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绘本资源,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

时间:2019-05-15 09:30: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利用绘本资源,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利用绘本资源,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

第一篇:利用绘本资源,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

利用绘本资源,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

[摘 要]小学生推断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绘本教学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受到形式多样的推断能力的训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绘本人物的表情、揣摩绘本的文字、紧扣绘本的线索,让学生提出问题、创编对话、展开想象、复述故事,以培养学生的推断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关键词]绘本资源;推断思维;复述故事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6-0010-04

“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的要求。可见,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利用绘本资源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这种训练方式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的同时,还能促进学生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步提高。为此,我们展开了《全球教育理念下的绘本应用和开发》的课题实践研究,重点研究如何利用绘本资源训练学生的推断思维能力,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培养学生推断能力的必要性

语文新课程标准虽然在总目标中提出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但在各学段的具体目标中,并没有具体要求培养学生哪些思维能力以及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至于推断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两处提及:一处是“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另一处是“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足够的重视,基本不对学生的推断能力进行训练。

西大君武小学与加拿大BC 省学校有着深层次的合作交流,认真学习了该省的语言艺术(相当于语文学科)课程大纲。该课程大纲对每个年级的“交流” “思维” “我与社会”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要求。如,一年级的大纲,开篇提出思维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和辩析性思维;然后,从这两方面列出具体要求和教学建议;最后,在学年结束时,要求每个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能力进行评估。以下是批判思维的自我评估部分内容。

1.我能提问并且提供判断、结论和解释,基于我自己或者他人积累的证据,我能够收集、选择、评估和综合信息;

2.我能考虑多种切入点并且做出策略性的选择;

3.我能冒险并且意识到我不可能马上成功;

4.我评估我的思想,寻找反馈,完善我的功课;

5.对一些比较复杂的观点,我能够调查证据,分析观点,多角度地进行分析并且做出判断和解释。

不难发现,国外学校从一年级开始就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推断思维能力。推断思维离不开想象能力,也不能没有疑问,更不能没有猜想。推断思维的过程就是不断提问、分析、推想,最后得出结论的过程。在语文学习中,重视思维和推断能力的训练,能使学生更敏锐地思考分析,更有效地感受语言文字,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作为语文教师,只有意识到推断能力的重要性,并愿意在语文教学中大胆尝试,才能让学生成为一个会推断的有思想的人。

二、绘本阅读在培养学生推断能力方面的优越性

推断能力训练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教学工作。寻找到一种适合的阅读载体进行推断能力的训练至关重要。

近年来,绘本教学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绘本画面精美,文字精练,老少皆宜。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说:绘本可以启发孩子想象,让他们获得美感。绘本总是留下一大片的空间,让学生自由自在的想象。在孩子欣赏绘本中丰富的视觉图像,理解活泼有趣的情节时,教师可展开引导,培养学生独特的想象能力。其实,一切画面感很强的书都是很好的训练推断能力的材料。如果图和文都是同一个作者,训练的效果就会更好。在阅读时,学生会有意慢慢地思考画面的故事,然后把故事联结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即便是完全没有任何文字的漫画书,学生也会把它们联系起来。有些父母和教师担心漫画书会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但调查研究表明,喜欢阅读漫画书的学生当进入高中和大学后,表现出很强的阅读能力,原因就是漫画书能培养孩子的推断能力。阅读漫画书,要求读者能对每一个故事框架做出推断。但在阅读漫画书的时候,读者也许没有觉察自己在进行推断,但是他们正在逐步提高这个推断的能力。

绘本是一座宝藏,等待我们去开采利用。在这方面君武小学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进行了广西区级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全球教育理念下的绘本应用和开发》的研究。这个课题研究的一个重点就是利用绘本阅读对学生 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

绘本形象而不抽象、生动而不枯燥,具有画面感、美感,小学生更喜欢靠近它、更容易接受它。因此,利用绘本阅读培养学生推断能力,具有天生的优越性。

三、在绘本阅读中培养学生推断能力的实践探索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借鉴了西方先进国家学校的思维训练方式,对学生推断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索。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训练,开发了相关的课程。下面是我们的训练过程。

(一)表情游戏引路,初步认识推断

教师选择一个人物表情画面,让学生尝试推断这个人的思想情感。当学生说出他们的猜想后,教师追问:“是什么线索让你进行这样的推断呢?”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引导他们关注细节,在图片和文字中寻找推断的线索。请看下面教学实录。

选择绘本《大卫,上学去》其中一幅(图一)。教师首先盖住文字,让学生只观察大卫的表情,推断大卫可能遇到的情况。

师:这个男孩叫做大卫,他推开门,露出他的脸。大家仔细看看并猜猜,他是什么表情。请用上 “我?J为……”“也许……”“我可以推断……”这些句式说一说。

生1:邪恶的表情,他在坏坏地笑,也许他在做什么恶作剧。

生2:害怕的表情,我认为他的牙齿掉了,担心别人笑话他。

生3:惊喜的神情,我可以推断他看到了什么好玩的游戏,或者他看到了爸爸的秘密。

察言观色是人的本能。从观察表情入手进行推断故事,每个孩子都乐意参与。另外,绘本中的人物表情多是夸张的,能调动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

(二)揣摩文字,推断故事发展

绘本故事文字虽少,但内涵丰富。如果学生只是走马观花,就可能浪费了宝贵的训练资源。我们可以利用简短的文字进行推断训练。比如,图一,我们已经分析了大卫的表情以及背后的故事,接下来展示文字:“大卫!你迟到了!”利用这简单的一句话来进行推断下一步的故事。

师:哈哈,大卫的表情真是复杂啊,让我们同学有这么多的猜测,原来他是上学迟到了。同学们,你们能根据自己的经历推断一下将要发生什么事情呢?

生1:大卫一定会很惨的,说不定老师会让他罚站。

生2:我的老师可没这么好说话,他一定会要求大卫写检讨。

生3:我们班级有个规定,谁要是迟到了,就要讲一个故事给大伙听。我认为接下来,他会给大家讲故事。

推断不是无源之水,推断一定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或经历之上,尤其小学生。这里,教师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推测,降低了训练的难度。

(三)创设一段对话,提高推断能力

绘本一直被认为是用耳朵来听的故事。阅读绘本最好的方式是别人读,自己边看边听。这样,读者(听故事的人)可以获得画面与文字两种语言,并在自己的内心中创生新的故事。读者之间的对话,读者与绘本人物的对话,随时随地都能发生。我们可以根据绘本图画来创设一段对话,把孩子快速带入故事中;同时,了解每个孩子的内心感受,掌握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推理轨迹。

教学时,教师可把学生分成两部分。先让一部分学生根据一幅画创编一段对话。要求对话不要超过六个来回,一个来回每个角色只允许说一或两句话。然后,再让另外一部分学生根据这段对话,推断发生了什么事情,会是怎样的画面。最后,让学生比较自己推断的画面与原图是否相同、推断的故事是否相似。

比如,针对图二,我的学生创?了这样的一段对话。

生1:牛肉。

生2:喂,大卫!

大卫:干吗?

生2:排后面。

大卫:饿!

生3:也不行。

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故事情节,编成一段两人的电话聊天记录。教学时,教师只把其中一个人的回应告知学生,让学生去推断电话中的两个人在讨论什么,并补充另外一个人的说话内容。这样,会产生更多的故事。对学生编的故事,教师要尊重他们,理解他们的一切推断。

(四)推断在线索变化中调整

在绘本创作中,有时候作者有意留下隐含的线索,每次只提供一点信息,到故事结尾才揭露秘密。一个好的读者应该特别关注故事的线索,一边读一边跟着线索思考,不断改变自己的推断,最后能比较准确和全面地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

如,绘本《七只瞎老鼠》比较合适进行这个方面的训练。该绘本是根据《盲人摸象》来创编故事的,七只不同颜色的老鼠,根据自己发现的线索推断他们见到的怪物。

教学时,教师先提供一个表格(表格一)给学生,并说:“我将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但是不会告诉你们故事的最后结果。”然后,教师一边朗读绘本,一边要求学生根据画面线索猜测自己看到了什么;接着,让学生合作完成表格;最后,再看小老鼠的推断。

随着线索的变化,学生的推断也在变化。这时,教师问:“他们(七只老鼠)的推断是否符合事情的发展线索?又是什么原因改变他们原来的想法?”在完成六只瞎老鼠的猜测后,师生一起从封面开始重新阅读故事。一直读到最后,学生终于明白,小白鼠发现怪物原来是一头大象。这时,学生就如小老鼠们一样感慨万分。有了这样的阅读经历,学生就理解并掌握了推断事物的基本方法:要善于总结别人的意见,全面考虑各种线索,这样才能得出比较真实的判断。

(五)在疑问中提高推断能力

我们利用“观察―疑问―推断”表格(见表格二)来训练学生的推断能力。

教师先给学生示范,观察图片,在画中寻找线索,并且将自己看到的内容填到表格中;接着示范提问和推断两个方面。比如,我选择了《朱家故事》的封面(见图三)作为训练对象。

照样子示范两至三幅图画后,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实践,自己进行推断;同时,引导学生用“可能”或者“我认为”来强调自己推断的过程。这样,让学生明白他们所讲的是基于图片观察所进行的思考,是基于观察、思考后想到的故事将要发生的事情,而不是作者真正写下来的。因此,这种思维的成果是非常有价值的,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推断思维能力。

(六)超越故事情节,推断更多要素

当学生掌握了推断故事情节后,我们可以细化故事要素,从故事角色、问题、情节、结局等方面进行推断。最简单的做法是在故事的开始,让学生预测一下这个故事会怎么发展。学生一边读一边完成这个表格(见表格三),并用绘本讲述的故事来证实自己的推断。当然,也可以讨论自己的推断为什么与绘本讲述的故事大相径庭。这个表格可以让学生随意选择其中一项或者几项进行推断,也可以把整本书分成几个故事环节进行推断。

根据《朱家故事》,随着故事的推进,我们可以进行四次推断。第一次:朱先生有很好的房子和车子。第二次:早上,朱太太做完家务后才去上班;晚上,朱太太要干到很晚才可以休息。第三次:有一天,朱太太不见了。第四次:朱氏父子变成了猪,朱太太终于回来。以下是一位六年级孩子的推断作业(表格四)。

(七)复述一段文字,推断作者意思

在教学中,可以从故事里面选取一段方便推断的文字,让学生先填写下面的表格(表格五),然后看故事后面的文字,最后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作者的意思是什么”。如下表(表格五)。

完成了以上课堂训练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学习经验,记录他们对这个新策略的感受,评估他们是否掌握了这个阅读策略。在进行推断的时候,他们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

1.他们学会在书本中、在图片中找到线索,并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联系分析。

2.他们知道有些内容作者在书本里写得很少,但是留下了线索让读者去发现和了解。

3.他们明白文本中很少的文字会留给读者更多的思考空间。

4.他们更喜欢说 “哦,我现在发现了”,而不是说“什么?我不明白”。

小学生推断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绘本教学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为学生的思维训练打开一扇大门,能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受到形式多样的推断思维能力的训练。

(责编 韦 雄)

第二篇:利用绘本资源提高学生习作兴趣和能力

利用绘本资源

提高学生习作兴趣和能力

青海省西宁市水井巷小学:杨莉莉

电子邮箱:847578021@qq.com 联系电话:***

利用绘本资源 提高学生习作兴趣和能力

绘本,它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是用文字和图像共同营造氛围,共同讲述一个故事的书。图画是绘本的生命。

绘本作文,充分挖掘绘本丰富的语文学习因子,利用图画的张力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链接生活、深入思考……唤醒学生写作的愿望,激发学生练笔的意趣,使绘本成为学生习作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让绘本成为孩子自己发现、感悟世界的最好媒介

鲁迅先生说:“文章应该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无心获得办法的。”由此,我认为写作教学应该创设一个场,这个场是真实、安全、温暖的。只有在这样的场中,孩子们才会安然地写出自己想说的话。以此为起点,思想就从这个起点起飞,自由地飞向自己想去的地方,写作就会水到渠成的到达一个无限迷人的境界。

绘本正是我们创设这个场,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去感悟的最好的媒介。绘本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发现至上”,发现图画的秘密,发现文字的美妙,发现图文结合中的趣味……绘本阅读,让儿童敏觉于文字的存在,流连图画提供的多元想象空间,并在“图”“文”结合的阅读过程中,生发无限创造的可能,他们会自然地“走进”故事,和故事中的角色同呼吸,共命运,体验着角色的悲欢,构建出一个又一个充盈自身个体经验的故事。

二、利用绘本的张力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链接生活、深入思考

1、绘本语言简洁,文风轻快。

作者往往通过极少的文字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其中的情节生动而有趣,富有感染力。如绘本《花婆婆》中的语言,淡淡的语气,讲述花婆婆的人生经历,似小溪潺潺,总能在人心柔柔荡涤,一股清新的气息迎面扑来。这种简洁、生动、把握住写作脉络的表现手法,正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所在。学生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可以感受绘本独特的文字魅力,可以模仿它的表达方式方法,对于写作的进步大有好处。

2.绘本图画精美,富有张力。

有大量精美的图画是绘本的一大特点,它能使孩子在阅读的时候能够更为精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的内涵。富有张力的图画本身就是一种美,它能带给孩子无限的想象空间,使得故事突破文字的束缚,在孩子的心灵世界中充满活力。比如,《花婆婆》中的建筑色调浓烈,房子内部的摆设是暖暖的色调,给人无比温馨的感觉。再如,花婆婆种下大片鲁冰花,那素雅的色彩,点缀在村间乡野,给人视觉的冲击,带来美好的享受。

3.绘本图文互见,易于理解。

绘本图文并茂,图与文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文字和图像的结合,让孩子在阅读的时候能够加深记忆和理解,对于故事的认识能够更加深刻。孩子在看绘本的时候,往往比看普通的文字读物更加认真,在读学的过程中往往能够更好地体会故事的内涵。

在《花婆婆》中,无需用更多的语言赘述,单单从爷爷抱着爱丽丝的画面,就足以感受到爱丽丝小时候生长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由此想到花婆婆最终要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的事,也许就是源于小时候这种爱的体验。

三、绘本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

目前,大多数教师对于绘本的认识,停留在“阅读”层面,这其实是一种“视界窄化”。绘本是一个有待发掘的矿藏,它远远不只是“图画书”这三个字这样简单,它包含着丰富的语文学习元素。绘本的线条、色彩、节奏、主题,细节、留白、时空、框线、视觉、风格……都值得细细玩味。因此,如何挖掘绘本的这些元素,发挥其更多元的作用,应该是我们教育人尤其是语文老师需要深长思之的。

在绘本阅读过程中,适当地挖掘其潜藏着的“写”的因子,并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进行续写、仿写、写读后感、缩写(用简要的文字概括绘本故事),扩写(把单幅图写具体),改变人称写……以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笔画故事,编故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可以说,绘本的很多功能,都亟待我们去深度开发。

因此,将绘本引入我们的课堂,借助绘本帮助学生获取写作素材,链接生活体验,唤醒写作话题,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让绘本这一特殊的文学样式,以适切的方式,走进孩子的生命,成为孩子们读写文本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时代的理性选择和儿童心灵成长的必然。

第三篇:利用绘本培养低段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l刘红)

浅谈如何利用绘本培养低段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罗江区略坪小学

刘红

绘本教学是一种新鲜又有趣的教学形式,指的是教师利用绘本故事书,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绘本故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儿童生活、画面精彩有趣,内容简单精妙,是十分适合孩子的阅读的一种书籍,也是国际公认的最适合幼儿和低年级阅读的图书。这对训练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发挥其想象能力很有好处。

“绘本阅读”作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正逐渐走进我们的课堂。孩子们在绘本教学中学会阅读、观察、想像、推理,在猜想、推测中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在有趣的阅读中学会探索。下面我就在日常教学中怎样运用绘本阅读提高低段学生口语交际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感悟和做法。

(一)利用绘本,培养学生听说能力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倾听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尽管学生有了一定的听的能力,但是在日常的教学中,如何倾听却是一大难题。

课堂口语交际中,一个学生在说话时,要求其他学生学会倾听,同学在口语交际时出现结结巴巴、词不达意,甚至说错话时,不嘲笑,不挖苦,避免学生形成口语交际时的胆怯心理,而要予以及时的补充和善意的帮助,积极配合,让说话的学生能够轻松、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口语交际活动中,鼓励学生敢于说话,鼓励学生学会合作,让和谐与合作的春风吹拂每个学生的心田。

1、阅读绘本,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洛克曾说“阅读只是给头脑提供认识的材料;思考才使我们阅读的东西成为我们自己的。”因此在引导儿童阅读绘本时,不应急着说教,不断地提问、说明,犹如应试教育一般,而应把看书、思考的空间留给儿童,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品味故事,让他们的体验和感受,经过时间沉淀,再慢慢地转化为知识和智能。

在教学《我爱爸爸》、《我爱妈妈》故事时,我首先用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故事图,让学生观察、猜测。然后进行小组讨论,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进行总结后,再选取代表到讲台上汇报。课后,再布置“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的写话训练。这样,在学习中

不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朗读绘本,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对孩子而言,听别人朗读故事是一件轻松没有压力的事。在这个倾听与欣赏的过程中,孩子自然而然的了解书写方式,认识生字新词,并熟悉语法。朗读故事给孩子听,也等于提供孩子欣赏创作风格,了解情节铺陈,认同成功角色的机会,这对于引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有很大的帮助。当孩子倾听故事的机会越多,其生活经验与知识领域自然随之扩展,影响所及,形成个人的思考与判断。

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教孩子看绘本时,不要照本宣科,要一边讲,把画页上的内容概括成一两句话,用简洁、生动、形象、适合儿童口语特点的语言讲出来。这种使孩子感到亲切,便于他们记忆和复述;教师还应该投入感情读故事。当教师把绘本所表现的最好的语言用自己的声音、用自己的感受来讲述时,这种快乐、喜悦和美感才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给学生以强烈的情感熏陶、无声的语言滋养与畅快的阅读享受,绘本的体验才会永远地留在孩子的记忆当中。

对于那些富有角色性的故事,我们可以在学习故事的基础上,在班会上角色扮演。例如学习了《咕噜牛》,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故事的对话,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有的扮演小老鼠,有的扮演咕噜牛,有的则扮演猫头鹰、狐狸等等。通过表演,生动再现语言,营造民主、平等的交际气氛,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取得更好的交际效果。这样不断练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语水平,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教材的使用质量。

3、续讲故事,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

有的故事结尾言尽而意未了,回味无穷。教学时,可延伸故事,结合内容合理想象,进行交际。这样既给学生提供了口语交际的材料,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教学《树逃走了》

故事梗概:一棵住在城市里的行道树,因不堪忍受人们忽视及城市脏乱而逃走。许多人发现后,大家开始意识到树的重要性,于是人们开始营造大树喜欢的环境于是,树回来了,城市变得美丽而有朝气!

利用powerpoint 来说故事。

一、封面引发的思考:树为什么要逃跑?

二、正文引发的思考。

1. 这是一个怎样的城市,你是否喜欢。

2. 大树在做什么,它想做什么?

3. 老婆婆为什么等不到鸟来吃饲料?牵狗小孩的梦想是什么?

4. 大树不见了对城市有什么影响?他们想到了什么?

5. 大树为什么不想回来?

6. 你会怎样打扮街道?

比较第一页,那些地方改变了?你想来住吗? 然后把故事叙述完整。

4、复述故事,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

在学习《爱心树》、《猜猜我有多爱你》《小模糊兔》等故事,它们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对故事内容进行简要复述,在复述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但是,复述故事不是背诵,要让学生把故事内容变成自己的语言来叙述故事,切忌生搬硬套地背诵原文语句;复述故事也不是机械重复,学生在复述过程中可以自由发挥,适当穿插自己的想象;复述更不是回答问题,教师不要用自己的标准随意要求学生,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复述方式给予鼓励,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教师要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情节,把复述作为重要的口语训练途径。

在课堂外,可以要求学生不断积累字、词、句、段、篇,多阅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绘本,并摘抄一些名言警句,优美的句段,加以整理、背诵。利用朝会或班会课叫学生进行交流,说说自己喜欢的句子、一些简单的故事情节,把自己的体会告知同学,和同学一起分享。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二)利用绘本,激发兴趣,让学生勇于表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感兴趣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成功了一半。著名心理学家托兰斯说:“我们想促进创造力,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和奖赏的环境,以便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我们要做的是让学生不仅会听、听懂,而且还要会说,敢说,乐说。对于低年级的形象思维为主导的语文课,更是要注重情境的创设。

“在情境创设中不断引导学生多思、善问,想说、敢说,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创设与生活实际相似的极富感染力的交际情景,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激活他们的联想和想象,点燃他们口语交际的火花,使学生乐于和别人自由、和谐地进行交流。”绘本故事横跨国界,穿越各种文化背景,透过文字与画面,孩子得以进

入不同的世界,让创造力无限扩大。绘本里还会预留给孩子许多想象的空间,让孩子根据绘本的整体意境,对故事情节展开丰富的联想,设计书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画面中的一些细枝末节也会让孩子产生丰富的联想,对故事进行自我扩充、延伸。

好的绘本不仅仅在讲述一个故事,同时也是在帮助孩子提升观察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升华他们的精神境界。简明的文字与细腻浪漫的图画能让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以自由驰骋。所以,在绘本阅读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读图能力与想象能力的培养。可以选择最富想象、最动人的图画引导学生细细地观赏图画中的形象、色彩、细节等,感受画面所流露的情感、所表达的意蕴,遐想文字以外、图画以外的世界。如教学《小黑鱼》这个故事时,师可以先让学生猜测主角,再听故事,猜测情节、画面。教师就把足够的空间交与儿童,他们充分运用自己在空间、肢体运作方面的综合智能,将课堂活化。一个孩子用语言“画”出了金枪鱼张大锯齿的凶狠模样,他不仅锻炼了自己空间构图能力,更联系生活积累(动画片《变形金刚》中“威震天”),画出了金枪鱼凶狠的本质灵魂表现----一双血红的眼睛。这样,不仅培养了孩子的想象力,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利用绘本,品味语言,感受积累

绘本的语言具有形象性、重复性及简洁性。绘本阅读过程中的语言学习有多种方式:听教师大声读、反复朗读、讨论、看图讲述、故事接龙等。在多种形式的学习中,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中,孩子们感受其语言的魅力。其中“听教师大声读”是绘本阅读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方式。除了读中积累,有的语言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模仿表达,让孩子领悟绘本语言表达的形式与精髓。

绘本是一座有待开发的“宝藏”,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元素。儿童在阅读经典绘本的过程中,发展了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为孩子一生的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利用绘本进行口语交际活动中,只要注意强化学生学习的需要,注意提供合适的情境,或者大胆地让学生进入真实的生活场所,学生是乐于交际的,交际活动也会能动高效地进行。

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新理念下语文教学的着力点,是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需要,也是时代的要求。在利用绘本进行教学活动中,给学生一个自由的表达空间,让他们想说敢说爱说,在教学活动中,尽量创设口语交际中的交际情境,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保护他们自由表达的个性,在口语交际中能够畅所欲言,做到表达上言无止境。

第四篇:利用插图,培养学生能力

利用插图,培养学生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树立这样一条教学新理念:坚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就要求我们重视挖掘教材资源,活用教材,对教材作教法上的加工处理。下面以教材资源之一——插图为例,谈谈教师如何创造性地“用教材教”,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非常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利用插图,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长期的、扎实的语言文字等训练,就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一、利用插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插图具有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等特点,利用插图进行激趣导入,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注意力。如教学《小猫刮胡子》时,先引导学生看第一幅图,然后问学生:小猫到底是怎样刮胡子的呢?刮了胡子以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从课文中找出答案。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注意力迅速集中到学习课文上来。

二、利用插图,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理解力。课文插图,可以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地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如教学《金色的房子

(一)》时,“金灿灿”“红彤彤”“亮闪闪”等词语比较抽象,单靠教师讲解学生难以理解,但通过观察插图,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

大多数插图还体现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师在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将插图与课文相关内容联系起来,从而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如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中邱少云的神态、动作,然后问:你们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很自然地说:体会到了邱少云严守纪律、不惜献身的精神。

三、利用插图,进行观察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观察力是认识事物和智力发展的基础,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观察训练,能使学生的观察力得到充分发展。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时要使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具有相应的知识准备,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如观察的顺序、观察的主次、观察的细节等,并且重视观察结果的处理和运用。

四、利用插图,启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引导学生透过插图内容想象隐含在插图背后的事物,同时使静止画面中的人物、动物等活动起来,让学生的头脑中有电影场景感。如学习《将相和》中“负荆请罪”这个小故事时,可利用插图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蔺相如和廉颇见面后各自会说些什么?让学生的想象来填补课文中的“空白”,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五、利用插图,训练言语表达,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表达能力一般分为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插图或进行合理想象后引导学生将观察到或想象到的内容完整有序地用说话或写作方式表达出来,促进其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如教学《燕子》一文时,要求学生用上“每当……就……”“……仿佛……”等词语描述图上美景,先口头表达,再写出来。

六、利用插图,感受形象美,培养学生的审美力。插图具有较强的形象性,比语言文字更能在头脑中产生鲜明的形象,使学生直接地产生意象整体,促进其审美感受力、审美理解力的发展。如学习《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时,单靠课文的描述很难想象董存瑞炸暗堡时的表情,而通过插图的欣赏,立刻使学生获得了鲜明的形象,体会到了包含其中的雄壮之美。

七、利用插图,指导背诵复述,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小学生特别善于具体形象记忆。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背诵或复述与插图有关的课文内容时,可让学生结合课文按观察插图的顺序建立记忆线索,然后想象插图画面进行背诵或复述,这样就能使背诵和复述化难为易。如我在指导学生背诵《三味书屋》一文中“三味书屋的布置”一段时,先让学生按从中间到四周的观察顺序建立记忆线索:正中的墙上—画前面—四面—东北角,然后再想象插图画面背诵课文,结果记忆速度和效果大大提高。又如,复述课文《乌鸦喝水》时,先指导学生按插图顺序建立记忆线索:喝不着水—衔小石子—喝到水,然后再想象画面去复述课文,从而使复述化难为易。

八、利用插图,通过比较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力。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内容或情境相关的两幅或多幅插图联系在一起,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找出他们的异同,从而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此外,教师还可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对插图的某些内容加工创造质疑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如教学《海上日出》时,让学生在认真观察两幅插图后,再比较一下两幅插图的异同,从而感受海上日出在晴朗时和有云时的不同景象。另外,还可要求学生画出云厚时海上日出的景象。

总之,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活教材,特别是课本插图这个不起眼的板块。只要充分挖掘教师潜力,学生就会受益更多,培养学生的能力也就更加容易。

第五篇: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所谓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长期以来,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往往局限于课本和课堂里,对区域语文课程资源优势认识不足,忽视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生活,造成了农村小学生语文学习内容空间小,语文知识结构单一,实践能力不强的局面。随着课程改革推进,我想,作为农村小学教师应针对儿童特点,遵循语文教育教学规律,立足学生发展,积极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增强学生在不同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丰富小学生语文实践活动,这对提高小学生语文能力十分有益。

一、紧扣教材,开展有针对性的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科书是语文课堂教学资源之一。因此,我们以教材为依据,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阵地,把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料与教材相结合,建立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开展有针对性的语文实践活动。

1、利用自然、生活中的资源,探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语文教材上的许多文章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当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时,怎么办?以往,一般都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或请学生帮助解答,而忽略了引导学生自己从生活中,从大自然中去观察、体验,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做,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所以我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比如:在上《火车的故事》《兰兰过桥》这类课文时,学生对文中的科学现象既好奇又不解,于是我鼓励他们回家动手试试,然后在课堂上陈述实验过程,这样一来,学生学习情绪高涨。事实证明,将语文课堂教学与自然生活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拓宽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渠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获取信息,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信息社会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多,他们了解的信息有时比老师的还要多。在语文课上,有时我在介绍文章时代背景等有关资料时,有的学生莫不关心,或者根本就不听,因为他早就知道,或者不想知道。而当我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一些靠课文不能解决的疑问时,他们就变得很有兴趣,一定要想办法解决,汇报交流时还非常积极主动。如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小动物过冬》《称象》等课文时,我鼓励学生通过网络等渠道搜集资料,处理资料,通过自己的努力认识课文中的人物,结果学生们了解到的资料比我了解的要多得多。听了他们的汇报交流,我自己也增长了见识。

3、开展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在课堂上分小组进行学习,是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有效形式。如教学《荷叶圆圆》一课,我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开展小组讨论,选择喜欢的段落,选择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我负责巡视,指导学生的学习。汇报交流时,小组长先介绍学习情况,然后组织大家汇报。这样的学习活动,改变了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读的形式,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

我认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前提条件。我们应该“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既注重夯实基础,又注重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二、拓展语文课程资源,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以往学生单

一、低效的识字方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识字量,直接影响到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乃至影响学生今后终身学习和发展。对此,依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借助小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我们积极拓展语文课程资源,多渠道、多方法、多方式教学识字,扩大学生的识字量,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1、玩中识字: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这是人所共知的。针对低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如果把“玩”和“识字”巧妙地结合起来,使“玩”和“识字”融合为有机的一体,使学生在玩中识字,在识字中玩,相辅相乘,相互促进,必将事半功倍。有鉴于此,我们在识字教学中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方法。例如把识字和拍纸牌、找朋友、登高峰等游戏结合起来,或是比一比、赛一赛,看谁的方法好,看谁认得快,看谁认得多,学生们争强好胜,乐于表现,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并且积极开动脑筋,充满了学习的热情,在活动中,提高了学生识字的兴趣,而且为了在活动中有一个好的表现,在课下、课外都积极准备,这就强化了学生的识字记忆,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完成识字任务,也为识字扩展和学习扩展作好了铺垫。

2、学中识字:

这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中识字”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主识字。教师的示范也好,怎样引导也好,或是让学生反思自己是怎样识字、读书的,能够使学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其学习必将突飞猛进,其自身必然体验成功和胜利的喜悦,从而唤起其学习语文更高的热情和积极主动性,进入良性循环地学习状态。如识字教学中,示范类型中的一个字的识字方法,学生通用同样的方法迁移应用到期他字上;又如学习了几种类型的字后,把它们综合在一起,通过比较、分析,启发、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字,并鼓励创新,把自己与众不同的识字好方法展示一下,介绍给同学。如从广告、路牌、商标、商品包装、日常用语等中,或是自己通过课外注音读物,或是自己独创的方法,等等,都给予肯定并表扬,这样不仅使学生学会了在日常生活中识字,还学会了注意观察和思考,并且它会反作用于学习、促进学习,使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3、做中识字:

这是“学以致用”的体现,在实际生活中,语文有着广泛的应用,这勿庸质疑。在课本中学到的语言知识,只有在应用中才能变为自己的真知,转化为自身的一部分。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练习运用,并鼓励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实际实用,力求用的恰如其分。如在学习了课文中一些人物的语言、动作后,问学生:你见到师长、同学怎样打招呼?遇到困难需要别人帮助该怎么说?到商店购货怎么说?„„也可以模拟生活中的情境,让乐于表现的学生表演一下,或是让学生把自己做的一件事的过程讲述下来,然后让学生说一说用到了学过的哪些生字。如果学习知识之后,不会运用,那学习还有什么用呢?更何况只有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才能把知识和能力结合来,才能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巩固所学知识。

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表现在读书、写日记上的能力水平明显提高,基本达到识字预定目标底限。谁也无法代替学生学习,这是无法否认的客观事实。因此教师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充分发挥教师组织、引导、帮助的作用,使他们能自能学习、自主学习,改变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以期达到教育教学的既定目的。通过一个学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感觉孩子们学得轻松愉快,充满自信,培养了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走出了迈向成功人生的第一步

三、搭建平台,激励多读,让学生语言更丰厚

阅读是语言实践活动、心智活动和情感活动的有机结合,也是渐次推进的思维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生各年级课外阅读总量。学生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事实上,农村小学生要做到并不容易,主要有两难:一是阅读时间难保证;二是阅读兴趣难保持。我们在结合课题实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我们为了保证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目标的实施,努力为学生搭建好课外阅读平台。首先留给学生读书时间,并将读书时间作为一门课,写进学校课程表,学生除了可以自由借书阅读外,每班学生每周不少于一节的读书课。其次,交给学生读书方法,如读哪些书?怎么读?课外时间如何安排?阅读得怎么样?教师都做具体辅导和检查,提高了学生阅读速度,增加了学生阅读总量。最后,每学期召开一次读书报告会,举办一次“古诗词大王”竞赛活动,评选一、二、三等奖若干人次,激发阅读兴趣,对评选出的获奖者由学校奖励你喜欢的图书或古诗文故事书,激发阅读课外读物的兴趣,保证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的实现。

四、“言论自由”,创境多说,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

说,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为学生创设语文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多说,尽量说出自己的见解,是语文口语教学重要前提。可是,事实上课时教师讲学生听,在家里家长讲学生听,言论的自由度实在有限,难怪长辈们常用“锅堂门口一张嘴”来形容农村小学生的语文口头表达能力。他们是生人面前怕说话,话题不对不说话,这就要求我们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时注意创设交际情景,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定期举办故事会、演讲会等。在课堂通过学生独立小声说、同位练习说、小组互相说等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口头表达的机会。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感受见解,如“你喜欢课文的那一部分?那一段最精彩”、“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一个人?”、“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等,让学生有话说。

在课外,按自然村庄自愿组合课外语文学习小组,让每位学生无拘无束地交际,完成课后作业。同时还要求学生经常和父母、亲戚、邻居多接触,明白做人的道理;要求学生经常和父母购买自己需要的衣物、学习用品;要求扩大视野,认识社会;关心国家大事,认清今日世界。现实生活的综合性、复杂性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利用多种多样渠道途径引导农村小学生轻松愉快地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和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只是停留在初步探索与尝试的阶段,许多地方只是一孔之见,重在参与,抛砖引玉。

下载利用绘本资源,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利用绘本资源,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利用学生资源

    利用学生资源,发挥学生潜能 《走进聪明屋》教学课例评析 台州市椒江实验小学林素仙临海市教研室张 瑛 [教学目标] 在对前人科学发明过程的了解中,逐步培养学生遇事勤动脑、善......

    利用教材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利用教材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内容提要】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从启发兴趣激发说话欲望入手,使学生产生说话的愿望,让学生知道怎样去说,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强调学生说话......

    利用课本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利用课本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我们许多师生并没有很好地利用课本,教师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只注意算式的演算步骤,只注重逻辑的严密推理,而忽视对数学课本的......

    利用教材情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利用教材情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语文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充满了“情”味。可以亳不夸张地说,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情感的产物。这些情感或是显性的,或......

    利用绘本阅读提高小学低年学生的阅读能力(样例5)

    利用绘本阅读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 论文摘要: 语文教师应该将眼光放长远,不拘泥于课本的知识,重视提高学生的能力。在绘本阅读中,让他们在读故事中品味绘画艺术,在欣赏图......

    利用数学绘本 开展数学教学

    利用数学绘本 开展数学教学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

    在绘本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在绘本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阅读的基础是想象力,能够用想象力描绘出眼睛无法看到的故事,才是真正学会了阅读,而绘本正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最好媒介。因此,在绘本阅读教学......

    在绘本阅读中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

    在绘本阅读中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 单位:西夏墅中心幼儿园 邮编:213135 姓名:潘颖婷 摘要: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的挚友。”,因此早期阅读是终身学习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