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股票市场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分析(原来)

时间:2019-05-14 21:50: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我国股票市场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分析(原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我国股票市场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分析(原来)》。

第一篇:对我国股票市场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分析(原来)

江 南 大 学

JIANFGNAN UNIVERSITY

毕 业 论 文

对我国股票市场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分析

目录

摘 要.........................................................................................................................4 1 前言.......................................................................................................................5

1.1 课题背景......................................................................................................5 1.2 研究意义......................................................................................................5 2 中国股票价格变动的因素...................................................................................7

2.1 经济因素对股票价格变动的影响..............................................................7 2.2 政策因素对股票价格变动的影响..............................................................8 2.3 心理因素对股票价格变动的影响............................................................10 3 股票市场上个人投资者行为的分析.................................................................15

3.1投资行为与投资心理.................................................................................15 3.2 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分析....................................................................17 4 我国股票市场上存在影响个人投资者行为的问题.........................................19

4.1 影响个人投资者的客观问题....................................................................19 4.2 影响个人投资者的主观问题....................................................................21 5 引导我国股票市场上个人投资者行为的政策建设.........................................24

5.1 宏观调控建设............................................................................................24 5.2 加强投资者教育........................................................................................25 6 总结.....................................................................................................................27

6.1 证券市场功能............................................................................................27 6.2 中国股市现状............................................................................................28 6.3 个人投资者投资基本策略........................................................................29 致

谢.....................................................................................................................31 参考文献.................................................................................................................32

摘 要

中国资本市场的突出特点是“新兴加转轨”的市场。近几年来,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中国资本市场推进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市场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在过去的07、08年里,中国的资本市场,跌宕起伏。一次再一次的非“理性”局面使更多的个人投资者的投资心得平添几分酸楚。为了保护个人投资者的利益,监管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对投资者进行风险教育,但是非理性投资的局面不可能在短时间彻底消除。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完善和投资者本身素质偏低,投资过程中暴露出了很多的非理性现象。文中主要从引导投资者进行理性的投资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上的一些非理性投资现象。木文通过对A股的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的研究,分析其持仓结构变动的理由,并从中找出符合行为金融理论方面的现象,试图对中国A股股票市场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的一般运动规律进行分析,结合行为金融理论,对这些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进行分析,以探究隐藏在投资理念背后的行为动机。

关键词:股票,风险,非理性,指数,投资行为 前言

1.1 课题背景

2005年6月6日,上证指数跌破1000点大关,最低下探998.23点。2007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最高达到了6124.04点,创下历史最高纪录。两年时间,上证指数累计涨幅超过500%,涨幅排名世界第一位。

同时,沪、深A股平均市盈率分别高达71.44倍和76.15倍,再次刷新中国股市平均市盈率的历史最高纪录。

与此同时,A股开户数节节攀升。其中在2007年4月6日,A股新增开户数为15.39万户,而5月28日,A股开户数上升至38.5万户,增加速度快得惊人,并创出历史最高记录。牛市的赚钱效应不仅吸引了大批新个人投资者入市,在券商营业部和银行里,到处都是新个人投资者忙碌的身影。很多老年人将毕生的血汗钱投入到股票,某些求财心切的“投资者”将房屋汽车也典当质押掉或贷款买入股票,其投资的非理性凸显无遗。股票市场的火爆与许多新个人投资者对股票知识的一无所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浮躁心态下,人人都想获取暴利,都想分享证券市场多少年来难得一次的大牛市。

个人投资者的这种非理性投资行为为后来的证券剧烈波动埋下伏笔。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2008年股指一路狂跌,从6124.04点下跌到1664.93点,由于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出现了淡化价值判断,在6000点上方依然进行非理性的建仓,而在2000点之下却步入了“对利好麻木,对利空恐慌”的恶劣状态,市场做多信心在股指的不断创新低中逐渐被吞噬,管理层指望通过发行新基金来维护市场稳定的愿望难以实现,投资者信心不足、预期悲观,大部分个人投资者,亏损绝不止一半,不少亏损幅度高达七八成。

1.2 研究意义

目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来,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己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对我国资本币场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化。但是,在中国股票市场的研究上,往往局限在对中国证券市场的特殊性的研究和批判上,强调中国A股股市的特殊性,有其目身的运动规律,虽然承认存在股市运行的一般规律,但总是强调我们是例外,通过对前提条件的不断强化,而削弱了对证券市场普遍运行规律的深入研究。

文中指出在股票投资时,投资者经常会碰到的几个问题,有群体思维对个人的影响、沉淀成本对投资决策的影响、人们一贯抱有愿意赌输而不愿赌赢的想法以及不能根据客观实际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等。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实际股票投资的经验提出克服办法,目的在于提醒投资人注意对股票市场人们心理层面的重视或研究。

中国股票市场的规模,从股权分置改革到今天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近来,出现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机构投资者日益在主宰着市场的波动,无论从基本面还是技术面对所投资的上市公司进行分析,他们均有很很强的研究实力,包括他们的研究队伍和各种行情分析软件,这些是个人投资者所不能比拟的地方。个人投资者可以选择投资于他们,比如购买各种基金共享投资带来的风险和收益,而假使 自己要继续操作股票的话,克服股票投资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也许仅仅是我们比他们更胜一筹的唯一方面了。原因很简单,机构投资者实际控制人也是由人组成,是人就会有各种心理问题。彼得.林奇的一个观点就是业余投资者完全可以做得比专业投资者更好,取得更好的投资回报。中国股票价格变动的因素

股票一进入市场,就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股票价格的决定在很大程度上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当某种股票的买主多于卖主,即供给小于需求时,其价格就会上涨;当它的卖主多于买主,即供给大于需求时,其价格就会下跌。正是由于这一供求关系的不断变化,从而引起股票价格的千变万化。

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因素有很多,除了股票发行公司本身有关的经营范围、业务发展前景、公司的信誉因素外,主要还有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和心理因素。广大投资者在进行股票投资的过程中,最关心的无疑是股票的价格,2.1 经济因素对股票价格变动的影响

在影响股价变动的市场因素中,经济的周期变动,或称景气的变动,是最重的因素之一。它对企业营运及股价的影响极大,是股市的大行情。因此对经济周期变动与股价的关连性是投资者不能忽略的。

经济周期有衰退,危机,复苏和繁荣四个阶段,一般说来,在衰退时期,股票价格逐步下跌,到危机时,股价跌至最低点,在经济复苏开始时,股价又逐步上升,到繁荣时,股价上涨至最高点。这种变动的具体原因是,当经济开始衰退之后,公司的产品滞销,促使公司生产减少,利润相应减少,从而导致股息、红利分配也随之不断下降,持股的股东因收益下降纷纷抛售,使股票价格下跌。当经济衰退已经到达经济危机时,整个经济生活处于瘫痪状况,公司纷纷倒闭,股票持有者由于对形势的悲观而纷纷卖出手中的股票,从而使整个股市价格大跌,市场处于萧条和混乱之中。经济经过最低谷又出现复杂的势头慢慢回升,产品随之会有一定的销量,这时又能给股东分发一些股息红利,股东慢慢觉得持有这类股票会有收益,于是纷纷购买,使股价回升,当经济由复苏达到繁荣阶段时,工业生产大增,产品畅销,公司盈利大增,股息、红利增高,股票价格上涨至最高点。应当看到,经济周期影响股价变动,但两者的变动,又不是完全同步的。通常的情况是,不管在周期的哪一阶段,股价的变化总是比实际的周期变动要领先一步。即在衰退以前,股价已开始下跌,而在复苏之前,股价已经回升。经济未步入高峰期前,股市已经见顶,经济仍处于衰退期间、股市已开始从谷底回升,这是因为股市价格的涨落包含着投资者对经济走热变动的预期和心理反应的因素。2.2 政策因素对股票价格变动的影响

1.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

货币政策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基本手段之一。由于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与货币供给总量与货币需求总量的平衡相辅相成。因而宏观经济调控之重点必然立足于货币供给量。货币政策主要针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和控制展开,进而实现诸如稳定货币、增加就业、平衡国际收支、发展经济等宏观经济目标。

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与股票价格的影响非常大。宽松的货币政策会扩大社会上货币供给总量,对经济发展和证券市场交易有着积极影响。但是货币供应太多又会引起通货膨胀,使企业发展受到影响,使实际投资收益率下降。紧缩的货币政策则相反,它会减少社会上货币供给总量,不利于经济发展,不利于证券市场的活跃和发展。另外,货币政策对人们的心理影响也非常大,这种影响对股市的涨跌又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2.财政政策对股市的影响。

财政政策是除货币以外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另一种基本手段。它对股市的影响也相当大。下面从税收、国债二个方面进行论述。

⑴税收

税收是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实现其职能而凭借其政治权力,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固定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也是国家参予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方式。国家财政通过税收总量和结构的变化,可以调节证券投资和实际投资规模,抑制社会投资总需求膨胀或者补偿有效投资需求的不足。

运用税收杠杆可对证券投资者进行调节。对证券投资者之投资所得规定不同的税种和税率将直接影响着投资者的税后实际收入水平,从而起到鼓励、支持或抑制的作用。一般来说,企业从事证券投资所得收益的税率应高于个人证券投资收益的税率,这样可以促使企业进行实际投资即生产性投资。税收对股票种类选择也有影响。不同的股票有不同的客户,纳税级别高的投资者愿意持有较多的收益率低的股票,而纳税级别低和免税的投资者则愿意持有较多的收益率高的股票。

一般来讲,税征得越多,企业用于发展生产和发放股利的盈余资金越少,投资者用于购买股票的资金也越少,因而高税率会对股票投资产生消极影响,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也会下降。他们常会这么想,“与其挣的钱让国家拿走,还不如不挣”。相反,低税率或适当的减免税则可以扩大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水平,从而刺激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印花税率的变动史,几乎就是一部股市指数变动史。印花税率的调整在中国股市的坐标中,扮演着绝对重要的角色。财政部于2007年5月30日凌晨宣布,由1‰调整为3‰,这直接导致了本轮牛市中令投资者刻骨铭心的“5.30”暴跌。如图2.1,5月30日当天,沪指收跌6.5%,随之而来的是市场持续近两个月的大幅震荡,市场开始出现熊市重新来临之论调。2008年4月23日晚,出于对股市腰斩、市场信心崩溃的担心,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决定从2008年4月24日起,将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3‰调整为1‰,第二天的股市就走出了一波令世人同样目瞪口呆的大涨,两市超过800只非ST股涨停,创出A股市场有涨跌幅限制以来的单日涨幅之最,人称“4.24井喷”。

图2.1 2007年3月16日-8月17日沪综指日K线图

⑵国债

国债是区别于银行信用的一种财政信用调节工具。国债对股票市场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首先,国债本身是构成证券市场上金融资产总量的一个重要部分。由于国债的信用程度高、风险水平低,如果国债的发行量较大,会使证券市场风险和收益的一般水平降低。其次,国债利率的升降变动,严重影响着其他证券的发行和价格。当国债利率水平提高时,投资者就会把资金投入到既安全收益又高的国债上。因此,国债和股票是竟争性金融资产,当证券市场资金一定或增长有限时,过多的国债势必会影响到股票的发行和交易量,导致股票价格的下跌。如图2.2,2007年5月份中宏保险发布的07年5月份债券市场回顾与展望中,2007年5月,A股市场在资金面的推动下继续震荡走高,月末上证综合指数收盘4109.55点,上涨6.98%,2007年5月的近三个月累计上涨42.64%。以散户为主导资金推动型上涨已经累积了一定的结构性风险,并在五月底政策调控下有所释放。市场在开始出现回归价值投资的迹象,并伴随间歇性回调继续上扬。5月份中信标普300指数收盘3215.43点,上涨11.19%,最近三个月累计上涨55.37%。

图2.2 国债收益率曲线

2.3 心理因素对股票价格变动的影响

行为金融学是关于心理因素如何影响金融行为的研究,是继技术分析、基本分析、有效市场理论之后,解释证券价格波动的一种最新理论。很多人认为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心理学家Daniel Kahneman 和实验经济学家Vernon Smith 这一事实,奠定了行为金融学在学界的地位。目前的美国市场已经有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投资公司,如著名的LSV资产管理公司。

股票市场的价格定位并不完全由基本面来决定。行为金融学认为,要理解股市价格运动的基础,我们必须转向心理学。

根据我个人的理解,行为金融学认为,股票价格可以分解为股票的内在价值和心理价格两部分。在某一特定时刻,由投资者的情绪所决定的心理价格成分可能只在总价中占一小部分,也可能占据很大一部分。当投资者极度悲观和恐惧时,心理价格为负数,使股票价格远低于内在价值,从而形成具备极高安全边际的投资机会;当投资者极度乐观和贪婪时,心理价格为正数,使股票价格远高于内在价值,从而形成投机性泡沫。

投资者的心理活动对其投资决策具有很大的影响,其中有些心理倾向对股价有着明显的不利影响。

1.从众心理。服从多数是现代社会生活及经济生活的一项准则,在证券市场上,绝大部分个人投资者都认为多数的决定是合理的,于是就在自己毫不了解市场行情及股票情况的状况下,盲目依从他人跟风操作和追涨杀跌,这就是股市中的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对股价主要起着放大的作用。在牛市阶段,有些个人投资者看见别人购进股票,就轻易地认为股票行情一定看好,唯恐落后,失去获利的机会,在对市场前景毫无把握的情况下就急忙购进,从而导致股票价格的上涨。而由于买入股票盈利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受他人的影响,也不管实际的宏观经济形势如何,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也不作分析研究,就开始买进股票,推动股价的进一步上涨。随着炒股发财效应的逐渐扩大,入市的个人投资者就越来越多,最后连一些平常对股市和金融都漠不关心的市民都入市了,从而将股价推向一个不合理的高度,形成了一个短期牛市。在牛市向熊市转换阶段,一些较为理智的个人投资者会率先将资金从股市上撤出,引起股价的下跌,其他个人投资者看见别人卖出股票,又认为股市行情一定看跌,深怕自己遭受损失,跟着别人立刻做出售出的决定。随着股票下跌幅度的进一步加深,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就跟着卖出股票,最后引起股市的暴跌。

银广夏事件:

据银广夏1999年年报,银广夏的每股盈利当年达到前所未有的0.51元;其股价也是相应的从1999年12月30日的13.97元启动,一路狂升,至2000年4月19日涨至35.83元。次日实施了优厚的分红方案10转赠10后,即进入填权行情,于2000年12月29日完全填权并创下37.99元新高,折合为除权前的价格75.98元,较一年前启动时的价位上涨440%,较之于1999年“5·19行情”发动前,则上涨了8倍多;2000年全年涨幅高居深沪两市第二;2000年年报披露的业绩再创“奇迹”,在股本扩大一倍基础上,每股收益攀升至0.827元。

在这种优厚的回报之下,投资者纷纷买进银广夏股票。虽然当时也有信息从种种方面反应银广夏业绩的可靠性。但似乎此时大家关注的不是它的业绩,而是更关心自己手中的货币如何变成银广夏股票。整个市场上大肆掀起抢购狂潮,连我们称为最理性的投资者的基金也参与在其中。而且他们买进的愿望似乎更强烈。虽然当初有银广夏“良好”业绩的因素,但是这么多的投资者扎堆买一只股票,这显然不是通过理性分析而得出的买进策略,是一种典型的羊群行为。

2006年银广夏股票曾创下连续15个跌停纪录,并遭到808名股民高达1.8亿元民事赔偿诉讼的银广夏股改方案06年3月15日前顺利过关。06年3月14日,银广夏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相当于对价10股送1.14股的股改对价方案,在13日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上,被流通股股东以87%的赞成率高票通过。投资银广夏的大批投资者虽然赢了官司却没有赢钱。从图2.3课看到银广夏从疯狂上涨到疯狂下跌的过程。

图2.3 银广夏股价走势图

2.预期心理。预期心理是指个人投资者对未来股价走势以及各种影响股价因素变化的心理预期。在股市低迷时,股价已跌至相当低的水平,大部分都跌至每股净资产以内,但绝大多数个人投资者都无动于衷,持谨慎观望态度,致使股价进一步下跌。而一旦行情翻转,个人投资者在预期心理的作用下,却愿以较高的价格竟相买入股票,果然促使股价一路上扬。相反,在股价的顶部区域,个人投资者都不愿出售,等待股价的进一步上涨,而当股价开始下跌时,又认为股价的下跌空间很大,便纷纷加入抛售队伍。

图2.4 上港集团日K图

由于个人投资者对股价的未来走势过于乐观,就可能将股价抬高到空中楼阁的水平,比如将股价抬高到平均净资产的3倍甚至5倍的水平,使股价明显脱离其内在价值。

2009年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当的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与此消息相关的上港集团股价连续涨停,一周内涨幅达到40%以上。如图2.4。

3.偏好心理。偏好心理是指个人投资者在投资的股票种类上,总是倾向于某一类或某几种股票,特别是倾向于自己喜欢或经常做的股票。当机构大户偏好某种股票时,由于其购买力强或抛售的数量多,就会造成股票的价格脱离大势,呈现剧烈振荡现象。如沪市某些股票,其每年的税后利润也就0.1元左右,由于一些机构大户的偏好,就将股价拉到接近30元的价格,而一旦大户出货,其价格便大幅下跌,导致一些跟风的个人投资者惨遭损失。

4.博傻心理。在股市上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就是股票交易是傻子与傻子竟技,不怕自己稀里糊涂以高价买进或低价卖出,只要有人比自己更傻,愿意以更高价买走或更低价抛售,自己就能有所盈利,这种心理就是博傻心理。由于博傻心理,许多个人投资者并不研究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股票的投资价值,只要有人买就跟着买,有人卖就跟着卖,造成股价的大幅振荡,市场风险极大。如我国的沪深股市,由于我国个人投资者尚不成熟,追涨杀跌之风甚行,股价常常出现大幅振荡,这就是个人投资者的博傻心理在作怪,只要我买,就会有人出更高的价格买走我的股票;只要我卖,就会有人在更低的价格出售,使自己能在低价补进。

运用理性的思维和理性工具去判断股份的升跌反而是不理性的.因为股从1元涨到2元,升幅达到100%,涨幅非常高,不能再去追高了.但是股市中非理性的行为往往在一段时期里战胜理性的行为.因为股价越涨,股民就会失去理智,像傻子一样认为股价还会涨.如果买入股票后股价确实上涨了,买者必然要向踏空的股民显耀他多么英明伟大,而这些踏空的股民此时也经不起诱因,开始犯傻追高买入.假如这第一批踏空的股民犯傻追高买入的股票后,股价确实又上升了,这一批也必然要向其他踏空的股民显他们的英明伟大,如此反复,结果犯傻的股民越来越多,股价由于买者增多,继续上涨也是必然的.这就是为什么股价已经很高仍有股民大胆买入股票的搏傻道理。

如:1996年10月初,行情开始发动。当时很多人认为接近年底发生大行情的可能性不大,再加上当时一些股评家对沪指能否冲破900点报有极大的否定态度。运用理性的思维和理性工具去判断当时的股市理性的。但是当时的股市却出乎意料地连续猛涨,一大批踏空者叫苦不迭。此时股市中非理性的搏傻行为开始显现,胆大搏傻的第一批股民像傻子一样买入了股票后股价确实上升了,这些其他踏空的股民此时也经不起诱惑,开始犯傻追高买入。结果股价确实又上升了。于是他们也向另外其他踏空还在观望的股民显耀他们多么英明伟大。当时有一句典型的博傻口号即:不怕套,套不怕,怕不套。类似搏傻追高的情况在2001年发生过。2007年又发生了!最后的结果当然是惨不忍睹,深度套牢。

2009年2月26日上港集团认购权证狂跌了25.92%;这只仅剩2个交易日、理论价值为零的权证,仍受到市场短线资金高度关注,当日盘中最大升幅曾达8.4%。当日上港集团成交了50.92亿元,上港集团认购权证继续成为当日最活跃的权证,其换手率提高到1261.61%。如图2.5,上港权证退出历史舞台的最后12日吞噬8亿真金白银。

图2.5 上港权证最后一月日K线图 3 股票市场上个人投资者行为的分析

3.1投资行为与投资心理

3.1.1 理性的理论研究

经济学与哲学不同,一般而言,经济学理性有如下三层含义:

1.人是自利性的,亚当·斯密认为,人有双重才本生,分别是自利性和社会性(,但是,在芝加哥学派看来,人的社会性归根结底是基于人的自利性基础之上的,所谓的“启蒙了的利己主义”,而人的自利性是生存竞争和社会进化的结果。换句话说,经济学家观察到的社会竞争的幸存者都是按照“自利原则”行事的人,那些不按照自利原则行事的人己经像达尔文所说的被自然选择所淘汰了,即使按照突变的规律仍然会不断地产生,也假设它是“凤毛麟角”,而不列入分析的范畴。

2.利益极大化原则,人人追求自己效用的极大化;或者是,在追求“幸福”极大化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幸福”减去为追求“幸福”而带来的“痛苦”后,这一效用达到了极大化,这里潜藏的前提是,感性的事物可以量化。

3.每一个的自利行为与群体内其他人的自利行为之间的一致性假设。对于第三点,扩展开看,一个人理性与否,不能简单说他是否最大化了效用,如果那样,总能以效用发生改变来进行辩护。理性本身,在于效用结构是否符合选择一致性标准。例如:如果在A、B之间,偏好B,在B、C之间,偏好C,那么,在A、C之间,必然是偏好C而不是A,否则,偏好结构就是不理性的。如果存在这种行为,在群体的市场中,有人拿B来和你交换A,则你必然愿意如价,然后,当有人拿C来和你交换B,你同样愿意加价,最后,当有人继续拿A和你交换C时,你又再一次加价,一圈下来,你手上还是A,但是你贴了3次钱,如此周而复始,再有钱,也会贴光的。因此,具有这种偏好结构的个体将必然被目然选择所淘汰。所以,我们说一个人是否理性,不是看他有什么样的偏好,而是看他有什么样的偏好结构。理性是一个有结构的概念,而不是一个“平面”概念。3.1.2 不确定性下的理性行为

不确定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在面临两个以上不确定的决策后果,尤其是在面对伴有负面结果的可能性时所产生的复杂心理过程。不确定性决策常常涉及多个不确定性的负面结果,因此,个体所知觉到的风险情景也不会是单一的。个体在决策过程中心理状态的复杂程度,往往使得风险决策的研究具有相当的难度。

要研究人类的不确定性决策问题,就要回答人们对备择方案的选择与偏好的准则是什么。在不确定性决策中,由于备择方案的损益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人们普遍地用期望损益值作为决定偏好的准则。

由于同一笔财富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主观价值,于是便引入了“效用”这一概念,1944年,vonNeumann和Morge12stem在《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中提出了期望效用最大化原理。在这一分析框架下,决策的过程被简化为一个期望的形成和最大化的过程。决策者也就被假定有能力正确地估计相关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并能合理地选择行为以将其效用函数的期望值最大化。

如果决策者的偏好满足一系列公理性假定:完备性、传递性、连续性和独立性,那么一个偏好关系总能通过效用函数的期望的最大值来描述。在这里,不确定性决策的准则由期望货币值最大化变为期望效用最大化,偏好也就成了效用的辩友。但是,在他们的模型中,人们面临的不确定性都有己知的客观概率,而在现实中,概率并非是客观己知的。这一依据长期受到质疑。尽管如此,由于期望效用函数在理论上简便易用,它在经济学研究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3.1.3 行为金融理论

行为金融理论正是在对现代金融理论的有效市场假说(EMH)和资本资定价模型(CAPM)的挑战和质疑的背景下形成的,其基础在于对经济学的根基—理性人假设的怀疑,并结合了心理学的发展,对现代金理沦采取的传统牛顿力学研究模式进行了否定,取而代之的是以生命为中心的线性复杂模型的研究方式。

自CAPM诞生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研究一般集中在应用该模型进经验研究和求证EMH的有效性上。但是随着后来研究的深入,逐渐发现了现金融理论模型与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的实际投资决策行为是不相符合的。表现如下:

1.现代金融理论认为,人们的决策是建立在理性预期、风险回避、效用函数最大化等假设上,而实际投资决策并非如此。个人投资者具有倾问于过分自信的心理特征;针对投资者如果接受更大的风险,他们就须得到更高的收益率的补偿,当牵涉到亏损时,投资者会倾向于追求风险,尤其是当出现有可能把他们的亏损减少到最低限度的时候,投资者会不顾这些风险而体现为非理性;而且投资者会有回避损失和心理会计的偏差,还有减少后悔、推卸责任的心理。尤其值得提出的是,研究表明这种对理性决策的偏差是系统性的,并不能因为统计平均而消除。

2.加现代金融理论和EMH是建立在有效市场竞争的基础上。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幸存下来的只有理性投资者。证券市场投资行为是由理性的投资者主宰。某些情况卜,非理性投资者实际上可以获得比理性交易者更高的收益,非理性投资仍然可以影响资产价格。

3.2 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分析

针对经济周期以及牛市和熊市的不同,个人投资者也明显采取了不同的投资策略,在进玫与防御策略之间游走。而个人投资者持仓结构的变动,对二级市场股价的表现也明显地施加了影响。结合机构的投资研究报告,可以比较清晰地梳理出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背后的驱动因素,进而发现其“价值投资”里面的行为因素。

证券之星在2008年初统计,中国证券市场18-30岁的个人投资者约占40%,中国的股票投资者精力充沛、感觉敏锐、处事果断,因此体现在交易行为上,多倾向于短线操作,对消息敏感、交易频率相对较高。受教育程度较少的投资者,容易受到各种信息噪音的影响而难以形成独立的投资理念,反应到投资行为上,则非理性行为较多,常有“追涨杀跌”的现象,易造成股市“从众”效应放大。

1.短视理性。

股市中投资者总是试图预测股票价格的走势,其中以技术分析为代表,由于其使用图表来直观描述股票价格的运动,并容易得出一个比较明确的结论,所以一直受到大多数投资者的拥护。技术分析认为股票价格运动的趋势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并以此来预测其未来走势。但是单纯使用技术分析手段进行决策,容易导致系统性偏差,其原因不只是对技术分析是否熟练的问题,而且存在思维方式本身所导致的问题。而机构与庄家正是利用个人投资者对技术分析的过度依赖,通过操纵交易、制造技术假象,引诱个人投资者上当。大部分个人投资者都有过单纯依赖技术分析决策而导致亏损的惨痛教训。

2.过度自信与盲从

于投资者而言,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理解或者在实际中运用金融理论中对于股票价值的定价模型,例如红利贴现模型等等。调查显示,投资者主要是通过一些公共的信息来源,例如报纸媒介、与朋友聊天、听专家的股评等方式来获得关于公司的相关信息,再对此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其对公司价值的判断。在行为金融DHS模型中,有信息的投资者存在着过度自信和对自己所掌握的信息过分偏爱两种判断偏差。然而价格由有信息的投资者决定。投资者通常过高的估计了自身的预测能力,低估自己的预测误差;过分相信私人信息,低估公开信息的价值,甚至忘记自身信息方面的先天劣势。

3.恐高症和短线操作

个人投资者的恐高症和短线操作也是市场的通病。在实战中,大部分个人投资者都能从巨额亏损中得到教训,一看亏损都会积极止损。这样做又容易走向反面,出现了频繁割肉出局。这样又养成了短线操盘的习惯。由于个人投资者投资方式不当,收入低,心里承受着亏不起的巨大压力,心态一般不太好,加上仓位较重必然会一遇到行情回调就会择路而逃。这样自然会出现恐高症,短线操作频繁。

4.信息干扰

信息干扰过多,忽视了独立自主地判断行情和完成买卖操作。个人投资者可以参考别人的观点,了解大众在想些什么,但更应该在乎自己对市场的感受。这种来自直觉的感受往往是最真实的,也是最可靠的信息来源。每个人都会对情作出判断,而结果往往不会相同。打听的消息越多,越会犹豫不决。在股市里,判断的信息越多,干扰会越大,操盘时越会不知所措、越会犹豫不决,看到机会也不敢下手。这也是信息的阻塞现象在股票投资中的最好体现。

5.无原则买卖

我国个人投资者大多风险与收益管理的观念淡薄而利益最大化动机强烈,其投资心理受外界环境的干扰比较明显,不能及时获利了结及止损出局是个人投资者的通病,也是亏损的重要原因。调查表明,个人投资者在进行交易的时候并没有按照所谓的计划来进行,更多的是根据情绪或者流言来买卖股票。如,在因股价波动而买卖股票的行为方面,九成以上个人投资者会在股票上涨幅度达 30%之内抛出,八成以上的投资者会在股票下跌幅度在20%以内抛出,与预定止盈位或5—10%的止损点无关。另一方面,参考点也在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大盘指数是一个重要的参考点,即使在熊市中,当投资者所持有的股票的回报率大于指数的回报率,投资者的情绪相应较高,甚至可能加大逆市操作力度,反而加大了损失的概率。4 我国股票市场上存在影响个人投资者行为的问题

影响个人投资者行为的因素很多,可分为主观方面的和客观方面的。

4.1 影响个人投资者的客观问题

1.制度缺陷

根据对沪市异常波动情况的统计分析,政策是造成股市异常波动的首要因素,同样不可避免地会对个人投资者行为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作为证券市场的微观主体,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国家作为公司大股东的缺位使得国有股代理人几乎是在没有真实财产所有者的监督下对经营者进行监督。这种„„大股东利益缺位、小股东无力监督”的股权结构导致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经营效率低下,中小股东利益得不到保证。此外,这种畸形的股权结构还直接造成同股不同价、同股不同权,对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行为造成极大的影响。由于个人股的取得是通过高溢价高成本购买的,上市公司历年现金分红比例又极低,个人无法靠长期投资取得回报,只能寄希望于从炒作中谋取差价利润,因此市场投机炒作之风盛行。而近期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由于非流通股东拥有绝对话语权,流通股东难以获得预期补偿,故只能“用脚投票”,拉动股市重心下移。

2.股市不成熟、个人投资者不成熟

我国股市运行时间短、发育不成熟,完善股市管理和规范股市运行任务相当繁重。尤其是近两年新增个人投资者大量涌现,如图3.1和图3.2所示可见投资者大量涌入的程度,他们进入股市的心理准备不足,对股市知识掌握不够,自身的风险承受力较差,面对风起云涌的股市行情,他们很难做到独立思考,与众不同。

股市的赚钱效应吸引了大量热钱源源不断地涌入股市,由于新入市的个股投资者大多缺乏股票投资知识和经验,因而他们往往会把日常买菜的经验运用于股市,捡便宜货买,这是一季度垃圾股狂涨、鸡犬升天的原因。截止2007年4月A股股票帐户开户人数仍在源源不断地增加,新股民的队伍仍在不断壮大,这将给股市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散户和新股民更倾向于买卖低价股即便宜货,使得围绕低价股的主题投资更容易获得市场响应;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新增股民多属于跟风盘,筹码锁定性差,因而会出现买卖成交量大,市场震荡加剧的局面。

截止2007年05月28日,沪深两市账户总数达到10027.36万户,一举突破一亿户大关。而据交易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周一收盘,该一亿个账户共计持有的深沪两市总流通市值为64380亿元,折合每个账户持股市值约为64380元。

此外,据我们的粗略测算显示,国内总人口可以支撑的深沪两市总开户数仅为10828万户左右,即当前一亿户左右的总开户数水平,保守估计已逼近国内可支撑的上限。

图3.1 2004-2007年场外资金进入A股市场统计表

图3.2 07年5月以来每日开户情况

3、信息不对称与信息失真

建立在CAPM与EMH基础之上的传统金融理论大多隐含完全信息的假设,但事实上,即使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信息也是不充分的。就我国具体情况来看,我国股票市场的信息披露在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方面均存在缺陷,个人投资者所处的是—个信息不对称与信息失真的市场,上市公司、券商、中介机构造假行为相当严重,个人投资者要么难以鉴定信息的真伪要么甄别成本太高,于是,观察他人尤其是所谓专家投资进而学习模仿成为一种现实选择,故“羊群效应”是中国股市的一大特色;另一方面信息不对称及信息失真客观上造成个人投资者行为的滞后与盲从。这也是个人投资者投资失败的重要原因。

4、庄家炒作

庄家是主力机构投资者。庄家占尽资金、人才信息、工具、舆论的优势,能够主动、积极地认识市场和进行操作。庄家炒作的特点是主动利用“选美博弈”原理,诱使个人投资者循着羊群效应的轨迹行动。庄家择一股票,在低价位时吸进所需的筹码,然后再有计划地将信息传给大众。当少数圈内人获知这些信息时,价格还在不断上升,收到信息并且买了股票的人都赚到了钱,于是形成挣钱的示范效应。信息越传越广,跟风的人越来越多,股票价格不断拉高,庄家趁机出货,完成了一次做庄过程。这个过程使庄家赚足了钱,广大个人投资者亏了本。这个过程正是庄家有目的有计划地编织“美女幻影”,诱发“羊群”对幻影群起追逐的过程,是庄家有意设计的套牢“羊群”的陷阱。

5、媒体煽动

各种媒体经常充当煽动者。一个错误的观点借助电视等媒体的宣传造势就可以变成公众民意。跟着媒体宣传买卖股票的大有人在。媒体在股市的羊群效应中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4.2 影响个人投资者的主观问题

影响个人投资者行为的因素中,心理因素是最普遍和最直接的。股市是一个财富再分配的投资场所,投资股票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股票投资者的贪婪、恐惧、不能坚持原则、没有 信心、没有耐心、没有信念等表现都是阻碍财富增值的最大敌人,现实情况是具备经济学博士的专业投资者的投资业绩并不当然地胜出普通投资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研究股票市场时把经济学放在次要的位置,而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心理学,具有欧洲巴菲特之称的安德烈.科斯托拉尼更推崇成功的投资人是训练有素的心理学家。

1、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大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人人都有从众心理,这是人类的一种潜意识。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影响从众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持某种意见的人数多少,而不是这个意见本身。人多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吸引力。很少有人能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不同意见。可以说,股市中的大多数个人投资者都受从众心理的影响,都有一种跟着赚了钱的人走,跟着庄家走,跟着多数投资者走,跟着舆论走的投资心理。尤其是周围多数人都看好某一只股票 的时候,单个投资者很难做出与其不同的独立判断。这是股票投资者最应防备的一种心态,简单地说羊群心理就是盲目的从众心理,往往会使投资者损失惨重。市场低迷时,是进行投资的好时机,但是由于市场上所有投资者都显现出悲观情绪,媒体也是一片空头言论,大多数投资者 因为羊群效应的心理,即使是最优质的股票被大幅低估,也不敢问津,市场高潮来临时,则正好相反。持这种心态的人在股 票选择上往往会盲目,对那些市场热烈追捧的热门股票,即使是投机性很强股价已被高估,投资者依然不顾一切地买入。而被市场一时低估的真正优质股票,投资者因为冷门而没有买入的信心,错失投资机会。

2、过度自信或悲观。

人们在股票市场中的行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这种自发的乐观(悲观)情绪,而不是取决于对公司未来收益的数学期望。据有关机构调查,在经历了两年大牛市之后,2001年初投资者对大盘走势预期仍十分乐观,有22%的人认为股指最高会达2300点,78%认为会达2500点以上。进入2004年后,面对股市不断下跌、国、有股减持带来的市场估值的巨大压力及市场诚信危机,个人投资者极度悲观,认为上证指数跌破千点的投资者超过半数。这种极度波动的心态,往往被机构或庄家所利用。

3、赌博心理与暴富心态

股市的赌博特性是与投机性密切联系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赌博特性就是投机性。而暴富心态其实是人类贪婪本性在股市中的体现。股市中的个人投资者大多是为了赚钱甚至是为了暴富而进入股市的,预期收益目标偏高者大有人在。调查显示,即使在2001年底上指跌到1600点时,仍有26%的投资者认为来年的年收益率会在10%—20%之间,20%的投资者认为会在30—50%之间,10%的投资者认为会在30%以上。在目前低迷的市况中,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日趋透明,股价操纵和内幕交易越来越受到限制,二级市场预期收益率下降,但这些市场环境变化仍难以根本上改变个人投资者的暴富心态。

4、陷入幻想和不切实际

投资者不能根据客观实际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对于股票的下跌或上涨同样适用。当我们股票下跌时,很多人会有跌无可跌的想法;同样对于维持涨势的股票,我们急于判定出它的最高点。特别地,人们对于某一股票价格的最低点的判断也往往给我们的投资带来致命的后果。5 引导我国股票市场上个人投资者行为的政策建设

我国证券市场16年的发展历程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市场发展不稳定,投机气氛过浓,股指暴涨暴跌,股票换手率太高。为了改变当前现状,我国股票市场应进行以下政策建设。

5.1 宏观调控建设

1.发展机构投资

我国证券市场上缺乏机构投资者。因此,进入2000年以来,证券监管部门提出超常规培育机构投资者的政策取向,并在实践中付诸实施。无疑,机构投资者呈上升趋势乃是一个全球现象。根据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统计资料,证券投资基金、保险公司及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持有纽约股市总股本的46%,在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这一比例也达到了42%.但是,对年轻甚至还很不规范的中国证券市场而言,机构投资者发展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我们是否决定发展,更为重要的乃是我们应该如何发展。或者说,寻求一条机构投资者发展的正确道路是当前的适当选择。从我国目前证券市场的实践来看,部分机构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发生了一定的变异和扭曲,市场违规行为屡有发生,旨在稳定证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最后反而加剧了市场波动。因此,分析机构投资者与证券市场稳定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发展成立这种关系所需的市场条件,最后对照我们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加以完善,将会对我们寻求一条机构投资者发展的正确道路及制定相关的政策具有现实意义。

2.完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现代企业理论的研究揭示,完善的股权结构不仅为上市公司的治理提供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同时,也为机构投资者的长期战略投资提供了市场基础,90年代美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的觉醒”即为一证明。

与此相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失衡是其与生俱来的特点之一。从最近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上市公司中国有股与国有法人股的比率分别为36.77%和24.69%,而社会流通股比率仅为23.58%.在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失衡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即使将其流通股东全部买断,也无法成为上市公司最大的股东,因而根本无法获得控股权以实现其战略投资目的。而且,由于不能上市流通的国有股与法人股占绝对比重,因此对于上市公司的收购兼并活动,完全可以不通过公开市场进行,只需私下协议即可,证券市场上内幕交易蔚然成风,这为机构投资者的违规提供了便利条件。

3.制定合理的民事赔偿制度

证券市场侵害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对此各国的证券法规定都比较一致。但是我国的证券立法却存在一种明显的倾向,即把证券法定位于行政管理法,而对证券法中属于私法的商法却缺乏认识。在立法过程中,只注重对证券发行和交易管理过程作行政性的规定,而忽略对证券交易行为当事人的权力义务关系及私权侵害救济的规定;对侵权行为也以行政和刑事责任进行制裁,民事赔偿责任非常缺乏。此外,在民事赔偿责任的过错归责、举证责任方面也缺乏有利于投资者私权救济的法律制度设计。“谁主张,谁举证”的过错归责原则,使得中小投资者在侵权赔偿过程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如果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缺陷使得机构投资者长期投资策略的激励机制丧失,那么,民事赔偿制度的欠缺则使机构投资者的约束机制发生扭曲,从而构成机构投资者违规运作行为增加的潜在原因。

4.国家应采取措施遏制传媒对股市的消极影响

由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我国的新闻媒体具有面向市场的内在驱动力。市场的需求和竞争的压力促使新闻传媒不断创新,不断推出新的版面和栏目,新的报道方式和技巧。但是这种市场化趋势也带来了很多消极的影响。目前广告已成为传媒的主要经济来源,有些传媒的新闻和言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广告客户的影响和制约,或搞有偿新闻、有偿版面,损害传媒质量和受众利益。一些利益团体通过经济手段对新闻媒体进行事实上的控制,而广大群众却只能是新闻媒体的被动接受者。这种状况对我国股市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一方面,政府干预股市造成所谓的“政策市”;另一方面,我国股市又被一些利益团体所操纵,这些利益团体通过经济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新闻媒体,迫使新闻媒体发布一些有利于他们信息。而广大中小投资者由于辨别、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比较弱,他们往往依据媒体发布的信息进行投资决策,结果一些利益团体从中受益,中小投资者利益最终受到损害。

为保护投资者利益,国家对新闻媒体市场在总体上应进行宏观调控。对新闻传媒市场进行调控的总体方向是,有利于繁荣市场,趋利避害,即充分发挥传媒的积极作用,有效遏制传媒的消极影响。

5.2 加强投资者教育

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历程来看,加强投资者教育工作,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增强投资者信心,始终是培育和发展市场的核心课题和最重要的内容。在中国证监会的领导下,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推动下,起步于2000年的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教育工程,顺利走过了导入期和发展期两个阶段,正在步入第三个阶段———转型期,取得了令人瞩目成就。今天,投资者教育的功能已经突破原有的外延边界,逐步演变成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创新和市场创新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份,并实实在在地肩负起为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的重要使命。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者队伍的不断壮大、多层次市场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金融创新活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对投资者教育工作将迈入一个新阶段。对投资者教育工作应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是高度重视投资者教育工作,继续加大对该项工作的资源投入,全方位推进投资者教育工作。拟进一步加大投资者教育的工作力度,增加人手、增加预算,筹建投资者网络大学;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投资者服务热线电话,并设专门的接听小组负责解答投资者的咨询和疑惑,归纳和分析问题;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增加对境外投资者的关注程度。

2.是利用先进的技术,多种形式开展投资者教育。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展开多种形式开展投资者教育。如举办研讨会、举办证券市场展览、编辑宣传资料以及举办模拟股票交易大赛等多形式,推动投资者教育工作全方位开展。

3.是加强与监管部门、交易所和其他相关机构的协作,形成社会合力,共同推动投资者教育事业开展。上证所将加强国内证券监管部门、交易所、投资者保护基金、证券业协会等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形成合力,同时,要借助媒体等外部力量,共同推动投资者教育工作开展。

4.是注重在青少年中开展投资者教育工作,为未来投资者教育奠定良好基础。青少年将是未来的投资者群体,对其进行早期金融文化教育十分有利于其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丰富金融知识,打好基础。因此,应积极同大专院校,乃至中小学加强联系,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工作,从而为未来投资者教育奠定良好基础。

5.是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做好投资者教育和投资者关系工作。积极推动和促进国内投资者关系管理行业协会的早日问世,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总结

6.1 证券市场功能

证券市场是证券发行和交易的场所。从广义上讲,证券市场是指一切以证券为对象的交易关系的总和。从经济学的角度,可以将证券市场定义为:通过自由竞争的方式,根据供需关系来决定有价证券价格的一种交易机制。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证券市场是完整的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和调节货币资金的运动,而且对整个经济的运行具有重要影响。

在现代发达的市场经济中,证券市场是完整的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证券市场以其独特的方式和活力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多方面影响,在筹集资本、引导投资、配置资源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1.筹资功能

证券市场的筹资功能是指证券市场为资金需求者筹集资金的功能。这一功能的另一个作用是为资金供给者提供投资对象。在证券市场上交易的任何证券,既是筹资的工具也是 投资的工具。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既有资金盈余者,又有资金短缺者,资金盈余者为使自己的资金价值增值,就必须寻找投资对象。在证券市场上,资金盈余者可以通过买入证券而实现投资。而资金短缺者为了发展自己的业务,就要向社会寻找资金。为了筹集资金,资金短缺者就可以通过发行各种证券来达到筹资的目的。

2.定价功能

证券市场的第二个基本功能就是为资本决定价格。证券是资本的存在形式,所以证券的价格实际上是证券所代表的资本的价格。证券的价格是证券市场上证券供求双方共同作 用的结果。证券市场的运行形成了证券需求者竞争和证券供给者的竞争关系,这种竞争的结果是:能产生高投资回报的资本,市场的需求就大,其相应的证券的价格就高;反之,证券的价格就低。因此,证券市场提供了资本的合理定价机制。

3.资本配置功能

证券市场的资本配置功能是指通过证券价格引导资本的流动从而实现资本的合理配置的功能。资本的趋利性,决定了社会资金要向经济效益最高的行业和企业集中。在证券市场上,证券价格的高低是由该证券所能提供的预期报酬率的高低来决定的。证券价格的高低实际上是该证券筹资能力的反映。而能提供高报酬率的证券一般来自于那些经营好、发展潜力巨大的企业,或者是来自于新兴行业的企业。由于这些证券的预期报酬率高,因而其市场价格也就相应高,从而其筹资能力就强,这样,证券市场就引导资本流向能产生高报酬的企业或行业,从而使资本产生尽可能高的效率,进而实现资本的合理配置。

6.2 中国股市现状

中国股市从2005年6月6日,上证指数跌破1000点大关,最低下探998.23点到07年10月16日创下最高点6124点后开始拐头向下,又在08年11月创下1664.93点的最低点,其振幅之大勇冠全球,那么,中国股市走出这样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中国股市的定位问题

股市的基本功能为投资、融资和资源优化配置,但中国股市把融资和大跃进式的大扩容凌驾于投资和资源优化配置之上,为其唯一任务,十几年的中国股市其规模超越了发达国家几十年才能完成的发展规模,融资功能被发挥的淋漓尽致。从分阶段来说,额度分配上市、捆绑上市、为国企扶贫解困、中小板上市、H股回归,一直到非流通股的全流通,股市管理者把融资当成了其一项政治任务。回头看中国平安,一次性要融资1500亿,这金额不但让国人听着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就连金融巨鳄云集的美国也惊的目瞪口呆。

2.中小投资者处于弱势地位

保护中小投资者在中国股市成了一句政治口号,在中国股市中的中小投资者从没有得到过应有的尊重,始终处于弱势地位,甚至出现法律上不支持中小投资者与上市公司打官司,意思就是你被骗了是活该,只好自认倒霉,这样的事情在地球上恐怕除了中国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国家了。投资者拿出大量资金帮助国有企业脱贫解困,支持上市公司发展,而上市公司大量融资后却可以不予回报,导致业绩好坏和市盈率的高低只停留在表报上,与投资价值没有必然的联系,这就是中国股市投资功能的丧失。

3.舆论导向问题

中国石油上市前后几乎是一片看好,认为亚洲最赚钱的公司上市,无疑大大提升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但再好的上市公司也要有合适的股价,当时舆论导向对其夸大其词大作宣传,甚至出现对其的预测是又一个百元股的来临,最后48元的股价却成为当时市场供求关系本身就在发生逆转而出现大调整的导火索和直接动力,导致了大量中小股民被深套,苦不堪言。过去3年的事实证明当股市涨幅已经远远超出经济增长的幅度时,股市不可能还是经济的晴雨表,所以舆论引导能否保持客观公正十分重要,千万不能把引导变成了误导。另外舆论导向也好、维稳也好都是主观的,而市场是自有其客观规律,当主观意志总是凌驾于客观规律之上时,主观维稳反而变成了客观的扰乱市场秩序。

4.制度问题

制度问题平时大家聊的比较多,涉及的内容也非常多,以前文章中本人也聊起过不少,在此不再多说。管理层怎样的思路与理念是能制定出怎样制度的关键因素,而什么样的制度就会出现什么样的市场,什么样的市场就能造就什么样的投资者。总之,制度不变,中国股市永无宁日。

6.3 个人投资者投资基本策略

基于个人投资者的心理与行为分析,结合实战经验,总结个人投资者投资基本策略如下:

1.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制定合理的盈利目标。

是否具有正确的投资理念,关系到个人投资者投资的成功与否。为此应特别注意几个要点:

(1)顺势而为,波段操作。顺势而为指市场基本面发生变化,其走势明确而采取的相应措施——止损或跟进。显然是经过认真研判之后的行动。而无论牛熊市,股价波动都是存在的,即都有投资机会。故波段操作及时获利了结,积小胜为大胜才是获利的关键。相应的应减少持股时间增加持币时间。

(2)买要慎重,卖应果断。

(3)制定合理的盈利目标。投资者要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对投资对象进行定价,从而制定合理的盈利目标。盈利目标的制定可以使投资者免受股市“噪音”的影响,坚定投资信心,另一方面,可以使投资方案避免因个体情绪的波动而变化。

(4)认真进行投资品种筛选,集中投资于2—3只股票并避免频繁交易及投资过于分散。2.正确应用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手段,把握买卖时机。

从分析的实效来讲,基本面分析具有长久性、趋势性和必然性,而技术分析较具短期性和不确定性。总的来说,基础分析适宜于长线投资,技术分析则适宜短线投机。无论投资者从基本面分析中得出怎样的长期走势分析,具体入市的时机仍需要技术分析作为参照,才能提高操作的科学性。近年来市场格局由庄散博弈向机构间博弈的转变,对个人投资者投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证券知识学习,把握技术分析中价、量、时、空四者的关系及各种技术指标的综合运用,将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结合起来,才可能取得投资成功。

3.积极主动的进行投资者教育活动

投资者是证券市场发展的根本力量所在。作为重要的参与主体,投资者构成证券市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基础。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中小投资者在证券市场这个高风险市场里,天然地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在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国家,对中小投资者权利保护是证券市场的重要课题,“投资者教育”概念也被人们普遍接受。投资者教育一般被理解为针对个人投资者进行的旨在传播投资知识、传授投资经验、培养投资技能、倡导理性投资观念、提示投资风险、告知投资者权利及其保护途径、以及提高投资者素质的活动。

首先,非常感谢我的老师给我的指导和帮助。在我毕业论文撰写期间,老师为我顺利完成论文提供了莫大的帮助。论文的研究工作是在老师的直接指导和关怀下完成的,老师对我的论文给了具体的修改意见。感谢所有教导过我的各位老师,他们严谨的教学和渊博的知识将使我终身受益!

感谢所有在我学习期间关心和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们。

感谢我以前以及现在的老师们、同学们和朋友们,是你们支持使我走到了今天,谢谢你们。

永远感谢我的家人,他们对我精神上的鼓舞、殷切的期望和真挚无私的爱一直是我奋斗的力量源泉。

参考文献

[1] [2] [3] 吴晓求,证券投资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陆剑清,投资心理学[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Kallllelllan.Daniel,MaPs of Bounded Rationality:Psyehology for Behavioral Ecocmics Amairicn Economic Review[J],2003(3)[4] [5] 张艳华,王晓云,阮铮,证券投资学[M],东北大学出版社,2008 Grossman.Sanford,The Existence of Futures Markets,Noise RationalExpections and Informational Externalities,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J],1997(44)[6] [7] [8] [9] [10] 张贺,袁博,证券投资风险度量熵模型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4)杨老金, 邹照洪,证券投资分析(第五版)[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Scharfstein.D,Herd Behavior and Investmen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9(80)曲凤杰,我国利用国际证券投资三十年回顾与展望[J],经济研究参考,2008(6)Nicholas Barberis ,A survey of behavioral finance[J],Handbook of the Economies of Finance,2003 [11] [12] [13] [14] [15] [16] Gibbons.R,Game Theory for APPlied Eeonomists[M],Prineeton University Press,1992 束景虹,证券投资分析[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范文,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关联交易规制研究[J],新西部,2008(12)毕雪东,保护证券投资者利益治理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J],特区经济,2008(9)尹中立,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历程回顾,银行家,2008(10)戴志敏,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规范化发展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第二篇:我国个人证券投资行为分析

我国个人证券投资行为分析 ——个人证券投资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建议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证券投资成了人们投资理财的主要方式。由于证券市场的变幻莫测和大部分投资者对证券投资方式的认识不够,导致了很多人在证券市场栽了跟头。本文针对人们在证券投资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提出一些投资策略建议。

关键字:理财证券投资投资行为投资策略

一、证券市场发展历程及现状

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良好的经济政策使得我国经济迅速荣。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资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进而也促进了证券市场的发展。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初期,由于证券市场的不健全以及投资者专业知识的匮乏,很多投资者盲目投资,导致巨大经济损失。同时由于证券市场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以及监管的不到位,非系统风险较大,出现过许多操纵证券价格的事件,尤其是股票价格。

目前,由于证券市场已经在我国发展了近30年,因此一些相关法规也都以完善,并且也对证券市场有了良好的监督。总体来说,现在的市场更公平,更有利于投资者进行投资理财。

二、个人投资者投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投资现状

(1)人数上占绝对优势。与机构投资者相比,个人投资者人数众多,而且分散,地域分布广,比较不易管理,是一群处于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弱势的群体,但对证券市场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应该受到法律与社会的保护。

(2)多为投机心理短线操作。大多数的投资者入市的主要原因是为通过证券的买卖价差或借暴涨暴跌之势获利,这类人群多是为赚取买卖差价进行短线操作,选择价格波动较大的证券,属于短线交易者或者逐小利者。只有少数投资者进入股市是为了获得公司分红收益,这种投机的投资方法很容易学,但是却并不适用于个人投资者,预期短期的市场波动对绝大多数投资者来说是很难做到的。

(3)投资者缺乏信息错失良机。很多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出现电话换号、停机无法联系到本人,身份证过期失效未能及时更新信息等状况,使得投资者未能及时得到信息而影响证券交易的正常进行,错失了不少的良机。与此同时,投资者对信息却是极度的饥渴,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唯一可做的选择就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购买行为,来获得和补充自己的信息量,有时依赖历史价格选择证券,甚至随大流出现羊群效应。

(4)风险承受能力较弱。个人投资者多以个人理财为主,资金实力单薄,而在证券投资中,在高收益的背后往往蕴藏着高的风险,个人投资者由于缺乏资金、信息、技术使得他们长期处于市场竞争劣势,抗风险能力较弱,这样就诱发了许多投资者赌博的心理,采取搏一搏的态度,开始了非理性的投资。一旦投资者判断失误,便会造成个人资产的损失。

(二)存在问题

证券投资者的行为有明显的非理性行为的倾向,这种状况的深层次的根源是投资者的种种心理偏差及其导致的行为上的偏差,其结果导致市场会对信息或政策的反应超过应有的幅度,加剧了市场的波动性,导致市场风险的放大。

(1)保守性偏差及反应不足:投资者对新生事物或新的信息反应不足,安于现状,缺乏接受新的挑战的勇气,哪怕新事物会带来巨大的收益。尽管绝大部分投资者认为网上交易具有方便、速度快、无时间空间的限制、交易成本低的优势,但很多投资者通常去营业部交易,少部分投资者使用过网上交易,半数以上的投资者对新的交易方式采取观望或不接受的态度。

(2)过度恐惧:当所持股票被严重套牢时,大部分投资者会有恐惧感,尤其是在有媒体或股评人士推波助澜的情况下。投资者的恐惧感导致投资者在非理性情况下做出错误的决策。

(3)过度自信与过度交易:无论个人投资者的年龄结构、教育程度、收入结构,从调查中来看,他们的交易次数这种过度交易现象反映出投资者存在“过度自信”的认知偏差,反映出我国证券市场中的个人投资者短线投机倾向比较强烈,而长期投资的理念尚未形成。

(4)损失厌恶:相对于收益,投资者过分看重损失,少数投资者在股票被套时会采取及时止损的策略,而决大多数投资者则决不割肉,被动等待,更有甚

者反而采取逢低买进的策略。

(5)暴富心理:投资者迫切希望尽快获得丰厚的投资回报而将风险的回避放在次要的位置。进入股市中的股民大都是为了赚钱而来,因此他们在证券投资操作过程中,往往追求高的回报率,既不分大势的强弱,也不论股价的高低,买进股票就想获得30%~50%的回报率,有的甚至梦想翻翻。

(6)模仿心理:由于机构投资者具有相对较强的信息收集甄别能力和经验,通过对上市公司和市场信息的挖掘处理,了解发行企业市场价值的期望值范围,能对新股价格做出更有价值的评价。个人投资者认为机构投资者的判断会比自己更准确,因此在做投资决策时喜欢模仿机构投资者。这种被动择券的方法往往因为扩大了收益与风险的系数,使市场面临更大的风险。

(7)选择性偏差:投资者将事物划分为有代表性的几类,然后在对事物评价时,会过分强调这几类的重要性,而忽略其他事物。最典型是大多数投资者最看好绩优蓝筹股和科技股,其依据是以往的表现和业绩,而过去的表现和业绩未必代表将来的成长性。

(8)易得性偏差:主要表现为对本地股较为熟悉,个人投资者知道和熟悉本省的上市公司,大部分投资者对本地股进行了投资,这表明证券市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了解存在着易得性偏差,并相信从本地上市公司获得的信息更容易得到和准确,以此进行一定的投资。

(9)赌博心理与自我归因偏差:投资者虽然有时有损失厌恶的心理,但为寻求更高的收益,也会采取冒险投机行为。多数投资者有追涨杀跌的投机倾向,相当多的投资者将投资失败归咎于股评家的误导,上市公司违规,一些个人投资者认为股票价格是由庄家决定,说明投资者存在着有偏差的自我归因,也反映出投资者相信股评家导致其在操作中忽视了对公司基本面的研究,带有“博一把”的投机心理。

三、个人证券投资策略建议

(一)了解投资基本知识及流程

目前我国大部分投资者缺乏对投资知识的了解,这些都导致了在投资过程中出现了不理性的行为。不理性行为的大量出现,导致投资风险加大。因此个人要掌握投资知识,降低风险。并且要了解投资流程,尽量使用快捷便利的交易方式。

例如:投资者可选用网上交易,减少营业部交易,这样便可节约成本及时间。

(二)保持正确投资心态

证券投资中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克服贪婪与恐惧,保持平和的心态尤为重要。从不同种类的股票中选择一部分进行观察,或进行模拟炒股,锻炼投资心态,进而在真正进行投资时心态才会放平稳。同时要知道风险和收益成正比,在看到高收益的同时勿忽略风险,避免不正确的暴富心态。

(三)学会自我分析目前的状况

先从自己的投资目的入手,再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环境、性格等因素确定出合适的投资额,了解自己期望范围,要对投资有科学的认识和控制,这样在抓住机遇的同时又有效控制了风险,便不会陷入投资的泥沼。

(四)避免盲目跟风

别人得出的方法是在特定的条件和环境中形成的,时过境迁,对别人是成功的方法对自己未必就可行。在每个成功的投资者的思想中都有经过实践的一套适合自己的投资宝典,投资不在于跟随感觉,而是信息,能够整合自己所及信息并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与风险应对策略,是保证个人投资者不随大流,转变为主动的基本保证。例如:大多数投资者看好的蓝筹股和科技股,要在自我进行分析之后再做出决策,不可盲目随大流购买。

(五)投资增长型企业

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公司利润的增加是保持股票价格持续上升的唯一动力。因此,增值投资或者寻找超过一般收入的增长公司是一个获得收益降低风险的好方法。在投资时要注意收集股票信息。对于本地股票也要进行深入了解,不要单纯认为本地股票信息容易掌握,进而做出错误判断。同时要注重利润的连续性,能买到无限期的持有高于普通股票增长的企业的股票将是最有价值的。此外代理费用将削减个人投资回报,因此买卖的次数越少,就不用考虑交易费用,可提高收益。

(六)多元投资抗风险

合理的投资方式是首先选择投资组合,其次才是个人投资。投资之前进行一定的资金合理分配,达成科学适当的投资组合形式。在除开性格对投资者策略的影响,理智的做法是让你的投资组合多样化,采取积极进取的投资策略,把钱投到不同的投资工具中来分散风险,稳中求胜。理想的证券投资组合包含对经济变化作出相反反映的投资,即存在负相关。在经济繁荣期,大部分股票价格都在上涨,总收益上涨。在经济衰退期,大部分股票下跌,投资组合的负相关行可以使损失最小,从而使投资的总回报增加。

(七)确认有价值股

对于一些被高估股票的投资需要谨慎。由于价值被高估,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股票价格有降低的可能。同样,股价低于价值的股票也有价格上升的可能。并且很少有股票会一直低迷,因此一些有价值股即使价格不高,也值得持有。因为股票价格低,有更大的升值空间,有获得更大的利润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数字财富.2001.3.22.《证券投资‘金手指’》

[2]特区经济.2009.6.袁梁.《经济不发达地区个人投资者证券投资策略分析》

[3]企业导报.2011年第13期.肖宇文佳.《个人投资者投资现状浅探》

第三篇:个人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

个人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

在投资活动中,个人投资者常常表现出一些非理性行为。

个人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之一是他们没有按照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分散风险。首先,他们的资产组合中资产的数量远远低于分散风险所要求的数量,因此不足以分散风险。造成这种分散风险不足的原因是投资者的过度乐观、过度自信。投资者在组合自己的股市投资时相信自己具有准确选择股票的能力;相信了解少数几个公司并投资于这些公司比分散投资更能降低自己投资的风险因此他们相信自己可以通过选择少数几只股票并只投资于这些股票从而降低投资风险,并同时获得高于市场的回报。这导致他们将投资集中在少数资产上。其次,投资者在组合自己的投资资产时即使考虑了分散风险,也会表现出明显的“幼稚型分散风险”的倾向,即将投资在各种资产中频军分配。这种倾向是两个方面的心理原因导致的:第一,幼稚型平均分配资金可以帮助投资者将少未来的遗憾。再分配投资资产时,投资者有两种方法分配资产。方法之一就是依照1/N简单经验法则,在各种资产之间平均分配自己的投资资金;方法之二就是依据资产组合理论,通过大量的计算而组成一个效率组合。按方法二分配资金可能在未来给投资者带来很大的遗憾。这是因为如果投资这一局资产组合理论,通过大量的计算而将70%的资产投资于股市,而股市随后大幅度下跌,时候宗明会导致投资者相信自己本来就知道或者应该知道故事会下跌,本来就知道或者应该知道不应该那么多的资金投资于股市。更让投资者感到遗憾的是,本来就有一个简单、无需大量计算的分配资产的方法(即1/N经验法则),自己却放弃了这个简单的方法,并遭受了重大损失。第二,幼稚型分散风险符合人们的维持现状偏好。由于有界理性,人们在处理复杂问题是常常尽量将问题简化。再组成资产组合是,1/N经验法则简单而直观,而资产组合理论要进行大量的计算,因此投资者可能将1/N经验法则作为分配资金的当然方法或者自己的习惯行为。

再次,投资者以跨期投资法分散风险。他们认为,随着投资期限的延长,股市的风险也就相应降低。投资者相信跨期投资能够分散风险首先是因为他们错误地将小概率事件当做零概率事件,即相信股市长远投资者获得负回报的概率为零。其次,跨期分散风险受欢迎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它可以帮助驼子这推迟将账面上的损失转化为实际损失。

另外,投资者在投资活动中还表现出明显的本地偏好。投资者将绝大部分资金投资在自己所居住的国家的金融市场中,而且将大部分资金投资在自己任职的公司及公司总部距离自己居住地近的公司中。造成这种本地偏好的原因有三个:第一,投资者受到信息幻觉得影响,即他们错误地认为自己具有对国内公司、本地公司、自己任职的公司信息上的优势;第二,投资者认为他们更熟悉国内公司、本地公司、自己任职的公司,因此这种熟悉性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让他们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投资;第三,投资者对自己过度乐观,因此他们认为自己国家的股市、自己公司的股票比其他国家股市、别的公司股票的风险更低且回报更高。投资者常常过于频繁的买入、卖出股票,而交易过量导致投资者的回报率下降。投资者过于频繁的交易是他们过度自信导致的。过度自信导致投资者认为自己对信息的处理比别人争取,认为自己能够比别人从公开的信息中发现更多、更有用的潜在信息。因此他们很可能会认为自己能够比别人更准确的预测市场的走向或者更准确的评估资产的价值,从而进行投机性交易。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的自我归功的心理偏向以及信息幻觉、控制幻觉等等又强化人们的过度自信倾向。

投资者在卖出股票的时候,常常是将已经获益的股票卖掉,而不是将亏损股票卖出。之首先是因为投资者错误地相信,即使在很短的时间中,股市也会表现出回归平均值的特征,即股票价格在下跌之后会很快上涨。投资者对损失的厌恶也导致他们不愿将已经亏损的股票卖掉,从而避免将账面损失转化为实际损失。在买入股票的时候,投资者买入的股票常常是

那些足够引起他们注意的股票,主要是因为人们对那些以直观、生动、形象、突出性方式表达出来的信息反应过度。

最后,在评估基金与基金管理者的业绩方面,投资者也常常表现出两个方面的偏差。一方面,他们相信某些基金或者基金管理者确实具有突出的投资能力,这些基金与基金管理者能够持续性地给他们带来良好回报;另一方面,他们相信自己具有准确选择这些基金与基金管理者的能力。行为金融学理论认为,在评估基金与基金管理者业绩时,对偶然性的错误认识导致人们错误地认为基金的良好业绩是基金管理者具有突出的投资能力的表现。此外,在评估基金业绩时,投资者没有考虑幸存者偏差现象,也没有对基金投资的风险和费用进行准确评估。

第四篇:我国当前金融政策分析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当前金融政策对未来股票市场影响分析

我国今年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仍将继续保持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以及央行已经公布的一些数据和采取的一些措施来看,货币政策在保持稳健发展的前提下,又表现出适量的宽松的状态。前几年,由于出现了稍大的通货膨胀,国家一直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来抑制经济的膨胀,并取得一定的成果,有所缓和。近年,在抑制经济膨胀后,国家通过采取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来达到使经济稳定增长的目的。

我国的金融政策工具主要包括一般性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和选择性政策工具。另外通过调节银行信贷、央行基准利率、汇率等也能达到调整货币供应量,均衡供给需求等目的。

目前,央行已多次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并在今年还会多次下调。央行主要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进而影响证券市场。由于央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可运用的资金增加,贷款能力上升,货币乘数变大,货币市场供应量就会增加。居民有更多的资金自由支配,可以投资于股票市场,促使股票价格上涨;企业也能得到更多的资金贷款,增加投资,获得更多的利润,增加了企业的盈利,促进企业股票价格增长。由此,股票市场价格趋于上涨。

对于银行信贷,央行也有稍微放宽的趋势,很可能会在今年适当降低银行贷款利率和央行的基准利率。利率的高低对股票市场也会产生影响。一般说来,利率下降,股票价格就会上涨;利率上升,股票价格就会下降。首先,利率是计算股票内在投资价值的重要依据之一。当利率下降,同一股票的内在投资价值上升,从而会促进股票价格上涨。其次,贷款利率的变动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融资成本。贷款利率降低,公司的利息负担就会降低,降低了成本,公司盈利增加,股票价格也会随之上升。第三,利率降低了,人们就会不愿意把钱用作储蓄,而更愿意用来投资获取盈利,所以股票市场需求增加,促进股价上涨。利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一般比较明显,所以,降低利率,很可能会促进未来的股价上涨。

目前,央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比较活跃,逆回购债券,发行中央银行票据,达到货币供应量的稳定缓慢增长。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推动利率的下调,如上一段的分析,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的热情高涨,生产扩张,利润增加,会推动股票价格上涨。

另外,汇率也会影响股票市场。目前来看,我国人民币汇率下降,人民币增值,进口量增加,促进资本向国内流进,促进国内需求,是股票市场需求增加,促使股票价格上升。

通过以上主要的金融经济政策的分析,可以得出,未来股票市场的行情会有所改观,稳中会有所上升。

第五篇:互联网股权投资对个人投资者意味什么

互联网股权投资对个人投资者意味什么

按照官方文件的界定,目前,中国并无“公开、小额、大众”的“股权众筹”活动。绝大多数人讨论和参与的“股权众筹”,实际上是“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股权众筹”和“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我们可以统称为互联网股权融资。

无论称谓如何,在中国,发轫于2011年,爆发于2014年,全面开花于2015年的互联网股权投融资已经在实质上渗透进了创业投资体系,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有效补充,并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中国投资人群的画像和结构。

笔者在被称为“股权众筹元年”的2015年进入互联网股权投融资行业,既是从业者,又是跟投人,在2015——2016年行业发展最快的两年里,从不同的视角,以不同的身份,深刻观察和感受着这个行业给投资人们带来的影响。

中国有多少人参与到互联网股权投资中?

先来看一组数字,2015年底,盈灿咨询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中国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平台成功募集金额51.9亿元,投资人次达10.21万。2016年7月,盈灿咨询发布《2016年全国众筹行业半年报》,截止2016年6月30日,中国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平台成功募集金额36.04亿元,投资人次约为4.07万。据此粗略估计,我国累计参与互联网股权投资的人次在本年年底将超过20万,按照20%-30%的复投率转换,保守估算,大概有超过15万人投身其中。

互联网股权投资为个人投资人带来了什么?

启蒙了这个时代富裕阶层的股权投资意识,提高了股权投资素养

中国人的股权投资观念向来薄弱。从根上儿来讲,这当然是有传承的,回顾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重农抑商”观念一直是中国传统经济的主旋律,股权投资并不具备经济和社会基础。而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近30年里,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等原因,人们在温饱线上挣扎,既无经济能力也无投资机会。改革开放之后,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才出现了以政府为主导的本土的私募股权投资。90年代中期,随着互联网创业浪潮的袭来,中国的创业投资得以快速发展,众所周知的BAT就是这一时期在资本助推下获得飞速成长的优质企业。

伴随着政策宽松、经济开放、新兴行业崛起等因素,在财富的快速积累过程中,中国部分人的股权投资意识在这一时期逐渐萌芽生长。但这个群体的规模非常之小,且大部分集中在财富结构金字塔的顶尖。即便股权投资发展到今天,在50岁以上个人占比达到80%的新富高净值人群中,也有相当大部分人受制于知识结构、认知水平、视野范围等方面的局限,对股权投资并不感冒。据波士顿咨询公司2016年最新发布的《中国私人银行2016:逆势增长,全球配置》中的统计,除了占大头的不动产外,绝大多数的高净值人群还是按照银行理财、基金、股票、信托、保险、存款等顺序结构进行财富配置,VC/PE占比大概为14%。正如李开复在不久前的一次分享中所提到的,“我的高净值人群朋友,对于资产管理和如何让自己不断地稳固自己的财产,甚至是做未来的类似于国外的family office,相对全球的高净值人群来说,是相当初级的,甚至是天真”。

在动辄上百万起投门槛的传统的VC/PE投资体系中,如果说处于金字塔顶端的中国高净值人士具备参与高门槛股权投资的能力及渠道但缺乏股权投资意识,那么,在财富金字塔中更为庞大的中产阶层则是既没有参与高门槛股权投资的能力及渠道,又缺乏股权投资意识,即便是有心也无力。

而2011开始在中国兴起的互联网股权融资则在逐渐打破传统体系的桎梏。它所带来的最大变革就是对普惠金融这一理念的践行。与传统金融相比,它更多的是带给小微企业、普通个人和中小企业、中产个人的福音。对于大众而言,互联网股权融资首先是降低了股权投资的参与门槛,打破了唯有专业机构和投资人才能参与股权投资的界限,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其中,分享时代发展的红利;第二,它借助于互联网的力量,实现了投融资过程的高效率和低成本;第三,它利用“领投+跟投”的模式,让广大的小白投资人借助专业投资人的优势,弥补自身投资水平的不足,实现更精准的投资。

伴随着互联网股权投资在我国的发芽开花,我国第一批以中产阶层为代表的非职业投资人已经慢慢成长起来。这些人的特点是,年龄大多在30-45岁之间,有自己的主业(多为金融、科技、互联网等领域从业者或创业者),年收入不菲,乐于学习,较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多元化理财和财富增长具有强烈需求。他们的成长路径,大抵经历了如下过程:

促使投资人持续学习,保持敏锐,紧握经济脉搏,分享时代红利

富人之所以成为富人,必然与当时所处的时代高度关联。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富起来的人正是把握住了时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站在了风口上。他们充分利用了这一期高速、大量释放的人口、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红利,以及制度红利、全球化红利,实现了财富的快速积累。

而时代发展到今天,随着劳动力红利消失、地产黄金时代落幕、传统企业面临各种挑战,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趋缓进入新常态。新的经济增长力转向于高新技术行业和新兴行业,知识红利、技术红利、创新红利、消费升级红利等成为这个时代繁荣的源泉。

正如下图所展示的,以生物科技、先进制造、大健康、互联网金融、企业级服务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行业和新兴行业已经成为时代的宠儿。

优秀的投资人必须是与时代同行的人。要想拥有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力,对行业发展前景的准确判断力,不但要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更要持续更新知识体系;不但要有认真钻研的态度,也要时刻保持好奇心。

互联网股权投资借助于互联网这个低成本、高效率的工具,让更多人跳出了原本狭小封闭的圈子,去接触不同行业,了解国家发展形势,学习财富增值的新方式,使得经验和知识得以循环、升级,视野得以开阔,人生的体验也从此不同。

互联网股权融资平台为投资人开辟了职业拓展的新通道

互联网股权融资平台不但是项目孵化平台,也正在成为一个新型的投资人孵化平台,孵化的对象既包括领投人,又包括跟投人。

对于个人领投人而言,互联网股权融资平台正在成为他们专业投资生涯中一个新的上升渠道。作为互联网股权融资平台的领投人,一方面凭借自身在投资领域的专业性,他们能够积累大量的小“LP”,很大程度上解决募资问题;另一方面,在领投的过程中,他们也通过互联网迅速积累和提升起自己在投资领域的口碑和品牌,使自己的职业生涯更上一层楼。根据云投汇·云天使研究院统计的数据,个人领投在领投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正快速提升,18家平台2-3季度的数据显示,这一比例在3季度已达到40%。

对于跟投人而言,互联网股权投资同样开启了他们职业发展的新大陆。通过利用自己的“闲钱”帮助创新创业企业成长,不仅能实现资本的增值,更让很多人体验到了身为“天使”的价值和成就感,甚至有人开始转型走上了专职做天使投资人的道路。

丰富了广大家庭的理财渠道,优化了资产配置结构

这无疑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根据时代伯乐研究,在过去的10年里,银行理财产品、债券市场、实业投资、房地产的收益率总体上都在呈下降趋势,唯有股权投资的收益稳中有升。

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调查的数据显示,在人民币下跌、汇率下行、股市剧烈波动、房市风险提升等各种挑战并存的情况下,高净值人士对股权投资的青睐也逐渐提升。

因此,在股权投资已经成为公认的抗通胀能力较强的投资产品的今天,互联网股权融资平台为广大的中产阶层提供了一个低门槛的股权投资通道,使其能够搭上时代的顺风车,实现其资产的优化配置。

国家政策:鼓励个人参与创业投资,坚决保护投资人利益

2016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积极鼓励包括天使投资人在内的各类个人从事创业投资活动” 并将通过“完善创业投资税收政策”、“拓宽创业投资市场化退出渠道”、“构建符合创业投资行业特点的法制环境”等措施鼓励个人从事天使投资、保护投资人利益。《意见》的出台,为个人从事天使投资释放了积极的信号,将会有更多的合格投资人参与到创业投资的伟大事业中。

下载对我国股票市场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分析(原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我国股票市场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分析(原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资金投资协议(个人投资者对公司)

    投 资 协 议 投资者与经营管理者双方本着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签定本协议,由双方共同遵守。 第一条 投资人以___万元为投资额,按照总......

    上海黄金交易所个人投资者行为分析报告[最终定稿]

    上海黄金交易所个人投资者行为分析报告 为了深入了解市场需求,更好地服务广大投资者,上海黄金交易所对个人用户的贵金属投资习惯及理财情况通过微信、互联网等平台进行了调研......

    投资者要克服五种非理性投资行为

    投资者要克服五种非理性投资行为在面临股市非理性下跌的时候,投资者要注意克服五种非理性投资行为。一、逃避现实。非理性下跌中,有的投资者一旦被套牢后,就对股票采取不闻不问......

    和聚网_中小投资者非理性交易行为分析

    中小投资者非理性交易行为分析传统金融理论遵循从假说到实证的研究思路。它在假设市场及投资者完全理性的基础上,探讨投资者的行为。但投资者受到情绪和心理暗示的影响,投资行......

    个人基金投资者投资情况调查问卷

    个人基金投资者投资情况调查问卷 情况调查:以下问题除特别指定外,均为单选题 个人背景资料 背景资料:下面将问您一些关于您个人或家庭的问题,目的是研究不同人群的细分特征,这些......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分析

    7、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分析 2005-02-06 摘要:在我国,商业银行有些行为因为外部环境或利益驱动会发生偏离,这种偏离也许会造成潜在风险,或许会遭受致命打击。为此,我们不得不认......

    我国民营企业投融资行为分析

    我国民营企业投融资行为分析我国民营经济虽然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但其面临的问题也很多,如何调整经济需要从理论上加以引导。加快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已是影响经济发展迫在眉睫的问......

    对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并以此预测我国股票市场的走势

    一、对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并以此预测我国股票市场的走势? 2011年上半年,我国经济总体态势相当稳定,各月均在略高于绿灯区的位置。虽然经济中出现了对增长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