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EMBA 一个阶层的生意和生活
EMBA 一个阶层的生意和生活
不管曾经是歌手还是CEO,或者民企老板,EMBA都是他们生意和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对于学校的选择,港台地区的学生有时比起内地的同学更加清楚:未来中国的国际地位无可估量,未来中国的重要城市在世界上的价值无可估量,而和这些城市相关的大学的作用法也无可估量。
相信EMBA,相信中国未来
清晨六点半,李骥下意识的睁开眼,看了一下闹钟,准备起床。按照以往的经验,如果要赶在八点十分到学校,现在就要起来了,因为洗漱吃饭加上路上的时间怎么也要一个多小时。当他准备从温暖的被窝里一跃而起时,忽然环顾周围,才意识到自己并不在家里。想起昨天和同学交流到很晚,就临时住在了学校旁边的这家宾馆里。他庆幸自己还能回到被窝继续能再享受一下上海冬日早晨的片刻温暖。
这样一折腾,睡意全无,他脑中思绪交错。已经连着上了两天的《领导与激励》课,有点疲惫,不过比起上个月的《财务会计》算是轻松了许多。今天学校安排了户外拓展训练课,同时今天又是每年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一个日子——校友同学会年会日;下午还要听两个专家讲座,还要抽空排练一下晚上的新年晚会上他自编自导的音乐剧:EMBA的一天。
来复旦读EMBA快半年的他,由于曾经是红极一时的台湾歌手组合“优客李林”中的一员,入学时多少受了些媒体的关注。但和同班的同学相比,他其实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优势。2001年就来上海,至今在上海并未购置房、车,倒是这一点在班里显得与众不同。选择离开舞台来读书的李骥完全过着一种平民的生活。
根据校方的介绍,当时在决定录取他时还并不知道他曾经是知名的歌星,只知道他符合10年以上工作经验及6年以上管理经验,并先后在三家IT公司担任中高级管理职务,而且笔试成绩还很不错。
像李骥这样中国台湾籍人士在内地读EMBA的并不在少数,他们通常带有鲜明的特点:工作或是生意的原因在内地生活,并且对国际资本日益向内地汇集深信不疑,知道未来自己的发展中心会选择在这里。在内地EMBA普通中文班就读的他们,和一些香港地区的学生成了这些学校本土班的一个新特点。
对于学校的选择,他们有时比起内地的同学更加清楚:未来中国的国际地位无可估量,未来中国的重要城市在世界上的排名无可估量,而和这些城市相关的大学排名也无可估量。李骥甚至认为自己来得有点晚,如果能早一点读,收益会更大,这是一笔非常划算的投资。
谁说学习不是第一需要
几乎就在李骥享受回笼觉的同时,他的河南籍同学常振正风尘仆仆从上海火车站赶往学校。他所在的河南神火集团位于河南商丘,每次来上课他有两个选择,时间充裕的话连夜坐从商丘到上海的火车,清晨五点到达上海,时间紧张就只有赶往徐州,从徐州坐最后一次航班赶往上海。自从选择来复旦读书之后,明显感到自己生活辛苦了很多。
作为一个15000人的企业的人力资源部总监,常振要每个月占用除双休日之外的两个工作日,工作的安排和调整是他每次上课前要认真做好的一项工作。来上海读EMBA前,他已经考取了郑州大学的MBA,但读了不久就发现,那不是他想要的东西,和他同时到上海就读的还有集团一个上市公司的总经理,已经拥有了两个硕士文凭,职务做到这一步,文凭对他们已经不重要了。企业在第一轮的高增长后,确确实实面临着第二轮增长的瓶颈,集团总经理早他们一届毕业,强烈支持和推荐他们到上海来读EMBA。他们知道,企业的下一步发展面临的将是完全不同的竞争环境,真正的突破在于人,尤其是在高层。学到企业管理的真材实料,是他们的根本目的。
常振班上抱着这样学习目的来的人不在少数,年龄最大的同学佳通轮胎董事长吴庆荣,已经65岁了。到这个年龄已经不再有声名的要求,但却有着强烈的继续充电的愿望。吴觉得自己过去的知识积累已经缺乏时效,不充电底下员工的想法都会听不懂。而更多的浙江民营企业家自喻为土财主,赚了第一桶金致富后,急需要开阔自己的视野,掌握一些系统规范的管理知识。
好在国内一流的商学院基本上都已经有了三年办EMBA教育的经验,基本上能让常振这样的企业高层感到物有所值。但是让他们感到有些遗憾的是,2004年这期的本土班人数居然达到了60人,已经不能一一照顾到学生的背景和差异性需求了。比如常振更希望能够学到解决企业实际发展问题的办法;而李骥则希望在课上听到更多的理论推导,他是理科背景,硕士读的是互动传媒专业,他需要管理学的理论内容结合自己已有的实际经验,内化成知识体系。
平台即是价值
赵筱蕾是国内最早的一批EMBA毕业生,1997年就参加了中欧工商学院EMBA的学习。当时国内还只有这一所提供EMBA教育的商学院,学校的招生与现在大不相同,没有多少人知道EMBA是何物。当时,学校的招生部门需要有针对性地到一些大型外企里去游说。赵筱蕾当时供职于北京一家咨询公司,因为很羡慕有过MBA教育背景的同事写的咨询报告,又恰巧有同事知道中欧工商学院的招生信息,所以开始了在中欧工商学院的学习。
根据赵筱蕾的回忆,那时的费用很高,又是在上海授课,加上交通食宿成本,总费用达到了十多万元,授课的教师基本都是外教。不过,两年辛苦的坚持下来,觉得学了不少东西。
对比现在正在就读的EMBA学生,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当时赵筱蕾想都没想过同学资源将是日后的一个重大关系网。谁知就在她毕业后不久,公司就将她派驻上海,在工作中发现自己的很多同学竟然恰好在上海客户企业担任重要职务,自己完全没有感到在上海因为缺乏资源的困境,同学关系成了她EMBA教育获得的最大的附加价值。
而这个价值在之后的几年中越来越多的被求学者看中,成了EMBA聚拢人气的一块金字招牌。也许EMBA多是出类拔萃的精英,大多有争强好胜的性格特征,但在课堂中形成的同学关系是大家彼此更容易建立融洽的感受。即使不能成为日后的关系网络,从同学身上学习经验教训和思路方法,已经被认为是EMBA学员的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
李骥在读复旦的EMBA后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离开了自己服务的IT公司,他笑称自己现在的工作是做服务,而且是专职为EMBA同学服务。他把自己的服务对象分成两大块,一块是自己所在班上的同学,另一大块是复旦EMBA的台湾同学会。
他觉得同学间加强联系是很多人希望的结果,但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主动来做,尤其在这些优秀的人群中。他认为自己的身份有特殊性,如果他主动来联络大家,别人会比较容易接受而不大会拒绝。对他个人而言,来读书有六成的目的是建立广泛的同学关系。现在他平均每月会组织筹划两个小组的活动,让大家加强来往。
营销无处不在
现在已经是中欧EMBA副主任的赵筱蕾,过去的工作经历都是在产业界的客户关系维护和服务,到了中欧,并没有觉得隔行如隔山。一个完全商业化的教育项目的运作和在企业界对客户的服务思想是完全一致的,这也许正是中欧看中她的一个重要因素。
服务营销的各种理念在EMBA教育中表现得有声有色,淋漓尽致。无论在中欧、复旦,还是北大、清华,在EMBA课堂外的回廊里,摆满了各种小吃和饮品,学员们可以尽情穿行其间,这就是服务营销中倡导的体验式营销。
一进入学校就读,大多数学校都会提供一个学校的邮箱,免费的账户,可以进入学校特设的EMBA社区和论坛。尽可能的提供各种讲座(大多是免费的)、图书馆免费使用机会,还通过校友年会帮助学员维护和发展关系网络。定期举办参观活动,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
每门课将近结束的时候,还会有工作人员发放的给教授评估的问卷。对于来自学院的反馈信息,校方都会高度重视,对于一致认可的老师,会尽可能的保证他在商学院的稳定授课,对于得分低或差的老师,很难在获得下次合作的机会。
也有人称现在已经是“关系营销时代”,关系就是生产力。通过学习建立的情感为“关系”,已经被大多数学校理解重视,在划分班级活动分组的时候,管理人员都要兼顾到学院背景,做到具有多样性的搭配。
决定改变命运
参加完学校的毕业典礼,丘立涛就算从复旦的EMBA正式毕业了,和许多来自外企的同学不同,他的学费完全是自付的,单位没有出学费,一是由于单位已经为像自己这样的中高层管理者提供了一整套的职业培训计划,这套计划周密规范,而且是定期到国外完成;二是复旦大学并不是单位规定的可减免学费的对口学校。丘立涛目前所在的单位是欧洲很有名的从事IT咨询的公司,自己是大中华区企业级应用解决方案事业部的总经理,来自香港。在研究生之前的教育都是在国外的学校完成的,他已经将家安在上海。他很想了解一个完全本土化的综合大学中的管理教育,了解中国本土成功的工业精英,所以选择了复旦。
由于是去年被提升到公司高管的位置,所以在读复旦的同时他还接受单位的培训计划。单位的培训计划大多在欧洲完成,所以他这一年的日程排得十分紧张,如果实在出现冲突,他会尽量保证在复旦的学习时间。
他很重视这样的学习机会,在他的班级里他了解和认识了中国的民营企业。理论上,没有安装企业信息化系统的企业都应该是他的客户,但是作为连续几届奥运会信息化总的承包商,他们并没有把这些较小的企业看成自己的目标客户群。
在同学的盛情邀请下,加上自己的好奇心,丘立涛还是去了一些作为民营公司老板的同学的公司进行参观,去了后发现,自己还是被这些民营企业所感染了。他们虽然小,但管理有序,充满成长的活力。经过参观调研之后,他的思想发生了重大改变,觉得自己会在不久的将来离开供职企业,甚至可以自降薪水去服务一家中国的民营企业。
这种想法对于像他这样在一流公司里有稳定高额收入的人来说多少有些风险,但丘立涛还是看到了在跨国公司里,永远会存在职业经理人的天花板;而他喜欢有挑战的工作,现在这个职位也许对他来说有可能到头了。
连他自己都很奇怪,为什么会在读书之后产生出这样的想法。但这个想法却是真实的在他脑海里存在而且越来越强烈。也许有一天他做出这样的决定并且取得了成绩时,他会记得,这是读EMBA的决定带给他人生的又一次选择。
第二篇:粮食,一个乌克兰商人的生意
粮食,一个乌克兰商人的生意
半年来,奥列格·巴赫马久科一直在乌克兰和中国间穿梭。作为乌克兰农业领域的领军人物,他的目标很明确:要在一年内进入中国市场。在这位37岁的富豪眼里,只要有信心和韧劲,没有攻不破的市场。
2012年6月,在北京东方君悦昏暗的酒吧间里,他与我聊起自己的故事。我们身后另一张桌边,他的商业发展经理正与一家中国咨询公司商谈着进入中国的计划。这是我第二次见到奥列格。半个月前,在基辅举行的中乌合作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我们曾有一次短暂的见面。会上,他告诉在座的中国人:未来的中国需要乌克兰。
年轻的富豪
运动员出身的奥列格身材高大、体格健壮。他的嗓音浑厚,说起话来像开机关枪。他用俄语交谈,但有时会等不及翻译,直接用带有口音的英文进行解释。他是个急性子。他的企业也具有这一特性。
从2005年到现在,仅仅七年的时间,奥列格的“先锋”公司就从一家濒临倒闭的政府养鸡场发展成为乌克兰最大、世界第二大的壳蛋和蛋制品生产商。而他在2007年创立的乌克兰农牧集团(ULF),则在五年内通过快速并购,获得了50.8万公顷农田,一跃成为乌克兰拥有最多可耕地的公司,以及乌克兰第二大的食糖生产商和乌克兰最大的牛奶生产商。奥列格本人的资产也在企业迅速扩张的同时,获得了迅速的积累。据福布斯2011年的排名,奥列格身家10亿美元,是全世界20位最富有的青年富豪之一。
“你快速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短时间内,财富和资源的极快速积累难免令人生疑。再次见面,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个答案。
或许是被问得太多,奥列格对于质疑倒很坦然。他坦言,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之前的一段经历:“1994到2007年之间,我一直在乌克兰天然气公司工作,是乌克兰天然气运输的负责人。当时苏联能源部门很活跃,我在这期间积累了很多人脉。”
事实上,在乌克兰,像奥列格一样年轻的成功商人并不少。苏联解体后,乌克兰虽未如俄罗斯般发生政治巨变,但在经济上却也未像人们所希望的那样推行更为激进的改革。相反,总统库奇马大肆任人唯亲,发展裙带资本主义,令不少年轻、精干的政治精英们利用职权获取了大量的财富。其中最著名的就包括年轻的鞑靼裔商人雷纳托·阿克梅托夫。他在冶金、机械和交通业中得以发财致富。到1996年,年方30岁的他已经是身价数十亿美元的富翁。
奥列格出生于乌克兰西部伊万诺弗朗金斯克州的一户普通知识分子家庭,母亲是位化学工程师,父亲是位设计师。“我的家庭没有任何商业基因。”他笑着说,“但幸运的是,当我大学毕业时,乌克兰正在大力重整能源行业,一大批年轻的学者被聚集起来。”奥列格作为年轻的财务专家被吸收到能源行业中。由于能源与政治的关联极为密切(乌克兰前总理季莫
申科就曾是奥列格所在的乌克兰天然气公司的老板),这段经历为他的事业打下了不可忽视的基础。
然而,前苏联地区的私有化过程是极其残酷的。奥列格的俄文翻译王志永是个俄罗斯通,他在俄罗斯生活了20多年,亲历了不少“私有化”中的争斗。他说,俄语中有一句谚语:“解决竞争的最好办法就是没有竞争者。”“私有化”的利益争夺往往伴随着血腥和计谋。
乌克兰也不例外,尽管很多富豪都是“权力党”的后盾,但他们之间的矛盾时常激化。1996年,来自顿涅茨克的议员叶夫根尼·谢尔班被谋杀,人们怀疑背后黑手就是来自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的拉扎连科。拉扎连科是库奇马的党羽,在能源和交通事务中获得了一大笔财产。1996年到1997年期间,他担任乌克兰总理。后来,库奇马认识到其潜在的威胁并迫使其离职。随后拉扎连克前往美国,在那里他因洗钱的罪名而获罪。
“能在‘私有化’过程中‘混’出来,也是需要些狠劲和能力的。”王志永提醒我,“奥列格应该是个不简单的人。”
在谈话中,我问奥列格是否经历过血雨腥风的“私有化”斗争,他轻描淡写地回答说:“那都是91、92年的事,现在的乌克兰只会把企业的‘私有权’交给最合适的管理者。”
具体如何获得的第一桶金,奥列格和他的员工都讳莫如深。但根据《基辅日报》的报道,2005年前,奥列格已经在乌克兰的西部省份拥有多家石油公司。而那时,乌克兰的经济问题已经相当严重。“你能想像,当时我们普通人每个月只有相当于5元美金的工资吗?”奥列格的媒体总监艾莉娜说,“但奥列格还是能够有足够的资金对农业产业进行整合。”
不过与大多数的乌克兰富豪固守能源、冶金、交通、机械等领域不同,2005年奥列格开始有计划地退出能源领域。到2007年,随着“先锋”公司在伦敦交易所上市、ULF的成立,他也完全退出了能源行业,全身心地投入到农业领域。
“粮食如同石油”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对我有很大的影响。”奥列格对我说。大约五年前,在莫斯科举行的一场论坛上,奥列格第一次听到李的观点,“世界上出现了一种新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粮食。未来食物和水的匮乏,将会影响成千上万的人。”李的预测肯定了奥列格在农业上的规划,也成为他的“格言”,每每在公开场合介绍自己的公司,他都会提起这句话。
“先锋”公司上市后,奥列格用所融资金对原有收购的企业进行了改组、维修、重建,并在世界范围内购买了最为先进的生产设备。
2012年6月初,我曾在乌克兰的中部和西部分别参观了“先锋”的孵化场、养鸡场和蛋白粉制作厂。与乌克兰现阶段大多数家庭式的农业生产不同,这几家企业无一例外地使用了欧美最先进的管理设备。奥列格对新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有极大的热情。他的另一家公司ULF使用了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农机卫星定点系统。技术人员不需要到田地,只需坐在中央管理室里,就能监控公司所拥有的每一块土地和每一辆农机。奥列格认为,乌克兰在农业上有巨大的潜力,但这些潜力的挖掘需要最先进的生产力。
2011年底,奥列格将自己所持有的“先锋”公司所有股份全部转入ULF公司名下,并开始筹划将ULF部分上市。“这是一盘更大的棋。”王志永评论说。在奥列格的商业计划里,ULF将成为一个横跨蛋制品、糖类、玉米、牛肉等多领域,拥有多家垂直型企业的农业托拉斯。
直到“先锋”公司上市前,奥列格一直躲在镁光灯外。随着公司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他也逐渐成为乌克兰的商业明星。在基辅的大街上,我经常能看到印有他肖像的大广告牌,上面写着:“只有改变国家发展的优先侧重,我们才能成为真正的乌克兰人。”
农业就是他所指的优先侧重。他认为,现在的乌克兰就像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中东国家,拥有着最重要的资源—粮食的生产力。
“农业已经从经济领域转移到政治领域了。”他说,“很多专家、机构都认为乌克兰是全世界唯一有很大农业发展潜力的国家。上世纪80年代时,石油价格增长很快,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开始巩固、提高本国在世界政治范围内的地位。现在农业企业就相当于那时的石油企业,粮食在世界范围内变得越来越重要。世界也将越来越关注乌克兰。”
历史上,乌克兰一直是欧洲的大粮仓。苏联解体后,即使乌克兰的经济受到重创,它也是前苏联地区和华沙条约国的粮食供给地。
“但我们仍荒废了15年。”伊琳娜说,她是“先锋”公司的CFO,今年只有34岁。在乌克兰参观“先锋”工厂时,她曾对我讲起乌克兰农业的变化。“大约15年前,城市化进程在乌克兰大规模出现,人们离开了农业,去追逐‘快钱’。当时苏联体制下的集体农庄刚刚解散,最快的赚钱方法就是卖地。因此有不少年轻人离开了村庄,去学金融、计算机等时髦的行业。”不过,在她看来,现在的乌克兰正出现一股回流。“最近五年,乌克兰的农业发展特别快。许多企业又回到农业领域,年轻人也开始在农业公司工作。”她说,“而且近五到十年也只是发展期,还没到鼎盛期,乌克兰的农业有巨大的潜力。”
到目前为止,乌克兰共有15到20个成规模的农业企业。它们在欧洲不同的交易市场上市。“再过10到20年,这些企业的产品对非洲、亚洲国家都很重要。”奥列格预言。
进入中国
在奥列格的农业战略版图上,中东、北非和亚洲是最重要的两个海外市场。两年前,“先锋”和ULF的农产品已经进入了中东和北非。而中国,据奥列格所说,则是他现在最重要的市场。
对于为什么中国市场最重要,奥列格有一套完整的、练习了好几遍的说辞:“中国是条睡龙。在未来的五年,当它睡醒,世界会被它所要的粮食总量所惊讶。乌克兰的出口能量对中国的内部需求有很重要的意义。比如,中国对玉米的需求量很大。五年之后,乌克兰大约能为中国供应5000-6000万吨玉米??”
你会发现,奥列格从来不会用“我们想进入中国”、“我们决定进入中国”之类的说法,而总是说“根据这个数据、那个报告,中国未来的粮食缺口很大,所以中国需要做好准备,需要我们的产品”。
“这就是他的聪明之处。让你感觉需要他。”王志永说,“你知道,俄罗斯有一句谚语:‘乌克兰人一出生,就没犹太人什么事了。’”
不过,通过简单的分析,我们也不难看出,中国对乌克兰农业的意义如果不大于,至少也不小于乌克兰农业对于中国的重要性。远东一直是乌克兰的传统市场,已经趋于饱和。欧洲食品市场上,国家、政府给予的补贴有时达到农民收入的80%,所以国外企业很难进入。至于美洲市场,2009年,奥列格曾尝试在美国购买过一家养鸡场,但由于高度市场化竞争激烈和金融危机的影响,在买下鸡场仅一年后,奥列格就不得不将其停业关闭。从全球粮食市场来看,人口最多的中国已经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中东、北非因地理位置特别,粮食也主要依赖进口,但在进口量上很难超过中国。而且,中国的市场仍在扩大。
奥列格的计划是通过与中国公司合作进入中国市场,之后他希望能够拿出UFL20%的股份在香港上市。
“欧洲的金融危机为中国的投资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乌克兰的农业是专家分析最有前景的市场之一。”在君悦的酒吧间里,奥列格习惯性地游说起他的公司。事实上,一年前,乌克兰的报纸就曾报道,奥列格希望将ULF在欧洲上市。
具体欧洲上市计划夭折的过程,奥列格没有细讲,但可以想像,在金融危机的重灾地上市绝对不会是个明智的选择。
“我们已经和很多中国公司进行谈判,有四个意向性合作的企业,其中已经和国机集团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希望在今年可以开始合作。我觉得这样的合作会发展很快,因为粮食问题越来越严重,需要解决的问题迫在眉睫。”奥列格对我说,又显示出了他的急性子。
事实上,在基辅,我曾有机会和中国驻乌克兰商务参赞罗伟东讨论中国企业与乌克兰企业合作的前景。参赞对此表示了谨慎的乐观。他说,虽然去年中乌间贸易额达到104亿美元,比前年增长了34%,到乌克兰考察的国内企业也多了很多,但乌克兰还是一个不成熟的市场,法律法规也不稳定,比如说去年国际粮食市场的价格疯涨,乌克兰的农业政策就大调了三次,让企业无所适从。另外,法律法规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一些问题,而且国内企业对乌克兰市场的潜规则也不够了解,风险系数还是很高。除此以外,还出现过一些企业家不讲信用的情况,比如一开始喜欢口头承诺,但到了真正见效益、拿回报时,就翻脸不认人了。
在北京,我把罗参赞所介绍的问题传达给了奥列格。他马上表达了不同意见:“乌克兰是个民主国家,又碰上选举年,所以会有些动荡。但世界上很多大型企业在乌克兰都有分支,如果它们认为乌克兰不稳定,早就撤走了。”他特别拿乌克兰和俄罗斯进行了比较,“我们不会使用俄罗斯那样的大棒政策去打压外国企业。俄罗斯看起来很稳定,实际上完全取决于一个人。你可以在俄罗斯做得很成功,有一天招谁讨厌了,就被赶了出去。比如英国BP石油公司曾在俄投资了几百亿美元,但一天之内它的所有高管就被驱逐出境。”
最后,我问奥列格:“进入中国市场有什么具体的困难?”他展现出了这个年纪企业家
常有的冲劲与信心,想了想说:“最大的问题只是改变人们的固有思维。一种新事物进入一个市场,需要人们以开放的心态去接受。”
“除此之外,在商业上没有其他的不适应了吗?”
“没有,只要不断给你的团队志向,就一定能达到目标。”
第三篇:EMBA和MBA的区别
EMBA和MBA的区别
MBA是(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的英文缩写,中文称工商管理硕士。EMBA是(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的英文缩写,中文称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是MBA专业学位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二者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EMBA和MBA的区别一:学费不同
EMBA是高级工商管理硕士,针对的是企业高管,不需要全国联考,毕业只有学位(即EMBA学位),学费较贵,上课通常是一个月选择四天连续上,将某一科目上完。俗称“模块化”教学。
MBA是工商管理硕士,报考的人有的是企业中层领导,或基层管理者,也有未当管理者的普通职员。要参加全国MBA联考(考综合和英语两大科),毕业后有学位(MBA学位证书),也有的还有毕业证(研究生毕业证书),学费在7-12万元之间。一般全职班(需要辞职后脱产学习)和在职班两种。上课按大学的正常教学安排相一致,通常是9月开学,7月毕业。(有些在职班是1月份毕业。)
EMBA和MBA的区别二:培养目标不同
EMBA教育培养的是目前已担任高级职务的管理人员,而MBA(工商管理硕士)教育培养的是未来的高级管理人员。
EMBA和MBA的区别三:招收对象不同
EMBA特别适合于那些实际管理经验丰富但离开应试环境多年的企业和政府高层人士。而MBA适合刚刚走上管理工作岗位两三年,有志于从事高级管理工作的人士。
EMBA和MBA的区别四:师资及教学模式不同
EMBA课程全部由海内外知名学者、教授任教或答疑。教学上更注重在启发的基础上,将课程与学员实际体验相结合,偏重实际运用和可操作性,更适合正在商场实战的高层管理者。
MBA课程多为国内本校师资任教,多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团队讨论”的教学方式,在理论层面探讨较多,对培养未来的管理者较为适合。
EMBA和MBA的区别五:入学考试不同
在国外,如要就读MBA需参加GMAT入学考试。但就读EMBA只有71%的学校要求GMAT成绩,平均过线分数为530分,而海外学生只需要托福550分成绩即可。但这并不是说,EMBA入学非常容易,学校更看中的是学员的工作经验、工作能力、专家的推荐信和面试结果。EMBA和MBA的区别六:就读人员不同
由于MBA入学考试需要考外语、数学,这就给那些管理经验丰富但离开应试环境多年的企业高层设置了门槛。目前国内MBA正出现低龄化现象,考分高的往往是那些大学毕业3年左右、应试能力强的年轻人。而EMBA入学笔试、面试均由培养单位自行组织,门槛大为降低。当然,这并不等于说,只要是老板、老总就可以读EMBA。育龙网冬雪老师讲过,清华大学就曾将一名愿出25万美元就读,但不符条件的老板拒之门外。国家规定,具有本科以上学历,8年以上工作经历(其中4年以上管理工作经历),较大规模企业的现职高层管理人员才可报名。
EMBA和MBA的区别七:同学的商业价值不同
抛开MBA的学校名声能够给你的职业生涯带来的好处外.MBA和EMBA的学习经历将为你带来两方面的收获;1是全面的管理知识,这方面我相信MBA和EMBA的差别不大,2是你在就学时结交的那些同学,这些同学资源在你以后人生中将会成为你最重要的资本!由于MBA和EMBA的生员来源不同,因此,MBA和EMBA的这些“资本”也会不同。EMBA报名中心emba.china-b.com一般来讲,EMBA的同学可能目前就对你有商业价值,而MBA同学的商业价值可能要等若干年后才能体现了。
EMBA和MBA的区别八:专业难度不同
MBA教程强调实战能力的培养,硕士班的门槛较高,如非经济专业背景在美国一般会要求先修完“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企业管理基础”等课程,如在正式的MBA课程里的FINACE MANAGE 就会比财会本科的更深更专,而EMBA只带有进修性质,同样的财务管理课程只相当与非财务背景经理课程。任何一种教学方式,即使是活生生的案例都会束缚人的思维,创业需要发散的思维。
EMBA和MBA的区别九:体会不同
MBA的考题比EMBA要难,而一般有长时间工作经验和在领导岗位上的,由于离校时间长而所学的很多知识都忘了,而且他们只需学一些实际运用的知识拿一个学位就够了。事实上,那些有真正管理经验的人攻读MBA的门槛交较高,相反,那些在事业单位或一些国营单位的人,他们有大量的时间复习考试,考取的几率大一些。然而,正是这种差别,使得大部分MBA学生只在理论上有一些心得,理论结合实际相对较弱。EMBA的学生大部分是企业的管理者,他们急需是管理知识而不是证书,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科学管理的好处要比MBA的学生深的多。EMBA强调工作的经验和心得,MBA则是有心进军管理的基础。EMBA的学习比较讲共同研究和心得,同学互相交换在实战中的经验,而学习只是起点睛作用,基本上需要5年以上经验,不然的话,你只能学到理论。
第四篇:打工、生意和事业的区别
打工、生意和事业的区别
打工是一个人为别人做点事情;生意是一个人做点事情;事业是一群人一起干一件一生都干不完的事情。
打工是很多人为个别人赚大钱;生意是一个人赚钱;事业是一群人共同实现一个伟大梦想的同时,顺便赚点用不完的钱
打工只会赚一种钱——维持生存的工资; 生意是什么赚钱就做什么——狼多肉少; 事业是赚不赚都在做,赚钱和赔钱的时候一样快乐平静——积累财富。打工身份一成不变,完全靠体力;生意是短暂的挖掘,用脑在攫取;事业是持续的深入,用心在经营。
打工主要是靠混;生意主要是在做事;事业永远在经营人心。
打工是怎么样能让老板看得起,命运由别人主宰;生意是用来炫耀的,活在他人的世界,不断与人比;事业是用来追求和超越的,永远只和自己争,只与昨天比。
打工是一天一天等工资;生意是一天一天看收入;事业是一天一天创造价值。打工是一帮毫无动力的人;生意是一个人短暂的兴奋;事业是一群人持续的幸福。
打工以时间为中心——上班等下班;生意以利润为中心——唯利是图;事业以帮助人照顾人的需要而存在——以人为本。
打工只需要一技之长;生意只需要经营方法和经验;事业需要提高人的心境和眼界。
打工是一群人完成老板的目标;生意是一个人单打独斗;事业是一群人彼此鼓励与合作,民主时代的产物。
打工是永远在最底层;生意有严格的级别与组织架构,不可能超越; 事业重点在于分工的不同,级别只是方便对接外界。
打工者影响人靠的是小聪明;生意场的老板影响人靠利益;事业领袖必须影响人先把利益放下。
打工者看老板的脸色讲话;生意人用心眼讲话;事业人用心讲话。
打工是用时间换钱;生意是用时间和健康换钱;事业是用较短的时间建立资产,由资产带来持续不断的收入和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打工者退休以后什么都没了——因为收入、健康、名誉都缩水到极点;生意人退休以后开始用钱买命——要用钱买回之前透支的健康;事业人退休以后更有经验和价值——因为他们传承了创业思维和经验。
打工是怎么样能让老板看得起,命运由别人主宰;生意是用来炫耀的,活在他人的世界,不断与人比;事业是用来追求和超越的,永远只和自己争,只与昨天比。
第五篇:两对中产阶层夫妇的山居生活纪实故事
越来越多的人渴望进城,而他们却选择了离开城市,分别到江西和湖北的青山绿水间,悠然山居。
逃离城市生活
她叫他“高老爷”,他则称呼她“山荆”。他们是一对不到40岁的夫妇,原本居住在城市,如今住进了江西婺源一个不出名的山村。
“高老爷”夫妇之前的生活,一直在复制着众多城市白领走过的路。大学本科毕业,在广告界做了多年,月入过万,人前体面。夫妻俩在上海结的婚,租房住,其间也购买了一套房子,随后又转卖了。
光鲜却压抑的工作,没有让他们感到快乐。老高以前的生活还历历在目:晚上回租房处睡一觉,第二天一早又去上班。在深圳的一天晚上6点多,他迎着夕阳回家,感觉不对劲:哦,回去早了,太阳还没落山呢。
人一辈子很短,等挣够了钱再去过向往的生活吗?“我们不主张过度物质化,需求比较低。宁可降低物质标准,少买衣服和化妆品,只想早一点过自然的生活。”夫妻两人的观点一致。
“山荆”在2006年因工作偶遇这个山村里的这所老宅子。当年12月再来,他们跟房主签下了40年的租房合同。2007年9月,老高夫妇远离了城市。
3年后,在湖北松滋,“猎人”张芝伟带着妻子、儿子,离开城市搬进了山里的木屋。
这两个家庭,因为山居,彼此有了一些联系。
“猎人”是张芝伟自封的,“80后”的他和父亲在城里开了家羊业合作社,赚了钱,有一栋5层高的房子。闲下来,他做梦都会想到童年时放牛、牧羊坐在草坪上的情景。朋友说:“那就是天堂,但是回不去了。”
儿子浩浩的出生,让张芝伟选中湖北松滋这处朋友的山林,生意丢给了父亲。一处简陋的木屋、3间搭建的简易房,成了他们的新家。“不能让孩子重复我过的生活。”张芝伟说。
琐碎的山居生活
老高所在的山村离最近的乡镇有几十里地,隐于群山。老高和“山荆”与他们出生5个月的女儿“谷子”就住在这里。
门前就是一片菜地,拾掇菜地是“山荆”喜欢的工作。这片菜地不打农药,也不施化肥,任由绿油油的菜自由生长,虫子在菜叶上慢爬。
更多的时间,老高沉迷于在山中游荡。穿过屋后长满野草的小路,就到了他的世界。吹吹山间的风,拔一束野草,观察在日光下消失的露珠。晴朗天气里,任阳光晒到身上。或者,挑一个宁静的夜晚,好好享受月光,凝望晴朗的星空。老高说,这比城市里多了太多的“乐子”。
家里的杂活也是少不了的。抡锄把子、劈柴、提井水、挑担,还有田间管理的一套。杂活的好处是随性而为,不好玩就拉倒。“反正又不是靠这个吃饭。干杂活自由,自主,其中不乏探索与发现,体验一定的创造成就感。”
张芝伟和妻子养了几百只鸡。“我们看着一只只小鸡仔长大,有感情了,会一直养到它们老死。家里是不吃鸡肉的。”
张芝伟的家安置在这片四面环山的山谷中,和外界仅有一条陡峭沙石路相连。屋后是一片白玉兰树林,再往里走,就是山林了。不同的天气、不同的季节,就是不同的世界。夏天山里开满了各样的花,有野生的板栗、葡萄、猕猴桃和山楂,可以不用买水果了。张芝伟的妻子经常去山里采野韭菜,采回来用清水一涮,做野韭菜炒鸡蛋。
晚上,张芝伟喜欢站在门前平地上,看着山下镇子上的万家灯火。月亮和星星是亮的,天光洒在山林里,照在人的身上。“这时候,我总有一种逃离了闹市的快感。”
让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
张芝伟夫妇的儿子浩浩,比老高夫妇的女儿“谷子”大一岁多。此时和未来,这两个孩子注定经历和别的孩子不一样的童年。
一早,浩浩在屋里摔倒了,没有哭。旁边的大人们各忙各的,谁也没有抬头。有些无趣的他在地上躺了会儿,自己爬起来。雪花之中,浩浩看了会儿羊圈,又自顾自和保姆狗“花花”玩耍起来。这个孩子在一岁左右,就抱过刚出生的羊羔,抓过小鸡仔。见到爸爸给鸡挖来的老米虫,吓得哇哇大哭。
老高夫妇的女儿“谷子”,还没断奶,就已经被抱着出入过林地。
现在,两个孩子拥有的童年时光,就是尽情地玩。
“孩子的教育很简单,开开心心玩。基本的东西我们教他。”老高说。张芝伟的想法更简单,“就像是给孩子一张白纸,他喜欢画什么就画什么。”
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怎样成长?如何教育?成年后如何选择人生?在这一方面,至今还没见过面的两对夫妇意见一致。
两对夫妇对孩子的教育,更多是从自然的角度出发。老高说:“我们可以教她一些好的东西,和她一起学习、成长。以后她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那是她自己的事情。”他认为,现代社会忽略了自然环境本身的教育,对教育的理解太单一化。小鸟、河流、溪水、山林,不都是教育资源吗?看你怎么引导了。“荒诞的是,现在有的小朋友以为蔬菜是从冰箱里长出来的,人与自然隔绝得太严重了。十几岁的孩子记得那么多品牌广告,可是能认识几种本地植物呢?”
村里的木雕厂让老高有了“灵感”:他可以从培养兴趣角度出发,教女儿一两项谋生的技能。比如让她学工艺雕刻,而不仅是谋生手段。
山居后的新邻居
老高的妻子“山荆”,常和老黄等村民一起去地里干活,谈些家长里短。曾经的城市白领和大字不识的农村妇女,并没有距离与隔阂。
“山荆”说:“邻居老黄一天得来我们屋10多次。如果哪天不来,只能有两个原因:要不我们家没开门,要不老黄出远门了。”
2011年春节,是老高夫妇远离家乡的第三个春节。“前两个春节去老黄家一起过的,吃到初五。图热闹。”
老黄一家4口,有两个女儿,她自己没多少文化。老高觉得,在她身上显现更多的是长处:没什么心计,真实,淳朴。
老黄还一直是“山荆”的农技指导老师。“如果没有这位邻居,我们在村里的社交生活极有可能逊色一半以上。”“山荆”很感激老黄。
如此融洽的邻居关系,常会让老高不由自主地和城市生活做对比。
“山荆”常会被问:现在的生活和当初设想的一样吗?“我说比设想的更好。当初就是想离开城市到这里贴近自然,而现在的生活,获得的感受比当初设想的更多、更实际。”
山居的门槛有多高
老高和张芝伟在网上发帖子,介绍山居生活,点击率分别超过百万及数十万。“身不能至,心向往之”的跟随者众多,却也有人诧异、怀疑他们的坚持。
“现在的日子比较享受,说坚持不太准确,这有苦撑的意味。如果痛苦早就走了,不会因为当初做了选择就扛着。”
他们还常被问到这样的问题:要攒多少钱才能过上你们这样的生活?老高回答:“我觉得三五年的积蓄就可以。宅子的租金只花了10万元左右。”张芝伟的回答是:其实物质不是障碍,只要内心渴望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山里钱再多也没用,需要补充生活的技巧。
山居总是被想象得很美好、很空灵。张芝伟却泼了一盆冷水:憧憬这种生活是美好的,但总要考虑现实的困难。“比如说房子漏雨,有耗子、虫子,进山要防备被蛇咬伤。还有农活的劳累,总有这样那样不美好的地方。”
融入山里的张芝伟对生活更有体会。“冬天的寒风不必说了。像去年刚进山,夏天的晚上,我和媳妇、儿子就挤在小木屋里自制的木床上,感受着外面的电闪雷鸣,忍受屋里的蚊子叮咬。”
有人担忧这种生活和现实落差太大。
“其实很简单,回城市的路又没人给你堵上,你不习惯的话回去不就得了?”在“山荆”看来,很多人不一定非要追求形式的宁静,即使身处城市,也能用自己的方式获得内心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