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概论复习资料

时间:2019-05-15 05:14: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播电视概论复习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播电视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篇:广播电视概论复习资料

广播电视概论复习资料 1、1864年,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发现电磁学基本原理。2、1865年,英国工程师约瑟夫·梅发现了硒的光电效应。在理论上说明可以利用电讯号传播图像,这是最早提出的电视传播原理。3、1884年,德国科学家保罗·尼普柯发明了电视扫描盘,它是电视荧屏的雏形。4、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亚历山大宫建立了全世界第一个公共电视发射台。从而标志着世界电视业的诞生。5、1958年5月1号,北京电视台开播,是中国第一个电视台。6、1925年2月1号,NHK的东京电视台开播,它是亚洲最早开播的电视台。

7、世界第一部电视剧是英国1930年播出的《嘴上叼花的人》。中国最早电视剧的是北京电视台播出的《一口菜饼子》,1958年6月15号。

8、美国著名的广播电视公司,“美国之音”VOA,“全国广播公司”NBC,“美国广播公司”A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

9、英国广播电视公司BBS

10、彩色电视制式三种:N制NTSC,S制SECAM,P制PAL

11、节目类型按四分法分为:新闻节目、教育节目、文艺节目、服务节目。

12、广播电视管理制度:

国营制度:广播电视完全有国家控制,从人事调配、传播内容到经费支持,均由政府的有关部门负责管理。不从事商业性活动,是政府的直接言论机构。

公共制度:是电视传播管理的特有现象。电视台既不为政府所有,也不为商业财团所有,国家不直接参与管理,而由国家特许的非盈利性公司或社会各界的联合体进行管理。这些管理机构实行独立自治,依照国家颁布的电视法规开展传播活动,经费来源主要是向观众收取“收看费”以及少量的广告费。

商业制度:电台、电视台由财团或个人控制,政府通过审批营业执照宏观管理。经费来源完全依靠广告收入。

13、接受的家庭方式:是对广播电视这种传播媒介的接受形态的一种形象描述,它也是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接受的个体方式,主要是强调广播电视接受的那种非社会的个体性的自由特征。

14、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

宣传功能、舆论功能、新闻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服务功能

15、音响含义:指除开人声、音乐的一切声音,包括自然声、环境声、动作声等。

音响作用:

1、原汁原味音响增强真实感

2、特定音响表现时间和空间

3、渲染、烘托环境气氛

4、能刻画人物形象和心里

5、音响还具有蒙太奇功能

16、媒介人物:就是在大众媒介中直接与受者进行交流的人,以自己的声音语音和形体语言传播信息起到传播媒介的作用。包括:现场报道的主持人、编辑、播音员、节目主持人。

17、电视新闻节目报道形式:

口播新闻、图片新闻、图像新闻、现场报道、访谈新闻、字幕新闻

18、电视消息类新闻节目特色:

篇幅简短、时效性强、动态性高、内容新鲜、形式多样、题材广泛

19、电视记录片:指针对某一真实的现实的或历史的生活事件或人物作一种专题性的系统完整地记录报道的电视节目。

20、电视新闻调查:就某一重大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作深入调查的节目形式。通过研究做出分析解释,以引起人们与社会的思考,它是电视新闻进行深度报道的一种形式。

21、有线电视:又称电缆电视或闭路电视。是利用同轴电缆或光缆传送电视节目的一种电视传播方式。

优势:

1、不受外来电波的干扰,信号稳定,电视图像清晰,收视质量高。

2、节目容量大,可以解决电视频道资源有限的矛盾。

3、有线电视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接近性,可以形成相对稳定的对象群体。22.、卫星广播:指从通信卫星转播电信号,利用卫星接受天线的传播方式。

优势:传输距离远、覆盖面广、信号质量好、传送节目数量大

23、电视剧类型:

按创作风格分:戏剧式、小说式、散文式、报道式、纪实性

按题材尺度分:历史剧、现代电视剧、传记、军事题材、言情、儿童、神话 按构成方式分:

1、电视短剧:又称电视小品。

特点在于:①短小精悍,言简意赅 ②取材自由,富于哲理 ③情节奇巧,小中见大

2、电视单本剧:是一个一次能完整表演的电视剧样式,要求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有情节的完整脉络,相当于文学中的短篇小说,戏剧中的独幕剧。

特点在于:结构完整、人物集中、情节紧凑

3、电视连续剧:是一种分集播出的多集电视剧样式。

特点在于:①、叙事式的表现手法 ②、开放的艺术情节 ③、悬念式的艺术结构

4、电视系列剧:也是一种分集播出的多集电视剧样式,与电视连续剧的区别是没有一个连贯的故事情节,每一集或几集构成一个完整的单元,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特点在于:统一的故事类型、稳定的中心人物、单元式的艺术结构。

24、声画关系:

一、声画合一:声音和画面是同步的,即声源在画面之中。声画表现同一内容。主要用于纪实性节目。

二、声画分立:声音和画面不同步、不温合,但二者在内容上相互关联,在声画分立的组合中,声音和画面实际上有着自己的相对独立方式。主要表现在新闻性节目的画面与解说的关系。

三、声画对位:电影中声音和画面形像各自独立又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声音和画面形像分别表达不同的内容,各自独立发展,即在形式上不同步、不合一,但两者又彼此对列、彼此配合、彼此策应,分头并进而又殊途同归,从不同方面说明同一事物的涵义。这种声画结构形式,称为声画对位。它是一种声画结

合的蒙太奇技巧,能产生声音和画面形像各自原来不具备的新的寓意,包括对比、象征、比喻等效果,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享受。

25、广播电视新闻性节目的基本形式:

现场直播:或称现场转播、实况直播,是一种与事件发生、发展以及结束同步传播的报道形式。

优势:

1、时效快,可以获得与事件变动发展的同步感。

2、广播的现场同期声和电视的现场全景、全貌都极易造成一种现场感。

3、赢得受众的参与感和亲切感。

记录报道:广播电视记者运用录音、摄像设备或文字,将现场新闻采访记录下来,经过编辑、制作进行报道的形式。

分类:

1、口播新闻:直接对文字稿件进行报道的形式。(迅速、机动灵活、时效性强)

2、录音录像报道:运用录音或录像设备记录下现场的音像并配以记者的口语解说、采访等进行播报的一种形式。

连续报道:按照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连续进行报道的形式,在连续报道中,每篇报道都构成整体中的一部分,或环环相扣,或层层深入,从整体范围内揭示新闻事实发生的全过程。

分类:

1、追踪式连续报道:多用于事件新闻,随着新闻事件的发展全过程,采取由现象到本质的方法。(悬念性强,思辨性强,社会影响大,并且能弥补广播电视传播手段选择性与顺序性的不足)

2、积累性连续报道或称系列报道:适用于非事件新闻针对某一新闻典型进行多侧面、多角度的报道。每个侧面或角度构成一条相对独立的新闻报道,又构成事实整体中的一个环节。(拓宽报道范围,使观众更充分的了解事态的发展,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第二篇:广播电视概论

广播电视概论作业

(六)一、当前我国电视媒体频道管理有几种模式?

目前国内电视媒体的频道管理主要分为部门中心制、频道中心制、频道公司制三种。有部门中心制到频道公司制管理发展是国内电视媒体的发展趋势。频道中心制是由部门中心制到频道公司制的过渡阶段。

二、什么是制片人中心制?简述我国制片人中心制的特点。

频道中心制也成频道总监制,是基于受众市场细分理论和准确定位理论而形成的以频道为单元,构筑自己的节目平台和经营创收平台;不同频道根据自己频道手中的专业化对象确定节目框架、栏目构成及频道经营策略,已形成自己的频道特色,满足观众的专业化需求,对频道内的栏目设置和节目日常管理、人力资源使用、报酬分配等实施统一管理的现代电视媒体管理模式。

我国制品人中心制的特点:

①制作单位相对独立,权力相对集中,有利于提高节目运作效率。

在栏目内部,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这种动态化管理能使每个工作人员保持一种良好的竞技状态。

②制片人有经费开支权,无广告经营权。

一般来说,为统筹、整合广告资源,除个别频道外,绝大多数栏目没有自身的广告经营权,节目经费由节目中心或频道统一拨给。电视台根据各个栏目的不同情况与制片人签订责任书,在责任中规定各制片人节目的开支比例,并实行账目的监督和逐项审计,保证财务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③制片人在人事管理权受限。

在人事管理上,根据电视台各栏目和节目任务的大小,台领导决定制片人使用人员的人数,外聘人员要报台里备案,台里保留对外聘人员的否决权,以保证对外聘人员的高素质要求。

三、为什么说我国现在还没有真正进入到“主持人中心制”的时代?

① 是机制问题。美国从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电视也开始快速的频道化,频道的竞争变

得非常激烈,因此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如奥普拉等著名的节目主持人。而反观我国,当每年拥有相同学科背景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毕业生涌向各地电视台时,我们很难畅谈什么主持人个性化;当屏幕上的俊男靓女们用稍微稚嫩的声音纵谈世界及国家大事时,我们很难不对其权威性发出质疑;当金牌主持人们由于成名开始掌握行政大权,甚至逐渐退居幕后专心做起领导时,我们不得不为他们惋惜。这一切都归根在于机制的问题。②从主持人素质上来说,且不说我们是否具备了从记者到名记者再到主持人的条件,在节目中,我们的主持人能真正运用自己睿智驾驭环节、分析时间、提问采访对象的少之又少。我们不是没有堪当重任的人才,而是高管们应该摒弃刻板成见,大胆用人,受众对于那些字正腔圆、照本宣科的程式化、概念化的采访与主持风格已经厌烦,在这样一个信息高速膨胀的时代,人们渴望对信息的解读,而解读信息需要的使用有着丰富的阅历和智慧,出色地口才及个人魅力的人来引导大家透过时间的表象逐层挖掘背后的深度,从而解受众之惑,使事件得以正本清源,做不到这点,我们无法相信中国已进入主持人中心制的时代。

第三篇:广播电视概论

广播电视概论.txt台湾一日不收复,我一日不过4级!如果太阳不出来了,我就不去上班了;如果出来了,我就继续睡觉!录音新闻

一、定义:是带采访音响和解说语言的消息,它是广播音响报道中最常见的新闻体裁之一。

二、特点:

1、是消息,具有消息的一般特征

2、用“音响”说话,增加新闻的真实感,可信度和现场感

3、音响增加了新闻的可听性

4、比文字消息有更大的信息量三、一般的写作要求

1导语:a导语后要有记者与新闻体裁的介绍。如“请听记者XX发回的报道”b一般不念标题(记者也不写标题)c介绍格式,也可放在消息的最后,如“以上是记者XX报道的” 注意:导语只需交代其中最重要的两三个要素

事件性新闻:侧重强调何时、何地非事件性新闻:主要提示何故、如何

2结构——非金字塔结构

a螺丝型结构:“螺丝帽”取最重要、最新鲜、最吸引人的事实写在导语里,“螺丝杆”的写作主要有三:时间顺序法、逻辑联系法、前两者结合法

b金字塔结构

四、录音新闻的主体

音响导入法:即录音新闻的主体从音响开始,献出音响,后混压(压低混播,即将前面音响声音压低,压低后声音渐渐消失,不等消失即出播音员或记者正文的声音)

2、文字导入法

3、音响结束法

4、文字结束法:音响中缺乏用来点睛结尾的内容;可能有,但是讲话人讲得不够精彩,或语言上的原因不适合用来结尾。

5、音响夹心法

录音新闻中需要捕捉哪些音响:用音响再现新闻场景;用音响寻求事实依据;用音响替代重要引语。

运用音响要注意:要综合音响的运用留下空间;音响不是语言的简单重复;音响的选用要典型;音响的选用要精练;音响要清晰;音响出现一般来说越早越好。

常见问题:

1、到达新闻现场要做的三件事情:观察现场,尽快确定典型的现场音响;了解事实经过;寻找,尽快确定要采访的相关新闻当事人。

2、做好录音采访(预见性,话筒应该什么时候打开,找到录音的最佳位置,采访时避免抢话)

现场报道

定义:记者在新闻现场将音响采集(包括对现场当事人的采访)与解说词同步完成的一种广播新闻样式

形态:

1、直播:现场报道在现场直接播出,报道与接收同步

2、录播:现场录音回来后再经过剪辑播出

特征:

1、同步性和不可分割性,记者说话的声音与新闻现场的背景音响是同步的2、地点不可变性

3、即时性(现在进行时)

录制要求:(现场报道对体裁自身的要求)

1、一般没有写作过程,要求记者边看边说

2、现场报道只能有一个新闻现场

3、新闻报道主述人身份必须是记者

4、现场报道时间(1分30~5分钟内)

结构要求:

1、记者的自我介绍

2、记者对现在时间以及所在现场(位置)的介绍

3、记者对新闻现场、新闻事件的描述

4、记者对相关人士的现场采访

5、接着对新闻事件的简单分析(视具体情况看是否重要)

6、记者对新闻的简单概括、总结 开头:及早交代新闻事件的时间、地点以及为什么等要素 主体:一般采用顺序方法,结构顺序与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一致 结尾:把新闻事件的结构交代清楚,给听众以3完整的概念,并使之有所回味深思

对记者的要求:

1、高标准的即时描述

2、情绪饱满要求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流畅的叙述能力

3、抓住真实的、典型的音响,不搞虚拟的音响

4、选好报道位置,重视背景音响

解说说什么:介绍:报道开头地点、时间、事件的概貌、自我介绍、背景材料 描绘:重要场

面、场景、典型细节、人物外貌 串联:时间的片段之间要有过渡性的解说 评议:不可太多太直,通过描绘现场情景来表达怎么说:主要抓动感,用进行式语言;语言简洁,句子要短;紧扣音响现场,音响要给予描绘和解说。

现场直播

一、定义:是对一个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同步进行报道的大型广播新闻形式,它以新闻现场的实况为主要声音信号源,以新闻现场事件为主要报道内容。

二、流程:确定选题—了解内容—研究方案—勘察现场—确定分工—准备文案—准备预件—现场布置—现场直播

a了解内容:

1、新闻发生发展过程

2、新闻背景

3、新闻中的知识点、难点

4、新闻涉及的人物和范围

b研究方案:使用哪个种类进行播出,确定是否要请嘉宾与哪些部门进行协调,需要哪些设备

c确定分工:(50~60人)总撰稿人、总串联主持、前方记者、直播现场总编导、热线导播、音频信号传送(技术人员)、现场监听

d准备文案:开场白(片头、片花)、呼号、主旨、现场涉及有关嘉宾人员

e准备预件:小卡片、准备必要的点评、结尾(成功与失败都要考虑)

现场直播 现场报道

重大新闻 不一定是重大新闻

全面 全程 一个点 一个局部

大型报道 比较短小

主持人解说为主 记者解说为主

(第六章)广播节目的策划系统:听众调查与研究、广播节目的定位、节目策划与编排 听众调查与研究

1、听众构成研究a物理构成:按听众性别、职业、年龄、学历等人口学特征来区分听众构成b逻辑构成:忠实听众、重度听众、稳定听众(鼓励);游离听众、轻度听众(留住);非听众、潜在听众(争取)

2、听众收听倾向研究:指听众选择听某频率的潜在原因

3、听众收听习惯研究:指听众长期形成的收听形式。通常包括收听的时间和地点。广播节目定位(竞争定位、市场定位、品牌定位)

a竞争定位:

1、市场份额法:特定时间段内收听某一频率或节目的人数占同一时间所有收听广播的人数百分比。

2、SWOT法:strengths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threats威胁

b市场定位:

1、传播集中度:目标听众群的定位越准确,传播方向就越集中

2、市场集中度:听众占有率和听众广播节目接触率

c品牌定位:节目主持人;节目内容(主题、音乐、板块结构、类型与风格);听觉识别系统(频率的呼号与名称、节目名称、频率节目的宣传口号、标识音乐、片头片花);行为识别系统(其他媒体做广告、听联谊会、出版书籍、光盘衍生品)

差异化

节目:内容策划、音乐选择、风格选择、编排策略

主持人:声音表现、语言组织、主持风格、个人魅力

在播包装:片头设计、片花设计、频率呼号设计、节目口号

离播包装:节目活动、节目可视广告、节目纪念品、节目衍生品

广播节目编排与策略

市场编排策略:针锋相对策略,反向策略

控制听众流动策略:带状策略(同一档节目安排在每天称相隔数天同一时间播出)、板块策略(将风格相近或目标听众群相近的节目编排在一起)、导入策略(借助高收听率节目来带动低

收听率的节目)

广播节目策划书的撰写

节目构想(符合时代潮流、符合目标听众群的需要、符合电台节目需要和整体风格、经费来源障碍、有独创性)

2、节目名称(与节目内容相符、简洁响亮、易懂、具有时代感)

3、节目对象

4、节目类别

5、节目宗旨

6、节目长度

7、播出频率

8、播出时段

9、预期效果

10、经费预算

11、制作团队简介

12、支持人简介

13、节目内容(单元、流程)

广播节目类型

按播出性质分:新闻性节目、教育性节目、文艺性节目、服务性节目

按节目表现形式分:广播新闻节目、广播谈话节目、广播戏剧节目、广播娱乐节目、广播音乐节目、广播信息服务类节目

节目宣传口号:是一句针对听众的、站在听众立场上考虑的短语。

广播播出最为黄金时段:6:00~7:5912:00~12:5917:00~18:59次黄金段:8:00~11:5921:00前后

广播谈话节目(网上找下分类)

要求:把握导向(政治、政策、法律、人生观、道德观、知识性);引导得当(纠编、纠错、节奏、情绪);言之有物;语言丰富。

处理棘手问题

1、支持人机智沉着面对,讲究引导方法,既不可简单化地讲大道理,也不能不加分析地迎合、趋同

2、应该从听众的理解角度出发,以和观众同等身份的“参与者”而非“教育者”的方式,对其失之偏颇的观点加以引导。

3、注意适度的语言交锋。当嘉宾的观点和支持人产生矛盾时,支持人应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引起争论,从而牵引出一些新的认识;少设计封闭性的问题,尽量提出开放度比较大的问题;主持人要善于广播捕捉现场嘉宾观众谈话内容中可以产生碰撞火花的思想交汇点。

广播节目的传播优势:

1、门槛低(只要求有视听即可)

2、流动性很强,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太受外界环境影响)

3、兼容性好(开车、做家务时都可听广播)

劣势:

1、无画面,所以在理解和记忆信息上有局限(故称“浅层传播”)

2、不易保存

以下是必考题,网上答案太多,自己看下吧~

广播当中最高规格的评论形式是()

广播评论十分讲究议论,其根本目的是()

广播新闻栏目编排的主要工作内容有哪些?

录音专稿(通讯)一般的采制流程是什么?

珠江电视台(据说书上有)

第四篇:广播电视概论

2、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学是研究广播电视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一般包括广播电视基础理论、广播电视应用理论、广播电视决策理论和广播电视历史研究四个方面。

AOL美国在线、HBO美国纽约电视网、TNT特纳电视网、NBC全国广播公司、ABC美国广播公司、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BBC英国广播公司、NHK日本广播公司

5持着高频载波的频率特性,但包络线的形状则和信号波形相似。调幅波的振幅大小,由调制信号的强度决定。调幅波用英文字母AM表示。

6号的大小决定,变化的周期由调制信号的频率决定。已调波的振幅保持不变。调频波的波形,就像是个被压缩得不均匀的弹簧,调频波用英文字母FM表示。

7电视制作机构制作的、供播出或交流的具有特定内容和形式的电视作品。

9一个不同类型电视节目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的、相对稳定的整体。

10或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信息。

11视娱乐节目注重强调参与性,一般有一定数量的特邀现场观众参与节目,电视娱乐节目从内容上讲与综艺节目有颇多相似之处。形式:游戏竞赛,赛事,真人秀,资讯,演绎 众以音乐审美感的电视艺术片种

13.形成的一种电视化文学体裁。

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过程: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

媒介发展的五个阶段:符号媒介、手抄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网络媒介

A、NTSC制1953年起源于美国,这种制式电视机成本较低,兼容性也好,缺点是色彩不稳定。

B、B、PAL制1962年起源于西德,这种制式的电视机性能最佳,收看效果好,但成本高。

C、SECAN制1966年起源于法国,电视机较NTSC制的效果好,但不及PAL制,其缺点是成本较高,兼容性能差。

A、国营制度行:广播电视全部有国家控制,从人事调配、传播内容到经费支持,均由政府的有关部门负责管理。一般不从事商业性活动,是政府的直接舆论机构B、公共制度型:之一制度是电视转播管理的特有现象。国家不直接参与管理,电视台既不为政府所有,也不为商业财团所有,而是由国家特许的非盈利性公司或社会各界联合体进行管理。C、商业制度型:电台、电视台由财团或个人控制,政府通过审批营业执照进行宏观管理,这类电视台的传播经费来源完全依靠广告收入。

45、美国广播电视业发展现状的特点:

A、聚合与分化窄播共存 B、商业台与非商业台共荣、商业台只要通过争取广告生存、运作C、新闻资讯与娱乐的并重

6A、娱乐性节目占大多数B、节目具有强烈的平民性C、以女性和年轻人为和主要收视对象D、奉行收视率至上主义

7、电视节目分类的意义:

对观众的意义:对于电视观众而言,电视节目分类是指导其组织和安排自己的收视行为,使电视收视能更好地满足自己的收视需求和心理需求的重要参考标准 对学术研究的意义a、在传播学的研究中,对大众文化、商业文化的社会影响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b、电视节目制作同样是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c、完善的电视节目分类体系还是

电视节目研究系统化发展的基础 对电视产业的意义:在电视节目的制作、编排、销售、评估等各个方面,电视节目分类系统都有显著的作用

四分法:新闻性节目;教育性节目(社会教育、学科教育);文艺性节目(包括娱乐性节目、综艺节目);公共服务性节目(包括广告)六分法:新闻类节目、言论类节目、知识类节目、教育类节目、文艺类节目、服务类节目

11、谈话类节目的分类:新闻时政类谈话节目、社会生活类谈话节目、情感交流类谈话节目、专业话题类谈话节

12A、针对性、时效性强B、感染力强,表现手法多样C、图文并茂,有助于背景材料的提供D、具有强烈的现场感,使受众身临其境之感

1优势:a、迅速及时b、具有伴随性c、成本低d、高普及率劣势:a、信息量低b、表现方式单一c、不易保存

四分法:新闻性节目;教育性节目(社会教育、学科教育);

文艺性节目(包括娱乐性节目、综艺节目);公共服务性节目(包括广告)

六分法:新闻类节目、言论类节目、知识类节目、教育类节目、文艺类节目、服务类节目

3、如何营造电视谈话类节目的现场氛围

A、情境。谈话交流时的情境会影响到参与者的期待、参与者对意义的接收与其后续的行为。具体地说,又可详细分为如下几类:

(1)物理情境。谈话场所的环境布置、色调、光线、交流者的声音音量等物理因素都会影响谈话主题之间的沟通,制造不同的谈话氛围。

(2)社会情境。在演播厅内的谈话交流和在外景谈话交流因场合的不同,沟通的内容与方式都有所不同。

(3)历史情境。历史情境指的是:过去的事和特定参与者之间前次沟通所达成的共识。主持人在与嘉宾或观众沟通时,对于刚才提过的话题,或者大家熟识的事物,常常不需要完整地表达出信息,对方就可了解我们所说的话,因为过去的沟通信息已成为现在沟通的历史情境。

(4)心理情境。交流者的心情也会影响到沟通,我们都知道,心情好时与郁闷时,沟通的方式会有所不同。(5)文化情境。不同文化,其沟通方式也有不同,利用文化的差别进行趣味性交流,往往能取得很好的场上效果。

B、对象。每个人都有其不同的沟通方式以及理解方式,所以在沟通时对交流对象性格、文化层次、社会背景的了解就显得比较重要了,这是为了避免造成误会,并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对象的交流愿望。

C、信息传递通道。信息形成后需要通道来传递。我们通常的信息传递方式有“口语”以及“非口语”的表达,语言(声音)、香水(嗅觉)、动作(视觉)、拥抱(触觉)等等,都可当作信息传递的通道。

D、反馈。要了解自己是否理解对方的意思,或者是对方是否了解你说的话,反馈相当重要了。反馈避免了歧义,使谈话取得效果,体现了交流的互动性,促使沟通继续向既定的方向进行。

4一、政治素质:主持人必须首先要有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准和较强的政策观念。

二、业务素质(一)主持人要具有深厚的知识底蕴和文化修养

(二)主持人应具备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主持人应具备一定的临场应变和即兴发挥能力

(四)主持人应具备个性鲜明的主持风格

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完善的人格:知识和素养是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

5、结合我国现状,从广播相对于其它媒体的优劣势谈谈我国广播业发展途径。(优势:a、迅速及时b、具有伴随性c、成本低d、高普及率

劣势:a、信息量低b、表现方式单一c、不易保存

一、广播电视传播的基本功能:

1、社会教育 功能表现:提高人们思想素质,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传播文化知识;

特性: 综合性,市场性,灵活性

2、新闻传播 功能表现:信息传播,沟通,导向,监督

优势: 时效性强,传真性强,信息容量大,受众面广

3、文化娱乐 功能表现:提高审美水品,满足受众休闲娱乐需求

特性:兼容性,渗透性,综合性,延续性,创造性

4、信息服务的节目形式:广播电视与广告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播特色:(公有制、自身优越性)

舆论:社会公众或者一定的社会集团对事物的大致意见和看法

作用:能够支配人们的行为和道德,一定的权威性和无形的约束力

西方媒体的两大理:自由主义论,社会主义论

HOW:

1、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广播电视的中国特色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全面受法律约束

2、加强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坚持政治家办台宗旨3广播电视管理体制是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一部分

4、坚持党的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和发展的统一调控。宗旨:强调为人民服务与强调社会主义建设与人民群众自身需求的一致性,满足观众要求,反对过于注重商业利益,内容形式应和蔼可亲 优势:统一的传播网络,强大的系统合力,舆论优势,集约化经营模式。

电视节目制作中的技术:硬技术:传声器,摄像机,录音机,录像机,电子编辑系统 软技术:电视图像编辑,拾音,摄像,照明,录音合成用光三原则:鲜明的主提性,生动的创造性,完全的可变性

传播的意义:导向意识,先进的文化思想与艺术成果,大众文化,新概念和新思维的知识信息的传播,审美的价值取向

第五篇:广播电视概论复习资料 期末总结

第四章 世界广播电视的体制与发展

第一节 世界广播电视的体制:三种理论模式

1、广播电视的发展

①广播电视的发展取决于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广电发明三个条件:信息远距离传输的能源;电子信号的发射和接受渠道;传递的音频和视频信息所借助的编码解码方式。ENG SNG)②依赖于国家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整体发展。③社会对信息的需求程度。④依赖于巨额的广告营销收入。⑤居民的消费水平。

2、广播电视组织结构与体制

开办广播电台或电视台需要占用公共资源;无线电频率资源有限;传播内容控制严格。广播电视机构三种管理体制模式:国营广播电视、公营广播电视及商业广播电视体制 ①国有/国营型广播电视机构

广播电视机构属全体国民所有,但通常由政府或执政党直接建立、管理、控制的一种类型。通常直接由政府出资兴办,代表官方立场,负起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服务受众的责任;经费主要由政府拨款,同时依靠小部分广告收益。特点是:所有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都为国家所拥有。美国广播电视机构以私有制为绝对主体,但美国之音等属于国有广播电视机构,有政府拨款成立并负责运营。②公共机构经营型广播电视机构

通常由国家委托或特许公共机构负责运营、管理,运作经费主要来源于收取广播电视执照费或视听费,或通过政府捐助或民间善款等其他财务安排来维持。

是广播电视体制重要组成形式,强调公共服务,广告收入仅占其经费小部分比例。是给予广播电视频率谱资源的公共性和稀有性的传统心跳,通过国家特许和委托公共机构经营广播电视媒介,来保障社会公共利益。③商业型广播电视机构

由财团或个人所有与经营,以赢利为其重要目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商业广告、节目销售及其他经营型收入,政府只通过一定的法律和法规进行管理。

①事前限制:政府主管机构在信息传播之前通过许可证制度或节目审查制度对媒体传播内容加以限制,以决定允许

该节目播出或要求修改后播出及限制、禁止该节目播出。②事后惩罚:主管机关事先不对媒体播出内容审查,但若播出内容违反法规和政令,则对媒体进行相应的惩罚。③强制近用:政府通过法令等强制媒介传播某些特定的内容节目,如政令发布、公益节目等。

第二节 美国模式

1、美国模式是典型的以商业型广播电视机构为绝对主体的商业化运作体制。美国大多数电视公司都是由财团拥有和运营的,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则通过一系列条款对广播电视进行必要的管理。

商业型广播电视机构基本特点:①机构以赢利为最终目标;②节目以收视率作为制作、播出的直接目标;③节目取向以迎合受众为节目制作的基本原则;④垄断竞争是美国电视业运作的基本模式

1980年代以来的“去规制化”倾向:政府放宽对广播电视产业结构和节目内容方面为确保公共利益而曾经做出的种种限制。传统三大商业广播网CBSNBCABC2、去规制化:反媒介集中于垄断的措施逐步放宽

集约经营、规模经营是吸纳带产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巨型媒介集团控制了大部分的受众市场,信息传播口径趋同化,受众的知晓权可能因此受到侵犯。财团更多所关心的是公司的利润率,而往往忽略新闻的社会责任。

3、商业型为主,其他形式补充

美国商业电视体制运营的内部机制大致构成:①电视台②节目制作者③广告商

美国国有广播电视机构美国之声、马蒂之声等,由美国政府拨款成立负责运营。

美国公共机构经营型的广播电视机构,如美国公共电视网,运营经费来自政府拨款及民间捐助,但增幅拨款不得影响公共广播电视的独立性。

第三节 西欧/日本模式

1、公营、商营广播电视的共同发展的双轨制

1980以来,广电行业巨大变化,市场化和商业化。①有线电视和直播卫星打破资源公共性和稀有性②广电行业高投入高成本,竞争激烈,公共广电机构难以为继,调整以适应市场需要。

西欧/日本公营广播电视体制政策改变的三个方面:①自由化:引入私有/商营者,与原来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形成竞争格局;②商业化:强调市场因素和赢利倾向,广告和其他商业型收入比重增加。③去规制化:放宽甚至除去对广播电视产业结构和节目内容方面为确保公共利益而曾经做出的种种限制。

2、公营、商营广播电视体制的平衡:以英国为例

P109独立电视局ITA 广播电视局IBA3、公营、商营广播电视体制的节目互补

公共广播电视节目编排策略与商业广播电视策略差别:公共不需不惜代价进行节目编排来追求最多的观众,还有位特殊受众服务的义务。教育性和非商业性。相互补充从而满足受众多元化节目需求,同时避免过度竞争的 商业环境下容易产生的节目低俗化倾向。

第四节 中国模式

1、国有属性不变,引入商业运营机制

新特点:①广播电视业广告、节目出售等商业经营开始在广播电视业占据重要地位;②积木制作部分以市场导向执行,但仍主要承担执政党和国家喉舌作用;③广播电视机构之间激烈竞争的情况尚不可能出现。

19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广播电视媒体从单纯事业单位走向“事业单位,企业管理”;199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要求第三产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三位一体的管理职能

1997年9月国务院正式办不了《广播电视管理条例》,以行政法规的形式肯定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宣传工作、事业建设和行业管理”的“三位一体”广播电视体制。

《条例》规定我国的广播电视台要由党和政府授权的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设立,禁止任何其他单位和个人设立广播电视台,禁止设立外商独资经营、中外合资经营和合作经营的广播电视台,以确保和促进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健康发展。

3、对我国广播电视经营管理的认识

广播电视事业的经营管理,是以经济利益为考虑要素,对广播电视事业的频率资源、传播效应等一系列社会功能进行合理配置、管理运作的所有经营管理的统称。

广播电视的产业性:①广播电视的基本经济功能是向社会提供服务,属于服务性行业;②广播电视事业属于起社会信息中介作用的信息行业;③广播电视经营运作必然受到供求平衡、市场竞争等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制约。

P116

第五章 广播电视传播的特征与社会功能

第一节 广播电视传播的特征

广播电视的特征: ①传播对象广泛性,不受文化程度限制;②传播速度迅速及时;③丰富的视听语言作为传播符号,具有强烈的直观性和感染力;④接受方式的随意性和伴随性,把重大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带进家庭;⑤线性传播,顺序接收,具有“现在进行时视听感受”。⑥转瞬即逝,难以保留。

广播新闻传播的特点:①传播突破时空限制;②抗灾害能力强;③普及率稿,群众性强;④线性播出,接收选择性差。电视新闻传播的特点:①信息耗损小,真是可信;②受众参与性强,形象生动;③选择性差,稍纵即逝。

第六章 广播电视的传播符号——声音与画面

第二节 声音语言:从广播到电视

第三节 广播电视中的音响与音乐

第四节 电视画面与镜头语言

第五节 电视声音和画面的组合第八章 广播电视新闻——类别与变化

第一节 广播电视新闻的概念和基本类别

1、基本概念

广播电视新闻:通过某些特定的电子技术(如无线电、光缆、卫星)公开传播的正在或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信息。广播电视:通过无线电或导线向广大地区或一定区域播送声音、音像节目的大众传播方式。

广播电视新闻特性:①传播方式依托于特定的电子技术,如无线电信号、光缆、卫星信号,实现了新闻信息从发送到接受的同步;②通过现场直播这一技术手段和传播方式,是想了从新闻时间发生发展到受众接受的同步。TNT模式(today news today)NNN(now news now)

2、广播电视新闻的种类和特点

不同种类的划分标准:①按新闻发生地:本地.全国.国际;②按新闻题材:时政.财经.社会.法制.科技.文化教育.娱乐.体育;③按新闻体裁:消息.深度报道.新闻专题.新闻评论.人物专访.特写;④按新闻采编方式:口播新闻.(电视)图像新闻.现场报道/录音报道.现场直播;⑤按新闻的播出方式:直播.录播。(联播.本地.全国)

国际新闻来源P1843、栏目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脉络

(怎么发展—栏目化、专业频道、杂志型节目、深度报道;什么时期出现什么变化)

⑴中国新闻栏目化发展历程:

①从“电视新闻”到“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1958—1978。1978年1月1日开班的《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电视新闻固定栏目。

②从《新闻联播》的创办到中央电视台《观察与思考》栏目的开办1978—1987,我国广播电视新闻栏目兴盛与发展的时期。新闻联播成为包括国内、国际新闻,基友图像报道又有口播新闻,较为系统的动态性固定电视新闻栏目。③上海电视台《新闻透视》和附件电视台《新闻半小时》栏目的创办1987—1992,我国电视新闻栏目化走向成熟,进入广播电视新闻杂志型的发展兴盛期。打破单一风格,灵活性和适应性。

④大型新闻杂志型栏目《东方时空》与新闻评论栏目《焦点访谈》的创办1993年至今。向评论拓展和深化,我国广电新闻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尝试。

⑵新闻栏目的特点

①社会化趋势。对受众有较强针对性、启发性。②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地位专门化确立。③由记者直接主持栏目代替了播音员客串主持的传统模式。④一概过去单纯注重新闻报道内容而忽视栏目自身视觉、听觉形象设计的局面。

⑶新闻栏目化的原因

①是受众对广播电视新闻信息需求不断增加的体现。(对自身生存空间的关注,观察社会视野的开阔。社会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促使根据不同的目标受众、层次节目内容、性质和功能等因素来划分若干的固定栏目,形成广播电视新闻栏目群体)

②广播电视新闻制作管理的专业化。(推动广电新闻传播的规范化、栏目化)

⑷新闻栏目化的传播优势

①从广电媒介地位看,利于广电在新闻传播上保持竞争优势和地位。栏目规范化的制作、管理模式是增加广电新闻信息密度的有效途径。以量变求质变。

②从广电功能看,有效发挥广播电视新闻各种文化功能。多样化选择,发挥认知、教育、审美、教化等功能。③有利于适应不同层次和爱好的受众的需要。使栏目有较固定受众群,相对稳定和扩大收视、听面。

一、④有助于广播电视新闻整体水平的提高。

第二节 全球化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的新发展

1、世界广播电视新闻的变化趋势

①广播电视新闻节目越来越要求权威性、信息量和可看性的高度统一。独家新闻、首发报道、媒介权威性、公信力、有效信息量、大量现场报道——竞争因素。

②基于全球化语境下的广播电视新闻跨境传播与社区传播的两级发展。新闻内容和报道风格上地方性和全球性整合。③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品牌和风格成为广电新闻媒介影响力的重要构成要素。新闻主播/主持人至于节目的重要性。多频道/频率时代为广播电视新闻造就了一种新的受众观。自主选择、差异性、受众细分、频道频率专业化。如何既保持有限度的竞争带给新闻节目的创新能力和活力,又能够在差异性传播过程中实现优势互补问题。

2、现场直播:全球化背景下技术进步推及新闻理念

现场直播:在数字平台上进行的直播。由模拟转向数字,不仅有利更好的录音、摄影和传输质量,还有了更轻巧易便携的设备。

现场直播分类:①节目播出的实时直播,主持人演播室的部分;②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主持人的口播和相关访谈、现场记者的实时报道和采访、相关背景资料等。

SNG为观众提供更真实、更具时效性、范围更广泛的电视新闻直播节目。除了电视机构在大型直播中的合作外,还有与互联网为代表的跨媒体合作。中国的直播方式离国际化现场实时图像直播传送仍有距离,徒有形式没有内容。

第三节 广播电视民生新闻的崛起及其意义

1、民生新闻的报道理念和价值取向

民生新闻的本质特征:①民生内容,关注平民百姓的生活状态、生存状态和心灵状态。②平民视角,立足于城市最基层的普通市民。③民主的价值取向,帮助受众树立起公民意识,参与社会改革进程,行使民主权利。

2、实践策略

①《都市一时间》

选题:本地重大突发事件;社会治安相关非常规事件;跟百姓切身利益相关问题。形式:手机短信.热线电话.DV ③《第一时间》

选题:消费者维权.城建.住房.环保.医疗.就业。特点:深入寻常巷陌,立足公众视野,关注百姓生活,以人为本,对舆论监督职责的有效行使。

新闻配置:动态新闻、投诉新闻、生活资讯;新闻采集:活跃于人群,从百姓获取信息,深度互动;新闻写作:故事化、有情节、有细节;新闻编排:合理分布精彩内容与一般内容的位置;播报方式:演播室与新闻现场的结合。③《南京零距离》

选题:市场消费.事故灾难.社会道德.社会生活。特点:主持人作为新闻内容“说书人”的主体个性化

3、崛起的原因和意义

①社会发展决定民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市场经济确立过程中,公民的主体性树立,民主观念和权利意识加强。②我国新闻媒介传播价值观的转变。以传者为中心转向以受者为中心,回归平民化新闻内容和表达方式。③公民社会的建设要求媒介成为民众利益的代言人。都市化造就了具有现代意识和价值观的现代公民。④地方广播电视新闻应对新闻竞争的必然选择。利用本地的资源和优势,以时效性和接受性取胜。

第九章 广播电视新闻新发展——深度报道和全新闻频率/频道

第一节 广播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发展和意义

深度报道中外之别P209 深度报道的定义和特点

1、中国深度报道实践脉络

深度报道与新闻业作为独立社会力量的存在息息相关,也与大众媒介的商业化和市场化密不可分。民主化的市场社会孕育了现代新闻事业。市场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新闻公共诉求和舆论力量得以表达和发生作用与影响的场域,也是主张新闻媒介源自道德冲动的煽情、过度曝光与圈套的土壤。

1978年上海《新闻透视》电视栏目,与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在中国改革开放大背景下的勃兴同步。1980年《观察与思考》,现场采访与即时分析结合,与中国社会变革的前沿问题相互照应。反映群众呼声,强调记者调查参与,突出舆论监督和引导舆论,与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价值体系需要的思想启蒙不谋而合。1990年代中期,深度报道出现新面貌,中国没接市场化程度提高哦啊,媒介生存压力骤增,新的竞争态势出现;中国社会出现利益分化,社会问题凸显。1994年4月《焦点访谈》,受到宣传管理和市场逻辑双重认可。1994年6月《新闻透视》改版,细致解读社会现象、多层次展现精神风貌、合理预测发展趋势、倡导某种价值观念。

2、中国深度报道的现状和困境

现状:体现新闻媒介在中国社会变动的历史格局中迫近真相的努力,也包含了新闻媒介培育现代社会公民意识的思想启蒙功能。

约束:市场的力量、宣传管理划定的边界。刚性的评论和意见表达与柔性的故事性之间的矛盾,体现了新闻专业理念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冲突。

与中国新闻改革的发展脉络一直,广播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和评论类栏目的实践,呈现出宣传管理、市场需求和新闻媒介自身专业诉求之间一种微妙的平衡关系。

第二节 全新闻频率/频道的理念和事件策略

1、组织架构和节目策略

时间迁移:利用滚动新闻和重编让那些错过收听收看某些新闻栏目的听众和观众能在不同的其他时段补听补看。极地方化新闻:利用24小时的全天候新闻播出时间来挖掘发生在中心城市以外地区,那些一般主流报纸、综合性电视频道新闻节目关注重点之外的新闻。

新闻类别化:通过新闻内容的戏份来满足接受者的“分众化”需要。

2、CCTV新闻频道现状和问题

制度化的制约使得改变局限在外在形式而非新闻理念的变化。

值得思考的问题:①在全球化和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电视新闻所面对的是能够接触多种信息来源和多样化新闻内容的新一代受众。②媒介融合所带来的挑战还在于网络论坛、视频分享、手机以及各类即时通讯工具等,为公众和新闻事件间互动提供多种可能。新闻业的首要责任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第十章 广播电视谈话节目

第一节 主要类别和特征

广播电视谈话节目:就是将人际间的语言交流引入广播电视,并将这种交流本身作为节目的内容和形式呈现给受众。

1、谈话节目种类:①新闻时政、公共事务和社会生活类。②社会名流、问题明星访谈。③情感、人际关系、心理自助类。

2、特征:①大量传统的私人谈话内容通过广播电视传播扩展到公共的谈话领域。②受众深入参与。③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和高度不确定性。④主持人多重角色身份。⑤播出大多在非黄金时间。

第二节 历史沿革

早期为“专家式”的,谈话节目主持人多以专家身份针对话题对听众宣讲见解和看法。20世纪30年代美国广播谈话迅速发展,引发社会对公共舆论热切关切。20世纪50年代默契,美国地方电台发展使谈话节目再度崛起,电话参与成为新特征。20世纪70年代后,心理自助节目大发展。

第三节 社会功能

①促进新媒介文化形态和社会公众新的文化价值的分享方式

②拓展了社会公共事务的讨论空间,为公众提供了一个通过参与节目达到参与社会目的的表达平台

③通过谈话节目发泄消极、负面情绪,对整个社会来说有助于群体心理释放

④为现代社会孤独、冷漠、相互隔绝的个体搭建起公共的情感家园,让观众实现自我认同。

第十一章 广播电视文艺娱乐节目

第四节 真人秀

真人秀:一个特定的时间和规定场景之下发生的真实故事,结合了虚构和非虚构节目的形式和内容特征

表现手法:借鉴了记录片的伴随式记录方式,全方位、近距离拍摄和刻画参与者内心;结构上通过规定情境和游戏规则强化戏剧冲突;观众不同程度互动参与。

基本元素:人物、悬念、竞争、游戏规则、时空情境、现场记录、艺术加工。

类别:室内真人秀、野外生存秀、表演选秀类、竞技类、身份互换类、婚恋类、其他。

第十三、四章 我国广播电视的法规与原则

第一节 社会框架中的广播电视行政管理

第二节 我国广播电视管理的政策、法规体系

第三节 广播电视核心法规:《广播电视管理条例》

第四节 广播电视节目的管理与规范

第五节 我国广播电视管理的法制化进程

第六节 广播电视工作原则与职业素养

下载广播电视概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播电视概论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广播电视概论》备考复习资料(小编整理)

    朱伟是我 QQ:458579666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zhuwei1026 ☆考试背诵版☆《广播电视概论》备考资料 一、填空题(10x2'=20分) 1.无线电广播诞生日——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

    广播电视史复习资料

    广播电视史复习资料整合1. 无线电通信的发现与发明无线电科学家——麦克斯韦尔与赫兹麦克斯韦尔:电磁学理论的集大成者,与法拉第共同构筑了电磁学理论的科学体系。赫兹:通过实......

    广播电视概论(5篇)

    1、1906年12月25日,无线电广播的诞生日。 2、1920年8月31日,美国底特律8MK实验电台广播了该州选举的新闻,是最早的广播新闻。 3、1920年11月2日开始播音的美国匹兹堡KDKA电台是......

    广播电视概论论文

    2011.11.08电视是伴随着现代科技出现的现代化大众传媒。电视新闻是电视宣传中的主打节目,新闻立台、质量兴台,又是电视繁荣的基本途径。其中,电视新闻专题节目之间的竞争表现的......

    广播电视新闻学复习资料 2

    1,电视口播新闻:是播音员通过电视屏幕,主要运用声音,辅以文字字幕和图片、图像资料、口头传播新闻信息。 2,广播连续报道:指对同一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在一个阶段内的有关情况的发......

    《广播电视概论》节目策划

    (系部):班级:姓名:学号:广播/电视节目《XX》策划书 (居中、黑体、二号字、加粗)第一部分广播/电视节目《XX》策划背景阐述 (居中、黑体、三号字、加粗) (以下正文要求宋体、小四、行间......

    广播电视概论复习范围

    广播电视概论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 第一章 广播电视传播的物质基础 一、基本概念: 狭义广播——声音广播 广义广播——声音广播、电视广播 无线广播 有线广播无线电视电视广......

    广播电视学概论复习提纲

    广播电视学概论 一、选择 1.中国电视诞生于1958年。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开始实验播出; 2.1906年圣诞节,费森登在马萨诸塞州的试验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