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物理 4.4牛顿第三定律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力学单位制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单位制,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2.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3.认识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自主探究
1.物理学的关系式确定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也确定了物理量
间的关系.2.只要选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就能够利用
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这些被选定的物理量叫做,它们的单位叫做
.由基本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和
一起组成了单位制.3.在国际单位制中,基本量共有七个,力学的基本量是、、,它们的基本单位是、、.热学的基本量是、,它们的基本单位是、.电学的基本量是,它的基本单位是
.光学的基本量是,它的基本单位是
.合作探究
一、单位制
问题探究:(1)什么叫做单位?(2)力、质量、长度、时间、速度、加速度的单位都有哪些?(3)72km/h与20m/s两个速度相比较,哪个大? 1.选来作为标准的同类量称之为单位,比如:1790年巴黎会议约定,通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全长的四千万分之一定义为
;1dm3的水在其密度最大时的温度(约为4℃)下的质量为
.2.位移常用的单位有
等;质量的单位有
等;时间单位有
等;速度单位有
等;加速度的单位有
等;力的单位有
.3.常见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km=
m;1cm=
m;1g=
kg;1t=
kg;1km/h=
m/s;1N=
kg·m/s2.二、国际单位制
提出问题:(1)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量一共有几个?名称分别是什么?符号分别怎么写?(2)在国际单位制中,这些物理量的单位名称和符号分别怎么写?(3)利用这些基本量和基本单位,写出其他物理量的导出单位.至少写出三个.【例题】一辆质量为2t的汽车以54km/h的速度行驶,关闭发动机,经15s停下来,求刹车过程的阻力是多大?刹车过程中汽车通过的位移是多大? 1.在计算过程中不必把各物理量的单位一一代入,只要在计算式末尾写出待求量的单位就可以了,这样可简化计算过程.2.可对计算结果的正、误进行检验.在物理计算中,如果所有已知量都用同一种单位制的单位来表示,计算结果也必定是用这种单位制中的单位来表示的.如果所求物理量的单位错误,那么结果一定错误.课堂检测
1.关于物理量的单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任何一个物理量和物理概念都具有相对应的唯一单位 B.物理公式中的物理量也可能没有单位,这样的量也没有数值 C.物理量之间单位关系的确定离不开描述各种规律的物理公式 D.物理量的单位均可以互相导出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国际单位制中,力学中的基本单位是米(m)、千克(kg)和秒(s)B.牛顿(N)是力学的基本单位,但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C.帕斯卡(Pa)、焦耳(J)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 D.长度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3.下列物理量的单位是导出单位()
A.力的单位N B.压强的单位Pa C.长度的单位m D.加速度的单位m/s2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质量不确定时,a一定正比于合外力F B.对于不同的合外力,a一定反比于m C.在公式F=ma中,F、m、a三个量可以取不同单位制中的单位
D.在公式F=ma中,当m和a分别用千克、米每二次方秒作单位时,F必须用牛顿作单位
5.在一道文字计算题中(由字母表达结果的计算题),一个同学解得x=(t1+t2),用单位制的方法检查,这个结果()A.可能是正确的 B.一定是错误的
C.如果用国际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
D.用国际单位制,结果错误,如果用其他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
6.一物体在2N的外力作用下,产生10cm/s2的加速度,求该物体的质量.下面有几种不同的求法,其中单位运用正确、简洁而又规范的是()A.m=kg=0.2kg B.m==20=20kg C.m==20kg D.m=kg=20kg 7.关于物理量或物理量的单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规定长度、质量、时间为三个基本物理量 B.为了纪念牛顿,人们把“牛顿”作为力学中的基本单位 C.1N/kg=1m/s2 D.“米”“千克”“牛顿”都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单位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国际单位制中,若采用cm、g、s作为基本单位,力的单位是N B.在国际单位制中,若力的单位是N,则是采用m、kg、s为基本单位 C.N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单位 D.N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导出单位
9.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当用F1=5N的水平拉力拉物体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1=1m/s2,当用F2=8N的水平力拉物体时,加速度为a2=2m/s2.求:(1)物体的质量;(2)物体所受的摩擦力.10.一辆质量为4×103kg的汽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某个时刻关闭发动机,经过20s滑行40m而停止下来,求汽车所受阻力为多大?
参考答案 自主探究 1.单位
2.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基本量 基本单位 导出单位 基本单位
3.长度 质量 时间 米 千克 秒 热力学温度 物质的量 开 摩尔 电流 安 发光强度 坎 合作探究
一、单位制 1.1m 1kg 2.cm、m、km g、kg、t s、min、h m/s、km/h m/s2、cm/s2 N、kg·m/s2 3.103 10-2 10-3 103 3.6 1 课堂检测
1.C 解析:任何物理量都有单位,但单位并不一定唯一,物理量单位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物理公式导出.2.AC 解析:力学中三个基本量为长度、质量、时间,其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米(m)、千克(kg)和秒(s),选项A正确;牛顿(N)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选项B错误;帕斯卡(Pa)和焦耳(J)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选项C正确;长度是物理量,不是单位,选项D错误.3.ABD 解析:力学单位中除了三个基本量——长度、质量、时间的单位外,其余的单位均为导出单位.4.D 解析:物体的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选项A、B错误;只有F、m、a三个量的单位都取国际单位制单位时,公式F=ma才成立,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5.B 解析:在x=(t1+t2)式中,等号左边的单位是长度单位,而等号右边单位推知是速度单位,所以结果一定是错误的,单位制选得不同,不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故选项A、C、D错误,选项B正确.6.D 解析:在进行数量运算的同时,也要把单位带进运算过程.带单位运算时,可以将数据均带上单位,且单位换算要准确.也可以把题中的已知量的单位都用国际单位制表示,计算的结果就用国际单位制表示,这样在统一已知量的单位以后,就不必一一写出各个量的单位,只在数字后面写出正确单位即可.在备选的四个选项中A、C错误,选项B解题过程正确,但不简洁,只有选项D运算正确,且简洁而又规范.7.ACD 解析:力学中的三个基本量是长度、质量和时间,选项A正确;“牛顿”的定义指的是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的加速度所需要的力,即1N=1kg·m/s2,故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米”“千克”“牛顿”都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单位,选项D正确.8.BD 解析:当采用m、kg、s为基本单位时,力的单位才是N,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N是导出单位,而非基本单位,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9.解析:设物体的质量为m,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Ff.当用F1的水平拉力拉物体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1-Ff=ma1.当用F2的水平拉力拉物体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2-Ff=ma2.联立解得Ff=2N,m=3kg.答案:(1)3kg(2)2N 10.解析:根据题意可判断汽车在关闭发动机后在阻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出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阻力F.选汽车为研究对象,则根据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可得: 0=v0-at 根据位移公式得x=v0t-at2 由以上两式解得a= 这时只要正确确定已知量的单位(要统一),可不把各量单位代入,则 a=m/s2=0.2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汽车所受阻力 F=ma=4×103×0.2N=800N.答案:800N
第二篇:高中物理必修1教案:牛顿第三定律
黎晋良设计
4.5牛顿
黎晋良设计
(B)轮船的螺旋桨旋转时向后推水,水同时给螺旋桨一个反作用力推船前进
(C)质量较大的物体A静止在质量较小的物体B上时,A对B的作用力大于B对A的作用力
(D)发射火箭时,火箭向下喷出气体,喷出的气体同时给火箭一个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向上运动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同一性质的力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效果可以相互抵消(C)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性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D)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出现,同时消失
5、跳高运动员能从地上跳起,这是由于在起跳瞬间
()..(A)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等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B)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C)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
(D)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和运动员给地面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6、人站在电梯上。人与电梯之间相互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是人对电梯的_____力和电梯对人的______力;电梯静止时,这两个力大小_____,方向_____;电梯匀速下降时,这两个力大小_____,方向_____;电梯匀速上升时,这两个力大小_____;方向_____。
课后作业
1、一物体静止的放在水平台式弹簧秤上,物体对台秤的压力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同时还等于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压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压力和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压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压力和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E)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F)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机车A拉着一节车厢B水平向右行驶。用FAB和FBA分别表示A对B和B对A的作用力。已知B行驶时受到的阻力f=2.0×103N。请回答以下问题。
⑴当A拉B匀速行驶时,FAB=
N,FBA=
N。FAB和FBA方向。
⑵当A拉B以0.3m/s2加速度运动时,已知车厢B的质量是4.0t,FAB=
N,FBA=
N。FAB和FBA方向。
3、下列的各对力中,是相互作用力的是
()
黎晋良设计
(A)悬绳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的重力(B)电灯拉悬绳的力和悬绳拉电灯的力(C)悬绳拉天花板的力和电灯拉悬绳的力(D)悬绳拉天花板的力和电灯的重力
4、用绳悬挂一重物,当重物处于平衡状态时,重物所受重力的平衡力是____________,重力的反作用力是________ _______。
5、下列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B.只有物体静止时,才存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只有物体接触时,物体间才存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性质的力
6、在天花板上悬挂一个重力G的吊扇,当吊扇静止时,悬杆对吊扇的拉力为T,当吊扇转动时悬杆对吊扇拉力为T′,则G、T与T′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如何? 答:T′
T
G
7、甲、乙两人各用20N的力分别向两边拉测力计,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N。)
提高题
8、甲、乙两人分别站在两个相同的船上,甲质量较大,船漂浮在平静的水面上,初速度为零,他们各自握住绳的一端用力拉对方,两人都相对自己的船静止,不计水对船的阻力,则
()
(A)甲先到中间
(B)乙先到中间
(C)同时到中间
(D)无法确定
9、如图所示,一个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内有一固定的竖直杆,在杆上套有一个环,箱和杆的质量为M,环的质量为m。当环沿着杆加速下滑时(环的加速度小于g),箱对地面的压力
()
(A)等于Mg
(B)等于(M+m)g(C)大于(M+m)g
(D)小于(M+m)g
m a M
黎晋良设计
10、如图所示,在台秤上放半杯水,用细线栓一体积小于水的金属块慢慢浸入水中(水不溢出)。则台秤的示数将
()(A)一直保持不变
(B)先减小后保持不变
(C)先增大后保持不变
(D)一直增大
第三篇:11《师说》学案(新人教 必修第三册)
11《师说》学案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
1.扎实掌握文中重点实、虚词的用法,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翻译并默写重点句子。
2.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3.理解课文尊师重道的深刻内涵,感悟作者抨击时弊、坚持真理的精神。4.朗读并背诵这篇文章。【学习重点】
1.扎实掌握文中重点实、虚词的用法,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翻译并默写重点句子。2.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学习难点】
3.理解课文尊师重道的深刻内涵,感悟作者抨击时弊、坚持真理的精神。
4.朗读并背诵这篇文章。【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作家作品
(1)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2)韩愈的文章
韩愈的论说文从内容上可分为两类,一类重在宣扬道统和儒家思想,如《原道》、《原性》、《原人》等;另一类重在反映现实,揭露矛盾,作不平之鸣,而且不少篇章还有一种反流俗、反传统的力量,并在行文中夹杂着强烈的感情倾向,因而值得重视。在这类论说文中,《师说》最有代表性。
韩愈是一位善辩之士,而善辩又主要来源于他的胆壮气盛,二者结合在一起,遂使得他的议论文字往往惊世骇俗,极具震慑人的气势。反映时代精神、抒发愤慨不平、对社会现实深刻批判的佳作,大气磅礴、笔力雄健、排宕顿挫、感情激烈是其共同特点。
有为而发,不平则鸣,本无意于塑造形象,而其自我形象在波涛翻卷的情感激流和气势夺人的滔滔雄辩中得以自然展现,这是韩愈论说文的一大特点。(3)梁衡对韩愈的评价
人生的逆境大约可分四种。一曰生活之苦,饥寒交迫;二曰心境之苦,怀才不遇;三曰事业受阻,功败垂成;四曰存亡之危,身处绝境。处逆境之心也分四种,一是心灰意冷,逆来顺受;二是怨天尤人,牢骚满腹;三是见心明志,直言疾呼;四是泰然处之,尽力有为。韩愈是处在第二、第三种逆境,而选择了后两种心态,既见心明志,著文倡道,又脚踏实地,2
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刚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6.“嗟乎”一词表示的语气是()
A.感慨 B.叹息 C.悲哀 D.愤慨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8.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词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中的“耻”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B.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C.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D.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9.在下列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李氏子蟠„„不拘于时 D.古之人不余欺也
10.“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A.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 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B.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 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C.对那些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 师,我是无所谓的。
D.那些教孩子的老师,交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 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11.对这段文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该段句式变化多,整句和散句相结合,奇偶互见;字里行间饱含感情,读来感心动耳。B.作者连用三个对比,尖锐地批判了“今之众人”“土大夫”“君子”耻于从师的不良 风气。
C.三个对比,结语语气一句比一句重,第一个对比的结语是疑问语气,第二个对比的 结语是肯定、责备的语气,第三个对比的结语是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表达的感情更强烈。D.这一段批判反面现象的目的仅在阐明从师学习的重要性。(2)
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尝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
第四篇: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4.4力学单位制
§4.4力学单位制
一、教材分析
在初中阶段,物理量单位的学习是学生较为困惑的问题之一。前面关于1N的规定给学生的印象总好像是有些随意。尤其是牛顿、帕斯卡、安培、伏特、焦耳、瓦特等单位的规定。使得学生感动物理太复杂。事实上,只有把单位制放在整个物理学框架中加以认识,并且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经历了充分的学习过程后才能体会物理量单位的命名和使用规则。体会到其中对一些单位进行规定的合理性和方便特征。
物理学单位中,有很少几个基本物理量,它们的单位就是基本单位。在进行了这种选定之后,其它物理量的单位就是根据它的定义式,有所选择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共同确定的。
国际单位制的建立和使用,不仅方便了国际间的交流,也逐渐成为科学研究中计算和运用的一种规范约束。中学生应该注意学习,逐步习惯,在记录、表达和计算中规范使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单位制,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2.认识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认识到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2.使学生了解单位制的基本思想.
3.培养学生在计算中采用国际单位,从而使运算过程的书写简化. 4.通过学过的物理量了解单位的重要性,知道单位换算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理解建立单位制的重要性,了解单位制的基本思想.
2.了解度量衡的统一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3.让学生了解单位制与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和科技的关系.
4.通过一些单位的规定方式,了解单位统一的重要性,并能运用单位制对计算过程或结果进行检验.
三、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 1.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 2.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3.单位制.
难点:
统一单位后,计算过程的正确书写.
四、学情分析
在初中阶段,物理量单位的学习是学生较为困惑的问题之一。上一节关于1N的规定使
学生感到困惑。通过单位制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单位制、单位统一的重要性。
五、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通过预习知道什么是单位制,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单位换算的方法。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知道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展示张飞和姚明的图片
师:大家都认识这两个人吧.
生:认识,一个是张飞,一个是姚明.
师:那么大家知道他们的身高是多少呢? 生:《三国演义)上说张飞身高9尺.
师:按照现在的计算方法,张飞的身高应该是多少? 生:三尺是1 m,张飞的身高应该是3m.
师:姚明在当代应该是身高很高的人了,他的身高是多少?
生:2.26m.看起来张飞要比姚明高很多,打篮球一定挺厉害.
师:并不是张飞比姚明高,而是古代的尺和现代的尺不一样.在我国有“伸掌为尺”的说法,我国三国时期(公元3世纪初)王肃编的《孔子家语》一书中记载有:“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两臂伸开长八尺,就是一寻;从秦朝(约公元前221年)至清末(约公元1911年)的2 000多年间,我国的“尺”竟由1尺相当于0.230 9m到0.355 8m的变化,其差别相当悬殊.
师:大家如果经常看NBA介绍时会发现姚明的身高并不是说成2.26m,而是怎样介绍的呢?
生:我记得好像是几英尺几英寸,具体数值记不清了.
师:1英尺等于0.304 8m,1英寸为2.54 cm.大家如果不记得的话可以重新计算一下,也可以计算一下自己的身高是多少.大家知道尺和英尺是怎样来得吗? 生:不知道. 多媒体介绍
.
在古代,人们常用身体的某些器官或部位的尺度作为计量单位.在遥远的古埃及时代,人们用中指来衡量人体的身长,认为健美的人身长应该是中指长度的19倍.各个国家,地区以及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各自的计量单位.仅以长度为例,欧洲曾以手掌的宽度或长度作为长度的计量单位,称为掌尺.在英国,1掌尺相当于7.62 cm而在荷兰,1掌尺却相当于10cm.英尺是8世纪英王的脚长,1英尺等于0.304 8 m.10世纪时英王埃德加把自
己大拇指关节间的距离定为1英寸.1英寸为2.54cm.这位君王又别出心裁,想出了“码”这样
一个长度单位.他把从启己的鼻尖到伸开手臂中指末端的距离——91 cm,定为1码.到了1101年,亨利一世在法律上认定了这一度量单位,此后,“码”便成为英国的主要长度单位,一直沿用了1 000多年.在我国亦有“伸掌为尺”的说法.我国三国时期(公元3世纪初)王肃编的《孔子家语》一书中记载有:“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两臂伸开长八尼,就是一寻;从秦朝(约公元前221年)至清末(约公元1911年)的2 000多年间,我国的“尺”竟由1尺相当于0.230 9 m到0.355 8m的变化,其差别相当悬殊.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讨论与交流] 单位的不统一会造成什么样的困难?
(自学总结)(投影问题)1.什么是基本量,什么是基本单位?力学中的基本单位都有哪些,分别对应什么物理量? 2.什么是导出单位?你学过的物理量中哪些是导出单位?借助物理公式来推导. 3.什么是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共有几个?它们分别是什么?对应什么物理量? 注: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巡回指导学生自己总结,并帮助水平较差的同学进行总结.这个过程大约持续10min左右.然后让学生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并巩固补充学生掌握的知识.
师:请同学们回答刚才这几个问题.1.什么是基本量,什么是基本单位?力学中的基本单位都有哪些,分别对应什么物理量? 生1:选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就能够利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这些被选定的物理量叫做基本量,它们的单位叫做基本单位.
生2:力学中的基本量有长度、质量和时间.它们的单位分别是米、千克和秒. 师:2.什么是导出单位?你学过的物理量中哪些是导出单位?借助物理公式来推导.
生1:由基本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
生2:我们学过的导出单位很多,比如加速度的单位m/s2,它可以根据公式a=△v/t来进行推导.密度的单位是kg/m3,可以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p=m/v进行推导.
师:我们学过的力的单位牛顿是不是基本单位呢? 生:不是,牛顿也是一个导出单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可得力的单位应该与质量的单位和加速度的单位有关.1 N=1 kg·m/s2.
师:第三个问题:什么是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共有几个?它们分别是什么?对应什么物理量?大家设计一个表格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国际计量委员会在1960年在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制订了一种国际通用的、包括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叫做国际单位制.简称SI.
物理量的名称
单位名称
长度
质量
时间
单位符号
米
m
千克(公斤)
kg
秒
s
电流
安(培)
A
热力学温度
开(尔文)
K
物质的量
摩(尔)
mol
发光强度
坎(德拉)
cd(例)一个原来静止的物体,质量是7kg,在14N的恒力作用下,5s末的速度是多大?5s内通过的位移是多少?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什么是单位制,知道了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以及统一单位后,解题过程的正确书写方法.
【当堂检测】1.一个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质量是20kg,在两个大小都是50N且互成120°角的水平外力作用下,3 s末物体的速度是多大?3 s内物体的位移是多少? 2.现有下列物理量或单位,按下面的要求选择填空:
A.密度
B.米/秒
巴牛顿
D.加速度
巳质量
F.秒
G.厘米
H.长度
I.时间
J.千克
(1)属于物理量的是——(填前面的字母).
(2)在国际单位制中,作为基本单位的物理量有
.
(3)在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是——,属于导出单位的是——·
答案:(1)ADEHI(2)EHI(3)FJ BC
解析:要分清物理量和物理单位、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
说明:本题容易把物理量和单位制混淆.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板书设计
九、板书设计
力学单位制
(1)选定的几个物理量的基本单位(2)力学中的基本单位:单位制(1)由基本单位和物理公导出单位(2)在计算时,一般用国计算中不必一一写出各单位长度;质量;时间式推导出来的物理量的际单位制,量的单位单位
第五篇:高中物理 4.4《力学单位制》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必修一§4.4力学单位制(教案)
一、教材分析
在初中阶段,物理量单位的学习是学生较为困惑的问题之一。前面关于1N的规定给学生的印象总好像是有些随意。尤其是牛顿、帕斯卡、安培、伏特、焦耳、瓦特等单位的规定。使得学生感动物理太复杂。事实上,只有把单位制放在整个物理学框架中加以认识,并且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经历了充分的学习过程后才能体会物理量单位的命名和使用规则。体会到其中对一些单位进行规定的合理性和方便特征。
物理学单位中,有很少几个基本物理量,它们的单位就是基本单位。在进行了这种选定之后,其它物理量的单位就是根据它的定义式,有所选择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共同确定的。
国际单位制的建立和使用,不仅方便了国际间的交流,也逐渐成为科学研究中计算和运用的一种规范约束。中学生应该注意学习,逐步习惯,在记录、表达和计算中规范使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单位制,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2.认识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认识到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2.使学生了解单位制的基本思想.
3.培养学生在计算中采用国际单位,从而使运算过程的书写简化. 4.通过学过的物理量了解单位的重要性,知道单位换算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理解建立单位制的重要性,了解单位制的基本思想.
2.了解度量衡的统一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3.让学生了解单位制与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和科技的关系.
4.通过一些单位的规定方式,了解单位统一的重要性,并能运用单位制对计算过程或结果进行检验.
三、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 1.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 2.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3.单位制.
难点:
统一单位后,计算过程的正确书写.
四、学情分析
在初中阶段,物理量单位的学习是学生较为困惑的问题之一。上一节关于1N的规定使
用心
爱心
专心
学生感到困惑。通过单位制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单位制、单位统一的重要性。
五、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通过预习知道什么是单位制,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单位换算的方法。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知道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展示张飞和姚明的图片
师:大家都认识这两个人吧.
生:认识,一个是张飞,一个是姚明.
师:那么大家知道他们的身高是多少呢? 生:《三国演义)上说张飞身高9尺.
师:按照现在的计算方法,张飞的身高应该是多少? 生:三尺是1 m,张飞的身高应该是3m.
师:姚明在当代应该是身高很高的人了,他的身高是多少? 生:2.26m.看起来张飞要比姚明高很多,打篮球一定挺厉害.
师:并不是张飞比姚明高,而是古代的尺和现代的尺不一样.在我国有“伸掌为尺”的说法,我国三国时期(公元3世纪初)王肃编的《孔子家语》一书中记载有:“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两臂伸开长八尺,就是一寻;从秦朝(约公元前221年)至清末(约公元1911年)的2 000多年间,我国的“尺”竟由1尺相当于0.230 9m到0.355 8m的变化,其差别相当悬殊.
师:大家如果经常看NBA介绍时会发现姚明的身高并不是说成2.26m,而是怎样介绍的呢? 生:我记得好像是几英尺几英寸,具体数值记不清了.
师:1英尺等于0.304 8m,1英寸为2.54 cm.大家如果不记得的话可以重新计算一下,也可以计算一下自己的身高是多少.大家知道尺和英尺是怎样来得吗? 生:不知道. 多媒体介绍 .
在古代,人们常用身体的某些器官或部位的尺度作为计量单位.在遥远的古埃及时代,人们用中指来衡量人体的身长,认为健美的人身长应该是中指长度的19倍.各个国家,地区以及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各自的计量单位.仅以长度为例,欧洲曾以手掌的宽度或长度作为长度的计量单位,称为掌尺.在英国,1掌尺相当于7.62 cm而在荷兰,1掌尺却相当于10cm.英尺是8世纪英王的脚长,1英尺等于0.304 8 m.10世纪时英王埃德加把自
用心
爱心
专心
己大拇指关节间的距离定为1英寸.1英寸为2.54cm.这位君王又别出心裁,想出了“码”这样
一个长度单位.他把从启己的鼻尖到伸开手臂中指末端的距离——91 cm,定为1码.到了1101年,亨利一世在法律上认定了这一度量单位,此后,“码”便成为英国的主要长度单位,一直沿用了1 000多年.在我国亦有“伸掌为尺”的说法.我国三国时期(公元3世纪初)王肃编的《孔子家语》一书中记载有:“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两臂伸开长八尼,就是一寻;从秦朝(约公元前221年)至清末(约公元1911年)的2 000多年间,我国的“尺”竟由1尺相当于0.230 9 m到0.355 8m的变化,其差别相当悬殊.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讨论与交流] 单位的不统一会造成什么样的困难?
(自学总结)(投影问题)1.什么是基本量,什么是基本单位?力学中的基本单位都有哪些,分别对应什么物理量? 2.什么是导出单位?你学过的物理量中哪些是导出单位?借助物理公式来推导. 3.什么是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共有几个?它们分别是什么?对应什么物理量? 注: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巡回指导学生自己总结,并帮助水平较差的同学进行总结.这个过程大约持续10min左右.然后让学生回答所提出的问题并巩固补充学生掌握的知识.
师:请同学们回答刚才这几个问题.1.什么是基本量,什么是基本单位?力学中的基本单位都有哪些,分别对应什么物理量? 生1:选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就能够利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这些被选定的物理量叫做基本量,它们的单位叫做基本单位.
生2:力学中的基本量有长度、质量和时间.它们的单位分别是米、千克和秒. 师:2.什么是导出单位?你学过的物理量中哪些是导出单位?借助物理公式来推导.
生1:由基本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
生2:我们学过的导出单位很多,比如加速度的单位m/s2,它可以根据公式a=△v/t来进行推导.密度的单位是kg/m3,可以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p=m/v进行推导.
师:我们学过的力的单位牛顿是不是基本单位呢? 生:不是,牛顿也是一个导出单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可得力的单位应该与质量的单位和加速度的单位有关.1 N=1 kg·m/s2.
师:第三个问题:什么是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共有几个?它们分别是什么?对应什么物理量?大家设计一个表格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国际计量委员会在1960年在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制订了一种国际通用的、包括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叫做国际单位制.简称SI.
物理量的名称
单位名称
长度
质量
时间
单位符号
米 m 千克(公斤)kg 秒 s
用心
爱心
专心
电流
安(培)A 热力学温度
开(尔文)K 物质的量
摩(尔)mol 发光强度
坎(德拉)cd(例)一个原来静止的物体,质量是7kg,在14N的恒力作用下,5s末的速度是多大?5s内通过的位移是多少?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什么是单位制,知道了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以及统一单位后,解题过程的正确书写方法.
【当堂检测】1.一个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质量是20kg,在两个大小都是50N且互成120°角的水平外力作用下,3 s末物体的速度是多大?3 s内物体的位移是多少? 2.现有下列物理量或单位,按下面的要求选择填空:
A.密度 B.米/秒 巴牛顿 D.加速度 巳质量 F.秒 G.厘米 H.长度 I.时间 J.千克
(1)属于物理量的是——(填前面的字母).
(2)在国际单位制中,作为基本单位的物理量有 .
(3)在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是——,属于导出单位的是——·
答案:(1)ADEHI(2)EHI(3)FJ BC 解析:要分清物理量和物理单位、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
说明:本题容易把物理量和单位制混淆.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板书设计
九、板书设计
力学单位制
(1)选定的几个物理量的基本单位(2)力学中的基本单位:单位制(1)由基本单位和物理公导出单位(2)在计算时,一般用国计算中不必一一写出各单位长度;质量;时间式推导出来的物理量的际单位制,量的单位单位
十、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本节课的什么叫基本物理量、物理量的单位、导出单位、单位制以及单位制和单位统一的重要性的理解是课本上重要内容。
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会继续研究本节课,争取设计的更科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
用心
爱心
专心
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共同完善,共同进步!
用心
爱心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