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财政支持外贸发展的简要回顾(一) ---财政政策上扶持和支持对外贸易发展
内容摘要: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对外 经济 贸易随着生产力的 发展 不断壮大,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质量和水平也不断提高,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增强。20年来,国家财政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了鼓励出口的财政政策,从财政财务管理方面采取了多种优惠措施,鼓励扩大出口,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对外 经济 贸易随着生产力的 发展 不断壮大,对外经济贸易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质量和水平也不断提高,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增强。20年来,国家财政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实行了鼓励出口的财政政策,从财政财务管理方面采取了多种优惠措施,鼓励扩大出口,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积极改革外贸体制,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是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对外实行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前,我国外贸是实行国家统负盈亏的财政管理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财政为支持对外贸易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鼓励政策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增加出口商品货源的相关鼓励政策,二是扶持外贸 企业 改善出口经营等有关优惠政策。
(1)增加出口商品货源的相关鼓励政策
改革开放前,我国对外贸易领域的一个突出矛盾是出口商品货源尤其是适销对路的出口商品货源不足,出口贸易一直受到国内生产能力的限制,主要以出口农副土特产品为主。在处理内外销的原则上,一直是根据“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方针,按照以下三条原则进行处理:一是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限量出口;二是国内市场和出口都需要而货源较紧张的物资,要积极发展生产,挤出一部分出口;三是国内市场可多可少的,可有可无的商品,基本上供应出口。据统计,1953年,在我出口商品中,农副产品和轻 工业 品约占82.6%。尽管到1978年我出口商品结构比1953年有所改善,但初级产品仍是我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1978年,我国出口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商品共有16个:大米、活猪、冻对虾、棉布、厂丝、绸缎、棉织品、针棉织品、服装、抽纱、茶叶、中药材、黑钨砂、煤、原油和成品油,这些商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49.5%。此外,出口额在5千万美元以上的商品共有17个:冻猪肉、冻兔肉、活塘鱼、蔬菜罐头、棉花、棉纱、棉涤纶布、毛针织品、松香、猪鬃、高级手工地毯、羽毛、皮褥子、陶瓷、纸张、钢材和锡, 这些商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11.2%。以上两项合计共33个商品,就占我出口总额的57.1%。因此,改革开放20年来,发展我国对外贸易的中心环节是发展出口商品生产,大力支持外贸增加出口货源,鼓励外贸关心生产、参与生产、组织生产,成为国家财政支持外贸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为此,国家财政: 建立了扶持出口商品生产专项资金。此项资金专项用于支持外贸发展农、副、土、特、畜产品,水、海产品和矿产品出口商品生产,增加出口货源;用于扶持出口工业品的新产品的试制费用。资金分两部分,一部分从1972年起,由国家财政每年拨付扶持生产资金,到1998年,国家财政累计共拨出该项资金8.55亿元。在实际使用中,扶持生产资金除用于上述增加出口商品生产外,还用于外贸系统基层点的简单营业用房、救灾补助及外贸中专经费等补助。此项无偿拨款后来转为扶持外贸事业发展的资金。另一部分,由国家财政拨付给外贸基地部门实行无偿周转使用,从1975年开始,财政每年拨付该项资金,截止到1985年,国家财政累计拨付扶持生产周转金2.6亿元。此后,根据外贸基地局实行“政企分开”的原则,国家财政决定将此资金全部转给 中国 出口商品基地公司。国家财政扶持生产资金的拨付使用,对加强出口商品基地建设,增加适销对路出口商品货源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据有关资料表明,从1973年外贸在广东佛山地区建立第一个出口商品综合基地以来,截止到1984年共在全国建立了三十三个综合基地,为1984年当年外贸提供了22.7%的出口货源,有力地支持了外贸扩大出口。
建立了扶持外贸发展商品生产的商贸周转金。1987年,为加强中央财政用于外贸企业的业务发展资金的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财政部决定将有关扶持外贸的各类资金实行有偿使用,用途与原扶持出口商品生产资金一致,在原无偿使用的基础上,按周转使用原则,交纳使用费,使用费率按使用期长短确定,归还期在1、2、3年以和3年以上的分别为1%、1.5%、2%、2.5%。截止1997年,国家财政累计拨付该项外贸周转金达8.79亿元。
此外,为增加出口货源国家每年拨付“以进养出”周转平价外汇用于外贸出口商品生产;还通过奖售平价化肥、粮食以及钢材、生铁、有色金属、汽车、机床等物资用作外贸换购出口紧俏货源;为扶持出口工业品生产,国家财政拨出5亿元贷款资金,通过建设银行对出口工业品生产企业发放专项贷款,主要用于出口工业品生产企业在现有基础上改造原有设备、扩建以及调整工艺、革新技术以增加出口可供货源,截止1985年该项贷款基金达6.5亿元等。在当时供不应求的国内市场情况下,国家财政扶持出口生产资金的设立和使用,对发展我国农副土特商品生产,加快农副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建设,加速出口商品生产专业化,进而扩大我国对外贸易出口,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第二篇:我省出台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财政政策
我省出台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财政政策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及财政部、教育部的有关部署,大力促进我省学前教育发展,更好满足社会需求,经省政府同意,近日,省财政厅、省教育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通知》,对全省各地促进学前教育发展提出了要求,并明确了我省当前阶段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财政政策。主要政策有以下八项:
1.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各级财政按照改建面积、新增入园幼儿人数和一定标准,给予资金补助。
2.依托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各级财政按照新增班数和一定标准,给予资金补助。
3.开展农村偏远地区学前教育巡回支教试点,对纳入国家试点的县,各级财政对巡回支教志愿者和新设的巡回支教点,按一定标准,给予资金补助。
4.各级财政设立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奖补专项资金,建立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奖补机制,对普惠性、公益性民办幼儿园发展给予奖励性扶持。
5.各级财政设立扶持城市学前教育发展奖补专项资金,建立扶持城市学前教育发展奖补机制,对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园和城市集体、企业、事业单位办园向社会提供普惠性、低收费学前教育服务等,给予奖励性补助。
6.建立困难儿童学前教育资助制度,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对普惠性幼儿园的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每人每月减免保教费100元,由政府财政对幼儿园给予补偿。
7.2011—2013年,在全省新建700所公办幼儿园,所需资金由地方各级财政共同分担。
8.从2012年起,按照“工资全保、公用适量、收费补充”的思路,建立我省公办幼儿园经费保障基本制度,保证公办幼儿园的正常运转。
第三篇: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财政政策调研
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财政政策调研
近年来,大连市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不仅创造了新的消费需求,引发了新的投资热潮,开辟了就业增收新渠道,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新空间,而且电子商务正加速与制造业融合,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催生新兴业态,成为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新力量,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原动力。2015年,大连市电子商务交易额3560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B2B交易额3430亿元,同比增长11.3%;网络零售(B2C和C2C)交易额130亿元,同比增长50.4%。大连市成功获批为国家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试点城市,瓦房店市获批为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中国(大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得批准。
与此同时,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种种问题,亟需采取措施予以解决。为加速推动大连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对供给侧改革的撬动作用,我们必须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减少束缚电子商务发展的机制体制障碍,着力解决电子商务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重大问题,大力推进政策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加快建立开放、规范、诚信、安全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进一步激发电子商务创新动力、创造潜力、创业活力,全面提升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健全支撑体系。本文以市服务业委《2015大连市电子商务发展报告》的基础数据及专业分析为着眼点,从大连市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大连市现有扶持电子商务财政政策,从财政角度针对问题提出具体建议。
一、大连市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2015年,大连市电子商务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显著,结合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推动电子商务进入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新阶段,电子商务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电子商务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电子商务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全社会电子商务应用意识逐渐增强。
(一)电商规模持续扩大,增速趋于平稳
2015年,大连市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3560亿元,同比增长12.3%,然而受宏观经济下行和上年基数较大的影响,增速有所放缓。大连市占全国电子商务市场整体交易规模18.3万亿元的1.9%,占全国市场份额较2014年下降0.6个百分点。
(二)电商市场结构稳定,B2B占据主体
2015年,大连市B2B电子商务交易额3430亿元,同比增长11.3%;B2B电子商务交易额占整个电子商务市场的96.3%,B2B电子商务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网络零售(B2C和C2C)交易额共计130亿元,同比增长50.4%;网络零售交易额占整个电子商务市场的3.7%,份额比上年提升0.9个百分点。
(三)本土电子商务企业平台全面突破
2015年,大连市电子商务国家级试点示范争创取得突破,大连获批为国家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城市,瓦房店获批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中国(大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获得国务院批准,瀚闻资讯、出口时代获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再生资源交易所、东北亚现货商品交易所、东北亚煤炭交易所已成为全国区域性大宗商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中国外贸网、锦程物流网、泰德煤网已经成为全国性专业平台。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较快,迈克集团“出口时代”、西姆集团“中国方舟”网成为中小企业和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的重要载体平台。传统企业转型发展凸显,大商集团天狗网等上线运行,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迈出了实体商业转型发展步伐。
二、大连市现有电子商务财政政策
近年来,大连市出台了《推进全市电子商务发展四年行动计划》、《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四年行动计划》、《中共大连市委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服务业优先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大连市“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关于加快大连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国(大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城市智慧化建设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快递末端投递车辆规范、末端服务网点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经营主体、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跨境电子商务监管中心建设、开展第三方信用评价、跨境电子商务融资体系建设、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全市家庭光纤入户改造等方面予以扶持,旨在运用财政资金对社会资源的引导作用为大连市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发展指明方向。与此同时,中山区、高新园区、旅顺口区、金州新区等也研究制定了促进本区域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措施,大连市电子商务呈现出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而随着“一带一路”、中韩自贸区等一系列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以及金普新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获批,大连市跨境电子商务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越发全面具体的电商扶持政策纷纷出台的同时,我们也需认识到,扶持电子商务财政政策为近两年发布,政策效果尚未显现,财政资金对电商经济建设的扶持任务依然艰巨。
三、大连市电子商务发展的问题
(一)东北现象亟待破解
东北地区体制性、机制性和结构性等深层次问题依然突出。东北的经济结构主要依赖投资和制造业,高科技、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低,轻工业、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东北地区国有经济比重大,国有企业主要集中于一些资源性行业和重化工业,而民营经济不发达,政府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和扶植力度不够,中小企业发展空间受限。政府长期作为投资主体,市场化程度不够,市场开放度不高,市场活力不足,缺少创新创业氛围,高端专业人才匮乏。此外,大连电商主要是由传统实体企业转型而来的传统电商,线下关注销量、线上关注流量,投入不足,不敢冒险,且急于收回投资成本,成为电商发展的制约因素。
(二)产业体系尚待完善
大连电子商务市场生态系统尚未发展起来,缺乏货源、物流、资本等配套产业支撑,整体布局缺乏统筹规划,产业聚集度较低,缺少生态链完善、形成集聚效应的载体,产业竞争优势不足。电子商务企业普遍存在规模较小、实力较弱、运营稳定性不足、经营模式不清晰等问题。企业经营者的“电商”意识和产品标准化意识较缺乏,“触电”企业尚未形成产业合力和规模效应。电商企业自建平台比例低,第三方平台数量和规模小,本土电商平台缺乏全国影响力和知名度,产业体系尚待完善。
(三)普及应用仍需深入
大连市电子商务应用企业基于互联网进行的商务活动主要集中在信息发布、信息共享、客户服务与沟通的初级阶段。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实现对市场动态的把握、对战略决策、产品研发和创新、品牌建设、售后服务、供应链和成本控制支持等诸多作用还远远未被充分利用。此外,传统企业转型触网程度参差不齐,大中型企业资源丰富,比较系统成熟,但缺乏灵活性,投入相对谨慎,小微企业机制虽然灵活但随意性较强,不够系统化。
(四)基础设施亟需加强
大连市电子商务基础设施仍需进一步完善,多数小型企业的发展跟不上市场的需求,计算机网络设施仍需进一步加强,导致整体发展水平落后。由于网商成长迅速,对办公、仓库的需求急速扩张,但居住生活空间有限,缺少专业化的仓储和管理空间。电商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阻碍了电子商务服务业跨区域发展。比如WLAN覆盖范围有限,高速公路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加强,制约了电商企业跨区域协调发展。此外,农村网络基础设施薄弱,光纤进村、农村宽带提速降费等亟待解决;物流服务资源有限,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难,“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仍未达到全覆盖,生鲜类农产品输出仍受技术的制约;优势产业和涉农电子商务集聚区建设不足,难以形成有效农业电子商务支撑服务体系。
(五)营商环境有待提升
电子商务涉及多个部门、多个产业、多个环节,行业管理体制有待理顺,商业规则和政策法规亟待完善。大连鼓励扶持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尚不系统,政府在财政、税收、金融、土地、人才等方面的扶持措施针对性不强,在统计监测、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制度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市场监管制度较少,建设与完善市场监管制度迫在眉睫,比如在线产品信息管理、交易服务监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制度和机制等。同时,相关配套服务有待完善,第三方支付环境有待优化,跨境支付结算业务尚未启动;信用体系建设有待加强,缺乏公正的第三方信用评估平台。
四、财政政策建议
为加快大连市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安全可靠的电子商务大市场,电子商务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构建促进创业、稳定就业、改善民生服务重要平台,助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以财政政策和资金为撬动点,建议从以下五方面着手推进大连市电子商务发展。
(一)优化财政政策支持结构,促进东北转型发展 增加和优化财政对电子商务的财政资金支出与结构,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完善体制机制,调整经济结构,全面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和市场开放,逐步规范、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法无禁止的市场主体即可为,法未授权的政府部门不能为,最大限度减少对电子商务市场的行政干预。大力扶持中小微电子商务企业健康发展,促进电子商务领域创业就业,根据大连电子商务服务发展规划和重点项目,制定针对中小微电商企业、符合重点扶持但处于起步期电商企业的财政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在电信业开放领域获取相应资质、开展业务试点,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激活市场活力,支持相对规模较小但地方特色突出、市场前景看好的电商企业,带动全域电商整体水平的提高。支持中小零售企业与电子商务平台优势互补,加强服务资源整合,促进线上交易与线下交易融合互动。推动各类专业市场建设网上市场,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加速向网络化市场转型,研究完善能源、化工、钢铁、林业等行业电子商务平台规范发展的相关措施。推动传统商贾流通企业发展电子商务,鼓励有条件的大型零售企业开办网上商城,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地理位置服务、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提升流通效率和服务质量。面向网络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建立网络化经营管理模式,发展“以销定产”及“个性化定制”生产方式。鼓励创意服务,探索建立生产性创新服务平台,面向初创企业及创意群体提供设计、测试、生产、融资、运营等创新创业服务。
(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电子商务发展产业体系 加大专项资金对电子商务产业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研究制定扶持货源、物流、资本等配套产业的财政政策,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电子商务发展整体布局,运用贷款贴息、以奖代补、财政补助等多种手段财政工具,借鉴国内外先进模式,盘活存量土地、物产资源,积极推进本地生活服务电商平台建设,培育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发展潜力良好和市场前景广阔的本地大型、特色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建立电子商务就业和社会保障指标统计制度,经工商登记注册的网络商户从业人员,同等享受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未进行工商登记注册的网络商户从业人员,可认定为灵活就业人员,享受灵活就业人员扶持政策,其中在网络平台实名注册、稳定经营且信誉良好的网络商户创业者,可按规定享受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支持中小微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拓展业务领域,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电子商务创业园区,指导各类创业孵化基地为电子商务创业人员提供场地支持和创业孵化服务。加强电子商务企业用工服务,完善电子商务人才供求信息对接机制。促进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物流的发展,补上地区电子商务“短板”,促进结构同步升级、产业协调发展,研究以资源入股作资本、进行区域内外合作开发的模式,增强电子商务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形成一批产业链条完整、电商企业集聚、功能配套齐备的电子商务聚集发展区域、园区和楼宇。鼓励电子商务企业大力开展品牌经营,优化配置研发、设计、生产、物流等优势资源,满足网络消费者需求。
(三)提高政府资金支出比例,深化电子商务普及应用 发挥好财政资金对电子商务的引导和推动作用,积极探索多样化资金扶持方式。注意引导,把握趋势,因势利导,加强对电子商务发展中前瞻性、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研究,及时在商业模式创新、关键技术研发、国际市场开拓等方面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引导力度,引领电子商务向打造“双引攀”、实现“双目标”发展,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创新动力,加速电子商务创新发展步伐。积极拓展信息消费新渠道,创新移动电子商务应用,支持面向城乡居民社区提供日常消费、家政服务、远程缴费、健康医疗等商业和综合服务的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开展电子商务企业孵化工程,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电子商务孵化器、电子商务企业上市计划及电子商务普及培训等方式,为创业型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运营基础环境和企业运作、市场拓展等多方面的支持,降低中小企业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中小企业成活率和成功率。利用电子商务实现对市场动态的把握、对战略决策、产品研发和创新、品牌建设、售后服务、供应链和成本控制。支持高校、职业学校加强电子商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对组织职工培训的电子商务企业可按规定享受职业培训补贴和职能技能鉴定补贴,创新服务民生方式。创新工业生产组织方式,支持生产制造企业深化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3D 设计及打印等信息技术在生产制造各环节的应用,建立与客户电子商务系统对接的网络制造管理系统,提高加工订单的响应速度及柔性制造能力。支持教育、会展、咨询、广告、餐饮、娱乐等服务企业深化电子商务应用。
(四)增加财政支出规模,加强电子商务基础支撑 充分运用财政资金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标准信息基础设施、国内物联网传输基础设施等,建设光网城市、无线城市,对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机构的宽带接入进行财政重点扶持,对公益性信息基础设施服务实行政府采购。吸引社会资本,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本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编制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发展和建设规划,通过竞争性分配方式,有序建设一批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对新入驻的电子商务企业,按相关规定,减免应缴的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对新入驻企业的租金返还、网络宽带资费、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等予以相应的资助。支持物流配送终端及智慧物流平台建设,鼓励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发展共同配送等物流配送组织新模式。规范物流配送车辆管理,推动城市配送车辆的标准化、专业化发展,强化城市配送运力需求管理,保障配送车辆的便利通行;鼓励采用清洁能源车辆开展物流(快递)配送业务,支持充电、加气等设施建设。合理规划物流(快递)配送车辆通行路线和货物装卸搬运地点,合理布局物流仓储设施,完善仓储建设标准体系,鼓励现代化仓储设施建设,鼓励物流(快递)企业发展“仓配一体化”服务。支持快递服务网络向农村地区延伸,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加强互联网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引入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等现代管理理念和方式,研究制定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出台支持政策措施。加强鲜活农产品标准体系、动植物检疫体系、安全追溯体系、质量保障与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冷链基础设施。
(五)完善财政政策体系,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 构建统一的财政制度体系,整合和梳理现有扶持政策,不断完善政策设计和优化制度安排, 以“相互配套而不重复”为原则,从项目投资、引进外资、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基础设施、物流配套、销售体系、政策法规、网络诚信认证、行业监管等全过程多角度,研究构建大连电子商务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细化现有的电子商务专项政策,填补行业财政政策空白。根据电商行业、业务和产品属性差异,实行分类管理和差别化的扶持政策,以项目来确定资助,避免出现政策交叉重叠。加强电子商务监管,规范网络秩序,支持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出台行业规范,对网上交易的原则、商品以及监督管理进行明确规定,保护网络经济中有关各方合法权益。保护电子商务知识产权,抢占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快建立开放、规范、诚信、安全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重点帮助电商企业解决发展环境、配套设施建设等问题,包括政策、物流、宣传、专业人才培训等。建立网络诚信认证体系,实现交易、支付和税收信息共享,建立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和信用披露制度,防范金融风险。在政府资源开放、网络安全保障、投融资支持、基础设施和诚信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大服务力度。保障电子商务网络安全,采用安全可控的信息设备和网络安全产品,建设完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数据资源安全管理体系和网络安全应急处置体系。建设完善移动金融安全可信公共服务平台,制定相关应用服务的政策措施,推动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银行卡清算机构、支付机构、电子商务企业等加强合作,实现移动金融在电子商务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第四篇:关于申请引导、支持、扶持的发展报告
关于申请引导、支持、扶持我社发展的
报 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
新年好!
xxxxxxx种粮专业合作社在党的政策指引下,在各位领导和隆平粮社的大力支持下,走过了辉煌且坎坷的五年。在这过去的几年中,我社的“土地流转”连续两年遇到了自然灾害:2010年的寒露风使我社流转土地的粮食大面积减产,2011年的干旱更使成片的粮田颗粒无收。在这残酷的现实面前,我社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碍,合作社出现了严重的亏损,土地流转合同难以兑现,导致各种矛盾开始突显。但在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领导的亲切关怀下,我们认真总结经验,吸取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教训;乐于学习,学习同行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上的运作模式,最终克服了重重困难,得到了各方支持,并逐一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解决。回望过去,再看今朝,总结我社五年的发展历程是“有喜、有忧、失败、重生”。发展之路坎坷多难,我们认识到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坚信农业是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农业产业化的明天是美好的。因为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体;产业化是新型农业发展的实体;产业化是主要农业的载体;产业化是农民、企业、国家的三赢局面。为此我们将会不畏艰难,坚定信心的发展下去……
一、合作社基本情况
我社成立于2008年,采取农户+合作社+市场的运作模式,组织开展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经营活动,入社成员151户,固定资产合计1500多万元:购买了双江口中心粮站,新建储备仓容4000多吨,分别安装变压器2台和日产80吨生产线和精米线2条。市场方面拓展了湖南省内销售网点60多个,广东、福建等地网点4个,在粮食生产方面,我社自有烘干机、耕整机、收割机、植保机等农业机械60多台套,土地流转面积和定单面积18000多亩,并开展实现了土地流转、生产资料、机耕机收,绿色植保、收购流通五项服务。2008年、2009年发展势途良好,为我社成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益,转移了不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为合作社创造盈利180多万元。2010年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大规模,特别是土地流转面积增加了4800多亩,意想不到的是连续两年自然灾害,使流转的土地粮食两年连续减产,有些甚至颗粒无收,使我社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两年亏损近400万元,这一情况严重阻碍了合作社的正常发展。
二、吸取教训,认真分析,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
2012年初,我们连续召开理事、监事会成员大会,认真总结教训,反复分析4年运转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探讨了如何增强合作社抗风险能力。总结过去,我们深刻的认识到:投资过大,步伐过快,成员没有集体意识导致了合作社发展的局限性,自然灾害降临导致了发展的多变性,没有稳定的盈利导致了发展风险性。统一认识后,最后达成一致,一是企业改制,将合作社临街门面向社会公开出售,减少亏损,使合作社轻装上阵,扭亏为赢;二是对合作社资产进行重新评估,清算合作社的财务,做到心中有底;三是人员重组,依照合作社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清退一批没有责任心、管理水平差的成员;四是规范服务,搭接产业链,组织成员所需生产资料,提供农机服务,减少土地流转面积向定单收购发展,引进安装日产80吨精米线和生产线;五是完善机制,加大投入,一手抓证照变更和各项制度的修改和完善,一手抓资金组建。通过三个月的艰苦努力,日夜奋战,加工线正式投产、办公楼新建落成,总投资达300余万元。失败是成功之母,功夫不负有心人,现成员、客户均紧紧簇拥在合作社周围。我社正如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7个月时间服务和加工盈利收入达到近200多万元。平台、实力、能力、条件和创建,给我社注入了新的生机,企业的正常运转给我们带来了活力和希望,我们将全力落实做好内部管理,保证企业逐年增加盈利;做好产业链条,保证产品质量;做好品牌管理,保证增加品牌附加值。三、三赢局面迎梦想
从合作社组建以来,合作社积极推广发展的“五项服务”,减少了中间环节,不仅让利农户,还分红给农户,不仅降低生产成本,还提高了生产效率,不仅提供了就业机会还转移了剩余劳动力;通过集约化经营有效保证了加工的品质和粮源,通过有序的开展新品种推介,树立了品牌地位,提高了品牌价值。通过规模化种植,改变了农村“小而全”和“花花田”的生产格局,杜绝了抛荒、双改单的局面,扩大耕整面积,促进农业增产。农业产业化是互利共赢的发展方向,我们将会依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不断地优化内部管理、完善管理机制,使我社得到迅速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力量不断增强,市场拓展不断加大,把风险压至最底线。同时我社将强化品牌管理,依托隆平粮社品牌深化市场,牢固树立我社的湖南省著名商标的品牌地位,用注册的二个商标和二十个包装专利保护自身品牌。做到节能降耗、薄利多销吸纳新增客户,增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早日将我社打造成为服务功能齐全、品质信誉良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领头军。
尊敬的各位领导:三农任重而道远,一跃重生展宏图。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将会只为成功找出路,不为失败找理由,即使今后合作社的发展再难,我们都会不辞劳苦地坚强地走下去。敬请各位领导对我社的发展多加引导和扶持,促进我社又快又好的发展!
此致
敬礼
xxxxxxxxx种粮专业合作社
2014年2月2日
第五篇:县级财政支持三农发展的建议
县级财政支持三农发展的建议
近年来,中央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投入力度,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状况有所改变,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明显加快,农村环境面貌有效改善,农业种植的科技含量稳步提高。但由于许多地方农民群众增收难、融资难、农产品流通难,农业社会化服务档次低、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水平低等问题的长期存在,使得农村改革取得的成就与农民群众的预期仍有很大差距。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各级财政尤其是县级财政,要更好地支持“三农”发展。本文结合河北省冀州市的实际,对县级财政支持“三农”发展提出建议。
一、做足面子,大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脸面代表着形象。农村生活环境就是展示农村形象的脸面。就目前来看,很多地方农村的垃圾清理、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不完善,村民饮水、看病、娱乐、健身等必要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健全,使得农村的脸面难看。
要让农村居民和城里人一样生活得有面子,必须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入手。一是编制项目有规划。根据“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注重效益”的原则,指导各行政村合理安排街道硬化、村内农田水利设施、人畜饮用水、村内公共环卫设施等公益事业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区域内项目建设的计划和中长期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二是安排施工分轻重。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将农民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利益最直接、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作用最大的街道硬化亮化美化,村民饮用水、垃圾处理、厕所改造等问题,按照轻重缓急排好次序,分实施,把真正制约农村发展的大事情、大难题解决掉。三是资金使用讲效益。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注重将一事一议项目建设、农村教育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节能改造、民居改造等财政专项资金捆绑使用,放大强农惠农政策效用,切实提高项目建设的效益。
二、提升里子,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空间
在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冀州市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2011年、2012年、2013年相差分别为9875元、10851元、11516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逐步拉大,说明农村增收致富的途径远远不及城镇多。如果说农村面貌改造是“面子”工程,那么拓宽农民增收空间则是“里子”工程。
要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设立专项资金,对通过土地流转方式种植粮食作物的经营大户予以资金奖励,支持农业生产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转变。充分利用财政政策、奖励、贴息等手段,支持现代高效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等农业产业示范区加快建设,实现产业集中、功能多样、亮点突出、种植结构和种养结构合理。竭尽所能争取专项扶持资金,落实配套扶持政策,支持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全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大对农产品生产企业获得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等品牌认证的奖励力度,全力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
要支持农村合作化发展。加大财政扶持,将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对运作规范示范性强、带动作用明显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予以重点扶持,进一步推进业务范围相近的合作社“组团”发展。利用专项资金支持银社对接,最大限度地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筹集资金,进一步加快入社农民增收致富步伐。积极推动农民合作社开展与大型超市、社区、科研机构、大专院校、龙头企业、金融部门的合作,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专业服务,实现农业服务到田间、到地头。
要支持农民多元化发展。加大投入,支持有关部门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紧缺人才培训和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为行业企业输送更多懂技术、会经营、能管理的人才,让更多具有技能的农民有用武之地。落实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和定向费用补贴、农村贷款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走粮棉、辣椒、食用菌、设施蔬菜等多元化发展道路,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空间。
三、勤动脑子,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财政资金是有限的。对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农村土地治理等项目工程量大、建设周期长的项目,要实现花小钱办大事、少花钱多办事,就要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管,提高对同类资金的整合,引导更多社会资金的投入。
一是全程监管资金。施工前,要做好申报项目的工程数量及标准、项目预算等可行性、实用性的初审。施工中,多到施工现场检查走访,以防止弄虚作假、偷工减料、报大建小等现象的发生。项目完工验收合格后,预留一定比例的应付款作为质量保证金,验收合格一年后无质量问题,再拨付剩余资金。
二是积极整合资金。涉及不同部门的资金,按照“政府主导、财政牵头、部门推动”的原则,探索实行依托规划整合、预算源头整合、项目平台整合等方式,建立起投向科学、结构合理、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资金使用管理机制。对于不同性质的资金,要打破条条框框,注重将公共财政预算资金与政府性基金等其他收入统筹安排使用,实现集中财力办大事。
三是多方撬动资金。通过财政贴息、以奖代补、民办公助、先建后补等多种投入方式,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三农”,变原来由财政单一投入模式为财政、金融、集体、个人共同投资的模式,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三农”建设。
四、做大盘子,确保更多财力惠“三农”
收入影响支出。2011年-2013年,冀州市财政收入年增长幅度为30%,而支农支出年增长幅度为63.3%,支农增长幅度远远高于收入增长幅度。数据表明,财政收入增长的力度越大,地方可统筹调剂的资金才会越多,用于支持“三农”的支出才能越高。
要做强骨干企业。充分利用工业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特色产业发展等专项资金,不断加大对采暖铸造、复合材料、医药化工等县域战略支撑企业的扶持力度,不断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要广培后续财源。以现有的三大战略支撑产业依托,大力支持部门、企业开展以商招商、以资引资等商贸洽谈会,吸引更多有发展前景的新产品、新工艺、新项目落地生根,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增长极。对于已争取到的机器人、云泽纺织、旭晨天地数码等项目,要抓好跟踪服务,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资金衔接不畅等问题,督促项目单位加快建设进度,力促早日建成投产,形成新的财源。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医药物流、科技服务、中介服务、商贸流通、社区服务、农村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转方式、调结构,加快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发展步伐,开辟财政增收的新战场。
要严管组织收入。按照批复给各乡镇的收入目标,按月对收入完成情况进行排名通报,并实施“流动红黄旗”制度(“红旗”奖先,“黄旗”警后),督促各乡镇加大组织收入力度,确保财政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完善财税部门联席会议制度,通过综合治税平台采集的各类数据,认真分析县域内的建筑、房地产等各类企业的整体税负水平和经营形势,科学测算其实际应纳税额,对纳税申报额偏离行业测算值较大的企业进行重点监控,严查跑冒滴漏,力争将应纳税额全部入库。
五、减少口子,确保惠农支出不打折
以冀州市投资评审为例,2013年仅此该市就省出4000万元的“真金白银”。这笔资金如果全部用于“三农”建设,相当于该市又有11万亩良田实现节水灌溉,有近万亩的中低产田实现稳产高产。现在,在地方可用财力偏紧的大背景下,要确保落实惠农政策不打折扣,就必须扎紧支出的口子,最大限度压缩不必要的支出。
一是完善制度,加强管理。进一步规范公务接待消费、国有资产购置和基础设施建设,防止超标准接待、超规格购建,全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确保对农业、教育、卫生、社保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支出不打折扣,进一步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
二是严控预算追加。除上级专项资金和市政府确定的重点支出外,原则上不再追加任何部门预算,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新农合、新农保、农村低保、农村五保等各类惠农政策执行的“刚性”。
三是执行政府采购规定。凡是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各类购建项目,必须先评审后实施;凡是纳入《政府采购集中采购目录和限额标准》的商品或劳务购置,必须实行政府采购;办公用品购买、公务印刷、公务车辆日常支出等定点采购行为,必须符合政府采购相关规定,同时将消费详单附后备查。
四是严格审查支付环节。严把资金审核支付关,对预算单位的支出申请、凭证附件、领导签字等材料,审核无误后方可办理支付手续,对不合理支出、不合规票据,一律拒付。管好、用好支持农村经济事业发展的每一笔资金,让农村改革成果更多地惠及农民群众。
(作者单位:河北省冀州市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