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理论现状与发展的探究
关于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理论现状与发展的探究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7-000-01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篮球教学是一项比较重要的运动。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虽然篮球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这对高校篮球教学的发展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为此,必须对篮球教学与训练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在基础上创新方法,提升篮球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等学校 篮球教学 方式探析
篮球运动是一项深受人们喜爱的运动,在社会上有着较高的参与度。在高等学校中,篮球项目也是一项很重要的教学科目,它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培育健康的心理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当前我国高校篮球教学中,受传统体育教学方法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下,直接制约着高校篮球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此,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其进行研究。
一、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现状
高校篮球教学由于受到传统体育教学的影响比较深,在教学中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制约了篮球教学质量与水平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观念陈旧,内容落后
由于深受传统教学思想观念的影响,高校篮球教学观念陈旧,在学科内容设置上也不科学。从学科内容的设置上看,当前我国高校篮球教学的内容与中学学习的内容基本没有任何创新,不利于学生体育运动技能的提升。这种重复性的课程内容设置,使得学生的兴趣大大降低,甚至出现了厌学的现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缺乏兴趣的课程设置,只会让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这样在学生毕业之后,不会树立起长期锻炼的意识,无法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另外,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没有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进行施教,导致一些篮球技能较好的学生不能继续提升运动技能,而一些先天基础薄弱的学生无法掌握基本的要领,篮球技术水平得不到真正的提升。
(二)理论实践分离严重
理论高于实践并指导实践,对于篮球教学也是如此。然而,篮球运动是一项实践性特别强的运动,如果理论与实践分离,就会导致学生的综合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传统的教学认为篮球只是实践性的,教学场所只是在体育场上,造成了“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但是,篮球运动有着自己独特的一面,在重视实践的同时,还需要从理论上对战术进行指导。现实情况是,对理论上的指导重视程度不够。
(三)教学方法不当,技术水平低
在进行篮球教学时,方法非常重要,是篮球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在我国高校中,进行篮球教学所采用的方法依旧比较传统。教师在教学中仍然占据着主要地位,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意识,被动的接受学习,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自主意识的培养是不利的。除此之外,教学手法上比较单调,传统的篮球教学中,追求的主要目的是能够通过考试,为了能顺利通关,授课方式就以考试为目的,缺少娱乐性,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
二、提升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水平的措施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高校篮球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为了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在教学上进行改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教学模式,充实教学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对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和充实。传统的高校篮球教学,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属于从属地位。新形势下,必须将教师与学生的位置颠倒过来,让学生成为篮球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此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此外,教学内容要摒弃过去的单一的内容,增加一些趣味性的东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创新评价方式
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存在诸多的弊端,主要是忽视学生个体的差异,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进行评价,也就是制定一个总的指标,只有全部学生都达到这个指标,才算是合格。这种评价方式虽然是为了摆脱竞技体育的模式,但没有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新形势下,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根据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制定不同的考核目标,学生只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达到了相应的考核目标,就算达标。另外,这种分类考核的方式也有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加大体育设施投入力度
良好的体育设施是确保篮球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的财政拨款不断增加。因此,为了能够在硬件上保证高校篮球教学,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大体育器材等方面的预算。或者是接受社会捐助,修建场馆,更新体育设施,以保证体育器材能够满足学生训练的需求。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高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篮球教学改革也逐渐提上了日程。篮球运动是一项深受学生喜爱的球类运动,同时也是高等学校体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对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以及团队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形势下,对于高校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能视而不见,必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充分的探讨,从而转变陈旧的观念,改变落后的教学方法,更新过时的教学内容,不断提升高校篮球教学的质量。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期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对我国高校篮球教学质量的提升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 万宏.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的新方法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01:181,187.[2] 张丽娟.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理论的现状与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2012.07:170.[3] 肖凯骏,刘中强.简析我国高校篮球教学与训练现状及方法[J].运动.2014.18:87-88.
第二篇:浅析篮球教学训练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
论文关键词:篮球教学现状分析建议
论文摘要:篮球教学训练是当代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教学项目,是提高我们过高校篮球运动水平的重中之重。本文针对我国高校篮球教学训练现状的分析,探究篮球教学训练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建议。
前言
篮球在高校深受大学生青睐的的体育活动项目之一,近几年的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和CUBS中国大学生超级联赛的开展,使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篮球运动当中去。通过篮球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篮球教学质量是我们继续解决的问题。而我国各阶层篮球老师们都不能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极大的制约的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了学习的效率。因为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对篮球教学训练深入调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为我国高校篮球教学训练的发展指明方向,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高校篮球教学训练的现状
篮球教学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体现了其积极、有益的作用,但在篮球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忽视学生对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的培养的现象,致使学生在走向社会后,难以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能力与习惯,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特征等。
1.1篮球教学内容重复、陈旧
当前高校篮球教学内容与中学的教学内容区别不大,内容陈旧,没有创新突破。导致学生对教学失去兴趣,甚至厌学,难以培养他们的兴趣与爱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而这种内容的安排导致学生不得不在课堂重复学习他们早就已经甚至熟练掌握的技术动作,使学生因篮球技、战术水平提高缓慢而降低了学习的兴趣。在篮球教学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先天条件好,技战术水平进步较快,而有的学生则受各种原因限制(如:身高、力量等),进步不大,自然造成学生的篮球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教师在教学当中对于分配任务的完成质量难以掌握,无法因材施教。
1.2篮球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
传统的教学中往往是“重实践,轻理论”的模式进行教学,给学生的印象就是篮球课就应该在室外进行课程与训练,而非坐在教室中进行理论方面的学习。
篮球技、战术分别讲解教学的方法不适合篮球运动的发展,应该在比赛中提高学生技术水平,通过比赛提高其篮球基本技、战术能力的运用。他们认为通过课堂篮球学习,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能力,能为将来参加篮球比赛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当代高校的篮球教学模式往往忽略这一点,总是把理论与实践分开进行,不能相结合,即便是理论知识丰富充足,但缺乏实践,盲目的按部就班。而没有理论知识的支撑,训练相对空洞,乏味,没有明确的训练目标,训练水平也停滞不前,无法提高技战术水平。
1.3篮球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它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学工作的成败以及教学效率的高低。当前高校篮球教学仍然延续着竞技项目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被动的学习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教学手段单一,往往是围绕着达标与技术考试进行,缺乏自主性、娱乐性与趣味性。篮球运动本身带给学生的是积极主动,健康向上,团结协作的理念,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呆板、单一,从根本上阻碍了学生学习篮球的积极性,使其学习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大幅度下降,从而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传统观念使学生很自然地将篮球课与竞技性的篮球比赛联系到一起,忽视了两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篮球课的教学过程变成了篮球运动竞技项目的训练课。
1.4篮球教学教材、设施的缺乏
篮球教材是将篮球教学大纲系统化和具体化后的其中一种教学参考,它反映了篮球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等,是一种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材料,是学生获得篮球理论知识的媒介。在篮球教学中,除了围绕书本学习理论知识外,还可以通过篮球比赛录像资料中学习更多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的高校是在是室外上篮球课。在室外上课,考虑到天气的原因,时好时坏,影响到整体的教学进程,也影响到教学质量。而设备的缺乏,严重的影响到教学任务的完成。体育场馆与设施是完成体育课教学任务的基本物质条件。场馆与设施的合理配备直接涉及到教学环境的优化,教学环境的优化是激发学生学习情感、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普通高校的场地、设备只能满足教学需求,而不能达到课外活动的需要。
2篮球教学训练更新改革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更新,篮球教学训练也应该更新改革。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创新性与娱乐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训练当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习惯,从而使篮球运动更好地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服务,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快乐体育意识。
2.1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
在原有的教学内容中,不断增加辅助性内容,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不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领会性、小团体式、尝试式三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这个基础上创建新的教学模式,建立和完善以篮球游戏-娱乐性比赛-竞技比赛为主线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锻炼热情得到释放。
2.2改革考核标准与评价体系
现阶段的考核标准为摆脱竞技体育的评价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自身提高幅度和努力程度而是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原有考核形式的修改和补充,即达标内容依然保留,但降低在成绩中的所占比例,而专项身体素质按学生进步幅度给予相应的分值。此种方法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解决目前存在的部分学生厌学的问题。
2.3完善场馆与设施
不断完善场馆建设,补充教学设备,给教学训练工作提高良好的外在条件,必须加强场地与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克服一些学校由于场地小、设施少而导致一部分学生有“体”难“育”现象。
3篮球教学的发展趋势
3.1教学组织形式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由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当中,而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更能体现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领会式教学方法使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关系和地位发生了改变,教师的注意力从对教学的控制转向对学生“学习”与“理解”的指导上,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无目的或被动的,他们将根据自己的水平按需所取学习球类运动的技巧,加深了对某项球类运动的理解,并使技术水平不断改善提高。
3.2教学内容多样化
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从简单的教和学向多样化发展,提高篮球教学的娱乐性趣味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现有篮球项目潜能进行挖掘,使其向娱乐化、健康化发展,重视篮球教学内容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建立与完善篮球游戏、娱乐性比赛为主的教学环境,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进行学习。
3.3篮球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
篮球教学不仅传授篮球知识,还应把还应把篮球理论知识、战术运用、裁判规则及当前世界篮球最新发展动态传授给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升理论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平衡发展,不断认识与解决问题,有谋略,有方法,善预测和应变。
4小结
篮球教学训练的改革不仅仅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更重要的是教育思想、观念等深层次的变革。体育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关注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注意学生在运动能力、兴趣爱好、身体素质、性格和气质等方面存在的个性差异,认识到现有的不足,进行改革,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使学生的身心各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大江,汪波.普通高校篮球课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10.6
[2]韩京松,高校篮球教学现状及教学模式的改进[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9
[3]王红,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现状及发展对策[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4]黄国华,浅谈高校篮球教学的现状及教学思想和模式的改革[J]体育世界2010.6
[5]刘加宏,浅析篮球教学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实践与探索
第三篇:高校学生会的现状与发展
高校学生会的现状与发展大学被称为沟通学生和社会的心灵窗口,在她高大漂亮的建筑物以及枝叶茂盛的参天大树背后,蕴藏的她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来慢慢积淀下来的不易被人们轻易发现但又影响了许多人的一种文化底蕴。一个人从开始上学时就定下了自己的目标,那就是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其实这是千万中国学生乃至所有家长们的共同心声。终于十年寒窗,实现了我们儿时心中的梦想,迈进了这座向往已久并且充满了神奇色彩的美丽殿堂。这座殿堂也被赋予了一个美丽的名字——象牙塔,每天生活在这座象牙塔中的我们,不断的吸取她文化底蕴中的部分精髓来提高自生的修养。大学之大,不在于她的楼有多高,学校有多大,而在于她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较高的科学道德素质以及培养出来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大学被人们赋予了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迈你进了这座文化殿堂,标志着我们已经成人并且即将走向社会。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会各种社会知识,即为人处世,交际能力及表达技巧等等。还有就是在这样一个高度轻松的校园里,必须学会坚强的自律能力,自己得想法设法的约束自己,三思而
后行,不管做什么事情,首先得清楚做过以后对自己什么后果,会不会影响自己的发展,然后再做出正确的判断。
学生会作为大学里唯一一个可以和学生之间进行无障碍沟通的部门,自然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因为往下,你我都是学生,性质相同,可以无限制的交流;往上,能够传达学生的各种问题并且在学校有关部门的协助下还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样的一个部门,又是多少学生梦寐以求的地方,学生会干部不仅增加了自己的人际交往以及扩大自己的社交范围,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能锻炼和积累自己的工作经验,因此让许多人都为之冲冲欲动。从学生会招生时上百人的报名到最后面试时留下的少数几个,一年之后,少数的几个人为一个空缺的主席或副主席位能争的头破血流,最终做决定的自然是学校的老师了。而往往这时也是最让老师头痛的时候,觉得谁都合适又都不合适,很难定夺。这时其中的一位同学也许看出了老师的心思,一个很容易的办法就把问题解决了,最后自然也是这个同学竞选成功。在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武器就是钱,当然说的广义一些就是指有好处有利益的东西。这位同学的办法可能就是在这方面动脑筋了,然而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悠
久传统文明的国家里,这种办法被认为是歪门邪道的,可是最后起作用的偏偏就是这种歪门邪道的办法。而根本原因就在于老师,在于我们的教育。作为一名长者,担负培养国家栋梁之才的使命,可他们却背道而行,放纵学生去走那些歪门邪道,怂恿学生去做违背道德文明的事情,究其原因就是利益驱使。
利益的驱使是可怕的,它能使一个人忘记道德、忘记礼仪、甚至忘记了自我。当一个人背着良心做了不道德的事情后,伤害的不仅是自己,还有与之相关的许多其他人。生活在这个深深象牙塔里的学子,在还没有走进社会之前,大脑中已经注入歪门邪道的细菌,在将来进入社会后就会慢慢的滋生为一种违规违法的病毒,吞噬着一个正常人的心理。大学校园应该是一个纯洁的圣地,就比如大学的爱情。作为学校的老师甚至领导,有责任和义务来维持这片圣地的纯洁,应该把某些污点的东西控制在还没发生就让他结束的状态之下,提前扼杀在摇篮之中。然而在部分学校,这种现象屡禁不止,甚至有些班在竞选班长时都有人给辅导员送礼……
第二个问题还与学生会有关,即学生会在管理以及组织某些活动时所显现出来的一种弊端,同样对将来学生进入社会有着一定的负面作用。经常听学生会的一些学生干部说,今天真是忙坏了,一天开了多少会,参加了几场活动,到现在还没吃饭了。我个人意见,作为一名学生会领导干部,如果不能充分的利用时间和合理分配自己的学习与工作,那么我认为这就是一个不称职的学生会领导。想想上面那句话所反应的这个同学我就认为他不称职,或者说他就没有搞清楚上大学主要是做什么。那句话中还提到开会,而这个开会正式这个弊端的所在之处。现在有一些学生会几乎是天天开会,部分甚至是一天几次,而其内容也就是传达一下学校的一些部署,或者通知某件事情,内容及其的简单,可会却开的很隆重,以致耽误许多人的时间。在我看来,有些会议内容完全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来传达,根本没有必要找个教室,学生干部做上面,其他成员坐下面,看上去很正式,其实在这过程中就会滋生一种领导感的欲望。久而久之,这种欲望愈演愈烈,以致于大事小事甚至没事时也把所有成员都叫过来谈谈心得体会什么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能过把领导隐,其实这是一个不易被老师发现但确实存在并且及其不利的问题。这也是许多学生争先恐后的当学生会领导的一个重要目的。
说到这个问题,与之相关还有一个就是学生社团。大学中里的社团为学生们打开了各种兴趣爱好之门,一些好的社团真的能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多元化的发展。可在这些社团协会中,也存在一些与学生会开会类似的问题,大事小事吧所有社团成员都叫到,然后这些社团主席或会长坐在前面讲话。其实这种现象无意间就拉开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不知不觉中就疏远了学生会和学生的关系,使得学生会的本职能力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就我个人而言,学生会或各种社团协会,不是不可以开会,能不开尽量不开,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以及过多时间的浪费。不得不开应该换一种开会的方式,比如在教室里学生干部和各个成员团团而坐,照样也能起到开会的效果,或者干脆在操场或各种露天的场合,围在一起,即能达到最后的结果同时也拉近了同学之间的以及同学和学生会的距离,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校园气氛。学校方面也应该制止这种形式的发展,老师或团委应明确的指出不可以不同阶层的形式开会或者限制他们的开会地点,让他们被迫的去一些不能够成正规会议形式的地方。
一般来说,学生会的部分学生领导都是未来社会的重要人才。如果在大学里就形成一种有强烈占有欲和领导欲望的习惯,将来走出校门后很难在复杂多变且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中找到他们合适的位置,到头来时光已逝,青春不现,事倍功半,不足惜矣。因此
学校在选拔和培养学生会干部时要把他们的这种不良心理扼杀在不可萌芽阶段,对其教育使他们有着纯洁的动机,其中一个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培养他们,使之成为一名21世纪真正合格的创新人才。
2011年5月
第四篇:高校校园环境的发展与现状
【论文关键词】 独立学院校园 校园环境 景观化设计 景观理念 植物景观
【论文摘要】 独立学院校园环境是一个学校面貌的整体体现。对于在校独立学院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素质影响是持久而深远的。独立学院校园的环境建设应该依循景观化理念和要求来设计和建设。因此,本文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以助于独立学院校园环境景观化设计与建设。
独立学院校园景观设计作为全面发展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塑造独立学院的良好形象方面,还在形成独立学院生完美人格,促进独立学院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独立学院校园不仅具有教学学习生活使用的功用, 也是环境育人、文化形象的物质载体.校园环境规划设计重点解决的是如何形成具有标志性和凝聚力的校园中心, 创造多层次的空间环境气氛, 建立健全完善的校园交通系统, 积极引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克服了以往设计中忽视外部环境的缺陷, 努力创造出一个渗透、开放、融合的整体校园环境.独立学院校园环境是一个功能复杂的综合体,若只注重解决功能问题,还不足以成为环境友好型的校园设计。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校园环境不仅要为老师和学生们的学习及学术活动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为塑造学生的生活习惯、能力素质提供一定的场所背景,并且学校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综合能力的功能应大于其传播知识的功能,从而对独立学院校园环境景观化设计提出了新的迫切的要求。
“景观化校园”是指:为了满足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要求,在校园的规划设计中,以环境品质的提升为目标,以人本主义为立足点,实现校园环境、功能、经济、技术的优化,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环境。这里所谈及到的“景观化”是一个动词,景观化校园尊重自然,针对校园的自然环境、组织功能、营造空间、渲染氛围,减少对自然的人工处理及伤害,并充分利用自然的特色给予,体现校园环境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连续。
一、独立学院校园环境景观化设计的理念
1.以人为本的理念
独立学院校园生态环境景观化设计上要考虑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化、多元化和个性化。从《园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思想中,我们可以理解并且体验将有限的场地创造出无限的空间,追求一种空灵、俊秀、飘逸的诗情画意境域,这也是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设计的最高境界。这种“天地人神合一”与自然求得有机融合的思想,在现代物质文明快速发展而且日益丰富的时期,人与自然日异隔离的现代社会将被赋予新的意义与内涵。
2.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作指导,将校园环境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谐调发展,把人类发展与维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尽可能利用乔木、灌木和花草进行复合型群落式绿化种植设计,以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绿化量,提高场地范围内的绿地率,从而以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使其可持续的发展。
3.景观效果与生态功能相结合的理念
景观效果和生态功能此二者是需要统筹兼顾的,充分利用具有生态功能的园林植物进行营造。例如:用部分芳香型植物和部分吸收毒气强的植物,以来提高环境质量,杀菌除尘和净化空气,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这样既架构了绿色植物空间景观,又与植物生态功能环境相结合。
4.整体绿化空间意识的理念
独立学院校园整体生态环境空间的建造离不开植物,植物是建造绿化空间的主要因素。从而做好平面绿化、垂直绿化及景观布景的同时,应在一些建筑天台布置屋顶花园,做屋顶绿化构成立体绿化和景观小品效果,形成整体绿化空间的园林景观。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后期的养护成本、设施的安全性。绿化设计应简洁明快,材料必须经久耐用和安全。近些年来国内很多地方拆巨资在进行绿化景观建设,但是由于后期养护经费花费较大,管理不及时、不到位,没过几年绿化景观就荒芜了,这些情况时有出现,均是在设计时未能细致考虑到后期养护成本的费用和所使用材料的耐久程度而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5.空间的组织与划分的理念
独立学院校园空间组织与划分理念的合理与否也十分重要。应依据不同层次需要组织不同活动空间。例如:学生生活区、学生运动区、教学区、教师生活区等等。根据各个区域景观化的需要使用不同的植物和园林景点来进行布置。为了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渴望,各种空间中景观设施的设置、材料质感的应用、景观环境的创造应充分考虑人们钟情于自然的心理需求。关注人的审美习惯,以园林山水或者景观山水布置景观,并赋予文化内涵以来表达思想感情。景观绿化植物配置应选择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园林保健植物,各种能消除疲劳的芳香植物。
6.生态环境艺术型学校的理念
要形成生态环境友好型和文化艺术型的独立学院校园生态景观环境,需要在布局上增设景观建筑、园林小品和带有艺术气息的雕塑以来强化校园环境的景观氛围。在绿化上以常绿树和阔叶乔木类为骨干树,适当穿插四季花卉和彩叶植物为基调树,在园林树木种植时,在平面上进退交错、在立面上高低错落有致、疏密有序,以形成优良的植物总体群落布局的景观效果,真正达到绿化、美化、净化、亮化、香化和静化,从而实现活泼、优雅、向上、宁静的校园景观环境。
二、校园环境景观化的目标和途径。学校在校园改造时切忌好大喜功,大手笔、大动作,有时反而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校园的景观化强调改良,通过对原有景观的改造及新建景观的补充,充分利用有限资金创造良好的环境景观和校园形象,这才是其最终的目的。
1、校园环境景观化强调尊重自然。
要求对校园的整体自然环境,营造空间、渲染氛围,减少对自然的人工处理及伤害,并充分利用自然的特色恩赐,体现校园环境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连续。景观化校园倡导自然主义,正是因为自然是个性的源泉,强调自然就是强调特色。在尽量保留校园本身自然形态与景观要素的前提下进行环境处理,不仅使校园生态得以延续及改善,同时还能达到塑造校园品牌特色的目的,从而体现校园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校园环境景观化强调凸显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其发展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校园作为学校的物质财富之一,其环境本身是文化的一种表现。校园的景观化从校园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出发,继承并改善校园的物质环境,对校园特色的形成有一定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校园文化。同时,校园环境又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它提供了空间场所,记载了历史沧桑,展现了校园精神,孕育了校园文化。因此,校园的景观化对于反映与烘托校园文化有重要作用。校园的景观在注重校园文化的同时要求尊重校园历史,通过环境再创造、协调新旧景观,通过环境手段使新旧景观互为补充,风格有继承又有发展,形成有机的校园整体,这对于联络校友感情、突出校园的特色、创造校园品牌有重要作用。
3、校园环境景观化强调植物景观作用。
要求充分利用地域性的植物种植形成校园特色。校园植物对烘托人文环境,创造场所精神也有特定的作用。将校内各区以集中栽植的树木花卉命名为樱园、梅园、枫园、桂园等,从而形成特色鲜明的校园,丰富多彩的植物及其景观所蕴涵的人文寓意,烘托了其自由、开放、活泼、创新的学术氛围。因此,植物种植作为一种环境手段,也可以展现校园的地域特征和人文风貌。
一个具有良好环境景观的校园是学校“育人”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的环境景观除了其物质功用外,还有为师生提供休闲、学习、交往空间的作用,亦即“场所精神”。学校
所拥有的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功能更是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
当前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社会对校园“产品”提出了不少新的要求,如何通过环境促进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如何通过校园建设联系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项功能?如何使校园环境为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综合能力提供更好的空间场所?校园环境的景观化无疑是一个有效路径,校园环境的景观化满足了知识经济的时代要求,校园景观以“环境育人”为根本目标,以校园环境、功能、经济、技术的整体优化为立足点,进而营造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环境。结语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校园建设进入了新高潮,面对着发展的需要,各校都在进行着大规模的校园建设。除了在原有校园基础上改扩建以外,还纷纷在异地建设新校区。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对独立学院校园环境景观化设计理念的探索和总结,能够为独立学院校园的环境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景观化校园可缓解师生心理疲劳、释放工作和学习压力,通过环境的景观化处理使得校园在满足感官愉悦的同时,又可为校内师生提供娱乐、交流、休闲的场所,从而达到缓解压力、疏松心理的作用,既具有人文韵味的景观还得以寓教于乐的实现,这是校园的一种文化潜力,也是穆尔所提到的校园之——“场所精神”。正如“人创造了环境,环境又培育了人”,为满足知识经济的时代要求,在独立学院校园环境景观化设计的过程中,应以提升环境品质为目标,以坚持人本主义为基本,来实现校园环境、功能、经济、技术的优化,从而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独立学院校园景观环境。
第五篇:高校声乐教学现状与改革发展论文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校改革不断发展,同时人们对高校声乐改革越来越重视。目前我国高校改革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教学内容不合理、教学方式单一等,本文对高校声乐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做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希望通过从教人员的研究、实践,不断促进我国高校声乐教学发展,培养优秀的声乐人才。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改革;发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越来越重视全民在艺术、审美等方面的素质培养。近年来,作为高艺术素质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艺术教学备受重视,其中的高校声乐教学改革自然也不例外。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声乐人才,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改革传统声乐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从而提高高校声乐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我国高校声乐教育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在对子女的教育中不仅希望子女掌握书本知识,还注意陶冶子女的情操和艺术修养,希望子女走向社会上后更具有竞争力,所以现在艺术类学生逐渐增多,其中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声乐这门艺术。目前各大高校不断扩招,艺术生的门槛变低,在艺术学院中音乐专业的学生人数增长最快。高校的音乐学院不仅是为具有音乐天赋的人才提供教育,同时也为音乐爱好者提供学习的平台。然而,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异大,对音乐的敏感度更是参差不齐,导致了高校教学不能顾及到每一位学生。随着音乐学院人数的不断增加,高校教师资源缺乏不能满足高校学生的需求,影响了高校音乐教学的质量。目前高校的音乐教学器材不能做到学生同时使用,影响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练习,严重影响高校人才质量。
二、高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声乐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
高校的声乐教学分为两类:一类是师范学院中的声乐系科,一类是音乐学院中的声乐系科。然目前高校的声乐教学课程,关注的都是培养学生的演唱技能和表现力,往往忽略了师范学院中的声乐系科,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演唱技能和表现力,还要懂得如何培养他们将来的学生去拥有演唱技能和表现力,也就是说,这一类学生更重要的是学习歌唱的教学方法。而另一类音乐学院中的声乐系科,则主要关注的应该是学生的演唱技能和表现力以及在声乐表演中审美能力和艺术情感的培养。教学目标设置的偏差会对学生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造成影响。
(二)教学内容不合理
高校声乐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声乐教育人才和声乐表演人才,培养出的学生要么具备扎实的声乐教学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要么具备极强的舞台表演实践水准。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而许多高校没有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革新,严重影响高校学生的未来发展。所以,根据系科特征、教学目标,准确制定教学内容显得尤为重要,而一味地讲传承和借用,已不适合现今的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发展。为学生的未来提供对症的教育,非常重要。
(三)课堂教学方法落后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艺术教育落后于发达国家,传统的教学方法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高校声乐专业学生的基础知识和音乐天赋存在较大差异,不能一味采用传统的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如赏析音乐会作品,讲解舞台表演方式可用多媒体大课;根据学生不同的声音条件、不同的歌唱基础开设小班课讲解发声技术;表演实践课可以在演播厅,定期让学生一个个上台表演实践,同时结合教师的分析讲解,并用多媒体对比播放名家的表演……现代的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方式要充分的运用,使教学更为方便有效。
(四)忽视专业知识的扩展
高校声乐系在课程设置上过分注重学科的深度和专业性,忽视了声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教师也都来自各大高校音乐专业,所以在他们的教学生涯中会过分注重本专业知识的传授,不一定能将与音乐、声乐相关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所谓“功夫在诗外”,从而使学生学习的内容贫瘠,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五)声乐教师综合素质低
良好的声乐教学、声乐表演不仅需要唱歌技能,还需要极高的审美能力和诗词歌赋、文史地等多方面知识,这对高校声乐教师的声乐演唱技能、声乐教学方法以及良好的文化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们必须拥有专业知识、舞台技巧、综合文化知识三方面能力。声乐教师的能力决定了高校声乐教学的质量,所以必须切实提高高校声乐教师的综合素质。
三、高校声乐改革与发展
(一)明确办学目标
高校的办学目标是否准确决定了高校声乐教学质量的高低。想要促进高校声乐教学的进步必须要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同时在对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中,首先要明确高校声乐培养人才的目标。高校声乐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高校声乐教学中要坚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目标,保证高校教学理念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使得声乐教学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专业知识,还陶冶了学生的音乐情操,促使学生在声乐上拥有专业技能,在素质上有全面的提升,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
(二)加大教学模式改革
声乐是一门技术性和艺术性融合的课程,其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高度配合。除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一对一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可以借助现代科技将多媒体教学运用到声乐教学中,利用网络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高校声乐教学中可采用灵活的教学模式,如“大课”“小组课”“实践课”……提高学生的兴趣,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采用灵活的教学模式是实现代教育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不仅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僵硬、上课氛围沉闷等问题,还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三)加强教师培训,更新教学观点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声乐文化越来越丰富,为此高校应积极更新声乐教学理念。既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优秀声乐文化,又要吸取外来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逐渐完善我国高校声乐教学。高校应鼓励声乐教师外出学习,为教师提供资金上的支持。高校与高校之间可以定期举行交流会促进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和教学方法的探讨,以提高高校的声乐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演唱技巧,从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四)加大教学方法改革的力度
高校声乐教学方法是教学质量的首要保障。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适应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规范教学模式是为了教学内容更好的传达服务的,教学模式的制定要紧紧围绕着教学内容,同时可以借助现代科技丰富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或模拟教学等多种形式教学方法来提高高校的教学效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的各种现代化教学设施也日益完善,教学方法的制定也要越来越科学合理,为社会培养跟多优秀人才。
(五)重视实践教学
首先,在声乐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学生在掌握理论后不多实践是很难掌握抽象的理论的。声乐学习中需要学生对发声方法有深刻的感悟,所以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重视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找到对声乐的正确认知。其次,高校声乐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独立创造,提高个人的音乐艺术魅力。同时要求学生充分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中小学的教学或者商业演出等,了解社会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培养学生独立创新力
声乐教学改革的重点应该是提升学生的创新力,促进我国声乐的进步,所以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获取声乐知识的能力,只有这样高校培养的人才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才能在严峻的就业中更具有竞争力。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教声乐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高校的教育改革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关键性内容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做出革新,高校声乐改革需要高校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制定出正确的教学目标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自觉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高校声乐教学的质量。为社会培养出具有竞争力、实践力、创新力的优秀人才,自觉承担起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任。
参考文献:
[1]李萌.探寻高校声乐教学改革发展的新思路[J].戏剧之家,2018,(13):186+231.[2]张永凯.高校声乐教学现状与改革策略[J].黄河之声,2018,(08):55-56.[3]夏静.关于高校声乐教学现状与改革的研究[J].音乐时空,2014,(03):184-185.[4]高雅,戚萌.高校声乐教学现状与改革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31(04):79-80.[5]刘恒博.从历史角度透视高校声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艺术教育,2016,(07):78-79.[6]胡晓迎.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声乐艺术传承与发展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