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行为习惯差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时间:2019-05-15 02:52: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生行为习惯差的表现、原因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生行为习惯差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第一篇:中学生行为习惯差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中学生行为习惯差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八十年代出生的一代,到了中学阶段,通常行为习惯相对较差,他们往往对错误满不在乎,一谈道理什么都懂,就是不改正。

一、中学生习惯差的表现

在学习方面,上课开小差,讲话、走神、睡觉,发短信、打游戏、听MP3,看课外书,不喜欢做笔记,不愿做作业,抄袭、厌学、与老师顶嘴,甚至出现故意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他们心浮气躁,静不下心来。

日常行为处事上,他们往往不愿与老师、家长交流内心想法,通常迷信武力、暴力解决问题,或者背后指责、唾骂,而不是以合适的方式提出建议,建设性的解决问题。像《古惑仔》描述的一样,他们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甚至借践踏别人来保护自己,打架也成了提高自信、勇气、个性的方式。

整体倾向,他们爱攀比,动辄要穿名牌,吃排场,十足的消费族,他们往往说话不伦不类,喜欢开出格过分的玩笑。他们成天把郁闷惆怅挂在嘴上,他们面子观、自尊心强,性格叛逆。他们看问题容易走极端,往往做一些过激行为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上进心不够,缺乏自制力,懒,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干出格事,给自己或对方造成生理、心理阴影。

二、行为习惯差的原因

学生个体原因:学生不成熟,缺少沟通,浮躁,没有目标,因为基础差,学习方法不当,不自信,自感前途渺茫,因为没有体会到学习和成功的快乐,因而行为内驱力差,意志力差。

所交的朋友习惯都差,生理心理原因:由于物质条件的丰富、各种含化肥、激素食品等众多原因,学生的第二性征期普遍提前,学生生理上的成熟速度明显超过了其心理发展速度,这个阶段,他们急于模仿成人的动作和急于摆脱成人的控制,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有了独立的思考判断能力,当家长和老师不把他们当“成熟个体”看待时,他们可能用过激的行为来证明他们的存在。他们需要平等对待,希望别人尊重却不会尊重别人。希望引起异性的注意,在异性面前表现出很有个性。

家庭原因:现在的高中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家里的过分宠爱和没有姊妹,使得他们很多都只考虑自己的感受,“桀骜不驯”,学不会分享。他们是幸福的一代,物质丰富的一代,加之来自单亲家庭的伤害,他们有的显得自私、冷漠,不肯轻易相信人,有的又过于追求浮华,为了自己的面子,不管家庭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很多父母因为忙和受的教育相对差,没有很好的教育子女的方法,很多家长只关心学生的成绩,不注重学生的精神关爱,家长们帮不上忙的歉意和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思想,使得他们的爱过分偏重物质。

社会原因:社会的娱乐、时尚说到底都是耍文化、快餐文化,网络、电视、流行书刊,强大的宣传与无孔不入,反对老师以权压人,当老师的评价不公,偏心,过分批评,“冤枉”他们时,他们就会公开反击或者“明知故犯”有些事情,和老师学校对着干。

学校原因::老师的德育教育太空洞,不切合学生感受;过分强调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和社会对学校的高期望与问责,使得有的老师怕管理,既然不能体罚,那就只有告诫,对于那些行为习惯太差的,有的老师劝诫几次以后,便把要求降到不影响其他学生的底线了,当然,也不排除有的老师责任心不强;老师的语言、态度的不良暗示,如批评、轻视,老师做工作缺乏方法,伤学生自尊心,老师讲的内容没有吸引力,老师不能以身作则,老师强调不够;学生感觉学习压力太重,郁闷,想发泄,课时安排不科学、不合理

对策:老师主动找学生谈心,了解情况,多讲些习惯良好的范例思想课;课时安排灵活一点,对学生要以理服人,多和学生沟通,寓教于乐,老师未了解真相前不要太武断,不骂不凶,悉心开导,抹平学生伤口,好友互相帮助学习,细心、谈心、关心,不可操之过急,师生沟通,消除代沟,对学生进行尊重教育、感化教育,鼓励教育、意志力训练,让学生知道老师付出的艰辛,发展学会的兴趣,给学生减负,多向学生展示优点,以个人人格和知识魅力吸引学生到课堂上来,引导培养团队意识,寓教于乐,课时安排灵活一点。

第二篇:中学生体质差的原因

冬天来临了,很多学生感冒。走进教室咳嗽声连成一片,几乎是从上课一直到下课。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什么越来越差呢?

学生的体质之差,其实已是众所周知。在“首届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论坛”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表示,从1985年开始,中国进行了四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调查显示,最近二十年,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在持续下降。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报告表明,学生肥胖率在过去5年内迅速增加,四分之一的城市男生是“胖墩”。眼睛近视的比例,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为76%,大学生高达83%。

学生的体质为何差?原因也是非常简单,应试教育过重,学生花在体育锻炼上的时间得不到保证。诚然,我们在学生的体质上也下过功夫,比如强调保证学生的睡眠时间;保证学生每天有一个小时的运动时间;推行校园集体舞„„但最终不敌应试教育,体育锻炼时间被一挤再挤,学生的身体素质想要不差都很困难。

奥运会召开了,不管最终的奖牌多少,但我国成为体育强国,却已是不争的事实。体育强国的含义不应该只是表现在奥运会上拿到多少奖牌,更重要的是民众的体育锻炼是否得到发展?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的体育锻炼是否能够得到保证。

加拿大在雅典奥运会上只拿了一块金牌。可加拿大的民众体育却发展得很好。加拿大不拿钱来养少数体育尖子,而是用来建设遍及全国各个角落的公共体育场所和设施。在加拿大,一名退休的普通职工也可以玩高尔夫,因为玩一次高尔夫只是一天的饭钱。同时,加拿大普遍重视家庭体育,一般由家长陪同孩子们一起健身。家长接受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训练,同时又成为孩子的教练,成为家庭体育指导员,他们注重健身锻炼的效果,掌握几种主要项目,达到既养成运动的习惯,又具有良好的运动技能的目的。加拿大之所以有如此的全民体育思路,是因为他们有一个理念——认为全民锻炼是最有效的、成本最低的、增进健康降低医疗保健费用的手段。据有关研究表明,加拿大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每年将减少疾病治疗费用约10.3亿美元。

奥运会之后,能否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摘要:从大中学生参与体育状况调查入手发现,学生身体素质具有持续下降的趋势。针对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状况,必须要让体育课落到实处,且要加强开展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力度。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探寻学校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根源,并通过实验与理论探讨改变这种状况的方法途径与对策。

关键词:学生 身体素质 对策

引言

当前,各级各类学校正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级各类学校都对学校体育进行了大手笔的改革,但绝大多数都是针对体育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而缺乏对课外体育活动方面的研究,相反,课外体育活动却是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原因,现就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提出本人的看法。1.现行大中学生的身体素质的现状

现行大众学生身体素质整体呈下降趋势,主要表现在耐力、体力(短跑50米)、肺活量和爆发力水平降低。

2002年教育部启动“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后的第一次监测研究报告。对来自于全国1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设立的38个监控站的监控数据与前4次全国性的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本次监测对象为了岁至22岁汉族城乡男女学生,监测人数为176844人,监测内容包括身体形态、生理机能、体能素质、健康状况4个方面的13项指标。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均呈现持续增长趋势,而学生肺活量却明显下降。

2005年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共同组织“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此次调研对儿童青少年(学生)进行了包括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和健康状况四个方面24项指标的体质监测,涵盖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5个民族、1320余所学校的383216人。9月18日国家体育总局召开的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结果发布会上,记者获悉,我国学生在体质健康得到继续改善的同时,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继续呈下降趋势,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

2.大中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现状的原因分析

2.1 广大学生缺乏经常有效的课外体育锻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 学校对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视不够

目前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都是自发无序的,对学生没有约束力:学校对学校体育的理念仍然仅仅停留在体育课上,对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均未引起高度重视,这是导致现行学生体能素质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2.1.2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观念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他们对学校体育缺乏科学认识,认为学校体育就是体育课,而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积极分子和学校运动队的训练时间,与己无关,因此对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是导致学生体能素质下降的主观原因。

2.1.3家庭体育开展较差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重要补充。目前的家庭教育工作开展较好,但家庭体育工作由于受到世袭观念的影响开展的较差,这是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之一。

2.1.4社区体育开展的力度不够

目前的社区体育,表面上看似开展的不错,但实际上大都是自发无序的,缺乏合理的组织、知道,缺乏合理测评手段,缺乏合理管理手段和方法。从而导致学校体育同社区体育严重脱钩,这是影响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之一。2.1.5体育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

每周两节体育课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锻炼需求,体育课是以班为单位进行授课,一个体育教师根本无法顾及几十个学生的锻炼、需求和无法满足没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体育课仅仅能传授锻炼的方法和手段,而没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锻炼,这是影响学生体能下降的原因之一。

2.1.6重智轻体现象严重

近几年来,我国就业形式不容乐观,人才竞争日益激烈,不少学生及家长重智轻体的思想更加严重,淡化了以体育促健康的价值观念,导致绝大多数学生身体素质指标下降。2.2 学生观念意识因素分析

2.2.1部分学生根本没有需要保持并提高身体素质,强身健体的概念。

如某些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家长的过分溺爱,一点不如意就觉得委屈,根本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丝毫没有健身健体的意识。

2.2.2部分学生明白锻炼身体是很重要的,但不够重视,没有行动,这些学生往往天气稍有不好,心情稍有不顺畅就在床上睡大觉,平日里情绪波动较大,较容易采用暴力饮食等各种方式自虐。

2.2.3意志力薄弱,少数学生思想上重视了也有行动,但往往缺乏自控能力,意志力不够坚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缺乏恒心。2.3 学校体育锻炼方针和措施因素 2.3.1思想不重视

当代各大专院校往往过分注重成绩,例如部分高校必须通过英语六级或者综合排名前50才能拿到学位,确定奖学金和各类奖项也都是成绩优秀者包揽,无论这些学生身体素质有多差。学校另外重视的便是社会工作,但凡入党、奖学金评定时都把这看做基本条件之一,全然疏忽学生有没有把身体锻炼看作其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学校的思想不重视形成了一个高校体育教学总方向上的错误引导。2.3.2没有正确发挥体育课的作用 2.3.2.1欠缺科学卫生保健知识普及教育

高校体育课教师往往会教育学生达标通过的重要性(达标成绩只要过就好),也会让学生课堂内有点活动,如打打篮球、排球和羽毛球等,但却始终忘记对学生进行科学卫生保健知识的教育。事实上新一代国家青年学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需要对各类基本保健知识有较好的了解,需要让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素质情况及提高方法有一定的掌握。2.3.2.2忽视身体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行

身体素质教育是指传授和掌握健身知识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身体素质教育意识和身体素质教育能力的教、学、练相统一的过程,最终达到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让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的掌握系统的身体素质教育、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发展运动能力,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强调将身体锻炼看做是一个有自身规律、内容、方法体系的过程;提倡防范于未然。2.3.2.3忽视健身兴趣培养的重要性

很多兴趣是可以培养出来的,面对当前大学生普遍不愿意身体锻炼的情况,体育老师的关键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锻炼热情和兴趣,这是当今体育教师的核心任务之一。2.3.3学校某系辅助体育锻炼方案落实的无效

例如学校的晨跑,学生通过盖章就算实际分数计入期末成绩,然而,结果往往是每天早上学生拿着张晨跑卡没跑,盖了章就完事了。像这类学校所谓的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方案的落实情况是糟糕的。

2.3.4学校的运动场地不够健全,运动设施不够完善 2.3.4.1体育运动场地不够

随着学校的整合以及新校区的建设,高校活动东场地已经越来越完备,然而我们也不难发现,相当一大批专科及高职院校的活动场地依然是相当紧缺的,特别的室内运动场所以及某些特殊运动项目场所等。2.3.4.2体育运动器材太少

作为校方,应尽可能的满足学生在体育锻炼方面借用器材的需求,基本的如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其他的如杠铃、哑铃、单双杠等。这些器材都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运动氛围,这样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球类运动器材学校一般只提供足球、篮球、排球。对于小球的器材往往都是过于简陋,这样学生的喜好不同也随着器材的缺乏而提不起兴趣。

2.3.4.3非完善的器材借用制度

有些学校器材借用制度过松,导致学校拥有的器材越来越少;有些学校的制度又太严,学

生想活动却手续重重,大大减少了学生锻炼的欲望;有些则是器材借用制度极为不合理,如借用时间规定和限制上、器材种类设置上、不同人的手续繁简上等等。2.3.5学校领导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视不够

学校领导只重视学生的文化素质,却忽略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往往学校组织一些体育活动或体育竞技比赛的时候,学校的反应都不是很支持。甚至有的教师还刻意的制止这种行为,这样极度影响了同学们对体育活动的向往,从而抑制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而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得不到积极的配合便导致了现在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2.4学校食宿等后勤管理因素

学校维持学生能源供应的主要场所是食堂,所以学生身体素质下降食堂伙食的主要原因之一。

2.4.1饮食价格不合理

随着中国新一轮通货膨胀的引起,本就昂贵的伙食更让人担忧,某些学校甚至引起了学生的统一罢餐,事实上这已经是各大学校共存的问题。有些学生家境不好,每天每餐都只吃便宜的同样几个菜,时间一长自然营养跟不上。2.4.2饮食质量及卫生存在问题

食堂由于数量提供需求多,往往对伙食质量卫生忽视,经常可以在各大高校论坛上看到学生对饭菜里发现头发、石头,甚至创可贴、昆虫等方面的抱怨,某些学校严重的甚至导致学生食物中毒而被电视媒体曝光。2.4.3饮食结构不合理

学生菜肴需要荤素搭配,有菜有汤,可食堂往往注重经济利益,过度大加荤菜数量,而所谓的荤菜又往往是一盘素菜里一点点甚至根本找不着的肉末。学生吃饭也要干粮杂粮互补,可学校一年到头很少提供杂粮类食品或面点。3.对策

要把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真正落到实处,不走过场,并定期做评估工作,以评估促进改革,不断完善学校体育管理工作机制。学校应把体育工作列为重

要的议事日程,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加强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彻底改变以考分和名次作为衡量学生唯一标准的错误倾向,真正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要健全以套能激励学生积极参加锻炼的评价体系,不断改革和完善体育考试制度,在重视技能考核的同时还要加大学生身体素质方面考试的比重,尤其是对当前许多学校开展选项课和俱乐部教学模式,显得更为重要。

各级地方政府要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的力度,要保证体育经费应有的投入,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如体育彩票、海外侨资以及省内名牌公司捐赠等,多渠道筹借学校体育经费,不断完善学校体育馆和体育器材设施。

建立一套完善的检查与监督制度,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要确保体育课程教学时数和足够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必须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并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活动、运动训练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为广大中小学生强身健体创造良好的条件。

家庭和学校共同配合,注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家庭教育要培养子女主动的能力,学校体育教育要注意学生心里、生理方面的特点,不断探索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使学生参与具有一定负荷的运动项目,改善学生的心肺功能,努力提高耐力项目的教学效果。要防止教学手段的单一和枯燥无味的现象,讲究联系趣味教学,吸引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地参加耐力项目的锻炼,不断增强自身的耐力素质。4.小结

学生是祖国未来都希望,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作出贡献,展现出自身的价值。然而当前学生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又怎能在未来的日子里施展自己才华?因此,坚持加强自身的体育锻炼,提高耐力素质,从而推迟“极点”的出现和减弱“极点”的反应,尽快获得“第二次呼吸”,进而达到提高心肺功能和身体素质的目的。

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跨世纪的人才,学校在这一人才培养过程中担当着无可替代的基石作用,身体是知识与智慧的载体,没有良好的载体,知识要么载入不足,要么难以最大限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对社会对国家都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学校体育教育应主动适应

社会,适应学生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切实突出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国龙,华东区高等农业院校体育竞赛体制改革初探[J].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增刊):2000,269.17Q [2]李井平,社区体育发展的动力要素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报,2003,(5)[3]刘士敏,《高校课外体育活动论析》[J]安顺师专报,2003,(2)[4]李小伟,2000年学生体质健康结果公布[D].中国教育报,2003,11,12 [5]黄国龙,论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J].体育学刊,1998,4 [6]黄芳承,普通中师生身体素质F降的原因分析[J].南宁地区第一民族师范学校 [7]刘振中、戴梦霞,《身体素质教育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7日第日版 [8]刘华山,学校心理辅导[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 [9]燕国材,论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J].体育学刊,1998(4)[10]喻坚,论体育意识与形式[J],辽宁体育科技,1999(5)[11]王道俊,《学校与家庭》[M].人民出版社

[12]汪海涛,论课外体育与校园文化的互动作用[J].成都体育学报,1003,(4)

是什么导致中学生体质越来越差?

在随机采访了20名中中学生家长,其中12位家长表示“上学期间,除了体育课,基本上没有其他体育运动。”,周一至周五,孩子除了学习、吃饭和睡觉外,几乎没有其他体育活动。周末两天,除了做作业和补课外,也仅剩下一点休息时间,而休息时间孩子都几乎用于睡觉、看电视和上网。只有少部分家长表示,会嘱咐孩子去打球、跑步等运动。

“我们家就这么一个孩子,所有的希望都在他身上。我们的目标就是让他考上好的大学,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拥有成功的人生。”“我也知道,孩子需要出去玩,他也可以利用休息时间打打球或参加一项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但是,在孩子身上,真是输不起啊。”一位家长这样表示,作为家长可以满足孩子的任何需要,唯独不能在学业上让他有任何懈怠。

这种望子成龙,视读书、应试、升学为唯一出路的观念在不少家长的心中根深蒂固。不少家长认为今天现在缺少的运动,日后还可以补回来。但是,对于中学生来说,现在缺少的“个子”,日后还能补回来吗?

如今的中学生学习压力大,娱乐时间少,所以养成了不爱运动的习惯,即便是假期里,宁愿呆在家里看电视、上网或睡觉,也不出去做“耗时耗力”的运动。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不少学生的体质持续下降,身体增高缓慢。

增高专家表示老师和家长一定要确保学生有足够的体育锻炼,防止青少年因为缺少运动而增高缓慢,甚至不再长高。

自建立新中国后,我国不论在经济、文化、生活水平和体育锻炼方面均取得娇人的成绩,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也取得中国金牌第一。但是,我国人民的体质并没有得到质的提升,据多方统计国民的体质反而明显下降。与邻邦的日本、韩国相比,在体质和人均寿命均相差很远,日本妇女平均寿命达到86岁,男性79岁,是平均寿命最长的国家,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与日本相差10岁。

在国内对小学生、青少年、大学生和中年人各阶层民众的调查中,均发现体质差,与邻邦的日本、韩国相比更相形见绌。国内某名小学统计学生冬春季出勤情况时发现,学校800名在校生中有98%以上因感冒等疾病请过病假,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请假的次数在两次以上。而该校国际部的韩国学生冬春季节出勤一直很好。经统计,韩国在该校读书的35名学生,除一人因感冒发烧上午请了半天假,下午身体状态良好继续上课外,冬春季节里没有人因感冒或其他疾病缺课。国内学生在体能上、精力上和耐寒能力上的、身体协调能力和抗击打能力上均比不上韩国学生。体能上,学校组织五六年级的学生到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国际部请求带1~6年级全体学生参加。活动结束后两国学生共同攀登九龙山,结果,韩国7~12岁的各年级学生顺利到达山顶,中国11~13岁的五六年级学生中却有二十几人因体力不支中途返回。精力上和耐寒能力上,每天中午,多数中国学生都需要午休,不然下午上课时就会打瞌睡、没有精神。国际部没有为韩国学生安排午休时间。过去,午饭后到下午上课前的一个半小时,全体韩国学生都在操场上活动,他们不停地跑、跳,打闹,冬天里也会搞得满头大汗。中国学生耐寒能力总体不如韩国学生,后者穿衣总要提前一个季节。冬春,中国小学生在室内的穿着是校服里面套着厚厚的毛衣裤,而多数韩国学生只内着一身秋衣裤;而当季节转暖,中国学生穿秋衣裤时,他们已是一身单衣了。而且,即使在严寒的冬季,他们也习惯喝凉水。身体协调能力和抗击打能力上的。在校园里,学校的体育老师们发现,在快速奔跑中急停,中国学生时常会摔跤(还有很多学生不能很快地奔跑),而韩国学生不论年龄大小,也不论男生女生,都能跑,而且急停及转向都很自如。两个韩国学生剧烈碰撞时不常跌倒,而这种碰撞若发生在中韩两国学生间,倒下的肯定是中国学生,即使他比对方还大上一两岁。与中国孩子课间以静为主的休息方式相反,韩国学生的课间很活跃,他们经常“扭打”在一起,甚至翻滚在地上,看着很危险,但他们却乐在其中,然后站起身来,若无其事地拍拍身上的土,回教室上课去了,有点小伤也不放在心上。不独男生如此,女生也乐于做这种“游戏”,据了解,社会上办的课余辅导班中的跆拳道班,很受韩国男女学生的喜爱,几个国际部的学生一直在坚持学习。

多次青少年体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同龄组均低于日本。1993年,一篇关于中日少年探险夏令营的纪实报道《夏令营中的较量》轰动全国。中国孩子是日本孩子的对手吗?引起了人们对中国青少年体质和意志的担忧。13年后,再次迎来中日学生比赛,在攀登居庸关长城以及定向挑战对抗赛中,中国学生表示:“韩日学生体能比我们好,他们中途不用休息,而我们需要歇很久才能恢复体力。”既有观念意志方面的原因,也有体能差异的原因,只是后者未引起足够警觉。1995年调查发现,日本青少年的营养水平、生长发育、力量素质和速度素质均好于中国,具有肩宽、胸阔、腿粗、胳膊粗的特点。20岁的北京人与东京人背肌力相比,男子平均差16.2公斤,女子平均差14.4公斤;垂直跳,男子差5.7 厘米,女子差6.7 厘米;手球掷远,男子差3.6米,女子差2.7米;每分钟跑,男子差5.6米,女子差6.3米。2005年,我国青少年在速度、耐力、柔韧性、爆发力等方面均继续全面下降。日本男性平均身高170.7米,中国169.7米。

2005年,山西省按全国学生体质调研工作的要求和规定,对本省大学生进行了体质健康的抽样调查。太原理工大学体育学院的郭兆霞老师以此调查资料为依据,与1985年、1991年、1995年、2000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从1985年到2005年,山西省大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渐好,而身体机能却有所下降,大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总体呈下降趋势,具体表现在耐力差、速度差、身体脆弱。

由深圳市体育局提供的《深圳市2008年国民体质状况公报》中发现,优秀率最低、肥胖率最高、锻炼时间最少这“三大最”均被中年男性涵盖。深圳市体育局通过对64431名市民进行测试后发现,成年男性体质优秀率在幼儿、小学生、中学生、成年人、老年人五类人群当中,以7.9%排在最后,幼儿的优秀率以45.8%排在第一位。在体重偏重和超重比例偏高的人群中,幼儿占20.8%,男性当中尤其是45岁至49岁人群位居榜首,为23.7%。与此相反,20—24岁成年女子偏轻和特轻率最高,占23.2%,反映出这个年龄段注重“时尚减肥”导致的问题。成年人每周参加三次或三次以上锻炼者占13.7%,30—49岁年龄段的男性占据最低点。表现在:(1)肥胖率提高。北京体质监测数据中,男性平均身高为1.68米,体重在 68.34公斤,处于整个年龄段的最高峰。2005年公布全国国民体质监测报告也表明,成年男性肥胖率为9.3%,成年男性超重率达33.2%并呈现增长的趋势。(2)心肺功能较差。深圳经过12年的测试发现,成年男性的心肺功能合格率尽管从30%增加到40%,但问题依然突出,在中等负荷下心脏就很容易出现疲劳。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爬不到三楼,就开始气喘吁吁。在台阶测试中,中年男性不能坚持到最后,或者测试结束后出现晕厥、血压降低需送医院的情况并不少见。(3)异常情况多。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尿酸、冠心病、睡眠问题、心理问题等异常情况几乎一窝蜂地在这个年龄段出现。很多“老年病”提前盯上了中年人。更令人担忧的是,这部分人的健身意识不强,他们或者是不清楚自己的身体机能状况,或者是根本就不在乎。在体质检测中发现问题的,个人很少能做到通过改变意识、坚持锻炼来加以改善。

据统计,我国七成人处于亚健康和患病状态,83%大学生近视眼,6000万残疾人,3亿人体重超标,7亿人职业病,几乎每个人都有牙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成为三大死亡病。许多人前半辈子用命换钱,后半辈子用钱保命,死要面子活受罪。

为什么?为什么我国人民体质如此之差,如此不堪一击呢?可能国民对这种情况已经见怪不怪了,也已经麻木了。我在著作《健康密码—医疗全策略》及多篇文章中都涉及这方面的问题,本来也不想再多谈。但身临其中,每每看到国内在医疗保健方面的种种不足之处,就逼使我再次拿想笔来写一写。为什么我国人民体质如此之差呢?我想这与下面几个因素有关。

第一:不重视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我国竞技体育实行“举国体制”,保证了金牌迅速增长,但是群众体育、全民健身水平仍然较低,体育基础设施十分薄弱。2004年完成的“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中国人均占有体育场地1.04平方米,远远低于日本的人均约19平方米。2005年竞技体育投入4.8亿元,群众体育仅投入2.7亿元。中国体育人口30%,而日本等国已经达到70%以上。还有一个原因是与家长对孩子的溺爱有关系的,由于家长害怕小孩锻炼时受到损伤,学校也害怕由此而使家长有意见,故学校对于运动量较大或有一定危险性的体育锻炼就减掉了。我们小时候学校的“跳山羊”、“双单杠”等体育项目现在学校都很少开展。

第二:不注意生活节奏。现在成人喜欢夜生活,晚上总到很晚才睡觉,这种坏习惯也影响了小孩,故现在的小孩也成了“夜猫”。但是我们知道,小孩是生长发育的年龄,充分的睡眠才是健康的保证。我对几位有小孩的亲戚都淳淳指导,故这些小孩虽没有增加什么营养,但他们的体质都很好。

第三:全民皆喜欢服药导致民众体质下降。现在我国可以说是全民皆药,从刚出生的婴儿,到八九十岁的老人家,生病了都有人给他们药片服用。最惨的是那些小孩,一有发热或咳嗽,就被疼爱他们的父母抱到医院服药输液,长期以后,只要天气变化或小感染等,就必须到医院大动干戈,怎么能使他们身体素质健康呢?

第四:饮食失衡导致慢性疾病丛生。由于我国过去生活水平低,对于饱食有强烈欲望,故在生活水平改善的今天,膳食的失衡导致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血酯等慢性疾病。另外,抽烟酗酒也导致了很多疾病。

第五:过度操劳导致体质下降。中国人是最辛勤劳动的,轻伤不下火线,但也导致很多人得了病没有及时医治,最后反而使自己体质下降。

第六:环境污染破坏人体免疫力,导致体质下降。我有一位亲戚到澳大利亚的女儿家探亲,住了大约一年后回来,说在澳大利亚环境优美,一年几乎没有感冒过;而在国内,由于空气污染严重,他原来一年都要感冒几次

中国人为何不能摆脱“东亚病夫”的形象?

“东亚病夫”是外国列强在十九世纪对我国人民的蔑称,当时的外国列强通过鸦片和炮火打开了我国国门后,鸦片在中国泛滥,导致国民身体素质严重下降,故对“东亚病夫”一词,许多人的理解是:清末中国人吸鸦片,导致身体瘦弱,所以遭洋人轻视;其意思,近似于老百姓所说的“鸦片烟鬼”。“东亚病夫”一词,最先叫“东方病夫”,出自上海《字西林报》(英国人办的英文报纸)于1896年10月17日登载的一篇文章,作者是英国人。按照梁启超的翻译是:“夫中国,东方病夫也,其麻木不仁久矣。”此后,在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在柏林举行。中国申报了近三十个参赛项目,派出了140余人的代表团。在所有的参赛项目中除撑杆跳高选手进入复赛外,其他人都在初赛中即遭淘汰,最终全军覆没。中国代表团回国途经新加坡时,当地报刊上发表了一幅外国漫画讽刺中国人:在奥运五环旗下,一群头蓄长辫、长袍马褂、形容枯瘦的中国人,用担架扛着一个大鸭蛋,题为“东亚病夫”。从此,“东亚病夫”就成了外国人对中华儿女的蔑称。这被外国视为“东亚病夫”的屈辱性称号一直到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国家强大了,人民的生活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虽然距离发达国家还有一些差距),在体育运动项目上也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在近几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都取得了好的成绩,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成绩更加骄人,比起美欧各国的金牌数遥遥领先,使外国对中国不敢用以前的目光来看待中国。

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但是这些成绩就说明我国已经摆脱了“东亚病夫”的形象了吗?不能!或许许多人以为我国的体育运动项目在世界上有所突破,就能洗脱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低的形象,这是完全错误的。我国的体育骄人成绩很多是建立在强化训练上,最终很多取得冠军等好成绩的选手在退役不久就疾病缠身。如“亚洲第一力士”才力猝死就是一个典型例子,2003年5月的最后一天,才力揣着母亲给的20元和父亲给的100元,打车去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当晚22时50分,才力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年仅33岁。才力,在中国举重史上创造了40个全国冠军、20个亚洲冠军。在他的时代,曾独霸国内举坛110公斤以上级冠军近十年,屡创亚洲纪录,在1990年亚运会上获男子举重无差别级冠军,登上事业顶峰,成为一代“亚洲第一力士”。才力的直接死因是因为长期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高血压,诱发了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可是,熟悉才力的人都说,造成他死亡的原因绝不仅仅这些。另外,专业竞技体育对人体健康在某种程度上是种摧残。调查显示:我国90%以上的运动员是从少儿开始投入专业训练,常年超负荷和向极限挑战,致使绝大多数运动员留下不同程度的病伤。以山东省为例,田径选手60岁以下死于心脏病的占总死亡人数的56.26%;排球为62.53%,举重为67.12%,而40至60岁的退役足球运动员心脏有疾患的达到100%,这些数字大大高于常人的比例。所以这些体育成绩能代表我国的健康水平吗?而在国际上,我国的卫生健康排名一直很低,慢性疾病如肝炎、肺结核及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所以说,我国还

是不能摆脱“东亚病夫”的形象

那么,中国人为何不能摆脱“东亚病夫”的形象呢?中国人在鸦片战争后,民众已经认识到鸦片对人体的危害,最后鸦片也就逐渐消亡。但是,有另一类比鸦片更隐蔽、危害性更大的东西影响着我国,也是导致国民身体日益衰弱的原因,那就是放弃几千年的民族医药,崇拜迷信上类似鸦片的西方有毒化学药物—西方药物。

西医药并不是想象那样神奇,但为什么能不断被患者所崇拜呢? 其实,西医药的作用很多被无形地夸大了,导致了民众对西药这小小的药片产生了依赖。1923年,在巴黎盛大演出了由法国作家于 罗曼写的三幕剧《科诺克或医学的胜利》,剧中描述了医生科诺克怎

样让健康有服用西药。剧情大概是这样,科诺克的行医生涯始于一个叫圣莫里斯的山村,当地的居民个个身强体壮,根本不必看医生,故这里的医生都很贫穷。即将退休的帕尔巴莱医生对接替他的新医生科诺克安慰说:“这里的顾客身体都很棒,他们都不会来烦你。”但新医生科诺克不安于现状,他思考的是怎样才能吸引活力旺盛的居民来他的诊所,在开什么药给健康的村民。科诺克心生一计,决定拉拢村里的老师办几场演讲,向村民夸大微生物的危险,他还买通村里走报消息的鼓手,公告民众,新医生要帮大家免费义诊,目的是防止各种近年来不断侵袭我们这个健康地区的所有疾病的大范围传播。不久,他的候诊室就挤满了人。在诊室里,没病没痛的村民被科诺克诊断出大病大症,还被再三叮咛要来定期诊治。许多人从此卧病在床,顶多喝水而已,最后整个村子简直成了一间大医院。只是因为需要有照料病患的人,所以才会有一些人仍然保持健康。(摘自《药品真相大揭秘》)

西药物与鸦片有很多相似点:(1)都是通过植物或化学方法提炼出有效成分;(2)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3)有麻醉作用,使人产生舒服的感觉;(4)有上瘾性;(5)会导致机体功能紊乱;(6)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

第一:鸦片和西药物都是通过化学工业方法提炼出来的。鸦片,是从罂粟的蒴果上割取的汁液加工制成的物质。而西药物的合成也是通过各种不同的化学方法而研制而成的。这些通过化学合成的物质,与天然的药物有质的区别,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反应。

第二: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人类很早就发现了罂粟及其乳胶的食用及药用价值。古希腊医学家迪奥斯科里斯在他的《药物论》中总结了罂粟在希腊罗马治疗物质中的作用:罂粟籽涂上蜂蜜,可以替代芝麻,或者用来配制乳剂,烘烤面包,提取营养丰富的油。直到今天,罂粟种子还因其所含的大量软磷脂而被用于食品加工业。此外,鸦片的杀菌性被用来治疗皮肤病,其麻醉性被用来止痛、催眠,其镇静作用被用来止咳、止泻。值得一提的是,希腊罗马人深知鸦片上瘾和过量的危险性,医生和病人都非常谨慎、节制地使用这一药物。宋代的医生已发现了罂粟在治疗呕逆、赤白泻痢、腹痛、咳嗽方面的作用,以及养胃、调肺、利喉方面的药用。西药物能针对各种疾病起作用,但其作用很类似鸦片,也是起到抑制、掩

盖病情的副作用。

第三:有麻醉作用。鸦片的麻醉作用是众所周知的,但西药物同样有麻醉作用,它不仅麻醉人体的神经系统,对机体的很多功能都有麻醉作用,如可待因可麻醉咳嗽反射,压制机体正常的咳嗽保护功能;反应停(被取消)有抑制机体的呕吐功能。故西药物的抑制作用可能导致机体不能正常排泄机体有害物质。

第四,有上瘾性。除了鸦片有明显的上瘾性,长期服用西药物也会产生对药物的依赖性。如医源性药物依赖也称为医源性成瘾,是指人在医疗过程中形成的对某种药物的依赖性。如癌症患者术后对杜冷丁、吗啡的依赖等。

第五:导致机体功能紊乱。西药物能针对机体的失调产生一定的作用,但往往也产生一些副作用,导致功能紊乱。如激素类药物,如长期使用大剂量的皮质激素,可以引起水、盐、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表现为向心型肥胖、满月面容、多毛、无力、低血钾、水肿、高血压、糖尿病等,临床上称之为库欣综合征。

第六:影响人体免疫功能。长期使用鸦片和西药物,都会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如绝大多数抗感染药物是化学物质,对免疫功能都有抑制作用,长期或反复使用抗菌素还会产

生细菌耐药菌株,引起菌群失调。

呼呜!西药和鸦片的副作用如此之大,国人为什么不细察,治疗上动辄使用西药,据统计单独是抗生素我国年消费量就是美国的600倍。就拿鸦片来说,为什么鸦片流传全世界,而唯有当时的中国独受其害?为什么同样是西方货船上运来的钢琴、棉布、毛呢、刀叉、金

属、玻璃、钟表、仪器、书籍以及这些商品背后的西方文明,我们都不屑进口,而偏偏选择鸦片?同样道理,外国人对西药的使用十分严格,对于发热病人,首先使用的是物理降温,其次才考虑用药物退热;但在我国,那一间药店没有退热药卖呢?只要病人有钱买,店主决不会提醒病人要慎重用药(其实有的开店的人可能自己还不懂),所以造成了全民皆医(卖药),全民皆药(服药),其后果并不亚于鸦片的危害唉。长久下去,不知道中国民众的健康会变成什么样!当我看了《药品真相大揭秘》后,更为我国民众滥用药物担心,在我写的《健康密码---医疗全策略》一书中提出以养生代替药物或手术,减少药物及手术对机体的危害,但关注的人有多少呢?

爱之深痛之切,但只要真爱还在,那痛也就成了爱的纪念币。当我们回顾国家所经历历程时,那爱的伤痕会在记忆深处闪烁,成为心海深处的珍贝!正是由于我国民众健康面临的种种危机,笔者才不得不通过这种声音去大声疾呼,希望国民能猛醒,去掉滥用药物的恶习,以保自己身体健康!

第三篇:中学生打架的原因及及对策

【学生安全教育讲稿】

中学生打架的原因及及对策

现在的中学校园不时的会发生学生打架斗殴事件,那么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笔者认为,中学生打架的原因极其复杂,既有中学生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作为一个学校教育工作者,笔者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些分析。

主观因素:

1、思想单纯,头脑简单。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未形成;缺乏明辨是非,识别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自控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低下;感情容易冲动,遇事相当不冷静,更不会考虑后果;争强好胜,表现欲望强烈,爱管闲事;喜欢身体力行,模仿能力强等。

2、学习成绩相对低下,上进心不强,无事找事。如今的中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更有一些学生各科成绩门门不及格,经常挨批,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的思想,上课睡大觉,下课乱逛游,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什么理想啊,道德啊,法制啊,纪律啊,统统丢入脑后,我想干啥就干啥,鸡毛蒜皮小事就对同学大打出手。

客观因素:

1、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要说近几年,社会治安情况相对以前要好得多,党中央提出并做到了“以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打黑扫恶”,各地“110”的认真负责等等。但是,仍有一些不良风气在影响着中学生。邻里邻居的争吵,社会青年的酗酒闹事等都在不同程度上的污染着纯洁的中学生。电视、网络、书报上的一些不健康的内容,诸如武打片、恐怖片、网络游戏等过分渲染凶杀、暴力等,这些都会腐蚀模仿能力较强的中学生。一次在处理两个高年级男生打架的时候,一学生居然说出了“风风火火闯九州,该出手时就出手,大不了赔点钱。”我们的中学生只能看到梁山好汉“出手”一面。由于理解水平有限,也只能断章取义了。总之,社会这个大学校,没有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更纯净良好的教育环境。

2、家庭教育的不良影响。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故家庭教育对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其它教育不可替代的。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就有什么样的中学生。有些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要么放任自流,要么拳脚相加。还有两口子之间常对着孩子的面大打出手,毫不避讳。生活在一个暴力家庭的教育环境里,潜移默化接受的就是些暴力教育,每到遇事解决时,首选的方法就是暴力解决。其次,生活在单亲家庭的中学生,享受不到应有的父爱、母爱,自卑感强,不允许受到同学的歧视、侮辱、另眼相看,这样的中学生也容易滋生打架念头。我们学校有这样的一个学生,父母双亡,跟着伯父生活,要说孩子也很乖,学习成绩也行,就是容不得同学们提到他的父母,提一次打一次架,不论我怎样费尽口舌,一点也不起效。无奈,我们只好到班上教育其他同学,当然这位同学回避。这样的学生由于不健康的心理,才会产生不正常的行为。

3、学校教育的失败。一台合格的机器,才会加工出合格的产品。学校教育在中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过程中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但是现在的中学教育却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素质教育”以分数衡量老师,评价学生,学生在校期间,课业负担重,课余文体生活单调,又容易被挤占,设置的体育、艺术等学生最喜欢的课,常因各种借口被挪作他用;各科教师迫于成绩压力,就书教书,忘记了孔圣人所谓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 也”。有的学校没有足够大的活动娱乐场所,又常以安全为借口,学校的许多优良传统教育丢失殆尽,诸如歌咏比赛、运动会、越野赛、诗歌朗诵、演讲赛------总之,学校过度强化文化课教学,异化安全意识;学生以学为主,别的一概不要,往往容易导致中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张扬,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或受到的委屈,得不到释放和宣泄,性格近乎扭曲,故很容易因小事就出手打架伤人。

对待中学生打架这个问题,看法各有不同。常听有人说,孩子们打打闹闹很正常,不必小题大做。错,这等于是支持或纵容我们的学生,承认他们打架有理。由于对打架案例的处理,引导不到位,不得法,以致于打架致死事件时有发生。我们不能把中学生打架看作简单浅表的小事。往深处看,远处想,如果我们不加以正确的引导,不加以有力的控制,我们的学生必将会误入歧途,走向犯罪。因此,怎样有效地控制中学生的打架问题就应成为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急需研究和解决的课题。笔者认为,只有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有机结合起来,齐抓共管,中学生打架问题才会最大限度地减少消失。

对策一,就社会而言,公安机关要坚持不懈地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是从严从重惩处那些恶性聚众斗殴,扰乱社会治安的违法犯罪分子,起到威慑敲击震虎的作用,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政法机关要经常与学校保持联系,深入开展法制教育进校园的活动,在中学生中进行经常性的法制知识普及。文化部门,要努力推出适合当代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影视作品,要净化文化环境,坚决封杀涉及凶杀、武打、暴力的作品,加强对网吧的管理。

对策二,家庭教育要起到示范榜样的作用。作为父母,要严格自律,以身作则,树立子女学习的好榜样,最大限度的为子女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教育子女方式方法要得当,多与孩子沟通,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学会换位思考。

对策三,学校教育,办学单位要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要站在“以人为本”的高度上,为学生一生利益负责。扎扎实实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校管理,努力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要丰富校园生活,开展类文体活动,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发展的空间,设法搭建中学生施展才华才艺的平台;要合理地、科学地对教师、学生作出评价,构建多文化的评价机制,要重视分数评价,但不唯分数论。

一、中学生打架斗殴的成因

学生自身的原因。一是早恋引起导致的。中学生大都进入青春期。这个时期是人体发育迅猛、心理变化急剧的时期,也是性萌发并趋向于成熟的时期,易产生早恋现象。由于早恋,会产生争风吃醋现象,导致斗殴。二是虚荣心作崇导致的。虚荣心作祟,死要面子,这种情势往往取决于围观者的态度,如果看客较多,起哄、叫嚣,那势必造成为“面子”而斗殴。三是受影视媒体影响导致的。崇拜黑社会“老大”,随着住宿学生的增加,寝室之间演变成“帮派”林立,明争暗斗,大仗时有,小仗不断。四是受暴力网络游戏影响导致的。在游戏的暗示作用下,青少年会从内心倾向用游戏中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严重的会导致犯罪。五是精神世界的极度空虚导致的。因为空虚,他们选择早恋、网络……甚至犯罪。不少学生空虚的思想已经被暴力充斥,成为打架斗殴的直接诱因。六是心理不相容导致的。独生子女的特性决定了大多数学生缺乏谦让精神和包容性,对他人“看不惯”,当意见发生冲突时,容易义气用事,情绪激动,导致矛盾激化,因争强好胜而大打出手。七是 “变态自尊”导致的。此类学生因非智力因素导致自卑感严重,担心他人嫌弃自己,因而表现出“变态自尊”---因怀疑、敏感而容易在外界刺激下激起愤怒情绪,选择“用拳头找回自我”。八是以暴制暴导致的。学生本是事件受害者,但未能采取正当手段解决问题,反而纠集一些人,以暴力手段实施报复行为,导致恶性后果。

家长的原因。一是溺爱型家长。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当孩子之间发生了矛盾,不能正确的去疏导,反而去宠用孩子。二是疏于管教型家长。学生在外结交不三不四人等,成帮结派,惹事生非;不少学生家庭或因单亲或因父母下岗忙于打工挣钱或因家长责任心较差而忽略了对子女的关心教育,致使学生结交了社会上的不良人员,受他们挑唆、利用而参与斗殴。三是粗暴型家长。有些家长发现孩子身上有缺点或在学校违纪了,听说之后,不问青红皂白,轻者大骂,重者大打出手。常此以往,在学校得不到温暖,在家得不到关爱,孩子就会破罐子破摔,易导致他们出现心理偏差及行为过激问题。四是没有掌握家庭教育操作技术型家长。大部分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还有一些家长没有掌握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孩子总听到同样的话,只会厌倦,去寻找新的刺激和快乐,一旦有机会就会爆发。

二、预防中学生打架斗殴的对策

对学生要给予更多的热爱、关怀、尊重和信任。别林斯基说:“爱是鉴别教育的尺度”,所以,要用慈母一般的心肠对待体贴他们,用火一般的真情感化他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及性格特点,采取灵活而有原则性的教育方法,注重与学生平等交往,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善于为他们排忧解难,让其体验到老师的真诚与关爱。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主动及时与我们沟通,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苗头,及早解决。充分发挥沟通的潜能。采取多种手段与家长沟通,如家访、电话交流、书信、探病、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特别是要办好家长学校,通过沟通,向家长传授正确的教育思想,引导家长采取合适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实行文明家长、教子有方好家长评比制度,激励先进,树立典型,使之成为新时期合格家长。

大力开展法制教育。把法制教育纳入教学计划,针对中学生的不同特点,扎实有效地开展好法制教育、德育教育,通过主题班会,把安全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等融入活动中,使其真正领悟到其重要意义,使他们从中学到了家庭保护、社会保护、学校保护、司法保护等。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鉴于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特殊性,学校应通过开展郊游、艺术节、技能节、体育活动等文明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竞争意识、交际技巧和责任感,还可以使他们体验到自身能力及价值,使他们的才华得到充分展示,从而满足精神需要,丰富课余生活,消除空虚感。

倡导文明积极地使用网络。对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宜疏不宜堵”,应动员全社会力量,使学生远离带有暴力色彩的网络游戏,并通过讲座、小组讨论和学校“绿色”网吧等形式,使学生认识到网络暴力游戏的危害性,帮助学生制定使用电脑计划,与家长共同监督孩子按计划行事,探讨学习与电脑游戏两不误的方式等。

正确对待学生“早恋”。早恋是一个学生成长中可能遇到的自然现象,这是心理因素使燃,与道德规范无关。不要轻易将之与道德败坏联系到一起,否则,势必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甚至会起到反作用,造成恶性后果。家长和老师必须转变传统观念,给学生一把科学的钥匙,坦然面对“早恋” 问题。既要让他们明白:青春期对异性产生朦胧好感是正常的,又要使之认清早恋的危害性和后果;既要鼓励正常的异性交往,又要教育引导他们把握交往尺度和交往距离。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作为学校要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辅导。如开设心理健康指导课,建立学生心理咨询室或心理咨询信箱等,配备懂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又有一定教育工作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咨询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咨询指导。

教育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克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虚荣心理,明确自尊是一个人具有积极意义的品质,培养科学的自尊。同时加强学生的个性修养,培养豁达大度、克己忍让、热情真诚的优良品质,由“看不惯”转变为“互为欣赏”,改善“心理不相容”。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将工作做细做透,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

第四篇:中学生打架的原因及及对策

中学生打架的原因及及对策

现在的中学校园不时的会发生学生打架斗殴事件,那么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笔者认为,中学生打架的原因极其复杂,既有中学生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作为一个学校教育工作者,笔者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些分析。主观因素:

1、思想单纯,头脑简单。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未形成;缺乏明辨是非,识别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自控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低下;感情容易冲动,遇事相当不冷静,更不会考虑后果;争强好胜,表现欲望强烈,爱管闲事;喜欢身体力行,模仿能力强等。

2、学习成绩相对低下,上进心不强,无事找事。如今的中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更有一些学生各科成绩门门不及格,经常挨批,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的思想,上课睡大觉,下课乱逛游,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什么理想啊,道德啊,法制啊,纪律啊,统统丢入脑后,我想干啥就干啥,鸡毛蒜皮小事就对同学大打出手。

客观因素:

1、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要说近几年,社会治安情况相对以前要好得多,党中央提出并做到了“以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打黑扫恶”,各地“110”的认真负责等等。但是,仍有一些不良风气在影响着中学生。邻里邻居的争吵,社会青年的酗酒闹事等都在不同程度上的污染着纯洁的中学生。电视、网络、书报上的一些不健康的内容,诸如武打片、恐怖片、网络游戏等过分渲染凶杀、暴力等,这些都会腐蚀模仿能力较强的中学生。一次在处理两个高年级男生打架的时候,一学生居然说出了“风风火火闯九州,该出手时就出手,大不了赔点钱。”我们的中学生只能看到梁山好汉“出手”一面。由于理解水平有限,也只能断章取义了。总之,社会这个大学校,没有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更纯净良好的教育环境。

2、家庭教育的不良影响。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故家庭教育对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其它教育不可替代的。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就有什么样的中学生。有些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要么放任自流,要么拳脚相加。还有两口子之间常对着孩子的面大打出手,毫不避讳。生活在一个暴力家庭的教育环境里,潜移默化接受的就是些暴力教育,每到遇事解决时,首选的方法就是暴力解决。其次,生活在单亲家庭的中学生,享受不到应有的父爱、母爱,自卑感强,不允许受到同学的歧视、侮辱、另眼相看,这样的中学生也容易滋生打架念头。我们学校有这样的一个学生,父母双亡,跟着伯父生活,要说孩子也很乖,学习成绩也行,就是容不得同学们提到他的父母,提一次打一次架,不论我怎样费尽口舌,一点也不起效。无奈,我们只好到班上教育其他同学,当然这位同学回避。这样的学生由于不健康的心理,才会产生不正常的行为。

3、学校教育的失败。一台合格的机器,才会加工出合格的产品。学校教育在中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过程中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但是现在的中学教育却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素质教育”以分数衡量老师,评价学生,学生在校期间,课业负担重,课余文体生活单调,又容易被挤占,设置的体育、艺术等学生最喜欢的课,常因各种借口被挪作他用;各科教师迫于成绩压力,就书教书,忘记了孔圣人所谓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有的学校没有足够大的活动娱乐场所,又常以安全为借口,学校的许多优良传统教育丢失殆尽,诸如歌咏比赛、运动会、越野赛、诗歌朗诵、演讲赛------

总之,学校过度强化文化课教学,异化安全意识;学生以学为主,别的一概不要,往往容易导致中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张扬,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或受到的委屈,得不到释放和宣泄,性格近乎扭曲,故很容易因小事就出手打架伤人。

对待中学生打架这个问题,看法各有不同。常听有人说,孩子们打打闹闹很正常,不必小题大做。错,这等于是支持或纵容我们的学生,承认他们打架有理。由于对打架案例的处理,引导不到位,不得法,以致于打架致死事件时有发生。我们不能把中学生打架看作简单浅表的小事。往深处看,远处想,如果我们不加以正确的引导,不加以有力的控制,我们的学生必将会误入歧途,走向犯罪。因此,怎样有效地控制中学生的打架问题就应成为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急需研究和解决的课题。笔者认为,只有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有机结合起来,齐抓共管,中学生打架问题才会最大限度地减少消失。

对策一,就社会而言,公安机关要坚持不懈地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是从严从重惩处那些恶性聚众斗殴,扰乱社会治安的违法犯罪分子,起到威

慑敲击震虎的作用,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政法机关要经常与学校保持联系,深入开展法制教育进校园的活动,在中学生中进行经常性的法制知识普及。文化部门,要努力推出适合当代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影视作品,要净化文化环境,坚决封杀涉及凶杀、武打、暴力的作品,加强对网吧的管理。

对策二,家庭教育要起到示范榜样的作用。作为父母,要严格自律,以身作则,树立子女学习的好榜样,最大限度的为子女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教育子女方式方法要得当,多与孩子沟通,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学会换位思考。

对策三,学校教育,办学单位要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要站在“以人为本”的高度上,为学生一生利益负责。扎扎实实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校管理,努力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要丰富校园生活,开展类文体活动,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发展的空间,设法搭建中学生施展才华才艺的平台;要合理地、科学地对教师、学生作出评价,构建多文化的评价机制,要重视分数评价,但不唯分数论。

第五篇:浅谈中学生打架原因及对策

浅谈中学生打架原因及对策

中学生打架,轻则受惊挨训、受痛破财,重则致残致命、家破人亡,是一件让老师和家长都很头疼的事情。作为一名中学班主任,现就中学生打架的原因及其对策谈一些个人粗浅的认识,敬请指正!

一、法律意识淡薄

经常打架的学生,法律意识大多都很单薄。在他们看来,法律似乎离他们很遥远,学生打架也不属于法律的管辖范畴,甚至个别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还认为:钱能解决一切打架事件的后遗症。

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通过多种渠道加强法律知识的宣传,让学生知法、懂法,并且知道怎样利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行为规范意识不强

学生打架,很多都不会因为有重大过节,多是走路时不小心撞了别人,因态度不好没有及时道歉的,或者不小心碰掉了别人的书本,没有帮忙捡起来的,这类小事,完全可以自行解决,但我们的一些学生,自由散漫惯了,唯我独尊惯了,没有他人意识,做错了事根本没想过道歉,当两个这样的学生碰到一起,自然就会引起战火弥漫了。

避免因这类情况而导致的打架事件,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大学生行为规范意识的养成力度。把行为规范的种子深植于学生心中,把“你好”“对不起”“谢谢”这类文明用语深植于学生的心中,打架现象自然就会减少。

三、影视媒体的误导

时下,很多影视剧,打斗、凶手等暴力镜头较多,学生看起来感觉很刺激,更有一些影视剧中,侠客可以打着“行侠仗义、替天行道”的招牌杀人如麻,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心中潜伏着的那一份“侠义之心”,于是,在自己的生活中,也会不知不觉地加以尝试,一碰到看不过眼的,马上就大打出手,还很心安理得地认为,自己是在伸张正义。

网络中也有一些充满暴力的游戏,拳头击打的声音、刀枪进攻的声音、血流满地的场面,迎合了人平日里隐藏得很好的好斗的想法,当这类游戏玩多了,尤其是自控能力还不是很强的中学生,自然就会产生模仿的欲望,脾气越来越暴躁,下手也越来越“专业”。针对这类学生,建议媒体禁止播放相关影视,禁止运行相关游戏,从源头上堵住堵死,家长也要加大督促力度,禁止子女出入不正规网吧,提倡“绿色上网”,子女在家看电视也应有所选择,当发现子女有偏看暴力影视的爱好,要及时正面劝诫,并予以必要监督。

四、社会不正之风的误导

现实生活中,个别流氓地痞,抓住人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善良意识,凭着蛮横无理,看起来活得风光潇洒,很让一些学生,尤其是个头比较大的学生的羡慕,于是,他们也在他们生活的圈子——学校里效仿:像黑社会老大一样去生活,“顺我者昌,逆我者打”,凭着有力的拳头,既可以呼风唤雨,也可以为所欲为,极大地满足了畸形变异的虚荣心。

当老师和家长发现学生有这样的苗头,应该好不客气地泼冷水,大举现实生活中那些所谓的黑社会老大的最终后果实例,最好是能让学生查得出姓名的身边的例子,以示警醒,让他们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做人还是应该踏踏实实的,任何依靠不正当手段获得的风光都不会有好的结果。

五、当代中学生心理发育水平的限制

“变态自尊”,此类学生因种种非智力因素导致自卑感严重,担心他人嫌弃自己,表现出变态自尊——因怀疑、敏感而容易在外界刺激下激起愤怒情绪,选择:用拳头找回自我:。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高峰阶段,本就敏感易冲动,情绪波动较大,再加上,现在独生子女较多,留守儿童激增,很多孩子都是在众多的宠爱中长大的,在家被宠惯了,宠坏了,就变得更加自私和偏执,在人际交往中,稍不顺意就大发雷霆,甚至拳脚相加。

要想让这类学生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家长不宜溺爱孩子,把爱藏在心底,行为习惯上对孩子严格要求,从孩子的一生来说,才是真正地为孩子着想,不要为了图一时的痛快骄纵孩子,更不能在孩子打架后,听由孩子的辩解,站在孩子的立场肆意指责对方或者学校老师,即使是别的孩子有错在先,也不宜当着孩子的面去指责,否则会让孩子觉得,只要告诉了家长就找到了靠山,以后可以有恃无恐了。老师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也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立自强,通过自己的努力收获自己的人生,还应加强和家长,尤其是有骄纵子女行为的家长的沟通,让他们积极配合学校工作,站在为孩子的一生的角度出发,为孩子施以正面有效的影响。

六、个别家长缺乏正确的家教认识

父母因工作或责任心,疏于管教,学生在外结交不三不四人等,成帮结派,惹是生非。也或许是父母管教手段过于暴力,造成子女心理上都饿暴力倾向,情绪容易激动,喜用暴力解决一切。

个别家长受社会风气的影响,没有对学生打架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还责怪自己的孩子怎么总是受别人欺负,就不知道去反击?当孩子打了别人,还会夸奖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将来不会受人欺负。这就在无形中助长了孩子打架的气焰,让孩子尝到了打架的甜头。

对于这类现象,我觉得首先要给家长洗脑。学校要经常邀请这类家长参加家长学校学习,加强与这类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从内心接受“不能打架”的想法,才是有效改变其子女的前提。

七、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兴趣单一

爱打架的学生,多是学习成绩不很突出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上看不到前途和光明,又少有其他有益的兴趣爱好,充沛的精力总要找一个宣泄的突破口,当某种“机缘”降临的时候,他们就会在打架中找到自己的乐趣所在,甚至还会在打架中收获来自同类学生的羡慕,满足在其他正当途径中得不得的虚荣心,久而久之,自然就会陷入打架的怪圈。

针对这类学生,我想,老师首先在思想上不能放弃对这类学生的正面引导,要让这类学生能时刻感受到老师的重视和关爱,给这类学生营造宽松的学生环境。同时,在学习方法上多加指导,在学习成绩上,不宜要求过高,只要他们有进步就应及时表扬,让他们感觉到学习的快乐。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有益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在活动中成长,在有益的爱好中进步。

当然,中学生打架肯定还有更多更复杂的原因,在以后的工作实际中,我将继续总结,继续探究,继续实践,力争让我的学生不打架或者少打架,还学生一个安静和谐的学习环境,给学生一份宁静超然的心境。

下载中学生行为习惯差的表现、原因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生行为习惯差的表现、原因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安民警积极性不高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公安民警积极性不高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2011-07-10 09:40:25)转载▼ 标签: 杂谈 信息来源:太子河公安分局 责任编辑:高福鑫 发布时间:2011年3月4日17:26 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

    农村干部违纪违法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农村党员干部是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他们的行为事关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形象,事关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结合我区近年来查处农村村级党员干......

    农村干部违纪违法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农村党员干部是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他们的行为事关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形象,事关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结合我区近年来查处农村村级党员干......

    社区组织行政化表现原因及对策分析

    社区组织行政化:表现、原因及对策分析 向德平2012-10-25 16:24:10 来源:《学海》(南京)2006年3期第24~30页 【作者简介】向德平,博士,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4......

    末端不落实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浅析末端不落实的表现、原因及对策(增刊) 陈容霞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襄阳 441000) 摘要:有统计表明:一项工作的成功,靠的是30%的决策、50%的落实和20%的其它因素。......

    农村中学生辍学的原因及对策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和对策 宜君县棋盘中学——陈建平 说到学生辍学,我们可能很自然地想起了贫困。但是国家近年来对贫困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经济方面的原因应......

    浅谈农村中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

    浅谈农村中学生辍学原因及对策 山东省安丘市景芝镇浯河中学 随着近几年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的实行以及农村人均收入的提高,中学生辍学的原因已经由过去的经济原因占主导......

    浅谈中学生考试焦虑原因及对策

    浅谈中学生考试焦虑原因及对策 浅谈中学生考试焦虑原因及对策 目前我国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普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例如考试焦虑等心理问题,这对学生的学习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