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2018年新版八下《第二单元 向社会主义过渡》学习提纲(原创)

时间:2019-05-14 23:00: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岳麓2018年新版八下《第二单元 向社会主义过渡》学习提纲(原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岳麓2018年新版八下《第二单元 向社会主义过渡》学习提纲(原创)》。

第一篇:岳麓2018年新版八下《第二单元 向社会主义过渡》学习提纲(原创)

泗阳县实验初中岳麓新版八年级历史知识提纲

编写:周文明

校对:安静

2018/3/4

第二单元 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第4课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一、“一五”计划的背景

(一)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二)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尤其是重工业远远相当落后。

二、“一五”计划的制定依据:过渡时期总路线

(一)过渡时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即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二)主要内容: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核心内容:“一化三改造”,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三)特点: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三、“一五”计划的起止:1953—1957年。

四、“一五”计划借鉴苏联经验,也得到苏联支持。中心: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五、“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

(一)汽车制造业与飞机制造业等一些现代工业部门从无到有,如: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飞机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等等。

(二)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如:宝成铁路、鹰厦铁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武汉长江大桥,等等。

六、“一五”计划的作用:独立的工业体系已初步建立,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也为以后国家的经济建设积累了经验。

第5课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一、依据:过渡时期总路线。

二、内容: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任务与实质: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四、方式:

1、农业与手工业:实行自愿原则,通过生产合作社的形式,引导个体农民与手工业者走集体化道路(个体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2、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逐步实行公私合营,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这是不同于苏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之路。

五、意义: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一)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二)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变革。

(三)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完成。

(四)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但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泗阳县实验初中岳麓新版八年级历史知识提纲

编写:周文明

校对:安静

2018/3/4

第6课 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基本形成: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1、时间:1954年。地点:北京。

2、主要内容:

(1)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享有全国的最高立法权、决策权、决定权、监督权(制定与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等基本法律,讨论决策国家重大事项,监督人民政府的工作)。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2)选举国家机构组成人员:选举毛泽东为国家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经国家主席提名,决定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二)地位: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一)人民政协性质职能的转变: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后,全国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任务宣告结束,但政协组织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仍然存在。从此,政协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围绕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开展工作,发挥政治协商与民主监督的职能。

【补充了解: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与爱国统一战线】

为了推翻蒋介石反动政权,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起了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开明绅士、其他爱国分子、少数民族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新历史时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恢复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

(二)新型政党关系的建立

1、合作方针: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1982年,中共明确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2、特点:(1)多党合作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2)多党合作以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为共同目标。(3)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而不是在野党,与共产党一起参加国家政权,参加政府工作,不存在轮流执政的问题。(4)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都得到宪法的承认与保护,享有宪法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3、作用:

这一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既保证了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也有泗阳县实验初中岳麓新版八年级历史知识提纲

编写:周文明

校对:安静

2018/3/4

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发挥民主党派人才荟萃、与国内外联系广泛的优势。【补充了解:人大与政协的区别】

1、性质不同: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人大这一国家权力机关为核心和基础的政治制度,属于国家政治制度的范畴。现阶段,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属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范畴。

2、法律地位: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地方人大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并对人大负责。政协没有被赋予与人大相同或相似的国家权力,故不存在“一府两院”对政协负责。

3、职能与法律效力不同:人大有决策权,并在决策后监督“一府两院”的执行情况,体现了国家权力意志。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职能,其意见与建议不具有法律效力。

4、产生方式不同:人大代表由选民选举产生,政协委员由各界别推荐产生。

5、工作形式不同:人大工作形式主要有修订宪法法律、审查批准有关议案、执法检查、评议、任兔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质询或询问、特定问题调查等。政协的工作形式主要有调查研究、民主协商会、座谈会会等,通过议案、提案和其他形式提出批评建议等进行民主监督。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民族政策:新中国实行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政策,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为主体,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2、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共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为民族大家庭的解放贡献了力量。

(三)目的: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四)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

1、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共同纲领》与宪法所确认。

3、我国民族自治机关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4、民族自治区:省级行政机构,具有一定的自治权,分别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五)民族区域制度制度的意义:

1、保障了各少数民族的权益,维护了各民族的平等地位,还巩固了祖国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2、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六)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制度这三项基本政治制度是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泗阳县实验初中岳麓新版八年级历史知识提纲

编写:周文明

校对:安静

2018/3/4

第7课 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

一、独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一)外交是内政的延续,以本国的综合实力为基础,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二)建国初美国与苏联的对华政策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持敌视态度: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等,企图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

2、新中国成立后,苏联政府在国际上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年,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为新中国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

(三)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新中国的三条外交方针:

(1)“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重新建立独立的外交关系。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对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重新审查处理,再经过谈判建立外交关系。

(3)“一边倒”:坚定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2、新中国外交的主要任务:打破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孤立封锁。

3、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边倒”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而是在两极格局中,坚定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并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同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作坚决斗争。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一)提出:1954年,周恩来总理应邀访问印度、缅甸,并分别同这两国总理发表声明,共同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二)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三)意义:

1、已成为解决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2、是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三、步入国际舞台

(一)出席日内瓦会议:

1954年,周恩来率团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亮相世界外交舞台,并对会议作出积极贡献,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

(二)参加万隆会议 1、1955年4月,亚非29个独立国家的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

2、特点: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3、中国的重大贡献: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以及与会国之间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和分歧,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为会议的圆满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

4.对中国影响: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了解和友谊,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5、万隆精神:团结、友谊、合作。

第二篇:岳麓2018年新版八下《第6课 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学习提纲(原创)

泗阳县实验初中岳麓新版八年级历史知识提纲

编写:周文明

校对:安静

2018/3/4

第6课 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基本形成: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1、时间:1954年。地点:北京。

2、主要内容:

(1)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享有全国的最高立法权、决策权、决定权、监督权(制定与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等基本法律,讨论决策国家重大事项,监督人民政府的工作)。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2)选举国家机构组成人员:选举毛泽东为国家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经国家主席提名,决定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二)地位: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一)人民政协性质职能的转变: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后,全国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任务宣告结束,但政协组织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仍然存在。从此,政协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围绕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开展工作,发挥政治协商与民主监督的职能。

【补充了解: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与爱国统一战线】

为了推翻蒋介石反动政权,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起了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开明绅士、其他爱国分子、少数民族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新历史时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恢复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

(二)新型政党关系的建立

1、合作方针: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1982年,中共明确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2、特点:(1)多党合作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2)多党合作以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为共同目标。(3)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而不是在野党,与共产党一起参加国家政权,参加政府工作,不存在轮流执政的问题。(4)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都得到宪法的承认与保护,享有宪法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3、作用:

这一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既保证了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也有泗阳县实验初中岳麓新版八年级历史知识提纲

编写:周文明

校对:安静

2018/3/4

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发挥民主党派人才荟萃、与国内外联系广泛的优势。【补充了解:人大与政协的区别】

1、性质不同: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人大这一国家权力机关为核心和基础的政治制度,属于国家政治制度的范畴。现阶段,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属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范畴。

2、法律地位: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地方人大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并对人大负责。政协没有被赋予与人大相同或相似的国家权力,故不存在“一府两院”对政协负责。

3、职能与法律效力不同:人大有决策权,并在决策后监督“一府两院”的执行情况,体现了国家权力意志。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职能,其意见与建议不具有法律效力。

4、产生方式不同:人大代表由选民选举产生,政协委员由各界别推荐产生。

5、工作形式不同:人大工作形式主要有修订宪法法律、审查批准有关议案、执法检查、评议、任兔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质询或询问、特定问题调查等。政协的工作形式主要有调查研究、民主协商会、座谈会会等,通过议案、提案和其他形式提出批评建议等进行民主监督。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民族政策:新中国实行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政策,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为主体,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2、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共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为民族大家庭的解放贡献了力量。

(三)目的: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四)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

1、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共同纲领》与宪法所确认。

3、我国民族自治机关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4、民族自治区:省级行政机构,具有一定的自治权,分别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五)民族区域制度制度的意义:

1、保障了各少数民族的权益,维护了各民族的平等地位,还巩固了祖国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2、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六)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制度这三项基本政治制度是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第三篇:初三历史第二单元教案(岳麓版)(10月)

第二单元

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第8课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意大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和初步发展 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 但丁《神曲》 达•芬奇及其代表作品《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哥白尼及其“太阳中心说” 布鲁诺关于宇宙无限的学说开普勒

伽利略 文艺复兴的意义 哥伦布发现美洲 达•伽马绕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 麦哲伦船对环球远航 新航路开辟的意义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

在本课中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指导学生寻找相关材料。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引导和激励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答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指导学生从历史的视角设想一下西欧人开辟新航路遇到的艰险,让学生在想象中体验新航路开辟的艰险和先行者的勇敢与智慧,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重点难点

重点:文艺复兴的成果与影响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因果和影响

教学工具:PPT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提问:欧洲古代社会生活有哪些特点?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抓住欧洲社会封建等级制度森严和天主教会主宰社会各个方面这两大特点分析,因势而导入:当历史进入14世纪后,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而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则是引发这一巨变的重要因素。新课教学

一、文艺复兴 提问:什么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运动为何首先出现在意大利?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你如何看待当时以人为中心的主张? 1.文艺复兴的背景

14世纪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和初步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打破封建教会的精神统治,与之相适应,资产阶级文化思潮即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神权的人文主义思潮首先在意大利兴起。2.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及其实质 兴起:14世纪、意大利 实质: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3.但丁和达•芬奇

但丁:意大利的先驱,代表作《神曲》。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4.文艺复兴的扩展

15世纪后期,从意大利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16世纪达到高潮。

近代天文学成就: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

布鲁诺:发展了哥白尼学说,提出宇宙是无限的; 开普勒:证明了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呈椭圆形; 伽利略:制成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5.文艺复兴的影响

文艺复兴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冲破了封建教会的精神束缚,焕发了人们的创新精神,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在世界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新航路的开辟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 ①欧洲国家对东方财富的渴望 ②奥斯曼帝国阻碍东西方商路 2.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出示挂图《新航路的开辟》。教师指图讲:葡萄牙和西班牙是濒临大西洋的两个欧洲国家,他们无力加入欧洲大陆的争夺,特别希望获得海外的财富,最热衷于探寻新航路。当时人们具备了远洋航行的条件了吗?(学生看书答:地圆学说的流行、航海技术的发展)

(1)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乘三艘帆船,率88名水手,从西班牙启程,横渡茫茫无际的大西洋,经过69天的艰苦航行,终于到达古巴、海地,哥伦布误认为他所到达的地方就是印度,因此,称当地居民为“印地安人”(印度人),这个名称一直沿用下来。

(2)1497年~1498年,达•伽马率4艘帆船,160名水手从里斯本出发,沿迪亚士开辟的航路南行,绕过好望角,沿非洲东海岸前进,进入印度洋,到达非洲的莫桑比克,然后由阿拉伯人领航,顺利渡过印度洋,到达印度的卡里库特。(3)1519年,麦哲伦带领5艘船,262人组成的远航船队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沿南美洲海岸南下,绕过美洲南端的海峡(后人命名为“麦哲伦海峡”),进入另一片辽阔的海洋,因沿途风平浪静,航行很顺利,麦哲伦高兴地把这片海洋称为“太平洋”,麦哲伦的船队在太平洋上航行三个多月,很多船员因饥渴而死去。当船队到达菲律宾群岛时,与当地土著居民发生冲突,麦哲伦在冲突中被杀,其他船员逃出后继续航行。他们绕过好望角,直到1522年,才回到西班牙,这时只剩下一只船和十几个人了。这样,人类第一次实现了环球航行,从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3.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对孤立、分散的世界走向整体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小结巩固

引导学生依据板书理清教材知识线索,掌握本课重点内容.

教学反思: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整理出学习提纲或者知识要点,让学生在感知、思考和探索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和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能力,增进素养。本课看是容易,要学好还是很困难的。老师一定帮学生对难点和生产关系加以理解。

第9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革命战争

处死查理一世 光荣革命

《权利法案》的颁布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从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原因入手,培养学生初步认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的能力。

通过分析《权利法案》的内容,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议会与王反复斗争过程的归纳整理,使学生认识到与过去的所有革命不同,这次革命的领导者不是个人英雄而是议会机构,革命成果不是政权的更迭而是“民权高于王权”法则的确立,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与实事求是的原则看待历史。

结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掌握《权利法案》的内容,认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背景影响,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一切成果都是法律的形式得以体现和巩固的,培养学生法律至高无上的观念。

认识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进步。认识一种新制度的确立过程具有复杂性和曲折性,进步与反动的斗争始终影响着革命的进程,但进步的事业最终会取得胜利。

重点难点

重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难点:如何认识议会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工具:PPT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提问: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等等,强调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变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由此导入新课。新课教学

一、革命爆发

1.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提问: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指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有海外贸易的积极开展、殖民掠夺、圈地运动等,通过这些方式使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获得了必要的资金、原料和劳动力。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同时出现

了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2.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这是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国王与议会的矛盾实质上是封建专制王朝与资产阶级、新贵族的矛盾。3.革命经过

开始: 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 内战: 1642年开始

1645年纳西比战役击溃王军主力

1648年,议会军取得内战胜利

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 克伦威尔统治

二、《权利法案》 1.“光荣革命”(1688年)

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政变,推翻了詹姆士二世的统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2.《权利法案》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权利法案》确定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具有宪法性质,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的确立。

三、历史意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它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开辟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小结巩固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同封建主义的矛盾更加尖锐。英国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斗争和反复,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其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保证,同时这场革命也是一场具有世界影响的革命,它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教学反思:本课是属于三次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一课,也是初中教材中的重点,对于学生学习要求在能力提高要有培养,它牵扯到社会性质的改变。所以在引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生产关系的变革引发的社会的变革,这样学生在学习下两课时难道会小些。

第10课

美国独立战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美利坚民族的形成英国对殖民地经济发展的压制

来克星顿枪声

华盛顿

萨拉托加大捷

《独立宣言》 约克镇战役 1787年宪法

美国联邦政府的成立 过程与方法

充分运用《美国独立战争形势》图,并自己动手,按时间先后,自编“美国独立战争大事年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独立战争是民族解放战争运动,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它摧毁了英国的殖民枷锁。赢得了国家独立,为资本主义在美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同时也对欧美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重点难点 重点:《独立宣言》

1787年美国宪法

难点:美利坚民族形成对1787年美国宪法的评价

教学工具:PPT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提问:英国在17世纪殖民扩张的重点在哪里?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英国殖民扩张的重点在北美和亚洲。在北美,1607年英国建立了第一个殖民地弗吉尼亚。到1733年,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共建立了13个殖民地,由此导入新课。新课教学

一、来克星顿的枪声

1.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2.英国对北美的殖民统治和北美人民的反抗(让学生归纳: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即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3.来克星顿的枪声:独立战争开始(1775年4月)

二、华盛顿就任大陆军总司令 1.华盛顿就任大陆军总司令 2.华盛顿整编大陆军

三、《独立宣言》

时间:1776年7月4日

内容: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摆脱英国,成为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说明:《独立宣言》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进步的,它反映了殖民地人民摆脱民族压迫的要求,包含了资产阶级对民族独立、民主、自由的主张。

四、独立战争的胜利新 课

第一 网 1.初期失利和萨拉托加大捷

萨拉托加大捷是独立战争的转折点。2.约克镇战役:英军投降

3.美英和约:独立战争胜利结束(1783年)提问: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启发学生会分析战争初期英美双方力量对比,认识到美方处于不利地位,让学生理解美国独立战争是以弱胜强的战争。归纳总结:战争的正义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战;华盛顿的个人作用;法国、荷兰等国的国际支持等。4.独立战争的性质和影响

性质: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影响: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运动。

五、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届总统 1.1787年美国宪法

宪法规定美国由各州组成联邦制国家。2.华盛顿宣誓就任美国第一届总统 美国联邦政府成立 小结巩固

学生自行总结,老师给予补充。

教学反思:引导学生学习时,通过上课的学习,考察学生在理解生产关系的变革引发的社会的变革。同时还可以和上课的内容进行比较。得出两次革命的不同和共同点。增强学生的历史学习的比较能力。比较法是学好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

第11课

法国大革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和经过 《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及进步意义 拿破仑帝国的建立 拿破仑的对内政策和对外战争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后畅想天地关于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评价,掌握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学习方法。通过评价拿破仑,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讲述拿破仑在捍卫法国大革命成果中以战争起家,而又以相信强权、穷兵黩武最终走向失败,从而命断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引导学生认识拿破仑发动对外战争的双重性质: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

重点难点 重点:《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及意义,拿破仑帝国的统治

难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性质。

教学工具:PPT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美国独立战争的枪声刚停,仅仅隔了几年,欧洲大陆上的法国又响起了反抗封建统治的隆隆炮声。这就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是欧洲大国,也是当时的强国,同时还是欧洲最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那么,这场革命是怎样发生的?雅各宾派专政又是怎么一回事?拿破仑是如何崛起的?这些问题将是我们本课要学习研究的问题。请同学们先通读本课大字部分内容。

新课教学

一、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1.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

①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三级会议的召开成为了导火线 2.攻占巴士底狱

1789年7月,巴黎人民起义,攻占象征封建专制的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

二、《人权宣言》的颁布

1.主要内容:①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③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意义:否定了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思考:你如何看待《人权宣言》关于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规定?(提示:认为它是进步的,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提出合理的依据。)

三、拿破仑帝国

1.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1804年)2.拿破仑的对内政策和对外战争 内外政策:①颁布《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②采取措施,发展

资本主义工商业;多次发动对外战争。

提问:你如何看待拿破仑的对外战争?鼓励学生发表意见,然后教师再总结。总结:①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最初具有保卫法国大革命果实、反对封建复辟的进步性。这些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进一步摧毁了封建旧制度,巩固了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在客观上促进了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和农民的解放。②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也有侵略扩张的一面,而且它的侵略扩张性质到战争后期越来越明显。对被占领地区的奴役和掠夺,印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这也是导致帝国覆没的重要原因。③拿破仑的对外战争还具有争霸性质。思考:法兰西第一帝国为什么会迅速走向灭亡?(引导学生读图)3.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在国内,法国大革命推翻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在国际上,它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有力地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及格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小结巩固

本课讲述法国大革命,共分4个方面的内容:①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②《人权宣言》否定了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③拿破仑发动政变建立资产阶级军事独裁帝国,最终因奴役和掠夺占领区而导致帝国覆没。④法国大革命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教学反思:本课已经是早期三次资产阶级革命中的第三课了,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容易了,本课重在引导学生学习本课后的归纳和总结。

第12课

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英国工业革命从棉纺织部门开始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瓦特改良蒸汽机

汽船和火车机车问世

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寻找知识,逐步了解工业革命中各生产环节是怎样相互促进的,知道瓦特的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认识到工业革命的巨大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前提,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强大的工业国,从而使学生知道要发展生产力必须要有先进的社会制度,要建立强大的国家必须要有先进的生产力,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帮助学生将爱国情感和报国情感结合起来。重点难点

重点:瓦特改良蒸汽机及其作用

英国工业革命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引起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教学工具:PPT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世界古代史,你们能不能说出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出现的时间和地点?(学生答:14世纪工场手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的出现)(师:)手工工场阶段从14世纪就在欧洲开始了,持续了大约400多年,当历史发展到18世纪60年代时,促使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革命发生了。这次革命被恩格斯称为工业革命,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工业革命。新课教学

一、珍妮机的发明

工业革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最早产生于棉纺织工业部门。

1.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2.纺纱和织布的进步

珍妮纺纱机(板书):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是历史必然性所决定的,然而,必然性又总是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的。比如说,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是从飞梭引发的。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梭。飞梭使织布速度大大加快,棉纱顿时供不应求,这就引起了纺织工业各部门各环节的连锁反应。到了1765年,经过几年心血的研究,纺织工人詹姆士•哈格里夫斯。终于发明了手摇纺纱机。请同学们看课本插图《珍妮纺纱机》。珍妮纺纱机纺纱功效一下子提高了16~18倍,他用女儿珍妮的名字命名这台机器为“珍妮纺纱机”,它被认为是工业革命的第一台机器,工业革命以此为起点开始了。

水力纺纱机(板书):珍妮机虽然提高了纺纱速度,但纺出的纱并不理想。纺出的纱细而易断,为了克服这一弱点,有一个学徒出身的钟表匠阿克莱特克服困难,苦心钻研,在1869年发明了水力纺纱机,纺出的纱很结实,但是纺出的纱较粗。

水力织布机(板书):棉纺织业包括纺和织两个相关部门,纺纱环节的重大突破,把织布环节又抛到了后面,这就促使人们在这方面进行研究突破。有一个叫卡特莱特的钟表匠想,既然机器能用于纺纱,就一定也可以推广到织布。经过研究,他在18世纪80年代终于发明了水力织布机,提高织布效率40倍。

二、瓦特改进蒸汽机

1.瓦特制成改良的蒸汽机

思考:想一想,在使用蒸汽机以前,人类先后使用过哪些原动力来进行生产,改善生活?

2.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三、火车的发明

1.史蒂芬孙发明火车 2.“旅行者号”机车试车成功

蒸汽动力用于陆路交通的主要标志是火车的出现。请大家看课本的插图。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一台蒸汽机车,这台机车在前进时不断从烟囱里冒出火来,因此被称为“火车”。1830年,英国正式使用了火车。3.铁路交通飞速发展

哪位同学能简要叙述一下工业革命的过程中有哪些主要发明?从工业革命过程中的发明家身上,你们发现他们有些什么共同特点?(此处让学生进行二、三分钟发言、讨论,进行科技是生产力、要从小刻苦学习、努力掌握科学技术的思想教育。然后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小黑板或幻灯片《工业革命各部门的互相联系》,教师进行小结如下)英国工业革命中最具有重大意义的几项突破性发明之间是互相推动的。英国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推动了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新动力又推动了冶金、采矿等重工业部门采用新技术,工业的发展又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

四、工业革命的影响

1.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及工业革命的扩展

指出:1840年前后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这是英国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18世纪末,工业革命跨出了英国,向欧洲大陆和北美传播。后来,又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19世纪60—80年代,法、美、德、俄等国也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

2.工业革命对人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①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促进经济迅速发展,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

同学们请看英国棉花、生铁产量增长表,我们以英国棉加工和生铁产量为例,珍妮机发明的前一年即1764年,英国棉花加工量为380万镑,到1789年就增长至3240万镑;1740年英国生铁产量仅有l.7万吨,1800年增至25万吨。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也说明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

②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③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板书)

工业革命一方面促进了城市化进程,也引发了工业带来的交通、污染等问题;另一方面,一些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工业强国后,它们以世界为市场,密切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同时,对外掠夺和倾销造成了亚、非、拉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落后,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客观上传播了工业革命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冲击了这些地区的旧制度,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小结巩固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于18世纪首先发生在英国不是偶然的,1689年英国确立的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工业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教学反思: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点。本课也是整个初中历史教材的重点。中考的热点。考试中以三次科技革命的理解运用比较多。所以在本课的学习中一定要加强学习的能力培养。重在突破科技和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之间的联系。

第四篇:2015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新航路的开辟教案 岳麓版必修2

2015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新航路的开辟教案 岳麓版必修2 本课我的总体设计思想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史论结合,利用多媒体的直观优势,创设情境,设置问题,让学生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对教材进行整合的基础上,我将本课内容设计为三个部分:走进历史,亲身体验,重走航海路;追问历史,合作探究找原因;评说历史,辩证看待深远影响。

在新课导入上,我播放了《哥伦布传》中的奥斯卡金曲《SAILING》,并提出问题:面对生死未卜的艰难远行,是什么驱使航海家冒险?这样,通过美妙的音乐、流动的画面,再造历史情境,缩短了由于时空差距所造成的学生与史实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走近历史、感受历史的同时进一步激发起了探求史实的欲望。

第一部分:走进历史,亲身体验,重走航海路。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如果平铺直叙的讲述,未免过于枯燥。于是,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推选出四名代表,分别扮演四位导游来探寻四位航海家的足迹。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验历史,感悟历史,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增强了他们空间感觉。另外,为进行情感渗透,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帮助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我适时设计了思考问题:同学们,你们亲身体验了新航路开辟的过程,说说有怎样的感想?学生通过讨论并结合班级目标,进一步学习航海家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随后提出设问:在科技不是很发达的古代,在海上航行是很危险的事,为什么航海家们还要去冒险开辟新的航路呢?下面,让我们进一步追问历史,合作探究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自然过渡到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追问历史,合作探究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本课的重点。如何突破这一重点呢?我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结合以下四则材料总结归纳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材料一 :中世纪(约5世纪-约15世纪)的骑士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能够出产供他和他的家人吃、喝、穿的一切物品。

——房龙《人类的故事》 材料二: 15世纪末期的欧洲,社会分工不断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迅速增多,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货币的需要量大大增加。于是,西欧的国王、贵族和商人到处追求黄金白银,形成一股贵金属热。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日本国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其所属岛屿有金,金多无量„„秦海(中国南海)中“共有7459座岛„其中一切富源,或为黄金宝石,或为一切种类香料,多至不可思议。”

——《马可波罗行纪》

材料四:15世纪中叶以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亚欧传统商路的枢纽,土耳其的横征暴敛加之长期的战争使正常的商业秩序被破坏,从此东方运到欧洲的商品数量急剧减少,价格猛涨。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五:作为热爱神圣基督教并努力推动其发展的天主教徒,国王与王后决意派臣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前往印度各地,拜谒该地诸君王使其皈依吾神圣天主教。——《哥伦布航海日记》

这样,学生通过阅读材料,不仅提高了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又有助于养成论从史出的习惯。

关于新航路开辟具备的条件,我进行了情景设置:假如你是当时一位航海家,具备哪些条件你才会远航出海呢?学生结合常识及其书本,顺利总结出了应该准备的四个条件:造船技术、航海科技、地理知识、王室的主持。随后提出设问: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对人类历史影响深远。到底带来了哪些影响呢?下面我们评说历史,辩证看待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影响,自然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评说历史,辩证看待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影响。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我让五位学生以记者身份报道新航路开辟对欧、美、非、亚乃至世界的影响,最后进行了史料补充,通过师生合作,分析史料,从中得出结论。本环节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探究,不仅避免了教师照本宣科的枯燥,又让学生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了知识,培养了辩证地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在本课的最后,组织学生进行了课堂讨论:郑和下西洋与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远航有何差异?并以史为鉴引导学生思考:从东西方航海后果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这样,让学生在注意历史事件的横向联系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今天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必要性的认识。最后,通过本课朗朗上口的结束语,使同学们进一步深化对新航路开辟影响的认识。

第五篇: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知识必背提纲第一单元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知识必背提纲基础知识: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演变。选官制度的发展。监察制度。重点问题: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中央行政体制——三省六部制的演变 朝代 中枢权力体系 职能(作用)备注 秦

朝 丞相 最高行政长官 建立 西汉武帝 中朝 决策,与丞相制衡 巩固东汉 尚书台

取代三公的权力 魏晋南北朝 尚书省 中书省 门下省 权力分配未定型隋 内史省

中书省 门下省 同唐朝 完善唐 中书省 起草诏令 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

高办事效率,分割相权,加强皇权门下省 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

宋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____ ____ ____)宰相办公机构,行政权军权(发兵

权)财政,长官”计相” 加强,相权再分割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 元 中书省 下

设六部 发展明 废丞相,设内阁 丞相制度被废除 顶峰三省六部保留,无实权清

军机处跪奏笔录意义: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决策、审议、执行的分解,既明确了行政分工,又使三省互相牵制,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

影响。小结: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秦至前清):三公九卿制(秦朝)——

三省六部制(隋唐)——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宋朝)——中书一省制(元朝)

——废丞相、设内阁(明朝)——增设军机处(清朝)

二、选官制度——补充官僚

队伍朝代 制度 备注影响(作用)西周“世卿世禄”贵族世袭土地、人口、职务、待遇战国、秦、汉 军功爵制 商鞅变法汉武帝察举制、征辟制 察举

制:察廉、举孝。地方每年推荐人才。征辟指:策问当时重大政治经济问题,不定

期,政府向社会招聘。扩大官僚队伍任人唯亲,荐举人和被荐举人容易形成小团

体。东汉末年九品中正制前期标准家世资力和个人行能,后期看门代监察官员秦 御使大夫 监察百官汉御使府 御使大夫——监察和

弹劾百官刺史——监督郡国长官地方专职监察官员 谏议——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

进行监督 隋唐 门下省 谏议和封驳,可以对宰相决策提出异议,对皇帝的做法提出

不同的意见。宋 谏院 独立的谏官机构谏议机构取消明清中央 “科道” 督

察院——监察御史 分十三道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 六科给事中 监督六部业务,分监

察御史之权 地方按察使司省级机构设立,负责司法、监察意义:中国古代的监察、谏议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

和低效现象。但它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

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总结评价:

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以科举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维护官僚队伍

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这既是大一统中央集

权国家发展的需要,非此不足以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又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不断吸纳新生力量,保持统治基础的稳固。这两个方面正是汉唐以来政治制度基本特

点。秦代 :丞相制度汉代 : 中朝制皇帝皇帝御使大夫丞相

太尉中朝外朝(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决策)(执行)隋唐: 三省六部制北宋 :二府三司制皇帝皇帝中书省门下省尚

书省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起草)(执行)(封驳审

议)(宰相)(军权)(财权)明代:废丞相 设内阁清代:设立军机处皇帝皇帝中书省

(丞相)军机处(跪奏笔录)治保障。②消极: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不利于社会民主自由发

展,造成官僚机构膨胀,贪污腐败之风盛行;经济上严重扼杀了社会创造力,阻碍了

资本主义萌芽的初步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思想文化上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

成为阻碍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一、爱

琴文明概念:指分布在爱琴海诸岛及其周围地区的文明。代表:克里特文明:

(约公元前2000年-前1700年)君主制国家、王宫建筑、象形文字。迈

锡尼文明:(约公元前16世纪上半叶)君主制国家、王宫、卫城、王室墓陵、线 形

文字B。黑暗时代:约公元前1200年-前900年,共300年。克里特文明与迈锡

尼文明的异同点相同:都出现君主制;都出现了文字;建筑方面都有突出成就不

同:以米诺斯宫为代表的克里特文明没有城墙和防御工事;以迈锡尼、梯林斯和派留

斯为 代表的迈锡尼文明都把宫殿建于山丘顶部,环绕坚固的城墙,艺术作品多与军

事题材有关。

二、古希腊城邦

1、概念:约前8――前6世纪的一种国家形态,以

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若干村落。

2、城邦的特征:小国寡民、长期独立自主。

3、地理环境对希腊文化的影响商品经济的发展孕育着民主、平等、自由的思想。多山、地少、靠海——有必要殖民活动航海业和海军的发达———有能力影响:地域的扩大促进了希腊各地的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也使希腊人打开了眼界,从东 方吸收字母文字、建筑、雕刻、治金、铸币等先进文化成果,为创造自己的独

特文明奠定了牢固基础。

4、政体类型:君主制、僭主制、寡头制、贵族制、民主

制(最流行)。划分依据:各邦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的大小城邦实质:是公

民集体联合起来保护自身利益、压迫奴隶与外邦人的一种国家组织。第6课雅

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一、政体演变过程

1、君主制:终身制、世袭制。

2、贵族制:

任期制、选举制。是一种集体领导的制度,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3、民主制:确立过程:A 贵族制取代君主制为政体进一步向民主制方向准备了条件;

B 前594梭伦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内容P25略)。C 前509年克里斯提

尼改革,“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

二、特点: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体

现: 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

有参与 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

展开辩论。(为了保证辩论的效率和秩序,制订了辩论的章法)五百人议事会:公民

大会的附属机构,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并主持大会。休会期代使权 力,负责监督行

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实行最早的比例代表制。30岁以上的公民有资格当选)民众法庭:日常司法机关,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也由其终审。

众多规模不大的行政和军事机关。

三、雅典民主的意义与局限、

下载岳麓2018年新版八下《第二单元  向社会主义过渡》学习提纲(原创)word格式文档
下载岳麓2018年新版八下《第二单元 向社会主义过渡》学习提纲(原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