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岔晃车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共5篇)

时间:2019-05-15 02:01: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道岔晃车的原因分析与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道岔晃车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第一篇:道岔晃车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道岔晃车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摘 要:道岔作为轨道线路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保持道岔的安全平稳,对确保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道岔结构、道岔养护、临近道岔线路状态等方面分析了道岔发生晃车的原因,提出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道岔 晃车 分析 措施

前言

道岔是铁路线路设备的薄弱环节,动态检测、静态检查、领导添乘检查所发现的设备病害在岔区地段也占很大比例,影响了行车的安全和旅客的舒适度。因此,我们在日常的设备维修中,应特别注意加强对道岔设备病害的分析与整修,提高道岔设备质量,确保列车通过岔区时的安全平稳。下面从几个方面分析道岔病害的原因。

1.道岔晃车产生的原因

1.1 道岔几何尺寸的变化引起的晃车

由于道岔结构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道岔内部少量的几何尺寸变化就可能引起高速过岔的列车晃车,轨距、水平、高低、方向、查照间隔、护背距离等一定要符合维修标准,特别是容易产生的三角坑,不但影响了舒适度,更带来行车安全隐患。

1.2 道床不稳定引起的晃车

道床的稳定性、弹性和排水性能,对轨道技术状态的好坏、各零部件使用寿命的长短以及养护维修工作量的大小等,在很大程度上起重要作用。道床维修跟不上,是使道岔综合维修收效不明显的根本原因之一,也是轨道几何尺寸变化较快、调高垫板用量较大、保养周期缩短的主要原因。

1.3 转辙部分空吊板引起的晃车

由于道岔转辙部分受电务设备的影响,捣固比较困难,捣固效果差,容易产生空吊板。空吊板一旦形成,除会产生车辆颠簸外,还会使尖轨产生振动,尖轨与基本轨在竖向上的贴靠关系发生变化,引起轮轨关系的变化,产生比较明显的晃车。

1.4 直股护轨缓冲段冲击角变大引起的晃车

列车通过直股的速度远较通过侧股的速度高,直股护轨缓冲段冲击角愈大,动能损失愈大,这是造成车轮通过护轨产生巨大冲击和急剧磨耗的根本原因。道岔护轨在磨耗后,因要调整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采取的办法是将护轨中部背面加设铁垫片,导致护轨作用边发生不规则弯曲,改变了原设计线形,在车轮经过时造成晃车。

1.5曲线引起的晃车

按照振动叠加原理,曲线与道岔之间应该保证足够的距离,但在既有线提速改造中,受地形限制,个别地段曲线与道岔距离太小,这样不但对道岔产生更大的破坏作用,增加了道岔的维修难度和工作量,还会造成晃车。桥涵与道岔距离过近也会产生此类现象。

1.6 相邻道岔之间引轨过短引起的晃车

为了使列车从一组道岔平顺安全地进入一组道岔,应将道岔与道岔之间的引轨(渡线)设定足够的长度,这样做不但使列车运行更加平顺,还可以减少相邻道岔间的影响,但受地形的限制,道岔之间的引轨长度不足,不仅使车辆振动产生叠加,还由于线路与道岔轨底坡、轨顶坡的差异,使快速运行中的列车的轮轨关系在短时间内发生迅速变化,从而引起晃车。

1.7 道岔部件磨耗引起的晃车

道岔在经过一段时间运营以后,由于各部件受力不同,造成各部件的磨耗也不相同,受力较大处磨耗较多,受力较小处磨耗较少,这种磨耗的不均衡对低速列车影响较小,但高速列车对这一变化是比较敏感的,如不及时调整,也会产生晃车。

1.8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引起的晃车

基本轨框架尺寸,尖轨动程不符合规定;尖轨顶铁过长;基本轨弯折点位置不恰当或弯折量不当,基本轨或尖轨有硬弯;尖轨断面宽50mm处内侧刨切长度不够;道岔爬行,四股钢轨错位,各设计对应点不对应等原因造成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引起道岔晃车。

1.9转辙部分轨距扩大引起的晃车

基本轨外侧轨距块与基本轨轨底边缘有缝隙,经过列车长时间的碾压,造成框架尺寸扩大;螺栓直径与垫板孔直径配合公差及螺栓、垫板锈蚀造成的螺栓直径变细,垫板圆孔扩大,加之制造误差导致轨距扩大;尖轨、基本轨侧磨严重;轨距块安装号码不正确等原因造成转折部分轨距扩大引起晃车。

1.10尖轨爬行窜动造成晃车

尖轨处于半自由伸缩状态,容易产生爬行;制造、运输、存放装卸等环节易造成尖轨侧弯,上道后与基本轨不密贴,列车通过时易造成晃车。

2.道岔晃车整治措施

2.1加强对提速道岔检查和维修,几何尺寸要从严掌握,确保高低、水平和尖轨的密贴,特别是要加强对新铺和大修后的早期养护,把病害消灭于萌芽之中。加强日常的设备检查与养护维修工作是消灭道岔晃车的基础,特别是新铺及大修后道岔,各项基础稳定性不良,因此晃车整治也不能一次根除,只有加强日常的养护维修,不断积累,才能逐步稳定基础,达到消灭晃车的目的。

2.2加强道床的综合维修,根据“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修养并重”的原则,在轨道技术状态尚未恶化时,就要适时进行预防性的起道和全面整修,对线路进行破底淸筛,改变道床板结现象,增加道床的弹性和排水性,同时要对道床定期捣固,使之饱满密实,彻底消灭翻浆冒泥、空吊等病害。对道床的整修工作一定要严格落实

周期性,确保线路基础随时保持良好状态。

2.3加强转辙器部分的养护,对轨枕的空吊板问题采取加强捣固,枕下垫等措施,增加岔枕底部与道砟的咬合力,防止空吊板,电务,工务部门之间要密切配合,进行捣固施工,最好采用大机捣固,如果进行人工捣固,要加强转辙、辙叉等重点部位的捣固。实践中发现可以采用不起道,使用眼镜蛇、小蜜蜂等养路机具对道岔进行全面捣固,效果良好。

2.4加强护轨缓冲段冲击角的控制,道岔护轨缓冲段冲击角的选择,侧股护轨是保证机车车辆轮对进入护轨缓冲段时与进入转辙部分或导曲线具有相同的工作条件,而且为了简化计算和缩短护轨长度,实际的护轨缓冲段冲击角取计算值的整数。对12号道岔,转辙角为,取缓冲段冲击角,取缓冲段冲击角,对9号道岔,转辙角为

。护轨磨耗后防止作用边不规则弯曲,一方面在加设垫片时,要在护轨全长范围内加垫,另一方面护轨侧磨达到12mm(护轨轨顶宽≤58mm)后,尽量安排更换。

2.5道岔与曲线、桥涵之间距离较小引起的晃车问题也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要彻底解决,就必须进行大修改造。但日常可以加强曲线线型和道岔岔位以及线路平顺度的控制,防止不利因素的进一步恶化。

2.6相邻道岔之间引轨过短的问题受地形限制,工务部门很难解

决,但可以考虑使用与道岔相同类型的轨枕和钢轨,这样不仅可以解决轨底坡,轨顶坡不一致问题,还可以提高接头的焊接平顺度,进而增加列车运行的平稳性。

2.7定期对道岔主要部件的磨耗情况进行检查,必要时要进行调整,以避免因磨耗对钢轨几何尺寸产生较大的影响。经常保养时要注重对尖轨、基本轨非作用边的肥边进行适时打磨,对轨面擦伤和剥落掉块地段要有计划地进行焊修。局部磨耗较快时,要分析原因,采取减磨措施。通过现场实践采取焊补铁砖的方法,能有效地控制螺栓折断,达到消除晃车的目的。

2.8严格按标准控制两基本轨间的框架尺寸,使框架尺寸保持在允许范围以内。采用拨、改、弯等方法,调整直基本轨方向,调整曲基本轨第一、二弯折点位置及弯折矢距,使第一、二弯折点间成直线。尖轨竖切部分可利用专用液压尖轨调整器,对尖轨的线型进行调整,保证尖轨与基本轨密贴良好。顶铁太短应采取在顶铁与基本轨间加垫调整片的方法来解决。尖轨硬弯,一是更换;二是在天窗时间内,与电务人员配合,用液压尖轨调整器进行调整。

2.9不同号码的轨距块不能解决时,可在垫板孔内增加厚度不等的半圆形铁片,或安装轨距拉杆来控制,拉杆长度、数量,安装位置应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曲基本轨重新进行弯轨处理,调整弯折点位置和弯折矢距。使用绝缘轨距杆将其两股钢轨固定,防止轨距扩大,同时使用加宽轨距挡块,消灭轨距挡块与钢轨侧面离缝现象。

提速道岔安装绝缘轨距杆时应提前测试,以提高轨道框架刚度。

另外,高低、水平调整应以机械捣固为主,对于Ⅱ型弹条的混凝土岔枕提速道岔,可以在轨下垫入不超过6mm调整垫片;对于Ⅲ型弹条的混凝土岔枕提速道岔,由于弹条直接扣压钢轨,不能采用轨下加入垫片的方法进行调整,只能采用机械捣固。道岔大方向应以拨道为主,由于道岔的钢性大,拨道困难,拨道量小,难以稳定。因此道岔内小轨向,难以用拨道方法有效整治时,可采用同时调整两股钢轨内外侧轨距块号码的方法进行改道,不能改道时,可先单根窜动岔枕然后再改道。

2.10尖轨、长心轨未焊接的道岔,可调整尖轨、长心轨跟端范围内钢轨轨缝的大小,并拧紧道岔内扣件,同时在尖轨、可动心轨跟端采用冻结工艺,对接头进行冻结,以阻止窜动爬行的产生。对尖轨、长心轨跟端已焊接的道岔,除组装时严格按标准进行对方组装外,日常养护中须经常拧紧扣件,随时更换扣件衰减严重及失效的Ⅲ型弹条和磨损的轨距块,以保证钢轨有足够的扣压力。在岔后焊接上,增设防爬设备。将长心轨和翼轨进行胶结处理。对尖轨严重不对方,已焊接的道岔,切割钢轨拉方后,重新对方焊接。

3.结语

道岔的晃车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甚至是由多种原因相互作用,相互叠加造成的,需要进行综合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遇到这种情况建议工务,电务部门配合,进行要点封锁施工。

事先将道岔基本轨,尖轨、心轨爬行、基本轨内距超限、顶铁长度不适、方向、高低、水平、空吊板等情况全面调查,制定整改方案。封锁后,工务拉轨调缝,基本轨、尖轨、心轨爬行、改正轨距、消灭心轨咽喉、轮缘槽尺寸超限,校核顶铁长度,消除钢轨硬弯,拧紧螺栓,全面起道捣固,彻底消灭空吊板,最后进行电务配合调试道岔,通过工务,电务部门的联合整治,能够较好地解决岔区晃车的问题,如果能够配合道岔捣固车同时施工更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道岔零件较多、结构复杂,各部尺寸相互影响,造成道岔晃车的原因比较复杂,有些问题将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第二篇:道岔区晃车的原因和整治

道岔区晃车的原因和整治 道岔区晃车的原因和整治

道岔是列车在运行中,由一股轨道转入或跨越另一股轨道时的线路设备,是铁路的薄弱环节,也是影响线路通过能力的重要环节,道岔的结构比较复杂,零部件多,受冲击力大,易于变形、磨耗,造成病害,技术标准要求高,道岔状态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在道岔区的行车过程体现的众多病害中,道岔区的晃车更是道岔设备危害中比较明显的病害体现,晃车不仅影响着乘车旅客的舒适性,而且有可能出现脱轨,跑道等恶性事件,严重影响着旅客的安全性。如何整治道岔区晃车病害,成为铁路工务部门解决线路设备中的重中之重。特别是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的进程,第六次提速的要求,高速铁路线路的建成,列车速度的不断提高,对线路道岔的养护维修,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技术要求。要彻底消除道岔区晃车病害,首先必须得分析其产生原因,针对其原因制定出相应得解决办法和措施,进行彻底整治。

道岔区晃车产生的原因

①道岔结构构造的病害会造成的晃车

在道岔前后一定距离内,线路有方向、轨距、水平不良等病害时,尤其时轨距递减率变化较大时,造成列车的蛇形运动。在列车运行时产生较大的振动。那么车辆就会在振动未消失的情况下进入前方道岔,进而对道岔的冲击或破坏力增强加大。再加上道岔构造本身引起的车辆振动,一旦产生振动叠加时,就必然会产生晃车。

道岔线路道床产生病害,混凝土轨枕和木枕的结合部,平顺性较差从而导致晃车现象。

在岔区内道岔线路、道床、轨枕不一致(混凝土枕和木枕的结合处)时,那么轨道在纵向上的刚度,道床的强度就会有差别,在列车运行时,就会引起车辆颠簸和晃车。

转辙部分、辙叉部分空吊板导致的晃车

道岔转折辙部分由于电务设备的影响,捣固比较困难,容易产生空吊板,辙叉部分由于直侧向通过列车不一致产生偏载,或辙叉部分出现暗吊等,就会产生线路的不平顺。同时形成空吊后,会引起车辆的颠簸,还会使尖轨产生跳动。尖轨跳动时,尖轨与基本轨的贴靠关系就发生了变化,进而引起车轮与尖轨之间发生接触上的变化,就会产生比较明显的晃车。

道岔内部几何尺寸变化导致的晃车

由于道岔结构上的特殊性,道岔是由转辙器部分、连接部分、辙叉及护轨部分以及岔枕等组成的。在这几个部分中,无论那个环节又少量的几何尺寸变化,超出规定标准,都会引起晃车。特别是在道岔区内有三角坑,水平前后顺差较大,同时个别处所轨道的顺差变化较大,方向不良、高低偏差,导曲线不圆顺等处所,都会导致晃车现象的发生。

作业习惯导致的晃车

在现场作业中,为了作业方便和保持轨道几何尺寸出现三角坑的次数,通常以线路的某一股钢轨作为基准股,基准股通常高出另一股钢轨1-4mm,在列车速度较低的情况下(80KM/H以下),一般不会引起晃车。但在80KM/H以上时,当设定的基准股与道岔的结构不相匹配的时候,就会产生比较明显的晃车现象。

道岔前后由于加直线长度不足,侧向通过时导致的晃车。

由于曲线头尾正矢差较大,缓和曲线头尾不园顺,从而在曲线头尾处引起列车的颠簸,摇晃。再进入道岔,会给道岔造成很强的破坏力,增强道岔维修难度,必然会造成列车运行时的晃车现象。

道岔部件磨耗及接头垂磨所导致的晃车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以后,道岔的部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磨耗,造成道岔的尖轨、基本轨、辙叉及接头的磨耗,另外,由于客观原因,而造成的养护不当,或磨耗,不能及时做出调整和更换,也是造成晃车现象的重要原因。

道岔晃车的整治

道岔是线路设备的薄弱环节,如何整治道岔是工务部门的一项技术难题,鉴于道岔内部结构上的特殊性,道岔上各部分都有可能产生各种不同程度的病害,所以在道岔作业中,要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整,分析造成病害的原因,同时针对产生病害的原因,结合不同道岔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整治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特别是现在列车速度的不断提高,在改变传统的维修方式前提下,我们更得更新观念,不断学习新的,科学的线路维修整治方法,并结合自身实际,以更高的的要求和标准进行线路的养护维修工作。掌握最有效的维修方法及手段。

道岔外的线路方向,保持道岔外一定长度的线路状态良好,长度在50m-100m之间。如果与线路曲线相连接或较近时,要拨好缓和曲线的方向,以减少列在在曲线中的颠簸。对曲线几何尺寸偏差要按维规标准进行控制。

加强转辙部分的养护,对转辙部分的空节要及时整修。在整治转辙病害前要与电务联系进行配合进行。

加强辙叉部分的养护工作。由于辙叉直侧向通过列车不均,从而造成辙叉偏心。所以必须加强辙叉部分的加固工作。

要拨直道岔方向,保持道岔直股与道岔前后线路直顺。

道岔维修作业采取以一股钢轨为基准股的方法,一般情况下,道岔内部是以内直股为基准股,综合支距及各部位递减整治轨距、水平、线路高低。整正补充配件,进行加固。

转辙部分要及时进行锁定,减少尖轨的爬行量,避免由此引起的晃车。

打磨焊补道岔及前后接头。对轨端顶面出现马鞍型因轨缝过大引起较大的掉块进行焊补。使其达到原有的形状,保持轨面状态良好。焊补后,用1m的刚直尺检查焊补部分,高低不超过0.5mm,用砂轮进行打磨,使轨面做到平整光滑、均匀。

及时清筛道岔及前后线路的翻白、不洁道床。因翻白、道床不洁使道床失去弹性,并出现空吊造成晃车发生,使设备静态不能保持良好的状态,影响轨枕的使用寿命,所以根据线路状态进行清筛、捣固,补充石渣,稳固线路基础。

总而言之,消灭道岔晃车必须加大道岔间线路的养护维修,道岔线路的养护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修养并重”的原则,在道岔的维修工作中,应实行科学管理,开展标准化作业,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改善检测手段,建立和健全责任制,严格执行检查验收制度。同时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改进作业方法和劳动组织,推广先进经验,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第三篇:道岔晃车病害及整治

提速线路道岔晃车病害及整治

铁路第六次提速后,工务的线路、道岔设备变化很大,给养护维修带来许多困难。道岔是一个联动的整体,它涉及着机务,工务、电务部门,在一个部门出现失误,轻则影响行车速度,重则中断行车,将会给运输带来直接损失。近年来随着提速道岔的不断上道应用,其日常养护和维修便成为工务段维修组织体系中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提速道岔是提高铁路运输的基础,如何搞好工务线路设备的维修养护工作,为铁路运输安全畅通夯实基础是职责所在,也对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造成道岔晃车产生的原因

(1)道岔大方向不良。由于现场铺设位置不当、前后方向不良、维修拨道时忽视道岔前后线路的整体关系,造成前后线路衔接不良。列车通过道岔时,发生车体摇晃,而摇晃又加大了对道岔破坏,促使道岔方向进一步变化。

(2)由于养护中只重视道岔整体19个检查点的轨距、水平,忽视道岔与前后线路及岔区范围内的均匀递减,往往使辙跟轨距、水平顺坡超限,造成方向不顺,势必又增大列车的摇晃。

(3)道岔各部件的状态作用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道岔的好坏。如连接杆与顶铁尺寸不合,就造成尖轨侧弯或缝隙过大,过车时必然使轨距发生变化;又如护轨位置错前错后,也会造成列车在辙叉上通过时增大机车车辆车轮对护轨的横向拉力,将辙叉处轨距拉小;以及轨撑与铁座的间隙、扣件扭力不足等过车时都会影响道岔几何尺寸的变化,会产生列车的摇晃。

(4)道岔爬行是破坏道岔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爬行造成道岔部分几何尺寸的变化,引起道岔的联结零件失效,间隔不均匀,岔枕歪斜,绝缘接头顶死等一系列病害,轻者影响方向不良,重者引起扳道器扳不动的事故。

(5)道床是保证道岔结构稳定的基础。如遇有道床,排水不良,道床不洁和翻浆冒泥,以致使道床板结失去弹性,减弱道岔道床抗横向阻力,列车运行时加大道岔方向的冲击力,破坏道岔方向。

二、针对道岔产生的晃车病害进行整治

针对上述所产生的病害,从工作实践中找出一些整治的方法。

(1)整治道岔方向,要以直基本轨为准,首先要解决道岔的大方向,然后做好道岔本身的小方向。良好的方向要求是:道岔与线路、道岔与道岔衔接得很好,远看方向顺直,没有“甩弯”没有折角、“臌肚”。拨道时必须站在距道岔前100m进行全方位拨顺,遇有两组道岔相连时,应掌握好限界等各方面因素。

(2)道岔方向整治也可结合改道进行。

道岔改道不同线路改道,线路改道将左右股改好,改好后可直接拨道即可;道岔完全不同,因此道岔改道必须按以下几项作业程序进行作业:

①做好直股外股方向,使道岔前后方向成一条直线,并与前后引轨方向保持良好、平顺。

②按1435mm规定尺寸,钉好辙叉轨距,做到每四块板轨距递增率不大于1‰,并紧固好各种联结零件。

③按1435mm规定尺寸钉好直股内侧和辙叉外股轨距,同样轨距递增率不大于1‰。

④按照支距点所列尺寸,做好各部位尺寸标准,钉好导曲线上股钢轨,使每点支距保持在规定范围。

⑤按导曲线轨距尺寸,钉好导曲线下股钢轨,如在转辙部位改道作业,必须由电务配合施工。

(3)道岔高底不良也是造成列车晃车的主要原因,道岔辙叉部位本身就有6mm三角坑的构造,如果养护不当,在车辆过辙叉时就会产生左右晃动,尖轨跟端的轨面必须做平,导曲线决不允许有水平反超高,施工作业中要掌握好起道量,对好水平,并加强捣固质量,重点要捣好辙叉部位,按规定要求每半月必须捣一遍辙叉部位,加强辙叉保养工作。

(4)要及时整修好各部位不合格的联结零件和间隔尺寸。间隔铁在道岔转辙部位外口起着阻挡列车通过道岔时产生的横向阻力,同时也对控制转辙部位的轨距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其次在改道作业中应保证各部位的间隔尺寸不超限,特别是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尺寸,因为查照间隔是为了使车轮轮对,顺利通过辙叉和护轨轮缘槽,防止行驶在辙叉上的车轮轮缘进入异股或撞击辙叉口。护轨工作边与心轨工作边之间的距离必须大于车轮轮对最大内侧距及最大轮缘厚之和,即1356+33=1389mm,考虑到机车车轴受力的翘曲使内侧距再扩大2mm,则护轨工作边与心轨工作边距离应大于或等于1391mm,护背距离为了保证车轮轮对能顺

利通过辙叉而不致发生被翼轨、护轨卡住,辙叉翼轨工作边与护轨工作边的距离必须小于或等于车轮轮对的最小内侧距1350mm,考虑列车轴受力翘曲后内侧距减小2mm,则翼轨工作边到护轨工作边的距离必须小于1348mm;最后要弯好曲股基本轨,以确保道岔各部间隔尺寸和轨距的正确,防止车过道岔时摇晃的产生。

(5)整治道岔的爬行,必须结合道岔及其前后各75m范围内线路的锁定相结合,定好观测标桩,定期进行纵横移检测,消灭大轨缝和连续瞎缝,对不均匀轨缝要合理进行调整,道岔内防爬锁定要严格按照道岔设计图进行安装,防爬设备有不良或失效,必须进行补充更换修复,并使道岔锁定良好。

(6)针对道床不清,排水不良,产生线路翻浆,使道岔道床板结,失去弹性,降低道岔抗横移及抗纵移的阻力,唯一的方法就是对线路道床进行清筛和处理好排水设备。在人工清筛作业中,人员作业标准执行不严,标准不统一等因素都会造成清筛质量不达标,从而对线路清筛过后未达到要求和设计效果,就必须在人工清筛作业流程中进行监控。按照逐孔清筛、隔孔回填的标准进行了清筛,石碴回填要进行用铁筛过筛,保证石碴的洁度,做到没有二次污染,并做好道床的排水坡,清筛好后及时回填好捣固石碴,保证捣固质量,把边坡未清筛的进行清理,余土清出,路肩保持线路外观良好,并回填好边坡石碴,保持道床饱满和充足,确保道岔的质量和行车的安全。

三、存在的问题

1、反思设计、施工、验收、养护维修等方面,普遍存在标准不高、要求不严、施工不细、验收走过场等问题。

2、工务的不利因素

① 新线质量不稳定:新线地段不均匀下沉,线路晃车。

② 部分曲线调整不到位:曲线不圆顺、位置不正确、欠超高过大。③ 提速道岔的平顺性和几何尺寸未达到标准:道岔组装几何尺寸未达到精度标准要求、岔区捣固不密实、平顺性不好。

第四篇:浅谈如何整治道岔晃车

道岔晃车的整治

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也越来越高,道岔出现晃车的几率也越来越多,车载、添乘仪、轨检车动检车扣分比较高.因为道岔结构复杂是线路的薄弱环节之一。道岔中最弱的部分是转辙部分和辙岔部分。加强转辙部分的工电结合部分的管理。道岔的结构设计技术性及养护维修等方面难度大,严重制约着提速道岔质量的提高。如何提高道岔的质量,消灭晃车动态病害是关键。通过技术改造是满足列车行车的要求,使道岔保持良好状态以本人对道岔晃车的原因与理解,并结合一些晃车病害整治叙述如下:

一、道岔晃车的原因

1、尖前接头过多引起的冲击,焊接时高低不一易产生小铁拱腰产生空吊,使列车产生振动,快速行车的条件下列车产生的振动还未消失进入道岔进行对道岔的又一次冲击,产生晃车

2、转辙部分空吊引起的晃车,道岔转辙部分由于电务设备影响,钢枕与石咋的咬合性差,石咋容易被挤出,产生空吊引起列车颠簸时尖轨产生跳动与基本轨竖向上的密贴发生变化,引起轮轨作用变化产生明显晃车。

3、无缝道岔尖轨爬行引起的晃车。提速道岔的转辙结构是采取基本轨刨切,尖轨尖藏入基本轨轨头,无缝道岔由于温度力的作用,引起尖轨爬行 夏天气温升高造成限位器处顶出方向3-4 MM,冬天气温降低造成尖轨忠后部轨距减少3至5MM。当尖轨产生爬行以后,尖轨与基本轨纵向密贴发生变化,进而引起轨距变化,即便很小也会引起轨距变化的超限引起的晃车。

4、岔心位置不正确,岔心前后接头高低错口,岔心心轨吊板,列车通过时产生振动致造成晃车。

5、道岔及前后线路几何尺寸不良如:轨距递减率、水平小三角坑、高低碎坑特别小S弯等造成晃车。

6、道岔各部螺栓松动扭矩不达标零配件不标准:如垫板与轨枕连接的大螺栓松动,列车行驶时造成道岔整个框架晃动和规矩块离缝造成假规矩及各部螺栓松动造成车载晃车。钢轨光带左右交替的变换引起晃车,光带的变换说明列车的车轮没有压在钢轨的三分之一,在短距离出现钢轨光带有的宽有的窄,使列车的车轮在钢轨上左右摆动。

岔区与曲线之间距离不足,曲线深入道岔会引起晃车。在即有线提速改造时受地形限制,曲线与道岔距离太近曲线对道岔产生的破坏力,增加道岔维修难度,造成晃车。9

现场作业中要对埋设的地锚及时调整,不及时调整从而增加横向的水平力,而产生晃车。影响列车的平稳运行,地锚的受力不均会造成道岔连续小方向引起晃车。

二、晃车的整治

针对以上叙述道岔晃车原因分别采取以下措施整治。

1、尖轨尖前接头较多首先对接头加强捣固,加强接头平顺性检查,发现轨面高低大于0.3MM,侧面矢度大于0.5MM时,及时打磨整治,对左右支嘴接头铸地锚加固,保持接头良好状态。

2、加强转辙部分的养护,对钢枕的空吊采取措施,加强钢枕对石咋的咬合力,防止空吊,用眼镜蛇捣固效果明显。

3、对无缝道岔的锁定加强,特别对直尖轨和曲基本轨的锁定,限制直尖轨和曲基本轨的相对爬行,增加扣件的锁定力,对直尖轨与曲基本轨之间的顶铁要顶实有效,直尖轨根部与曲基本轨之间要安设限位器,限位器前后要安装小拉杆。夏天把大限位器向尖轨方向顶死,在尖轨跟上好小拉杆,冬季把大限位器向叉心方向顶死,防止把尖轨拉弯,尖轨不密贴应利用天窗电务配合综合整治,4、岔心位置要正确,岔心前后接头应平直无错口,有条件的更换成冻结夹板并交接,有效的缓解列车冲击力.加强叉心捣固使其枕下保持坚实.另外对不平顺的接头进行打磨,使其保持平顺.

5、道岔及前后线路几何尺寸严格要求,轨距控制在1MM、变化樚不超过千分之0.5、水平在0至3 MM、消灭水平三角坑,加强小碎坑和S弯的整治,小碎坑以垫板为主,S弯以改道和为主,对顽固地点铸地锚整治。

7、在日常保中必须对各部螺栓扭矩达标,特别是大垫板与轨枕连接的大螺栓必须经常紧固,保证框架稳固,规矩块要与轨底密帖,防止离缝造成过车时轨距变化使列车摆动。

8、调整轨底坡的方法;一是将线上锈蚀铁垫板及胶垫更换同等规格的垫板和胶垫,二是在钢轨底下垫板。通过对轨底坡的调整可以使光带保持一致,减少列车在钢轨上的左右摆动。望都的17号道岔岔后的铁垫板更换后晃车的次数明显减少、三级报警在也没有发生过,就连一级也很少发生。

9、检查维修道岔以外线路前后各100米为宜,特别是列车驶来方向的曲线线路,保持好道岔以外曲线状态良好,对曲线尺寸严格掌握,直缓点不能有鹅头,也不能存有反方向,曲线上股水平要与道岔保持一致,但水平不易过大应保持在2MM.。

10、加强对地锚的设置与管理,定期对地锚进行检测,地锚的设置是对道岔横向位移得到有效控制的方法,使方向顺直有效,一些不良方向和连续小方向和拨道时回弹的方向有明显效果,避免由此引起晃车。

岔区晃车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对提速道岔的病害分析和整治,适应有效的预防病害全面测道岔纵向横向位移,尖轨的密贴情况,几何尺寸的变化,扣件的松紧状态都要及时分析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整治。确保道岔的质量均衡,整体平顺,状态良好。尽量延长道岔设备的使用寿命,确保行车安全。

望都线路工区

张庆凯

2012-6-30

第五篇:浅谈如何整治道岔晃车病害(写写帮整理)

浅谈如何整治道岔晃车病害

[摘要]:在铁路线路设备中,道岔是铁路轨道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道岔本身构造复杂,强度较低、零件多、受冲击大、容易变形、磨耗,造成列车晃车病害,是线路的薄弱环节之一,是制约列车行车速度和行驶平稳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道岔 原因 整治 效果

[引言] :为适应现代铁路运输的需要,提高道岔作业质量是保障列车运行速度、行车安全和旅客舒适的主要任务。制约列车运行速度和影响行车安全的主要因素是道岔作业质量及结构状态是否良好等。为了提高道岔作业质量,保证列车运行速度和行车安全,本人以自己的经历,就如何提高道岔保养质量、保证列车平稳行车、减轻列车过岔时产生的晃车,浅谈一些方法和措施,一、造成道岔晃车产生的原因。

1、道岔大方向不良。

由于现场铺设位臵不当、前后方向不良、维修拨道时忽视道岔前后线路的整体关系,造成前后线路衔接不良。列车通过道岔时,发生车体摇晃,而摇晃又加大了对道岔破坏,促使道岔方向进一步变化。

2、由于养护中只重视道岔整体19个检查点的轨距、水平,忽视道岔与前后线路及岔区范围内的均匀递减,往往使辙跟轨距、水平顺坡超限,造成方向不顺,势必又增大列车的摇晃。

3、道岔各部件的状态作用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道岔的好坏。如连接杆与顶铁尺寸不合,就造成尖轨侧弯或缝隙过大,过车时必然使轨距发生变化;又如护轨位臵错前错后,也会造成列车在辙叉上通过时增大机车车辆车轮对护轨的横向拉力,将辙叉处轨距拉小?;以及轨撑与铁座的间隙、扣件扭力不足等过车时都会影响道岔几何尺寸的变化,会产生列车的摇晃。

4、道岔爬行是破坏道岔质量的重要因素。

由于爬行造成道岔部分几何尺寸的变化,引起道岔的联结零件失效,间隔不均匀,岔枕歪斜,绝缘接头顶死等一系列病害,轻者影响方向不良,重者引起扳道器扳不动的事故。

5、道床是保证道岔结构稳定的基础。

如遇有道床,排水不良,道床不洁和翻浆冒泥,以致使道床板结失去弹性,减弱道岔道床抗横向阻力,列车运行时加大道岔方向的冲击力,破坏道岔方向。

二、针对道岔产生的晃车病害进行整治。

1、针对上述所产生的病害,本人从工作实践中找出一些整治的方法。整治道岔方向,要以直基本轨为准,首先要解决道岔的大方向,然后做好道岔本身的小方向。良好的方向要求是:道岔与线路、道岔与道岔衔接得很好,远看方向顺直,没有“甩弯”没有折角、“臌肚”。拨道时必须站在距道岔前100米进行全方位拨顺,遇有两组道岔相连时,应掌握好限界等各方面因素。

根据本人所在班组的道岔设备,在华安站南头有3组道岔,其中正线道岔两组编号是2#岔、4#岔,在2#岔至4#岔中间不足25m地段有一处机动车道口、且道口铺面宽5m,两边是水泥硬化。2006年10月27日进行成组更换道岔施工,当时是按照预铺移位法进行成组更换道岔,27日更换2#岔时与道口方向可以衔接,与2#岔前面直线约100米方向都能接上,29日更换四号岔时,由于地形有限,铺设完4#岔时与2#岔后道口直线交合方向不能衔接,且4#岔后与站二道方向不顺。开通线路后,机车司机向工务反映南头道岔经常摇晃,段、车间领导多次到现场检查,证实。经过几次拨道后效果不是很理想。后决定采取以4#岔为基准,全面拨顺从4#岔尖轨至2#岔前直线地段大方向,31日利用天窗时间,在供电段、电务段配合下,以4#岔基本轨为定点轨,全面拨顺二号岔后道口地段,然后拨正2#岔与4#岔衔接方向,最后延长2#岔前60米方向,确保二组道岔与前后正线相对顺接,机车过南头道岔时平稳安全。

2、道岔方向整治也可结合改道进行。道岔改道不同线路改道,线路改道将左右股改好,改好后可直接拨道即可;道岔完全不同,因此道岔改道必须按以下几项作业程序进行作业:

⑴做好直股外股方向,使道岔前后方向成一条直线,并与前后引轨方向保持良好、平顺。

⑵按1435mm规定尺寸,钉好辙叉轨距,做到每四块板轨距递增率不大于1‰,并紧固好各种联结零件。

⑶按1435mm规定尺寸钉好直股内侧和辙叉外股轨距,同样轨距递增率不大于1‰。

⑷按照支距点所列尺寸,做好各部位尺寸标准,钉好导曲线上股钢轨,使每点支距保持在规定范围。

⑸按导曲线轨距尺寸,钉好导曲线下股钢轨,如在转辙部位改道作业,必须由电务配合施工。

3、道岔高底不良也是造成列车晃车的主要原因,道岔辙叉部位本身就有6mm三角坑的构造,如果养护不当,在车辆过辙叉时就会产生左右晃动,尖轨跟端的轨面必须做平,导曲线决不允许有水平反超高,施工作业中要掌握好起道量,对好水平,并加强捣固质量,重点要捣好辙叉部位,按规定要求每半月必须捣一遍辙叉部位,加强辙叉保养工作。

4、要及时整修好各部位不合格的联结零件和间隔尺寸。间隔铁在道岔转辙部位外口起着阻挡列车通过道岔时产生的横向阻力,同时也对控制转辙部位的轨距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其次在改道作业中应保证各部位的间隔尺寸不超限,特别是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尺寸,因为查照间隔是为了使车轮轮对,顺利通过辙叉和护轨轮缘槽,防止行驶在辙叉上的车轮轮缘进入异股或撞击辙叉口。护轨工作边与心轨工作边之间的距离必须大于车轮轮对最大内测距及最大轮缘厚之和,即1356+33=1389mm,考虑到机车车轴受力的翘曲使内侧距再扩大2mm,则护轨工作边与心轨工作边距离应大于或等于1391mm,护背距离为了保证车轮轮对能顺利通过辙叉而不致发生被翼轨、护轨卡住,辙叉翼轨工作边与护轨工作边的距离必须小于或等于车轮轮对的最小内侧距1350mm,考虑列车轴受力翘曲后内侧距减小2mm,则翼轨工作边到护轨工作边的距离必须小于1348mm;最后要弯好曲股基本轨,以确保道岔各部间隔尺寸和轨距的正确,防止车过道岔时摇晃的产生。

5、整治道岔的爬行,必须结合道岔及其前后各75m范围内线路的锁定相结合,定好观测标桩,定期进行纵横移检测,消灭大轨缝和连续瞎缝,对不均匀轨缝要合理进行调整,道岔内防爬锁定要严格按照道岔设计图进行安装,防爬设备有不良或失效,必须进行补充更换修复,并使道岔锁定良好。

6、针对道床不清,排水不良,产生线路翻浆,使道岔道床板结,失去弹性,降低道岔抗横移及抗纵移的阻力,唯一的方法就是对线路道床进行清筛和处理好排水设备。在人工清筛作业中,人员作业标准执行不严,标准不统一等因素都会造成清筛质量不达标,从而对线路清筛过后未达到要求和设计效果,就必须在人工清筛作业流程中进行监控。按照逐孔清筛、隔孔回填的标准进行了清筛,石碴回填要进行用铁筛过筛,保证石碴的洁度,做到没有二次污染,并做好道床的排水坡,清筛好后及时回填好捣固石碴,保证捣固质量,把边坡未清筛的进行清理,余土清出,路肩保持线路外观良好,并回填好边坡石碴,保持道床饱满和充足,确保道岔的质量和行车的安全。

三、通过以上作业,管理措施,取得的效果。

本人通过以上几点工作经验,对车间管内22组道岔方向进行整治和处理,取得了较好成绩;在列车晃车仪的记录上有明显降低,人工添乘检查,动态轨检车检查,也取得较好成绩;静态道岔检查整体框架和几何尺寸都达到满意效果。

下载道岔晃车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道岔晃车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线路晃车偏差的原因分析及 病害整治办法

    线路晃车偏差的原因分析及病害整治办法 为了科学地指导线路维修、掌握线路状态,工务主管部门在机车上安装了车载式晃车仪。其主要原理就是通过检测机车车体振动加速度的大小,......

    直线地段晃车原因分析及整治方法[5篇材料]

    直线地段晃车原因分析及整治方法 I前言 铁路大提速后,随着高速动车组的开行,我国铁路进入了高速铁路时代,既有繁忙干线速度,密度重载并举。对工务设备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

    线路晃车偏差的原因分析及病害整治办法

    线路晃车偏差的原因分析及病害整治办法 为了科学地指导线路维修、掌握线路状态,工务主管部门在机车上安装了车载式晃车仪。其主要原理就是通过检测机车车体振动加速度的大小,......

    普通员工离职原因分析与对策

    普通员工离职原因分析与对策 春节过后,企业部分熟练工离职让人惋惜,笔者试着对普通员工在不同的阶段的离职原因进行分析,并试图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努力减少职工离职,保持职工队......

    体育考试失利原因分析与对策

    体育考试失利原因分析与对策 任有志 优异的体育考试成绩是在身体素质、运动技术和心理素质三个方面都达到一定水平时,才能创造出来的。其中,身体素质是保证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基......

    中小学辍学原因分析与对策

    中小学辍学原因分析与对策 一、辍学情况统计2014年春,XX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小学在校生27129人,辍学生7人,辍学率0.026%(自治区标准:县政府所在地1%,农牧区1.5%以下);初中在校生12066......

    电气误操作原因分析与对策

    电气误操作原因分析与对策 王虎 摘要:习惯性违章是操作中的痼疾,防误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任务,但是,只要坚定不移地抓“违章”,持之以恒地抓防误操作技术措施的落实,误操作事故......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2008级应用心理学王岳13号 摘要: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逐日递增,青少年犯罪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如何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更好地预防青少年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