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科学教育概论》教学大纲
《小学科学教育概论》教学大纲
一、说明
1.适用范围:《小学科学教育概论》是教育系理科专业课程之一。本大纲是此门课程教师开展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2.教学时数:54学时。
3.教学目的:增进对科学、科学素养及科学探究的本质的理解;掌握科学基本知识;提高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技能;探讨如何有效地指导、协助、评估儿童学习科学的方法与技巧。
4.教学内容:以最新的科学教育理论为基础,以建构主义为主线,运用主动参与式的教学模式,涉及有科学的本质、科学素养的涵义,儿童认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教育实践,科学课堂教学组织与规划,科学教育的公平与差异教学,科学技能过程,小学科技活动,小学科学教育评估,课堂教育环境,小学科学与其它学科,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等内容。
5.教学方法:讲授,启发,示范,探究、合作等多种方法。
6.成绩评定:以平时作业占20%,半期考试占30%,期末占50%进行综合评定。
二、本文
第一章
科学与科学教育
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了解科学的内涵、本质,搞清小学科学教育与如何培养科学素养。教学重点:科学的内涵及培养科学素养。教学难点:科学内涵及科学素养。教学要点:第一节
科学的本质
一、科学的内涵
二、科学的本质
第二节
科学教育及科学素养的涵义
一、科学教育
二、科学教育目标与科学素养
第二章 认知科学与科学教育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脑工作,搞清小学生如何构建知识;了解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和特征;搞清学习的动机。
教学重点:知识构建和学习动机。教学难点:脑工作。
教学要点:第一节儿童是知识的建构者
一、脑工作、脑研究与教学
二、建构主义对儿童学习科学过程的解释 第二节 儿童思维发展的主要阶段及特征 第三节 学习动机与科学教育
一、马斯洛的人本主义理论
二、班德拉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
三、威那的归因理论
第三章
以探究为中心的科学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目的:理解“动手—动脑”的教学思想;偿试发现法;掌握“学习循环”。教学重点:“动手—动脑”和“学习循环”。教学难点:探究。
教学要点:第一节 “动手—动脑”的教学思想
一、“动手—动脑”的提出及要求
二、倡导“动手—动脑”教学的理由?
三、重视“动手—动脑”
第二节 布鲁纳的“发现法”教学思想和课程结构论 第三节 “学习循环”与科学教学
第四章 科学教育课堂教学的组织与规划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目的:了解合作学习教学法的作用;如何开展合作学习;科学提问;甄别和防止“误解”,学会做学年教学计划。
教学重点:合作学习小组、提问、甄别“误解”、“概念图”制作。教学难点:甄别和防止“误解”、“概念图”制作。教学要点:第一节 科学教育中合作学习的组织和应用
一、合作学习教学方法的作用
二、“合作学习”小组教学的特点
三、教师在合作学习小组中的作用
四、合作学习小组的组织机构特点 第二节 科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
一、课堂提问的功能
二、课堂提问的种类
三、课堂提问的技巧
第三节 科学教学中对学生“误解”的甄别和防止
一、学生“误解”的一些基本特点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对“误解”的防止 第四节 “概念图”的教学
一、什么是“概念图”教学法
二、概念图设计的步骤
第五节 教学计划的准备和设计
一、学年计划的制订
二、单元计划的准备与设计
三、课堂计划的撰写 第五章 科学教育中的公平教学与差异性教学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目的:了解多元文化,搞清多元智力理论,为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教学重点:多元智力理论。教学难点:多元智力理论。
教学要点:第一节 多元文化教育模式
一、科学教学的内容选择
二、平等教学法
三、知识构建过程与多元文化
四、向个人或社会偏见挑战
五、建立让全体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校园文化风气 第二节 多元智力理论与科学教育
一、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
二、多元智力理论在科学教育中的运用
第三节 认识儿童间的个体差异,运用多种科学教学方法 第四节 为男女生提供平等的科学教育 第五节 特殊儿童的科学教育
一、智力超常儿童的科学教育
二、其它特殊儿童的科学教育
第六节
面向全体儿童的科学教育——科学单元教学设计举例
第六章
科学过程技能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目的:掌握科学技能过程及特点,学会观察、推断与预测、分类、测量、确认变量、制作图表、假设、实验实施与结果分析技能过程。教学重点:科学技能过程。教学难点:确认变量。教学要点:第一节 引言
一、什么样是科学过程技能
二、小学科学过程技能的特点及培养要求 第二节
观察
一、观察及特点
二、人的观察能力的局限性
三、如何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第三节
推断与预测
一、推断与预测的意义及特点
二、如何发展小学生推断与观测技能 第四节 分类
一、分类
二、分类方法 第五节 测量
一、精确测量
二、不精确测量 第六节
确认变量
一、自变量、应变量及控制变量的含义
二、发展小学生确认变量能力中的要点 第七节
制表作图
一、标题的命名和制表的一般格式
二、作图的必要性和规范性 第八节
假设的定义与特点 第九节
实验实施和结果分析
一、实验实施的一般步骤
二、结果分析
三、结论
第七章
小学科技活动和专题研究的组织与交流
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目的:掌握小学科技活动的原则,搞清如何进行小学科学专题研究的组织和交流。教学重点:小学科技活动的原则。教学难点:小学科学专题研究。教学要点:第一节
小学科技活动
一、小科技活动的作用及意义
二、小学科技活动的原则
三、小学生科技活动的形式
第二节 学科学研究的组织的交流
一、小学科学专题的主要类型
二、课题的选择
三、小学科学教育专题研究参考课题汇集
第三节 小学科学教育中“科技成果集市”的组织与评定
一、小学科学教育中“科技成果集市”的组织
二、科技成果集市的评定
第八章
小学科学教育的评估
教学时数:6学时。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了解小学科学教育评估的原则,理解评估的方法,改革评分制度。教学重点:评估原则、评估方法、评分制度的改革。教学难点:评估方法。
教学要点:第一节 小学科学教育评估的目的和对象 第二节 小学科学教育评估的原则
一、教育评估内容与目标的统一性
二、教育评估的全程化
三、教育评估的反馈促进性
四、教育评估的全面性
五、教育评估的公正性
第三节
小学科学教育评估的方法
一、常模评估和达标评估法
二、真实性评估法和书面评估法
第四节
小学科学教育评估工具的设计
一、有效评估工具的三个要素
二、提高评估工具质量的方法和建议 第五节
评分制度的改革与探索
一、评分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二、评分制度改革的背景和理论基础
第九章
创造一个探究性的、安全的和高效率的课堂教育环境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搞清课堂教育环境及要求。教学重点:课堂环境及教师责任。教学难点:课堂环境的设置。
教学要点:第一节
创造一个探究性的教学环境
一、学习中心
二、动物和植物观察柜
三、墙报
第二节
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
一、安全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二、教师的责任
三、课外活动安全问题
第三节
课堂环境的设置和安排
一、教室设置的可塑性
二、足够的储藏器材空间
三、便于与同学之间的交流
第十章
小学科学教育与其他学科和领域
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了解小学科学教育与其他学科和领域的关系,理解STS教育。教学重点:综合教学、STS教育理论。教学难点:综合教学、STS教育核心理念。
教学要点:第一节
小学科学教育综合教育是一个很有效的教育手段
一、综合教育理论对小学科学教育的影响
二、小学跨学科科学教育的理论基础
三、科学教育跨学科教学的两种方法 第二节
小学科学教育与语文的综合教学
一、在科学教育中扩大词汇量
二、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三、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科学教育与语文写作的综合教学
五、科学教学过程技能与语文阅读技能的关系 第三节
小学科学教育与数学的综合教学 第四节
小学科学教育与环境保护
一、环境保护教育是小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人类的生存空间正面临生死存亡的挑战
三、环境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
第五节
小学科学教育与社会学科的综合教学及STS教育理论
一、什么是STS教育
二、STS教育的核心理念
三、STS教学的特点
第十一章
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地位和应用
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了解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中的地位、作用及运用。教学重点: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教学难点:计算机教学软件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教学要点:第一节
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地位
一、计算机的作用
二、对科学技术教学中一些问题的探讨
第二节
教育技术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什么是教育技术
二、计算机教学软件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
三、计算机辅助件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
四、互联网及其他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
第二篇:《计算机科学概论》理论教学大纲
《计算机科学概论》理论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课程性质: 学科必修 学 时 数: 18
学 分 数: 1 课 程 号:
开课学期: 1 大纲执笔人:
大纲审核人:
一、课程的地位和教学目标
《计算机科学概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先导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学科的概念范畴;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内容、研究方法;了解算法、数据存储、计算机硬件基础、操作系统、网络、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软件工程、数据库、信息安全等领域中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概论(3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计算机的分类、特点、应用、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定义、内涵、研究范畴、学科的知识体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信息产业领域的道德与职业规范简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分类、用途。
2、了解计算机学科的发展、计算机学科的定义、研究范畴、研究内容、学科知识体系。
3、了解计算机学科的本科专业分支、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4、了解信息产业领域的道德与职业规范。
(二)计算机基础知识(6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信息的机器表示、逻辑代数基础、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程序设计基础、算法基础、数据结构基础。
教学难点是逻辑代数基础、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理解数制及各数制间的转换,掌握二—十进制、二—十六进制间的转换。
2、掌握原码、反码与补码。
3、了解定点与浮点数据表示。
4、理解BCD码、ASCII码,了解汉字编码、数据校验码。
5、了解逻辑代数。
6、理解计算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7、了解程序设计、算法、数据结构。
(三)计算机硬件系统(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与评价方法简介、总线、系统主板、主存储器、输入输出系统及输入输出设备简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计算机体系结构及其评价方法。
2、了解系统主板及其功能。
3、了解总线的基本概念。
4、掌握主存储器的概念、特点
5、了解输入输出系统,了解常见输入输出设备。
6、了解外存储器的类型与特点。
(四)计算机软件系统(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系统软件(语言系统、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服务性程序、设备驱动程序等)简介、应用软件简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理解系统软件的功能。
2、了解操作系统功能及常见操作系统。
3、了解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极其特点。
4、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极其功能。
5、了解网络管理系统极其功能。
6、了解服务程序极其功能。
7、了解驱动程序功能极其功能。
8、了解常见应用软件。
(五)主要的相关技术简介(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简介计算机专业领域的主要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软件技术。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了解数据库技术
2、了解多媒体系统的概念、多媒体技术与多媒体创作工具。
3、了解计算机网络相关技术与应用
4、了解软件开发方法与过程
5、了解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的相关概念、相关技术。
(六)计算机基本操作(0.5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机器的启动与关闭、桌面操作、窗口操作、菜单操作、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文件夹与文件的管理、回收站操作、控制面板。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掌握机器的启动与关闭。
2、掌握桌面操作、窗口操作、菜单操作、任务栏操作、资源管理器的使用。
3、掌握文件夹与文件的创建、复制、剪切、粘贴、查找、重命名、属性更改。
4、掌握快捷方式的创建。
5、掌握删除内容的恢复。
6、了解系统设置与控制面板
(七)中文文字处理(1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文字处理软件基础、文档的创建与编辑、文档排版、表格操作、图文混排、邮件合并、文档打印。
教学难点是复杂的图文混排。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关闭与启动、环境组成与使用。
2、掌握新文档创建、保存、文字录入、文档基本编辑、文本选择、显示隐藏编辑标记、查找与替换。
3、掌握字体格式、段落格式、分栏、首字下沉、项目符号和编号、页眉页脚、中文版式、水印效果、边框和底纹。
4、掌握表格操作。
5、掌握图文混排。
6、掌握页面设置与打印。
7、掌握邮件合并。
(八)中文电子表格处理(1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电子表格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工作表操作与格式化、字段与记录的增删、数据块的复制与移动、数据库管理与数据分析、图表制作、工作表的页面设置与打印。教学难点是图标制作、高级筛选、数据库函数。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启动与退出、环境使用。
2、理解并掌握工作簿、工作簿、字段、记录、数据类型等概念。
3、掌握单元格的选择、单元格不同数据类型数据的录入与填充。
4、掌握单元格引用(相对引用、绝对引用)及函数与公式的使用。
5、掌握常用函数:max、min、sum、average、if、count、countif、year、month、day、date、today、left、right、mid、dsum、dmax、dmin、daverage、dcount
6、掌握条件格式与选择性粘贴
7、掌握排序、自动筛选、高级筛选、分类汇总、数据透视表、图表制作。
8、页面设置与打印。
(九)中文演示文稿创作(0.3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演示文稿软件的基础知识、幻灯片的基本操作、幻灯片外观设计、幻灯片的交互、动画效果、放映、打包、页面设置与打印。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掌握演示文稿软件的启动与退出、环境使用。
2、掌握幻灯片的选择、插入、删除、移动操作
3、掌握幻灯片文本内容的输入、对象的添加及编辑
4、掌握批注的、备注的编辑
5、能够熟练地设置幻灯片的外观,应用母版、模板、版式,设置背景。
6、掌握超级链接、动画、幻灯片切换、放映等操作,能够对演示文稿打包、打印及播放。
(十)网络的基本应用(0.2学时)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浏览器的相关设置、Internet的访问、收藏、搜索引擎、收发电子邮件、文件下载及常用下载软件的使用、Outlook Express的使用。教学难点是Outlook Express的使用。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掌握访问因特网的方法、浏览器的相关设置。
2、掌握网页信息的下载与保存。
3、掌握收藏夹的管理与使用。
4、掌握邮件系统的使用。
5、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
6、掌握文件下载及下载工具的使用。
三、课内练习环节的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课时分配和场地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熟练地操作进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3学时,机房训练。
(二)熟练地操作文字处理软件,能够按要求编辑文本、设置版面并利用图文混排设计出较为精美的电子文档。12学时,机房训练。
(三)熟练地操作电子表格处理软件,能够熟练地创建与编辑工作表、能够创建图表、使用相关函数或操作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与统计。12学时,机房训练。
(四)熟练地操作演示文稿软件,能够熟练地创建与编辑幻灯片,按照演示目的设计与应用幻灯片版式、背景、演示顺序、交互方式、动画等。6学时,机房训练。
(五)熟练地使用IE浏览器访问因特网并进行信息检索、文件的下载及其下载软件的使用、收发电子邮件。3学时,机房训练。
四、本课程教学建议
(一)教学过程中一定注意本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本课程主要有三项任务:一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学科与专业的内涵及其知识体系;二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与计算机系统;三是让学生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操作常用办公软件。
(二)教学环节上由理论教学、上机实践、作业、市场调查、作品创作和考试组成。
(三)教学内容的(一)至
(五)适宜采取以多媒体为手段、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部分内容可以通过演示、参观调查等教学方法。
(四)教学内容的(六)至
(十)适宜采取任务驱动、范例、“做中学”等的上机实践练习的教学方式。
五、本课程评价方式(一)考核目的
本课程的考核目的是测试学生对计算机学科与专业、计算机的相关基本知识、计算机专业的课程知识体系、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应该具体有的相关素质以及就业出口问题的了解程度,重点是测试学生对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与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技能的掌握与熟练程度。
(二)考核方式及考核用时
课程总成绩=期末考试(理论+上机操作)*50%+平时作品(word作品、excel综合练习、ppt作品)*30%+作业*10%+平时考勤及学习态度(含平时上机练习)*10%。
期末考试,采取闭卷考试,理论与上机操作一张卷,100分,其中理论考核部分占30分,操作考核部分占70分。考试用时110分钟。
(三)命题要求
鉴于本课程的性质及其教学目标,建议采用客观题和操作题方式进行考试。客观题主要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试题涵盖面要广,题量要大,题型主要为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等。操作题主要是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考查学生对计算机基本操作、word文字排版、excel数据处理、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等的实际操作的熟练程度、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考核的操作点应该占到总操作点的60%以上。
各题型分值建议:选择题15分、判断题5分、简答题10分、计算机基本操作5分、word文字排版25分、excel数据处理25分、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15分。
六、建议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一)黄国兴,陶树平等.计算机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
(二)安志宏,张春生等.信息技术基础实验指导.北京理工大学.2009年9月.
第三篇:建筑概论教学大纲
《建筑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140060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程
授课对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学 分:2学分
指定教材:姜丽荣,崔艳秋,柳锋,《建筑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学科基础课,是为对建筑的基本知识感兴趣的同学开设的。本课程是学习专业课前必须要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特别是学习建筑内的供热、通风与空调所必须选修的基础课。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熟练掌握建筑构造的原理和建筑各组成部分的基础知识,具备进行一般民用房屋建筑设计的基本能力。能够绘制简单的施工图和熟练地识读施工图。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
绪论
课时:共0.5课时
教学内容
一、建筑的产生和党的建筑方针
二、建筑的分类
三、建筑的分级 思考题:
1、按建筑的使用性质,可分为哪几类?
2、按主要承重结构的材料,建筑可分为哪几类?
3、建筑物的耐久年限是如何划分的?
第一章 房屋建筑识图
课时:共3.5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房屋建筑识图的一般知识
一、房屋的组成和作用
建筑物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作用。
二、施工图的内容和用途
一套完整的施工图包括的内容和各部分的用途。
三、施工图中常用的符号
施工图中常用的六种符号。
思考题:
1、房屋的六大组成部分的内容?哪几部分是承重构件?
2、一套完整的建筑施工图包括哪些图纸?
3、我国的绝对标高零点是如何规定的?
第二节 建筑总平面图
建筑总平面图的作用及它所包含的内容。
思考题:
建筑总平面图的作用及它所包含的内容?
第三节 建筑平面图
建筑平面图的作用及它所包含的内容。
思考题:
建筑平面图的作用及它所包含的内容?
第四节 建筑立面图
建筑立面图的作用及它所包含的内容。思考题:
建筑立面图的作用及它所包含的内容?
第五节 建筑剖面图
建筑剖面图的作用及它所包含的内容。
思考题:
建筑剖面图的作用及它所包含的内容?
第六节 建筑详图
一、外墙身详图
外墙身详图的绘图比例、包含的主要内容。
二、楼梯详图
楼梯平面图和剖面图的内容和画法。
思考题:
1、外墙身详图表示了房屋哪些局部构造的情况?
2、楼梯详图中包括哪些图纸?
第二章 民用建筑设计
课时:2周,共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建筑的构成要素
建筑的三个基本要素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二、民用建筑的分类
三、建筑设计的内容和依据
建筑设计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建筑设计的六个依据。
四、设计程序
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和建筑设计阶段的内容 思考题:
1、建筑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什么?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怎样?
2、民用建筑主要有哪两类?各举三个例子。
3、建筑物的设计包括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4、建筑物的设计依据有哪些?
5、何谓建筑模数?基本模数的数量是多少?
6、建筑设计阶段,两阶段设计和三阶段设计各指什么?
第二节 单一建筑空间设计
一、使用房间设计
1、从使用房间的平面、立面和剖面上去讲,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的确定。
2、房间的门窗设置。
二、辅助房间设计
厕所设备及数量,厕所的布置。
三、交通联系部分设计
走道,楼梯,门厅设计。
思考题:
1、使用房间的面积由哪几部分组成?
2、确定使用房间的面积时要考虑哪些因素?
3、使用房间的高度是根据哪些因素确定的?
4、民用建筑的主要楼梯一般设在什么位置?楼梯的宽度和数量根据什么来确定?
第三节 建筑空间组合设计
一、建筑空间组合的原则
建筑空间组合的四大原则。
二、建筑空间组合的形式
建筑空间组合的五种典型形式。思考题:
1、建筑空间组合要遵循哪些原则?
2、对建筑物进行功能分析时,可以按照哪些关系进行分析?
3、有哪几种典型的建筑空间组合的形式?请各举一例。
第四节 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
一、建筑体型的组合
三种建筑体型组合的方式。
二、立面设计
建筑立面设计的内容。
思考题:
1、建筑体型组合有哪些方式?
第三章 民用建筑构造
课时:8周,共1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外界环境因素、物质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对建筑构造的影响。
二、建筑构造设计的原则
建筑构造设计要遵循的四个原则
思考题:
1、外界有哪些环境因素对建筑构造产生影响?
2、建筑构造设计要遵循的四个原则?
第二节 墙体和基础
一、墙体的类型和设计要求
1、墙体分别按照位置、受力情况、材料和施工方法的不同的分类情况。
2、墙体的结构布置方案。
3、墙体的设计要求。
二、砖墙构造
1、材料
2、墙体的组砌方式
3、砖墙的厚度
4、砖墙的细部构造,包括墙脚、窗台、门窗过梁、圈梁等。
三、隔墙和隔断
1、隔墙
2、隔断
四、墙面装修
内外墙面装修的作用和类型
五、基础与地下室
1、基础的作用及其与地基的关系
2、基础的埋置深度
3、基础的类型与构造
4、地下室的防潮与防水
六、管道穿过墙体或基础时的构造处理
思考题:
1、墙体的结构布置方案有哪几种?
2、现行标准砖的规格是怎样的?
3、过梁用在什么场合?有什么作用?
4、何为圈梁?其作用是什么?
5、基础和地基有什么关系?
6、何为基础的埋深?按照埋深不同,可分为哪几种基础?
7、基础按受力性能和构造形式不同,各有哪些形式?
8、在地下室的防水构造中,何为外包防水,何为内包防水?
9、在管道穿过墙体的构造处理中,何种情况会使用活动式穿墙管,做法怎样? 第三节 楼地层、阳台和雨篷
一、楼板层
楼板层的结构层和顶棚的构造做法。
二、首层地面
地面的构造做法。
三、阳台和雨篷
阳台和雨篷的构造做法。
思考题:
1、楼板层的基本构造有哪几层?
2、钢筋混凝土楼板按施工方法不同有几种类型?
3、梁板式楼板的荷载传递顺序?
4、地面的主要构造部分?
第四节 楼梯
一、楼梯的组成和作用
楼梯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作用。
二、楼梯的形式
常见楼梯的形式。
三、楼梯的一般尺寸
楼梯坡度及踏步尺寸,楼梯段宽度和平台宽度,栏杆扶手尺寸,楼梯净空高度。
四、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
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楼梯和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的构造,楼梯栏杆扶手及踏步口构造。
五、台阶与坡道构造
台阶与坡道构造。
思考题:
1、楼梯的组成部分?
2、民用建筑楼梯的常用坡度?
3、梯段宽度有什么因素来确定?
4、首层楼梯平台下的净高不足时,采用何种措施来提高?
5、梁板式楼梯的构造怎样,如何传递荷载?
第五节 屋顶
一、屋顶的类型
常见屋顶的类型。
二、屋面的常用坡度和坡度范围
影响屋面坡度的因素及屋面的坡度范围。
三、平屋顶
平屋顶的排水、防水、保温、隔热的构造做法。
四、坡屋顶
坡屋顶的组成、承重结构、屋面盖料、檐口构造。
思考题:
1、平屋顶的基本组成?
2、平屋顶的无组织排水和有组织排水各指什么?
3、何为泛水?
4、刚性防水屋面为什么要设置分仓缝?应设在什么位置?
5、平屋顶有几种主要的防水做法?
6、平屋顶中为什么要设隔汽层?
7、平屋顶有哪几种常见的隔热层做法?
8、坡屋顶有几种承重结构?
9、何为女儿墙?
第六节 门与窗
一、木窗构造
二、木门构造
三、金属门窗
第七节 变形缝
一、伸缩缝 伸缩缝设置的原因,在房屋的不同部分伸缩缝的构造做法。
二、沉降缝
沉降缝设置的原因,在房屋的不同部分伸缩缝的构造做法。
三、防震缝
防震缝设置的原因,在房屋的不同部分伸缩缝的构造做法。
思考题:
1、变形缝有几种类型?各为什么设置?
2、伸缩缝和沉降缝在设置上的区别?
3、在地震区,哪些情况下需要设置防震缝?
第八节 民用建筑的抗震及防火构造
一、民用建筑抗震的一般问题
地震与地震震级及烈度,抗震设计的一般原则,抗震构造措施。
二、建筑防火的一般知识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耐火极限,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建筑物的防火构造要求。
思考题:
1、地震的震级和烈度是何关系,几度以上的设计烈度需要进行抗震设防?
2、有哪些常用的抗震构造措施?
3、建筑物内可以采取哪些防火分隔措施?
4、对防火墙有什么具体要求?
第四章 工业建筑设计
课时:2周,共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工业建筑的特点
二、工业建筑的分类 工业建筑按厂房用途、内部状况、层数、承重构件的材料、结构类型等进行分类。
三、厂房内部的起重运输设备 三种吊车。
四、厂房建筑设计要求
思考题:
1、与民用建筑相比,工业建筑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2、按承重构件的材料不同,工业建筑可分几类?
3、工业厂房常用的吊车有哪几种?各自适用的起重量范围怎样?
4、厂房的建筑设计应满足哪些要求?
第二节 单层厂房设计
一、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平面设计与总图及环境的关系;平面形式的选择;蛛网尺寸的确定;生活间的设计。
二、厂房的剖面设计
厂房高度的确定;室内地坪标高;厂房的剖面形式;厂房采光方式的选择;厂房内部空间的利用。
思考题:
1、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厂房的柱距采用什么模数数列?常用几米的柱距?
2、厂房的高度是怎么定义的?对于有吊车厂房和吊车厂房,厂房高度各取决于什么因素?
3、工业厂房有哪几种采光方式? 第三节 单层厂房定位轴线的标定
一、横向定位轴线
横向定位轴线与中间柱、山墙、横向伸缩缝处柱的关系。
二、纵向定位轴线
纵向定位轴线与边柱、外墙、中柱的关系。
三、纵横跨相交处定位轴线
思考题:
1、山墙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时,横向定位轴线各如何标定?
2、横向伸缩缝处,柱与横向定位轴线有什么关系?
3、在边柱和外墙处,吊车的起重量与纵向定位轴线有什么关系?
4、在高低跨处,有伸缩缝和无伸缩缝时,中柱与纵向定位轴线各有什么关系?
5、纵横跨相交处,定位轴线应如何处理?
第四节 多层厂房简介
一、多层厂房的特点
二、多层厂房的平面形式
三、多层厂房的柱网布置
四、多层厂房的剖面设计
五、多层厂房定位轴线的标定
思考题:
1、和单层厂房相比,多层厂房有何特点?
2、多层厂房有哪几种常见的平面形式?
3、多层厂房的柱网布置有哪几种主要类型?
4、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多层厂房,山墙的横向定位轴线和边柱的中心线有什么关系?
第五章 单层厂房的构造
课时:2周,共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单层厂房的承重结构
一、单层工业厂房的组成墙承重结构,骨架承重结构。
二、柱
柱的截面形式,柱牛腿及柱上预埋件,柱间支撑。
三、基础与基础梁
基础的类型及构造,基础梁的构造及与柱的连接。
四、吊车梁、联系梁和圈梁 吊车梁、联系梁和圈梁各自的类型、构造及其与柱的连接。
五、屋盖结构
屋面梁、屋架、屋面板、檩条、支撑的类型及构造。
思考题:
1、骨架承重结构的纵向联系构件作用如何?
2、柱下基础有哪些常见形式?
3、基础梁有何作用?
4、吊车梁有何作用,设置在什么位置?
第二节 单层厂房外墙
一、砖墙
墙与柱的相对位置,墙的构造要求。
二、大型墙板
墙板的类型及尺寸,墙板的布置,墙板的连接构造,墙板板缝的构造处理。
思考题:
1、墙体砌筑于柱子中间,有何有利与不利?
2、山墙的抗风结构有哪些?
第三节 侧窗与大门
一、侧窗
木侧窗与钢侧窗的形式及构造。
二、大门
大门的尺寸及种类,大门的构造。
第四节 屋面与天窗
一、屋面
屋面的排水和防水构造。
二、天窗 矩形天窗,矩形避风天窗及天井式天窗的构造。思考题:
1、单层厂房屋面排水坡度,对于卷材防水屋面和构件自防水屋面分别取多少为宜?
2、单层厂房屋面防水做法有哪些?
3、为什么要设置避风天窗?
第五节 地面与其他构件
一、地面
地面的材料与构造。
二、钢梯 钢梯的常见形式。
第六章 高层建筑简介
课时:共1.5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当前国内外高层建筑的发展情况。
思考题:
1、何谓高层建筑?
2、与多层建筑相比,高层建筑有哪些优点?
第二节 高层建筑的结构类型
一、高层建筑的结构类型
砖石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及钢——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
二、结构体系 框架体系、剪力墙。
三、框架——剪力墙体系
四、筒体体系 思考题:
1、层建筑有哪几种常见的结构体系?
2、框架和剪力墙体系各有何优缺点?
3、何谓筒体体系?
第三节 高层建筑的垂直交通设计与防火构造
一、高层建筑的垂直交通设计
电梯的类型与构成,电梯的设置,电梯与楼梯的布置关系。
二、高层建筑的防火问题 防火问题,防、排烟问题。
三、消防、疏散问题
思考题:
1、影响电梯布置的因素有哪些?
2、平面设计中如何考虑建筑物的防火问题?水平防火分区和竖向防火分区各指什么?
3、高层建筑中隔烟和阻烟措施有哪些?
4、高层建筑的防烟楼梯间和消防楼梯间在设计上有哪些要求?
第七章 工业化建筑简介
课时:1周,共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建筑工业化的定义,工业化建筑的主要类型。
思考题:
1、何谓建筑工业化,其主要标志是什么?
2、工业化建筑主要有哪些类型? 第二节 砌块建筑
一、砌块的种类及规格
二、砌块墙的构造
思考题:
1、按材料分,有哪些砌块类型?
第三节 框架板材建筑
一、框架结构的类型
梁板柱框架,板柱框架,剪力墙框架。
二、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构件划分 短柱式,长柱式,框架式。
三、装配式构件的连接
柱与柱的连接,梁与柱的连接,框架与轻质墙板的连接。
思考题:
框架板材建筑的承重构件是什么?有哪些结构类型?
第四节 大板建筑
一、大板建筑的主要构件
墙板,楼板和屋面板。
二、大板建筑的连接构造
墙板与墙板的连接,楼板与内墙板的连接,墙板与外墙板的连接。
思考题:
大型板材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 第五节 盒子建筑
盒子建筑的主要形式。
第四篇:《广告学概论》教学大纲#
《广告学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广告学概论 / Introduction to Adv 学时/学分:72学时/4学分 适用专业:戏剧影视文学
开课单位:传媒科学学院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任务)
本课程是广告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
广告学是一门实践性与理论性都很强的课程,它是在大量边缘学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涉及社会学、心理学、市场学、传播学、艺术学等许多领域,本门课程从市场经济的实质和我国的国情出发,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科学地探讨广告活动的理论基础及其规律性。从“概论”的角度,讲授广告的概念、广告的种类、广告的功能、广告主体构成、广告运作规律、广告效果、广告环境等基本内容
二.基本要求和教学方法
1.讲授为主,辅助课堂讨论及课后练习。
2.通过本课程使学生了解广告活动的基本知识,掌握广告活动理论要点,了解广告活动的基本流程。
3.教师讲完某些重要章节后,应提出一些思考题,要求学生查阅参考资料、写成书面作业,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这些思考题,由教师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
4.本大纲后面附有学生必读与选读书目,教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进度,指导学生有计划地阅读。
5. 通过本课程使学生了解广告学的学科性质、理论框架和要点,把握广告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6.依据广告活动的理论基础和规律,正确领会广告活动的构成,把握广告活动各环节的意义
三、课程重点和难点
了解广告创意的要义,以及基本策略和方法,并能对有关广告表现的常见手法做出分析鉴别。掌握现代广告媒体已非常广泛,而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而不断更新变化,1 越来越多样化,并且能够掌握四大广告媒体仍然是现代广告媒体的主导媒体。而从发展趋势来看,电脑网络有取代传统媒体成为强势广告媒体的趋势。
六、成绩考核方法
1、期末考试占60%
2、课堂讨论及平时成绩占40%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 广告概论(6学时)
一、教学要求
1、初步认识广告,掌握广告的几种分类方法
2、重点掌握中国广告环境的现状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广告的概念
一、广告溯源
二、历史上有代表性的广告概念
三、广告概念定义及构成要素 第二节 广告分类
一、依诉求方式分类
二、依媒介的使用分类
三、依传播区域及对象分类 第三节 广告学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第四节 广告环境
一、广告环境的概念
二、中国的广告环境
第二章 广告的起源与发展(6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广告起源,掌握广告的发展脉络
2、重点掌握近现代广告发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广告起源——古代广告
一、古代中国广告
二、古巴比伦、古希腊等国广告 第二节近现代广告发展
一、欧洲近现代广告
二、近代广告向现代过渡
第三节 世界现代广告发展
一、以美国为中心的现代广告
二、日本现代广告发展 第三章 广告学与其他相关学科(4学时)
一、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营销学原理、社会学原理及心理学原理如何应用于广告运作中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广告学与市场营销学
一、广告学与营销学的关系
二、营销学理论在广告中的运用 第二节 广告学与心理学 一、二者关系
二、心理学原理在广告中运用 第三节 广告学与社会学 一、二者关系
二、社会学原理在广告中运用 第四章 现代广告业(6学时)
一、教学要求
1、掌握广告的性质、任务、功能与作用
2、理解广告作用的两重性
3、重点掌握广告对消费者及大众传媒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现代广告业的性质与任务
一、性质
二、任务
第二节 广告功能与作用
一、功能
二、作用
三、作用的两重性
第三节 现代广告对社会的影响
一、对产品价值、价格的影响
二、对消费者及大众传媒影响 第五章 广告基本原理(8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广告学源流和研究对象
2、重点掌握广告基本原理及广告定位理论。
3、了解USP理论与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内容
4、重点掌握4P理论
二、教学内容
第五章 广告基本原理 第一节 广告学说的发展
一、广告学及源流、研究对象
二、基本原理、研究方法 第二节 广告定位理论
一、定位含义及理论发展
二、定位意义及其具体内容 第三节 USP理论与整合营销传播
一、USP理论
二、整合营销传播
第四节 4P组合与4C组合
一、从4P到4C理论 二、二者在实践中的互补作用 第五节 5W理论与广告传播
一、建立广告传播学的客观基础
二、广告传播的特点
三、广告传播的基本原理
第六节 6W+60理论与消费行为研究
一、消费者行为
二、6W+60理论
第七节 认知理论与广告心理研究
一、理论及心理战术
第六章 广告运作规律(6学时)
一、教学要求
1、掌握广告活动的一般规律
2、理解现代广告环境的变化
3、了解广告公司的运作
4、掌握广告策划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广告活动的一般规律
一、作为传播活动的广告
二、广告活动的一般规律
三、现代广告环境的变化 第二节 广告公司的运作规律
一、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二、运作流程
第三节 广告策划的主要内容和程序
一、广告策划含义及特征
二、广告策划主要内容与一般程序
第七章 广告主体(4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相关广告组织
2、重点掌握广告代理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3、了解广告人才培养的要求,掌握广告代理制的内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广告组织
一、广告公司与媒介广告组织
二、企业广告部门与广告团体 第二节 广告代理制度
一、广告代理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二、广告代理制的内容
三、实施的条件与意义 第三节 广告人的教育培养
一、教育背景
二、我国广告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广告人才培养的要求
第八章 广告信息(4学时)
一、教学要求
1、初步了广告信息传播的障碍
2、掌握广告主题的构成要素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广告信息的构成与传播
一、广告信息
二、广告信息传播中的障碍 第二节 广告主题
一、广告主题及构成要素
二、广告主题确定的要求与方法
三、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几个阶段
第九章 广告媒体(4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广告媒体的范围
2、了解媒体计划的内容
3、重点掌握媒体目标的确定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广告媒体概述
一、大众传播媒体
二、小众传播媒体 第二节 媒体计划
一、计划概要
二、市场分析和目标市场确认
三、确定媒体目标
四、媒体战略的制定和执行
五、评价与跟踪
第十章 广告客体(4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广告客体的构成
2、掌握消费者行为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广告客体概述
一、广告客体的构成
二、广告客体的性质 第二节 广告与消费者行为
一、消费者的特性与类别
二、消费者行为分析
三、广告对消费者的作用
第十一章 广告效果测定(4学时)
一、教学要求
初步了解广告运动效果测定的含义与方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广告效果概述
一、广告效果的含义
二、测定的特征与方向
第二节 广告效果测定基本方法
一、传播效果的测定
二、销售效果测定
三、社会效果测定
第十二章 广告管理(4学时)
一、教学要求
1、了解广告管理的含义及特点
2、理解广告管理体制
3、了解广告管理的相关内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广告管理概述
一、广告管理的定义及特点
二、广告管理体制 第二节 广告管理的内容
一、对广告活动相关主体管理
二、对广告信息的管理
三、对广告收费的管理
第三部分 学生必读和选读书目
必读书目:陈培爱《广告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选读书目:丁俊杰著:《现代广告学通论》,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版英文版:《广告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版
第五篇:《建筑学概论》教学大纲
《建筑学基础》教学大纲
一、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
建筑学基础是地理学科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从建筑与人、建筑识图、建筑材料、建筑设计、建筑构造及现代建筑的发展无期趋势出发,从宏观理论与微观技术两方面学习建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观点,使学生对建筑有一个完整而系统的认识,该课程是进一步学习建筑及房地产开发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了解建筑设计的一般步骤与方法;掌握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技能;了熟悉建筑的组成及各部分的构造作法,能迅速地读建筑施工图;了解当前建筑的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为从事环境规划和房地产开发建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十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民用建筑慨述;第二,民用建筑识图;第三,建筑材料;第四,民用建筑设计;第五,民用建筑构造;第六,工业建筑设计;第七,单层厂房的构造;第八,高层建筑简介;第九,工业化建筑简介;第十,节能建筑概述。
(四)教学时数
课堂讲授54学时,计3个学分。
(五)教学方式
采取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采用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教学方式。考试方式为开卷或者闭卷。
二、本文
第一章
民用建筑慨述 教学要点:
掌握建筑的定义及其基本要素,建筑的分类(民用建筑及工业建筑),建筑工业化与标准化,建筑统一模数制,基本模数和扩大模数、分模数。重点掌握:建筑统一模数制,基本模数和扩大模数、分模数。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民用建筑的分类与等级
一、民用建筑的分类
二、民用建筑的等级
第二节
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 第三节
建筑的标准化与模数协调
一、建筑工业化与标准化
二、建筑模数协调
考核要求
1、建筑有哪几类分类方式,如何分类?
2、民用建筑的级别都有哪些分法? 3.什么是建筑的耐火极限?什么是燃烧性能?建筑有几个耐火等级? 4.房屋有哪些主要组成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5.什么是建筑工业化、模数、基本模数、分模数和扩大模数? 第二章
民用建筑识图 教学要点:
要求了解建筑图纸的分类和作用,掌握标志尺寸、构造尺寸、实际尺寸,定位轴线及其标定。熟练掌握总平面图、平面施工图、立面施工图、剖面施工图和大样详图的识别。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定位轴线与建筑施工图
一、定位轴线
二、建筑施工图的内容
三、建筑施工图的阅读顺序 第二节
总平面图
阅读总平面图时,主要注意的五个方面内容。第三节
平面施工图
阅读建筑平面施工图时,主要注意八个方面内容。第四节
立面施工图
阅读建筑立面施工图时,主要注意四个方面内容。第五节
剖面施工图
阅读建筑剖面施工图时,主要注意三个方面内容。第六节
大样详图
一、外墙身详图
二、楼梯详图 考核要求:
1、熟悉常用的建筑图例。
2、掌握尺寸线、定位轴线及如何标定? 3.熟练阅读总平面图、平面施工图、立面施工图、剖面施工图 第三章
建筑材料 教学要点:
掌握无机胶凝材料、水泥、墻体材料、钢材和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等各类建筑材料的种类、性质、保管和使用原则、方法。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无机胶凝材料
一、石灰
二、石膏 第二节 水泥
一、硅酸盐水泥
二、其他品种硅酸盐水泥
三、水泥的腐蚀及防止措施
四、水泥的保管 第三节 墙体材料
一、普通粘土砖
二、新型墙体材料 第四节 建筑钢材
一、钢的分类及化学成分
二、常用建筑钢材
第五节 建筑装饰装修材料
一、装饰石材
二、装饰陶瓷制品
三、建筑玻璃
四、建筑装饰涂料
五、金属装饰材料 考核要求:、各种建筑材料的分类和常见的品种。2、各种建筑材料常见品种的保管和使用。第四章
民用建筑设计 教学要点:
要求掌握民用建筑的概念,民用建筑设计的阶段和过程,民用建筑设计的要求,民用建筑设计的依据。重点掌握民用建筑设计的要求。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影响建筑设计的主要因素
二、设计内容及程序
三、建筑设计的依据
第二节 单一建筑空间设计
一、使用房间设计
二、辅助房间设计
三、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 第三节 建筑平面组合设计
一、建筑平面组合的原则
二、平面组合形式
第四节
建筑体型及立面设计
一、建筑体型的组合
二、立面设计 考核要求:
1、建筑工程的设计内容、设计程序和主要设计依据;
2、房间的尺寸、面积、形状的影响因素;
3、房间的门窗数量、面积、尺寸、开启方向及具体位置;
4、建筑的开间、进深;
5、门厅的作用、大小及布置形式;
6、砖混结构类型、主要特点及适用范围;
7、建筑空间组合形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8、建筑体型组合;
9、建筑立面的具体处理手法。第五章
民用建筑构造 教学要点:
要求掌握民用建筑构造的组成;基础与地下室的概念、类型、构造和设计要求;墙体的作用、类型,砖墙构造,墙体的结构布置,墙体的细部构造(过梁、圈梁、构造柱、勒脚、散水、防潮层等),墙面装修,隔墙构造;楼板层的作用、设计要求、组成、类型,钢筋混凝土楼板层的构造,楼层结 构平面图,地面构造,阳台和雨蓬构造;楼梯的形式、设计要求,楼梯的组成和一般尺度,现浇式和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的构造,踏面、拦杆和扶手的构造,台阶和坡道的构造;屋顶的作用、设计要求、组成、分类和坡度范围,平屋顶的组成、排水,刚性和柔性防水屋面构造,平屋顶的保温与隔热;门窗的作用和种类,木窗构造、木门构造、钢门窗构造、遮阳构造;变形缝的定义、作用,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的设置与构造。
重点:地基与基础的概念、基础的埋置深度,散水、圈梁、构造柱,钢筋混凝土楼板层的构造、楼层结构平面图,刚性和柔性防水屋面构造,木窗构造、木门构造,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的设置与构造。
难点:圈梁、构造柱,楼层结构平面图。教学时数:1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二、建筑构造设计的原则 第二节
墙体和基础
一、墙体的类型及设计要求
二、砖墙构造
三、隔墙与隔断
四、墙面装修
五、基础与地下室
六、管道穿过墙体或基础时的构造处理 第三节
楼地层、阳台和雨篷
一、楼板层
二、首层地面 第四节
楼梯
一、楼梯的组成及作用
二、楼梯的形式
三、楼梯的一般尺寸
四、钢筋混凝土楼梯构造
五、台阶与坡道构造 第五节
屋顶
一、屋顶的类型
二、平屋项
三、坡屋顶 第六节 门与窗
一、木窗构造
二、木门的构造
三、金属门窗 第七节
变形缝
一、伸缩缝
二、沉降缝
三、防震缝
第八节 民用建筑的抗震及防火构造
一、民用建筑抗震的一般问题
二、建筑防火的一般知识 考核要求:
1、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2、砖墙厚度的因素、砖墙的组砌方法、墙体的细部做法、隔墙的几种做法;
3、地基、基础的类型、特点。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
4、地下室的防潮防水构造;
5、楼板层的类型和设计要求,顶棚构造做法;
6、楼梯的组成及作用,常见的楼梯形式。
7、屋顶的组成、作用、坡度及排水方式
8、卷材防水屋面的构造层次 第六章
工业建筑设计 教学要点:
基本要求:工业建筑的特点、分类,单层工业厂房的特点和设计要求。生产工艺与平面设计的关系,柱网及柱网的选择,厂房通道和有害工段的布置。生产工艺对剖面设计的要求,厂房的高度的确定。
重点:柱网及柱网的选择,厂房的高度的确定。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
述
一、工业建筑的分类
二、厂房内部的起重运输设备
三、有关单层工业厂房的专业术语 第二节
单层厂房设计
一、平面设计
二、厂房的剖面设计
第三节
单层厂房定位轴线的标定
一、横向定位轴线
二、纵向定位轴线 第四节
多层厂房简介
一、多层厂房的平面形式
二、多层厂房的柱网布置
考核要求:
1、工业建筑分类;
2、厂房内部的起重运输设备;
3、跨度、柱距、厂房高度、柱网概念;
4、平面设计与总图及环境的关系;
5、厂房采光方式;
6、厂房定位轴线的作用和目的;
7、横向定位轴线与柱和墙之间的联系;
8、纵向定位轴线与柱和墙之间的联系。第七章 单层厂房的构造 教学要点:
基本要求:单厂承重结构的类型(排架结构),单厂的结构组成构件(横向承重构件、纵向联系构件、支撑系统等),单层厂房定位轴线的标定(横向定位轴线、纵向定位轴线、纵横跨相交处的定位轴线),单厂的墙体,单厂的屋面排水方式和屋顶形式,单厂的天然采光、自然通风。重点:单厂的结构组成构件(横向承重构件、纵向联系构件、支撑系统等),单层厂房定位轴线的标定,单厂的天然采光。
难点:单层厂房定位轴线的标定。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单层厂房的承重结构
一、单层工业厂房的组成
二、柱
三、基础与基础梁
四、吊车梁、连系梁和圈梁
五、屋盖结构
第二节
单层厂房外墙
一、砖墙
二、大型墙板
第三节 侧窗与大门
一、侧窗
二、大门
第四节 屋面与天窗
一、屋面
二、天窗
第五节
地面与其他构件
一、地面
二、钢梯
考核要求:
1、单层工业厂房的组成;
2、柱的截面形式,柱牛腿的作用和外形、截面尺寸构造要求;
3、基础梁的位置、作用,吊车梁的类型和构造要求;
4、屋顶结构的主要构件和类型;
5、钢筋混凝土屋架的类型和特点;
6、单层厂房外墙与柱的相对位置的方案和各自的优缺点;
7、单层厂房外墙的构造要求;
8、大型墙板的连接构造;
9、屋面排水坡度选择和排水方式;
10、屋面卷材防水横缝处理。
11、矩形天窗的组成,矩形避风天窗的设置。
第八章 高层建筑简介 教学要点:
要求了解高层建筑的结构类型的结构体系。掌握高层建筑的垂直交通设计原则和防火问题的解决。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高层建筑的结构选型
一、高层建筑的结构类型
二、结构体系
第三节 高层建筑的垂直交通设计与防火构造
一、高层建筑的垂直交通设计
二、高层建筑的防火问题
考核要求:
1、高层建筑的结构类型的结构体系;
2、高层建筑的垂直交通设计原则和防火问题。
第九章 工业化建筑简介 教学要点:
要求了解工业化建筑的意义,掌握砌块建筑的种类、构造,框架结构的类型及构件的连接,大板建筑的构件及构造。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砌块建筑
一、砌块的种类及规格
二、砌块墙的构造 第三节
框架板材建筑
一、框架结构的类型
二、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构件划分
三、装配式构件的连接 第四节
大板建筑
一、大板建筑的主要构件
二、大板建筑的连接构造 第五节
盒子建筑
考核要求:
1、砌块建筑的种类、构造;
2、框架结构的类型及构件的连接;
3、大板建筑的构件及构造。第十章 节能建筑概述 教学要点:
要求了解建筑的发展趋势,节能建筑的概念,掌握节能建筑的技术设计方法。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节能建筑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太阳能建筑设计概念 第三节 节能建筑技术设计 考核要求:
1、节能建筑的概念;
2、太阳能建筑设计原理;
3、节能建筑的技术设计方法。
三、教材
崔艳秋,姜丽荣,吕树俭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四、参考书目
1、王世芳.《建筑材料》,建工出版社,2002
2、孙礼军等:《建筑的基本知识》,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
3、沈福煦著,建筑概论,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年
4、田学哲主编,建筑初步,中国建筑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