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方政府是土地违法主体之一范文
地方政府是土地违法主体之一
在中国,本负有监管责任的地方政府是土地违法的主体。我国土地管理是上一级管制下一级,下级政府和个人、单位必须按照上级政府规定的法规和规划执行,否则就是违法。这里的依据是,1986年制定、我国最核心的土地管理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分级审批;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依据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
这里暗含两个含义。首先,下一级政府行政机构的土地规划必须经由上一级政府行政机构确定和批准,下级政府如若不按照上级批复的规划用地便是违法。其次,在本级政府用地规划确定的情况下,需要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法律要求向相应的政府机关申请土地、合理使用土地,如若不按规章执行便是违法。
从这两个方面出发,土地管理工作是否违法便可以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是土地审批、土地规划执行情况,针对对象是当地政府中有土地审批权力的行政部门;二是使用土地过程中土地的单位和个人的行为。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土地违法行为在一项法规中被明确规定下来。2005年8月31日,国土资源部发布了《查处土地违法行为立案标准》(下简称立案标准),明确规定了4种违法土地的类型:1,非法转让土地类;2,非法占地类;3,破坏耕地类;4,非法批地类。
在现实的土地督察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上述的第一个方面,即审查有土地审批权力的政府行政部门是不是真的在按照土地规划和土地相关法律行事,这就是以往被媒体热议的“土地问责”。
其所依据的法规,《违法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实际上也是针对《立案标准》第4类违法使用土地的方法,即针对地方政府各类相关行政机关的各种可能的违法土地管理的行为,作出了具体分类和相应的处罚规定。具体有,不按照规划要求的用途批准用地,私自扩大用地指标,擅自批准农用地转用,违法进行土地证书方面的管理,以及在有关土地资金方面违法的规定。
按照2004年10月21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规定了建设用地在数量上的分权。《决定》规定:调控新增建设用地总量的权力和责任在中央,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权力和利益在地方。据此,地方不按照规划私自转用农用地就是违法,但调整原本已经在城市中的国有土地的建筑用地具体用途是被允许的。
从上可知,地方政府违反法律法规适用土地,主要在于将使用土地的权力伸到中央政府的权力中,因各种目的不按照规定“新增”土地使用。其中,也不排除地方政府在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时,不按照法律法规而违法。
对此,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局长张新宝如此说到:“一些本该负有监管责任的地方政府却成了土地违法的主体。
据国有资源部督察局的统计,地方政府违法用地具体的做法主要是两种。第一种是在规划计划之外扩大建设用地规模,主要方式是“以租代征”、“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名义,或直接“未批先用”,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以租代征是指,为了规避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通过出租(承租)、承包等方式非法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工商企业项目建设的“以租代征”行为。第二种是,压低地价甚至是零地价出让工业用地,擅自扩大工业用地规模。
为了排除低价或零地价出让工业用地的违法事件,国务院于2006年8月31日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国家根据土地等级、区域土地利用政策等,统一制订并公布各地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不得低于土地取得成本、土地前期开发成本和按规定收取的相关费用之和;工业用地必须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其出让价格不得低于公布的最低价标准。
中国有着复杂的土地管理行政体系
国土资源部是土地管理最核心的部门,其下属司局在职能上,总体而言交接之处不大。其中,与土地管理有关的主要有以下6个:国家土地监察,规划司,耕地保护司,地籍管理司,土地利用管理司,执法监察局。
规划司管理土地规划;耕地保护司主要涉及有关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各方面的管理,包括保护、转用、征收等方面;土地利用管理司主要涉及城乡建设用地和土地市场的管理工作;地籍管理司对土地所有权、使用权进行确认、登记、变革进行调查和管理;执法监察局监察所有类型的国土资源,查处重大土地、矿产违法案件;国家土地督察检查土地违法违规事件,并承担责令限期整改的具体工作,其中,对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事项督察也是其重要职责之一。
除了国土资源部,在土地管理中,还有许多其它部委合作,对土地的某一方面进行管理。在牵扯到地方方各级政府时,国土资源部尤其需要与其它相关部委联合开展工作。
首先是土地的规划,由各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具体承办,并审查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证书的确认和登记方面,虽然主要是由地籍管理司管理,但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方面,财政部和农业部也需要参入其中。2011年5月16日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国土资源部会同财政部、农业部成立全国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具体负责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日常工作。市(县)政府是农村集体土地登记的法定主体,市(县)成立以政府领导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国土资源部门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在国有土地储备方面,由于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以及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等,国土资源部必须和财政部、人民银行共同编制年度土地储备计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和土地市场供需状况等。
在耕地保护方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耕地保护是第一责任。为了监督有行政权力的地方政府,国土资源部会同农业部、监察部、审计署、统计局等几个部门定期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最后向国务院报告。
另外,有处罚权力的行政机关系统也是土地管理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规定:“对违反法律规定擅自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发生非法占用基本农田的、未完成耕地保护责任考核目标的、征地侵害农民合法权益引发群体性事件且未能及时解决的、减免和欠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未按期完成基本农田图件备案工作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对有关责任人员由上级主管部门或监察机关依法定权限给予行政处分。”
在全国有全方位督察土地使用情况的国家土地监察局,并不能直接查处案件。2006年7月13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对发现的土地利用和管理中的违法违规问题,由国家土地总督察按照有关规定通报监察部等部门依法处理;国家土地督察局不改变、不取代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土地主管部门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管理职权。
两种土地,两套管理思路
土地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财富,在中短期内,总供给是固定的。对此,相对稀缺的土地,它的所有权属性就尤其重要,因为土地的各种规章制度,便是从所有权衍生开去的。这衍生开去的土地权力有土地的规划、审批、储备、使用、转让和监督。但同时,我国又实施严格的土地用途管理制度。因此,这两者的交叉形成了我国土地管理最粗犷的线条。
目前,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是1986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8.28第二次修正)中明确指出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具体的所有权归属又分为两种:城市市内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农村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同时,我国实行的是严格的土地用途管理制度。《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
首先是,两种土地在申请不同用途时,行政路径不同。
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的,由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集体土地使用权证书,确认建设用地使用权。
单位和个人依法使用国有土地,由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
其次是,只有国有土地有储备制度,农民集体所有只有征收与否一说。
国有土地的土地储备,由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财政及当地人民银行相关分支行等部门共同编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备案。储备土地完成前期开发整理后,纳入当地市、县土地供应计划,由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统一组织供地。
但是,储备土地并不可以无限制的储备下去。如若一块储备地两年之后还未供应出去,那么就必须抵扣相同数量的农用地转用数量。
再其次,土地用途转变,或土地所有权转变时,只有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审批权。
2004年10月21日,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明确规定: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审批权在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不得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下放土地审批权。其中,涉及到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中确定的农用地转用指标。
县级和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根据需要,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地开垦区、建设用地区和禁止开垦区。其中,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还应当根据土地使用条件,确定每一块土地的用途。
中国“双轨制”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1951年,全中国大地上进行了一场“土改运动”,政府对每一块土地发放土地所有证。1950年11月25日,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颁发的《关于填发土地房产所有证的指示》,其第一条如此说到:
“根据共同纲领第二十七条:“保障农民已得土地的所有权”,及土地改革法第三十条;“土地改革完成后,由人民政府发给、颁发土地证的规定:凡土地改革已经完成的地区,为切实保障土地改革后各阶层人民的土地房产所有权,巩固与提高农民生产情绪,不论农民新分的土地及原有土地,均应一律颁发土地房产所有证。同样,对土地改革后分给地主的土地房屋,也发给所有证。发新证时,应根据土地改革法第三十条之规定,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土地契约,一律作废,并予缴销。”
这一“土地证”,被明确地提出是保障农民土地的“所有权”。
不过,随后全社会开始农业合作社的建设,逐渐的把农民土地私有制变成农民集体所有制。
1952年普遍成立了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由初级社普遍转为高级社,1962年又在高级社的基础上成立了人民公社。根据《农业合作社示范章程》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的规定,在农业合作社初级阶段,土地以入股形式参加统一经营,保留农民对土地的私有权,对入社的土地评定产量,根据产量规定土地报酬。转入高级合作社后,把私有土地转为合作社集体所有。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即《六十条》)规定:“生产队范围内的土地,都归生产队所有。生产队所有的土地,包括社员的自留地、宅基地等等,一律不准出租和买卖。”
至此,在我国农村,土地只能集体所有。虽然《六十条》从来只是一个“条例”,而且还只是一个“条例草案”,但它规定的土地所有制一直延续到今天。
需要注意的是,土地改革运动的范围只限于农村。1949年4月25日毛泽东、朱德签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中明确强调:“城市的土地房屋,不能和农村土地问题一样处理”。
同时,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要保护城市居民的土地所有权。1954年《宪法》规定:“国家依照法律保护手工业者和其他非农业的个体劳动者的生产资料所有权”以及“资本家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其他资本所有权”,而且,“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各种生活资料的所有权”
尽管承认城市居民的土地所有权,但中央通过“国家经租”的方式曲线城市土地“国有化”进程。国家经租是指,“由国家进行统一租赁、统一分配使用和修缮维护,并根据不同对象,给房主以合理利润”。
1956年1月18日,中央于批转了中央书记处第二办公室提出的《关于目前城市私有房产基本情况及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意见》。《意见》提出,要对私有房产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改造的“总的要求是加强国家控制,首先使私有房产出租完全服从国家的政策,进而逐步改变其所有制”。
由于丧失自主经营权,房主实际上也丧失了房屋所有权。在1964年9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国家经租的房屋不允许继承问题的批复》中称:“国家经租房屋的业主实际上已经丧失了所有权。因此业主死后,经租房屋不能允许他的家属继承”。
在法律的名义上,城市土地还维持着城市土地私有权。这种名义上的维护,在1982年通过的新的《宪法》中,被明确废止了。因为1982年《宪法》明确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不过,“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这一条,具体是如何写入1982年宪法的,目前尚无资料说明。写入宪法之后,在当时,也并未引起民众的注意。而到了2008年1月15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才正式废除了《城镇个人建造住宅管理办法》这一早就名不副实的法规。
第二篇:违法建筑处罚主体讨论
当前,随着城市和村、镇建设改造步伐的不断加快,拆除违章建筑矛盾日益凸现,加之由于法律、行政法规将违章建筑的处罚权分别赋予了不同执法部门,各执法部门又因执法的多因性,所以有些地区或多或少的存在着相关执法部门争处罚权或相互推诿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对违章建筑的及时处置。就违章建筑处罚主体作粗浅探析,以利对违章建筑能高效、及时处理。
对违章建筑处罚,我国相关法律、行政法规中有比较多的规定。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四条规定:“农村土地承包后,土地的所有权性质不变。承包地不得买卖。”第八条规定:“农村土地承包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保护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未经依法批准不得将承包地用于非农建设。”第六十条规定:“承包方违法将承包地用于非农建设。以上行为属于承包土地上改变承包土地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六十五条规定:“ 在乡、村庄规划区内未依法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这类擅自改变承包土地用途的执法主体为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一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在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土地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将案件移送有关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第七十三条规定:“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并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四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破坏种植条件的,或者因开发土地造成土地荒漠化、盐渍化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治理,可以并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七十六条规定:“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并处罚款;对非法占用土地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超过批准的数量占用土地,多占的土地以非法占用土地论处。”第七十六条规定:“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并处罚款;对非法占用土地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超过批准的数量占用土地,多占的土地以非法占用土地论处。”第七十三条:“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并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七条规定:“农村村民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房屋或违法用地上产生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规定。”这类违章建筑的执法主体为地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在取得土地许可的条件下,不按规划建设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根据《城乡规划法》第六十八条
规定:“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责令停止建设或者限期拆除的决定后,当事人不停止建设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建设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责成有关部门采取查封施工现场、强制拆除等措施。”这类违章建筑执法主体为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根据《公路法》第五十六条规定:“除公路防护、养护需要的以外,禁止在公路两侧的建筑控制区内修建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需要在建筑控制区内埋设管线、电缆等设施的,应当事先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批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规定:“公路用地是指公路路基宽度加公路两侧行道树、边沟、截水沟(上至坡顶、下至坡脚)外缘起,不少于一米的土地范围,公路用地受国家保护,土地权属属于国有,任何集体或个人不得侵占和破坏;公路保护用地是指从公路两侧边沟外缘起,高等级公路不少于30米、国道不少于20米、省道不少于15米、县道不少于10米、乡道不少于5米的范围,在此范围内从事生产活动不得影响公路交通安全畅通,不得构建任何永久性建筑物。”这类随意在公路两旁非法建设的执法主体为县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根据上列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国土部门、建设部门、公路管理部门、乡镇政府等对不同区域内的违章建筑均拥有处罚权。法律和行政法规既以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标准赋予了不同执法部门对违章建筑行使处罚权,又从管理角度赋予了相关执法部门对其管理范围内的违章建筑行使处罚权。总的来说,权力分配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即特殊区域内的违章建筑,无论是城市规划区内还是城市规划区外,由其管理部门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行使处罚权。除特别主管外,城市规划范围内合法土地上的违章建筑主要由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执法。城市规划范围以外,违反乡镇规划,居民未领取建设许可证建“住宅”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行使处罚权,非法占地的或骗取批准的违章建筑,由国土部门处罚和行政执法。当然,有时有些违章建筑既具有违反规划、又具有非法占地等情形,数个执法部门均拥有处罚权,但笔者认为应按正常批准程序,由先行批准的部门行使处罚权,因为,有些法律、行政法规排列顺序时,此项在前、彼项在后并非必然,而是立法的需要,违章建筑形成后,实际产生的影响亦不尽相同。在数个执法部门对违章建筑均有处罚权时,首先,任一执法主体必须考虑不能与其他执法主体依据法律和行政法规所处罚的结果相矛盾。如在城市规划区内未取得规划许可证亦未取得用地许可,规划部门即使认为其影响城市规划,尚可采取改正措施的,也不能对其处以限期改正和罚款的处罚,该处罚只有在取得用地许可等其他许可的情况下,才能考虑适用,否则,即会出现执法上的矛盾,造成因对法律理解的不全面而发生错误;因而此类违章建筑应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为执法主体负责处理,待取得合法用地手续后,方可办理其他许可手续。其次,任何执法主体都不能懈怠行使权利,除法律规定的特别主管外,谁先发现或接到举报谁即应当依法履行职责,但应按法律程序进行处理。
根据以上法律、法规,我们不难看出属于承包土地上改变土地性质的,执法主体为当地人民政府;属于违法用地上产生的违章建筑或构建物的,执法主体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属于取得用地许可上的违章建筑和构建物,执法主体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为确保及时查处城乡违法建设行为,执法部门应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规定,明确自身责任,明确执法主体,及时地对违章行为作出相应处罚,及时打击违章建设的苗头,确保城市、乡镇、村庄规划和建设的有效实施以及土地的依法使用,避免社会财富的浪费和矛盾的扩大,为构建和谐社会恪尽职守。
第三篇:我国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
我国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
中国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币银行、银监会联合下发通知,对呈抬头之势的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予以制止。
针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迅速膨胀的势头,国务院于2010年下发《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下发后,地方各级政府加强融资平台公司管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最近有些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有抬头之势,如违规采用集资、回购等方式举债建设公益性项目,违规向融资平台公司注资或提供担保,通过财务公司、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违规举借政府性债务等。
此次下发的《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通知》指出,地方各级政府及所属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未经有关监管部门依法批准,不得直接或间接吸收公众资金进行公益性项目建设,不得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及其他个人进行摊派集资或组织购买理财、信托产品,不得公开宣传、引导社会公众参与融资平台公司项目融资。
第四篇:土地违法案件查处程序
土地违法案件查处程序
一、受
理
1、范围:
①上级交办
②其他部门移送
③群众举报
2、登记:
对受理的案件,填写《案件受理登记表》
3、处理:
对受理的案件,进行初步审核,并根据审核情况,在七日内作出如下处理:①符合立案件的,立案查处;②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告知交办,移送案件的部门或者举报人;③不属于本部门管辖的,移送有管辖权的部门办理;④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移送有关机关。
二、立
案
1、立案条件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受理行政违法案件后,应当进行审查,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当立案:①有明确行为的人;②有违反土地法律、法规的事实;③依照土地法律、法规的规定应当追究法律责任的;④属本部门管辖和职责范围内处理的。
2、立案步骤
⑴审查。对受理的土地违法案件进行认真审查,听取知情人和有关单位及群众意见,确定是否符合立案条件。审查内容:①案件材料所反映的情况是否可*;②案件的违法性质和情节是否应追究法律责任;③是否应由本级、本部门管辖等。经过初步审查后,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及时立案查处。⑵立案:填写《土地违法案件立案呈批表》,填好以下有关内容:案由、违法单位(人)的基本情况、案件来源、主要违法事实及性质、受理人建议、受理部门意见、主管领导意见。⑶上报:对重大土地违法案件,应当在立案后三日内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在结案后一个月内将处理结果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三、调
查
1、指派承办人。对承办人有关要求:
⑴承办人应当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收集有关证据;⑵承办人在调查取证时,不得少于两人;⑶承办人在调查取证时,应当向被调查人出示证件。
2、询问有关人员
承办人可以向当事人、证人、关系人询问。询问结束,制作询问笔录,经被询问人核对确认笔录无误后,由询问人和被询问人签名或者盖章。
3、勘验检查
现场勘验,制作勘测笔录,由勘测人员,见证人和当事人签名或盖章。
4、收集证据
证据包括:⑴物证;⑵书证;⑶视听材料;⑷证人证言;⑸当事人陈述;⑹调查笔录和现场勘测笔录;⑺鉴定结论;⑻其他
5、责令停止
承办人经调查认定有违法行为,且正在进行的,应当及时发出《责令停止土地违法行为通知书》,送达当事人,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
6、起草调查报告
承办人在案件调查结束后,根据事实和法律、法规,提出违法案件调查报告。
四、处
理
1、集体审议
对违法案件的处理,应当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领导集体审议,并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审议应当制作笔录,由参加审议的成员签名。审议中的不同意见,应当如实记入笔录,并将笔录归入案卷。
2、处理
调查终结的案例,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区别不同情况分别予以处理:⑴认定违法事实不成立的,对立案予以撤销,重大案件的撤销应当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⑵认定违法行为轻微的,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⑶认为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发出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⑷认定非法批地的,撤销批准文件,注销土地登记;⑸认定当事人拒绝、阻碍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⑹认定国家工作人员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分,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无权处理的,提出行政处分建议书并附调查报告和有关证据,移送有处理权的部门;⑺认定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
五、告
知
1、在立案调查后,还应及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对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以书面形式(《行政处罚告知书》)告知当事人作出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和拟作出的处罚,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如陈述权、申辩权,以及申请复议和提出诉讼的权利,但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
2、听取陈述和申辩
当事人按照行政处罚告知书在规定的期限内规定的地点进行陈述和申辩。
3、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不依照《行政处罚法》规定向当事人告知给予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或者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行政处罚决定无效。
六、听
证
1、承办人拟作出拆除、没收、较大数额罚款的处罚,且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听证。
2、听证在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作处罚决定之前进行,由国土资源管理机关中具有相对独立地位的专门人员或机构的主持下,由直接参与案件调查取证的国土资源管理人员和部门为一方当事人,被认为实施了违法行为并将受到处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为另一方当事人,及有关证人,利害关系人等共同参加,口头听取当事人的陈述、辩护、质疑和要求,以进一步澄清事实、核实证据。
3、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接到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后三日内提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听证的七日之前,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及有关事项。
七、决
定
1、经过告知和听证之后,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针对案件的具体情况作出决定:⑴当事人确有违反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依法应受行政处罚的,都应依法决定对违法行为人的处罚;⑵认为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已构成犯罪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⑶当事人有违法行为,但情节显著轻微,可不予行政处罚的,应当作出免予行政处罚的行为;⑷当事人没有违法行为或者依法不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当作出撤销案件的决定;⑸认为依法应当给予当事人行政处分的,依法直接给予行政处分或依法提出行政处分建议书,并将有关证据材料移送监察机关,处理结果应当抄送移送案件的行政机关。⑹对于冲击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以暴力威胁或围攻、殴打、侮辱执法人员,拒绝、阻碍国土资源执法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案件,应当移送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处理。
2、对于决定给予行政处罚的案件,应该制作《土地违法案件行政处罚决定书》。
3、被处罚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法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根据《行政复议法》有关规定,被处罚人应当在知道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土地管理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对责令限期拆除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责令限期拆除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4、查处土地违法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一个月内结案。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结案,报请上一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适当延长结案期限,但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
八、送
达
1、送达时间
土地违法案件行政处罚决定书作出后,应当在三日内送达当
事人及利害关系人,并在宣告后当场交付。
2、送达方式
①直接送达
②留置送达
③委托送达
④邮寄送达
⑤公告送达
3、送达回证
受送达人应在送达回证上,说明收到法律文书的日期,并签名盖章,受送达人拒绝签收时,送达人员在送达回证上注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负责送达人员、见证人签名盖章。
九、执
行
1、当事人自行履行
《土地违法案件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后,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督促当事人自觉履行,当事人履行了的,将履行情况记入《土地违法案件行政处罚决定执行笔录》。
2、申请强制执行
当事人对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在法定期限内既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期满后由作出处罚决定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违法案件行政处罚强制执行申请书》,连同案卷副本送交人民法院,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十、结
案
承办人在违法案件处理完毕后,应当填写《违法案件结案报告》,经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后结案。
结案后,承办人应将办案过程中形成的文书、图件及照片等编目装订,立卷归档。
重大案件和上级交办的案件结案后,应当将下列文书报上一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①土地违法案件行政处罚决定书;②违法案件结案报告。经人民法院审理的,应当附人民法院判决书副本。
第五篇:土地违法案件办案程序
土地违法案件的办案程序
一、土地违法案件的受理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上级交办、巡查发现、其他部门移送和群众举报的土地违法案件,应当受理。对受理的违法案件进行审查,确定是否符合立案条件。符合条件的立案查处。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告知交办、移送案件的部门或举报人。
二、土地违法案件的立案
经国土资源部门审查后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填写《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立案呈批表》,报主管领导审批立案。
三、土地违法案件的调查
土地违法案件经批准立案后,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及时指派承办人,承办人调查取证时不得少于二人,并向被调查人出示行政执法证件。调查取证时必须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收集有关证据,包括:
1、对当事人和证人进行询问,并制作询问笔录
2、进行现场勘验、检查;
3、进行证据收集,及对证据进行审查。
四、土地违法案件行政处罚的告知和听证
1、告知:行政机关在案件调查终结后,办案人员应在做出行政处罚之前,以书面形式告知当事人做出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依据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
2、听证:听证是指行政机关在做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为违法案件的利害关系人提供机会,对特定问题进行论证、辩驳的程序。当事人如不放弃听证权利的国土资源管理机关应当在做出行政处罚之前召集承办人、当事人及有关证人、利害关系人参加听证会,听取当事人的陈述、辩护、质疑和要求。
五、土地违法案件行政处罚决定和送达
1、决定:经过告知和听证之后,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针对案件的具体情况,做出是否行政处罚的决定。当事人确有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应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做出处罚决定。
2、送达: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决定书做出后,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三日内送达当事人,并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必须有送达回证,由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注明收到日期,并签名或盖章。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当事人不在场、不签收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在七日之内依据有关法律的规定,采取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公告送达将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3、执行:行政处罚决定一经做出,并依法送达被处罚人,则行政处罚案件的审理工作即告结束。行政处罚决定即具有法律上的确定力和约束力,当事人应自觉履行,如当事人在规定期限内既不申请复议又不起诉,不自觉履行处罚决定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将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六、结案
承办人在违法案件处理完毕后,应当填写《违法案件结案报告》,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后结案。结案后,承办人应将办案过程中形成的文书、图件及照片等编目装订,立卷归档。
呼兰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