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风俗变迁调查

时间:2019-05-15 06:28: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结婚风俗变迁调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结婚风俗变迁调查》。

第一篇:结婚风俗变迁调查

关于大石头庄结婚风俗的变迁调查

------2010年寒假社会实践总结

2010年2月15姓名:刘云凤

系部:药学系

班级:07级药学班

前言

为了响应团委关于“就近到农村开展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新农村建设的变化,搜寻新农村民俗文化”的号召,我在2010年寒假以“农村结婚风俗的变迁”为主题走访了一些对此比较了解的人,有年近八十的老奶奶,有年近六旬的伯伯,还有年近四十的婶婶,以及亲身参加过她的婚礼的同学。从他们的叙述中了解到了结婚风俗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变迁,见证了社会生活的天翻地覆。

农村的风俗,是一种民间文化的载体,它为我们更好的了解农村的现象,更好的了解农民提供了一种途径,为建设和谐新农村提供了指导性的意见。可是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懂得这些风俗的人们,无法用文字将它保存;想把这些风俗记录下来的人却又不是很懂得农村的风俗。这就需要我们更多的人去关注这些无形的文化,去了解这些文化。用文字将它记录,用网络将它传播。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社会去做一些事情,做一些事实在在的事情。

调查内容记录 1、50年代的农村结婚风俗 讲述人:七十七岁的一位老奶奶

他们那个时候是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生活水平普遍比较低下,在这种情况下,就把结婚生子过日子当做是人生的头等大事了。十五岁的姑娘在媒人的说和下就要出嫁了,也没有什么彩礼,给做两身粗布衣服就很满足了,当然嫁妆也就免了。结婚当天,新娘坐着马车在新郎和迎亲队伍的陪同下来到了自己的新家。新郎家就用大锅菜(这是我们这特有的习俗,持续了近半个世纪。大锅菜是由白菜、粉条、豆腐、丸子加上其他佐料在非常大的锅里炖出来的)和馒头来招待亲朋好友,在那个年代,这些都是上好的吃食,一般只有在人生大事上可以吃得到,所以不管多穷,即使借债也要准备上一顿,这样才有面子,毕竟是一生就这么一次啦。

2、七十年代的农村结婚风俗 讲述人:一位五十九岁的老伯伯

七十年代的时候正处在农村公社的时候,大家一起吃饭一起给村里干活,年末的时候村里给大家分钱,一个人一年也就分20元,这还是年轻力壮天天出勤的人才能挣到的,不过那时的钱也值钱。他们结婚一般是在二十岁,由于生活条件有所改善所以还是给女方彩礼了:200元钱,“四件礼”(袜子、围巾、鞋、一块花布)。当时由于女方家太穷 了,200元用来还债了,所以还是没有嫁妆陪送。结婚当天的迎亲队伍已经不再用马车了,他们换成了自行车,浩浩荡荡十几个人都骑着自行车去迎亲了,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没有放鞭炮。此时还是大锅菜和馒头来招待亲朋好友,依然需要借债来完成这人生大事。客人送礼一般都是两毛一张的字画,关系好点的送一挂鞭炮。

那时候有个农村叫“大寨”,农业生产搞得非常好,所以就兴起了一股“农业学大寨”的风潮。结婚一切从简,大家进行集体婚礼,在沟地里以修地这种方式举行结婚仪式,此时如果有彩礼也是一把铁锹之类的农用工具。特殊的时期,特殊的婚礼。

3、九十年代的农村结婚风俗 讲述人:一位近四十的婶婶

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随着土地责任制的的施行,农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此时的婚礼开始办的红红火火。谁家要是结婚,全村人都知道,因为他们会安一个大喇叭,连着唱三天的经典戏曲。这时候的彩礼是800元,另外还有缝纫机,自行车,洗衣机,称为“三大件”。此时的彩礼也显得颇为丰厚了,是一台彩色电视机。迎亲的队伍仍然是浩浩荡荡的自行车队,招待亲朋好友的依然是大锅菜加馒头。

此时亲朋好友送礼都是被面和二十元钱。4、2010年的农村结婚风俗 讲述人:24岁的一个准新娘

现在开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了,农民不用交公粮了,还有农业补助,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还有养老补助。生活水平的大步提高,使结婚也 变得喜气的很多。由于晚婚晚育的大力提倡,以及年轻人有更多自己的追求,好多人已经不再那么早走进婚姻了。

以前24岁结婚都是好晚的,现在却司空见惯了。两万二的彩礼,陪送的嫁妆有:空调、电脑、洗衣机、电动车。迎亲的队伍不再是马车、自行车而是成排结队的小轿车。招待亲朋好友的依然没有变还是大锅菜和馒头,但是此时已经不用再借债了,另外还会炒几个盘子(鸡块、鱼和几个凉菜)。仍然有大喇叭在放歌,但是已经不再是经典戏曲了,而是流行歌曲。亲朋好友送礼也都是50、60元,关系好会给110元。

以上都是几十年来结婚的变化,具体的成婚程序和礼俗多少年来大致都没有多大变化:

一、提亲与换帖

即男家委托媒人到女方家提亲,若女方同意议婚,则男家再去女家求婚,俗称“说媒”。现在好多是自由恋爱,也就是走走形式。如果双方都同意,男女两家就各办庚贴。庚贴有用红纸做的,上写成婚子女的姓名、年庚、三代、籍贯、俗称“四庚贴”,以后双方交换。

二、换贴

男女双方的婚事说定后,要举行一次换贴,换贴的日期要选吉日进行。男女先遣媒人向女方议聘。男方将议订聘金和新郎的庚贴放入小匣子内,并用红布或红绫将小匣包裹,连同彩礼(包括钱币、衣物、食品),由媒人送到女方家。女家收下聘金、彩礼和男方的庚贴后,女方出将庚贴放入原匣内,连同回送的衣着嫁妆喜果等由媒人转交男家,这一 程序叫做换贴。

现在则是两家人坐到一起吃一顿饭,商量一下结婚的具体事宜,也算是“订婚”。

三、过大礼

这是男女两家缔结婚约后,男方将聘礼送往女家的礼仪。送过彩礼的婚约才算正式生效。旧时一般男家要给女家100—200块现洋,衣料、手镯、戒指等礼品。结婚前还要“抬食箩”(用三层长方形的木板成的架子),至少要送三架食箩,上面堆放着大米、挂面、馒头、猪肉等,由数人送抬着到女家。现在人流行着“抬食箩”的风俗,但是一切从简,只是男方给女方一些麦子而已。

四、婚礼筹备

成婚前要选择成婚日,选后好,男家备好礼物和衣料,红柬贴上写明迎亲日期要媒人转交女家,通知亲友婚礼日期。并开始清整院落,粉刷、布置新房。新房内挂上喜画,有麒麟送子、五子登科等。窗花,常有喜鹊登梅、鸳鸯戏水、双飞燕子、并蒂莲子等。家中遍贴喜联和红“喜”字。喜联多用“百年合好”、“白头偕老”等。女家收到男方红柬贴后开始置办嫁妆,迎请眷属,邀请男女还客。家族长辈请出

阁闺女吃“离娘面”。

五、成亲

成婚那天,是男家大喜之日,房前屋后,院里院外,都以清水泼地,打扫得一尘不染。门前悬挂红灯,院子里,房檐下挂满了亲友们送来的喜幛、衣料、被面,处处呈现出一 片热烈欢乐的景象。迎娶时鸣放鞭炮,到了女家门前,女家故意事先将男方人“拒之门外”,待男方将“过门礼”从门缝塞进去方才开门迎接。

这时候,新郎要找新娘事先藏好的鞋子,并且亲自给新娘穿上鞋子,才让把新娘接走。新娘胸前挂一镜子,以“避“凶光。

还要由女方的嫂子或婶婶拿着扫帚和镜子围着轿车转一圈,意思是扫除一切污秽,照出一切不吉祥的事物。

新娘娶回时,要绕村串庄,不准许走原路,谓之不走回头路。一路上爆竹声声,好不热闹。轿车至男家停在门口,新娘由伴娘搀扶出轿。新娘扯彩进门之后,先从火盆上跨过。象征婚后日子“火火爆爆”。这时由事先请来的德高望得的人作傧相(司仪),主持婚礼仪式。由于大家观念的更新,拜天地也成了一种简短的形式: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新年就被大家簇拥着走进新房。未入洞房前,必请一位父母双全、丈夫健在的妇女到新房中为新郎新娘安放被褥。并将一把五色粮撒到褥下,赶个五谷丰登的吉利。床头下放几颗红枣,意思是早(枣)生贵子。枕下放几粒花生,意思是男孩女孩“花”插着“生”。

中午会给新娘单独做饭吃,挂面煮鸡蛋,故意把鸡蛋煮的不熟,然后新娘吃时,问她:“生不生?”

闹洞房的习俗由来已久,家家户都认为来自己家闹洞房的人越多越好,人越多越显出自己的体面和光荣。大家会让新婚夫妇喝交杯酒以及抢苹果之类的。晚上,还有人潜伏洞房窗上窃听新郎新娘说私房话,俗称“听房”。倘若雨、雪天没有肯去,母亲便将一把扫帚轻轻靠在窗 下完成“听房”这一仪式。

这一天,男家娶亲回来,除招待本家亲友外,还要热心地招待女家来客,并展示嫁妆,即由女方长辈代表将各亲友赏送之物一一唱明展示,交付男方代表接受,俗称“摆桌”。此时,有好事的子侄辈,给新郎母亲或婶、嫂脸上抹黑,以逗笑取乐。

六、婚礼后礼俗

第二天,新娘与亲族辈礼见,拜祖、上坟后,女家率亲戚到男家认亲,接回新夫妇,谓之“回妆”俗称“回面”,对新郎以好餐相待。好事的大兄嫂、小姨子常在饺子内包以辣椒等物,以耍笑新郎。当天返回男家。

第三天,新婚夫妇,携带礼品,乘轿(或坐车)去女方娘家,俗称“三朝回门”。男家派人送馍馍于女家,谓“挎篮子”,并将新郎接回。过两天,新娘父母再将女儿送到男家,谓“二回三住”。六日后,再将女接回,满月后再送女于男家,谓之“过月”。至此,婚娶仪式才告全部结束。

第二篇:家乡民间风俗变迁调查问卷

家乡民间风俗变迁调查问卷

亲爱的朋友: 您好!

我们是来自北京理工大学寒假返乡社会实践团。为更好了解各地 的春节习俗及其变迁,我们特设计了此问卷。感谢您在百忙之中 抽空为我们完成这份问卷。您的如实回答将为我们的调查提供最 宝贵的信息。祝您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1、你的年龄属于()阶段

A、10-25;B、25-35;C、35-45;D、45-60;E、60岁以上

2、你的居住地是____省_____市_____县(区)

3、你认为对你来说春节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多选题)A.休假 B.亲人团聚 C.祭祀先祖 D.接神许愿 E.穿新衣,吃好吃的

4、类似于山西民间流传的谚语“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日包饺子”,你的家乡是否也有相似的谚语:(填空题)

二十三_______;二十四________;二十五________;二十六________二十七________;二十八________;二十九________;三十日________。

5、你在过年的时候感觉与当地的谚语描述还有多少相似度()A、基本没有; B、25%; C、一半左右; D、大部分仍旧符合; E、完全保留

6、你还记得小年的具体意义吗(问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除夕夜你一般会干什么()A、呆在家里看春节联欢晚会; B、和同学或亲友出去闲逛; C、做其他自己想干的事情。

8、除夕夜你一般会守夜吗()? A、一定会; B、一般会; C、偶尔; D、基本不会。

9、除夕午夜的接神仪式隆重吗()? A、基本没什么仪式;

B、仪式有,但是比较简单,主要是放鞭炮什么的;

C、有相当隆重的仪式,届时炮竹声声,祭祀仪式相当正式。

10、你对新年穿新衣的态度如何()

A、新年新气象一定要将新衣服攒到过年才穿;

B、新的一年的确要讲究,但没必要在新年那天才穿新衣服; C、过年穿衣讲究其实无所谓,到时候把旧衣服洗干净穿上就行; D、其他观点

11、你对大年初一早上起床第一件事“蹲旺香”有什么看法? A、现在基本不会做; B、了解,但自己不太关心; C、比较重视,有时会亲为; D、很重视,每年坚持

12、大年初一当天你基本上在干什么()

A、走访路途较近的亲朋好友; B、在家呆着不出门;

C、到街上观赏社区组织的迎春活动;

D、和家人或亲友出去看电影等娱乐活动;E、其他活动

13、正月初十,老鼠娶亲的习俗你还知道吗()A、压根没听说过;

B、听说过不过已经淡化了; C、仍然遵循习俗供食、烧香。

14、在你的家乡春节期间有忌做针线活的传统吗()A、听说过,但现在基本没人遵守这个传统了; B、有,不过只是部分人延续这样的传统; C、有,而且大部分人都保持这样的传统; D、没听说过。

第三篇:家乡的结婚风俗

家乡的结婚风俗蔡塘学校初一5班 卢慧娟

我的家乡在福建省龙海市,在龙海,有个十分特别的习俗——新郎新娘结婚前夜要邀请新娘及新娘的女家属来“喝茶”。这茶可是十分讲究的,要放入红枣,花生,桂圆,莲子,寓意为——早生贵子啦!天有意作弄我,在我表姐结婚的前夜,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也喝了一杯贵子茶,因为这个,到现在我都还被亲戚们笑话呢。

虽然如此,但是去新郎家做客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拿到一个大红包,才不告诉你们红包里必须包双数地钱,寓意为:成双成对。

喝了人家的茶,收了人家的钱,那么接下来的活动就显得十分“土豪”了:“女方家属要站在阳台上将喜糖撒向站在一楼的男方家属,意为:喜从天降。体会完“土豪”的撒钱范,接下来就要给新房的被子套上红被套,铺上红床单,贴上红双喜......总之一切都是红的,这寓意为:新郎,新娘感情红红火火。

第四篇:东乡县传统结婚风俗

东乡县传统结婚风俗

说起婚俗,我国古代有“六礼”之说,现今部分地区也有这个习俗,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实际上各地区民间约定成俗的婚礼习俗并不完全为这六礼所限,且看东乡婚俗。

一、相亲

古代女子往往“生在深闺人未识,是妍是媸无人知”。经媒人说合后,男方往往提出看一看的要求。这种由男方在媒人的带领下到女家作初次访问的活动,称之为“看亲”,俗称“看㚢仂”,雅称“相亲”。

相亲的日子是由媒人预先定好并通知男女双方的,因此,双方都要作好准备。男方要根据女方父母的爱好,准备一点礼物;女方要洒扫庭院,准备接待客人。作为当事人,男女二人都要打扮得尽可能有风度,有光彩一些,以便给对方一个好的“第一印象”。看过之后,如同意结亲,就留男方和媒人吃饭,不同意就任由男方告辞回家。当然,现代社会相亲场所已不固定在女方家里,或是广场或是茶楼等等地点不一,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二、说媒

封建社会男女“授受不亲”,强调“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男女双方一般都要经人从中说合,才能“结丝罗”,“谐秦晋”,“结连理”,“通二姓之好”。这种说合,就叫“说媒”,俗称“哇媒”。建国后“说媒”曾改称为“做介绍”,做这种说合工作的人,被人们雅称为“月老”,俗称为“媒人”,后来改称为“介绍人”。媒人为男女双方牵线搭桥,也可以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说成一桩媒,媒人可以得到一些钱财,称之为“谢媒礼”。这笔钱一般由男方支付(如果是男到女家,则由女方支付),在成亲的前一天,连同送给媒人的礼物一起送到媒人家。

三、过礼

“看亲”、“看当’之后,要履行订婚手续,俗称“过礼”,东乡称“铺盘”。铺盘有“铺小盘”和“铺大盘”之分。“过礼”的第一步,是由媒人把男方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女方的生辰八送到男方,有些迷信的父母,自认为是对儿女的婚事负责,往往在接到红帖之后要请算命先生推算一下,看双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事就要重新考虑。好在现代人多半不相信这一套了,所以即使交换红帖,也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有的甚至连换帖的形式都免了。“换帖”、“合八字”之后,媒人要选个好日子,带男方去“过礼”订婚。“过礼”是大事,一般嫁娶的主动者(无论男女)要向另一方送一笔重礼,礼物至少要鞋袜各一双,包封一个,给姑娘的东西若干。包封里封多少钱、给姑娘一些什么订婚礼物,一般都是事先由媒人同双方分别协商好,不能由男方或女方给多少算多少。现在,女方主要看男方在县城有无婚房,如有则礼物可少一些,如无则礼物要多一些。“过礼”之后,男女双方即可商定日期,到当地政府办理结婚证,正式确定婚姻关系。

四、择吉

俗称“选日子”。择吉一般请教星象学者或算命先生选择办理,也可以自己看《通书》择日子。文化程度高的可以自己推算。一般认为,只要“六合”相应,就是好日子,如“丙寅日”等。择日完毕,双方确定结婚日期,就应该发出婚宴请柬,请亲朋好友来参加婚礼了。

五、迎娶 俗称“娶老婆”。佳期在即,男女两家都要杀猪宰鸡,准备喜宴,还要请好厨师、傧相、伴娘、司机及其他帮同办事的勤杂人员。这些人请好后,应在迎娶的前一天即到主家开始工作,作好迎亲摆宴的准备。现在县城办迎娶一般安排在酒店,农村还是按传统习惯,在自家摆酒宴。传统婚礼一般是女家早晨“出嫁酒”,男家中午摆喜筵;如果是纳婿(招郎)则反之。

六、拜堂

俗称“拜大人”,现代婚礼拜堂者少之又少。

七、喜宴

俗称“喝喜酒”。喜宴主席要摆在堂屋上方正中,请“大亲”坐上首右边席位,新郎的父亲或舅父坐上首左边席位作陪,其余按长幼对号入座。除堂屋的正席外,次尊贵的一席摆在新房中,请新娘的母亲坐首位,由新郎的母亲或舅母作陪。座位排定后,傧相宣布动乐鸣炮开宴,新郎先到首席斟酒敬酒,说几句表示感谢的话祝酒,尔后厨房开上第一道菜来,把婚宴推向高潮。现代喜宴富有之家会请婚庆公司主持操办,甚是热闹。

八、闹洞房

俗称“看新娘子”。中国有闹洞房的风俗。过去由于很多新人婚前都不太熟悉甚至不相识,新婚之夜要他们生活在同一空间,心理上可能会感到不自在。闹洞房无疑可以通过众人游戏让新人消除隔阂,捅破羞怯的“窗户纸”。而在今天,闹洞房主要是向新人们表示祝福之意。现代闹洞房是花样百出,主要以娱乐喜庆为主。

九、回门 俗称“走娘家”。结婚三天,新娘便要偕同新郎一起回娘家,也称“回门”,女方家准备“回门酒”。回到娘家,新郎、新娘首先问候老人。此时新郎应改口跟新娘一样称岳父母为爸爸、妈妈,对待亲友和邻居也应表现出亲切热忱,彬彬有礼,见人先打招呼,以礼相待。婚后周月,岳父母携带礼物前来婿家看望,俗称“满月”。至此传统婚礼习俗才算完成。

第五篇:即墨春节风俗调查

课题名称:《即墨春节风俗调查》

研究时间:2011年1月10日——2011年1月15日

学校:实验学校

班级:八年级二班

指导老师:王若梦

小组成员:姚鑫、任玉洁、宋修伟,辛震

组长:金寒冰

问题现状:同学们对家乡春节风俗了解不多或没有兴趣。

问题建议:同学们要对家乡春节风俗有所了解,传承民族文化。目的意义:通过调查报告使同学们更加了解家乡的春节风俗。

《即墨春节风俗调查》

(开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即墨春节风俗调查》

二、学校名称:即墨实验学校

三、班 级:八年级二班

四、课题组长:金寒冰

五、课题执笔:金寒冰

六、课题成员:姚鑫、任玉洁、宋修伟,辛震。

七、指导老师:王若梦

八、研究原因:同学们对家乡春节习俗了解不多。

九、研究目标: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即墨春节风俗,让同学们更加了解家乡春节习俗。

十、研究目的: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即墨春节风俗,让同学们更加了解家乡春节习俗。

十一、研究价值:可以深化同学们对家乡春节风俗的认识。

十二、研究方法:调查、分析,归纳。

十三、研究范围66名18岁—60岁的市民

十四、研究条件:一般。

十五、研究困难:①部分市民可能不配合调查,②调查人数有限,随机性较

强。

十六、实施阶段:

1.2011年2月10日——2011年2月11日,选题。2.2011年2月11日——2011年2月12日,开题。3.2011年2月12日——2011年2月13日,证题。4.2011年2月13日——2011年2月15日,结题。

十七、预期成果:开题报告、调查报告、调查表、结题报告等结集。

《即墨春节风俗调查》

(调查报告)

一、课题名称:《即墨春节风俗调查》

二、学校名称:即墨实验学校

三、班 级:八年级二班

四、课题组长:金寒冰

五、课题执笔:金寒冰

六、课题成员:姚鑫、任玉洁、宋修伟,辛震。

七、指导老师:王若梦。

八、问题现状:同学们对家乡春节风俗了解不多或没有兴趣。

九、问题建议:同学们要对家乡春节风俗有所了解,传承民族文化。

十、目的意义:通过调查报告使同学们更加了解家乡的春节风俗。

十一、参考:《节趣》、《俗话田横》、网络资源。

《即墨春节风俗调查》

(结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即墨春节风俗调查》

二、学校名称:即墨实验学校

三、班 级:八年级二班

四、课题组长:金寒冰

五、课题执笔:金寒冰

六、课题成员:姚鑫、任玉洁、宋修伟,辛震。

七、指导老师:王若梦

八、课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同学们对家乡的春节习俗了解不多,且没有兴趣。通过调查报告使同学们更加了解家乡的春节风俗。

九、研究方法:调查、分析,归纳。

十、实施阶段:

1.2011年2月10日——2011年2月11日,选题。2.2011年2月11日——2011年2月12日,开题。3.2011年2月12日——2011年2月13日,证题。4.2011年2月13日——2011年2月15日,结题。

十一、预期成果:结题报告。

十二、相关资料:

守岁:守岁是春节最热闹的时候,屋内灯光通明,一家人欢聚一堂,喝团圆酒,吃年夜饭,男女老少,尽情欢乐。年夜饭中,鱼是不能少的,取“连年有余”之意,但没有鳞的鱼不能上席。驴肉、马肉、兔子肉等所谓“杂乱肉”也不能上席。

年夜饭中饺子是主要的,饺子馅里要放上花生、枣、栗子、硬币、糖果、年糕等,谁吃到这些东西就要说上一句有关的吉庆话,如吃到一块糖则是“有甜头”,吃到一枚硬币便意味着“有钱花”。

守岁时禁忌最多,说话做事都要十分谨慎。“破”、“坏”、“散”、“死”、“赔”、“病”、“输”、“痛”等下吉利字眼都不能出口,不能骂人,不能打骂孩子。饺子破皮了,要说“挣”了,蒜要叫“义和菜”,打碎了器具,要赶快说一声“岁岁(碎碎)平安”或“越打越发”。守岁要守到新旧年交接的时刻,也就是俗话说的“大年五更”。这时还要祭天地、敬祖先、吃滑扎(饺子)、放鞭炮,至此,就算是辞别了旧岁,迎来了新春。

下载结婚风俗变迁调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结婚风俗变迁调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烟台本地结婚风俗5篇范文

    烟台本地结婚习俗全攻略 结婚之前的工作 首先是看场或看家,经过多次见面和慎重考虑,男女双方及家长对这门亲事认可,就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把婚姻关系正式确定下来,这就是许多地方称......

    浅谈兰州结婚风俗(共5则)

    浅谈兰州结婚风俗 内容摘要: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婚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我国这个多民族的国家里,各地各民族多姿多彩的婚俗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兰......

    家乡风俗文化调查问卷

    家乡风俗文化调查问卷 您好! 我们是的学生,“家乡风俗文化调查”项目是我们重点组织的项目。这次调查的目的是:通过对家乡风俗文化的调查,了解家乡风俗的现状与变化,并据此推断......

    关于贵州省少数民族风俗调查

    系别: 文学与新闻传媒系年级:2009级 专业: 汉语言文学班级:1班 学号: 092001010049姓名:龙莉 实践单位:贵阳市白云区民族事务局 时间:2012年4月30日—— 2012年5月6日共7天 地点:贵......

    清明节的风俗民情调查

    首先来介绍一下清明节的由来。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的得名还......

    关于贵州省少数民族风俗调查

    系别: 文学与新闻传媒系 年级:2009级 专业: 汉语言文学 班级:1班 学号: 092001010049 姓名:龙莉实践单位: 贵阳市白云区民族事务局 时间:2012年4月30日—— 2012年5月6日共7天 地点......

    新年习俗变迁调查问卷

    新年习俗变迁调查问卷 籍贯年龄 1您家乡有哪些春节的风俗? A、迎喜神、财神B、贴春联、年画C、顿白肉D、拜年E、炸豆腐F、蒸馒头G、守岁H、糖瓜儿粘I、放鞭炮J、猜灯谜K、逛......

    春节习俗变迁调查问卷

    各地春节习俗变化调查 您好!我们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9级毛概小组,想就每个人 家乡的春节习俗变迁进行调查。相信您对这个话题会有自己的看法和感触,我们小组会将您填写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