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
一
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
1.教育是上层建筑
20世纪50年代初,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的发表,引起苏联教育界对教育本质属性的讨论。《苏维埃教育学》杂志编辑部在讨论总结中提出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的观点,因而我国教育本抽的讨论总结中提出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的观点,因而我国教育本质同的讨论自一开始,就是围绕教育是不是上层建筑而展开的。上层建筑说的论点有:
①教育是通过培养人为政治、经济服务的。
②教育与生产关系的联系是直接的、无条件的。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是以生产关系为中介的。
③教育总是存在于一定社会的,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教育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教育的性质也发生变化。因此,历史性、阶级性是教育的根本社会属性。
④上层建筑也具有一定的继承成分。
2.教育是生产力
其论点有:①教育劳动是生产劳动。②教育具有传递生产劳动经验的职能。③教育实现了劳动力的再生产,它把一个潜在的劳动力变成一个直接的劳动力。④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⑤教育与生产力有着直接的联系,为生产力所决定。
3.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属性
双重属性说认为,教育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制约,从来就有两种社会职能:一种是传授一定生产所要求的社会思想意识,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另一种是传授与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用的劳动经验和生产知识,为发展生产力服务。教育本来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性质。不能简单地把它归之于生产力,也不能归之于上层建筑特点的。
其亚种有:①教育一部分属于上层建筑,一部分不属于上层建筑,但整个说来,不能说教育就是上层建筑。②教育一部分属于上层建筑,一部分属于生产力,但主要属于生产力。③教育一部分属于上层建筑,一部分属于生产力,但主要属于上层建筑。④教育既属于上层建筑,又属于生产力。
4.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是通过培养人才来为社会服务的。教育的专门特点决定了它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联系。既同生产力的发展有关,也同生产力关系有关;既同经济基础相联系;同也政治、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相联系;教育的本质是其社会性、生产性、阶级性、艺术性、社会实践性等的统一。它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5.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既同意把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过程,但又对这一学说不太满意,它只是对教育现象的描述,是同义语的反复,而不是对教育内涵的揭示和阐明。有鉴于此,提出“社会化说”,这个过程的规定性就是:教育者以一定的外在的教育内容向受教育者主体的转化,实现人类文化的传递,促使和限定个体身心发展,促使个体社会化。这一学说成立的依据是:它揭示了教育的内部矛盾——社会要求和个体心理发展水平的对立统一;揭示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及其教育的作用。
6.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说”一开始是作为“上层建筑说”中“教育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悖论出现的。有论者认为,不能把教育作为观念形态,唯物主义的观念形态是第二性的,而教育是由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所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与教育思想、教育观点是两码事。作为促使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主要属性,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受教育者给予影响和利用,促使其发展的专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对于长期处于“生产力说”或“上层建筑说”争论的人们来说,“社会实践活动说”似是一股清风,但“社会实践活动说”不久就遇到了“特殊范畴说”的挑战:①培养人的活动,并非人类所有教育现象的本质。②“社会实践活动说”不可能成为教育区别于其他一切社会现象的根本依据。把教育的本质定义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很难说明教育与文学、艺术、道德等其他也具有培养功能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根本差异。③“教育”与“培养”常为通用词语,故为同义反复。
二近代教育的特征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19世纪以后,资产阶级政府逐渐认识到公共教育的重要性,并逐渐建立了公共教育系统。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机械化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和电气化工业革命的兴起,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并为初等教育的普及提供了物质条件。
(3)教育的世俗化;与共了教育的发展相应,教育逐渐建立了实用功利的世俗教育目标,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西方教育发展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教育的每次重要进展或重大变革,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和提供保证。
三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育的制约
教育的对象是人,主要是正在成长的年青一代(儿童)。为了有效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必须从儿童身心特点出发,适应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诸如教育任务要求之高低、教学内容的多少与深浅、教育方法的选择等,都要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来确定。
第一,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遵循量力性原则,循序渐进地促进儿童身心的发展。
第二,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
第三,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第四,教育要关注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恰当把握儿童语言、思维、人格发展的关键期,积极促进儿童身心发展。
当然,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并不等于迁就儿童身心发展的现有水平,而是从儿童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善于向他们提出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要求,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不断提高其身心发展的水平。
四 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
1.单因素论与多因素论
这是根据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多寡而作的分类。
单因素论是从某一个侧面提出和论证了某一因素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但又片面地夸大某一因素的独特作用,忽视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其他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如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都属于这一类型。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国的高尔顿和美国心理学家霍尔,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华生,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爱尔维修。
多因素论是从两个或多个侧面提出遗传、环境和教育等因素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不同作用。主要有二因素论、三因素论、四因素论等观点。二因素论把影响人的发展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物因素,包括人的遗传因素、个体先天特点及生理结构等方面的总和;另一类是社会因素,包括环境与教育等方面,着重突出环境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三因素论是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中的观点。它认为个体的发展受遗传、环境与教育三方面的影响,这三个因素在个体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三因素说自从20世纪40年代传入我国后,直至20世纪80年代,一直是我国教育理论中有深刻影响的一个基本观点。四因素论是在三因素论的基础上增加一个主观心理因素,即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这也是我国教育理论界比较盛行的观点之一。此外,还有五因素论,即在四因素基础上再加一个反馈调节因素。
2.内发论与外铄论
这是根据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是源于内还是源于外而作的分类。
主张性善论者、遗传决定论者一般强调内在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被称为个体发展动因上的内发论。18世纪以来,主张内发论者更重视人的自然发展顺序,认为教育应顺着人的自然生长顺序而施加影响,如卢梭。在心理学中,则表现为成熟论。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格赛尔用他著名的同卵双生子爬梯比较实验为成熟论提供了实证性证据;发生认识论的创始者皮亚杰,在其理论的初创时期也倾向于内发的成熟论。
主张人的发展主要是由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学校的教育与训练等决定的,被称为个体发展动因上的外砾论。代表人物有苟子、洛克、华生等。
3.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
当今,对人发展动因完全持上述两方中任意一方观点者已不多了。人们更多地注意到内因和外因的相互关系与转化,以及各自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被称为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人们的思维已逐渐摆脱线性模式,看到互动作用,而且对内因和外因的内涵也有不同认识,开始把主体自身的实践活动看做是人的发展的根本动力。该理论认为,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提高和社会经验的丰富,人的主观能动性将逐渐增强,人能有目的地去发展自身。这表现在对周围环境的事物能自觉地作出抉择,控制自己的行为;还表现在能为自身的发展预定目标,并为实现自定的目标,自觉地进行奋斗,这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人发展的高度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离开人能动的实践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发展的现实。因此,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一意义上来说,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五 有关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
(一)教育独立论
1、代表人物:蔡元培于20年代提出
2、主要观点:
(1)、教育应独立于政治和宗教,全权交给教育家
(2)、教育行政独立
(3)、教育思想独立
(4)、教育内容独立
(二)教育万能论
“教育万能论”的历史,可追溯到古希腊的柏拉图,以法国18世纪的唯物论者爱尔维修为代表。爱尔维修认为对于人的成长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教育。按照他的看法,“人受了什么样的教育,就成为什么样的人”。“教育是万能的,它甚至还能创造天才。”可见,爱尔维修“教育万能论”的核心思想是否定遗传因素的作用,认为人非生而有善恶贤愚之别,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人的性格取决于社会环境和政治制度。
(三)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舒尔茨为代表的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提出。
所谓人力资本,即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以及其梭镖系出来的能力。人力资本是关于人口质量的投资,从形式上看其投资方向主要包括:
1、对教育和训练的投资,用以培养和提高在职或未来劳动力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和劳动熟练程度。
2、对医疗保健卫生的投资,用以保证劳动力的必要数量和在职劳动力的健康水平。
3、对劳动力国内流动的投资,用以调剂和合理配置各地区各劳动部门的余缺,以利于充分发挥各种劳动力的专业技术特长。
4、对企业的投资,用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使经营管理者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动态能够作出最佳决策,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其中对教育的投资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地方、社区、家庭、个人等均有投资。
人力资本家的普遍观点:
1、人口质量重于人口数量。
2、人力投资的收益率大于物力投资的收益率。
3、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核心。
4、教育投资的总量必须不断加追。
5、教育投资的收益率是可以推算的。其公式为;收益/成本=收益率。
(四)筛选假设理论
1、代表人物:迈克尔·史潘斯于1973年提出
2、主要观点:
(1)、其本前提假设:雇主由于不了解求职者的生产能力,因而雇用的决定便成为一种不确定的投资,成为一种风险投资。但雇主可以通过个人属性和特征间接地了解求职者的生产能力
(2)、信号和标识:求职者的个人属性可分两类:信号与标识。标识:可观察到的但不能改变的个人属性,如年龄;信号:可观察到的隶属于个人并且可以改变的属性。信号和标识可以表明一个人的生产能力
(3)、教育成本与能力呈负相关:每个人的能力是固有的而且是不同的,教育不能提高一个人的能力,但却能反映一个人的能力,支付同样的成本,能力较高的人能够获得较高的教育水平,能力较低的人只能获得较低的教育水平。教育水平是反映一个人能力大小的有效信号,是雇主鉴定求职者能力,筛选求职者的装置
(4)、工资与教育信号关系的调整与均衡:能力高的人,在职培训所需的成本较低,但生产率却较高,因而雇主支付他们较高的工资;由于教育水平反映了求职者的能力,因而教育水平越高的人,雇主付给他们的工资也越高,反之亦然。
(五)劳动力市场理论
劳动力市场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出现的,皮奥雷、多林格、戈登、卡诺依等是其主要代表。他们认为,筛选假设理论关于教育与工资关系的分析的基本前提不正确,关于教育水平与个人收益成正相关的论断不全面,其中没有考虑劳动力市场的内部结构。
劳动力市场理论采用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指出劳动力市场由于种种制度性力量的影响而被划分为不同的部分。在劳动力市场的不同部分里,教育与工资的关系是不同的。该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是由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两个不同部分组成的。不同背景的人将进入不同的劳动力市场从而享受不同的待遇。主要劳动力市场提供的是大公司、大企业和大机构中的职业岗位,雇员工作稳定,工资较高,晋升前景良好,自主性大;次要劳动力市场提供的是小公司、小企业的职业岗位,雇员工作不稳定,工资较低,工作条件差。两个市场之间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它们之间的人员很少相互流动。
按照劳动力市场理论的观点,教育与个人收入之间的关系和个人的生产力本身并不相关;一个人的工资水平主要取决于他在哪一个劳动力市场工作,而此人在哪一个劳动力市场工作又与他的性别、年龄、种族及教育程度有显著的关系。一般来说,能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基本上是男性、年纪较大的人、白人及教育水平较高的人,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的主要是女性、年轻人、有色人种及教育水平较低的人。在这里,教育只是决定一个人在哪一个劳动力市场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男性、年龄大的人、白人的平均工资高于女性、年轻人、有色人种的平均工资。对于人力资本理论和筛选假设理论关于教育与工资有显著的正相关的结论,劳动力市场理论认为这些只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中成立,而在次要劳动力市场中是不成立的。
该理论得到了西方一些激进学者的好评,认为它揭示了教育在资本主义国家劳动力市场划分中的作用,揭示了教育的扩展未能改变各阶级、集团间收入不平等的现实。但也有些人认为,它对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论述是不全面的。
六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四)、人口对教育制约性的表现
1、一定数量的人口是教育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础
2、人口质量制约和影响教育的发展
3、人口的年龄结构、就业结构影响着教育的发展
(五)、科技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科学技术能够有力的改变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
2、科学技术对教育对象也有影响
3、科学技术还会渗透到教育资料的所有环节中去,为教育资料的更新和发展提供新的手段。
七 教育的社会功能
(五)、教育的科技功能
1、教育是继承、传播、普及科学技术的最佳手段
2、教育是培养科技人才的摇篮
3、教育是创新技术成果的最佳方式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对教育的制约
1、发展的顺序性对教育的制约
2、发展的阶段性对教育的制约
3、发展的差异性对教育的制约
4、发展的不平衡性对教育的制约
八 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
一、现代化与教育变革
现代化是历史上最重要的社会变迁之一,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概念,具有复杂的内涵和外延。它不仅仅包括以经济和技术指标为基础的物质层面的现代化,还有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等制度层面的现代化,以及人的观念、心理、,人格上的现代化。其中,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核心。
社会发展变迁必然会对教育带来冲击和影响,社会现代化必然要求教育主动适应社会变化发展的要求,必然要求教育的现代化。
二、全球化和教育变革
全球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以经济为主导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诸方面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互动,汇合成一个全球社会的历史过程和趋势。全球化是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在全球化背景下,人类文明也正在进行重构,异质文化间的冲突与融合。传统与现代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在全球化浪潮之下,世界开始关注人类生存的共同性问题,并尝试从教育的角度帮助人们去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进而形成全球性的教育论题。教育全球化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在教育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都不可能完全放弃自己的传统和优势,因此,教育也呈现多元化趋势。
三、知识经济与教育变革
知识经济,就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简而言之就是邓小平指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经济。它是知识资本化的一种反映;在知识经济中,知识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就在于经济的发展不再取决于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占有和支配,主要取决于智力资源的占有和配臵,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速度加快,形成知识形态生产力的物化,人类认识和开发新资源能力的大大增强。可见,知识经济中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起决定性的作用,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成为资源配臵的第一要素,生产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高技术产业以高科技为重要资源依托,消费以高科技产品为主。
知识经济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正步入以知识资源为依托的心经济时代,在这个心时代,知识将成为最重要的经济因素。知识经济不仅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产生前所未有的震撼,而且也给传统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1、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的依托 在知识经济中,其资源是智力和信息,而智力和信息无不是靠高智商的人来完成的。因 此,人就成为知识经济的依托。人就成为经挤增长的决定因素,人力资源结构优化就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比如,政府的公务员近几年对学历的要求迅速提高,一是反映了时代的 要求,其本身反映了决策集团层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试想,在当今的时代中,如果再让农 民陈永贵去当国家总理,这种决策集团的结构就是畸形的,只能产生畸形的经济。我们怎么 建设小康,如何去发展知识经济?
2、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基本途径,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 知识经济的第一一资源是智力资源,拥有智力资源的是人才,而人才只能通过教育这个唯一的途径来获得。更重要的是人才的培养和培养人才,它必须而且只能是为了明天成为国家各方面建设的各个层次中的有用人才,这就是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教育要面向未来”。
(1)培养世界一流的专门人才
大家知道,当前国际上的竞争,实际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技水平的竞争;说到底,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是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优秀的专门人才的竞争。因此,我们必须下大气力,努力培养—大批有科学知识、有人文精神、善于思考、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各式各类的拔尖人才、独当一面、斩关夺隘的将才、和运筹帷幄、稳操胜券的帅才,能在高科技水平、高素质人才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在知识经济的激烈角逐中求得发展。
(2)培养较高素质的劳动大军 目前,国民整体的科学文化素质已经成为除了科学技术和人才以外国际竞争力的第一个要素。其中的道理是明显的,高科技的发展必然带来经济生产的品种、设备、材料、工艺、技术、以及.切相关的所有因素的更新换代,甚至是一场革命。没有一个庞大的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大军,根本无法完成。劳动阶层人的资源结构如果不得到整体优化,不仅影响了经济生产,同时,也破坏了优秀人才得以发挥和展示的外部环境,使优秀人才“英雄无用武之地”而导致外流。
3、采取切实措施,积极振兴教育事业 以上所言,无不说明知识经济的到来,无可争议的将教育推上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制高点。
(1)树立先进教育理念 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根据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十分注意新型人才的培养。其实所谓的新型人才,就应当是教育方针里所说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其中具有以下几个含义:
A、有创新意向、意识,即不因循守旧,有明显的逆向思维特征。
B、有冒险精神,要想改革,就要有敢于走前人未走过的路的这种冒险精神。也就是要有一定的批判意识。
C、有开拓能力,即在-一个新单位,在一个新的群体中,接受一项新的工作,能不能迅速打开局面,能不能让别人迅速地了解你、接受你、欣赏你、佩服你,而且有显著的工作成效,这就是开拓。
(2)大力发展远程教育
网络教育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教育互联网可以传递供教学使用的各种信息,能以多媒体方式存取、操纵和显示信息,信息传递的多样性、迅速性、准确性显示了计算机网络教育的明显优势,因此,应该大力发展网络化的远程教育,提高我国教育资源的共享水平。
(3)纠正各种畸形现象
这里所说的畸重畸轻现象主要指:
A、正规教育中对师资配备、财力投入、以及违反政策的择校入学……对重点学校表现出畸重。
B、城市教育中轻视或忽略由于城市流通人口的剧增,一些大城市新增加的学校或新增加的教学班.对其表现出畸轻。
C、对民办学校、特殊教育等存有畸轻倾向。D、对农村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的教育存有畸轻现象。(4)实行教学教材改革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到现在,我围的中小学教材已经修改八次,但从没有这次改动的幅度大、范围广、程度深。这次的教材改革应该说是从课程配臵的角度全面而彻底的进行了一次教材革命,特别是小学综合课的改革。这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
(5)提倡多种办学模式
经济的崛起主要是体制改革,教育的发展主要是体制的改革。要提倡和鼓励多种办学模式,要允许不同体制小同类别的学校并存。上海建平中学在全国率先办了一所中美合资的剑平教育集团,现有地上学校七所,空中学校五所;沈阳二十中校长白景林在辽宁首举义旗,第一个办起了国有民营学校,取得了十分喜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6)加大教育投资规模
这一项虽然是政府的工作,但我们必须提出来,然而,我们一提到这个问题就有一种羞涩和无奈,因为我国和其他国家相比差距太大了。
四、信息社会与教育变革
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物质和能源是主要资源,人们所从事的是大规模的物质生产;而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目的的信息经济活动迅速扩大,并逐渐取代工业生产生活而成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
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以电脑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其表现为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教育信息化可以达到省力化、机器化的效果,但它不是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如果我们仍以传统的教育思想来应用信息技术,其结果无异于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不仅仅是一种信息机器引入教育的过程,更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变革的过程,是一种基于创新教育的思想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
现代教学改革的核心是使学生变被动型的学习为主动型的学习,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可以为学生创设自由探索的学习环境,教师则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教育。
第一,应该全面地认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根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现有4000万青少年网友。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带来了信息的多源性、易得性和可选性,学生可以轻易地获得大量信息,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合理有效地利用互联网,不仅可以大大拓展教师和学生的视野,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获得信息、分析信息、处理问题和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计算机既可以充当平辈的学伴,可以与学习者进行互帮互学;也可充当教师和学生的助手,帮助查找、整理资料,代理通讯联络等。这是信息技术的拟人作用。
第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拟物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我们可以用计算机和网络构造便于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情景,如微型世界、虚拟实验室、虚拟教室等。更自然的做法是让教师和学生使用信息工具,包括效能工具、认知工具、通讯工具,支持其教与学的活动。随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信息技术的拟物作用和从属拟人作用将显得越来越重要。
第三,学会信息化教学设计。从目前国内的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情况来看,存在许多片面性,一讲到计算机辅助教育似乎就是开发课件。其实,课件只是信息化教育系统的一个构件,一个完整的信息化教育系统除了课件外,还需要一个强大的学习管理系统,并需要利用多种信息工具和大量的信息资源作为教学支撑。随着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我们的教学设计水平也应该从CAI设计进化到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是以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学习资源的利用为特征的,其主要教学模式不同于课件的讲授/辅导、模拟演示,而是研究/探究型学习、资源型学习、合作型学习。
第四,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发展教育信息化是要推进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因而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虽然目前教育信息化还难以帮助教师减轻工作负担,但可以鼓励资源共享,让教师懂得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而不是搞大量的低水平重复性开发。进行信息技术教育不要过分注重学科的知识性学习,而应该关心如何应用信息技术工具来解决问题,特别是要把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把技术作为获取和加工信息、为解决问题而服务的工具。从更一般意义上,我们通过信息技术教育来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通过信息能力带动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选择决策能力和交流协作能力的全面发展。
教育信息化首先要以计算机的普及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为重点,着力于培养教师和学生应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要把师资培训作为重点,放在重要位臵,同时要注意纠正重硬件、轻软件和轻人才培养的倾向。以信息化支持和促进教学改革,以教学改革引领信息化是一对辩证的关系。教育教学信息化的根本出路在于不断突破。
五、多元文化与教育变革
所谓多元文化,主要指关于文化形态及处理不同形态文化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理念。而今,多元文化教育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已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多民族国家必须直面的挑战。其中多元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⑴多元文化作为解决文化冲突的基本理念,是抵御诸如文化殖民等形式的文化侵略的有效方式,也是提防诸如故步自封等形式的文化保守行为的有效方式;⑵多元文化石解决教育和学校内部文化冲突,促进群族融合的重要手段;⑶多元文化促进教育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有助于确立平等、接纳和宽容的态度和价值观;⑷多元文化促进教育民主的发展,有助于保护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利,促进教育公平;(5)多元文化促进教育模式的多元化,表现为教育目标、课程内容、教育方法以及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在促进各种文化和不同社会群族之间的和谐相处和共同发展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九 个体个性化:个体个性化,一般是指个体在在社会适应、社会参与过程总所体现稳定的特征。教育在个体个性化功能是教育的个体功能的表现之一,通过教育既可以培养个体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可以提高个体的独立创造能力和自觉控制能力。所谓的个性化发展,意味着个人的自主能力、独立能力、创造能力与自觉控制能力的提高。
十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及有效发挥的条件 1.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首先,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教育不管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散的、家庭的或是学校的、社会的,都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以教育人为主要目的。学校教育能排除和控制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给人以更多的正面教育,使人按照一定的思想政治方向发展,使年青一代健康成长。
其次,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学校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按照一定的目的,选择适当的内容,利用集中的时间,有计划、有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并进行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而环境中其他方面的影响,往往是自发的、偶然的、片断的,是不能与学校教育相比拟的。
最后,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培训过的教师来进行工作的,教师受国家的授权和社会的委托来教育学生。他们有明确的教育目的,熟悉教育内容,懂得教育的规律和方法,能自觉地促进学生的思想、学业、身心按照一定的方向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教育对人发展的主导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2.学校教育主导作用有效发挥的条件
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实现,最重要的条件是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离开了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学校教育的作用无从谈起。另外,还应争取学生家庭、社区和其他社会力量的积极配合,协同一致地去教育学生,发挥多方面力量的优势,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十一 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
1.“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以德国的纳托普、凯兴斯泰纳,法国的涂尔干为代表。他们主张:(1)教育目的不应从人的本位出发,而应从社会需要出发,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2)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它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3)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4)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强调教育目的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它过分强调人对社会的依赖,把教育的社会目的绝对化,完全割裂人与社会的关系,极易导致教育对人的培养只见社会不见人,单纯把人当作社会工具,而不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来培养,造成对人发展的严重束缚和压抑。
个人本位论把满足个人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以法国的卢梭、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德国的康德、法国的萨特为代表。他们主张:(1)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2)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及其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3)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的发展时才有价值,教育的价值应当以其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
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重视教育的个人价值,强调教育目的从个人出发,满足个人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特别是在文艺复兴以后的历史条件下,它对于打破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对人的束缚,倡导人的自由和个性解放,提升人的价值和地位,使教育回归到人间等方面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激进的个人本位论者离开社会来思考人的发展,无视个人发展的社会需要和社会条件,甚至把满足个人需要和满足社会需要对立起来,把教育的个人目的和社会目的看成是不可调和的,这极易导致唯自由论和个人主义倾向。可见,个人本位的价值取
向与社会本位论一样,具有明显的片面性。
2.“内在目的论”与“外在目的论”
杜威把教育目的区分为两类,一类是教育过程以内的目的,一类是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前者是教育本身的目的或者说“活动里面的目的”,后者是从外面强加给教育活动的目的。“教育本身并无目的。只是人,即家长和教师等,才有目的。”杜威要求教育家反对“一般的和终极的教育目的”,认为它是和一切的特殊联系割裂开来的,以至于教与学的过程仅成为达到预定目的的手段。学校应该寻求“具体的目的”,以代替狭隘的、说教的、消极的“一般目的”。可见,杜威有意识地区分了教育目的的类型,即教育的内在目的和外在目的。他反对的是“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一般的目的”,赞成的是“教育过程内部的目的”、“具体的目的”。
3.“教育准备生活说”与“教育适应生活说”
斯宾塞明确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人们怎样生活,教会他们运用一切能力,做到“对己对人最为有益”。他指出:“为我们的完满生活做准备是教育应尽的职责,而评判一门教学科目的唯一合理办法就是看它对这个职责尽到什么程度。”教育准备生活说反映了人们期望通过教育获取能够使个人幸福的知识与能力的现实要求,在今天的教育实践和现实生活中仍然占有一定的地位。
与斯宾塞不同,杜威反对将教育视为未来生活的准备。他认为,一旦把教育看做是为儿童未来的生活做准备,必然要教以成人的经验,而忽视了儿童此时此刻的兴趣与需要,把儿童置于被动的地位。因此,他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教育应该利用现有的生活情境作为其主要内容,教儿童适应眼前的生活环境,即培养能完全适应眼前社会生活的人。
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从分析现实的生产关系人手,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手段和途径,预言了在生产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在消灭了阶级对立和阶级压迫的社会制度中,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性和必要性。马克思使人类千百年来的一个浪漫主义理想成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含义
首先,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就其最基本的意义而言,是指人能够适应不同的劳动需求。马克思始终坚持在劳动发展史中考察人的发展问题,认为没有劳动,社会和个人都不可能存在,更谈不上什么人的发展。其次,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的劳动分工中分析了工人在生产劳动中体力和智力两个方面的片面发展,进而提出,全面发展的人将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在体力和智力上得到协调发展的人。最后,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先天和
后天的各种才能、志趣、道德和审美能力的充分发展,即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领域包括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两个方面。劳动时间创造了人类才能的发展所必须的物质财富,自由时间同劳动时间一样,也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是人的先天和后天的各种才能和志趣、道德与审美能力充分发展的又一个广阔领域,马克思称其为“真正的自由王国”。在这个自由的王国里,个人从事自由活动的时间不断扩大,人的个性因此得到自由发展。
(2)马克思主义论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社会条件
马克思根据大工业生产的发展,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已经具备的客观经济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市场的扩大和交往的普遍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二是大工业的发展使自由时间增多,从而为个人全面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三是大工业的发展使新的产业不断兴起,使社会内部的分工不断发生革命,劳动变换加速,要求人必须全面发展。
十二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的具体要求,有时培养目标也表述为教育目标,它包括三个部分,即培养受教育者的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
培养目标和教育目的的关系?
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他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育目的是对所有 的受教育者而言的,是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 定的对象提出来的。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确立培养目标的依据,培养目标是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制定 出来的,因此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同时,教育目的只有具体化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才能进行现 实操作和具体落实。
十三 中小学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第二篇: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
1.教育是上层建筑
20世纪50年代初,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的发表,引起苏联教育界对教育本质属性的讨论。《苏维埃教育学》杂志编辑部在讨论总结中提出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的观点,因而我国教育本抽的讨论总结中提出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的观点,因而我国教育本质同的讨论自一开始,就是围绕教育是不是上层建筑而展开的。上层建筑说的论点有:
①教育是通过培养人为政治、经济服务的。
②教育与生产关系的联系是直接的、无条件的。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是以生产关系为中介的。
③教育总是存在于一定社会的,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教育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教育的性质也发生变化。因此,历史性、阶级性是教育的根本社会属性。
④上层建筑也具有一定的继承成分。
2.教育是生产力
其论点有:①教育劳动是生产劳动。②教育具有传递生产劳动经验的职能。③教育实现了劳动力的再生产,它把一个潜在的劳动力变成一个直接的劳动力。④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⑤教育与生产力有着直接的联系,为生产力所决定。
3.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属性
双重属性说认为,教育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制约,从来就有两种社会职能:一种是传授一定生产所要求的社会思想意识,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另一种是传授与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用的劳动经验和生产知识,为发展生产力服务。教育本来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性质。不能简单地把它归之于生产力,也不能归之于上层建筑特点的。
其亚种有:①教育一部分属于上层建筑,一部分不属于上层建筑,但整个说来,不能说教育就是上层建筑。②教育一部分属于上层建筑,一部分属于生产力,但主要属于生产力。③教育一部分属于上层建筑,一部分属于生产力,但主要属于上层建筑。④教育既属于上层建筑,又属于生产力。
4.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是通过培养人才来为社会服务的。教育的专门特点决定了它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联系。既同生产力的发展有关,也同生产力关系有关;既同经济基础相联系;同也政治、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相联系;教育的本质是其社会性、生产性、阶级性、艺术性、社会实践性等的统一。它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5.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既同意把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过程,但又对这一学说不太满意,它只是对教育现象的描述,是同义语的反复,而不是对教育内涵的揭示和阐明。有鉴于此,提出“社会化说”,这个过程的规定性就是:教育者以一定的外在的教育内容向受教育者主体的转化,实现人类文化的传递,促使和限定个体身心发展,促使个体社会化。这一学说成立的依据是:它揭示了教育的内部矛盾——社会要求和个体心理发展水平的对立统一;揭示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及其教育的作用。
6.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说”一开始是作为“上层建筑说”中“教育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悖论出现的。有论者认为,不能把教育作为观念形态,唯物主义的观念形态是第二性的,而教育是由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所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与教育思想、教育观点是两码事。作为促使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主要属性,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受教育者给予影响和利用,促使其发展的专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对于长期处于“生产力说”或“上层建筑说”争论的人们来说,“社会实践活动说”似是一股清风,但“社会实践活动说”不久就遇到了“特殊范畴说”的挑战:①培养人的活动,并非人类所有教育现象的本质。②“社会实践活动说”不可能成为教育区别于其他一切社会现象的根本依据。把教育的本质定义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很难说明教育与文学、艺术、道德等其他也具有培养功能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根本差异。③“教育”与“培养”常为通用词语,故为同义反复。
第三篇:关于师生关系本质的几种观点
对师生关系的本质理解的一些观点:
(1)师生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它反映 和包含了社会、政治、经济、道德、文化等关系,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与其它有 关人员发生关系的一种最基本、最主要的关系。”②
(2)师生关系是一种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就是指在教育过程形成的教师与 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概念有两层含义:一是师生关 系是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二是师生关系是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学生 与教师之间的特殊人际关系。”③
(3)师生关系是一种心理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以情感、认知和行为交往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④
(4)师生关系既是社会关系又是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是在特定的教育结构 中表现出来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它具有特定的工作关系、自然的人际关系和深层的社会关系三个不同的层次,三者之间交互作用,构成现 实生活中真正意义的师生关系,在我国当今来讲,即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师生关 系。”⑤
(5)师生关系即是人际关系又是心理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教师与学生 之间的基本人际关系,是师生之间以情感、认知和行为交往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心 理关系。”⑥
(6)师生关系即是社会关系又是心理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 系,又是一种特定的“心理交流”的关系。广义的师生关系既包括整个社会范围 内的师生伦理关系又包括学校范围内的师生心理关系。”⑦
(7)师生关系是一个由多层面关系(指三个或三个以上)构成的关系体系。陈桂生教授认为:师生之间实际上存在三重关系,即社会关系,教与学的工作关
。本文作者曾在师生关系研究综述中做过整理.详见鲍聪.2002年师生关系研究综述。大学教育科
学.2003.(4)。
②李以庄.论新型师生关系[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9).③李广生.8211远程教育网 ④王耘,王晓华.小学生的师生关系特点与学生因素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3)⑧董兴林,刘秀英.素质教育与师生关系[J].摊坊教育学院学报.2002,(2).⑧杨雪梅.小学生的师生关系状况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02,(5).⑦胡波.如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J].教育与职业.2002,(3).
第四篇:教育培训-观点
近年来,教育培训行业日趋成为中国教育的半壁江山。但培训机构毕竟要生存在公办校教育 的夹缝中,没有公办学校得天独厚的办学条件,完全凭教学实力和教学成果争夺市场。伴随 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到来,很多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遭遇寒冬。教育培训机构的三大危机
一、行业诚信度下降,家长信任度降低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2008 年受理的投诉增幅前十位中,教育培训投诉居第三位。2008 年全年受理教育培训类投诉达 2468 件,比 2007 年的 1875 件增长 63.5%。纵观教育培训投诉原因,主要表现为:一是承诺无法兑现,与家长提前签承诺书、提分 保证书等,最后承诺无法兑现;二是宣传时夸大师资,连续上课却没有效果,白白花了家长 冤枉钱;三是承诺了开课时间却不按时开课,导致其它辅导班也没能报上,耽误考生宝贵的 备考时间; 四是不履行合同,家长要求退款,玩文字游戏,千方百计强调学生或家长的过错。等等。总之,因为一些“草台班子”和无合法办学资质培训机构的存在和不诚信经营,导致整 个行业的负面影响愈演愈烈,投诉越来越多,诚信度急剧下降。很多家长缺乏辨别优质教育 机构的经验,带孩子参加了很多辅导班,成绩却在原地踏步甚至下滑,导致家长报班时顾虑 重重,造成整个行业的招生困难。许多品牌培训机构在办学和宣传过程中,深感家长内心的 困惑和戒备,为让家长“眼见为实”,明明白白消费,特邀授课名师在开课前举行规模各异 的公益讲座,使家长直接感受到授课教师的教学魅力。
二、成本增长大于收入的增长,行业良性发展受阻 就近几年的整个行业形势来看,教育培训机构已进入“三高”时代,一是教师工资高; 二是宣传费用高;三是员工成本高。随着教育培训机构队伍的日益庞大,家长的眼光越来越 挑剔;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及家长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家长对学习硬件和软件的要求 越来越高,上课费用越压越低,而对师资的要求越来越高,咨询的问题越来越专业,对教学 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这就迫使教育培训机构,必须利用便利地段的高档写字楼作为教学场地,必须聘用高水平、高知名度的特(高)级专家教师授课,必须录用具有教育专业背景的高水平、高素质工 作人员,还要在教学环节严把质量关,更要在教育服务水平上下足功夫。这些都需要大量人 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才能满足学生和家长的多方需求,这样的高成本投入将造成行业发 展的巨大压力。整个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也由五年前的 40%下降到现在的不足 20%,发展遭 遇“瓶颈”。
三、行业内
的无序竟争,导致机构“内伤”严重 由于教育培训机构数量的剧增,伴随着新一轮培训热潮过后,很多教育机构开始呈现出 “高投入、低回报”的态势,关键原因就是业内的无序竟争,甚至恶性竞争。
大大小小的教育机构鱼龙混杂,但也有些培训机构办学经验丰富,能紧跟当前先进的教 育理念,有自己的教研队伍,正规化的教学管理,科学的课程体系,更有显著的教学效果。而有些机构则为了拉拢学生和家长,片面夸大办学年限和教学成绩,胡乱承诺教学效果,用 普通工作人员冒充一线教师,为了成本低而无原则地降低授课费; 不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地盲 目教学,不研究教育政策地随意开设各类班次,加之师资的混乱,导致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因此,造成很多家长不再信任课外辅导机构,使原本有限的培训市场更加相对萎缩,导致一 些诚实守信、教学优良的教育培训机构,面临着“生存难” “发展难”的问题。抵御危机五招 教育培训机构虽然面临方方面面的巨大压力,但仍有一些培训机构在竟争中立于不败之 地,甚至激流勇进,可见实现教育培训业的复兴并非无计可施。
一、打造品牌优质化 品牌是机构的核心竟争力。据了解,仅就单个中等规模的教育培训机构而言,每年在广 告宣传上的资金投入达 300 万左右,占到机构总收入的 20%以上,如此挥金,只为达到一 个目的——打造一个信誉度高、影响力广的知名品牌。品牌就是形象,品牌就是影响力。品牌推广和树立,一要靠媒体巧妙造势,媒体包括网络、各类纸媒、电视、广播等立体 媒体全面宣传,在第一时间了解机遇并巧妙策划,针对不同的宣传重点,软文、广告、论坛 等全面出击。二要让家长、学生、老师、学校等成为活广告,以优异的教学成绩和教学服务 赢得良好口碑,以口口相传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三要靠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甚 至公益讲座。这些活动可使学生和家长直接体验到培训机构的教学实力和水平,直接提升培 训机构的品牌影响力。
二、加强课程多样化 与公办校相比,教育培训机构胜在一个 “活” 字,班型可根据学生家长需求开办一对
一、小班、大班;单项、单科、全科;早班、晚班;、平时班、周末班,学习时间可以自主安排。在学习时间灵活的前提下,课程设置也要多样化。大多数培训机构的课程设置分为,针 对初一初二高一高二非毕业班,一个学年开设有暑假先修班(衔接班)、秋季培优班、寒假衔 接班、春季培优班四大课程体系;新初
三、新高三的课程设置实行长短结合的方式,短线班 开设有寒假专题班、五一串讲
讲班、考前点题班等,另有暑假预备班、秋季备考班、春季冲刺 班等长线班。课型设置是一个培训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学生报班,不仅追名师,更要挑课程。培训机 构的课程设置一般都是名师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针对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特点而设置 不同的课型,一期课型解决一个阶段的共性问题,各课型之间又有机衔接、环环相扣、首尾 呼应,形成了一个整体的教学系统。教育培训机构,要结合当前的教育特点和学生学习特点,多研发创新课型,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以课型的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管理服务人性化
实现教学管理的人性化、亲情化,就要有完善的人事制度,能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使员工具有归属感和荣誉感;有科学的激励机制,让员工时刻充满工作的热情;有人性化的 员工关怀和和谐的员工关系,让员工感到工作就是丰富的、开心的生活内容。服务的人性化,主要体现在服务的细节上,为提前来到教室上课的老师沏一杯咖啡,在家长面前的茶机上备 一个果盘,在学生上课前电话提醒下天气变化,报名有优惠、有学习资料赠送时的一个电话 通知……。只要做到每个员工都积极关注并完善这些细节,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机构的快 速发展也就顺利达成了。
四、人才复合型专业化 人才是一切发展的原动力,从机构的长远发展来看,必须重视人才的储备,筛选人才时 要择优更要重“质”,注重人才的智力因素,达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目的。首先要重视管理人才的储备。纵观整个经济形势,很多企业在经济危机下苦苦支撑,冻 结招聘计划、裁员、减薪,甚至倒闭,但是唯有教育培训行业表现出坚强的承受力,呈现出平稳的发展状态。有些培训机构在经济危机袭来的初期,就提出了“不裁员、不减薪”的口 号,反而其他行业的裁员减薪,正是大量敛收人才的良好契机。其次要广揽专兼职专业教师。教师是教学质量的主导因素,因此必须吸纳一批走在教育 培训前列的优秀教师。对于教育培训机构而言,教师队伍建设的最佳方式是专兼职教师相结 合,因为兼职教师的优点是影响力大,教学效果好,家长认可度高,很多都是各区县的学科 带头人、教研员、中考高考模考命题人或阅卷人,这是很多家长报班的主要动因;不足之处 是成本高,具有不可控性,有时会给教学造成很多不便。专职教师多是“北漂”的教师、退 休教师,或名牌大学的优秀学生,影响力弱,弱在缺乏一线教学经验,家长不认可;但他们 时间充裕,成本比较低,方便教学调配和管理。如果能以学历
第五篇: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批评教育的问题
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批评教育的问题
发布者: 叶莉霞发布时间: 2011-11-29 17:00:28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批评教育所出现的问题,结合本人见习、实习以及教学期间所见到的教师对学生的批评的实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用唯物辩证法,探讨分析如何切实运用批评教育来达到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唯物辩证法批评教育 教育效果
“我们都熟悉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笔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
批评不是辱骂,不是讽刺挖苦,不是打击报复。批评的目的是为了终止一种错误倾向,改正一种错误行为,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发展方向。为了做到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要求,我们必须掌握批评教育的艺术,让我们教师的批评变得易于接受,甚至于可以说,让我们的批评变得可爱起来。有缺点和错误的学生,从内心深处不愿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真要和老师“较劲”和“对着干”的是极少数极个别的。作为老师,只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善于批评学生,是能够收到满意效果的。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运用教学批评教育学生呢?让我们试着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进行我们的探讨。
一、要分析调查原因,不能不问青红皂白。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现象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任何现象的发生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发生,换句话说,任何现象的发生都会有它的原因和结果。学生不论是思想、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缺点和错误,都有其原因。家庭因素、个人心理、性格特点、社会因素和他人影响等原因不一而足。老师在批评学生时,要作相关调查,做到心中有底,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有目的的针对性批评,就能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学生在听了老师的批评后,会微笑地感激老师,带着悔恨的心情很快地改正。
小森是班上出名的“肇事学生”,上课翘起二郎腿、上课开小差、上课说话,在课堂上捉弄同学,不听老师的指令„„用班上孩子的话来形容就是:“小森又犯错了,又被批评了”。似乎在别的孩子的眼中,小森已经成了“肇事者”。一天,放学后,值日的孩子们在班上打扫卫生,我一走进教室门口就发现桌子还是歪七扭八的,心想:放学到现在十五分钟已经过去了,怎么到现在还不能摆好,我心里突然来了气,脸黑了下来。孩子们看我不高兴,孩子们此时七嘴八舌嚷嚷开,值日班长小戴振振有词地指控着负责摆桌子的小森,说他不摆桌子,孩子们听小戴这么说也一下子把矛头都指向了小森。心想:这孩子上课不听讲,下了课还不劳动,难道真是一点可取之处都没有了?我刚想发火,却发现小森拿着扫把和垃圾斗在教室的角落默默地看着我。而我走过来发现第四组的座位底下都被扫得颇为干净,我稍稍压制了火气,低声问道:小森,你不是负责摆桌子的吗?大家说你不摆桌子„„小森低着头说:老师,我不会摆桌子,所以„„所以我自己拿了扫把扫地。我没有不劳动„„此时,我意识到是其他孩子们的“定向意识”犯错误了,我让小森把手中的扫把放回劳动柜,一字一句地强调:小森,从劳动安排上,摆桌子是你的本职工作,没能摆好就是你失职,但是念在你认真扫地的份上,老师愿意教你怎么摆好桌子,今天比较晚了,老师和你一起摆,学会了,下次,你必须自己完成任务,不可假手于人,更不可以自行更换工作任务,明白吗?小森的脸上慢慢地绽开了笑脸,淡淡的、浅浅的。
二、要分析对象,不能“一视同仁”。
世界上的事物都各有其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搞“一刀切”。每个学生都有个性特点,每个学生心理素质、性格特点等各不相同。有的性格倔
犟;有的性情温和;有的抗挫折能力强,有的则较弱;有的性格开朗,有的性格孤僻等等。另外,学生在班里充当的角色不同,性别也有差异。凡此种种,老师要对各种对象认真分析,采取不同的方式,通过不同的方式甚至不同的语气批评学生,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如果不分对象,“一视同仁”地进行批评,尽管老师的心愿很好,在学生中有“公平”形象,但却使受批评的学生觉得是老师有意跟他过不去。因而,虽经老师批评,却在心里跟老师赌气,有的甚至破罐破摔。
三、要全面看待学生,切忌挖苦讽刺。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因此,我们在分析事物、处理问题时,要坚持全面地看问题,切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师生关系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师徒关系。学生犯了错误,理应诚恳接受老师的批评,但老师在批评学生时,一定要尊重学生人格,尤其是后进生,切忌挖苦讽刺。任何一个学生既有长处,也有短处,即使是后进生,同样有他的闪光点。一位教育家曾说:“爱优生的老师是人,而爱差生的老师则是神。”后进生的缺点、错误更多,他们需要老师更多更耐心的批评教育。如果老师在批评学生时,既注意尊重他们的人格,又方式得当,言辞诚恳,那么,他们在接受老师批评时,会觉得老师可亲可敬,对自己所犯错误追悔莫及。如果老师批评学生时,不尊重其人格,挖苦讽刺,那么,学生不但不接受老师的批评,有时甚至使老师难以收场。
四、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切忌一棍子打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孤立静止,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因此,我们在批评学生时,要坚持发展的观点,不可静止地看待每个学生,不可因学生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的缺点或不足而否定他(她)的全部,否定其将来。
当然,老师教育学生的手段、批评学生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作为教育者的老师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受教育者的学生有这样或那样的弱点和缺陷,这些弱点或缺陷包括思想、性格、行为、习惯、心理、生理等诸多方面,需要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来塑造,使之成为不断完善、不断成熟的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而学生首先是社会之人,他们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他们和社会、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学生又是鲜活的个体,他们的身心在不断变化,他们是国家、民族的希望之所在,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就在他们之中。因此,老师教育学生要带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个学生,即使是批评学生也要坚持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这样才不至于伤害学生,同时又达到批评的目的,收到批评的效果。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正确认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