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档版卫生部关于改进公立医院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若干意见
广州市精神病医院医院信息公开目录(信息公开 就诊预约下载)卫生部关于改进公立医院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若干意见
卫医管发〔2010〕1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促进公立医院在改革发展中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改善群众看病就医体验,在总结各地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现就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改革公立医院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提出以下意见。
一、坚持推进预约诊疗服务
(一)继续推动在公立三级医院实行预约诊疗,稳步向二级医院扩展。探索门诊和出院病人复诊实行中长期预约,有条件的地方试行门诊24小时挂号和预约服务。
(二)制定统一的预约诊疗工作制度和规范,把预约诊疗与病案管理和医疗保障制度有效衔接,不断提高患者预约就诊的比例。探索建立以城市或全省(区、市)为单位的预约平台,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同时,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三)制定改善门诊服务、方便患者就医的绩效考评和分配政策,鼓励医务人员积极从事晚间门诊和节假日门诊。
(四)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基层医院建立分工协作关系,做好医院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及医院间的预约转诊服务。
二、优化门诊流程,增加便民措施
(一)修订完善门诊管理制度,保障医务人员按照既定安排出诊。加强门诊信息公开和咨询服务,帮助患者预约诊疗和准确挂号,提高患者有效就诊率。
(二)探索医务调度管理制度改革,妥善安排医疗资源,根据就诊病人数量和峰谷及时调配。做好门诊和辅助科室之间的流程控制和衔接,加强门诊各科室之间的协调配合。
(三)优化门诊布局结构,合理安排患者就诊过程,增加便民措施,减少就医等待,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三、加强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
(一)合理安排急诊力量,配备经过专业培训、胜任急诊工作的医务人员,标化配置急救设备和药品。
(二)落实首诊负责制,与120建立联动协调制度,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建立急诊、急救转介服务制度。
(三)加强和改进执行急诊分区救治、绿色通道进入住院救治和手术救治。改善急诊“绿色通道”,建立创伤、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密切科室间协作,确保患者获得连续医疗服务。
(四)加强急诊检诊、分诊,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修订完善急诊标准,有效分流非急危重症患者。
(五)对全体医师、护士进行急救技术操作规程的全员培训,实行定期培训、合格上岗制度。
四、改善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
(一)修订患者转院、转科工作制度,修订入院、出院服务管理制度和标准,改善入院、出院服务流程,方便患者。
(二)为患者办理入院、出院手续提供个性化服务和帮助。做好入院、出院患者的指示、引导工作,入、出院事项实行门诊交代或床边交代。急诊入院患者实行病人由急诊科诊疗过渡入院或直接进入科室抢救与办理入院同步方式。
(三)加强转诊、转科患者的交接,及时传递患者相关信息,为患者提供连续医疗服务。对于转科病员要做到内部精细化管理。
(四)对转院、住院诊疗提供预约,逐步实现转院诊疗服务从床边到床边,从社区到床边的标准化连续服务。做好入出院手续办理及结算时间预约安排,避免病人等候。
(五)加强出院患者健康教育和重要患者随访预约管理,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和对出院后医疗、护理及康复措施的知晓度。
五、改革医疗收费服务管理与医保结算服务管理
(一)改革公立医院收费服务管理,减少患者医药费用预付,方便参保参合患者就医。
(二)与医疗保障管理机构协作配合,探索实施总额预付、单病种付费(收费),与预约诊疗措施相结合,识别患者医保身份,逐步实现患者先诊疗后结算。
(三)逐步推行持卡就诊实时结算,患者在定点医院就诊发生的医疗费用,除个人应缴的部分外,其余均由医疗机构和基本医疗保险、商业保险和各种结算制度、经办机构直接进行结算。
六、规范临床护理服务,实施整体护理模式
(一)落实护理人员配置标准,健全护理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二)提供与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相适应的护理服务,确保基础护理与分级护理措施落实到位。
(三)注重人文关怀,实施整体护理模式,为患者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及精神等多方面需求的人性化护理服务,减少并逐步取消患者家属陪护。
(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认真听取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不断改进护理工作。
七、加强精细化管理,提高服务绩效
(一)以缩短平均住院日为切入点,优化医疗服务系统与流程。
(二)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合理配置和利用医疗资源,逐一解决影响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各个瓶颈环节,减少患者预约检查、院内会诊、检查结果等方面的等候时间。
(三)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流程管理和科室合作,有效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为患者提供便捷、满意的医疗服务。
(四)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探索单病种质量控制和单病种付费改革,推动医院提高绩效。
八、落实患者安全目标,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一)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开展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支持中国医院协会在全国各医院开展年度患者安全目标活动。落实患者安全目标,保护患者、医务人员及其他来院人员安全。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和术式错误。
(三)落实临床药师制和处方点评制度,提高药物治疗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四)改善医务人员沟通,正确、有效执行医嘱。落实医院感染控制和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防范医疗安全事件的发生。
九、开展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有效减轻患者负担
(一)选择常见恶性肿瘤、肾功能衰竭、小儿白血病、先心病等发病率高、疾病负担重、社会影响大的重大疾病,借鉴发达国家的肿瘤诊治经验,立足我国国情,制定符合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医疗保障和基本药物供应原则的规范化诊疗指南,开展重大疾病的规范化诊疗试点工作。
(二)探索基于规范化诊疗的单病种支付与收费办法,控制医疗费用,有效减轻重大疾病患者医药费用负担。
(三)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逐步建立病理远程诊断和会诊系统,逐步解决县医院病理诊断问题,保障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的基础质量。
十、加强投诉管理,积极推进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一)加强医患沟通,防范医疗纠纷。实行医疗工作“首诉负责制”,设立或指定专门部门统一接受、处理患者和医务人员投诉,及时处理并答复投诉人。
(二)根据患者和医务人员投诉,开展医疗服务的持续改进。
(三)积极推进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和医疗责任保险工作,完善“大调解”,与司法、医疗责任保险等部门紧密配合,在县(市、区)设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培训专职人民调解员。
(四)组织公立医院统一加入医疗责任保险,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化解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把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减轻群众经济负担纳入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完善政策制度,对医院的工作制度进行清理,做好废、改、立工作。要教育医务人员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技术标准,搭建统一平台,为做好各项工作打好基础。有关工作进展情况请及时报我部医疗服务监管司。
二○一○年二月一日
第二篇:关于改进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报告
关于改进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报
告
局:
为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促进医院在改革发展中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改善群众看病就医体验,我院在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开展“改进医院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工作,现将此项工作的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推进预约诊疗服务
我院建立了预约诊疗工作制度和操作流程,实施现场预约、电话预约挂号诊疗服务,实施便民措施。设立门诊咨询和便民电话服务。
二、优化门诊流程,增加便民措施
我院在导诊台以宣传栏的方式设立就诊流程图,从“就诊”到“收费”能患者一目了然。另外,便民开水的增设令便民服务更周到,更贴心。
三、加强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
四、改善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我院积极开展住院患者出院随访服务,对儿科、妇外科、产科、新生儿科的出院患者进行病情康复指导、用药指导、康复锻炼指导、心理指导等方面随访服务。使患者得到实惠,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五、改革医疗收费服务管理与医保结算服务管理
六、规范临床护理服务,实施整体护理模式
启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取得一定成效在创建过程中。
1,进一步保障医疗安全,和谐医患关系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病房建立了责任护士对患者的责任制,护士对自己负责的患者实施全程、全面的整体护理服务,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护士更加细致、全面地掌握患者病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将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有机结合,不仅保障了患者的医疗安全,也使医护沟通、合作更加密切,与患者和家属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后,医疗投诉和纠纷明显减少,医患关系明显改善,病房氛围和谐温馨。
2,不断丰富和拓展护理服务 提供“一对一”陪伴分娩服务。3,实行责任护士分管病人的分工方式 4,建立出院后随访制度
七、加强精细化管理,提高服务绩效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三基三严”培训考核。2,对医德医风、优质服务、规范医疗工作程序,药物比例、医疗费用的的控制等不符合“三好一满意”中“服务好、医德好、质量好、群众满意”等问题,制定下一步整改措施。做到群众满意为最终目标。
八、落实患者安全目标,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努力探索新的载体,紧密结合群众需求和医院工作特点,扎实开展亲情化服务,把党建工作做好,切切实实为老百姓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果.九、开展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有效减轻患者负担 举行危重孕产妇应急救护现场演练。
十、加强投诉管理,积极推进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1,开展医德医风考评,实施对医务人员有效的奖励和约束机制。
2,我院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建设,规范医德医风管理,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向全国先进人物学习。
第三篇:关于改进医院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自查报告(精选)
关于改进医院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自查报告
为改进我院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提高服务质量,改善群众看病就医体验,根据《卫生部关于改进公立医院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若干意见》(卫医管发〔2010〕1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积极开展了相关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优化了门诊流程,增加了便民措施
我院制定了改善门诊服务、方便患者就医的绩效考评和分配政策,鼓励医务人员积极从事节假日门诊;修订完善了门诊管理制度,保障医务人员按照既定安排出诊;加强了门诊和辅助科室之间的流程控制和衔接,加强了门诊各科室之间的协调配合;增加了导诊服务台、免费提供轮椅和开水等便民措施,减少了就医等待,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
二、加强了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
我院合理安排急诊力量,配备经过专业培训、胜任急诊工作的医务人员,配置了急救设备和药品;认真落实了首诊负责制,对急危重症患者实行了全天24小时免费接诊;加强和改进了绿色通道进入住院救治和手术救治。建立了创伤、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密切了科室间协作,确保患者获得连续医疗服务;加强了急诊检诊、分诊工作,能够做到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修订完善了急诊标准,有效分流了非急危重症患者;对全体医师、护士进行了急救技术操作规程的全员培训,实行定期培训、合格上岗制度。
三、改善了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提高了服务水平
我院修订了患者转院、转科工作制度及入院、出院服务管理制度和标准,改善了入院、出院服务流程,最大限度方便患者;为患者办理入院、出院手续提供个性化服务和帮助。对入院、出院患者进行指示和引导,入、出院事项实行门诊交代或床边交代。急诊入院患者实行了病人由急诊科诊疗过渡入院或直接进入科室抢救与办理入院同步方式;加强了转诊、转科患者的交接工作,能够及时传递患者相关信息,为患者提供连续的医疗服务;加强了出院患者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和对出院后医疗、护理及康复措施的知晓度。
四、规范临床护理服务,实施整体护理模式
我院认真落实了护理人员配置标准,健全了护理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了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能够提供与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相适应的护理服务,基础护理与分级护理措施能够落实到位;我院注重人文关怀,实施了整体护理模式,为患者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及精神等多方面需求的人性化护理服务;积极开展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认真听取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不断改进我院的护理工作。
五、加强了精细化管理,提高了服务绩效
我院以缩短平均住院日为切入点,优化了医疗服务系统与流程;还合理配置和利用医疗资源,解决影响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各个瓶颈环节,减少了患者检查、院内会诊、检查结果等方面的等候时间;加强了重点学科建设、流程管理和科室合作,有效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为患者提供了便捷、满意的医疗服务;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及单病种质量控制工作。
六、落实了患者安全目标,推动了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我院加强了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开展了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工作;严格执行了查对制度,提高了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和术式错误;落实了处方点评制度,提高了药物治疗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落实了医院感染控制和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以防范医疗安全事件的发生。
七、加强了投诉管理,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我院实行了医疗工作“首诉负责制”,设立了专门部门统一接受、处理患者和医务人员投诉,及时处理并答复投诉人;根据患者和医务人员投诉,开展了医疗服务的持续改进。总之,我院通过改进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工作,提高了服务质量,改善了群众看病就医体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将继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强管理,不断创新,使各项工作再创新高。
第四篇:岑溪市中医院关于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情况的总结
岑溪市中医院关于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情况的总结
我院根据上级部门的有关要求,结合我院情况,加强了医院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对方便群众就医进行了一系列措施,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医院领导高度重视,专门就方便群众看病就医问题进行了会议讨论,加强门诊巡视制度。医院领导每周安排一位院级领导在门诊接待患者及家属,及时解决患者就诊时遇到的困难。
2、医院进行了全面禁烟活动。医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领导小组”,负责禁烟的组织领导、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价工作,领导和督促医务人员要做到禁烟表率,带头戒烟。并加大管理和宣传力度,劝阻患者及家属不要在医疗机构内吸烟。
3、建立投诉管理办公室。二级以上医院要建立统一名称的投诉管理办公室,配置专职工作人员,统一接受、处理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各种投诉。各医院应该在显著位置公布投诉管理部门、地点、接待时间及其联系方式。对于患者投诉,医院回复不得超过5个工作日。医院投诉管理部门应当定期统计投诉情况,并进行院内通报,统计结果应当与医师定期考核、医德考评、评优评先等结合。
4、积极优化就诊及收费流程。我院要合理利用医疗资源,优化门诊布局结构,根据就诊病人数量的峰谷及时调配,缩短病人就医等候时间。二级以上医院收费站排等候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
实施整体护理模式。二级以上医院要成立病人服务中心或相关服务部门,专人负责接送病人检查,为病人送取各项检查结果,提供与病人的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相适应的护理服务。
保证患者就医安全。各级医院应在门诊大厅、药房、收款处、疗区、走廊及电梯内安装摄像探头,确保病人、医护人员及其他来院人员的权利和人身安全得到保护,避免发生盗窃和其它人身伤害事件。
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全省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利用全省统一的建行预约诊疗信息系统实行预约诊疗。实行病人选择医生制度,加强门诊信息公开和咨询服务,帮助病人准确挂号,提高病人有效就诊率。
提供私密性诊疗环境。全省各级医院在诊疗活动中要注意保护病人隐私,为病人检查、治疗时要提供必要的私密性的环境和空间,同时对病人的检查、检验、诊断结果进行保密。
缩短平均住院日。在保证病人治疗质量的前提下,缩短住院病人的各项检查报告时间,同时有效缩短出院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减少病人负担,综合医院平均住院日逐步控制在8天以内。目前未达到控制水平的,应于年底前,在去年平均住院日的基础上降低2天,逐渐达到目标水平。
实现个性化服务。改善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做好入院、出院患者的指示、引导和指导工作,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和帮助。(
第五篇:卫生部关于在公立医院施行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意见
卫生部关于在公立医院施行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意见
发布日期:[09-11-04 10:09:36] 点击次数:[865
卫医管发﹝2009﹞9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工作部署,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看病难”问题,改善医院系统服务功能,方便群众就医,在总结各地、各医院工作经验和借鉴学习国内外技术服务行业先进服务方式的基础上,决定在公立医院率先施行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现就有关事项提出以下意见:
一、提高对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认识
预约诊疗服务工作是公立医院以病人为中心开展医疗服务的重要改革措施,对于方便群众就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在公立医院率先施行预约诊疗服务工作,有利于患者进行就医咨询,提前安排就医计划,减少候诊时间,也有利于医院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降低医疗安全风险。积极推进预约诊疗服务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院科学管理的重要举措,是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内在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公立医院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认识,把这项工作精心组织实施好。2009年11月开始,公立医院中的所有三级医院都要开展预约诊疗服务,二级医院也要逐步开展这项工作。
二、积极推动公立医院开展预约诊疗工作
(一)定期更新门诊诊疗科目信息。医院要根据院务公开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定期公布并及时更新门诊诊疗科目、医务人员的专业特长和出诊时间,及时公布节假日的值班安排,以方便群众选择预约和就诊。医院应每季度更新一次门诊诊疗科目,每月更新一次医务人员出诊时间和专业。出诊安排一经确定,原则上在一周时间内不作变动。
(二)改进预约诊疗服务的组织实施方式。要将预约诊疗服务工作作为医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与病案管理工作结合起来,逐步运用信息技术,为病人提供优质预约服务。在起始阶段,可以以医院为单位组织实施预约诊疗服务工作,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探索组织若干家医院联合建立网络挂号平台。鼓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医院在同一个平台上开展预约诊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向医院转诊病人一般应提前预约。
(三)逐步提高门诊预约挂号的比例。医院要制订服务标准引导患者通过预约挂号就诊,逐步提高预约挂号占门诊挂号尤其是专家门诊号的比例。提倡实行分时段预约,按照预约优先的管理原则,逐步做到预约挂号患者优先安排就诊。对于需要复诊的门诊患者,接诊医师要主动提示患者可以通过预约挂号复诊。要努力做到出诊医师预先了解预约患者的有关信息,对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和设备检查的患者提前做出适当安排。对于未能按约定时间来就诊的患者,医院可以采取适当措施提醒患者注意。
(四)加强出院病人复诊的预约服务。逐步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对出院病人复诊实施连续管理。
] 加强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联网协作,重点对恶性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出院后的病人进行跟踪管理,提高管理的技术含量。对于复诊的出院病人,要逐步开放住院部医师预约服务。
(五)拓宽提供预约诊疗服务的途径。要结合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动和实施预约诊疗工作。医院可以通过在门诊大厅设置专用设施、设立专门服务台和服务窗口等形式,向来院患者提供预约服务,也可通过医院专线电话(包括手机)、12320公益电话、互联网等形式提供预约机会。
(六)规范医务人员出诊管理。医务人员要按既定的时间出诊,特殊情况下需要变动的,要及时提前公告并安排资质相当的医师出诊,并与已预约患者联系沟通,取得患者的理解。要完善激励制约机制,形成有利于预约诊疗服务工作开展的氛围。要按照医院工作制度要求,规范医务人员特别是专家出诊、会诊、休假等的管理。
(七)做好预约诊疗患者的服务工作。工作人员要关心体贴患者,解答问题时要文明礼貌,耐心细致。要尽量简化手续,按计划安排就诊。对于70岁以上的老人及来自外地的患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诊的患者,应重点做好预约安排。门诊检验、放射等科室要对预约诊疗病人做好辅助服务,各种检查化验结果做到及时准确。
三、加强对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管理
(一)完善医院工作制度。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按照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要求,对公立医院门诊挂号制度和有关工作制度进行改革。加强对号源的分配管理,制订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案和流程文本,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二)加强保障条件建设。公立医院要为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配备相应人员和适当的装备。要加强人员培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业务水平。对门诊各科室和辅助科室之间的工作进行合理安排,做好服务流程之间的衔接,加强协作、配合,提高工作效率。
(三)规范预约诊疗收费管理。公立医院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必须按照物价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收取挂号费用和相关费用,不得擅自提高收费标准。公立医院不得与任何社会中介机构合作开展向患者收取费用的预约挂号服务。已经与社会中介机构合作开展有偿预约挂号服务收取额外费用的,要立即进行清理整改。预约挂号和就诊时应要求患者使用本人的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实名办理。
(四)做好分诊和预检分诊工作。要加强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培训,做好预约诊疗咨询服务,科学合理安排各诊疗科目分诊工作。要做好预检分诊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工作制度,防止院内感染。
四、认真做好组织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公立医院要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确定专门机构并指定专人负责预约诊疗工作,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医院应有一名副院长分工负责预约诊疗工作。各科主任应加强门诊业务技术指导,并确定专人负责做好门诊与住院部预约诊疗的衔接工作。
(二)抓紧工作落实。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公立医院要结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措施的推进,明确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阶段目标和长期目标,制订工作方案,确定工作进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好有关方面的衔接配合,突出重点,抓紧落实。
(三)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通过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宣传预约诊疗工作的意义、优势、政策、方法等,使广大患者和社会各界知悉,引导患者主动预约诊疗。各级各类公立医院要做好广大医务人员的动员组织工作。
(四)开展指导检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加强工作指导。要对公立医院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定期分析预约诊疗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要把预约诊疗服务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医院管理和医院评审评价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〇〇九年九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