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兰州大学毕业的部分专家名人
兰州大学毕业的部分专家名人
1、秦大河。1970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1992年获理学博士学位,1978年起在中科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工作,原中国气象局局长。
2、李阳。1990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工程力学系。《疯狂英语》创始人。
3、水均益。198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外语系,英国语言与文学专业。1993年至今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1993年4月,水均益正式加盟《东方时空》,兼任记者和主持人)、《焦点访谈》主持人、记者、制片人。
4、吴文翰。吴文翰先生是我国西北地区知名的法学专家、学者,是法学界、教育界德高望重的老教授。
5、陆浩。中共甘肃省委书记,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主任。198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学习。
6、封新城。《新周刊》总编。84年中文系毕业。
7、十年砍柴,本名李勇,199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
8、彭长城。1982年兰州大学历史系毕业,《读者文摘》杂志社总编。
9、王志纲。198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经济系,2002年在北京创办和主持“财智经济研究院”,作为研究院首席战略家将整合专家学者,进行区域经济和城市经营,以及媒体产业的专题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国著名著名策划大师
10、刘人怀。196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原暨南大学教授、校长,现任澳门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科技委管理科学部主任。
11、秦晖。1981年作为中国文革后首批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兰州大学,1992年起曾任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现为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2、另外还有:
黄文魁,有机化学家。兰州大学化学系教授,兰州大学第一批博士研究生导师。效存德----参加“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的兰大学子 马 巍----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副所长 孟自芳----中科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所长
马海州----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法人代表)周述实----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李晓西----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 孙祁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教授、博士生导师 詹文龙----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共十六大代表 贠小苏----甘肃省副省长
葛墨林----中国科学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南开数学研究所副所长 刘人怀----中国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学校长
杨利民----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候补委员 张立新----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崇琛-----中文系教授
吴小美------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林家英----中文系教授
方小敏----教授、博士生导师,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苏桐龄----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建新-----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 郑炳林-----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 王希隆------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系主任 陈发虎----教授、博士生导师,资源环境学院院长 王 锐----教授、博士生导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涂永强----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俞焕然----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苗天德----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钟承奎----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数学系主任 范先令----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文塬----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雷 达-----著名作家、评论家,兰州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 叶开沅-----著名固体力学家 赵俪生-----教授,著名历史学家
郑晓静-----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副校长 杨 恕----国际政治系教授,兰州大学副校长
沈伟国----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常务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 李发伸----兰州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冯兆东----资源环境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周又和-----物理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汤中立——中国工程院院士,地质学家 丑纪范——中国科学院院士,气象学家 刘有成——中国科学院院士,有机化学家 任继周——中国工程院院士,草原学家 李吉均——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理学家 郑国锠——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植物细胞学家
第二篇:电白部分名人
《电白人》杂志理事会成员 黎乐民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 灏 原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 杨 义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
周俊明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副主任 梁田庚 国家农业部人事劳动司司长
谭伯源 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财政司司长
杨 桐 中共广东省委副秘书长
许光辉 第十届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
原羊城晚报社社长 倪 增 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 李 清 广东省环保局局长 李大胜 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吴 壮 南海渔政局局长
杨绍森 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朱兆华 广东省水利厅常务副厅长 邵 忠 广东省政协副秘书长 邱瑞颐 广东省公安厅副厅长 唐振玉 广东省安全厅副厅长 陈福林 广东省农业厅副厅长
郑朝阳 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 郭 智 国家电力监管委南方管理局局长 崔英德 广东省仲恺农学院院长 李夏铭 广东省新闻出版集团副总经理 蔡端丰 广东省水利厅纪委书记
潘观儒 广东省煤炭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朝雷 南海渔政局副局长
郑 柯 广东省委组织部副厅级组织员 陈小颖 广州海关副关长
潘 潇 中共广州市花都区委书记 赖新华 广州市萝岗区人大主任 严保伦 广东海外联谊会秘书长 陈 栋 广东省农科院副院长 肖 海 南方电网集团办公厅主任 温振西 广东省政府金融办公室处长 黄敦新 广东省政府国资委综合法政处处长 凌瑞俊 广东省检察院法警总队政委 耿静超 广东省农业厅经济处处长 陈伟和 南方网编辑室主任 郭少扬 广东警官学院学生处处长 潘彩义 广东省农业厅处长 温汝波 华南农业大学科研处处长 耿静超 广东省农业厅经济处处长 梁碧珍 广东省总工会老干部处处长 叶 港 广东省律师协会秘书长 欧贻宏 广东省民主同盟组织处处长 戴由武 广东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处长 张德民 广东省经贸委流通服务处处长 潘 尤 广东省人事厅工资处处长
杨木京 空军后勤部驻广州办事处/办公室主任 杨胜强 广州龙眼洞林场场长 刘耀武 广东省政府第三办公室处长
杨俊荣 中国城市经济杂志驻广东办事处主任 周观明 广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主任 吴国青 广东南方电网总工程师
廖 勇 广东省房地产开发总公司人事处处长 杨胜强 广东省林业局计财处处长 崔锦宁 广州军区处长
贾广虹 广东省人口计生委处长 王有武 广东省交通厅处长
李珠桥 广东省统计局农村统计处处长 汪国新 广东省统计局普查中心主任 潘 江 广东省委农办秘书处处长 区建忠 总装备部广州供应站书记
李 进 武警广东省总队政治部副主任兼广州市支队政委 潘永荣 广东中人集团人事处处长 李鹏程 番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李 坚 广州市海珠区政协副主席 汪茂增 广州市委组织部干部培训处处长 唐茂丹 广州市林业局人事处处长 吴日裕 广州市工商局市场处处长 唐 丹 广州市林业局人事处处长 陈卫国 广东省公安厅宣传处副处长 蔡晓洪 广东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站长 戴志平广东省公安厅监管处副处长 梁雅山 广东省党校公务员培训部主任 邓 旭 广东省委办公厅接待办公室副处长 赖永光 广东省小车定编办主任
许少嫦 广东省林业局森防总站高级工程师 李 兵 广东省银行监督管理局副处长 梁儒均 新广国际集团工程总公司副总经理 汪春青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副处长 蔡应华 广东省林业局办公室副处长 伍荣玖 广东省民政厅机关服务中心副主任 刘 巧 广东省委办公厅办文处副处长 郭 静 广东省妇联办公室副主任 刘 德 广东省直纪工委党风处副处长
哲 理 广东省委办公厅保密局研究中心副主任 郑金栈 广东商学院三水管理处副主任 周成生 中国卫保基金会驻广州办副处长 杨 学 广东省信息产业厅副处长 苏世景 广州市公安局南沙区分局副局长 周志坚 广州市荔湾区冲口街道办书记 邓 团 广州市天河区天园街党工委书记 潘 渊 广州市沙河街办事处党工委书记
崔彦伦 广州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统评考核处处长 汪 珂 广州市委宣传部副处长 戴 钿 广州市爱卫办主任
邵 镔 广州市天河区农林水利局局长 谢婵邦 广州海事局人事处副处长 杨 敏 广州市公安局副处长
张国成 电白县人民政府驻广州办事处主任 张 辉 中共深圳市纪委常委、秘书长 何 进 深圳市国税局总经济师
王树佳 深圳南山区人大副主任、深圳大学副教授 项 健 深圳宝安区委组织部副部长 杨志华 深圳市文锦渡出入境政委 周江涛 深圳龙岗公安局政委 陈进华 深圳市消防局处长
许祥华 中航油深圳油料公司副总经理 梁 海 深圳市公安局警卫处副处长 菜油雄 宝安区公安局预审大队大队长 钟 萌 南山区公安局大队长
张 苏 深圳龙岗区广播电视台副台长 崔锦昌 电白县人民政府驻深圳办事处主任 刘湣棠 香港民生银行行长
叶 虎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区联络办副处长 廖 勋 中央驻港联络办社会工作部(副部长)陈广生 香港政府纪律部队人员总工会名誉会长 何谓炽 香港尖沙咀狮子会会长 孙 观 原香港广南行董事长 黄根光 港兴贸易公司经理
冯卓能 香港卓能融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 维 香港惠安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 朱一赞 香港肯美化妆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子辉 香港汇洋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田 亮 澳门商报
邓振宏 澳门鸿兴行理事长 钟世坚 珠海市人民政府市长 程 萍 珠海市政协副主席 郑中东 珠海市纪委副书记 杨 尧 珠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朱权伟 珠海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 黄锦伦 珠海市政法委副书记 黄 东 珠海市农业局副局长 林海涛 珠海市香洲区委常委 杨柳青 珠海市香洲区副区长
梁 斌 珠海市拱北海关斗门海关副关长 陈 条 珠海市横琴海关副关长
杨 扬 珠海市万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 林彬成 省保险公司党组成员兼珠海公司总经理 邓 友 珠海市横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吴日胜 临港区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局局长 周亚由 九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政治处主任 陈智攀 武警总队驻珠海办事处主任 王 进 珠海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振毅 珠海市横琴区副书记 陈夏森 珠海市斗门区旅游局局长 崔瑞田 珠海市委办公室调研员 周君和 香州区公安局纪检书记
倪超雄 电白县人民政府驻珠海办事处主任 吴 伟 阳江市政协副主席 陈陟云 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刘东豪 中共佛山市委副秘书长 谢丰喜 阳江市建设局局长
张景卓 江门市农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廖奕辉 东莞市供销联社党委书记、主任
马天栋
广州阿栋电白风味馆
王 凤
广州市源邦防水工作有限公司经理 王明凡
深圳市波顿香料有限公司/总裁 王明均
深圳市波顿香料有限公司主席 王明其
深圳劲电宝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明旺
深圳欣旺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俊成第十一届广东省人大代表、珠海飞天利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 勇
缅甸永源集团公司董事长、澳门茂名同乡总会主席 王 威
深圳欣旺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王 彬
广东城大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新锋
广东省建筑机械施工公司深圳分公司经理 邓 宁
广州美益香料有限公司董事长 邓伟昭
馨泽苑
冯大华
广州协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冯立根
电白旅港同乡会会长
冯春强
广州协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叶桂强
东莞宏越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 叶桂燕
东莞以纯集团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田 胜
广东家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 田家成广州嘉鸿华美达广场酒店/董事长
田晋明
广州禾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伍 坤
东莞市石桥电器公司/总经理 刘寿华
振兴电白广州联谊会会长 刘建国
电白县西湖美食城/总经理 刘俊羽
东莞市百分百铝业有限公司 刘振强
广州市永泽装修工程有限公司 刘晓光
中山市南朗建筑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景成南宁市力威办公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 孙 观
中山商会永远会长 朱锦荣
电白二建项目部
朱耀雄
江门市进雄文化艺术活动策划有限公司董事长
许大清
许玉提
深圳市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许立成昆明盛兴通讯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
许 伍
广东省煤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 许伟雄
广州骏辉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许建云
福建省丰泉环保控股有限公司总裁
许建强
电白建筑公司东莞分公司项目经理 许泽林
许泽清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处长 许振茂
电白县茶文化促进会会长
许桂林
深圳市比里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严志兴
中建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 严保儒
广州市盛昶设计顾问公司董事长
严 球
茂港区人民政府驻广州办主任 何 冰
振兴电白广州联谊会副会长
何志军
东莞市金旅假期旅行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何志强
东莞市金旅假期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长 何通海
深圳市通港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志强
中山市海龙化工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家儒
广州建鑫机械设备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益新
电白县中小企业局副局长、县四建工程公司总经理 张国成电白县人民政府驻广州办主任
张景福
柳州市西科雅香精香料厂董事长
李乙辉
电白旅港同乡会常务副会长
李小辉
广东祺商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高级工程师 李少玲
蛇口富达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伟波
深圳万利加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主席 李成敏
广东隆发水产公司(广州)
李 有
广州广顺装饰有限公司
李 和
广州鼎威公司
李济才
振兴电白广州联谊会秘书长
李海乐
广州市启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李 富
广东春裕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琼兴
广州珍宝明珠食府董事长
杜伟森
企业家
杜茂雄
雄立业自动化设备(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六星
深圳市汇洋达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天泰
广东省政协委员、广州国览医疗器械城董事长 杨太生
电白二建项目部
杨日成惠州市泰成燃气有限公司董事长、惠州电白同乡会会长 杨伟明
深圳市长先化工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国用
深圳市万顺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国强
广州市恒盛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国强
广州基础设施公司经理
杨学武
企业家
杨建明
广州恒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松良
深圳市永一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 秋
广州恒鑫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景才
深圳金普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景科
东莞市金硕模具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 琼
深圳市比里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福增
电白建总驻广州办事处 汪 帮
深圳市海珠城有限公司董事长
汪科元
广东君元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肖 奋
深圳奋达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肖耀明
电白县建筑工程总公司总经理 邱永凌
广东华茂企业集团董事长 邱茂国
广州中茂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邱奕龙
广州雅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 邵友宽
健盛羽毛球有限公司董事长 邵天胜
深圳邵氏企业有限公司
邵发飞
深圳市华信国际烟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邵志标
电白县电城标志宾馆总经理 邵国成广东邵氏饲料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邵国权
香港远大国际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邵国柱
广东邵氏饲料发展有限公司经理 邵建洪
茂名市金洪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邵 海
佛山市拉图百纳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
邵葳钰
东莞市威建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陆景泰
广东省电白县泰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土家
茂名市佳辉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广豪
惠州同乡会副会长 陈兆英
企业家
陈庆南
广东华茂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 良
广州市鼎超室内设计装饰公司
陈明哲
茂名放鸡岛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陈金明
广东君元药业有限公司业务总经理 陈金潮
广州京安保贸易有限公司
陈冠羽
深圳市美术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陈 栋
博洛尼(广州)公司总经理
陈荣文
电白县四建公司广州分公司经理 陈 展
金海湾润滑油(东莞)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润茂
广东金宝路香料有限公司
陈富华
广州嘉鸿华美达广场酒店总经理
陈源池
广弘华侨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麦华文
深圳创新皇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
卓国来
广东钟和律师事务所主任 周小聪
广州市小聪软件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京豪
珠海市豪爵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惠妍
东江湛江鸡饭店
庞积聪
电白县冼夫人文化研究会会长 易家平
高州万通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林亚作
茂名海景湾国际大酒店董事长
林延安
广州市卫华消防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林旭生
广东生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林位军
法制盛邦律师事务所律师
林秀萍
广州市双一气象器材有限公司董事长 林 凯
广东富临国泰律师事务所主任 林国文
香港华宝集团有限公司主席 林宜生
广州生生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林英乐
香港集美集团有限公司主席 林英乐
澳门茂名同乡总会总监 林树璋
广东天山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
林泉华
广东华盛轻工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
林毫英
和生富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林富强
深圳市光辉投资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林 鹰
越南康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办事处主任 罗 强
广州玮晖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范同春
云浮市云城区都杨兴迅石材有限公司总经理 郑龙桂
广州市坤龙建安工程董事长
郑龙辉
第十一届广东省人大代表、广州金辉建筑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郑光强
水东东庄食府经理
郑华佳
广州市登泰船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郑李民
深圳市深装总装饰工程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郑彦宏
广州金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柯发青
深圳市新利达有限公司/总经理
柯 彬
广东华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倪超雄
电白县人民政府驻珠海办主任
唐虎林
广州东毅摩托车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丰培
越南康洋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 莫英权
惠州茂电(同乡)经济文化促进会副会长
高兆春
广州市宏基有限公司总经理
高庆辉
深圳市恒光耀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崔大洪
中山恒丰房地产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山商会会长
崔小潇
惠州华殿酒业有限公司
崔广德
中山市丹丽洁具有限公司董事长
崔 冬
深圳市豪科园林有限公司董事长 崔 杰
广东新量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崔真基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正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崔雅基
广东省电白县第二建筑工程公司董事长 崔锦昌
电白县人民政府驻深圳办主任
崔 鑫
穗鑫律师事务所主任
康青云
深圳市中彩印刷包装有限公司董事长
梁文才
广州文生房地产公司经理 梁文生
广州市文生房地产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梁文健
深圳市文生技术培训学校校长董事长 梁正中
香港茂名同乡总会会长 梁龙平
天茂渔村
梁仲景
澳大利亚飞龙集团董事长 梁 林
东莞市标达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梁 亮
广东梁亮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梁剑锐
广东梁亮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梁 贺
广州市驰东混凝土有限公司董事长
梁桐周茂名美味加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梁康权
广州恒福置业公司
梁绿卿
深圳市龙翔酒家总经理
梁琼光
佛山市中茂金属建材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发青
广州市清文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永超
电白县春华学校董事长 黄伟基
广东祺商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黄秀洪
广州市冠洪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英才
茂名建总广州公司经理 黄美玲
电白瑞湖大酒店总经理
黄祺星
广州市香府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祺瑜
广州市宝祺堂贸易有限公司 黄 辉
电白沙琅新世纪宾馆总经理 黄 锋
阳江市人民政府驻广州办主任
黄碧春
东莞市西镉玛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德明
广东电白汉山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德星
东莞市中原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东莞茂电经济促进会会长
曾 荣
新达城酒店公寓副总经理
曾祥伟
广东酒检酒业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
温家珑
深圳市智伟龙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程永健
东省东莞市盛帆建筑工程公司经理 谢华荣
广州市飞骏物流有限公司项目经理 谢利发
广州健安堂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谢 坤
东莞市新时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谢建华
广州市盈丰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谢建春
北京合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谢雄辉
广州市白云区新市鹤边浩强皮具厂总经理 谢翠珍
深圳好日来设计制作有限公司董事长
詹成峰
广州市诚豪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詹保鸣
深圳聚德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詹泰全
广州南方毅源大酒店董事长
詹泰喜
第十一届广东省人大代表、广州盛泰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赖木杨
广州天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赖宁昌
东凌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赖泰英
广州市岭南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总经理 赖新庆
深圳市绿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赖憬铼
广东国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廖寿伦
深圳电白乡亲联谊会会长
廖 杰
广东珠三角茂港商会副会长、秘书长
廖雄群
茂名市电白县建筑工程总公司广州分公司经理
蔡万江
深圳市江海天化工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蔡 也
珠海市珠港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 蔡 丰
广东国安消防公司
蔡成孝
广州市建城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 蔡成雄
广州一江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 蔡国强
深圳市通球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 蔡晓明
深圳贵联集团有限公司/执行主席 蔡 得
深圳市贵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席
蔡德敏
广州市建城投资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谭国新
电白县粤港印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潘 日
广东省新伟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黎进伟
珠海市海之源运输服务公司总经理 戴作霖
香港缔林有限公司/董事长
戴瑞文
广州国宴酒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魏荣金电生
广东江湾新城大酒店董事长
第三篇:部分专家名师简介
部分专家名师简介
陈如平教育学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管理处处长。曾任全国学联执行主席、北京五中副校长、中央教科所深圳南山附校(央校)首任校长、深期南山区教育局副局长、中国教育学会杨贤江教育思想研究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市“双高”测评专家。主持和参与多项“十五”国家级课题研究。
王品木 特级教师。历任山东省济钢三中校长,高级中学校长。现为山东省实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先后被评为首届齐鲁名校长、山东教育十大新闻人物、中国思想校长、中国名校长十大杰出创新人物、全国教育科研杰出校长等。曾先后荣获“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百名优秀校长”、“济南市拔尖人才”、“济南市十佳校长”、“山东省2008十大创新校长”、“首届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人选”、“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全国创新型校长”等荣誉称号。2011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余映潮 全国著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荆州市教科院原中学语文教研员,多家国家级中学语文专业杂志封面人物。曾被张定远先生誉为“中青年语文教师课堂学艺术研究的领军人物”。已发表各类教学文章千余篇,出版7本专著。创建了全新的“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阅读教学艺术体系。
黄爱华 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学数学高级教师,全国著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曾三次获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在全国28个省、市的数学教学研讨会上作课讲学。出版专著有《黄爱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黄爱华与活的数学课堂》、《智慧数学课——黄爱华教学思维的实践策略》等。
闫 学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区小幼教研中心主任,区小学语文名师研修班导师,全国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曾在《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等报刊发表文章百余篇,在《中国教师报》开设个人专栏,是《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小学青年教师》杂志的封面人物。出版教育教学专著《教育阅读的爱与怕》《我负语文》等。积极倡导“读书就是生活”的理念。
符永平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江苏省中学数学特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曾获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各级各类专业竞赛奖60多项,发表论文200多篇,18种课型、课例和140多场公开课讲学涉及全国近二十个省(市)、自治区。先后主持江苏省重点教学研究课题《引导学生“再创造”的发现式教学研究》等4项省立项课题,指导青年教师参加全国、省、市级以上优课评比近20人次获奖。
魏 星 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国家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委。在《人民教育》等杂志发表理论文章100余篇。《语文本真课堂的建构》 获得首届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专著《寻求语文的敞亮境界》获全国小语会成果一等奖,先后是《小学教学》《语文教学通讯》《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封面人物。
张齐华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副校长,小学高级教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曾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第七届教学观摩大赛荣获一等奖。《人民教育》、《小学教学》先后对其在数学文化领域的探索给予专题报道。参与数学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10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出版有《张齐华与小学数学文化》一书。
徐 欣
深圳市盐田区外国语学校数学教师,江苏省名师精品课观摩研讨活动特邀名师,曾获安徽省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全国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去年在深圳市中小学优质课例征集展播活动中获“最佳网络资源课例奖”。
第四篇:新疆建设兵团部分名人资料
王宏伟,《疯狂英语》李阳,焦建成(CCTV主持人 锡伯族),关牧村(锡伯族)
她的代表作: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李辉(凤凰卫视主持人 李佳明
周恩来侄女周秉建:伯伯的教诲与我的知青生活
2009年12月10日 13:03 共和国知青网 【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条
我们新中国成立初期出生的人,在上世纪60年代全国的上山下乡运动中,有2000万左右的老三届及其他后几届的学生都成了知青,成为在当时特殊历史环境下造就的一个特殊群体。
一
我是1968年8月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到内蒙古大草原插队的。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中,学校早已“停课闹革命”并且实行了军训管理。从1967年开始按照上级有关指示精神,逐步动员组织毕业生去兵团或下农村。学校里有很多同学都报名上山下乡,有去东北兵团的,有去山西的,也有要求到内蒙古的。那时的毕业生去向是“面向农村、面向边疆、面向工矿、面向基层”。学校只负责分配66届的初中、高中毕业生,但是也允许67届的毕业生报名,而68届的毕业生一个也不要。可是我下了决心,一定要到内蒙古的牧区去插队落户。自己一遍又一遍地学习毛主席的著作《五四运动》和《青年运动的方向》,并不断坚定自己的意志。因为怕得不到批准,我便一次次地写申请,一次次地找学校和军训的负责人,找西城区安置办的同志和内蒙古来北京接收知青的工作人员泡蘑菇,几个月后终于获得了批准,同意接收我到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阿巴嘎旗安家落户。而直到这时候我才把消息告诉了伯伯周恩来和伯母邓颖超。
伯母虽然通知我在临行前的任何一天下午都可以去西花厅,但我还是在妈妈的帮助下,在做好了行装的一切准备之后,在离开北京的前夜才去向伯伯和伯母两位老人家辞行的。
8月6日下午,西花厅的院子里很安静。虽然从红墙外不断地传来“造反派”的喧嚣声,可是伯伯依然在办公室里有条不紊、繁忙地工作着。我先见到伯母,她很高兴我的到来,我们在客厅边交谈边等着伯伯“下班”。由于伯母已经知道我要去的是边疆民族地区,就特意给我讲了当年红军长征经过彝族地区时,刘伯承与彝族首领小叶丹共同结盟的故事,并且叮嘱我要注意尊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要和他们团结友爱。
快到晚饭时,伯伯才从办公室里走出来。他见到我非常高兴,用他温暖的大手紧紧地握着我的手,热情地鼓励我说:“秉建,我坚决支持你到内蒙古大草原安家落户,走毛主席指引的知识青年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这是我从小长大第一次听到伯伯不叫我小名而称呼我的学名,心里油然产生了一种“噢,伯伯这是在和我谈话,我已经长大了”这样的感觉。他还关切地问我:“你到内蒙古的牧区去,做好思想准备了吗?要多想些困难,想得太简单了,遇到困难就容易发生动摇,要做好战胜各种困难的思想准备。”他还问到我吃不吃牛羊肉?因为我只吃牛肉,不吃羊肉,就如实地做了回答。伯伯听了马上嘱咐我:“不要忽视困难。你过去不吃羊肉,到了牧区你还要锻炼吃羊肉,首先要过好生活关,这个很重要。你去的是牧区,是少数民族地区,要注意和尊重那里的风俗习惯。”伯伯边说边把我领到一幅大型全国地图的前面,向我仔细询问了我将要去的内蒙古牧区所属的盟、旗的具体名称,当时我自己还真的不大清楚锡林郭勒盟和阿巴嘎旗的确切位置,可当我一说出这个地名,伯伯立刻就找到了,还边指着地图边告诉我:“你去的锡林郭勒盟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盟,旗相当于内地的县。生产是以牧业为主的,气候和环境都比较恶劣,它的北部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有些情况还很复杂„„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面有三个盟,西面有三个盟,现在暂时划到了邻近的省份,但以后总还是要归还到内蒙古自治区的。”我当时还不大懂得这些事情的来龙去脉,但是伯伯讲的这些话我都记住了。
吃晚饭的时候,伯伯有些歉意地说:“没有什么好招待你的,最好的支持是精神上的,你说对吗?”这时伯母在一旁告诉我,这是伯伯特意在为你饯行呢!实际上,两位老人家的饭菜很简单,只有两菜一汤,因为我才添加了两个菜。饭桌上有一盘翠绿的青菜,我既没吃过也没有见过,心里正在琢磨呢,就见伯伯指着这盘蔬菜高兴地给我介绍说,“今天我请你吃毛主席的家乡菜苦瓜,很好吃的。”当我把苦瓜吃到嘴里,的确尝到了苦涩的滋味儿,但是更感到了伯伯的良苦用心。自己暗暗地下决心,到了草原,一定要不怕困难不怕吃苦,不能辜负伯伯的期望,要用实际行动让他放心。伯伯一边吃饭,一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我们要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把你们培养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我们自己也还要活到老,学到老,跟毛主席革命到老„„”吃饭的时间过得很快,饭后伯伯又要去工作了,他再一次握住我的手嘱咐说:“你到内蒙古牧区安家落户,一定要到贫下中牧中间去,一定要虚心向那里的劳动人民学习,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一定要和蒙古族人民搞好团结,做贫下中牧的好女儿,安心干革命。”伯母随后也把他们老两口准备好的一套《毛泽东选集》和一些毛主席像章作为礼物送给了我。她语重心长地说,你们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你们是属于党、属于人民的,我们要把你们教育成为劳动人民的后代。你要到社会中去经风雨、见世面,到阶级斗争中去锻炼自己,到工农兵中去改造自己。他们是你的老师,要向他们学习,不要靠我们,要靠毛泽东思想,靠群众、靠自己。最后还说:“送你一条你伯伯很喜欢的毛主席语录:不但要有革命热忱,而且要有实际精神。你也要像伯伯一样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去做,说到做到不放空炮。要把革命热情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坚持与工农相结合,永远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向前进。”
就这样,第二天,1968年的8月7日,我满怀豪情、带着学校师生们的期望和亲人的嘱托,高高兴兴地离开了首都北京,奔赴内蒙古大草原,与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一样,走上了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和很多知青不一样的是,我一直都没有哭。
我下乡插队的地点是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伊和高勒公社的新宝力格大队。刚去的时候什么都不会,不要说干牧业活儿,就连吃饭、睡觉、说话都需要学习。牧民们待我们知青非常热情,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或兄弟姐妹,他们手把手地教我们学习骑马、放牧、接羔、做饭、挤奶和做针线活儿等等,还不厌其烦地教我们学习蒙古话和简单的文字,当发现我们的缺点或不足时,也会及时给予帮助。在贫下中牧的教育和帮助下,自己的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进步,劳动的本领有了很大的提高,身体也锻炼得更加健康强壮,我的脸已经晒得黑红黑红,我的心也被锤炼得更加坚定,意志也更加坚强。每当伯伯和伯母在北京收到我从草原寄去的信件,无论工作多么紧张和忙碌,他们都要抽出时间来,通过家信了解我在牧区的生产生活情况。当伯伯看到我身穿蒙古袍骑马放牧的照片时,高兴地对伯母说,我们的秉建真像个蒙古族姑娘了。他们虽然称赞我的行动表现,但在给我的回信中依然不忘提醒我要“切忌骄傲自满起来”,并告诫我“这只是走与工农相结合道路的开始,是革命的开始,青年人革命的道路是长远的,要努力改造世界观,继续前进不停步”。
在阿巴嘎旗插队期间,正是“文革”中最混乱的阶段。整个内蒙古地区由始作俑者康生制造的所谓“内人党”,及其一系列冤假错案,尤其是发生在基层和老百姓当中的许多情况,中央并不了解和掌握。就连我们大队竟有几十户普通牧民家都被诬陷为“内人党的黑户”,而被称为“红色好人家”的只有三户,那些大城市里的逼供信手段也出现在蒙古包里„„当伯伯从我的一封封家信中得知这些情况后,立即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很短的时间内,中央就作出了对内蒙古实行军管的决定。客观地讲,在当时那场全国范围内的政治浩劫的严峻现实中,这个决定对遏制内蒙古的极左形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挽救了内蒙古地区当时因冤假错案而遭受厄难的千百万群众,使广大群众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事后,伯母曾在给我的回信里提到:“秉建,你的来信对我们是有帮助的。”只不过我的政治敏感性太低,一直没有反应过来,也没有去多想。所以“文革”结束后,内蒙古的许多老干部和老百姓提到此事时,都非常感谢我,可我一直没有把它作为自己的政治资本。很多年之后的1979年,伯母在我结婚的时候,还特意将这件事告诉了我的丈夫拉苏荣。因为伯母知道拉苏荣的父亲就是在“文革”期间的“内人党”冤假错案中被迫害致死的,作为蒙古人的拉苏荣自然对此有着深深的感触。
二
1970年12月底,我在牧区插队两年半之后应征入伍,和许多青年人一样高高兴兴地走进了解放军这所大学校。由于部队的所在地处于北京市郊区,领导上给我们4个从内蒙古牧区参军的北京知青特批了一天的假期,让我们元旦回家过新年,并要求我们在第二天下午返回部队。于是我们这4个新兵身穿着还没有领章帽徽的新军装,乘坐长途汽车,一路有说有笑地回到了各自的家中。在此之前,因为有纪律不能给家里打电话,所以当我突然回到地处和平里蒋宅口的家中时,妈妈望着日夜思念的小女儿真是又惊又喜,我放下挎包,赶紧跑到楼下的公共电话处,给伯母打了一个电话。
当我兴奋地把这个喜讯告诉伯母的时候,伯母听后平静地说:“你过来一趟吧,这件事你要向你的伯伯当面汇报。”我立刻敏感地想到,糟了!是否二老误以为我当了“后门兵”?怎么会呢,家里长期以来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使我们家的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不可以做任何违反规定的事情,并且处处都很自觉地注意和防止搞特殊化。我在申请入伍时,就专门对招兵的负责人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若属于“后门兵”我是绝对不会参军的。所以一放下电话,我急急忙忙赶往中南海,一路上都在回想着自己参军的整个过程,还真的没想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心情还是比较平静的,甚至感到伯伯和伯母会为我高兴呢。可是,接下来的变化对我来说完全是始料不及的。
进入西花厅时已是掌灯时分,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伯伯已经站在里院的门口等我了,我高高兴兴地跑上前去向他老人家问好,还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军礼。伯伯一边拉着我的手,一边微笑着问我:“你能不能脱下军装回到内蒙古去?”我愣了一下,脑子里顿时一片空白!稍做镇定后,我木木地、下意识地、轻轻地回答了一个字“能”。可是我一下子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伯伯立刻看出了我的心态,“我们还是先吃饭吧。”他边说边把我领进了屋里。我默默地跟随伯伯来到客厅,只见客厅一角的饭桌上已经摆好了碗筷。伯母叫我洗手先和他们一起吃饭,其实我已经没有心情吃了。在饭桌前,我只是一言不发,慢慢地往嘴里塞着米粒儿,眼泪也开始忍不住地往下掉。过了一会儿,伯伯开始慢慢地开导我,他说:“你参军虽然合乎手续,但是在内蒙古这么多人里挑上你,还不是看在我们的面子上?我们不能搞这个特殊,一点也不能搞。你要回到草原去,回到贫下中牧身边,继续接受再教育。你应该让贫下中农和工人的子女到部队,把参军的机会让给他们,你在边疆一样嘛。”伯母也在一旁耐心地教育我,她说,你虽然从小就想当兵,但你要知道,还有多少工农子女也非常想参军啊,你为什么不能把这个机会让给他们呢?你应该回到草原去,在那里干一辈子革命。看到我在慢慢地点头和思索着,伯伯又进一步启发我:“你不是说大草原辽阔,空气新鲜嘛,我也很想有机会到你们草原去骑一骑马呢,我在以前的战争年代也是骑过马的,我也喜欢骑马啊。”这时候我的情绪已经平静了许多。最后,伯伯要求我回部队后,要主动向部队领导提出自己重返草原接受再教育的申请。尽管有情绪,但我还是答应了伯伯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回到部队后,我立刻向有关领导作了汇报,并且写了书面申请,然后照常参加新兵连的各项训练和活动。
为了继续帮助我转变思想,后来伯伯还让伯母把当时的《人民日报》上刊登的有关介绍天津女知青张勇事迹的文章《壮丽的青春献人民》随同他们的来信一并寄到部队,要我向张勇学习,信中写道:“秉建,你伯伯和我一口气看完后,深受感动。她不仅是你们知识青年应该学习的好榜样,就是我们老年一代也要向她学习。你要回到广阔的草原,再去接受贫下中牧的教育,在三大革命中去接受锻炼,在草原扎根落户,对自己的改造做出优异的成绩,对人民作出应有的贡献。”接到他们的来信和随信寄来的文章,我认真地学了又学,想了又想,的确从中受到了很大教育,也找到了差距,认识到自己重返草原,继续锻炼和接受再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只是心里感到自己没有做错,有很大的委屈。就在接到来信的那天晚上,我痛痛快快地大哭了一场,可就是在哭肿了眼睛的同时,我下了决心,要做一名不穿军装的毛主席的好战士。
伯伯一方面做我的思想工作,一方面还亲自找到北京军区的负责同志,要求必须把我退回内蒙古,甚至差一点要为此下命令。就这样,1971年4月初,我重返草原的要求得到了部队的批准,而且就在离开部队之前,我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组织。告别战友离开部队后,我先回到了西花厅,伯伯非常高兴,但还是有些不放心,他问我:“想通了吗?同志。”伯母在旁边说,你听见了吗?你伯伯称你是同志呢!这时的我已经在思想上和情绪上都有了很大转变,痛快地回答,我想通了。可是伯伯却没有放松对我的“敲打”,他特意从百忙之中安排出了时间,在我重返草原之前,专门和我进行了谈话。他十分明确地告诉我:“回去还是要住蒙古包,就和牧民在一起,这一点要百分之百做到。”同时还叮嘱我:“你这次回去以后,对你的照顾可能要大,对你的歧视可能要小,要防止这一点。要坚持在基层,这次回去,可不要再上来哟。”“不会的。”我愉快地接受了伯伯的教诲,把他老人家的话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三
从此以后,我真的开始在各个方面注意锻炼和改变自己了。在重返草原的当天,我就进入西乌珠穆沁旗吉林高勒公社阿拉坦图大队牧民阿匹林瓦的家中,成了他们家里的一个孩子。由于和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我在他们的严格教育和热情帮助下,不会就学,不懂就问,很快地过了语言关,骑术也有了非常大的提高,掌握并熟悉了牧业劳动方面更多的知识与技能,装束习惯和思想感情都逐渐地牧民化了。可以说,在不长的时间里,我用自己实际的行动得到了牧民乃至远近乡亲们的认可与称赞,也得到了党组织的关怀。1972年2月,我在自己劳动的生产大队,在草原上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国家已经开始实行了以考试、考核、推荐、选拔等方式在知识青年(包括回乡知青)当中,招收工厂的工人,征招部队的新兵,以及招生到大学读书的政策。这些政策在当时为知青们解决了一些出路,很多知青也陆陆续续地离开了农村、牧区、兵团。我们大队、公社,我们锡林郭勒盟地区也是一样,前前后后走了不少的人。虽然我也被牧民推荐了几次,但我自己从心里没有一点走的想法。
那时我已担任了大队的团支部书记和公社团委委员,还是自治区团委的常委。也可能是这个原因吧,1974年春,组织上调我到自治区团委担任宣传部副部长,通知已经到了旗里和公社。但我听到这个消息时确实不想走,很希望能够留下来,也愿意继续坚持在基层锻炼。我知道自己是向伯伯做了保证的,应该说话算数才对,但是,我不能无组织无纪律。于是我一方面向组织部门申请留在基层工作,一方面向公社党委表明了自己的决心。公社党委很支持我的行动,并以当地牧民群众和基层党委的名义联名写信给自治区党委,请求把我继续留在基层工作。
为此,我还专程回了一趟北京,把这件事情以及自己的态度向伯伯作了汇报。伯伯赞同我的意见,也很理解我的心情,他要我当面去向自治区的领导作汇报,并强调说:“你一定要讲清楚。不然,人家会说你不服从组织,只听家里的。对这件事情,我们只是作为你的家长,从知识青年的家长角度,提出自己的意见来,请领导和组织上做参考、做考虑。我们最后还是要服从组织的,所以必须向你们的领导同志讲清楚。你回内蒙古,就去找尤太忠同志,直接向尤太忠书记汇报。”那次我在北京并没有多住,而是很快去了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我按伯伯的要求作了汇报之后就回大队了。不久,自治区党委批准了我本人的申请,也采纳了公社和贫下中牧们的意见,决定同意我继续留在大队,继续接受再教育,继续为贫下中牧服务。
为了让伯伯放心,我更加谦虚谨慎,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但同时也感到了自己的欠缺与不足,我非常想尽最大的努力来提高和充实自己。然而,在还没有解决牧民们实际生活困难的情况下,是很难有条件在不脱产的情况下解决学习问题的,唯一的办法就是上学,进学校读书。
时间过得很快,1975年已经到了我下乡插队的第八个年头。大队里1968年的知青由于进工厂、上大学、当干部已先后陆续地离开,1972年下乡的当地知青和回乡的知青也走了一些。这一年的夏天,一些大学开始派人到基层进行摸底调查,做招生方面的准备工作,他们听说我的情况后,纷纷找到我,动员我上大学。这些学校来自全国各地,有北京的、天津的、上海的,还有其他省区的,也有自治区内的,我谢绝了其他学校老师们的热心推荐,坚持向自治区内的学校报了名,而且是坚持要求学习蒙古语文专业。很多人都奇怪地问我,为什么要学习蒙古语文专业?其实这是我自己的选择,当然这也得到了伯伯的赞同和支持。
记得我是在“五一”节前后请的探亲假,目的就是去看望伯伯,这时距离伯伯住院快有一年的时间了。我非常想见到他老人家,也想和他多说说话,多讲讲牧区的情况和我们知青的现状。
4月底的北京还没有开始热起来,下了火车,我直奔西花厅。见到伯母后,我的第一句就是问候伯伯的病情,同时要求去看望伯伯。伯母告诉我说,伯伯需要休息和静养,我可以告诉你伯伯你来了的消息,帮你转达你的心情和愿望,但是我不能带你去,这是有规定的。后来我又多次向伯母请求,但是她每次都给我讲,中央对去医院看望伯伯的事情是有严格纪律的,就是她自己去医院也是要按照规定执行的。最后伯母终于表示,她可以在看望伯伯的时候去和伯伯商量,再把结果告诉我。有一天的晚上,伯母从医院到家里,很认真地对我讲:“伯伯知道你已经回北京探亲了,他很高兴,而且也很想见你,可是我不能带你去医院看望他啊。所以我和你伯伯经过商议,认为可以采取另外一种办法来解决。就是在你伯伯身体允许的条件下,你与伯伯通一次电话。”听了伯母的这些话,我的心里踏实了许多。
由于不知道确切的时间,我每天哪里都不去,就在因伯伯生病住院而清静了的西花厅里焦急地等待着。那几天,客厅里的电话铃声真的让我心中忐忑不安。一天的午后,电话铃声再一次响起,紧接着伯母就叫我快来接电话,我连忙几步跑到电话机旁。我拿起电话,心情很不平静,有许多话要讲,又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我先向伯伯问了好,并且告诉他,我很想前去看望他的心情,伯伯说他还好,他也同样想见我。接着,他一一地问起了我的身体、工作和学习的近况。当我向伯伯讲了我想到学校上学,想学习蒙古语文的想法时,伯伯非常支持,他说:“学习蒙古语文的事情我是赞同的。你到内蒙古基层这么长的时间了,怎么还不精通蒙古语文?你和那些懂得蒙古语文的同志不一样,又让你做宣传工作(伯伯还记得上一年自治区团委调我去团委宣传部的事),不会这个本领怎么行呢?学习对工作是有利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向群众学习。”伯伯还问到我准备在哪里读书?我回答说,就在内蒙古的蒙语专科学校或是内蒙古大学的蒙古语文专业。伯伯说,那也很好嘛!我正在认真地听着伯伯的话,旁边的伯母却在催我了:“小六啊,你要把话讲得精练一些,你伯伯他是躺在病床上和你通话的,说话的时间长了,拿话筒的手就抖得厉害。”我只好一边向伯母点头表示知道了,一边还是在恋恋不舍地听着伯伯从话筒里传来的声音:“你要永远走毛主席指引的道路,要好好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要坚持前进,不要后退;一定要听毛主席的话,认真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我感到了伯伯就在我的身边,他慈祥的笑脸就在我的眼前,而且我还能感觉到,伯伯还想跟我说很多的话。但是看到伯母脸上焦虑的目光,我恋恋不舍地结束了谈话。
当伯母知道了我与伯伯的通话内容后,她也对我的学习愿望给予了热情的支持,伯母特意对我讲了学习的重要性,她说你只有一般的劳动实践还不够,还要有文化、科学知识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才能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才能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伯母还为此表了态,如果组织上和大队的贫下中牧同意你上学,你可以报名,这样做我们没有意见,将来回到基层去工作就是了。1975年我作为工农兵学员进入了内蒙古大学,成为内蒙古大学蒙古语新闻专业的一名学生。
周秉建,女,汉族,1952年10月生,北京人,中共党员。1968年8月下乡到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插队,曾任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团支部书记,公社党委委员,自治区团委委员、常委。1975年9月至1978年7月,内蒙古大学蒙古语文专业读书。是第五届内蒙古自治区人大代表。历任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团委副书记、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古文学所副所长、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民族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并挂职任锡林浩特政府副市长。1994年3月至今,任财政部财政监督司财政监察专员、财政部干部教育中心副主任,现已退休。
前言:新疆离海最远,离“天山”最近。对国内外的朋友来说,新疆遥远而神秘,不光有甜美的葡萄、哈密瓜;还有美丽的天山、草场、吐鲁蕃;神秘的楼兰、雅丹、千佛洞;还有相传三千年前周穆王西游与西王母宴乐的天池;还有阿勒泰相传有“怪兽”出没的哈纳斯湖……新疆地大物博,人杰地灵。也许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缘故,新疆涌现出许多历史、现代名人。每每聆听着被尊称为“西北民歌之父”的民族音乐家王洛宾动人的情歌,欣赏着著名台湾作家三毛的优美文字,人们会联想到:三毛为什么会爱上王洛宾?花儿为什么会这样的红?
易中天:1947年生于湖南长沙。1965年,高中毕业的他“渴望到广阔天地,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于是主动报名,作为支边青年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共青团农场。易中天说:“我在新疆生活了13年,其中有10年在新疆兵团的农场,真正给我影响非常大的就是那10年。我曾经用这样一句话描述我的感受,在那个被诗意地描绘的地方,我懂得了生活不是诗,生活是非常实在的事情。”
易中天说:“我在农场学会了很多,一是务实;二是懂得了人性。当时和我一起生活有很多是下放的干部,他们在处理问题和关系上和我们普通人并无两样,这让我认识到人性共通,这启发我在讲„品三国‟时,将三国中人物都还原成普通人。三是让我学会用普通人的语言,群众的语言比书本上的语言生动得多。”
易中天调侃地说自己读过两本书,“一本是中国古典名著、马列和鲁迅的书,还有一本书是生活。”在他看来,生活道路太通畅未必是好事,“没有苦难就没有底气。”
1978年,他苦拼了三个月,考上了武汉大学中文系的研究生。于是挥挥手,告别了生活13年的新疆。
刀郎:原名罗林,成都人。于1971年,出生在资中县罗泉镇一个普通艺人之家,他是家中独子,身高1.73米,人长得有个性;16岁初中还未毕业,便从资中县来到内江一个歌厅里学习键盘乐器;两年后又到成都、重庆、西藏、西安跑摊混了4年多。后来,一边漂泊一边学乐器;在海南,认识了现在的妻子、新疆姑娘小朱,与1995年随她到了新疆,成立西北音乐工作室,开始了和新疆民乐的亲密接触,出过几张专辑,都只是在新疆发行;
1995年至2004年,曾担当新疆德威龙音像公司音乐总监,乌鲁木齐罗林音乐创作室首席制作人。独立担纲制作了《新疆原创第一击》、《西域情歌》、《大漠情歌》、《丝路乐魂》、《丝路乐韵》以及《走进新疆之音乐篇》等唱片。与乌鲁木齐电视台合作的音乐电视作品《西部明珠》获中国音乐电视铜奖,与共青团乌鲁木齐市委及乌鲁木齐电视台合作的音乐电视《志愿》获共青团中央五个一工程奖;
2001年,刀郎还出了一张流行和时尚音乐拼凑的专辑,结果只卖了2000多张。遭遇失败后,天天泡图书馆,还到戈壁滩到维吾尔族老百姓家采风。每天写三至四首歌,一年下来写了一千多首,现在已写了3000多首歌;
随着《丝路乐魂》、《西域情歌》等CD的成功上市,面对与全国市场接轨的要求,对罗林个人的包装需求也越来越重要。经罗林本人同意,自CD《西域情歌》的策划开始,罗林就开始以“刀郎”的名字来面向广大歌迷。刀郎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他的声音特点和新疆南部麦盖提县“刀朗族”人声音很相似,都是沙哑中带着清亮。而那里的刀郎歌舞更是以质朴、粗犷、热烈、奔放并充满神秘色彩令人瞩目。
2004年1月6日,《2002年第一场雪》面市后,这张专辑从新疆相继火到东北,上海、广州、西安、成都等地,惟有北京很冷静。北京不火,就不算成功。后经著名制作人宋柯老师推荐,5月份,在北京各大音像商店上柜。没想到不到5天时间,就在北京广为传唱。最终火遍了大江南北。
王学兵:星座:处女座,身高:180cm。1971年9月6日生于新疆。1990年王学兵由新疆第11中学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后出演过电影《爱情麻辣烫》、电视剧《将爱情进行到底》等。在他选择的这条路上,也不是一路凯歌,他经历过低谷,深深体味过做演员这一行所带来的无奈与痛苦,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过。尽管没有大红大紫,在灿烂星河中也不是最亮的一颗,他却凭着一股韧劲在努力前行着。
主要代表作:电影:《花眼》2000、《爱情麻辣烫》1997;电视剧:《绝对控制》、《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让爱作主》、《欲望阻击》、《将爱情进行到底》、《海滩》、《走进阳光》、《爱在莫斯科》。
李咏:1968年生于新疆,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2005年春节晚会主持人,2005“梦想中国”总设计师。1991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并进入中央电视台,1993年当记者,1996年任专题片编导,1998年当专栏编导、主持人,1998年综艺节目主持人,同年开始主持“幸运52”,成为娱乐游戏节目主持人。2004年担任《梦想中国》总设计师,目前兼任《非常6+1》节目主持。
虽然在北京广播学院学的是播音,可是李咏却更愿意作编导和记者。用他自己的话说:男人嘛,就该往外闯。但事不由人,也许李咏毕竟是块作主持人的料子,绕了一圈后,他又回到了演播室,先后担任起《天涯共此时》、《欢聚一堂》的主持,直到走进大型互动式娱乐节目《幸运52》、《非常6+1》再到现在的《梦想中国》。一路上,李咏越做越有感觉,观众也越来越喜欢他这个与众不同的主持人了。
陆天明:祖籍江苏南通。1943年生于昆明,长于上海。10岁丧父。12岁第一次发表作品。14岁去安徽当“祖国第一代有文化的农民”,18岁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边疆,保卫边疆”。在那儿,当过农工班班长,师武装参谋,老兵连代理指导员,农场场部宣教组组长。七十年代初,在一个滴水成冰的冬日里,向农场领导请了七天假,躲进一个不能生火的仓库,写了他一生第一个大型作品:话剧《扬帆万里》。一九七五年年底奉调进京,就职于中央广播文工团电视剧团编导组。八十年代初调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文学部任专职编剧。作品曾多次获各种国家奖项。作为有特殊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凭借《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省委书记》成为享誉民间的“反腐作家”,出版《黑雀群》,自评价为“中国的《美国往事》”。
李亚鹏:1971年9月27日生于新疆乌鲁木齐,后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1992年,在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学习的二年级学生李亚鹏主演了名为《青春作证》的电演,从此展开了演艺生涯。一部《北京深秋的故事》使很多观众认识并认可了李亚鹏。
随后几年,李亚鹏参加了电影《歌手》、《上海故事》、《红发卡》及电视剧《中国机长》、《校园先锋》等的拍摄,出演青春偶像剧风格的《情书》、《京港爱情线》,并与朱茵合作三集喜剧《开心就好》,与刘德凯合作出演了电视剧《加州阳光中国情》。《将爱情进行到底》使他被更多观众所认可,成为国内一线明星。他的第一个古装形象是在张纪中导演的武侠片《笑傲江湖》中扮演男主角令狐冲,紧接着参加了央视拍摄张纪中导演的另一部武侠片《射雕英雄传》中扮演男主角郭靖。
2002年李亚鹏参与了与哥哥李亚玮共同成立的“北京美丽春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第一部电视剧《海滩》的拍摄工作,在剧中扮演男主角;同年在时装剧《谁都会说我爱你》中扮演男一号。2003年7月李亚鹏完成了《末代皇妃》的拍摄工作,在剧中扮演溥仪;8月他义务在抗非典剧《生命烈火》中出演警察一角。2003年年底李亚鹏大胆尝试新形象,出演小岛导演(曾导演《中英街》)的反恐题材电视连续剧《反恐行动》。
陆川:在新疆出生,4岁时随调到中央广播文工团的父母来到了北京。但斯如父亲陆天明所言“他一直很怀念他的出生地,一直认为自己是西部的孩子”,西部的本质好像已经流到他的血液中去了。
陆川1993年毕业于南京国际关系学院英语专业本科,1998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硕士,2002年推出处女作《寻枪》,上映后,大伙知道作家陆天明有个才华横溢的儿子陆川。《寻枪》请得动姜文,陆天明暗中助力不少。
《可可西里》获得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巩固了陆川新生代导演领军人物的地位。作为华谊兄弟的签约导演,这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导演前程不可限量。
主要影视作品:2000年20集电视连续剧《黑洞》编剧;电视电影《情不自禁》编剧;2001年电影《寻枪》编剧、导演;2003年电影《可可西里》编剧、导演。
编后:“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飞度玉门关”,这是唐代“诗仙”李白飘逸、奇丽的天山诗句。历史上正因为新疆的遥远,因为她的荒漠,才成了“养育名人”的“世外桃源”。下篇《在新疆生活工作过的名人
(二)》里,将继续介绍以下名人:革命烈士毛泽民(毛泽东之弟。1943年9月27日,在新疆被反动军阀盛世才杀害。);革命烈士陈潭秋(1943年9月27日,在新疆被反动军阀盛世才杀害。);民族英雄林则徐(1841年,被革去四品卿衔,发配新疆伊犁效力赎罪。);清代名臣纪晓岚(1769年—1770年谪居新疆乌鲁木齐,著有《乌鲁木齐杂诗》160首。);左宗棠(1864年,以64岁的高龄,督办新疆军务。);作家王蒙(1963年底—1979年在新疆连续生活、工作了16年。);诗人艾青(1959年—1979年在新疆通古斯大沙漠边缘的莫索湾农场里,默默苦撑了20来年。)
鲍国安 祖籍山东省掖县,自幼酷爱艺术,13岁考进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因饰演《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获得第十三届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奖。首届全国百家德艺双馨工作者(1998年)、国家监察部特邀监察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2003年)。1964年10月,新疆建设兵团农四师在天津招干,鲍国安闻讯即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自愿到边疆工作,同年11月调干到兵团农四师五○农场(66团)。
周瑛锋 小学至高中就读于乌鲁木齐。1997年从乌鲁木齐八一中学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专业。2001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毕业后到新疆电视台工作。2004年毕业于伦敦大学亚非研究学院,主修国际关系与新闻学,获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主修媒体与传播学,获理学硕士学位。归国后先在上海后到央视工作。2007年2月开始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出境,主持夜间的整点《中国新闻》节目。2008年7月28日起开始主持CCTV4新栏目《今日亚洲》。
买买提·红妹 著名流行歌手孙楠前妻,生于河南一个艺术家庭的买红妹,随父母来到新疆,全名叫买买提·红妹。因受家庭艺术氛围的熏陶,从小就能说会道,能歌善舞。14岁步入绿色军营,成为一名业余舞蹈队员。一次,下部队慰问演出,小品演员临场闹肚子上不了台,她应急顶替在小品《女兵变奏曲》中扮演女兵华丽,将自己当兵的酸甜苦辣一古脑儿融入戏中,歪打正着塑造了一个活灵活现、惹人喜爱的女兵形象。正是这次应急演出,使领导发现了她的曲艺表演天赋。难怪1994年中央电视台将她请进《曲苑杂坛》后,买红妹以一连串的“包袱”和令人捧腹的表演逗得搭档兰成没辙,并且一气推出了融芭蕾、曲艺、戏曲等艺术形式为一体的“买买提”系列短剧节目,给荧屏增添了光彩,倾倒无数观众。许多文艺同行称她是“怪才”。
阿不都西库•米吉提 维吾尔族,现为新疆拳击运动管理中心教练,曾多次获得全国比赛冠军,获得过“中国拳王”称号,他是新疆“十大杰出青年”,培养的运动员在全国比赛中也多次获得冠军,为新疆的拳击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008年6
N0月17日,北京奥运圣火在新疆乌鲁木齐传递。
巴森 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可谁能想到,“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竟是他的先祖。大概是先祖的遗传因子,使巴森这位蒙古族汉子,富有成吉思汗的霸气。他1954年出生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一个牧民家庭。父亲是当地有名的说唱艺人,也许是父亲对艺术的追求鼓舞了他,巴森13岁就被自治州歌舞团选送到内蒙古艺术学校学习舞蹈,毕业后入伍到中央军委工程兵文工团当了专业舞蹈演员。文工团解散后,巴森转业到内蒙古电影制片厂,负责剧务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导演让他扮演自己的祖先成吉思汗,本想一举成名,谁知好事多磨,一压就是5年。5年后热播,巴森也成了成吉思汗的化身,一个英雄的形象。
刘亮程 地地道道的伊犁本土作家。1962后出生在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沙湾县的一个小村庄里,长大后种过地、放过羊,当过十几年乡农机管理员。劳动之余写点文字。大多写自己生活多年的一个村子。在这个人畜共居的村庄里,房子被风吹旧,太阳将人和牲畜晒老,所有事物都按自然的意志伸叶展枝。作者在不慌不忙中叙述着一种人类久违的自然生存。著有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和《风中的院门》(上海文艺出版社),图文集《库车行》。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于1998年在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引起了新疆文坛的热切关注,多位评论家先后撰文对其创作进行研讨。接着,1999年10月,在国内文学界享有盛誉的《天涯》杂志的头题位置刊发了“刘亮程散文专辑”,并配发了李锐、李陀、方方、南帆、蒋子丹等著名评论家、作家的推荐文章。一时间,国内文学界为之哗然。湖北《今日名流》杂志随即对刘亮程做了长篇专访;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以“刘亮程和他的村庄”为题对其作了专访;《书评周刊》、《作家文摘》、《新华文摘》、《江南》等报刊也纷纷转载刊发刘亮程的散文及评论文章;在新疆压库1年多的数千册刘亮程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也在一个月里被订购一空。2001年4月获“第二届冯牧文学奖”文学新人奖。被誉为20世纪最后的文学景观。
韩燕 籍贯:新疆,别名或艺名:雅漾韩,民族:汉族,身高:170,体重:49 胸围:88,腰围:62,臀围:89,海南首届高校模特大赛冠军,海南省首届影视模特大赛冠军,“金椰子周”十大广告新人奖,楼盘形象大使冠军,精功杯模特大赛亚军,博螯形象小姐冠军,06年亚洲小姐。
陈建斌 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市。1994年,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毕业。1998年,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同年留校任教。2002年进入国家话剧院,逐渐向导演转型。2006年与演员蒋勤勤结婚。陈建斌是位出色的演员,他身上不仅具有一个优秀演员必备的条件,更透出浓郁的诗人气质,这或许与他多年来象牙塔里的学院经历有关。他的气质和外形都与高仓健神似。1998年以来,陈建斌拍摄了《网络时代的爱情》、《菊花茶》、《致命一击》等电影。2001年的演出了孟京辉处女作电影《像鸡毛一样飞》,为了艺术不得不献出了自己的一头浓密的乌发。陈建斌的“牺牲”是值得的,《像鸡毛一样飞》获得了巨大反响和成功。
李阳 1969年出生于祖国大西北的新疆乌鲁木齐。其父母六十年代大学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志愿支援边疆建设。李阳中学的学习状况不很理想,1985—1986年高三期间因对学习失去信心曾几欲退学,1986年自新疆实验中学考入兰州大学工程力学系。1993年,担任广州电视台英语新闻播音员、主持人,1993—1994年间,担任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特邀翻译,并完成一系列重大涉外翻译工作。现任职务:北京爱国者理想飞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李阳文化教育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2000年,被评为“全国新青年十大新锐人物”之“最具梦想家气质的新锐人物”;1999年,大型纪录片《疯狂英语》公映,并获得多项国际大奖;1994—2006年,直接向全国三千多万人传授了李阳疯狂英语快速突破法。
和晶 回族,1969年生于新疆南部小城巴楚。父亲是大学教师,母亲是小学老师。1988年—1992年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1993年—1997年上海电视台文艺中心益智类节目<<智力大冲浪>>节目主持人(获全国十佳节目主持人)。1997年—1998年,上海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研究中心联合办学、中国电影史专业研究生(在职)。1998年—2002年上海电视台新闻频道<<有话大家说>>节目主持人(获“金话筒”银奖,金奖提名)。2002年—至今中央电视台<<选择>>、<<十二演播室>>节目主持人。2002年在“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中出任主持。2002年9月开始主持<<实话实说>>栏目。
阿的江 维吾尔族,1967年8月出生,1984年11月入伍,1986年入选八一男篮,1989年被选入国家队。1995年2月入党。身高1.82米,体重80公斤。身披5号战袍,司职主力后卫,因其组织进攻和防卫的能力颇强,尤其运球、分球善于战术变化,人称篮球场上的“魔术师”。1999-2000赛季比以往更加激烈,而老将阿的江拼搏劲头不减。决赛阶段比赛中,范斌在同山东队半决赛和同上海队的决赛中,有几场比赛技术发挥不理想,阿的江挺身而出,一展他多年练就的魔术般的篮球才华,为八一队实现“五连冠”立了功。现为八一男篮主教练。
杜锋 中国篮球运动员,回族,1981年生于新疆,1996年加盟广东青年队,1999年升入广东宏远一队,带领宏远连续取得03—06赛季CBA三连冠。2000年入选国家青年队,2001年开始入选国家队。效力于广东宏远篮球俱乐部。2006年杜锋在老将李群退役后“升任”广东宏远的队长,成为广东宏远队的灵魂人物。杜锋身材骨瘦如材但是弹跳惊人,自出道以来就经常表演扣篮绝技。随着经验和球技的积累,他的外线持球进攻、策应能力也日趋炉火纯青。2.07米的身高和全面所进攻技术,让杜锋更多地充任“摇摆人”的角色——自由游弋在大前锋和小前锋位置之间,让所有的对手都防不胜防。
第五篇:特殊教育部分名人与中国特殊教育大事记
聋教育的萌芽与产生
1550年意大利内科医生卡尔丹诺对聋哑病因做了研究,世界聋人教育奠基人;
16世纪末,西班牙传教士庞塞尝试用普通教学法对聋童进行教育; 1620年西班牙人波内特使用言语手指形式进行教育,著《论声音的实质和教聋人说话的艺术》,有人称其为另一个真正意义的聋人教育专家;
阿曼(瑞、荷)(1669-1724年):聋童口语教学的奠基人,对德国聋童教育影响甚大,在荷兰从事过聋童教育,强调利用口语教聋童说话的原则,著有《说话的聋哑人》、《聋人的朋友》、《普通手语》等书;
约翰·瓦利斯(1616-1703)17世纪英国聋教育的先驱之一,对聋教育进行过理论和实践的探索;英国皇家协会会员、音乐家、牧师威廉·霍尔德(1616-1698)也是英国聋童教育的先驱之一,曾用手指字母教聋童说话。
1770年法国人莱佩在巴黎创办世界上第一所聋校,标志着特殊教育的产生,莱佩被称为手语教学体系鼻祖。
1778年德国人海尼克在莱比锡聋校创立了纯口语教学体系,他被称为口语教学体系创始人;
1864年美国加劳德特在华盛顿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聋人高等教育机构,也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所聋人高等学府;
1888年美国建立了聋童幼儿园;
现代意义的特殊教育最早以聋教育为代表产生。
弱智教育的萌芽与产生
法国精神病医生皮内尔第一个区别精神病和智力落后 ;
法国人伊塔德受洛克、卢梭先进思想影响,对野男孩维克多进行教育开创了训练弱智人之先河 ; 在特殊教育史上,伊塔德是有目的、系统地教育综合残疾与智力低下儿童的第一人。他提出了阶段性的教育目标,根据独创性的教育方法,进行了有计划的尝试。这一尝试可以说是智力障碍儿童教育的雏形。在实验中,伊塔德始终坚信,即使是智力严重低下的人,通过适当的训练也能使其身心机能的水平有所提高。这种乐观主义信念对后人是极大的鼓舞。面对野孩的桀骜不驯和野蛮状态,他以惊人的恒心、毅力、耐心及忘我的工作,努力闯出了一条新路。伊塔德的这种特殊教育精神成为特殊教育的宝贵遗产,他也当之无愧地获得了“特殊教育之父”的伟大荣誉。
1837年谢根在巴黎创办世界上第一所弱智教育学校。
庞塞的特殊教育思想:庞塞·德·利昂(Pedro Ponce de Leon),(1520-1584),西班牙人,原本是一位修士,在马德里圣萨尔瓦多(San Salvador)修道院建立了一所聋童学校,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位聋童教师”。庞塞是第一位成功的特殊教育家,人类在1578年有了真正意义的残疾人教育。庞塞主要教育聋童学习口语,他的学生全是能雇得起私人家庭教师富裕贵族的聋孩子。一些聋童在他的教育下,学会了西班牙文、数学甚至占星术。在教育聋童的过程中庞塞也利用手指和手势帮助聋童学习,这些手势可能是后来字母手指语的早期渊源。庞塞大胆对聋童进行教育,他的教育成果改变了15世纪前人们认为聋人头脑简单、聋人不可教育以及不能被基督挽救的落后观念,开创了聋童教育的先河。
洪仁玕的特殊教育思想:
洪仁玕(1822年-1864年)洪仁玕是太平天囯领导层中对西方见识较广的一位,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具有发展资本主义主张的政治纲领,在当时的中国算是相当先进的思想。作《资政新篇》,提出一套统筹全局的革新方案。在《资政新篇》中,洪仁王于提出要借鉴西方的特殊教育经验对我国的残疾人实施教养或教育:“兴跛盲聋哑院。有财者自携资斧,无财者善人乐助,请长教以鼓乐书数杂技,不致为废人也。”这是有史以来,中国政治家第一次在施政纲领中
明确提出兴办特殊教育的主张’对于中国的 特殊教育而言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遗憾的是,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最终失败,这一政策并未及展开和实施。然而,《资政新篇》中所提及的特殊教育思想及举措仍然具有不可磨灭的重要价值,它是中国的政治家系统思考残疾人教育的思想总结,蕴藏着公平、公正的朴素人文精神和相对先进的特殊教育理念,是近代国人系统思考和开展特殊教育的肇始之作。
郑观应的特殊教育思想:
晚清时期著名的维新思想家、实业家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也是教育家、文学家、慈善家和热忱的爱国者。郑观应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出发,逐渐形成了他的改良主义思想,在其著作《盛世危言》中他阐述了关于教育改良的思想,其中也提到了他的特殊教育观。郑观应强调一种新式教育,在新式教育中不论贫富,男女儿童从小就应该接受强制性的义务教育,否则其父母就会获罪。他十分关注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包括盲人、聋哑人、孤儿及罪童等。他非常赞赏德国在教育上的处理方法,不仅不论男女贫富,从小就得一律入学,甚至“更有农政院,训警院、训聋喑院、训孤子院、训罪童院。务使国中人无一弃材,均有裨于公私,以广其用”。也就是说,即使是盲人、聋哑人、孤儿及罪童,也要和正常的人一样一起接受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国人无一弃材,实现“国无不学之人,则贤才不胜用”的良好局面。应该说,郑观应的新式教育思想已经蕴藏着全民教育的雏形了。
陈鹤琴的特殊教育思想:
陈鹤琴(1892 1982)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曾受教于克伯屈、孟录、桑代克等名师。主要有:《儿童研究纲要》、《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活教育理论与实践》、《我的半生》等。陈鹤琴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提出了“活教育”的理论体系,对中国现代儿童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陈鹤琴的特殊教育实践始于对特殊儿童的思考。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进行儿童心理研究,到20世纪40年代提出创办上海儿童辅导院,他的特殊教育实践有一条清晰的路径。陈鹤琴首次提到有关特殊儿童的问题,始于1925年发表的《儿童心理之研究》。该书第22章“特殊儿童:耳聋和口吃”,专门介绍国外学者对于耳聋儿童和口吃儿截心理的研究,也介绍国外聋哑教育的历史和训练聋哑、矫正口吃的方法。在这部著作中,陈鹤琴将当时的聋哑教育分为三种,即“手言”、“口言”和二者兼用。他评价到:“我们中国人没有想法去教聋哑,欧美各国对于聋儿的教育甚为注意。”这反映了他对发展我国特殊教育的重视。、1935年8月,陈鹤琴在《新闻报》上发表了《儿童年实施后的几点宏愿》一文,提出了关于儿童教育的9大宏愿,其中第一、第二宏愿是有关特殊儿童的。他说:一愿“ 全国儿童从今日起,不论贫富,不论智愚,一律享受相当教育,达到身心两方面最充分的可能发展”;二愿“全国盲哑及其他残废儿童,能够享受到特殊教育,尽量地发展他们天赋的才能,成为社会上有用的分子,同时使他们本身能享受到人类应有的幸福”。陈鹤琴的这两点祝愿充分表达了他希望特殊儿童能够获得与正常儿童同样的受教育机会,以及通过教育达到发展自我从而服务社会的目的的民主主张。
1947年,陈鹤琴在《活教育》第4卷7、8期发表的《中国儿童教育之路》一文中,呼吁政府重视特殊儿童教育,主张国家担负起当时2700多万特殊儿童教育的责任,在师范院校增设特殊教育系。此后,他在《低能儿童之研究》(1948-1949)、《特殊儿童教育在美国》(1949)、《<活教育一特殊教育研究专号>卷头语》(1950)、《关于类似白痴、天才的儿童答林士骧、陈淑贞》(1951)等文中,继续提倡发展特殊教育。
陈鹤琴从事特殊教育的实践始于1947年。同年3月,为了实现发展特殊儿童教育事业的理想,陈鹤琴筹创上海特殊儿童辅导院,并亲自兼任院长。现在这个辅导院改名为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至今,这个学校的学生还用两个手指比成鹤嘴的样子,表示自己的学校是陈鹤琴创建的。
陈鹤琴认为特殊儿童教育就是对特殊的儿童施以有效的适当教育。而他根据国外的做法,将特殊儿童具体分为七类视觉缺陷儿童 听觉缺陷儿童语言缺陷儿童肢体残缺儿童、问题儿童、低能儿童,以及天才儿童。
他认为:残疾儿童具有接受教育的能力,凭借教育的力量,可以把他们教育成为有用之人。依据传统的观念,很多人认为这些有生理和精神缺陷的儿童都是废人。但陈鹤琴却指出这些儿童虽然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但却是残而不废的:“借教育的力量,可以把他们变成有用的人。这是何等可喜的事啊。”经过对特殊儿童施以有效适当的教育,可使其达到“做人、做中国人、世界人”这一活教育的目标。他主张:身为教育者应以各种方法使身心有缺陷的儿童在可能的范国内,实现普遍的教育目标。而对那些有着严重残疾的儿童,则应依船他们的具体情况进行教济与收养。
1936年6月生,辽宁沈阳人。1956年8月赴莫斯科列宁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研究盲、聋、弱智和言语障碍儿童教育,1961年7月回国。先后在北京二聋和四聋从事弱智和聋童教育工作,1979年底调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创建中国大陆第一个特殊教育教研室,首次在高校开设“特殊教育”和“残疾儿童心理”课程。1986年建立特殊教育专业,任教研室主任至1995年。1988年间特殊教育研究中心兼任中心主任至1997年。曾多次应邀赴美、俄、英、挪、意等国和台湾、香港地区,参加会议、讲学和访问。现任特殊教育专业教授,《特殊教育研究》主编。社会兼职主要有:中国教育学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常务理事,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等职。主要译、编、著作有:《智力落后学生心理学》、《缺陷儿童心理》、《聋童教育概论》、《特殊教育概论》、《特殊教育学》、《特殊教育辞典》、《学说话》等。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获得“优秀特殊教育工作者”等称号和“曾宪梓奖”,论文和著作多次获优秀成果奖。
中国特殊教育大事记
1、夏商西周时期,我国已对残疾现象有了很大认识并对个别残疾的称谓加以区分,如“疾目”(盲),“疾耳”(聋),“疾言”(语言障碍、失语症)。
2、商代出现的“瞽宗”,是盲人教育的场所;西周时期成为专门的教育机构之一,也可能是“世界上设立最早的特殊教育机构”。
3、西周时期,残疾人已被纳入政府管理体制中,由地官司徒负责其事务,对残疾人实行“宽疾”政策。
4、春秋战国时期,部分统治者推行“惠民”政策,有助于残疾人的生存。
5、汉朝皇帝开始实施向残疾人赐谷的政策并逐步成为定制。
7、我国古代非常重视神童教育,始于汉代的童子郎,盛于唐宋时期的童子科,终于清代的童试,是我国古代对神童考选的重要制度形式。
8、公元5世纪末6世纪初,南朝齐文惠太子、竞陵王萧子良创设专门收容鳏寡孤独及癃残等病患的“六疾馆”。
9、隋唐时期,储粮救荒的仓廪制度得到发展,并创建“悲田养病坊”,对残疾人产生了积极影响。
10宋代创建福田院、居养院,收养残疾人、鳏寡孤独老人、乞丐等。
11、元朝在各地建立济众院、养济院,赈济鳏寡孤独废疾者,设立惠民局,为贫病者提供医疗救济。
12、明朝建立养济院和惠民局,救济残疾人.
13、清代创办普济堂作为养济院的补充,救济鳏寡孤独贫病者。14、1859年,太平天国领袖洪仁王于在《资政新篇》中,第一次提出把特殊教育作为国家的治国纲领。
15、1835年,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夫妇来到澳门,成立澳门女塾,是近代中国最早对盲人进行教育的机构。16、1874年威廉·穆瑞在北京创办中国第一所盲校,即“瞽叟通文馆”,并最早引介了“布莱尔盲文体系”,于1879年前后成功设计出中国第一套盲字——康熙盲文。17、1887年,梅理士夫妇创办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所专门教育和训练聋哑儿童的学校——登州启喑学馆。18、1908年3月,由德国传教士顾蒙恩在长沙创办的长沙瞽女院为湖南最早的特殊教育机构。19、1912年9月,民国政府公布《小学校令》,其中部分条款提及特殊教育事宜,初步规划了与初等和高等小学平行的“盲哑类”特殊学校的体制和举办主体。20、1914年,民国政府教育部出台《教育部官制》,明确了教育最高行政主管机关对特殊教育应当承担管理之责。21、1916年,民国政府教育部公布《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有若干项涉及特殊教育办学事宜,对盲哑学校的校长、教员的要求等做了比较具体的规定。22、1916年,张骞建立狼山盲哑学校,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所盲哑学校。21、1919年,杜文昌创办北京私立聋哑学校,是北京第一所由国人创办的聋哑学校。22、1922年,民国政府通过了《学校系统改革案》(即《壬戌学制》),宏观上把特殊教育纳入了学制体系。23、1925年上海五卅运动掀起,盲哑学校师生素食节费,援助沪工,积极投入声援五卅的爱国斗争中去,这是我国教育史记载盲哑学校学生参加政治活动的最早记录。24、1927年10月,南京盲哑学校在南京大佛地(今长乐路)创办,分盲哑两科。1929年4月正式更名为南京市公立盲哑学校,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公立盲哑学校,也是第一所公立特殊教育机构,标志着中国现代特殊教育的发展出现重大转折。
25、民国教育部于1935年、1937年分别公布了《实施义务教育暂行办法大纲施行细则》、《学龄儿童强迫入学暂行办法》,其中都涉及有关残疾儿童义务教育的问题。26、1942年,盲生王湘元在菲律宾荣获哲学博士学位,是为现代高等教育史上获得博士学位的第一个中国盲人。27、1951年10月,政务院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提出“各级人民政府应设立聋哑、盲目等特种学校,对生理上有缺陷的儿童、青年和成人,施以教育”,初步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殊教育政策的基础。28、1953年7月27日,教育部发出《关于盲哑学校方针、课程、学制、编制等问题给西安市文教局的复函》,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教育主管机关发出的第一份专门面向特殊教育的管理规定。29、1954年10月教育部印发了《“改编聋哑学校低年级语文教材小型座谈会综合记录”的通知》,标志着我国聋哑教育要从以前的手语法逐步转向口语法。30、1956年11月,教育部发出了《关子盲童学校、聋哑学校经费问题的通知》,定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殊教育经费的基调。31、1957年4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办好盲童学校、聋哑学校的几点指示》,是建国初期首次对视障和听障儿童教育政策的比较系统的、正式的整体规划。
32、1982年宪法指出:“国家和社会须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与教育。”这是我国第一次在国家的根本大法中对残疾人的教育、生活和劳动问题所做出的明确规定。
33、1982年,江苏省教育厅开始筹建我国第一所中等特殊教育师资培训机构——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即现今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34、1985年5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将“弱智儿童教育”纳入特殊教育的体系之中。35、1987年12月,国家教委在《关于印发<全日制弱智学校(班)教学计划>的通知》中,首次肯定了“随班就读”。1994年,国家教委颁布《残疾人教育条例》,将随班就读作为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法的途径之一。36、1990年12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特殊教育实践的集中体现。37、1992年,青岛盲校与南京聋校分别开办盲人高中和聋人高中,为中国残疾人高中教育之始。
38、1994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残疾人教育条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法律层级最高的专门特殊教育法规文件。39、1998年12月,教育部发布《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份有关特殊教育学校的专门法规。40、200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意见》,是我国在21世纪出台的此类性质的第一份文件。41、2014年1月8日,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国办发[2014]1号。42、2017年7月17日,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