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东汉的盛衰学案(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

时间:2019-05-15 04:40: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东汉的盛衰学案(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东汉的盛衰学案(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

第一篇: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东汉的盛衰学案(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

第12课 东汉的盛衰

学习目标:

一、知识:识记东汉建立的时间、都城、开国皇帝;掌握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的内容;了解东汉衰败的原因。

二、方法:阅读比较法

三、情感: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一个朝代的盛衰决定力量在于人民群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从而为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提供很好的范例。

学习重点:东汉的建立与光武中兴

学习难点及突破策略:比较“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运用比较法和讨论法来突破难点。

学习流程:

【阅读质疑 自主探究】

一、阅读提示1、1、东汉建立的时间、都城、开国皇帝分别是什么?

2、刘秀的“柔术”治天下,采取了哪些措施?

3、看课本65页三幅图,明确分别反映了什么?

二、阅读提示2

1东汉衰败的重要原因有哪些?

2、我们知道的一些纪年方法有哪些?你能算出自己出生的那一年是干支中的哪一年吗?

三、阅读提示3

比较“兴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总结古代盛世局面的出现的共同原因,(提示: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统治者善于用人、纳谏;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行之有效政策的长期坚持,有持续性和稳定性等。)

【多元互动 合作探究】

结合课本学习小组共同讨论完成上述问题,如有差别,在生生互动或师生互动达成共识,也可求同存异。

【训练检测 目标探究】

一、知识目标检测:

1、东汉的建立者是谁()

A、刘邦 B、刘彻 C、刘秀 D、刘备

2、史称公元25年刘秀所建政权为“东汉”的原因是()A.因其统治区域相对于前朝而言在东方

B.因刘秀起兵于东方

C.因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代表了希望和生机 D.因刘秀政权的都城在前朝都城的东面

3、下列有关东汉后期统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出现官僚贵族把持政权的现象

B.不少大地主占有田庄,拥有私人武装

C.出现光武中兴

D.地方割据势力产生

4.、刘秀以柔术治天下,重振朝纲的措施有()

①先后九次下令释放奴婢和禁止虐杀奴婢

②废除王莽时期的苛捐杂税,恢复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

③提倡节俭、裁并机构、裁撤冗员

④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①③④

5.东汉后期走向衰败的表现中不包括()A.地方官员任免不受中央控制 B.官僚地主疯狂兼并土地 C.官僚宗族世代把持中央政权 D.大地主拥有私人武装

6.据专家考证,十二生肖之说起源于:()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东汉

二、方法目标检测

比较“兴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总结古代盛世局面的出现的共同原因

【迁移应用 拓展探究】

一、学习连接

1、刘秀简介: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公元57)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字文叔,蔡阳人,汉高祖刘邦九世孙。在位33年,病死,终年63岁,葬于原陵(今河南省孟津县西长道社)。新朝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刘秀与兄在家乡乘势起兵,与诸豪杰并争天下。公元25年,刘秀与更始政权公开决裂,在河北鄗城的千秋亭登基称帝,依照封建王朝“家天下”的传统,刘秀所建立的王朝沿用了其祖先的国号—“汉”,史称东汉或后汉。经过长达十数年之久的统一战争,刘秀先后平灭了绿林、赤眉、刘永、张步、隗嚣、公孙述等诸多割据势力和为数达百余万的大小农民起义军,使得自新莽末年以来纷争战乱20余年的中华大地再次归于一统。刘秀建立东汉以后,为了稳定和巩固封建统治,首先致力于整顿吏治,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他虽封功臣为侯,赐予优厚的爵禄,但禁止他们干预政事。对诸侯王和外戚的权势,也多方限制,。在行政体制上,刘秀一方面进一步抑夺三公职权,使全国政务都经尚书台,最后总揽于皇帝;另一方面,又加强监察制度,提高刺举之吏,又令全国共并省四百多个县,吏职减省至十分之一。刘秀还采取了不少措施来安定民生,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他统治的时期,史称“光武中兴”。公元57年2月,刘秀病死,留下遗诏中说:“我没有给百姓造福,后事一切都照文帝那样,务必从简,不要浪费。”刘秀死后的庙号为世祖,谥号为光武帝。

2、你怎样评价光武帝?

3、“兴武中兴”与“文景之治”在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是否有借鉴意义?

学后反思:

第二篇:第12课 东汉的盛衰

第12课

东汉的盛衰

主备

曹相文

参与 刘瑞强

韩德平蒙兴伟 谢君舂

张正文

基础识记 一.选择题

1东汉建都于:()学。学王学王A.咸阳

B.长安 C.洛阳 D.开封

学科王2.史称公元25年刘秀所建政权为“东汉”的原因是:()

学科王A.因其统治区域相对于前朝而言在东方 B.因刘秀起兵于东方

C.因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代表了希望和生机

学科王D.因刘秀政权的都城在前朝都城的东面

学科王3.在重视教育方面,两汉统治者都有非常举措,其中在洛阳建立多个皇家图书馆并扩大学科王学科王太学规模、在地方兴办郡国学的皇帝是:()学科王A.刘邦 B.刘恒 C.刘彻 D.刘秀

4.据专家考证,十二生肖之说起源于:()

学科王A、商朝

学科王学科王学科学科王王 B、战国 C、西汉 D、东汉

学科王5.东汉后期走向衰败的表现中不包括:()A.地方官员任免不受中央控制 B.官僚地主疯狂兼并土地

学科王C.官僚宗族世代把持中央政权

学科王

学学科王科王

D.大地主拥有私人武装

活动探究

王6.如果你是汉朝时的学生,你可能上的学校有哪些?

学科王

学王开阔视野

汉代的地方官学

汉代郡国学的首创者是景帝时蜀郡守文翁。汉武帝即位后,对文翁兴学一事极为赞赏。下诏令天下郡国仿效,设置学校官。从此,主持地方的官吏,渐次重视设置学官。

汉代地方政府中从事教育的官员,称郡国文学,又有文学官、文学博士、文学祭酒、文学掾、文学掾史等称谓。教学反思 学学科王学科王

第三篇:第12课东汉的盛衰

第12课 东汉的盛衰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光武中兴的主要内容以及东汉衰败的主要史实(重点)。

2、比较“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总结古代中国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难点).3、介绍天干地支表及十二生肖,教会学生换算农历与公历、干支纪年与生肖的方法。自主学习:

1.东汉的建立者是(),都城在()。

2.刘秀在位期间,扩大了台学的规模,在各地兴办地方官学——()。3.东汉时期的盛世被称为()。

4.出现光武中兴的原因

政治上: 文化上: 结果: 5.总结东汉衰败的原因: 巩固训练

1、下列帝王中哪位在惩治贪官方面成绩最突出()

A、汉武帝 B、王莽 C、汉景帝 D、光武帝

2、下列事件中,不属于光武中兴的内容是()

A、恢复田租到三十税一 B、裁并机构

C、任用敢于执法的清官廉吏 D、治理黄河

3、造成东汉后期拥有军政大权的州郡长官乘机扩大武装力量,形成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政权的历史原因是()

A、东汉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B、外戚和宦官专权

C、黄巾起义使东汉名存实亡 D、皇帝年幼无知

4、“光武中兴”中的光武帝是()

A、刘邦 B、刘彻 C、刘恒 D、刘秀

5、刘秀很注重文治,建立多个皇家图书馆。这些图书馆建在()

A、长安 B、洛阳 C、开封 D、镐京 课外拓展:

丝绸之路有海陆之分。陆上“丝绸之路”是张骞通西域后正式开通的。它从首都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西行,经武威至张掖至酒泉,然后到达敦煌。从敦煌西去,经玉门关、阳关往西的商路有两条,一条走昆仑山北麓,越过葱岭到大月氏,再西行大秦,称为南道;另一条沿今天的天山南麓,越葱岭的北部,西向到达大宛、康居等国,称为北道,再往西可抵大秦。丝绸之路的得名,是因为中国的丝绸最初由陆上道路运往地中海的西方世界,成为中国输出的最具代表性的商品。但它的更大贡献却是推动了东西文化交流,最显著的例子便是中国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后来都是由这条丝绸之路传入西亚再传至欧洲。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也是由此路首先向东传入中国的。因此可以说,丝绸之路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一条世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它不仅沟通了东西方文明,而且促成了这两个文明的相互渗透。目前,丝绸之路的研究已成为一门国际性的专门学问。

第四篇:第12课东汉的盛衰同步测验

第12课 东汉的盛衰 同步测试

基础识记 一.选择题

1.东汉建都于:()A.咸阳

B.长安 C.洛阳

D.开封

2.史称公元25年刘秀所建政权为“东汉”的原因是:()A.因其统治区域相对于前朝而言在东方 B.因刘秀起兵于东方

C.因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代表了希望和生机 D.因刘秀政权的都城在前朝都城的东面

3.在重视教育方面,两汉统治者都有非常举措,其中在洛阳建立多个皇家图书馆并扩大太学规模、在地方兴办郡国学的皇帝是:()A.刘邦 B.刘恒 C.刘彻 D.刘秀

4.据专家考证,十二生肖之说起源于:()A、商朝 B、战国 C、西汉 D、东汉

5.东汉后期走向衰败的表现中不包括:()A.地方官员任免不受中央控制 B.官僚地主疯狂兼并土地

C.官僚宗族世代把持中央政权 D.大地主拥有私人武装 活动探究

6.如果你是汉朝时的学生,你可能上的学校有哪些?

开阔视野 汉代的地方官学

汉代郡国学的首创者是景帝时蜀郡守文翁。汉武帝即位后,对文翁兴学一事极为赞赏。下诏令天下郡国仿效,设置学校官。从此,主持地方的官吏,渐次重视设置学官。

汉代地方政府中从事教育的官员,称郡国文学,又有文学官、文学博士、文学祭酒、文学掾、文学掾史等称谓。文学是地方学术官,职责与中央政府中的博士类似,除作为地方长官的学术顾问外,在建立起地方官学后,文学还负责进行教学活动,并向上司荐举“通明经术者”,推广教化等等。郡国学的学生称“文学弟子”、“学官弟子”、“校官弟子”、“郡学生”等,多为当地官吏的子弟,也有一些平民子弟。

郡国学的教育活动主要是传授经学和实施教化。一些发达的郡国学也仿效太学分经立官,进行专经教授。郡国学还是地方实施教化的得力工具。它不仅教授生徒,而且面向社会推广教化,移风易俗。郡国学经常通过“乡饮酒”、“乡射”等传统典礼活动,向百姓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以达到“教化万民”的目的。

汉代的地方官学在培养基层官吏队伍、促进地方文化发展、推广礼教等方面都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答案

1.C 2.D 3.D 4.D 5.A 6.可能在最高太学读书,也可能在地方郡国学读书,还可以在私学读书等。

第五篇: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 学案(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

第10课 “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

学习目标:

1、知道“楚汉之争”的原因,记住西汉建立的史实。

2、掌握休养生息,文景之治的基本内容。

3、能够分析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

4、认识文帝、景帝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作用。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引导学生从“秦王朝的覆灭主要是由谁完成的?”从而导入刘邦与项羽为争夺皇位而进行的长达4年的楚汉战争。

2、让学生演讲“楚汉战争”中的成语故事,由此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

1、秦王之后,自称“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他们为了

,进行了长达4年战争,史称“楚汉之争”。

2、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设都城于

,史称“西汉”。

3、汉初,一批有识之士研究秦亡教训,经常对汉高祖提出忠告,其中

的主张成为汉初施政的重要依据。

4、休养生息的客观原因是:

主观原因是:

5、汉初休养生息的措施:

6、文帝、景帝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具体措施

、。

7、西汉时期,把田租定为十五税一的皇帝的是。

8、最早提出废除“连坐法”和“肉刑”的是。

三、合作探究

1、楚汉之争与刘邦、项羽反对秦朝起义的性质相同吗?

2、秦亡汉兴的原因是什么?

四、展示反馈

小组内讨论,将结果展示给大家

五、系统总结

1、毛泽东曾经写过“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诗中的“霸王”是指()。

2、“楚汉之争”的根本目的:()

3、西汉末年,统治者实行轻徭薄税,发展生产的统治政策,其主观原因是()A.经济萧条 B.土地兼并严重 C.政治腐败,灾荒连年 D.吸取秦亡的教训

4、与项羽无关的成语()

A 四面楚歌

B 霸王别姬

C.完璧归赵

D 破釜沉舟

5、平时象棋中的“楚河汉界“来源于()巩固提升:

1、西汉王朝的第一位皇帝是()

2、西汉时期在位皇帝的先后顺序是()

①汉武帝 ②汉景帝

③汉高祖 ④汉文帝

3、、文景之治是指()

A.西汉初年的清明政治统治局面

B.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的清明统治 C.文帝、景帝时期社会安定局面

D.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

4、汉初采取什么措施改变荒凉萧条的景象,后来出现什么的结果?

5、汉初的统治政策和秦朝的统治政策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统治分别造成什么样的结局?

下载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东汉的盛衰学案(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东汉的盛衰学案(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