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外战争纪念馆案例分1
国外战争纪念馆案例分析
阅读消耗积分:0 浏览数:2848 评论数:0
撰稿: WebMaster 发表于:2006-03-19 00:00 国外战争纪念馆案例分析
长沙抗日纪念馆应属于战争、历史主题的博物馆和纪念馆,此类场馆在国内外较多,通过案例研究,可以得到很多经验借鉴和教训。
国外部分
一、法国诺曼底的卡昂和平纪念馆
法国诺曼底的卡昂和平纪念馆位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地区的卡昂和平纪念馆,是欧洲最著名的二战博物馆。自1988年6月6日开馆以来,参观人数已累计达650万,去年时逢诺曼底登陆60周年,旅游者破纪录达到了56万人次。展馆为白色的主体建筑,现占地1.7万平方米,其中常年展部分为5800平方米,主要由二战厅、冷战厅与和平厅组成。此外还有一处景色宜人的欧洲解放公园。
1、开发指导原则
全面再现历史;强化纪念意义;注重发挥教育功能
2、开发手段及方式阐述
现代化的多样展示手段
法国诺曼底的卡昂和平纪念馆展览的内容充实,手段多样化且具有吸引力。展厅内陈列着大量的实物和图片。此外还包括一个多媒体图书馆和两个档案馆,藏有两万多册历史资料、1200多份视听文件、100多部电影、4.2万帧照片和3000多张招贴画,以及1万多件二战用品。
除了实物,每一位参观者还可看到三场从不同角度反映诺曼底登陆战役的资料电影。利用多媒体检索设备,参观者还可了解战役的每一个细节,包括战争背景、双方指挥部、兵力编成和武器装备等。
突出战争与和平的主题
与多数战争纪念馆相同,都是以战争来反映祈望和平的主题,通过讲述20世纪的战争历史,让年轻人更清醒地认识和平的意义。
卡昂纪念馆的展览分为战争与和平两个部分。战争部分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战争毁灭的城市和生命、“冷战”时期的关键人物和军备竞赛,以丰富的资料和逼真的历史场景再现战争的残酷性。
和平部分则包括诺贝尔和平奖、不同文明与传统对和平的理解、需要团结与合作的集体游戏场地等,发挥教育功能。
具有震撼力的建筑和景观设计
卡昂纪念馆的正门墙上刻着出自当地一位普通市民之手的诗句,“痛苦令我心碎,友情让我振奋,从我的伤口中,一条自由的河流喷涌而出。”
纪念馆外一侧是各国国旗,另一侧是一堵玻璃墙,里面存放着来自挪威、捷克、荷兰、德国、加拿大、美国、法国、英国、波兰、比利时、卢森堡和希腊等二战参展国赠送的石刻。内容经过精心设计,既能体现历史纪念和教育意义,又具有趣味性。如,挪威“儿子,保卫好你父亲赢来的自由。”美国的是艾森豪威尔1944年6月4日出征令的片断:“全世界的眼睛都在看着你们,爱好自由者的希望与祈祷与你们共同前进。”等。
纪念馆的建筑和景观注重细节设计和人文精神,从对战争的人的思考角度出发,能够引起游客的共鸣,具有强烈的震撼力。
多样化的教育手段
法国诺曼底的卡昂和平纪念馆注重主动地发挥教育功能。专门招聘了7名教师和大量青少年辅导员。同文化部、卡昂市乃至全国和当地的大学与科研机构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根据学校的历史教材和纪念馆展出的内容,精心编写出了多套二战史教育手册,定期修订,并自己动手制作部分道具。此外,纪念馆还经常举办教师培训班,一年里至少有1000多名历史教师来此学习。
纪念馆的图书出版业比较发达。在纪念品部数十米长的书架上,琳琅满目地陈列着5000多种关于二战的各类书籍。纪念馆年年都策划新专题,推出各种书籍读物。
各种类型的活动
围绕战争与和平两大主题,纪念馆每年都要举办上百场活动。
在特殊的纪念日,政府将组织高规格的大型庆典活动。日常则有供当地居民和游客参加的个性活动。仅依照不同年龄特点为青少年设计的就有几十个,诸如研讨会、知识竞答、演讲、绘画赛、手工操作、游戏抽奖、与二战老兵专题座谈、同历史学家对话、诺曼底二战景点一日游等。既有助于扩大影响,也发挥了积极的教育功能。
整体开发,形成区域性的纪念地群
卡昂纪念馆并不是本地区单一的纪念地,诺曼底地区还拥有40多处二战博物馆和战事遗迹,如各种纪念馆、士兵墓地、工事遗迹等,形成了由博物馆、遗址、纪念碑、墓地等构成的全面反映诺曼底战役的纪念地体系,共同组成法国6大旅游景区之一。
这些纪念地群共同构成了一座全面研究20世纪史、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历史宝库,也成为一块不可多得的文化教育园地。
3、经验与启示
主动型的教育手段,突破单一纪念馆经营模式
卡昂和平纪念馆并不是仅仅发挥纪念馆的作用,而是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了主动型的教育手段,与政府、社区、学校、出版界密切配合,将纪念馆变成了一座大课堂。
在展品的陈列上,用先进的解说技术将丰富的知识介绍给游客,组织各种类型的活动,并出版了多种图书,举办培训班,使游客和当地青少年能够了解到历史知识并从中认识到和平的宝贵,将教育功能加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又丰富了纪念馆的旅游内容,增加了收入来源。
整体开发,景点联动
诺曼底地区的经验在于将本地区有关的战争纪念地加以整体开发,突出纪念的主题。
采用博物馆展示与实地对应,遗迹解说与场景再现相结合,历史纪念与和平教育组合的方式,从各个角度将一场战争全面真实而又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的展现给游客。这种整体性的开发方式避免了单一观光或博物馆参观的枯燥乏味,强化了尊重历史的文化精神,避免了旅游开发的过度商业化倾向。
二、美国的华盛顿国家广场的战争纪念碑
美国通过一系列的纪念性建筑物对重大的战事进行记录,围绕华盛顿国家广场,主要包括林肯纪念堂、越南战争纪念碑、朝鲜战争纪念碑和华盛顿纪念碑等,构筑了一个国家历史纪念群。其中涉及战争纪念的越南战争纪念碑、朝鲜战争纪念碑和新建的二战纪念园等。
1、开发指导原则
以实体景观来记录国家发展的重大事件 主题化的设计手法
注重反映人们的心理,以景观强化纪念意义
2、开发手段及方式阐述
以实体景观来记录国家发展历史
很多国家的首都,都拥有大型的国家纪念物群,美国的华盛顿国家广场,就是以一系列纪念场馆和景观来记录国家发展的历史的典型代表,这些场馆都成为了著名的旅游景点。
主题化的设计手法
美国的战争纪念物特别注重主题性,其主题不一定是胜利和战果,而是根据大多数人对这场战争普遍认识,在某一主题加以强化,有助于引起游客的共鸣,而有关的知识介绍则出于次要的地位。
朝鲜战争纪念碑位于广场左侧,其主题强调的是“代价”,是战争对于生命的摧残,而这一主题则主要通过纪念碑的刻文和雕刻来突出。越南战争纪念碑作为一场失败战争的纪念物,主题强调的是怀念和痛苦,反映了战争的失败记录和代价。“二战纪念园” 在景观设计上强化的则是胜利和团结主题,表达了国家的精神同时也突出了对牺牲者的纪念。
以景观强化纪念意义,迎合人们的心理
朝鲜战争纪念碑
朝鲜战争纪念碑整个设计基调是低沉的,通过一系列的细节反映了美国人对这场战争的认识,强化了纪念意义。纪念碑的雕塑非常耐人寻味,19位栩栩如生的士兵塑像散布在草地上,与环境互动,本身就构成了一幅再现的战争场景,同时通过士兵的表情和行动暗含了战争的艰苦和无望的结局,极具震撼力。
朝鲜战争纪念碑黑色墙壁两侧刻着两干余名阵亡将士照片,时隐时现。基座上的雕塑刻有美国拼凑起来的所谓联合国军15个国名和三组阵亡、伤残、战俘数字,均精确到个位。园区内的碑文有:“我们的国家以它的儿女为荣,他们响应召唤,去保卫一个他们从未见过的国家,去保卫他们素不相识的人民”;“自由不是无代价的”;墙壁另一面是介绍纪念碑建造过程的碑文。
越南战争纪念碑
越南战争纪念碑整体的景观设计都是围绕着惨痛的战争来展开,符合美国人对战争的认识,易于使游客产生共鸣。
主题雕塑是面朝西方,面带疲惫,表情悲哀的三位士兵在林中小憩,象征着越战的残酷和毫无意义。总长151米的黑色大理石墙上刻满了越战阵亡的58156 名将士名字,墙下有许多人们敬献的花束,不时见到亡者的亲属们来此拓贴亲人的名字。场馆布局的寓意非常深刻,从入口开始,有下坡的通道,游客在黑色大理石墙上死亡者名单的引导下,一步步下坡,寓意走向更深的深渊。碑的前端在三面玻璃台内置有阵亡将士名册,厚厚的名册供人们查询,而且是常换常新。
二战纪念园
二战纪念园其中心为下陷的凹型,看上去与古代露天圆形剧场颇为相似。在纪念园南北两端各建有一个拱形塔楼,塔楼里面各有3只巨大的铜质雄鹰举起了象征胜利的花冠。将这两座塔楼连接起来的是56根花岗岩柱子,每一根代表着在二战期间美国的一个州或者一个海外领土。柱子上还都雕有铜质花环,它们之间又用一根铜质绳索连接起来,象征着美国人民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反抗暴君统治的精神。纪念园内还建有一座弯曲的“自由墙”,上面刻着4000颗金星,每一颗星代表着在二战中牺牲的100位美国人。
3、经验与启示
主题化的设计手法
作为有关战争纪念的场馆开发,应重视其主题性的发挥。从游客和后人的角度对战争进行再认识,一般应体现战争的残酷和对牺牲者的纪念,而不应仅仅突出其辉煌胜利的一面。
注重细节景观,发挥历史本身的强大震撼力
作为战争纪念物,更应突出景观设计的艺术性,既应有壮观的体量,也应重视细节,以发挥历史的震撼力为核心。
从经历战争的人的角度出发,可以通过布局、建筑造型、碑文、鲜花等景观,结合历史知识介绍营造一种怀旧纪念的历史感,引导游客参与和思考。
三、珍珠港事件纪念馆
珍珠港事件纪念馆是纪念在珍珠港事件中殉难的美国官兵的“亚利桑那纪念堂”,就在珍珠港司令部对面当年事件原发地的海面上。
珍珠港事件纪念馆纪念堂是一座两头高耸、中间凹进的建筑,通体白色,形状修长,正中插着一面星条旗,就建在沉没的“亚利桑那号”之上。以珍珠港事件中死难士兵人数最多的战舰“亚利桑那号”命名,分为三段:入口和集合处;供了望及典礼用的中央礼堂;此外设有一座祠堂。离亚利桑那纪念堂不远的海面上还停泊着1945年日本签署投降书的“密苏里号”战舰。
1、开发指导原则
在事件的原发地纪念;以展现惨痛的代价引发游客的纪念和思考
2、开发手段及方式阐述
原址恢复的建设理念
纪念堂选址采用了大胆创新的建设理念,建在沉没的“亚利桑那号”之上,本身就强化了纪念意义,同时对舰体不做改造,人们可以亲眼看到沉没在水下的舰体能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历史感。
同时在陆地上又建设了相应的博物馆和电影院,通过展品和每天重复放映的一部日军偷袭珍珠港的记录片。并且日本签署了投降书的密苏里号战舰也被陈列在附近,几处纪念物共同形成对历史事件的整体纪念,强化了最终胜利的主题。
引导游客发挥想象力,强化纪念意义
无论是在选址上,还是建筑外观、景观设计、展览物布局、雕刻等方面,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使无声的纪念馆本身就能够引发游客对历史的理解和想象,从而产生对受害者深刻的同情怀念和对侵略者的强烈谴责。
在建筑的设计上,纪念馆采用白色建筑与水底下战舰相连,外形如同十字架,在迎风招展的星条旗和湛蓝的海水的映衬之下,显得非常壮观。
至今仍然不时有沉船的油污从沉船里漂上来, 美国人把这些历史性的油污叫作黑色的眼泪。纪念堂内大理石墙上刻满了所有舰上殉难者的姓名,在大理石墙面的右下角,还有两排舰上幸存者的名字,表达了永不分开的纪念。馆内并无太多的解说和陈列,体现了“体验式”而非“说教式”的“教育风格”。
3、经验与启示
展现失败和代价同样具有震撼力
亚利桑那纪念堂作为一次失败战事的纪录,并没有刻意回避这一事实,通过精心设计的展示手法,同样能够发挥强大的正面教育作用。
从各个角度审视战争,注重对战争的灾难进行展示,能够避免单一说教的展览解说方式的枯燥,能够引起游客的共鸣和思考,潜移默化的起到教育作用。
四、俄罗斯二战纪念馆
俄罗斯二战纪念物主要位于莫斯科西郊的俯首山,由胜利广场以及凯旋门、胜利纪念碑、莫斯科守护神圣乔治雕塑和教堂、卫国战争纪念馆等构成。
1、开发指导原则
壮观威武的建筑设计 胜利庆祝的主题 展现国家的牺牲代价和英雄精神
2、开发手段及方式阐述
建筑恢宏大气,注重体现国家和集体的力量
这些建筑和雕像的体量都比较雄伟,体现了整个国家的力量。例如莫斯科胜利广场中央,黑色的胜利纪念碑犹如一柄利剑,直插云霄,方尖碑上端,手持橄榄枝的胜利女神像张开双臂,显示出正义无往不胜的力量与不可侵犯的庄严。
二战胜利60周年前夕,广场一侧增加了15座形似华表的铜制纪念碑,上面刻着卫国战争期间原苏联主要参战和后勤部队的名称。新竖立的苏、英、美、法4国士兵雕像威武庄严,显示出正义之师不可战胜的气概。
卫国战争纪念馆是按国际一流博物馆的标准来建的,大厅正中立着一座10米高的“胜利士兵”雕像,每一座城市的纪念馆里,都有一张占据三面墙的百余米长的壁画。
对战争中的重大事件进行重点纪念
在纪念碑和博物馆中,都对战争中的重大事件和英雄城市进行了介绍,强烈的表达了对这些英雄城市和人民的敬意和纪念。
方尖碑上为反映红军战士在卫国战争中浴血奋战场面的浮雕,并刻有经历战火的城市名字。
卫国战争纪念馆的“光荣厅”内,环绕着72块洁白的大理石,上面镌刻着卫国战争期间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的1万多名红军官兵的名字。大厅正中立着一座10米高的“胜利士兵”雕像,手握着橄榄枝和钢盔,右手高举,奔向前方迎接胜利。
“缅怀与哀悼厅”用于纪念卫国战争期间牺牲的2700万苏联人民。昏暗的大厅中,天花板上坠下的260万颗铜制挂珠和晶莹剔透的水晶“眼泪”,象征生者对死难者的哀悼。大厅正前方是一座名为“哀悼”的大理石雕像:年轻的母亲看着儿子在自己怀中死去,悲不自胜。
还有十座被授勋的二战英雄城市的纪念馆。每一座城市的纪念馆里,都有一张占据三面墙的百余米高的壁画。前景接以街垒、沙堡、武器、钢盔等实物,都是用的二战当时的用品。将装置艺术与壁画艺术结合起来,展现当年保卫城市的战争场面。
突出胜利庆祝的主题
在有关的纪念场所,都用大量的篇幅表达了最终取得的辉煌胜利,显示了民族的不屈斗争的精神,使游客深深感到苏联国家和人民的力量。通过一系列的庆祝和纪念活动,发挥了对后人的震撼和教育作用,使这些场馆成为纪念历史、展示国家力量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标志性场所。
3、经验与启示
恢宏大气,展现国家的力量
俄国的纪念场所在建筑和景观上都比较宏伟壮观,体现了国家力量的强大,不仅让人身临其境,更让人感受到一股精神力量、一派英雄气概。因此在纪念场所的建设中应当注重建筑的体量和外观,契合主题,发挥景观自身的震撼力。
五、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
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位于堪培拉心脏地区,是世界水平的超级战争博物馆,更是年轻一代了解战争、追求人类和平的课堂。这里记录着在上世纪澳大利亚参与的大大小小的战争和维和行动。
1、开发指导原则
全面记录历史;注重发挥教育功能
2、开发手段及方式阐述
先进的博物馆展示手段
为了让后人知道战争的惨烈和和平的重要,政府投入巨资建造了这样一座纪念馆。这里陈列着在上世纪澳大利亚参与的大大小小的战争和维和行动中的武器装备400多万件,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到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如同展开了一幅战争历史的画卷。
在纪念馆的走廊上,镶着一排排的黑色的石碑。石碑上刻着的是阵亡的烈士名单。有些字母旁边的石缝里,插着一朵朵红色的小花。在新辟的澳新军团厅,还定时放映当年战地记者拍摄的欧洲战役和太平洋战役等片段。
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充分利用光电模拟和录相设备,较全面地介绍了战争过程。舰艇、飞机、大炮、坦克、枪弹、战地图片、战地画作、战场模型等实物一一呈现眼前,甚至可以亲身参加模拟的场景游戏。
生动、丰富的教育方式
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在把战争的残酷现实展示于世人面前的同时,向人们发出人类拒绝战争的警示,并为锻造顽强的民族精神做出了贡献。
每年都有约10万中小学生到战争纪念馆参观学习。纪念馆为他们专门配有教学计划。所有的教学配合计划都由纪念馆与全国历史课教师协会一道,根据各州不同的课程设置分别制定。如教科书上讲到澳新军团在加里波利登陆,教师按照计划把学生领到战争纪念馆,工作人员会以舰艇、船只、枪炮等实物,以及图片、战场模型等向学生们讲述。这种生动的教学形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历史知识,还能够以情以景、以顽强不屈的精神激励学生们奋发向上。
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还为中小学生们制定了特别的教学配合计划。每星期二邀请一名老兵,分别就某一段史实为学生们作演说。然后参观纪念馆,解说并自由交谈。学生们可以谈他们的感想、收获,也可谈他们对这种形式教学的意见和建议。这是比较正式的教学配合计划。
每星期四还有较为随意的计划。馆长或专门指定的馆员按计划带学生们参观,为他们讲解,然后认真听取他们谈感受和发表意见、建议。纪念馆经常采纳学生们的意见,调整教学计划,丰富演说内容,以更加生动活泼的形式执行教学配合计划。纪念馆还专门为中小学生设立了“发现室”,陈列多套二战期间军队使用过的帐篷、背包、厨具、医护救助用具用品等。学生们经常到这里体验军旅生活,锻炼吃苦耐劳精神和自理、自立能力。
在把学生请进来的同时,还把馆藏品轮流送出去。纪念馆为全国每个州装点一个流动纪念箱。纪念箱类似一个小型博物馆,里面陈列馆藏的某一时期、某一场特别战斗中的实物或模型,由运输公司按合约,并根据学校计划将这些流动箱从一所学校传递到另一所学校,供各个学校结合历史教学,组织学生参观。这些流动箱内的陈列品由纪念馆根据学校课程设置每年进行调整。除此之外,纪念馆还专门为中小学生设“儿童总部”网站,配有40万幅图片加文字说明,供孩子们浏览。
独立自主的管理方式
澳大利亚政府每年向战争纪念馆拨款3000万澳元,但不干预其管理和运作。纪念馆由馆长负责制下的管理委员会依照联邦议会通过的有关法律,向观众免费开放,每年吸引百万以上观众,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群群青少年学生。
4、经验与启示
突破单一纪念馆模式,系统化教学
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的教学方式值得借鉴,突破等客上门的纪念馆经营模式,采用专门的设计解说内容、参与型的教育模、网络教育、主题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方式,最大限度的发挥此类场所的教育功能。
因此,我们的抗战纪念馆也应致力于建设成为青少年学习历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动地请进来和走出去,与政府、社区、学校合作,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教育。
六、日本冲绳和平公园和战争遗迹 作为冲绳战役的发生地,冲绳岛上集中了多处战争纪念场所。如地下战壕遗迹、冲绳和平公园、展览馆和纪念庙宇等。目前,已经成为游客游览和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
1、开发指导原则
整体开发形成大格局 以和平主题发挥纪念意义
2、开发手段及方式阐述
由战争遗迹、纪念馆、公园等构成纪念地体系
二战末期冲绳战时司令部所在的地下战壕遗迹被开放展览。当时整个战壕按当时场景进行布置,据说司令官及其属下的大约4000名官兵是在这里自尽的,如今还可以看到当时自尽所用过的手榴弹的碎片。
摩文仁山丘一带曾是二战期间冲绳最大的激战场。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一处有着慰灵塔、刻有每一位阵亡战争牺牲者名字的和平纪念碑、和平祈念资料馆·冲绳和平纪念堂等物集中的祈祷世界和平的场所。
公园内有宽广的草地和碧波水池。位于这里的和平祈念资料馆还收藏了许多有关冲绳战役的资料并长期供游客参观,让人了解到从战后到冲绳回归日本的这一段历史。公园里有30多座用日语汉字写的纪念碑,碑文内容大多是纪念战争中的死难者和祈祷和平。
此外还有各种类型的纪念碑和纪念公园等,构成纪念这场战役的体系。
在和平的主题下进行宣传
这些纪念地,大多都带有一种为侵略战争美化的色彩,无论在解说、展示内容和景观等方面,都突出了日本军队的英勇等主题,而对战争的罪行加以掩饰甚至歪曲。
如,冲绳岛的“自杀悬崖”,悬崖上矗立着两座纪念碑,是“颂扬”指挥冲绳岛军民誓死抗击美军进攻的两位日本将军“宁死不屈,决不投降”的事迹,当时这里自杀了几千人,而对其原因含糊其辞。
在纪念馆的大厅里,摆放了日本中小学生亲手叠的数不清的纸鹤,还有一个又一个日本朋友敬献的祈愿和平的花圈,而对战争没有丝毫的检讨。
每年政府、社区和相关机构都会组织有各种类型的纪念活动。
3、经验与启示
战争纪念地的巨大宣传作用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日本将这些纪念地建成了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基地,加强对青少年和国民的历史教育。
而我国的多数纪念馆教育手段单一,没有强化其寓意,片面地介绍内容过多,潜移默化和系统开发不够,教育效果不明显,可以借鉴日本战争纪念场所的经验,加强景观设计和解说方式、活动的组织工作。
七、日本所泽航空纪念馆
日本所泽航空纪念馆位于所泽市所泽航空纪念公园内。航空纪念馆的建筑面积有3878m2,总面积为5260平米,飞机储放库则为100平米。这种规模与日本其它博物馆相比已是最大,展品也非常丰富。
1、开发指导原则
注重互动参与性和趣味性;知识展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2、开发手段及方式阐述
娱乐性与知识性的结合
日本所泽航空纪念馆内拥有大型立体电影院,里面有高约15m、宽20m的大型银幕及6声道的立体音响。上映的片子则是纪念馆自制的大型木偶剧“接触到天空为止”,除木偶剧之外,该馆也放映非军事航空及近代太空纪录片等,尤其是美国太空中心所拍摄的影片,从航天飞机巨大的发射声开始,进入地球轨道,太空漫步看地球等,长度约37分钟的影片配合音响效果,临场感十足。
馆内还有可以亲自体验飞行感觉的三菱制波音747客机模拟驾驶舱,机舱前方的仪表利用电脑动画技术及3度空间影像,能显现出很真实的状况,并可切换白天与夜间的状况。其它还有直升机,小型飞机的模拟器。此外也有针对年幼小孩的飞行模拟器,除了有接近操控飞机的感觉外,最特别的是操纵时还有电脑语音辅助教学。通过这些娱乐性很强的互动方式将博物馆教学与娱乐相结合。
参与性的实际操作
纪念馆的展示手段特别突出了逼真、详细的特点,并且采用实际场景模拟和实际操作的方式来实现教育的目的。
火箭与各种飞行器的飞行原理,是青少年最有兴趣与最关心的事。为了用正确且易理解的方式展出,纪念馆利用各种影像,实验装置,小型风洞实验来作有系统且进阶性的介绍,这对于提高年轻人对航空发展的兴趣将有不少帮助。有关航空管制方面,馆中展出1套与实物一模一样的航空管制装备,用声音及影像详细解说各种航管装备的工作责任,十分容易了解管制官与飞行员间的沟通内容;另外,也详细说明一般气象情报、航空气象情报如何收集及分析等。
飞机从机场起飞到抵达目的地,其间所需的安全飞行技术,从最初期的判读地形、地物来确认飞机目前位置,到现代借由通讯电子仪器、电脑、卫星等导航设备的辅助,也都十分清楚的用模型来说明。
3、经验与启示
场景化的设置和参与性教学方式
博物馆要对公众保持持续的吸引力,就必须对陈列展览有一个准确定位,改变以往展陈方式,在进行陈列设计时要考虑观众的因素,要改变博物馆原来的只是单纯的以物的展览为主的静态展览方式,而是增加场景化和互动的展览方式,将观众与展览结合起来,使观众通过参观展览来增加知识。
发挥博物馆的互动教学功能
目前国内很多博物馆仍停留在文物展示的阶段,采用的多媒体解说往往内容单调,知识性太强,难以引起游客的兴趣。因此博物馆必须主动参与社会,了解社会的需要。在教育上要“以人为本”,重视发展个性,培养创造意识和创新人才,培养观众的想象力和动态思维。
博物馆的陈列教育面对各年龄段观众的不同需求,只有通过参与,使观众各取所需,通过参与,不仅能很好地为社会服务,同时也使博物馆得到社会的重视,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可以为博物馆自身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二篇:参观台儿庄战争纪念馆和铁道游击队
参观台儿庄战役纪念馆和铁道游击队
纪念馆观后感
6月17、18日,按照高级技校党委的统一安排,培训中心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职工参观了台儿庄战役纪念馆和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台儿庄纪念馆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期间著名的台儿庄战役而修建的,是“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内陈列着台儿庄大战时中日双方资料、文物千余件。当我们怀着敬仰的心情走进去后,立即就被一张张照片、一组组文字、一幅幅画面、一件件实物吸引,好像来到了战火纷飞的战场……
1938年春,日本鬼子3万精锐师团,装备精良,飞机,大炮,坦克车,毒气弹;我抗战将士10万之众,但仅有大刀,手榴弹,步枪,小炮。敌我双方在鲁苏皖交界处的台儿庄遭遇了,迅速展开了一场反正义与正义、侵略与反侵略的大战。
同志们在解说员的引领下进入展区,认真倾听了英雄们的英勇事迹介绍,当我们看到锈迹斑斑的大刀时,眼前就仿佛展现出当年的情景,将士们手持大刀奋力冲向侵略者,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从对每一个制高点、每一条小巷的反复争夺,到肉搏战,我军将士凭着一颗爱国之心和对日本鬼子满腔的仇恨,奋勇争先,不怕牺牲,打退了敌人的一次又一次进攻,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在观看了抗战历史实物和当年战地记者拍摄的珍贵纪录片后,参观了纪念馆全景画馆,这是我国唯一一家以抗战为题材的大型全景画
1馆,《血战台儿庄》全景画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融为一体,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以阵地战迎击日军,浴血奋战,直到取得胜利的历史过程,充分再现了台儿庄战役惨烈的战争场面和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勇抗战的崇高精神。震惊中外的台儿庄战役,是全国军民同仇敌忾、誓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台儿庄大战的胜利,充分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救亡的共同旗帜下,中国各派政治力量与军队并肩战斗共同抗击外敌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典范。
重温当年这段历史,深切缅怀为抗击外敌侵略而英勇牺牲的先烈们,使党员同志们深切感到,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牢记历史,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立足岗位,发挥自身优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培训中心的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献上自己由衷的祝福。
18日,同志们来到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在同样是“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铁道游击队纪念馆里,同志们认真倾听了英雄们的事迹介绍,观看了当年游击队员们的生活和战斗实物展览。纪念馆里的革命文物、图片资料,全景式壁画、大型雕塑,生动地再现了当年革命英雄们战斗的情景。
铁道游击队本名为鲁南铁道队,是抗日战争期间鲁南有名的抗日武装,经常活动在微山湖东部的铁道线上。微山岛是其后方根据地。铁道游击队芦荡飞舟,巧设鱼钩阵,扒火车,炸桥梁,以津浦铁路为目标,以微山湖为根据地,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给主力部队提供了大
量的战备物资。涌现出许多可歌泣的英雄事迹。铁道游击队曾安全护送了刘少奇、陈毅、罗荣桓、朱瑞、肖华等我党我军高级领导人往返苏北鲁南延安。陈毅在一九四三年冬天过微山湖时,挥笔写下气势磅礴充满革命浪漫主义气概的七绝,为微山湖留下了红色诗篇:“横越江淮七百里,微山湖色慰征途。鲁南峰影嵯峨甚,残月扁舟入画图”。铁道游击队是我国抗日武装的一个缩影,他们的英雄事迹可歌可泣,永远铭记在全国人民的心中。通过学习我们深深的体会到,新中国的成立,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由多少仁人志士、英雄豪杰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再一次让我们记住了铁道游击队中许多英雄的名字:刘洪(铁道游击队两任大队长刘金山、洪振海的合名)、徐广田、杜季伟、王志胜、王强、彭亮、李正、小坡、林忠、鲁汉、芳林嫂。
在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和一件件充满战火硝烟的实物前,大家进一步了解了铁道游击队的革命战斗史,领略了当年游击队英雄们的战斗风采和革命活动的艰辛,深切感受到英雄前辈们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英勇献身的高尚情操和博大胸怀,也使大家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一定要把握当前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努力发展建设祖国美好的未来。
培训中心党支部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二日
第三篇:国内战争纪念馆案例分析
国内战争纪念馆案例分析
作者:佚名 学研资讯来源:规划署 点击数: 725 更新时间:2006-3-19
国内战争纪念馆案例分析
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于南京城西日军当年大屠杀现场之一的江东门“万人坑”丛葬地遗址。本馆陈列分广场陈列、遗骨陈列、史料陈列三大部分。广场陈列由悼念广场、祭奠广场、墓地广场等3个外景陈列场所组成,占地25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
其中悼念广场内有外形如十字架,上部刻南京大屠杀事件发生的时间的标志碑、“倒下的300000人”的抽象雕塑、“古城的灾难”大型组合雕塑及和平鸽等部分组成。
墓地广场有鹅卵石、枯树和沿院断垣残壁上的三组大型灰色石刻浮雕及院内道路两旁的17块小型碑雕,部分地记载着南京大屠杀的主要遗址、史实,还有大型石雕母亲像、遇难者名单墙、赎罪碑、绿树、草坪等诸多景观,构成了生与死、悲与愤为主题的纪念性墓地的凄惨景象。
1、开发指导原则
突出日军暴行和纪念的主题;
围绕主题,增强震撼力
2、开发手段及方式阐述
丰富的史料和事实证据,突出主题
设计构思抓住“生”与“死”的对比,突出日军大屠杀造成的死亡、悲愤的主题,并保持遗址的地形地貌。
史料陈列厅内展出的主题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专题,主要从日军暴行等方面展开。其主要陈列的内容有:当年日军大屠杀现场照片,历史档案资料,中外人士当年对这次历史惨案所写揭露日军暴行的记实、报导和出版的专著、图书;幸存者的名册、照片、证言、证词和实物,当年屠杀南京人民的日军军官和士兵日记、供词、屠杀武器;慈善团体崇善堂、红十字会、红十字会掩埋尸体的照片、统计表、臂章、证词,以及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审判南京大屠杀主犯松井石根、谷寿夫的照片、判决书等。电影馆放映厅,有200多个座位,向观众放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历史文献纪录片。展出的内容,都是历史的真实纪录,是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还展出了大量的艺术作品,从各个角度突出了后人的纪念和对战争的控诉等。肖娴、华君武、肖平等创作的一批南京大屠杀书画作品;美国李自健创作的《南京大屠杀 屠·生·佛》油画;赵勇创作的《南京大屠杀》系列组画;香港施禀谋创作的鸡血石雕刻;军旅诗人王久辛创作的《狂雪》长诗铜版墙;“留下历史证人脚印”铜版路及幸存者彭玉珍、倪翠萍铜塑、呈十字架形的“标志碑”。
充分发挥建筑和景观自身的寓意
整座建筑呈纪念性的大陵墓状。以灰色花岗石、黑白大理石作墙面,运用雕刻、院墙、地辅面、植物配置及其他寓意小品等艺术手段来烘托主题所要求的意境和气氛。
馆厅正面庄严肃穆的花岗石墙面上,镌刻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名。沿右侧拾级而上,迎面是以中、英、日三种文字刻着令人触目惊心的黑色大字“遇难者300000”,给人以极为强烈的印象。
路边、墙边散置着的13块小型石碑上,记载看13处大屠杀的主要遗址及史实,它是全市遇难同胞惨遭屠杀的缩影,在这13处遗址的当地,也建立了相应的纪念碑。墙上嵌刻看“搜捕”、“屠杀”、“祭念”三组高2.3米,总长51米的大型黑色花岗石浮雕,增加了悲惨、压抑、低沉的气氛。
高4米的母亲雕像,伸着手在寻找看失去的亲人。她的身后,是一座半地下的、棺椁形的“遇难同胞遗骨陈列室”,这种对死亡、凄凉气氛的强烈渲染,一下子把人们引入到一个陌生悲惨的世界,使人们产生一种沉重的压抑感。
棺椁型的遗骨陈列室屋顶用黑色大理石,墙面用白色大理石砌成,室内两边大玻璃柜内,设计成一个地层剖面,布满着在纪念馆施工过程中从“万人坑”挖掘出的遇难者累累白骨和部分遇难者名单。如同走入墓穴,人们的心灵又一次受到冲击,悲痛、屈辱的悲愤之情达到极点。
“史料陈列厅”和电影放映厅采用半地下的建筑设计,采用大理石中间柱承重,不设隔墙,显得宽敞,地面采用黑白大石磨光地面,顶棚灯光采用昏暗的牛眼灯直射,西南两面扇形矮窗联结室外鹅卵石地面,窗帘采用墨绿色丝绒,室内压抑、阴森、凄惨的气氛得到深化渲染。
3、经验与启示
建筑设计风格与主题的交相辉映
总的来说,纪念馆的布局、建筑风格、景观设计等方面强化了控诉与纪念的主题,使人们全面地了解到大屠杀的残暴。而墙外的常青树和墙内沿路径、墙边卵石地沿边的片片碧草,使人们感到无限生命力和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教育功能的发挥
作为国内较受关注的抗战纪念馆,纪念馆采用多种手段进行教育,整个展出根据真实、准确、重证据的原则布局,力求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开放七年来,已接待来自全国各地观众300多万人次,前来参观的人们对纪念馆庄严肃穆的建筑风格,呈现出的悲惨凄凉气氛,陈列的日军大屠杀暴行实物史料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网络宣传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始采用网络宣传的手段,建立了专门的网站,并开始与相关的志愿者和社团合作,开展各种类型的纪念和宣传活动,拓展了博物馆教育的内涵。
主题活动
南京作为经历抗战的重要城市,在抗战历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每年都会由政府、企业和学校组织的各种纪念活动,但这些活动的影响力还不足。
长沙应当借鉴其经验,真正将战争纪念、城市历史、旅游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由政府推动组织各种有影响力的纪念活动,建设国内领先水平的抗战纪念地。
二、淞沪抗战纪念馆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位于昔日淞沪抗战的战场遗址――今日的宝山临江公园内,占地面积51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900平方米,塔馆合一是它的特色。将纪念馆和纪念塔合二为一。
1、开发指导原则 纪念馆与市民公园的结合
2、开发手段及方式阐述
多处雕塑和建筑,形成纪念景观群
淞沪抗战纪念馆建筑面积3490平方米,纪念塔“宝山塔”、高53.6米,共9层。主体建筑旁,是凇沪抗战战场纪念碑、“凇沪抗战军民”大型雕塑、以“义勇军进行曲”曲谱为背景的水庭和高3.15米,长29.8米的“淞沪魂”石刻长卷主题墙。
淞沪抗战纪念馆主体呈“L”型,以入口长墙为界,分成东西两大功能区,东部为办公区。在两个区域的相交处,南侧是大草坪,北侧用一个“含”于建筑之中的水庭作为过渡,使两个区域即分又联。纪念馆主体建筑纪念塔是以钢材、玻璃幕墙、花岗岩为主要材料建成,其外观造型运用了中国传统塔的建筑语言,体现了传统建筑美,纪念塔塔高53米,有12层,其中1至2层为陈列区,三层为临时展厅。
步入纪念馆,道德映入眼帘的是一幅黑色“淞沪魂”石刻长卷,它是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的主题墙。
出了展厅,可直接乘电梯登上12层高的纪念塔顶层观景台,正中是一座火焰雕塑。观景台内还备有高倍放大望远镜,伫立塔顶极目远眺:昔日的战场、今朝繁华的宝山大地尽收眼底。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临江濒海,四周环境优美,景色怡人,有文化广场、大草坪、“淞沪军民抗战”大型雕塑、“义勇军进行曲”曲谱墙;还有清代建筑大成殿――陈化成纪念馆、姚子青营牺牲处、古城墙、水关桥等人文景观。
按专题进行展览布置
纪念馆分为多个展厅和影视厅。第一展厅《抗日战争与上海》陈列,以大量的历史珍贵影像资料、图片、及有关文物,概要介绍了以二次淞沪抗战为主的上海人民14年抗战史。第二展厅,主展厅:《淞沪抗战史事掇英――血沃淞沪》陈列,强调对参观者的视觉冲击力,在运用了声、光、电及多媒体技术,描述了18个淞沪抗战中发生的故事,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感觉。第三展厅《搞战文化系列――张明曹抗战美术作品展》:展现的是抗战时期著名的美术家张明曹先生有关抗日题材的部分版画作品以及部分珍贵实物。反映了在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上海文化界人士怒而奋起的抗战文化。影视厅:有抗战系列短片、资料片、故事片等滚动播放,以彩数码激光音响效果给人以震撼。
同时,纪念馆还组织各种活动,邀请事件的亲历者口述历史,与学校合作开展青少年教育等。
3、经验与启示
纪念馆与市民公园的结合
依托上海城市,纪念馆不仅仅定位于纪念地,也适当考虑了市民公园和休闲功能,在总体布局和项目上考虑了市民的需求,达到了纪念场所与休闲功能的完美结合。
三、北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北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座落在北京西南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7600平方米。该馆为纪念抗日战争50周年而建,建馆10年来,接待国内外观众900余万人次,是全国及北京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北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门前广场中央,设置一尊巨大的醒狮雕塑,象征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抵抗外来侵略的不屈不挠精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分为序厅、东西展厅和半景画厅四大部分。全部展览面积约7000平方米。在中国属首创反映“卢沟桥事变”的半景画馆居主馆之中,它以画、景,配以声、光、电等现代化手段构成立体形象效果,再现了日军在卢沟桥挑衅和中国军民奋起抗击的情景。
东西两展厅系统展示了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指引下,全民族反抗日寇侵略的历史文物、珍贵照片、资料,其中包括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和爱国将领的抗日业绩。
1、开发指导原则
多角度再现历史;专题布展陈列方式
2、开发手段及方式阐述
以景观数字警示世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改造,营造了一组由“8”、“14”“7·7”等数字组成的“数字”景观。
“数字”景观从纪念馆外围开始,纪念馆东西两侧分别种植7棵油松,寓意是七七事变发生地,左右合计14棵又寓意中华民族14年的伟大抗战历史。抗战馆院内东西两侧人行道的外侧各种植4棵银杏树,东西合计8棵代表8年全面抗战的胜利。
北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前广场上新建14米高不锈钢国旗杆,象征14年抗战,广场中轴线两侧新铺7块草坪,寓意卢沟桥为七七事变的发生地,左右合计14块草坪寓意14年抗战历史。序厅面积悬有八座方形古钟,寓抵御侵略,警钟长鸣之意。序厅正面塑有一组高4米,宽18米的大型浮雕,题为“铜墙铁壁”,表现了中国人民誓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序厅两侧墙上分别镌刻有《义勇军进行曲》和《八路军进行曲》乐谱。
丰富的展览内容和方式
展厅设立了英烈环廊,由原来的抗日英烈厅改造而来,以独立自由勋章为点缀,将在抗日战场牺牲的296名旅职以上干部的姓名全部镌刻在环廊墙壁。而旁边的英烈榜则专门登录牺牲的1300多名团职干部姓名。
环廊上还专门增加14组雕塑,再现了新四军、八路军、海外华侨和南方游击队等社会各界力量奋力抗战的情景。
增加了现代化陈列手段,如大屏幕、电视墙、多媒体幻灯和电脑触摸屏等;美术作品、景观及大量珍贵文物,增加了陈列的吸引力。
采用主题展览,分为八部分全面展示抗战历史,整个纪念馆以“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武汉沦陷”、“战略相持“、“战略进攻”和“日寇投降”等为主要展出内容,并以大量的图片、实物、史料、模型,以及利用声、电、光技术相结合的立体半景画形象等方法,反映了中国军民的英勇抗战历史。
纪念馆第二期工程增建了4700平方米的抗战史资料中心,为全国抗战史资料的主要集藏地,并成为具有现代化科技和管理水平的大型专题资料馆,将博物馆与教育科研相结合。
从游客角度出发进行细节设计
无论是采用各种高科技技术手段,还是整个展览的暖灰色主色调,都在着力实现展览深入到历史深处,深刻表现历史。
实现文物、图片和文字的结合,使观众可以立体地感受历史。从展览布局等方面让展览有起伏。
采用非独立性文物柜,专门制作了落地式的大文物柜,使观众不用专门低头看文物,而是将文物、图片和文字说明在大文物柜中共同展出。
4、经验与启示
由静态文物展示向多媒体动态解说的转变
抗战纪念馆则通过声光电等高新技术将历史加以复原展示。观众不仅可以听到枪炮声、飞机轰鸣声、战士呐喊声,还可以看到模拟的地道站、平型关战役等抗日战争“实况”。
情景画再现的平型关战役、彩塑模拟的“日军暴行下的中国平民”和抗战英烈浮雕。
采用14幅巨幅油画描述了抗战的有关场景,其中再现“南京受降”的巨幅油画《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南京》最为瞩目。在油画前,还复原了受降现场中方宽大而日方窄小的谈判桌椅。用投影技术重现当年开辟驼峰飞行运输的故事,大大小小的飞机在空中呼啸来去,让观众想起这条航线上曾有盟军600多架飞机和1500多人遇难。
幻影成像“地道战”。幽暗的光线下战士们正在互相掩护钻地道,而地面上的炮火交战正酣,观众不用到电影厅就可观看到紧张的地道战场景。
专题展览的陈列方式
陈列采用编年与专题相结合的方式,设有3个综合馆和3个专题馆,即日军暴行馆、人民战争馆和抗战英烈馆。抗日战争纪念馆共推出大型基本陈列3个,专题展览14个。采取了文物与景观相结合,照片与影视相结合,音乐与解说相结合,参观与参与相结合等形式,使得整个展览更加庄严、肃穆,更具强烈的感染力与震撼力。
综合开发
与青少年教育结合,定期举办各种活动,丰富了纪念馆的活动内容,既能够增加趣味性,又发挥了纪念馆的教育功能。
四、甲午战争纪念馆
中国甲午战争纪念馆,是以北洋海军与甲午战争为主题内容的纪念遗址性纪念馆,馆址所在的北洋海军提督署,是目前国内唯一保存完好的高级军事衙门。馆内以历史文物、图片资料及沙盘、模型、塑像、影视等手段,系列展示了北洋海军与甲午战争的历史过程,北洋海军将士捍疆卫国、勇于牺牲的爱国壮举。
甲午海战馆以其完善的旅游设施,舒适、满意的游览环境,具有特色纪念品的购物场所,严格的内部管理,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成为威海市主要旅游景点,自开馆以来已接待中外游客600余万人次。
1、开发指导原则
与历史遗存相结合整体开发;丰富的资料和解说内容
2、开发手段及方式阐述
与历史遗存相结合整体开发
甲午战争纪念馆依托良好的环境,将建筑遗迹、纪念场馆等融合起来,形成了集文物古迹精华与海岛自然风光于一线的游览格局。该馆开放参观的文物景点有:北洋海军提督署、龙王庙与戏楼、丁汝昌寓所、北洋海军将士纪念馆、黄岛炮台兵器馆、旗顶山炮台、东泓炮台等。
先进水平的解说系统
海战馆由九大展厅组成,采用综合艺术与现代声、光、电技术相结合的手段,以强烈视觉语言真实而完整地再现了北洋水师成军到覆没的悲壮历史过程。
甲午战争纪念馆内收藏展示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济远”舰前双主炮、“济远”铁锚、英国皇家海军训练用鱼雷等海底出水文物,北洋海军将士委任状、望远镜、指南针、怀表等珍稀遗物,使观者重温历史,睹物思人,炮台上复制的甲午战争时期克虏伯大炮,外观逼真,功能齐备,可以操纵演练,再现北洋海军辉煌历史,增进国防海防知识。
拥有水平较高的多媒体解说,如对丰岛海战场景进行改造,用高科技电脑技术制作“三维动画影片”,采用目前世界较先进的“环幕影视技术”来形象、立体地展示丰岛海战残烈的战斗过程。
精心设计的景观突出了主题
在馆内陈列展示的有国内最大的室内人物雕塑群;有国内最大幅的海战景观油画;有国内纪念馆、博物馆展示、收藏的唯一一组大型专题油画(北洋众英烈肖像),以及标志着和平、文化的大型石雕“和平碑”等等,尾厅备有多台电脑多媒体查询设备,可供游人查询甲午战争的完整历史资料。
建筑气势宏大,造型奇特,犹如数艘相互撞击的舰船,悬浮于海面之上,与18 米高的建筑融为一体的是高达15米的北洋水师海军将领塑像,国内首创,被建筑界誉为史诗般的建筑。
在尾声厅内重新制作了民族魂警示钟,新上了三台高档液晶显示触摸屏,丰富展示内容、增加文化含量,使进馆参观的游客都能够形象、直观地感悟悲壮历史、缅怀甲午英烈。
3、经验与启示
精心设计的资料查询系统
这种从游客角度出发进行资料的分类和设计的思路值得借鉴。
例如尾声厅中设置了涵盖所有的甲午战争史料查询系统,并与悬挂在墙体上29 英寸的大彩电相连,这样可以满足大量游客阅览甲午史料的需要。还拥有三台高档液晶显示电脑触摸屏,这样既能确保性能稳定,又大大方便了游客的查询。
馆内史料丰富详实,分门别类,依次分为战争篇、北洋海军篇、人物篇、大事记、学术研究篇、影视欣赏篇,将详实的史料展现给游客。同时利用高科技的手段,采用二维、三维动画予以充分展示,如在影视欣赏篇中的电影《甲午风云》,将影片最经典的片段展现出来,在甲午战争中日双方的作战图上,各种不同色彩的作战图例动态、清晰,并配有解说,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都配有动态的画面和详细的解说。
注重游客的互动参与
通过民族魂警示钟和触摸屏,能够引发游客的参与热情,是我国博物馆转变传统的解说方式,逐步增强参与性的有益尝试。
民族魂警示钟紧扣甲午文化历史主题,阳刻着甲午海战中的丁汝昌、邓世昌、林永升、刘步蟾四名将领。钟体的装饰采用了浅浮雕手法塑造了水、云、龙、锚等北洋海军标志性纹样。大钟的钟声传递给人们以启迪,增强了勿忘国耻,奋发图强的教育意义。触摸屏为游客打开了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海战馆尾声厅匠心独运的设计改造,丰富充实了游览内容,大大提高了文化品位,延伸了游客的游憩空间。
国内外战争纪念馆案例对比分析
通过国内外类似的战争纪念馆对比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相同点
首先战争纪念馆都是作为一个国家历史的纪念地或纪念物,都注重纪念意义 和教育功能,旅游经济的需要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因此相当部分的此类场所难以实现盈利,需要国家的财政支持。
在景观的设计上,尽管风格不尽一致,但都围绕某一战争或战役的主题进行设计,突出历史纪念意义。
在主题上,一般都是突出纪念战争、展望和平的思想,在对历史进行记述的同时,对国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内容组织上,都从强化己方的角度出发,主要记述本国在战争中的事件、人物、功绩等,对对方进行贬低或不做过多的描述和记录。
在表现手法上,注重手法的多样性,倾向于采用雕塑、建筑、图片、实物和多媒体手段从各个感知角度来突出。
差异点
与国外相比,目前我国的战争纪念馆在藏品丰富程度、建筑设计、陈列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表现形式枯燥、文化内涵不深、产品类型单
一、市场拓展乏力等方面。
(1)表现形式
国外大型纪念馆一般陈列主题突出,展览形式新颖,手段多样;我国的战争历史纪念馆陈列展示的方式比较单一,多为静态展示。
展品只是简单地陈列,体验性和参与性的项目不足。缺少可让观众参与和亲身体验的展项;展板画面与展厅布置单调呆板,很少运用现代声、光、电技术手段进行动态展示和营造适当的环境氛围。仅有少数开始采用先进的解说技术和设备,但应用的水平还有欠缺。
(2)内涵和内容
国外大型纪念馆内容一般比较丰富,通过主题化的娱乐设计,情景化的气氛,动态化的项目创新渲染将教育内容变得生动有趣。
我国大多数战争纪念馆的展览内容一般较少,只注意了历史的纪录与教育功能,缺乏从观众角度的内容设计,缺少社会公众关心的热点和引起观众兴趣的选题,展览内容也缺乏变化。
(3)产品类型
国外大型纪念馆一般集成了观光、休闲、餐饮等多种功能,形成了以纪念馆为中心的旅游景区;而国内的此类场馆一般是单一的场馆,缺乏休闲游憩功能,内容上以观光为主,缺乏参与性活动,游客停留时间较短,旅游收益较低。
(4)经营手段
国外大型纪念馆通常与社区结合较为紧密,往往可以通过教育、出版、网站、社会捐助、基金运作等多元化的盈利方式获得发展资金;如会员制会员每人每年需向博物馆提供一定的赞助,同时根据所交会费的不等,个人会员可以享受不同的优惠:每年可收到精美的杂志,可以免费参观博物馆等。而国内此类场所以门票收入为主,很多都处于亏损状态。
主要原因
首先是资金不足,由于各类博物馆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国家财政拿不出更多的资金来改善纪念场馆的陈列、保管、科研等方面的条件,因此长期以来,陈列手段和技术难以得到提高。
其次,展示手段和理念比较落后,往往从某一主观角度出发,缺乏从受众角度的思量。因此一成不变的陈列内容,“守株待兔”式的接待方式,讲课般的解说,造成观众深感乏味,重游率低的局面。
第三,经营方式比较单一,由于政策、体制和资金等方面的原因,大多数纪念馆仍以门票收入为主,形成行、游、住、食、购、娱相配套的产业体系仍显不足,缺乏多元化的盈利方式,与社区和人民文化需要的结合不紧密,必然导致经营状况的不理想。
另外,系统化不足,宣传力度不够也是原因之一,许多外地观众甚至本地人都不知道有哪些革命纪念场馆和遗址。
第四篇:国外优秀企业文化案例
一、国外企业文化案例一IBM公司的企业文化 IBM公司的全称是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其前身是1911年在纽约成立的CTR公司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到1999年IBM在《财富》杂志全球500强企业排行榜上已名列第14营业收入额816.67亿美元利润63.28亿美元资产额861亿美元。IBM的企业文化随着企业经营战略和组织结构的变化而不断变革50年代中期由集权变为分权废除蓝领与白领的全部80年代实行战略重组将所有的销售部门归并到信息系统联合部尽量了解顾客信息特别是顾客多种特殊的需求让技术专家直接参与市场营销。公司最早提出“为职工利益、为顾客利益、为股东利益”的信条后又改为“尊重个人、竭诚服务、一流主义”。公司以乐观、正直、开朗、进取的精神塑造了IBM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公司的创始人老托马斯·沃森把“营销导向”作为企业理念关心用户、关心社会成为公司价值观的支柱。IBM倡导公司经营的各个环节都要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营销从公司各级领导到各制造厂的工人都要接受企业规章制度的严格培训把“服务至上”和“IBM就是服务”的理念灌输到每一个员工的思想之中不把产品卖出作为服务的终点和最终目的而是以与用户建立持久良好的关系作为成功的标志。公司要求全体员工对用户提出的问题必须在24小时内给以落实或答复。IBM的公司宗旨是尊重人、信任人为用户提供最优服务及卓越的工作。尊重人就是尊重用户和员工的权利和尊严帮助他们自我尊重信任人就是发挥职工的自觉性和创造力追求卓越就是尽力以最优的方式达成结果和尽可能完美。IBM作为高科技企业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开发公司提出必须满足职工的安全感、职业保障等心理需求因而报酬必须有很强的刺激性和激励性对特别需要嘉奖的职工一定要锦上添花给予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奖励。IBM公司在几十年的经营中形成了一种良好服务的企业文化公司的历届总裁都认为良好的服务是打开计算机市场的关键IBM就是要为顾客提供全世界最好的销售服务对每一个服务都周密安排蠃得了用户的广泛好评。IBM是世界上最早导入CI的企业之一它成为蓝色巨人而被全世界的广大用户所接受不仅是因为有良好的视觉形象更重要的是它的服务理
念。在公司员工看来“IBM就是服务”不仅是一句广告语而且是一个行动命令。它要求全体员工用最佳的服务蠃得消费者这样才能达到视觉系统导入VI和理念系统导入MI的一致性。二惠普的企业理念塑造惠普Hewlett-Packard创立于20世纪40年代由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B·惠得特和D·帕卡德筹资创办最早的产品是用于通讯、勘探、医学和防务领域的声波振荡器。如今该公司已经在世界十大信息产业中仅次于IBM公司和富士通而名列第三。惠普公司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经营中强大的企业文化系统在促进企业业绩增长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公司创立伊始公司的创立者们就明确了其经营宗旨瞄准技术与工程技术市场生产出高品质的创新性电子仪器。在这一经营宗旨上惠利特与帕卡德建立起了共同的价值观和经营理论这一价值观与经营理论同时体现在他们聘用与选拔职工之中换言之他们是按这一价值观标准来聘用和选拔公司人才的。他们对公司员工大力灌输企业宗旨和企业理念使之成为惠普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惠普公司的价值观就是企业发展资金以自筹为主提倡改革与创新强调集体协作精神。在这一核心价值观基础上公司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这种被称为“惠普模式”的企业文化是一种更加注重顾客、股东、公司员工的利益要求重视领导才能及其他各种惠普激发创造因素的文化系统在这一文化系统中惠普模式注重以真诚、公正的态度服务于消费者。在企业内部提倡人人平等与人人尊重。在实际工作中提倡自我管理、自我控制与成果管理提倡温和变革不轻易解雇员工也不盲目扩张规模坚持宽松的、自由的办公环境努力培育公开、透明、民主的工作作风。惠普的企业文化及其在此之上所采用的经营方式极大地刺激了公司的发展有力促进了公司经营业绩的增长公司在5060年代纯收入就增加了107倍仅从19571967年公司股票市场价格就增加了5.6倍。投资回报率高达15。90年代以来企业新一代决策者们保留了原有文化体系那些被认为是惠普企业灵魂的核心价值观并根据经济发展现状废止了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加入新的内涵。约翰·科特认为“改革后形成的新型企业文化其主流的确是对市场经营的新环境的合理反馈。这种与新的市场环境的适应
性显然是一种充分合理的适应性。因此它也是一种比原有企业文化更高、更好的适应市场经营环境的企业文化”。
第五篇:国外治理水污染案例
国外治理水污染案例 英国伦敦泰晤士河
(一)水环境问题分析
泰晤士河全长402公里,流经伦敦市区,是英国的母亲河。19世纪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河流两岸人口激增,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入河,沿岸垃圾随意堆放。1858年,伦敦发生“大恶臭”事件,政府开始治理河流污染。
(二)治理思路及措施
一是通过立法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20世纪60年代初,政府对入河排污做出了严格规定,企业废水必须达标排放,或纳入城市污水处理管网。企业必须申请排污许可,并定期进行审核,未经许可不得排污。定期检查,起诉、处罚违法违规排放等行为。
二是修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1859年,伦敦启动污水管网建设,在南北两岸共修建七条支线管网并接入排污干渠,减轻了主城区河流污染,但并未进行处理,只是将污水转移到海洋。19世纪末以来,伦敦市建设了数百座小型污水处理厂,并最终合并为几座大型污水处理厂。1955年到1980年,流域污染物排污总量减少约90%,河水溶解氧浓度提升约10%。
三是从分散管理到综合管理。自1955年起,逐步实施流域水资源水环境综合管理。1963颁布了《水资源法》,成立了河流管理局,实施取用水许可制度,统一水资源配置。1973年《水资源法》修订后,全流域200多个涉水管理单位合并成泰晤士河水务管理局,统一管理水处理、水产养殖、灌溉、畜牧、航运、防洪等工作,形成流域综合管理模式。1989年,随着公共事业民营化改革,水务局转变为泰晤士河水务公司,承担供水、排水职能,不再承担防洪、排涝和污染控制职能;政府建立了专业化的监管体系,负责财务、水质监管等,实现了经营者和监管者的分离。
四是加大新技术的研究与利用。早期的污水处理厂主要采用沉淀、消毒工艺,处理效果不明显。20世纪五六十年代,研发采用了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并对尾水进行深度处理,出水生化需氧量为5-10毫克/升,处理效果显著,成为水质改善的根本原因之一。泰晤士水务公司近20%的员工从事研究工作,为治理技术研发、水环境容量确定等提供了技术支持。
五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泰晤士河水务公司经济独立、自主权较大,其引入市场机制,向排污者收取排污费,并发展沿河旅游娱乐业,多渠道筹措资金。仅1987—1988年,总收入就高达6亿英镑,其中日常支出4亿英镑,上交盈利2亿英镑,既解决了资金短缺难题,又促进了社会发展。
(三)治理效果
泰晤士河水质逐步改善,20世纪70年代,重新出现鱼类并逐年增加;80年代后期,无脊椎动物达到350多种,鱼类达到100多种,包括鲑鱼、鳟鱼、三文鱼等名贵鱼种。目前,泰晤士河水质完全恢复到了工业化前的状态。
湖南常德,这个仅有600万人口的城市,在城市规模上并不引人注意,但该市丰富的水资源,却让人第一眼就印象深刻。常德地处长江中游洞庭湖水系、沅江下游,虽然它的经济并不发达,但其丰富的水资源蕴藏让它在中国城市中拥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常德,又被称为“海绵城市”。该市近年来推出并实施了集蓄水、净水、吸水、释水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河流污染治理工程,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在常德市规划展览馆,人们可以看到,最新的城市规划模型是以德国城市汉诺威为样本设计的。而在十年前却是另一翻景象。据当地人介绍,过去常德内城河--穿紫河的水质非常差,散发着臭味,他们甚至担心水污染会危害孩子的健康。为此,常德市请来了汉诺威市的专家,并向欧盟申请了以解决亚洲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为目标的“常德市城市河流污染治理项目”,制定出一套可持续水资源利用的方案。常德不仅从德国引进了城市净水设备,还借鉴了德国人治理城市污水的理念。该理念是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雨季时收集雨水,将其过滤、储藏。当城市缺水时,再将净化后的水重新释放出来,供居民使用。这样既能减少河水污染,又能为城市提供水源。此外,常德还计划沿着沅江建一条供居民休闲娱乐的绿带,这样能提高居民对良好水质的要求和意识。
目前,绿带工程建设正在进行中。在沅江岸边散步的一位女士乐观地表示,她相信沿江绿带很快就能顺利完工。“明年三月建成,没有问题”,她说。中国的项目总是进行得很快。我认为,常德未来除了依托自身的水资源优势外,仍需发展经济。
二、韩国首尔清溪川
(一)水环境问题分析
清溪川全长11公里,自西向东流经首尔市,流域面积51平方公里。20世纪40年代,随着城市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河道,后来又实施河床硬化、砌石护坡、裁弯取直等工程,严重破坏了河流自然生态环境,导致流量变小、水质变差,生态功能基本丧失。50年代,政府用5.6公里长、16米宽的水泥板封盖河道,使其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几乎成为城市下水道。70年代,河道封盖上建设公路,并修建了4车道高架桥,一度视为“现代化”标志。
(二)治理思路及措施
本世纪初,政府下决心开展综合整治和水质恢复,主要采取了三方面措施:一是疏浚清淤。2005年,总投资3900亿韩元(约3.6亿美元)的“清溪川复原工程”竣工,拆除了河道上的高架桥、清除了水泥封盖、清理了河床淤泥、还原了自然面貌。二是全面截污。两岸铺设截污管道,将污水送入处理厂统一处理,并截流初期雨水。三是保持水量。从汉江日均取水9.8万吨,通过泵站注入河道,加上净化处理的2.2万吨城市地下水,总注水量达12万吨,让河流保持40厘米水深。
(三)治理效果
从生态环境效益看,清溪川成为重要的生态景观,除生化需氧量和总氮两项指标外,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到韩国地表水一级标准。从经济社会效益看,由于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的改善,周边房地产价格飙升,旅游收入激增,带来的直接效益是投资的59倍,附加值效益超过24万亿韩元,并解决了20多万个就业岗位。
三、德国埃姆舍河
(一)水环境问题
埃姆舍河全长约70公里,位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鲁尔工业区,是莱茵河的一条支流;其流域面积865平方公里,流域内约有230万人,是欧洲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该流域煤炭开采量大,导致地面沉降,致使河床遭到严重破坏,出现河流改道、堵塞甚至河水倒流的情况。19世纪下半叶起,鲁尔工业区的大量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直排入河,河水遭受严重污染,曾是欧洲最脏的河流之一。
(二)治理思路与措施
一是雨污分流改造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流域内城市历史悠久,排水管网基本实行雨污合流。因此,一方面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将城市污水和重度污染的河水输送至两家大型污水处理厂净化处理,减少污染直排现象。另一方面建设雨水处理设施,单独处理初期雨水。此外,还建设了大量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人工湿地以及雨水净化厂,全面削减入河污染物总量。
二是采取“污水电梯”、绿色堤岸、河道治理等措施修复河道。“污水电梯”是指在地下45米深处建设提升泵站,把河床内历史积存的大量垃圾及浓稠污水送到地表,分别进行处理处置。绿色堤岸是指在河道两边种植大量绿植并设置防护带,既改善河流水质又改善河道景观。河道治理是指配合景观与污水处理效果,拓宽、加固清理好的河床,并在两岸设置雨水、洪水蓄滞池。
三是统筹管理水环境水资源。为加强河流治污工作,当地政府、煤矿和工业界代表,于1899 年成立了德国第一个流域管理机构,即“埃姆舍河治理协会”,独立调配水资源,统筹管理排水、污水处理及相关水质,专职负责干流及支流的污染治理。治理资金60%来源于各级政府收取的污水处理费,40%由煤矿和其他企业承担。
(三)治理效果
河流治理工程预算为45亿欧元,已实施了部分工程,预计还需几十年时间才能完工。目前,流经多特蒙德市的区域已恢复自然状态。
四、法国巴黎塞纳河
(一)水环境问题
塞纳河巴黎市区段长12.8公里、宽30-200米。巴黎是沿塞纳河两岸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市区河段都是石砌码头和宽阔堤岸,三十多座桥梁横跨河上,两旁建成区高楼林立,河道改造十分困难。20世纪60年代初,严重污染导致河流生态系统崩溃,仅有两三种鱼勉强存活。污染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上游农业过量施用化肥农药;二是工业企业向河道大量排污;三是生活污水与垃圾随意排放,尤其是含磷洗涤剂使用导致河水富营养化问题严重;四是下游的河床淤积,既造成洪水隐患,也影响沿岸景观。
(二)治理思路与措施
工程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四方面:
一是截污治理。政府规定污水不得直排入河,要求搬迁废水直排的工厂,难以搬迁要严格治理。1991-2001年,投资56亿欧元新建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率提高了30%。
二是完善城市下水道。巴黎下水道总长2400公里,地下还有6000座蓄水池,每年从污水中回收的固体垃圾达1.5万立方米。巴黎下水道共有1300多名维护工,负责清扫坑道、修理管道、监管污水处理设施等工作,配备了清砂船及卡车、虹吸管、高压水枪等专业设备,并使用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进行管理维护。
三是削减农业污染。河流66%的营养物质来源于化肥施用,主要通过地下水渗透入河。巴黎一方面从源头加强化肥农药等面源控制,另一方面对50%以上的污水处理厂实施脱氮除磷改造。但硝酸盐污染仍是难以处理的痼疾。
四是河道蓄水补水。为调节河道水量,建设了4座大型蓄水湖,蓄水总量达8亿立方米;同时修建了19个水闸船闸,使河道水位从不足1米升至3.4-5.7米,改善了航运条件与河岸带景观。此外还进行了河岸河堤整治,采用石砌河岸,避免冲刷造成泥沙流入;建设二级河堤,高层河堤抵御洪涝,低层河堤改造为景观车道。
除了工程治理措施外,还进一步加强了管理。一是严格执法。根据水生态环境保护需要,不断修改完善法律制度,如2001年修订《国家卫生法》要求,工业废水纳管必须获得批准,有毒废水必须进行预处理并开展自我监测,必须缴纳水处理费。严厉查处违法违规现象。二是多渠道筹集资金。除预算拨款外,政府将部分土地划拨给河流管理机构(巴黎港务局)使用,其经济效益用于河流保护。此外,政府还收取船舶停泊费、码头使用费等费用,作为河道管理资金。
(三)治理效果
经过综合治理,塞纳河水生态状况大幅改善,生物种类显著增加。但是沉积物污染与上游农业污染问题依然存在,说明城市水体整治仅针对河道本身是不够的,需进行全流域综合治理。
五、奥地利维也纳多瑙河
多瑙河全长2850公里,是欧洲第二长河,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市地处其中游。维也纳多瑙河综合治理开发,形成了一套现代化的河流综合治理和开发体系,即在传统治理理念基础上突出“生态治理”概念,并运用到防洪、治污、经济开发等各个领域。主要措施包括两方面:
一是建设生态河堤。恢复河岸植物群落和储水带,是维也纳多瑙河治理和开发的主要任务之一。基于“亲近自然河流”概念和“自然型护岸”技术,在考虑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同时,充分考虑生态效果,把河堤由过去的混凝土人工建筑,改造成适合动植物生长的模拟自然状态,建成无混凝土河堤或混凝土外覆盖植被的生态河堤。
二是优化水资源配置和使用。维也纳周边山地和森林水资源丰富,其城市用水99%为地下水和泉水,维持了多瑙河的自然生态流量。维也纳严禁将工业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多瑙河,废污水由紧邻多瑙河的两座大型水处理中心负责处理,出水水质达标后,大部分排入多瑙河,少部分直接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此外,严格控制沿岸工业企业数量并严格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