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学习型企业创建,为适应新常态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时间:2019-05-14 22:45: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推进学习型企业创建,为适应新常态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推进学习型企业创建,为适应新常态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第一篇:推进学习型企业创建,为适应新常态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推进学习型企业创建,为适应新常态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教授、国际组织学习协会创始人和主席彼得?圣吉说:“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当前,我们面临的是钢铁企业薄利的新常态,苦练内功是应对新常态的有效途径。而内功的修炼必须有管理,管理必须有人才。

学习型企业,倡导的是学习与创新,倡导学习型员工的培养。一个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没有人才的因素必然是没有未来的。因此,面对当前的新常态,企业应当推进学习型企业创建和学习型员工的培养。

一、推进学习型企业创建的必要性

(一)学习的概念及内涵

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听讲、研究、实践等方式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学习包括认识和实践活动。因此,学习是团队、组织行为,学习型员工的前提必然是学习型企业的创建和推进。

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积极地进行意义构建的过程。因此,学习的内涵应当是创新,是利用已有的资源创造新东西的手段。学习如果不能创新、学习型企业如果不能创新、学习型员工如果不能创新,学习将没有任何意义。

(二)推进学习型企业创建的必要性

1.推进学习型企业创建,是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新常态下迎战“钢铁危机”、实现企业奋斗目标的重要举措。

2.推进学习型企业创建,是拓宽人才成长道路、保证企业持续科学发展的重要策略。

3.推进学习型企业创建,是健全完善人才工作政策、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因素。

二、当前推进学习型企业创建中存在的问题

(一)?W习需求问题

部分员工学习积极性不高,存在没有学习需求的问题。这些员工认为上岗后自身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已经足够,没有必要再多费时间进行新知识、新经验的学习。部分员工思想教育没有到位,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学习内容问题

在学习内容上,有所学知识、经验与现实脱节的现象,这里有些是管理部门的原因、有些是授课老师的原因。有的学习内容冗赘拖沓,纯粹是拖时间,这些内容往往是照搬教课书,从最基本的定义逐条复读,不能直接有效地解决员工的需要。有的学习内容专业性、知识性不够,有的老师授课技巧不到位,这些是师资力量相对缺乏所导致的问题。

(三)学习效果问题

有的培训课程纯粹为培训而培训,不去理会培训后员工学到了什么、应用到实践中的百分比有多少,导致培训、效果出现“两张皮”现象。不少培训只是片面地追求授课内容达到的即时效果,对培训结果的评估也仅仅局限于培训过程中,缺少实际运用的跟踪。

(四)学习创新问题

员工学习的方向、导向不明确,使得员工学习、培训后只是记住了内容,没有主动去整合、创造发展。学习仅仅停留在考试、考核的需要,停留在办证、获奖的需要,而不是体现出企业学习所需要的员工创新和发展。

三、在新常态下深入推进学习型企业创建

(一)打造思想素质过硬、技术水平过硬的“双硬”员工队伍,实现员工绩效管理

员工对学习、培训的需求问题,体现出的是员工的素质问题。而员工素质问题,归根结底是企业的引导问题,是企业的责任。因此,要推进学习型企业创建,首要的是推进学习型员工的创建,打造思想素质过硬、技术水平过硬的“双硬”员工队伍,打造综合素质过硬的员工队伍。

学习型企业必须树立并向员工传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想。成功的学习型企业,不是给予员工多高的薪酬,而是给予员工更多的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学习型企业的员工接受的是“培训是最大的福利”的观念。

(二)完善有效的企业学习激励考核机制

员工个人的发展前景是参与学习的原动力,没有这一目标,任何培训都是强加和无效的。企业应该把培训与员工的薪酬、升迁、发展等相联系,形成有效的激励和考核机制。使得员工主动通过学习谋求更高的薪资岗位、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技术等级和业务能力、通过学习选择不同的适应企业发展的职业生涯,达到人尽其才。

除了对参与学习的激励考核机制外,更应该对企业培训管理机构和培训老师加强激励考核机制。要通过工作机制的完善加强管理机构的工作、通过适当的奖励和考核严格评估培训老师的资格和能力。

(三)强调学以致用,建立完整的学习效果跟踪评价机制

培训学习后的效果跟踪评价,理应是企业培训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甚至超过前期的需求调查。跟踪评价机制的核心是学以致用。

企业的任何一次学习、任何一个培训,最终目的都是为解决企业当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员工行为、增加企业绩效。如果没有学习效果的跟踪评价,那么学习效果无从说起,也没有办法为下一步的学习提供指导和方向。

(四)提倡学习创新,用工作结果检验员工的学习成果

学习归根结底是要创新,不能达到创新的学习只能说是应试教育的翻版。因此,学习的成果如何,必须要用员工实际的工作结果来验证。

即便是岗位操作技能的学习也能带来创新,比如岗位上的新型操作法、先进操作法等。因此学习所带来的创新既是企业上层应该做到的,也是基层员工能够做到的。而员工通过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仅在技术能力方面,还在学习精神、职业道德、岗位心态、安全习惯、工作方式等方方面面得到提升,具备了创新型人才的要素。学习型企业,正是通过一大批这样的学习型员工得到不断创建、推进,并反过来为整个企业适应新常态下的发展进步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第二篇:企业人才智力合作项目遴选支持工作方案

企业人才智力合作项目遴选支持工作方案

为落实好《天津市人才发展特殊支持计划实施意见》(津人才〔2013〕14号),加大企业人才智力合作项目支持力度,现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申报范围

本市各类规模以上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以上)。

二、申报条件

企业与高层次人才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研究,在关键技术、重大工艺、核心产品等方面取得突破,产生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根据合作方式不同,企业人才智力合作项目主要分为共建实验室、短期聘用、项目招标和技术指导等四类,每类项目应为近三年已完成的项目或在申报当年能完成的项目,具体分类如下:

1.共建实验室合作项目:企业结合自身研发需求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建立联合实验室,实现课题共同研发,人才双向培养。双方须签订共建实验室合作协议,明确合作内容和预期成果。

2.短期聘用合作项目:企业短期聘用高校、科研院所中的高层次人才,解决产品研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重大工艺等难题。双方须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工作目标及相关待遇,聘

— 1 — 用期限不得少于3个月。

3.项目招标合作项目:企业针对产品研发生产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重大工艺等方面的难题提出技术需求,通过招标方式确定项目合作对象。双方须签订项目合同,明确项目工作目标和完成时限。

4.技术指导合作项目:企业聘请相关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对产品研发生产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重大工艺等方面的难题进行指导。双方须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工作目标,企业与专家商定工作期限(不得少于3个月)及方式并在合作协议中明确体现。

采取其他形式与高层次人才进行合作研究且产生了明显经济社会效益的企业,经企业人才智力合作项目牵头单位批准同意后也可申报。

三、支持措施

1.市人才发展基金给予企业人才智力合作项目一定数额(分30万元、40万元二档)的经费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主管委局或区可给予相应匹配。经费支持为一次性支持,资助期一般不超过1年。经费主要用于成果转化、教育培训、合作交流及团队建设。市工业和信息化委组织签订《天津市人才发展特殊支持计划资助协议》,作为经费资助、考核评估、绩效评价及监督管理的主要依据。

2.借助国家和我市新闻媒体,加大人才智力合作项目工— 2 — 作成果展示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四、申报材料

《天津市人才发展特殊支持计划企业人才智力合作项目申报书》

第三篇:提质效 控风险 主动适应新常态

提质效 控风险 主动适应新常态

现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一项总体要求。新常态带来经济运行的新特征、新规律、新要求,只有主动适应,科学把握,积极作为,才能抢占先机,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业的主体,应当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将从规模速度型的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的集约增长,经济结构将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将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总体来看,经济新常态包含了降增速、调结构和换动力三方面特征。商业银行要适应新常态,就应从全面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和风险防控水平着手,加快调整发展战略,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推动金融创新,以创新支持和推动经济稳定增长与转型升级。

一、全面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源头活水。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是银行的天然职责。要牢牢把握国际经济合作深化和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为实体经济提供针对性强、附加值高的金融服务。

一是积极支持国家战略实施,做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加油站”。银行要紧跟国家战略、服务国家战略,大力支持“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实施,积极推动亚太地区基础建设投资和互联互通,加大金砖国家金融合作。银行要以创新推动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继续化解严重过剩产能。银行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水利工程、网络通信、粮食仓储设施等重点领域,以及节能环保、自主创新、服务业等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要积极参与投资协定和自贸区谈判,总结推广上海自贸区成功经验,支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二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现和培育新增长点。银行应大力支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继续落实有扶有控的差别化信贷政策,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按照“市场要活、创新要实、政策要宽”的思路,积极发现和培育新增长点,更加注重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注重支持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改造,更加注重支持新型服务业发展,更加注重支持生态环境治理。一是要积极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电子商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结合,支持科技创新、万众创新、自主创新。二是要出台能效信贷指引,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支持生态工程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促进制造业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化解严重过剩产能。三是要加大对高端装备、信息网络、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和燃气轮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推动经济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持续加大对服务业特别是教育医疗、养老健康、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电子商务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四是要围绕释放消费潜力,稳步发展住房、汽车、旅游等消费金融,促进扩大内需和消费升级,发挥消费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规范发展银行理财和信托业务,拓宽为人民群众增加财产性收入的金融渠道。

三是大力推进普惠金融发展,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银行要加大信贷投放,继续扩大小微企业和“三农”专项金融债发行规模,实现小微企业和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平均水平。银行要扩大网点覆盖面,逐步实现城市社区和乡镇的金融机构全覆盖。改进农民工、下岗失业者、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金融服务。深入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切实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一方面,要通过延伸和下沉机构网点,让老百姓离得近、摸得着。鼓励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集聚地区设立小微专营支行,深入推进“三大工程”和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建设,在空白地市设立机构网点。另一方面,银行业机构要加大自助设备投入,重点推进电子渠道无障碍服务建设,为农民工、下岗失业者、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提供更加适宜的金融服务。逐步建立起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体系,为老百姓提供更便捷、更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四是努力推动社会融资成本“瘦身减负”。银行要认真落实国务院要求,多策并举、多管齐下,着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一是通过管理创新降低融资成本。银行要积极运用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完善信用评级体系,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简化审批流程,增加信用贷款,改进续贷管理。二是通过减少不合理收费降低融资成本。针对当前“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大不合理收费整改力度,银行要严格按照价格目标规范收费,严格执行“七不准、四公开”的规定,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持续巩固违规收费专项治理成果。三是通过缩短链条降低融资成本。银行要全面开展跨业融资合作专项治理,缩短企业融资链条,避免资金空转。加强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发挥低费担保导向作用。银行要严格落实小微企业流动性资金贷款续贷管理办法,减少搭桥融资行为。严禁在发放贷款时附加不合理的贷款条件,除银团贷款外,不得对小微企业贷款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严格限制对小微企业及其增信机构收取财务顾问费、咨询费等。

五是多管齐下打好金融服务“组合拳”。银行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提升服务内涵。深入开展“金融知识下乡”和有针对性的公众教育宣传活动,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切实提升公众金融素养。继续推进“银行服务纠察队”制度,组织银行业协会开展暗访活动,对银行服务进行全程跟踪,加强行业自律。同时银行要积极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要继续把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落实到全年目标考核内容中,将消费者投诉的机制建设、处置效率、投诉处理满意度等方面与目标考核挂钩。

六是全面打造银行优质服务“窗口”。文明规范服务是银行业最基本的职责,是打造银行业优质品牌,培育和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关系到整个银行业改革的形象。作为现代服务业,银行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服务的竞争。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中站稳脚跟,取得并保持优势,必须把优质服务作为永恒的主题,牢固树立“服务立行”的观念,以客户为中心,实施服务制胜战略,将文明规范服务的要求和标准嵌入到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融入到银行各个业务领域,不断改善服务环境,完善服务设施,改进服务手段,创新服务品种,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效率。要提高银行服务水平,就要紧紧围绕全行中心工作,以服务规范为基础,以服务创新为核心,以服务营销为龙头,加强领导,转变观念,落实责任,创新服务手段和考核方式,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服务效率和服务形象,以卓越的服务,创造客户价值、提升银行价值、培育员工的职业价值。

第一,要树立真正的服务意识,金融业是传播精神文明的窗口,国有银行要承担这样一个重大的社会责任;

第二,加大对网点改造的投入力度,对营业网点硬件进行改善,让客户有一个舒适的金融服务环境;

第三,扩大金融产品覆盖面,提供个性化产品服务计划,满足不同层次金融产品的需求;

第四,在渠道建设上面,加强网点建设,并结合网点转型继续要求从形转到神转,将服务理念深入到每个员工的内心。具体落实到个人,就要做到:

(一)注重自身仪容仪表

银行业是一个窗口行业,所以银行的所有工作人员都要对自己的仪容仪表按照有关的岗位规范,从严加以要求。要将这些方面的具体细节问题提升到个人与银行的整体形象的高度来认真地加以对待,要将它们与自己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联系在一起来予以关注。

(二)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理念

服务是一门艺术,艺术很抽象,更难让人理解,要学好这门艺术,除了要对业务知识有熟悉的了解之外,还要以客户为中心,跟客户交流感情,设身处地为客户着想,保证客户满意。通过为客户提供知识服务,超值服务和个性服务,不仅充实和丰富了工作内涵,更加巩固和提高了客户的忠诚度和满意度。当然,处事中我们要机智巧妙,从容自信,对自己自信,就是客户对你相信,做到超越平凡追求卓越。

(三)服务要热情周到耐心

银行业是一个服务行业,我们的宗旨就是服务客户,客户就是上帝。所以所有的银行工作人员一定要文明礼貌,热忱而主动地为客户服务。与客户打交道时,在严格地执行本单位已经明文规定的文用语与服务忌语。对于客户所提出来的各种疑问,要认真聆听,而心解释,有问必答。为客户服务之时,态度必须主动、诚恳而热情。对待所有的客户,都要一视同仁。

(四)服务需注重细节

细节方能彰显品质与品味,在人们对于生活品质日益追求完美的潮流趋势下,银行的服务工作更是要积极主动去迎合和创造这种氛围,要让顾客觉得,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很用心的在为他服务。细节显示差异,细节决定成败,在高度竞争的时代里,银行之间的竞争往往就在于细节的差异,能够做到别处心裁而又迎合客户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目的所在,我们要用心去服务,要善于观察客户,理解客户,对客户的言行要多揣摩,用真诚,真情,真心连接与客户沟通的桥梁,真情做好服务,真心让客户放心。要想客户之所想,及客户之所及。

(五)摆正自身位置,真诚服务客人

银行工作人员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始终记住我们是为顾客服务的,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与客户产生矛盾。在此种情况下,对客户的尊重、对工作的负责,都要一如既往。对于矛盾,要力求妥善解决。得理之时,必须让人一步。失礼之时,必须主动致歉。受到客户的表扬要谦虚,受到客户的批评要虚心,受到委屈要容忍。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自觉作到与客户不争不吵,始终笑脸相对,保持个人风度。

二、全面提升风险防控水平

银行要全面落实风险防控责任,进一步增强风险防控的前瞻性和敏感性,进一步增强其消化吸收风险的能力,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一旦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潜在威胁,就要立即采取外科手术式治疗。

一是切实防范化解客户信用风险。要明辨是非、知悉客户、分类管控。银行要提高应对能力,对容易诱发跑路的企业实行名单制管理,落实风险责任人,最大程度维护银行债权;银行要加强风险隔离,出台完善银信、银担、银租、银证等跨业合作制度和业务尽职指引,厘清风险责任归属,实现尽职免责,避免责任不清“殃及池鱼”;银行要完善差别化授信,根据地区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实施差异化授权授信制度,一线经营机构要提高风险甄别能力,避免一刀切式的抽贷,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银行要注重形成合力,加强与地方政府、司法、公安等部门的联动,着力解决逃废银行债务问题。

二是切实防范化解押品价值波动风险。银行要加强研判预警,动态掌握本行的押品构成,对房地产、矿产及其他重要押品资产的市场价格,要加强监测分析预警;银行要加强压力测试,对重点押品价值波动风险进行动态压力测试,并根据结果制定应急预案,及时采取措施缓释风险;银行要加强押品管理,动态调整贷款抵质押率,适当扩大押品范围,做好押品登记核对,定期进行押品估值,并相应采取补充抵押、增加担保等措施,确保足值担保、市场可流通、法律关系明确。

三是切实防范化解流动性风险。银行要做好流动性监测和压力测试,科学测算信贷、理财、同业等业务对流动性的影响,确保流动性管理全面涵盖各类表内外业务;银行要丰富流动性管理工具,要完善流动性限额管理,加强流动性资产储备,积极提高总体资产流动性;银行要加强负债质量管理与评价,健全负债质量管理体系,多元化拓展主动负债渠道,改善负债结构。各银行机构要加强流动性互助和政策协调,建立区域内中小银行流动性互助基金,强化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之间的资金协作,构建同业互助机制,共同维护市场稳定。

四是切实防范化解操作风险。银行要保持案防高压态势,开展案防评估,以案件风险排查为抓手,及时发现和处置案件风险隐患。综合运用行政处罚、暂缓准入、下调评级、叫停业务、行业通报、联动问责等措施,严肃查处各类重大违法违规行为。银行要加强从业人员管理,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处罚信息系统,严格落实员工管理责任制。银行要强化信息科技风险监管,抓好信息系统安全和业务连续性管理,指导加快信息科技系统改造升级,开展风险排查和应急演练,确保信息系统安全运行。

五是切实防范化解社会金融风险。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提高警惕,前移风险防控关口,严防社会金融风险输入。大力整治非法集资。支持地方政府加强对各类民间融资和中介机构的监管,强化监测预警,防止非法集资风险向银行业传染。严厉打击外部侵害。要特别关注银行案件与非法集资等外部风险的关联,全面甄别和清理既从银行贷款又参与民间融资的企业,防止银行信贷等资金被违规挪用于民间融资。重视声誉风险管理。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声誉事件和客户投诉的响应处理效率,最大限度减少负面影响。

新常态下,商业银行要牢固树立审慎经营、稳健发展的经营管理理念,切实把握国家战略、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带来的新空间和新机遇,加快自身发展战略调整,将创新驱动作为转型发展的持续动力,以有效风险管控作为转型发展的根本保障,不断提升对企业和个人客户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全力助推实体经济,在新常态下实现持续稳健发展。

第四篇:激发人才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心得体会

激发人才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心得 体会

乡村振兴,关键是人才振兴。几十年的改革开放,致使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人才也不断向城市聚集,人才匮乏已成为阻碍农村发展的根源。

人才政策支撑是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引擎,必须抢抓发展机遇、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引进培养,让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嗨,从而激发人才活力,释放人才红利,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驱动乡村创新发展。

健全制度,念好人才“引”字经。吸引大批懂农业、熟农村、知农民的实用人才,以更真诚的姿态、更开放的胸襟、更优惠的政策“筑巢引凤”。通过出台土地、资金、税收等优惠政策,创造良好招商引资环境,凝聚政策优势引力,吸引优秀企业、人才,聚力乡村产业;通过奖励帮扶、提升待遇,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吸引青年才俊、乡贤名人为农村发展做贡献,聚力乡村善治;通过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创新合作机制,建立专家工作站、人才实践平台,推进农业科技研发、课题攻坚、成果转化,聚力乡村创新。通过推介会、老乡会等方式宣传政策优势,采用内联感情、外部激励等措施,将“人才外流”变为“人才回流”;通过资源整合,组织本土优质企业到沿海发达地区召开专场招聘、回乡考察等活动,让优秀本土农民工、大学生回乡创业实践,促使人才回归。

优化服务,念好人才“留”字经。破除人才发展束缚,在政策上创条件、在服务上下功夫、在关怀上做文章,扫除人才干事创业后顾

之忧,实现人才聚集和发展。将人才引进和产业发展、治理规划、乡村建设同步推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同时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一站式”服务平台,对引进人才在就医、就业、住房、医疗、教育、子女上学、休闲旅游等方面优化保障。建立人才关怀机制,随时关注、关心、关怀,了解人才工作现状、工作诉求及工作建议,对人才在工作、生活、学习上面临的困难积极处理和解决。留住人才不仅仅是提高待遇,更要温暖人心,畅通人才参政议政、出谋划策通道,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提升他们成就感、归属感,以主人翁姿态来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增才提能,念好人才“育”字经。提高人才总量,优化人才结构,既要“筑巢引凤”,更要“深渊育龙”,建立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机制是提升乡村振兴人才造血功能的关键。通过政治教育、政治宣传、政教活动提升人才为乡村振兴发展贡献的信心和热情,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正在为这个时代贡献不平凡的力量。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库,形成乡村善治人才为主导、农业科技人才为支撑、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田秀才、土专家、能工巧匠为补充的人才梯度队伍。加大与科研院校高素质人才培养力度,整合职业技术学校、农广校、职业高中等教育资源,推进乡村人才培养,与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协会等建立人才实践提升平台,让学有所教、教有所长成为常态,同时定期选派优秀人才到知名高校、企业、先进乡村学习,提升能力素质、境界格局、见识见解。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乡村振兴国家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又一增长极,没有人才振兴和发展,乡村何来振兴?面对乡村人才匮乏现状,我们要创新人才引进、培养、考核、激励机制,谱写乡村振兴的华美篇章。

第五篇:竞进提质 改革攻坚 适应新常态 谱写新篇章

竞进提质 改革攻坚 适应新常态 谱写新篇章

2015-01-31 05:45:00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武汉)分享到:

 

0湖北日报讯

连日来,省领导参加所在代表团,和代表们一起审议各项报告。他们提出,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届五次全会重大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竞进提质、升级增效”总要求,牢牢把握“绿色决定生死、市场决定取舍、民生决定目的”三维纲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更大力度调结构转方式,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任务,努力为“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奠定坚实基础。

记者罗序文报道:王晓东代表参加荆州团审议时说,2014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三稳三新”,即:增速稳、物价稳、就业稳,结构调整有新进展、效益有新提高、活力有新增强,成绩来之不易。2015年是很重要的一年,要圆满完成报告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必须主动适应新常态,做到“四个一”:一是打开一个“总阀门”,就是把解放思想作为“第一道工序”,深刻认识发展不够仍是湖北最大实际;二是运用一个“方法论”,就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实际出发谋划和推动工作;三是坚持一个“关键招”,就是改革创新,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投融资体制创新;四是强化一个“总抓手”,就是狠抓落实,做到部署落实、政策落实、责任落实。希望荆州抓住长江经济带、经济新常态两大机遇,保持定力、坚定信心、精准发力、奋发有为,努力实现更大作为。

记者胡弦报道:阮成发代表参加武汉团审议时说,对政府工作报告的第一个感受就是,提交的成绩单了不起,鼓舞人心。去年,全省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增速居全国第七位、中部第一位。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人民克难奋进取得的。去年,武汉也保持了经济的较快增长,GDP超万亿元,同样来之不易,这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领导、鼓励与支持。第二个感受就是,报告提出的新目标催人奋进。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今年全省工作的主要指标继续体现了“竞进提质、升级增效”,这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切实把报告的精神落实好,按照全市经济总量万亿倍增的新要求,适应新常态,采取新措施,走出新路子,克难奋进,弯道超越,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多作贡献。

记者王馨报道:侯长安代表参加荆门团审议时说,政府工作报告实事求是、提振精神、鼓舞人心,报告中的几组数据标志着我省经济健康发展、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市场化速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迈出较大步伐、人民群众收入水平提高,体现了政府对民生的关注和投入,反映了我省经济增长的后劲进一步增强。在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成绩来之不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报告对经济新常态作了分析,内涵丰富,县市区领导要学习好、贯彻好。要处理好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牢牢把握稳增长的着力点。要以改革创新引领新常态,以改革作动力,向创新要效益、要出路。要学会用好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做市场经济大潮中的游泳健将。要积极推进法治、高效、廉洁政府建设,自觉运用法治思维推动政府工作,贯彻省委决策部署,凝神聚力谋发展。

记者罗序文报道:张岱梨代表参加荆州团审议时说,国生省长的报告,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文风朴实,是一个顺民意接地气、聚人心鼓士气、求真务实、催人奋进的好报告。报告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准确把握新常态的新要求,围绕迎接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很强的措施,体现了坚持发展、积极作为的责任担当。近年来,荆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可喜成绩。加快长江经济带建设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的实施,给荆州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荆州要牢牢把握现实机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更大力度释放发展潜能。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大项目谋划、建设力度,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服务企业力度,更加重视发挥企业家的才能,促进民营企业加快发展。记者黄璐报道:尹汉宁代表参加宜昌团审议时说,政府工作报告总结工作实事求是,分析形势清醒客观,部署工作符合实际;反映了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体现了“竞进提质、升级增效”的总要求,我们要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要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积极谋划,把握大局,抢抓机遇,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迎接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宜昌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27万美元,财政收入仅次于武汉市,有非常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势头,在全省具有样本意义。县域经济是全省市州中板块最大最整齐的,去年宜都市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好几个县都是全省县域经济中的排头兵或比较靠前。山区经济发展也很有特点,宜昌要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作出更大贡献。

记者李彦睿报道:傅德辉代表参加恩施团审议时说,过去一年全省改革发展成绩来之不易,恩施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成就更为难得。现在的关键是把思想统一到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上来,结合恩施实际抓好落实。要有竞进之为,坚决贯彻科学发展一步到位、“竞进”二字底色、三维纲要的指导思想,抓住“十三五”机遇,在基础设施、产业特色、民生改善上谋划好新一轮发展,用更有作为的努力系数实现总量追赶和发展转型,为全省大局作贡献;要有绿色之为,在绿色资源利用上算大账、长远账、整体账、综合账,担负起绿色发展的现实和历史责任,开发绿色、保护绿色、培植绿色、发展绿色,让绿色永远造福民族地区;要有开放之为,进一步打开“脑门”,敞开“山门”,用良好的精神区位和风清气正的环境推动改革开放,把资源优势变成现实发展优势。

记者黄璐报道:黄楚平代表参加宜昌团审议时说,过去一年,宜昌稳神定气,克难奋进,生产总值达到3132亿元,增速9.8%,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1亿,增幅31.5%,居全省第一。一些民生改善的指标也有很大的突破,产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精细化工、食品医药、装备制造三个产业过千亿,15个国字号的示范试点工作在宜昌开展。但是,这离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省域副中心的定位还有一定差距,宜昌将坚定不移地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任务和要求,坚持“法治引领、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竞进作为”,在适应引领新常态中实现新作为、不断扩大新优势,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特优特美、既大又强”的现代化特大城市,努力向中部地区非省会城市首位迈进,为实现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作出更大的贡献。

记者周呈思报道:王君正代表参加襄阳团审议时说,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来之不易,展示了省委、省政府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和各项决策的正确。与全省一样,2014年我们积极适应、把握新常态,围绕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建设目标,坚定不移稳增长、抓投资、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主要经济指标占全省比重持续提升、增速继续领跑全省和汉江流域,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2015年,我们将按照“三维纲要”的要求,认真落实“一元多层次”和“一主两副”战略,积极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开发,在总结成绩中坚定信心,在迎接挑战中抢抓机遇,在改革创新中把握规律,提升工作水平,在适应新常态中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以科学务实作风推进“四个襄阳”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作出更大贡献。

记者陶忠辉报道:贺家铁代表参加黄石团审议时说,政府工作报告有底气、接地气、提士气,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有底气”就是2014年全省经济发展成效不错,质量提升,基础稳固,后劲很足。“接地气”就是谋划2015年的蓝图,符合湖北实际和新常态的要求。“提士气”就是发展形势催人奋进,激发了全省敢为人先的精神状态。黄石作为老工业基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辉煌的工业发展历程,谋求新发展有机遇、有优势、有基础,要着力在“老”字上做文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实现“老树发新芽”;在“新”字上做文章,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人”字上做文章,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在“县”字上做文章,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上创造新经验、谋求新突破。要从严要求抓党建、持之以恒抓作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记者王馨报道:冯晓林代表参加解放军团审议时说,这几年湖北发展很快,特别是在2014年全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我省GDP增速达到了9.7%,很不容易,充分表明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很务实,尤其是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的人均增收都很快,人民群众受益匪浅。要充分发挥湖北丰富的科技、人力、经济、军工等资源优势,着力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一方面,要畅通“军转民”渠道,省军区部队积极做好协调牵头工作,驻军院校利用科技优势对接民用产业发展,积极为全省军民深度融合贡献力量;另一方面,拓宽“民参军”路径,借鉴山东青岛市建设军民融合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打造高科技融合发展特色品牌,推进国防和经济建设互促共赢。

记者廖志慧报道:李春明代表参加十堰团审议时说,要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一是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先导战略。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以新一轮高水平的对外对内开放,倒逼深层次改革和结构调整。二是要努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改革创新外贸管理体制、外商投资体制、对外投资合作体制,努力探索形成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规则体系和政府监管体系,着力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加强对外开放“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尽快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新高地。三是不失时机地深化对内开放。主动对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主动与央企对接合作,主动与在鄂投资的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对接合作,形成内外联动、互利共赢的开放新格局。

记者严运涛报道:赵斌代表参加黄冈团审议时说,政府工作报告振奋人心,催人奋进,更加坚定了我们“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信心。长江经济带是湖北期盼已久的重大战略机遇,要全面谋划、着力用好,尤其是加强规划引领,深入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融合发展,是湖北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要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有效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应有超常规的举措,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满足群众需求,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积极推动区域中心城市逐步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记者王馨报道:王玲代表参加荆门团审议时说,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感到精神为之一振,要为三个方面点赞:一是为漂亮的成绩单点赞,二是为拼劲和作风点赞,三是为各级党委政府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点赞。建议:一是加大现代农业的推进力度,实现提档升级;二是加大新修订的环保法贯彻实施力度,建议省政府出台配套政策与行政规章。要高度重视流域水污染治理,努力破解城市管网建设管理的难题;三是着力增强各级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提高广大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四是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在工业4.0、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做好企业与科研结合文章。

记者陶忠辉报道:王建鸣代表参加黄石团审议时说,政府工作报告总结2014年工作客观实在,鼓舞人心;部署2015年工作,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首先,省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支持各市、县(市)区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如在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战略中,黄石首当其冲,应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第二,要加强顶层设计,大力推进大部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要进一步细化改革措施,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市场主体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第三,要继续加大对市场主体、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报告中提出的省财政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50亿元,体现了一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思想。

记者胡弦报道:郭生练代表参加武汉团审议时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是历年来最亮丽的,“高于全国、中部靠前”、“增速中部第一”等指标体现了我省去年取得的骄人成绩,经济总量超湖南,税收收入中部第一,粮食深加工产业全国第五,农民纯收入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当然,湖北也有“短腿”,第三产业比重比全国平均数低7个百分点左右,武汉市的第三产业占比也刚过50%,与同类城市相比差距较大,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武汉要在中部做发展建设的“龙头”、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的“龙头”,做精神文明大武汉、绿色发展大武汉。只要武汉早日实现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辐射带动城市圈区域的快速发展,湖北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会上一个新台阶。

记者陶忠辉报道:曹广晶代表参加黄石团审议时说,2014年我省生产总值增长9.7%,非常不易。2015年,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面临的压力、困难和挑战更多,增长要靠投资拉动。其一,抓好金融创新改革工作。今年要把握三个重点:实施武汉城市圈金融工程,主要是明确武汉区域金融中心的地位,大力提升圈内金融一体化水平;实施县域金融工程,主要是加强金融和产业的对接,最大限度挖掘经济发展潜力,增加市场主体直接融资的比重,最大限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发挥好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放大作用,引导民间资金的投资。其二,切实抓好棚户区改造工作。建议黄石要抢抓机遇、加强对接,争取国家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积极做好棚改工作。

记者罗序文报道:许克振代表参加咸宁团审议时说,报告高屋建瓴,对新常态下经济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机遇思维,落实战略促发展。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统筹向东向西双向开放,加快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要牢固树立竞进思维,推动转型促发展。加快冶金等四个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高端装备制造等六个支柱产业发展壮大,加快软件与集成电路等十大重点领域创新突破。要牢固树立系统思维,融合创新促发展。加快信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快产业、城市和交通基础设施的融合发展。要牢固树立抓落实的思维,把中央政策和发展战略落实到项目和行动中去。

记者严运涛报道:梁惠玲代表参加鄂州团审议时说,政府工作报告对工作总结和部署符合湖北实际。特别是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及七个方面的重点工作让人振奋、催人奋进。要充分发掘利用发展机遇、发展潜力、发展气场,主动适应新常态,把稳增长放在经济工作首位,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好新一年“三农”工作,重点是农业转方式、调结构。要实现“五个转变”:粮食生产从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农产品生产从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产业化由内部优化向内外联动转变、经营方式从粗放经营向集约节约经营转变、驱动方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记者彭小萍报道:甘荣坤代表参加随州团审议时说,2014年我省取得“高于全国、中部靠前”的好成绩,来之不易。发展不够仍是湖北最大的实际,2015年,要咬定稳增长目标不放松,善于找准着力点,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都要加油助力。要坚持问题导向,从具体项目谋划落地、具体问题解决着手,攻坚克难,注重实效。招商引资、土地出让、扩大开放等,在新常态下要有新思路、新办法。要用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聚集发展。坚持重大项目用地应保尽保。要加大开放力度,下大力推进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促使更多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加快推进旅游综合改革,着力提升旅游产业综合效益。

下载推进学习型企业创建,为适应新常态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推进学习型企业创建,为适应新常态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适应新常态 顺应新体制 有力有序推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

    适应新常态顺应新体制 有力有序推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 ——在XXX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XXX区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 XXX (2015年3月17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

    保卫系统创建学习型企业推进规划

    文章标题:保卫系统创建学习型企业推进规划保卫系统“创建学习型企业”推进规划为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关于进一步做好学习型企业创建工作的精神,加快保卫队伍的知识化进程,提高......

    在新常态下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思考

    在“新常态”下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思考 何谓新常态?新常态是12个“习式热词”之一,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

    创建学习型企业、培育新的作风

    为提高中层领导干部的领导艺术和领导水平,最近公司购买下发了《执行》、《没有任何借口》、《细节决定成败》、《自动自发》四本书,要求中层领导干部进行系统的学习,本人逐字逐......

    保卫系统创建学习型企业推进规划(5篇)

    保卫系统创建学习型企业推进规划 保卫系统“创建学习型企业”推进规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关于进一步做好学习型企业创建工作的精神,加快保卫队伍的知识化进程,提高保卫......

    创建学习型企业 为推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源动力

    创建学习型企业 为推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源动力作者 邹永华省建材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股份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江尚文在《公司工作报告》中指出: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

    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 整体推进XX民政事业发展新步伐

    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 整体推进XX民政事业发展新步伐 同志们: 春山碧草色正青,鸟语花香沁心脾。今天,我们在这召开全县民政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

    立足新起点 适应新常态 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

    立足新起点 适应新常态 为办好人民满意的的**教育而努力奋斗 ----在春季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2015年3 月20日) 同志们: 东风送暖,杨柳吐翠。今天,中心校把大家召集回来,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