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金正恩未露面看国际新闻报道的专业门槛
从金正恩未露面看国际新闻报道的专业门槛
10月14日晨,朝鲜劳动新闻网站公布了当天的头版照片,照片显示朝鲜领导人金正恩视察卫星科学家住宅小区和国家科学院自然能源研究所,黄炳誓、崔龙海、金养健等陪同视察。
@人民日报注意到,这是金正恩自9月3日观看牡丹峰乐团新作音乐会之后,40多天来首次公开露面,这期间他缺席了一系列活动。
9月25日,朝鲜举行第13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二次会议,金正恩未出席。
9月26日,朝鲜中央电视台播报称,金正恩“身体不适”,但未透露详情。
10月4日,朝鲜高层三人组突访韩国仁川,商定举行韩朝高层会谈,引发外界对朝鲜政局猜测。
10月7日,金正恩缺席朝鲜已故领导人金正日就任劳动党总书记17周年纪念活动。
10月10日,朝鲜庆祝劳动党建党69周年,朝鲜高层拜谒太阳宫,金正恩献了花篮但仍未现身。
特别是10月4日的朝鲜人民军总政治局局长黄炳誓、国家体育指导委员长崔龙海和朝鲜统一战线部部长金养建以出席亚运会闭幕式的名义突访仁川,在中国微博平台上掀起空前的兴奋。
网易胡平的博客写道:“1号人物病了,2号、3号、4号人物一起出国,去看没人关注的赛事闭幕式。谁家政府是这个玩儿法?别说朝鲜了,即便让制度化的美国试试奥巴马在医院,副总统、国务卿、参院议长联袂去出席泛美运动会看看?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朝鲜真出事了。”
仁川朝韩会晤的一个细节,被媒体和网民聚焦与夸大:亚运会闭幕式即将结束时,金养健暂时离开贵宾席,然后手拿一张A4纸回到座位,并将其传给黄炳誓和崔龙海观看。随后黄炳誓与坐在其旁边的韩国国防部长金宽镇耳语,金宽镇又通过总理秘书室室长李锡雨递给韩国总理郑烘原某样物品。“这张纸上究竟写了什么,韩朝双方高层代表又进行了哪些交流,双方都秘而不宣”。
中国网友甚至爆料,疑似金正恩专机安东诺夫AN-148降落北京!后来又有人出来说:朝鲜领导人专机闲时用于运输访朝乘客,不是第一次。
对于外界只能远远朦胧观察的朝鲜来说,过去金日成和金正日也曾多次长时间未露面,但那时候没有微博和微信,因而在中国新闻舆论场上没有今天这般热度。
百度新闻搜索(2014年9月16日-10月15日)
国际新闻的八卦从何而来?
新浪微博活跃账户“章文的文章”写道:应该是“挂念”他的人太多,让他待在房子里喷嚏不断,终于忍不住出来走几步了。
新华社发表快评:澄清了网上的种种炒作,各种编故事讲段子的“大神”们终于可以歇歇了。
国际新闻的八卦从何而来?
一是网友缺乏必要的国际知识背景和国际政治素养,信口开河;而中国公众对境外情况的了解信息严重不对称,让八卦新闻的成本较低。
例如,了解情况的人知道,在朝鲜高层的排序中,崔龙海、金养健还坐不上第三、第四把交椅。政治地位相对较低的金养健之所以出现在仁川,只是因为他是朝鲜统一战线部部长。在金正恩未露面的日子里,甚至有网友传言朝鲜人民军次帅、朝鲜人民军总政治局局长赵明录有所动作,而实际上这位次帅早在2010年病逝。当今世界,各国政治生态丰富多彩、千奇百怪,做出一厢情愿的解读和臆想,是不科学的态度。
新华社曾一度误报2020年奥运会东京出局的新闻。问题出在记者不了解国际奥委会对奥运会举办权的投票程序。首轮投票,东京以42票晋级,马德里和伊斯坦布尔以26票平手。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宣布在马德里和伊斯坦布尔之间加投一轮,选择一座城市与东京争夺主办权。在伊斯坦布尔和马德里之间进行加投后,罗格宣布伊斯坦布尔以49票多数胜出的时候,在场的一些记者误以为伊斯坦布尔最终胜出,却不了解它还需与东京做最后的角逐。
今天的一些网络作家,撰文错讹百出,相当程度上就是利用了这种信息不对称,东拉西扯,邀功时尚,蛊惑民众。
二是国际新闻的娱乐化倾向。实际上不少网友只是借境外的情况,唤起网民对改革开放前传统体制的回忆,博得苦涩的一笑。对于朝鲜这个唇齿相依的邻邦,网民在关注周边环境安全的同时,插科打诨的段子也层出不穷。
三是正规媒体国际报道的数量匮乏。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外经济、旅游交往日益密切,不少年轻人追逐美剧、韩剧,与国际娱乐时尚同节奏,但中国媒体的国际报道与我们这个对外开放的大国不完全相称。天涯社区BBS上有两篇“神帖”《地缘看世界》和《谁为谁狂:小民评点环球时事》,开通几年来点击量分别为500多万和2000多万人次,累计跟帖数约50万条。这说明网民对国际问题日益关注,帖文中不乏真知灼见,但也存在大量道听途说、捕风捉影的议论。都市类报刊自上世纪90年代初兴盛,对国内社会热点的报道多,但对国际报道普遍是短板。原因之一是国际报道成本高,但也存在媒体的短视行为,没有看到国际报道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
四是驻外记者和国际新闻编辑的专业素养亟待提高。从事国际新闻报道和评论的媒体人,需要具备较为全面的采、编、写、译、评能力,特别是外语过硬。《纽约时报》有12年驻华经历的首席记者哈雷特·阿班认为:“未来的驻外记者应是专家。其中的佼佼者,必须受专门的职业训练。其所受教育,不仅要包含语言与历史,还需有地理、经济及社会学。他们需精通国际法律与礼仪,了解全球政治格局。”
近年来,传统媒体纷纷创办法人微博、微信,但这些新媒体运营部门缺乏专业分工,基本上没有配备国际报道的专业人才,但又需要经常对国际上的突发事件和敏感议题发声,容易犯一些违背国际常识的低级错误。比如马航MH370航班失联后,国内一些媒体微博依据越南或国际上网络“自媒体”的一些传言,轻率地发布MH370航班已在南海着落或坠毁的新闻,其实越南正规媒体和政府有关部门从没有发布这类不靠谱的消息。只是因为中国媒体微博的小编们不懂越南语,只能从英文“自媒体”渠道获取消息。
新华社老社长郭超人对记者这个职业,有过一段精彩的议论:“什么样的人当不了记者,什么样的人能当记者,什么样的人才能当好记者?我的回答是:大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而你想不到、做不到,就当不了记者。大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而你也能想到、做到,可以当记者,但不一定是个好记者。唯有大多数人想不到、做不到,而你能想到、做到,那么你就能当一个好记者。”在今天微博、微信等互联网“自媒体”大行其道、“大众麦克风”喧哗的年代,作为一个专业的媒体人,不能只是跟着互联网的帖文起舞,更不能随着网民经常剑走偏锋的情绪起哄。媒体的核心竞争元素是公信力,媒体人需要仔细辨析网上真伪参半的信息,去伪存真,扶正抑偏,在公众七嘴八舌、莫衷一是的情况下,还原事实真相,言人所未言。
第二篇:从新闻报道的角度看罗生门
从新闻报道的角度看电影《罗生门》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
每个人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不同,解读问题的角度不同,最终产生的结果也就肯定会大相径庭,更别说故意的引导和曲解。
所以,我们每个人的解读不同,传达时给别人造成的影响也就不同。古代有个“盲人摸象”的故事,讲的是盲人摸到象的不同部位,就以为整个象就是他摸的那个样子.这种例子在人们认识事物过程中经常发生.关于岩石的成因,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两大学派,一派是火成说,他们抓住岩浆岩有气孔,呈流动状态的性质,认为岩石来自地球内部,是火山喷发造成的;一派是水成说。他们看到沙岩、石灰岩的层理就认为岩石都来自水的沉积作用。两派地质学家不仅在会上争吵,甚至动手打了起来。在电的发明史上,伽伐尼把青蛙腿挂在铜钩子上,再用一根铁丝接触蛙腿,发现了蛙腿的抖动,于是伽伐尼宣告他发现了生物电,得到科学界的一片喝彩。但几年之后,伏打指出蛙腿抖动的真正原因是伽伐尼的铁丝同时接触了铜钩子,是两种金属相接触产生的接触电,并由此发明了伏打电池。火成说和水成说,生物电和接触电,还有光的波动说和微粒说,生物中的进化论和突变论在一定上程度都和盲人摸象有些相似,都只是事物的一个侧面.。
历史上是如此,现实也是这样。每个人所观察、感觉的对象都是真实的,每个人对自己实验所得的局部结论也正确,但是上面的例子除伏打外,其他人在把自己从某一角度观察实验所得的结论进行推理时都比较片面。这就告诉我们,只从一个角度去认识是不行的。事物越复杂,越需要从不同角度去认识。
对于一个三条棱不相等的长方体,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它,看到的形状都不一样、人们选用了沿长方体的长、宽、高三个方向来观察,用这三个方向上的投影来描述长方体的通用照系。参照系是我们研究一个事物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立足点不同,看到事物的性质就会不一样。用通俗的话来讲,参照系就是研究角度。
对于社会问题,人们的立场不同,看问题产生的结论也会不一样。在法庭上,原告和被告的看法是对立的;在企业里,管理者和职工也经常发生矛盾;在生产能力被限定的情况下,数量增加与质量降低,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是矛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有矛盾。大国与小国、强国与弱国之间有矛盾,往往都是由于立场不同,各自站在矛盾的一个方面。对于自然科学的某个问题,人们一般选择规定的一个或几个最适宜的参照系。只有参照系一致了,对问题的研究才可能一致。对待社会问题,立场不可能统一,一般用协商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但也可能通过暴力、战争的手段解决问题。无论如何,在研究一个问题之前,先选好自己的立足点十分重要。不同的人对一个问题看法不同,也应当先检查各自的立足点的否相同。
《罗生门》的故事发生在12世纪的日本,在平安京发生了一件轰动社会的新闻,武士金泽武弘被人杀害在丛林里。作为证人,樵夫、强盗多襄丸、死者的妻子真砂、借死者的魂来做证的女巫都曾被招到纠察使署,但他们都怀着利己的目的,竭力维护自己,提供了美化自己、使得事实真相各不相同的证词。片中的每个人都为了自己的目的或是自己内心的趋利避害,在称述的时候把自己所理解的事实还原成了最符合自己观点最有力的“事实”,结果虽然是同一件事情,但因为叙述的不同,让事情发生的过程也大不一样,说明每一个人看待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时,都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内心都深埋着自己的某种动机和目的。所以,任何一种叙述,都不是完全客观的。尽管每一个人所表达的观点和看法,都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也存在着极大的主观性、片面性和谬误性。完全客观的事物或是真理是不存在的。
因此,新闻报道的片面性和不同角度解读很容易就能给大众造成谬论或是误导,从而掀起舆论风暴,进而掩盖和摧毁了真实事件。只言片语的截取和盲人摸象的局部认识是对新闻事实的最大的不尊重,新闻报道的最高原则和终极要求是真实性。
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实性在两个层面的体现:
①新闻报道涉及的事实要素必须真实; ②新闻报道必须反映社会生活变化的本值真实。
保证新闻真实性:(1)力求准确 为了准确: ①直接观察 ②使用权威的灵活的可靠的消息。
(2)交待来源 :一般来说,除非来自直接观察,否则就要交待信息的来源。(3)坚守客观,客观公正——新闻职业者的基本立场,为此就需要: 为问题提供更多的观察视角,找出事实背后的原因,全面解释新闻。(4)保证公正,客观性要求的具体操作要求: ①提供争论双方的观点,以便识别冲突之外对手之间的真实主张; ②提供代表这些真实主张的确切陈述; ③直接用引号指明这是信息来源而非记者陈述; ④首先依照提供最多实事材料的方式组织报道。(5)谨慎验证,验证的技巧:用事实与所引用的消息来源的说法做比较。用一个消息来源的说法去反对另一个消息来源的说法不是验证。
因此,真实全面的叙述才能反应真的事实,而像《罗生门》影片中那样各圆其说,每个人为了自己的目的而歪曲事实,则会像一些不尽详实的、虚假夸张的、不全面的的新闻报道那样,引导无知的大众走向谬误的深渊,舆论与热议的力量是巨大的,所以如何做到深入全面真实的挖掘和报道是每个新闻工作者毕生探寻的东西。
第三篇:从美国总统大选看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新闻报道
从美国总统大选看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新
闻报道
数据新闻是在大数据时代兴起的一种跨学科、跨领域的新闻生产方式,它需要新的思维方式与多种能力的支撑。本文结合XX年美国总统大选报道,着重分析了英美各大主流媒体开展数据新闻报道的流程与特点。还探讨了社会化媒体对于数据新闻的推动作用,以及数据新闻的兴起与发展给新闻业者所带来的挑战。
在当前技术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信息(数据)规模的爆炸性增长是显着特征之一。从近年发展情况看,“大数据”主要被人们用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大数据”具有规模大、价值高、交叉复用、全息可见等特征。当前对于“大数据”的关注与运用主要集中在IT业、市场营销、公共健康等领域,但事实上大数据的影响也波及到传媒业,数据新闻(Data Journalism)就是在大数据时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新闻生产方式。
数据新闻的报道流程
有关数据新闻的报道流程,不同的媒体与从业者进行了不同的概括、归纳。XX年8月,着名记者、数据驱动型新闻(data—driven journalism)项目负责人米尔科·洛伦兹提出了进行此类新闻报道的四个步骤,即挖掘数据——过滤数据——数据可视化——新闻报道制作完成。与此类似的是《卫报》的数据新闻编辑、数据博客Datablog负责人西蒙·罗格斯在《数据新闻分解步骤:在你见到的数据背后我们都做了什么》一文中的介绍。但他所展现的是一个多线程、全方位的报道流程:一方面处理数据,另一方面不断检验、质询数据的信度与价值,最后通过多种手段与渠道发布完成的报道。而伯明翰城市大学教授保罗·布拉德肖在《数据新闻的倒金字塔结构》中提出了如图所示的“双金字塔模型”(见图一),更全面地揭示了整个报道过程中,数据在质量以及传播上的变化。布拉德肖以倒金字塔来表示数据处理的过程,包括数据汇编、数据整理、了解数据和数据整合等四个部分。数据处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完成数据的可视化并实现有效传播。而数据新闻的传播则以“正金字塔结构”进行,包括了可视化、叙事化、社会化、人性化、个人订制化和使用等六个步骤。
事实上,不管是上述哪一种归纳,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呈现数据都是数据新闻报道中不可或缺的三个阶段。本文结合英美主流媒体“XX年美国总统大选”的数据新闻报道来对这三个阶段进行解读。
1.多渠道获取海量数据。
数据新闻通常有两种方式:先有问题,然后根据问题寻找相关数据;或是从海量数据中发现、提出问题。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海量数据都是数据新闻报道的基础。从业界实践来看,它主要包括从政府、企业、机构等公开的数据库中获取的二手数据和由媒体自行调查或抓取的一手数据。前者成本低廉且可靠程度高,是目前最主要的数据来源。以《卫报》“XX年美国总统大选专辑”数据新闻报道为例,在整个专辑的55篇报道中,不仅有与总统选举直接相关的选票数据、各州宣布选举结果的时间、竞选资金募集情况等内容,还涵盖了各种经济数据(如财政预算、债务、美国在对外战争中的花费)、美国人口基本统计特征数据以及各种社会数据等诸多相关背景资料。除了从政府公开的数据库中获得的二手数据之外,《卫报》还积极利用官方网站进行用户调查以获得一手数据。比如针对刚刚出炉的大选结果向全球用户征询意见,其后根据收到的用户态度反馈数据,专门制作了《奥巴马再次当选美国总统:全球民众的态度》动态数据地图。
2.全面谨慎地处理数据。
获取海量数据仅仅意味着数据新闻的开端。和其他信源一样,记者不应盲从,而需要对数据保留怀疑的态度。XX普利策调查性报道奖得主佩奇·约翰强调:所有的数据必须有来源,并经过交叉验证。面对海量数据,记者首先应评价数据的质量与意义,需要认真考察诸如:数据来源是否可靠,时效性如何,出于何种目的、采用什么方法收集而来,包含了怎样的主题,应选择哪些数据等一系列问题。其次,对数据进行处理,包括去除不必要的、干扰性的数据,清理其中的各种误差,并将来源纷杂、格式各异的数据转换为统一格式。最终确定需要计算和呈现的数据。值得注意的是,在报道中并非使用的数据越多,故事就能讲得越好,有时候凭借一个简单的数据就能完成一篇好新闻。在完成对数据的运算后,还需要检验其结果的合理性,如果有异于常理的话则需要重新运算。
3.多元创新地呈现数据。
能够对数据进行更准确的分析、更深层的解读和更明晰的呈现是数据新闻的独特优势。数据新闻通常运用可视化技术,以信息图表的形式发布。与文字报道相比,信息图表能够化繁为简,并兼具形象化与趣味性,尤其适用于表达数据与地理、时间信息。它可以提示新闻要点、解析事件进程、揭示各类关系、展现分布状态等等。信息图表更符合视觉传播时代用户的习惯与偏好。从目前发展趋势看,除了一般的静态信息图表之外,交互式信息图表(Interactive Infographic)和动态信息图表(Motion Graphic)在数据新闻中的应用也日渐增多。如《华尔街日报》制作的《XX年美国总统大选投票结果》报道就是在美国地图上以红蓝两色分别代表了民主党与共和党,其力量对比一目了然。而且当用户将鼠标移到某一州所在的位置时,地图上就会立刻出现该州的投票数据,非常直观清晰。和静态图表相比,交互式图表能够通过一个简洁界面向用户传递大量信息。这种呈现形式更具个_生化和参与性,可以由用户自行点选所关心的内容进行了解,而不只是简单地推送信息。除了在信息图表中运用文字、图形、图表、动画之外,有的媒体还创新性地引入了视频,从而有效拓宽了数据新闻的呈现形式。如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网(NPR)对全美各州的总统大选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梳理、统计,将这些带有地理位置信息的数据加以整合,并以视频的形式进行了直观生动的展示。
数据新闻的推手与挑战
社会化媒体的兴盛给新闻生产与消费模式带来了巨大冲击。在社会化媒体与专业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借助互联网,数据新闻搭上了社会化的快车。社会化媒体对数据新闻的助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社会化媒体是数据的重要来源之一。社会化媒体可谓是数据的“富矿”,记者可以从其上抓取数据,也可以通过它展开调查获取一手数据。其次,专业媒体完成的报道可以经由社会化媒体分享、传播并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卫报》“XX美国总统大选专辑”中有多篇报道就是通过抓取、分析Twitter上的信息制作而成。如《奥巴马在推特上赢得了大选》就是通过分析在Twitter上抓取的关键词:奥巴马、罗姆尼、瑞恩、拜登等,来预测大选的结果。在大选结果公布之后,《卫报》还运用大选当天Twitter用户主动发布的个人投票结果来统计用户对于奥巴马再次当选的态度,并根据所获取的一手数据进行了视频报道。该视频于大选结束的次日上传到Youtube,仅仅3天点击量就已经超过XX人次。同时,《卫报》也将社会化媒体视为传播其新闻报道的重要渠道之一,该专辑中的每一篇报道都设置有按钮,以方便用户在浏览时将其一键式分享到Facebook、Twitter、Google+和Linkedln开发的In share等多个平台。事实上,通过对于社交化的强调,可以让更多的用户参与到数据新闻的制作与传播中来,而个性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战略也正是此类新闻未来的发展方向。
数据新闻报道是一个综合、系统的过程,它需要新的思维方式与多种能力的支撑。其中,处理数据和设计、制作、发布信息图表的能力对于新闻业者的挑战尤为明显,而对于这些能力的培养也应该成为新闻教育未来的方向和重点之一。
第四篇:从《伤寒论》看张仲景的“治未病
从《伤寒论》看张仲景的“治未病
【关键词】治未病;伤寒论;张仲景;内涵郭中良 周峻伟 王和天有人认为《周易》“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是“预防”一词的最早出处。“治未病”源于《内经》、《难经》,是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学独具特色的内容之一。医圣张仲景禀《内经》、《难经》之旨,在临床医学实践中贯彻“治未病”思想,使“治未病”思想的理论内涵得以全面继承和进一步发展,这不仅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当代中医学的理论与临床也有积极指导意义。1扶正固本.摄生为先张仲景十分重视防患于未然。其养生防病思想主要体现在“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1】”这与《内经》“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2】’’的观点一脉相承。均强调疾病是可以预防的,注重起居和饮食的调护。这一养生防病思想在现代生活中有更广泛的现实意义。张仲景有薯蓣丸预防营卫气血俱虚.易感风邪而生百病的风气百疾之例。又有《伤寒论》桂枝汤煎服法:“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张仲景以热稀粥以养胃气而发汗。扶正防变促愈。2病宜早治。勿令生变张仲景“治未病”思想之二为“病宜早治。勿令生变”。他提出,“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肺,施泄于肾。在气的统帅下,循经而行,灌溉一身无所不及。”因此,笔者在眼科临证中对中医“气化”的概念感受颇深。水谷精微必须气化升腾才能使眼睛发挥正常功能。(2)现代都市之人体力劳动少,脑力劳动多,缺乏阳光照晒.普遍阴气较盛。阳气不足。加之营养过剩,五昧过极。正如东垣所说:“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官,伤在五味”。因此。眼科许多病证有阳气不足之表现。笔者体会,无论外眼病还是内眼病,在缠绵难愈的情况下,一定要考虑升阳补气。(3)运用“益气升阳”法则,首先要学习李东垣《脾胃论》学术思想。李东垣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时刻都在运动变化着。这种运动形式主要表现为升降浮沉的变化.而在升降问题上,李东垣特别强调生长和生发的一面。他认为,只有脾气生发,谷气才能上升。元气才能充沛,阴火才能潜藏。在治疗上他喜用升麻、柴胡。以遂其升生之性。其代表方补中益气汤重用黄芪。以补肺气,统摄全身,使气血津液运行各循其道,在眼科临症中如使用得当,则效果卓著。其作者单位:10001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内科次。“升阳”治则除考虑使用升麻、柴胡、桔梗等升提性质的药物外,还要考虑适当使用祛风药物。其思想主要来自于中医眼科名著《审视瑶函》。因风性轻扬,“风邪上受,首先犯肺”,且祛风药多轻清上扬。可引药直达病所。如治疗“真睛破损”的著名方剂除风益损汤中使用藁本、前胡即为此意。参考文献[1】 明·傅r宇.审视瑶函叫】.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2】 金·李东垣.脾胃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作者简介:马东丽,女,45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眼科临床23年。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完成多项科研课题,研究方向为近视眼和眼免疫性疾病。目前承担国家自然基金“菊花决明散防治高危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免疫调节机理研究”项目和北京市中西医结合眼科重点学科建设任务。(收稿El期:2008-07-03)万方数据j£塞生医莼塑§至!Q旦筮筮鲞筮!Q期坠自i鹜垣g自世篮墅鲥i照趔.Chinese Medicine,September,2008.V01.27,No.10九窍闭塞【¨。”2.1先安将受邪之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为张仲景发挥《难经》之意的代表论述【1.31,其预防病势发展的主要措施是以整体观为理论依据,掌握疾病的传变规律。治疗疾病之未传而防变。如柯琴谓大青龙汤方中“用石膏以清胃热,是仲景于太阳经中预保阳明之先着,加姜枣以培中气。又虑夫转属太阴矣”。这种“先安”性治法。较之必待传变而后议治法,更有价值。其后温病时有所发挥。后世温病学家提出“客邪贵乎早逐”、“急急透解,莫待传陷而人为险恶之病”、“急急透斑为要”、“伤寒下不厌迟,时疫下不厌早”等观点,皆对截断病传道路或保护未受邪脏腑、提高疗效有积极意义。2.2有痛早治《伤寒论》54条云:“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说明在疾病初发,邪位浅表时治疗的重要性。早治已成之病,不但容易向愈,而且免生变化之弊。张仲景治病务示于早。从整个外感热病而论,反复强调“病在表,当先解表”,以消患于“萌芽”。《伤寒论》第101条有“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之法。示人治少阳证,只需见到一部分主症,即可用小柴胡汤.不必待症悉具而用之.争取治疗的时机,防止病证深化。“凡人有疾,不时即治,隐忍冀差,以成痼疾,小儿女子益以滋甚,时气不和,便当早言,寻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时治之,罕有不愈者。”2.3药宜早进.莫待早晚“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如或差迟,病即传变,虽欲除治,必难为力,服药不如方法,纵意违师。不须治之[41。”强调病宜早治,治之为易,亦防传变,说明早期用药的重要意义。2.4既病防传变(1)六经学说与既病防变:张仲景提出了一系列传变规律及治疗方案。如传变规律有循经传、越经传、表里传,也可出现合病、并病、直中等情况。这一系列规律可视为“既病防变”的重要体系。如《伤寒论》第97条云:“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详细地叙述了小柴胡证的病因为“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正邪处于“分争”之中。故而需用小柴胡汤来治半表半里之邪,使邪去正安。同时,依据六经传变理论,张仲景提出,如若,lt/b柴胡汤后出现渴的症状,说明柴胡汤未达到目的,而邪已转入阳明。需运用阳明病的治法进行治疗。这一条文清晰地分析了疾病从太阳转属少阳再进入阳明的过程,故而六经学说不仅可以运用于“未病先防”。更能很好地运用于“既病防变”。《伤寒论》中此类的规律分析贯穿整个六经病证的过程。为临床医生运用六经辨证规律、发挥药物的“既病防变”作用开辟了一条很好的途径。(2)未盛防盛:这是在病证急剧发展、危象即将显露的特殊情况下,为防止病情转盛而采取的防治措施。如《伤寒论》第254条云:“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是腑实已成,而微露津伤之象,若不乘此急下,势必燥热燔灼,燎原莫制。故《伤寒论选读》云:“急下之证固多凶险,而急下之法则不必将病情凶险而后用之”。(3)已盛防逆:这是针对疾病危重期,为防止病情逆转。危及生命而采用的防治措施。如病入少阴、厥阴.阳衰阴盛之象毕露。病情极易突变而陷入阳亡阴竭之危险境地。此时防逆,至关重要【4】。(4)病盛防危:对已盛之病应采取积极的救治措施,防其逆变。这是“治未病”思想更深层次的体现。正如《伤寒论》第6条所言:“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所有急危重症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若能防患于未然。在关键时刻及时救治,多可转危为安。张仲景在处理急危重症方面为我们树立了范例。他以升麻鳖甲汤治疗阴阳毒,指出5日可治,7日不可治。其治病的实质就是迅速阻断已盛之邪毒,阻止病势发展。使危重病人得到救治。(5)治疗急症:采取阻挡病邪、截断病路、扭转病势的方法141。在实施此方法时,具体措施有两种:①“未病先防”是在疾病继续发展的过程上.加固、充实欲犯部位,使深趋之邪遇到障碍,犯之不能,阻滞病邪的蔓延。②“既病防变”是在疾病的进程中,选定适当部位,不误治机。围而歼之。使病邪就此止步,不再继续传变。《伤寒论》第8条云:“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再作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其着眼于即将受邪之阳明经,在太阳经之邪尚未传至以前。以针刺法疏通经气,增强抗邪能力,阻挡病邪再传,扭转其势,外出于表而自愈。徐灵胎云:“横暴之疾而急保其未病,则所以守万方数据·780·韭塞主匡荭缝8生!Q县筮堑鲞筮!立魍鞋i丝鹜jQ坠目世笸坠西亟i型.Chinese Medicine,September,2008.V01.27,No.10我之岩疆也。”瞬息既变的急症暴疾.只有采取“先安未受邪之地”的策略。才是制止蔓延的有效方法。截断病路、扭转病势、稳住病情也是张仲景善用的方法。《伤寒论》第323条云:“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其“脉沉”标志阳气大衰。少阴虚寒本质已露,故当“急温”。早期治疗以救其阳,否则吐利厥逆之症旋即接踵,难以收拾。《伤寒论》第355条云:“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水饮停于心下,上逆凌心则心悸,胃阳不足,水饮内停,阳气被遏,不能外达于四末,则手足厥冷。水气不除。必渍胃肠而发生下利。而驱解病邪,使病损部位康复,截断病路,那么将遭受侵害之部位也就安然无恙了。《伤寒论》的太阳病篇对已病防变思想论述的最为透彻。太阳病篇共178段条文,约有2/3的条文论述的是变症。通过已病的太阳病,由于失治误治演变为“坏病”(变症)的辨证论治过程,以及“坏病”诊治的复杂性、艰巨性,提示“已病防变”的重要意义。3先病服药一些慢性、间歇性发作或有缓解期的疾病。把握未发这一有利时机进行有针对性的用药治疗或调整,助正达邪,防止其再度发作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伤寒论》第54条云:“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柯韵伯对“先其时发汗”的机理作了透彻的解析。他说:“未发热时,阳犹在卫,用桂枝汤啜热稀粥,先发其汗,使阴出于阳,谷气内充,而卫阳不复陷,是迎而夺之,令精胜而邪却也。”由此引申对某些慢性、顽固性疾病在未发之前进行较长时间的预防性用药.如支气管哮喘、风湿病、慢性肾病、慢性肝病、糖尿病、复发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癌症、艾滋病等.最好的办法是在其发病之前或间歇期、缓解期提前用药。及早干预,先安脏腑,顾护正气。4“病后防复”《内经》中就有预防疾病复发的论述,《伤寒论》将这种预防治疗学思想运用到临床。张仲景在论述六经病后,又设“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篇专论病愈防复的问题。张仲景对新愈的调摄非常重视。他认为,病复有食复、劳复、复感之分。疾病初愈。机体阴阳平衡功能尚未稳定巩固,此时若不注意调摄,极易病复。其在《伤寒论》六经病篇后特设《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其中第393条云:“大病瘥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第398条云:“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者,以病新瘥,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清·柯琴的《伤寒论注》云:“伤寒新愈,起居作劳,因而复病。谓之劳复。强食谷食,因而复病,谓之食复。”成无己注解日:“病有劳复,有食复,伤寒新瘥,血气未平。余热未尽,早作劳动病者,名日劳复;病热少愈而强食之,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留搏、两阳相合而病者,名日食复”。伤寒新愈,若起居作劳,或饮食不节就会发生劳复、食复之变,并且针对不同的病因、病证提出了防治原则与方药。疾病初愈,虽然症状消失或减轻。但此时邪气未尽,正气未复,气血未定,阴阳未平,必待调理方能渐趋康复。所以病后可适当用药物巩固疗效,同时配合饮食调养,注意劳逸得当,生活起居有规律,以避免疾病的复发。此时若再新感病邪,或饮食不慎,或过于劳累,均可助邪伤正,使正气更虚,余邪复盛,从而引起疾病复发。“病后防复”是张仲景对临床实践的总结,这使得中医“治未病”思想更加丰富,且更具临床实用价值。这些都是张仲景“治未病”预防医学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总之,张仲景“治未病”思想是今天中医临床治未病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在指导中医临床。其“扶正固本、摄生为先”的理念已发展为全民健身计划的一部分。“病宜早治”的观点已成为现代医学的理念;养生、调摄为中医学的特色,越来越为广大民众所接受。张仲景留给我们的学术思想有待于我们不断学习、领会和发扬光大。参考文献【1】张仲景.金匮要略[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623—624.[2】素问【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6.【3】 康平伤寒论【M】.千倾堂书局,1947:11.[4】朱汀,李越.《伤寒论>急症治法特点田.河南中医,2002,22(3):12.【5】 肖允明,王继香.浅述《伤寒论》的治未病思想忉.河南中医,2005,25(12):7.作者简介:郭中良,男,先后拜宛海洪、吉良晨等名老中医为师。从医30余年,现从事内科、男科及治未病的临床及研究工作。(收稿日期:2008—06-22)
第五篇:从长江沉船事件看灾难新闻报道的框架重建
摘 要:媒体通过选择、强调和重组来反映现实并规范人们对现实的理解称之为新闻报道的框架构建。灾难新闻报道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有着固有的新闻报道框架和模式,这些框架有利有弊。此次“东方之星”长江沉船事件报道中,新闻报道的框架构建正在发生变化。灾难新闻报道的整体框架也应随着时代的发展重新建构。
关键词:东方之星;新闻框架;重建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0-0020-02
一、灾难新闻报道的框架模式演变
2015年6月1日晚22时左右一艘隶属于重庆东方轮船公司的“东方之星”号游轮在由南京驶向重庆途中突遇龙卷凤,在长江中游监利水域沉没。截至6月15日官方公布最终调查数据,该客轮上共有454人,其中成功获救12人,遇难442人。
事发之后从中央到地方,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对该事件都进行了详细集中的报道。报道的内容主要体现在搜救打捞工作的进展、沉船过程的事实还原和事件中诸多细节的媒体分析这几个方面。与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雅安地震的新闻报道相似,这是我国最近几年灾难新闻报道框架模式的又一集中展现。
1974年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在《框架分析》中首次将“框架”的概念引入文化社会学。他认为框架是人或组织对事件的主观解释和思考结构。随后,这种理论被新闻界所采用,用于分析新闻活动中传者对报道对象的选择、强调和重组。从而在受众解读新闻媒介所传递的符号信息时更具引导性。这种新闻框架的构建是通过媒体记者在消息源接触、事实选择、报道方式和新闻作品诠释等过程对受众的事实解读引导来实现的。
灾难新闻是国内新闻界比较敏感的话题,因为灾难本身的负面性会对社会生活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再加上之前我们新闻专业主义工作理念的淡薄,对公众知情权的忽视,导致了在建国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灾难新闻报道都以“讴歌”式的框架模式在进行。直到最近几年这种模式才发生变化。从建国后到现在,加以梳理,我国的灾难新闻报道的框架建构包括三个阶段:
1.灾难事件的选择性报道,强调救灾新闻的道德教化,灾难本身与救灾过程的主次重组。这一阶段从建国之后开始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结束。在这种框架理论下,“灾害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新闻媒体对灾难事件往往是不报、瞒报或报喜不报忧。所有的新闻选择、采访、写作和发布都是为了凸显人定胜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歌颂党和政府对灾区群众的关心关怀。新闻报道的叙事角度、切入点和文本风格都以追求最优的宣传价值为出发点。比如1970年云南通海地震新闻报道的语焉不详和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简略报道,都是这种报道理念和报道框架的典型代表。
2.政治宣传观念淡化,受众知情权得到重视,灾难新闻时效性显著加强。改革开放之后新闻媒体的思想观念也得以解放,灾难事件不再是“禁区”、“雷区”,其发生、发展应当被广大受众所知晓。与前一框架相比这一阶段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事实选择的去政治化,以及报道视角的平民化。比如1980年渤海二号钻井沉船事故的披露与报道,1998年洪水灾情的报道。这一阶段的新闻报道框架一直持续到2002年。
3.2003年的非典危机新闻报道是我国灾难新闻报道的一个历史转折点。在党的“以人为本”执政理念下,此后的新闻报道逐渐由政治色彩浓厚的“官本位”向更多体现人文关怀的“人本位”转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施行从制度上保证了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也为媒体的报道框架转型提供了理论依据。在这一框架下,新闻选择更多地回归到事实本身。报道的重点和新闻事实的重组也都体现着透明、真实、客观、生动的原则。比如2003年非典危机中每日例行的疫情和防治情况通报,2008年汶川地震中主流媒体24小时不间断的直播报道。
二、“东方之星”沉船事件中的新闻报道框架分析
“东方之星”沉船事件的新闻报道从时间隶属上归于我国框架模式的第三个阶段。这一阶段的新闻报道更多体现了新闻媒体的专业素养和人文情怀。
从报道内容上分析,该框架下的内容明细又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关注框架,主要体现党和政府以及领导人对事件的关注和指导;2.信息传播框架,主要包括打捞救援工作进展、伤亡人员统计及信息发布、政府救援计划及实施情况等;3.事实还原和分析框架,主要包括事件原因分析、事件发生过程回顾、救援工作步骤解读、类似案例横向比较、家属及相关人员动态、总结经验教训等。
在传统报道框架下,政府关注是新闻报道框架的主体构成,并且在新闻作品内容上也居于主导地位。比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人民日报》的第一则新闻报道标题,引题为《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主题为《灾区人民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发扬人定胜天的革命精神抗震救灾》[1]。而后两部分框架内容则很少提及,或者信息模糊、语焉不详,政治宣传倾向明显。
而在本次长江沉船事件中,这种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笔者以媒体集中报道该事件的6月3日至14日为时间段,以《新华每日电讯》报纸作为分析文本,粗略统计关于长江沉船事件的报道大小共计41篇。其中属于第一框架内容的有9篇,包括习近平、李克强、马凯等国家领导人对该事件的关注及指示,以及国务院、交通运输部等政府部门的政令下达。属于第二框架内容的有21篇,系统报道了该事件的救援进展情况、伤亡人数的统计等公众关注度比较高的信息。第三部分框架内容的为11篇,主要是事件的分析和总结。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本次报道活动中,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的内容已经超越了以往我们所偏重的政府关注的层面,更多地向客观真实、还原事态原貌的专业角度倾斜。
这种框架模式的转变体现出当前专业主义新闻理念在我国新闻界的践行与发展。起源于19世纪末美国的新闻专业主义,强调客观、公正、准确地报道新闻,将公众利益的最大化作为新闻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我们国家以往的灾难新闻框架中,专业主义的新闻理念被意识形态的方向指引所取代,新闻的宣传功能要大于其本身应有的信息传递功能。而本次东方之星沉船事件的新闻报道则处处体现出这种专业精神。从6月1日晚事件发生之后新媒体平台的首先发声,到紧随其后各路媒体的集中报道;从媒体搭建沟通平台方便受众互动,到悼念活动时娱乐节目的停播,种种细节都体现出政府与媒体专业意识的提升。另外,本次新闻报道框架的另外一个亮点就是加大了对事件相关的知识信息的传播力度。从文本内容上看,知识传播属于事件报道的第三框架,主要是依附于救援工作进行情况而向公众普及一些相关的知识与信息。在以往框架模式下,知识传播经常被忽视,受众从灾难新闻中很少获取与事件相关的减灾、防灾、自救的有效信息。而本次东方之星事件报道中,有意识的知识传播让受众了解到更多与轮船事故相关的逃生知识。比如央视记者的现场连线,和专家一起不断地向受众解释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及沉船自救的相关技能。
三、灾难新闻报道的框架重建
此次东方之星沉船事件的报道反映出新闻媒体在灾难事件报道框架模式上的进步与革新,但并不意味着这种模式不需要改进。虎头蛇尾的报道区间分布、同质化严重的报道内容以及不实信息导致的流言滋生同样在本次事件当中有所体现。如何更加规范地报道灾难新闻,优化新闻框架的实效与价值,建立起与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的框架模式应当是本次事件完结后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首先要对灾难事件的新闻价值进行重新认知。新闻价值是框架内容的基础,在传统框架模式下,灾难事件的新闻价值体现在抗灾救灾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先进人物的英雄主义凝练。但以受众为核心的报道理念要求尽可能详实、准确地向受众传递与灾情相关的迫切信息。从这个角度出发,灾难新闻的价值选择要与受众关注度紧密联系,包括事件的发生进展情况、救援进度及部署、伤亡人数、原因分析、事件解读、善后处理、追责问责等方面,贯穿于事件发展的全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抛弃原来对于救灾精神新闻价值发掘,救灾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涌现出一些感人的事迹和人物,只要记者善于观察、敏于总结,就会在救灾日常工作中不断发现具有深度内涵的新闻眼。例如在本次东方之星事件中,多次潜入水底舍身救人的潜水员官东,以及监利民众自发组织的义务运输团队“黄丝带”行动,都是在不经意间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
其次要对灾难新闻报道框架区间分布适当调整。灾难发生有可能在一瞬间,但灾后的救援重建工作却需要很长时间。灾难发生时,众多媒体蜂拥而至,争先恐后地进行新闻报道。但当救灾工作到达某个节点之后,许多的媒体报道就戛然而止。这种虎头蛇尾的报道框架本质上同样是对受众知情权的忽视。对于受众而言,后期的追踪反馈和前期的新闻报道具有相同的新闻价值。公众甚至更希望了解到灾区发展和受灾当事人的日后生活状况,这些内容却是当前灾难新闻框架中常常缺失的部分。
第三是对框架内容的优化组合,避免同质化的新闻累加带给受众的审美疲劳。在灾难发生的早期,媒体出于对新闻时效性的追求,经常采用倒金字塔式的内容表述。在关键信息尚无定论的情况下,就容易造成内容同质的现象。当然这符合新闻报道一般规律,但如果在中后期依然不能摆脱这种困境,那么传播效果和意义就会大打折扣。
在框架内容上,不同的媒体可以以优化组合的方式实现这种差异性,满足不同受众群的个性信息需求。从横向角度出发,可以尝试平行式的主题设定,包括灾情现状、救援实施、伤亡情况、社会反映等一系列环节并行不悖地开展新闻报道,确保受众能够随时掌握救灾各层面的现状;从纵向角度来说,媒体的报道内容要体现出深度与个性。事件原因的多角度分析、类似事件的横向比较、责任的追究、经验教训的总结、事件相关的知识普及等都可以成为媒体深入挖掘的领域。在纵横结合的优化模式下,灾难新闻报道就能够走出同质化的窠臼,为公众提供更多更有效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