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历史课改中自主探究教学的技巧与方法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技巧与方法
正宁三中 宫雪峰
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可见,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大力推动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应该把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有效地探究,让学生亲历自主探究的成功之旅,体会探究之乐,获取成功之喜。现结合高一历史教学,谈谈个人对开展学生自主探究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巧妙进行课程编排,引导学生掌握初高中知识衔接的方法。
由于历史学科中考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许多学生在高一阶段根本就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而高中课程又要求按专题进行学习,特别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特定的历史问题(或专题、课题),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获取材料,以类似科研的方式主动获取历史知识,解决特定历史问题。同时,由于教学时间较为紧张,要想专门抽出一块时间进行初中知识的复习显然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课程编排上,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将初高中的知识衔接起来。具体方法:
一是抓住典型,随机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章制度等,引导学生查找出初高中历史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关系,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领会知识内涵、建立知识链接。这样一来,学生对所学知识既容易消化、吸收,又可在此基础上拓展教材的内容;历史课程教学中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也不再只是死记硬背的内容,而是为学生获得某方面知识提供的必要的学习资料。
二是开展活动,鼓励交流。要善于发挥和调动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与交流欲望,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和整理各类历史资料,然后组织开展“知识寻宝”与“知识探究”等活动,或是开展历史知识竞赛、编写手抄报、出黑板报、讲解历史故事等,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找出初高中知识中有相互关联的历史典故、战争故事、人物关系等,并鼓励学生进行相互交流,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探究学习的成功与乐趣。
如人民版第五专题“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的内容处理上,可以让学生结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华东师大版)第16课“走向新世纪的对外关系”的内容,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概括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所取得外交方面的成就,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交流,然后再结合高中的知识使本节知识进一步得到升华。这样既能充分肯定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成果,又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初高中的知识得到很好的衔接。
二、学会创设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热情。
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偏重于将教学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变成“只听不说”的哑巴,其创造性和个性受到压抑与扼制。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还要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将所学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与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大胆发问。这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方法:
一是善于设疑。“学贵知疑,教贵设疑”,“问题”是发现的钥匙,是探究的动力。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教育特强的学科,它所涉及的知识和内容包罗万象,具有广泛性、综合性的特点和功能。它既涉及到人类社会古往今来的各个时期,又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这无疑为历史教师开展探究性教学指导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历史教师应抓住这些有利条件,提出或精心设计一些难易适度,并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的问题进行启发诱导,便于让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把握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思维,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认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激发兴趣。当学生有兴趣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的状态时,他们学得最好。所以我在人民版教材第一专题关于秦汉官僚机构中秦朝的“朝议制度”做了一次教学尝试,让学生在课堂上组织一次“朝议”。学生反映十分踊跃。有人争当秦始皇,有人争当李斯,还有人争当王绾及其他大臣,争着对秦朝实行分封制与郡县制与否进行辩论,这种活动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让学生多方查阅材料,加深对秦朝政治制度的理解,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
提高学习能力。
三是贴近生活。如在人民版第二专题“伟大的抗日战争”这一内容中,我设计了“1937年当抗日的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时,王浩作为一名在北京大学就读的爱国学生,他将如何重新面对他的人生?在长达八年的抗战中,他如何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答案五花八门,我在课堂上加以引导,不仅让学生应用知识,独立思考,加深对抗日战争历史有关内容的理解,而且对学生进行一场“润物细无声”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依靠自我不断求新探索的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它不仅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大胆探索,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深入思考,各抒己见,探新求异,达成共识,获得成功喜悦,增强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他们的认识、判断、推理、概括等综合能力,使抽象的知识更加具体化、形象化。这样的教学指导,不仅使学生能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出事物间内在的联系和本质属性及发展过程,具有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正确方法,而且拓展了思路,达到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目的。
四、着眼长期能力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历史教学整合的模式,有助于改变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但是,在以往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很多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老师交给的课题,而且学生之间对工作的分配互相推诿,有的甚至由老师动手制作,致使研究性学习流于形式。所以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研究性学习的同时,教师也要深入到学生当中,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探究活动,并在必要时帮助学生排除一些探究的障碍,以便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调动学生探寻未知事物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在我所教的高一(1)班,学生申报研究性课题《初高中的历史学习衔接》,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具体分工,所有同学都开动脑筋,努力为小组的研究活动 3
做出贡献;老师则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出肯定和表扬,不断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在不断的探究学习中,获得丰富的历史体验,并且尝试到成功的快乐,提高了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如他们设计出一张关于学生对初高中历史学习的问卷调查,重点针对中考的开卷考形式、对初中知识的整体把握、是否适应高中专题性的学习等问题,在全班同学中进行调查,非常具有代表性。
总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和教学活动是时代的需求,是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作为历史教师,必须顺应时代要求,大胆创新,与时俱进,从思想上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思路,并始终把它贯穿到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到教学的每一环节上,以利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其自主创新实践的能力。
第二篇:高中历史课改中自主探究教学的技巧与方法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技巧与方法
正宁三中宫雪峰
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可见,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大力推动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应该把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有效地探究,让学生亲历自主探究的成功之旅,体会探究之乐,获取成功之喜。现结合高一历史教学,谈谈个人对开展学生自主探究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巧妙进行课程编排,引导学生掌握初高中知识衔接的方法。
由于历史学科中考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许多学生在高一阶段根本就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而高中课程又要求按专题进行学习,特别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特定的历史问题(或专题、课题),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获取材料,以类似科研的方式主动获取历史知识,解决特定历史问题。同时,由于教学时间较为紧张,要想专门抽出一块时间进行初中知识的复习显然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课程编排上,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将初高中的知识衔接起来。具体方法:
一是抓住典型,随机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章制度等,引导学生查找出初高中历史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关系,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领会知识内涵、建立知识链接。这样一来,学生对所学知识既容易消化、吸收,又可在此基础上拓展教材的内容;历史课程教学中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也不再只是死记硬背的内容,而是为学生获得某方面知识提供的必要的学习资料。二是开展活动,鼓励交流。要善于发挥和调动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与交流欲望,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和整理各类历史资料,然后组织开展“知识寻宝”与“知识探究”等活动,或是开展历史知识竞赛、编写手抄报、出黑板报、讲解历史故事等,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找出初高中知识中有相互关联的历史典故、战争故事、人物关系等,并鼓励学生进行相互交流,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探究学习的成功与乐趣。1
如人民版第五专题“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的内容处理上,可以让学生结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华东师大版)第16课“走向新世纪的对外关系”的内容,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概括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所取得外交方面的成就,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交流,然后再结合高中的知识使本节知识进一步得到升华。这样既能充分肯定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成果,又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初高中的知识得到很好的衔接。
二、学会创设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热情。
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偏重于将教学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变成“只听不说”的哑巴,其创造性和个性受到压抑与扼制。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还要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将所学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与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大胆发问。这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方法:
一是善于设疑。“学贵知疑,教贵设疑”,“问题”是发现的钥匙,是探究的动力。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教育特强的学科,它所涉及的知识和内容包罗万象,具有广泛性、综合性的特点和功能。它既涉及到人类社会古往今来的各个时期,又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这无疑为历史教师开展探究性教学指导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历史教师应抓住这些有利条件,提出或精心设计一些难易适度,并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的问题进行启发诱导,便于让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把握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思维,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认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激发兴趣。当学生有兴趣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的状态时,他们学得最好。所以我在人民版教材第一专题关于秦汉官僚机构中秦朝的“朝议制度”做了一次教学尝试,让学生在课堂上组织一次“朝议”。学生反映十分踊跃。有人争当秦始皇,有人争当李斯,还有人争当王绾及其他大臣,争着对秦朝实行分封制与郡县制与否进行辩论,这种活动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让学生多方查阅材料,加深对秦朝政治制度的理解,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能力。
三是贴近生活。如在人民版第二专题“伟大的抗日战争”这一内容中,我设计了“1937年当抗日的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时,王浩作为一名在北京大学就读的爱国学生,他将如何重新面对他的人生?在长达八年的抗战中,他如何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答案五花八门,我在课堂上加以引导,不仅让学生应用知识,独立思考,加深对抗日战争历史有关内容的理解,而且对学生进行一场“润物细无声”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依靠自我不断求新探索的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它不仅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大胆探索,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深入思考,各抒己见,探新求异,达成共识,获得成功喜悦,增强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他们的认识、判断、推理、概括等综合能力,使抽象的知识更加具体化、形象化。这样的教学指导,不仅使学生能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出事物间内在的联系和本质属性及发展过程,具有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正确方法,而且拓展了思路,达到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目的。
四、着眼长期能力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
力”。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历史教学整合的模式,有助于改变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但是,在以往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很多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老师交给的课题,而且学生之间对工作的分配互相推诿,有的甚至由老师动手制作,致使研究性学习流于形式。所以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研究性学习的同时,教师也要深入到学生当中,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探究活动,并在必要时帮助学生排除一些探究的障碍,以便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调动学生探寻未知事物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在我所教的高一(1)班,学生申报研究性课题《初高中的历史学习衔接》,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具体分工,所有同学都开动脑筋,努力为小组的研究活动
做出贡献;老师则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出肯定和表扬,不断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在不断的探究学习中,获得丰富的历史体验,并且尝试到成功的快乐,提高了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如他们设计出一张关于学生对初高中历史学习的问卷调查,重点针对中考的开卷考形式、对初中知识的整体把握、是否适应高中专题性的学习等问题,在全班同学中进行调查,非常具有代表性。
总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和教学活动是时代的需求,是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作为历史教师,必须顺应时代要求,大胆创新,与时俱进,从思想上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思路,并始终把它贯穿到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到教学的每一环节上,以利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其自主创新实践的能力。
第三篇:高中历史课改中自主探究教学的技巧与方法
浅谈高中历史课改中自主探究教学的技巧与方法
【摘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课改培养自主探究技巧与方法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大力推动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应该把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有效地探究,让学生亲历自主探究的成功之旅,体会探究之乐,获取成功之喜。现结合高一历史教学,谈谈个人对开展学生自主探究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巧妙进行课程编排,引导学生掌握初高中知识衔接的方法
由于历史学科中考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许多学生在高一阶段根本就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而高中课程又要求按专题进行学习,特别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特定的历史问题(或专题、课题),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获取材料,以类似科研的方式主动获取历史知识,解决特定历史问题。同时,由于教学时间较为紧张,要想专门抽出一块时间进行初中知识的复习显然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课程编排上,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将初高中的知识衔接起来。具体方法:
一是抓住典型,随机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章制度等,引导学生查找出初高中历史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关系,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领会知识内涵、建立知识链接。这样一来,学生对所学知识既容易消化、吸收,又可在此基础上拓展教材的内容;历史课程教学中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也不再只是死记硬背的内容,而是为学生获得某方面知识提供的必要的学习资料。
二是开展活动,鼓励交流。要善于发挥和调动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与交流欲望,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和整理各类历史资料,然后组织开展“知识寻宝”与“知识探究”等活动,或是开展历史知识竞赛、编写手抄报、出黑板报、讲解历史故事等,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找出初高中知识中有相互关联的历史典故、战争故事、人物关 1
系等,并鼓励学生进行相互交流,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探究学习的成功与乐趣。如人民版第五专题“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的内容处理上,可以让学生结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华东师大版)第16课“走向新世纪的对外关系”的内容,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概括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所取得外交方面的成就,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交流,然后再结合高中的知识使本节知识进一步得到升华。这样既能充分肯定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成果,又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初高中的知识得到很好的衔接。
二、学会创设教学环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热情
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偏重于将教学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变成“只听不说”的哑巴,其创造性和个性受到压抑与扼制。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还要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将所学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与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大胆发问。这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方法:
一是善于设疑。“学贵知疑,教贵设疑”,“问题”是发现的钥匙,是探究的动力。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教育特强的学科,它所涉及的知识和内容包罗万象,具有广泛性、综合性的特点和功能。它既涉及到人类社会古往今来的各个时期,又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这无疑为历史教师开展探究性教学指导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历史教师应抓住这些有利条件,提出或精心设计一些难易适度,并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的问题进行启发诱导,便于让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把握问题的广度和深度,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思维,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认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激发兴趣。当学生有兴趣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的状态时,他们学得最好。所以我在人民版教材第一专题关于秦汉官僚机构中秦朝的“朝议制度”做了一次教学尝试,让学生在课堂上组织一次“朝议”。学生反映十分踊跃。有人争当秦始皇,有人争当李斯,还有人争当王绾及其他大臣,争着对秦朝实行分封制与郡县制与否进行辩论,这种活动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让学生多方查阅材料,加深对秦朝政治制度的理解,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提高学习能力。
三是贴近生活。如在人民版第二专题“伟大的抗日战争”这一内容中,我设计了“1937年当抗日的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时,王浩作为一名在北京大学就读的爱国学生,他将如何重新面对他的人生?在长达八年的抗战中,他如何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答案五花八门,我在课堂上加以引导,不仅让学生应用知识,独立思考,加深对抗日战争历史有关内容的理解,而且对学生进行一场“润物细无声”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
依靠自我不断求新探索的兴趣,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它不仅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大胆探索,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深入思考,各抒己见,探新求异,达成共识,获得成功喜悦,增强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他们的认识、判断、推理、概括等综合能力,使抽象的知识更加具体化、形象化。这样的教学指导,不仅使学生能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出事物间内在的联系和本质属性及发展过程,具有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正确方法,而且拓展了思路,达到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目的。
四、着眼长期能力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历史教学整合的模式,有助于改变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但是,在以往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很多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老师交给的课题,而且学生之间对工作的分配互相推诿,有的甚至由老师动手制作,致使研究性学习流于形式。所以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研究性学习的同时,教师也要深入到学生当中,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探究活动,并在必要时帮助学生排除一些探究的障碍,以便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调动学生探寻未知事物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总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和教学活动是时代的需求,是新的
3课程改革的要求。作为历史教师,必须顺应时代要求,大胆创新,与时俱进,从思想上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思路,并始终把它贯穿到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到教学的每一环节上,以利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其自主创新实践的能力。
第四篇:初中历史课改中学习模式和方法的探究
初中历史课改中学习模式和方法的探究
统的历史教学法只强调教师的讲授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结构的千篇一律,难以创设生气。这种仅仅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和客体,重教师而不重学生,重传授而不重探索,重管教而不重自觉,重统一而不重多样,片面强调学生受动的一面,抹杀了学生能动的一面,压抑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束缚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这种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目中无人”的教学方法,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听而不闻,学而不思”。用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必然会思路闭塞,视野狭窄,成为不谙世事的“书呆子”。这种人面对现代化的开放社会的种种复杂变化将会束手无策,难以适应。当今进行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是要改变这种状况。为此,我校结合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对历史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究,摸索出“读、讲、议、练”四段学习策略。它不但给学生带来了学习的乐趣,而且教师尝到了课的甜头。
而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课堂上,中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过分的、强制性的他们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只能引起他们思维疲劳和厌烦心理。可见课堂上强制性地对学生“满堂灌”,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乐趣。同时,心理学研究还表明:虽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主要是有意注意在起作用,但是无意注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在很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起到有意注意所不能起到的作用,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媒体组合教学设计与“四段“学习策略就是以此为依据,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各种媒体最佳搭配方式,灵活运用转换原理,既使学生从无意识向有意识转化,又使学生紧张的大脑得到休息,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种让学生兴奋不已,充满生气和活力的课堂教学,就是“四段”学习策略的核心所在。那么,任何在课堂上进行师生“四段”学习呢?
一、阅读——创设情景与设疑导学法
阅读就是教师课前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精心设计问题,学生根据教师所提问题,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处在抑制状态的学生是不可能很好地进行学习的。因此教师应想方设法,将这种抑制状态转化为兴奋状态。我在教学中经常采取创设情景设疑导学法,即选择一定的媒体组合,从教材中发掘出有一定思考价值的知识内容,将其转化为问题的情景,一方面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和动机,另一方面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勤思、善问的学习习惯,学会提出问题。从而使学生心理和课堂气氛同时活跃起来。例如,在讲世界史《新航路开辟》这课时,我设问:“西欧人为什么要到东方来?”学生回答后,再播放组合媒体,引导学生看《十四世纪欧亚主要商路》图,学生发现西欧与亚洲的往来通商早已有三条路可走。学生提出:“为什么还要开辟新航路呢?”我不是及时作答,而是指导学生看书独立思考,并对有困难学生个别辅导,得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二、精讲——观察释疑与启发引导的讲解法
精讲就是教师在讲授时,突出一个“精”字。即学生通览教材,经过一番思索后,教师“精讲”。其主要目的是要用精练的语言,讲清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把书本上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学生对教师的教,以及教学内容既能接受,也不厌烦,但是,由于对教师的教法摸得很透,就会产生“他一定会用老一套方法来教的想法”。然后就平静地在那里等待,这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当采取学生意想不到的方法,打破这种平静状态,使学生的学习心理活跃起来。例如:在讲述《秦汉时期的文化》时,学生对张衡的地动仪结构精妙无双难以理解,我采用组合媒体进行演示它测定地震方位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当地动仪上小龙嘴里的一只铜球落入一只蛤蟆的嘴里时,“叮当”一声,学生不禁拍手称奇。学生在这种情景交融的状态中,对地动仪的精妙就一目了然,无须再言。这种妙不可言的表现魅力是传统的课堂讲解所不及的。它足以打破学生心理的平静状态,使课堂活跃起来。然后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讲解,问:地动仪的准确度怎样呢?公元132年一天,地动仪朝西的龙嘴吐出铜球,三天后陇西快马来报,那里发生地震。陇西在洛阳西500多公里,方向准确无误。再点明它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动仪。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对地动仪的认识不但深刻,而且完成了从兴奋状态向理性的升华。同时形成了学习持久的动力。
三、议论——激活学生思维的讨论法
在历史教学中,议论就是有目的地让学生把尚未弄懂的问题的疑点提出来,师生一同展开讨论,激活学生的思维。方法可以由教师先提出疑点,引导学生思维,在讨论中解决问题;或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加以点拨启发,开启学生的思路,当堂讲清疑点;也可以概括几种不同看法,然后指导学生阅读一些相应的课外读物,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钥匙,让学生在课外寻求答案。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及时点拨,注重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让学生从各层面寻求答案。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心理方面常给学生一种具有新意的刺激,让他们在新鲜事物的尝试中,增强自信心。从教学的方面讲,这种新鲜的刺激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了力,使他们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亢奋状态,愿意调动自己的全部力量进行实践。这样做不但能克服学生的畏难心理,而且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各种能力。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常使用激活学生思维的讨论法,使学生在对新问题的讨论中,克服畏难心理,增强自信心,达到培养和提高各种能力的目的。例如:对“三顾茅庐”这一历史事件,大部分同学从刘备爱才、求贤这个角度去认识,这属于一般的常规思维。但个别同学提出了疑问:“诸葛亮是不是太清高了?”我及时鼓励这种大胆独特的想法:“这看法也不无道理。假如没有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岂不要高卧隆中一辈子吗?同学们切莫一味效法古人,因为时代不同了,当今社会为我们提供了许许多多成才发展的机会,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施展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千万不能因等待而错失良机,误了前程!”。通过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求异思维训练,让学生在讨论中从各个层面寻找答案,使学生的思维在“发散—聚合”以次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过程中,产生不拘一格的独创性。这就是突破求同定势,开拓创新思维。因此,在学生讨论问题时,要注重发展求异思维,多方面开阔学生思路,拓宽思维领域。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
四、练习——师生互动与人机交互的练习法
学生在经过“读讲议”几个过程,获得了新知识、新概念,为了巩固这些知识,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练习题,(包括课外练习题),要求学生及时完成的,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为宜。通过这些练习,一方面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克服求同思维定势,突破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界限,创造出新办法、新概念和新观点。另一方面,为了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过程,课堂上师生一起分析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开放性的例题,让学生从多个层面寻找问题的答案。为学生的课后练习扫除障碍,并希望通过“练”,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当堂掌握,当堂巩固和当堂理解知识的目的,并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任何人都希望别人把自己有能力,并且能某项工作的人。中小学生甚之。如果教师能够把握学生这种要求和愿望,及时地创造机会和条件,满足学生的愿望和要求,鼓励和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靠近个人的“最近发展区”,树立更高的学习目标,那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会由此进一步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质量也会更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媒体组合设计的优势,采用师生互动与人机交互的练习法。例如:在做选择题时,通过媒体播放,让学生亲自操作,在尝试中寻找正确的答案。在做填空题时,通过电脑屏幕,师生一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做简答题时,由媒体组合设计后,提供相关的材料,学生思考完成。
总之,媒体组合教学设计与“四段”学习法应用于课堂教学,能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转换中消除学生的疲劳和厌烦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能随着教学情景和方法的变化,使学生的心理由抑制状态向兴奋状态转化。这种意想不到的学习方法,能打破学生学习的心理平静状态,使学习心理活跃起来,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的升华到新的境界,即向理性的升华。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能在他们对新鲜事物的尝试中,高度集中注意力,拓展思维,增强自信心,克服畏难心理。从而培养和提高各种能力;能通过各种交互练习,激活思维,满足他们表现能够胜任的欲望,树立更高的学习目标。从而使学习的效果和质量更高。
但在使用这种方法时,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时机,把握好教学媒体的作用点和作用时机。即解决好教育媒体的最佳作用点和最佳作用时机的有机结合问题。否则,就会出现有的教师用一张投影片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而有的教师用三张投影片,教学仍显得平淡无味
第五篇:学生社团活动与高中历史课改有机结合的探究
张启来 张敏 刘雪利
学生社团活动与高中历史课改有机结合的探究
摘要
内容提要:本科题研究的内容是把学生历史社团活动与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有机的结合起来,利用历史社团活动补课堂教学之不足,更好地、全面地贯彻国家课程改革精神,“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社团活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精神。使他们更加热爱学校、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创造。
关键词:学生社团;课程改革;结合;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强调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1]这些都为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2]可见,高中历史教育是要通过历史这门课程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这是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历史教学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科学素养,以及关心自身发展和人类命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过程。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要通过师生共同体验、探讨、领悟历史,大力提升学生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编写的高中历史课本,都设置了“探究活动课”(或称综合探究课)以及课后的“学习延伸·探究活动”或“解析与探究”、“活动建议”等内容,[3]在注重知识学习的同时更突显了“探究”和“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领着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方向。各级地方和学校也在积极构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可谓是轰轰烈烈。
但是,目前高中历史教学的状况是什么样子呢?由于受教学任务、教学条件等诸多因素限制,课改精神的全面贯彻仍存在着严重困难。以现在高一年级第一学期使用的岳麓版教材《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为例,全册书共七个单元,28课(包括两节综合探究课)。有些课要用2—3课时才能学完(如第21课教参建议用3课时学完),一般认为学完全册书要用40—50课时。而我们目前高一年级历史课的设置是每周2课时,一学期20周,除去节假日、期中、期末考试、学校大型活动等只剩下15—16周、30—32课时用于新授,面对如此有限的时间,教师只能一再压缩学习内容,略去了大量的探究与活动,剩下的只有最基本的历史知识(以应付现行的考试,因为考试成绩是学校评估教师的主要依据),这与课改精神是背道而驰的。这样下去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是不可能得到真正贯彻的,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提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在实践中,我们把学生社团活动与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用社团活动贯彻落实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精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具体做法
我校自2000年成立了学生历史社团——春秋学社,八年来我们以拓宽学生知识领域为主要方式,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为办社宗旨,积极开展的丰富多彩的学生历史社团活动。伴随着课改的春风,她越来越展现出巨大的活力,社团活动已经成为我们全 面贯彻落实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精神、推动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有力杠杆之一。
我校学生历史社团在高中三个年级全面展开,每个年级为一个相对独立单位,根据本年级历史学习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年级历史教师即为学社的指导教师。
我们在开展学生社团活动中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主体性原则。每学期我们都在采集学生活动意向信息的基础上安排和组织社团活动,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是创造性原则。在社团活动中,指导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大胆和理性的质疑一些问题,并能加以论证。三是激励性原则。教师在指导学生社团活动中使用各种激励机制,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形成竞争向上的活动氛围。四是愉悦性原则。学社活动中,指导教师致力于创造宽舒而愉悦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增长才干。在这里学生们把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看作是一件愉悦的事情,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去负担”。五实践性原则。指导教师要创造条件,通过参观、调查、小组研讨等活动,让学生去实践、去认识、去思考,把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在学习历史中认识现实,在分析现时中感悟历史。
根据学生兴趣和历史教学需要,学社活动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完成教材设置的一些活动课内容、组织学生外出参观考察、召开参观考察交流会或报告会、开展与学科教学有关或学生十分关注问题的专题讲座和研讨会。
我们组织学生先后外出参观考察三十余次:包括山顶洞北京人遗址、抗日战争纪念馆、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雍和宫、恭王府、焦庄户地道战遗址、中国军事博物馆等,还有我们区内的文物古迹,如:燃灯佛舍利塔、李卓吾墓、八里桥遗址、张家湾皇木厂、通州清真寺、运河源头、三教庙等,我们还组织参观了本区的工业园区、果园、蔬菜大棚等。在参观考察的基础上,我们召开学生参观考察交流会、报告会数十场,发表学生参观考察作品数十篇。根据学生需要我们请校外专家学者以及本校教师为学生开讲座数十场。学社活动的开展充分体现了当前课程改革的精神,它已经成为我们新一轮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有力杠杆之一。
三、取得的效果
(一)学生在参与热点问题的探究中获得真知
中学生喜欢谈古论今、针砭时弊。针对这一特点,每当国内外发生重大事件、3 足以吸引学生眼球和耳朵的时候,我们都会根据学生的需要及时组织讲座、讨论或其他活动。台海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同学们也十分关注这个问题。我们以《和则两利,分则具损——从近代国共关系看两岸关系发展趋势》为题引导学生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同学们兴致高昂,他们查阅资料,开展小组研讨,梳理和分析了近代历史上的国共关系演化的过程,分析国共关系的发展变化情况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以及对国共两党政治生命的影响。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发现中国近代历史上,国共两党两度合作,联手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赢得了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并大大推进了中国革命进程。中国近代历史上国共两党关系合作是主流。同学们还认真分析了制约国共两党关系发展的因素,之所以出现国共两党的对立,主要是因为集团利益和阶层利益作祟,不能从整个国家和民族利益着眼。有的同学说,世界历史上的法国和德国打了那么多年,是欧洲大陆上的两个夙敌,在二战后都走到了一起,对推动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起了重要作用,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内部还有什么障碍能阻挡我们的统一与合作呢?“和则两利,分则具损”是历史留给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每个成员的教训。
中美关系不仅是当今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开展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学生十分关注这个问题。为了让同学们对中美关系有一个比较全面地认识,我们先后请来了北京教育学院张学岩老师和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国内世界近现代史著名专家徐蓝教授给学生作了有关中美关系的专题报告,徐教授首先引领学生回顾了近现代中美关系的一些史事,使学生认识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引起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反对,遭到了世界舆论的强烈谴责。教育学生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要想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必须努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要理解我们政府的韬光养晦的战略,要努力保持我们稳定和谐的内外环境,作为中学生要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大志,时刻准备报效祖国。
(二)学生在社会实践探究中拓展知识
爱国主义是历史教育永恒的主题,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从培养学生爱家乡开始的。我们的学生虽然就生活在这片热土上,但是由于学习任务的繁重等多种因素,他们对自己家乡的过去和现在了解得太少了,一个连家乡都不了解的学生怎么谈得 4 上爱家乡呢,一个连自己家乡都不爱的青年怎么谈得上爱国呢!因此,我们把培养学生知家乡、爱家乡和建设家乡作为学社活动的一个主题。我们请通州博物馆馆长周良带领学生参观考察通州区的所有文物古迹、参观通州区的工业园区,参观后学生们都写了参观考察报告,并召开了参观考察交流会。另外我们请周良馆长给学生讲了通州历史的沿革,使学生对自己家乡的过去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又组织了学生以《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半个世纪的民生变迁》为主题的社会调查。[4]通过向父母、爷爷奶奶以及邻居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新变化,再以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撰写调查报告,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在小组交流基础上,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总本组调研成果在大会上交流。在交流大会上,一个小组代表发言题目是《从粮票到股票》,他向同学们介绍了我国人民生活必须品从限量供应到敞开供应、经济发展模式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这一切都归功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一个同学以自己家庭两代人生活条件的变化:从只有三间土坯房,日以衣食为忧;到现在楼房、汽车一应俱全。以活生生的事例热情歌颂了改革开放、歌颂了党的惠民政策。
(三)学生社团与高中历史课改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我们从关注社会发展入手,把关注学生发展作为学社活动的出发点,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把学生自我获得知识、自我体验、自我感觉、自我思考放在首位,使学生产生了探究历史真实的愿望,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学生亲自体验学习实践,有助于学生掌握终身受益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并形成学习能力。在社团活动中,“历史”再也不仅仅是纸上铅印的知识和银幕上光影组合的镜头,历史已活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升腾为一股神圣的历史使命感!她使学生迸发了激情,弘扬了个性,激发了创造精神。使他们更加热爱学校、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创造。一位同学在听完专家讲座后在日记中这样写到:“每次社团活动都解决了我的一些疑问而历史课本中又没有讲到的东西,我倾心于乘着历史的缆车观赏历史文化这一独特风景。朱教授的讲座使我对东西方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使我如仗舟楫逆流而上,追本朔源;又如游览胜者,一路靓丽风景尽收眼底。使我带着豁然开朗的感觉重新投入学习生活。”在参加社会调查的过程中、在撰写调查报告和进行社会调查成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 5 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都有了明显提高。
[5]虽然我们的社团还没有达到全员参与,但是她已经在学生中产生极大影响。她引领学生尝试着新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体验着获取知识的新奇与快乐、感受着合作的乐趣与力量。这些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是受益无穷的,这里留下了学生走向成功的坚实脚印。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使我们感到课程改革之花已经在这里结出了丰硕之果。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社团活动必将成为全面贯彻落实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精神的有力杠杆之一。
参考文献
[1]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参见人教版和岳麓版教材
参考岳麓版教材《历史必修[Ⅱ]经济成长历程》第23课《综合探究:调查改革开[2][3][4]放以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新变化》
[5] 《2008年北京市普通高等校招生考试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