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在工会工作中的应用
论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在工会工作中的应用
南昌航空大学 易申波
内容提要: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包括助人自助的理念、尊重和平等的理念以及服务的理念,社会工作的三大基本方法是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本文从工会工作的基本内涵与本质及其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出发,主张将社会工作的价值和专业方法引入工会工作以更好地发挥工会为职工服务的作用。
关键词:社会工作 价值 方法 工会工作
近年来,高校教师的生存状况广受关注。由于工作、生活、科研条件、学术环境等各方面的压力,部分教师产生了心理和行为偏差的问题,甚至有个别自杀的案例发生。这种问题的发生,凸显了传统工会工作的不足,急需引起我们工会工作者的重视。本文主张将社会工作的理念和专业方法引入工会工作,从而更好地发挥工会为职工服务的作用。
一、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引入工会工作的必要性
1、工会工作的内涵与实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制度和经济关系、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会员和职工权益的代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工会工作的基本内涵就是在坚持党的领导、围绕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服务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的前提下,通过开展相关活动和采取相关措施来改善职工福利,改善职工的幸福感,进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实现这一目标,工会工作必须从对每一个具体的职工的尊重和关怀入手。所以简单来说,工会工作的实质是尊重职工,关心职工,维护职工权益,改善职工福利。
2、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引入工会工作的必要性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工会作为维护和谐的劳资关系、构建和谐组织的重要载体,应依法保障职工合法权益,通过尊重职工、关怀职工、改善职工福利来调动和发挥好职工的积极性。然而,目前我国工会工作的现实状况与理想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工会的作用和地位受到许多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工会在组织中地位低下,难以受到党政领导的重视,不能够有效开展工作;其次是民主管理工作不到位,主要表现为组织管理者的认识上不到位、工会工作公开的力度不到位等;再次是工会工作者队伍素质有待提高,部分工会工作者政治理论素质和专业知识不适应时代发展、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不适应员工需要、思想境界和精神状态不适应工会性质等,并且没有受到过专业的工会工作培训;最后是工作方法落后,不能适应新时代职工服务的需要。只有突破原有的工作态度与工作模式,更新观念,以职工为本,不断创新和丰富工作内容与技巧,才能真正实现工会工作的应有地位与作用,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需要。通过将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与方法引入工会工作,将有助于达成上述目标。
二、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法
1、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
社会工作是一种将社会工作者、服务对象、问题、资源、社会环境等因素连接起来,并进行有效配合以解决问题的活动。作为一门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专业,它通过解决人的实际困难而推动社会进步并造福人类。在社会工作的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理念,即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这一理念根植于社会工作的理论:对人的尊重,相信人有独特的个性,坚持人有自我改变、成长和不断进步的能力。由此引申出社会工作的三个基本理念:助人自助的理念、尊重和平等的理念、服务的理念。
社会工作者认为,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潜能,社会工作者通过帮助正常生活中遇到困难的人、弱势群体等对象,动员社会资源对他们进行援助,激发被帮助者内在的潜能,让他们走出困境。这是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社会工作要求尊重当事人,工作者和案主之间是平等的关系,人格上的地位是一样的。这是社会工作尊重和平等的理念,它是社会工作者助人的前提。社会工作在本质上是服务性的,其基本任务只能是对有困难、有需求者提供有效服务,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以便正常生活和发展。这是社会工作的服务的理念。
2、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 王思彬将社会工作方法区分为微观和宏观方法。前者包括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后者包括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和社会政策。而从直接方法和间接方法的划分来看,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属于直接方法,社会工作行政和社会政策属于间接方法。工会工作可以借鉴三大直接方法。
个案工作是指利用专业方法,帮助单个个人或家庭,通过消除各种焦虑情绪以增强其介入实际生活的能力,协调其人际关系。个案工作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的支持和服务,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
小组工作是一种以两个或以上的个人组成的小组为工作对象的社会工作方法,它主要由社会工作者通过有目的小组活动和组员间的互动,帮助小组成员共同参与集体互动,从中获得小组经验,处理个人、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问题,改变行为,恢复与发展社会功能,开发个人潜能,从而获得个人成长。它是处理社会关系困扰的一种常用方法或过程。
社区工作是以社区及其成员整体为对象的社会工作介入手法,通过组织成员有计划地参与集体行动,解决社区问题、满足社区需要。在参与过程中,让成员建立对社区的归属感,培养自助、互助和自决的精神,加强其社区参与及影响决策的能力和意识,发挥成员的潜能。
三、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在工会工作中的应用
1、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在工会工作中的应用
1)社会工作理念有助于工会建立尊重职工、关心职工和服务职工的正确态度和观念 首先,工会工作应该“以职工为本”。这要求广大工会工作者要深入职工当中,理解当前职工的切身需要,尊重职工的权利和尊严;关心和维护广大职工的利益,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同时相信职工的巨大潜能,在信任的基础上发挥职工的价值和潜能,激发职工的主动性创造性。其次,工会工作要着重职工的全面发展,助人自助,帮助广大职工团结起来,自己帮助自己。再次,工会工作要深入地结合职工所处的社会、文化、家庭、学校、组织的具体情境,结合广大职工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结合每个职工个体特殊的生理、心理、家庭以及社会和思想特征,实现广大职工认知、情绪、意志的整合,以实现工会工作团结与发展职工的根本目的。最后,借鉴社会工作“接纳”的伦理价值,工会工作要坚持不批判职工,对职工持接纳的态度。这要求工会要积极主动地理解广大职工的心理、生理和社会发展需要,充分理解与接纳广大职工自己的文化意识形态和生存风格,把职工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或个体,用信任去接纳和尊重不同职工的特点。
2)社会工作的三大基本方法对于工会工作有直接应用或参考价值 ① 个案工作方法在工会工作中有直接的应用价值
个案工作的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以及人本主义理论可以帮助工会工作者理解广大职工心理、社会以及文化现象形成的客观规律;其次,个案工作的心理及社会模式、危机干预模式、行为修正模式以及理性情绪等模式,可以为工会工作提供专业化的技术和手段支持;再次,个案工作的接案、资料收集、问题诊断以及工作计划、结案与评估的程序为工会工作提供了清晰的工作路径与程序;最后,个案工作的表达专注、复述、查证、鼓励及支持、邀请、澄清、对焦、摘要、提供资料、反映内容、反映感受、反映经验、建议、教育、自我批露、演绎、对质等技巧为工会工作提供了如何面对职工开展扶贫帮困、组织动员以及支持辅导服务的具体工作技术。个案工作方法在我国工会工作中的运用,具体表现为直接面对劳工或其家属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家庭治疗、经济援助与救济以及亲子关系的服务。工会工作者要经常针对职工的个人问题和家庭问题开展个别化的工作,如职工的忧郁、焦虑、自卑感、人际困扰、工作和生活困难、劳动纠纷、婚姻问题、家庭问题等。
② 小组工作方法也可以运用于工会工作
小组工作利用组员之间互动中的彼此分享、分担、支持、感化、教育,带来组员态度与行为的变化,工会工作者也可以利用各种职工组织形式的资源,适时引导职工参与,强化工会工作者的暗示,引领组织中的职工思想与文化向健康、积极、建设性的方向发展,实现工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小组工作方法在我国工会工作中的运用,具体表现为在面对具有共同问题的不同职工时,可以运用小组工作的方法,将他们组织起来,不定期地开展小组活动。职工可以在小组中通过小组互动与方案活动去思考问题、分享感受与经验,并共同计划、相互协调,利用小组的力量来共同解决问题。同时工会工作也可以利用小组工 作的方法与技巧,为职工组织、举办各种成长团体、学习团体和各种团体康乐活动、旅游活动、运动竞赛等综合性活动,让员工通过小组活动达到预防和改变行为偏差的效果,以增强组织凝聚力,提升工作绩效。
③ 社区工作方法对工会工作中也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社区工作方法在工会工作中的运用,旨在促使工会工作者利用社区工作充分挖掘社区的教育、文化、信息等各类资源,实现工会工作的社会化和开放性,寻找社区中存在的问题,组织职工关心社区、服务社区,通过志愿者和社会服务活动,树立服务社群,奉献社会的社会责任感。社区工作方法在我国工会工作中的运用,还表现为我国工会工作需要使用社区工作方法挖掘职工潜能,在以组织为依托的前提下,与社区保持密切的联系,引入社区有关健康、福利、休闲娱乐、教育等类的活动给职工,以更好地服务员工并解决他们的各种问题。同时,工会工作者还可以将组织工会视为一个功能的社区,利用这样一个功能社区去计划、协调、整合所有相关的员工协助方案,并积极参与社区各种公益事业的发展。
2、社会工作方法在工会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方式
上文主要探讨了社会工作三大方法在工会工作中予以应用的理论可能性,至于具体的应用方式则需要考虑各种现实条件如组织性质、组织规模、工作性质、员工特征等加以综合考虑。比较简单而又切实可靠的一种方式是,在每个工会或是部门工会设置专门的社工职位,职位数量可以根据前述具体条件来决定。工会专职社工应聘请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来担任,或者从工会内部选拔合适人选经过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再来担任。回到文章开篇提到的问题,若高校工会设置了专业社工,则工会在了解到个别教师因需求不满而产生心理和行为偏差的情况后,一方面可以将相应情况通过正规渠道和机制向主管部门反映并寻求解决工作、生活和科研条件等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由专业社工对其进行专业的心理疏导以缓解其心理压力和情绪上的焦虑,则既改善了高校职工的福利,也有利于和谐高校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何勇.海归讲师自杀敲响学术环境的警钟[EB/OL].人民网,2009年10月23日.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0246973.html [2]姚新章.关于我国工会的性质内涵、基本任务和发展思路[J].理论探索,2007,(2). [3]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王思斌.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工作[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5]王新文.引入社会工作理念创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江苏高教,2005.
作者简介:
易申波,男,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工会委员,讲师。
第二篇:论在民航工作中树立持续安全理念
论在民航工作中树立持续安全理念
李家祥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安全发展是科学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坚持安全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中国民航局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联系实际提出了持续安全的理念,要求全行业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持续安全理念,始终坚持安全发展,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努力推动民航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牢固树立持续安全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决定了在民航工作中必须牢固树立持续安全理念。牢固树立持续安全理念,坚持安全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科学发展内涵丰富,其中包括安全发展这个基本要素。安全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无论哪个行业、哪个领域,离开安全发展,就谈不上科学发展。对于民航工作来说,安全更具有直接而重大的意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民航工作的重点是安全。民航一旦发生飞行事故,常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社会影响重大。航空运输的特殊性对安全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航空安全是民航工作的重中之重。从世界范围看,各国无不高度重视航空安全。尤其是美国“9〃11”事件的发生,更使全方位的航空安全被提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航空运输是否安全,从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国家稳定、社会稳定的标志。因此,在民航工作中牢固树立持续安全理念,既富有行业特色,又突出了工作重点,抓住了主要矛盾。
民航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安全理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民航安全工作,也有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的问题。民航安全工作的全面,是指抓安全不能单打一,而要全面抓,既抓空中安全,也抓地面安全;既抓人员安全,也抓飞机、设备、设施安全;既抓日常行政管理安全,也抓空防安全。民航安全工作的协调,是指抓安全不能顾此失彼、厚此薄彼,而要着眼全局、考虑全面,无论商业航空还是通用航空,无论客机、货机还是专机、包机,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要全方位抓、下功夫抓,确保民航整个安全体系的协调和平衡。全面、协调抓安全,最终要体现到持续保证安全上。保证航空安全是一个长期目标和过程,航空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把安全责任铭记在心,把每一天、每一个航班、每一次飞行、每一次起落都当作新的开始,兢兢业业,尽职尽责,才能确保民航持续安全。坚持并实现持续安全是以人为本在航空工作中的集中体现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定不移地把航空安全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始终摆在第一位臵,坚持并实现持续安全,是以人为本在航空工作中的集中体现。持续安全理念,体现了对人民群众最大的爱心、责任心,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对生命安全的保障。人民群众选择航空出行,用户选择航空运输,体现了对民航业的高度信任。对民航业而言,这意味着莫大责任,也意味着重大考验。民航要不辜负人民群众的信任,经得起各种突发情况的考验,给人民群众提供最放心、最舒适、最便捷的服务,就必须要求民航业所有从业人员,无论是空勤人员还是地面指挥人员,无论是机务维护人员还是各类服务人员,都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牢固树立持续安全的理念。航空安全不仅事关乘客的根本利益,而且事关无数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的根本利益,社会影响巨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在安全工作上,就是要高度重视、一丝不苟、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做到长期地而不是阶段性地、持续地而不是断续地保证安全。做好安全工作的目的是为了人,而安全工作本身又要靠人来做。安全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在保证安全的链条上不能出现任何漏洞。安全工作无小事,越是细节越不能忽视;抓好安全工作也没有局外人,人人有份、人人有责。要实现持续安全的目标,就必须高度重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员工(包括乘客)的主体地位,尊重员工的创造精神。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增强,责任心加强,素质能力不断提高,聪明才智发挥出来,落实持续安全理念就有了可靠保证,保证持续安全就有了扎实基础。
牢固树立持续安全理念是为了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实现科学发展,离不开安全这个重要前提。在民航工作中牢固树立持续安全理念,实质上就是为了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
航空安全事关人心稳定、社会稳定以及和谐社会建设。人心稳定、社会稳定,是发展所必需的大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前提。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任何一个问题、一起事故、一宗案件处臵不当,都有可能成为矛盾的爆发点,造成人心和社会的不稳定,给党和政府带来麻烦,给人民利益带来损失。因此,为了维护稳定,为了营造一个有利于发展的社会环境,各行各业包括民航工作都必须从源头抓起,把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努力做到持续安全、长期安全。
航空安全是民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事关民航企业的发展壮大。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等,既是航空业发展壮大的标志,也是航空业发展壮大的条件。效率、信誉、形象、品牌、价格、服务等都是构成竞争力的要素,但其中最关键、最核心的还是安全。对于民用航空来说,安全牌是一张通行全世界的最有价值、最富吸引力的牌。很难想象,一家事故频发、安全没有保障的航空公司会有良好的形象和信誉,会有源源不断的客源,会有蒸蒸日上的发展。安全和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安全影响和制约发展,没有安全就没有发展,没有稳定、持续的安全就没有稳定、持续的发展;另一方面,发展又促进安全,民航业发展了、壮大了,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就有条件、有能力在诸如飞机装备、基础设施、技术手段、人才引进、人员培训、激励机制等事关安全的硬、软件方面加大投入,从而使得安全更有保障,更具科学性和可靠性。
实现安全发展关键在于振奋精神、真抓实干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持续安全理念,努力实现安全发展,需要上下一心、团结奋斗,拿出扎扎实实的行动。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保持好的精神状态。民航安全工作责任大、压力大、难度大。但是,工作中的困难和压力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应对挑战、把握机遇,可以锻炼队伍、考核干部、积累经验、推动发展。况且,难并非做不到,也不能当借口。关键在于抓安全和承担安全责任的人有没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没有自信心和进取心。一句话,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精神状态往往决定工作状态,决定安全形势。在安全形势好的时候,要居安思危,力戒盲目乐观,克服麻痹心理;在安全形势严峻的时候,要勇于接受挑战,力戒丧失信心,克服畏难情绪。只要把工作做到家,把握规律,方法得当,持续安全的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制定好的工作思路。工作思路正确与否至关重要。思路对了打胜仗,思路错了打败仗,没有思路打乱仗。为了制定正确的工作思路,就要坚持实事求是,就要加强调查研究,就要注意倾听群众意见,而不能无视客观规律,不能陷于心血来潮和主观臆测,不能靠“拍脑袋”决定重大问题。同时,要继续解放思想,大胆实践探索,不断创新安全工作的体制、机制和方法。过去,我们往往习惯于采取搞运动的方式抓安全,提出大战多少天,实现“安全月”、“安全年”一类的口号。这种做法追求的是阶段性安全目标,而不是持续安全目标。牢固树立持续安全理念,努力实现安全发展,需要采用新方法、新手段、新机制、新思路,需要勇于负责、敢担风险、舍得吃苦受累。实现持续安全,容不得懒人、庸人、糊涂人。
力戒浮躁,真抓实干,培养好的工作作风。目标有了,思路有了,还要抓好落实。某项事关安全的工作看起来做了,但是一般性地做了,还是高标准、高质量地做了?是按老套路、老办法做了,还是有创见、有新意地做了?是消极被动地做了,还是积极主动地做了?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是不等不靠不拖延、立即采取措施整改了,还是坐等观望、疲沓推诿、拖了很长时间才解决?这些都需要我们经常进行对照检查和深刻反思。改进作风、求真务实,一定要力戒浮躁。何谓浮躁?不是绞尽脑汁把工作做到极致,而是应付凑合一般化地做工作;不是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而是高高在上、刚愎自用、闭着眼睛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不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思路,而是吃老本、循老例、走老路;不是把心思用在学习、工作、安全监管上,而是热衷于迎来送往甚至沉湎于吃喝玩乐,这些都是浮躁的表现。浮躁是和持续安全理念所要求的工作作风格格不入的。只有戒除浮躁、真抓实干,坚持工作上的高标准、严要求,追求一等工作质量,争创一流工作业绩,才能为实现持续安全注入生机活力。严格执法,严明奖惩,创造好的工作绩效。无论哪个行业、哪个领域,凡是安全上发生问题,都有有规不依、有章不循、要求不严、监管不力、奖罚不明方面的原因。为了汲取以往发生安全问题的严重教训,政府职能部门必须切实履行职责,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不能有任何麻痹和松懈。安全工作永远需要一个“严”字。只有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执法、严明奖惩,真正将安全工作责任落到实处,才能实现持续安全,创造好的工作绩效,进而推动科学发展。
第三篇:论“忆苦思甜”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论“忆苦思甜”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佚名
(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 210094)
【摘 要】“忆苦思甜”曾经是我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但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这种方法受到冷落,很少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进行宣传和使用。本文拟以纪念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为契机,对我们党的“忆苦思甜”这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及其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可行性进行反思,并谈谈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创新应用这一方法,以更好地发挥这一方法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关键词】忆苦思甜,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应用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早就在中国绝迹的‘忆苦思甜’饭,目前却在美国的不少中小学校甚至幼儿园里大行其道,主要是为了让孩子懂得珍惜粮食,学会同情穷人。”
[ 1 ]
。这篇文章多少有点让笔者感到惊讶,并感慨于“忆苦思甜”曾经作为我们党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很好的方法,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传承。本文笔者拟以纪念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为契机,反思我们党的“忆苦思甜”这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及其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可行性,并谈谈如何在新的时期正确创新应用这一方法,以更好地发挥这一方法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一、“忆苦思甜”方法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实践
“忆苦思甜”作为我们党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是指我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种培养人们正确的国情观、历史观、发展观、生活观、价值观等的一种今昔比较教育方法和感受体验教育方法。
这种方法萌芽于我党早期的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但正式起源于我们党1947年冬至1948年夏在军队中开展的以“诉苦三查”(“诉苦”是指诉地主阶级给予劳动人民的剥削之苦,诉国民党反动派给予士兵群众的压迫之苦;“三查”是指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为核心的新式整军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诉苦”由一开始专门针对“解放战士”开展的教育方法,后来被发展成为我党在军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诉苦”本身就带来“忆苦思甜”的特点,通过“诉苦”所有战士都知道,他们几乎都出身贫寒,在家里受尽地主老财的欺负折磨,而且解放战士大部分都是被国民党抓丁抓过去的,都挨过国民党军官的耳光和皮靴,重的还挨过鞭 子,但在共产党的部队,不仅没挨过打,还经常受干部的照顾。经过诉苦和一对比,效果就出来了,解放战士的战斗积极性就上来了。
为了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后来的“诉苦”已不是简单的停留于“诉苦”,而是帮助战士挖苦根,使所有战士都认识到“总苦根是蒋介石”,只有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劳动人民才能彻底翻身。用“诉苦”的方法教育部队,是我党我军的一大创造。一位美国学者把它称之为“世界上任何一支军队都没有过的政治手段”。他认为,“这样的集体诉苦比指挥员或是政委的任何说话都更有感染力,这样的教育是绝对不可以低估的,更是任何人也模仿不到的,倘若蒋介石也让他的士兵起来诉苦,士兵恐怕会起来反抗他们的长官”
[ 2 ]
。经过“诉苦三查”这场大规模的整军运动,使人民解放军提高了军政素质,极大地增强了战斗力。从此,解放战争时期,军队就经常借用这种带有忆苦思甜特点的“诉苦”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军事作战动员,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党的“八大”,为配合土地改革运动、入朝志愿军的军事动员、提高企业职工的阶级觉悟和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党在全国继续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忆苦思甜活动,以加强全国人民的阶级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教育,同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刚刚经历解放,新旧社会对比强烈,人们确确实实感受到旧社会的“苦”和新社会的“甜”;其次,我们党在那时的威信很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很高,组织活动总体而言很能得到群众拥护;再次,人们受理想主义的教育,对未来充满激情与想象,因而“忆苦思甜”的教育方法能够使人们朝着理想的目标更加努力。
1957年党的“八届三中全会”至1976年“文革”结束,由于我们党的“左倾”思想的影响和毛泽东对国内主要矛盾的错误认识,“八大”通过的正确路线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党的“八届二次会议”上正式通过了错误的总路线、确立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问题的“左倾”理论,并在全国迅速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忆苦思甜成为我们党激发阶级仇恨、开展阶级斗争的重要手段。上世纪60年代初军队中开展了以“两忆三查”(忆阶级苦、民族苦,查立场、斗志、工作)为内容的忆苦思甜,取得了一定成效,培养了一批军队中的典型人物。但到文革当中,在严重“左倾”思想下开展的“全国人民学解放军”的过程中,全国范围内刮起了以“忆旧社会之苦,思新社会之甜”为内容的忆苦思甜风。
“文革”当中的“忆苦思甜”主要形式有三种,一是“开诉苦大会”,请苦大仇深者上台控诉旧社会的地主、资本家和外国侵略者,以激起群众对万恶的旧社会的无比仇恨及对幸福的新社会的无比热爱;二是“访贫问苦”,主要是学校,让学生几个人一组,随意走访某个乡村的某户人家,去请那些老人回忆解放前的苦;三是“吃忆苦餐”,让群众记住当年苦,莫忘今日甜。尽 管形式多样,但由于这一阶段的“忆苦思甜”过于政治化、形式化和泛滥成灾,而日趋成为政治的御用工具。甚至有时候,由于组织过程中的不严密性和走过场,使得忆苦思甜活动出现组织者预想不到的负面结果。比如有些地方在忆苦思甜大会上就出现了把三年自然灾害之苦与旧社会的阶级之苦相提并论,甚至说旧社会之苦不如三年自然灾害之苦的情况。这样的“忆苦思甜”大大削弱了其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文革”结束以后,“忆苦思甜”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与应用。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文革”当中教育者对于“忆苦思甜”方法不恰当的应用造成人们对这一方法的反感。但是,到了上世纪末,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不断走向富裕,然而人们的精神生活却日趋空虚,不少人生活在幸福生活中却感受不到幸福,于是有些人缺乏理想信仰和精神动力,意志消沉、精神颓废。也有些人在接受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同时,忘记了我们民族曾经遭受的屈辱和苦难,迷恋于糜烂的生活方式,造成挥霍浪费等。2000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指出:当前,很有必要在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在发展较快地区的干部群众中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简称“双思”)的教育活动。“双思”从本质上讲就是“忆苦思甜”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新的形势下的创新应用。
二、“忆苦思甜”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可行性分析
有人说,新时期应用“忆苦思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合时宜,“忆苦思甜”的方法已经过时。但是笔者认为,这种方法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大有继续继承、创新之必要。这种继承、创新既来自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的需要,而且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可以通过努力使“忆苦思甜”的方法向着科学性、有效性方向发展,并继续在实践中发挥它应有的教育作用。
(一)“忆苦思甜”符合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尽管这六十年我们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出现过一些失误,但总体而言,成绩是主要的,特别是我们党不断总结前进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地与进俱进,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立、实践、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形成了科学、可行、能够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体系,使得我们的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令世界感叹,甚至引起世界反华、排华分子的严重不安。妖魔化中国的“中国威胁论”的反华言论,在应该引起我们警觉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崛起的力量。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政策实施所带来的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老百姓的生活蒸蒸日上,基本上达到小康水平。然而,不少人在享受幸福生活 的同时,却不知道什么是幸福,不知道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各种苦难生活,缺乏理想信念,不懂得勤俭节约,生活腐化;还有不少人不懂得如何正确地对待历史与现实,不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不知道如何珍惜现实创造未来从而使未来更美好;更有甚者,总是对现实生活横加指责,只看到党和政府工作中的缺点与不足,看不到党和政府工作中的优点与成绩,恶意抵毁党和政府的形象,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世界反华、排华分子的走狗。
如何对这些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好的方法还是“忆苦思甜”的方法。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第一,“忆苦思甜”本身就涉及到历史和现实两个纬度,搞得好,既能使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近代苦难的历史,又能使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六十年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由此给我国的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从而使我们更好地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第二,“忆苦思甜”能够让我们懂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让我们知道在由“苦”到“甜”的转变过程中需要人们具备哪些优秀的品质和作什么样的努力,以及人们怎样端正人生态度和作什么样的努力才能防止由“甜”再转变到“苦”,从而有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践行毛泽东同志在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
(二)“忆苦思甜”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
“忆苦思甜”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其理论基础而言,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灌输论”和教育心理学中的“比较教育论”。
1、马克思主义的“灌输论”。马克思在《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中曾经指出:“工人阶级所具备的一个成功因素就是人数众多,但是只有当群众组织起来并为知识所指导时,人数众多才能起决定胜负的作用。”[ 3 ]这就是说,工人阶级要解放自己,就必须接受科学理论的灌输,为知识所指导。列宁于1902年发表的《怎么办》,系统全面地阐发了马克思主义灌输原理,指出:“工人阶级单靠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 4 ]。在中国革命中,毛泽东较早就提出了普遍深入地开展政治动员,要“把战争的政治目的告诉军队和人民。必须使每个士兵和每个人民都明白为什么要打仗,打仗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5 ]“忆苦思甜”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仅符合了马克思主义的“灌输论”,而且把“灌输论”作为其重要的理论基础。教育者通过科学组织“忆苦思甜”的各种活动,可以很好地激发受教育者的认同感,更好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情感认同式的灌输,大大提高对人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灌输效果。
2、教育心理学中的“比较教育论”。心理学认为,比较、鉴别以及类比方法是人们的思维推理过程中具有最强认知能力的方法[ 6 ],因此比较教育论在教育实践中具有很强的优势。比较教育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方式主要有横比法、纵比法、类比法。“忆苦思甜”的方法总体而言属于比较 教育论中的纵比法的范畴。纵比法在实践中的运用通常表现在:由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回忆过去,对比现实,从中得出有益结论,从而提高认识。忆苦思甜在现代社会中依然有着很大的潜力,从认知发展的角度来讲,对个人经历和成长经验的有目的、有组织的回忆与对比,对于帮助个人人格的树立、提高思想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想使“忆苦思甜”的方法在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能取得实效,必须事先对“忆苦思甜”活动可能涉及到的历史背景、内在可比性的因素、举行“忆苦思甜”活动的目的与意义等进行综合的分析研究,然后再进行精心的设计与组织实施。
三、“忆苦思甜”方法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创新应用
有人说,现在“忆苦思甜”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在实践中非常难搞,这自然是个现实问题。但难搞不等于不好搞,关键是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手段来进行。文革中“忆苦思甜”的方法之所以后来在实践越来越收效甚微,就是因为:一方面,对于“忆苦思甜”的目的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只注重将这种方法作为增强对执政党及其所领导的国家的情感认同的手段,没有看到这种方法对人自身全面自由发展的意义;另一方面,对于“忆苦思甜”的方式、内容没有进行认真的研究,将“忆苦思甜”过于形式化,甚至由手段变目的,缺乏理论的渗透、概括和凝练。
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该如何创新应用“忆苦思甜”这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呢?
(一)认真把握“忆苦思甜”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并进行精心的组织设计
一个成功的“忆苦思甜”教育活动,至少要考虑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要增强教育对象对活动的目的、意义本身的理解;第二,要通过与教育对象的有效沟通,让教育对象对过去艰苦的生活有一个直观的体验;第三,要通过国情教育,提高教育对象对现实成就的认同感;第四,要通过理念信念教育,让教育对象对未来生活有一个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要求的理想追求。这四个方面的环节,每一个都很重要,特别是第二个环节更为重要。因为现在的教育对象,特别是年轻一代,对旧社会的“苦”没有太多的概念,即使对改革开放前的艰苦生活也没有太多的概念,他们赶上了好时代,因而如果没有对历史的深刻直观的了解,要使“忆苦思甜”活动得到年轻一代的接受是很困难的。而上世纪五十年代,“忆苦思甜”的教育方法之所以比较有效,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当时尚有较多的人曾亲历资本家、地主的剥削和压榨,忆苦能唤起他们对以往亲身经历的苦难回忆和与现状的比较,从而容易产生对现实的认同,从而对教育对象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二)把握“忆苦思甜”的质和量,并与教育对象进行有效沟通
为保证“忆苦思甜”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能得到教育对象的喜欢和认同,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者首先应把握好“忆苦思甜”的量,其次要把握好“忆苦思甜”的质。“量”就是指“忆苦思甜”活动的频率,把握好量也就是要控制好“忆苦思甜”活动的频率。如果“忆苦思甜”活动过于频繁势必会淡化人们对该活动的兴趣,弱化活动的效果。“质”就是指“忆苦思甜”本身的内容,当然对于内容,表面上可能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教育对象在理解上的分歧,但实质上所谓的分歧还是在于沟通不够,造成教育对象不能正确理解所致。例如[ 7 ],有一个父亲觉得女儿实在是生在福中不知福,想到列宁所说的“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的教诲,让他十分忧虑。他想起小时候父母对他们进行的忆苦思甜教育,对他们的成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于是就找来了电影《白毛女》,叫女儿看,边看边点评。爸爸说:“黄世仁多可恶啊!讨债逼死了杨白劳!”女儿却说:“欠债还钱,这不很正常吗?”爸爸愣了!被女儿顶得无以对答。看到喜儿被黄世仁欺侮了,逃进了深山,爸爸说:“王世仁真该干刀万剐。”女儿却说:“我看喜儿特傻!能傍上黄世仁这么个大款,不也挺好的吗!”爸爸的肺都要气炸了。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问题还是出在沟通不够。这个女儿显然没有理解那个债是怎么形成的,当一个人实在没有钱还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出于人道原则给予宽限或减免;傍大款是不是生活就能过得幸福等。只有有效沟通才能使“忆苦思甜”教育更加深入有效。
(三)新时期采用“忆苦思甜”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在这方面,我们既可以借鉴美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验,也可以继承以往我们在忆苦思甜教育方法的好的做法。美国也有思想政治教育,但在美国,并没有进行大量的唯政治性的说教式教育,而是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生活文化当中,通过电影、各种大众传播媒体等载体来进行,使民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在我国以前的忆苦思甜教育中,也有一些好的做法值得继承,如通过电影、歌曲、图片等形式艺术地进行宣传教育。借鉴美国经验和我国以住的好的做法,新时期采用“忆苦思甜”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借助于电影、电视,以纪实、写实的手法表现旧社会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以及他们试图改变痛苦生活的不懈追求和努力;第二,借助于免费的图片展览,组织教育对象进行参观,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新中国成立后的伟大成果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富裕生活,以直观形象的对比唤起教育对象对现在生活的热爱和对党的热爱;第三,开发和建设好红色旅游基地,并尽可能的免费开放,这样既可以让教育对象有能力去旅游、并通过红色旅游感受当时革命战争时期先烈们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所承受的巨大困难和无私奉献精神;第四,建立网络“忆苦思甜”的网站,将历史教育、现阶段的国情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通过视频、图片、文字等表现出来,让教育对象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分析、学会辨别、学会思考、学会珍惜、学会追求;第五,适度进行体验式的实践教育活动,让教育对象在实践中去体验、感悟生活的艰苦,以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1] 陈云珍.美国的“忆苦思甜”教育[J].家长,2008,(Z2):29-30.
[2] 新华社.红色记忆:新式整军运动[EB/OL].http://www.xiexiebang.com/shownew.asp?ID=49880.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6-607. [4]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7. [5]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81.
[6] 埃克林.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77. [7] 修竹.当家长还需要学习吗?[J].少年儿童研究,1998.(5).
第四篇:社会工作在救助管理工作中的发展
10月,中共召开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第一次明确指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由此可见,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以专业方法解决人和社会问题的工作,对于推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具有着非
常重要的作用。那么,鉴于社会工作与救助管理工作有着相同的工作目的和终极目标,两者之间存在着何种联系?又是怎样相互影响和发展的?借此,本文将围绕社会工作在救助管理工作中的发展这一论题,根据实际工作试谈一些观点和看法。
一、社会工作对于救助管理工作发展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工作和服务民生的救助管理工作,同样属于“社会保障”范畴,其内涵、要求与目标是一致的。因此,社会工作与救助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的。
(一)自身要求。能够提高救助管理机构自身的工作素质和能力,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工作人员服务意识的提高和精神面貌的转变。面临新旧交替,改革完善的救助管理工作非常需要科学的、先进的助人理念去带动旧模式、旧观念的逐渐退化和改变,进而改变工作方式方法以达到保护人、帮助人、关爱人的工作标准。例如,可以在单纯管理的基础上增强亲情服务和人文关怀理念等。
(二)行业要求。能够补充救助管理机构在旧模式下的工作漏洞,促使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并向多元化发展。例如,可以在身体康复、心理矫正和其他扩展方面给予受助人员更多更实际的安慰和帮助。
(三)发展要求。能够在救助管理工作的实践中给予我们科学的指引和指导,以纠正我们在救助管理工作中非专业的、不规范的工作操作。例如:可以运用社工意义上的“接纳”方式、技巧解决特殊受助人员的问题,开展问题青少年的类化阶段教育。
从上述种种来看,社会工作将是救助管理事业发展和进步的有力推手。如果救助管理工作中缺少了社会工作,就会渐渐出现滞后性,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社会工作在救助管理工作中的发展现状及积极作用
目前,就全国来讲,社会工作在救助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发展不尽相同,发展速度和程度也相差很大,然而,各地结合实际,融入实际工作中的非专业社会工作却已逐渐显现效果,对推动救助管理工作起着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
(一)社会工作在救助管理工作中的发展现状。
从职业化程度和内容方法这两方面来比较判定,社会工作在救助管理工作中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或者说是“理念阶段”。
1.从社会工作在救助领域发展的职业化程度判定。社会工作在救助领域发展的职业化程度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社会工作职业化。在站内正式设立社工科,并由专业社工进行专业规范的社会工作;另一种是社会工作非职业化。仅仅在站内引入社工理念,把社工方式方法融入救助管理工作。当下,社会工作非职业化的救助管理站在全国占绝大多数,而职业化操作的救助管理站却还不多,这就说明社会工作在救助管理工作的发展道路上才刚刚起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2.从社会工作在救助领域发展的内容方法判定。社会工作在救助领域发展的内容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解救危难阶段。一般是进入服务机构之前的救助,通过街头救助亭和街面救助车的劝导与救助,使救助对象脱离危险状况。二是解决临时困难阶段。主要是服务机构内的救助,在救助对象脱离危险状况后,为其提供基本的衣、食、住、行等帮助,并对其行为偏差、不良习惯、违法状况利用个案、小组的方法进行引导和矫正,提供专业介入服务。三是促进发展阶段。主要是帮助救助对象掌握适应社会的基本技能,帮助其回归主流社会,如利用类家庭、家庭寄养或技能培训,帮助其获得生活的基本能力。四是整合资源阶段。主要是救助对象离站后的服务,不仅运用救助管理站的资源,同样也帮助其整合全社会的资源,帮助其回归主流社会。如对有务工需求的务工不着人员整合劳力资源提供就业援助,对受家庭暴力妇女儿童整合法律资源提供法律援助,对生存无助人员整合当地政府资源提供低保援助。
从中可以看出,救助管理工作恰恰属于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国内大部分救助管理机构还不能完全涵盖救助领域社会工作的内容方法,仍需探索与延伸。
(二)社会工作在救助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虽然社会工作在救助管理工作中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然而由于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理念与救助管理工作内容方法十分契合,已经显现出较为积极的作用。以我们苏州为例,尝试着将“爱心、真心、热心、耐心、安心”的五心服务理念与社会工作理念紧密结合,将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与救助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取得了较
好的效果。
1.社工理念在受助人员的衣食住行中体现。为了解决受助人员的临时困难,我们从他们的合理需求出发,提供服务。一是生活照顾。提供卫生、可口的饮食,根据气候变化添置衣物和被褥,组织受助人员洗澡、清洁,遇上生活不能自理的受助人员,悉心照料,端水喂饭。二是环境改造。合理利用现有面积,改造受助人员的生活、娱乐、教育和活动
环境,使受助人员的留站生活方便舒心。三是离站安心。对不能自行返乡的,及时联系亲属领回或护送返乡,对能够自行返乡的合理安排返乡车程,提供乘车凭证,途中准备好所需饮食。
2.社工理念在受助未成年人的特殊教育中体现。至,苏州站先后向社会招聘了3位教师,组成了教研小组,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从事未成年人的特殊教育工作。一是分类教育。教研小组根据流浪未成年人的文化程度和身心特点,编制出了一套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分为六类三十课,包含避险与自救、法律与自我保护、思想品德、心理健康与卫生、基础文化知识和艺术赏析,开展分类教育。二是分龄教育。根据流浪未成年人的年龄,分成大小班,开展分龄教育。大些的孩子,针对他们的叛逆心理,交流时给他们信任和赞赏;年龄小些的孩子,则根据他们天真、盲从的特点,给他们关怀和引导,并通过开设识字、作文、绘画、手工、下棋、唱歌等课程,寓教于乐,使他们娱乐身心的同时学会做人做事的一些道理。三是规范教育。在分类教育与分龄教育的基础上,形成以“入站宣导、集中教育、分班辅导、沟通观察、情绪调适、行为矫正、心理治疗”为主要内容的流程化工作模式,使特殊教育的内容多元化。同时,制作各种工作记录表,建立工作档案,为下一步针对流浪未成年人的问题开展定量分析工作做好准备。
3.社工理念在创新服务中体现。社工理念拓宽了救助思路,创新的救助服务又进一步体现了社工理念。一是就业援助。苏州站与英格玛人力资源集团联合成立了就业援助基地,为年满16周岁、具有健全劳动力的受助人员提供就业信息和职业介绍,已成功帮助3位受助人员找到了工作。二是妇幼避救。设立妇女儿童避救中心,帮助那些不幸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和儿童,为其提供临时食宿、心理疏导与维权知识学习,已成功避救保护了3位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三是志愿服务。苏州站以苏州大学实习基地为基础,先后与4个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开展了互动合作,并从档案信息全面化、接待程序规范化、活动内容专业化和评估工作系统化四个方面,规范志愿者管理和志愿活动开展,既让志愿者们获得了社会实践机会,也为救助管理站带来了新鲜血液,产生了双赢效果。
三、社会工作在救助管理工作发展中遇到的瓶颈
在救助管理工作中践行社工理念,使流浪乞讨人员的权益得到了更全面的保障,然而由于理念理解、发展失衡等原因造成的生活无保外出流浪、返乡后无助再次流浪等问题还不能解决。因此,救助管理领域的社会工作还存在一些瓶颈,还需要进一步发展、探索和思考。
(一)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同旧的体制、观念和工作方法之间的矛盾。全国大部分救助管理机构本身,对社会工作的认同仍存在差异,有的认为救助管理机构的受助人员流动性很大,解决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就可以了,管得太多,条件太好,受助人员都不走,会加重政府负担;有的认为受助人员大都素质低,背景复杂,社会工作根本不可能改变他们的面貌、现状,也根本解决不了他们的根本问题。这些观点往往是对客观问题和社会工作认识不够,他们反对社会工作在救助管理机构内开展,也不支持在机构内设立社工科。所以,救助管理机构与社会工作之间的伙伴关系与信任感的建立,仍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二)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与非规范化操作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在那些引入社工理念但没有使其职业化发展的救助管理机构内广泛存在,这意味着全国大部分救助管理站都存在这样的矛盾。也就是说,救助管理机构完全认同社会工作的先进理念及专业方法,但开展社会工作由机构内非专业社会工作人员,也就是普通职工包办代替,这不仅降低了开展救助管理社会工作的效率,而且客观地抑制了或推迟了社会工作在救助管理工作中的发育与成长。
(三)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与政府支持、社会联动网络之间的矛盾。目前,社会工作在国内还没有形成一个广泛存在的职业,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岗位还不多,因此,真正的社会工作实践者更少。这就导致有的救助管理站虽已初步具备了社会工作机构的雏型,但在职业化、专业化的道路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此外,社会工作不仅要发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社区等层面的效能,同时还要调动民间组织、慈善机构、志愿者队伍和广大市民的力量。然而,目前的现状是,国内地区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跨省的社会联动网络无法建立。就经济相对发达的江苏省和苏州市来说,社会联动网络建立状况也不理想,联动网络不完善、不规范,造成社会工作行动慢、效率低,致使社工服务过早终止结案,阻碍了社会工作职业化与专业化发展。
四、促进社会工作在救助管理工作中发展的探讨
社会工作在我国还处于逐步推进阶段,但是其在救助管理工作中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无可限量的,因此,虽然暂时遇到了一些瓶颈和难题,我们必须迎难而上,在探索中求发展。
(一)要获得政府的支持。要充分发挥社会工作的优势,做出卓有成效的成绩,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必须的,特别在政策立法及建立社会联动网络时,离开政府的支持,仅靠救助管理机构自身是无法取得实效的。在立法上,要依据现有政策法规的运行情况及遇到的难点,制定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政策法规,以适应实际工作需要。在联动上,要尽可能地开发可以支持、合作的力量,从政府机关到民间组织再到广大市民之间建立起联动关系,最终形成一种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良好局面,真正扩大救助保障网,从根本上解决受助人员的问题,实现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二)要推动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要真正发挥社会工作在救助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使其良性发展,就必须推动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发展。只有赋予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地位和职业化的职能,社会认同、专业形象、行业影响和作用发挥才会不断提升,发展才会不断成熟。要从人才培养、有效使用、职业评价、激励机制等方面加大力度,真正从体制机制上推动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
(三)要切实开展机构内社会工作。在救助管理机构内开展社会工作,将政府支持与专业职业化落到具体工作层面,才能最终实现社会工作融于救助管理工作,互相促进。思维模式上,每一位参与其中的职工要化旧为新,真正认识到社会工作的发展前景,真正认识到社会工作对救助管理工作的推动及对自身职业生涯成长的帮助;人才培养上,要在职工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的基础上,提供实践机会,加强工作督导,帮助其成才,胜任工作;机构设置上,要组建机构内的社工科,明确岗位职责,严格奖惩考核机制;专业发展上,要注重总结调研,结合实际工作反思成效,结合具体问题破解难题,结合发展趋势展望未来,总结出适合救助管理工作需要的社会工作经验和方法,并加以推广。
社会工作在救助管理工作中的发展虽然才刚起步,但是发展空间十分巨大,随着国家对社会工作越来越重视,职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工作必将在救助管理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而不可取代的作用。
第五篇:美术新课程理念论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美术新课程理念论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美术教育家易少淳说过:美术是最具有人性意味和最具综合性质的人类活动之一。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教育以形象的可塑性、动手操作性、非语言的的物质造型性和形象表达感情型,对学生的观察力、形象感受力、记忆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的培养和提高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的特点是具有声文图像的综合性功能,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能以全方位立体动态形式向学生客观形象地展示教学、丰富知识内涵,全面调动学生视觉听觉,通过各种感官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他们观察分析和审美能力,是传统教学手段的重要补充,越来越多的美术教师把多媒体引入课堂,多媒体就有几大特性:
一、直观性:美术称为视觉艺术,美术作品的感知过程依赖视觉形式进行,有较强的直观性,通过感受上升到审美体验是美术欣赏的重要途径,由于传统教学条件的限制,很多图像实物、模型构造、动态生成等学生无法亲眼目睹,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则为教师提供了最佳感性材料平台,学生通过多媒体可以间接感官作品形象、线条色彩、明暗构图、材质肌理、结构动态等获得美的初级体验,启发学生对作品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二、观赏性:欣赏是美术教学常用方法,主要是通过学生欣赏作品到探讨掌握知识提高鉴赏审美能力。多媒体辅助运用便于各种艺术作品的呈现与展示,根据需要画面可放大与缩小、从远景到近景,从整体到局部,便于学生在静止状态中观察与欣赏艺术作品;还可以制作科学完美、趣味生动的观赏性课件对作品进行动态展示,如可以立体展示作品(雕塑、建筑、工业造型),根据需要改变画面要素(色调、明暗、迁移画面陪衬物)与原作形成对比,用视频和动画来冲击学生视觉听觉,做到图、文、声并茂,使教学更有观赏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及能力。
三、趣味性:美术作品需要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传统的教学方法常陷于枯燥乏味,美术教学中多媒体的恰当运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萌发学生求知欲望,增强学习效果。如多媒体可以使平常见惯的范画、情景、实物与声音、文字、动画有机结合起来,使美术教学内容由平面到立体、由静止到运动、由声音到图像,极大地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特别迎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既能高度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又能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生动有趣地上完课,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所以越来越多的美术教师运用多媒体作为教学的手段,它对于美术教学有极大的帮助,第一、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更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术素质。原始的讲解演示方法已经跟不上现代教学发展速度。①美术教学辅助资料较多,学生需要全面的信息匿;②班级人数较多,演示直观性不够清晰。如:七年级《在美术世界中遨游》一课,为达到遨游的效果教师准备大垣的图片或实物作品,挂在教室前或摆放到讲台上,以助于学生对美术的认识。但这种方式有很大局限性,同时一个美术教师担任的平衡班级较多,大量资料又给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如果教师实物作品结合利用网络或其
他方法收集资料,通过大屏幕展示给学生,为学生创设一种置身于美术作品之中的氛围,用大量的信息来区分不同画种的不同效果,以及不同的材质,学生感受的美术作品越多,理解就会更深,教学效果也会更佳,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就会更浓厚,美术素质也更能得以培养。利用多媒体进行美术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浓厚兴趣。多媒体技术将图形、图像、文本、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交互表现,产生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望,提高探秘情绪,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观念和人文精神。美术教学不能只限于技能上的文化层面,而必须提高到文化的学习层面,通过多媒体的美术教学。可以理解更为广阔的世界,获得人文精神的浸染,逐渐提高人文素养。如:七年级《格尔尼卡》一课,作品本身美的价值与学生对美的认识有一定距离,如何让学生接受。传统教学方式一般通过教师讲解或从教材文字中去了解作品的作者、作品的背景、作品的创作思想等。新课标中,教师为学生提供知识获取的途径。具体知识需要学生自己寻找答案。要达到目的通过网络是很好的办法。学生在地址栏中输入“毕加索”三个字,出现相关链接:毕加索生平、代表作品、二战、《格尔尼卡》等等。通过学生的收集与处理,即可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随着学生对作品背景文化认识的充实,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深入作品本身艺术形象、艺术手法的理解分析就顺理成章了,也可通过同学互相讨论交流,从体验作品到接受作品,从《格尔尼卡》作品升华到美术艺术作品的时代意义,真正感受美术作品的时代性和美的存在价值。
第三、利用多媒体形成交互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研究性、探究性学习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新课程七年级《面具设计制作》一课,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置4个问题探究,问题一:古今面具的功能一样吗?为什么说面具是一种文化?问题二:面具造型、色彩有几种特点?与人物性格特征有什么联系?问题三:面具制作用什么材料?你有几种制作技法?问题四:你怎样设计艺术节面具?教学方式:教师提供网址以及其他寻找方法,分4个小组寻找答案。找到资料后,利用教室网络,向同学发布并互相交流讨论面具的造型、色彩和民族性、人物特征等,并发表小组见解,从而创作出自己有个性的面具。学生根据问题通过网络世界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养成互助的合作精神,大大提高了创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利用多媒体更好地实现个别化学习。更有利于体现新课程中评价的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就《面具设计制作》一课,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利用实物投影仪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参评等,学生参与性强,信息交流量大,对学生指导性更强,评价更具有持续发展性。如果利用教室网络教师还可以针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和评价,同时还可以举行网上作品展览,并对作品开展1对1交流活动。实验心理学家赤端特拉有一个实验证实:人们—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说明
应用多媒体技术不仅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所以说,多媒体带给我们无限的教学新天地。信息资源的数倍扩展,形象感知美术学习过程的多层次、多角度、多载体,网络技术的资源共享均衡性等等,都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教学大美术、大文化的理念,真正使美术教育更快、更好地走向现代化素质教育。
虽然学者总结了这么多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美术教学的优势,在各学科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也逐渐推广普及,但我们要对其在教学中的作用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在美术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以其操作灵活多样,可塑性强,信息量大,更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可以加强学生创意、想象、欣赏、评论等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在美术方面的综合素养,从而能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应认识到,多媒体的使用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其目的主要是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还是教师,多媒体只是必要的技术辅助,因此,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一些问题必须注意并重视。
我认为在美术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较多的强调了对已有技术的使用而忽视了.对教学过程,教学软件、教学模式的开发设计。例如:近年来开始普及使用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代替板书,一些美术教师认为只要掌握了这种软件操作技术就是掌握了多媒体技术.而忽略了不断吸收新技术经验以及在教学设计上的不断创新。我们必须明确.使用多媒体技术是服务于与时俱进的教学,而不是以掌握了某种特定的技术为衡量标准。因此,在提出掌握多媒体技术的间时,也应强调教学设计的不断更新和不断进步。
其次,课程标准巾说:“美术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克服以往以教师讲述为主的弊端,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多元化”。教学中有的教师克服了以教师讲述为主的弊端,却走进另一个误区,即以多媒体技术为主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常出现目的依赖多媒体把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使用多媒体再现出来。而应存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却成了多媒体技术的辅助者.为多媒体的播放进行解说、播音.而学习的主体——学生却成了观众。在美术课中有时需要教师进行亲手示范,这时如果使用多媒体来代替,即使表现效果再好也不如教师亲手示范的教学效果好。不如这样来的直接并富有感染力。把多媒体的使用当成教学目的。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声、光、电等多种信号刺激。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但是.并非所有的美术课都需要进行多媒体教学,也不是所有的美术课都能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比如.在上美术欣赏课时如果使用多媒体就能为学生提供视听、动画等逼真的体验,使学生对相关的美术文化获得多元体验,对所欣赏作品得到全方位的解析。有的美术课并不需要使用多媒体,如果不顾实际教学需要盲目使用,会造成课堂信息过量,无效信息的泛滥,同样会分散学牛的注意力,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一堂好课的标准很多,如果媒体使用不当反而会产生副效应.会使一堂好课变差。所以,要慎用多媒体。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该学生思考为主.教师活动为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重要的教学日标。要培养抽象思维,张扬个性。美术课程
标准巾说:“美术课程在引导学牛形成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同时也努力保护和发展学生个性”。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价值就是尊霞和保护人的个性,学生不仅町以个性化的去对美术学习的内容和方式进行选择.更可以存美术学习过程中展示个体独特的个性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利用多媒体把本应在学生头脑中抽象的、个性化的想象以具象的单一的画面再现出来.把本应抽象的东西具象化.虽然降低难度却影响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再者,美的标准是相对的,允许每个学生有自己的评价标准与判断。每个学生不同的想象非常重要.如果用多媒体技术把一种同定的形象直接传递给学生,在学生心目中产生一种“唯一”的印象,势必会影响学生的个性化的发展。
由于多媒体提供材料的方便性,不少教师便将大量的资料揉合在一个课件中,课堂上便不厌其烦地将大量的资料传递给学生,从这方面上是有积极意义。但是,由于不少制作课件的软件如powerpoint/Aothware越来越完善,素材越来越多,不少课件便出现背景、装饰图案五彩缤纷,不少与课堂教学无关的动画、音响充斥整个课件,刺激了学生的无意注意,学生没有记住内容只记得音乐或图片;结果严重地影响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注意力。学生表面看似兴趣盎然,课堂貌似活跃,但实际教学效果甚微。要避免这些情况,在教学中,教师就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扬长避短,讲究多媒体运用的实效性,选准多媒体运Hj的适时性,依据学科特点,优化使用过程,真正让多媒体服务于我们的教学。对于一堂课用什么媒体,用在什么地方,要在课前有一个周密的考虑,决不能为了摆设、好看而滥用多媒体。无论何时,多媒体只能是一种媒体,只能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如果喧宾夺主,把课堂变成毫无生机的多媒体课堂的淆,或为追求时尚,借此来哗众取宠.装点门面,或以此来掩饰自己基本功的不足等,将会使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失去其积极的意义。“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只要我们在观摩优质课的新型教具教学时,不是去欣赏精彩华丽的教具和教学手段变化的神奇,而是去学习现代化教具带来的教学新观念、新思想、新没计,那么,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设备同样可以实施全新的“审美型”美术课堂教学。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信息量大.有助于照顾到全体学生,省时、高效。又因现代教育技术的直观性、声像同步性、画面动态的选择性和时空的町变性等优势.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多媒体的运用,必将会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但作为美术教师,我认为我们不能过度的依赖多媒体教学,应该在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基础上,把多媒体当做教学的手段之一,多媒体的运用只能用于该用之处.以让其在教学中获得最好的效果。取其利而去其弊。
【参考文献】
孙杰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张桂木,美术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李庆云.中小学美术教学法【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
赵诗,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和反思艺术教育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