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成就,见证“二五”发展(共五则)

时间:2019-05-15 08:27: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十大成就,见证“二五”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十大成就,见证“二五”发展》。

第一篇:十大成就,见证“二五”发展

十大成就,见证“二五”发展

2005年,无限极“二五”计划正式推出。

经过五年的发展,无限极在企业文化、产品结构、系统搭建、品牌形象、市场规模、业务队伍素质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具备了坚实的基础,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平台,赢得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好评和赞誉。

与“一五”相比,“二五”期间市场规模扩大了2.5倍;总业绩增长了500%;新产品增加了46款,增幅近800%。

“二五”期间,无限极投入近9亿元巨资建设事业平台:投资3亿元建设新会生产基地一期和二期工程;投资亿元建设遍布全国的服务中心;投资亿元建立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投资5000多万建设无限极会议中心及中草药园;投资3亿多元构建新的集团总部和无限极(中国)总部。

“二五”期间,无限极不断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赞誉:被评选为“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品牌价值80.83亿,健康产业排行第一;蝉联“亚洲最佳雇主”和“中国最佳雇主”;获颁“中国质量鼎”及“中国用户满意鼎”;荣获“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外资企业”;获国家商务部批准的直销经营许可证;李惠森先生当选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委员;蝉联“2007年中国保健品十大公信力品牌”;被认定为“国家高新科技企业”;李惠森董事长被评为“2009中国企业最具创新力十大领军人物”„„

盘点“二五”,收获成功喜悦;十大成就,见证“二五”发展。

1.确立两个独特 强化核心优势

“二五”期间,无限极确立了企业发展的两个独特——“思利及人”的企业文化和“养生固本,健康人生”的健康理念,进一步强化了无限极的核心优势。

独特的“思利及人”文化,是无限极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它包括换位思考、关注对方感受和直升机思维三个要素。它的确立,为业务伙伴和行政员工提供了统一的理论指导,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2005年和2007年,公司连续两届获得“亚洲最佳雇主”和“中国最佳雇主”殊荣,标志着以“思利及人”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得到了权威的认证,也标志着公司的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与优秀跨国企业并驾齐驱。

独特的“养生固本,健康人生”健康理念,是无限极弘扬养生文化的价值主张,具体表现为“三调养、四合理”和“三平衡、三富足、三和谐”。它的确立,为业务伙伴推广养生文化提供了理论支持和行动指南,增强了市场行动力。

2.建设生产基地 顺应市场发展

“二五”期间,无限极投资近3亿元人民币建设新会生产基地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和无限极中草药园。

一期工程通过了ISO9001:2000、HACCP、GMP三项认证,生产设备与技术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随着第二期工程的投产,年产值可达到100亿元人民币,从根本上保证产品的质量与供应。投资近千万建设国内唯一以中国地图造型设计的无限极中草药园,为无限极伙伴学习、交流、参观提供了极佳的体验平台。

2006年,公司获得了中国质量协会颁发的最高荣誉“中国质量鼎”和“中国用户满意鼎”。它表明了公司的整个管理体系、质量文化、质量保证系统得到了权威机构与广大顾客的认可。

3.加大科研合作 增强竞争实力

“二五”期间,无限极先后与清华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研所、香港科技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机构强强联合,成立了无限极中草药多糖联合实验室、无限极中草药免疫研究中心、香港传统中药研究中心等。

2007年,由清华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知名学府的9名专家教授组成的“无限极科学顾问委员会”正式成立,组成公司研发的专业资源,在中草药多个领域展开研究,为无限极的快速发展不断提供技术支持。

2008年,公司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肯定了无限极在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专业技术、研发团队、研发投入、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以及研发组织管理水平方面的实力。

4.扩大产品种类 满足市场需求

经过5年的发展,公司已形成无限极健康食品、维雅护肤品、植雅个人护理品、帮得佳家居用品、萃雅美白护肤品共五大系列50多款产品,产品结构得到明显完善,产品组合搭配逐渐成形,核心因子的应用不断加强。

2009年7月首款高档健康食品——无限极时臻胶囊面世,以及9月首款高档护肤品——萃雅护肤品系列的上市,标志着公司产品结构不断完善,产品体系不断得到延伸。

五大系列产品中,对其核心配方复合多糖、五味子素、植物甙、萃白因子等的研究,无限极已经走在了行业的前列,多款拳头产品成为无限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质产品,受到消费者广泛的欢迎,也增强了无限极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

5.加速平台建设 推动事业发展

2007年2月,公司获得国家商务部颁发的直销经营许可证,这是公司业务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同时也意味着公司将有一个更广阔的平台服务顾客,弘扬中华优秀养生文化。

公司在全国拥有33家分公司、25家服务中心,4000多家专卖店,制定了完善的经销商制度,建立了覆盖全国的业务网点,为各地的业务伙伴提供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于一体的快捷、综合性服务;于2009年投资5000多万在新会生产基地建设的会议中心,为无限极业务更高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活动平台。

全国业务咨询委员会与分公司业务管理委员会,为公司与业务伙伴一起研讨与制定重大事项,客企一体开展各项经营活动,提供了沟通、交流、共识的桥梁;客企一体营造的良好经营环境,又为无限极事业的稳健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6.完善教育训练 提升队伍能力

无限极教育训练系统于“一五”后期提出,并在“二五”期间得到共识、推广、成熟、完善,具有明显的无限极特色,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业务市场组织的成功有约、健康有约、美丽有约、爱家沙龙、专卖店培训等,到公司组织的“体验之旅”、业务经理级培训、业务总监级培训,再到《成长导航》分层级培训的推广与落实,无限极业务队伍市场独立性大大增强,自主举办活动量大幅提高,拓展能力大幅提升。

无限极教育训练,为不同职级的业务伙伴提供全方位的指导与支持,已经成为业务队伍能力与素质提升的摇篮,成为无限极事业实现飞跃的加速器。

7.深化激励机制 彰显事业魅力

“二五”期间,公司的激励机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与深化。

体现无限极生活方式的海外培训,从希望之旅、激扬之旅、风光之旅到爽活之旅,为不同职级的业务精英提供海外追梦的平台,纵览异域风光,分享成功喜悦,彰显尊崇生活。“二五”期间,海外培训组团15批近8000人次,足迹遍布亚洲、欧洲、大洋洲等16个国家和地区。

2007年,公司正式推出晋升表彰制度,持续推动业务伙伴开展晋升表彰活动,在市场中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良好的竞赛氛围。一批批无限极伙伴经过努力,获得了不同职级的晋升,彰显了荣誉,激发了伙伴热情,推动市场快速发展。

8.推广养生文化 普及健康知识

“二五”期间,无限极携手中华中医药学会等行业权威机构,展开战略合作,传播健康理念,普及健康知识。

2007年至今,公司特邀行业专家组成专家巡讲团讲授健康理念,在全国开展大型健康有约活动1300多场,普及人数超过百万。

2008年,公司“养生文化进万家”活动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评选为“全国优秀中医健康俱乐部”,6位业务精英被评选为“全国优秀中医健康信使”,以表彰公司在推广中医药健康知识中所做的实质性工作。

2009年8月,无限极与中华中医药学会再次携手,举办养生文化推广专员研讨会,成为推广养生文化、普及健康知识的又一具体而有效的战略合作计划。养生文化推广专员将以其模范带头作用,掀起新一轮的健康普及行动。

9.勇担社会责任 持续造福社会

“二五”期间,无限极捐款捐物超过3600万元人民币,参与了捐建无限极眼科显微手术培训中心、资助“爱要让你听见”聋儿活动、组织全国贫困地区小学老师暑期培训等一系列活动。迄今为止,捐建无限极希望、海联、侨爱小学共20所,每所学校都设有关怀小组提供持续关注。2007年,无限极还在中华慈善总会下创立了“思利及人基金”,搭建了一个持续关注社会公益事业的平台。

无限极的慈善行动受到了高度认可,先后获得“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外资企业”和“中华慈善特别贡献奖”,这是政府对无限极勇担社会责任、持续造福社会的高度认可与赞誉。

无限极对社会责任的理解,也由以前的“知道做”向现在的“我要做”转变。2008年,无限极发布《2007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成为行业内首家发布这一报告的企业,积极向社会阐述无限极的社会责任理念。

10.升级企业使命 汇聚更大力量

2009年3月,公司启动使命升级和品牌国际化战略,公司名称、事业名称、品牌名称统一为“无限极”,成立中国区。

升级使命,丰富和发展了原有使命的内涵,更能汇聚广泛的智慧与力量,更清晰无限极事业的价值与意义,更体现直销事业的本质与特性。

无限极品牌国际化,既符合国际趋势,又凸显事业特性。诚信、温暖、爽活、超越、乐观的特质必将不断激发内在的力量,拥有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资源,更有利加速提升品牌价值。

使命升级与品牌国际化,为无限极事业的发展,汇聚更大的力量,寻求更大的突破,描绘更清晰的蓝图。

“二五”计划的五年,是无限极不断壮大、弘扬使命、创造历史的五年;是无限极提炼独特、创新突破的五年;是无限极客企一体、同心共赢的五年;是无限极承担责任、造福社会的五年;是无限极扎根中国、厚积薄发的五年。

总结“二五”,我们信心满怀;展望未来,无限极前程无限!

附:“二五”大事记(2005~2009)

1.2005年1月,无限极增健口服被中国保健协会评为“中国保健行业名牌产品”。2.2005年1月,公司被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评为“重质、守信消费者可信单位”。3.2005年2月26日,公司新会生产基地正式落成,一期工程年产值达50亿人民币。

4.2005年4月12日,全国第一个中草药养生文化体验中心——无限极养生文化体验中心在广东新会正式开幕。

5.2005年4月12日全国第一家无限极服务中心正式在广州成立。迄今为止公司在全国拥有33家分公司,25家无限极服务中心。

6.2005年4月25日,公司同时荣获由国际权威人力资源咨询机构Hewitt Associates(美国翰威特咨询公司)颁发的“2005最受推崇亚洲最佳雇主”及“2005中国最佳雇主”称号。2007年4月19日再次蝉联。

7.2005年8月6日,由全球五大品牌价值评估机构之一的世界品牌实验室(WBL)编制的2005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在北京揭晓,无限极品牌价值80.83亿元人民币,排行第62位,在保健品行业排名第一位。

8.2005年11月1日,广东南方李锦记营养保健品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南方李锦记有限公司。9.2005年11月4日,无限极润红胭口服液在第五届中国国际保健节上被组委会授予“科技进步奖”荣誉称号。

10.2005年11月5日,公司获得由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颁发的“2005年度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

11.2005年11月17日,公司被世界知名的顾问公司华信惠悦公司和《财富》杂志中文版评为“2005年度卓越雇主——中国最适宜工作的公司”。2008年3月28日再次蝉联。

12.2006年1月,无限极润红胭口服液、无限极常欣卫口服液经中华中医药学会评审成为《中华中医药学会重点推广项目》。

13.2006年3月5日,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草药健康顾问培训基地在全国25个城市相继挂牌,并把当天定为传播中医药健康知识、普及健康教育的行动日,称为“中草药健康顾问日”。

14.2006年6月,公司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保健节上一举获得四项殊荣:公司获得“优秀企业奖”和“展会最佳成果奖”,增健口服液和常欣卫口服液均获得“优秀产品奖”。

15.2006年6月26日,公司获得由中国质量协会颁发的“中国质量鼎”及“中国用户满意鼎”双鼎奖项,这个奖项是中国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

16.2007年2月25日,公司获得国家商务部批准的直销经营许可证。

17.2007年3月9日,由国家民政部、中央电视台共同主办评选的“2006年度中华慈善奖”颁奖晚会于中央电视台举行。公司从众多知名企业中突围而出,获得“2006年度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外资企业”奖项。

18.2007年9月16日,在南京召开的“全国中医药科普高层论坛暨全国中医药科普工作先进集体表彰大会”上,公司荣获了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发的“全国中医药科普先进集体”称号。公司也是唯一的一家获奖的保健品企业,显示了中医药行业对公司的高度认可。19.2008年1月25日,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无限极(中国)董事长李惠森先生作为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界别香港代表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这是继24日李惠森先生在辽宁省政协会议上高票当选“政协辽宁省第十届常务委员”后,当选全国政协委员。

20.2008年3月12日,由中国保健协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保健品公信力推选活动颁奖大会”上,“无限极”品牌从400多个参选品牌中脱颖而出,蝉联“2007年中国保健品十大公信力品牌”。而其中,公司“无限极”桑唐饮口服液、常欣卫口服液、润红胭口服液、灵芝皇胶囊从800多个参选产品中获选为“2007年中国保健品50大公信力产品”。

21.2008年4月,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秘书长会议暨2007年度“以岭杯”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颁奖大会上,公司获得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发的“中医药健康行业突出贡献奖”。

22.在2008年四川特大地震中,公司透过“思利及人基金”向灾区捐赠现金及产品总价值超过1685万人民币(其中685万元人民币现金,价值1000万元人民币产品)。

23.2008年9月20日,第六届中国食品安全年会上,公司荣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等机构颁发的2008年度“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称号。这是公司自2003年起,连续六年在中国食品安全年会上获得此项殊荣。

24.2008年9月22日,公司新会生产基地二期工程暨中草药园奠基仪式在公司生产基地隆重举行。生产基地二期工程、中草药园共投资1.38亿元,预计于2009年内建成。二期工程规划产能将达80亿元,加上原有的首期工程,建成后生产基地总年产能将超百亿元。

25.2008年10月10日,无限极在行业内首次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09年3月,无限极发布了《2008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26.2008年10月12日,在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医药科普高层论坛暨“全国中医药科普双百明星”表彰大会上,公司以“养生文化进万家”活动模式被评为“全国优秀中医健康俱乐部”;六名业务精英被评为“全国优秀中医健康信使”。

27.2008年11月20日,中国商业科技领先媒体《信息周刊》发布了“2008年中国商业科技100强”研究报告白皮书。无限极(中国)连续三年榜上有名,今年排名第9位,居直销行业第一位。28.2008年12月,公司透过“思利及人基金”向地震灾区捐赠62500册《地震灾后心理救助手册》。29.2008年12月,无限极被认定为“国家高新科技企业”,肯定了无限极在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专业技术、研发团队、研发投入、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以及研发组织管理水平方面的实力。

30.2009年3月22日,无限极启动使命升级与品牌国际化战略,公司名称、事业名称、品牌名称统一为“无限极”,新无限极标志启用,成立中国区,并宣布首批国际市场。

31.2009年6月6日,李惠森董事长被评为“2009中国企业最具创新力十大领军人物”。32.2009年7月16日,无限极被中华慈善总会评为“中华慈善突出贡献(企业)奖”。33.2009年8月4日,“无限极中心”正式揭牌,将成为李锦记健康产品集团和无限极(中国)总部。

第二篇:档案征文:档案见证历史发展

档案见证历史发展

历史悄然溜走,时光不再倒流。每当翻阅一卷卷沉睡在档案库房里的文书档案时,我都不由感叹,时代的记忆,历史的变迁都定格在尘封的档案之中,它像一位孤独的老人在默默地向我们讲述着过去的事情。

这是一卷1950年1月的文书档案。其纸张薄如蝉翼,轻盈而透明,自右向左竖排的细小文字,整齐而规范。一页一页地翻阅它,如抚摸着柔软的丝绸在与历史老人对话。这种由蜡纸刻制而成的案卷,是时代的产物。新中国刚刚成立时,百废待兴,印刷技术落后,打字机也很少见,政府机关的公文仍旧用蜡纸刻印。那时候,人们要印刷文件,必须先刻钢板再油印,需要钢板、铁笔、蜡纸和油印机等工具。工序分刻字和印刷两个部分。刻字就是把蜡纸铺在钢板上,用铁笔将要印刷的文字刻在蜡纸上。钢板是统一制成的条形螺纹钢板,长约35厘米、宽约8厘米,有单面的,也有双面的,双面的就是一面直纹,一面斜纹;刻写用的铁笔构造其实很简单,钢针做的笔头加上塑料或木料做的笔管;蜡纸是生产厂家用油蜡材料制成的纸,纸质光滑透明,分通用格、田字格等,一般文字材料多用通用格纸。印刷就是将刻好的蜡纸铺在白纸上,均匀地涂上油墨,用刮刀刮页面或者用滚子滚压页面,油墨就透过刻出来的笔迹,印在白纸上了。可见,当时印发一个文件,要先刻板,后油印,再装订,除了少数由蜡纸刻印之外,机关的公文材料大部分依靠手写。我们今天看到的各类文书档案,字迹工整,密密麻麻,不知当时耗费了工作人员多少个日日夜夜?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馆藏文书档案开始出现少量打字机打印的文件,它们也见证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粮、油和蔬菜等极度缺乏,对人民群众的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而这种影响在馆藏文书档案上也有所体现。1960年,为响应节约号召,机关公文用纸改成了粗糙的生纸,厚而硬,表面凹凸不平,植物纤维清晰可见,沉甸甸的一卷档案其实并没有多少张纸,与20世纪50年代初薄如蝉翼的机关公文用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今,再次翻阅当时的那些文书档案,仍让我心情难以平静,也促使我思考。历史已经化作云烟,消失在茫茫天地间,但沉痛的教训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吸取,在推进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

20世纪70年代,国家的总体经济状况比20世纪60年代有了改善,反映到馆藏文书档案上,就是这个时期形成的文书档案基本没有了蜡纸刻印的文件,主要是打字机打印和手写的文件,粗糙的生纸消失得无影无踪,印刷用纸白而细腻,手写用的信纸印刷质量上乘,这说明国家的纸张生产工艺水平已大幅度提高。

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进入了大发展时期。这个时间段形成的文书档案,就是由初期的打字机打印文件,逐步过渡到针式打印机打印的文件,说明计算机和针式打印机开始进入政府机关,信息技术开始进入公文办公领域,并发挥积极作用。到20世纪90年代初,部分文书档案已经是由激光打印机取代针式打印机打印而成,非常美观规范。

如今,为适应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以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开始了区域档案信息一体化建设,将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与政务内网对接,逐步实现了文书在线收集、整理和归档,并迎来电子文书档案的新时代。

历史无声,档案有痕。每一件文书档案都保留着新中国的记忆,见证着新中国的发展变迁;每一件文书档案的背后,也都有着讲述不完的故事,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奋力前行。

第三篇:成就事业者十大必备素质

成就事业者十大必备素质 2006-8-18

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要取得大成功,要成就一番真正的大事业,其难度和必然迟早遭遇到挑战,远远超乎台下围观者的想象。我对上百名世界一流或伟大的成功人士(科学家、企业家、思想家、政治家、艺术家)的成功过程及其成功要素进行了一些研究之后,发现成功的途径虽然千差万别,但成功内质却异构同质,其中许多决定性要素却是基本一致的。这意味着,人生的成功其实有着可以学习和遵循的方法。一个智力智力正常的人,只要遵循历史上许多杰出、伟大人物的成功方法,并且愿意为之付出艰苦的努力,同样可以成就一番事业。

许多没有取得成就甚至没有真正去努力的人,总是把自己个人的失败归因于外部环境条件的不匹配不成熟;但事实却是--在同样的环境下,同样起点甚至起点更差的人却难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环境当然影响环境中的每个人的成长,但杰出的人却并不被环境所限,而是超越环境限制,获得令人惊异的成长。原因何在?原因在于:成功者与失败者对待自己和环境的态度、调适自己与环境的关系的出发点不一样。成功者充分利用环境中的所有因素包括不利因素,将其化作对自己磨练成长的有利因素,敢于取舍,甚至在某些方面做出巨大牺牲,集中所有力量,专心追求自己的目标,从而形成了聚焦效应和压力转化为动力的能量守恒转化效应。失败者则安于现状,完全被环境所限制甚至塑造,丧失了自身应有的能动性,其结果必然是平平凡凡,消磨于环境遏制牢笼之间。

我最近总结所研究过的上百名成功人士的成功规律,发现成功人士必然具备以下十大要素当中的绝大部分优点。我们要牢记的是,成功并不是成功自己找上门来,成功是成功人士历尽艰辛,用智慧和踏实的劳动,克服困难,逐渐创造出来的,创造的过程同时也是成就一个人自身的过程,人自身成功到什么程度,事业就能成功到什么程度。

一、很强的目的性或目标性

中国人爱把它叫做志向,立志,其实质是有很清晰的工作、奋斗目标。我最近有个很大的启发,就是凡事都要围绕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去做事,凡是无益于达成自己目标的事情少做甚至坚决不做,即无论在工作、生活上,绝不做无用功。因为无用功表面看都是有用的东西,但其实对于实现目标劳而无功,徒然浪费表情和时间,成了反作用。

凡是成功的人,做人做事都有很强的目的性,目标十分明确坚定。想想毛泽东、拿破仑、牛顿、居里夫人、爱迪生、老福特吧,这些人很清楚自己要达到什么目标,然后就埋头苦干,在工作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做事目的性不强的人必然浪费时间,而时间是成功者所能拥有的最大财富资源之一,时间和精力对于成功者来说,都是浪费不起的,所以鲁迅说,浪费别人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

二、很强的意志力或者信念

顽强的意志力,耐心耐力,对于自己所选择的目标及工作过程的价值的信念,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功之路可以走多远。成就一番伟业,需要经历一个相对漫长的连

续奋斗的时期,其间会遇到许多原本局外人意想不到的困难,推进一个事业,需要长年累月大量地劳动。没有一项事业是一蹴而就,象外人眼里那么轻松愉快地可以完成的。

这种长期的艰苦劳动,对于许多意志薄弱的凡人来说,是一件生命不能承受的重负,但对于成功者来说,这恰恰是乐趣的来源。成功者则往往乐此不疲,在为事业奋斗的过程和所获得的点滴成果当中,获得无上的荣耀和幸福感。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自己就是这一理论的最好榜样,他自我评价“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可算是现代热门的终生学习理论的中国鼻祖了。

需要指出的是,意志力、耐力往往与信念有关。没有信念或信念不坚定,是不可能产生定向作用的意志力和耐力的。一个人只有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自己的努力是有价值的,自己的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他的意志力、耐力才能长期保持甚至自觉强化在某些方向上。我本人于此感受颇深,每当事业遇到障碍,人生成长出现困惑的时候,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念,可以帮助我们坚定意志,确认工作及自我人生价值,从而获得心理、精神能量补充,重新焕发出活力和更大生机。

三、很强的抗高压能力

成功者与失败者的最大差异还表现在抗压能力上。成就事业必然需要时时面临许多困难,更多时候还可能长期处于逆境当中,即使事业初步成功之后,成功者仍然面临事业发展过程当中新的困难,人生成功的过程,其实质就是一个人不断鼓舞自己,竭力克服困难,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压力是与成功过程相伴的一个伴随因素。有无能力抵抗来自环境、他人及自己内在的心理、生理压力,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现代心理学发明了情商概念,又发明了“逆商”概念,情商和逆商本质上都是化解内外压力的重要能力。缺乏逆商,任何的人类进步都是难以想象的。

尤其关键的是,成功者往往会比一般人面对更大的压力。一个人所要达到的目标越高,他所要完成的工作就越多;他所要完成的工作越多,他所要面对的困难就越大越多;他所要面对的困难就越大越多,他就必须具备更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资源的能力和面对更大更深层次的压力。可以这么说,一个人所能抵抗的压力有多大,他的心理能量就有多大,他的事业空间和可能成就就有多大,抗压能力与一个人的成功程度完全成正比。

四、全力以赴的精神和工作方法

成功者做事均遵循全力以赴的工作精神及工作方法。成功者做事,必事先考虑其可行性,可能代价,投入资源及产出比例,失败的必然及可能风险。在思考清楚这一切之后,一旦做出决定,此事应该做,马上开始着手一项新的工作。而且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一旦投入,必全身心投入,对于结果更是志在必得。否则,他们就宁愿放弃不做。成功者都不约而同地严格禁止自己做那些表面有用其实劳无无功的事务。

全力以赴不仅意味着拼命工作,而且还意味满怀热情地克服自身的劣势因素。事实上,包括成功人士在内,每个人都有自己不足的方面,但成功者却通过全力以

赴的工作精神,较为成功地克服或化解了自身存在的劣势。具体方法就是:客观看待并清醒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采取行动立即加强劣势方面的学习及与他人合作,最关键的一点是漠视甚至完全消除劣势给自己造成的心理压力,以更从容、自信、严谨、专业的态度来倍加努力地开展工作。不受自己存在的劣势所困扰,就能够更有效地发挥优势,提升整体工作水平,更益于成功。

五、克制力及极强的自信心

成功者都具备极强的自我克制能力。人的天赋、时间、精力、能力都不可能是无限的,成功者知道要成功应当怎么对自我资源进行严格管理。一个人只有将自己所有的智慧、精力、时间集中往自己确定的某个目标、某项事业上使用,才能发挥自我资源的最大效益。而集中就意味着有所为有所不为,就意味着需要克制自己某些方面的欲望和天性,需要有计划地履行甚至重造自己,根据事业的需要,将自己打造成成一个适合于开创自己事业的那一类人,而不是顺其自然,对自己放任自流,缺乏管理。

近年来,我越来越意识到人是逼出来的。成功者不但接受外界正向的逼迫,同时也接受外界负面的逼迫;不仅迎接外界的逼迫,而且有意识地给自己增加负荷,不管有没有外界因素逼迫自己,都始终如一地自己逼迫自己。所谓逼迫,也就是极大地自我克制,迫使自己往事业所需要的方向奔跑汇集。人之所以能成为他想成为的人,象我说的,成为一个完全可自我塑造、自我生成的动物,就是因为他克制了自己,也就同时修炼了自己。

李白说“天生我才必有用”,表达了许多成功人士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正心声:成功者与失败者相比,更怀有对于自我奋斗、自我价值的强烈自信心。正常正确的自信心建立在对于自己能力素质及预期目标、实现目标方法的理性研究上,是知行合一的实践理性,而不是臆想,或仅仅是美好善良的愿望而已。自信心是成功者所有心理能量积聚的根基。没有了自信,龙飞凤舞就会变成蛇影鸡形,再大的才能和能量失去点火器,形同虚设而已。

六、高标准要求自己

成功者都时时对自己提出工作事业发展上的高要求,只要自己能够做得更多更好的事情,成功者对于自己已取得的成绩永不满足。人必须自己对自己先提出超过客户、上级、事业本身所期望的工作要求,才能获得更多的认同与他人支持,也才有可能取得令人惊喜的成绩。成功者永远主动地做足自己应该做的所有工作,并且预先自己自动提高工作要求,让人感觉到他做得“永远比你期望的多一点点”。这样一种工作的自我期许和要求,在工作方向和方法正确的情况下,自然会产生更令人振奋的工作成果。

高标准要求自己的成功者,都以自己从事的工作及自己所能取得的卓越工作成果为乐,艰苦的工作过程是辛劳的,但成功者自能从工作的快速进展和他人赞许的反馈中获得正面的自我激励。正如一些成功者所说,成功者必须自己是自己的“发动机”,成功者发动别人,但更重要的是要先发动好自己。没有内在的动力的人们就会惰怠,难以发挥出自己本来的能力和工作水平,本可完全到手的成功就会与之失之交臂。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差异也在于是否真正高标准要求自己了没有,在于有

没有按照高标准去真正努力。

七、追求效果或结果导向

成功者苦苦甚至死死追求一个他想要的结果,成功者做事凡事必须有个结果。这一优秀品质促使他关注事业过程,但不为过程而过程,而是为结果而关注过程。成功者把过程当作达成结果的一种方法来看待,因而对于过程的作用和效益非常敏感,从而避免了普通人只关注过程而产生的过程形式主义,过程的目的是一定要有一个结果,没有结果或产生不了结果的过程是浪费,对于成功没有任何意义。成功者关注结果,因此无论他们表面上看是什么倾向,但其骨子里都是实用主义。实用主义的准确意思是:做的事必须带来实际有用的东西。理论家有理论家的实用主义,企业家有企业家的实用主义。研究相对论的爱因斯坦有他自己的实用目标。一个诗人也有他自己的实用主义,成功者必须实用主义。但关注结果并不意味着不讲过程,事实上,所有成功者都是过程管理的高手,他们具有既关注过程又关注结果的完整视野。

八、专业与精简化方法

专、精亦是成功者的一个重要特征。专,专业指用专业的理念,专业的态度,专业的工具,专业的方法,专业的行为,专业的人员,从事专业的工作。大量的成功者在开创一项事业时,在某其事业的领域并非专家,但他们学习能力非常强,他们将通过高度忘我的学习,很快会将自己培养成自己行业、专业的专家,从而对事关本事业成败的全过程及关键因素一目了然,成竹在胸。从而极大地避免了因操作不当而导致工作、事业失败的风险。

精,精简指所有的工作方法、步骤都应当尽量精当简易。《易经》有云:“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文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就道出了简易对于确保事业成功的重要性。精简是一种理念和行事风格,精简亦有助于体现并提升专业工作效率。

专与精,前者需要“举轻若重”,工作、事业上的事无小事,全部需要认真仔细地落实;后者需要“举重若轻”,无论多么复杂繁琐之事,均应该尽量简单容易化去分解操作,行难于易,难者亦易矣。两者一结合,就构成了以效果为导向的“思考繁密、操作简易”的工作方法。光是周密谋划或光是强势执行都无法达成最佳效果。

九、克服狭隘的自尊心

成功者做事容易进入忘我状态,达到忘我境界,集中全副精力于解决工作、事业面临的问题。成功者是典型的问题解决导向型人才,而非时时关注自我权威、自己面子是否受到影响的自我中心者。事实上,克服“自尊心”意味着最大程度地全方位地开放自我,吸纳他人的信息、智慧,与他人共鸣,从而摆脱“我执”的“小我”,达到集成智慧的“大我”,形成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大视野、大信息,大头脑、大心灵、大决心、大智慧”。

克服狭隘的“自尊心”意味着个人情绪及个人私见上的巨大突破。成功者都有

意识地克服自我,特别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以不断超越自我为荣,事业成功有如源头活水,水到渠成,不足为奇。高山不让碎石,大海不拒细流,成功者突破自我的结果是心智的成熟和事业空间的倍增。

十、永不枯竭的行动力量

成功者不同于失败者的又一特征是他们深知----思、知、言、行四者之间的关系。想了、思考了并不代表想清楚了、知道了,想清楚了、知道了并不一定要说出来,说出来了、说了很多次了也并不代表我们真的做了、真正地行动了。思与知是两回事,知与行是两回事,言与行也是两回事。思是必要的,知也是必要的,言也是可以的,但行则是必须的。思要认真仔细地思(分析思考、规划谋划),知要深入细致地知(明白全体、局部和关键点),言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言(工作事业不是炫耀口技),行要脚踏实地、快速认真地行。

想到了不代表做到了,说到了也不代表做到了,而工作、事业的成果只有通过“实行”才能获得。成功者都是想好了再说,想好了就做,所有工作成果都只能是做出来的,越是巨大的工作成果越是努力付出做出来的,而且一旦做了就还必须做对做正做好,做了不好好做或者做不好,还不如不做。超强的行动意志和行动力是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的巨大区别之一。

第四篇:革命英雄事迹与改革开放十大成就

革命英雄事迹

40多年来,邱少云的英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然而,人们却不知道,这样一位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英雄,却差点成了无名英雄。次日中午时分,敌人向潜伏区打来几发燃烧弹,烈火烧着邱少云的衣服、鞋袜,直至烧遍他的全身,可他至死都是一动不动。

第五篇:十一五电力工业发展成就

——“十一五”电力工业发展成就斐然

“十一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电力企业以国家大局为重,克服电价调整不到位、行业亏损的困难,积极落实国家能源战略,加快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实现了电力工业持续快速发展,每年新增装机均在1亿千瓦左右,建成了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和±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为保障我国“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加快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我国电力工业正从大机组、超高压、西电东送、全国联网的发展阶段,向绿色发电、特高压、智能电网的发展新阶段转变。

电力工业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目前,我国电网规模已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发电装机容量继续位列世界第二,长期困扰我国的电力供应不足矛盾得到缓解,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资源配置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基本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用电需要。

发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2009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8.74亿千瓦,预计2010年底将达到 9.5 亿千瓦左右,其中水电2.1亿千瓦(含抽水蓄能),火电7亿千瓦,核电1081万千瓦,风电等其他电源3000万千瓦左右。“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2.9%,“十一五”时期新增装机容量是“十五”时期新增装机容量的2.19倍。

电网发展实现重大突破。电网电压等级不断提升,特高压从无到有,750千伏基本成网,各级电网发展协调推进。2009年底全国110(66)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达到82万公里、变电容量达到28.9亿千伏安,预计2010年底,全国110(66)千伏及以上线路将达到87万公里,变电容量达到31亿千伏安,“十一五”期间输电线路长度和变电容量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8.1%和14.6%,“十一五”时期新增输电线路长度是“十五”时期新增输电线路长度的1.21倍,“十一五”时期新增变电容量是“十五”时期新增变电容量的1.95倍。

用电水平明显提高。2009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66万亿千瓦时,预计2010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4.17万亿千瓦时左右,“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1.0%左右。(人均用电量从2005年的1894千瓦时/人年,提升到2010年的3100千瓦时/人年左右。)

电力供需紧张局面基本缓解。目前,电力供应能力总体较为充裕,除局部地区受电煤供应紧张、水库来水偏枯等随机性因素影响,出现个别时段电力供应偏紧外,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个别省区略有富余。发电设备利用小时由2005年的5425小时下降到2009年的4546小时,火电设备利用小时由2005年的5865小时下降到2009年的4865小时,基本扭转了“十五”末期电力供需紧张的局面。

电源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

积极发展水电、核电、风电等绿色发电,加大小火电机组关停力度,加快水电、煤电等大型电源基地的开发建设,电源结构和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

绿色发电比重进一步提高。在2010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9.5 亿千瓦中,煤电占总容量的比重由2005年的72.8%,下降到2010年的68%,风电装机容量连续五年翻倍增长,水电装机容量、核电在建规模均居世界第一位,包括水电、核电以及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在内的绿色发电装机容量所占比重由2005年的24.2%,上升到2010年的26.7%。2010年绿色能源发电量将达到8800亿千瓦时,比2005年4600亿千瓦时增加91%,绿色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由2005年的18.5%上升到2010年的21.1%。

火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稳步提高。落实国家“上大压小”政策,加快小火电机组关停,“十一五”期间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超过7000万千瓦,提前一年半完成国家“十一五”关停小火电机组5000万千瓦任务。2009年底,全国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比重达到65.2%,建成投产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机组21台,成为世界拥有超超临界机组最多的国家,火电平均单机容量由2005年的5.68万千瓦提高到2010年的10.5万千瓦。

地区布局进一步优化。西部和北部能源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快,东部沿海地区发电装机增速下降。“十一五”前四年,能源资源丰富的西北、华中、华北地区的装机容量分别增长了63%、45%、42%,华东地区仅增长24%,电源地区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

电网优化配置资源能力明显提高

特高压、跨大区电网、区域和省级电网主网架、城乡配电网建设统筹推进,电网结构得到改善,电网资源配置能力不足和“卡脖子”问题得到缓解,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不断提高。

跨大区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明显提高。“十一五”期间,建设和投产了西北华中直流背靠背联网、东北华北直流背靠背联网、(四川)德阳~(陕西)宝鸡±500千伏直流、宁(夏)东(部)~山东±660千伏直流、(内蒙)呼盟~辽宁±500千伏直流、新疆与西北750千伏联网等一批跨区电网工程。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取得重大突破,晋东南~(湖北)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顺利投产,并保持安全稳定运行超过一年,云(南)广(东)、(四川)向(家坝)上(海)特高压直流工程建成投产,(四川)锦屏~(江苏)苏南特高压直流工程全面开工建设。2009年底,全国跨区电力交换能力超过2500万千瓦,全年跨区交易电量1213亿千瓦时,比2005年增长51.1%。

各网省主网架结构得到加强与完善。华北、华东、华中、东北电网500、220千伏电网协调发展。西北电网750千伏主网架初步形成。南方电网建成贵广第二回±500千伏直流、(贵州)施秉~(广东)贤令山500千伏交流等跨省电网工程,建成海南~广东500千伏交流海底电缆,实现海南与主网联网。“十一五”前四年,我国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累计达到15.91万公里,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8.52亿千伏安。2009年底,全国500千伏线路长度达到12.19万公里,变电容量6.4亿千伏安;220千伏线路长度25.36万公里,变电容量10.35亿千伏安。华北、华中、华东和东北区域电网以及南方电网500千伏线路规模分别达到2.70万公里、3.17万公里、2.24万公里、1.15万公里和1.59万公里,西北电网330千伏及750千伏线路规模达到2.19万公里。各省(区、市)主网网架结构得到进一步加强,容载比有较大提高,供电能力大大增强。

城乡电网供电可靠性进一步提高。通过加快城乡电网建设和改造,城乡电网供电能力显著增强,供电可靠率大大提高。(城市和农村用户供电可靠率分别从2005年的99.766%和99.393%提高到2009年的99.896%和99.694%。)

绿色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积极发展绿色电力,加快小火电机组关停,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极大减轻了电力建设、生产和供应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能源节约效果显著。“十一五”前四年,依靠电源结构调整和能效提高,累计节约3.91亿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69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837万吨。

绿色能源替代效果显著。“十一五”前四年我国新增绿色能源发电量累计达到5337亿千瓦时,相应减少煤炭消耗1.85亿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59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96万吨。(“十一五”前四年因全国供电煤耗下降累计节约标煤1.92亿吨,减排二氧化碳4.76亿吨,减排二氧化硫411万吨。)

供电煤耗进一步下降。预计2010年平均供电煤耗较2005年下降32克/千瓦时,达到338克/千瓦时,低于美国(356克/千瓦时)、澳大利亚(360克/千瓦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电网线损显著下降。电网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线路损失明显下降,2009年全国电网线损率6.72%,低于英国(8.11%)、加拿大(8.1%)、澳大利亚(6.22%),高于美国(6.52%)、日本(4.81%)、韩国(3.78%),比2005年下降了0.49个百分点,累计节约电量399亿千瓦时,相应节约标煤1384万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碳3432万吨,减排二氧化硫30万吨。

污染物排放大幅降低。电力行业严格按照国家排放标准,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2009年各项环保指标均提前超额完成 国家“十一五”计划目标要求,为全国实现“十一五”减排目标做出了突出贡献。与2005年相比,2009年排放总量和单位发电量排放量均显著下降,二氧化硫排放总量948万吨、下降27.1%,单位发电量排放量3.2克/千瓦时、下降50%;氮氧化物排放总量860万吨、增加17.7%,单位发电量排放量2.88克/千瓦时、下降19.5%;烟尘排放量315万吨、下降12.5%,单位发电量排放量1.0克/千瓦时、下降44.4%。(2009年脱硫机组装机容量达到4.7亿千瓦,占全部煤电机组的比例达到76%,较2005年提高59个百分点;在容量增加66.6%、发电量增加46.3%的情况下,行业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比例却下降到42.8%,降低了8.2个百分点。)

电力技术装备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十一五”以来,我国发电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和突破,在机组容量、参数、效率、环保性能、节水等技术指标上不断突破和提高。超超临界机组推广应用,大型空冷、循环流化床、脱硫脱硝等先进技术逐步推广。核电技术装备自主化不断实现重大突破,第三代核电站已开工建设。70万千瓦级水电机组实现国产化,大坝施工、大型水电机组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运行等技术走在了世界前列。风电、太阳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通过引进和吸收得到进一步提高。

特高压技术在系统分析、工程设计、施工调试、主设备研制等多项关键技术和设备制造上取得重大突破并实际应用,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以先进电力电子技术为基础的直流输电、灵活交流输电技术装备实现国产化,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塔双回、紧凑型线路、大截面耐热导线、大容量变压器、钢管塔等新技术、新成果得到广泛应用。

体制和机制创新取得进展 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电力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成立了国家能源局,统筹电力发展的规划、政策管理。电力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提出了农村电力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意见,开展了大用户直购电交易试点工作,推进了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工作。

电力企业重组和上下游一体化经营取得突破,相关发电企业积极拓展业务,煤电联营取得重大进展。

电力行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各企业充分发挥集团整体优势,优化配置内部资源,创新管理模式,积极推进电力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压缩管理费用、控制非生产性投资、规范用工管理等措施,在物价明显上涨的情况下,有效控制了电力工程造价。辅业企业市场意识和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

电力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自2005年起,电力企业陆续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努力将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根植于企业的日常运营之中。

面对我国煤炭价格快速上涨的局面,电力企业服从国家大局,克服煤炭价格上涨造成企业严重亏损的困难,坚持生产和供应,保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用电需求。

电力企业响应国家发展清洁能源的号召,认真贯彻《可再生能源法》,积极开展风电、太阳能等绿色电力的建设、消纳工作,成为促进我国新能源发展的主力军。具有防洪、航运等功能的水电站取得显著社会效益。

积极实施“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战略,推动农村电力发展,自2006年以来,累计解决了167万无电户的用电问题,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在南方抗冰抢险,四川汶川、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世博会保电等重大任务中,电力企业圆满完成了电力保障任务,为我国夺取抗灾胜利、经济稳定发展和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做出了突出贡献。长期支持西部开发建设,圆满完成援藏、援疆、援青任务。

国际合作取得积极成效

电力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国际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展。加强与周边国家电力合作,实现能源资源优势互补,跨国电力交易进一步增加,2009年我国从周边国家输入电力达到23.8亿千瓦时,向周边国家输出电力达到41.7亿千瓦时。电力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推进扩大国外电力项目施工、建设监理的基础上,竞标运营菲律宾国家输电网,投资建设或并购包括部分发达国家在内的煤矿和电力项目。

虽然“十一五”期间电力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今后发展中还应进一步加强电力工业统一规划,建立科学合理的电价机制,提高绿色发电比重,提高电力资源配置能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才能增强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重要的支撑。

下载十大成就,见证“二五”发展(共五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十大成就,见证“二五”发展(共五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校发展成就[最终版]

    2008年学校发展成就回顾 2008年学校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转变作风,改进学风,牢固树立育人至上、学术至上的理念,开拓创新,奋发进......

    发展成就[共五篇]

    (一)由一个受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势力控制的半殖民地国家,变成完全独立、拥有主权完整和民族尊严的自主国家。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实现国家独立,成为中华民族仁人......

    感受发展历程,见证创业辉煌

    感受发展历程,见证创业辉煌 -----读《方圆集团志》有感近日,有幸拜读了《方圆集团志》,激动不已,四十二年卓绝奋斗历史细节,犹在眼前一幕幕浮现,使我感慨万千,抚案沉思。方圆发展......

    中考优异成绩见证发展新成果

    中考优异成绩见证发展新成果 三、2010届毕业班工作的经验与不足。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把毕业班教学工作放在全校教学工作的首位。毕业班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见证卫生医疗事业改革发展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m 9 30年光阴荏苒,30年沧海桑田。从1978年到,鄂尔多斯卫生事业与全市经济、社会同步走过了波澜壮阔的辉煌历程,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健......

    见证卫生医疗事业改革发展

    30年光阴荏苒,30年沧海桑田。从1978年到,鄂尔多斯卫生事业与全市经济、社会同步走过了波澜壮阔的辉煌历程,并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健康鄂尔多斯”卫生行动计划的全面实施,把我......

    卓越发展、成就自我 演讲稿

    卓越成长,成就自我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七年级23班的陈佳艺。今天,站在这里给大家演讲,其实只有一个目的。我要和其他几位同学一起竞争三好学生,我要用我的演讲......

    电力发展十一五成就总结

    ——“十一五”电力工业发展成就斐然 “十一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电力企业以国家大局为重,克服电价调整不到位、行业亏损的困难,积极落实国家能源战略,加快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