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革命军沿革实录--02第二篇1931-1937(三)[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5 04:52: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民革命军沿革实录--02第二篇1931-1937(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民革命军沿革实录--02第二篇1931-1937(三)》。

第一篇:国民革命军沿革实录--02第二篇1931-1937(三)

国民革命军沿革实录--02第二篇1931-1937(三)

参谋本部

第一节 海军 一,海军部机关本部

1930年2月4日国民政府公布《海军部组织法》。此后经过193l年2月21日1935年6月29日和10月16日三次修正。其规定,海军部直隶于国民政府行政院,管理全国海军行政事务海军部内设总务军衡军务航政军学军械海政军需8个司,各司自成立至1937年概况如下

总务司掌关于文件及机要事项;关于印信典守事项;关于战时征发物件表报告及统计事项;关于公文函件之纂辑保存及收发事件;关于部内军官部佐及文职任免事项;关于部内风纪事项;关于交际事项;关于部内出纳事项;关于部内庶务及其他不属于各司事项。1930年2月24日任命李世甲为司长。1934年2月3日李世甲调升,杨庆贞接任司长。军衡司掌关于海军军官官佐及文官进退任免事项;关于调查海军各项人员事项;关于考绩表兵籍战时名簿及文官名簿事项关于保管军官官佐文官及战时职员表事项;关于编纂表格名簿事项;关于海军礼节服制徽章事项;关于海军军旗标帜事项;关于褒赏及瞻恤事项;关于休假事项;关于员兵退伍处置事项;关于海军军人结婚事项;关于军法审判及典狱事项;关于战时捕获审检事项。1930年2月24日任命杨庆贞为司长。1934年2月3日杨庆贞调任总务司司长,李孟斌接任。1935年7月17日李孟斌调任海军学校校长,总务司司长杨庆贞兼代司长。1937年林国赓一度兼代司长。军务司掌关于海军建制及编制事项;关于戒严事项;关于舰队配置事项;关于校阅舰队操演事项;关于战时各项规划事项;关于各舰队军纪风纪事项;关于审核海军医院医校及海军红十字会事项;关于卫生人员考绩事项;关于卫生报告统计及卫生船员学术研究事项;关于军港要港事项;关于海军运输事项;关于兵土征募补充事项。1934年3月1日前,该司司长职空缺,此后由贾勤任司长。

航政司掌关于稽核各舰艇制造改造修理事项;关于审核各舰艇飞机潜水艇制造计划及制造方法等图规事项;关于各舰艇飞机潜水艇器具材料之支给交换事项;关于稽核各舰艇之保存及废弃事项;关于稽核造船厂坞所用器械物品之保存及废弃事项;关于审订购置各舰艇及延聘造船人员等契约事项;关于调查各舰艇修造购买之价目事项;关于各舰艇并一切材料之试验及检查事项;关于稽核造船所人员工程及成绩事项。关于造船厂坞之建筑改筑及修理事项;关于废弃舰艇之变卖事项;关于检验舰艇进水及试洋成绩报告事项;关于稽核各种机器电器制造改造修理事项;关于审议各种机器之制造计划方法等图书事项;关于各舰艇局所应用机器及电器之配备供给事项。关于调查机器电器修造购买价目事项;关于各种机器电器及其材料之试验并检查事项;关于拟订造船各种规则事项;关于拟订机器,电器各种规则事项1930年2月24日任命唐德新为司长

军学司掌关于所辖各学校—切章程之制定及其筹办事项;关于拟订所辖各学校教育纲领及计划并审查各教科书事项;关于所辖各学校职员奖罚事项;关于所辖各学校学生奖罚及考试事项;关于留外学员学生一切事项;关于练习舰队并规定练习章程事项;关于制定海军练营水鱼雷营训练管理等规则事项;关于计划训练改良事项;关于编辑及印刷事项;关于教育人员考绩事项和关于其他教育训练等—切事项。1932年10月7日前,该司司长职空缺,此后由吕德元任司长。军械司掌关于各舰艇枪炮水雷鱼雷火药子弹及其他军用器械并—切附属品供给配置事项;关于陆上储存枪炮水雷鱼雷火药子弹及其他军用器械并—切附属品之保管整理事项;关于制造购买枪炮水雷鱼雷火药子弹及其他军用器械并—切附属品之试验检查事项;关于各舰艇枪炮水雷鱼雷火药子弹及其他军用器械并—切附属品之调查统计事项;关于海军台垒厂库等之建筑修理及管理事项。1930年2月24日任命林献炘为司长。海政司掌关于测绘江海各航路及军港要港事项;关于调制颁布航路图志事项;关于领海界线及军港开浚事项;关于国际航行规则事项;关于审查沿江沿海灯塔灯杆浮桩等事项;关于航海保安及颁布航路警告等事项;关于调制海口潮汐表事项;关于设置电求向器与无线电求向器事项;关于沿海巡缉捕获及救护海难事项;关于海军引水人之监督及教练事项;关于观测海上气象事项。1930年2月24日任命林继祥为司长。

军需司1930年2月成立时为经理处。1935年6月扩编为军需司。掌关于军服之经理及检查事项;关于军服粮煤等给与之规定事项关于平时战时粮煤之给与及战时粮煤准备事项;关于饷项出纳及预算决算事项;关于营缮事项;关于会计稽核事项;关于海军军用事项;关于规定俸给及旅费事项;关于各种给与及军需规定之审查事项;关于经理人员之考绩事项1930年2月24日任命罗序和为处长。1935年6月29日改为司后.仍以罗序和为司长

海本部部长综理本部事务,统辖海军军人军属并指挥监督所属各机关1930年7月5日陈绍宽由代理部长返任政务次长。12月22日杨树庄就任部长。193l年12月30日杨树庄辞部长职,陈绍宽于1932年1月1日就任部长。

海军部设政务次长常任次长各1人,辅佐部长处理部务。自海军部成立.政务次长陈绍宽代理部长,李世甲代理政务次长。1932年1月6日陈绍宽辞政务次长,陈季良接任。海军部成立时,常任次长一职空缺。1931年2月21日改常任次长为常务次长。1932年1月12日李世甲兼代常务次长。1934年2月3日陈训泳接李世甲任常务次长。

1938年1月1日海军部裁撤,改为军事委员会海军总司令部。

二;海军各机关

海军各要港马尾要港193l年和1934年李孟斌李世甲先后任要港司令。厦门要港司令林国赓调海军部任职后,1938年1月高宪申任司令。同年5月厦门被日军占领,仅有马尾要港存在,隶属第三战区序列。

海道测量局1931年1月扩充扬子江引港传习所,改为引水传习所.时测量局业务推广。扬子江吴淞至江阴一段水道决定划归海道测量局管理。因该局接洽事务日见繁重,故于10月间增设外滩办事处,办理中外访询兼理发售图表等事项。至淞澄水道测务收回之前,海军部派海道测量局局长吴光宗与海关巡工司奚理满接洽,于11月1日正式接管,双方登报通告。

1932年5月派嗷日舰舰长谢为良率员及甘露嗷日两舰士兵,带同大号汽艇赴乍浦开测东方大港。

1933年4月景星庆云两测量艇改为炮艇,热河失陷《塘沽协定》签订后,海军部以引水为军事国防关系重要,乃订立《要港引水监督条例》,规定戒严及作战时期办法。并于是年4月会同参谋财政两部组设扬子江标志设立委员会。其目的在军事时期对于航路标志从速处置;同时.在测量局筹办长江引水试验,7月派引水传习所副教官汪廷榆等在武汉举行试验;扬子江水道整理委员会也在此时召集整理狼山水道会议,代理测量局局长刘德浦出席会议。景星庆云复改为测量艇,归还建制o 1935年4月景星庆云两艇废置改公胜,诚胜两炮艇为测量艇,拔归测量局遣用。

1937年间,分派甘露嗷日青天公胜诚胜等测量舰艇及海州测量队,完成测量舟山列岛至北箕川沿海,扬子江口九江至汉口,连成洲至九江,镇江至南京.珠江由海至黄埔,黄河口沿海岸及深度;并由杨子江口至海州湾沿海堤岸各段重要工作。

海岸巡防处1931年间,日本渔船经常在我国领水内采捕鱼类。海军部令巡防处实施护渔,拟具防范侵渔章程。另外,令各气象报警台将中国沿海气象报告立标公布.俾渔民知所戒备。该处之长风巡艇本已废置,亦于是年4月修竣使用。1932年海军部因沿海沿江海盗出没无常,军舰巡防不敷分配,决定添建浅水炮艇10艘,名为江宁海宁抚宁绥宁威宁肃宁崇宁义宁正宁长宁,分期造成,拨归巡防处编队。巡防实力逐渐扩充。是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巡防处地址原在吴淤炮台湾,沦入战区,毁于炮火。2月间该处迁沪办公。后日军逐渐撤退,该处派员赴沪交涉,至6月始接收完妥。经修建告竣,移回办公。

1933年巡防处所属新造江宁海宁抚宁,绥宁4艘炮艇,海鸿海鹄2艘巡防艇于4月间拔交实业部备充护渔之用。6月海军部复令巡防处巡防舰艇对粤浙苏鲁间海盗切实巡缉。不久,与内政军政交通财政各部合订缉盗护航章程。1934年巡防处召集江浙两省水警及实业部护渔办事处会拟护渔防盗联防办法;至是年3月巡防舰艇计有17艘。1936年6月海军部派舰开往东沙。9月台风袭击嵊山倒蹄礁.灯塔遭毁,海军部令巡防处修复。三;海军各舰队

逸仙舰和由废舰建成改造之自强巡洋舰,1931年5—7月隶属第一舰队;民生炮舰于11月告成,隶属第二舰队;长风巡防艇于4月修竣起用,华安运输舰则于6月停用。是年度,海军舰艇统共54艘.排水运计36243吨。

1932年间,宁海巡洋舰于9月告成。中山舰于7月受编,均隶属第一舰队。豫章驱逐舰于1月在通州触礁沉没,普安运输舰及列字张字2艘鱼雷艇于12月停用。是年度,海军舰艇共52艘,排水量36868吨

1933年间。海军部以江防海防区域日益宽广,原有巡防舰不敷分配,添造海宁江宁抚宁绥宁4艘炮艇.于2月6月先后告成,编归巡防队遣用。靖安练习舰于10月废置,华安运输舰同时起用,辰字宿字2艘雷艇均于4月停用此外。德胜威胜景星庆云海鸡海凫列字张字8艘舰艇于5月拨交长江水警局遣用,9月回隶归队;海鸿海鹄2艘防艇于4月拨交实业部,用于护渔。足年度,海军舰艇统共54艘.排水量计39935吨。

1934年间,盛宁肃宁祟宁义宁正宁长宁6艘炮艇于1月6月10月先后告成,编归巡防队遣用。撤销鱼雷游击队,该队所属各舰艇自2月起改隶第二舰队,华安运输舰于5月停用,克安运输舰于6月编入第一舰队。海鸥海凫列字张字4艘艇则于11月12月废置或停用。是年度,海军舰艇统共56艘,排水量计39263吨。

1935年间.除武胜长风两舰废置外,其余如前。是年度,海军舰艇统共54艘,排水量计38473吨。

1936年间,诚胜公胜2艘巡防艇改隶测量队;景星庆云2艘测量艇同月废置。是年度,海军舰艇统共52艘.排水量计38213吨 四,海军陆战队

1914年12月将海军卫队改为海军陆战队,以后逐年扩充。1918年2月辖有机关枪1个连,7月增设陆战队4个连。1919年组织江防海陆战队;1923年春,招募新兵,在原有8连的基础上编成步兵8个营,机枪山炮各1营,工兵辎重各1连,分驻长门马尾琯头长乐连江南港等处;是年6月合以上各部编成海军陆战队第一混成旅,以杨砥中为旅长.辖2个团;1924年8月将福建陆军第一团编为海军陆战队独立团。1925年3月又将独立团编为该旅第三团。4月林忠继杨砥中任旅长。

1926年11月驻闽陆战队加入国民革命军,1927年将福建陆军第十一混成旅改为陆战队第一第二独立团,8月将改编之步兵策三团改为陆战队步兵第一旅,以林寿国为旅长。1928年2月将步兵第一旅扩编为陆战队第二混成旅。11月将2个混成旅缩编为第一第二旅2个独立旅。

1930年7月林忠卸职后,金振中杨廷英先后继任第一独立旅旅长林寿国亦于8月卸职,以林秉周继任陆战队第二独立旅旅长。

1933年底,独立第一旅司令部迁到南京办公;不久,杨廷英辞职,旅长职务改由马尾要港司令李世甲兼任。该旅司令部又由南京移闽。

1934年5月海军陆战队第一第二独立旅互易番号,马尾要港司令李世甲兼任第二独立旅旅长,林秉周调任第一独立旅旅长。

第二节 空军 一,空军机关

至1930年底,空军署署长为张惠长.下辖空军7个队1931年4月署长张惠长离职,副署长黄秉衡出国,以毛邦初代理署长。5月黄秉衡回国,晋任署长,曹宝清继任副署长。是年航空班划归航空署,改为军政部航空学校,调毛邦初任校长。又设航空指挥部于南昌。毛邦切任指挥官,李靖源任参谋长。

1932年7月黄秉衡出国考察,副署长曹宝清代理署长。8月航空署划归军事委员会指挥,名义仍属军政部之一署,迁驻杭州。10月署长黄秉衡辞职,以葛敬恩继任,曹宝清仍为副署长。内设总务处,辖人事管理文书军医军法5个科,曹宝清兼任处长;军务处,沈德燮为处长.辖作战航务2个科;技术处,钱昌祚为处长,辖机械器材2个科;经理处.王家骧为处长,辖会计补给2个科另设情报建筑教育3个科,直属于署。原有航空队.缩编为4个队.编余人员送战术班或航空学校受训是年空军参加淞沪战役,为空军对外作战之始此役,飞行员赵甫明黄毓泉吴明辉殉国石邦藩朱达光受伤。美国人萧特激于义愤而为中国抗日牺牲。同年还设南京汉口南昌及其他军事地带之航空站23处

1933年2月航空署全体职员改叙空军阶级,此为空军官制之始。7月葛敬恩去职,徐培根继任署长8月为统一空军政令军令,航空署完全隶属军事委员会;内部组织除原有4个处14个科外,添设防空统计2个科。航空队仍为4个队,增编轰炸驱逐侦察3个队是年筹设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南昌飞机修理厂,成立航空教导队总队,徐培根兼任总队长,并接收东北航空人员及器材。

1934年3月蒋介石驻南昌指挥“围剿”红军,迁航空署于南昌,5月改为航空委员会,蒋介石自兼委员长。内设办公厅,置主任1员,处理日常公务,以陈庆云为主任。下设5个处17个科第一处即参谋处.以沈德燮为处长,辖第一(作战)第二(航政)第三(防空)第四(情报)第五(械弹)等科;第二处即教育处,陈庆云兼任处长,辖第七(教育)第八(编译)等科;第三处即总务处,以周德鸿为处长,辖第九(人事)第十(管理)第十一(军医)第十二(军法)第十三(统计)等科;第四处即技术处,以钱昌祚为处长,辖第十四(机械)第十五(器材)等科;第五处即经理处,以王家骧为处长,辖第十六(财务)第十七(补给)等科;第六科(建筑)直属于航委会,所属航空队,增编为8个队,是年徐培根去职,陈庆云兼航空教导总队总队长。创设保险伞(降落伞)制造厂。决定在中央交通武汉3所大学,增设航空工程学系设立首都防空处。

1935年6月首都防空处改为防空委员会。设立南京上海南昌洛阳4个空军总站。10月接收湖南航空处,所有飞行技术人员,均经考核录用。增编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队共4个队。

1936年1月航空委员会迁南京。4月修正航委会编制,改办公厅主任为航委会主任;增设秘书长1人,襄助主任业务。5月1日航委会又进行改组,蒋介石兼任委员长,周至柔黄秉衡陈庆云黄光锐毛邦初为委员,以宋美龄为秘书长。原主任陈庆云调任中央航空学校校长,原航校校长周至柔调任主任。会内组织为参事室办公厅,直辖文书管理2个科。下辖第一处即参谋处,处长沈德燮(后晏玉琮),副处长欧阳璋,辖第一(作战)第二(航政)第三(情报)第四(械弹)4个科;第二处即教育处,黄秉衡兼处长,辖第五(教育)第六(编译)2个科;第三处即总务处,处长曹宝清,辖第七(人事)第八(医务)第九(军法)策十(统计)4个科;第四处即技术处,处长王承黻.辖第十一(机械)第十二(器材)2个科;第五处即经理处,处长王家骧,辖第十三(财务)第十四(补给)两科。建筑科仍直辖于航委会。是年秋.接收广东空军全部,空军部队扩编为9个大队,统辖30个队。防空委员会改为防空处,仍隶属军事委员会韶关工厂改为韶关飞机制造厂。成立广州空军总站及广州境属各飞行站场。

1937年1月开办航空器材制造厂。5月划全国空军军区,先在南昌成立第三军区司令部,以毛邦初为司令官.陈卓林为参谋长,撤销空军教导总队。再改组航委会,实行委员制,设委员长秘书长常务委员及顾问室参事室,各厅处科组室等单位委员长仍由蒋介石兼任,宋美龄为秘书长,周至柔为常务主任委员,黄秉衡黄光锐为常务委员,参事室设主任参事1员,以曹宝清任之。常务委员办公厅设主任秘书1员,吴嵩庆任主任秘书周至柔兼第一厅厅长,辖第一处即参谋处,处长张有谷,辖第—(作战)第二(组织动员)第三(械弹)3个科;第二处即教育处.处长晏玉琮,辖第四(军官教育)第五(技术教育)2个科;第三处即人事处,处长李瑞彬,辖第六(官佐)第七(土兵)第八(军法)第九(医务)4个科。黄光锐兼第二厅厅长,辖第四处即技术处,处长邢契莘,辖第十(修理)第十—(器材)2个科,第五处即建筑处,处长旷锦朝,辖第十二(工程)第十三(修缮)2个科。黄秉衡兼第三厅厅长.辖第六处即经理处,处长王家骧,辖第十四(财务)第十五(补给)2个科;第七处即补助处,处长欧阳璋,辖第十六(油料)第十七(运输)第十八(通信照相气象)3个科。是年6月筹设航空发动机修造厂于南昌。值空军机构调整初告段落,抗日战争爆发,二,空军各航空队

1930年国民党中央空军共编有5个队.1932年春,购到德制容克飞机,乃组织第八队,以沈德燮兼任队长,并聘请德国人训练驱逐飞行。8月航空署划归军事委员会指挥,将原有航空队加以改编整理,缩编为4个队第一队队长杨鹤霄,第二队队长张廷孟,第三队队长张有谷,第四队队长刘义曾。1933年航空署改组,将空军编为7个队,并设立空军教导总队

1934年航空署改组为航空委员会,空军共编有8个队。第一第二队为轰炸队,邢剷非王勋分任队长。第三第四第五队为侦察兼轰炸队,张有谷刘义曾杨亚峰分任队长;第六队为侦察队,队长王伯岳,后王在四川“剿共’阵亡,改以金雯任队长;第七第八队为驱逐队,王天祥高志航分任队长。1935年增编空军第十一至第十四队.第十一队队长黄正裕,第十二队队长安家驹,第十三队队长李逸济,第十四队队长赵廷珍

1936年5月将全国空军划分为6个军区;先在南昌成立第三军区司令部,毛邦初为司令官,而将空军教导总队取消。7月接收广东航空处空军,实力大增。将空军编组为9个大队30个中队第一大队长邢剷非,辖第一第二中队,李赐祯,徐康良分任中队长,第二大队长张廷孟,辖第九第十一中队第十四中队,谢郁青黄正裕赵廷珍分任中队长;第三大队长王星垣,辖第七第八第十七中队.郝鸿藻王天祥蒋其炎分任中队长;第四大队长高志航,辖第二十一朔二十二第二十三第二十四中队,李桂丹黄光汉毛瀛初刘粹刚分任中队长;期五大队长丁纪徐,辖第二十五第二十八队第二十九中队,胡庄如马庭槐何泾渭分任中队长;第六大队长张有谷,辖第三第四第五第十五中队,孙省三刘义曾张毓珩黄志刚分任中队长;第七大队长陶佐德,辖第六第十二第十六中队,金雯安家驹杨鸿鼎分任中队长;第八大队长谢莽.辖第十第十九中队,张之珍黄普伦分任中队长;第九大队长刘超然.辖第二十六第二十七中队,王汉勋孟广信分任中队长。此外,第十三第十八第二十第三十中队等为直属队,李逸济杨一白敖清源石友信等分任中队长。第一第二第八大队为轰炸大队;第三第四第五大队为驱逐大队;第六第七大队为侦察大队;第九大队为攻轰大队。三,空军参战情况

1930年10月中原大战结束后,将空军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七队调驻樟树南昌,第四队驻长沙,第一队驻武汉,配合地面部队“围剿”江西红军;在进攻兴国宁都红军之战中,红军击落飞机2架,分队长张维藩等4人阵亡。

1931年至1932年春夏间.第四第九第六大队驻防汉口,每月派飞机侦察轰炸,配合陆军对豫鄂皖红军作战。豫鄂皖红军长征后,驻汉口各航空队继续对红军进行侦察轰炸追堵。1933年11月福建事变发生时,空军各队均驻江西省。仍将主力进驻南城。以航校人员装备编组轰炸驱逐侦察各1个队掩护陆军进攻福建人民革命政府军。

红军长征至湘粤赣边境,第二第三队调至湖南衡阳.对红军跟踪轰炸。第三队队长魏德副队长谢延藩,所驾飞机被红军击落,机毁人亡。1935年春,飞机队一部进驻昆明,对长征至滇黔红军进行追堵。

红军长征至四川.国民党空军第三第四第六队进驻成都,轮番出动飞机对红军进行轰炸扫射。第三队副队长朱嘉鸿第六队队长王伯岳等所驾飞机先后被红军击落,人机俱亡。在四川境内对红军的轰炸中,被红军击落飞机4架,击毙飞行员8名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第四第九队驻西安,除对红军进行轰炸外,还负有通信侦察和运输任务。1935年12月至翌年3月驻甘泉国民党军队被红军围困,由于长机输送弹药给养才获解围。

1936年2月红军进行东征,为对红军作战,调第四队由西安移驻太原,并调第十三队由南昌进驻洛阳。3月第六队亦进驻太原,配合地面军队对红军作战;红军退回陕北,第十三队自洛阳北飞轰炸红军,中途遇雾,飞机并2名飞行员触山而亡,后该队调回训练。四,防空部队

防空机关防空机关最初属于参谋本部。1934年8月军事委员会为实施第一次首都防空演习从而增进人民防空技能,乃成立防空处。设处长副处长各1人,下设4个科第一科掌理积极防空,第二科掌理防空情报.第三科掌理消极防空,第四科掌理总务。

1935年3月改防空处为防空委员会,仍隶属军事委员会,设主任副主任各1人,委员若干人。下设4个处,分掌积极防空情报消极防空总务各项业务。防委会的职掌为办理各省市之防空宣传与训练,是时曾举办防空巡回展览。9月设置临时首都防空司令部,举办首都杭州镇江3处联合防空大演习,以作京沪沪抗两铁路沿线居民之防空训练

1936年3月防空委员会又奉命改为防空处,仍隶属于军事委员会,设处长副处长各1人,下设4个科;其职掌同1934年之防空处。此时中心工作为构成各个地区之防空情报网与督导各省市设立办理防空业务机关。如规定各省市(县)防空协(支)会之防护团,负责执行各项消极防空业务;在行政上,规定在保安处之下设立防空科为办理防空机关。同时颁发各项防空法规,为办理之依据。

防空部队1935年2月成立高射炮兵营。后取消营部,将所属高射炮兵4个连直属于防空学校后又成立高射炮兵第五第六连。至1938年以此为基干,编成炮兵第四十五团。

第二篇:一三八师沿革

一三八师沿革

一三八师沿革

133师的前身是1945年11月组建的冀中纵队1旅,以冀热辽14分区挺进热河部队为基础组建的冀晋纵队第2、3旅,冀中纵队1旅组建于承德辖71、62、73团,62团前身1945年8月组建冀中军区8分区62团,1、2、3营依次由8分区33地区队、大城县游击队和饶阳县支队改编,73团1945年8月组建,冀晋纵队第2旅组建于平泉,4、5、6团依次由冀东13团,北进1支队、冀晋军区19团改编,冀晋纵队第3旅组建于平泉,7、8、9团依次由101、102、103团改编,1946年4月冀中纵队1旅与冀晋纵队第2旅合并为冀热辽军区独立2旅,冀晋纵队第3旅改为冀热辽军区独立3旅,2旅4、5团保留,1旅71团改为6团,62团分别补入4、6团,73团调归冀中军区,不久冀热辽军区独立2旅改为冀热察独13旅,冀热辽军区独立3旅改为独立14旅,46年9月与独14旅合并仍为热河军区独13旅,原13旅37团(欠3营)、38团和原14旅42团合并为37团,原14旅40、41团合并为38团,原13旅39团不变,37团3营拨归39团。1947年8月1日编入东北民主联军第8纵队为22师,该师战斗力较强,是军主力师。1945年9月--1949年12月征战14个省市,歼敌56735人。

涫.?腖@

梓嫧!謙

397团的前身是1938年7月以冀东大暴动武装和八路军4纵队的33大队11连(1938年6月组建包森支队以4纵队33大队11连为基础,11连前身1929年百色起义红7军部队,后为(房山)涞(水)涿(县)联合县县政府警卫连及34大队5连和6连一部(前身百色起义部队)为基础组建的包森支队,1939年初扩为4个总队,1940年7月25日在盘山县唐院村改编为冀东13团,1营由2总队和1总队1大队改为,2营由6总队和1总队2大队改为,3营由7总队改为,45年7月底13团1、4连和*连一部留在关内另组建一个团,13团2、3、连和*连一部及3个县武工队组建北进1支队,9月成立冀热辽军区24旅,仅辖13团,挺进热河编入冀晋纵队(亦称赵尔陆纵队或热河纵队)第2旅为4团,46年3月热2旅与冀中部队合编为独13旅,该团为37团,47年8月随旅编入东北8纵队为22师64团。该团是坚持冀东抗战的老部队,战斗力强、尤其善长山地作战,是师主力团,亦是军主力团。冀热察军区授予1营“攻坚模范”,军区炮兵营山炮连“无坚不摧”。纵队1营“智勇双全”,2连“钢铁连”,4连“攻坚模范”,3连军“英勇机智”,“忍苦追敌粤桂边”,“战斗巩固模范连”----397团2连44年底冀热辽军区授予。

399团的前身是1945年8月13日以冀中军区地方武装在河北赵县大东平村组建的冀中71团,1营前身冀中6分区31区队1、2大队,2营由6分区44地区队3、4、5大队,3营的7、8连和团直*连由赵县支队改为,9连由束冀县大队改为,团直通信连由两个区队的通信排合编,共计2300人,冀中军区6分区31、44区队组建于1941年9月,31地区队是以6分区游击总队1营及警备旅2团两个连为基础,44地区队以6分区游击总队2营和警备旅2团1个连为基础,冀中军区授予“攻坚模范团”,1、5连“登城模范连”。挺进东北后于46年3月编入13旅为39团,47年8月随旅编入东北8纵为22师66团。该团长于平原作战。冀热察军区授予1连“攻坚模范连”,纵队授予2营“英勇顽强营”,5连1排“杨村战斗英雄排”,军2、3、5连“遵纪模范连”,“英勇歼敌桂中南”1、2、8连“三好连”。

1950年2月162师山炮连与师炮兵营合编,原军炮兵营山炮连调归师山炮营建制。2NX簾巟

1951年2月26日从广西(完成桂东南剿匪后)移防广东,担负海防和机动作战任务。3月师部驻地花县,397团大沥庄,398团蚌湖,399团竹料,师启用代号0133部队。4月全师抽调786人组成志愿团入朝参战,补入38军。9月整编,撤消担架连和运输连,整编后全师11209人。

1952年7月奉中央军委命令133师与46军138师对调,转隶46军,番号不变,同时以143师429团团直和46军及133师炮兵营合编,组建46军炮兵第二团,隶属133师指挥,每个步兵连增加一个炮兵排,配备2门60炮,2具火箭筒,机枪连增加一个57无坐力炮排,配备3门。9月6日--9日全师由广东江村、新街车站登车,12--14日到达辽宁安东,就地休整7天,补充湖南、湖北新兵1000名,51式手枪1390支,50式冲锋枪1343支,57无坐力炮27门,90火箭筒60具,轻机枪13挺,重机枪18挺。

9月21日全师13720人入朝参战,经过6昼夜行军到达顺川以北水洞站一线,军授予399团2营“团结巩固营”,进行整编,各团92步炮连改为战防炮连,397团迫击炮连改为高射机枪连,398、399团轻迫击炮连改为重迫击炮连,警卫连改为高射机枪连,42军独立37高炮营调归133师,全师13597人。

到11月7日133师接替42军126师西海岸长岘坊至汉坡公路以西的防务

1953年6月15日将房屋移交137师,撤回二线进行整编,将两个山炮营扩编为山、野、榴炮营,组成师属炮兵团,其中2连改为山炮1连,5连改为山炮2连,抽1、3、4、6连的9班组成山炮3连,1、3连改为野炮4、5连,由1、3连各抽一部组成野炮6连,4、6连改为榴炮7、8连,4、6连各抽一部组成榴炮9连,炮兵团番号为炮兵516团,各步兵团组成炮兵营,辖团属82迫击炮连和75无坐力炮连。各步兵营以机枪连为基础,扩编为重机枪连和82迫击炮连,并增编一个步兵连,师成立防化连,团成立防化排。?

1954年7月改为苏式武器师,将炮兵516团山炮营改为52防坦克炮营,各步兵团组建防坦克炮连和汽车连,步兵连的60迫击炮排改为重机枪排,取消火箭筒排。

1955年3月撤消各步兵团4、8、12连,397、398团4连补充入师工兵营,改为工兵2连和机械连,397团8、12连和398团12连调志愿军总部暂编3团,回国执行任务,399团8、12连和398团4连补入本团缺编单位。10月18日回国,21--27日到达驻地吉林延边地区,师部和炮兵516团驻地延吉市,397团驻地和龙县,398团驻地图门镇,399团驻地龙井镇。

1957年5月整编,减编399团,撤消各步兵团炮兵营部,全师8418人。

1958年3月397、398团互换防地,5月28日师高炮营开赴福建前线。

1960年399团恢复实兵团,397、398团3营依次改为399团1、2营,399团减编1、2营改为397、398团减编3营,399团减编3营不变,4月步兵团重建炮兵营。

9月底高炮营由福建归建。

1962年6月改为甲种师,担任总参战备值班师任务。

1969年1月参加珍宝岛作战,中央军委授予133师四位同志“战斗英雄”称号,师直工科干事杜永春、398团侦察排3班长周登国、师侦察连副连长陈绍光、397团侦察排战士于庆阳,给397团、398团侦察排记集体一等功。

1969年12月番号改为138师,各团依次改为412、413、414团。蔂

1970年2月与137师换防进驻吉林市。师部和炮兵团、414团驻地吉林市西郊,412团驻地九站,413团驻地永吉。

1973年师侦察连被国家体委评为“全国基层体育活动先进单位”。砗

1975年6月23日至7月17日移防江苏新沂,接替68军202师防务,师部和414团驻地新沂县城北,412团驻地新沂县城东,413团驻地郯城县,炮兵团驻地东海县徐塘庄。

1978年7月--9月与12军交接防务,移防山东潍坊,师部驻地安丘县,412团在诸诚县,413团驻地安丘县景芝镇,414团驻地诸诚县孟瞳,炮兵团驻地沂水马站。

济南军区授予412团2、5连、413团1营炮兵连、414团3营机枪连“硬骨头六连式连队”。

1979年2月抽调2314名战士参加对越反击作战。

1985年3月至1986年5月,赴云南老山地区执行对越防御作战任务,归67军指挥,战区番号为14军(乙)41师(乙),全师9890人在13.9公里的防御正面93个阵地坚守了335天,粉碎越军进攻和偷袭530多次,取得了对越防御作战和“9.23”、“1.28”两次出击作战的胜利,圆满完成了轮战任务。

1985年1月20日中央军委命令138师执行轮战任务,从136、137师、坦克8师和烟威警备区抽调252名干部,880名战士补充138师,3月11日师分18个列车梯队进行铁路输送,于3月30日到达云南文山马塘、平坝、德厚等地集结,1985年5月28日接替南京军区36师、偏马方向边防部队和马家湾方向侦察分队的防御阵地,5月31日回到山东驻地。

1986年4月18日--26日移交防务给兰州军区61师。歼敌2100人,俘虏1人,缴获枪75支(挺),电台5部,摧毁火炮29门,机枪154挺,汽车15辆,138师牺牲106人,伤314人,军委授予414团7连“攻坚英雄连”,成都军区授予412团6连、414团3连“坚守英雄连”,军委授予414团7连战士童培友“战斗英雄”,成都军区授予412团5连副班长宗建良,412团6连战士盛其顺“战斗英雄”,414团3营部副班长王刚“英雄通信兵”称号。412团5连集体一等功。

1985年10月46军撤消,改归26集团军建制,1986年10月开始整编,46军坦克团和高炮团改为138师坦克团和高炮团,3个步兵团改为摩托化步兵团,营属机枪连增加1个高射机枪排,炮兵连增加1个82无坐力炮排,炮兵营辖5个连,100迫击炮连改为122榴弹炮1连,107火箭炮连改为122榴弹炮2连,新组建3连,高射机枪连改为双37高炮连,105反坦克炮连保持不变。师炮兵团辖4个营,1营122榴弹炮营,2营152加榴炮营,3营130火箭炮营,4营反坦克营(1个100反坦克滑膛炮连和4个反坦克导弹连)。

师高炮营调归26集团军高炮旅建制,师警卫连改为警卫调整连,原46军技术侦察大队归138师建制,整编后全师3个步兵团,3个兵种团,直属通信、工兵、汽车营、警卫调整、侦察、防化、炮兵指挥连12394人。师机关和部分直属分队从安丘移驻潍坊原46军军部,414团移驻原师部营房,1987年2月整编工作结束。

坦克团前身1954年9月在河北昌平县阳坊镇组建,202师坦克自行火炮202团,由华北军区装甲兵带训,1956年11月归建202师,驻防江苏新沂,1967年6月调归济南军区装甲兵建制,改为济南军区独立坦克第4团,1976年2月改为46军坦克团,1978年9月调防山东潍坊市坊子区荆山洼镇灵山北。

高炮团前身于1962年3月由46军高炮大队改编组建的高炮71团,辖1、2、3、4营,依次改为133、136、137师和46军炮兵基干团高炮营,1975年改为46军高炮团,原1、2、3营归建原师,新组建57高炮营为1营,2营双37高炮营,1978年9月调防山东潍坊市坊子区马司公社。

1989年军区授予高炮团“基层建设先进团”。1991年军区授予高炮团指挥连“党支部建设模范连”,“基层建设标兵连”。

1989年5月22日7时至24日9时30分全师5000人和武器弹药,搭乘各型飞机69架次,安全抵达北京南苑机场,并在机场露营,6月3日在永定门、木樨园立交桥、大红门地区组织戒严,7月22日师3个兵种团先期回营,8月16--20日3个步兵团返回驻地,军委和济南军区分别授予413团8连和412团5连“卫国英雄连”称号,412团5连连长袁华荣“共和国卫士”,413团8连总政和中组部'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413团8连战士崔宝枝被中央军委授予“二级英模”光荣称号。

138师在解放战争中转战14个省,歼敌56735人。

第三篇:国民革命军四十八位兴国籍将军

国民革命军四十八位兴国籍将军

一、上将

1、胡谦

胡谦(1882-1927)原名寅文,字斡丞,后改字戆忱,江西省兴国县北门外瑶岗脑村人。国民党高级将领。曾出版发行《胡谦将军传略》等。其事迹载入台湾出版的《黄埔军校先烈传略》。

胡谦天资聪慧,磊落有大志,常以廓清寰宇、复兴中华为己任,勤奋读书。公元1902年,江西护理巡抚相逢时奉督练处令开办江西武备学堂,饬各县考选学生送省入学。胡谦从兴国应选赴试,名列前茅。入学后,他学习勤奋,为总办汪瑞凯、监督陈伯文、教官吴介璋等称许。未几,北京练兵处考选学生东渡日本深造,江西应选派四人,胡谦又以成绩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当选,和第一名的李烈钧一起,由江西巡抚夏时资送京应试,并于1904年东渡日本。到日本后,他先从私人学日语,继入武学校学学中等基本学科,如算术、代数、几何、日文等。振武学校毕业后,他被分派到联队入伍一年,其间当二等兵三个月,当一等兵三个月,当上等兵三个月。自此,始进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学习一年半。

在日本学习期间,他一方面不知疲倦地吸收军事、文化及其他各方面的知识,勤学苦练带兵本领。另一方面,积极向孙中山等先进分子靠拢,参加革命活动,加入同盟会。1908年学成回国,分发在江西袁州(今宜春市)任驻赣陆军第二十七协五十四标二营管带。从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胡谦训练有素,带兵有方,对士兵严格要求,威望很高。1911年10月10日,同盟会领导武昌起义获得成功,胡谦继九江、南昌独立后,也在袁州、临川、瑞州都督分府于萍乡,胡谦被推举为都督。随即,他将地方武装巡防队扩编,兵力由原来的一个营扩为四个营。军需处长胡渊是胡谦的胞兄,日本警监学堂毕业。与此同时,地方上又推举钟震川为袁州民政长。此时,三人之间关系正常,未发生任何芥蒂。

1911年11月,袁州都督府奉令撤销,胡谦任都督,所有都督府一切收支帐目一并移交江西都督府接收。袁州民政长钟震川在清查袁州都督府收支帐目时,发现身为军需处长的胡渊竟然贪污浮报,数额颇大。钟震川深感事关重大,便召开群众大会,将胡渊交付公审。时群情激愤,要示处决胡渊,钟震川迫于群众压力,只得交付执行。此事在胡谦和钟震川之间埋下了祸根。

1912年四、五月间,李烈钧任江西都督,并启用钟震川为内政司长,胡谦这都督府高等军事顾问。一日,钟震川出席都督府政务会议,胡谦也以高级军事顾问的身份列席。冤家相见,胡谦想起胞兄胡渊即是因为钟震川才命丧泉,于是一怒之下,拔枪将钟击毙。事发之后,同盟会的会员立即在江西召开支部大会,要求李烈钧惩办胡谦。李烈钧因与胡谦有同学之谊,并深爱其才,不欲加杀。但不杀胡谦又不足以服众,只得挥泪割爱,下令枪决胡谦,并交都督府参军长蔡锐霆在南昌城内东湖边执行。聪明的蔡锐霆暗窥李烈钧的左右为难的矛盾心情,在执行时,只朝胡谦胡扰打了几枪,说草草了结。其实仅一枪击中了胡谦的左肋,胡谦之妻暗中将胡谦纳入大缸中,运往上海医治。经过数月精心治疗,胡谦出院,捡回了一条性命。

1913年7月12日,二次革命开始后,李烈钧以为湖口是江西之门户,需要有掌兵大员坐镇其间,故特授胡谦以督办统税之名,实则密令其练兵,以固其咽喉要地。第二年,胡谦 1 又被调回省任讨袁军总参谋长。讨袁失败后,他和李烈钧、黄兴等再次东渡日本,待机而行。

1915年,胡谦等秘密回国。此时的中国军阀混战,封建割据,兵事迭起。胡谦在此其间,跟随着孙中山先生,辗转于广东、广西、湖南等省,或运筹,或督战,或办学,为国民革命政府立下了屡屡战功。1917年7月,护法战争开始,孙中山率领滇军和部分桂军等,抗击北洋军阀。但联军出师不利,败走湖南,当时,是胡谦经过认真分析形势后加以制止,献计截敌人,击败北洋军参谋长张怀芝的部队,扭转了整个战争的局面,终于反败为胜。胡谦的机智勇敢和卓民的军事才能,深得孙中山先生的赞赏。1918年西南军政成立后,任命胡谦为参谋部第一局局长,主持作战计划。

1919年,胡谦调任广东护国军讲武堂教育长。在这期间,他对学生严格要求,悉心调教。他经常告诫学生训练时要多吃苦,为的是战场上少牺牲。在生活上,他对学生则体贴入微,就连学生们在长途行军脚底起了泡,也亲自过问,并亲自端来热水给他们洗脚。在当时等级制度森严的军队里,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所以他深得学员们的爱戴。他为国民革命培养了许多英勇善战的栋梁之才,如蔡廷楷、刘绍汉、沈载英等一代名将多出其门下。

1921年,总统府参谋长李烈钧奉总统孙中山先生命令,率滇、赣联军北伐,胡谦也以北伐援赣别动军总指挥的身份参加了。在这次北伐战争中,再一次显示了胡谦的军事才能。初,联军驻扎在桂林,拟从湘入赣。后因叛军陈炯明部占领湖南,联军辗转不得行。是胡谦献计回师广东,再由广东入江西,并亲自对起草计划书,经过周密部署,率部由侧面入赣,收复多县。

1923年,胡谦任大元帅府高级参谋,随军政部长程潜出师西江,兼任程部之参谋,西江平定后,又任大元帅命令所所长兼增城防守司令。这时,陈炯明入侵东江,率领逆军近万人,由桂系名将林虎指挥,来势凶猛。而胡谦所率各部疲惫之师只不过千人,仍与叛军周旋达数月之久。最后终因驻守石龙之正面各军退却,胡谦陷入孤军作战的困境。面对敌人的围困,胡谦又出奇制胜,挽回危局。为了节约子弹,他规定非敌人达到三百米以内,不得开枪射击,同时设法寻找子弹代用品,初,他下令让城内居民按户按人征集石头送上城墙,用石头掷击敌人。石头用尺了,乃改用开水烫浇敌人。最妙的一着是用陈久的大粪,抬上城头,煮滚以后喷射敌人,使敌兵身上所沾之处,剧痛发烂,致使士气一落千丈。这样便大地挫败了敌人的强攻。

由于大军云集增城,士兵良莠不齐,加上城中烟馆赌摊,星罗棋布,一时出现士兵强买勒索行为。各商业店因不堪其扰,纷纷闭门罢市。胡谦意识到如此下去,不但影响军需、民用的供应问题,而且还会危及军民关系。这了军民相安,稳定秩序,巩固城防,胡谦亲临商会,召集各业商人,晓以利害,劝导开市,并下令以纪律较好的谭鸿支队出面维护市场秩序,兼负城内治安之责,授予谭为增城宪兵司令之职,令其日夜上街巡查,并于当街处决了几个强买勒索、聚赌滋事之徒,终使城中秩序安定,商店开市,军心日见稳定。

胡谦就是凭着这样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以及对国民革命的无限忠诚,带领官兵,固守孤城12个昼夜,直到1923年一月下旬援军的到来,里外夹攻,大败敌军。增城一战,牵制了敌军,使其不得直下广州,同时又使正面各军得以保全,为北伐战争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大元帅孙中山高度赞扬他说:“吾国数千军人之美德,复见于兹。”并论功行赏,任他为军政部次长,建国军北伐第三军军长。1942年10月,当时黄埔军校校长蒋 介石又委任他为黄埔军校首任教育长。

1925年,北伐军开始第一次东征,蒋介石任总指挥,先后收复东江、潮州、梅州等地,后因北伐军中滇桂杨、刘二军入广东以来,明抢暗夺,平日只顾收税索饷,无心东征,骄横不可一世,路人为之侧目,蒋介石恐慌其策反,又回师靖敌。胡谦则率黄埔学生千余人进攻猎德,一举歼灭赵成梁部,使得蒋得以一心指挥大军长趋广州,肃清杨、刘。第二次东征时,蒋介石任命胡谦为北伐总指挥部总参谋长。胡谦纵观当时形势,认为惠州是东江的重要门户,2 北伐的一大障碍,只有先破得惠州敌军,扫清前进道路,才有可能进入东江,清除陈炯明部。蒋 介石很快采纳了他的建议。由于杨坤如死守,惠州久攻不克,官兵伤亡过重,蒋介石气馁,并萌退兵之意。而胡谦则力主东征军继续猛攻,并调谭曙卿接任团长挥二团,终于攻下了惠州。

惠州大捷后,蒋 介石任命胡谦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师师长,留守惠州,兼惠州警备区司令。惠州地处沿海,素多匪患,加之被击散的敌军残部四处出没,危害治安,为了巩固后方,使大军北伐无后顾之忧,胡谦驻惠州二年,搜索进剿,不遗余力,不仅把惠州城治理得城泰民安,而且从黄埔军校毕业生中,遴选出赣籍学生五十名,调到十八师,把十八师建成一支能征征善于战的劲旅。

1927年8月,第四军军长张发奎率部移驻广州,与当时广东省主席李济深联系起来,图谋反蒋,他们共同密谋,准备从蒋的主力胡谦开刀。于是李济深下令胡谦的部队主力开往赣州,另由张发奎二十五师李汉魂进驻惠州。

李汉魂就是早年被胡谦击毙的钟震川的外甥。李汉魂为了公报私仇,表面上是尊称胡谦为革命老前辈,实际上却暗中策划谋害胡谦的勾当。一天,胡谦在往惠州公园召开军民联欢大会,欢迎李汉魂。不料,李汉魂却在答谢词中说要清算胡谦。胡谦此时方知中计,赶忙返回警备司令部。李汉魂率队尾追,并趁乱将胡谦乱枪射死。随后又以“胡谦畏罪潜逃,拒捕被杀”草草了事。一代英雄就这样倒在了乱枪之下,终年48岁。

胡谦一生追求孙中山先生,护卫国民革命政府,遵守三民主义,为国民政府立下了汗马功劳,卒以身殉职。他的一生虽然不算长,但在国民革命史上,却留下了许多以少胜多,以智克敌人,以奇制胜的佳话。蒋介石为奖励他的丰功,令南京政府追恤他为陆军上将。

二、中将

2、王根僧

王根僧(1898-1965)别名兆熊,又名更生,江西省兴国县城岗乡大获村人。1918年初入广东革命军,后入韶关讲武堂,毕业后,历任赣军排长、营长、团长。1925年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步科,任第四期第二总队一中队分队长,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二十六团参谋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第五十七师上校参谋处长。1936年任杨虎城西安绥靖公署参谋处少将处长,1936年12月参与发动西安事变,后任第一一七师副师长、代师长。1937年5月授陆军少将。抗战爆发后,参加了忻口抗战1939年1月任任第九十六军少将副军长,第七兵团副参谋长,在河南参加抗战,1945年6月凤邠师管区中将司令。1947年2月任新疆警备总司令部中将高参,5月任第42军副军长兼新疆警备总司令部南疆警备司令部副司令,7月任整编第42师中将副师长。1949年9月25日随董其武等在新疆迪化率部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起义部队改编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兵团第九军副军长,1953年8月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参谋长兼石河子农业试场场长,1955年任石河子管理处长。1965年冬病逝。

3、王隆玑

王隆玑(1905-?)别号伟弦,江西省兴国县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步科、中央军官训练团高级班毕业。历任第五军排、连、营、团长,参加台儿庄战役。1938年起任第五军野战补充旅副旅长,中央军校第七分校(西安)学生大队长、教导团团长,第四十六师副师长,第一六七师副师长、师长,1943年2月授陆军少将。1944年率部参加豫中会战。1945年后任第九十一军副军长,整编二十七师副师长。后任国防部高参。1949年到台湾。

4、王建煌

王建煌(1907-)别字浣欧,江西省兴国县高兴乡小春村人。黄埔军校第二期炮科毕业,中央军官训练团政治研究班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师排长,连长,营长,第三十六师 3 团长。抗战爆发后,任第二十三师参谋主任,参谋长,副师长,代师长。1946年后任陕西关中师管区司令,广西南宁师管区司令。1949年任国防部办公厅主任,总统府特派华中战地中将视察官。同年10月到台湾,任“国防部”参议,1960年退役。

5、欧阳焕

欧阳焕(1896-1969)名登资,字怀甫,江西省兴国县枫边乡密石村人,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南京中央军校中校兵器教官,1911年去日本东京大学留学。回国后历任教官,技士长,军事委员会兵工专科学校少将教育长,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研究委员会中将委员。

6、胡嘉诏

胡嘉诏(1887一1962)字检汝,江西省兴国县枫边乡坊坑人。国民党中将。清末秀才,后留学日本,获京都帝国大学士本科学士学位。归国后,致力交通建设事业,初任四川铁路工程师,1925年江西省道局成立,下设工务、总务两科,出任工务科长。1928年,任江西公路处处长,筹划全省地方公路建设,主持制定《江西省修治六大干线实施计划》,将赣粤、赣湘、赣闽、赣浙、景德镇湖口五大干线计划中的景湖线向南延伸,经乐平、万年至余干黄金埠与赣浙线相接,成为赣皖干线,另增赣鄂干线。限于财力物力,六大干线时停时续,在当年底完成赣粤公路的南昌至莲塘段。1932年3月,拟订“赣粤、赣浙、赣湘、赣闽四线并进工程计划”,经省务会议通过实施。其时蒋介石“围剿”红军,他任南昌行营公路处处长,负责抢修战时公路,保障军需物质供给与畅通。1934年全省新修公路里程2332公里,为民国时期年修公路里程最高纪录。在他主持督办下,赣粤、赣浙、赣湘、赣闽、赣皖线先后完工,但工程设计粗糙,施工简陋,质量低劣。1935年,调四川、贵州,主持西南地区交通建设,任川黔公路监理处处长、四川行营公路监理处中将处长。抗日战争时期,主持设计修建滇缅公路。1943年,奉命回江西,任省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兼任第三战区粮食管理处中将处长、长官司令部军粮处中将处长、中国工业协会江西分会主席等职。任内制订全省县市区街道建筑规划草案17条,制订房屋管理租赁规则19条,完成九江十里铺飞机场续建工程,修复战时被毁的南昌至吉安、吉安至泰和、赣县至南康公路,主持颁发《江西省城市建筑法》。1947年,当选国民代表大会代表。解放前夕赴澳门,任澳门大学土木工程学教授。后迁居台湾。

7、胡 信

胡信(?-1973)又名克文,别字元忠,江西省兴国县潋江镇筲箕村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父从商农。有田产数十亩。本县翊华高等小学毕业,兴国县立中学肄业,广州新亚英文中学肄业。陆军大学将官训练班毕业。1924年春由其伯父胡谦(时任广州大本营陆军部代理次长)保荐报考黄埔军校,同年5月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一队学习。毕业后任军校入伍生部教育副官、政治教官,第五期政治部上尉政治指导员。黄埔军校第六期第一总队少校区队长,军事委员会南昌行营警卫处警备大队长。江西永丰县长,三青团江西支团候补干事,陆军第四十七师政训处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五战区新编第二十三师第二旅代理旅长。1939年2月授陆军少将,任第二十三师师长。1944年春任第二十三军副军长。1946年起任整编第二十三师副师长,第二一三师师长,当选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1949年到台湾,任“国防部”中将参议。1973年8月7日逝世。

8、谢远灏

谢远灏(1900—1955)一说(1899~1979)字浩然。生于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江西省兴国县长冈乡塘石村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中央训练团党政研究班、陆军大学乙级将官班第四期、台湾革命实践研究院毕业。早年加入赣军,任队长、代理排长。1923年到广州,加入建国赣军(李烈钧部),任总指挥部讲武学堂学生队长。1924年11月军校毕业后历任教导第2团(团长王柏龄)排长、第1师(师长何应钦)连长、连党代表、第1补充师(师长严重)营长、第21师(师长严重)团附等职。1928年2月调升第2师(师长徐庭 4 瑶)政治训练处上校处长。7月调任第11师(师长曹万顺)政治训练处上校处长。1929年3月调任第3师(师长毛秉文)政治训练处上校处长。9月调任第3师(师长陈继承)第8旅(旅长李玉堂)第15团上校团长。1932年5月调升江西省保安第1旅少将旅长。1933年5月调任军事委员会南昌行营少将监察专员。1935年10月任中央各军事学校毕业生调查处(处长刘咏尧)少将主任秘书。1937年1月6日叙任陆军步兵中校。10月调任预备第1师(师长龙慕韩)少将副师长。1938年2月调任中央各军事学校毕业省调查处少将副处长。1940年7月19日晋任陆军步兵上校。1944年2月11日升任少将处长。6月27日获颁四等云麾勋章。1945年11月调任军事委员会少将参议。1946年5月入中央训练团南京分团受训。1947年11月保送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四期深造。1948年11月陆大毕业后派任国防部(部长何应钦)少将部员。1949年4月调任海军陆战队第2师(师长周雨寰)少将参谋长。10月调升海军陆战队(司令杨厚彩)少将参谋长。1951年10月晋任陆军少将。1953年1月升任海军陆战队(司令周雨寰)少将副司令。曾任“国防部”史政局专门委员,兼中央政治大学教授。1955年1月23日在台湾台北病逝。2月15日追晋陆军中将。

三、少将

9、毛麟义

毛麟义(1903-1938)字运生,江西省兴国县均村乡石溪村石背毛屋人。黄埔军校潮州分校四期。第27军46师276团团长团长。黄埔军校第四期潮州分校第二期(380人之一)步科毕业,历任排、连、营长,中校团副、参谋主任、中央教导总队武汉区队长、上校团长,参加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1937年冬奉命回赣招收青年参加抗日战争。1938初部队在湖南休整,5月毛麟义所在27军(军长桂永清)46师(师长李良荣)276团(上校团长毛麟义)开赴河南参加兰封会战。5月19日开始与日军土肥原14师团展开激战,敌我双方均有胜负。24日在力夺兰封城控制权的攻城恶战中,276团损失惨重,官兵大部为国捐躯。此时,毛团长亲自担任敢死队长并命所剩官兵、警卫、炊事员跟上,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上校团长毛麟义在挥刀砍杀掉几个日本鬼子时不幸被敌刺中数刀,为中华民族流尽最后一滴血,捐躯报国。蒋介石得知麟义阵亡流了几滴泪,称“运生国军楷模也”!追晋陆军少将。同时大骂桂永清等将指挥不力,还找了个中将师长押赴武汉执行枪决。

10、吕 锟

吕锟(1904~?)江西省兴国县潋江镇南门人。行政院行政人员训练班及中央训练团党政班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连、营、团长,四川荣经、江苏溧水、江西新余、江西新昌等县县长,第三战区司令长宫部高参室少将高参,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驻新四军军部少将联络参谋.陆军总部第三编练司令部蟠龙师师长。1946年3月授陆军少将,1949年到台湾。

11、李继煌

李继煌 江西省兴国县潋江镇南外村人。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2师少将副师长

12、李世椿

李世椿 江西省兴国县埠头乡人。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27师380旅少将旅长

13、李佐援

李佐援 江西省兴国县江背乡人,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4、刘华章

刘华章 江西省兴国县潋江镇人,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5、胡霖

胡霖(1900~1990)别号泽民,江西省兴国县鼎龙乡湖溪村人。黄埔军校第二期辎重科 5 毕业。中央训练团党政研究班第八期、中央政治学校高级班、台湾革命实践研究院第三期,圆山军官训练团政治作战班毕业。历任黄埔军校教导第二团辎重队长,入伍生部辎重科区队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兵站总监部少校副官,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兵站总监部济南兵站上校站长,军政部武昌兵站站长,第七十九师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三十六军政治部主任,第一0三师少将副师长,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少将参议,战地党政指导委员会委员。1946年起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高参兼政训室主任。同年底调国防部任政工干部训练班主任,国防部高参。1949年到台湾,1956年退役。

16、胡义宾

胡义宾(1906—1942),字履冰,江西省兴国县鼎龙乡湖溪村人。1924年,广东革命政府成立,组建北伐军,准备出师北上,打倒北洋军阀,统一全国。胡义宾闻听消息,高兴万分,立即奔赴广东革命根据地,考入了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他身材魁梧,臂力过人,在军校受训期间,学习努力,刻苦训练,很受校方的赏识。毕业以后,胡义宾随北伐军转战各地,在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北洋军阀的斗争中,英勇善战,屡挫强敌,以战功逐步摆升,历任陆军第五师政治部主任,团长及陆军第二十三师旅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七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胡义宾将军义愤填膺,表示要亲上战场与日本侵略军血战到底,誓死保卫祖国的神圣领土。不久,胡将军奉令随部赴抗日前线,与日本侵略军展开了殊死的搏斗。在鄂北、豫南几次与日军的激烈战斗中,胡义宾均身先士卒,奋勇作战,曾负伤两次。1940年春被提升为陆军第九十六师少将副师长。1942年春,根据中英共同维护滇缅路的军事协定,中国政府抽调数十万主力大军进入缅甸,维持滇缅路交通,和盟军共同打击日本侵略军。当时,胡义宾将军正在陆军第九十六师任职,根据上级的命令,他率部加入中国远征军的第五军战斗行列,进入缅甸作战。由于装备太差,人情地理不熟等不利因素很多,战斗非常艰苦。胡将军入缅后,立即视察部队,督促各级长官作好战备工作,并向缅甸人民宣传日本帝国主义是亚洲各国人民的敌人的道理。在平蛮纳大战中,胡将军亲临前线指挥作战,鼓励士兵奋勇杀敌,报效祖国,狠狠地打击了入侵的日军。不久,胡将军又奉令率部转移,因敌人破坏了铁道,胡将军只好率部徒步行军,翻越野人山,费尽千辛万苦,转入埋通。不料,日军先期到达,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中国将士行军月余,疲惫不堪,但胡将军为掩护大部队脱离危险,亲自指挥与敌血战。双方拼死血战,寸步不让。激战中,胡将军身中数弹,壮烈殉国,第二00 师师长戴安澜亦伤重殉国。第五军归国后,在广西全州举行大会,追悼阵亡将士,毛泽东、朱德送挽联、诗词悼念,周恩来题以“黄埔之英、民族之雄”,对戴安澜、胡义宾等予以褒扬。1983年11月,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他为革命烈士。

17、胡义康

胡义康(1905--?)江西省兴国县人,黄埔三期,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8、胡礼周

胡礼周,男,汉族,江西省兴国县鼎龙乡湖溪村人.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黄埔军校四期毕业。曾任江西保安司令部、南昌警备司令部少将联络参谋。

19、胡倚云

胡倚云(1913-1971)江西省兴国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中央军校洛阳分校军官训练班第四期(比照黄埔军校第八期),后任国民革命军南昌警备司令部少将参谋长。

20、黄定伍

黄定伍(1894-1951)又名黄定五,号才桂,江西省兴国县潋江镇西门口人。少将,师长。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科毕业,庐山中央训练团党政班第三期、中央步兵学校高级班毕业。参加第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历任排长、连长、营长、中央军校第十一期学员总队总队附。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部特务团长,第三十五集团军预备第六师参谋长、6 副师长、少将师长。1946年7月退役,1951年春病逝。

21、黄衍全

黄衍全 江西省兴国县潋江镇人。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粤、闽、赣边防游击总司令。

22、黄家伍

黄家伍,字省三。江西省兴国县潋江镇人。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十战区长官司令部少将参议等职。

23、黄邦霖

黄邦霖 江西省兴国县潋江镇人,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1944年8月任中美合作所第一特种技术人员训练班少将总队长、少将教育长。

24、黄 强

黄 强 江西兴国崇贤乡人。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25、黄天存

黄天存(1900-?)江西兴国国民党陆军少将,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1947年11月24日授予陆军少将。中美合作所雄村训练班教育长、忠义救国军总指挥部第六团团长(1941年夏编成)、忠义救国军总指挥部第二纵队第三团团长、忠义救国军第二纵队司令。

26、黄邦本

黄邦本 江西兴国潋江镇人。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27、黄子信

黄子信 江西兴国鼎龙乡人。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28、黄子祥

黄子祥 江西兴国鼎龙乡水东村人,联勤总部少将(在台晋升)

29、王定华

王定华 江西兴国埠头乡人。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30、温良

温 良(1907~?)江西兴国人。1925年到广州,人黄埔军校学习。毕业后参加第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警备团排、连长。中央警卫师特务团营长、代团长,第五十九师一七五旅上校参谋主任、参谋长.少将副旅长。1933年2月在江西与红军作战失利被撤职。1937年11月22日陆军少将。

31、萧 钧

萧 钧(1905-1946)又名萧大钧,江西省兴国县潋江镇萧屋村人,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曾任国民党军预备第六师少将参谋长,江西万安国民党江西省第三清剿区少将指挥官等职。

32、萧培元

萧培元(1900-1968)江西省兴国县潋江镇萧屋村人。中央军校洛阳分校军官训练班第八期(比照黄埔军校第十二期),民国37年晋升为少将高参,后任国民政府国防部联勤总部第一处少将高参。

33、萧桂荣

萧桂荣,男,汉族,江西省兴国县潋江镇东街人,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曾任福建福清师管区少将司令兼《党军周报》主编。

34、萧御寰

萧御寰(1906-)江西省兴国县潋江镇西门人。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1926年10月南京中央军校第六期,曾任国民革命军荆州宜昌师管区少将司令。

35、谢清华

谢清华(1908-)原名毓麟,江西省兴国县长冈乡塘石村人。黄埔军校三期、中央步兵学校高级班毕业,中央军官训练团将官班第十六期毕业。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排、7 连、营长,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一六九师副师长,江西赣南保安总团副总团长,赣南师管区副司令。1946年起任整编第四十二旅副旅长,第七十八军新编第四十二师少将师长、副军长,1949年任国军第70军少将高级参谋,同年去台湾。

36、谢寿麟

谢寿麟(1894-1976)号德徵,1894年5月生,江西省兴国县五里亭凤凰村(今潋江镇)人,陆军少将,历任江西武宁县县长、江西省田粮处副处长兼第三区战时粮食管理处少将副处长。1976年10月病逝。

37、曾庆业

曾庆业(1908-)江西省兴国县鼎龙乡茶岭村人。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1926年10月南京中央军校第六期,后任国民革命军整编第二十师第一四六旅少将副旅长兼政训处长。

38、曾伯熹

曾伯熹(1905~1939)江西省兴国县方太乡宝石村人。中央训练团党政班第五期毕业。参加第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排、连、营、团长,第十一师少将参谋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江西浔饶师管区少将司令官。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部高参。1939年冬在赣州病逝。

39、曾庆楫

曾庆楫 江西省兴国县鼎龙乡茶岭村人。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曾任国防部少将督察官。

40、蓝铁民

蓝铁民(1907-?),字兆吉,江西省兴国县长冈乡仁塘村人,1926年10月南京中央军校第六期,湖南步兵学校少将主任教官。

41、蔡 璧

蔡 璧 江西省兴国县社富乡社富圩人。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曾任二十三师少将副师长

42、蔡昌田

蔡昌田(1910-1987)江西兴国人,1930年5月南京中央军校第八期,后任台湾台南防卫司令部少将副司令。

43、陈泮藻

陈泮藻(1897年11月-1950年)字梓屏,江西省赣县社富乡(今兴国县)黄冈村人,国民革命军少将,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留学法国、德国,获理学硕士。曾任军事委员会北伐军总政治部宣传处少将处长,南京中央军校高级班教官,教育部参事,南京特别市教育局局长。1946年春去台湾后任中正大学教授,台湾师范学院教授、代理院长。1950年在台北逝世。著有《药用生物学》《中国温泉纪要》《文学批评》《国学概要》等。

44、张廷玉

张廷玉(1902-1938),原名声桥,江西省兴国县方太乡三角村人。黄埔军校三期毕业,历任连、营、团、旅长,抗战时任第3军第7师上校政训处处长,1938年12月19日在山西沁源抗战遭日机轰炸殉国,年36岁,追赠陆军少将。

45、张志朝

张志朝 江西省兴国县潋江镇人,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46、钟祥

钟祥 江西省兴国县潋江镇花兰井人,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民国三十七年任装甲兵团少将参议长。

47、钟铁斋

钟铁斋(1901-1967)江西省兴国县潋江镇背街人。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中央军校第四分校(广州分校)上校副官处长,后任国民革命军陆军总司令部少将炮兵高参。

48、钟开泰

钟开泰 江西省兴国县龙冈头人。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曾任陆军炮训部暨通信署政战部少将主任。

邱冠瑛 收集整理

第四篇:雷达生产沿革

雷达生产沿革 电子·航空工业是安徽军工系统的两个重要行业。

安徽的军用电子工业主要由雷达、雷达元器件和微特电机3 类产品组成。以0871 总厂系统为专业化生产基地的雷达生产,自1970 年投产后至1985 年底,已经先后生产了中低空警戒雷达、舰载警戒雷达、岸用对海警戒雷达、舰用对海对低空警戒雷达、舰用双炮炮瞄雷达、频率捷变雷达、引导雷达等366 部,远程警戒雷达天线197 台(套)及各种雷达通讯工作车箱957 辆。以4150 厂、4963 厂、4524 厂、4971 厂、767 厂和605 厂为雷达配套厂,负责生产为雷达配套的各种元器件,主要产品是:雷达高频元件、高频分机(接收机)、变压器、电源分机、杂波干扰机、雷达工模具、显示器、雷达车厢柴油机、雷达天线、小模数齿轮、变速箱、减速器及信号源等。微特电机是880 厂的主要军用产品,有拖动雷达天线用中频感应电动机及雷达自动控制元件自整角机等16 大类型号品种。

航空工业主要由航空仪表和飞机附件两类产品组成。351 厂是国内唯一的航空供氧装备专业厂,自1962 年至1985 年底,已仿制成功35 种各类供氧装备,自行设计研制成功35 种新型供氧装备,累计仪表产量28.2 万只,满足了国产各类飞机生产发展的配套需要。164 厂自1962 年建立起,为满足航空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从事非标准设备、专用设备的制造与改装,后逐步发展成为生产飞机附件的骨干企业,主要产品有:振动光筛机、轮档、螺旋千斤顶、综合油泵试验台、液压受台、油泵牵引车、副油箱、油泵、起落架、减震器等。

第一节 雷达生产沿革

安徽省雷达工业始建于1965 年。到1985 年,建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雷达专业化生产基地—— 0871 总厂系统。

1965 年9 月,第四机械工业部决定将南京720 厂部分产品的生产能力迁至安徽岳西县和六安县。先后建立了4971 厂、4150 厂、4963 厂、4524 厂、726 厂和605 厂6 个工厂,其中726 厂为雷达总装厂,605 厂为雷达车辆与天线制造厂。同时成立了指挥工厂改建工作的087 筹备处。1969 年5 月,第四机械工业部明确726 厂为总厂,统一负责六安605 厂以外的岳西5 个工厂的生产计划、物资和财务,其它4 个工厂为分厂。1972 年1 月起岳西5个工厂各自独立。

726 厂初步设计规模为年产581 中低空警戒雷达100 部、备份件20%,主要为空军生产雷达技术装备。605 厂承担雷达车厢的制造任务。

岳西5 个厂是按雷达专业化生产线组建的,分散型的组织不适应雷达的生产配套,致使各厂在1972 年未能完成国家计划,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1973 年7 月,第四机械工业部决定成立岳西雷达总厂,即0871 总厂,统一领导岳西各分厂的生产。1979 年6 月,605厂划归0871 总厂,加强了雷达整机生产的自身配套能力。

各厂在1970 年初投产后,接受了720 厂581 雷达的组装和调试任务,以及一○ 一四研究所408 雷达天线的组装和调试任务。接着又先后接受了中低空警戒雷达、海岸用警戒引导雷达、远程警戒雷达天线、舰用对海对低空警戒雷达和舰用双管57 毫米火炮瞄准雷达的转厂试制和生产任务。

从1972 年起至1985 年,在完善原产品技术性能和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进,研制出派生的雷达新品种,与海军训练基地共同试制改装了引导雷达,还试制生产了28 种雷达、通讯工作车厢和雷达电源站,为国防建设提供了数百部的雷达技术装备,其中3 种雷达获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 种雷达获电子工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第二节 雷达生产企业

一、○八七一总厂

电子工业部所属大型军工企业,由省国防科工办归口管理。

1973 年6 月,始建于岳西县,1984 年2 月,搬迁至六安市六合公路七里站北侧。辖6个分厂、1 个产品设计所、1 个职工医院、1 个技工学校,统称0871 总厂系统。其中6 个分厂均为中型企业,除605 厂建于六安外,其余5 个工厂建于岳西县。总厂迁至六安后,由原来的企业管理机关改为经济实体,即0871 总厂本部。经过调整到1985 年,所属有5 个分厂,即726 厂、4150 厂、4963 厂、4524 厂和4971 厂。

总厂系统生产、试制的主要军品是:581 中低空警戒雷达、354 舰载警戒雷达、405 岸用对海警戒引导雷达、342 双57 毫米火炮瞄准雷达、342—589 中低空警戒雷达、581PJ 频率捷变雷达、235 引导雷达、408 远程警戒雷达天线以及各种雷达车厢。到1985 年,共生产各种军用雷达336 部、雷达天线197 台(套)、各种雷达、通讯工作车厢957 辆。

1979 年以来,贯彻“军民结合”方针,在进行军品生产同时,开发生产了民用车厢、吊扇、测速雷达、电视机高频头、等浮电缆变压器、液压手推车、小模数齿轮等民品。

至1985 年底,总厂系统共有职工5416 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670 人;占地面积13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4 万平方米;累计投资8819 万元,固定资产原值8186 万元;拥有各种设备2926 台,其中无线电专用设备139 台。0871 总厂本部共有职工2756 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39 人;占地面积67.9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6 万平方米;累计投资2762.3 万元,固定资产原值3042.7 万元;拥有各种设备1217 台,其中无线电专用设备21 台。

至1985 年,总厂系统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9 亿元,实现利税4487 万元。二、七二六厂

电子工业部所属中型军工企业,隶属0871 总厂,由省国防科工办归口管理。1965 年9月,始建于六安县。1966 年初改建于岳西县,1985 年,迁至六安市。

该厂在总厂系统内主要承担雷达整机的装配、调试和包装出厂任务。建厂以来共生产、试制581 雷达225 部、354 雷达44 部、405 雷达33 部和589 雷达3 部。至1985 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2 亿元,实现利税1111.1 万元。

1983 年726 厂有职工967 人,经过调整搬迁,至1985 年末,全厂有职工352 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1 人;占地面积17.9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9 万平方米;累计投资2211.3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557.6 万元;拥有各种设备650 台,其中无线电专用设备10 台。

三、六○五厂

电子工业部所属中型军工企业,隶属0871 总厂,由省国防科工办归口管理。该厂原为南京720 厂的一个分厂,1965 年划出,1966 年改建到六安县,利用原六安农机厂改扩建。

605 厂在总厂系统内主要承担雷达整机、雷达天线、雷达车辆和雷达电源站的生产、试制任务。建厂以来试制、生产的主要产品有:雷达天线238 套、342 雷达12 部、雷达工作车288 辆、雷达油机工作车(雷达电源站)443 辆、雷达指挥车10 辆、天线车51 辆,其它军用车84 辆。到1983 年末,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 亿元,实现利税1075.5 万元。

至1984 年2 月撤销该厂番号,并入0871 总厂(本部)前,有职工1384 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14 人;占地面积51.8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7 万平方米,累计投资1967.9 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966.4 万元;拥有各种设备663 台,其中无线电专用设备13 台。

第三节 产品

一、581 乙雷达

726 厂产品。1971 年开始试制,1973 年研制成功。

581 乙雷达系L 波段中低空警戒雷达,是在581 甲雷达基础上改进的,主要特点是采用了动目标显示技术和微波集成晶放以及数种反干扰电路。整个雷达设备由两个运输单元装载,机动性能好,整机性能稳定可靠,调整使用和维修方便。亦可与敌我识别器以及测高雷达配合,作为引导之用。该产品相当于国外同类产品60 年代水平,累计生产225 部。曾援助阿尔巴尼亚、越南、柬埔寨等国。

二、589 中低空警戒雷达

0871 总厂、726 厂产品。1974 开始试制,1984 年试制成功,1985 年批准设计定型。

589 雷达是581 乙雷达的改进型,能较准确地测量目标的距离和方位,扩展了581 乙雷达的频段,改为双频段、双波束、双通道的动目标显示,提高了反干扰性能,加大了复盖空域。

三、581PJ 雷达

0871 总厂产品。1977 年开始研制,在空军第二研究所协助下,1983 年试制完成性能样机,1984 年投产定型正式样机,1985 年通过设计定型。

581PJ 雷达是在581 乙雷达上改装捷变频体制,能有效地对抗敌人的窄带或瞄准式干扰。采用频率捷变旋转磁控管,可以捷变频工作,也可以定频工作,能与581 雷达磁控管通用,实现两种不同磁控管的快速互换。捷变频和M TI 并存,可随意选用。原来的水银延迟线模拟对消器改成DM TI 数字对消器,工作稳定可靠。

四、354 警戒雷达

由726 厂、605 厂、4150 厂、4963 厂、4524 厂、4971 厂联合生产,以726 厂为主。1971年开始投产,1973 年通过设计定型,1976 年投入批量生产。累计生产49 部。

354 雷达系C 波段舰用对海对低空警戒雷达,能较精确地测定目标的距离和方位,给导弹制导雷达和炮瞄雷达指示目标位置,向情报中心提供目标的粗、精距离和舷角信号。采用快速变频抗有源干扰,固体熔石英延迟线抗异步干扰;采用喇叭馈电的上偏馈椭圆切割抛物面天线,安装在液压控制系统的稳定转台上,始终保持水平,不跟随舰艇摇摆;有航向复示系统,产生“返航角”抵消天线指向随舰艇航向改变而发生的变化,使天线按其方位进行控制,实现正北稳定。显示系统为指挥员提供全景显示。

1978 年,对后续生产的各批产品陆续作了技术改进,改进面为全机的70%,使产品战术技术指标均有改善和提高。1982 年,为装备053H 2 导弹护卫舰,工厂根据上级要求,将天线传动和相应的显示系统作了技术改进,使雷达天线转速由4~10 转/分改装为10 转/分和15 转/分两种转速,取消扇扫,并向情报中心提供方位。改进后的雷达称为354H 2 雷达,曾装备053HE 导弹护卫舰,出口埃及和泰国。354 雷达和快变系统1978 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五、342 炮瞄雷达

605 厂产品。1971 年开始试制,1977 年通过设计定型,1981 年正式投产,累计生产12部。

342 雷达是X 波段舰用双管57 毫米口径火炮射击瞄准雷达,接收对空三座标雷达和对海警戒雷达或光学瞄准镜的目标指示,进行单目标(飞机或舰艇)跟踪,能连续地测定目标的距离、舷角和仰角,并将所测得的3 个座标瞬时数据连续不断地输送给指挥仪,进行运算、预测并加入修正值后,控制火炮,进行射击。

342 炮瞄雷达采用比较先进的幅度比较单脉冲体制,具有抗倒相回答干扰、反频率瞄准式噪声调制干扰、反宽带阻塞式噪音调制干扰的能力。雷达馈线系统是宽带的,天线为卡塞格伦式,馈源采用四喇叭复合比较器,天线安装在液压稳定平台上,保持天线水平状态,不跟随舰艇摇摆。接收机采用典型的三通接收机,终端系统有全景示波器、A /R 显示器和E 显示器。1984 年初,0871 总厂组织人员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提出了新的342 雷达改进方案,以提高集成化程度为中心,决定对全机电路部分作全面改进设计,采用晶体—— 集成电路接收机,增加反距离欺骗抗干扰和故障自动检测措施,但因国内导弹驱逐舰的更新换代及双管57 毫米火炮系统存在的质量及选型问题未能解决,影响了工厂科研试制工作的进行。1985 年,报请上级批准,342 炮瞄雷达停产。

六、405 岸用对海警戒引导雷达

0871 总厂、726 厂产品。1971 年试制。405 雷达固定式1976 年通过设计定型,1984 年通过生产定型。405 雷达机动式1985 年通过鉴定。

405 雷达是C 波段岸用对海警戒引导雷达,能较精确地测量目标的距离和方位,也可以为导弹攻击雷达提供目标指示。405 雷达能在工作频带范围内跳频,具有线性接收机、对数接收机、圆极化装置、抗异步干扰装置,抗干扰能力较强。能抗积极干扰、海浪干扰、云雨干扰和异步干扰。具有数字测读装置、外置显示器以及功率、频率、灵敏度、射频包络等机内测试设备,使用和维修方便。该产品有固定式和机动式两种。固定式雷达天线配备了进坑道装置,当遇到强台风或敌机轰炸时,能迅速转入坑道隐蔽。机动式雷达分别安装在工作车、指挥车和油机车3 个运输单元内,天线配备了升降机构,结构简单、坚固,架设、撤收方便,整机转移半小时内可完成,机动性强。该产品最大发现距离111 海里,超过设计要求。1980 年后,对后续生产的各批产品作了大量技术改进,改进面为全机的70%多。

405 雷达1978 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79 年获安徽省科学大会奖。

七、235 雷达

4150 厂产品。1972 年与海军训练基地共同研制,1976 年完成设计定型投产,后出厂1部。1979 年改装出厂3 部,1983 年改装出厂1 部。

235 雷达是改装的“巨浪试验”引导雷达,将COH —9A 炮瞄雷达改装为反射和应答两种工作状态的跟踪雷达。改装的项目主要是将发射机、接收机除用原来的速调管本振、参放外,增加微带小型化接收场,自频调由一路改为单双两路,增加测距机和A /R 显示器等。1978 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2 年在国家首次下水发射运载火箭试验中,235 引导雷达以2.7 秒速度最先捕捉到目标,圆满完成任务。电子工业部授予4150 厂锦旗:“骑鲸蹈海,巨浪冲天,为国争光,再立新功。”

八、408 甲远程警戒雷达天线

605 厂产品。1968 年开始试制,1970 年改为试制054 甲雷达天线,1973 年恢复试制生产408 甲雷达天线,为408 甲雷达配套。1976 年通过设计定型,此后,又进行了技术改进。累计生产408 甲雷达天线41 部。

该厂早在筹建时期就承担408 甲雷达天线的生产试制任务。408 甲雷达天线系L 波段远程警戒雷达天线,采用背靠背体制的水平级化振子单元阵。背靠背天线分别工作于甲波段和乙波段,两波段同时工作时互为补盲。两天线共用一付反射网。

天线阵列宽度为16 米,高度为8 米,辐射中心距地面为6.39 米,天线最高点距地面10.54 米,其阵面口径为16×8平方米。天线自重在大盘以上约1.7 吨,连座车总重量约8吨。天线在风速不大于20 米/秒时,能以6 转/分正常工作;风速大于20 米/秒、但不大于25 米/秒时,能以3 转/分正常工作;风速大于25 米/秒、但不大于32 米/秒时,停止转动,但不产生永久变形。

九、雷达通讯工作车车厢

605 厂产品。为有关单位的雷达、通讯整机配套。0871 总厂迁至六安市后,设计和制造的车厢品种数量逐年增加,累计生产车厢32 种1000 余辆。

雷达通讯工作车厢既是装载雷达、通讯设备和电源站的运载工具,又是战备执勤的工作室和指挥室,具有机动性强、刚强度好、美观大方的特点。

第五篇:早期教育的沿革

早期教育的沿革

170年前,德国的卡尔·威特在早期教育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威特使早期教育给社会以影响。从这一意义来说,威特是早期教育的创始人。

让我们就威特提出“教育可以无止境地挖掘孩子的智力”这一点给当时社会带来的影响,重温一下早期教育的历史吧。

卡尔·威特的孩子出生后,在小卡尔还躺在摇篮里的时候,卡尔·威特就开始对小卡尔进行教育。对此,连威特的妻子都认为是浪费时间,因为她觉得自己的孩子并不那么聪明。镇上的老师都十分感兴趣地看着事情的发展。

然而,没过多久人们便不再暗自发笑了。曾一度被人们认为有点笨的小卡尔刚4岁就已成长得和普通孩子一样了,6岁时他的才能远远超过了同龄的孩子,9岁时才能便增长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

尽管很多老师抱着传统的看法认为孩子的智力是先天决定的。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反对威特。这里有威特牧师的一位朋友于1810年3月(小卡尔大约10岁)写给威特牧师的一封信:

“尊敬的朋友:您完全实现了您的诺言。您的孩子卡尔已成长为您曾经保证过的那样的孩子。不,他完全超出了您所保证的程度。10年前,您在我们的病友格罗比茨面前兴奋地说,不久您就要做父亲了,我曾热切地希望您能有一个健康的婴儿。您还说了一句令我难以忘怀的话:如果我能有一个身体健康的儿子,我一定要把他培养成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当时,我反驳了你。而且,从那以后我一直对您是否能实现您的愿望表示怀疑,我认为您的儿子能否成为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并不在于孩子的健康状况,而取决于他先天的才能。

“后来,格罗比茨告诉我说,您已经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一个曾经被老师看成笨孩子的瑞士少年教育成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孩子。当时我曾经对您说过,请允许我在亲眼见到您的孩子并判明其是否果真已如您所说的那样成长起来之前不下结论。

“您的孩子现在就在这里。我已经见过他了。他的确是一位巧妙地将孩子般的天真气质和大人般的老练风度浑然地融为一体的少年。他简直就是一幅十分珍贵的、富有活力的生动画像。啊!假如我被引到一间汇集着此类天才人物的房间里的话,我将会觉得我仿佛离开了地球上的人们,到了一个庄严的神仙世界。”

下载国民革命军沿革实录--02第二篇1931-1937(三)[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民革命军沿革实录--02第二篇1931-1937(三)[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央机构沿革

    中共中央机构沿革概要 时间:2011-06-30 来源:综合司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90年的光辉路程。在这90年中,我们党不仅在政治上由一个幼稚的组织发展为成熟......

    福彩中心组织机构沿革

    营口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 组织机构沿革 营口市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委员会办公室于1988年4月经市编委批准成立,隶属于营口市民政局领导的正科级自收自支事业单位。2003年9月市编委......

    山西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沿革

    山西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沿革(1945—2002)山西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沿革(1945—2002)○1945年8月一1948年10月,解放区的信用社隶属各县生产推进社或合作社领导,业务上银行帮助指导。......

    恩施州历时沿革范文

    恩施州历时沿革 2012-12-23 15:08来源:baidu.com 恩施州州域曾多次变动,固定形成于1936年。春秋为巴子国地;战国为楚地;秦属黔中郡;汉属南郡、武陵郡;三国先属蜀,后属吴建平郡、武......

    联合会组织机构沿革5篇

    绍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组织机构沿革 绍兴网 2012年01月30日 16:14:45 手机看新闻 绍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绍兴市文联)成立于1984年10月23日,是在绍兴市委领导下的全市文......

    社会保障体系的沿革

    社会保障体系的沿革 社会保障体系 开放分类: 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社会保障各个有机构成部分系统的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总体。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黄埔军校教导团沿革

    黄埔军校教导团沿革 由黄埔军校教导团演变而来的第1师和第2师是北伐军的主力。北伐结束后,教导团的种子仍旧展现在历次战役之中: 教导第1团:1925年8月编为第1师第1团后参加北伐......

    事业单位的沿革大全

    事业单位的沿革 “事业单位”的概念产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初,至少在1952年 “事业单位”这个特定词汇就已经出现在规范性文件中。1963年,在国家编制委员会代国务院草拟的《关于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