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言语行为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启示

时间:2019-05-15 09:58: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言语行为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言语行为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启示》。

第一篇:关于言语行为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启示

摘要:言语行为是分析哲学思潮中日常语言学派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强调以言行事。本文首先扼要分析奥斯汀和塞尔的经典言语行为理论框架及研究特点,次之总结国内外言语行为研究的特点及弊端.最后阐述当前出现的研究新方向。言语行为研究的历史和传统告诉人们这已经不再是新生的语用学领域.但是当前出现的新方向反映出言语行为研究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言语行为 经典理论 传统研究 新方向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部分,其基本观点是:说话即做事。在它之前的实证哲学家认定,句子只能用于描述某种情况或陈述某项事实,因此只适用正确或错误的价值。然而言语行为理论家却指出,话语具备在现实中行事的能力,施事句没有对错,只有做与不做、恰当与不恰当之分。正是这种以言行事的主张使言语行为理论脱颖而出,并极大地推动了分析哲学的发展步伐。

英国哲学家奥斯汀(John L.Austin,191l1960)被公认为是言语行为理论的创始者。在他之后,他的弟子们,尤其是美国哲学家塞尔(John R.Searle),则进一步丰富了他的主张并使言语行为理论系统化。此后,国内外对各式言语行为都做出一定的研究,如请求、道歉、赞美、感激、婉拒邀请、抱怨、拒绝、建议、批评等,其中有单语种环境下的研究,也有跨语种、跨文化的比较分析。这些研究往往与语用学关系紧密,尤其是语际语用学,其中直接为外语教学服务的就不在少数。不过,言语行为研究并没有局限于语用学,相反地,它在其他领域也得到了应用和发展,如哲学、逻辑学、法学、文学、神学等等。

一、经典言语行为理论

在经典之作《如何以言行事》一书中,奥斯汀刚开始将话语分为述谓句(connotative)和施事句(per formative):述谓句用于描述或陈述事实,具有真假值;施事句则是以言行事,没有真假值。不过,奥斯汀很快认识到,述谓句也能以言行事。于是,他摒弃述谓句和施事句的区分而将重心转至言外之力(illocutionary force),并抽象出三种行为,依次为说话行为(1ocution)、施事行为(illocution)和取效行为(per locution),其中他关注的重点便是施事行为,尤其是显施事句的施事行为。

塞尔在《言语行为:语言哲学论》中修正并发展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他只保留奥斯汀提出的施事行为和取效行为,而用命题行为(propositional act)取代说话行为,认为任何语句都带有言外之力的特征。塞尔还以“答应”这一具体的言语行为为例,提出了施事行为应该满足的四条适切条件,从而丰富了言语行为理论。20世纪70年代,塞尔又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言语行为理论,他在《表述和意义:言语行为研究》一书里批评奥斯汀将施事行为的分类等同于对施事动词的分类,提出应按照适切条件来划分施事行为。此外,塞尔的另一大理论发展则是他对间接言语行为的阐述和归类。

奥斯汀和塞尔在建构完善言语行为理论的同时也注重案例的分析,这时他们的研究呈现出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第一,以句子为分析单位。奥斯汀和塞尔都倾向于分析实现某项言语行为的句子,并把重心放在句子里的动词上。不过,他们不是像语法学家或语义学家那样分析句子中得到普遍约定承认的语法规则或语义类型,事实上,他们关注的是话语,即句子在语境中的具体表现。

第二,研究对象的问题。奥斯汀和塞尔都认为日常生活的言语行为是以间接为主,不过奥斯汀还是以显施事句为主要研究对象,如“我命令你们开火”,“我答应我会去”。塞尔前期也是主要研究直接言语行为,不过他后期发展了间接言语行为,从而完善了言语行为理论。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研究所举的例子并不是来自真实对话。

第三,以适切条件为研究目标。言语行为没有真假值,只有适切或不适切的问题。奥斯汀和塞尔都强调惯例和习俗对言语行为的巨大约束作用,言语行为必须要满足一定的约定性条件和规则,于是如何总结言语行为的适切条件就成了他们研究的重点。

二、传统言语行为研究

在奥斯汀和塞尔之后,学者们开始更加深入地分析言语行为。与奥斯汀和塞尔的经典言语行为研究相比,后来的研究内容更充实,视角更丰富,总体上来说有以下一些新的特点:

第一,还是以句子为研究单位,但不再把重点放在行为动词上,而是更倾向于研究句法结构,如实现某项言语行为而采用的不同句子类型。

第二,语用礼貌和言语策略被引入研究。研究者开始借鉴利奇(Leech)的礼貌原则以及布朗和列文森Brown & Levinson)的面子理论,并把常见的间接言语行为归因于说话者是出于礼貌的考虑。同时,他们还研究各种具体的言语策略用于体现语用礼貌。

第三,语料收集方法发生变化。前面也已提到,奥斯汀和塞尔所列举的话语例子是他们凭主观提出的,没有真实的对话作基础。但现阶段的研究开始向说话者收集语料,并且所采用的方法是以问卷调查为主,其中分为三类:会话完成测试(DCT)、多项选择问卷(MCQ)和应答分类问卷(SRQ)。值得注意的是,这样所收集的语料还不是自然对话。除了上述的三个特点,还有一个显著的情况便是言语行为的研究开始与语际语用学关系紧密。研究者开始关注外语学习过程的言语行为实现情况,他们一般会通过比较操本族语者和外语学习者来总结外语学习者的语用错误,从而为外语教学服务。

综观上述的言语行为研究,不难发现其中呈现出一些矛盾或疏漏之处,如:首先,语境的问题。语用学的一大特点就是强调语境,强调语言在语境下的使用情况。言语行为理论家和研究者们也指出语境的重要性,但观察言语行为的研究却可以发现他们研究所依赖的语料是偏离甚至于脱离真实语境的。奥斯汀和塞尔所引用的话语例子是没有真实对话作依据的,后来的研究者虽然开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语料,问卷里往往会说明语境场合,但这样的语料更多的是偏向于测试性质,并不是自然对话,也就不能算是日常语言使用完全真实的反映。

其次,英语语料为主的问题。言语行为理论起源并发展于西方世界,欧美学者在英语语料的基础上建立了理论框架和研究模板。非英语国家的学者,尤其是东方学者,直接研究本族语的情况很少,更多的是比较英语与自己母语的不同情况。国内言语行为研究的现状也呈现出这样的情况,如刘国辉研究的是英汉两种语言请求策略的理论和实证对比,朱坷涉及到的“建议”言语行为也是英汉的比较。

最后,适用性的问题。西方学者建立理论框架的时候多半是以自己的本族语为语料基础,但他们同时又试图使自己的研究结论具有普通适用性。塞尔就相信任何一种语言原则上都可以体现唯一的言语行为真理,他说:“因此,没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语义研究,只有一种句子意义的研究,只有一种言语行为的研究。”西方学者相信通过研究本族语能总结出适用于所有文化的根本规律。然而,文化的差异给这个普遍适用性带来了问题。例如,在英语文化中,“建议”这一言语行为往往会被视为一种威胁面子的行为,建议给予者因此会出于礼貌的考虑运用不同的策略来减少可能的威胁因素。但Bayraktaroglu发现“建议”在土耳其文化里远没有西方学者所谓的威胁性,相反地,土耳其文化把“建议”视为团结的象征,促使团体一起解决某个问题。

三、言语行为研究的新方向

鉴于上述提到的问题,言语行为研究的发展需要有新的突破。事实上,语用学研究和言语行为研究现阶段已经出现了针对上述问题的新方向。本文将介绍其中的两个新方向,并分别称之为特定文化环境(culture—specific)以及特定语言环境(1anguage—specific一方面,特定文化环境是说研究者要以研究对象的文化为本,尤其是当东方学者采纳西方传统理论框架的时候,要从自身的文化出发,要以被研究者自身的生活世界为基础。Sachiko Idée,Yasuhiro Katagiri,wily Hanks和Scotts aft等人近年提出“解放语用学”(“emancipator pragmatics”)的概念,旨在“打破已建立模式的束缚并使理论来源多样化”。他们指出,基于欧美语言和思维方式的语用学研究传统,倾向于“不加鉴别地依赖于操现代西方语言者的常识以及随之而来的个人主义、理性和市场经济”。于是他们鼓励研究者们“将本族语者的生活世界融进该语言的语用描述中”。显而易见,“解放语用学”的主要观点就是要研究者基于具体的研究对象文化,而不是一味地套用西方的理论。

具体到研究方法,“解放语用学”则要求研究者融合不同的学科,将语言看成是“历史嵌入的活动,由丰富的认知组成,由语法构造,是社会实践的一部分”。此外,研究者还需构建概念框架,其中包括语言形式与言语活动及社会常识的融合、语言和非语言的融合、相对非任意性(即社会理据)、社会中心性、历史嵌入性、一般与具体、规则与启发式以及简化论之外。《语用学杂志)(Journal of Pragmatics)2009年第4l卷还出版了一系列“解放语用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其中涉及的课题包括指称、语言在社会关系中的位置、不同于西方语法概念的日语语言分析等等。言语行为研究若是吸收“解放语用学”具体到文化的观点,相信可以为非英语语种的研究带来极大的启发,改善英语语料占主导作用的现象,从而可以更真实地反映研究对象,并使研究成果多样化。

另一方面,特定语言环境则涉及到言语行为研究的语料问题。前面也已经提到,传统的言语行为研究所采用的语料要么是研究者靠自己直接编造的句子,要么是研究者通过问卷收集,很少有研究的语用学研究大多数是依赖基于操本族语者的直接而编造的例子。这些研究的大体目标是描述那些可能阻碍听者理解说话者意图的不明确处,然后总结一系列当说话者和听者面临这些不明确处可能会依照的规则和条件”。但是阿道夫斯发现,“当我们研究语料库所体现的真实的语言使用情况时,这些不明确之处大部分是不存在的”。因此他强调语用学研究应该基于语料库,基于真实的语言语料。

阿道夫斯就以剑桥——诺丁汉英语话语语料库(CANCODE)为基础,研究了英语“建议”言语行为。有别于局限于句法结构的传统研究,他则是从具体的“建议”表达式出发,从语料库中搜寻这一表达式的运用情况,其中包括搭配、功能分布和语境分布三个方面。阿道夫斯具体到语言层面研究言语行为,发现了许多传统研究方法忽视的情况,为言语行为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以上提到的两个新方向并不是相互独立,而是相辅相成的。特定语言环境的研究需要具体的语境,那势必要求研究者关注研究对象所在的文化本身,深入挖掘该文化所蕴含的特殊品质。特定文化环境的观点若有该文化具体语言语料的支持那会有更大的事实说服力。这些新的发展同时也体现出当前语言学研究的一些转变:首先,普遍规律性不再受到追捧,个体的具体特性逐渐受到关注;其次,语言使用的真实具体语境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言语行为理论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发展至今,已不再是一个新生的研究领域,学者们深入地分析了言语行为的归类、实现模式、语用礼貌和策略问题,为言语行为研究积累了充足的理论支持和实证框架。但是随着语料库的兴起以及文化多样性的关注,言语行为的研究传统遭到质疑,并且产生了新的研究成果。新的研究方向一方面注重特定的文化环境,另一方面关注特定的语言环境,两者相辅相成,极大地推进了传统言语行为研究。总结研究历史,把握这些新方向,相信可以为新的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和研究参照。

第二篇:批评言语行为策略语用研究

批评言语行为策略语用研究

摘要:批评言语行为是日常交际中常见的言语行为类型。在对言语行为的研究中,对批评言语行为的探讨较少。本文依据Searl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和Brown & Levinson的面子保全理论,讨论了批评言语行为的不同类型和语用策略,并提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关键词:间接言语行为 面子保全理论 批评言语 礼貌原则

Abstract: Criticism is a common speech act in daily communication.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in this respect.Based on Searle’s indirect speech act theory and Brown & Levinson’s face-saving theory(FST), the paper discusses different types of speech act of criticizing and their pragmatic strategies.Finally, some issues for further exploration are proposed.Keywords: indirect speech act theory FST politeness principle criticism

Ⅰ.引论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研究中两大支柱理论之一。这一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末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最早提出,随后由美国语言哲学家舍尔发展深化为一种解释人类语言交际的理论,在语言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国外学者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如Blum-kulka(1984)曾经实施过一项名为“跨文化言语行为实施方式计划(CCSARP)”,调查了不同语言文化中言语行为表达方式的异同情况,主要研究了请求和道歉等言语行为。在最近的一二十年间这一理论在中国也是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然而,综观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虽然有许多专家学者从多种角度对言语行为做过研究,如赞扬(Wolfson,1980), 道歉(Olshtain & Cohen,1983), 邀请(Wolfson, D’Amica-Reiser & Huber1987), 抱怨(Murphy & Neu,1996), 问候(Ebsworth, Bodmen & Carpenter,1996)等,但是对于批评这一言语行为学者们却鲜有论及。作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言语行为之一,批评言语行为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依据言语行为理论,Brown & Levinson的面子理论和Leech的礼貌原则,对批评的言语行为进行分析和论述,通过对英汉批评言语行为的探讨,描述解释这一语言现象。

简言之,批评即为对缺点错误提出意见。Leech提出将言外行为(即通过“说话”这一动作所实施的一种行为)分成四大类:竞争类(competitive),和谐类(convivial),合作类(collaborative)和冲突类(conflictive)(见Leech,1983:104)。他将冲突类的言语行为定义为“言外功能与社会功能互相冲突的那些言语行为。”依据Leech的定义,我们可以将批评言语行为归入此类。Leech认为这一类言外行为在本质上是不礼貌的。Leech这一观点不免流于绝对化,但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批评这一言语行为具有很强的面子威胁性。Ⅱ.批评言语行为的类型分析

Brown 和 Levinson(1987)借用Goffman(1967)的面子概念提出了“面子保全论”以解释社会交往中具有正常交际能力的典型人的礼貌行为现象的。他们认为典型人所具有的“面子”即是每一个社会成员意欲为自己挣得的那种在公众中的“个人形象”,并且将“面子”分为消极面子(negative face)和积极面子(positive face)两种。消极面子是自主的自由,指不希望别人强加于自己,自己不因迁就别人受到别人的干涉、阻碍而使自己丢失面子。积极面子是指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许,支持和喜爱。言语交际中应当讲究礼貌,减少言语行为给“面子”带来的威胁。但是,Brown 和Levinson认为,有些类型的言语行为本质上和交际者的面子相悖,它们对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都会产生威胁,并且对说话人和听话人的面子都可能造成威胁,这些言语行为被称为“面子威胁行为(Face Threatening Acts简称FTA)”。批评言语行为会威胁听话人的积极面子,在实施这一言语行为时,说话人要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境和批评目的,选择合适的批评言语行为类型,以取得恰当的交际效果。依据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人们在间接使用语言实现自己的目的时所实施的言外行为分为首要言外行为(primary illocutionary act)和次要言外行为(secondary illocutionary act)。作为批评这一言语行为,其首要言外行为无疑是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但是说话人实施这一首要言语行为却可以通过多种次要言外行为来实现。在对批评言语行为进行分类时,次要言语行为不失为一种合理有效的标准。宏观层次上,批评言语行为的次要言外行为可以分为:非公开策略(off record strategy)和公开策略(on record strategy)两大类。Ⅱ.1 非公开策略

由于批评言语行为本身具有很强的面子威胁性,所以交际者在实施这一言语行为时常常会出于礼貌的考虑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在次要言外行为方面就相应表现为在许多场合采取比较含蓄、非公开的言外行为。Brown和Levinson指出,非公开策略是减少面子威胁策略中最为礼貌的策略,采用这一策略对于面子的威胁最为间接,且这一策略使说话人的言语行为比较模糊。说话者往往不明确提及听话人的错误行为,而是采用暗示、开玩笑等含蓄模糊的提出批评,避免对听话人存在潜在的面子损伤之嫌,也可以得到交际场合中听话人或其他人对自己说话策略的褒奖,满足自己的积极面子需求。非公开策略中,经常利用的次要言外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暗示(hints):暗示使言语与批评似乎没有明显的关联,而借助听话人在合作原则基础上,根据语境、语用原则推断出说话人的真实意图达到批评的交际目的。例如,(1)大爷,您是不是忘了一个程序就把书往包里装?(2)Excuse me, do you forget something? 这两个例子中,说话人的话语似乎是在提醒听话人,而不是在批评听话人,表达含蓄委婉,照顾了听话人的积极面子。避免了与听话人的直接冲突。

二.表扬式批评(criticism in praise):表扬式批评指借表扬第三方在某一方面或领域取得的成绩,来含蓄地提出对听话人在这一方面或领域存在的不足。例如,(3)Look, Billy.See how neat Tommy keeps his room? 在这个例子中,妈妈并没有直接指出Billy的房间不够整洁,而是借助表扬Tommy房间的整洁,使Billy推导出自己的隐含意义,即“我的房间不够整洁,我应该至少让它像Billy的房间那么整洁。”这种批评给听话人留下了回旋余地,让他判断说话人是否实施了批评的言语行为。这一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避免直接或间接提到听话人及他的缺点错误。三.反语(Irony):反语是一种在口语和文学作品中都很常用的语言形式。反语如果应用得当,能够在谈笑之间使听话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改正自己的错误。请看下面的例子:(4)顾客(指着汤里的苍蝇):服务员,你们的饭店的青菜汤里还放肉啊?

(5)Thank you, Jim.You are really my good friend.(Actually, Jim has done wrong to him.)在例句(4)中,顾客表面上表扬饭店的汤里放肉,但是实则是间接委婉的指出饭店的卫生问题堪忧。这么做可以避免令听话人尴尬的结果,不与听话人发生对峙,也可以借委婉表达不得罪其他在场顾客,达到了礼貌的效果。在例句(5)中,说话人也是借助反语指出了听话人的错误。四.先扬后抑(stroking):在中国文化中,礼貌是社会交际中的一条重要准则。在批评他人时,说话人也常常尽量做到礼貌,避免唐突。因此,先扬后抑的批评方式广为使用。例如,(6)小张,你对工作一向认真负责的,你今天不舒服吗?文章中有这么多错误。

说话人通过肯定听话人的成绩,给听话人一定的预期时间,增强了话语的缓和度。这一批评模式在政治思想工作中应用尤为广泛。在英语社会中,这一批评形式也是一种有效地提出批评的手段。例如,(7)Gee,your work is always so accurate.But the work you did today is not what I expected.五.开玩笑(joking):开玩笑是一种积极的礼貌策略,可以使说话人取得批评的目的的同时,避免威胁听话人的面子。这也是批评的一种常用模式。

(8)Perhaps you forgot that you placed a book in your bag and meant to pay for it on your way off the store?(9)小姐,下次小心点,我饿了,但我的大衣可没饿呀。

六.借用规章和道德规范(regulations & morals):这种批评模式一般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的情况。说话人不直接提出批评,而是通过陈述规章或道德规范来达到批评之力。例如,(10)In our company, promptness has special importance.(11)好孩子不撒谎。

在例(10)中公司领导和在例(11)中的孩子母亲都没有直接批评下属或孩子,而是通过陈述公司规章和社会的道德标准,让听话人自己去推导说话人的隐含语义。这种模式并不直接指出听话人的错误和问题,从而避免威胁听话人的面子。

七.非人称指向(depersonalization):这种批评模式把重点放在听话人所犯的错误或错误造成的后果上而不直言不讳地批评听话人,从而保留了对方的面子。例如,(12)Parent: Someone’s eaten the icing off the cake.Child: It wasn’t me.(13)这篇文章好眼熟,好像在哪儿见过。

在例(12)中的父母和例(13)中的说话人都巧妙地借助非人称指向,在保留听话人的面子前提下,批评了听话人的错误。Ⅱ.2 公开策略

公开策略是指说话人直接对听话人公开实施面子威胁行为,明确指出听话人所犯的错误。公开批评行为又可以分成缓和策略(the mitigated strategy)和非缓和策略(the unmitigated strategy)。(Katz, 1987)一.缓和策略:缓和策略是指说话人通过使用模糊限定词(hedges)如 maybe, kind of等和前语(preface)来缓和批评的语势的策略。例如,(14)有件事我不知道当讲不当讲,但是我又不能不说,请你们以后放东西动作轻点儿。

在使用前语缓和语势的句子中,说话人会用前语给自己的批评做个铺垫,表达批评的善意性,让听话人有个心理预期,降低批评的唐突性。二.非缓和策略:非缓和策略是指说话人没有使用任何模糊限定词和前语,不使用委婉表达,认为无需照顾听话人的面子,直接发出批评。这一策略具有很强的面子威胁性,因此在使用时,应当谨慎。例如,(15)你们也太不象话了,整天上班时间聚众赌博。不想干了就回去!

这是领导批评下属的言辞,由于二者的社会身份,权势不同,所以说话人没有顾及听话人的面子,直接批评了听话人。Ⅲ.结语

批评言语行为作为一种日常交际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值得引起说话人的重视,以便选择恰当的批评策略,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

对于批评言语行为,听话人有多种应答策略,因篇幅所限,本文未做探讨。批评的言语行为还体现出跨文化差异性,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的人们,在选择批评策略与不同批评策略的使用频率方面存在差异。此外,不同人群在选择批评策略时也大相径庭。这些领域值得研究者进行进一步探讨和阐述。

参考书目: [1] Katz, L.Face risk in the expression of censure-a cross-cultural study.Tel Aviv: Tel Aviv university, 1987.[2] Leech, 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London: Longman, 1983.[3]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4]吴琼淑, 樊薇薇.英汉批评言语行为策略对比研究.外语教学, 2004(2): 22-25.

第三篇:抬杠言语行为的语用分析

抬杠言语行为的语用分析

摘要:抬杠多见于日常对话或相声小品等文艺作品中。本文对抬杠进行了界定和分类,结合语用学相关理论,分析抬杠言语行为的语用策略,解释抬杠其会话功能及语用价值。并从关联理论的视角,对抬杠言语行为的推理过程进行阐释。关键词:抬杠言语行为语用策略关联理论

一、抬杠的界定

抬杠行为具有明显的施为性,抬杠是一种言语行为。但要界定抬杠是怎样一种言语行为,我们应首先考虑抬杠行为的起源、包含要素以及与抬杠相关的几个概念。1.1抬杠的起源

从抬杠的来源看,中国大陆的北方,很早就有一种习俗,那就是抬杠会——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这一天,由身强力壮的人抬着竹杠,上面有轿子,一个伶牙俐齿的小丑坐在里面。他们抬着竹杠和轿子在人群里穿梭,围观的人则和那个小丑随机式地比赛斗嘴,甚至用自认花巧的话来对骂,以博众人一笑。这种抬杠会,在满族进入中原后,成了中国人通常所说的“抬杠”的起源。据此来源看,“抬杠”从源起时就是一种有意为之的言语行为。1.2抬杠言语行为包含的要素

科特(1983)从分析言语环境入手,认为要确定一种言语行为,必须考虑到七个要素:说话者、听话者、他们之间的接触、所用的是否为同一套语言代码、背景、话题和信息形式。根据言语活动目

标的指向性可以确定言语的中心功能。对抬杠的要素进行分析能够揭示抬杠言语行为的实质。

抬杠言语行为包括四个方面的要素:

①存在引发抬杠言语行为发生的背景:事件/话题等;

②实施抬杠行为的人具有否定性或对抗性态度:对事件/话题等持否定、不满、揶揄等态度;

③抬杠的实现手段:非常规理性的争辩话语;

④抬杠者实施这一行为的目的:试图对特定的言行或对象进行讽刺、反驳等。

1.3本文对抬杠的定义

“抬杠”字典义为争辩或用杠抬运灵柩,本文我们所讨论的抬杠应该是争辩意。考虑抬杠包含的要素,笔者将抬杠界定为:“说话者为表达否定、不满、揶揄等态度,对特定对象或言行进行非理性的争辩。”

二、抬杠的语用策略

言内行为与言外行为之间的偏离产生语用意义,产生了间接话语意义。这是实施间接语言策略的理论出发点。抬杠言语行为的实施,需要一定的间接语言策略。本文通过分析受限语料,发现并总结了抬杠言语行为的间接语用策略。2.1语用策略与相关准则 2.1.1岔开策略

岔开就是故意违背相关准则,扯开去说些与本题无关的话,因某

种原因不愿说的话便可暗中换为别的话题,偷换概念最终蒙混过关。对话中,抬杠者经常用岔开的方法与说话人争辩,达到抬扛的效果。

(1)乙:相声是论段儿。甲:论段儿? 乙:哎。

甲:那好你给我来个中段。乙:啊? 甲:不要头尾。乙:噢,你这买鱼来啦?

这个例子中,甲作为抬扛的一方,偷换了“段儿”这个概念,故意用形容鱼部位的“段儿”去替换相声的计量单位“段儿”,从而混淆视听,达到了与乙抬扛的目的。2.2语用策略与质量准则 2.2.1反问策略

反问就是故意违背质量准则,没有疑问而提问,以表示一种言外之意,对所述内容有强烈的感情和主观评价。抬杠的人,往往利用反问,达到反驳对方、肯定自己的目的。

(2)有一个小孩到药铺里去买药,一进门,撇开嗓子说:“老板,买药。”老板说:“人小,嗓子不小。”“知了小,声大哩!”“知了有舌头呗!”“簸箕有舌头,它咋不响?”

这里买药的小孩,并不是提出疑问,他是利用先肯定后发问,来

否定老板的判断,反驳老板从而肯定自己的不同观点。比如,老板说知了有舌头,所以声音大,小孩马上提出簸箕也有“舌头”,但簸箕不响,这说明老板设定的声音大所应具备的条件是不可靠的,这时发问让老板所说的话自相矛盾,从而否定了老板的观点,表明并非有舌头就能发声。2.2.2同语策略

同语就是故意违背数量准则,话题和述题的重复,提供多余的信息,甚至是废话,以表示言外之意,突出强调某种情感。抬杠者往往也利用这种方式,故意通过赘述和提供多余信息,来表达否定性情感,与说话人抬杠。

(3)乙:这么说吧,你心里啊,有点儿不痛快。甲:我怎么不痛快啊? 乙:有点儿啊,不高兴。甲:我为什么不高兴呢? 乙:就有点儿别扭。甲:我跟谁别扭呢? 乙:你跟我别扭!

例(3)中甲将乙所说的话进行重复,不断发问不做直接回答。作为抬杠者甲意在言外,甲装作没有生气,但是却只是重复乙所说的话,实际上是让乙理解自己的言外之意,就是故意与乙抬杠,表达不满情绪。2.2.3夸张策略

夸张就是故意违背质量准则,夸大或缩小事物的本来面目,以显示言外之意。抬杠者经常利用夸张的手段,针对特定的对象和事件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述,从而达到抬杠的目的。

(4)有锔锅匠说自己技艺很高,所带的砧子大小什么东西都能打。于是有人说打个绣花针吧,锔锅匠说太小打不了;又说打个犁辕吧,锔锅匠又说太大打不了。

这个例子中,锔锅匠说什么东西都能打是自夸的话,抬扛者针对他能打造器物这件事进行抬杠,提出打造绣花针和梨辕两个器物,显然是缩小和夸大了锔锅匠能力范围,所以锔锅匠自然打不了。夸大与缩小锔锅匠的能力范围,使得锔锅匠说自己什么东西都能打造的“言”与打不了具体两个器物的“行”相悖,抬扛的目的就达到了。

2.2.4降用策略

降用就是故意违背质量准则,用语义所指对象比较庄重,正式的词用于琐细一般的事物上,大词小用,以显示一种言外之意。(5)交警:“您好,这里禁止停车,您违反了交通法规。” 车主:“街道是人民的,我是人民吧?我在自己的街上随便停车你管得着?”

例(5)中车主作为抬杠者,将“人民”一词大词小用,强加因果。因为街道是人民的,车主也是“人民”,所以人民的街道人民做主,言外之意是交警的处罚并不生效。2.2.5反语策略

反语就是说反话,故意违背质量准则,把好的说成坏的,把坏的说成好的,来显示一种言外之意。抬杠者说反语,表达否定性的态度,实现抬杠的目的。

(6)甲:“你看我,这件外套穿着多好看,人看上去苗条不少。” 乙:“可不是,好看极了,大水桶的腰都变成小水桶了。” 例(6)中乙作为抬杠者,表面上是赞成甲的说法,即衣服好看显瘦,但实际上说的是反语,大水桶腰与小水桶腰本质上都是形容衣服并没有神奇的修饰效果,甲的实际情况就是肥胖。乙一方面否定了对衣服的极好评价,另一方面讽刺甲并不瘦。2.2.6易色策略

易色就是故意违背质量准则,褒词贬用,贬词褒用,以显示一种言外信息,即幽默和讽刺的意味。(7)甲:“六级考得怎么样啊?” 乙:“题很难啊,考得不太好。”

甲:“那是,你就不如我吧,脑袋灵活着点,这次题难,可是咱能过啊!”

乙:“那是,我可比不上你抄袭作弊的丰功伟绩啊。”

例(7)中乙是抬杠者,甲认为考试作弊取得优异成绩是头脑灵活的表现,乙用抬杠的方式进行了反驳。丰功伟绩本是褒义词,用在这里来形容作弊行为,是褒词贬用,目的在于讽刺甲。乙没有直接指出甲作弊是不正确的行为,有违道德和考试要求,而是选择用抬杠的方式,讽刺甲的言行,表达批判态度。

2.3对比策略

对比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进行比较时,得出二者相近或相异的特点。抬扛者往往举出与说话人话题中相异的事物,按照说话人的方式,进行逻辑对比,得出相异的特点,从而进行反驳。

(8)某人肤色很白,在谈论此人为何肤色白时,甲说:“他整天坐屋里,风不吹、雨不淋、日不晒,能不白吗?”乙马上反驳说:“我不信,那煤炭不知在地底下埋了多少朝、多少代了,挖出来看看还是乌黑的。”

例(8)中甲以坐在屋里不受风吹雨淋为理由,说明某人皮肤白的原因。抬扛者乙马上以煤炭对比,指出同样是没有风吹雨淋,但是煤炭就不白,从而对甲的观点进行了反驳。2.4超论域

词语的所指总是从属于特定范围的,这个范围就是它的论域。论域同参照体和视点等相关。同一论域的词语就构成了一个语义场。某些抬杠者,针对说话人所涉及的问题,有意为难反驳,回答内容超出问题涉及的论域。

(9)甲问乙:“中午吃什么?” 乙回答说:“随便。”

甲说:“那好吧,那就吃板凳吧。”

这个例子中,乙说吃什么随便,甲便抬杠说吃板凳吧。很明显,话题“午饭”涉及的论域应该是吃的食物,板凳显然不是“食物”

这个论域的,但是“板凳”符合“随便”所指任何东西这个论域。甲不满意乙的回答,明知道板凳不是食物,故意说吃板凳,这就达到了抬杠的目的。

三、关联理论视角下的抬杠

实际交际过程颇为复杂,由于语境、认知差异以及会话参与者的目的等因素,有时听话人不一定或不一定愿意生成最佳关联性的话语,这就造成听话人和说话人之间潜在的冲突。我们所谈的抬杠,其本质在于一个“辩”字,由此可见交际冲突理应普遍存在于抬杠言语行为之中,不过我们发现抬杠的冲突程度不强,它体现为听话者故意回避最佳关联,目的是为表达否定态度或幽默效果,与说话人反其道而行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理不歪,笑不来”。(10)警察开导小偷说:“你偷东西时就没有为你年老的母亲想想吗?”

小偷说:“我想过了,就是找不到适合她的东西。”

例(10)中,警察开导教育小偷,目的是使其意识到偷盗行为的错误性,让小偷改正错误。警察让小偷想想自己的母亲,是让小偷想到母亲的养育之恩和教导,认识到自己偷盗犯罪即辜负母亲的期望,又不能陪伴母亲而行孝道。最佳关联应该是“想到母亲——惭愧后悔——认识错误”。但是小偷故意回避警察的明示,抬杠说自己偷盗时想到母亲了,想到给母亲也偷些什么,不过没有适合母亲用的东西。小偷有意造成交际矛盾,达到否定警察教育的目的。(11)一位女士去水库洗澡,当她脱掉衣服要下水时,水库管理

员跑来说:“小姐。这里不准洗澡和游泳。”女士生气的问:“为什么不在我脱衣服前说?”管理员说:“这里并不禁止人脱衣服啊!” 例(11)中,水库管理员阻止女士野浴,女士很生气地质问她为什么不在自己脱衣服前阻止自己,她的意思是管理员阻止得不及时,造成了她的尴尬处境。最佳关联和合理理解是“脱衣服前——阻止野浴——及时”,但是管理员不满女士的气愤,抬杠说水库不禁止人脱衣服,没有将脱衣服和洗澡理解成两个相关的事件,说明自己的职责只是阻止别人野浴,而不是阻止别人脱衣服。对女士的气愤进行反驳,表示女士的尴尬不是自己的过错。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抬杠者总是回避最佳关联,没有与说话者获得共同认知,达到互明。抬杠者的认知与说话者意图相差越远,则表达否定、不满和幽默的效果就越好。

四、结语

抬杠的实施需要一定的策略,这些策略往往是对语用常规的积极突破。听话人也就是抬杠者根据相关联系进行推理,他的言语往往不是最佳关联的话语,而是有意为之的曲解。抬杠的最大特点就在于一个“辩”字,但是,与争吵或吵架相比,抬杠的激烈程度已大为减弱,不会带有尖刻的攻击性言语,通常是较真不是激烈冲突。人们抬杠就是表达情绪,抬杠是一种言语行为,是兼具争辩技巧和幽默艺术的一种语言形式,生动活泼颇富生命力。参考文献:

[1]王加华,赵春阳.村落语境、民众情感与地域认同——山东省

莱芜市南下冶村抬杠习俗探讨[j].民俗研究,2010,(2).[2]袁毓林.简论语用常规的修辞偏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2.3)(合刊).[3]武瑗华.透过反驳话语看言语交际的对抗性[j].外语学刊,2008,(4).[4]熊立胜.以毒攻毒以谬制谬——对谬反驳及其语言表达[j].现代交际,1996,(3).[5]江结宝.詈骂的构成与分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6]刘森林.语用策略与言语行为[j].外语教学,2003,(5).[7]刘曲洋.相声包袱的语用解读[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8]廖巧云.关联理论对合作原则的发展[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11).[9]王玉晓.喜剧小品中刻意曲解的语用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5).[10]何自然,张淑玲.非真实性话语作为语用策略的顺应性研究[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4,(6).

第四篇:特朗普竞选演讲的言语行为特点研究

特朗普竞选演讲的言语行为特点研究

目录

摘要..................................................................................................................................................1 1.前言...............................................................................................................................................1

1.1研究背景.............................................................................................................................1 1.2研究意义和目的.................................................................................................................2 2.理论和概念....................................................................................................................................2

2.1理论....................................................................................................................................2

2.1.1 Austin相关理论......................................................................................................2 2.1.2Austin理论的后续发展...........................................................................................3 2.2概念....................................................................................................................................3

2.2.1言语行为..................................................................................................................3 2.2.2言外行为五大类型..................................................................................................3

3.伊万卡特朗普演讲的言语行为分析............................................................................................4

3.1伊万卡特朗普演讲的言内行为分析.................................................................................4 3.2伊万卡特朗普演讲的言外行为分析.................................................................................4 3.3伊万卡特朗普演讲的言后行为分析.................................................................................5 3.4总结....................................................................................................................................5 4结论...............................................................................................................................................5 参考文献...........................................................................................................................................6

摘要

2017年,唐纳德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其女儿——伊万卡特朗普做了非常出色的竞选演讲。本文以这篇演讲为案例,结合言语行为理论,对演讲中语言技术和策略的应用做出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伊万卡的演讲完全符合Austin的理论,可分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演讲中每一个句子都属于言内行为。伊万卡的演讲中的言外行为使用到了评判型、施权型、承诺型、表态型和理论型所有五个类型。伊万卡演讲的言后行为是吸引听众支持特朗普的执政。对伊万卡演讲的研究有利于学习优秀的交流技巧,提高交流的有效性。

1.前言

1.1研究背景

公共演讲是指一个人在公共场合,对一群人做的演讲,目的是通知、影响、劝说众人。公共演讲在种族事务、商业事务、政治领域、科学领域都起了重要作用。

在国外,很多学者基于言语行为理论对英美演讲进行了研究,研究中大多结合了社会学、政治学、政治心理学、语言学和其他学科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表明,英美的政治演讲中,演讲人通常代表着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或党派的利益,对重要事务发表演说(Lucas, 1989)。演讲人通过语言,辅以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强烈的情绪去劝说、刺激听众以达到目的(Bochmann, 1986)。政治演讲有如下特点:严密的逻辑,煽动性,政治倾向性。Grice(1975)认为,公共政治演讲是为了劝说听众改变其态度、信仰等。大部分政治演讲都体现出出色的领导才能,谈判技巧,工作能力,韵律感,是学习高效交流的经典材料(Kiewe, 1998)。所有政治演讲家都能很好的调动观众(Atkinson, 1984)。

国内对于英美演讲的研究起步较晚,大部分学者从音律、词汇等细节方面对政治演讲进行分析。陈熠(2011)用主要语法原则分析了政治演说,帮助观众更好的理解演说家背后的意图。吴素梅(2009)使用系统功能语法分析了丘吉尔关于希特勒发动战争的演说。1.2研究意义和目的

言语行为理论最初是由哲学家John Austin提出的,分析了在特定语境下语言要表达的意义与要实现的目标。英美国家的政治演讲总是有着很强烈的感情色彩,不仅具备口语话的直接特点,也同时具备书面语的严谨结构和优美语法。从语言学的观点来看,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都体现在演讲的口语中,并且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论文旨在基于Austin的理论,尝试探索伊万卡特朗普为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竞选所做的例行演讲,研究演讲中词汇表达,意图表达的行为,对此做出分析和评价。

使用言语行为理论能够将说话者和听者联系到一起,使说话者的意图更容易被听者理解,并且让听者很好的领会说话者的意图,不至于误解。通过分析言语行为理论在英文演讲中的应用,能够更好的掌握这个理论,提高交流的技能。

2.理论和概念

2.1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研究中的重要理论。它是语言交流本质的哲学解释。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由英国哲学家J.L.Austin 首先提出来,后来经过美国语言哲学家J.Searl系统的整理和发展而形成的,他的主张基本可以归结为一句话:“说话就是做事”,即以言行事。言语行为是人类语言交际的最小单位。

在二十世纪初,基于学者G.Frege等的工作,西方哲学产生了一个重要的语言学转折。哲学家开始认为,一系列的哲学问题其实是语言问题,如果我们提出更好的语言分析方法,就能解决这些哲学问题。介于次,这个哲学运动叫做分析哲学,也叫语言哲学,这其中日常语言哲学得到了主要发展。另一个分析哲学的学派叫做逻辑实证主义,由Moriz Schlick等人提出。日常语言哲学和逻辑实证主义对于意义的理论有着不同的看法。日常语言哲学认为日常语言对于理解哲学问题是非常重要的。Austin等哲学家致力于在哲学中使用日常语言。这些哲学家提出了两个方式,第一个是关注实际的表达,不考虑情景,不考虑表达的主体。第二个是将表达放置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语法,可以用对错来判断这个表达。但是,逻辑实证主义认为,除非句子能被证明是对的还是错的,不然它就无意义,他们的理论认为意义是基于真实的情况下。2.1.1 Austin相关理论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奥斯汀针对当时盛行的逻辑实证主义语言理论,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他认为语言不仅是对客观世界进行描述的工具,而且本身就是一种行为,即言语行为(Austin, 1982)。根据奥斯汀的模式,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在多数情况下同时实施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其中言外行为是言语行为理论的主要焦点,实际上,它本身就是言语行为。言外行为甚至成为言语行为的代名词。随后,奥斯汀又把言外行为分为五大类型:评判型、施权型、承诺型、表态型和理论型。

奥斯汀的理论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引起了学者极大的兴趣。在他提出的三种行为中,语言学家最感兴趣的是言外行为,因为这个与说话者的意图最一致。在语言交流研究中,语言学家最感兴趣的是说话者如何表达他的意图,而听者如何识别说话者的意图。言语行为理论也深刻照见了语言学交流的哲学本质。根据这个理论,我们说话时,就是在进行一种行为,语言学交流过程就包括了一系列行为过程。当我们争吵,警告,祈求,感激,致歉,拒绝,接受时,我们是用语言表达来进行言语行为。2.1.2Austin理论的后续发展

继奥斯汀之后,Searle系统的发展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解释了言语行为的各种有效条件,阐明了言语行为分类的原则和标准,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Searle认为任何语言交际都牵涉到言语行为。人类语言交际的或最小单位并不是作为单词或句子,而是言语行为,准确的说,在一定条件下构造具体的句子,就是实施言语行为(Searle, 1969)。他提出了实施言语行为所具备的四种有效条件:命题内容条件、准备条件、真诚条件、根本条件。根据这些条件的差异可以区分不同类型的言语行为,他还根据行为的命题条件、真诚条件和适从向这三个标准对奥斯汀的五类言语行为进行了修正,提出了自己的五类言语行为理论,及断言类、指令类、承诺类、表达类和宣告类(Searle, 1979)。此外。Searle从言语行为的角度对语言中使用“拐弯抹角”间接表达自己意图的现象进行了研究,从而提出了间接行为理论。间接行为理论实际上是通过实施另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地实施某一言语行为。

继奥斯汀和Seale的研究之后,很多语言学家也对这一理论发表过许多意见和见解,对言语行为理论的研究具有巨大的启发意义。它为我们对语言本质的理解和解释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为语言研究提供了新途径。2.2概念

2.2.1言语行为

根据Austin(1962)的理论,言内行为指的是说话这个行为,这个行为包括发出特定的声音(语音行为),使用语法结构和单词(交流行为),表达单词的意义(修辞行为)。言外行为是指说话的方式,比如疑问,陈述,确认,警告等。言后行为是指说话达到的影响和后果。例如,如果Tom对Zoe说,房间太冷了。言内行为就是字面意思。言外行为是一个请求或一个命令,请关门或者希望你给我件外套的意思。言后行为是Tom去把门关了或者Zoe给Tom了一个外套。言后行为并不是一定的,说话者所期望的言后行为不一定能实现。2.2.2言外行为五大类型

评判型是指对特定事件根据证据、理由进行评判。确信,发现,遵守,解释,这些都属于评判。

施权型是要决定事物如何如何。指定,贬低,开除,这些都属于施权。承诺型是说话者对特定的行为做出承诺。当说话者做出承诺时,他要为执行承诺的行为负责。承诺,约定,承担,这些都属于承诺型。

表态型是对一个人的行为和遭遇的反应。道歉,感谢,遗憾,憎恨,挑战,都是表态型。

理论型是观点解释、争论、澄清的阐述。确认,否认,告诉,询问,同意,反对,这些都是理论型。

3.伊万卡特朗普演讲的言语行为分析

政治演讲是一种语言学交流行为,说话者在演讲过程中,言语行为包含了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在政治演讲中,修辞策略有助于帮助听众更好的理解演讲者的意图。尽管演讲的主题不同,但是这三种言语行为遍布所有的演讲,并且言外行为最为重要。

3.1伊万卡特朗普演讲的言内行为分析

言内行为是说的话本身,特定的语音,音节,单词,短语,句子,就是指字面意思。一系列声音组成了有意义的句子就是言内行为。

分析伊万卡的言内行为,即分析伊万卡演讲的表达和文本。用词干净利落,铿锵有力。伊万卡善用排比句,比如,“He did what any great leader does: He dug deeper, worked harder, got better and became stronger.”三个比较级的词语音节整齐,且有韵律,掷地有声,大气磅礴。在言内行为方面,伊万卡特别注意语音、音节方面的利用,使得演讲极具煽动性。

伊万卡用其他政客和特朗普做了一个对比,对比修辞的应用在语音上和意义上都起了很好的效果。“I feel for you.”和“I’ll fight for you.”在语音上极其相似,而内容上差别巨大,对比出特朗普挺身而出的英雄精神,和其他政客的虚伪平庸。

演讲中,伊万卡列出了特朗普集团里女性高管比例高于男性,而美国社会上女性收入低于男性。通过列出事实,同样造成了鲜明对比,给听众以震撼,唤醒人们心中想要实现同工同酬的愿望。

以上种种,不胜枚举。即使不考虑竞选演讲的意图、策略,单单听到伊万卡有力的声音,便让听众振奋。单单听到伊万卡列举出的事实,便让听众感动。即使是不支持特朗普的人,也不得不承认,演讲本身,在音律上,在讲故事上,是多么的动人。对其演讲言内行为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个演讲本身就是高效交流的优秀范例。

3.2伊万卡特朗普演讲的言外行为分析

和言内行为不同的是,言外行为不仅是有关语言的表达,更是关于语言背后的意图。言外行为和演讲者的目的有关,比如命令,断言,解释,祝贺,责备,承诺,请求,建议,命名等等。也是通过言外行为,听众才知道演讲者想要做什么。政治演讲的一大作用是说服听众。

伊万卡在演讲中体现的言外言语行为是多样化的,这篇演讲的广泛传播间接证明了听众对这篇演讲的认可。

首先,伊万卡多次用到评判型的言外行为。比如“川普是能让美国再次伟大的那个人!”“我的父亲是一名斗士。”都是她对于川普的评判。

其次,伊万卡也用到了施权型的言外行为。比如,“实人用来做实事,愿景变为现实。”就是断言美国的前景。不存在假设,期望等等不确定的语气,不需要证明,直接宣称愿景必然实现,这种断然的语气非常具有领导气质。

承诺型的言外行为几乎存在于每一个竞选演讲中,伊万卡也精于此道。“他将为同工同酬战斗,我也将与他并肩战斗。”“他将使美国再次伟大,他会言必信,行必果。”“他会每次都为你一战到底!”“他会成为你们最伟大、最真实和最忠诚的冠军。”这些承诺的句子出现在每一个段落的末尾,将气氛推至高潮,给人以无限希望。伊万卡对于表态型言外行为的使用很有特色,她的表态是极有节制的。通篇演讲中,虽然她提及了美国目前男女收入不平等,政客不作为的现象,但是她只陈述事实,不做表态。只有在谈及特朗普个人时,她才做正面的积极的表态。这样,演讲给人的印象是,特朗普可以解决目前美国社会一切不公平的现象。尽管事实复杂得多。通过这种侧重光明面,回避复杂问题的策略,演讲充满了正能量,给人以情绪上的鼓舞。

理论型的言外行为在这篇演讲中俯拾皆是,重视人才、同工同酬,实干兴国,都是她所推崇的。

3.3伊万卡特朗普演讲的言后行为分析

言后行为是指对听众的行为、感受、想法产生影响的行为。说话者在进行言后行为的时候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受到听众的关注不同。言内行为和言外行为比言后行为受到更多关注。

对于伊万卡这篇演讲,言后行为是,希望听众支持特朗普的执政,并且,在特朗普的带领下,让有才干的人得到更好的发展,让勤奋的人得到工作,继续为同工同酬做出努力。最最重要的一条是,让大家支持特朗普做总统。特朗普的民意上升有利于执政的顺利,因此伊万卡不遗余力的为特朗普圈粉。

由于言后行为并不总能如伊万卡所愿,因此会有听众尽管看好伊万卡和伊万卡的演讲,但是仍然不愿意支持特朗普的执政方案。这是言后行为的不确定性。3.4总结

本章利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了伊万卡特朗普的演讲,对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所起的作用进行了详细分析。政治演讲在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中有潜在的意义,而言内行为中只有字面意思,所以往往对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关注更多。

言内行为是演讲者的基本功,神情、动作、声音是否饱含感情,演讲材料是否语法正确、表述清晰,这一切构成了演讲的底色,是人人都看得明白的、政治演讲中不容出错的部分。政治演讲最根本的目的是演讲者通过演讲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推动听众去按照演讲者的意愿行事(Wilson, 1994)。因此,言后行为体现了演讲的根本目的,是演讲者的最终目标。言外行为是演讲者智慧和策略的体现,演讲者通过不同的语言工具和修辞,潜移默化的传递其意图,实现其目的。

4结论

政治演讲作为公共演讲的一个特殊类型,在人类社会和政治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有效的政治演讲离不开对各种技术的应用。通过一定的策略,演讲者可以抓住听众的注意力,让他的观点能够被听众理解和接受。

本论文主要是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三个核心——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以伊万卡特朗普的演讲为案例,分析演讲中对言语行为的应用。同时,笔者也分析了演讲者伊万卡是如何使用各种策略一步步达到其目的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伊万卡的演讲完全符合Austin的理论,可分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第二,演讲中每一个句子都属于言内行为。第三,伊万卡的演讲中,言外行为可分为评判型、施权型、承诺型、表态型和理论型这五个类型。第四,伊万卡演讲的言后行为是吸引听众支持特朗普的执政。

本文的局限性在于,以一篇演讲作为分析材料,缺乏更多的演讲数据,更严谨的统计结论,停留在定性分析上。未来的研究,可以在本论文的框架上,将Austin这套理论应用在更多演讲材料上,得到言语行为理论在政治演讲应用上的统计结论。

参考文献

[1]Lucas, S.E.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M].In N.Wolfson & EJudd(Eds).Socio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Rowley MA: Newbury House, 1983: 56-62.[2]Bochmann, K.Eigenschfien und linguisitische Analyse Politischer Texte[M].Berlin:Zentrainstitut fuer Sprachwissenschaft,1986 [3]Grice, H.P.Logic and conversation[C].Cole, R and Morgan, J.L.(eds.).Syntax and Semantics.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5.[4]Amos Kiewe Ed.The Crisis Tool in American Political Discourse.In O.Feldman & C.D.Landtsheer.Political Speaking--A Worldwide Examination of Language Used in the Public Sphere[M].Praeger Publisher, 1998.[5]Atldnson, M.Our Master’s Voices.The Language and Body Language of Politics[M].London: Metheun & Co.Ltd, 1984.[6]Austin, J.L.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Oxford,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7]Wilson, J.M.Leadership Trapeze: Strategies for Leadership in Team—based Organization[M].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1994.[8]Searle, J.R.(1969).Speech acts: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Vol.626).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9]陈熠.评价理论在政治演讲中的运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6): 118—129 [10]吴素梅.政治演讲语篇的人际功能分析一试析英国首相丘吉尔的Speech on Hitler’s Invasion of the U.S.S.R.[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9, 1(19): 104-107.

第五篇:简论非言语行为的文化差异

简论非言语行为的文化差异

摘 要: 人类交际行为除了言语行为外,还有非语言行为,非言语行为在人类交际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非言语行为包括言语行为之外的所有人类的交际行为,不仅言语行为存在文化差异,非言语行为也存在文化差异。本文对非言语行为的文化差异进行深入剖析,研究人类的非言语行为差异,得出掌握非言语行为交际能力的重要性的结论。

关键词: 非言语行为 体势语 手势语 目光语 体距行为

一、引言

非言语行为是指除言语行为之外的一切人类的交际行为,非言语行为包括身势行为、手势行为、目光语行为、交际时的身体距离。Burgoon和Saine给非言语行为下了定义:“非言语交际时不用言语表达的,为社会所共知的人的属性或行动,这些属性和行动由发出者有目的地发出或被当做有目的地发出,由接受者有意识地接收,并有可能进行反馈。”

非言语行为同样是人际交往时双方社会关系的标记,标志着交际者的“权势”和“平等”关系。人们的外表包括服饰、表情、体态和姿势、眼神等,都能折射出某人的社会地位、性别、出身、教育等个人情况。同时,非言语行为也可以是会话结构的标记:当人们进行会话时,目光语可以用来终止发言,让别人发言等。同一种非言语行为在不同的文化当中可能代表不同的含义,比如在某些文化中点头表示同意和赞成,而在另外的文化中点头则表示相反的意思。非言语行为在交流感情方面有其优势。兴奋、愉快、悲哀、惊讶、愤怒等感情的表示行为多是生理决定的,但是一些情感的表达方式会因文化而异。不同文化之间的非言语行为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也存在差异。

二、非言语行为

(一)体势语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Birdwhistell首先创造了“身势语(”kinesics)的概念,其称为“光学——动力符号系统”。Birdwhistell认为,人的身体各部位的肌肉动作和器官等都可以表达与交流信息、感情和态度,而且这些机制有着言语交际无法达到的效果。身势语行为包括目光语(eyes/oculosics);触觉行为(tactile behavior);气味行为(olfactic behavior);姿态、姿势(posture);手势语(gesture);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

(二)时空行为

交际者对时间空间有不同理解,其中包括体距语行为(proxemics)和时间行为(temporal behavior)。

(三)辅助语和类语言行为

辅助语和类语言都属于有声的非语言行为。辅助语包括人类发声器官发出声音音量、音调、重音等。这种辅助语我们称之为“副语言”,在人们交际时起到辅助作用。声音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高低、强弱等都可以辅助表达说话人的思想感情和态度。类语言诸如叹息、呻吟、咳嗽等,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

副语言涉及讲话的语言要素,也就是说话的方式,而不是所说话语的实际意义。副语言分三种:声音特征词(笑、哭、喊、呻吟、哀鸣、打嗝、打哈欠等);声音修饰词(音量、音质、音律、音频、共振、声调等);声音区分词(un-huh,shh,uh,oooh,mmmh,humn)。

(四)外表行为

外表行为包括服饰、容貌、仪表、气味、面具、眼镜等,服装也能透露个人信息。人们的外表服饰能像其他非语言行为一样透露出人的社会地位、兴趣爱好、信仰观念及职业等。

三、非言语行为的文化对比

(一)体势语行为

体势语是非言语行为中占据非常重要地位的行为,甚至被认为是整个非言语行为研究的基础。在意义和情感的表达手段中,有超过65%以上的行靠面部表情、动作、手势、姿势等完成(Birdwistle)。身体动作、姿势、头部动作、目光、神色、面部表情、四肢动作、坐立姿态、言语声音的音量语调等都属于体势语行为。

希腊人用“摇头”表示“Yes”,表示“No”时面部向前,头部向后扬。而英美人则是“点头”“Yes”,“摇头”“No”,如果双方交际时没有意识到这一差异,就会造成交际障碍。美国人用食指指触太阳穴或者额头代表聪明、有头脑的意思,而在不同文化中,这一动作有可能代表傻、愚蠢。

(二)p相比较而言,南美洲人交流时手势比较活跃,而亚洲人不喜欢那么张扬,认为是缺乏教养和自律的表现。同男人相比,女人的手势要少、幅度要小。

(三)目光语行为

眼睛有六种重要的交流功能:表示关注、感兴趣和兴奋的程度;有改变态度和说服的功能;调控交流过程;交流感情;表明权力和地位;在给人留下何种印象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西方社会大多数人希望交流对象能“直视他们的眼睛”;在亚洲文化中,直接的目光接触是一种禁忌或侮辱,在日本,长时间的目光接触被视为粗鲁、恐吓或不敬的表现。阿拉伯人则会长时间地直视交流伙伴,他们认为认为这种目光交流表明对对方关注,并且有助于评估对方话语的真实性。在美国,彼此长时间的凝视是男同性恋群体文化常用的非语言信号,长时间地凝视一个相同性别的人,外加其他非语言信息表示对此人感兴趣或性暗示。

女人运用目光交流比男人多,女人之间互相注视比男人之间更频繁,而且注视的时间更长。在印度、沙特阿拉伯等地,男女之间避免直接目光接触。

(四)体距行为

个人空间即个人所占据的空间,并且为你所有,是你周围无形的领域。强调个人主义的文化比强调集体主义的文化所需要的个人大空间,当自己的空间受到侵犯时,常采取更积极主动的行动。

墨西哥人交谈时比美国人近得多。在亚洲文化中,学生不会和老师坐得很近,人们也不站在领导附近,这段有意拉开的距离表明尊重和敬意。

文化会影响座位安排的方式,美国人常同坐在对面的人谈话,而不是同坐在旁边或站在旁边的人交谈;领导者习惯于同他人分开坐,因而常坐桌子的两头。中国人直接面对某人或者同桌子对面的人相视而坐时,总有一种被隔离开来不舒服的感觉。中国人开会常坐沙发,座位安排以右为尊。在日本,最重要的人物坐

在长方形会议桌的一端,左右依次坐的是地位次要的人,级别最低的要坐在最重要人物对面,离门口最近。

四、提高非言语行为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上文中提到了人类的交际行为除了言语交际外,非言语交际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人与人之间有效沟通,仅凭言语交际是不够的。交际能力的提高有益于顺畅交流。提高交际能力不仅应该着手于言语行为交际能力的提高,非言语行为交际能力也同样重要,有时候,交际的误读很多就是来源于非言语交际行为的交流障碍。

下载关于言语行为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启示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言语行为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启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幽默言语研究简介提纲

    幽默言语研究简介 一、幽默研究的意义 人类独有的品质、交际方式 “幽默是人类的区别特征”(Nash1985) “幽默的诸多方面都需要解释”(Raskin1985) 关涉哲学、心理学、生物学、......

    社会心理语言学与英语言语行为性别差异

    摘 要: 毕业论文范文言语行为性别差异是英语中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从语音等多方面对男女言语行为的差异进行了总结,并从 社会心理、社会地位和权力、个人心理、男女生理差......

    拿破仑研究,启示

    一 、 科西嘉的“小狮子” 本节目主要内容公元1769年,相当于清乾隆三十四年,在距离中国万里之遥的欧洲,一个名叫拿破仑·波拿巴的男孩子,诞生于法国科西嘉岛。谁都没有想到,这个......

    企业员工激励现状及启示

    企业员工激励现状及启示 摘 要: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激励是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它是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因......

    英语商务索赔信函中言语行为的语用策略研究(大全5篇)

    摘要:作为国际商贸活动信函的重要组成成分,索赔信函在贸易往来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本质是通过语言达到行为目的。索赔信函的目的是对己出现的问题求得快速与妥善的解决......

    我国当代大学生失范行为现状及防预对策研究

    我国当代大学生失范行为现状及防预对策研究 王美玲 摘 要: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不断的发展,我们深感到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然而,接受高等教育的中国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批评言语研究论文5篇

    文章来源莲山课 件 w w w.5y K J.Co m 5 言语行为研究是语用学及其分支学科———“对比语用学”、“跨文化语用学”和“中介语语用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布卢姆库卡(Blum-Ku......

    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

    南京财经大学2012年暑假学生主题征文 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 管理0901 陈凯荣 摘要: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如双汇瘦肉精、老酸奶果冻事件以及毒胶囊事件等,造成了恶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