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问题导入式“五步研究法”的架构与实践
因为研究目标、行进路径、知识背景和科研能力的不同,大学教授、科研人员做的课题研究与中小学教师做的课题研究应该有所不同,然而,基层学校的一线教师却深受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影响,走入了经典却又繁琐的教育科研之路,耗费严重,收获甚微。中小学教师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科研,这个问题到了非认真思考不可的时候了。——题记
问题导入式“五步研究法”的架构与实践
【摘 要】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特别是课题研究深受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影响,走入经典却又繁琐的道路。本文作者在长期的实践中,探索了一套简约而适用的‚问题导入式‘五步研究法’‛,把繁琐的科研方法简化为‚找到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对策——付诸实践——经验总结‛,符合教师需要,深受教师欢迎。
【关键词】问题导入、五步研究法、建构、实践。
【作 者】刘永和,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南京市学科教学带头人,南京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南京市教育科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南京市社科院兼职研究员。
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从2004年开始提出“个人课题”的概念以及研究方式,2005年对“个人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充分论证,2006年正式启动“个人课题”的申报与研究,2007年第二期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4200项,申报数占全市教师的10%。事实证明,“个人课题”受到基层学校一线教师的欢迎,特别是受到广大青年教师的热捧。于是,“个人课题”的研究问题也就越来越突出,非解决不可。
在两年的“个人课题”研究的实践中,院所的研究模式和学校的研究模式的并行与碰撞,专家的研究方法和教师的研究方法的对峙与比较,理想的指导计划和实际的指导情况的相合与矛盾,让笔者陷入深深的思考。于是,笔者进行了充分的调查和研究,作了详细的比较和鉴别,为“个人课题”这样的小型的甚至是微型的课题量身订做了一种研究方法,称之为“问题导入式‘五步研究法’”,并用两年的时间,边实践,边思考,边改进,已经逐渐成熟。“问题导入式‘五步研究法’”就是将复杂的研究过程简化为“五步”: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制定策略——付诸实践——经验总结。洗尽铅华始见真。
一、直入问题:从课题到问题,删繁就简
课题研究一定是为了解决问题的,如果不需要解决什么问题,那也就不需要研究课题。因而,选择课题应该是从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进行的,而制定研究方案也应该是制定问题的解决方案,没有问题也就没有课题,没有问题也就无须研究。因此,课题研究的第一步,明确课题需要解决的问题究竟是什么,问题是否“真问题”。
首先是有无“问题”。当前,“有课题无问题”的教育研究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许多研究者选择的课题不是根据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选择的。许 多课题是为了想做一件事情,不是想解决一个问题,更不是要解决重大问题。比如,《中学生“读名著、诵名诗、学名人”活动的研究》就是一个研究问题不够清楚的课题。既看不出这种“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也看不出这种“活动”具体明确的目标,而且,三种“活动”指向也不完全一致。应该说,课题方案的制定者自己也没有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也许只是想弘扬古典文化,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这就是我所说的是要做一件事请,而不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
其次是有无“真问题”。要解决的问题是不是“真问题”?具有“问题性”的问题才是“真问题”,而具有“问题性”的问题一定是需要学生认真思考才能够解决(也许不一定能解决)的问题。也只有解决了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的“真问题”,才能支撑学校办学目标,形成学校办学特色,解决学校重大问题,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然而,在现实的教育研究中,“伪问题”“浅问题”比比皆是,随处可见。比如,《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研究》,就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是,研究者根据专家学者的建议、根据重大立项的课题、根据行政领导的意志来选择研究项目是其主要原因。
再次是有无“实问题”。研究者选择的问题应该确实是他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许多的课题研究方案中,研究者研究的问题前后不一致,针对性不强,还有不相干的问题出现。比如,“有效教学”的研究者先研究“低效教学”,希望研究出“高效教学”来,课题方案就出现了研究目标模糊的现象。要研究“有效教学”应该先研究“无效教学”,检查产生“无效教学”的原因,制定改进措施,让“无效教学”逐渐成为“有效教学”;如果我们因为教学效益低,要研究“高效教学”,那么,应该先研究“低效教学”,解决了“低效教学”的问题,就会向“高效教学”靠拢。经过现场对话,我发现,课题研究者其实想研究的不是“有效教学”,而是“高效教学”。
二、细析原因:从现象到本质,把握关键
“真问题”找到了,那么下一步,就应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这是问题的根本。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才导致了问题的出现,因此,这些原因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据。然而,问题的原因又往往是复杂的,需要研究者深入、细致、准确地搜寻、归类和整理。原因的分析需要调查研究,可以问卷,可以访谈,可以观察,可以进行文献研究,通过各种途径寻找问题的原因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条件和保证。
原因需要完全。一个问题的出现,原因往往是众多的,只有把这些问题的所有原因都找出来,我们的研究才有了充分的根据。比如,《农村小学生课堂“沉默”的研究》这一课题,研究者经过周密调查,了解到小学生课堂沉默的原因大约有教师的严厉、教师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农村学生见识不广、学生家长要求孩子“听话”,等等。这样,学生、家长、学校三个方面的原因都找出来了,为制定改进措施提供了充分和足够的依据。
原因需要深入。问题的原因是有层次性的,原因的背后还有原因,如果我们只看见浅层次的原因,而忽视原因背后的原因,那么,我们有可能会像唐吉珂德大战风车。比如,《农村小学生课堂沉默的研究》课题研究者已经研究出三个方面四个原因,但是,如果我们不深入研究,就很难发现原因背后的原因。“教师的严厉”是一个原因,严厉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但是,教师为什么要“严厉” 呢?是因为教师认为自己一定要对学生的未来负责。为什么教师为了对孩子未来负责就要严厉呢?因为“严师出高徒”,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问题的原因根究到文化的层面应该说是很深入了。
原因需要分主次。问题的原因可能是众多的和复杂的,也许会多到让我们难以辨别,我们需要把诸多原因尽可能地找出来,但是,更加主要的是我们需要分出主要和次要。《农村小学生课堂“沉默”的研究》研究者已经找出四大原因:教师严厉,方法不当,学生胆小,家长教育等,那么,对于学生来说,课堂“沉默”的主要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我们需要在哪个方面花更大的气力呢?我以为还是教师教育教学方法不当,采取满堂灌的方式,久而久之让学生形成了“你说我听”的习惯,这是主要原因,因为这种影响时间长,覆盖面广,极容易造成小学生课堂沉默。抓住了这个主要原因,我们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当然,不同的学生的课堂沉默的原因也会不尽相同,如果能够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分析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原因,那么就更具有针对性了。
三、巧拟对策:从问题到策略,针对原因
如果说,找出问题,分析原因,还属于分析“已知”的话,那么,巧拟对策则属于探究“未知”,属于创新创造了。针对“这个”问题,依据“这些”原因,我们究竟怎么办?制定相应的策略,解决这个问题,是我们的目标。
一是改造原因。是原因造成了问题,要解决问题,必须改造原因。《农村小学生课堂“沉默”的研究》原因大约有四:一是教师严厉的态度。我们应该教育教师,引导教师懂得什么叫严而有度,严中有爱,严得让学生能够接受。二是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启发教师使用“启发式教学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逐步成为学习的主人。三是学生见识不广。农村学生生活的环境狭小,见识不够广阔,我们可以创造条件,增加农村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参观游览,调查访问,城乡手拉手,开展各种学生的活动,锻炼学生的胆量。四是家长的影响。农村家长常常教育孩子,上学要听老师的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样,学生进入校园,就是听老师的教诲,课堂“沉默”也就不足为奇了;我们应该教育家长,教育学生,教学需要“相长”,学习需要互动。把这些原因改造好了,课堂“沉默”不一定都能解决,但是,新了课堂“沉默”应该不会继续产生。
二是正面引导。改造原因,对于解决问题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改造原因不一定能够根治长期形成的习惯,因此,我们还需要采取积极主动的策略,进行正面引导。在《农村小学生课堂“沉默”的研究》的问题上,我们先要改造四大形成原因。不仅如此,我们还需要根据问题采取其它策略,进行正面引导。比如,我们能否把学生课堂的积极表现与学生的成绩单填写联系起来?把学生在课堂的上的表现记录在成绩单上,以促进学生上课积极参与。我们能否把学生课堂的表现与先进评比结合起来?课堂上不能积极发言、主动参与者不得评为优秀学生,引导优秀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积极发言,带个好头。
四、付诸实践:从计划到实施,行动研究
对策制定好了以后,问题并不一定就解决了。我们制定的对策往往具有理想的成分,而理想与实际往往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就需要我们把理想的设计付诸实践,放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是科学实验。实验研究讲究三个变量:自变量、应变量、无关变量。自变量是我们要采取的措施,应变量是实验应有的结果,无关变量则是“干扰变量”,它会影响实验的精准度,因此,我们就要尽量排除干扰。实验班和对照班分班情况应该大体相当,这样,实验班的结果才有较强的说服力。实验前进行“前测”,收集相关数据,分析具体情况;实验后进行“后测”,整理相关数据与“前测”进行对照,以证明实验的效果。实验研究法比较复杂,要求很高,我所说的也只是“准实验法”。
二是行动研究。一项很好的计划,一个巧妙的设想,从理论上说,可能都会成功,但是,事实却常常并非如此。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是独具个性的儿童,因此,教育往往更加需要实践能力,更加需要实践智慧。当我们把自己的设计、方案付诸实践的时候,有两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一种是恰如所料,自然成功;另一种是不如所料,没有成功,或许恰好相反;于是,我们还需要根据研究反馈,对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进行修正,使之向成功的方向发展。此路不通,另辟蹊径,直到研究达到预期要求为止。
五、经验总结:从经验到理论,指导实践
课题研究有了预期的效果,应该说课题研究基本成功了,但是,最后的经验总结切不可等闲视之,因为这关系着成果的大小与价值的高低。而且,经验总结需要针对问题,需要解决问题。
经验总结需要实在。经验总结应该建立在实实在在的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教育实践不可虚构,不可想象,不可艺术加工,否则,也就失去了实验、实践的意 义了。许多问题应该隐藏在教育实践的背后,只有通过教育实践,才能发现其意想不到的规律。比如,我们研究课堂批评的艺术,那就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实验,什么方法在什么情况下效果好,在什么情况下效果不好,分析为什么。这样的经验总结才是真实的和可靠的。否则,我们就可能是“闭门造车”,甚至是缘木求鱼。
经验总结需要理论。经验是由实践得来的的知识和技能,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对待经验,不能将它上升到理论,用理论加以解释,那么,我们的经验有可能只是一种局部的和狭隘的东西,如果把这种局部的狭隘的东西夸大了,认为是普遍真理,那就是经验主义,而经验主义是要不得的。我们必须将研究的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用理论来解释教育现象,解释教育经验,将经验凝练成策略、方式、模式等,这样的策略、方式、模式就具有了典型意义,就可以复制,可以推广,就具有了更高的价值。这就是所谓“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问题导入式‘五步研究法’”是以简洁、适用、高效为目标,依据典范的教育科研方式、方法,吸取“研究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学习方法的精髓,根据一线教师的工作实际和研究水平,制定的符合教师个人进行教育科研的方法。它是南京市“个人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也许也是案例研究、叙事研究的主要方法。
第二篇:问题导引式四步教学法课堂实践研究
问题导引式“四步教学法”课堂实践研究
摘 要:问题导引式“四步教学法”是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探索和总结,源于新课程背景下学生主体地位的进一步强化,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源于传统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学生被动听课,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弱而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主要通过问题导引下寻疑——析疑——生疑——破疑四个教学环节,师生互动,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从问题提出的背景、概念的阐释、实践操作等方面加以阐述,抛砖引玉,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和模式。
关键词:问题导引
四步教学
课堂实践
问题导引式“四步教学法”是课堂教学实践的探索,注重两个方面:一是从人本主义出发,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标。基于先让学生独立学习,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进行指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布置一些有关新教学内容的学习任务组织学生自学,在自学之后让学生之间交流讨论,发现他们所遇到的困难,然后教师根据这些情况对学生进行点拨和启发,总结出规律。二是注重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探究式教学,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着眼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建立一个民主宽容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问题导引式“四步教学法”提出的缘由 1.形势发展需要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随着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全面启动和新一轮课改的推进,每一位教师都经历着从理念到行动的全新改革,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传统的教学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加快转变教学观念,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但实际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占据重要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师唱主角,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对教学的实效性依然存在疑问,对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还在不断探索。大家都试图获取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力求寻找到更加切合实际、准确有效的教育教学途径。
2.学生的学习状况分析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于学生历史课程的学习状况进行了分析,就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态度、学习认识、学习能力、学习目的,期望教师怎样的教学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和询问。绝大多数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是感兴趣的,他们是愿意学习的。但学生对历史记忆感觉困难或不喜欢,他们希
望掌握对历史知识的思考、分析、归纳能力,并能对历史材料进行处理。学生们对于历史的学习有点盲目,对学习历史的意义和目的不够明确。学生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还有许多误解。把他们从历史只是死记硬背的这种误区中引导出来,改变课堂教学呆板、枯燥、乏味的局面,使历史课变得生动、活泼、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在历史学习中归纳、比较、概括、分析的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
3.教学实践的反思
来自于中学历史教学第一线的老师都碰到过这样的抱怨:学生对历史课不重视,该掌握的知识点没掌握,该完成的作业不认真或不完成,历史课是副课。课堂上除了讲故事或感兴趣的内容学生还比较积极以外,其它的时候不认真。同类题目多次做,多次错,多次讲,改观不大;只知道死记硬背,不会运用,平时花时间很少,临考前抱佛脚,成绩不理想等等。这些抱怨的产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如何改变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亲身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从被动受教到主动学习,体验自己探寻和解决问题后的成功和快感,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自然需要我们教师去思考和行动。
二、问题导引式“四步教学法”两个关键词的内涵
问题导引: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课前预习、课中的重难点突破、知识的迁移运用、课堂的及时巩固均以问题为主要推进手段,问题的提出和生成与问题的阐释破解并进。
四步教学法:指完成教学目标任务的四个主要环节:寻疑——析疑——生疑——破疑。即第一环节学生针对学习目标任务自主学习,提出疑难问题;第二环节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情及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教学设计,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手段剖析疑难问题;第三环节引导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生成新的问题,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第四环节针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学习式的问题检测,最终解决问题,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三、问题导引式“四步教学法”的课堂实践探索
(一)自主学习,提出问题
这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属于自学辅导式的教学环节,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独立进行学习的阶段。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之前,教师从宏观上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必要的指导和点拨,开展“学前导”。教师依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大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预设学习任务或学习提纲,思考学生会学什么,会怎样学的问题。学习提纲侧重点拨关键、启发问题、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能进入自主的、探究式的学习状态。
“学前导”的方式方法和形式多种多样,本文阐述的只是其中一种,即以导学案的方式进行“学前导”。学生依据教师设计的导学案先进行自主学习,通过阅读书本、翻阅参考书籍、上网查询资
料、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学习所学内容的基本脉络和知识要点,梳理基本知识框架,在此基础上,对于学习的疑难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由学习小组的学科长汇总给任课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教材的把握及疑难所在,有针对性地处理教材,将教材与学生的学情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 “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等学习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一环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用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案的设计要精心,课标的要求是什么? 学生需要做什么?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什么?一定要明确。导学案的设计就需要包含这些内容。导学案的编制设计也需要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模式,一般包含:学习目标、自主预习、找出疑难问题三大块,其中自主预习包括:概念阐释、知识梳理、问题探究、知识整合、学习拓展等内容。但根据不同章节内容设计有不同的侧重。我们的导学案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知识梳理为主
这些内容,一般是知识点多而杂,课程标准以识记的要求为主,需要让学生先结合导学案,将书本主要知识点标注、梳理好。(2)问题导学为主
这些章节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比较高,内容难度大,需要较强的思维和探究能力。我们主要通过层层设计的问题帮助学生结合书本和导学案思考、分析、理解。问题设计由浅入深,围绕中心问题建立问题体系,引领学生阅读材料、结合教材,思考问题,理解知识。(3)表格归类为主
这些章节内容基本上是同类型的知识点,课标要求基本一样,用表格归类具有对比性,便于较好地理解掌握知识。(4)框架结构为主
这类导学案,主要是专题第一课时,需要对整个专题有个总体把握,结束后要对章节内容形成知识框架。
(5)梳导并行推进
用得最多的还是既有主要知识的梳理,也有问题探究的推进,还有框架结构设计、表格比较、拓展运用等的综合运用。
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方法形成的过程,导学案中我们还设计了一些“方法活动”环节,教会学生如何看书、交流、合作。例如:参考教材第几页,动手画一画知识框架、边阅读边识记。动动手标注在书本上,结合材料回答问题等等。
在导学案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针对预习内容中的一些难点、不懂的知识点或需要老师进一步讲解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写出来,先学习小组互相交流,能自行解决的先解决,仍然解决不了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由小组学科长负责记录汇总,交给课代表,统一交给教师,作为教师了解学生先学情况的依据。教师对各小组汇总的疑难问题进行删选、归类、合并,并做成课件,作为课堂上使用的材料。
如: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七《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一课,学生自学后提出了很多疑难问题,教师进行了归类:①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以国王为首的封建势力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斯图亚特王朝能够复辟?②既然已经推翻封建王朝的统治,为什么还保留着“国王”头衔?“国王统而不治”为什么不废除?国王的职责是什么?国王在英国人的生活中是什么角色?③“光荣革命”中提到的“新教”是指什么?④英国为什么要采用“责任内阁制”? ⑤资产阶级为什么能控制议会,从而控制王权?威廉三世为什么会到英国来当这个受议会控制的国王?⑥乔治一世作为外国人为什么能够入主英国?⑦议会与内阁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形成过程怎样?⑧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有怎样的意义?光荣革命的胜利对英国有何影响?等等。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通过自己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小组交流,探究问题,不仅掌握了基本的知识,更主要的是亲身体验了探索的过程,能力得到了锻炼,积极性有了提高。
(二)合作探究,剖析问题
基本程序:⑴展示学生自主预习后提出的疑难问题,并打上学生的姓名或学习小组名,以示表扬,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疑难问题中具有拓展性的问题放到教学的第三环节,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增加一些解决重难点知识的问题,与学生的疑难问题放在一起来学习讨论:⑵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申请一至两个疑难问题,分学习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巡视指导;⑶每个学习小组派出代表对申请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其他小组可提出质疑或进一步补充发言,教师进行引导、点拨或运用一些教学资源进一步阐释,解决疑难问题。
例如:探究光荣革命和君主权利的限制,采用了这样的问题探究:
1.有人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杀了一个国王,驱逐了一个国王,请了一个国王。”(1)请思考“请了一个国王”是指什么事件?(2)“请”意味着国王的地位会发生什么变化?(光荣革命、由君权神授到君权民授)
2.汤因比:“英国顺利地在旧瓶里装进了新酒,还不致于引起旧瓶爆炸”。“旧瓶”指的是什么?新酒”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不会爆炸?(保留了国王、代议制、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这一环节特别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选择、整合、加工,结合所要学习的
内容进行一定的教学设计,补充需突破重难点知识讲解而刻意设计的问题,使这一环节的课堂教学能围绕教学的核心目标而进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以完成教学目标任务为导向,最终增强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梁启超曾说:“教员不是拿所得的结果教人,最重要的是拿怎样得出结果的方法教人。”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更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激活思维,生成问题
学起于思而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课堂设问,诱发学生的思维火花,会使学生自觉进入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的角色,充分发挥其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积极思考,主动参与。
在同学们的自主发言和讨论很热烈地进行了二十几分钟后,疑难问题基本解决后,教师对所学内容的基本知识点进一步进行梳理,形成基本的知识框架。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加以概括,设计出一些具有探究性的新问题来进一步探讨和深化。于是可以先展示自主预习时同学们提出的一些属于拓展性思维的问题,给学生做个示范,要求同学们结合本节课的内容,针对刚才同学们的讨论再设计新问题。可以单独完成,可以几个同学合作,设计者可以就自己设计的问题提问班级的任何同学回答,遇到难点还可以提问老师。课堂气氛热烈起来,学生的探究思维进一步被激活。同学们马上行动起来,设计的问题评议后选取几个,进一步展开讨论。
仍以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七《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一课为例,可进一步设计一些探究性的新问题深化理解。如:英国的代议制有什么特点?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有怎样的意义?对欧洲其它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有什么影响?英国的内阁与中国明朝内阁一样吗?有什么不同?枢密院、内阁是仿效中国的吗?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否属于代议制?英国为什么要采用“责任内阁制”,而不像美国等资产阶级国家采用“民主共和制”?西方国家中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还有哪些国家?等等。
课堂上,对设计的新问题,展开进一步的讨论。有的陈述观点,有的互相提问,有的矫正,有的质疑,还有的向老师提问,课堂充满活力,也进一步深入和拓展。探讨这些问题时,教师要加以适时的引导。通过这个环节的活动,一方面让这种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继续进行,另一方面及时引导,巧妙地对课时内容的重难点问题进一步进行探讨和解决。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学生容易迸发出思维的火花,也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例如:19世纪英国宪法权威W.白芝浩特说:“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1)这段材料表明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什么地
位。(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而作为国家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2)结合17、18世纪相关史实,扼要说明英王地位的变化过程。(1688光荣革命前国王专权;光荣革命后国王权力受限制;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行政权转移到内阁手中,国王统而不治。)(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政治制度还有哪些特点?(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由内阁掌握行政并对议会负责;内阁掌握行政权;内阁和议会存在相互制约的权力关系)
著名教育学家布鲁姆说:“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如今的课堂正显现出刚性向弹性转变的趋势,更关注过程和体验,关注过程和体验中即时生成的东西。在动态的生成过程中出新思想、新创意。”
(四)全员参与,破解问题
通过课前自主预习,提出问题,课中探究剖析问题,进一步激活思维,探究生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教学三环节,教学目标已经基本完成,需要在教师引导下对所学内容进行总体的梳理和回顾,进一步设计问题进行巩固性检测,通过巩固性检测,发现漏洞,矫正性学习。
以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七《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一课为例,检测性巩固问题。如:①“光荣革命”的时间?意义?②《权利法案》通过的时间?主要内容?意义?③议会与内阁的关系?④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过程?⑤英国代议制的类型?特点?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有什么意义?⑦英国的内阁与中国明朝的内阁有什么异同?等等。
这一环节问题的设计除了学生的,也可以穿插教师事先设置的一些有针对性巩固重要知识点的问题。检测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纯题目检测;可以随机抽答;可以设置情景题巩固;可以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竞赛。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的竞赛形式学生比较受欢迎,通过以小组成员设计提出问题和正确回答别的小组问题的多少分别作为计分项,设计的问题质量好,回答正确问题多,最后总分高者为胜出小组和个人。分别评出小组和个人前三名,获得五颗五角星奖励,计入平时的学习量化加分中,以示鼓励。要注意的是,这一环节,教师的引导作用很重要,需要对课堂进行总体把控,以免偏离课堂和太过于散漫。以竞赛形式、学生出题和小组为单位的检测,激发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及参与积极性,主体作用进一步得到体现和肯定。
例如:1.有人认为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之所以享有盛誉,不是因为她做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也不做。这说明,女王在英国:A.可有可无 B.“统而不治” C.掌控议会 D.支配内阁(B)
2.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该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牺牲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A.结束了王权专制 B.军权收归了议会执掌 C.建
立了责任内阁制D.下层人民的权力得以保障(A)
3.有史学家认为“英国议会胜利后建立的政体,是英国对欧洲、对世界最大的贡献”。材料中的政体是: A.民主共和政体 B.开明君主政体 C.三权分立政体 D.君主立宪政体(D)
4.“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意思是说:(在民主宪政的框架内)即使是两个魔鬼,也可以友好相处且相互制约,把作恶降低到最低程度。这句格言形象、典型地概括了民主宪政的基本特点。民主宪政的关键和核心是: A.民主宪政可以提高公民的参与程度、B.民主宪政可以有效地限制权力、C.民主宪政可以改变人,使之友好相处、D.民主宪政可以将作恶减少到最低程度(B)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当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四、问题导引式“四步教学法”的几点思考
1.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但课堂教学是个充满互动变化的过程,任何课堂教学都不可能只有单一的手段和方式方法,也没有绝对固定的格式,更多时候是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的结合运用,只不过以哪种为主而已,所以不能背离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否则都不可能很好地完成教学教学目标任务。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绝不能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及时引导,及时应对,不能让课堂漫无边际,完全游历于课程之外。组织课堂教学,调控课堂进程,引导课堂学习,适时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同学们进行亲切的交流,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课堂教学。
3.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精力钻研课程标准,专研教材,阅读收集更多的参考资料,认真备课,整合教学,精心设计,关注教学的每个环节,并要充分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如何应对,给于学生更多的指导。
4.学生问题的设计,四个环节的操作,要事先给学生一些指导,一些示范,开始的时候也许 效果不理想,要及时反思和矫正,先易后难,多肯定,多表扬,不断提高。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有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环节优化、过程动化、问题探究化、交流互动化、体验有效化,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百度百科
2.高文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研究》2012年12月
3.陈佩君《以学定教,先学后教”教学策略的探讨》教学研究 2012年2月
4.陈晓端:《当代教学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第三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陈梦龙
一、课题提出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从十二个方面对高中语文“阅读与鉴赏”教学提出了要求,仔细审读这些要求和目标,我们发现,新的课程标准对中学阅读教学更加强调阅读的个性化、独立化、自主化,指出“阅读与鉴赏”要让学生“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生在鉴赏中外文学作品时,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学生要“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并且要“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独立阅读”、“个性化的阅读”、“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等等,强调的都是学生个体的阅读实践,而只有有了这种实践才可能有与他人交流阅读鉴赏心得的可能。
可是,用这种理念去观照一下眼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我们会发现有许多与此不相合的现象。我们现在最常见的语文阅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课内广为流行的讲读(赏读),边读边讲,边讲边读。讲的主体显然是教师;读的主体表面上是学生,但是由于受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即便读,也是浮光掠影、囫囵吞枣的,这样,读的主体本质也成了教师。因为教师在授课之前,是花了大量时间研读文本的。这样一来,阅读教学就成了教师以自我为中心,刻意寻找教材中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会并通过所谓的引导、启发将此批发给学生的一种活动。学生的个性化、独立化、自主化阅读远没有得到落实。另外一种常见的阅读方式,是学生课外阅读中最常见的,那就是闲读,不带任何预设目的,随兴而起,随性而读,把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从头读到尾,读完,也就完了。这种闲读,虽然表面上是个性化、独立化、自主化的,但它不能完全等同于我们严格意义的“阅读与鉴赏”,它更多的是一种类似于看看电视、听听音乐的消遣。由此说来,要实现新课标提出的“阅读与鉴赏”目标绝非易事,而事实上,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总体低下也正好对此作了注释。
阅读学原理告诉我们,阅读是由阅读客体(文本)、阅读主体(阅读者)和阅读本体(读者阅读书本的实践活动)三者组成的。当阅读主体与阅读客体之间不是通过阅读本体而是通过第三者的阅读实践(教师的阅读)来构成这个系统时,这种阅读的效果自然要大打折扣。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如何构建学生与文本、与教材编者之间的直接对话从而搭建起基于“自已的阅读鉴赏心得”的交流平台并完成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我们选择批注式阅读教学作为研究课题,以期通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为新课程阅读教学探索一条新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学生和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二、研究综述
批注式阅读是一种既传统又新鲜的阅读的方法。说它传统,是因为古已有之。“评点最初始于诗文,唐宋以后,出现小说评点,到了明代万历年间的李贽和叶昼,把评点变成了文学批评的独特形式,明末金圣叹进一步发扬光大。”(浙江文艺出版社《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一89页)张竹坡、金圣叹、李卓吾(即李贽)、毛纶和毛宗岗父子以及脂砚斋在明清时代大规模地评点小说,留下千古妙语,珠玑灿烂,魅力四射,以至文坛上出现了无书不评的蔚然奇观。李卓吾评点的《水浒》、金圣叹评点的《水浒》和《西厢》、脂砚斋评点的《红楼梦》成了经典评注,长盛不衰。在现当代,不少人也依旧喜欢使用这种阅读方法。毛泽东就是批注式阅读的典型代表,他特别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特别重视阅读过程中的批注。他读过鲍尔生的《伦理学原理》,全书 10 万多字,但在书的空白处毛泽东的批注就有 1.2 万多字。他在重要的地方画上圈、点、杠等各种符号,联系中外先人的学说进行分析、综合、评论,批语言简意赅,别具新思,耐人寻味。1988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毛泽东哲学批注集》,收集了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读过的不少哲学著作而写下的大量批注;2005年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了张贻玖著的《毛泽东读史》一书。毛泽东酷爱读史,并写下了大量的批注,这些批注往往妙语联珠,风趣而有哲理。在这些批注中有他某些思想观念的雏形,流露着他的感情和性格,展示了一代伟人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深研究和独到见解。本书以介绍毛泽东读史时写下的大量批注为主,在讲解批注的过程中,介绍了毛泽东的读书生活、历史知识、读史爱好及史学藏书内容。
说它新鲜,是因为这种写于书眉页册、在只言片语中立论的传统阅读方法在二十世纪的新文学借鉴西方的创作和评论之后,渐渐地被西方那种独立发表在报刊上的宏篇大论式的评论方式所取代,批注式阅读只以个人阅读的习惯和方式而存在于现实中。同时,作为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批注式阅读也没有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并没有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不过,近年来,已经有不少教师开始将批注式阅读教学引入到阅读教学之中,如东北师范大学附中孙立权老师开展的“批注式阅读”课题研究就已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而同时,一些教材编写者也开始有意识地为批注式阅读提供舞台。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的编写就体现了编者这一考虑。编者在专题说明中指出,“阅读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与文本的对话,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于是,编者以“对话栏”的形式在第一板块“漂泊的旅人”中留下了十七处评点,其内容关涉文本的思想、写法,也含有编者自己阅读的感悟、思想。同时,编者在第二板块中以“对话栏”的形式留下大量的空白地方,要求学生“结合对本专题其他作品的研读,从上面两篇散文中任选一篇在对话栏中进行评点,评点时要注意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然后将评点和同学交换阅读”。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与必修课本相配套的《高中语文读本》(必修一)选了《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第一回,在文后的“评价与应用”当中,对批注式阅读即评点作了介绍,并要求学生“仔细阅读第一章全文与脂砚斋评点,并试着将‘绛珠草与神瑛侍者’一段,加以点评,表达自已独到的见解”。这些要求和安排,很明显,批注式阅读越来越得到了大家的关注和肯定。
三、研究思路
1、主要概念界定
批注式阅读就是运用简洁精练的书面语言或符号在读物上的空白处作注释、写评语、留标记,记录自已在阅读时所产生的联想、感悟,对文本内容、形式作评价与赏析,突出重点,启发思维,以帮助理解和评论读物的读书方法。“批注式阅读”的突出特点是“意(批注)随文(文本)生”。阅读者在读文过程中兴之所至,随感而发,信手拈来,议论纵横,忽东忽西,随读随注。个体的阅读实践是批注的前提,而批注又要求学生不仅要深入地领会文本,还要跳出文本,这样,就能比较好地实现学生与作者、文本、自我以及生活之间的多重对话,提高阅读能力和水平。批注式阅读符合新课标提出的阅读理念,它倡导自主学习,突出了阅读中学生的主体位置;它注重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它强调多边对话,有利于启迪智慧,涵养性灵。
2、研究预期目标
①通过对批注式阅读教学与传统阅读教学的对比研究,探索和认识新课程背景下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意义、作用、方法、规律、优缺点等。
②通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实践摸索出一条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及操作流程。
③通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自主、探究、合作的阅读品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④结集出版教师批注式实践与研究论文及学生批注式阅读作品选。
3、研究内容
①新课程背景下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现实意义及价值。②批注式阅读教学与传统阅读教学的对比分析。如批注式阅读的特点、方法、一般要求,批注式阅读教学与传统阅读教学异同点及其优势与劣势分析。
③批注式阅读教学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操作流程及其规律。比如如何对学生进行批注阅读的指导,如何在课堂45分钟教学中开展好批注式阅读教学,如何提高学生批注的质量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如何处理好课堂教学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如何落实阅读教学的重难点等等。④批注式阅读教学在学生课外阅读中的延伸及管理。
4、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辅以文献法、观察法、调查法、比较法、总结法等科研方法,通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实践及反思,不断总结和修正行动及目标,以期探索出适应新课程环境下的有效的阅读方法。
四、研究实施
(一)本课题预计二年完成。2009年9月——2011年9月。
1、准备阶段:2009年3月至2009年6月
①文献研究:了解批注式阅读的一般方法、要求、历史源流、前人成果,汲取当前批注式阅读教学的优秀成果。
②确定研究人员,统一思想,制订研究计划和课题实施章程。③探讨批注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和操作流程,并选择部分班级开展前期的实践,以获得初步的材料。
2、实施阶段:2009年9月至2011年5月
①参与实验的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开展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②定期举行批注式阅读教学公开教学。
③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反思行动,交流看法,总结经验。
3、结题阶段
①2011年6月,完成结题报告,形成成果。②2011年7月至8月,完成成果鉴定和评价。③2011年9月,教师研究论文及学生批注作品出版。
(二)人员分工陈梦龙
课题总体设计
温州市第21中学
高级、教研副主任周凡
研究计划、方案的制定、实施
温州市第21中学
中学高级、语文组组长潘小炜
课题实施的管理
温州市第21中学
中学一级、备课组长鲍海蓉
课题实施及数据、资料整理
温州市第21中学
中学一级蔡舒雯
课题实施及数据、资料整理
温州市第21中学
中学一级林斌斌
课题实施及数据、资料整理
温州市第21中学
中学一级周亦丹
课题实施及数据、资料整理
温州市第21中学
中学二级陈涵
资料收集、整理与结题
温州市第21中学
中学二级教师
第四篇:问题发现式导入教学疑难问题(模版)
怎样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学会善思
疑难问题:教学导入环节,对于整节课来说,看似无关紧要,老师随便几句话就可以导入到新课,由于老师对新课导入、教学过程中导入的作用不够重视,再加上学生由于知识不足而对问题的理解出现偏差。所以,如何利用导入环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的问题的能力则不是件易事,导入环节学生不能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发现问题并很好地解决问题是很难的。对学生来说,已有的知识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但是学生却总是把知识之间的联系割裂开,就事论事,不能发现新的问题并加以提升。因此,老师利用导入环节很精彩地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是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要求,也培养了学生思考的能力和方法,同时,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水平。
教学策略:
第一、培养性教学策略: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所以如何使学生处于一种主动、活跃的能动状态,进而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探究意识,产生学习需求,激发求知欲,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这也正是我们在教学中要实现的一个主要目标。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情景。如在导入责任一课时,针对“一位司机将被肇事逃逸司机撞伤的老太太送到医院“一事进行讨论,有些学生可能会认为司机不该管闲事,否则就会连累到自己,被人当作是肇事者可就说不清了。这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们思考:“如果这个老太太是你的奶奶,你还会这么想吗?”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就会得出与刚才相反的答案。教师还可以继续追问:“为什么会这样的结论呢?”教师就可以
顺理成章地导入新课,教师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就可以纠正在导入新课中学生认知上的误区。
第二、合作性教学策略:小组合作方式,体现团队精神。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学生情况把学生分为13个小组(根据实践经验,3-4个人一组效率最高)进行讨论。如在七年级(下)第二课《直面挫折》一课在讲到他人是如何战胜挫折,学生自己应该如何培养战胜挫折的内容导入时,教师让学生先讲洪战辉战胜挫折故事,有些学生认为:“我要是生在那样的家庭我也会像他那样。”当代中学生对本身承受挫折能力的认识有很大局限性,他们没有认识到自己在承受挫折上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是否每个生在那样环境的人都能做到洪战辉那样?”紧接着让学生讨论“如果你就生在洪战辉那样的家庭,你打算如何战胜各种困难?”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做到辩证地、客观地认识自己,教师也会获得教学过程中导入环节帮助学生避免认识上的局限性。
第三、资源整合性教学策略:教师在按照《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进行教学设计的同时,还要注意思想品德课与自然课、地理课等学科的整合,利用学生已有的各个学科的知识基础,解决本学科的问题,使学生的各种知识资源得以充分的开发利用,并得到很好的整合。比如在导入珍爱生命一课时,可以先把教材关于小燕子的图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思考那种做法更合适。对于每种做法学生们都能分析出一些合理的理由来,似乎这三种做法都对,可是,每种做法又都有不合理的地方。这是因为他们忽略了家燕的生活习性。这时,教
师不要急于求成,对于这种涉及多学科的知识点虽然不是重点、难点,可以忽略过去,但是,这与新课程的理念是不符的。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向其他学科老师请教相关知识,如地理学科老师了解中国北方四季气候变化对鸟类生活影响的知识,生物学科老师了解家燕的生活习性知识,发达的网络对学生们搜集相关知识也是很有帮助的,最后,学生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整合,从表面上占用了教师的教学时间,但实际上教师有效的导入可以弥补学生实际生活知识与书本知识脱节而导致的认识问题上的盲区。
教学价值:
第一、注意到教学设计的开放性,教师充分关注到学生的“现场反应”来随时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体现教学设计的弹性和课堂空间的开放性。
第二、对教师教学教研的能力提出了挑战。学生各式各样的发问,无论对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改变、扩容,还是现场调控教学的能力,无论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导向,还是促进学生思维向多维发展、培养学生乐于提问、善于提问的能力等等,都需要教师不断深入地进行探究和反思。及时总结得失,不断学习,广泛猎取信息,才能在课堂教学中“驾轻就熟”、“如鱼得水”。
第五篇:小学美术“五步趣味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美术“五步趣味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
以往和当前的美术教育,由于单一偏向绘画或工艺课的教学,还有许多方面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特别是还有许多阻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的因素存在,放在学科教育的整体上来分析,主要的弊端有三:
1、教学内容过于单
一、审美视野狭窄、远离儿童的生活经验。偏向于写生编成的“图画本”,主要从写生的角度、以成人的审美目光去考虑内容的编排,其缺点是审美视野狭窄,远离儿童的生活经验。偏向于想象编成的美术教材,展现了一定程度上儿童的生活世界,但仅以同龄儿童作品的呈现来启发儿童学习美术,也只能使儿童的审美水准停留在比较低的层次。无论是偏向于写生构成的“图画本”,还是偏向于想象编成的美术教材,都抑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2、学生体验活动不足,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偏向于写生或想象的课堂教学,衍生了“纯写生教学法”与“纯想象教学法”两类极端的教学方式。“纯写生教学法”强调学生以眼观察为主来对现实世界进行真实性地描绘,该教学法项目重于理性的分析和概括,难度大、枯燥,不利于儿童美术兴趣的养成; “纯想象教学法”强调学生用脑思考来表现幻想状态的图式。该教学法偏向于低层次的思维诱导,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比较贫乏,对高层审美文化更是较少触及。因此,这样的想象活动的根基是不扎实的,脱离生活实际,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发展。此教学法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成为他们出现美术学习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无论是“纯写生教学法”与“纯想象教学法”,其最大的弊端是从“一种一元论思维极端”走向“另一种一元论思维极端”,从而割裂美术文化本有的多元形态,最终往往会因学生感官缺乏足够的参与,而致使学生因缺少相应的文化支撑而无法得到很好的建立,更谈不上什么实践能力的培养。
3、兴趣活动空间狭窄,作品的创造性存在明显的局限。传统的美术教学受图画课、美术专业课的影响,许多教师对“美术”这个概念缺乏思考与理解,从而导致一部分教师在辅导之中只注重客观对象的描绘或脱离实际生活的想象绘画,致使学生从小就形成依葫芦画瓢或胡乱想象涂抹的不良学习习惯。偶尔或许有几件令老师看了比较满意的作品,但由于创作时学生缺乏对生活主动的多元体验,作品中使人产生此画非童画的感觉,美术创作脱离了学生生活经验和实际,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长远看肯定是相当有害的。看来,如何从“纯写生教学法”与“纯想象教学法”的单一美术教育中走出来,构建一个有利于学生趣味学习美术的审美教育理论框架,并在教材内容、课堂教学、兴趣辅导上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操作途径,已成为当前小学美术教育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对此,近几年许多美术教育工作者,积极引进启发式教育、愉快教育、情感教育、体验教学以及成功教学法等的相关原理,在某些领域里作了许多探索与尝试,并获得了不少富有建设性的成果,为美术教育的新发展注入了活力。但由于许多研究缺乏儿童美术学习方式的足够考虑,且深受“纯写生教学法”与“纯想象教学法”等教学方式的影响,因此,目前美术教学还未能找到一种较能体现现代小学美术学科特点,反映儿童审美心理发展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我们认为小学美术“五步趣味教学法”对于弥补传统美术教育的弊端以及吸收当前美术教育中的优秀成果是一个很好的结合点、切入点,对于激发学生美术兴趣,开发学生思维,提高审美能力,以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小学美术“五步趣味教学法”的界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美术 “五步趣味教学法”——即:“选题激趣→问题激趣→目标激趣→活动激趣→点评激趣” 五步。运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即在美术教学中以“趣味教学”为主线,通过选择趣味课题,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树立创作的目标以及自信心。通过师生之间的趣味体验活动,运用交流点评作品的形式,激发学生美术创作与学习的持久兴趣。在“五步趣味教学法”中以“学生为本”,关注美术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教学目标,并始终以激发学生美术兴趣为前提,密切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创设和谐教学情境,让孩子们在情感体验的同时获得创作的乐趣,潜移默化中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课题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本课题采用行动研究法,研究的对象为本校在读1——6年级650余名学生。
四、“五步趣味教学法”的研究过程与研究原理: 第一步:走进生活,选题激趣。
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都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其反对传统教学机械地对知识做预先限定,让学生被动地接受;主张要提供建构理解所需要的基础,同时又要给学生留下广阔的建构空间,让他们针对具体情境采取适当的策略。在这种理念指引下,我整合了美术教材内容,选取了趣味性强,动手面广并富有教育意义的趣味课为教学内容。
“趣味课”——即“趣味美术活动课例”。其基本理念是:学生凭需要、兴趣,主动、积极地活动,而非被动、被迫、外部干预地活动。活动内容是学生没有活动过而又想尝试的,美术学习的动机是以关注生活,获取知识技能或满足审美等实际需求为中心的,而非学习机械性、技能性等技术性的操作活动;创作的范围是开放丰富、大美术的,而非封闭狭窄、小美术的;过程是放松愉快的,而非紧张有负担的。(1)选题原则:在趣味课的选题原则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关注生活、动手实践、审美性、教育性。
1、关注生活。“艺术源于生活”,如果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那将使艺术失去原本应有的魅力,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我们倡导“趣味课”应走进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选择活动的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该原则下我们编制了“彩泥卵石”、“彩纸造型”二个板块。
其一,“彩泥卵石”板块。农村小学远离城市的喧闹、繁华,地理环境上多山多水,我们利用校园自身的环境优势,适时选择了小溪中的卵石做为趣味课教学的内容。针对一块块天然造型不同卵石的创作出不同层次、不同风格的作品,来引导学生获得个体的审美体验,从而激发其自由而有个性地进行创作。如自编“趣味课”《彩泥卵石画设计(系列)》一课,我安排了许多设计主题,诸如《人像系列》、《动物系列》、《十二生肖系列》、《综合造型系列》、《手机造型系列》等,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不仅了解到了人物造型上的五官比例、现代手机的功能及不足之处,还有关于十二生肖的民间故事等知识,获得多元的体验,作品自然是非常精彩的。其二,“彩纸造型”板块。纸是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几乎天天碰到的,用学生天天碰到的纸来创作各种各样的作品,那才是造型艺术中最为简洁、方便的创作途径。彩纸造型在操作上简单、有效、富有变化,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它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美术创作有机的结合起来,让他们把平面的构想立体化,锻炼学生剪、折、刻等方面的手工艺,培植学生创新的实践力,《立体贺卡》趣味课的实践中,已充分证明小学生能够善于运用平面的纸,设计出各种多样的作品,并在制作中感到快乐。
2、动手实践。选择孩子们人人都乐于动手的趣味美术活动,能够扩大孩子们参与的面,丰富其体验的过程,在动手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本着让学生动手实践原则,我们编制了“电脑高手”、“小小设计师”二个板块。
其一,“电脑高手” 板块。作为现代艺术的电脑美术是一块新开辟的芳草地,艺术资源丰富,开掘潜力大。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电脑绘画发展成为独立门类之后,在广告、装潢设计、动画制作上被广泛应用,使全球艺术发展出现了新的重大的变革。目前,国内的一些美术院校及中等设计学校已开始把电脑美术列入重点课程开设,从而使设计领域里出现了“没有电脑设计能力无法上岗”的新格局。但在小学阶段的正规美术教材中,据了解浙江版、上海版等国内教材,均为空缺。为了完善和丰富儿童创新的领域,我运用PHOTOSHOP、CORLDREW等软件在学生中开展电脑设计趣味课的开发,试图在小学阶段中培养学生具有现代的科学的艺术观。短短二年的努力,现在已有许许多多学生爱上了电脑美术,作品《绿色的地球,我们的家》、《我们一起飞翔》等学生电脑设计作品已充分证明小学生能够学习且善于运用多种软件进行电脑美术的设计与创作。
其二,“小小设计师” 板块。主要设计的趣味课有《艺术节会标设计》、《封面设计》、《邮票设计》、《板报报头设计》、《小书签设计》、《手印画设计》等。
3、审美性。随着科技发展,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激发学生美术兴趣,学会审美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内在需要。目前,引导学生全面参与健康有益的审美教育活动已是我们美术教学的必然方向。因此,我以审美教育为核心设计小学美术趣味课,旨在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从而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不断促使其追求艺术的更高境界。美术本身是一门非常丰富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兼容互渗,从中挖掘的活动主题,是非常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如美术与劳动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树立起“劳动创造生活美”的审美观;与科学的结合,可以使学生对信息技术以及电脑美术的关注;与历史的结合,可以使学生了解历史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的艺术文化;与现实、时代的结合,可以使学生对今天的人类文明产生积极感情„„等等,以上这些学科间结合的设计活动都能从不同侧面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美术活动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
4、教育性。在选择趣味课时,我们还寓趣味性于教育意义的内容中,通过有教育意义的趣味课,能够使学生在美术学习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这里我们设计了“变废为宝”、“主题创作”二个板块。
其一,“变废为宝” 板块。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中的各类废弃物越来越多,除了一部分可以回收再利用外,我们还可以利用这些废弃物设计成可以欣赏的作品。于是我们结合“环保教育”,设计了《拉罐上的彩绘》趣味课。帮助学生掌握绘画的技巧以及创作中的应变能力,以牛奶盒为材料的《储蓄罐》,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原本生活废弃的东西,经过我们的“小巧手”可以变化成一种有用的小物品,潜移默化中渗透了“环境保护”、“珍惜地球资源”的教育,从而也使许多学生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其二,“主题招贴设计” 板块。主题招贴画(即宣传画、海报)——是日常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美术作品,它通过图形与文字的巧妙组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优秀的招贴画作品不仅能对所宣传的主题起到较大的社会效益,从画的表现形式来说对小朋友亦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通过让学生接触招贴画,让他们搞一些简单设计,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设计的兴趣,也有利于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选择招贴画主题时我们常常考虑时代感强、有积极的现实教育意义的内容作为学生设计创作的主题。如结合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让孩子们学习“十六大”精神以及有关的知识,将《“十六大”主题招贴设计》作为宣传、教育学生的好方法,通过设计与制作不仅使学生对党的“十六大”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学习了招贴画设计的有关知识。
2003年4月,人类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闹得人们惶恐不安,世界失去了往日的色彩,但我们并没有被可怕的疫情所吓倒,如《小小画笔抗击“非典”》主题招贴画设计是我们五年级学生在美术课上抗击“非典”举行的成功美术活动,学生学习了有关知识,了解了怎样预防“非典”、正确对待其传染途径等,并把这些知识告之家长,群防群控战胜“非典”。(2)选题时注意的问题:
以上原则下的趣味课,在实际选择与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如:
1)各趣味课设计内容要切合儿童的生活世界、符合时代特征以及应用与实践。
2)各学习板块的安排不能过于集中,但要有一定的联系,具体教学中各种方法、内容应灵活组合。
3)注重选题的时代性、创新性,不合时宜的教学内容应及时的更新,走进生活、关注生活,把握好“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一宗旨。第二步:制造冲突,问题激趣。
我们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创新之源,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让学生提出问题,让“疑”使学生在认知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引起定向探究性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也就应运而生。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快乐,感受成功的乐趣。
1、让“疑”使学生在认知上感到困惑。
在招贴画构思过程中要注重鼓励学生质疑,对于要解决的问题,使学生在认知上感到困惑,让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与构思。我们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讨论与交流的兴趣,谈论如何解决好招贴画设计中存在的困难,从而培养他们创新思维能力。如在今年4月份全国处于“非典”疫情之时,我在五年级美术活动课上了《小小画笔,抗击非典》一节主题招贴画设计。问题情境如下表(略)
学生通过开展问题的讨论与交流,思维方式更加活跃,这对于他们语言表达水平的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让“疑”使学生在认知上产生冲突。
有了一定的问题情境,学生在认知上感到了困惑,并产生了认知冲突,引起了定向探究性反射,思维的火花在孩子们中间碰撞着。
如在未知《彩泥卵石画》作品作者情况下,让学生谈谈对该件作品的感觉。——“你们觉得这件作品有什么特征?”、“这么普通的材料,创作出如此新颖的作品,难道他有什么秘诀吗?”。学生对此产生了好奇心,他们通过讨论交流,完善了自身的想象能力,能够把他人的创新的设想,吸收为自己的构思,不同的创作趣闻,不同的创作对象,激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决心和信心。使学生在认知冲突中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快乐,感受成功的乐趣。
说明:艺术大师罗丹曾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的确在我们的生活中蕴含着无限的美,在农村这片自然资源丰富的环境中我们发现了自然美,小溪里哗哗的流水,倒映着蓝天白云,小溪里一块块无奇的卵石中蕴含自然之美。这里的“疑”——着重解决了怎样发现生活中的美?我们利用生活中现有的教学资源,校门口小溪里自然形状各异鹅卵石,市场上随处可购的彩泥,把它作为一个活动内容,并体现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方法,并解决了学生在认知上的困惑与冲突。第三步:观察欣赏,目标激趣。目标是前进的方向,在一个阶段确立一个学习目标,对于人来说都会产生一定的内趋力,一种前进的动力。我们通过佳作欣赏、榜样示范、名家之路等内容,促使为学生树立起学习的目标,激发学生美术兴趣。
1、目标是个体的内趋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的学习是被迫的,被迫的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因此,通过欣赏优秀的招贴画作品,激起学生对招贴画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的去欣赏招贴画,去了解生活,去观察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事、物,以此作为招贴画的材料。
如在欣赏史捷设计的环保招贴画《哪里才是我们的家?》(曾在教育部、文化部、共青团中央等部委主办的“中国青少年绿色承诺行动21世纪议程招贴画大赛”中获金奖,并在中华世纪坛及联合国首脑会议展出)作品中描绘着“一片树林被砍光了,只留下一个个树根,一群小鸟在空中盘旋,寻找自己的安身之处,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巢,并添加了主题词“哪里才是我们的家?”。这幅招贴画的创意非常明显,就是要我们保护树林,爱护人类的好朋友。这一作品是作者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其表现的内容也源于生活,通过该作品目的是唤起人们对环保的重视。
2、目标还是个体的动力。欣赏完这一幅作品使读者引起了共鸣,并对新奇的画种——招贴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好奇与创作的冲动,欣赏中使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得到普遍提高,并树立起创作的目标。第四步:体验创作,活动激趣。美术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创作,从而获得美术创作的乐趣,这一步在趣味课中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的每个环节,并在每个环节中大显身手,一展才能。这样的体验活动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1、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
课堂上我注意体现“六还”,即:还学生以课堂时间;还学生以教室空间;还学生以活动主动权;还学生以探索权利;还学生以创新可能;还学生以个性张扬。40分钟的课堂,学生占有的时间达一半以上,课上,游戏、争辩、对口练、角色表演等妙趣横生,学生能说的学生说,学生能做的学生做,学生能想的学生想,学生能演的学生演,学生能写的学生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当的是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如在《彩泥卵石画—手机造型》趣味课时,首先,让学生体验收集生活中的素材。一节课时间,带领孩子们到校门口的小溪里采集卵石,在收集过程中让孩子们选择“奇”、“异”、“怪”之类的卵石,并展开自己的想象,在想象过程中不断有学生跟我说,老师:“这块像一个侧面的人像”,“这块像一条小鱼儿”„„想象中孩子们充满了回归自然的乐趣。其次,体验创作时的乐趣。通过单独创作或小组合作的方式,每一个学生投入到了创作、设计一个新颖的手机造型,把最新的功能、用途以及创新的想法,表现得淋漓尽致。说明:我们选取自然界中创作的素材(资源)是给学生体验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学会单独创作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学会与他人合作是新课程学习方式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让孩子们学会与他人合作,能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从而设计出更精彩的作品。这里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它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2、让老师成为“导师”。传统教育观念下教师教与学生学,在这里转变为师生互动,教师成为一名指导者、点拨者,如在招贴画设计活动中主要通过以下2个途径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1)让学生描绘设计稿——招贴画作品的设计稿不同于绘画作品,但近似于绘画作品,它可以运用各种绘画工具,各种不同的表现技法,来描绘设计稿。如302班赵海东小朋友在画面中描绘了几个简单图形——“月亮、星星、小朋友及昆虫”等,有些涂上了色彩、背景等大块色都没有添,这些在招贴画的设计稿中都没有关系,可以通过下一步的电脑制作加以处理和完善。(2)让学生进行电脑辅助设计——电脑辅助设计是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老师必须放手让他们自己实践,去动手。不能总是领着学生走,要把疑问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解决,让他们独立完成,在困难时通过学生间相互交流或探讨来解决实际难题,老师在必要时给予示范,做到“授之以渔”不能一手包办。首先,先将设计稿进行扫描,并保存与电脑中。其次,使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加工制作。如,赵海东小朋友的《艺术节招贴画》作品中运用PHOTOSHOP软件工具栏中的“填充工具”选择“深蓝色”,点击作品中的“空白处”进行填充,此时整幅画面就出现了深蓝色的夜空,运用工具栏中的“橡皮图章”,其功能是“复制”作用,选择需要复制的图像——“小星星”,根据所需数量把它进行复制,画面就出现若干星星,同时也可以把“小星星”拉大或缩小;之后,运用文本工具添加上主题词,作品就完成了。
通过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电脑美术设计的有关知识、技能,动手实践能力也得到加强,改变了过去以“老师讲”、“学生听”,“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这里他们主动参与创作作品,想象力得以充分发挥,思维更加活跃,兴趣更加浓郁。第五步:互相交流,点评激趣。
作品完成,需要展示、需要与他人交流。对作品的评价标准应该是多元的,很难说谁的作品最好,谁最漂亮,更不能说最漂亮的就是最好的。“你最喜欢哪件设计作品”的标准是相对的。能够对学生言之成理或能自圆其说的评价和判断,教师应该给予尊重和鼓励,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1、评价要尊重和鼓励学生。传统的教学评价大多由教师对学生的作品做出评价,评价主要是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教师往往打个成绩或者等级了事。久而久之,评价的目的在于定性定格,学生形成依赖的心理,等待教师“宣判”,缺乏反思意识。新《课标》指出:评价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作为评价的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如在彩泥卵石画评价过程中,我通过让学生自己来说一说创作的作品,师生互动,让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快乐。注重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展示,相互点评来达到与人交流的目的。通过自评、他评、师评,互评的方式,对各组作品进行点评,对各自作品优点进行介绍,对创作、设计的全过程进行解读,让观众(孩子们)了解作品成功背后的故事,增深兴趣,如在作品完成后我让小组长把本组设计作品的步骤记录下一来,让小组成员各自用一句话表达自己在参与设计过程中的感受或想法。通过让每一个学生交流创作体会,这体现了对每一个学生的尊重和鼓励,即使是简简单单的交流,也使得孩子们的创作积极性得以更大的发挥。
2、发挥评价的内在激励作用。
如招贴画作品完成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在交流中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创作设计过程。通过对自己设计的作品点评,让他人对作品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和印象。如五年级《小小画笔,抗击非典》主题招贴画设计中小朋友的点评更是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这样的评价方式弱化了作品的“甄别”、“选拔”功能,发挥了评价的激励机制,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的美术创作与学习。
由此可见通过“五步趣味教学法”的实践,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得到极大激发,想象变得更加丰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创新精神得到培养。上述“五步趣味教学法”让学生走进了生活,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优点是:
一可使学生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扬长避短、各尽所能,设计出优秀的作品来。
二是在体验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创造的兴趣,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三是作品的评价不仅仅局限与教师的评价,而是激起了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促使他们在审美活动中不断燃起富有创新的思维火花。
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若要有效的发挥“趣味教学法”的作用,还应该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以趣味教学为要旨,综合运用各种教法。趣味教学法所呈现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审美心理发展规律的过程与他们情感体验的美术文化相统一的。实际操作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年龄差异特点,融合各种教法,以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趣味体验。(2)灵活处理与设计趣味课。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及审美基础,处理好课题内容,为学生的充分体验作好准备。操作中我们要以学生的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体验为目标,精心提示、设疑、选择、提供资料、方法传授、讨论、交流、点评等方式,展示学习过程。(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对于全体学生来说对美术学习过程的体验,往往在课堂中进行的,一件设计作品的展示往往会受时空的限制而交流范围大大缩小。但是可以通过扫描仪、展示台、教学课件等弥补了这些不足。因而,美术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显得特别重要。
五、课题研究的结果。
经过近4年来的小学美术“五步趣味教学法” 的教学实践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项研究,不仅奠定了开展小学美术趣味教学的审美基础,形成了可操作的教学策略,而且直接推动了对学生美术兴趣、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等的培养。
1、学生主动参与美术活动意识显著增强。
美术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实践中发挥了学生的经验,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美术兴趣和表现的欲望,在调查、分析、发现、实践、创作等各个环节各个过程中,学生显示出了极大的热情。据笔者统计:几年来在笔者所教的班级中98%以上的学生对美术保持极大的兴趣,并且涌现了10余名美术特长学生。此外,相关美术教学内容的设计,使教学活动不受固定信息的制约,为学生发挥潜能,实现各种素质的多元发展提供了空间。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主动地观察、探究、交往、审美、创作、评价„„ 发展了多方面的能力,形成了健康向上的个性。
2、学生的美术创作朝着多元化方向迅速发展。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小学美术“五步趣味教学法”。这套教学法的实施大面积提高了学校的美术教育质量。教学中倡导学生独特的创造,创作形式的个性化引导,积极的改变了学生创作中原有的单一性程式化风格,并激起了学生创造新作品、新画面等内在动力。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创作了数以千计的作品,在参加全国各类比赛及展览中,有360余幅的学生美术作品获奖、展览或公开发表在《中国教育报》、《美术报》、《儿童美术启蒙》、《当代小书画家》、《小画家》、《少儿美术》、《少儿书画》、《小艺术家》等全国20余种知名报刊上(详见附录),也有学生作品在国家级中文核心期刊(少儿类)发表或在联合国首脑会议展出。
此外学生多样的创作风格,还受到《美术报》、《少儿美术》、《小画家》等美术教育专家的一致好评。《美术报》记者应霁民老师在看了学生“预防非典”宣传画作品后,作了“„.使我们看到了以启迪心志、培育爱心,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为目的的少儿美术教育,正越来越活跃地走向社会、关注现实、直面生活,并日益发挥出宣传力和影响力。”的积极评价。
3、教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笔者利用这套小学美术“五步趣味教学法”撰写的20多篇论文、课例发表在《中国教育报》、《现代中小学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东北师范大学主办)、《少儿美术》(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主办)、《实验教学与装备》(浙江省教育厅、教育装备管理中心主办)、《当代小书画家》(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主办)、《现代教育科学》(吉林省教育厅主管、吉林省教育科学院主办)、《宁波教育报》等报刊。其中3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小学各科教与学》全文转载,3篇论文在市级论文评比中获二奖,1篇获三等奖,《小学美术设计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一文获宁波市鄞州区小学学科教科研论文评比一等奖。此套“教学法”得到了社会的认同(详见附录)。
4、学校美术教育特色显著。
《中国教育报》、《美术报》、《少儿美术》、《当代小书画家》、《浙江现代教育技术》等全国各级报刊30余次介绍了学校美术教学的成果(详见附录)。
六、讨论。
“五步趣味教学法”对于激发学生美术兴趣,提高审美素养,开发潜能、培养意志,以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其一:教师对课堂教学时间的调控。
特别是对于新教师来说运用“五步趣味教学法”还必须对教学环节进行灵活的处理,增强的应变能力,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其二:掌握必要的现代教学设备。
在现代教育技术日趋现代化的今天,教师应该学习和掌握有关的现代教学设备(如:网页知识、电脑设计、检索美术信息、网上传输美术作品)等的知识,扩大美术作品交流的范围,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对于教师自身来说还需花费大量的时间、经费去掌握有关的技术。
其三:教师教学观的转变。
以往美术教师的教学主要采用的是讲授和示范的方法,相对忽略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已有的经验,学生的学习基本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现在则主张学生将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化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操作实践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我们还要正确处理个别提高与整体提升的关系。
“教学有法,贵在得法”,也许适用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当前有关小学美术“五步趣味教学法”实践层面的研究很少,可供借鉴的经验也不多,在很多方面还值得我们以后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