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发展社区银行的思考(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5 03:58: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我国发展社区银行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我国发展社区银行的思考》。

第一篇:对我国发展社区银行的思考

对我国发展社区银行的思

摘要近几年我国的社区建设发展很快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社区银行经营机制灵活能有效地解决信贷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优化银行体系结构和提高我国银行业整体竞争力;本文在界定社区银行内涵及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发展社区银行的现实意义就其发展思路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社区银行;虹吸现象;区域试点;存款保险制度

一、社区银行内涵及其特征

社区银行是指在一定地区的社区范围内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设立、独立按照市场化原则运营、主要服务于中小

企业和个人客户的中小民营银行

社区银行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经营特色和发展战略上社区银行强调是在特定社区范围内提供针对客户的个性化金融服务与客户保持长期性的业务关系

从业务范围来看我国社区银行应是具体服务于民营经济中的中小企业以及居民家庭的小型民营银行其贷款主要面向附近社区的存款者及相关社区内的中小企业

从市场定位看社区银行主要面向当地小额、分散、流动的微型企业、中小企业面向周边的家庭、农户满足这些对象的金融服务需求

从资金运用看大型银行通常将其在一个地区吸收的存款转移到另外一个地区使用而社区银行则主要将本地区吸收的存款继续投入到该地区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从服务特色看它摒弃了繁杂的过程手续简洁审核迅速办事效率高特别是它比大型银行更能准确有效地掌握本地 的市场变化和客户信息能够针对社区范围内的客户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从而也促使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调整市场定位并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

二、发展社区银行的意义和作用

我国经济对于资金的需求向着多层次差异化的方向发展主要体现在地区差异群体差异以及产品差异全国性银行的体系很难满足如此多层次的融资需求社区银行业的引入无疑会为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群体提供适合他们的金融产品和个性化服务发展社区银行有必要成为一种制度安排成为中国银行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改善和优化银行结构实现融资市场化交易促进银行体系均衡协调发展

1.发展社区银行将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国有银行更多地注重将全国范围内吸收的存款转移到经济发达地区使用这造成中国资金流动的“虹吸现象”即

本来急需资金的欠发达地区的资金通过大型银行的分支机构网络被转移到资金已经较为充裕的发达地区这也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扩大的金融方面的原因社区银行有助于缓解当前中国资金运行的“虹吸现象”填补因为大型银行的战略调整所出现的金融服务真空

2.发展社区银行是我国银行体系和融资渠道的有效补充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得到迅猛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占据举足轻重的位臵但其所占用的金融资源仅占商业银行信贷总额的50%左右我国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融资难与当前我国缺少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社区银行有很大关系因此发展民营性质的社区银行是完善融资结构的有效解决途径

3.发展社区银行能够满足多层次金融产品的需求和个性化金融服务

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需要多层次的金融产品和个性化社区银行服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年均增长达到9%左右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居民消费信贷具有额小、量多、面

广的特点.根据我国消费信贷薄弱状况发展社区银行将有助于进一步释放我国居民的消费潜能

4.发展社区银行有利于引入竞争机制增强整个银行业的竞争力

民营企业的出现不仅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而且对国有企业也形成了压力和挑战促进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增加其竞争力金融开放以后竞争主要来自与外资银行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实际上对于网络庞大、客户基础众多的全国性银行的冲击力度有限从其经营规模、针对部分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等经营方式来看与社区银行更为接近设立社区银行能够促使中国的金融机构迅速学习外资银行的经营方式和经营经验使得外资银行开拓中国市场时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三、社区银行的经营优势

社区银行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与大型金融

机构相比社区银行在很多方面具有显著的经营优势引入可以有效地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

1.产权优势

社区银行都是个体和企业共同投资股份制所有国家不占任何股份能够达到产权清晰的目的;社区银行可以实行股份制也可以实行互助合作的组织形式社区银行结构简单委托代理的环节比较少经营管理链比较短经营决策活动透明而迅速能够有效地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

2.营销定位优势

社区银行本来就是小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和其他小型企业相类似的问题能够体谅到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和特殊需求所以能够针对中小经济的特殊需求设计特殊的产品给予特定的支持这有助于社区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保持一种长期合作的依赖关系

3.集中经营优势

社区银行结构简单能够专注于所在社区的中小企业

和家庭能够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使用于所在社区这一特定的目标市场通过集中经营扩展和加深社区银行产品线的宽度和深度这样能够更加细致地满足目标客户的各种需要集中经营的策略能够使社区银行在专业领域的经营上做到效率的提高做到业务量和经验上的“规模经济”集中经营所获得的规模经济能够克服产品差异化和服务个性化所带来的高成本获得实行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大型银行难以具备的比较优势

4.信息优势

贷款风险的主要来源是银行掌握的信息和企业真实的业绩信息之间的不对称社区银行的工作人员能够积极有效地参与到社区经济生活中去去了解周边每个客户的经营业绩和信用状况去了解当事人的性格、家族的历史和组成、日常的消费状况等等在搜集客户信息方面大银行致力于大规模程序化的信息收集而社区银行在对小规模的信息收集中可以做到及时、准确这是“地位卑微”的小型机构所特有的优势而在对高风险的中小企业贷款的时候信息的准确、及时是非常重要的社区银行能够利用它自身获得信息方面的优势来弥补中小企业信息纰漏的不足从而减少不良贷款的产生获得比大银行更大的安全盈利空间

5.地缘优势

大商业银行的业务管理人员一般具有很高的学历水平代表着很高的身份往往在高大的现代化办公楼中办公沉溺于安逸舒适的环境不容易也不乐意融入到当地社区环境中去社区银行的管理者和员工一般是当地土生土长的、从当地居民中聘请的十分熟悉周围环境这些社区银行员工能够积极地融入到社区经济中去了解社区经济的最新动向和社区居民和企业的信用状况的变动社区银行植根当地的地缘优势是它最大的无形资产社区银行的这些特征使得它很容易与当地的客户建立长期的业务合作关系

四、发展我国社区银行的对策

我国发展社区银行时一方面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同时也要吸取以往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城市信用社的教训应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有条不紊地推进社区银行

发展具体可考虑采取以下思路及对策

1、开展社区银行试点工作

应尽快进行发展社区银行地区试点工作同时在国务院领导下由银监会等相关部委组成权威研究机构总结理论实践经验早日明确指导意见,力争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开始逐步推开规模性试点工作进行发展社区银行试点工作必先制定“试点规则”使试点工作规范运作

2、应以“区域试点”作为起点

目前,我国发展社区银行不宜采用以个别机构试点作为起点因为个别机构试点风险较大,尤其是在现行体制下通过个别试点难于推行全面配套改革措施难度较大这不利于推进试点工作不利于试点社区银行的生存和发展为稳健起见,应选择“区域试点”模式即选择条件较为成熟的市作为试验区在试验区内全面配套改革措施这样才有利于推进试点工作,有利于试点社区银行的生存和发展

3、建立社区银行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

我国发展社区银行必须实行社区银行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建立社区银行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在实行市场准入制度方面应做到(1)依法准入凡是达到法律规定的要件就应当允许组建社区银行(2)资本金下限不宜高同时规定上限(3)对大额贷款等重要指标制订严格的制度保证

在实行市场退出制度方面应做到(1)允许经营稳健、业绩优良的社区银行做大甚至升格为城市商业银行(2)及时掌握随时控制降低风险由监管部门根据银行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的比例提出增资、兼并或重组建议和要求

4.完善社区银行配套措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建立强制信息披露制度和自主信息披露制度以县城或市域为单位按月披露全部银行机构的经营和财务信息便于公众了解当地所有银行机构的经营与风险状况同时为了提高社区银行的信誉、防范流动风险必须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是指为从事存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建立专门的保险机构当金融机构面临支付危机或经营破产时保险机构向其提供支持或者给予补偿的制度目的是为金融体系建造一道安全“堤

坝”防止存款者因个别金融机构的支付危机而造成挤兑引发银行恐慌和金融危机

随着我国金融机构不断增多和竞争日趋激烈,从长远来看少数金融机构(包括社区银行)因受经营不善或外部条件的变化等因素影响出现支付风险是难以避免的过去我国金融机构是以国家信用作后盾的但在将来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促进金融机构改善经营管理,防止金融危机应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发展我国社区银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应立法先行对保险机构设臵、存款保险范围、投保方案、保险额度和费率、保险公司对投保银行的管理、保险资金的筹措以及对危险银行的处理等作出明确规定

参考文献

1翟建宏,高明华.中小企业贷款难与社区银行发展.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3).2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课题组.我国社区银行的培育与发展问题究.西安金融2005(10).3钱水士,李国文.社区银行及其在我国发展.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2).12

第二篇:对制约我国社区矫正发展的几个问题的思考

对制约我国社区矫正发展的几个问题的思考

社区矫正在我国试点五年多来,发展迅速,成效显著,目前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然而,社区矫正试点实践中也面临一些困惑与问题,制约着其进一步发展。本文对这些问题及其解决路径略作探讨。

一、关于在农村地区推行社区矫正的问题

我国当前的社区矫正工作主要在城市开展,总体看农村与城市在发展水平相差悬殊。如不及时采取积极措施,扶植农村地区社区矫正的发展,则会使这种差距进一步拉大,使刑事执行的统一性、公正性受到损害,而一旦社区矫正的公正基础受到动摇,其生命力就会走向枯竭。因此,如何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推行社区矫正,是我国社区矫正发展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我国,由于历史原因而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大部分的农村地区较之城市而言,在经济、文化等诸方面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这必然影响到农村地区社区矫正的发展。例如,农村地区面积较大、居住人口较分散,而国家权力资源的配备不够充足,国家权力对农村社会的整合能力相对薄弱。再如,成熟的社区矫正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撑,如人格测评、心理矫正技术的引入等,但农村地区的智力资源、技术资源比较匮乏,很难像城市那样,吸收社会工作者、心理学家等专业人士的参与,从而影响到矫正手段的科学化程度。总之,同城市相比,农村在开展社区矫正方面面临更多的困难。因此,在农村地区发展社区矫正,应当采取一些政策性扶植措施,同时,必须结合农村地区的特点,设计适合农村特点的社区矫正开展方案。而不能简单照搬城市的社区矫正模式。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是应当注意的:

一是要注重发挥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在农村地区,村委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处在最基层,与人民群众联系最为密切,也最了解矫正对象的家庭、社会关系、生产生活等情况,能够全面掌握矫正对象的教育改造、监督管理等具体现状,充分调动村委会、村组干部的积极性是做好农村社区矫正的必然要求。在此问题上,以创造“枫桥经验”而著称于世的浙江诸暨枫桥镇,做了有益的探索。枫桥镇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中,针对农村辖区面积大,矫正对象比较分散的特点,创造性地提出对矫正对象实行“5+1”监管模式[1],即从镇司法所、协作站(社区)矫正小组、公安责任民警、村治调组织、矫正对象家属五方面来确定人员,分别落实监管职责。这一社区矫正的“枫桥模式”,对于促进社区矫正在农村的发展、解决农村与城市发展失衡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枫桥式社区矫正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紧密结合村民自治制度,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对农村的整合功能,“5+1”的社区矫正监管模式正是村民自治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具体运用。这种模式值得其他农村地区在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中借鉴。不过,必须明确:社区矫正在本质上是一种刑罚执行活动,应在国家权力的主导下运行,虽然村民自治组织的参与应当得到重视和鼓励,并可以成为对农村矫正对象进行监督和帮教的基础性力量,但这种参与不应涉足执法层面。

二是要加强农村社区建设,为社区矫正在农村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社区矫正是一种立足社区、依靠社区的社会化行刑方式,成熟的社区环境是社区矫正赖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一个结构合理、功能良好的社区就不可能有效果显著的社区矫正,加强社区建设对于社区矫正的发展意义重大。我国不少农村地区,因社会转型导致一些基层组织涣散无力,传统的社会整合机制削弱,同时,现代意义的社区发育缓慢,社会自治机制很不健全,这使得一些社区矫正措施因社会支持不够而影响了实施效果。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已经成为一个紧

迫的问题。这一问题已经得到了中央的关注。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中,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农村社区建设”的概念,并要求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2006年11月,国务院召开的第十二次全国民政会议进一步强调指出,要着力建设城市和农村社区“两个平台”,“整合社区资源,推进农村志愿服务活动,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基层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农村社区功能,努力建设富裕、文明、民主、和谐的新型农村社区。”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这对于农村社区矫正的发展无疑具有推动作用。

三是要采取有效的政策及措施,提高农村社区矫正的专业化程度。对此,笔者考虑,一方面要加强农村基层司法所的队伍建设,在编制、经费、人员待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同时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农村社区现有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以提高其知识素养与业务能力,适应工作需要;另一方面,可以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吸引城市的专业人士介入农村地区的社区矫正工作,如鼓励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以志愿者的形式到农村从事社区矫正工作;通过设立专项基金的形式,对到农村从事社区矫正的志愿者实行适当的报酬制,等等。

二、关于对城市外来人口犯罪适用社区矫正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现象。流动人口对促进流入地的经济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比较严重的流动人口犯罪问题。流动人口群体尤其是其中的农民工群体,有着较高的犯罪率,有着很多社会原因,如面临的巨大的生存压力,一定范围存在的社会歧视现象、权利易受侵犯而救济途径不畅等。对于此类弱势群体犯罪,有必要给予适当的宽容,对于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应当尽可能放到社会上改造。但目前不少地区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中,却把这类群体排除在社区矫正体系之外。例如,根据北京市的有关规定,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限于具有北京市正式户口,长期固定居住在试点区县的犯罪人。这种做法固然有其现实原因,因为对于在城市中没有户口或者固定居所的犯罪,适用社区矫正措施,往往难以落实监管措施,而监管缺位则容易导致新的犯罪,从而增大法官的判决风险,使得法官在对这类群体适用社区矫正措施时持保守立场。笔者认为,无论如何,这种简单以户籍为界限,对常居城市的外来人口排除社区矫正适用的做法,有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同时,这种事实上的法律适用不公,可能会加剧社会对立,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应当通过规范量刑、健全配套制度等途径,保障外来人口犯罪人平等地获得社区矫正的处遇。对于那些被判社区矫正措施后,适宜回原户籍所在地或原居住地服刑的,可以遣送原户籍所在地或原居住地服刑;对于不便遣送原籍服刑,而在所在城市又居无定所的社区矫正对象,可以将其安置在特定的场所居住,在为其提供生活帮助的同时,便于对其进行监督和矫正。为此,可借鉴西方一些国家的“中途之家”的做法。所谓中途之家,是指设置于社区的专门的出狱人(包括假释人员)保护机构。其作用在于运用社会资源协助刚出狱的刑释人员与社区建立新的社会关系,使其逐渐适应自由的社会,成为健康而自信的成员。尤其对那些出狱后无家可归的人员,中途之家可以为其提供临时的食宿条件,避免其因生活无着而流落街头。中途之家在十九世纪初的西方国家即已被采用。1964年国际中途之家协会(International Halfway Association)成立,促进了中途之家的蓬勃发展。以加拿大为例,1968年,加拿大矫正局在蒙特利尔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所中途之家,供假释犯人居住。到1984年,加拿大矫正局共建立了21所中途之家(也被称之为社区矫正中心),并且与163所私营的中途之家签订了合同。[2]我国应在借鉴西方经验的基础上,着手构建中国的中途之家,使其成为具有教育、咨询、救济、辅导等

多种功能的出狱人及特定社区矫正对象的救助机构,从而解决因难以监管而对城市外来人口犯罪排除社区矫正适用的问题。

三、关于推进矫正力量社会化的问题

社区矫正不是简单地把罪犯放在社区里进行矫正,而是以社区为主体的矫正。同传统行刑方式相比,“社区矫正需要更多地依赖社会的力量进行运作。从某种程度上说,社会支持系统的发育状况决定了社区矫正改革的广度和深度。”[3]社区矫正志愿者是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体现。除了壮大专职的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包括社区矫正官员和专业社会工作人员)外,应面向社会各界,广泛招募有志于社区矫正事业的社会志愿者,在经过培训后,使其担任义务矫正员。社区矫正志愿者的来源范围可以进一步拓展,除了目前常见的离退休干部、居委会及村委会成员、高校学生等外,还可以考虑宗教人士的介入。在推进矫正力量的社会化方面,除了继续依靠工会、妇联等人民团体城市的居委会、农村的村委会等传统的基层自治组织外,还应注意吸收各类非政府组织的介入。非政府组织(NGO),也被称为非营利组织、公民社会组织等,是指在家庭、政府、市场之外的,为了满足个人需要的,由自由结社形成的各种形式的社会组织。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民间社会的发达是社会保持稳定和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的重要保证。尤其在现代社会中,非政府组织的自组织、自我协调不但对公共领域是非常重要,而且对国家权力的合理化亦有好处。在社区矫正的开展中,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有很大空间。如在上海、北京等地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中,积极吸引非政府组织进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上海成立了专门的民间社团组织———“新航”社区服务总站,按照“政府主导推动,社团自主运行,社会多方参与”的运作模式参与社区矫正。北京市朝阳区则成立了“阳光社区矫正服务中心”,该中心是从事社区矫正社会服务活动的非营利性民间组织,属于公益性社团法人,采取协议形式,承担北京市朝阳区政府委托的社区矫正社会服务职能。

四、关于提高矫正手段的科学化问题

矫正手段的科学化以矫正观念的现代化为前提。为此,首先应当更新观念,确立现代罪犯矫正观:

一是人本的矫正观。就是指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应强调服刑人员的主体地位,尊重和保障其权利和其它正当利益,在坚持法治原则的前提下,以富有建设性的手段和途径,促进其健康、自由地发展,帮助其适应主流社会,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二是合作的矫正观。现代教育学将教育界定为一种“引导”活动。引导性的教育观强调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平等、沟通和互动,强调对被教育者人格的尊重和民主意识的培养。在充分考虑社区服刑人员的特定法律身份的前提下,可在一定程度上将这些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引入矫正活动中,使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更有成效。基于引导性的教育观,应倡导在矫正活动中适度的宽容、协商、合作与对话,淡化压制、灌输色彩。

三是个性的矫正观。由于社区服刑人员的人身危险程度及改造需要程度各有不同,促进矫正方式的个别化势在必行。当前我国社区矫正的手段比较单一,主要有思想汇报、不定期的讨论交流、参加公益劳动等,不能满足矫正对象的个性需要。应尝试建立社会服刑人员的分类管理体系和个性化教育模式,根据罪犯的具体情况,适用有针对性的管理和矫正手段,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矫正效果。

在确立现代矫正观念的基础上,应当引入和推行各种先进的矫正手段,如人格调查及分类技术、心理矫治技术、个案矫正技术等。当前尤其要大力发展个案矫正模式。个案矫正,是指在承认和尊重人的差异性的前提下,依据服刑人员产生犯罪的不同犯因性问题,采用有针对性的治疗、调适、干预和教育等技术,达到特定矫正目的的专门活动。[4]个案矫正模式是教育改造专业化、科学化的具体体现,它在坚持因人施教原则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及计算机技术等知识和技术,使对罪犯的个别教育向更加合理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能顾及每个罪犯所具有的不同的认知水平、个性特点及心理需求等个体情况,因而被普遍认为是一种人本的、科学的罪犯教育改造模式。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引入个案矫正模式,有利于提升社区矫正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进而促进矫正质量的提高。

第三篇:对制约我国社区矫正发展的几个问题的思考的研究

对制约我国社区矫正发展的几个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 社区矫正 问题 制约 解决路径

内容提要: 社区矫正实践中面临一些困惑与问题,如城乡发展不平衡、对城市外来人口犯罪适用难、矫正力量社会化程度不足、矫正手段技术含量不高等。须寻求有效路径解决这些问题,以推进社区矫正的进一步发展。

社区矫正在我国试点五年多来,发展迅速,成效显著,目前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然而,社区矫正试点实践中也面临一些困惑与问题,制约着其进一步发展。本文对这些问题及其解决路径略作探讨。

一、关于在农村地区推行社区矫正的问题

我国当前的社区矫正工作主要在城市开展,总体看农村与城市在发展水平相差悬殊。如不及时采取积极措施,扶植农村地区社区矫正的发展,则会使这种差距进一步拉大,使刑事执行的统一性、公正性受到损害,而一旦社区矫正的公正基础受到动摇,其生命力就会走向枯竭。因此,如何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推行社区矫正,是我国社区矫正发展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我国,由于历史原因而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大部分的农村地区较之城市而言,在经济、文化等诸方面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这必然影响到农村地区社区矫正的发展。例如,农村地区面积较大、居住人口较分散,而国家权力资源的配备不够充足,国家权力对农村社会的整合能力相对薄弱。再如,成熟的社区矫正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撑,如人格测评、心理矫正技术的引入等,但农村地 1

区的智力资源、技术资源比较匮乏,很难像城市那样,吸收社会工作者、心理学家等专业人士的参与,从而影响到矫正手段的科学化程度。总之,同城市相比,农村在开展社区矫正方面面临更多的困难。因此,在农村地区发展社区矫正,应当采取一些政策性扶植措施,同时,必须结合农村地区的特点,设计适合农村特点的社区矫正开展方案。而不能简单照搬城市的社区矫正模式。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是应当注意的:

一是要注重发挥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在农村地区,村委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处在最基层,与人民群众联系最为密切,也最了解矫正对象的家庭、社会关系、生产生活等情况,能够全面掌握矫正对象的教育改造、监督管理等具体现状,充分调动村委会、村组干部的积极性是做好农村社区矫正的必然要求。在此问题上,以创造“枫桥经验”而著称于世的浙江诸暨枫桥镇,做了有益的探索。枫桥镇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中,针对农村辖区面积大,矫正对象比较分散的特点,创造性地提出对矫正对象实行“5+1”监管模式 [1],即从镇司法所、协作站(社区)矫正小组、公安责任民警、村治调组织、矫正对象家属五方面来确定人员,分别落实监管职责。这一社区矫正的“枫桥模式”,对于促进社区矫正在农村的发展、解决农村与城市发展失衡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枫桥式社区矫正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紧密结合村民自治制度,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对农村的整合功能,“5+1”的社区矫正监管模式正是村民自治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具体运用。这种模式值得其他农村地区在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中借鉴。不过,必须明确:社区矫正在本质上是一种刑罚执行活动,应在国家权力的主导下运行,虽然村民自治组织的参与应当得到重视和鼓励,并可以成为对农村矫正对象进行监督和帮教的基础性力量,但这种参与不应涉足执法层面。

二是要加强农村社区建设,为社区矫正在农村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社区矫正是一种立足社区、依靠社区的社会化行刑方式,成熟的社区环境是社区矫正赖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一个结构合理、功能良好的社区就不可能有效果显著的社区矫正,加强社区建设对于社区矫正的发

展意义重大。我国不少农村地区,因社会转型导致一些基层组织涣散无力,传统的社会整合机制削弱,同时,现代意义的社区发育缓慢,社会自治机制很不健全,这使得一些社区矫正措施因社会支持不够而影响了实施效果。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这一问题已经得到了中央的关注。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中,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农村社区建设”的概念,并要求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2006年11月,国务院召开的第十二次全国民政会议进一步强调指出,要着力建设城市和农村社区“两个平台”,“整合社区资源,推进农村志愿服务活动,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基层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农村社区功能,努力建设富裕、文明、民主、和谐的新型农村社区。”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这对于农村社区矫正的发展无疑具有推动作用。

三是要采取有效的政策及措施,提高农村社区矫正的专业化程度。对此,笔者考虑,一方面要加强农村基层司法所的队伍建设,在编制、经费、人员待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同时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农村社区现有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以提高其知识素养与业务能力,适应工作需要;另一方面,可以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吸引城市的专业人士介入农村地区的社区矫正工作,如鼓励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以志愿者的形式到农村从事社区矫正工作;通过设立专项基金的形式,对到农村从事社区矫正的志愿者实行适当的报酬制,等等。

二、关于对城市外来人口犯罪适用社区矫正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现象。流动人口对促进流入地的经济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比较严重的流动人口犯罪问题。流动人口群体尤其是其中的农民工群体,有着较高的犯罪率,有着很多社会 3

原因,如面临的巨大的生存压力,一定范围存在的社会歧视现象、权利易受侵犯而救济途径不畅等。对于此类弱势群体犯罪,有必要给予适当的宽容,对于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应当尽可能放到社会上改造。但目前不少地区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中,却把这类群体排除在社区矫正体系之外。例如,根据北京市的有关规定,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限于具有北京市正式户口,长期固定居住在试点区县的犯罪人。这种做法固然有其现实原因,因为对于在城市中没有户口或者固定居所的犯罪,适用社区矫正措施,往往难以落实监管措施,而监管缺位则容易导致新的犯罪,从而增大法官的判决风险,使得法官在对这类群体适用社区矫正措施时持保守立场。笔者认为,无论如何,这种简单以户籍为界限,对常居城市的外来人口排除社区矫正适用的做法,有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同时,这种事实上的法律适用不公,可能会加剧社会对立,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应当通过规范量刑、健全配套制度等途径,保障外来人口犯罪人平等地获得社区矫正的处遇。对于那些被判社区矫正措施后,适宜回原户籍所在地或原居住地服刑的,可以遣送原户籍所在地或原居住地服刑;对于不便遣送原籍服刑,而在所在城市又居无定所的社区矫正对象,可以将其安置在特定的场所居住,在为其提供生活帮助的同时,便于对其进行监督和矫正。为此,可借鉴西方一些国家的“中途之家”的做法。所谓中途之家,是指设置于社区的专门的出狱人(包括假释人员)保护机构。其作用在于运用社会资源协助刚出狱的刑释人员与社区建立新的社会关系,使其逐渐适应自由的社会,成为健康而自信的成员。尤其对那些出狱后无家可归的人员,中途之家可以为其提供临时的食宿条件,避免其因生活无着而流落街头。中途之家在十九世纪初的西方国家即已被采用。1964年国际中途之家协会(International Halfway Association)成立,促进了中途之家的蓬勃发展。以加拿大为例,1968年,加拿大矫正局在蒙特利尔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所中途之家,供假释犯人居住。到1984年,加拿大矫正局共建立了21所中途之家(也被称之为社区矫正中心),并且与163所私营的中途之家签订了合同。[2]我国应在借鉴西方经验的基础上,着手构建中国的中途之家,使其成为具有 4

教育、咨询、救济、辅导等多种功能的出狱人及特定社区矫正对象的救助机构,从而解决因难以监管而对城市外来人口犯罪排除社区矫正适用的问题。

三、关于推进矫正力量社会化的问题

社区矫正不是简单地把罪犯放在社区里进行矫正,而是以社区为主体的矫正。同传统行刑方式相比,“社区矫正需要更多地依赖社会的力量进行运作。从某种程度上说,社会支持系统的发育状况决定了社区矫正改革的广度和深度。” [3]社区矫正志愿者是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体现。除了壮大专职的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包括社区矫正官员和专业社会工作人员)外,应面向社会各界,广泛招募有志于社区矫正事业的社会志愿者,在经过培训后,使其担任义务矫正员。社区矫正志愿者的来源范围可以进一步拓展,除了目前常见的离退休干部、居委会及村委会成员、高校学生等外,还可以考虑宗教人士的介入。在推进矫正力量的社会化方面,除了继续依靠工会、妇联等人民团体城市的居委会、农村的村委会等传统的基层自治组织外,还应注意吸收各类非政府组织的介入。非政府组织(NGO),也被称为非营利组织、公民社会组织等,是指在家庭、政府、市场之外的,为了满足个人需要的,由自由结社形成的各种形式的社会组织。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民间社会的发达是社会保持稳定和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的重要保证。尤其在现代社会中,非政府组织的自组织、自我协调不但对公共领域是非常重要,而且对国家权力的合理化亦有好处。在社区矫正的开展中,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有很大空间。如在上海、北京等地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中,积极吸引非政府组织进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上海成立了专门的民间社团组织———“新航”社区服务总站,按照“政府主导推动,社团自主运行,社会多方参与”的运作模式参与社区矫正。北京市朝阳区则成立了“阳光社区矫正服务中心”,该中心是从事社区矫正社会服务活动的非营利性民间组织,属于公益性社团法人,采取协议形式,承担北京市朝阳区政府委托的社区矫正社会服务职能。

四、关于提高矫正手段的科学化问题

矫正手段的科学化以矫正观念的现代化为前提。为此,首先应当更新观念,确立现代罪犯矫正观:

一是人本的矫正观。就是指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应强调服刑人员的主体地位,尊重和保障其权利和其它正当利益,在坚持法治原则的前提下,以富有建设性的手段和途径,促进其健康、自由地发展,帮助其适应主流社会,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二是合作的矫正观。现代教育学将教育界定为一种“引导”活动。引导性的教育观强调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平等、沟通和互动,强调对被教育者人格的尊重和民主意识的培养。在充分考虑社区服刑人员的特定法律身份的前提下,可在一定程度上将这些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引入矫正活动中,使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更有成效。基于引导性的教育观,应倡导在矫正活动中适度的宽容、协商、合作与对话,淡化压制、灌输色彩。

三是个性的矫正观。由于社区服刑人员的人身危险程度及改造需要程度各有不同,促进矫正方式的个别化势在必行。当前我国社区矫正的手段比较单一,主要有思想汇报、不定期的讨论交流、参加公益劳动等,不能满足矫正对象的个性需要。应尝试建立社会服刑人员的分类管理体系和个性化教育模式,根据罪犯的具体情况,适用有针对性的管理和矫正手段,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矫正效果。

在确立现代矫正观念的基础上,应当引入和推行各种先进的矫正手段,如人格调查及分类技术、心理矫治技术、个案矫正技术等。当前尤其要大力发展个案矫正模式。个案矫正,是指在承认和尊重人的差异性的前提下,依据服刑人员产生犯罪的不同犯因性问题,采用有针对性的治疗、调适、6

干预和教育等技术,达到特定矫正目的的专门活动。[4]个案矫正模式是教育改造专业化、科学化的具体体现,它在坚持因人施教原则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及计算机技术等知识和技术,使对罪犯的个别教育向更加合理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能顾及每个罪犯所具有的不同的认知水平、个性特点及心理需求等个体情况,因而被普遍认为是一种人本的、科学的罪犯教育改造模式。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引入个案矫正模式,有利于提升社区矫正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进而促进矫正质量的提高。

注释:

[1]其中“5”是指社区司法员、社区民警、驻村指导员、村责任人和矫正对象家属五个方面的人员;其中“1”是指矫正对象本人。

[2]西莉亚·布朗奇菲尔德:《刑罚的故事》,法律出版社,第 页。

[3]姚建龙:《论社区矫正的社会支持系统》,载《2006刑事司法与犯罪控制的新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4]参见宋行主编:《服刑人员个案矫正技术》,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你好,谢谢你看这个资料

第四篇:浅谈我国社区银行的发展途径

浅谈我国社区银行的发展途径

内容提要:社区银行经营机制灵活,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优化银行体系结构和提高银行业整体竞争力等方面的作用显著。因此,发展社区银行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界定社区银行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发展社区银行的现实意义,并借鉴美国的发展经验提出我国发展社区银行的思路。

关键词:融资 社区银行 发展路径 投资 资产评估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从国际金融业发展、变革与创新的角度看,我国银行体系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特别是,在2006年12月1日之后金融业对外资全面开放的形势下,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将空前激烈,如何迅速缩短我国银行的差距、增强竞争力成为理论界与银行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在这种背景下,发展社区银行的呼声日益高涨,本文将就我国发展社区银行路径问题进行探讨。

一、我国发展社区银行的现实意义

目前学术界对社区银行并没有统一的定义。美国独立社区银行协会(ICBA)定义社区银行是独立的、由当地拥有并运营的机构,其资产从少于1000万到数十亿美元不等的机构。参照国外社区银行功能并结合我国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我国建立的社区银行是指资产为5亿元以下,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设立、运作并为当地居民或中小企业提供方便快捷、成本低、个性化金融服务的县域银行类金融机构。在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下,发展社区银行的意义重大。

(一)有利于改善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普遍遭遇融资“萎缩”。具体而言,中小企业由于抵押物相对不足、财务报表不完备,加之容易隐瞒甚至制造扭曲的信息,导致大银行因不能了解其经营能力、经营状况及贷款所投向的项目的情况,对其贷款更加谨慎。而社区银行以服务社区为宗旨,与商业银行相比,其资产规模较小,组织层级也相对简单,信息反馈的期限较短,经营决策较灵活。此外,社区银行的运作都在本地,对区域内客户的情况更为熟悉,易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所以,根据信息优势假说(information advantage hypothesis),社区银行更易于解决贷款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和了解客户收入变动、支出状况等有一定保密色彩的个人信息,这降低了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发生的可能性,因而,相比于大型商业银行,社区银行在服务中小企业中就有比较优势。比如,作为“准社区银行”的台州市泰隆城市信用社,一直以民营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为主要服务对象,努力发挥在地缘、人缘、信息等方面的优势,自1993年成立以来,“泰隆”累计发放贷款350余亿元,其中90%以上投向当地的民营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004年末,在“泰隆”有贷款余额的客户有3865户,户均贷款仅70.8万元,其中50万元以下的小额贷款户有2745户,贷款金额合计6.73亿元,分别占贷款户总数及各项贷款余额的89.06%和24.61%.(二)促进金融服务水平和协调社区发展。发展社区银行可以刺激国有商业银行加快市场化改革,增强竞争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与质量。同时,根据“共同监督”假说(peer monitoring hypothesis),在银行与客户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由于社区银行典型的区域性特征,为了区域内大家的共同利益,合作组织中的中小企业之间会实施自我监督,有利于中小企业建立良好的信用习惯,推动社会信用状况的改善。另外,社区银行强调对社区文化的融合,有助于实现社区发展的政府、市场及社会的自治互动,形成多方参与、共同管理的新局面。具体而言,社区居民和单位可以利用其在社区银行中的股东或是社员权力,通过社区银行的资金投放项目参与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服务项目开设、服务内容确立的集体决策,实现社区建设与管理中的群众自治性作用(王欣欣,2005)。因此,通过社区银行基于信用的产品设计以及对社区改善和发展活动的实践参与,可以推动社区信用建设和协调社区发展。

(三)有利于优化银行体系结构,降低系统性风险。根据产业组织理论,CR4≤40%为低集中度,40%≤CR4≤60%为中集中度,60%≤CR4≤80%为较高集中度,CR4>80%为高集中度。从资产的市场集中度看,根据相关机构的数据可以算出,截至2004年,包含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CR15)的市场集中度为68.5%,其中,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总额达169321亿元,市场集中度(CR4)为54.1%;而负债的CR15和CR4分别为68.4%和53.4%,也就是说,我国银行业市场竞争不足,仍然处于寡头垄断状态。毋庸置疑,这种银行体系结构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和经济健康发展。而社区银行的适当发展将会有利于改善银行体系结构,进而分散来自经济与金融层面的冲击(王欣欣,2005),从而分散由于银行机构资金需求与供给的同质性所造成的系统性风险。换句话说,设立社区银行可以分流过度集中于大、中型银行机构的社会资金,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社区资金市场,进而规避系统性金融风险。

(四)为居民提供投资渠道与增值服务。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发展水平很低,加上有关的金融产品创新严重不足,造成我国居民的投资渠道比较有限,而居民手中的资金非常宽裕并且有较强寻求保值增值的欲望,迫切需要开拓创新投资渠道。从这一方面来看,社区银行的发展有一定的必要性。因为社区银行的市场定位与大银行的“大城市、大企业”的战略相反,除了主要为社区居民和社区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外,在网点布局上更加注意拾遗补缺,填补大银行退出后的空白,多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发展。此外,社区银行在审批中小企业和社区居民贷款时,很关注借款人的性格特征、家族的历史和家庭的构成、日常的开销特征等个性化的因素对还款能力的影响,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个性化服务,与此同时,社区银行实行多元化经营,它必将会吸引各种有利的资本进入以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不断推行业务创新,提供特色化的金融服务,从而有利于为居民提供较好的投资渠道和资金增值服务。

(五)可以有效地遏制民间非法金融的蔓延和发展。近年来我国民间融资有很大发展,对地方金融的影响越来越大。其原因除了一些地区市场化程度和利率市场化水平不高(以温州为例,据中国人民银行监测,在2004年10月放开贷款利率上限和提高法定利率水平后,温州银行业2005年一季度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比2004年上半年提高0.7个百分点,高于法定贷款利率0.27个点的上调幅度),民间融资有较大盈利空间外,关键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小银行,很大一部分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培育和发展社区银行,可将民间融资纳入国家正规的金融渠道之内,为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提供一个比较现实的通道,提高民间金融的规范化、组织化和机构化,防止民间金融的边缘化,逐步消除金融结构的二元化,降低潜藏的金融风险。

二、我国发展社区银行的路径探析

20世纪90年代,欧洲掀起了一场“社区银行服务运动”(Campaign for Community Banking Services),主要有新设社区银行、共享分支网络(Shared branch)、利用分支机构和特许经营(Franchises)等渠道,而澳洲的社区银行主要采取分支机构模式、代理模式及电子银行模式。我国发展社区银行必须从当前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主要途径有:

(一)由民营企业资本组建新的社区银行。新组建股份制社区银行容易明晰产权,其公司治理结构相对比较完善,市场定位目标也比较明确,在应对市场环境变化方面也会比较灵活。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组建社区银行,同时也要十分关注退出机制的建设,真正实现“产权清晰、政企分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但是,民营银行资本由于强烈趋利动机可能导致过度扩张,加大金融风险;股东控制社区银行容易发生获取关联企业贷款等问题,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以降低风险出现的可能性和危害性。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均衡,尤其是区域内的中小企业发展水平不尽相同,这就形成不同的发展社区银行的条件,必须区别对待以提高效率,一般来讲,应该先进行试点,然后再全面铺开。例如可以考虑将浙江省的温州、宁波、台州和福建省的泉州等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作为试点,然后择机推广。一般情况下,允许达到法规规定的各项条件(如资本金额、股东人数、产权制度与治理结构、高管人员任职资格、合规的章程等)的自然人或企业法人

组建社区银行(应宜逊,2005),考虑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资本金应在1000~5000万元为宜。

(二)将现有小型金融机构改造为社区银行。以城市信用社为例,城市信用社在长期与中小企业接触的过程中掌握了充分的客户信息和决策经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贷款风险,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我们可以根据有关规定对其实施规范改造,鼓励优秀民资入股,优化股权结构,改造成以所在社区的中小企业和居民为服务对象、按股份制原则进行经营管理的社区银行。另外,农村信用社由于市场变化正亟需要转型,可以通过适当的资本结构优化和机构整合,促进农信社重组,逐步改造为产权明晰、按市场化运作的社区银行(翟建宏、高明华,2005)。关键在于经营机制的转变、机构布局的调整和规模效益的实现。另外,由于各个信用社的发展情况不尽相同,应该区别对待,最好是先进行改造试点,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教训,逐步推行改革,促进社区银行的健康发展。浙江省在这方面有所探索,2005年1月,经宁波银监局批准,浙江省第一家完成增资扩股、改制成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城市信用社——象山县绿叶城市信用社正式挂牌运营。绿叶信用社改造后的资本金从过去的526.9万元增长到1.39亿元,资本充足率远远超过法定标准;在新的股权结构中,法人单位17家,均为民营企业,自然人32个,过去参与投资的行政事业单位全部退出,单体投资者最高占有股权比例为10.79%.(三)在部分邮政基层机构基础上进行改造,组建社区银行。据邮政储汇局统计,到2006年3月末,我国邮储存款余额达到1.48万亿元,占居民存款总额的10%,在全国拥有

3.6万个网点,其中县及县以下农村网点占2/3以上,而且,邮政储蓄65%的资金来源于农村,而几乎90%以上的资金都通过转存央行或者以协议存款的方式转存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等途径,实现资金从农村大量向城市的逆向流动。这不仅有可能影响到农村金融发展,甚至有可能使得邮政汇兑业务畸形化,以服务于邮政储蓄业务的利益冲动(钟伟,2004)。随着《邮政体制改革方案》的通过,组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工作即将进入实施阶段。因此,可以适当考虑基层邮政储蓄机构的社区银行化。具体思路如下:在民营经济较为发达、信用环境较好的地区,由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及邮政部门进行协商,将个别条件较好的邮政县支局作为试点,先由权威资产评估机构进行价值评估,然后,以公开、公平的方式对其资产进行招标出售,需要说明的是,管理部门必须对各招标单位或个人(一般为民营企业法人或独立自然人)先进行考核、选择,严格把关,“交接”之后,要进行适当引导、监控。

(四)引导民间非正规金融发展成社区银行。根据央行调查统计司的调查推算,目前我国民间融资规模为9500亿元,占GDP的6.96%左右,在浙江等民营经济发达地区,地下

金融的间接融资规模大约相当于国有银行系统的1/3.另外,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的调查测算,2005年末的民间借贷资金规模为450~500亿元,作为一种自发的民间资金运作方式,温州民间资本规模超过了3000亿元,其原因主要是正规金融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不足。另外,有证据表明,与现有银行机构相比,一些地方从事资金交易的非正规金融的经营效率更高,并且对当地小企业创业贡献更大。所以,通过正确引导使非正规金融走上正规化、合法化道路;通过组建社区银行将民间闲散资金组织运营起来的意义将十分深远。两年前,温州成为全国性的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在农信社改革和利率浮动改革方面凸现了示范效应,如今,我们亦可考虑以其作为发展社区银行的试点,具体操作方式为:先试点设立1家,由市政府明确一个主管部门,组织、鼓励和引导市辖内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发起,采取股份制的形式,明晰权责,将民间资本纳入金融体系。在这一过程中,监管部门要首先对“发起人”进行很好的选择,一般选择经营良好、实力雄厚、社会知名度高、信誉好的企业,股份应当较为分散以防止因一股独大破坏“社区银行”的运营、管理。

参考文献:

1.应宜逊、李国文,“社区银行”:内涵、现实意义与发展思路,上海金融2005,11

2.翟建宏、高明华,中小企业贷款与社区银行发展,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3

3.钟伟,中国民营银行宜走社区银行之路,上海金融,2004,6

4.王欣欣,上海设立社区银行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上海金融,2005,9

5.晏露蓉等,中国社区银行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的可能性分析,金融研究,2003,10

第五篇:美国社区银行发展对我国社区银行发展的启示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美国社区银行发展对我国社区银行发展的启示

The Enlightenment for China’s Community Bank’s Development Drawing from that of United States

者 专

业 指导教师 分

马飞虎 金融学 白

野 金融学院

二○一○年三月

目 录

摘要„„„„„„„„„„„„„„„„„„„„„„„„„„„„„„„„3

一、目前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及社区银行发展的背景„„„„„„„„„3

二、美国社区银行发展状况分析„„„„„„„„„„„„„„„„„„„„3

(一)美国的社区银行在猛烈的银行竞争中具有生存空间的原因„„„„„3

(二)与美国的大型银行相比,社区银行的特点„„„„„„„„„„„„4

(三)社区银行提供的服务收费„„„„„„„„„„„„„„„„„„„4

三、社区银行成为中国放松银行业管制突破口的现实缘故原由„„„„„„„5

(一)市场竞争的充实睁开,便于民间资本进入社区银行„„„„„„„„5

(二)社区银行可以成为国内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5

(三)社区银行缓解中国资金运转,弥补大型银行金融服务真空状态„„„5

(四)社区银行的生长推动中国金融结构的顺遂转换„„„„„„„„„„5

(五)社区银行的生长将推动金融服务的差异化„„„„„„„„„„„„6

(六)社区银行的设立将增大外资银行拓展中国市场的压力„„„„„„„6

四、中国社区银行的潜在生存空间辽阔„„„„„„„„„„„„„„„„„„„6

五、我国社区银行发展方向„„„„„„„„„„„„„„„„„„„„„„„„„ 6

(一)融入社区,充分挖掘客户软信息„„„„„„„„„„„„„„„„ 6

(二)我国社区银行要有准确的市场定位„„„„„„„„„„„„„„„7

(三)开发具有当地社区特色的金融产品„„„„„„„„„„„„„„„7

(四)政府政策的支持是发展壮大的重要条件„„„„„„„„„„„„„7

六、结语„„„„„„„„„„„„„„„„„„„„„„„„„„„„„„„„„„8 参考文献„„„„„„„„„„„„„„„„„„„„„„„„„„„„„„„„„„9

美国社区银行发展对我国社区银行发展的启示

摘要:社区银行经营机制灵活,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优化银行体系结构和提高银行业整体竞争力等方面的作用显著。因此,发展社区银行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界定社区银行内涵的基础上,借鉴美国的发展经验提出我国发展社区银行的思路,分析我国发展社区银行的现实意义和实现途径。关键词: 融资,社区银行,发展路径

Abstract: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Community Banks is very flexible.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lleviating the plight of SME financing, 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banking system and improving the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banking system.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banks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promoting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This paper defines the meaning of community banks by using the experi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for reference.Then the idea of developing China's community banks is put forward, What is more, this paper also analyse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realization approach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mmunity banks.Keywords: Financing Community Banks

Realization Approach

一、目前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及社区银行发展的背景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从国际金融业发展、变革与创新的角度看,我国银行体系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特别是,在2006年12月1日之后金融业对外资全面开放的形势下,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将空前激烈,如何迅速缩短我国银行的差距、增强竞争力成为理论界与银行界共同面临的问题。

在中国加入世贸构造、金融业对外开放力度显着加大的配景下,银行业放松管制已经成为一个一定的趋向。基于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答应,现实上中国的银行业已经对外资有条件开放;那么,搪塞中国国内的资本而言,放松资本管制应当选择何种情势作为突破口?比力国际经验和中国的现实状态,社区银行应当成为中国放松银行业管制、将民间资本引入银行业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所谓社区银行,是指在肯定地域的社区领域内凭据市场化原则自主设立、独立凭据市场化原则运营、重要服务业中小企业和小我私家客户的中小银行。在谋划特色和生长战略上,社区银行夸大地是在特定社区领域内提供针对客户的天性化金融服务(bank on the personal touch),与客户连结恒久性的业务关连。

二、美国社区银行发展状况分析

(一)美国的社区银行为什么在猛烈的银行竞争中具有生存空间

宛如世界银行业一样,美国的银行业也履历了大规模的合并之路,重要的大型银行议决并购不停扩大规模。但是,与此同时,美国的银行界也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征象,那即是规模相对小的多的社区银行同样连结了快速生长的势头。这些社区银行怎样在大型银行的猛烈竞争中应当生存空间的呢?

凭据美国独立社区银行协会(ICBA, Independent Community Bankers of America)2008年的统计,现在美国有10300家中小金融机构(如储备和贷款机构等)被分别为社区银行,这些社区银行在全美有36803个网点,这些网点有54%散布在屯子,29%散布在都市的郊区(suburban),有17%散布在都市。从社区银行在美国的地域散布看,26%散布在美国的中北部,21%散布在东南部,16%散布在西南部,18%散布在中西部,11%散布在西部,8%散布在东北部。

只管由于美国的银行业市场已经生长成熟、因而银行购并活动剧烈,美国的社区银行的数目一度出现淘汰的势头,但是,新的社区银行始终在不停出现,2009年,美国新设立的社区银行就到达205家之多,到达历史性的新高;上一个设立社区银行较多的年份则是1989年,新设立的社区银行在1989年到达了192家。

(二)与美国的大型银行相比,这些社区银行在多个方面具有显着的特点

从市场定位看,社区银行重要面向本地家庭、中小企业和庄家的金融服务需求,大型银行则重要面向大型的公司。从资金运用看,大型银行通常将其在一个地域吸取的存款转移到另外一个地域使用,而社区银行则重要将一个地域吸取的存款继续投入到该地域,从而推动本地经济的生长。社区银行的员工通常黑白常熟习本地市场的客户,同时这些员工自己也是融入到社区生存的成员,而大型银行的业务管理者则通常是衣冠楚楚地坐在阔别一样平常客户的办公室里。社区银行在审批中小企业和家庭客户的贷款时,客户不光仅是一堆财政数据的代表,现实上社区银行的信贷职员还会思量这些作为邻人的乞贷人的性格特性、眷属的历史和家庭的组成、一样平常的开销特性等等天性化的因素,大型银行在审批这些中小企业贷款和小我私家贷款时,通常只是凭据一些财政指标作出结论,基本上很少思量乞贷人的小我私家因素,客户在这个时间只是一些财政数据而已。由于社区银行的运作都在本地,因而社区银行作出信贷决定相当迅速,而大型银行则需要经过须要的内部审批步伐。同时,由于这些社区银行自己即是中小企业,因而其能够更好地明确中小企业在谋划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比喻,中小银行通常需要在开业3-5年之后才气盈余,需要履历费力的拓展市场、控制资本、完满制度等阶段,这些困难都是中小企业都市面市面临的题目,因此现在美国的社区银行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的重要的金融服务的咨询支持机构。

美国的社区银行最为典型的特色之一,是对客户的深入相识并相应提供天性化的服务,其贷款重要面向相近社区的存款者及相干社区内的中小企业和庄家。真相上,社区银行已经成为美国的中小企业的重要资金源头渠道。许多社区银行在面临小我私家客户的零售业务方面提供了相当全面的业务选择,这包括:中小企业贷款和农业贷款、较低收费的支票和一些投资产品、差异种类的楼宇按揭和消耗者贷款产品、较低收费的名誉卡和借记卡服务、以及自动提款和电子银行等服务。

(三)社区银行提供的服务收费通常较之大型银行要低

据美国有关机构2001年的统计,美国的社区银行在支票帐户等服务的收费方面较之大型银行要低15%左右。

现在,美国已经形成了多个行业性的自律性子的协会。比喻,美国银各人协会专门设立了社区银行分会,全美领域内建立了独立社区银行协会(ICBA)等构造,独立社区银行协会现在拥有5500多家社区银行组成的会员。

从经济情况阐发,美国差异地域经济的生动和繁荣是推动美国社区银行生长的重要缘故 原由之一。从社区银行在美国市场的散布看,经济繁荣地域的社区银行相对多一些,因此社区银行的设立重要依据的是差异市场的繁荣水平及其可能给社区银行带来的业务时机。虽然,美国的社区银行的谋划要切合监禁政府统一的监禁要求。

从生长趋向看,由于美国银行业市场已经相当开放、生长也较为成熟、市场竞争也相当猛烈,因此不扫除未来社区银行可能议决并购而出现数目降落的可能性,但是,从总体市场款式看,社区银行依然由于其奇特的谋划定位而得到富足的生长空间。

三、社区银行成为中国放松银行业管制突破口的现实缘故原由

中国放松银行业的管制,之所以可以选择社区银行作为突破口,除了美国的社区银行生长进程所表现出来的为中小企业和小我私家客户提供天性化的金融服务等因素外,思量到中国的现实状态,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缘故原由:

(一)社区银行的创建和生长所需资本不高,便于民间资本的进入和市场竞争的充实睁开

银行业放松管制的进程,也表现为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历程,如果设定过高的进入壁垒,能够进入银行业的民间资本势必相当有限,客观上会克制市场竞争的充实睁开。现在的一些股份制银行,以致包括部分上市的银行,其内部谋划管理结构、营运要领、决策历程等等都在差异水平上受到原有体制的影响,它们在差异水平上受到地方政府的太甚过问,有些银行基本是国有银行的翻版。这重要是由于迄今为止银行业的进入壁垒相当高,现有的银行市场开放水平有限导致的。

规模较小的社区银行如果谋划欠安,其他民间资本可以以不高的资本对其举行收购,这无疑对社区银行的谋划形成一个市场束缚。反观当前的股份制银行,纵然不思量政府过问等因素,其相对巨大的规模也使得其他民间资本的收购难度过大,在现实操作上险些没有可能性。

(二)中国中小企业的生长所需的融资渠道不停不流通 现在,中国的中小企业已经在中国的经济增长、吸取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融资情况并不宽松。随着大型银行日益将融资的重点转向大型公司,中小银行势必须要寻求自身的融资渠道,以中小企业为重要融资工具的社区银行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中国金融市场巨大的差异性决定了天下性的大型银行难以有用掌握差异地域的市场和客户信息

中国差异地域的经济生长水平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天下性的大银行现实上很难拟订一个适用于天下差异市场的生长战略,也很难全面地掌握差异地域的市场和客户信息,从而难以对差异地域的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天性化金融服务,这一定促使大型银行更多地面向天下性的大型公司提供服务。在这一点上,驻足于差异地域的社区银行在掌握差异地域的客户信息方面具有独到的上风。社区银行有助于缓解当前中国资金运行的“虹吸征象”,弥补由于大型银行的战略调解所出现的“金融服务真空”

随着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推进,国有银行更多地看重将天下领域内吸取的存款转移到经济发达地域使用,这造成中国资金活动的“虹吸征象”,即原来急需资金的欠发达地域的资金议决大型银行的分支机构网络,被转移到资金已经较为充实的发达地域,这也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生长的地域差距扩大的金融方面的缘故原由、另外,国有银行也在加快从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域撤出,这可能会在局部地域形成金融服务的真空。社区银行在资金运用方面的特点之一即是将本地市场吸取的资金重要运用在本地市场,因而能够缓解虹吸征象及其可能导致的负面影响,同时在国有银行撤出的地域设立社区银行,也可以弥补金融服务的真空。

(四)社区银行的生长能够推动中国金融结构的顺遂转换

现在中国金融结构的重要特点之一,即是住民的存款成为银行业的重要资金源头,而且住民资产的重要情势是存款,实物资产所占的比率相当有限,住民所可能得到的金融服务种类也非常有限,这种金融结构无论在微观上照旧宏观上都是缺乏屈从的。社区银行夸大的是面临肯定社区内的天性化金融服务,消耗者贷款等会成为重要的贷款情势之一,搪塞客户的服务也会较之国有银行更为全面和天性化,这搪塞推进当前中国金融结构的转换具有积极的意义。

(五)社区银行的生长能够推动金融服务的差异化

现在中国银行业市场上的竞争从外貌来看已经较为猛烈,但是从银行业提供的金融服务看,基本上属于低水平的重复,针对客户的需求自动提供的金融服务种类非常有限,社区银行的设立能够针对社区领域内的客户特点提供天性化的服务,从而也促使其他范例的金融机构调解市场定位,并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

(六)社区银行的设立能够增大外资银行拓展中国市场的压力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现实上搪塞网络巨大、客户基础众多的天下性银行的打击力度有限,从其谋划规模、针对部分客户提供天性化服务等谋划要领来看,与社区银行更为靠近,开放设立社区银行,能够促使中国的金融机构迅速学习外资银行的谋划要领和谋划经验,使得外资银行开拓中国市场时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四、中国社区银行的潜在生存空间辽阔

首先,中国的中小企业具有辽阔的生长空间,其搪塞金融服务也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可以为社区银行提供宽大的融资市场。研究评释,小型银行在发放中小企业贷款时较之大型银行更有上风,这重要是由于小型银行的构造架构机动简略,易于解决贷款要领中的委托署理题目,易于相识大型银行所难以相识的客户收入变更、支付状态等有肯定保密色彩的小我私家信息,这也即是所谓信息上风假说(Information advantage hypothesies)。另外,学术界也提出了 “配合监视”假说(peer monitoring hypothesis),以为社区银行这类地域性的中小金融机构纵然不能真正相识地方中小企业的谋划状态,但是为了各人的配合优点,相助构造中的中小企业之间会实验自我监视。社区银行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的上风为其生长提供了潜伏的市场时机。

其次,是中国消耗者贷款和小我私家金融服务开始进入快速增长的阶段,社区银行所夸大的天性化金融服务和搪塞客户的相识使其在竞争这些业务方面可以得到上风。

第三,中国的地域生长不屈衡在较永劫期内会不停存在,差异地域经济生长水平上的巨大差异、都市和屯子金融服务上的巨大差异,为地域性的社区银行生长提供了时机。特别是许多国有银行已经撤出的地方已经成为被金融机构忘记的角落,未来纵然外国大银行进入中国,它们也不行能向边远地域农人提供金融服务,社区银行可以担负起这一使命。

五、借鉴美国社区银行发展经验,我国社区银行的发展应如何在当今国际金融形势不容乐观的前提下去的发展

(一)融入社区,充分挖掘客户软信息

从根本上看,社区银行最重要的特征在于“社区”二字。因为基于社区银行地方化的特点,并且熟悉贷款对象的特征、贴近社区、机构设置简单、委托代理链条短、监管有效,而且擅长利用“软信息”来降低交易成本,这类机构可以解决社区金融有效供给的问题。社区银行在审批客户贷款时,评估的不仅仅是一堆财务数据,实际上社区银行的信贷人员还会考虑这些作为邻居的借款人的性格特征、社会关系、家族的历史和家庭的构成、日常的开销特征等个性化的因素。这些个性化因素就是所谓的“软信息”。由于社区银行实行集中经营,又在经营 6 区域内拥有天然的地缘人缘优势,而且社区银行的员工通常十分熟悉本地客户,同时这些员工本身也是融入到社区生活的成员,这大大缓解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且通过与目标客户群建立长期信任合作关系,社区银行存在投入更多人力、物力、财力去收集目标客户相关风险信息的积极性,并把这部分投资费用分摊到一个更长的时期内,从而从总体上降低了贷款的平均成本,实现了商业上的可持续经营。我国要发展社区银行,绝对不能只是让银行机构“进社区”,而是要让其“融入社区”。我国相当多的地方中小银行对于当地众多中小企业、农业从业者和个人贷款者的情况并不十分了解。当这些贷款申请者到这些银行申请贷款时,它们常常像大银行一样主要依据财务数据、信用记录等硬信息来判断该笔贷款是否能够执行。由此可见,社区银行具有的软信息优势在我国准社区银行还没有充分地体现出来。因此,我国的中小商业银行在未来必须加强与当地社区的联系,真正融入到当地社区中去,以充分挖掘软信息。

(二)要有准确的市场定位

美国的社区银行有自己特定的客户群体——中小企业、农场主、个人借贷者等,而大银行则主要面向高中端企业客户。与大银行相比,无论从规模、资金实力,还是信息搜集能力、人才配备等几乎所有方面,社区银行都不具备与之竞争的能力。这种差异化的市场定位为社区银行带来了集中经营的优势。社区银行之所以将他们锁定为自己的目标客户群,一方面,社区银行的贷款很大程度是依赖于关系型贷款。作为地方性的社区银行,由于其主要针对本地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且业务范围相对较小,基本属于一个熟人区域,社区银行可以利用这一优势与客户建立长期的信任、合作、交易关系,在与客户交易过程中不断积累有关客户的信息。同时具有血缘、亲缘、地缘、人缘特点的与客户建立的关系性交易,可以有效的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化解贷款风险。另一方面,美国中小企业和农场主的经营用款具有很强的时效性。由于社区银行大部分业务金额小,客户分散,具体业务开展往往由业务人员和客户面对面进行谈判。在这一过程中业务人员对客户需求状况及相关信息了解最多,往往在谈判后就基本可以判断是否可以放贷,不必如大银行审贷过程层层审批。目前,我国的地方中小银行尽管有一定比例的贷款投向了中小企业和农业部门,但是指导思想还是和大银行一样争夺大客户,限制了产品的创新和业务的开展。大银行比起地方中小银行来说有更加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品牌优势,他们可以用更加优惠的利率和附加条件去争夺这些优质客户资源。而地方中小银行去与大银行争夺这些优质客户很多情况下是低利润甚至是负利润经营。这样,社区银行应该把目光更多地放在中小企业和农业部门,与大银行差别化经营。

(三)开发具有当地社区特色的金融产品

美国的社区银行最为典型的特色之一,是对客户的深入了解并相应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其贷款主要面向附近社区的存款者及相关社区内的中小企业和农户,是以社区成员现实生活中的金融需求为导向,提供高效、便利化的“一对一”式金融服务。贴近社区、方便百姓、亲情服务、灵活应变的经营理念是社区银行克敌致胜的法宝。事实上,社区银行已经成为美国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的主要金融服务提供商。这些服务涵盖中小企业贷款和农业贷款、较低收费的支票和一些投资产品、不同种类的楼宇按揭和消费者贷款产品、较低收费的信用卡和借记卡服务、以及自动提款和电子银行等等。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很不一样的,各个地区的金融服务需求也是有很大的不同。社区银行因为立足当地社区,在金融产品开发自主权上就有很大的优势。社区银行针对地方不同的企业量身定做适合企业发展的金融产品。利用银行信息广泛和拥有相关专业人才的优势,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提出建议或者帮助其拿出开发的具体方案。

(四)政府政策的支持是发展壮大的重要条件

从美国社区银行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在社区银行成立的初期,政府的保护性政策使得尚未成熟的社区银行取得了蓬勃的发展。而且美联储一直没有专门针对社区银行的限制性政 7 策。而且为促进社区银行发展,美国出台了诸如免征各种税赋,无需交存款准备金,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自主决定存贷款利率等特殊政策。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社区银行的不断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力。反观我国,不但对中小银行的鼓励措施不多,反而限制规定比比皆是,对有民间资本、外资背景的中小银行在市场准入、持续经营等方面设置重重障碍与枷锁,使其发展步履维艰。虽然最近政策限制有所放松,但是程度还远远不够。要逐渐破除束缚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障碍,鼓励其发展。

六、结语

总之,坚持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借鉴美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在确保大型银行发展的前提下,建立起适应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需求的社区银行,对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重要参考文献

[1]徐滇庆:《金融革新确当务之急》,中评网

[2]徐滇庆:《民营银行200问》,北京:北京大学出书社,2000年版 [3]巴曙松等:《经济举世化与中国金融运行》,中国金融出书社,1999年版 [4]徐永健:《关于创新发展社区银行的若干思考》,金融时报,2006:03-06 [5]晏露蓉,林晓甫:《中国社区银行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可能分析》,金融研究,2007 [6]杜征征,王雪:《发展社区银行:有效缓解金融服务体系之路》,《农村金融研究》2007年第09 期

[7]应宜逊,李国文:《“社区银行”:内涵、现实意义与发展思路》,《上海金融》2005年第11期

[8]朱光化,陈国富:《民营企业融资的体制性障碍》,《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第09期

下载对我国发展社区银行的思考(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我国发展社区银行的思考(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思考

    内容摘要:内容摘要: 经济 的全球化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带来了极大的 发展 空间,伴随着全球范围内 金融 自由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银行业务创新的发展趋势,中间业务已成为国际商业银......

    对加强我国少数民族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

    对加强我国少数民族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 孟立军 社会主义时期,是少数民族文化充分发展的重要时期。弘扬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我国各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中的积极因素,为我国当前社会......

    对我国社区矫正组织管理模式的思考

    对我国社区矫正组织管理模式的思考 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颁布的《关于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确立的组织管理模式......

    对我国锡矿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对我国锡矿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韦栋梁1,2何绘宇1,2 夏斌1 (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39) 摘要:我国锡矿资源具有分布集中,共......

    我国社区银行的发展路径探析[推荐五篇]

    内容 提要:社区银行经营机制灵活,在缓解中小 企业 融资困境、优化银行体系结构和提高银行业整体竞争力等方面的作用显著。因此, 发展 社区银行对促进我国 经济 的发展具有重要......

    我国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历程

    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现状 一直以来,我国银行业业务单一,收入严重依赖存贷款利差。国外经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一个背景是市场利率走低,传统的利润来源——存贷款利......

    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思考

    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思考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个人投资意愿以及理财观念、理财需求也在不断增大。但由于我国个人理......

    对当前我国动漫产业现状及发展的思考

    对当前我国动漫产业现状及发展的思考江汉大学实验师范学院艺术系 马兵林摘要:动漫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生力军,已经成为一项融艺术、科技、出版、玩具制造、商业、旅游和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