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泰戈尔在中国的演讲集”中的东方文明观
“泰戈尔在中国的演讲集”中的东方文明观
摘要: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是20世纪既属于印度更属于世界的不可多得的文学巨匠。他高尚的思想和对全人类未来的关注也使他成为各国文化传播沟通的友好使者。他一生著述颇丰,涉及到文化、教育、妇女、宗教、历史、现代化等诸多方面。在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更是受到世界范围的关注。他一生先后十二次出国讲演,向世界各国宣扬自己的东西方文明观,试图在世界范围内寻找一种共融共通的东西打通世界各国的隔阂。他的讲演在各国都造成不同反响。本文主要是从泰戈尔在中国的讲演中解读他的东方文明观,并思考这种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价值。
关键词:泰戈尔、东方文明观、民族主义、爱的哲学
一、“泰戈尔在中国的演讲集”的主要内容
泰戈尔在中国各个场合的演讲,都有着类似的中心思想,基本内容就是缅怀两国的友谊,建立新的友好关系;同时呼吁东方各国发扬东方的精神文明,反对西方的物质主义,向世界传播爱的福音,争取世界共融共通。
(一)东方国家
1、中国
在泰戈尔来到中国前,对中国的现状已经有所了解。在他的印象里,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伟大的智慧与文明。在他的演讲中,对文明一词做了明确的区分,除了物质文明,更强调精神文明的重要性。而伟大的精神文明正是他对中国最有信心的地方。泰戈尔只身来到中国,不仅对中国精神文明充满希望,还肩负使命,把古老的印度文明带来中国。他相信中印这两个文明古国,在物质主义盛行的现代社会,可以通过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精神文明相互沟通。虽然现代工业、科学技术也能拉近国与国的距离,但同时也会带来战乱、剥削、杀戮。而文明不分国界,它是全世界相通的,在拉近国与国的距离的同时,更是拉近人们心与心的距离,促进全世界的和谐。
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人看到西方发达的物质文明给西方列强带来的种种好处,但更多的是看到西方对中国的掠夺和摧残,使中国一瞬间从伟大神圣文明古国的宝座上跌落下来,变成任人宰割无力反抗的小绵羊。一些先知先觉的人们提出放下自己天朝的优越感,向西方虚心求教,争取繁荣富强,于是开始一味模仿照搬西方,盲目承认自己的弱小,全然抛下本国的智慧,我们发展的优势和方式,生搬硬套将根植于西方的工业文明、现代化成果直接拿到中国来用,不思考这种现代化进程是否能在中国的土壤中直接生根发芽。历史已经证明,这条路并不能行得通,没有相应的文化传统作支撑,也没有找到与自己精神文明的契合点,最终不能给中国带来长久的发展。
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类会思考、有信仰。社会的进步并不仅仅是工业文明的推进,还有精神、道德、合作与爱,才能让社会不断进步发展,从而更好地指导和运用科学成果。泰戈尔的演讲,就是想让中国人充分注意到其本身的价值,五千年来传承下来的精神文明,比物质文明更有意义。中国人崇尚的是精神的力量,努力体味世界的真善美,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此相反,西方国家正在一步步道德沦丧,来到东方烧杀劫掠,获得物质财富。没有精神文明作支撑,物质文明也不会长久。中国和印度所拥有的,正是无价的道德财富,我们应该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最大,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法,而不是盲目崇拜模仿西方的精神和力量,全盘模仿复制西方的模式。
2、印度
泰戈尔来到中国,希望能再续中印友好的桥梁。早在东汉时期两国就开始互派使者,佛教的传播,玄奘等去印度求学访问等都是中印交往的见证。然而后来就中断了。长期以来,虽然地理位置很接近,但彼此联系交往并不紧密。所以泰戈尔强大的使命感让他选择来到中国,希望两国的友谊能够延续。两国交往的通道“虽然它已生满一丛丛湮没无闻的杂草,但其轨辙仍然有迹可循”1。泰戈尔明确表达了自己以及印度友人对中国的态度。很多他的朋友对泰戈尔的中国之行抱有希望,希望通过泰戈尔增进两国的友谊,为两国交往开辟新的道路。其实泰戈尔本人也对此没有很大信心,中国正处在对西方物质文明的热烈追捧中,而自己所宣扬的东西在这个时代未必能被中国人民所接受。
印度遭受英国殖民,因此泰戈尔对于西方列强的所作所为非常了解。既看到 1刘安武、倪培耕、白开元主编:《泰戈尔全集·第20卷》,李南、江锦成、白开元、刘建、董友忱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9页。了科学进步,大机器生产带来的繁荣,又看到西方列强来东方的目的,既不是想传播自己的先进技术,也不是想学习东方古老优秀的文明,仅仅是为了掠夺财富,剥削劳动力。这样的东西方交流是不道德的。
正是看到自己国家的艰难处境,泰戈尔才想提醒中国,以免遭受同样的厄运。同时他也发现印度与中国某些共同的优势,可以团结一致,共同应对西方的强大冲击。同是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崇尚高尚的精神、爱与和谐和信仰。这些优势就是应对西方的武器,在借鉴西方发达的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将它们运用在自己的国家。仅靠物质的发达,科技的进步是无法让一个国家真正走向繁荣富强的,还需要有强大的精神文明做支撑,有道德的约束和向善的出发点。科学的理性与自己的理想相融合,才会有永恒的生命力。既然中印两国都有相似的命运,就更要友好互助,相互借鉴,争取让全亚洲都能团结在一起,共同发展,找到合适自己的道路。
泰戈尔强调的中印交流,不是出于简单功力的目的。他希望的中印友好不像中西交流那样多是因为政治和商业的关系,而是纯粹的人情关系,无关军事、政治和商业。就像一千多年前中印两国互派使者,交流情感和文化那样。因为智慧和情感的交流远比物质上的增值更有价值。
(二)西方国家
泰戈尔对西方国家的看法是持辩证态度的。一方面,他看到西方利己主义盛行,将亚洲变成殖民地的残忍举动,另一方面,他也客观陈述了西方国家近代所取得的成果和对世界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首先西方物质文明的确推动了全世界的发展,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原有传统低效率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工业文明的发展也改变了一直以来人们的生活方式,不仅让工业制造业大步向前迈进,还解放人力提高了效率。同时他们还有完整的管理系统,使劳动者能更有序完成他们的工作。这些都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硬件。除此之外,西方国家也有自己有价值的文化宝藏。文学艺术中的美和真理,对知识的尊重和不懈追求,力量无穷的巨人意志,还有正统基督教的信仰......他们的文化也不仅仅是掠夺和殖民,还是有很多值得东方借鉴的地方,可以互通有无,互相补充。
虽然西方也有自己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但在近代他们对东方国家的所作所为直接反映出他们精神文明的缺乏,只顾眼前的利益而无法站在全人类的高度思考问题。极端的自私和自负带给东方国家深重的灾难,只顾殖民侵略却不想把自己的优势播撒出去,更不会虚心学习了解东方国家特有的文化。对此泰戈尔提出严厉地批评。正是因为西方国家自私自利眼光短浅,才导致世界格局一片混乱。
(三)东西方结合
1、呼吁亚洲团结一致
面对目前的世界局势,当务之急是团结一致。如果中印两国能够团结,就会增强东方国家的力量,最终亚洲各国都能够团结在一起,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共同抵御帝国主义的压迫。亚洲各国的团结不是靠机械的有组织的方法,而是人内在的一致的精神。机器的力量远不及精神的力量强大,但也不能盲目自大,还要借鉴西方国家的科学和知识充实自我。亚洲各国先团结在一起,有共同的目标和以人为本以博爱为核心的出发点,进一步做到东西方结合。
2、世界各国和谐共处
除了让亚洲各国团结一致还不够,世界各国和谐相处才是最完美的结局。要想实现这样宏大的目标,首先要让东西方相互借鉴相互学习。西方的科学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这些都是亚洲各国欠缺的。而亚洲各国的传统文化,道德财富和追求真善美的精神对西方来说也很宝贵。东西双方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除此之外,亚洲各国要想追上西方国家的脚步,除了单方面的借鉴之外,自身也需要努力。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也很重要。比如中国的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以八股为主,而现在除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还可以介绍西方的先进技术,工厂的管理办法等。他在演讲中多次提到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向中国介绍自己创办的国际大学。在他的大学里,既能学到西方的知识,又能领略印度本国的优秀文化,时刻敞开心扉邀请世界各国的人来他的学校学习参观。他还强调不能“单纯进行无思想感情深度的智能训练”2,教育中不能缺少理想主义,不然学生都只培养了利己主义,只会攫取财富、权势和野心。教育是让人达到某种“完美的内在标准或者获得自我解放的雄心”3。这种学贯中西、兼容并包的学校给世界各国的 2刘安武、倪培耕、白开元主编:《泰戈尔全集·第20卷》,李南、江锦成、白开元、刘建、董友忱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1页。3刘安武、倪培耕、白开元主编:《泰戈尔全集·第20卷》,李南、江锦成、白开元、刘建、董友忱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1页。教育事业起到一个良好的表率作用,在这里既有中西的融合又承认差异,使世界各个民族在保留其鲜活个性的同时朝着共同的大方向发展,和而不同。
二、“泰戈尔在中国的演讲集”的主要思想
(一)泰戈尔评价一个文明好坏的标准
1、狭隘的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这个词本身并没有褒贬之分,它可以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自我认同,也可以指一个国家的利己主义。而泰戈尔反对的,是狭隘的极端民族主义。他并不否认民族主义在促进本国民族独立方面所做的贡献,但过分强调又会失去理智和世界和平。泰戈尔也表明自己不反对一个特定的民族,而是反对民族的一般概念。他将民族一词定义为“全体人民作为一个有组织的力量的表象。这种组织不断地使居民坚持谋求强大而有效率的努力。但是这种热衷于追求力量和效率的努力,耗尽了人类更高尚的本性中自我牺牲和创造性的精力。因此,人类自我牺牲的力量偏离了它的最终的道义目标,转向维持这个机械的组织”4。民族主义在近代主要是创造并强化了一个国家的人民的自我意识和民族思想。然而无论正义的非正义的战争和自我保护,都打着民族主义的旗号,看似有合理的解释实际上还是一种产生仇恨和罪恶的根源。西方国家想通过民族主义这个正义的理由“开化”落后愚昧的东方国家,试图建立以欧洲为蓝本的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占主导地位的白人统治。而东方国家因为受到欧洲的压迫和统治,逐渐觉醒,也打着民族主义的口号,试图摆脱被殖民的命运,从此走上国家独立民族富强的道路。这样的觉醒免不了与殖民者相冲突,免不了流血牺牲。因此不管作为哪一方,持有狭隘的民族主义都是不可取的。
这种只顾自己的民族利益,唯我独尊,鼓吹不择手段地侵略扩张,违背了泰戈尔的处世原则。西方狭隘的民族主义源于极端的自负。在泰戈尔生活的时代,西方文化在世界上占据强者的有利地位。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大机器生产的出现,西方瞬间崛起成为世界强国。西方国家在道德、文化身份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优越感,使他们习惯用自己的价值标准衡量一切,自己就代表权威,从内心深处对东方国家的发展方式和其悠久的传统文化抱有一种轻蔑的态度。强大的国力使他们骄傲自满,并坚信只有发展科技才是国家继续发展的唯 4泰戈尔著:《民族主义》,谭仁侠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7月版,第58页。一道路。而与此相比的东方各国,没有任何值得学习借鉴的优点,只能作为剥削的对象。出于资本积累的需要使得他们不得不对外扩张,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于是将目光投向古老的东方。他们并没有将自己先进的科技介绍给东方,谋求共同发展,只是掠夺资源、抢占土地,给其他国家带来巨大的痛苦,打着贸易的幌子聚敛财物。狭隘的民族主义使得他们只看到自身的利益,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民因此遭难却视而不见,虽然西方国家确实因为烧杀劫掠获得了大量财富,支撑本国经济政治的飞速发展,但他们的精神世界却越来越空虚。在民族主义的掩盖下,这种政治理想与精神追求完全脱离,对利益的一味追求使他们忘记人类之爱,正义之爱和为崇高理想作出牺牲的精神。虽然他们可以无视东方国家的悲惨遭遇,但如此道德沦丧的行为势必会隐藏更多的问题。没有道德底线和长远的眼光,也无法使得他们的知识和真理用在最恰到好处的地方。只顾经济的发展,人的贪婪本性没有约束,互相之间利益不均,加之各国的武器装备渐趋精良,有强大的物质做后盾,谁都不甘示弱,最终导致世界大战的爆发。在泰戈尔看来,这就是人类的悲剧,人们失去理智,为了物质追求互相残杀,将本国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男,正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造成的悲剧。
当然狭隘的民族主义确实能在短时间内给自己的国家带来实际利益,但从长远考虑,并不能避免人类的苦难和杀戮,反倒更加剧全人类的伤痛。由此泰戈尔提出博爱的思想,希图用精神的力量感化人心,使得人人都能够善待和爱护他人,形成一个充满爱的合力。
2、爱的哲学
泰戈尔所提倡的爱的哲学,是将东方神秘主义与西方人本主义相结合的全人类的爱,是对人的深切关怀,重视人的价值和对社会状况的关注。一个国家只有将爱全人类,不以自己眼前的利益而是从长远考虑,以世界和谐,全人类共同发展进步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才算是合理的发展目标。在泰戈尔的作品中也无处不在展示这种跨越种族民族的爱。比如他的小说《喀布尔人》,就讲述了一个面目可憎的喀布尔商贩与一位五岁孟加拉小女孩之间的友谊。这个商贩把对女儿的思念寄托在这个小女孩身上,与她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温柔的情意“超越了种族、宗教和社会偏见的障碍而建立起来的人性关系的最动人的明证”5。这在常人眼里无法理解的友谊正揭示了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一致性。泰戈尔相信这种情感的一致性不仅限于印度,全世界人的内心都是相通的。虽然有着不同的民族、种族和肤色,但对美与和谐的追求都是一致的。在爱中追求真理,追求完美的信念,就是泰戈尔一直以来宣扬的爱的哲学。
三、评价
(一)“泰戈尔在中国的演讲集”中内容的侧重
泰戈尔在中国的演讲中,大多论述的是对西方的辩证看法和对中国以及东方的欣赏与肯定,却对东方传统中应该批判的部分很少提及。不过在他的其他散文游记中,我们不难发现泰戈尔对东方国家的现状也有着清醒全面的认识。
东方文化并不是完美无缺,也有很多需要修正的地方。比如印度的种姓制度造成社会阶级差别巨大、男女不平等等一系列问题;中国森严的八股取士所选出来的国家重臣也不一定对国家现代化建设有所帮助。中印两国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很多古老的传统一直传承至今,但也有很多封建社会的产物无法根除,对于新事物新文化新观念的接受能力十分有限。在中国,物质文明匮乏,社会制度封建落后,却自视甚高,坐拥辉煌历史,自称天朝上国,对国土之外的一切都没有兴趣,甚至闭关锁国与世隔绝。以上这些行为都阻碍了国家向现代化迈进的脚步,使我们很难接受外来文化。泰戈尔在演讲中主要批判了西方狭隘的民族主义,其实他也认识到中国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的行为也是狭隘民族主义的表现,和西方的区别就在于中国的民族主义只是骄傲自满,保护自己国家的利益,却并无对外扩张的野心。这种狭隘的民族主义也是泰戈尔予以批判的对象。既不能对外侵略也不能一味守旧,互相学习共同发展、世界和谐才是他最终的目的。
从泰戈尔在中国的演讲集中可以看出他鲜明的态度和倾向。但这并不代表他的看法是片面的。他之所以对以上问题避而不谈,就是想给中国人民一个更好的印象,想让中国人更接受他,从而更接受他的思想。此时东方各国都在一味照搬模仿西方,对自己本国的优秀文化视而不见的特殊阶段。那些真正能让世界和平永久和谐的东西正在一点点黯淡。他提倡的牺牲精神,正义的爱和道德的财富,这些本来是东方国家拥有的最珍贵的品质,如今都因为西方文化的冲击慢慢丧失 5克里希那·克里巴拉尼著:《泰戈尔传》,倪培耕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82页。活力。所以泰戈尔此行除了要建立中印友好,还想重拾昔日东方文化中精华的部分,让中国人看到自己的价值,在与西方的接触中找到自己合适的定位,而不是一味崇拜西方各个方面。但在一心想要救亡图存,用西方的科学知识救国的中国人看来,不但不能理解泰戈尔的一片苦心,反而还可能会造成误解,甚至片面认为泰戈尔是反对西方的。所以泰戈尔只是宣扬自己的思想,对西方国家做出客观的评判,希望能引起国人的共鸣,对敏感问题避而不谈也是不想造成更多的麻烦。
(二)泰戈尔东方文明观的意义
1、日本近代的发展模式
日本很早就借鉴了西方的发展模式,是亚洲最先觉醒的国家。在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还未滋生的时候,泰戈尔对日本的发展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日本能够成为亚洲东西方融合的典范。日本最先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全面借鉴和吸收西方文明,在经济政治方面有了飞速的发展。同时日本还保留了自己的文化传统,他们充实的人性为日本的现代化进程注入真正的生命;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使他们与自然结合,少了西方国家的野心和贪婪,更多的是对大自然和人的爱与赞美。欧洲带给日本发达的科学技术和严谨的组织能力,日本又将这些所学与本国的精神文明和历史融合在一起。日本的大胆尝试也让这个国家肩负使命,成为亚洲的表率。这种将爱的哲学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发展方式正是泰戈尔极力推崇的,他相信只有这条路才能通向世界和谐。
2、印度问题的解决
泰戈尔认为,印度目前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种族团结问题。自古以来印度就是由多种宗教信仰多种族多种姓构成的国家。种族之间,种姓之间,各邦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自古以来种族间不通婚甚至互相排斥的现象一直延续至今,同属一个国家却很难做到政治团结。“印度地域辽阔,种族复杂,是许多地区挤在同一个地理容器的国家。本来是多样性的,却偶然成为单一性,因而始终遭受由松散多样性和脆弱的团结所带来的痛苦”6。各个种族之间既要保持自己的特性又要在印度这个统一的国家共同发展,面对多种族必须共存共处的现状,泰戈尔找到了使各个种族团结在一起和谐共处的办法。首先灭绝种族肯定不适用于印度,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要找到一个非政治的团结基础。本来就 6泰戈尔著:《民族主义》,谭仁侠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7月版,第59页。有泛神论思想的泰戈尔,并不介意印度多种宗教并存的现状,因此这个非政治团结的基础并不是宗教,而是比宗教更高一层的人的共通的本性,这个无形的纽带才是印度内部团结的真正基础。
放眼全世界,印度问题的解决也给世界和平提供了良好借鉴。印度的过去就是全世界的现在。世界各国要想在地球这个大环境中和谐共处,当然不能简单粗暴的以消灭异己为方法。世界各国也存在不同的民族、种族、宗教信仰和不同肤色的人们,但人类的本性是一致的。“拥有爱的道义力量和精神团结的眼光的人,对异族人的敌对感情最少并且能够设身处地地对别人有同情心的人,将是在我们面临的这个时代最适合占有永久地位的人;而那些不断发展他们的斗争本能和不容异己的人,将被消灭”7。而现在西方国家就正朝着错误的方向前进,疯狂殖民,妄图吞并异己,建立白人统治世界的格局。显然这样天真的想法无法实现,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混乱局面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泰戈尔将目光投向东方,在东方寻找全世界的出路,西方国家也能逐渐意识到自己的真正使命,为东西方融合做出贡献,让世界各个种族都能融合成一个整体。
(二)启示
1、站在当时历史语境下国人对泰戈尔东方文明观的看法
泰戈尔1924年3月21日来到中国,开始了他将近50天的访华之旅。在他的演讲中,最核心的思想就是发扬东方文明,反对西方物质主义,向全世界播撒爱的福音。然而这种思想与当时中国的主流思想有分歧,导致一大批主张改革的文人极力反对他。陈独秀、瞿秋白等人认为中国应该彻底变革,否定传统文化,而泰戈尔对东方文明的欣赏正是守旧落后的表现。郭沫若、徐志摩、梁启超等人对泰戈尔访华热烈欢迎,他们大多有外国留学的经历,在思想上与泰戈尔有契合点,泰戈尔的泛神论、对西方文明的批判、东西方的交流等这些思想与他们不谋而合。对印度文化的认同和建立中印友谊的愿望使他们与泰戈尔越发亲近。泰戈尔的东方文明观在中国的接受状况两极分化,一部分人极力反对,一部分人极力推崇。两种态度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只是因为他们受过不同的教育,站在不同的角度来思考中国的出路。
2、东方文明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保持活力和价值
7泰戈尔著:《民族主义》,谭仁侠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7月版,第53页。在现代社会,地球村、全球化等一系列概念相继出现。因为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国与国之间相互开展贸易也越来越频繁。随着全世界教育的普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正在到来,各国都开始重视合作共赢,比如中国正在大力开展的一带一路就是典型。还有很多例子,比如以前有很多重工业重污染的工厂,发达国家不想让这些工厂污染自己国土,就将它们搬迁到发展中国家。一开始发展中国家也愿意牺牲自己的环境带动经济,但近几年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少,就是因为发展中国家逐渐觉醒,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己的工业也在发展进步,逐渐赶超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也开始意识到环境问题是一个全世界的问题,只保护好本国的环境远远不够,依旧不能减缓全球变暖、生态恶化的趋势。所以只有各国共同研发环保新科技,一起将保护地球作为首要任务,从长远看来才能让自己的国家有持久发展的可能。这种站在全人类的高度思考世界的出路,而不是只顾自己眼前薄利的思想境界,与泰戈尔的思想不谋而合。摒除狭隘的民族主义,为了全人类的崇高理想做出自我牺牲,最终做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泰戈尔的东方文明观不管在什么时代,都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印]克里希那·克里巴拉尼.泰戈尔传[M].倪培耕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2] [印]泰戈尔.民族主义[M].谭仁侠译.商务印书馆,1986.7.[3] 刘安武、倪培耕、白开元主编.泰戈尔全集·第20卷[M].李南、江锦成、白开元、刘建、董友忱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4]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5] [印]泰戈尔.访日散记.泰戈尔游记选[M].白开元、白海英、王晓东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0.[6] [印]泰戈尔.泰戈尔对中国说[M].徐志摩等译.译林出版社,2013.[7] 季羡林.泰戈尔的生平、思想和创作[J].社会科学战线,1981,(2).[8] 石海峻.泰戈尔眼中的东方和西方[J].南亚研究,2002,(01).[9]尹锡南.泰戈尔的文明观及其在东西方的影响[J].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5).作者简介:
牛一如,1991年10月,女,籍贯:河北;
2014级天津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东方文学; 邮政编码:300204;联系电话:***;邮箱:835000401@qq.com
第二篇:观《赢在中国》有感
观《赢在中国》有感
看了《赢在中国》第一季的比赛,觉得这是一个很有创意的节目,自然也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创业可能是对当下的年轻人最有吸引力的一个字汇,但创业的路程并不容易,除了需要很高的商业才能,还需要组织力、决策力、判断力等各方面的自身能力和团体共同进退团结的合作。在这档节目里,可以通过选手和评委的表现发现和解决很多在创业过程中常见的矛盾,特别是评委能够在很多问题上一针见血,直指核心矛盾,这也让我慢慢的随着节目一步步做到从更高的层次来看待创业问题。
通过这个节目,我认为要想做到创业成功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一个好的团队。所谓谋事在人,无论什么事情,人的作用总是最大的,所以我认为一个好的创业团队才是创业成功的关键。这个团队的成员并不一定都要是最优秀的,但一定要是能互补的,无论是性格上还是能力上。好的合作伙伴能做到事半功倍,而不合适的合作伙伴,无论多优秀,也只能事倍功半。二、一个有能力的核心领导人物。特别是在创业之初,这个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在创业初期,公司的规模小,人事结构配备简单,相比大公司而言,小公司的优势就是能以最快的速度相应客户的要求,这就意味着公司的决策机制要绝对的简单,绝对的集中。一个核心领导人物的创意策划能力、执行能力和组织能力在团队中的作用绝对是致命性的。特别是在企业遭受逆境的时候,有能力的领导者才能更顺利的带领团队走出困境。三、一个好的项目。如果没有一个好的项目,那么一切团队设备都是浮云。一个好的项目,可以收到出其不意,先发制人的效果,让人以最快的方式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并为以后的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及时有效的沟通和好的执行力。有道是话不说不清,理不辨不明,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及时有效的沟通变得尤为重要,只有沟通才能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才能发挥团队的集体智慧,才能统一团队的目标,才能集中团队的全部力量,才能消除团队的不和谐的声音,才能提高团队的执行能力。有了执行力,才能说是在真正的创业,否则就是纸上谈兵了。就算你手上有一个好的项目,也只是帮别人铺路而已,为她人做嫁衣裳。
五、处理危机的公关能力。在公司的创业阶段,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来自公司内部或者是外部的一些危机,是否能合理的处理这些危机是公司能否发展壮大的必须前提。
六、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完善的规划。明确的目标才能激发你努力的动力,而完善的规划则是能让创业更顺利的进行。
当然,心态也很重要。无论是在逆境还是顺境中,都要对自己充满信心。
第三篇:观赢在中国有感
观《赢在中国》有感
管理学课上看了《赢在中国》节目,感触颇深,自己对风险投资学也有了很多的了解,这次节目是由中央电视台发起的,中国联通鼎力赞助,雅虎中国提供网络支持。比赛会在108名创业精英中选出优胜者,选手们可以通过对自己项目陈述的方式来赢得VC(风险投资商)的认可,最终会有五位选手获得1000万、700万和500万的投资奖金,而VC将占公司80%的股份。如何才能使你的创业项目得到VC的赏识呢?我通过观看节目,总结出了自己对赢得创业资金的几点看法:
首先,做为一个创业人,要有信心,不仅对自己的才能有信心,对自己的创业项目同样要有信心,这些信心是建立在长期市场调查和周密分析的基础上的。创业者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投资项目有关的知识,做好随时随地都向投资人讲解和做报告的思想准备,因为机会是一瞬间的,把握能力至关重要;另外,平时还要有很强的敏锐力,因为投资者往往不会主动来拜访你,而且好的敏锐力会快速和准确地帮助创业者嗅得商机。其次,如何使你的创业项目有说服力。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创业者做大量市场考察工作,大部分投资商只是一个想把自己资金进行再利用的投资者,他不会很了解你所谓的商机,否则他自己早去做了,因此让投资者对你的想法信服是很重要的,这就需要一些懂得你创业项目的业内人事或专家来完成,所以你身边要有一些信得过的创业伙伴,共同做出周密严谨的市场论证。投资本身就是有风险的,只有令你的项目有很强的说服力,投资商才会考虑到你头上。
最后,要引起投资商对你的注意。VC每天都会接到大量创业项目和投
资商机的报告,他们不会很仔细去看你的报告,所以怎样引起他们的注意是很重要的,在我看来,要做到这点应该有两种途径,一是你的报告形式要新颖,内容要简洁明了,切中要害,还要给人有很强的亲和力,能提起投资商的兴趣;二是要有良好的交际和沟通能力,一定要主动去接触投资商的重要领导,让他们注意你,在节目中目前最年轻最活跃的青年创业企业家高燃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他说:“我上大学四年,在清华上的,我参加了非常多的学生会组织,请了非常多的企业家和非常多的学者还有政府机构的领导者去演讲,都是我自己去请的,或者我通过我的同学我的一些别的朋友去请的,我跟他们那时候就建立了非常好的关系,每到节假日的时候,别人都出去玩了,我就一个劲儿地打电话,我就说你节日好,节日好,第一次可能他就忘了,第二次可能又忘了,但是第十次他就记住你了,我可以说包括牛总(牛根生)包括郭总(郭凡生)他们成功的故事,我一清二楚,中国所有前一百个或者前五百个人怎么成功的,做了什么事情,是什么原因,我非常清楚,我为什么找到蒋总(蒋锡培),是因为根据我的经验,我自己筛选的。”我觉得这些话很能说明问题,要想得到自己的创业资金一定先要引起别人的注意。总之,我认为只有你对自己创业项目有信心,投入了自己的热情,有股永不言败,不断进取的精神,加上合理运营的方法和良好的交际能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
第四篇:观赢在中国有感
《赢在中国》观后感
这是个励志的栏目,每个好的栏目都有着自己标志性的内涵。《赢在中国》强调着励志,灌输给每个参赛者及每个观众对成功的渴望,编导很清楚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着成功,期望着成就感,希望得到社会认同。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只要给些想象的空间。
此次参加赢在中国的选手,明显在层次上高于第一季,除本土选手外,还包括海外留学生,外国精英,体现了赢在中国栏目的国际化,更提高了竞争水平。冠、亚军分别被谢莉、曾花摘得。而那位来自美国洛杉矶的男“海龟”屈居季军,估计还要按马云说的“再在淡水里养个三五年出来,就能更好地适应中国国情国内创业成功了。”
如果从项目可以观察方向的话,那么在确定目标后最主要的运作项目的创业者了。赢在中国的舞台,是创业众生的舞台,更是自我对照的镜子。1.学历与能力的关系
见过太多的高学历创业者,即使受过高等教育,很多在表达项目的时候并不见多占优势,这可能与工作时间相对短有点关系。在综合能力比拼,这些学历低的创业者,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商业实战的实际执行能力,体现了他们一步一步从社会底层走上来的务实。我认为这个与中国工业经济为主导的经济结构背景很有关系,很多企业要求你是能做事情,而不是去做智力上的研发与国际化管理。2.胸怀
这个词对男人来说不得不提。这个是抗击打能力最重要的体现。它直接关系你能走多远,做多大的事情。很多创业选手激情有余,但胸怀不足。体现在很多时候不能容别的意见,与团队的不合作。
我从《赢在中国》学习到了很多,总结如下:
作为领导:
1.事前沟通,善于发现下属的长处与不足,而据此分派任务;
2.相比那些有能力但不忠于你的下属,你更应该维护那些能力比较差但忠于你的下属,否则便没有人再忠于你;
3.做领导要正直,敢于承担责任,承认错误并改正,保持持续的领导作风;
4.如果你的组员已经尽力了,无论是否帮上忙,你都应该要对他们说声谢谢,而不能表现得太生硬或军人作风;
5.领导要设定目标,并要围绕目标来完成工作,最重要的是get things done;
6.如果组员是态度上而非能力上有问题,甚至冒犯领导,不要对他或她留情面,批评或炒掉。
作为队员:
1.如果你不能够从内容或创新上对团队进行贡献,但是也要全身心投入,让人看到你的hard working;
2.即使你比其他人强大很多,但也要听取别人的意见和让别人参与,不要一个人全部承担工作;
战略:
1.如果团队没有专家来完成某一项任务,尽快找到一个专家;
2.认真想想,是否有团队以外的力量可以借用,达到一个win-win的目标; 3.不要卖那些你自己都不相信的东西,这样你会缺乏热情,不会成功;
4.永远不要放弃那些已得的权利,即使你有200%的信心,因为你永远都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事情;
5.有再好的产品,如果没有顾客,也是没用的。做好产品的同时要接近顾客,尤其是目标顾
选手自诉:缺乏对其他行业的理解。企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和去行动,不能只待在自己的梦想里。要逼自己做的更好。要具有领导力和拥有猛将。懂得游戏规则是什么,什么是评判的标准。不管喜不喜欢的事在做的时候都应该去做,不要被情绪所困扰。心态要好。目的性要够强,改变自己适应市场。(马云)定位自己,找好合作伙伴。(柳传志)找好合作伙伴,[我就不相信13亿中找不到100个和我有一样想法的人],相互信任,创造需求。(马云)公益要让人有参与感。(马云)
赞助商严彬博士致总决赛寄语: 红牛《赢在中国蓝天碧水间》是一群好人在比赛做好事的节目,改善生态环境可以是大事也可以事小事,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事,这些企业家以公益的名义集结在一起,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亲身投入到比赛中。传递的是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和正能量,基于公益事业的竞争没有输赢。今天无论谁是冠军,都是在为我们和子孙后代生存环境而努力。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大赢家。
柳传志对参赛选手的评价: 这个节目是什么东西让我爱看,它不装能够真刀真枪的干,真哭真喊、真着急,这其实是很难得的,管不装够吗?光不装不能够吸引那么多人,这都是什么人啊!这都是已经做了老板的人。干得出道理出来,能让人得到启发,你们十二位心里有没有想法说,我到底要学什么,经过二十多天的反思,应该是怎么做个好企业家,这才是你们真正想要反思得到的内容。好企业家什么样,就是玩了命地要赢。玩了命地不达目的绝不罢休。情商,胸怀要大,要让队员愿意跟着你做。严格遵守规则,不要只知道贬低对方而感觉自己很厉害,要非常认真地学习竞争者。还是应该在意赢,要有激情,有责任。
马云对参赛选手的评价:理想与现实没必要都对立(矛盾)起来,并非朋友的生意就不做,如果朋友都不支持你还有谁支持你,当然你不能骗朋友。不要怕得罪人,有时候需要敢说不好听的话。作为领导者不能只是带领团队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应该是要去实现大家的梦想和价值。领导的艺术
“赢在中国蓝天碧水间”是由江苏卫视联合优米网共同打造的国内首档商业明星公益真人秀节目,节目中十二位明星企业家通过12场商业实战赢取公益基金,获胜团队和总决赛冠军会捐赠千万公益奖金与公益组织,以彰显人们对日益恶劣的生存环境的关注,号召社会大众行动起来关注公益、关注环境。
12位明星企业家的商业实战亲身示范,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堂鲜活的商业课程,同时对于我们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也是一堂精彩的人生课程。
这次团队活动告诉我们重中之重是团队协作。团队协作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协作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协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团队协作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相反,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而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则产生了真正的内心动力。团队协作精神是组织文化的一部分,良好的管理可以通过合适的组织形态将每个人安排至合适的岗位,充分发挥集体的潜能。如果没有正确的管理文化,没有良好的工作
心态和奉献精神,就不会有团队协作精神。
当今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种知识、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竞争日趋紧张激烈,社会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使人们在工作学习中所面临的情况和环境极其复杂。在很多情况下,单靠个人能力已很难完全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并采取切实高效的行动。所有这些都需要人们组成团体,并要求组织成员之间进一步相互依靠、相互关联、共同合作,建立合作团队来解决错综复杂的问题,并进行必要的行动协调,开发团队应变能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依靠团队合作的力量创造奇迹。
团队合作往往能激发出团体不可思议的潜力,集体协作干出的成果往往能超过成员个人业绩的总和。正所谓“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一个团体,假如组织涣散,人心浮动,人人自行其是,何来生气与活力?在一个缺乏凝聚力的环境里,个人再有雄心壮志,再有聪明才智,也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只有严密有序的集体组织和高效的团队协作,懂得团结协作克服重重困难,甚至创造奇迹。小溪只能泛起破碎的浪花,百川纳海才能激发惊涛骇浪,个人与团队关系就如小溪与大海。每个人都要将自已融入集体,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作用。总之,团队精神对任何一个组织来讲都是不可缺少精髓。否则就如同一盘散沙;一根筷子轻易弯,十根筷子折不断„„这就是团队精神重要性力量直观表现,这也是我理解的团队精神,也是团队精神重要之所在。
第五篇:关于东方航空公司在我校本科男生中
关于东方航空公司在我校本科男生中
招收飞行技术专业学生的通知
各学院(部):
因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需要,经山东省教育厅高教处批准: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简称东航,下同)今年拟从山东省内高等院校大学本科二、三年级男生中招收飞行技术专业本科学生30名转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改学飞行技术,将按有关规定办理转学手续。
同时中国民航大学受东航委托,在山东地区高校本专科毕业生中招收飞行学员,学习合格后回东航工作。
上述两种情况分别简称为招收在校生和招收毕业生(下同)。招收的在校生是转至位于四川广汉的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习;招收的毕业生是按照就业政策到东航工作,东航再安排其学习飞行驾驶技术,学生是到位于天津的中国民航大学学习。
录取时间在2008年6月,确定被录取为飞行学员的二、三年级同学转学后入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大三继续学习两年,成绩合格者发给本科毕业证书;符合授予学位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毕业生在中国民航大学学习一年,取得驾驶执照回东航工作。
有关事项:
一.报名条件
1.身体条件应符合“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招收飞行学生身体条件自荐标准”;学生应先衡量自身条件是否符合标准,避免盲目报名的现象,各学院(部)注意把好关;
2.招收在校生的报名范围:
①二、三年级全日制本科男生(包括本科一批和二批录取学生、1+3学分互认录取学生; 艺术、体育类学生原则上不招生,确有强烈意愿志愿从事飞行事业者必须取得全国大学英语四级合格证书或达到425分)
②经国家统一招生录取的。
③具有本校在校生学籍的(不包括休学期间的学生)。
④学习成绩中等及以上(不包括因学习原因受过学籍处理的学生)。
⑤在校期间没有受到过纪律处分者。
⑥在飞行学院毕业必须达到其英语四级合格要求。
⑦原则上不招收小语种学生报名,小语种学生报名必须符合其大学英语四级要求。
⑧年龄:22周岁以内(1986年8月31日以后出生)。
⑨符合民航公司要求的其他条件。
3.招收毕业生的报名范围
①专科应届毕业生1)理工类专业;(2)具有上海市户籍或户口原籍在上海的高校学生。
②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1)专业不限,文理兼收;(2)限上海、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户籍。
③专科毕业生不超过24周岁,本科毕业生不超过25周岁,硕士毕业生不超过27周岁,博士毕业生不超过29周岁(按2008年8月31日计算)
④具有良好的英语基础,须通过学校和公司组织的英语等相关考核。
二.入学学费
学习飞行技术专业的学费约73万元,由东方航空公司全部支付。招收的毕业生还按照工资标准发给工资。
三.报名时间
自通知下发之日起,有志从事飞行事业且符合条件的学生即可到各学院(部)报名,报名截至时间为2007年11月28日上午10:00以前;各学院(部)应在28日下午2:00之前将名单报到教务科。
四.报名费用
报名不收取任何费用;在校学生参加身体初检和上站体检(含交通、住宿、餐饮)均由东方航空公司负责,不收取任何费用;毕业学生按照就业的有关要求执行,参加身体初检不收取任何费用,上站体检收取200元体检费,公司可报销去程交通费,体检合格的学生可以报销返程交通费。
五.报名内容
各学院(部)需采集学生报名信息,报名内容包括学生姓名、班级,用书面或电话形式报到教务科即可。
六.初检时间和地点:2007年12月2日上午8:30在青岛东方航空大厦(青岛
市燕儿岛路16号)体检。
七.录取办法:经以下步骤,择优录用。
①报名筛选;②身体初检;③上站体检;④综合考评;⑤录取转学(毕业生为录取就业);⑥送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毕业生为中国民航大学);⑦毕业后回东航工作。
八.注意事项:
①在校学生录取后,在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习,合格毕业后获本科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并安排在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待遇优厚;
②毕业学生录取后,按照在东航就业的政策执行,需要学习一年的驾驶技术,并安排在东航工作,待遇优厚;
③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网站(http://)。
④中国民航大学网站(http://).⑤其他有关事宜另行通知。
九.咨询电话:
1.招收在校生:0532-80892305***余主任
2.招收毕业生:022-24092507,24092508(传真)***马老师
教务处
二〇〇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附件一: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招收飞行学生
身体条件自荐标准
飞行是一门复杂的技术工种,对人体有着特殊的要求,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才能保证圆满地完成学业并长期胜任飞行工作。报考飞行学生的身体条件总的要求是:发育良好,体格健壮,爱好文体活动,性格开朗,智力中等以上,处事果断灵活。
自荐标准:
1、身高170—182厘米,体重54--79公斤。
2、骨与关节无疾病或畸形;无明显的“O”型或“X”型腿。
3、颜面五官无明显不对称。
4、无久治不愈的皮肤病,如:头癣、湿疹、牛皮癣、慢性寻麻疹等。
5、无慢性肠胃道疾病;无肝炎或肝脾肿大;无HBsAg阳性;无肾炎或血尿,蛋白尿;无肺结核。
6、无精神病家族史,无癫痫病史。
7、无晕车、晕船现象。
8、口齿清楚,无口吃。
9、耳朵未流过脓,听力好,无耳鸣。
10、每眼裸视力不得低于C字表0.5(或E字表0.7);无斜视、色盲、色弱;无较重的砂眼或倒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