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影导演
在开拍故事长篇之前,贾樟柯共创作了三个短片:《有一天,在北京》、《小山回家》、《嘟嘟》,其中《小山回家》获得了1996年香港独立短片及录像比赛故事片金奖,这也是贾樟柯第一部获得电影节认同的作品。
将《小山回家》作为一件孤立作品来看,尚属于一部不成熟的影片,由于拍摄条件所限,制作上也略粗糙,但贾樟柯独特的电影风格与理念已基本成形——人文、纪实、现实主义,其后续的作品中,这三大元素贯穿始末,贾樟柯在影片创作中展现的才华,不但在电影节上收获认可,更因此获得资金支持,得以开始长篇故事电影的拍摄。可以说,贾樟柯获得的认可,要远多于这部电影本身。
人文关怀:
《小山回家》讲述了一个在北京务工的民工王小山被老板开除后,打算回家过年,回家之前他找了多位同在北京的老乡,有妓女、有工人、有票贩子,也有大学生……但最终也无人能与小山结伴回家,失落的他最后在一个街边的理发摊,剪去了一头凌乱的长发。
影片以小山为原点,以找老乡为主线,反映了一群从小县城来到大北京生活的人物生存状态。这群人中除了考上大学的,其余的都游荡在社会的底层,大城市的繁华与他们完全不相干,走在街头的他们常显得格格不入,尽管他们依旧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生活梦想,却也只能是以酒后胡话的方式吐露,而那个考上大学的老乡,则与这群人渐行渐远,即便不是有意疏远,也会出现相谈无趣的尴尬和无意的失约,一个在城市追梦的大学生,如何能与一个梦碎都市的民工,有精神的交集呢?同乡,只是一个童年回忆的代名词,最终小山在一群做建筑工的老乡中,找到精神的归宿,聊聊炮友,说说脏话,甚至乱舞一通,热闹非凡,天亮之后就散伙,各自回到各自的岗位,依旧是无尽的奔波,谁也顾不上谁。
影片的内容体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贾樟柯甚至用了长达七分钟的片时,去展现小山走路的样子,此后着眼于现实社会,关注不同群体真实生存状况,一直是贾樟柯电影的主旋律。
纪实风格:
拍摄——影片故意采取了非常“业余”的拍摄手法,观看时常常会感到镜头的晃动,使人产生一种偷窥感,仿佛屏幕上的影像都是来自真实生活的偷拍。这是一种非常极端的追求纪实风格的手段,虽然晃动的镜头在贾樟柯以后的作品中,没有再应用过,但追求极致真实效应的理念一直在沿用。
演员——除了拍摄手法的“业余”,影片还启用了诸多非职业演员来增加真实感。我猜想当初起用非职业演员,可能也与制作经费有限有关系,显然贾樟柯非常善于指导非职业演员,这些非职业演员的表现为影片加分不少,尝到甜头的贾樟柯此后会习惯性地使用非职业演员,某些非职业演员已经成为其电影的固定班底,这在当代华语影坛也算是独树一帜了。对白——不知道还有哪位华语导演,像贾樟柯这般衷情方言,从《小山回家》开始,他的每部影片都夹杂着大量方言,有时甚至超越普通话的比重,以至于观看他的影片,是必须要看字幕的,除非你对那些方言都在行!据小组创始人之一的顾铮所说,使用方言的原因是因为“非职业演员在用方言演时能够很快入戏”(见《我们一起来拍部电影吧——回望青年实验电影小组》)。但不管如何,方言的使用还原了中国的真实现状。
背景——除了聚餐时录音机里的歌声,整部影片没有任何配乐,而录音机里的歌声也可以归入道具发出的声响,总之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背景音乐,但背景也并非空白一片,而是不时地充斥着各种生活杂音,不断提醒我们:这是生活!虽然从2004年的《世界》开始,有了很明显背景音乐应用,但是生活的嘈杂音从未被舍弃,拖拉机声、自行车声、电视机声、广播声……这已然成为贾樟柯电影表现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在《小武》中,职业小偷小武走在路上,能不时地听到背景中政府安排的严打宣传广播,形成人物角色与社会背景的巨大反差,使观众可以瞬间触及角色的情绪。
对纪实风格的偏好促动贾樟柯拍了不少纪录片,他的作品之中将近一半都是纪录片,包括各种记录短片,而即便是剧情片,依旧带有强烈的纪实风格,比如这部《小山回家》,事实是一个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的故事,更像是从生活中截取的一个片断。
现实主义:
如果说人文关怀仅仅是一种姿态,纪实风格仅仅是一种表现形式,那么现实主义精神则是贾樟柯电影的核心价值。片中小山那个做妓女的同乡,悲怒地对一脸不屑的小山说道:“你别觉得你是人穷志不穷,我痛苦困难的时候,你们谁管过我?”小山不应声,谈话终止。最终这个妓女决定不回家过年,而是托小山带几句话问候老家的亲人,小山应了声也就离开了,她依旧回去做妓女,现实生活就是这样,不会有那么多戏剧性片段,很多痛苦都是默默承受下来,甚至不晓得如何落泪,并非通常戏剧中所表现的那样嘶吼哭嚎,而人与人就在互相不理解之中,又互相冷漠着,并非通常戏剧中所表现的那样温情援助。贾樟柯在影片中保持的高度客观性,实质是一种现实主义精神,不注入道德批判的同时,更不会去安排一个充满希望的救赎。
贾樟柯总是以大量现实素材来构架影片,而现实素材并非随意的截取,基本都是经过深刻观察的人与事物,故乡三部曲就是典型的生活经验表述,以至于有段时间一直有人追问贾樟柯,是不是会拍发生在山西以外的故事?其实这已经是一种质疑了。作为一个艺术创作者,是否能跳出自己的生活小圈子呢?故乡三部曲之后,贾樟柯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随着阅历的增长,他当然可以拍出一个发生在山西以外的故事,可是如若仔细看,不管是发生在哪里的故事,都少不了生活实践的基础,而在去年2013年的新片中,我们仍能看到山西煤矿的故事情节,可见他在选材上注重现实的态度。
不同社会、不同时代的现实内容是不相同的,对于1970年出生于山西汾阳的贾樟柯,他更容易触及到近代中国的大规模工业化及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变化,那种从内而外的新旧交替,贾樟柯的草根性,决定了他的人文关怀更倾向于定位在这种浪潮中沉浮的小人物,而非弄潮儿,群体定位的本身更决定了他的电影,走在各种并不靓丽的现实主义道路上,而非沉溺于繁花似锦的陶醉情怀。
《小山回家》这个简单的大城市小人物的故事背后,就是农民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中的生存变化——大规模进城打工,他们在城市中的各种载浮载沉,形成一种新的社会文化,而人文、纪实、现实主义其实很难做出清晰切割,它们本身就是用以描摹人在时代变迁中命运沉浮的最佳三件套,为什么贾樟柯一再使用这三个元素?因为他一直在讲述,关于人在时代变迁中命运沉浮的故事。
王宏伟(小山的扮演者):
关于《小山回家》,最后不得不提一下小山的扮演者王宏伟。
这位其貌不扬的男人,是贾樟柯在北京电影学院的同学,也是北京电影学院青年实验电影小组的创始人之一,而北京电影学院青年实验电影小组就是《小山回家》的出品公司。
同是出身于电影学院文学系的王宏伟和贾樟柯,都有着与自己专业不对口的愿望,他想做制片,贾樟柯想做导演,最后他在《小山回家》中担任了演员,圆了贾樟柯的导演梦。王宏伟曾被表演系老师认为是最不会演戏的学生,但他在影片中自然的演绎,显示出其在表演方面的天赋,就这点来看,贾樟柯在演员挑选方面,确实有独到的眼光。
临近毕业前的四个月,北京电影学院青年实验电影小组已提前解散,王宏伟开始在外积极找工作,仍不放弃导演梦的贾樟柯,从香港拉来一笔30万的“巨资”,打算投拍长篇故事,王宏伟毫不犹豫地担任了主演,这就是后来在柏林电影节上大放异彩的《小武》,王宏伟在片中出色的表演,也成为影片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初露锋芒——故乡三部曲之《小武》(1998年)
故事简介:山西一个小县城里有个惯偷小武,与小武同为小偷的好友小勇,通过做生意洗白了身份,大婚之日他没有按照当初约定邀请小武参加,小武很生气,但依旧包了红包送去,却被小勇坚决拒绝。失落的小武认识了歌厅小姐梅梅,两个同是社会弱势的人,产生了相依存的朦胧情愫,然而有一天梅梅认识了山西来的大款,不辞而别。回到家中,小武将本想送给梅梅的戒指,转送给母亲,没想到母亲为了充场面,转赠给了小武大哥从城里娶来的老婆,争吵之下,不欢而散。在一次行窃之中,小武的BB机突然作响,罪行败露被抓。
作为故乡三部曲之一的《小武》,虽然是一个发生山西小县城的故事,但不管从各方面来看,都是一部《小山回家》的延续之作。
主角:《小山回家》中的小山虽身处社会底层,有着自我尊严和现实落差的矛盾,但仍有着社会尊严的底线,面对做妓女的同乡,他有“人穷志不穷”的底气,而小武身为一个小偷,丧失了这最后的尊严,其身份直接滑落至社会边缘,所以面对歌厅小姐梅梅的时候,他会不自觉地自我贬低,“我就是个手艺人,这年头,开歌厅的开歌厅,贩烟的贩烟,我不会做生意,我就是个笨人。”但这不代表他没有自尊心,他用“手艺人”来回避小偷的身份,情愿承认自己的无能,也不愿承认自己的沦落,一种已经跪倒在生活面前,却依旧将自尊摆在脸上的姿态,可以说小梁这个人物,是小山和那个做妓女的同乡两者的合体。
故事:与《小山回家》一样,依旧是以主角为原点,以与不同人物的接触为主线来展开剧情,相较于前者单一且稍显凌乱的老乡见老乡,《小武》中接触的面更广,并且有了泾渭分明的功能性:友情、爱情、亲情,使得小武的形象饱满的同时,比《小山回家》更清晰地体现出个体与社会的难以相容,小武逐步失去了友情、爱情、亲情,最后落网的他被公安拷锁在路边,引得路人纷纷围观,而在这个落后封闭的小县城,街上的路上又莫不是乡里乡亲的熟识,小武的自尊扫地。不难发现,关于小武的友情,其实脱胎于《小山回家》中,考上大学的老乡与小山的关系,一种人物社会身份转换后的分道扬镳,而小武的爱情,也有《小山回家》中小山求欢片段的影子,《小武》在《小山回家》延续的基础上,创造了更具有冲突性的剧情,故事也更成熟与完整。
制作风格:30万对于初出茅庐的贾樟柯是巨资,但是其实依旧属于低成本的独立制作,用句不太恰当的比喻:一种真实到挫的风格。
在对《小山回家》延续的基础上,人文、纪实、现实主义,三大要素也是紧紧相扣,几近复刻。
人文关怀——如果说《小山回家》让观众对民工有了近距离的了解,《小武》则改变了平时对边缘人的刻板印象,贾樟柯并没有在道德层面作批判,更不可能为犯罪合理化,只是给予他们深度的体察,消除社会对边缘人的妖魔化。
纪实风格——这个不赘述了,参看《小山回家》中的分析,除了没有晃动的镜头,全都是一样的。
现实主义——一般人都认为边缘人离我们很远,但是对贾樟柯来说,这些人离他很近,他曾在自述中写道:“我有很多朋友,不上学也没法就业,很多当小偷啊,当流氓啊,“严打”的时候,一批批地进去。”小武这个角色可以塑造的如此鲜活,确实来源于贾樟柯的诸多生活体验,就在《小武》的拍摄过程中,这样的故事依旧在进行着,片中扮演那个抢小武苹果的小混混,拍完戏就被抓了,可以说小武的故事在这个小县城,不是个别案例,而是一种群体现象。
再回到小武自贬的那句话,“我就是个手艺人,这年头,开歌厅的开歌厅,贩烟的贩烟,我不会做生意,我就是个笨人。”如何?这依旧是一个人在时代变迁中命运沉浮的故事,改革开放带来的自由选择,并不是每个人都甘之如饴的,会做生意的翻身了,不会做生意的,如果不甘心像小山那样卖苦力打工,也许就会变成小武,这种变化中,人与人的社会身份与地位,开始不断拉大距离,新中国成立时的平均主义社会一去不复返,好似影片中,公车上配有毛泽东头像的吊坠一般,仅仅只是一个装饰品,没有任何实效性。
有了《小山回家》的经验积累,不论是身为导演的贾樟柯,还是作为演员的王宏伟,都有了更成熟的姿态,片时及资金支持的增加,也让贾樟柯得以将故事叙述的更接近自己的理想,辛勤的付出,终于换来回报,《小武》在国际上收获了众多奖项,其中以柏林电影节的尤为重要,打响了贾樟柯在国际影坛的名声。
了却心愿——故乡三部曲之《站台》(2000年)
故事简介:描述了小县城里一群文工团的年轻的爱情与生活,面对新旧交替的时代,他们有迷茫也有渴望,各自有着不同的想法,不知不觉中岁月流失,一个时代已然过去。
《站台》是一部关于贾樟柯的个人成长回忆录,据贾樟柯后来所述,这才是他真正的处女之作,只是当初资金有限,才改拍了《小武》,但这一直是他最想拍的故事,似乎不拍完《站台》,就无法继续新的创作。柏林电影节上的成功,令贾樟柯声望陡增,也使得他获得更宽适的投拍资金,这也是他首次带领一个现代电影工业团队开展电影拍摄(《小武》的拍摄就是贾樟柯及朋友共15个人完成,根本没有所谓的剧组),资金的充沛及专业团队的合作,这部影片打磨的非常精致。
以怀旧为基调的《站台》依旧在阐述着一个人在时代变迁中命运沉浮的故事,只是这次的主角变成了一群文工团演员,身份的变化也决定了影片呈现出与《小武》完全不同的韵味,充满了抒情的文艺气息,相对于小武、小山的生存挣扎,《站台》中的年轻人面对的更多的是自我价值无从实现的失落。
时代变迁:落后小县城的变化总比外面的世界滞后,但也挡不住变革的汹涌冲击,影片中可清晰地看到这种变化对人的影响,从外在的人物服饰、发型、流行歌曲的传唱,到文工团的公有制转为私人个体承包,乃至内在的爱情观、人生观的变化。第一次拥有了道具部门的贾樟柯,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优势,四个主角依照性格的服饰、发型变化,比如两个女主角都有着对新时代的向往,但钟萍大胆奔放,时髦烫发配鲜艳的连衣裙,而尹瑞娟则相对谨慎,她的着装显得别致却低调,给了观众更直观的感受,这是贾樟柯以往影片中没有的。
命运沉浮:影片中有一幕是年轻人看到远处飞驰而来的火车,激动的欢呼,飞奔着去追赶火车,最后只能是喘着气,将笑容凝结在脸上,看着火车呼啸着开走……这一场景来自贾樟柯的真实回忆,非常具有象征意义,年轻一代面对突如其来的新鲜事物表现出来的新奇、渴求以及不知所措,飞速发展与变化的社会让他们似乎享有巨大的机遇,却最终什么也没抓到,猛然回头,岁月已逝,自己的人生已经成为时代的历史——文工团本身就是个被时代严重抛弃群体,文工团的演员又有多少能登上变革的快车?而这样的故事,即便现在依旧不停地发生,如果说小山、小武的故事让观众开始关注身边不同的群体,站台里的故事开始映照在自己身上。尹瑞娟和崔明亮尤为突出,尹瑞娟心比天高,总觉得有更好的人生出路,她甚至偷偷去考过省歌,对人生过高的憧憬使她拒绝了与自己相处不错的崔明亮,然而兜兜转转,人生也不过如此,做上公务员的她也只是在办公室里跳个舞,过把瘾,最终她又回头来找崔明亮,这种故事如今比比皆是。
在这个抒情的故事之中,人文、纪实、现实主义如影随形,随着文工团外出巡演,一站又一站不断出现,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山西煤矿工人的生活,一纸“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的卖身合同触目惊心,身为煤矿工人的三明托崔明亮将五块钱带给在城里念书的妹妹,并捎话给她:尽力考上大学,别再回这个村子。短短一句话,非常沉重地砸在心头,最后崔明亮又添了五块,转交给三明的妹妹,依旧嘱咐她努力考大学。考大学对于农村小镇的人,就是改变命运的契机,在这里我们又能看到《小山回家》中那个考上大学的老乡的影子。
《站台》在时代变迁上的大跨度与文艺气质,是现代中国电影中少见的,而且作为对中国近代变革的一种纪实,也有着特别的意义,法国《世界报》甚至在题为《大师的铁拳》的评论文章中,认为《站台》表现出了惊人的电影品质,亦将成为电影史上的重要一笔,使得贾樟柯在国际上名声大噪。
赵涛(尹瑞娟的扮演者)
从《站台》开始,贾樟柯的电影中就开始有了这张女性面孔——赵涛,演戏之前是个舞蹈老师,贾樟柯为了戏剧拍摄前往舞蹈学校挑学生,结果却选中了老师。赵涛在《站台》中的表演,可圈可点,她虽然算不上有一流的美貌,却散发出独特的气质,可见贾樟柯对于演员的挖掘确实有一手,之后,赵涛和王宏伟一样,几乎出现在贾樟柯的每部电影之中,不同的是《站台》之后,王宏伟再没担当过主角,而赵涛则一直是主演,这让她慢慢从非职业演员成长为优秀的实力派女演员,2012年成为首位荣获意大利电影金像奖影后的亚洲演员,同年与贾樟柯步入婚姻,成为贾太太。
《站台》之后,贾樟柯在02年拍摄了故乡三部曲之《任逍遥》,04年拍摄了《世界》(2004年),没有太多的突破与变化,一切波澜不惊,但略显创作的匮乏,不过依旧获奖多多,此时的贾樟柯已经是各大电影节的常客了。
06年,画家刘小东邀请贾樟柯拍摄关于自己的工作纪录片,于是有了艺术家三部曲的第一部《东》。
艺术家三部曲——《东》(2006年)/《无用》(2007年)
这个三部曲系列,尚有一部没有完成,所以目前只有两部。
《东》的主角是画家刘小冬,《无用》的主角是服装设计师马可,此时的贾樟柯导演技巧已经相当娴熟,再说纪录片本来就是他擅长而喜爱的,两部影片都采用了设计师采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艺术理念,其间是工作环境中的各种人物实拍,以图像的方法补充艺术理念的阐释,是两部非常优秀的艺术家纪实片,就我个人而言非常喜欢。
与艺术家的合作,对贾樟柯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虽然就创作方面而言,贾樟柯的能动性比较小,但以往是他去观察社会中的人物,而这次是由艺术家以不同的艺术方式去观察人物,贾樟柯则以自己的电影手段去记录艺术家的工作过程与状态。同样的事物,在不同的人眼中看来是不一样的,艺术家对社会的观察,给了观众完全不同的视野和感受,在《东》中,我们看到了三峡的拆迁工,画家用画笔记录下了他们强健而青春的体魄,在《无用》中,我们看到制衣厂流水线上忙碌的工人,都是贾樟柯原本没有观察过的人物群体,同时这种视野和感受也影响着贾樟柯,在三峡拍完《东》的同年,他就创作出了《三峡好人》,我们看到拆迁工人的身影,而在2013年的《天注定》里,有了制衣厂流水线工人的剧情,可以说是这两个艺术家领着贾樟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走出山西。
艺术家在拓展视野的同时,也在艺术理念方面与贾樟柯有着美妙的碰撞。画家刘小冬崇尚现实主义,他喜欢描摹社会普通人,《东》一片中,他在采访中表达:“试图通过艺术去改变什么,这真是很可笑的事,有时候他们过得挺好就可以了……我希望通过我的绘画能给他们一些,就是任何人都有的一种人的尊严。”清晰的人文价值观恰好对了贾樟柯的路子。而服装设计师马可,在不断地追溯服装的本来样貌,诉求衣服中包含的人物情感,同样也是人文价值表述,同时她也在对抗着服装产业的工业化,而贾樟柯用镜头随着马可记录下了目前服装产业的整个生态链,从原始的小镇私人裁缝铺到盛行的城市加工厂,再到新兴的高级私人定制工作室,不知不觉中又暗合了贾樟柯喜好记录时代变迁的习惯。
如今,需要期待的是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将会是怎样的光景呢?拭目以待吧!
巅峰之作——《三峡好人》(2006年)
将这部影片称为巅峰之作,恐怕贾樟柯不会高兴,听着好像以后都不会再创高峰似的,但就截至2013年为止,个人认为《三峡好人》是贾樟柯执导生涯中最棒的作品。
影片的创作灵感,来自贾樟柯在三峡拍摄《东》的许多见闻,同年他就创作出了这部《三峡好人》,所以说与其他艺术家的合作,确实给他带来了新的火花。
贾樟柯的纪录片拍的很好,而剧情片总让人感觉过于纪实而缺乏故事性,不是说这样不好,只是总这样拍,真的是离评委很近,离观众太远,就我作为一个普通观众,还是希望剧情片里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故事带领我观赏下去,否则太淡了,毕竟我等不是艺术家,没有那么敏锐的观察力,总还是需要一些高于生活的戏剧性去点化一番。《三峡好人》在这点上做的非常出色,在纪实性的反映巨变中的三峡地区的同时,给出两条清晰完整的故事线,山西的煤矿工人三明,来三峡寻找多年未见前妻,同是山西来的护士沈红,来三峡寻找久未归家的丈夫,最后三明与前妻打算复合,沈红与丈夫决定离婚,一悲一喜两条故事线的反差增加了戏剧的张力,而寻人过程的未知性也带来了贾樟柯电影中少有的悬念性,是一次非常完美的纪实与剧情的结合。
影片的英文名被译作:Still life,个人觉得这个更符合影片的精神主旨,两个完整故事背后,是三峡巨变中各色人物的生存变化,还是贾樟柯一贯的主题:时代变迁中命运沉浮的故事,如果说《小武》中是时代变迁的完成时,《站台》中是时代变迁的过去时,那么《三峡好人》就是时代变迁的进行时,电影呈现的一切,都是正在变化中的三峡,而在具体表现上,依旧是人文、纪实、现实主义,给予关注、真实记录、客观呈现,没有答案,一切still life.人文关怀:
围绕着三峡的变化,周遭的居民生活都发生了变化,有人因搬迁而离开三峡,有人因工程需要,来到三峡做拆迁工人,还有始终靠江吃饭的跑船人,更有因无业变为边缘人的年轻人……我们在拆迁工人身上找到了小山的影子,在无业青年身上看到了小武的命运,当然还有以前没有谈论过的人群,是贾樟柯影片中涉及人物类型最广的一次,除了底层人群,也有生活相对舒适的小旅馆老板,和赶上改革浪潮而发家的企业家,是贾樟柯影片中涉及人物阶层最多样的一次。围绕着熙熙攘攘的三峡巨变,影片几乎囊括了各色人物,展现出一副三峡人物全景。
生存环境变化的同时,生活的核心价值也在悄然变化,国家在不断追求发展和财富积累的同时,人也开始以追求物欲为上,三明与小混混各自手机的来电歌曲,就是非常戏剧化的对比,一个是《上海滩》,一个是《好人一生平安》,结果《好人一生平安》遭到了嘲笑,而《上海滩》正是上个世纪资本主义在上海快速发展的真实写照,与三峡工程背后的中国资本主义蓬勃,交相辉映。金钱至上的价值观,随之而来的就是道德落败,三明一上船就遇到了抢劫,可见当地的治安状况,讽刺的是抢劫前变的魔术竟然就是“人民币生人民币”,而最令人惊讶的是,三明非常淡定地掏出一把刀来应对,可见这种抢劫的普遍性不局限于三峡,三明已经非常老道地在对付这类突发事件,在三峡定下来的三明很快又遇到了拉客的卖淫女,男人女人都在堕落。而犯罪只是道德落败最极端的表现,很多时候并不会直触底线,影片中我们看到了因工受伤的工人无法得到理赔,以及另一个故事的主角,沈红的婚姻破碎,她的丈夫离家两年不回,跟在富有的三峡女企业家的身旁,早已迷失与陶醉在灯红酒绿之中,这个男人在物质的丰腴之时,丢弃了朴实的爱情与婚姻信念……在这一块的表现,影片做到非常细腻,可以用来探讨的细节多不胜数。
纪实风格:
拍摄——大量三峡的全景,让人赏心悦目之余,又能看到不断来往的船只,让观众沉浸在整个地区的氛围中,颇有风景纪实片的味道。
非职业演员——贾樟柯依旧不改用非职业演员的喜好。主角三明的扮演者韩三明,就是其电影中,非职业演员的固定班底成员之一。
韩三明是贾樟柯的姨表弟,职业煤矿工人,在《站台》中惊鸿一瞥的本色出演,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就是托崔明亮带钱给妹妹的三明),此后他不断地在贾樟柯的影片中,担任一些小角色,累积了不少表演经验,在《三峡好人》中再次本色出演,并出任戏份颇重的男主角,真实生活经历的沉淀以及自然深刻的表现,为影片增色不少,他也因此获得第14届智利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第63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圣马克金狮奖。
除了韩三明,出演三明前妻的也是非职业演员,贾樟柯表示,是她笑中抹不去的苦涩吸引了他,于是力排众议让她出演三明前妻这个人生曲折的女性,结果表明效果甚好!
方言对白——方言的使用在《三峡好人》中有了最妙的体现,两个中国人,说着中国话(各自的方言),却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是近年快速的工业化,让处于不同地域文化的人,产生了大量交集,非常真实的中国现状。
背景——影片一开始,背景出现了高亢宏伟的男声吟唱,这是贾樟柯电影里鲜有的,也许是为了配合影片的故事性,他多次运用了音乐的煽情性,此外就是一贯的嘈杂,摩托车、电视机、渡轮……还有一个始终高亢,拉开嗓子高歌,却总有点走调的小男孩,非常热闹,非常原生态。
现实主义:
贾樟柯是在三峡待了很长一段时间,累积大量现实素材构思出这部电影,所以其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其中的每个人物,我相信都有相应的现实原形,但是由于增加了故事的戏剧性,现实主义精神在这里被削弱了,不过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而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只要符合逻辑又在合理范围,即便高于生活也无可厚非,毕竟要制作一部囊括各色人物命运的现实影片本身就必须依仗戏剧化。
对于西方世界,中国总是充满神秘,他们喜欢看中国的历史,更喜欢看中国的现实,《三峡好人》中大量的现实素材,成为西方看客窥视中国现代经济发展下的实景窗口,因此影片在国际上大获好评,并在2006年威尼斯电影节上一举拿下金狮大奖,贾樟柯也登上了事业新的高峰。
巅峰过后,总有倦怠!《三峡好人》之后,贾樟柯在2008年拍了《二十四城记》,2010年拍了《海上传奇》,拍摄手法沿用了艺术家三部曲中的模式:个人访谈的空隙,以环境内容拍摄作填充,内容依旧是人在时代变迁中命运沉浮,仅仅是地点换了换,这对贾樟柯来说已经驾轻就熟了,所以基本水准就摆在那里,不会差到那里去,但是对于他本身来说,没有突破与进展,纯属熟练工作品,在此就省去不表了。
2011年,贾樟柯以导演兼监制的身份,参与了“语路”计划,挑选6位新锐导演共同拍摄此系列电影短片,短片中记录的各个领域人物追逐梦想的故事,与以往随命运漂泊的人物定位出现了明显区别,出现这样的变化是在情理之中,草根出身的贾樟柯虽然一直拍摄着小人物的故事,但始终追逐的是自己的电影梦,以如今的成就绝对算得上追梦人的代表,而作为功成名就的第六代导演之一的他,借此也提携了新生后辈,意义非凡。
转型之作——《天注定》(2013年)
这是贾樟柯去年的新作,获得了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本奖等多个国际大奖,一向离奖杯很近,离市场很远的贾樟柯,这一次在两者间似乎找到了很好的平衡,虽然《天注定》还谈不上是一部票房作品,但已经获得了市场的广泛热议,而我作为他的影迷却有小小失落。
故事分为四个区块,各有一个主人公,每个主人公的故事充斥着大量现实影像,表面看来新鲜,其实就是《三峡好人》的升级版,两条故事线升级为四条。第一个由姜武主演的故事,拍的相当不错!故事简洁明了,人物个性鲜明,充满了黑色幽默,而首次在影片中展示暴力的贾樟柯,显示出自己驾驭不同风格剧情的能力,基于山西煤矿发生的村民杀贪官的故事,紧紧立足现实,而加快的节奏,更符合市场口味,一切看来确实做到了电影理想与市场需求的平衡。然而整个电影的精彩,就像灵光乍现般,闪一闪就消失了,后面三个故事荒腔走板,风格上首先没有了第一个故事中的黑色幽默与视觉冲击,而内容上呈现大量现实素材的堆砌,失去了《三峡好人》中的深度与朴实,似乎是尽可能把媒体中夺眼球的新闻信息都塞进影片,却没有合理的构架!赵涛饰演的小玉,先要以小三的身份被原配追打,接着在回家探亲的时候,通过网络里目睹一场动车追尾的新闻,紧接着作为洗浴中心的前台,她又与前来消费的官员发生纠纷,愤怒之下开了杀戒……这一切要在影片四分之一的时间内完成,流于表面几乎是预料之中的……太满了!而这只是四个故事中的一个……我简直有一种观看新闻联播集锦的感觉……影片英文名译作《A Touch of Sin》,这个Touch实在有点用力过度。
西方的评委津津乐道于影片中的各种中国现状,以此满足对中国神秘的探究与窥视,而中国的观众则在影片中的暴力影像和快节奏中找到了愉悦,于是贾樟柯实现了平衡,而我作为他的影迷失落了,贾樟柯始终坚持的人文、纪实、现实主义还剩下多少呢?
虽然电影市场是多元化的,但商业导演总是占据主导位置,虽多如过江之鲫,却仍有人前赴后继的加入此行列,毕竟名与利的诱惑太大了。我作为一个普通观众只能说,期待在《小武》《站台》《三峡好人》之后,能继续看到基于人文、纪实、现实主义三大要素的好电影,因为尽管它离市场很远,却离生活很近。
第二篇:电影导演学习指南
正所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作为动画师也因该有更高的追求,虽然有点远,但那是一种态度!
热爱电影的人不少,学习电影导演的学生很多。但是学成后做上导演工作的少之有少。为什么呢?
因为不会拍电影,所以就无法加入电影创作队伍。道理很简单。
于是抱怨学院。于是举出若干没有进入专业院校成为导演的人的例子,试图证明院校学习无用,然后眼睁睁地看着导演们该拍戏拍戏、该得奖得奖,然而这些导演绝大多数都出身于院校。
学院有没有问题?
有。主要问题是,所有的中国大学都被安排了大量文化政治类基础课,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阶段,此类课程都占据了1/4~1/3的课时总量。反观国外电影类学科,此类课程少之又少。专业课程量不足,是学院的最大问题。
为什么北京电影学院总是能够保持业界内的优势呢?其实,他们也有相当多的课时被硬性划分给文化政治类课程所用,但是大量的电影资料、每周例行的影院观摩、来来往往的电影大师、周边便利的电影环境,令电影学院的学生们在“二课堂”中补充了大量的营养,足以补上课内的损失。
在所有学生作品比赛中,电影学院的作品都占据着压倒性的优势。
其他学校不是也经常得奖吗?
那是因为:一来评奖很多,全球每年好几千,国内也有好几十;二来大部分评奖都有鼓励、普惠的性质,获奖面大本身就是评奖的目的。
在学生作品的含金量方面,差距可就太大了。这绝不是请一个电影学院摄影师就能够解决的,也不是自己搞几个沙龙就能够解决的。一些师生常说:“电影学院也没有什么神秘的!”这话一出口,就已经承认自己的差距了。
战斗机能够飞上天,风筝也能飞上天。这种比拟太残酷了。但就是这么回事。
电影学生的毕业后成团成组地加入电影产业,其他学生中只能零星加入。所以就有一些说法滋生:“他们有门路。他们有背景。”这种思维习惯令人瞬间获得了心理平衡。
如何学会做电影导演? 其实,大部分院校都提供了足够的教育资源,就看自己学不学。
不用参考罗伯特·罗德里格斯的经验,国情不一样。
不一定非要去北京电影学院。以及在国际上排名低于北京电影学院的那些外国学校。在中国的省级大学的电影专业学习,都可以成为一名电影导演。
主要问题,是学生学不学,怎么学。
你要先学会写电影剧本。
你要先搞清楚什么是电影剧本。
我们的很多学生,到了毕业也没有见过什么是电影剧本!你能相信这样的学生热爱电影事业吗?
哪里有电影剧本?以前的《当代电影》,现在的《世界电影》上每期都有电影剧本,并且都是当年最重要的世界各国电影剧本。图书馆里,还有许多旧剧本的出版物。中国电影资料馆和首都图书馆以及地方的图书馆中,都有大量的剧本收藏,复印也很方便。
阅读100个以上电影剧本,仔细分析其中的3~5个,你就基本上掌握了剧作的很多窍门和技巧。
再看看悉德·菲尔德的书。
可惜我们的学生大部分连剧本的格式是什么都弄不对。
你要阅读小说。
图书馆里的小说千千万,免费可以借到。
没有几百本小说(文学)垫底,就没法讲故事。中国的《红楼梦》、《水浒传》,外国的《红与黑》、《简爱》,古典的《荷马史诗》、《史记》,现代的《1984》、《蜗居》,这个功夫不下,故事讲不好。
再有一个窍门就是,读戏剧剧本。全世界重要的戏剧无非500种,拿下其中的100,就算大功告成了。中国电影导演普遍叙事能力低下,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小说读的不少,戏剧剧本则读的太少。
文学底子打好了,再看看《作家文摘》、《读者》,补充大量社会、地方知识,叙事功力自然就上去了。然而,我们那些能够通过本科、研究生考试的高分学生,却实在没有看过几本书。热爱张爱玲的没看过《诱僧》、《色诫》,研究文革的不知道《隐形伴侣》、《血色黄昏》。更不要说旁的了。
你要看电影。
这个实在是无话可说。在一个所有电影几乎都可以在网上找到的时代,想要做电影导演的人们看电影的数量居然稀少。每一次开题、答辩,老师们说的影片学生们都要唰唰唰地记录,因为闻所未闻。见识低,就固执,他不知道的就不存在,老师说也没用。
看还得往细里看,就是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反复看。我给08研究生拉片分析的是《梅兰芳》、《色诫》、《建国大业》,给09研究生拉片分析的是《因父之名》、《风声》、《惊天动地》。大家的收获都很大。10研究生的第一堂课是《无人驾驶》,我们要脚踏实地地研究你即将面临的问题,而不要远眺喜马拉雅山。
但是这一定是大部分研究生们一生中仅有的拉片经历,他们课下一次都不会再做。
所以,导演应该其他人当。
基础的搞明白了,你去写剧本。反复写,多写,敢于写大题材。
剧作也有训练方法。我们先脱离开课堂,就在实战中提要求。
假如,华谊兄弟给你5万块,请你写《集结号》剧本。这活你接不接?估计肯定接,接了,又怎么写呢?就是拼了命的写呗。
但是我们研究生开题交的剧本,没有一个是拚了命的。
你不跟世界拼命,就不会有自己的天下。
你要去进行长期的图上作业。
一个是各类表格。分场景表,分场景表,日夜晨昏戏表,内外景表,贴在墙上,一遍遍地比较、琢磨。一个半小时短片,夜戏占了一半,合适不合适?三个日外景是不是能够合并拍摄?一个窗口镜头是不是接着27B的窗户翻过来就拍了,用不着去磕一饭馆?都得琢磨透了。琢磨的不仅仅是制片计划,是你对整个作品节奏、气蕴的把握。
然后就是分镜头剧本。写三个长篇分镜头本,你就都明白了。
然后是“故事板”,也就是画面小人书。一定自己画。自己动手一画,画面里要什么不要什么就都清楚来。光看,一辈子也不明白。
先择你最喜欢的电影,找出两三场,分镜头画小人书。画完了,自己片子的图也会画了。
然后画平面图。如何将小人书拍成活动的。平面图一画,问题就都出来和暴露了。这边有扇门要堵死,那边有扇窗要打开,没地方放鸭子可以在后期画外补声音,用移动轨就得卸门槛。
如今有很多用过的A4纸,抱回去,整夜整夜地画吧,画三年,就明白了。
画图比写剧本用处还大,因为图是立体的,活的,直接转换到银幕上的。
你要找一个合适的团队。
要最合适的,不要最好的。
因为你不是在一个最好的环境中拍最好的电影。
你正在努力制造一个合适的机会,拍摄一部相对合适的作品。
战斗中,连长指导员都阵亡了,队伍被火力压在洼地里,几分钟后就会全部被消灭。一个战士出的主意,队伍分路突破,不仅仅脱离死地,还歼灭了对面的敌人,这个战士,战后基本上就是新任连长了。
导演就是这个战士。
你要在第一时间发出准确的命令,明确指出方向,解决问题。有这么几回,自然就是导演的威望了。
至于骂人摔剧本之类的,都是下三滥的招术。真碰上了混的给你来俩嘴巴,你也是干吃亏。告到法院,也无非是让人家骂一顿你回给他俩嘴巴,都是孩子气的事。
到了现场,导演面临的第一件事就是:机位摆在哪里?
大部分导演不知道。
他真不知道,因为他不画图。
第二件事就是:怎么给演员说戏?
大部分导演也不知道。因为他们以为,电影是不需要表演的。
所以导演工作都被那些会画图懂表演的给做了。
“你们都是什么烂人!太差!什么都不懂!”
“我要是有吕乐做摄影,霍霆霄做美术,王丹戎做录音,久石让做音乐,张进战做执行,张纪中做制片,早就拿奥斯卡奖了!”
你拿不了。你还缺男主演德尼罗和女主演波特曼哩。
你要有一个严格的拍摄计划。
详细的全面的前期准备,如同攻打一个山头前侦察,哪里是沟渠,哪里有山洞,哪里是火力点,通过暴露山脊需要多少秒,开阔地能够容纳多少人展开。
拍戏的道理完全一样。
坚决执行拍摄计划。到了计划的期限,甩了戏也要进入下一环节。
可以丢掉一个连队,但不能让整个团壅塞在泥泞里畏缩不前。
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就要事先留有预案,哪些部分是可以丢掉的。
哪个部分都不能丢!那就会丢掉整个作品。
没有制作拍摄计划的经验怎么办?
到其他同学的剧组里,免费给人家做计划。做三次学生作业统筹,最多五次,对付一个低成本电影的经验就差不多了。
你要掌握技术。主要是摄影技术。
首先要了解器材,特别是运动器材和照明设备。
对于摄影机性能不必有特别的了解,那里有摄影师。告诉他你的美学要求,让他去实现。你不必全面掌握色温、景深、色阶、反差等等,因为你没想成为一个大腕导演。
但你要知道你所需要的运动和光线效果。表述不明白,就把你的样本电影的截图搞到笔记本电脑上给摄影师看:照着这个拍!做学生不丢人的。
窍门就是去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蹭课,很多老师的课都不错的。再有就是去参加柯达、SONY所有的会议,那些会议都是公开报名免费的。当然也包括其他技术会议。
你要懂得剪接点。这个能力的来源也很简单,就是拉片。拉片一千,就是剪接师。
你要手握一个笔记本,把学习和创作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
一个在开拍前展开笔记做工作安排,在拍摄结束后看回放做笔记的学生,未来才能够做一个合格的导演。
请你在(作品)毕业答辩时,带上你所有的笔记、图表、分镜头本,他们会帮助你通过答辩,如果你有这些东西。
做导演很简单的。
就是看你做不做。
写完了,发现这也就是一段废墨。忽然明白,为什么人家给角色起名叫废墨了。又明白,每一次开题、答辩,很多学生总是滔滔不绝地诉说着和电影无关的事情,百般制止也是无用。不过电影人的生活,怎么说得出电影的话来呢?
“我要是有吕乐做摄影,霍霆霄做美术,王丹戎做录音,久石让做音乐,张进战做执行,张纪中做制片,早就拿奥斯卡奖了!”
你拿不了。你拿了,那才叫天雷滚滚。
第三篇:电影导演合同书(空白)
聘 用 合 同 书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及影视创作、生产特点,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经友好协商,就甲方聘用乙方在电影《 》(以下简称本片)担任导演工作达成如下条款:
第一条 合作双方
甲 方:西影股份有限公司 代 表:
乙 方: 身份证号: 地 址: 电 话:
第二条 聘用工作及聘用时间
1、甲方投资摄制电影《 》,因工作需要,甲方聘用乙方在本片中担任导演工作。
2、乙方聘期从即日起直至全片制作完成,并获得省广电局、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审查通过,获取公映许可证止。
3、本片摄制周期的限定为本合同重要条款之一,如因乙方原因而使本片摄制周期延误,而造成甲方摄制预算超额、影响该项目整体运做,甲方有权追究乙方经济责任及其他连带责任。
第三条 酬金
经双方商定,甲方支付乙方的酬金包括片酬、加班费、劳务费、补拍费、后期制作费及所有补助在内总计人民币 元(税后)。
第四条 付款方式
1、本合同书签订十个工作日内,甲方支付乙方总酬金的10%,计人民币 _____ 元,作为工作定金。
2、本片开拍五个工作日内,甲方支付乙方总酬金的20%,计人民币 元。
3、本片拍摄进度过半,甲方支付乙方总酬金的20%,计人民币 元。
4、本片拍摄结束,甲方支付乙方总酬金的20%,计人民币 元。
5、本片后期制作完成并获取公映许可证,甲方支付乙方最后一笔酬金,即总酬金的30%,计人民币 元。
第五条 双方责任、权利及义务
1、本片为甲方投资与全权管理及运做的影视项目,甲方在影片思想内容和艺术创作及摄制工作方面予以指导管理。乙方在甲方认定的文学剧本和导演再度创作的构架上及甲方项目投资限度内,把该片摄制成艺术性,观赏性及市场性俱佳的影片。
2、甲方委托乙方负责本片的艺术创作。乙方在进行创作活动和摄制工作中,对本片的整体的艺术创作和摄制工艺负责。如双方对创作和摄制工作产生分歧,应以甲方意见为主。
3、在双方认定的影片创作构架上,乙方未经甲方允许,不得对影片创作结构任意修改。如为提高本片质量,确需对影片创作结构进行修改,乙方必须以书面的形式向甲方呈报修改方案,经甲方同意后方可修改。
4、甲方负责该片的主要创作人员及摄制工作人员的组建工作,协调组内人员与乙方的关系。甲方负责摄制器材及摄制费用的保障,为乙方创作意图的充分体现提供必要的平台。
5、本合同期内,甲方为乙方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及拍摄期间因工的伙食、住宿、交通费用(费用标准按甲方规定执行)。
6、本合同期内,甲方为乙方提供合同期间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7、本合同期内,乙方必须按时完成本片制作工作,若因本剧修改而延期,2 乙方必须负责修改完成直至审查通过。
8、本合同期内,乙方若违反本合同和摄制组的有关规定,甲方有权解除本合同,其责任由乙方承担。造成甲方经济和名誉损失的,乙方应承担全部法律和经济责任。
9、本合同期内,乙方若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甲方有权终止合同。在此之前已付乙方的酬金外,甲方根据乙方实际工作天数,支付乙方相应酬金,但甲方不再对乙方给予其它补偿,余额也不再支付。乙方不得提出无理要求,应于解除合同后离组。
10、在本片摄制过程中,因拍摄或宣传需要,甲方要组织与媒体、官方、影迷及相关单位的见面等宣传活动,乙方要积极配合参加。
11、本片的宣传工作由甲方组织安排,乙方有义务参加、配合甲方有关本片任何的宣传活动。在宣传活动中,乙方不得收取任何酬金,乙方的交通,食住费用由甲方承担。
12、在本片的运做过程中,甲方有权转让乙方在本合同中之权利及义务于其他公司或剧组,受让公司或剧组将会取代甲方在本合同中的一切权利和义务。
13、乙方享有在本片中相应的署名权。乙方的署名权按国家有关影视署名管理规定执行。如乙方未完成本剧的工作(工作人员未完成30%的工作),甲方有权取消乙剧在本片中的署名权。
14、本片摄制预算为 元人民币。乙方必须在甲方投资额度内进行影片艺术创作工作。如因乙方工作不当,而导致甲方投资超额,甲方有权扣缴乙方的酬金。
15、乙方应遵守摄制组的财务制度,按甲方投资额度详细制订本剧预算,严格按预算执行。所有票据需合法,并有经手、验收等签名,经审核后方可报销。未经甲方同意的电话费、交通费、餐费、医药费、办公等其它私人费用,不予报销,由乙方自行承担。
16、乙方同甲方签定合同后,应自行处理好所有私人事务,甲方概不负责承担乙方因上述事宜处理不当,而引起的一切后果及法律责任,但甲方可为乙方出具甲方聘用乙方参加本片拍摄工作的证明。
17、乙方应保证按合同规定时间到达摄制组,不得跨组拍摄和中途退组。
18、合同执行期间,乙方不得提出合同书内容以外的不合理要求,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怠工,以至影响到摄制工作的正常进行。
19、甲方若不能按合同规定支付乙方酬金,乙方有权要求甲方及时支付应付酬金。否则乙方有权从即日起停止工作,甲方承担乙方每天万分之五的违约金。20、本片的整体运作为甲方商业机密,未经甲方允许乙方不得对外泄露有关本片的摄制成本、演职人员合同内容、摄制构想、运做计划、宣传发行情况等有关内容。如果因泄漏有关内容造成甲方经济损失,乙方应承担责任。
21、乙方必须根据甲方对本片的整体安排,详细制定本片的摄制方案、管理方案、制作计划、生产计划、资金使用计划等有关制片管理方案及摄制计划.22、本合同期内,乙方因工伤、患病,其医药费用由甲方承担。非因工伤患病或慢性病复发,医药费用由乙方承担。
23、本合同期内,乙方以生病为由,故意不完成摄制工作,又没有在甲方指定医院的医疗诊断证明,乙方除向甲方支付违约金,还要赔偿甲方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
24、本合同期内,乙方因伤病或慢性病复发,在10日内无法康复,不能继续进行摄制工作,甲方不再支付未付酬金,乙方亦不退还甲方已支付的酬金,本合同予以解除。
25、乙方必须完成本剧的后期工作,本片如因审查或其他因素造成修改,乙方应按甲方的通知,按时到场工作,甲方将不另行支付乙方酬金。
26、在本片的摄制过程中,乙方必需按照甲方有关规定安全生产。个人非因公外出造成意外由个人负责。
27、本合同期内,乙方要严格遵守摄制组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不得违背。如乙方违犯国家法律法规、违反摄制组有关规章制度,其法律责任及后果由乙方自行承担。
第六条
违约与提前终止
1、在执行合同期间,如果甲、乙双方中任何一方未按本合同规定的条款履行,守约方有权单方解除合同,违约方不再享有本合同项下的任何相关权利,且应向守约方支付合同金额10%的违约金。
2、如果一方违反本合同的规定,造成对方损失,违约方应赔偿守约方受到的损失。
3、如果由于不可抗力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地震、台风、火灾、水灾、意外灾害等),致使本合同不能履行或该剧不能按计划完成前,双方可以提前终止本合同。
4、由于特殊原因,致使本剧不能按期开拍,甲方应及时通知乙方,双方协商后顺延拍摄周期。
第七条 附 则
1、因执行本合同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一切争议,双方应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任何一方有权将争议提交西安市仲裁委员会仲裁,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对甲、乙双方均有约束力。
2、本合同的附件构成本合同不可侵害的组成部分,依其规定对双方具有同等约束力。
3、本合同及其附件,取代双方此前就合同事项达成的所有口头和书面合同、意向。合同各条款的标题仅为便于参阅而设,不具有法律效力。
4、本合同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5、本合同自甲、乙双方盖章签字之日起生效。
6、本合同正本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
甲方:西影股份有限公司 乙方: 代表: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第四篇:著名电影导演代表
1、冯小刚:冯氏幽默,京味十足
冯小刚,1958年出生于北京。中国电影导演,编剧。冯小刚作品风格以京味儿喜剧著称,擅长商业片、在业界享有贺岁片之父的美誉。其导演过的电影总票房超过20亿,是中国内地最具有电影票房号召力的导演之一。近年主要电影作品有:《天下无贼》、《集结号》、《手机》、《非诚勿扰》、《唐山大地震》等。
说到中国的导演,可能你第一反应就只有两个人,张艺谋和冯小刚。确实,在中国导演界这两个人是举足轻重的,也是最有成就的。与张艺谋不同,冯小刚除了《夜宴》不尽如人意外,基本上没什么口碑太差的电影。而那种冯氏幽默早已深入人心
作品:《天下无贼》《夜宴》《集结号》《非诚勿扰1、2》《唐山大地震》《温故1942》
2、张艺谋:开启大片时代
张艺谋,中国著名电影导演,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中国大陆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获得过美国波士顿大学、耶鲁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其拍摄的电影多次获得国际电影节大奖,是中国在国际影坛最具影响力的导演。早期他以执导充满中国乡土情味的电影著称,艺术特点是细节的逼真和主题浪漫的互相映照。2002年转型执导的武侠巨制《英雄》开启了中国电影的“大片时代”。他的电影风格勇于创新,且涉及题材广泛,每次上映都能引起国内舆论的高度关注。张艺谋执导战争史诗电影《金陵十三钗》获得2011年国产电影票房冠军。
作品:《英雄》《十面埋伏》《千里走单骑》《满城尽带黄金甲》《三枪拍案惊奇》《山楂树之恋》《金陵十三钗》
3、杜琪峰:最犀利的导演
香港知名导演,1972年,进入无线担任编辑,之后做导演和监制。
杜琪峰于2000年后的个人创作趋于成熟,显现出强烈的个人风格,并逐渐受到国际影坛关注。如:《大块头有大智慧》、《大事件》、《PTU》、《柔道龙虎榜》、《黑社会》和《黑社会之以和为贵》相继参赛、参展戛纳电影节;《放·逐》参赛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与徐克、林岭东合导的《铁三角》参展戛纳电影节,与韦家辉再次合作的《神探》参赛威尼斯国际电影节,2008年,拍摄四年之久的《文雀》入围柏林电影节竞赛单元。
如果选中国十大导演,我第一个先选杜琪峰,理由很简单,他是中国电影界佳片数量最多的一个。杜琪峰每年都会有新的作品,且不止一部。和擅长动作、警匪、刺激的电影导演不同,杜琪峰的电影往往都拍的很有深意很有内涵,绝不是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作品:
《夺命金》《高海拔之恋》
喜剧:《瘦身男女》《单身男女》《辣手回春》《向左走向右走》《呖咕呖咕新年财》《大块头有大智慧》《百年好合》《龙凤斗》《柔道龙虎榜》《蝴蝶飞》
动作:《PTU机动部队》《铁三角(合拍)》《放逐》《神探》《黑社会1、2》《全职杀手》《大事件》《文雀》《枪火》《复仇》《暗战1、2》 新片:《盲探》《毒战》
ps:如果这样都当不了中国十大导演之一,那我无语了。
4、徐克:独特武侠
香港地区著名电影导演、编剧、监制、演员。生于越南西贡市的他,祖籍广东省海丰县,出身自华侨的大家庭,共有16名兄弟姐妹。1966年移居中国香港,后到美国学习电影课程。1977年回港后,在佳艺电视从事编导工作。佳视倒闭后加盟无线电视。后转入电影圈发展,凭借《蝶变》一片崭露头角。
1984年与妻子施南生组建电影工作室,凭《英雄本色》、《倩女幽魂 》、《黄飞鸿 》等片蜚声海内外,为香港电影开创了新的时代。在现今香港电影界的幕前幕后人物中,徐克是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作品:《蜀山传》《七剑》《铁三角(合拍)》《女人不坏》《深海寻人》《狄仁杰之通天帝国》《龙门飞甲》
5、陈可辛:精益求精
作为华语影坛极具影响力的电影人之一,身兼监制和导演于一身的陈可辛,近年“制造”的四部电影《十月围城》、《投名状》、《如果爱》、《门徒》为中国电影贡献了高达6亿人民币的票房。
90年代初,陈可辛已经创造了一系列电影票房奇迹。包括他获奖无数的导演处女作《双城故事》(1991年),以及UFO时期的作品《风尘三侠》(1993年)、《金枝玉叶》(1994年),以及《甜蜜蜜》(1997年)。其中《甜蜜蜜》获得9项香港电影金像奖,并被《时代》杂志誉为当年十佳电影之一。
《如果爱》是一部很“好听”电影,该片耗资8000万人民币,被业内人士预测为2005年最具观赏价值的华语影片。
《投名状》首次集结了李连杰和刘德华二人,还斥资过亿拍摄该片,可谓声势浩大。而效果足以震撼华语电影界。
陈可辛是那种要么不拍,要拍就拍佳片的导演。绝不会因为一点利益而动摇,这一点值得很多电影人学习。
作品:《如果爱》《投名状》《武侠》
6、刘伟强:香港最强导演
刘伟强,中国香港导演。代表作品有《风云之雄霸天下》、《中华英雄》、《古惑仔系列》、《无间道》、《头文字D》等。曾斩获第22届金像奖最佳导演、第40届金马奖最佳导演等奖项。
刘伟强是香港电影里的传奇人物,有着超乎常人的掌控力。在他所拍摄的作品里,绝大多数都成为了经典,几乎可以称得上是香港电影的代表人物。
作品:《无间道1、2、3》《拳神》《决战紫禁之巅》《头文字d》《伤城》《游龙戏凤》《精武风云》《不在让你孤单》《血滴子》
7、李安:怒放色彩
李安,1954年10月23日生于台湾,祖籍江西德安,硕士。是一位享誉世界影坛的著名导演,曾担任第6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他的第一部作品《推手》获得了台湾金马奖最佳导演等8个奖项的提名,《喜宴》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荣获金熊奖。《卧虎藏龙》荣获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成为迄今唯一一部获此殊荣的华语电影,且被《时代周刊》评为2000最佳影片、最佳导演。2006年凭借电影《断背山》荣获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李安为华人影坛做出了极大贡献,架起了东西方文化的沟通桥梁。
作为一名国际化的中国导演,李安在华语电影里的电影并不算多,能让大家熟知的就只有《卧虎藏龙》《色戒》两部了。
作品:《卧虎藏龙》《色戒》
国际作品:《绿巨人》《断背山》《唇红齿白》《制造伍德斯托克》《初来乍到》《少年Pi的奇幻漂流》
8、王家卫:独特美学
王家卫,男。汉族。1958年7月17日出生于上海。香港著名导演。作品包括《旺角卡门》《阿飞正传》《东邪西毒》《重庆森林》《花样年华》等。他的电影捧红了很多明星,也创造了很多奇迹。1997年执导的电影《春光乍泄》,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导演,2006年,王家卫又成为首位担任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的华人。他迄今为止的作品已经凭借着其极端风格化的视觉影像、富有后现代意味的表述方式和对都市人群精神气质的敏锐把握成功地建构了一种独特的“王家卫式”的电影美学。
作品:《2046》《东邪西毒修复版》《一代宗师》 国际作品:《爱神》《蓝莓之夜》
9、吴宇森:国际化导演
原籍广西平南,1946年9月22日出生于广州,1971年,在邵氏影业公司跟随当时最著名的动作片导演张彻拍片。导演作品包括《英雄本色》《喋血双雄》《纵横四海》《辣手神探》《和平饭店》等经典港产作品。他是继李小龙、成龙之后,进入好莱坞的第三位华人明星。
2012 《飞虎群英》Fei Hu Qun Ying进入拍摄,该片投资1亿美金由中美合拍,号称中国电影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国际影片。
作品:《赤壁上、下》《剑雨》《生死恋》
国际作品:《飞虎群英》《碟中谍2》《记忆裂痕》《夺宝群英》《希曼》《小夜刀》
10、姜文:霸气外露
姜文原名姜小军,中国著名电影演员、电影导演,河北唐山人。1980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1984年毕业于中戏,同年进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主演了《家庭大事》、《高加索灰阑记》等优秀剧目。凭借电影《芙蓉镇》和《春桃》荣获两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导演作品包括《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让子弹飞》等。其中导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摘得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在《让子弹飞》上映前,姜文在导演界只有三部作品,在中国导演里可能连前20位都排不上。直到2010年的让子弹飞上映,所有观众的视线全都集中在这里,仅仅国内票房就超过了7个亿。真应了那句“霸气外露!”
作品:《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
11、陈德森:执着进取
陈德森是香港多才多艺的电影人。他于1991年正式升任导演,处女作为梁家辉、关之琳主演的《我老婆唔系人》。1993年编写动作巨星成龙的《重案组》时,对动作片的理解和想法深得对方赏识。其后他加入了由陈可辛、张之亮、李志毅、曾志伟等合组的“电影人制作公司”(简称UFO),并执导了由新演员主演的叫好叫座的《晚9朝5》。2010年凭电影《十月围城》获得第2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陈德森是我最喜欢的导演之一,他的作品并不多,但足够精彩。历经大难而不倒,十年磨一城,这种顽强的电影人精神值得赞赏。
作品:《特务迷城》《十月围城》《童梦奇缘》
12、陈木胜:情味功夫
早期在电视台曾担任过杜琪峰的助理导演,拍摄过《倚天屠龙记》、《雪山飞狐》等电视剧。1990年,陈木胜执导了自己的首部影片《天若有情》之后,受到徐克器重,执导了由其监制的武侠片《新仙鹤神针》。此后,陈木胜拍摄单独指导的《新**故事》,并长期和成龙合作,推出很多优秀作品。
看到陈木胜的作品,个人认为此导演相当稳定。几乎每年一部电影,且出的作品不浮夸、不夸大,多半也是以动作片为主。
陈木胜作品有一个特点,就是炫酷的动作戏和富有感情色彩的情节。《新**故事》《宝贝计划》《新少林寺》三部作品更能称的上佳作。
13、刘镇伟:菩提老祖
刘镇伟成长于香港长洲一天主教家庭。一专多能的刘镇伟所拍影片涉猎广泛,自己还身兼演员、导演、编剧、监制、策划数职,在编剧的署名上还时常采用“技安”的化名。最出名的作品要数《大话西游》系列了,成为经典的不只是电影,还有刘镇伟这个菩提老祖的形象。
新时期也拍摄了许多的无厘头作品,其中《天下无双》《机器侠》和《越光宝盒》比较优秀,只是有一部分观众很纠结剧情的发展。我还是比较喜欢这个风格的电影,因为刘镇伟和王晶不一样,就算没有低级趣味,也能让你开心大笑。
作品:《天下无双》《无限复活》《情癫大圣》《机器侠》《越光宝盒》《天仙奇缘》《出水芙蓉》《东成西就2011》
14、陈凯歌:柔化电影
中国著名导演,福建长乐人,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执导过《霸王别姬》、《梅兰芳》、《无极》、《赵氏孤儿》等多部作品。至今仍为惟一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华人导演。
关于陈凯歌与妻子陈红是否加入美国国籍问题,陈凯歌于2009年8月华表奖颁奖典礼上的发言表示他“不会加入外国籍,也从来没有加入过外国籍”。不过他承认拥有美国的绿卡,但不认为取得绿卡(永久居民身份)就是改变国籍。
陈凯歌是公认的内地大导演之一,其作品多数都是大制作大宣传。尽管《无极》并不被观众买账,但无法否认陈凯歌导演的过人才华。一部《霸王别姬》和一部《荆轲刺秦王》使陈凯歌导演在上世纪90年代在中国著名导演之列占有一席之地。新世纪的作品里,优秀不敢说,但绝对经典。而且一种柔化般的电影风格也让人颇为感慨。陈凯歌最新的作品《搜索》则是一部完全转型的作品,也让人观众有所期待。作品:《无极》《梅兰芳》《赵氏孤儿》《搜索》
15、尔冬升:全能导演
尔冬升(Derek Tung-Sing Yee)香港全能型电影人,年轻时外型俊朗,为邵氏电影公司武侠小生。后转型为编剧及导演,曾两度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及最佳编剧,并监制过十余部电影。作品风格多样,包括悬疑警匪类、叙事言情类、敏感话题类、动作喜剧类等。
作品:《大魔术师》《旺角黑夜》《早熟》《千杯不醉》《门徒》《新宿事件》《枪王之王》《忘不了》
16、叶伟信:叶问传奇
叶伟信(Wilson Yip Wai Shun),香港著名电影导演。自1985年叶伟信便在新艺城电影公司开始其电影幕后工作生涯,曾参与超过二十部电影的拍摄工作。1996年叶伟信凭借其亲自执导拍摄的《旺角风云》获得第三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推荐电影,同时获得最佳编剧奖。叶伟信新时期的电影主要合作对象是甄子丹,一连合作了多部电影,且都还不错。2009年的是叶伟信出镜率最高的一年,那年的《叶问》在中国功夫电影里树立一个经典的形象。尽管之前的《杀破狼》等电影已经足够体现叶导在动作导演中的地位,但经典程度和影响力却不如叶问系列。
作品:《叶问1、2》《神偷次世代》《杀破狼》《龙虎门》《导火线》《倩女幽魂》《开心魔法》《急先锋》
17、麦兆辉:香港特色
麦兆辉(Siu Fai Mak),毕业于香港演艺学院,是我国著名的导演、编剧。麦兆辉是近年备受瞩目的编剧与导演,擅长营造独特风格及角色。其代表作包括《追凶 20年》及《爱与诚》。他也积极尝试不同挑战,如担任刘伟强导演、刘德华主演的《爱君如梦》监制。
麦兆辉 1991年开始为一些小成本的电影担任副导演,多年前在没有人邀请他开拍、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开拍的情况下,写好了《无间道》的剧本,但多次尝试都没人愿意拍。不过好在寰亚慧眼识珠,最终成就了香港电影史上的经典--《无间道》三部曲。麦兆辉也跻身一线导演行列。
作品:《无间道系列(副导演)》《大搜查》《窃听风云1、2》《听风者》《关云长》
18、陆川:做事认真,追求完美
陆川,男,生于中国新疆奎屯,中国著名电影导演、编剧、执行制片人。1998至今,陆川历任中国电影集团、华谊兄弟传媒集团导演,其间成立“陆川电影工作室”(Lu Chuan Film Studio)。陆川编剧、导演的两部电影作品《寻枪》、《可可西里》均取得巨大成功,受到许多国内、国际的好评,并获得诸多奖项和荣誉。
自从拍摄《王的盛宴》至今,已经很长时间了。记得当时是和李仁港的《鸿门宴》同时开机的。据陆川女友秦岚所说,陆川为人做事认真,追求完美,所以《王的盛宴》不会轻易拍摄完成。这是导演们都应该学习的一种精神。作品:《寻枪》《可可西里》《南京南京》《王的盛宴》
20、管虎:电影怪才
管虎,导演。1968年出生于北京。曾被称为第六代电影导演中的怪才,早年推出《头发乱了》、《上车,走吧》等电影。近些年,管虎转战电视圈,推出了极具影响的电视剧《黑洞》、《冬至》、《七日》、《生存之民工》。其作品犀利、生动,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
作品:《斗牛》《杀生》《八百壮士》
21、许鞍华:艺术源于生活
许鞍华(Ann Hui,1947年5月23日—),著名女导演,祖籍辽宁鞍山,父亲是国民党文书,母亲是日本人。于香港大学进修英国文学及比较文学,并获文学硕士学位。随后赴英深造,在伦敦电影学院攻读电影课程。作为一名女导演她曾先后获得三次香港电影金像奖、两次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等12个最佳导演奖项以及其它奖项不计其数。还于2008年9月18日荣获了第19届福冈亚洲文化奖大奖,她也是首位获此殊荣的女性导演。此外,她还捧出两位A类国际电影节影后,萧芳芳(柏林国际电影节)、叶德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作品:《桃姐》《萧红传》《玉观音》《姨妈的后先带生活》《天水围的日与夜》《天水围的夜与雾》《得闲炒饭》
22、陈嘉上:魔幻导演
陈嘉上,出生于1960年,编剧/导演/监制,广东宝安人。1980年参加电影公司特技组工作,1983年起任编剧,1988年起执导影片。主要作品有《小男人周记》、《逃学威龙》系列、《武状元苏乞儿》、《精武英雄》、《霹雳火》、《老鼠爱上猫》等等,曾在1999年凭《野兽**》一片夺得过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与最佳导演。
历任香港电影家协会会长,香港电影导演协会会长,是多年的金像奖董事局成员,2007年当选新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主席。2008年执导拍摄的电影《画皮》成为最卖座的电影之一。
在新世纪里,陈嘉上成功转型,凭借《画皮》和《画壁》两部作品,逐渐成为观众心目中的魔幻电影导演。其使用特技和展现画面色彩的功力想当强悍。
作品:《画皮》《画壁》《至尊无赖》《三分钟先生》《老鼠爱上猫》《四大名捕》(新)
23、林超贤:火爆战场
80年代末期开始为陈嘉上做副导,从《逃学威龙》、《霹雳火》、《天地雄心》到与陈嘉上联合执导《野兽**》,在第1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大出风头,斩获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两项大奖。后来独立导演的《G4特工》、《江湖告急》、《重装**》部部精彩,其中尤以《江湖告急》最受好评。近期电影《逆战》饱受好评,其也被称为最火爆的导演。
作品:《冲锋陷阵》《风云决》《神枪手》《火龙对决》《线人》《证人》《逆战》
24、李仁港:独特动作
李仁港,英文名Daniel Lee,60年代生,1984年毕业于加拿大东岸温莎大学(WindsorUniversity)传理系,香港导演。一位集国画、油画、武术、电影于一身的导演。他的动作美学技高一筹,导演风格硬朗,擅长动作场面和人物刻画。
《黑侠》是他成功打入欧美动作片市场的代表作,99年在日本、韩国和中国上映的《星月童话》大受欢迎,2000年拍摄的《阿虎》更脱颖而出,2005年的动作片《猛龙》被认为是当年突破之作。近期连出三部古装动作片,成功确立了动作导演的名号。作品:《阿虎》《猛龙》《三国之见龙卸甲》《锦衣卫》《鸿门宴》
25、袁和平:真功夫
袁和平,与元华、成龙及洪金宝等同为“七小福”成员,香港著名电影动作指导、导演,是香港动作电影其中一个最成功和具影响力的人。
出生于武术世家的袁和平,1945年出生于广州,原籍北京,年轻时绰号“大眼”,如今已被尊称为“八爷”,香港著名电影动作指导、导演,是香港动作电影其中一个最成功和具影响力的人。父亲是电影史上首位武指袁小田,是京剧世家传人、香港艺坛著名演员兼武术教练,精通北派功夫。
作为习武之人,八爷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把武术发扬光大。“中国的武术要有走出去的决心”,八爷表示,“电影的好莱坞趋势是越来越强了,中国武术走进好莱坞不仅要实用,更要好看。”随着《卧虎藏龙》的上映,让中华武术与好莱坞有了一次完美的结合。在好莱坞,特技多了,武术的体现虽然在感官上更刺激,但“作假”的成分也显而易见。“虽然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热爱中华武术,但对武术的内涵还不甚了解,”八爷称,不能只教他们打,还要教他们用。说到这里,八爷不禁又提到了李连杰,“他很会悟道,对武术的理解很深,习武之人就该像他一样。”
作品:《苏乞儿》
早期:《太极张三丰》《蛇形刁手》《醉拳》
26、程小东:武术世家
香港著名导演、金像武术指导,奥运会动作导演。早年因执导《倩女幽魂》、《笑傲江湖》成为华语影坛炙手可热的武侠片导演,与著名导演徐克共同开创了香港武侠的新时代。作为“武术世家”出身的动作指导,新世纪后与张艺谋导演再度引领国产动作大片的新辉煌。凭电影《英雄》获得2003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武术指导奖。作品:《江山美人》《赤裸特工》
27、乌尔善:最佳潜力股
乌尔善 Wuershan,男,蒙古族,导演、自由艺术家 从事商业广告制作、独立影片制作、当代艺术创作。1972 生于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市,1988-92 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92-93 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1994-98 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2000年创建个人工作室。
作为新人导演,乌尔善以独特的拍摄手法和强劲的视觉冲击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成本有限的情况下,乌尔善尽可能把电影的看点放在剧情叙述上,形象和拍摄场景自然简单许多。在他的电影里内涵和视角是最有特点的。作品:《刀见笑》《画皮2》
28、邱礼涛:以量取胜
邱礼涛是广东潮州人,1961年生于香港。1981至1984年间在香港浸会学院(今天的浸会大学)传理系修读电影;曾经是独立短片制作的活跃份子。离开校园后,大部份时间从事电影工作,期间曾在《年青人周报》、《翡翠周刊》、《凸周刊》、《文化新潮》、《星岛日报》和《TOP》等报章杂志发表文章。
这位导演在导演界明显是以作品数量多而著名,其导演作品不下60部。让人敬畏。至于质量,嘿嘿,那就不好说了。作品:《Laughing Gor 之 变节》《同门》《死神傻了》《叶问前传》《竞雄女侠秋瑾》
29、关锦鹏:释放情感
香港导演。祖籍广东,生于香港。生日:1957年10月9日 1976年培正中学毕业后,考入香港浸会学院传理系。同年入香港无线电视台艺员培训班修读一年,又兼助导一年。1979年任余允抗助导,其后又为翁维铨、于仁泰、许鞍华、谭家明、严浩、梁普智、区丁平等担任助导。1985年独立执导处女作《女人心》。作品:《长恨歌》《用心跳》《他的国》《牡丹亭》《放浪记》
第五篇:电影导演聘用合同
导演聘用合同
电影导演聘用合同
甲方: 地址: 电话: 传真: 邮编: 乙方: 身份证号码: 居住地地址: 电话: 邮编:
甲方为拍摄数字电影《 》(暂定名)(以下简称该片),聘请乙方担任该片导演。甲乙双方以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前提,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现达成如下合同条款:
一、聘任
甲乙双方商定,甲方聘用乙方担任该片导演,乙方同意接受甲方聘任,担任该片导演职务。
二、工作职责
1、乙方应负责完成从剧本定稿、看景置景、建议聘请演员及主创人员、执导拍摄、完成影片后期制作、剪辑片花以及为影片获得发行许可而修改影片等一系列制作任务,并保证在 年 月 日前向甲方提供一部数字技术指标合格的混录双片交电影局审查。
导演聘用合同
2、影片双片通过后,按国家规定和甲方要求指导摄制组制作有关文件和物料提供电影局审批,并配合甲方制作相关宣传素材、发行素材等,以便投资方存档及宣传发行使用。
三、影片规格
甲乙双方同意该片采用 制作,彩色银幕,影片长度不超过 分钟,画幅1:1.85。对白、音乐及音响完全同步,原音以中文录制。
四、聘任时间
甲乙双方商定,乙方担任该片导演的聘任时间,从电影筹拍开始至电影制作送审完毕,预计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五、责任及义务
1、在拍摄该片的过程中,乙方对甲方保证其导演的该片的质量符合甲方要求, 乙方必须在自开机之日起(天)内及甲方的投资预算(万元人民币)内积极完成该影片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工作,并且保证该影片达到国家规定的影片技术质量及艺术创作要求。(前期拍摄及后期制作所需时间与投资预算应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确定。)
2、乙方拥有根据实际创作拍摄情况进行工作安排、协调演员与剧组各部门工作的权利。乙方作为该片的导演,其工作任务包括但不限于:解释剧本、设计影片、选择外景地和场景、挑选演员、编制拍摄计划、指导拍摄工作、协助剪辑工作以及完成其他策划、监制、制片人交办的各项具体摄制工作。
3、乙方在聘任期间不得以剧组名义与甲方以外的其他任何一方签订有关该影片投资、发行、赞助等法律文件,如许签署有关该影片的任何文件,须经甲方书面同意。
4、拍摄期间乙方不得受聘于任何第三方,否则乙方应双倍返还报酬。
六、版权条款
1、双方约定,该影片的一切版权(包括但不限于:完成片、剧本、文字、图像、2
导演聘用合同
声音、对白、音乐、歌曲等相关内容及一切形式如:DVD、VCD、HDC、CD等形式相关的出租、展览、表演、放映、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编、翻译、复制、发行等权利)归甲方和该影片的其他投资方所有。
2、甲方有权使用乙方形象和资料及乙方因拍摄该影片而接受采访中的形象和声音,用于对该影片的宣传及其商业用途。但甲方在使用时应以不损害乙方形象为前提。
七、署名
甲方保证乙方在该片完成片中作为唯一导演享受署名的权利,乙方在该片和有关宣传品的中的署名位置、排列顺序、字体大小及形式由甲方决定。该片其他主创的署名由甲乙双方协商决定。
八、剧本
乙方保证基本按照电影局通过审查的最终拍摄剧本进行拍摄,如有重要和实质性的创作修改或变动,应事先跟甲方商议,争得甲方的同意后方可进行拍摄。
九、拍摄计划
乙方保证按照甲方同意的该片拍摄计划进行,如期完成。如因情况有变,需要调整计划,包括更替演员和主创人员,增加预算等,须事先向甲方陈述理由,争得甲方书面同意后方可实施。
十、剪辑
在双方确认的影片片长以内,乙方拥有创作上的剪辑权,但为了电影审查、发行需要,乙方需配合甲方要求进行修改。
十一、监制
甲方将派监制监督乙方的导演工作,乙方须服从监制对该片的指导意见。
十二、酬金
导演聘用合同
甲方同意支付乙方导演酬金人民币 元整(税后)。具体支付方式如下: 1.签署合同后三日内支付总酬金30%,即人民币 ;
2.按照甲乙双方约定的拍摄时间,拍摄工作过半时,支付总酬金30%,即人民币 ;
3.修改审查通过并完成数字拷贝的三日后支付总酬金40%,即人民币。
十三、预算
1.甲方保证该片预算按事先商定的投资计划,即人民币 万元,其中制作费与导演及编剧费总共不低于 万元,演员费为 以内,如若因甲方要求实际演员费用超出此演员费,原则上甲方保证予以相应追加。
2、该片由甲方委派 进入剧组,担任执行制片人,参与日常管理,摄制中的一切问题,乙方均需和制片人进行合理协商,制片人享有处理各项事务的最终决策权和裁决权。
3、剧组需设立专用账号,甲方派出财务人员进入剧组,担任剧组财务出纳工作,甲方保证按照甲乙双方认可的财务支出时间表向剧组专用账号汇入所需金额以保证摄制进度正常进行。
十四、遵守摄制组制度条款
1、甲乙双方签定本合同后,乙方应无条件遵守摄制组管理管理制度。
2、在聘任期内,乙方在食宿条件、交通车辆、工作时间等方面应全面服从甲方摄制组的安排,遵守甲方通知的到达拍摄现场时间要求保证,按时到场工。
3、该剧若在少数民族地区或中国大陆以外地区拍摄,乙方应严格遵守摄制组在当地的特殊要求,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维护甲乙双方的名誉。否则若因乙方原因出现任何问题和法律纠纷,由乙方承担全部责任。
十五、超支
如若发生在双方确定预算后仍发生超支原预算的情况,该超支部分费用从乙方导演片酬中扣除,如若导演片酬被扣完,由乙方承担超支部分的经费。
导演聘用合同
十六、尽职承诺
乙方同意尽最大努力进行创作和工作,并承诺自始至终保持最佳创作水平。甲方同意尽最大努力制作、发行该影片。
十七、参展参奖
乙方不得私自携带该片参加任何电影节或参加展映,经甲方同意并通过电影局许可参加电影节如获得导演之奖项,奖金及荣誉当归乙方个人;如该影片获得最佳影片之奖项,所得奖金由甲乙双方按照各得百分之五十的比例分配。相关税费自理。
十八、宣传
对于甲方为该片所作的所有宣传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新闻采访、开机仪式、首映式等,乙方应积极配合并全部参加。甲方应在活动举办前三日通知乙方,乙方除因疾病、参加其他影视剧拍摄工作的原因,不得回避。甲方无需就此向乙方支付任何酬金。但由此发生的乙方交通、食宿等费用由甲方承担,标准与主要演员同等。
十九、保密
双方同意,有关该片的制作成本、概算预算、制作过程、剧本及有关剧本的修改及讨论、内部会议的内容及有关会议文件以及其他有关摄制事宜决定决策等均属于双方的商业秘密。未经双方书面同意,包括任何一方或者其他第三方不得擅自对任何人或者机构或者在任何媒体上就上述问题发表任何言论。否则,守约方有权依法追究有关方的法律责任,本条款在合同终止后仍有效。
二十、效力及违约
1、本合同一经生效对双方均具有法律约束力,未经对方同意,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
2、如双方其中任何一方违约,违约方应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守约方损失。如因乙方原因,未能保证完成片的质量或出现缺损、瑕疵、通不过国家电影局的 5
导演聘用合同
审查,甲方有权追究乙方的责任,并赔偿由此给甲方带来的一切损失。
3、甲方保证按本合约规定时间将投资到位。如因甲方投资延误拍摄制作工作及未能如期支付预算导致本片延误或不能完成,则由甲方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或超支及由此引起的所有法律责任,在此情况下乙方不退还所有已收费用。
二十一、纠纷解决
双方应本着互敬互利的原则,严格执行本合同。若有纠纷,应友好协商解决。若不能协商解决,双方同意提交甲方所在地的北京仲裁委员会,按照该会现行有效的仲裁规则进行仲裁,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各方均具有效力。
二十二、不可抗力
1、本协议所指不可抗力指:地震、风暴、严重水灾或其他自然灾害、瘟疫、战争、**、敌对行动、公共骚乱、公共敌人的行为、政府或公共机关禁止、国家政策变更以及其他任何一方无法预见无法控制和避免的事件。若发生了不可抗力事件导致任何一方不能履行其任何本协议约定之义务,该方不承担违约责任。
2、如发生不可抗力使合同履行已成为不必要时,双方可协商解除合同,合同解除后双方互不承担权利义务。
二十三、适用法律
本合同的订立、履行、解释、争议解决等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
二十四、生效
本合同自双方代表签字盖章(自然人签字)之日起生效。
二十五、其他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为凭,两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导演聘用合同
甲方(签章): 代表(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乙方(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