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王道成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七次会议上作工作报告
王道成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七次会议上作工作报告
2010-03-02 11:33:34(2010年2月27日)
各位理事,同志们:
现在,我向五届理事会第七次会议报告协会2009年主要工作情况和2010年主要工作安排,请予审议。
一、2009年主要工作情况
2009年是我国战危机、保增长、强民生取得重大胜利的一年,也是我国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一年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在审计署正确领导和监督下,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精神,以推进内部审计全面转型与发展、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为主线,以探索开展风险导向审计方法路子为重点,通过组织内部审计转型情况普查,开展践行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路径研究,推广内部控制审计最佳实践,扩大内部审计质量评估试点等方式,探索开展风险导向审计路子,引领内部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和成绩。
一年来,协会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总结内部审计25年发展经验,推动内部审计转型发展。
2009年2月,协会以召开研讨会的方式,纪念新中国内部审计制度实施25周年。全国政协副主席、协会名誉会长李金华和审计署董大胜副审计长出席研讨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山东省审计厅、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公安部、中国建设银行的代表,介绍了各自实施内部审计制度的做法和经验。会议畅谈了新中国内部审计25年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总结了新中国内部审计25年实践的宝贵经验,形成了政府推动和内在需求是加快内部审计发展的根本动力,内部审计与组织治理结合是实现内部审计价值的保障,职业道德与胜任能力是内部审计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审计机关的监督和协会的职业管理是内部审计健康发展的推进器,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是时代赋予的新使命等五点共识。进一步深化了内部审计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为推进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发挥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实践支撑。
(二)开展调查与理论研讨相结合,推动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审计。
为了总结内部审计在推进转型与发展中的典型经验,了解国际金融危机下企业对内部审计期望的新变化,促进构建以风险为导向、以控制为主线、以增值为目标的内部审计新模式,协会从3月起,以召开座谈会和实地走访的形式,先后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光大集团、中国建设银行、首钢总公司、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和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等企业,实施转型与发展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李金华名誉会长对协会开展的调研工作非常重视,6月亲临座谈会,听取情况并发表了重要意见。调查结果显示:内部审计的免疫功能、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增加价值和治理基石等新理念已经日益深入人心,推进内部审计从传统财务收支审计向现代内部控制审计转型与发展,已经成为广大内部审计机构的共同实践,并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内部审计工作在稳固和强化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基础上,引入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审计的理念和方法;在经济责任审计和新拓展的运营审计项目中,采用以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审计的方式方法,探索开展了内部控制适当性与有效性审计;各上市公司按照监管部门要求,普遍开展了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审计,部分金融机构探索开展了风险管理审计。通过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的实践,逐步形成了一条以相关理念和方法提升传统审计价值,逐步将风险导向审计与传统财务审计相融合,在整合提升中实现内部审计渐进式转型的路线图。内部审计在转型中悄然的发生着变化,提升了地位和作用、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逐渐成为“聚光灯下的职业”,进一步坚定了广大内部审计人员实施战略转型的信心和决心。
4月,为了贯彻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支持和促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加快实现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协会会同中天恒会计师事务所,在北京联合举办了《2009年春季高峰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130余名企业事业单位代表,围绕“应对危机——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主题,共同研讨了内部审计如何在风险与危机管理中有效发挥作用,真正成为企业风险管理实践的推动者。通过研讨和交流,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实施内部控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角色定位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
12月,为了支持和促进企业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推进现行内部控制体系升级换代,探索开展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审计,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与中国总会计师协会,联合举办了“中国企业全面风险管理高层论坛”,全国政协副主席、协会名誉会长李金华,审计署副审计长石爱中,两家协会的会员代表近200人参加了论坛。李金华名誉会长做了《企业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的主题演讲,石爱中副审计长做了《期待风险管理审计能够成为审计的主题、主流和常态》的主题演讲。财政部、国资委有关领导做了《当前企业风险管理应当关注的重点问题》的主题演讲。为推动企业增强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和意识,正确把握风险管理发展方向,积极组织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引。
2月至10月,协会在全国内部审计系统以“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为主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研讨交流活动。10月,协会召开了“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来自全国近200名内部审计工作者参加会议,会议收到218篇论文,经学术委员会评审,获一等奖论文8篇,二等奖论文26篇,三等奖论文78篇,优秀论文提名奖106篇。
中国内部审计发展研究中心在南京审计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完善了组织机构,充实了研究队伍,开展了内部审计基础理论研究,在引进国际内部审计理论成果,传导国际内部审计发展走势,研究我国内部审计转型路子,开展内部审计发展战略研究等方面,发挥了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
(三)开展重点科研课题研究,用研究成果指导内部审计实践。4月和6月,协会对2008年审计署批准立项的《中外内部审计准则比较研究》、《实现战略并购价值的内部控制研究》、《公共财政视角下的政府内部审计》和《内部审计业务分类研究》四个重点科研课题,进行了中期检查和结项评审。8月和9月,协会对2009年审计署批准立项的《内部审计践行“免疫系统”功能的途径或方式》、《内部审计为组织增加价值》、《上市公司如何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数据式系统基础审计理论与实践研究》、《政府部门内部控制审计》、《小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实务》、《内部审计质量外部评估方法》、《股东审计与集团公司治理研究》等8个课题,进行了公开招标和定向委托,目前,4个公开招标课题和4个定向委托课题,已按计划开始了各项研究工作。
(四)推进准则建设和质量评估,促进内部审计的规范化建设。
2009年,协会以制订实务指南和修订内部审计准则为重点,本着成熟一个发布一个的原则,7月,发布了《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2010年1月,准则委员会通过研讨原则通过了《经济责任审计实务指南》、《内部控制审计实务指南》和《信息系统审计实务指南》草案,进一步修改后提交理事会审议。
为了适应内部审计转型升级的需要,增强准则强制性和权威性,加快准则国际化、法制化进程,从9月起,协会成立了准则修订小组,对《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29个具体准则进行了梳理和修订。
为了推动实施内部审计质量外部评估工作,协会增设了质量委员会,11月召开了第一次会议,研究了有关质量委员会职责任务和制定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手册(试行)、举办全国性的质量评估培训班、遴选内部审计质量评估专家、推动开展内部审计质量评估试点等工作安排。
(五)以提高职业胜任能力为主导,创新教育培训方法和机制。
2009年,本着适应转型、更新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需求,进一步压缩了普及型培训班的规模,增加了高级培训班的比重。同时,在课程设置上新开设了注重提高能力的课程,继续坚持以实务界和高校知名学者授课为主的原则,提高了培训质量和效果。全年举办各类培训班80期,培训人员5千多人次,由于培训内容新、授课质量高、实用性较强,得到了参加培训人员的好评。
2009年,协会首次推出《建设项目审计》、《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和《国际内部审计基础》三门网络后续教育课程,拓展了培训途径。同时,对CIA考前辅导网络课程的内容进行调整和更新,后续教育网络培训有了可喜的开端,CIA考前网络辅导的发展情况良好。
在培训教材建设上,完成了《内部审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重新编写,对2006年以来协会编写的培训教材和采用其他渠道选择的培训教材进行了梳理,为下一步培训教材的编写、修订和选择提供了依据。
(六)以推广CIA考试为抓手,推进内部审计职业专业化建设。
目前,CIA考试已被广大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所认可,一些内部审计机构采取一些积极的政策,鼓励内部审计人员参加考试,促进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协会加大了对考试工作的宣传力度,继续在《中国审计报》和《中国内部审计》杂志开辟专栏,以鲜活的事例宣传通过参加CIA考试,树立先进理念、拓宽审计视野、更新知识技术、提高审计水平的典范,进一步扩大参加CIA考试人员规模。2009年,有23884人报名CIA考试,较2008年增长了3823人,各科参考率均在70%以上,再创报名参考人数的历史新高。
(七)以倡导转型发展为主旋律,着力宣传转型发展典型经验。
2009年,协会以《中国内部审计》杂志和网站为主要媒介,大力宣传和交流国内外内部审计先进理念、最佳实践和先进技术方法,促进提升新理念、借鉴新实践,追踪新热点,推进经验共享,达到共同提高。
《中国内部审计》杂志,以宣传开展风险导向审计实践经验为重点,一方面对专题理论研究和实务探讨等重点栏目扩充新内容,另一方面新开辟了法规建设、风险导向审计、乡镇审计等栏目,进一步扩大宣传面和宣传力度。杂志全年采用各类稿件计4000多篇,约1200万字。
协会网站建设,在巩固提高现有栏目的基础上,新增设了IIA资讯栏目,增加对国外内部审计动态和经验的宣传。2009年,网站采集和更新信息3040条,累计点击2288万人次。为进一步发挥网站的功能作用,从下半年开始,协会启动了网站改版工作,为2010的改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009年,为了研究内部审计如何从金融危机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更好的发挥“保驾护航”的作用,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协助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就有关金融危机对企业内部审计的影响和开展内部控制审计、风险管理审计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4月底,协会和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联合召开了“金融危机下内部审计热点问题调查报告”发布会,新华社、《中国内部审计》、《第一财经日报》、《新京报》、《中国审计报》、《中国审计》等11家媒体参加了发布会。调查结果表明:金融危机使得企业主要领导提高了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为内部审计地位提升和转型提供了良好契机;大多数企业表示会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开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内部控制审计的基础日趋成熟并正在向纵深发展。同时,调查报告还研究总结了中国内部审计转型的一般模式,提出了将内部审计转型分为四个阶段的建议:即内部审计传统业务的规范化阶段,传统审计业务提升与扩展阶段,内部控制审计全面化、常规化阶段,最后过渡到成熟的风险管理审计阶段。每个阶段对风险的关注程度(成熟度)逐步提升。这次调查活动和结果的发布,对全社会了解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状况和所发挥的作用,促进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推动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指导广大内部审计机构正确把握转型时机和力度,与时俱进的调整职业关注点,加快实现我国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影响作用。
(八)借鉴与宣传并重,开展对外交流,扩大我国国际影响力。
2009年,协会本着既借鉴国外内部审计先进经验,又宣传中国内部审计成果的指导思想,积极的开展对外交流活动,扩大我国国际影响力。5月,协会派团参加了在南非举行的IIA第68届国际大会,了解了国外内部审计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7月,协会承办了“2009年亚洲首席审计执行官论坛”,来自亚洲内部审计师协会联合会成员协会的100余名代表参加了论坛。论坛以“内部审计如何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为主题,分5个专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各国内部审计在应对危机中的经验,彰显了内部审计潜在的职业能力。论坛期间,全国政协副主席、协会名誉会长李金华,审计署副审计长董大胜分别会见了IIA执行主席理查德·钱伯斯先生,双方就内部审计近年来的发展,以及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情况下如何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交换了意见。
9月,协会主办了第九届海峡两岸内部审计研讨会,以“内部审计质量外部评估的作用”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的方式方法”为主题,进行了理论研讨和实务经验交流,展现了两岸内部审计质量外部评估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的发展态势,达到了相互沟通、分享经验、共同提高的目的。
10月,协会派团参加了在吉隆坡举行的“2009年亚洲内部审计大会”,大会主题为“先进经验——向可持续的成功发展”。会议期间,还召开了亚洲内部审计师协会联合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执行委员会成员。
(九)做好书刊发行工作,为内部审计转型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为搞好书刊发行工作,协会通过实地走访、电话问询、现场问卷等形式,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听取各方需求,使书刊发行工作更贴近内部审计工作实际。5月和9月,协会分别召开了省区市内部审计协会和中央单位参加的专门会议,交流了通联宣传工作的经验和作法,查找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进工作措施。同时,与400多个相关单位建立了联系,进一步拓展了书刊发行的领域和渠道。2009年发行《中国内部审计》杂志42146份,比上年增长2.18%。发行各类图书13万册,支持和促进了内部审计职业知识体系建设。
二、2010年主要工作安排
2010年是实施协会“2005至2010年”工作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为制定协会“2011至2015年”工作规划奠定良好基础的关键一年,协会工作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倡导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发挥内部审计 “免疫系统”功能作用,引领内部审计肩负起后危机时代新使命,关注风险、关注危机、关注组织战略目标,关注可持续发展,推进内部审计全面转型升级;坚定不移的以探索开展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为重点,以开展全国内部审计“双先”评选活动为动力,以推动开展内部审计质量评估为抓手,以筹备承办2015年国际内部审计大会为契机,以创新指导内部审计工作机制为保障,为全面实现协会五年工作规划目标,开创内部审计转型升级的新局面而努力。
新的一年,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一)加强协会指导内部审计工作力度,与时俱进的提出指导意见。
目前,风险管理已成为全球重视的热点议题。为了应对风险成为公司治理的中心要素,内部审计应从控制导向转向风险导向,协助组织管理风险,应成为内部审计的重心。协会应以“立场公告”的形式,对内部审计提出指导意见。当前,内部审计职业关注点:一是应积极支持和参与组织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帮助组织升级和完善现行内部控制体系,推进组织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促进组织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二是行政部门和事业组织应积极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将审计重心逐步由“防弊查错”转向评价和改善组织治理能力,促进控制环境的持续改善,帮助组织强化和维护控制的有效性;三是企业单位应积极探索开展风险管理审计,监督和评估风险管理和控制体系,帮助组织管理和控制风险,逐步实现审计重心由事后评价控制转向事前风险管理和过程控制;四是积极组织和推动风险控制自我评估,充分调动组织内在的风险管理和控制的积极性,使之成为企业全员的自觉活动;五是大力推进内部审计技术信息化,积极探索开展信息系统审计,逐步实现风险管理和控制的自动化;六是认真开展内部审计自身有效性评价,不断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提升职业社会认可度。
(二)开展全国内部审计“双先”评选,推进内部审计的转型。
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国内部审计系统内,开展“2008年至2010年”全国内部审计“双先”的评选活动。评选工作要坚持自下而上,全面覆盖,形成氛围;要以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和道德规范为标准,以转型发展的业绩为依据,以审计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为支持,以提升内部审计整体素质为目的。通过评选,全面总结近年来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的经验,检查评价内部审计准则落实执行情况,推动开展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工作,提高“双先”评选的社会认可度,推进内部审计实现全面转型与升级。
(三)以理论研讨和经验交流为路径,指导内部审计转型升级。
2010年,围绕“风险导向审计实务探索”为主题,组织开展群众性理论研讨活动。加强内部审计分类和发展战略研究,继续与相关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合作举办高峰论坛。通过广泛的理论研讨与交流活动,使内部审计人员树立“内部审计新功能应以协助组织风险管理为重心”的新理念,明确内部审计阶段性的工作重点和发展目标,釐清内部审计在风险控制中的定位和作用,指导企业逐步构建起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同时,对2009-2010年科研课题进行中期检查和结题评审,适时启动2011年科研课题的招标工作,编辑出版审计署立项课题研究报告及内部审计论文汇集,扩大理论研究成果的共享面。
(四)以适应内部审计新实践为导向,完善修订内部审计准则。
2010年内部审计准则建设,一是继续对《内部控制审计指南》、《经济责任审计指南》和《信息系统审计指南》进行研讨和完善,力争年内定稿,提交理事会审议通过后发布;二是继续对《中国内部审计准则》进行修订,为修订“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加快准则国际化、法制化进程打好基础。
组织专家完成我国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手册的起草,举办质量评估人员培训班。同时,加大对开展质量评估工作的宣传,使广大内部审计机构充分认识到开展质量评估工作的重要性,适时选择先进单位开展质量评估的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和实施以质量评估为抓手的内部审计准则执行机制。
(五)创新教育培训工作机制,实现职业教育培训形式多样化。
总结近年来教育培训工作的经验,按照推进内部审计转型升级的需求,本着提升高级培训班比重、扩大与企业集团合作办班范围、推广系统自办、协会协助的办班形式,不断创新教育培训工作机制,逐渐形成个性化、差别化教育培训格局,实现职业教育培训形式多样化。同时,要加强和改进网络教育培训,创新网络教育形式,丰富网络教育内容,扩大网络教育规模。计划举办各类培训班80期、培训人员6000人次。
(六)加大CIA考试推广力度,加强获CIA资格人员后续教育。
总结创新CIA考试的宣传方式,积极采取以举办考前培训班、组织获得CIA资格人员报告会、印发CIA考试知识手册等形式,继续加大CIA考试的宣传推广力度,力争报名参考人数达到25,000人。2010年要结合协会网站改版,推行CIA考试网上报名,网上传输考试信息。同时,要进一步严肃考风考纪,加强考试考场管理,维护国际考试权威性。继续完善CIA后续教育制度,探索创新后续教育机制,真正做到规范有效、不走过场,充分发挥CIA考试的职业支柱作用。
(七)以宣传风险导向审计为核心,促进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
2010年协会宣传工作,要以宣传风险导向审计实践为重点,一方面要大力宣传新的内部审计功能,应以协助组织管理风险为重心,内部控制应与风险管理相融合,传统内部控制体系应升级换代等理念;另一方面宣传借鉴国际开展风险导向审计的成熟经验和技术方法,宣传国内企业转型发展路径和实践。要以宣传国内最佳实践为主,增强宣传工作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内部审计》杂志,要以“巩固老订户,发展新订户”为原则,发挥地方内部审计协会和中央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两方面积极性,全方位、多角度加强宣传,使发行网络逐步向社会各界延伸,力争杂志的征订数量达到5万份的目标。适时召开通联宣传工作会议,总结经验,表彰先进。
以开发和提升网站功能为目标,加快网站改版工作,充分发挥网站的信息宣传、培训教育、会员沟通、协会管理等功能,为实现协会工作信息化、网络化打好基础,力争网站点击率有较大提升。
(八)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领域,提高境外培训和考察的效果。
积极组织内部审计人员参加IIA国际大会和亚洲内部审计大会以及亚洲首席内部审计执行官高峰论坛,组团赴境外培训和考察,学习国际风险管理先进理念,借鉴发达国家风险导向审计经验。同时,也要借参加国际会议和培训、考察的机会,大力宣传我国内部审计转型发展取得的进步和成效,积极参与国际内部审计准则修订工作,提高我国在推进国际内部审计职业发展的话语权。
积极组团参加在台湾举办的第十届海峡两岸内部审计研讨会,创新拓展两岸内部审计交流合作新形式,增进两岸内部审计同仁的共识和互信,扩大实践经验理论成果共享面,推动两岸内部审计交流健康持续有效的发展。
(九)研究制定2011至2015年规划,确立内部审计发展目标。
组织全国内部审计系统,对协会《2005年至2010年工作规则》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总结。组织专门工作组进行广泛调查研究,凝聚全国内部审计人员的智慧,起草《协会2011年至2015年工作规划》(草案),今年年底前在网上征求全体会员意见,2011年初,提交五届理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
(十)启动“北京——2015年国际内部审计大会”的筹备工作。
协会成立大会筹备组,在学习借鉴近年来国际内部审计大会的举办经验、研究未来五年国际内部审计发展走势、与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研究拟定大会的主题及演讲专题,确定筹备工作进度和时间安排,确保大会如期成功召开。协会要以举办“北京——2015年国际内部审计大会”为动力,推动我国内部审计加快实现转型升级,以国际先进的形象迎接大会的召开。各位理事,同志们,我国内部审计由于起步晚、基础弱等多种原因,整体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全球内部审计成熟度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加快我国内部审计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次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为提升内部审计地位和作用,推进内部审计升级换代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志着我国内部审计由控制导向转向风险导向的基础日趋成熟。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应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为契机,以实施《企业内部
第二篇: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结束时的讲话
在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第五届理事会
第二次会议结束时的讲话
王道成
(2005年1月12日)
大家辛苦了,经过两天紧张而富有成效的工作,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顺利完成了各项既定议程。大会传达了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精神,讨论审议了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5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6至2010年工作规划”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6年工作计划”,审议批准了4个内部审计具体准则,调整了理事、常务理事,确认了新的单位会员,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我们这次会议,是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刚刚闭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迎接“十一五”规划、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也是审计系统学习贯彻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审计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这次会议得到了审计署党组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会前,李金华审计长、石爱中副审计长审阅了协会五年工作规划,会议期间又亲临大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为新形势下加强协会建设与推进内部审计工作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令人振奋和鼓舞,坚定了我们发展好内部审计事业的信心和决心,也对协会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期望和要求。
下面,我就如何贯彻落实李审计长、石副审计长的重要讲话和会议精神,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分析协会建设和内部审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审计署和各级审计机关的监 督指导和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会员、内部审计人员和在座的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协会建设和内部审计发展水平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和成绩。各级协会功能建设和服务能力水平不断提升,已逐步成为推动内部审计发展的重要力量;各项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稳步有序推开,内部审计的地位不断增强,作用越来越明显。我们在充分肯定协会建设和内部审计事业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应当清醒地看到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内部审计事业发展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国际化趋势的飞速发展,我国社全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有企业积极推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特别是国外一系列公司财务丑闻事件的发生和我国经济领域违法案件的频发,国家对企业财务和经营活动的监管日趋严格,监管措施从过去主要依靠外部监督转向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并重,更加关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性、有效性,关注在公司治理中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内部审计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机制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进一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其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的重大新课题。同时,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的加快,也为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近年来,我国多数内部审计机构克服了人手少、任务重、压力大等困难,为改善企事业单位管理、完善内部控制、提升管理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内部审计工作发展中,仍存在着一些部门、企事业单位对内部审计工作的 重要性和作用认识不足。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职责定位不清晰.工作制度不规范,审计观念陈旧、审计方法手段单
一、落后,人员少、素质偏低等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企业中的内部审计,重点应当致力于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关注企业风险管理,但当前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还停留在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阶段,造成了我国内部审计工作滞后于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是当前我国内部审计事业发展中的十分突出的问题。
二是协会功能建设与内部审计事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近年来,各级内部审计协会在加强自身建设和促进内部审计工作发展方面,探索和积累了一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履行对内部审计职业自律管理的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了广大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的支持,协会建设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壮大,取得了许多新进展和成绩。但是,目前各级内部审计协会无论在作用发挥程度、社会认同、行业代表性以及经济实力等方面,基本上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协会机构不独立,人财物仍依附于所属的审计机关;协会的工作方式还主要靠审计机关的影响力,行政色彩浓厚;协会的工作理念和服务水平与会员要求不相适应,协会办事机构人员少、专业化水平低,致使协会难以凝聚广大的内部审计人员,甚至造成会费收入紧张,有的协会还面临着生存难的问题,等等。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在于,协会还没有形成一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市场运作方式自主发展的体制和机制,由此造成协会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发展迟缓,在推进内部审计事业发展中表现出力不从心,有失广大内部审计人员的期望和要求,这是当前推进内部审计事业发展中影响和制约协会作用发挥的一 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
我们各级内部审计协会的工作者,要推动协会建设和内部审计事业实现新发展,就必须紧紧抓住这“两个不适应”的主要矛盾,通过加强协会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更新工作观念,改进工作手段,切实促进内部审计事业的不断健康发展。这既是我们制定五年规划的依据和前提,也是贯彻实施五年规划的核心和主线。
二、坚持以抓协会功能建设推进全面实现规划目标
协会制定的五年工作规划的指导原则,是立足于加强协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建设,着眼于推动我国内部审计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这是基于当前协会建设和内部审计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而确定的。从近几年协会工作实践来看,要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协会工作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必须要从解决协会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入手,逐步建立起一种符合内部审计职业发展规律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走自主发展的道路,才能有效地推进我国内部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
首先,在协会的发展方向上,要推进协会逐步实现“自养、自立、自主、自强”,走自主发展的道路。这既是贯彻“十一五”规划建议关于“继续推进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要求;也是促进协会建立自主发展的长效机制的客观需要。只有实现“自养、自立、自主、自强”,才能激活协会建设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才能真正实现协会工作方式从行政管理型向服务自律型的转变。目前,一些地区,特别是基层的协会,还主要采敢行政管理方式来指导和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甚至有的基层的协会,主要依靠审计机关的行政力量来推动内部审计工作,呈现出比较明显的政府主导特点。这种做法,从短时间看,可能比较容易地开展各项工作,也可能比较容易 的取得一些成效,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不利于协会从行政管理型向服务自律型转变,不利于激发协会内在的发展动力,实现以内部审计发展需要为目标,自主推进把协会功能做强、做大的积极性。我们必须要转变思想观念,跳出旧有的行政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和建立起一个“服务自律”型的协会,以内部审计事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倡导审计新理念、提供优质服务为手段,来促进内部审计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通过对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提供适度有偿服务,实现协会的“自养、自立”,进而实现“自主、自强”。形成一个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协会有效的服务,实现有效的推进内部审计事业的持续发展,同时也通过服务来实现协会自身的发展壮大的良性互动,以服务立会,服务兴会,达到促进内部审计发展和协会发展壮大的双赢。从根本上解决协会建设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其次,在协会的管理运行机制上,要以“凝聚会员、群策群力”为指导方针,建立健全协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协会是一个社会团体,它是会员的协会,是在座的各位理事的协会。必须要充分发挥会员,尤其是在座的各位理事参与和支持协会工作的积极性,必须要认真听取和吸纳广大会员对于协会工作的意见,必须要让会员和理事真正参与协会的各种决策,只有凝聚广大会员,充分发挥会员、理事的力量,才能使协会富有活力,才能使协会的各项工作能够产生比较广泛的影响,比较有针对性,也才能使协会的各项工作能够及时调整和改进。因此,健全协会运行机制的首要问题,是要建立健全完善的例会机制、议事机制、决策机制,为会员、理事行使权力、反映意志,参与决策和自律管理提供工作平台和保障机制。同时,还要建立健全会员、理事对协会工作的有效监督机制,以使协会的工作步入一个会员、理事、常务理事、协会办事机构相互联动的良性运行 轨道,保证协会功能的有效发挥,使协会工作能够适应内部审计工作不断发展的需求。
我们在贯彻实施五年规划中,一定要把加强协会体制和机制建设作为工作的切入点、支撑点和着力点。通过建立和完善协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全面实现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三、全面理解和正确处理好实现规划目标中的几个关系
一是要正确处理好内部审计协会与审计机关的关系。内部审计协会实行“自养、自立”,走自主发展的道路,并不意味着协会要脱离审计机关的领导,不需要审计机关的支持了。《审计法》规定,国家审计机关负责指导和监督内部审计工作。审计署已经明确,对内部审计的指导和监督工作,通过内部审计协会实行职业自律的方式来实现,这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客观要求。因此,内部审计协会必须紧紧依靠审计机关的领导,要服从审计机关的指导和监督,积极争取审计机关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在这个自主发展的进程中,必须紧紧依靠审计机关的政策支持和政治保证,积极争取审计机关支持协会建立一支相对稳定,有战斗力、凝聚力的职业化队伍,保证协会工作有人做,并享受相关待遇。在财力上给予一定的经费保障,委托协会承担的有关内部审计职业管理职能,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给予相应的经费,这是协会能够生存、发展和转型的保障。
另一方面,内部审计协会要按照“服务立会、服务兴会”的指导方针,建设服务自律型协会,把服务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内部审计事业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规范”、“引导”和“促进”作为主要的工作方式。在工作运行上,要以“凝聚会员、群策群力”为核 心。大力发展会员,并充分调动他们参与和支持协会工作的积极性。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改革的深入,协会终将走向市场,这是大势所趋。协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要靠提供优质的、广大会员感兴趣的产品,也就是高效的服务,并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和服务品种,这样才能赢得广大会员的支持和信赖,协会才能富有生机和活力,也才能形成良性的、自主的、可持续的发展机制,才能真正成为推动内部审计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从国内外社团组织发展的经验来看,走自主发展的道路,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团组织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是正确处理好开展财务审计与推进管理审计的关系。我们五年规划中提出了“推进内部审计工作基本实现从以真实性、合规性为导向的财务审计为主,向以真实性、合规性为导向的财务审计和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审计并重的全面转型与发展”的目标,这是针对当前协会功能建设和内部审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而提出来的。我们在贯彻实施的过程中,一方面,协会要加强对管理审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总结和推广开展管理审计的成功经验,、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理论方法,推动管理审计在我国的全面深入发展。这是内部审计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是协会今后工作的重点。另一方面,财务审计作为内部审计的永恒主题,它的基础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当前财政经济领域中发生的许多问题,仍集中的表现在财务真实性、合法性的问题上。如何做好在信息化条件下的财务审计工作,仍然是当前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课题。因此,协会在促进内部审计工作向管理审计发展的同时,必须坚持二者并重的原则,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层级、不同单位,应从实际出发,各有侧重。
三是正确处理好协会的长远发展和短期目标的关系。中国内部审计协 会五年工作规划,是从建立和完善协会体制和工作机制出发,着眼于协会的长远发展。应该说,推进协会逐步实现“自养、自立、自主、自强”,走自主发展道路,符合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符合内部审计发展的需要,是协会自身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协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问题,还有一个过程,有些问题的解决还需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因此,贯彻落实好《规划》,必须要把协会的短期发展目标和长远发展方向结合起来,从协会的长远发展出发,从转变工作机制入手,制订好短期目标,分,有步骤,有计划的解决我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积累有效的履行职责的经验和方法,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暂时的困难。尤其是在一些地方的基层协会,在人员、资金相对不足,协会自身力量薄弱的情况下,面临的困难会更大一些,但我们必须要向这个方向去努力,去探索和积累一些经验。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地把握好时机和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协会体制和机制建设。
各位理事,同志们,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五年工作规划已经协会理事会审议通过了,我们要在今后的五年里,坚持把规划作为行动纲领,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推动内部审计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我们也希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内部审计协会,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五年工作规划的要求,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各自的工作规划,以确保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五年工作规划的实施落到实处。
我相信,在各级审计机关的监督和指导下,在各方面大力支持下,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将团结和带领全体会员及内部审计人员,振 奋精神,积极进取,步调一致,努力实现《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把协会建设和内部审计事业发展水平,推向一个新的台阶,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第三篇:中国船东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组织工作报告
中国船东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组织工作报告
尊敬的各位理事:
根据民政部和中国船东协会章程规定,四年来秘书处对会员、理事、常务理事、分支机构负责人、协会负责人进行了调整。协会在第五次会员大会期间,分别对协会领导成员、副会长单位、常务理事、理事单位人员、分支机构进行了调整和设立。更替会长1人次、副会长5人次,增补2名;更替常务理事10人次,变更单位2家,减少4名,增补1名;更替理事17人次,减少13名,增补2名;增设分支机构3家,更替负责人4人次;发展新会员81家,退会43家,目前有会员单位213家。附件如下:
中国船东协会秘书处
二〇一四年九月二十八日
附件:
一、协会领导成员会长及副会长单位调整
(一)更替会长1人次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
马泽华董事长接替魏家福
(二)更替副会长5人次
1、香港明华船务有限公司
苏新刚副总裁接替黄少杰
2、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接替香港明华船务有限公司任协会副会长单位,苏新刚副董事长任协会副会长。
3、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
马泽华董事、总经理接替许立荣
4、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
李云鹏董事总经理接替马泽华
5、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
许立荣董事长接替李绍德
(三)增补副会长2名
1、中国船级社
孙立成总裁
2、中国船东互保协会
胡京武总经理
二、常务理事、理事人员及单位调整
(一)更替常务理事10人次,变更常务理事单位2家
1、中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油轮公司
严志冲总经理接替茅士家
2、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
万敏董事总经理接替孙家康
3、广州远洋运输有限公司
韩国敏总经理接替徐惠兴
4、青岛远洋运输有限公司
孙军总经理接替董明
5、中远散货运输有限公司 王国荣总经理接替许遵武
6、中远(香港)航运有限公司
陈新川董事总经理接替李振宇
7、深圳远洋运输股份有限公司
陈新川董事总经理接替李振宇
8、中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油轮公司
韩骏总经理接替严志冲
9、大连远洋运输公司
朱建辉总经理接替孟庆林
10、天津市海运股份有限公司
陈雪峰总裁接替陈晓敏
变更单位
1、中远航运股份有限公司接替广州远洋运输有限公司任协会常务理事单位,韩国敏首席执行官任协会常务理事。
2、中远散货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接替中远散货运输有限公司任协会常务理事单位,许遵武副董事长总经理任协会常务理事。
(二)减少常务理事4名
1、广东海运股份有限公司
常务理事:肖绍根
2、青岛远洋运输有限公司
常务理事:孙军
3、中远(香港)航运有限公司
常务理事:陈新川
4、深圳远洋运输股份有限公司
常务理事:陈新川
(三)增补常务理事1名
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
常务理事:谢春林董事总经理
(四)更替理事17人次
1、万邦(中国)船务有限公司
邹俊善航运与物流总经理接替赵
煜弘
2、广东省船东协会
陈庆年常务副会长接替杨连盛
3、中国船东协会
宁德伟常务副秘书长更换张晓生
4、中国船东协会
秦焕复副秘书长接替叶萌
5、浙江省海运集团有限公司
郑晓岗董事长、党委书记接替单
树林
6、福建省船东协会
官长春副秘书长接替郑锵
7、安徽远洋运输有限公司
张琢琳董事长接替欧邦球
8、大连航运集团有限公司
丛鸣总经理接替门洪升
9、华轮—威尔森(中国)物流有限公司
刘德新销售总监接替马巡医
10、福建省船东协会
郑锵副秘书长接替官长春
11、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
朱建东副总经理接替周琥
12、泉州船东协会 蔡哲勤会长接替洪天启
13、青岛远洋运输有限公司 戚文忠总经理、党委书记接替孙军
14、厦门远洋运输公司 袁小宇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接替
林戟
15、江西远洋运输公司 姜志德总经理接替赵建歧
16、中海油轮运输有限公司
朱迈进副总经理接替梅德全
17、厦门市船东协会
吴厚生会长接替蔡敏
(五)减少理事13名
1、广东海运股份有限公司
理事:肖绍根
2、广东省珠江海运有限公司
理事:程杰
3、广州远洋运输有限公司
理事:韩国敏
4、山东远东海运集团
理事:张卫国
5、海南省船东协会
理事:陈红
6、东方国际物流集团上海新海航业有限公司
理事:丁建中
7、万邦泛亚(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理事:邹俊善
8、大连龙江国际海运有限公司
理事:王铁军
9、福建冠海海运有限公司
理事:林财龙
10、厦门市船东协会
理事:吴厚生
11、集美大学
理事:杨国豪
12、江西远洋运输公司
理事:姜志德
13、安徽远洋运输有限公司
理事:张琢琳
(六)增补理事2名
1、交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
理事:马宾副总裁
2、中远散货运输(集团)有限公司
理事:许遵武副董事长总经理
三、分支机构发展情况
(一)分支机构增设
在五届理事会期间,增设3家分支机构
1、中国船东协会化工品运输专业委员会
2、中国船东协会滚装运输专业委员会
3、中国船东协会内贸集装箱运输专业委员会
(二)分支机构负责人调整
更替分支机构负责人4人次
1、中国船东协会油轮运输专业委员会
严志冲接替茅士家
2、中国船东协会海员工作委员会
成如兴接替李善敏
3、中国船东协会油轮运输专业委员会
韩骏接替严志冲
4、中国船东协会海员工作委员会
王刚接替成如兴
(三)分支机构更改名称1家
中国船东协会液化气运输专业委员会更名为中国船东协会液化气体运输专业委员会
四、在五届理事会期间会员变动情况
(一)发展了81家新会员
1、上海中船重工万邦航运有限公司
2、江苏华西远洋船舶管理有限公司
3、深圳市七七七船舶服务有限公司
4、东方海外货柜航运(中国)有限公司
5、太华船务(北京)有限公司
6、宁波市丰华船务有限公司
7、南京连润运输贸易有限公司
8、上海中化思多而特船务有限公司
9、上海鼎衡船务有限责任公司
10、舟山市永诚海运有限公司
11、浙江云翔海运有限公司
12、宁波大榭开发区嘉信海运有限公司
13、华力海运控股(香港)有限公司
14、舟山永盛海运有限公司
15、浙江恒晖海运有限公司
16、舟山市中拓海运有限公司
17、浙江东润海运有限公司
18、舟山市和兴船务有限公司
19、上海三瀚海运有限公司 20、泉州市泉港兴通船务有限公司
21、优盛船务(新加坡)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
22、上海高世迈船舶管理有限公司
23、宁波银星海运有限公司
24、广州盛世船务有限公司
25、大连威兰德船务有限公司
26、常州华海船务有限公司
27、日照海兴船舶服务有限公司
28、深圳市中外运航运有限公司
29、深圳长航滚装物流有限公司 30、深圳市长汽滚装物流有限公司
31、长航武汉汽车物流有限公司
32、交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
33、海口南青集装箱班轮有限公司
34、茂名市祥源船舶运输有限公司
35、中甫(上海)航运有限公司
36、南京扬洋化工运贸有限公司
37、泉州安通物流有限公司
38、海南泛洋航运有限公司
39、上海中谷新良海运有限公司 40、浙江和易海运股份有限公司
41、洋浦中良海运有限公司
42、上海泛亚航运有限公司
43、中国外运阳光速航运输有限公司
44、江苏荣澄航运有限公司
45、广西新闽航海运有限责任公司
46、宁波市镇海港通船务有限公司
47、海南福海船务有限公司
48、大新华轮船(烟台)有限公司
49、中远散货运输(集团)有限公司 50、大连金海利万家船舶服务有限公司
51、天津东疆中石海运有限公司
52、大连港航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53、厦门西凌海运有限公司
54、南京盛航海运有限责任公司
55、锦州港船舶燃料供应有限责任公司
56、丰立集团上海物流有限公司
57、广东粤电航运有限公司
58、舟山卓远船务有限公司
59、南京洲际之星船务有限公司 60、上海浦海航运有限公司 61、上海中船船舶管理有限公司 62、广西鸿翔船务有限公司 63、潮州兴旺船务有限公司 64、潮州市亚太船务有限公司 65、浙江岱山宇洋海运有限公司 66、东莞市丰海海运有限公司 67、中日国际轮渡有限公司 68、上海国际轮渡有限公司 69、中外运天泽轮船有限公司 70、广东瑞高海运物流有限公司 71、上海至宪船运有限公司 72、上海鸿盛港泰海运有限公司 73、中国扬子江轮船股份有限公司 74、南京通海集装箱航运有限公司 75、大连信风海运有限公司 76、中远对外劳务合作公司 77、舟山丰帆海运有限公司
78、深圳前海航空航运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79、天津瑞文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80、大连海事大学 81、上海海事大学
(二)申请退会的会员单位共 43家
1、天津东港海运有限公司
2、广州远洋运输有限公司
3、山东远东海运集团
4、海南省船东协会
5、东方国际物流集团上海新海航业有限公司
6、蛇口船务运输有限公司
7、深圳市航运集团有限公司
8、上海海华轮船有限公司
9、日照海兴船舶服务有限公司
10、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11、海南顺发船务公司
12、宁波海光船务有限公司
13、丹沙中福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14、天津津神客货轮船有限公司
15、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煤炭销售中心
16、招商局长江液化气运输有限公司
17、沛碧航运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18、奥德费尔东展船运(上海)有限公司
19、中海川崎汽车运输有限公司 20、上海中远小可由船务有限公司
21、重庆海运有限责任公司
22、天津津神客货轮船有限公司
23、辽宁外贸食品海运公司
24、大连龙江国际海运有限公司
25、中外运长江运输有限公司
26、宁波东海海运有限公司
27、乐清市永兴船务有限公司
28、舟山海宝运输有限公司
29、厦门经济特区船务有限公司 30、厦门三联船务企业有限公司
31、湖北省睛川轮船有限公司
32、湖北琴台船务有限公司
33、深圳市航运集团有限公司
34、深圳市浩达海运有限公司
35、防城港西南海洋运输有限公司
36、华力海运控股(香港)有限公司
37、常州华海船务有限公司
38、日照海兴船舶服务有限公司
39、江苏荣澄航运有限公司 40、江西远洋运输公司
41、大连北田船务有限公司
42、厦门中油鹭航油气有限公司
43、安徽远洋运输有限公司
(三)会员单位更改名称10家
1、深圳市宝裕海区环保清洁有限公司更名深圳市宝裕海洋生态净化
工程有限公司
2、福建省轮船总公司更名福建省轮船有限公司
3、中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货轮公司更名中海散货运输有限公司
4、万邦(中国)船务有限公司更名万邦泛亚(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5、宁波市商轮有限责任公司更名宁波国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6、辽宁省大连海洋渔业集团公司冷运公司更名辽宁省大连海洋渔业
集团公司航运公司
7、上海市锦江航运有限公司更名上海锦江航运(集团)有限公司
8、交通部上海打捞局更名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
9、交通部南海救助局更名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
10、中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油轮公司更名中海油轮运输有限公司
第四篇: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一、第五届理事会主要工作回顾
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第五届理事会于2011年10月选举产生。5年来,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的指导下,在广大理事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协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积极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活动,为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自身也得到了较好发展。
五年来,继教协会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发挥职能优势,积极配合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协会五届理事会期间,正逢国家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作为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我们按照《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全面配合知识更新工程组织实施,坚决落实人社部赋予协会的职责定位和工作任务。
一是积极承办国家级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项目。协会按照高水平、小规模、重特色的要求,围绕装备制造、信息、生态环境保护等12个重点领域,以及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知识产权等9个现代服务业领域,累计举办专业技术人才高级研修班项目22期,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1500多人。
二是大力开展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项目和岗位培训项目。协会坚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对象,以提高创新能力与技术水平为重点,联合中国信息协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华北电力大学等行业组织和会员单位开展大规模的继续教育培训活动,为经济社会相关领域培养了骨干专业技术人才2000多人。
三是重点建设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协会于2012年获批成为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我们充分发挥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现代服务业领域,每年培训不少于2000名专业技术人才;主动加强与其他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之间的沟通联系,谋划成立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联盟;促进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培训国际交流,配合人社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承担了4期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管理骨干赴外培训团的组织实施工作。
(二)加强学术研究,承接继续教育课题研究工作
我们持续开展继续工程教育政策理论研究,特别针对当前继续教育难点、热点问题的对策研究,为政府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咨询意见和解决方案。组织协会专业力量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为探索建立适应继续教育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服务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实践中,协会注意发挥专家智库的优势,针对继续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组织开展调查分析和课题研究,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期间,协会按照人社部的安排承担了中国工程院课题“我国工程科技人才成长若干重大问题研究”分课题“工程科技人才继续教育问题”研究工作,组成课题组深入40多家企业和部门单位开展企业工程科技人才队伍继续教育现状调查,召开了60多场座谈会,开展了涉及47个副省级以上地方政府人社部门、200家企业、100所相关高校、50家相关行业协(学)会和3万名不同层次的工程科技人才的网络在线问卷调查,访谈了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30多名的相关专家,深度探寻了影响和制约我国企业工程科技人才继续教育工作的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上,人社部又组织专技司和人科院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研究,提炼概括了对工程技术人才继续教育的基本认识、当前的突出问题及建议采取的政策措施。这一科研成果不仅对推进企业工程科技人才继续教育发展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对于深化包括工程人才在内的所有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的认识,有着深远影响。之后,连续承担了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研究项目“继续教育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和“继续工程教育远程培训问题研究”。此外,协会还与原总装备部的《继续教育》杂志社开展战略合作,将其作为协会会刊,为协会理事会员单位交流先进经验、展示研究成果等提供一个权威的纸质媒体平台。
(三)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开展继续教育远程培训
一是参与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公共服务平台的开发建设和日常管理任务。该平台已建成信息发布系统、高级研修项目管理系统、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建设项目管理系统、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和岗位培训项目管理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公开课堂等模块,基本具备了信息发布、申报审核、登记统计、数据分析、证书查询、在线学习、意见反馈等功能。目前,该平台已逐步成为深入推进工程实施和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工作的业务平台。
二是协会重新改版建设了协会门户网站,并依托网站建设了国家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强化了协会作为联系政府以及各级各类继续教育机构和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桥梁纽带作用。网站和平台按照建设“专业技术人员之家”的理念,立足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的职能优势,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及各地方、各行业系统的会员单位为服务对象;以配合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为重点;以与会员单位共同开展大规模在线学习为抓手,进一步推动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创新发展。
三是按照“共建共管、共享共赢”原则,国家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还积极与各地、各行业、各施教机构、各继续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关心与支持继续教育的院校、机构和企业进行合作,开展各类合作项目。截至目前,协会已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15家合作单位免费搭建了分领域的行业性专业技术人员远程培训学习的平台,并提供从网站设计、课件开发、技术支持到升级维护、学员咨询等一站式服务。
(四)参与国际交流,扩大协会国际影响力
5年来,协会的继续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与国际继续工程教育协会的合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期间,在上海承办了“国际继续工程教育协会2013年理事会”,共有10位理事出席会议,8位理事参加了同步视频会议;在北京举办了“国际继续工程教育协会2015年春季理事会暨继续教育在线学习研讨会”,来自美国、英国、墨西哥等国的16位国际协会理事参会,13位中外专家作了专题演讲。协会与亚太协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共同主办了“工程教育创新发展研讨会”和“亚太协会第21次执委会”。协会分别组团赴西班牙和美国参加第13届、第14届世界继续工程教育大会,并成功连任国际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副主席。我们充分利用国际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副主席国单位、亚太协会执行理事的影响力,以及与众多国家相关组织和国际组织的友好关系,组织开展继续教育国际交流和相关业务合作,为理事会员单位提供了一个开拓视野,了解国际继续教育发展新技术、新方法的平台。
以上是成绩的概括,而问题和不足也肯定是有的。这包括:在改革变动中,协会的定位还不够明确;与地方人社部门、地方协会的联系还不够紧密;协会的内部建设始终未跟上工作发展步伐;经费窘迫等。究其原因,不是出在指导思想上,而是出在工作布局和力量组织上。当然,这些虽是前进中的问题,但却是亟待解决。
二、做好协会工作的几点认识
协会工作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当然,新形势下,促进协会又好又快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根据协会30年发展历程,特别是近5年的工作实践,我们深刻的体会到:只有深化对继续教育工作的认识,才能加深对协会自身的认识;只有推进继续教育事业发展,才能使协会有所作为。
(一)做好协会工作,必须坚持突出人才培养培训,服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协会作为人社部指导下的社团组织,各项工作必须紧密围绕人社工作大局,尤其是要突出服务人事人才工作。继续教育作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纳入人才队伍发展的整体规划。多年来,我们按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大局下开展工作,致力于提高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十二五”时期,协会发挥职能优势,配合人社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把实施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作为中心工作,才能在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大规模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网络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
(二)做好协会工作,必须坚持需求导向,以专业技术人员为根本
由于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领域众多,岗位层次不同,地域分布广泛,更新知识的需求差异较大,因此开展继续教育必须分类分层、因事因人而异。继续教育工作要充分体现科技发展对人才的创新要求,适应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大力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协会工作无论是参与政策制定、开展调查研究,还是联系各行各业、举办培训活动等,都必须以专业技术人员为本,以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专业技术工作岗位职责要求,兼顾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发展阶段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需求。企业是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聚集地,从更好推动继续教育工作的角度来看,需要大力发展企业继续教育工作,继续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三)做好协会工作,必须顺应新趋势,创新继续教育方式方法
在信息化、网络化的新时期,各类教育培训方式方法也处于变革性的创新阶段。第一,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尤其要积极探索符合工程技术人才特点的继续教育方式方法。第二,要创新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的培训方式;推广案例式研讨式教学;组织观摩性、操作性继续教育实践活动。第三,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服务手段,组织开发慕课课程,以及基于移动终端的微课程、移动课程,构建广覆盖、开放式的网络课程体系,提高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前瞻性、实效性。
(四)做好协会工作,必须坚持培训者先培训,以全面提升继续教育管理者能力素质为核心
截止2015年,我国专业技术人员总量已达到6800万人。面对如此庞大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群体,如何更好地开展继续教育工作,这考验着继续教育管理者们的能力素质和工作水平。继续教育工作需要一支热爱继续教育事业,具备专业技术知识、综合管理能力、创新精神的专业骨干力量。协会按照“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每年都会举办1-2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骨干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开展继续教育考察交流活动,提升继续教育管理者政策理论水平,更新教育培训经验方法,提高组织管理能力等,受到广大参训学员的好评,已形成协会品牌项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围绕国家发展大势,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实践,继续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继续教育规模逐步扩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健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断增强。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尹蔚民部长指出,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人社工作的新变化、新挑战和新要求,强调在新常态下,要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引领发展。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而继续教育是提升人才能力素质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继续教育事业大有可为。
“十三五”期间,仍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机遇期,因而也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提升机遇期,这个阶段也恰好就是协会六届理事会的任期。今后5年怎么做,晓初部长、汤涛部长将要专门部署,从具体工作项目的角度,提出以下建议:一要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为主轴,对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向和运作模式等继续进行研究,不断加强工作的理论指导基础;二要以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16-2020年)工作任务为重点,继续大规模开展经济社会发展12个重点领域和9个现代服务业领域的人才培养培训工作;三要充分利用协会的网络平台,联合理事会员单位,共同打造拳头产品和品牌服务项目;四要利用国际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副主席单位的条件,加强国际合作,开拓工作视野,吸收有益经验,扩大中国影响,推动国内发展。
第五篇:在慈善协会常务理事会会议上的讲话
在慈善协会常务理事会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3月14日)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召开县慈善协会常务理事会会议,总结工作、表彰先进,募集善款、弘扬慈善,我觉得很有意义。两年来,县慈善协会坚守公益至上、以人为本理念,秉持安老抚孤、济贫解困宗旨,以爱心为动力,以募捐为手段,以自愿为原则,以帮助弱势群体为目的,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慈善活动,累计募集善款150余万元以及一批会议视频、医疗设备,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构建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我县的慈善工作者,特别是以慈善事业为己任的各位老领导、老同志,怀着一腔爱心,辛勤工作,为全县慈善事业尽心尽力。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慈善协会的各位同仁,向今天受到表彰的同志和广大慈善工作者、志愿者,向关心支持我县慈善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慈善事业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社会公益事业,是社会福利事业和社会救助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客观需要,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职责所在。多年来,县委、政府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要旨,始终高度重视慈善
—1—
事业发展,把这项工作作为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民生工程为抓手,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多方筹集资金,在救灾赈灾、安老助孤、大病救助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初步构建起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相统一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体制和财力所限,政府不可能全部解决各种社会问题,迫切需要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有效动员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慈善活动,集中更多的社会财力,提高慈善救助能力,扩大社会救助面,有效弥补政府财力的不足,对政府救助体系起到有益的补充作用。我们一定要站在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幸福富县的高度,增强发展慈善事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推动我县慈善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在这里,我就慈善协会今后工作提几点希望和要求:
一是强化宣传,提升慈善文化感召力。要把慈善文化建设纳入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体系,把慈善理念的普及和慈善精神的培育融入先进文化建设之中,尤其是要与我县正在开展的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增强全社会的慈善意识。要广泛宣传慈善事业的性质、宗旨、意义,不断扩大社会影响,使慈善理念、慈善精神深入人心。要大力宣传在慈善捐赠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发挥先
—2—
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弘扬慈善精神,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的热情,扩大慈善事业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形成人人向善、热心慈善、乐于奉献的良好社会氛围。宣传部门、慈善组织要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加大对慈善事业的宣传力度,努力为慈善事业的发展造声势、造气氛。
二是积极引导,多渠道进行慈善募捐。慈善协会和各位理事、各会员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积极带头参与慈善活动,使慈善事业社会化,使慈善活动经常化。要积极引导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参与慈善事业,鼓励企业和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们参与慈善事业,教育他们富而有德、饮水思源,回报社会。企业向慈善捐赠,这不是增加企业负担,更不是摊派,实际上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形象,实现由“企业家”向“慈善家”的转变,最终达到团队和谐、社会和谐。
三是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慈善事业发展机制。成立慈善协会,发展慈善事业是县委、县政府坚持执政为民、为民办实事的新举措。慈善事业就是要以群众冷暖为中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就是关心群众疾苦的事业,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大力支持慈善工作,全县各部门、各单位要把慈善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努力建立“政府推动、—3—
民间合作、社会参与、多方协调”的慈善事业发展机制,以实际行动支持慈善事业发展,在全县形成“人人理解慈善、人人宣传慈善、人人支持慈善、人人参与慈善”的社会氛围。特别是县民政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做好牵头协调和管理工作,一手抓培育规范,发展好以慈善协会为主的各类社会慈善组织,一手抓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慈善捐助来之于民、用之于民。
四是严格管理,全面加强慈善协会自身建设。加强慈善协会的自身建设是有效开展慈善救助的组织保障。要建立起管理科学、运作规范的管理机制,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资金。特别要建立资金管理制度,严格内部管理,强化自律机制,定期审计监督,赢得社会的信任和支持。慈善资金不仅是贫困家庭的救命钱,更凝聚了全县人民和社会各界的爱心和希望,所以,不仅要认真负责的保管好善款,更要合理有效地使用每一分钱,要真正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切实发挥雪中送炭的作用。要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坚持以人为本,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加强学习,提高工作人员政治素养、道德情操和业务素质。要坚持想困难群众之所想,帮困难群众之所需,通过扎实有效的救助工作,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的关爱送到困难群众心坎上。要创新工作方法,善于探索,敢于尝试,在探索尝试
—4—
中积累经验,开拓进取。要以无比的爱心和高度负责的精神,扎实工作,埋头苦干,不计荣辱,甘于奉献,把慈善救助工作和慈善协会的工作做实做细做好。要注意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不断提高慈善协会的工作水平,推动全县慈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同志们、朋友们,慈善事业是崇高而光荣的事业。我们要团结一心、群策群力,积极行动起来,集聚各界关爱力量,不断开创我县慈善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全面构建富裕文明幸福县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