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窗5
信息窗5: 混合运算
导学内容: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8~30页。导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同时知道用一种解法检验另一种解法的正确性。
2、初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连乘应用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导学重点
掌握两种方法解题的思路,并掌握解题方法。导学难点
寻找两种解法的中间问题。教具准备
投影片或教学课件。导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一)创设情境,从“实际问题”引入
情景图呈现的是同学们利用贝壳等材料,制作工艺品的情形。有挂在墙上的工艺品、摆在桌子上的工艺品和操作台上正在制作的工艺品。有刺猬、孔雀和贝壳 贝壳画中的六朵花要用到小扇形贝壳,两只刺猬要用锥螺壳.有项链与手镯所用珍珠的数量,有大刺猬与小刺猬所用贝壳的数量,有贝壳画所用扇贝壳的数量
二、课内探究
(一)自主探究
1、观察整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一)出示情境图
同学们仔细看你看到了什么?
指导学生有序的叙述。
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问一:--------------问二:--------------
2、自主探究
1.(1)独立解决问题:做8张画需要多少个扇贝壳?
你发现了什么?
独立列式计算: ——————————(2)独立解决问题:4条手链一共用多少颗珍珠?
学生独立思考,再讨论交流
独立列式计算: —————————— 3.(3)独立解决问题: 做大刺猬用了多少个贝壳? 独立列式计算: ——————————
思考:计算时应注意些什么?
(二)合作验证:
任务:计算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 方法:先自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过程:
1、组内讨论
讨论结果:——————————————————-
2、小组汇报(有疑问的可小组间质疑)
(三)精讲点拨
在计算时,连乘的算式可以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如果一个算式中有乘法、加法或减法,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四)检测评价:(我努力,我能行)C级:自主练习1题。B级:自主练习2题。A级:第25练习10题
(祝贺你,通过努力数学能力达到———级)
三、课后提升
四、课后反思:通过实际问题引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乘应用题的结构,初步学会了用两种方法解答,同时知道用一种解法检验另一种解法的正确性。练习课 教学内容:综合练习课(课本第31-34题)。教学要求:
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被乘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的熟练程度。教学步骤
一、复习口算:
0+6= 6×0= 0×0= 24×2= 32×3= 600×9= 110×7= 2000×3= 64×1=
二、达标练习
1、出示:以老师对牛牛的 “数学学习评语”为信息载体,通过计算评语的字数实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同时也复习了本单元学习的口算、估算、笔算和混合运算。
3、p32综合练习第1、3题
第1题,让学生独立口算,集体订正时。
第3题,按竖行一组一组地列竖式计算,订正时,注意比较每组题的不同特点和要注意的问题。
1、第5、6、8、10、11、12题,先让学生独立解答,订正时,指名说出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第12题,先引导学生看图,理解图意,再看图编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再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订正时,要说出先求什么?后求什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让他们练习第13题,并想一想方框内的思考题。订正措施:教师集体矫正,个别学生辅导。
课后反思: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计算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的熟练程度。
我学会了吗
教学内容:我学会了 教学过程:
一、达标测试
1、光明小学2005年订阅报纸情况如下表: 名称 少年报 小金星报 数学报 数量(份)87 90 102(1)光明小学三种报纸一共订了多少份?(2)育才小学订阅报纸情况如下;
①订《少年报》的份数,正好是光明小学的6倍: ②订《小金星》的份数,比光明小学的3倍多5份
③订《数学报》的份数,是光明小学订阅《少年报》和《小金星》总份数的2倍?
你能算出育才小学订阅各种报纸的份数吗?
2、出示图片
(1)大伟一家三口人从B城坐火车去A城,往返一共要用多少钱?(2)小娜要从A城坐火车去B城去参加儿童歌唱比赛,必须在9小时内到达。你能帮她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吗?说说你的理由?
3、在○里填上“>”、“<”或“=”。
①32×2○60
②24×5○100 ③7×0○7+0
④102×3○310 ⑤55×2○110 ⑥40÷6○36
4、笔算
5.脱式计算
6.列式计算:
(1)张阿姨给她的婴儿宝宝买了4桶奶粉,每桶508克,这4桶奶粉一共重多少克?
(2)粮店一天卖出大米105千克,第二天卖出的是第一天的2倍,粮店两天共卖出大米多少千克?
(3)张师傅计划5天加工500个零件,他已经加工了4天,每天加工106个,照这样计算,他是否能按时完成任务?(有几种方法解答?哪一种最简便?)7.思考题: 照上面的样子再想两个乘法算式,它们的积的数字排列顺序正好相反。
订正措施:集体矫正,个别学生单独辅导。
课后反思: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进位、连续进位及因数中间有0,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提高了计算的熟练程度。
第二篇:信息窗一教学设计
七 家居中的学问
——小数的初步认识
信息窗1第一课时 小数的意义及读写法
主备人:华丰镇 乔夫政
教学内容:课本P76-80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初步了解小数的意义。
2、会读、写小数,知道小数的各部分名称。
3、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体会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明确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预习设计:测量家里几种家具摆放的距离记录在练习本上。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
教师启发谈话,并出示情境图,你发现了什么?你知道各种家居以怎样的距离摆放比较科学?
出示情境图下面的数据,由此揭示并板书课题。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拔
(一)学习小数的读写。
1、初步认识小数。谈话:同学们,生活中你们见过这样的数吗? 课件出示:0.3 2.5 14.3
1.25 谈话:在哪里见过?(超市„„)
指出:这样的数叫小数。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小数。板书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2、认识小数点。
老师把屏幕上的数再写一遍,大家仔细看。(故意不写小数点)写得对吗?学生纠正,顺势指出,这个点就叫小数点,它把小数分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如:2整数部分.小数点 5小数部分)
3、小数的读法。
让学生尝试读出小数,教师纠正。
在读小数的时候,小圆点也就是小数点前面的整数部分就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再依次读出小数点后面的小数部分每个数位上的数字。(如:2.5读作 二点五)
4、小数的写法。
写法指导: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写,如果整数部分是零就直接写0,再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依次写出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数字,无论有几个0,都要一一写出来。(如:零点零五写作 0.05)
(二)小数的意义。
1、初步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
看来小数就在我们的身边,课前老师从日常家居中也搜集到一组有关小数的信息,我们一起看一下。
课件出示第一副情景图: 居室中吊灯离地面高度不应低于2.5米。白炽灯与桌面的适宜距离是:1米(60瓦),0.5米(40瓦),0.3米(25瓦)。指名读。
我们先来看信息当中提到40瓦白炽灯与桌面的适宜距离是0.5米,根据你们的经验你认为0.5米有多长?(学生发表意见)
我们先来研究0.1米有多长,就能知道0.5米有多长了。每个小组都有一个1米长的纸条,听清要求:小组合作,把一米长的纸条平均折一折、画一画,并标出1/10米。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
哪个小组说说你们是怎样做的?(2-3组)
我们是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也是1/10米,还可以用小数0.1米表示。
板书:1分米=1/10米=0.1米
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了,(课件出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都是1/10米,也就是0.1米。
那么,3分米等于多少米呢?(边听学生汇报边板书)5分米、8分米呢?
现在知道0.5米有多长了吗?(指名说)
问:你发现了什么?
我们看,像这样十分之几的分数,就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练习:用分数、小数表示阴影部分。(自主练习79页第5题2个)
2、初步理解两位小数的意义。
出示第二副情景图 :单人沙发座前宽度不应小于0.48米,座前的深度应在0.4米左右。沙发腿垫脚的高度应在0.03—0.08米之间。指名读。
问:要知道0.48米
0.03米
0.08米有多长,得先知道什么?(生:0.01 米有多长)
借助米尺,小组合作探究,小组上台展示。
课件演示:把一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也是1/100米,还可以用小数0.01表示。也就是说板书:1厘米=1/100 米=0.01米
通过这个活动我们知道了: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100米,也就是0.01米。
说一说
0.03米、0.08米、0.48米是多长?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什么?
我们看,像这样百分之几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练习:用分数和小数表示阴影部分。(自主练习79页第5题3、4个)
小结: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三、类化练习
限时作业
(一)类化练习
1.你能用小数表示吗?
3角=()元
8厘米=()分米
1元5角=()元
6分=()元
9分米=()米
57厘米=()米
2.自主练习
第1、2题是小数的读写。
第3、4题是通过填一填加深认识小数的练习题。
(二)限时作业
下发限时作业。
四、回顾总结
拓展延伸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给大家听一听
板书设计:
小数的读写和意义
0.4
0.48 2.5 „„都是小数
0.1米=1/10米=1分米
0.5米= 5/10米=5分米
0.01米=1/100米=1厘米
0.03米=3/100米=3厘米
信息窗 一 书房和客厅中的小数-----小数的大小比较
第 二课时 总 第课时
课题: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 课本77、78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小数的含义,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课本 学生准备: 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
(出示情境图)问:通过预习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找到的数学信息:儿童床长2米,宽1.2米,高0.5米;写字台的高度为0.7米。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提出了什么问题?
二、解决问题,精讲点拨
谈话:刚才,大家提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真不错!下面我们来解决“0.5米和0.4米比,那个长?”
1、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2、小组代表汇报各组的比较方法。
可能出现的比较方法:①把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改写成以分米为单位的整数进行比较。0.5米=5分米 0.4米=4分米 因为5分米>4分米,所以0.5米>0.4米
② 把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分数进行比较。0.5米=5/10米,0.4米=4/10米 因为5/10>4/10所以0.5米>0.4米。
③根据小数的意义进行比较。0.5米里有5个0.1米,0.4米里有4个0.1米,5个0.1米大于4个0.1米,所以0.5米>0.4米
④利用数轴比较。在数轴上找到0.4和0.5的位置,从图上可以看出0.5在右边,0.4在左边,所以0.5米>0.4米.3、说出理由。
谈话:选出你最喜欢的比较方法,并说一说为什么?
4、请你比较0.5和1.2的大小,并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三、梳理总结,重点训练。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你能说一说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吗?
小结: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两个数所以数位上的数都相同,那么这两个数就相等。
完成课本自主练习第8、9、10题。
四、限时作业,目标检测。
1、填写小数
9厘米=()分米 7分=()元 18厘米=()米 3角=()元 2分米=()米 3元5角=()元
2、比较大小
0.7○0.9 4.09○4.9 10.27○10.72 0.42元○0.50元 1.01元○0.99元 3.45元○34角 6.04元○60角4分 600克○0.7千克
五、板书设计。
小数的大小比较
0.5米=5分米 0.5米=5/10米 0.4米=4分米 0.4米=4/10米 0.5米>0.4米 0.5米>0.4米
第三篇:《解决问题(信息窗1)》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解决问题(信息窗1)》教学设计 烟台市芝罘区葡萄山小学 孔繁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93页,乘加、乘减问题。教学目标:
1.能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日常生活(旅游)中的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经历观察、思考、运算等数学练习过程,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3.结合具体情境,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二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重、难点:
理解两步计算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分步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一般思路和解题策略。教具准备:课件、提前准备的信息贴条。教学过程:
师:孩子们,喜欢旅游吗?都到过哪儿?在旅游中遇到过哪些数学问题?谁能和大家交流交流? 【设计意图:教师和学生轻松“随意”的课前谈话,一方面能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为课堂学习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另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1.解决第一个红点问题。(1)情境导入。(出示情境图。)
师:请看屏幕,这是小丽一家5·1假期随旅游团所拍摄的情境,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生1:小汽车停了3排,每排7辆。生2:停了9辆大汽车。
生3:9人一组,已经分了4个组,还剩5人。„„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把信息板贴在黑板上。)(2)提出问题。
师:谁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 ①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
1/5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②一共多少辆汽车? ③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多少辆? ④小汽车有多少辆? ⑤大汽车比小汽车少多少辆? „„
(教师板贴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3)解决问题。
师:我们先来解决“旅游团一共有多少人”。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些数等信息? 生1:9人一组,已经分了4个组。生2:还有剩下的5人。
师:你能把信息和问题完整地表达出来吗?
生3:(结合黑板板贴)旅游团9人一组,已经分了4个组,还剩下5人。一共有多少人?(根据学生回答整理黑板上的信息与问题。)师:先自己想一想,有想法后列式解答。(教师巡视,学生尝试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尽管孩子刚接触两步计算问题,解决问题有一定的困难,但是有前面解决一步计算问题的经验,充分放手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开动脑筋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
(4)合作交流。
师:把你的做法和同桌说一说。(学生同桌交流。)、师:(展示学生解题过程)和大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1:通过“9人一组,已经分了4个组”这两条信息可以求出4组一共多少人,9×4=36(人);然后和剩下的5人加起来就能求出一共多少人,36+5=41(人)。
生2:旅游团的人数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已经分好组的,另一部分是剩下了5人没分组。已经分好组的人数不知道,要先算。
师(小结):看来我们同学很善于思考,要求旅游团的总人数,需要先求出4组的人 数,再与剩下的5人合起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交流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信心十足地学知用知,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2/5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2.解决第二个红点问题。(1)独立探究。
师:我们再来解决“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多少辆”。想一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小汽车停了3排,每排7辆,停了9辆大汽车。师:你能把信息和问题完整地表达出来吗?
生:(结合黑板板贴)小汽车停了3排,每排7辆,停了9辆大汽车。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多少辆?(教师整理板贴。)
师:相信用你们的聪明才智一定能独立解决这个问题,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同桌交流交流。(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2)合作交流。
师:把你们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学生小组交流。)
师:(展示学生解题过程)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1:通过“小汽车停了3排,每排7辆”这两条信息可以求出3排一共多少辆,7×3=21(辆)。再减9辆大汽车就能求出多多少辆,21-9=12(辆)。
生2:要求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多少辆,需要知道大汽车和小汽车各有多少辆。大汽车9辆,小汽车的不知道,所以要先求。通过“小汽车停了3排,每排7辆”求出小汽车有多少辆,3×7=21(辆),然后减9辆大汽车就能求出多多少辆,21-9=12(辆)。
师:同桌互相说一说这道题的解题思路。(同桌交流。)(3)观察总结。
师:(结合板书)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问题,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都是两步计算。生:第一步都是用乘法计算。
生:第一个问题是求“一共多少人”,用加法计算。第二个问题是求“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多少辆”,用减法计算。
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分步解决两步计算的乘加(减)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中加深解题思路的理解,学生在对比观察中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形成一个良好的认知结构。】
3/5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3.巩固练习。
师:大家对刚才学过的知识掌握了吗?老师这里还准备了几道题,我们一起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
这一题是乘加问题的基础练习。练习的重点在交流解题思路上,要让学生再次体会乘加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思考方法。
(2)小青买了2筒乒乓球,每筒8元。付出20元,应找回多少钱?
这一题是乘减问题的基础练习。练习时,同样要重视解题思路的交流,再次体会乘减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思考方法。
(3)
练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出对应的信息,B区对应的是一年级的相关信息,而C区分给了二年级,找对相应的信息后再列算式解答,之后交流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培养学生充分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掌握两步应
4/5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用题的解题思路。】
4.课堂小结。师:说说你的收获。
生:我知道了通过已知数学信息怎样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在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知识的同时,不但温习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而且培养了学生及时对所学知识回顾、反思的良好习惯。】
5/5
第四篇:二信息窗5 美好回忆
信息窗5 美好回忆
——估计
班级: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本31页的信息窗5,估计,你问我说。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对具体实物进行估算。
2、过程与方法:在估算过程中,体验估算广泛的多样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估算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估算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估算的方法。教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卡片。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进一步的来学习课本31页的 估计。(师板书课题)
复习巩固
写出下列数的近似数 897、703、987、1024
二、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你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数学信息?
1、这篇日记大约有多少字?
2、这张板报大约有多少个字?
(根据问题,学生做自学知道的题目,3分钟后,请后进生来回答问题,教师补充讲解)方法一:
以一行大约10个字为单位进行估计 方法二:用圈出大约20个字为单位进行估计 教师讲解补充:
(1)让学生知道:“大约”就是对计算结果不要求准确、统一,生活中有许多无法准确计算结果或不需要精确计算的,都要用到估计。(板书:估计)(2)小组交流估计的方法。
(3)师小结:估计的方法有圈一圈、切块、行×列等
每行大致的数目相等,有多有少时,取中间的数
做一做 1、6250大约是几千?()
2、参加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的代表有2916人,大约是多少人?()
3、二、一班有大约有()人,女生大约有()人,男生大约有()人。
4、我国大约有()人口。
(找后进生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答题纸上,学生纠正错误,教师讲解,同桌互相改错)
三、当堂训练:
1、自主练习第1题。
2、自主练习第2题。
3、自主练习第3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五、作业布置:
1、必做题:课本第32页4、5、6题
2、选做题:课本第33页7题 板书设计:
美好回忆
—估计
1、这篇日记大约有多少字? 每行大约10个,共10行
“大约”就是对计算结果不要求准确、统一
2、这张板报大约有多少个字?
教学反思:
第五篇:3单元信息窗1教学设计
三、甜甜的梦
--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信息窗1: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1 [教材简析] 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是学生在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是以甜甜在梦中与孙悟空比本领的童话故事为背景,引导学生认识千米、分米、毫米。教材安排了三个红点问题和一个绿点问题,引导学生经历猜测、验证、测量的过程,对常用的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是学生以后学习对学生以后学习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分米、毫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1分米=10厘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测量,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引入:同学们,大家喜欢孙悟空吗?谁能介绍一下孙悟空的本领?有一个小朋友叫甜甜,他也很喜欢孙悟空,晚上在梦中还和孙悟空比本领呢!我们一起看看他们都在比什么?(出示情境图)
2、搜集信息:动画片放完了,你看到了什么?
3、提出问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富有童趣的童话素材,有利于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搜集信息、提出问题。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认识1毫米。(1)猜测。
谈话:孙悟空把金箍棒变成5毫米长,请猜一猜,5毫米有多长?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猜测的长度。(2)验证。
谈话:5毫米到底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仔细观察,把你的想法在组内说一说。(3)班内交流,认识1毫米。
谈话:那个组愿意把你们的想法向大家交流一下?(引导学生说出一小格是1毫米,5小格就是5毫米)
(4)巩固对1毫米的认识。
谈话:同学们想一想或观察一下周围的物体,哪些物体的长度(厚、高、宽)约是1毫米呢?(学生交流)请同学们学用手比划1毫米有多长。(5)小结。
谈话:刚才,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思考一下毫米与前面我们认识的长度单位厘米有什么关系呢?(板书:1厘米=10毫米)
2、认识1分米。(1)、猜测。谈话:后来,孙悟空又把金箍棒变长了,变到10厘米长了,你认为现在的金箍棒有多长?
把它在练习纸画下来。(2)验证。
谈话:拿出直尺,验证一下,你刚才猜的怎么样?同桌互相说说。(3)班内交流,认识1分米。
谈话:谁愿意说说10厘米到底有多长?(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0厘米,认识10厘米就是1分米。板书: 1分米=10厘米)(4)巩固对1分米的认识。
谈话:同学们想一想或观察一下周围的物体,哪些物体的长度(厚、高、宽)约是1分米呢?(学生交流)请同学们学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
3、认识1千米。(1)猜测。
谈话:孙悟空为了显示出他的本领,他还把金箍棒一下子变成1千米长,仔细观察图画,你能通过图中提供的信息,说说1千米有多长吗?(2)举例说明(也可以引导学生实地感受)。
A:一个人伸开双臂大约1米,1千米大约需要1000名同学拉起手的总长度。
B:你知道我们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吗?几圈是1千米呢?(引导学生借助计量单位“米”体会1千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千米就是1000米,千米又叫公里,用Km表示,1千米=1000米)
(3)举例体会。
谈话:谁能说一说从学校到什么地方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
4、小结。
谈话: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都是计量物体长度的单位,叫做长度单位。
结合故事情境,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感知---应用的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建立起长度单位的表象,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加深对长度单位概念的认识。
三、自主练习,应用拓展
1、自主练习第1题。(1)同桌交流。
(2)教师说长度,学生用手势表示。要求:速度要快而且要准确。
2、自主练习第2题。(先猜单位再量一量)量一量1元钱硬币的厚度是()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度是()量一量课桌的高度是()
3、自主练习的第4题。(重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去辨析)先让学生独立填写,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理由。
通过设计趣味性和操作性的练习,让学生在手势游戏的比划中培养学生的 空间观念,在猜测、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四、自我评价:
这节课我都学会了什么?
[课后反思] 本节课以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引入,把学生带进了有趣的数学课堂,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填空练习:
(1)计量比较短的长度时用的单位是()(2)计量比较长的长度时用的单位是()
(3)3千米=()米 7厘米=()毫米
1米 =()分米 1分米=()厘米
2、手势比划练习(本题要点:学生能正确用手表示长度单位,加深理解)师快速变换长度单位,学生快速用手比划其长度。(注意纠正学生长度不规范的手势)[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快速用手势表示单位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的直观认识,准确建立表象。]
3、填写长度单位(重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去辨析)谈话:刚才,同学们能用手来表示其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的估计能力,看谁能准确填写上长度单位。
一棵树高7()飞机每小时的速度是100()一把小刀长6()课桌高70()
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物体,加强学生估测能力,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二、综合练习
1、做自主练习中的第5题。(重点指导学生量的方法)(1)先让学生估一估,再测量。(2)班内交流。
2、做自主练习第6题(重点让学生理解算理)(1)引入
谈话:同学们刚才的表现真不错,下面我们来个长度单位换算的小游戏,好吗?(教师 把第6小题变成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进行换算。如:1分米-3厘米=()厘米,可以变长一分米的粉笔,去掉3厘米,还剩多少厘米„„)
(2)学生抢答,并说清算理。
3、做自主练习第7题(1)学生独立填写。(2)班内交流。(学生说出填写理由)
4、自主练习第8题
(1)先让学生读一读,再谈谈自己的感受。(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知道的知识。
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综合应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 能力。
三、实践测量。
谈话:同学们知道了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下面我们就用我们 手中学具来量实物,看谁量得又快又准。
1、量一量手中铅笔的长度。
2、量一量手指的长度。
3、量一量文具盒的厚度。
先让学生独立测量,班内交流时说一说测量方法。
让学生在动手测量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自我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高兴吗?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