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什么方式普法
以什么方式普法
2013-10-28 第01版:国家大局 作者:封丽霞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1816
普法,即普及法律知识的活动,以一种政府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方式进行了近30年。从1985年起,我们有了“一五普法”“二五普法”直至当前的“六五”普法。在“送法下乡”“送法进村”以及“法律进学校”“法律进企业”“法律进社区”的豪言壮语之下,普法行动开展得声势浩大,几乎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在农村,遇有法制宣传日时,常常会看到法律知识“流动宣传车”走村串户,随车带的高音喇叭不辞辛苦、重复播放着法律条文的录音。农民们三三两两聚集在周围,似懂非懂地聆听这类似于“上级命令”似的法律宣讲。此时的普法,与其说是普及法律知识,倒不如说是带有浓厚“威慑”“恐吓”色彩的公开“说教”和“训话”。
在城市,我们经常看到的普法场面是,在人流攒动的闹市区,“普法办”的同志挂上“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深入开展×五普法,全面提高公民法律素质”等印有类似标语的横幅。为了制造声势,可能还会悬挂几个彩色气球、锣鼓喧天、放个鞭炮什么的。通常还要摆上一溜桌子,法律工作者们坐在桌旁静候路人来咨询。还有一些工作人员站在路边,向来往的行人分发印有法律知识的花花绿绿的传单、手册,或是一些法律法规的单行本。这种“摆摊设点”式普法,尽管看上去比“高音喇叭式”普法显得文雅、温和一些,但给人的感觉好像也不是那么回事。
这就是我们耳熟能详、几十年如一日的普法方式。普法轰轰烈烈搞了这么多年,要想真正有成效,务必要思考如下问题:“普法”应该普什么“法”?应该向“谁”普法?普法的价值目标和功能定位是什么?我们要采取哪些科学有效的方式?
“普法”应该“普”什么呢?现实当中,我们向百姓普及的法律知识是“泛化”的,输出方式是灌输、填鸭式的。老百姓是“被”普法了,而普法者大多是为了普法而普法,只在意过程而不太考虑其实际效果。所以,面对高音喇叭放出的惊天动地的法律宣讲,很多农民的表情是麻木的;面对铺天盖地的法律传单,路人的眼神常常是漠然的。普法,应关注受众的主体需求和自主选择。唯此,法律知识才能转化为具体法律行为,才能深植人心。
真正需要普法的人到底是“谁”?显然,我们一直是把普通百姓作为普法的对象。强调普法的目的是要让每个公民知法守法,帮助他们养成学法用法的好习惯。这里,实际上存在一个普法对象的“误区”。依据现代法治的内涵要求,执掌国家公权力的各级执法者、司法者应是普法对象的重中之重。这是因为,如果他们不知法、不懂法、不守法,对社会秩序造成的危害远远甚于普通民众不知法、不守法所带来的后果。
在普法的目标定位上,我们亦不能将之简单等同于法律知识的普及,更紧要的是增强公民对法治精神的感悟和体认,是教化公民养成一种尊重法律、敬畏法律、认同法律价值的生活方式。民众对于法律的信任与尊重,远比知法懂法更重要。法律知识的获得并不难,难的是法治信仰的养成。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同理,普法也应以培育公民的法治信仰为依归。
如果社会成员缺乏对法律应有的尊重和信仰,那么学法、知法、懂法不仅无助于他们实际遵守法律,反而可能增添其规避法律的知识和能力。现实当中,有些群众对法律了如指掌,但法律实用主义、机会主义盛行。他们只寻找对自己有利的法律依据,而对有关自己责任义务的法律规定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事实上,我们也不可能让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成为熟谙全部法律知识的专业人士。即使是专门的法律职业者,他也可能只对他工作所涉及的法律知识比较熟悉和精通。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也许更重要的是,当他们遇有纠纷争端时,学会去找律师或其他法律职业者咨询、请教,而并不要求他本人去掌握具体法律知识。就像一个人生病了,他只要去看医生就行了,而并不要求他成为精通医学的医生。
法治观念和知识的普及,其实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普法,应渗透于生活的各个细节,应是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隐性教育”,一种日常化、生活化的,融家庭、学校、社会于一体的全方位教化。
真正有效的普法,是通过公民亲身体悟的生活经验以及他所观察的法律实践得来。“行胜于言”,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其实就是最好的普法素材。一个经典案例可以增添民众对于司法的信心、树立法治的权威,甚至可以影响几代人对法律的认知和态度。一次公正的司法审判所起的普法效果甚至要比背一百遍法律条文的作用还要大。这就是“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深刻意蕴。一个公平正义的执法或司法行为,其实就是最具感染力、说服力、最深入人心的一次普法。
第二篇:以证券化方式强化契约精神
以证券化方式强化契约精神 ——兼谈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曾宪岩 2011年12月23日
编者的话:多年来,我国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融资,在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但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在管理不规范不审慎、监督机制缺失等问题,也埋下了一些风险隐患。
本期《理论》聚焦“平台贷款风险”,分析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特殊性、现实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从强化契约精神的视角,探讨将部分融资平台贷款证券化对于防范潜在风险的优势。
“契约”一词源于拉丁文,其原意为交易。契约精神是商品经济社会派生的契约关系与内生原则,是一种自由、平等、守信的精神。契约精神源远流长,是市场经济的基石。身份平等、意思自治、信守约定共同构成了契约精神三大要素,其中身份平等是前提、意思自治是本质、信守约定是保障。契约精神是维系人类经济、社会、司法等领域正常运转的条件。契约精神为我们审视和解决银行信贷风险特别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路。
遵从契约精神是维系包括信贷活动在内的所有银行交易行为存在和延续的基础。
契约精神虽然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无形的,但是它却深深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遵从契约精神是维系包括信贷活动在内的所有银行交易行为存在和延续的基础。
契约是连接借贷双方的纽带。银行信贷是有时间跨度的非实物交易,是典型的信用行为,借贷双方正是以契约(借款合同)为纽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利益体,各自享有相应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只有双方认真履行契约规定的内容,才能保证信贷行为的完全实施。
契约内容约束借贷双方。契约双方在法律地位上应该是平等的,对贷款人和借款人都具有约束力,如果有一方不遵守契约,就会导致法律纠纷的产生甚至信用行为的失败;如果在订立和履行过程中,双方的地位身份不平等或者发生了本质变化,也会产生不公平的行为和后果。
契约精神贯穿信贷行为的始终。借贷双方的诚信守约贯穿于信贷的受理、调查、评估、审查、审议、审批、放款、贷后管理、贷款收回、不良贷款处置等所有环节,契约精神体现于信贷管理的全过程。
尽管一些地方政府有能力偿还平台贷款,但其契约精神的缺乏,导致还款能力难以成为现实。
政府融资平台是由政府主导并出资设立(政府全资或绝对控股),以政府资金、资源和信用为依托,在政府授权范围内对投资项目进行建设开发、经营管理并拥有对外融资权的企(事)业法人。政府融资平台最显著的特点是其还款来源源于财政资金或由财政兜底。
与工商企业贷款相比,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有其特殊性。工商企业贷款最大的风险来自于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导致现金流紧张、流动性不足甚至破产、倒闭,而使到期贷款无法归还。但是笔者认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不一样,尤其是在现有行政体制下,地方政府其实有足够的能力和方法偿还其融资平台贷款,只不过有的需要持续较长时间。
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一是地方政府平台贷款总量虽然很大,但是其中很多项目自身现金流比较充足,能够完全或基本覆盖贷款本息(比如大部分土地储备项目、交通运输项目等),真正需要地方财政直接承担或者兜底的,是那些没有现金流的公益性项目和现金流不能完全覆盖的准公益性项目。从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来看,2010年末,这部分贷款大约占政府平台贷款总额的20%,占人民币贷款总额约3.7%。二是据有关统计,2010年末,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率(政府性债务余额/当年地方政府收入,是衡量地方政府债务水平的重要指标)约为86%,处于警戒线(100%)以内。未来较长时期内,我国经济和地方政府收入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同时,贷款存续期间内的通货膨胀,也在逐步稀释贷款偿还的实际压力,所以地方政府只要控制好新增债务,消化存量平台贷款是具备足够能力的。三是我国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从事社会管理,保持社会稳定和维护政府形象是其头等大事,因此其不会像某些西方国家的州政府、县政府一样,让自己破产关门。四是在我国垂直负责体制下,上级政府实际上为下级政府提供着隐性担保,也就是说,上级政府其实为下级政府的融资平台贷款承担了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尽管地方政府有能力偿还平台贷款,但笔者认为仍认为其面临着较大的风险。主要原因是,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在契约精神或者说还款意愿方面尚存在诸多问题,从而导致这种还款能力难以成为现实。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组织形式一般包括双边、银团和拼盘等三种,但不管是哪种形式,地方政府和商业银行的实质地位是不平等的。地方政府掌握着很多公权,对当地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甚至管理人员的正常履职都会带来重大影响,某些地方政府领导依法行政意识淡薄,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所以,对于契约双方来讲,地方政府是强势的,有限的几家商业银行在地方政府面前显然是弱势的,而契约精神的前提是双方地位平等,所以这必然导致契约对政府一方的约束力是有限的。
客观地说,我国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方面几乎都是扩张型政府,每一届政府出政绩、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冲动都较强,所以常常扩大投资,以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但在安排财政投资支出时,却多以新上项目为主,而对于存量债务,一些地方政府的还款意愿却较低,表现在:对与银行已签订的借款合同、财政部门出具的承诺甚至地方人大出具的决议等没有完全履约;对政府融资平台所欠银行的贷款滋生了诸如新官不理旧账、认账不认还、只还息不还本等行为。可以预见的是,随着2012年新一轮政府换届的结束,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也将逐步显现。
另外,如果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出现了事实风险,到期不能全部归还,商业银行必然要进行追偿,以期尽可能减少损失。通过司法途径履行合同是银行追偿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偿债资金是各级财政收入和基金收入等,而这些财政资金的收支主要受地方行政领导掌握,而且地方司法部门也受地方党委领导。所以,在这样的诉讼活动中,银行必然处于不平等的弱势地位,如果地方行政领导缺乏契约精神和法制精神,银行对不良资产的追偿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将部分平台贷款进行证券化,能够提高地方政府的契约精神,强化市场约束,化解潜在风险。
强化地方政府的契约精神和信用观念,最根本的手段是健全法制和实施法治,提高地方政府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和能力,但这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今后若干年内,每年都将有大量贷款到期,特别是明后年到期贷款更加集中。在此情况下,笔者认为,将部分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进行证券化,不失为一种强化地方政府契约精神,化解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潜在风险的有效方式。
所谓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证券化,是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未来现金流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进行组合,对该组合产生的现金流进行结构重组,并以此为基础发行证券和融通资金。简言之,就是将银行持有的部分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转让给一个特殊的机构,由该机构以这些资产未来现金流做抵押,向众多投资者发行债券。
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证券化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银行(发起人)确定拟转让的贷款对象并组建资产池、建立特殊目的的载体(SPV)、银行向SPV转移信贷资产、采取补充担保等措施对拟发债券进行信用增级、评级机构对拟发债券进行评级、SPV将证券交给承销商发售、承销商向SPV以及SPV向发起人支付对价、SPV聘请专门的服务机构管理资产池。
通过证券化,虽然将贷款从商业银行剥离出来,但是基础信贷资产的风险并未消失,而是转移给了购买债券的众多投资者。通过证券化的方式,能够很大程度地强化地方政府的契约精神和履约意识,从而整体上化解或者减小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因为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进行证券化,政府将面对社会众多投资者的关注、关心和质疑,所以有关地方政府经济实力、财政收入、预算安排、贷款本息偿还计划等信息必须公开披露,实行阳光化操作,并接受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的持续监督。特别是,与贷款相比,证券的流动性较强,有比较发达的二级市场,这对信息的透明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下,地方政府就会保持自身合理的债务水平,强化预算约束,合理安排偿还贷款本息的支出,增强还款意愿和履约能力,提高在证券化过程中各参与方的尽职水平,自觉加强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控制。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现阶段我国银行业的盈利水平较高,贷款风险拨备比较充裕,风险抵补能力比较强,有观点主张银行应主动核销那些所谓目前无力偿还的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笔者认为此种做法欠妥,因为这样,不仅短期内会助长地方政府的道德风险和失信毁约行为,带来多米诺骨牌效应,而且从长期看,不利于培育地方政府的契约精神。
第三篇: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岸之间有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但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却阻碍着两岸的统一,甚至到现在成为了一个国际高度关注的问题。这一切的阻碍使我们两岸和平统一产生了很大的困难。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立场一贯是强硬的。因此,台湾问题也是我国外交的一条底线,任何国外势力粗暴干涉台湾问题都会受到中国政府与中国人民的谴责。然而,一些国外反华势力并不想看到中国和平统一台湾的局势,打着和平的旗子对台湾实施各种各样的政策,试图牵制着中国的崛起。面对如此的国内国外环境,我们必须保持头脑的清醒,早日实现中国台湾的和平统一。
从地理位置来看,台湾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相隔约600公里;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隔约300公里;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最窄处为130公里。台湾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由于台湾的地理位置直接会影响到太平洋地区各国在海上的利益,所以该区域的各国都密切的关注着两岸的相关信息,以谋求自身的利益。对于我国人民来说,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一直是我们的一个心愿,也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任务。和平统一台湾,有利于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假如实现了和平统一台湾的愿望,中国能直接控制太平洋地区的交通枢纽,增加本国在国际谈判的筹码。同时,台湾地区的热带作物十分丰富,在某些领域有着世界领先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等。两岸的合作能有效地促进经济快速地发展,实现双赢。
目前,支持祖国统一的台湾的民众和支持“台独”的台湾民众仍然是台湾地区的一个矛盾。随着时间的转移,知道大陆和台湾是同根同源的民众越来越少。这一切都不利于祖国的和平统一。为了让我们的国家早日实现和平统一,作为新一代国家的主人,我们必须致力于两岸的发展和统一。
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在这一个复杂的国际社会里,经济是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只有经济实力强的国家才能在经济、文化上引领世界发展。只有把台湾同胞的利益与大陆的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的祖国才能早日实现统一。只有经济实力强了,台湾同胞才能真心的回归祖国。因此,大力发展我国经济是我们目前的首要任务。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水平能推动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在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其核心和关键在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
发展军事力量是一个国家强大的重要体现。军事水平高不仅能保护本国的安全,更能对别的国家和地区造成威胁作用。军事力量是我们在国际社会谈判中的一个重要条件,有利于我们实现两岸的和平统一。发展军事力量的本身并不是要对别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军事打击,而是通过强大的军事力量促使我们在国际谈判中处于有利地位。到目前为止,尽管我们的军事力量得到大大地提高,但与世界一流强国的差距还是很悬殊。美国有着强大的海陆空军,能在任何时间、任何条件、任何地区打赢战争。美国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威胁。因此,大力发展军事水平才能实现两岸的和平统一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四篇:以“语文的方式”创造出“语文味儿”
以“语文的方式”创造出“语文味儿”
魏星
不少语文课,总让人觉得像是少了些什么。
少了什么呢?少了语文味!
语文味儿,语文课的“宁馨儿”——语文课所特有的个性、本色和本体。成尚荣先生说:“语文还要再语文一点,以语文的方式进行语文教育。”这“再语文一点”,就是指的“语文味儿”。用“语文的方式”,上出纯正、浓郁的语文味儿──这,应是一堂好的语文课的标志。
一、“语文味儿”的个性描述
“语文味儿”这个“宁馨儿”到底是什么,又是什么样?不妨先以《荷花》的教学加以描述。
《荷花》语言清新、洁净,短短百字,构成了温婉而轻柔的诗意美。教师引导学生揣摩“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中的“冒”的精妙:
师:“冒”字美在什么地方,你能说清楚吗?“冒”字可换成什么字?
生:钻、长、穿、顶、抽„„
师:作者没有用“钻、长、抽„„”而用“冒”,肯定有其独特的理解。再读一读这一节课文,体会一下怎样的长才叫“冒”?
生:毫不犹豫、迫不及待地长才叫“冒”。
生:这里的“冒”还指荷花面带笑容地钻出来,在荷叶丛中亭亭玉立。
生:我认为一下子钻出来才叫冒。
(兴高采烈地长;喜气洋洋地长;兴致勃勃地长;自豪地长„„)
师:选一个你喜欢的词填到这句话中,大声读读,用心体会是不是这种味道。
师:(点击课件)想象一下,它们长出来想干什么呢?请同学们边看图,边讨论,然后把体会到的感受写下来,可以写一句,也可以写一段,等一会儿交流。
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展示自己的美丽,让我们欣赏它的美丽。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一个调皮可爱的小姑娘,想看看世界是怎么样的。当她看到那么美,那么神奇的世界,一定会兴奋不已的,或许还想高歌一曲呢!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在美丽的池塘里寻找自己的伙伴,一起去玩耍。
(仿佛想:跟同伴比美;邀好友跳舞;跟飞过来的蜻蜓亲吻;看日出;把池塘打扮得更美丽„„)
师:还有许多学生想跟白荷花说话,那就尽情地说给你的同学听。
生:我想说:白荷花,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你更美丽的了!
生:我想说:白姑娘,你把你一生的美丽献给了人们,献给了大自然。“出污泥而不染”是你高贵的品质,我们羡慕你,喜欢你。
生:荷花姐姐,你真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穿着雪白的衣裳在碧绿的地毯上跳起了优美的芭蕾舞,百看不厌,令人陶醉。你能永远留在我们身边吗?
生:荷花仙子,你在我心中直到永远„„
这“冒”字,形象生动,内涵丰富。教师首先让学生给“冒”字换词,在换词、比较中让学生悟其意。又问:“怎样的长才是冒?”一问激兴趣、拓思路、展个性,在交流中不露痕迹地促成了对“冒”的内涵的深入领悟。然后,“选一个你喜欢的词填到这句话中,读读、体会。”“想象一下,它们出来想干什么?”这样,引导学生诵读、比较、想象、与荷花“对话”,不仅加深理解和丰富了课文内涵,又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感。这样的教学不仅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实践,更是灵性的涌动、情感的流淌、个性的张扬,富有浓厚的情趣和韵味。
这种情趣和韵味就是“语文味儿”,这种教学的方式就是“语文的方式”。“语文味儿”很难用精确的语言来解释。美学意义上的“味”儿,基本涵义就是“意味”或“趣味”。“语文味儿”就是“人——语文”活动中所产生的、给人带来愉悦的审美体验,是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语感”,一种“整体直觉”,一种美好的精神境界„„它们是那么真,那么纯,那么悠久,那么绵长:一丝丝,一缕缕,沁入心脾,润物无声;一字字,一句句,撞击心灵,陶冶情性。
“语文味儿”是在言语学习的情境中,师生紧贴文本的地面,穿过字字词词的丛林,留连于课文内容的奇山异水、万紫千红之中,被言语所表达的那种意蕴和气息包围着,浸润着,儒同似有若无的和风和天籁,在心与心之间传递、氤氲、荡漾。在那个瞬间,自我、现实、一切的一切,都远远地遁去了,全身心被一种情绪占据了,好像进入梦幻的境界,让人感动,让人沉静„„这就是萦绕心头而又妙不可言的语文的言语魅力,语文的人文精神,语文的整体意味。
这种“味”儿,有时表现在对文本的静思默想中,有时表现在学生摇头晃脑的吟诵中;有时体现在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解中,有时体现在学生言语交锋的对话中;有时体现在物我两忘的体验中,有时又体现在文思泉涌的言语表达中„„
课文不同语文味儿也不同。有的情感浓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有的富有理趣,“横看成岭侧成峰”;有的词句优美,“大珠小珠落玉盘”;有的情节跌宕,“柳暗花明又一村”;有的平淡中见神奇,“看似寻常最奇崛”;有的理智中见情趣,“道是无晴却有晴”„„只要把握了文本的语体特征,就能上出独特的语文味儿。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味儿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结晶,是言语和精神、主体和客体、感性与理性、有限与无限„„达到“天人合一”契合状态出现的“宁馨儿”。语文的个性魅力就在淋漓尽致的“语文味儿”之中。对“语文味”的探寻,即是对语文学习内在规律的探寻,就是对语文本色和本体的探寻。
二、以“语文的方式”创造出“语文味儿”
语文教学重在“得他滋味”(朱熹):“须是沉潜讽咏,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读书“如饮食,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自此,“得滋味”就成为读书的要义:“读书之法„„仔细玩味,不可草草。”(陆九渊)“读书有味身忘老”(陆游)“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唯有书味甘,行行堪没齿”(袁枚)“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元好问)„„
“得滋味”是阅读主体和文本双向运动而产生的整体感受,是读者与文本的情感“交融”,也是读者理解、表现与传达生活的基本方式。
以“语文的方式”教出“语文味儿”,这是语文教学的应有境界。
“语文味儿”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第一,是文本的“言”,通过语言本身的内在魅力震撼学生;第二,是文本承载的“意”,通过文本的意象、意蕴、意趣等精神性的东西打动学生;第三,“言”与“意”通过读写听说的言语行为交融在一起,在语文实践中获得语感和美感;第四,言语的主体是“人”,同读一篇文章,每个人产生的味儿是不同的,因为它沾染着、黏附着具体个人的色泽和审美取向,它的产生离不开“人”这个审美主体。
要教出“语文味儿”,必须按照“语文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就是: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接触文本,接触言语,通过生动、扎实的言语活动让“言”与“意”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语文教学的实质是实现人与文本的内在交流,这种交流,哲学上叫“对话”,语言学上叫“言语主体与言语作品之间的信息交换”,心理学上叫“同化”和“顺化”。一堂语文课能否出味儿,味儿浓不浓,主要就看学生与文本是否发生了这种交流,以及这种交流是否深刻、流畅和完整,“言”与“意”是否完美地契合起来。具体教学策略如:
“诵读体悟”出滋味。“得滋味”的主要方式是“诵读”。“诵读”不是简单地一读了之,而在于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朱自清),在于把“原汁原味”的气韵声调、思想情感传达出来。这是说要学生沉潜在作品之中,忘情地读,美美地读,读出语感和情趣,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读出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从而达到“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司空图)的程度。
教学中,教师要选择恰当的“催化剂”,比如“情境法”,通过创设情境促使学生读进去,如教学《秋姑娘的信》,“秋天来了,天气越来越凉了,冬天很快就要来了。秋姑娘担心起来,不知我的那些好朋友有没有做好过冬的准备。有了,就用火红的枫叶给他们写信吧!”教师生动地描述着,又打开课件,“你们听„„起风了,这是秋姑娘的脚步声,她掠过田野,越过山冈,走过森林,飘过江河,你们看(画面上出现飘舞的秋姑娘,孩子们发出‘啊’的惊叹),秋姑娘真的来给朋友送信来了„„”就这样孩子们进入了课文情境,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兴奋,忘情地诵读着,当读到“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哈,全被秋姑娘写了信”时,都不由自主地做起动作来,进入了一种如幻如梦的境界。
再如“示悟法”,就是学生在诵读时,教师通过声音和其他手段向学生传达自己的感悟。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学《翠鸟》,就是这样指导学生读好第二节的:学生读“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师插话“‘疾飞’读得好,让人听了感到翠鸟飞得很迅速”,学生读“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师插话“‘轻轻’再读轻读慢,让人感到翠鸟落得很轻”,随后作了示范,学生读“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着游到水面的小鱼”,师插话“注意,这时静极了,读到‘小鱼’,连呼吸都要屏住。大家齐读这一节体会体会”„„就是通过这样的“示悟”,学生读出了语感、情趣和韵味。
“虚心涵泳”得滋味。这是朱熹提倡的读书方法。曾国藩在给其儿子曾纪泽的信中说:“涵泳二字,最不易识,余尝以意测之曰:涵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雨之润花,过小则难透,过大则离披,适中,则涵濡而滋液。清渠之溉稻,过小则枯槁,过多则伤涝,适中则涵濡而勃兴。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程子谓鱼跃于渊,活泼泼地„„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则涵泳二字,庶可得之于意言之表。”涵泳,就是“浸润”在书中,用自己的全部感觉器官去感觉,去感受,去感知,就像“春江水暖鸭先知”那样去知其冷暖,知其流之急缓,知其味之甘苦。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围绕有价值的问题,走进语言文字的深处,精细化地感受语词的内涵,从而获得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等。“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了;须是细嚼嚼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辛,始为知味。”(朱熹)“联想触发”得滋味。就是把平面的文字“还原”成生动可感的画面,从文本中“读出形象”。比如读《翠鸟》中描写翠鸟外形特点的一段,就要一边读一边在脑子里“过电影”,想象出翠鸟的爪、羽毛、眼睛、嘴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的,并将其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翠鸟的形象;就是与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积淀相沟通,并能联想到作者的话语和身世、联想到社会和自然的各种现象等等,从文本中“读到自己”,“读出生活”。
一位老师教学《卧薪尝胆》,在理解“卧薪尝胆”在课文中的意思后,提出“同学们,勾践需要卧薪尝胆,我们要不要卧薪尝胆?”的问题,学生不理解“卧薪尝胆”的另一层含义,当然说“不”,老师就举了例子:“为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中国科学家卧薪尝胆几十年,终于将中国第一位宇航员杨立伟送上了太空。”学生顿时理解词语的另层意思,联想到了自己、联想到中国足球等,从而从文本中读出了自己,读出了所熟悉的生活或场景,读出了触动自己心灵的生活情节或人物形象;就是能多问问为什么:作者这么说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说,这么说有没有道理,就这样不断联想、追问,就能得到作者的真义,得到诗文的真味。
三、语文教师素养与“语文味儿”的生成
语文课能否教出语文味儿,关键还在语文教师。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味道十足”的人,他有着理想主义者的浪漫情怀,对语文有着敏锐的感觉,对人生有着独特的感悟,他能将语文课当作一门真正的艺术来追求,从而不断创造自己的实践智慧和教学风格。
《天鹅的故事》描写了天鹅破冰的壮观情形,让人感动,让人敬畏。薛发根老师教学这一课,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处处留心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如引导学生咀嚼 “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中的两个比喻,“像石头似的”的天鹅重重扑打“镜子般”的冰面,这是“硬碰硬”,而且接连不断地扑打,而老天鹅却偏偏不顾及疼痛;这样“敲打”词句,就敲出了人文精神的火花,敲出了天鹅为了求生而闪现出来的生命的美。周益民老师教学这一课,则体现了他的“诗情”追求,请看片断:
师:同学们读懂了老天鹅的行动,然而你们可明白它的心、它的情?你们就来做一回它的代言人吧?老天鹅啊老天鹅,难道你就没有看到冰面上那片片白羽、斑斑血迹?
生:没有关系,为了大伙的生存,我愿意。
师:老天鹅啊老天鹅,你像石头似的扑打冰面,难道真是钢铁之躯,就不怕那钻心的疼痛?
生:不,我也知道疼痛和寒冷,但是为了我们的集体,我必须这么做!
„„
师:请你们想着画面各自朗读。(生自读)
师:冰面没有破,怎么办?(一生读)
师:冰面还是没有破,再用力!(一生读)
师:冰面已经被震得颤动起来了,继续!(一生读)
师:一起来感受这动人的情景!(学生感情齐读,完毕,俄罗斯合唱歌曲《俄罗斯上空的天鹅》响起,全场肃然)
可以想见,那是一种怎样的教学情景!从优秀语文教师可以看出,语文课教出语文味儿,我们必须具有缪斯心性、敏锐的语文意识和实践智慧。
“缪斯心性”是超越功利心性的古典心性、艺术心性、诗意心性、儿童心性。有了缪斯心性,就会多一分浪漫,多一分敏感,用审美的方式去触摸阅读,感觉到那春江中的鹅鸭,荷尖上的蜻蜓,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就会在看似平常的文字中发现那感人至深的人性和人情,仿佛看到那老天鹅上下翻飞、前赴后继破冰的动人情景,听懂老天鹅“克噜——克哩——克哩”的丰富内涵,在那广袤的俄罗斯天空,在那遥远的贝加尔湖畔尔,那歌声久久回旋、飘荡„„有了缪斯心性,就会从孩子视角打量教材,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上起课来就会注意创造人文诗化的课境,启动学生那颗原本就敏感、多思的心,让语文教学有味起来。
“语文意识”就是对语言文字的自觉关注。上述课例之所以有吸引人的地方,是因为教师从自己独特的语感出发来教语文课。教师的语感是产生语文味儿的重要前提。具有良好的语感,我们必须具有敏锐的语文意识。对任何一篇课文,教师要有总揽全篇的气度,要有咀嚼再三的功夫,不仅了解课文说了什么,更要聚焦于“怎么说”,关注“言语本身的物质存在”,决不能让那些看似细小却又是有血有肉的哪怕是一个字、一个词,乃至一个标点溜走。语文教学就是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学生的言语世界,与此同时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达到“立人”的最终目的。
教出语文味儿,当然离不开教师的“实践智慧”。如果我们能以特殊的“职业”眼睛,从教材中“掏”出宝贵的东西;如果能通过创设情境、诵读体味、角色体验、联想触发、填补空白等途径,使符号化的课文世界“活”起来;如果我们的语言能“粘”住学生,触动学生思想上、感情上的心弦,让学生欢悦地、投入地、感性地走进文本,在潺潺流动的优美语言中进行体验;在教学设计和课堂之间的“茫茫地带”,如果我们能自如地穿行,从最接近孩子现在的起点,走向离他们最远的终点,作一次愉快的精神旅行;如果我们的教学充分个性化,天然去雕饰,质朴而无华,那么,我们的教学就超越了经验,超越了技术,进入了一种“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智慧境界。
“慢慢走,欣赏啊!”不管人们对新课程的理念怎样阐释与演绎,语文课要“把根留住”的理念,应该是永恒的追求。如果我们能够克服功利心态和浮躁心理,将视角瞄准语文本体,以“慢慢欣赏”的态度投入课改,深入探索母语学习规律,着力于言与意这个语文教学的纠结点,那么我们的教学就会洋溢出语文的独特魅力,“语文味儿”这个可爱的“宁馨儿”就会出现在越来越多的课堂上。
第五篇:以空间的方式思考存在
以空间的方式思考存在
主讲:张应鹏
张应鹏,1964年12月生,合肥工业大学工民建学士,东南大学建筑学硕士,浙江大学哲学博士,现任九城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曾获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优秀设计奖、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作品展一等奖、江苏省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苏州市优秀建筑设计一等奖。作品入选《2004年中国建筑艺术年鉴》《2006年中国建筑艺术年鉴》《建筑学报五十年精选(1954~2003)》等。2006年入选《中国青年建筑师188人》,2009年获首届中国建筑传媒奖提名,2012年入选 《时代建筑》60年代中国青年建筑师(42人)。
主要作品有:江苏南通综艺股份有限公司总部、苏州工业园区青年公社、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苏州高新区狮山敬老院、苏州沧浪新城规划展示馆、绵竹市文化广场等。
据说,中科院院士、建筑学家齐康先生曾经说过,我的硕士生,读博士却没跟我读的,目前只有三个人:王澍、童明、张应鹏。童明的祖父正是写《江南园林志》的童寯先生。王澍和童明后来都成为同济大学的博士,他们在精神上和童寯先生一脉相承,迷恋苏州园林,试图在建筑中延续文人传统。去年,王澍成为第一个获得普利兹克奖的中国建筑师。
张应鹏的选择在师兄弟中无疑更加另类,他博士读的是现代西方哲学。1992年,张应鹏考取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齐康先生的硕士研究生,1995年毕业,到苏州工业园区设计院担任首席建筑师。两年之后,他又考取了浙江大学哲学系夏基松先生的博士研究生。———这个选择恰恰是出于他对建筑学的思考,在张应鹏眼里,建筑学决不仅仅是一门关乎工程的学科,它更应该关乎人文。后来,张应鹏辞职创业,成立了九城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奔赴园林城市苏州,读现代西方哲学博士———这是建筑师张应鹏的两个选择。它们貌似背道而驰,其实殊途同归。张应鹏的博士论文题目是 《诗意的栖居———现代西方哲学中的非理性主义倾向对建筑艺术的影响》。针对现代主义建筑理论中最具号召力的“形式追随功能”的口号,他提出“非功能空间的价值与意义”。
中国古典园林中,有太多美好而“无用”的空间。现代以来,土地越来越匮乏,建筑越来越密集,迫使我们趋向实用,同时被心灵的逼仄困扰。现代建筑强调功能性,但是,张应鹏发现,幸福感却与“非功能空间”紧密相连。因此,他在他的作品里作出了探索:让功能变得模糊,把食堂设计成一个交往场所,把图书馆变成一个公共娱乐场所,把最好的地方交给“非功能空间”„„
以空间的方式思考存在
主讲:张应鹏
讲演主要内容概要
他通过自己设计的建筑作品,向我们诠释了建筑的人文精神,以及非功能空间的意义:同时从人生的过程,在“生、老、死、超越生死”四个方面,用自己的作品,诠释了对人生哲学的理解,作为一个建筑师对生活的理解。给听众带来了启发,也让我有了一些思考。
主要内容:
首先,他解释了人们对空间的认识。
论及“坚固、实用、美观”,“美观”本来就是建筑的主要价值评判标准。到现在,技术已有能力解决“坚固”的问题,“实用”又被不能确定的功能所消解,那么“美观”的权重就越发显现了。
建筑学基本的问题是什么? 相信很多人都会说: 功能, 或者进一步延伸到空间、形式、材料、建造等。但建筑学于我, 却不仅仅是一门关乎工程的学科, 我认为它更是一门关乎人文的学科。源于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 我更关注建筑中的人, 也更愿意从人文视角来探寻建筑的另一个基本问题: 研究怎么学习, 怎么吃饭, 怎么睡觉, 甚至如何吃饭即是为了如何学习和工作这样的问题。
然后,他提出来:功能只是一个看似合理的借口,建筑不是用奢华存放肉体,而是用空间打开心灵。
他对眼见为实,和盲人摸象这两个概念做了自己的解释,认为对事物,对美学,对世界,每个人有自己的理解。他对建筑的理解氛围以下四个方面:
栖居是人类此在的整体状况,而居住(海德格尔称之为定居)是人类栖居的重要方式。诗意地栖居,强调的是栖居的诗意性本质,因此,定居的“让栖居”和栖居的诗意化就在此在的高度上将建筑和诗联系在了一起。
诗意性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非理性。
非理性主义是当代西方哲学的一个共同特征。本文主要选择了人本主义哲学、反人本主义哲学、大众艺术的转向等三个方面作为主要切入点。这三个方面都具有明显的非理性倾向,并已对当代建筑的艺术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首先,在人本主义看来,建筑的使用者是人,人是空间的主体,空间的意义具有人性的特征。现代科学否定人的基本情感,以至于心脏也只不过是一台循环血液的泵。现代主义建筑开始关注人的基本需要,诸如阳光、绿化和空气;但现代主义建筑中的人是“理性化”了的人,是均质的人,是共性的人,没有历史、没有文化、没有亲情。而人本主义认为人的本质不在于理性,因为理性不过是意欲的工具,科学的方法不能认识人生的真谛,人之所以为人乃是由于他的意欲、情感、本能与直觉。建筑不只是一个物理学意义上的几何空间,空间应注入人的灵性。(摘自张应鹏论文《诗意地栖居———当代西方哲学中的非理性主义倾向对建筑的影响》)
他同时从人生的过程,在“生、老、死、超越生死”四个方面,用自己的作品,诠释了对人生哲学的理解,作为一个建筑师对生活的理解。
认识世界的过程,从幼儿园开始。这是他做的一个关于幼儿园的案例,他认为幼儿园的孩子们认识世界从颜色开始。
他的设计特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色彩的丰富性,让孩子在一个五彩的世界中学习成长
2、用天窗引入自然光线,创造一个属于孩子们的自由空间。
然后是实验小学的设计。他提出来,读书是孩子们游戏中的一个游戏,书籍是所有玩具中的一个玩具。
在四川大地震后,他在绵竹做了一个中学设计。他想通过他设计的中学,告诉人们“灾难是人类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要以坚强的态度面对生活。
他做的一个黄埭中学的设计,他想通过他的设计告诉教育者“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同时在校园内做了一些非功能空间。他阐述了一个想法“人与人的不同在于业余时间的意义,建筑与建筑的不同在于非功能空间的意义。”
他以“爱情是青春最美好的记忆”,做了一个大学校园设计。他说道“食堂是用来等人的”
提到学校, 自然便联想到读书, 但有多少人曾问过自己: 我们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也许有人回答: 读书是为了能够好好地生活。那生活又是什么? 其实答案很简单, 生活就是为了吃好、玩好。谁都不否认, 大学生活是我们青春记忆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也是在这个时候, 爱情作为关键词开始闯入多数年轻人的生活。所以更进一步而言, 恋爱是大学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一学习只是一个平行的方法和过程。如何健康地恋爱, 如何让恋爱变成学习的动力, 并为未来的生活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 这也是我们设计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时所考虑的基本问题。我们把此校园设计称为献给同学们的一首“青春的爱情诗”。为了让青春的释放具有更多的可能性, 我们尝试对传统的学校建筑设计进行了大胆颠覆与改变。在功能主义者看来, 吃饭就像给汽车加油, 像食堂就应设在校园西北角这样冷僻的地方。但设计中我们将食堂放在了整个校园最中心的位置, 让食堂不仅仅是用来吃饭的, 也是用来等人的。笔者在读大学时, 经常在校园路边等人, 而那个她却走了另一条路。为了让所有的等待都能化为美妙的故事, 在职业技术学院校园里, 我们设计了一条唯一的9 m 宽的路径, 使其成为学生去往教学区、图书馆、剧院、餐厅的必经之路, 让这条路径成为故事的发生器。通常青春故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场所一操场, 因此我们将操场放在校园最好的位置, 突出其表演性, 大大的看台, 满满的座椅, 无论从食堂还是宿舍都能看到操场上迸发的运动活力。校园里还有很多亲切宜人的广场, 给学生们提供展示和表现的场所, 同学们可以弹拨重金属、促膝侃大山, 也可以进行些社会实践, 如零售些小东西之类。(摘自张应鹏论文《另一个问题》)
这是他自己设计的家,因为那时候他比较穷,所以自己搞装修,做设计。从这个过程当中,他阐述了这个空间给他留下的记忆,注入的情感,记录他成长的经历。这既是他所说的“非功能空间的意义”。(可以参考他的一篇论文《艺术化生存》)
他介绍了是自己公司的室内设计———位于独墅湖畔月亮湾国际中心9楼的九城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窗外是一面湖水,张应鹏把最好的风景交给了公共空间———休息区、会议室。休息区敞开、通透,是公司最大的空间,同时是图书馆,又是走廊„„是“非功能空间”。(可以参考他的一篇论文《修辞 空间》)
无论什么样的建筑空间, 都应该以人为本,而每曰必到的办公空间更不例外。一个建筑事务所, 作为其绘图等日常工作的空间是非常容易解决的, 但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第一, 工作环境越来越好, 身体却越来越差;第二, 信息传递越来越发达, 人却越来越孤独;第三, 身体越来越近, 心却越来越远;第四, 工作与生活的二元对立, 从而导致人格的二元分裂。所以, 在九城都市建筑设计公司的办公空间中, 我们以非功能空间作为主导性前提, 非功能空间占据空间的核心位置, 并呈现着空间的最大特点。我们不是在工作室里画图, 而是在图书馆里看书,在风景中休闲, 在工作中生活。我们强调人与人的关系, 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强调人与知识的关系。将所有的风景打开, 设置了一道6 0 m 长、2.8 m 高的书架,让人文的风景与自然的风景于此交融, 当然, 这个空间中的每一个人才是我们最美的风景。(摘自张应鹏论文《另一个问题》)
苏州木渎乾生元文化馆,“让内部空间还原内心的宁静”。好像这个方案建到一半,换了一个领导,后来就没建成了。(可以参考他的一篇论文《空间的内与外》)
中国太湖文化论坛的设计方案就很遗憾, 最终未能实施。文化论坛主要是用来开会的。在文化论坛上可能会有三件事发生: 老朋友重逢, 新朋友相识, 偶遇、艳遇不期而至,米兰? 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以及英国小说《小世界》对此都有描述。在文化论坛项目设计中, 除严肃的会议空间外我们做了很多,包括迟到、逃会、会外小聚等趣味空间, 而且这些空间拥有更好的风景朝向, 以及更轻松方便的空间品质。可爱在这里成了是建筑的另一种魅力, 可爱其实是一种智慧, 更是一种真实。(摘自张应鹏论文《另一个问题》)
他认为:每一幢建筑,尤其是城市公共建筑,都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城市的公共性责任,这也是我们建筑师的责任。(可以参考他的一篇论文《苏州太湖新城规划展示馆》 《态度与方法— 苏州太湖新城规划展示馆设计》)
四川绵竹市文化广场(可以参考他的一篇论文《四川绵竹市文化广场》
有时候, 建筑师必须先完成基本问题, 才能为另一个基本问题的实现打 空间。在蜗牛电子总部大楼的设计中, 对方所提出的基本问题是,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 打 谷歌地图一眼就能看到蜗牛公司。因此我们以蜗牛电子的logo 为设计灵感, 在建筑外形中融入公司品牌特色, 使建筑具有极高的辨识度, 这样的处理很好地满足了对方的基本要求。基于此, 使另一个基本问题的实现也有了可能: 蜗牛公司是中国最早的3D网络游戏开发公司, 游戏作为一种娱乐活动, 能否通过建筑设计向社会打开, 通过空间语言的建构来赋予建筑一定的社会使命? 于是, 在设计中我们将大楼的上部分用于办公、研发, 下部分作为基本的工作与生活配套功能, 将大楼第三层和第四层打开, 做成非常生动有趣的公共空间, 面向社会公众 放, 大众可以近距离地体会游戏中的魔幻世界。通过公共空间的开拓, 使建筑承担部分社会功能, 也使企业以更为亲和的姿态与大众对接。(摘自张应鹏论文《另一个问题》)
对“老”的认识的作品
(可以参考他的一篇论文《苏州高新区狮山敬老院》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对“死”的认识的作品
体现了公共性与内外空间的转换。(可以参考他的一篇论文《空间的内与外》)
对“超越生死”的认识的作品
白鹭园中白鹭飞,秋水红叶秋水平。月亮湾头话明月,独墅湖畔读书人。
关于他的视频介绍: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Q1ODYwNTI4.html?tpa=dW5pb25faWQ9MTAyMjEzXzEwMDAwMl8wMV8wMQ&qq-pf-to=pcqq.c2c 荣誉列表:
1.苏州大学附属中学 江苏省优秀建筑设计二等奖,1998 2.苏州工业园区新苏国际大酒店(参与)建设部优秀建筑设计二等奖,1998 3.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届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建筑展二等奖,2002 4.无锡南洋学院 第二届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建筑展三等奖,2002 5.我的家 第二届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建筑展三等奖,2002 6.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美国“王嘉廉中国建筑进步奖”,2002 7.苏州泰山动画制作中心 第三届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建筑展三等奖,2003 8.社区服务中心 2002全国大学生设计竞赛二等奖(浙江大学客座指导老师)文章目录:
中国建筑遗珍(主编)gmp建筑事务所专辑(译著)江苏南通综艺股份有限公司总部 建筑师的责任
有感于苏州的三类建筑
新时期大学校园的环境意识 办公空间(四)(译著)办公空间(三)(译著)诗意地栖居
追求一种存在的状态 说法与做法
非功能空间的意义
浙江南浔人民医院的创作思维 新苏国际大酒店
吴文化的传统内涵及其新的时代特征 场所,文化,人居环境
开放的,可持序发展的城市规划 走出传统,寻求锲机 作品目录:
浙江江南生物科技研究所 张应鹏的家
无锡南洋学院二期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南通综艺科珠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