理念、制度建设等方面还跟不上大众化的快速进程,在高校发展规模与速度、学校定位与专业设置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这就促使着高校在办学模式、投资渠道、内部管理、招生制度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等方面进行着相应的改革。这样的大背景使得高校不再是独立的象牙塔,而是社会化了的大学,其对大学生了形成直接的负面影响:
一是昂贵的上大学费用成为许多家庭的主要经济负担。家长们心甘情愿地付出昂贵的大学教育投资,就是为了让子女专心吸收专业知识,争取好的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这就使得大学生一开始就背负起争取自己的社会地位或是“出人头地”改变家庭命运的期待,其所作所为也就含有明显的个人实惠目的和功利色彩。
二是高校内部的管理改革使后勤逐渐走向社会化和市场化。学生公寓、学生食堂等大学生生活区的主要载体也随之出现了等级区分区,有的大学生为筹集学习所需费用而不得不分出时间和精力去辛勤挣取,而另一些大学生却在课余过着惬意悠哉的闲暇生活。这无形中在某种意义上使社会贫富分化的事实在大学校园明朗化、具体化了,这就触动了大学生由于生活质量差异引起的敏感神经,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心理。
三是高等教育必须向社会拓展,向社会劳动力市场输送人才。各种各样的社会因素渗透大学,社会上的企业、中介机构、新闻媒体等来到学校,互联网进入校园,网络信息进入学生宿舍,校园文化和交往价值也就呈现多元化,这就使得大学很难再用学科成绩这把单一的尺子去衡量评价学生,同时,也很容易使涉世未深的大学生陷入不良信息的泥潭。四是高校大规模扩招,大学生入学的综合素质起点低,许多不良的习性和行为侵入校园,给教育管理带来了诸多的困难。部分大学生为了获取某种资格证书或考试等级,不惜牺牲个人诚信,通过作弊手段去获取,破坏了教育公平法则,毁坏了人的诚信底线,贬低了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信誉度。
4.高校党组织自身因素
一些高校党组织发展大学生入党的培养教育在思想内容和方法手段上与时代发展和社会生活脱节。其表现为: 一是校园内的理想、道德教育与社会的现实形成极大的反差。当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各种矛盾已经出现并为人们所关注时,当社会不正之风形成某些潜规则并为人们所深恶痛绝时,当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出现新面貌时,我们高校那些缺乏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党建工作的理念、内容、方法,明显地陈旧、滞后,甚至空洞、呆板、苍白无力,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同,很难深入学生的头脑。应该说,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入党的激情和理性发生变异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二是内容单一,形式枯燥。理论灌输教育多,深入接触社会少;集中上课开会教育多,个别谈话谈心教育少;道德规范教育多,理想信念教育少;教师说教道理多,学生发言少。另一方面,现代信息发达,获取信息方式多样,有时党建工作者自身获取信息的量和质还不如大学生获取的那么丰富。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对党建教育的心理认同和理论学习的兴趣。
三是大学生入党的政治价值部分地被异化为对学生的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在任何一所高校里,学生党员和团员骨干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工作队伍天然的重要的辅助力量,很自然地,他们与学生党建工作者也就建立了工作上的友谊,为了激发和强化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出于对他们的关照,学生党建工作者有时有意无意地满足他们的功利需求和虚荣心理;大学生在校期间入党,也被看作是衡量大学生思想政治品质优秀的一把尺子,并被社会所认同。无形之中,大学生入党的政治价值也就部分地被异化为对学生的赏识教育、激励教育,成为大学生政治价值取向上的误导。
四是学生党建工作队伍缺乏专职化、制度化建设。这支队伍更多的时候是被当成“救火队员”使用,哪个方面的学生工作吃紧就被派到那里去。我们的学生党建工作者终日忙于事务,很难有脱产进修、外出考察学习的机会。应该看到,前面提到的党组织自身因素的三个方面,也都和这一点有着必然的关联。
5.家庭因素
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的家庭教育趋于实惠型、功利化。家庭教育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最直接因素,家庭对大学生个人观念的形成占据了根本性的地位,父母对子女有着最直接的最根本的影响。在现今上大学费用高而就业难的社会情况下,家庭教育也趋向实惠型、功利化,正所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作父母的都希望子女走最短的路就可以到达成功的彼岸而“有出息”。当子女向父母谈及远大理想时,父母往往告诫子女“要现实”、“讲实惠”,要打破那“不切实际的梦想”。父母教育的潜移默化,子女们的耳濡目染,久而久之,子女们便不再做那“不切实际的梦”而变得十分现实和实惠,也学会了做事情前先考虑对自己有多少好处,就是追求入党也带着浓厚的功利色彩,至少也要“公私兼顾”。
三、针对当前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问题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是高等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加强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提出新思路,力求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基于工作实际,我们要在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努力探索、大胆实践,创造性地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大学生党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复杂的、综合的,因此,解决问题的对策也应该是多维度的、立体化的。1.注重理论研究,提高工作质量
目前,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主要侧重于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探索,今后,应越来越注重理论方面的研究,要研究学生中存在的一些思想问题和认识问题。实践证明,学生的思想和认识问题仅靠单纯的、传统的工作方法已难以收到较好的效果,要从实际中加以分析,理论上加以研究.工作中加以解决,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共产主义信仰的合格党员。
要加强对学生党员的素质培养,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一个合格的学生党员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应重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接受锻炼,经受考验。努力使学生党员走出校门后,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自律能力和抵制腐化的能力要重视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还要解决一些学生党员在入党后的自我放松倾向,如“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放一放”的思想,表现为思想放松,学习滑坡,工作积极性下降。而学生党员的质量高低,不仅关系到党员干部队伍素质,从长远看,更是我们党未来能否兴旺发展的一个关键所在,故加强对党员的继续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现在的大学生,处在和平的政治环境中,入党前的培养时间较短,没有艰难困苦的锻炼,也没有经过大风大浪的考验。因此,入党后的继续教育,是党员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对学生党员必须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宗旨和党的性质、党员义务的教育,通过反复学习,深入讨论,专题辩论和撰写学习体会以及研讨论文等多种形式,促使学生党员认识到入了党并不等于理想信念十分巩固了。入党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端正入党动机的过程,使学生党员深刻认识到党员要有超于群众的思想见解,要有为党和人民利益甘愿做出任何牺牲的政治觉悟。
2.加强思想教育,拓宽教育途径
(1)建立学生活动和党校培训相结合体系。院系党组织通过指导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学党章,学理论”等活动,加强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教育,帮助和引导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坚定理想信念,明确人生航向,在此基础上把优秀的入党积极分子推荐到党校继续学习。这种培训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入党积极分子加强了对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很多学生在接受培训前对党只有模糊的概念,通过党课的学习,使他们对党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党员信念更坚定,入党动机更明确。大量的事实证明,上过党课的学生比没有上党课的学生对党的了解更多。因此,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了解和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基层党组织持之以恒地加以引导和教育。
(2)互动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教育要收到良好效果,不是党组织单方面努力就可实现的,而需要学生群体的配合和努力。一方面,可以在加强对教师党员教育的同时,利用教师党员的工作优势来对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另一方面,也必须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加强学生党员对入党积极分子以及广大普通学生的教育,使思想教育形成良性互动与良性循环,使思想教育工作收到显著实效。学生党员联系人要定期找培养对象开展谈心活动,培养对象要定期向培养联系人汇报理论学习、政治思想、学习、社会工作等各方面的情况。
(3)灵活多样开展学习。除了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活动外,还应积极引导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形式多样的学习。如网络就是一种灵活便捷、效果易见的学习载体,利用高校优越的网络物质、人才资源,建立网上意识形态阵地,形成富有时代气息的主流意识,为大学生提供理论思想武器,除疑去惑;建立网上思想政治工作天空,营造和谐校园氛围;建立网上党建理论与实践研讨园地,搭建学生党员思想交流平台;建立网上党校,提高学生党员和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素养,使同学们对党的知识有一个更直接、更深入地了解。
(4)大力开展实践锻炼活动,营造宽松的实践环境,在实践锻炼中增强和提升大学生党员发展对象的综合素质。实践出真知,实践出人才,实践是人们提高思想认识的有效途径,也是人们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环节。加强实践锻炼,努力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综合能力,使其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成长,是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理论联系实际、坚定信仰的必由之路。处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人生经历少,社会经验缺乏,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变革的历史和现状认识不足,看问题往往出现片面、偏激,思想波动较大。因此要积极发挥实践育人的功能,为大学生创设多层次的实践途径,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开展素质拓展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术社团、各种科技运用活动,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开展岗位锻炼活动,担任低年级班导生,或在校内校外协助各有关方面进行管理工作;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等。在这些活动中,要注意发挥大学生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实践锻炼增进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起他们勇挑重担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坚定其对共产主义和对党的信念,增强和提升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深入工矿企业、农村,进行社会调查,收集材料,写出调查报告。只有把理论和实践、外部的“灌输”和自身体验结合起来,才能使书本上的马克思主义与具体的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并得以消化和吸收,转化成自身的认识和觉悟。
3.把好发展关口,加强监督管理
加大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力度,把好发展学生党员的关口,要有相应的保障措施,要分层次加强理论教育,不断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当代大学生在经济多元、文化多元的大潮中,会受到较多的外来思想观念影响.因而,对入党积极分子必须强化理论教育。首先,要从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人手,端正入党动机;其次,要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这些理论武装头脑;再次,要引导学生在接受市场经济的同时,尽可能避免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切实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还要强化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法律知识教育,使他们树立良好的法制观念,成为知法、懂法、守法的人。
(1)实行多层次多样化培训。在实施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层次,开展不同形式的培训。对刚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可安排党章学习小组的学习,把学习重点放在党章和党的基本知识的学习上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可选拔素质较好的学生党员来承担具体任务,承担任务的学生党员可根据总的学习内容,由个人选题,分头准备,总支把关。这样的做法至少有两个方面的优点: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党员的能力,也可以检查他们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党员和申请入党的学生年龄相仿,思想容易相通,容易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这一阶段的教育,可以在期末进行考核,成绩不合格者,留在本阶段继续学习,成绩合格者,可进入第二阶段的学习,即进入学院邓研会等理论社团的理论开始学习,学习的侧重点应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势教育和法制教育等等。学习形式尽可能多样化,可以采取专题讨论、名家讲座、观看专题教育录像片、参观访问等。
(2)增加发展党员的透明度。增加发展党员的透明度,主要是结合与依托团组织的推优环节来完成,是奠定党员发展工作的群众基础。对发展学生党员的三个环节实行公示制度,即:入党积极分子上党校前、发展对象预审前、预备党员转正审批前,在全校师生中进行公示。建立推荐制度,落实民主推优入党。与班级团支部、系团总支、学校团委等紧密合作、加强沟通、协调工作,大力加强推优入党制度建设,在民主评议的基础上,充分与各位积极分子的辅导员老师及入党联系人协商,提出培养对象初步名单,分类建立档案,并进行重点培养。增加发展党员的透明度,较好的方式是以团支部为单位,结合综合测评工作对积极分子进行民主评议,评议结果公开。
4.加强队伍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由于在校大学生的不断增加,要求入党的人数也不断增加,党的工作队伍的充实和水平提高问题迫在眉睫。(1)选拔配备好专职学生党务干部。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队伍状况,应着重考虑专职人员的配备。一是在专职干部的配备上。可按照党委的有关规定和岗位职责的要求,个人自荐与组织审查相结合,遴选确实适合做专职学生党务工作的人选,从而确保选任出来的专职干部素质好、能力强、在党员群众中享有威信。二是明确工作职责,强化专职干部的工作意识、责任意识和协调意识,能够形成党、政、团、学的整体合力。三是注重分管学生党员工作的党总支负责人、学生党支部书记和学生管理人员队伍的培训工作。对政工干部严格要求,压任务、压担子,锻炼出一批理论水平高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党务工作队伍。四是关心专职干部的切身利益,创造条件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充分调动他们从事学生党务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
(2)根据实际情况创新组织形式。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学生公寓党支部和社团党支部,扩大党组织的活动覆盖面,应结合学生生活和课外社团活动,建立学生公寓党支部,把党建工作延伸到学生生活最基层的学生公寓中去。建立学生社团党支部,将党建工作延伸进第二课堂、“三下乡”活动、社团活动中去。公寓党支部、社团党支部与党支部建在班上工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使组织活动延伸进学生公寓和社团、课外活动。把学生活动党支部建在学生公寓和社团的同时,还应在其中设立党员责任,丰富和强化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进社团的工作手段。党员除了在班级中学习,大量的时间是在宿舍、社团活动中度过,而宿舍文化、社团活动往往对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阵地需要党组织去占领,它是党支部建在班上的重要补充通过建立学生公寓和社团党支部,使学生由被动接受教育管理,变为主动参与教育管理,使大学生形成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工作格局。在这一工作环节上,选派政策水平高、与学生关系融洽、工作能力和责任心强的学生党务工作者进行指导,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和举措。
(3)建立和健全培养机制。培养机制的建立健全,关键是要有制度保障。一是建立联系人制度。大学生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后,所在党支部要指定党员与申请人进行联系和谈话,联系人要对其申请志愿给予肯定和鼓励,并进行早期的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制定进一步提高的计划。二是建立培养工作制度。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是大量的、经常的,在安排培养人时,要注意选择那些党性强、工作负责、熟悉培养工作的党员。培养工作应包括定期同积极分子谈话,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准确地帮助他们以分析,启发他们主动克服思想认识上的不足。此外,培养人应经常深入积极分子所在的班级,广泛了解他们的情况,倾听班主任和群众的意见。尽量避免指导的片面性、主观性。三是建立入党积极分子档案。要及时、实事求是地记载积极分子的政治表现、行为奖惩、学习成绩等等,使积极分子的情况得到综合反映,便于对他们进行进一步的考察。四是建立通报和激励制度。培养人的情况要定期在党内进行通报,并进行广泛的群众评议,有意识地在学习和工作中给入党积极分子明确责任,压担子,使其有更多的机会接受锻炼。加强党的工作队伍建设,保障学生党建工作正常开展,加强学生支部书记的理论培训,并在物力、时间和待遇上给予充实和保障。同时,还要加强党总支对学生支部工作的有效支持,不能只派任务,只看发展指标而不切实关心。要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广大德育工作者和业务教师对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的作用。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都来关心、配合与支持学生党建工作。建立和健全机制,还要坚持全面考察。坚持全面考察包括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全面考察,也包括对预备党员的全面考察。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了解他们的政治品质、思想觉悟以及对理想、道德、情操、人生价值的认识;了解他们是否热心于社会工作,能否热情为集体、为同学服务,在同学中是否有较高的威信,了解他们是否遵纪守法:了解他们的学习目的、态度、成绩如何,考察其入党动机是否端正等。对于预备党员,还必须了解其在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是否起模范带头作用,能否正确对待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了解他们能否自觉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等等,尤其要重视对入党动机的考察。
(4)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为使支部建在班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应有步骤、分阶段改革系一级的学生党组织设置形式。首先在具备条件的高年级班级成立班级党支部。对正式党员数量不够的班级,可将党员班主任或党员教师派到学生班级去组建党支部,对在学生中产生不了支部书记的班级,及时选派政治辅导员、党员教师、优秀机关党员干部去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由于低年级班通常都存在党员数量不足的问题,应按照“循序渐进、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在低年级中先成立党小组或年级党支部,条件成熟时再建立班支部,支部建在班上的显著成效,就是将庞大的班级组织优势转化为新时期学校党建的有效能量,拓宽了发展大学生党员的工作平台,大大增强了发展大学生党员的工作力量,从而实现“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达到这一目标,就会形成“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党小组,一块阵地;一个党支部,一个战斗堡垒”的可喜局面。中国共产党要很好地担负起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历史重任,实现“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决策,就需要一批批具有崇高的理想,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并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各类专门人才充实到党员队伍中来,大学生就是这样的人才。我们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靠的就是大批政治上坚定可靠的党员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可靠的接班人,是我们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需要。因此.一定要坚持创新,认真做好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为党增添越来越多的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