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探索发展学生个性的模式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探索发展学生个性的教学模式
西湖区新港小学 胡中勇
[摘要] 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今天,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实施个性化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通过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实践探索,提出了基于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的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初步构想。
[关节词] 个性化教育、教学模式、任务驱动、分层—协作
[正文] 在知识经济社会即将来临的时刻,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趋向于多样化,社会的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多种多样的劳动者,这样就要求现代教育向个性化教育发展。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需要探索出发展学生个性的教学模式。从信息技术学科来看,学生对计算机技术掌握的程度有非常大的差异。有的学生对文字处理、编辑排版类的信息技术技能掌握得好并富有极大兴趣。有的学生对画图的形象性思维活动突出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感兴趣。另一些学生对计算机的设置、程序的设计等方面偏爱。还有些学生受以往学习环境限制,对计算机可能还知之甚少。所以学生的差异非常大,如果采用传统的统一规格教学方式显然达不到教学效果,也违背教学规律。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可以解决这些矛盾。在具体教学中,采用“分层—协作”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首先,要注重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的教学策略—“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从信息技术教学目的出发,针对每一节课的教学要求,设计一项学生的作业,作为学生自我学习并完成的任务。这是目前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这一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地位,调动了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训练与接受信息,形成自己的知识、技能结构。例如:学习windows “画图”程序的使用,设计一个自己完成的图画作品的任务;学习文字输入和windows“写字板”时,设计写作自我介绍的文章的任务等等。
其次,针对知识、技能水平的差异,采用分层次教学。将授课班按学生水平分为高低A、B两组。对A组的教学任务提出基本的要求;对B组的教学任务提出较高的要求。例如:在学习windows窗口操作时,A组学生要求掌握基本的窗口操作技能;对B组学生要求在熟练的掌握了鼠标操作的基础上,自己学会键盘的快捷键的窗口操作方式。
第三,渗透“合作”与“协作”的教学方式。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如A、B组)采用相互合作的方式来完成作业任务,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例如:对于word文字处理部分的学习,在设计好自己动手制作“板报”的作业任务之后。要求学生两人一组合作完成。
在这一“分层—协作”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学生和网络之间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学生与网络、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教师与网络之间的协作构成了一个个教学环节,从而完成统一的教学目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的“分层—协作”教学模式不仅仅意味着给不同的个体提供不同的教育,更为重要的是,能使有不同特点的人得到不同的、有特点的、有个性的发展。“分层—协作”教学有目的、有层次性地使每个人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完善,最终成为有用的人才。
第二篇:在信息技术课中让学生学什么
信息技术课的目标是什么?
是教会学生word,excel掌握技能为主,还是学会方法,接触别的软件,上手容易?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
信息技术是一门虽年轻但不断在发展和更新的学科,教师一方面要教学生学会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比如什么是信息,信息的分类和采集,计算机硬件组成和软件使用基础与互联网的应用(按教学大纲)[1],另一方面要交给学生获取以上知识的方法。如果前者是授人以“鱼”的话,后者是授人以“渔”——学会如何获取新知识比学会使用已有的知识更重要。
举个简单的例子,只要教会学生使用资源管理器,学生学 Word 时对其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等内容和剪贴、复制、粘贴等操作就会比较熟悉。学会了 Word 后学 Office 系列办公软件就比较容易上手,当然,以后学其它软件也就比较容易了。因为基于 Windows 的程序的“标准”界面都是由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工作区和状态栏等几部分组成的,而菜单栏几乎都是由文件、查看(试图)、编辑、工具(选项)、窗口、帮助等菜单组成。所以,只要比较系统地教会学生使用一个常用的软件,学生学其它软件就不会很难,现在很多新的软件大多不过是在常用软件的基础上对功能进行了扩充罢了。
当然,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上不一定对全体学生都作“一视同仁”的要求,有些学生或家庭条件比较好或对信息技术比较感兴趣,对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大部分都掌握了
[2],我们只要让其加强理论的学习,然后对其作更高的要求,比如教这类学生网页设计、初级编程等,并作为代表本校或本地区参加学科竞赛的候选人,进行高标准高质量的培养。当然,这可能要老师付出额外的时间,也不是每个老师都必须要做的事情,主要还是看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对学生的责任心和对职业的挚爱情感。
第三篇:浅议在信息技术课中实施分层教学
浅议在信息技术课中实施分层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教材也相应的调整,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也要随之改变。从传统的授课教学方法,到近几年来的“信息技术学科与其它学科整合”和“以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目前,我认为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中值得提倡。因各个学生的先天素质、教育影响和主观努力程度不同,同一个班级学生在学习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从实际出发,实施相应的教学方法,下面我从信息技术课中实施分层教学的体会:
一、学生层次的分层
学生掌握知识的层次是客观存在的,原因也是有多方面的。首先,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起点各不相同,有一部分学生接触电脑早,基础好,学习兴趣高,接受能力强,自学能力也相当好,有了这些基础后他们的学习非常顺利的;相反的,他们接触电脑的机会少,对电脑并没有兴趣,接受能力也相当差,课堂习惯又不好。其次,学生自身能力素质也有着较大的差异,如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等。
从上面两个特点,我根据学生的智力、基础知识、能力水平和情感态度等各方面的差异,将学生分为三层次,高层:学生电脑操作基础好,接受能力强,自学能力强,思维活跃,学习兴趣浓厚。中层:学生各方面都比较一般化,课堂学习中能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低层:学生双基情况比较差,对电脑没有兴趣,接受能力及学习习惯都比较差。
以前面的三层标准,每个学期前,我有意地将各层次的学生安排在机房的不同位置,对学生说明这主要目的是针对各个同学情况和老师教学设计而安排位置的,不过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课堂教学中,有利于教师的辅导。在教学目标实施过程中,有利于激发各层的学生学习,二、教学目标的分层
教学目标分层的目的在于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情况来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从而有针对性的教给学生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以便学生吸收知识。对高层学生来说,在掌握了课本的基础知识后不应该让他们的学习活动停止,应巧妙设计,在课本基础知识之上更大地发挥他们的特长及个性,进一步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对中层学生,给他们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还开发他们的学习能力;对低层学生,促使他们打好基础,耐心辅导,多加训练。例如在信息技术教材第二册中第8课设计封面,我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初级:了解封面的基本组成和布局,掌握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对中级的学生而言,可掌握初级目标以外,熟练掌握图片插入,更改图片的大小和位置,并鼓励学生达到精益求精。高级:在初级中级目标都达到的情况下,我要求学生修改色彩搭配、位置协调等,同时还要掌握好“叠放次序”调整。通过这三个目标的落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整堂课下来,各层次的学生掌握的都相当不错,整个课堂效果很好。
三、教学效果的分层
课堂教学分层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有差异的教学活动。实施课堂教学分层的基本要求是: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这样让每位学生都能有所得。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分层教学的目标,准备难易程度的练习。对高等水平学生进行适当扩展和补充,让学生自己摸索探究,并进行谈论;对低等学生在练习时进行个别辅导,还要手把手指导。特别是对中等学生来说,更应注意他们的学习动机,落实好大纲。
四、作业评价的分层
信息技术课的作业一般是学习了每一模块或某几个模块后,让学生综合所学知识进行的综合性练习或作品的制作。作业要求可分三个层次,一种就只布置基础部分的作业,可以要求一题一解,就题论题;给另一种学生布置稍微有点难度的作业,可以让有余力的同学多进行思考;还有一种,可以安排一些较难的作业,要求一题多解,沟通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在学完word后,我布置了如下三种类型的作业:
1、提供一个图文混排的样张中所需的素材,让学生模仿着做出样张的内容。
2、提供一个内容丰富的素材库,在提供几个样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素材,参考教师提供的样张,完成自己的作品。
3、给学生提供或让学生自己确定一个具体的任务,如出一份班级学习园地的彩报,并提出格式上的技术要求,如:分栏、插图、艺术字等等,并让学生任务独立收集素材,编辑出一份精美的杂志。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后进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学习积极向上,对优等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谨慎、谦虚、不断优越自我。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施教实质上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施教方法和内容,保护较后进者的学习信心,使他们在现有基础上尽快地弥补知识结构或学习习惯上的缺陷迎头赶上;使有潜力的学生不停滞不前,使其追求更高的目标,锦上添花,最终使全体学生都达到大纲要求。
教学论文
浅议在信息技术课中
实施分层教学
马忠正昌吉市七中
第四篇: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研究论文
摘 要: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特点,阐述了如何将以建构主义思想为基础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融入课程教学中的方法和实施步骤,并对教学过程中的任务设计方法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实践表明,这种新型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培养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与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好地实现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任务驱动 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课堂
目前信息技术课已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而计算机操作能力已成为当代中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任务驱动”教学法,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是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力求以任务驱动,以案例为引导,进而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中职信息技术课是一门以实践性为主要特色的学科,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中职学校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既符合探究式的学习模式,又符合其学科特点,同时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设计任务
驱动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为目标的,由此,精心设计任务,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是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关键。在中职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联的学习场景,把学习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任务主题中,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课堂直观性和形象化。在信息技术课的“任务”设计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的综合处理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声音、文字等多种信息的功能,设计出具有某种绘声绘色、多姿多彩的“情境”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想象、判断、分析,进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更好地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此外,设计任务也要考虑到吸引激发学生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精心设计、富含趣味性的“任务”,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激情。在中职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任务。如在多媒体技术教学中,可以设计如下任务:flash格式的“个人电子相册”的制作,母校校园风光MTV制作;在讲授POWERPOINT中的文本框、图片、自选图形、母版选用、艺术字插入等知识点时,可以布置同学之间为对方制作一个精美电子贺卡,使学生带着兴趣与真实的“任务”快乐学习。
二、分析任务
决定任务能否被正确执行的关键就是合理恰当地对任务进行分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先让学生自主讨论,分析任务并提出问题。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去分析任务,理清思路,制定出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步骤和方法。笔者精心设计了校园民谣MV制作任务,通过启发、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分析MV的制作,将整个过程细化为几个具体、可操作的步骤:提出创意(头脑风暴法)——编写脚本——拍摄——剪辑——配音——特技——合成——成品,然后引导学生对每一步进行分析,教师根据情况指导,最后帮助学生掌握MV的制作过程和相关步骤。再如在VB程序设计课程中关于定时器控件一节,设计“台球撞击”任务,然后要求学生对此进行分析,讨论是否能用学过的控件来完成,进而引导学生制定出利用所学控件知识完成任务的具体实施方案。
三、完成任务
教师设计好任务,引导学生对任务进行讨论分析并制定出完成任务的具体步骤后,学生就要通过多种途径、方法和手段去完成任务,这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点。以制作一个简单的个人网站为例:设计任务时,将整个网站细化为几个小模块如“基本情况”、“我的相册”、“我的日记”、“与我联系”,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完成不同的模块。最后共同讨论设计统一的模板样式并制作个人网站首页,再将各个网页链接在一起。再如VB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安排系统时,师生们共同完成了任务的设计和分析后,在实现环节采取上机实验来完成,如排课系统的界面设计、模块功能等各个环节由学生自主实施。
“任务驱动,分组协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是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它符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关于新课改的要求,达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的目标,使得三者之间相互渗透、有机联系,共同构成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最终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也是信息素养的三个重要方面。其外延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知识、信息观念、信息心理等方面的内容。
要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中体会信息技术所凝聚的人类智慧、感受信息技术带来的文化冲击、思考信息技术对经济产生的巨大变革,最终,让学生学会适应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交往方式,理解信息化社会中个人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国家教育部,2004年。
[2]李杨炜《信息技术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小学电教,2002,(4)。
[3]周慧“任务驱动法”在教学中的应用[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第五篇:信息技术课践行四学法教学模式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信息技术教师,你准备好了吗?
姜 朔
吉林省集安市头道镇中学 E-mail:jatdzxjsh@126.com
【摘要】新形势、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教师,在具备教师基本的技能之外,还应该具备适合本学科的新的技能。在提高和完善本身专业素养(打铁还须自身硬)的同时,还要注重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和培养(千锤百炼做“真人”)。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素养;教学;操作;实践
20世纪90年代,信息化的浪潮以不可抵挡的态势席卷整个世界。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教授布朗在《正确提出问题—评论性思维指南》一书中说道:“我们正遭遇着信息的狂轰滥炸,每时每刻我们都会见到前所未见的事情,听到前所未闻的观点。”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将成为时代的标志,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首次提高在我国高中、初中和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我省从2002年开始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必修课程(指凡具备计算机硬件条件的中小学)。
新的教育形势,新的课程标准让信息技术老师不能站在原地看信息技术的教学,我们应该换个角度、换个思维方式,研究新的教学方式,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要。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备课、上课是必须要做的,你做好了吗?你能做好吗?你知道要怎样做才能做好吗?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在这里说说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还应该做些什么(作为教师的基本技能不在本文叙述之内),仅供大家参考,不足之处,请原谅。
一、教师——打铁还须自身硬
这话说得好,自己不硬,打一下,自己弯了!教师就是这样,没有过硬的技术功底,怎么能“打”出好铁。因此,教师,信息技术教师要先做好自身的文章。
1、我是“老鸟”我怕谁
信息技术课程不同于一般的课程,有它自身的特点。计算机的应用在这里发挥的淋漓尽致。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就必须拥有过硬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不但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对于一些流行的和大众的各种软件要做到了如指掌,并且对于软件维护和硬件维修方面也要做到“手拿把掐”。更应该并能够随时使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和学习资源,用于上课,这样才能把握信息技术教学发展的方向,体现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也就是说要先成为一只“老鸟”。
2、课件教学,鸟语花香
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教学中必备工具,其中一方面就是要让学生把知识学得更加透彻。我们要把教学内容通过最直观、最简明、最生动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包括其他学科在本学科教学过程中用其他教学媒体难以表现的情节,或无法向学生演示的情景写成脚本,来捕捉或模拟这些情景,表达给学生。因此课件的制作尤为重要。
课件的制作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现在很多课件在书写教学目标时,对教师可以用“掌握”、“理解”、“熟练掌握”这些词语,但学生很难准确理解这些词语的意义,所以,对学生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为学生着想,尽量用学生容易看懂的语言;如果教学目标不易理解时,教师在上课时还要进行适当的引导,辅以解释说明。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课件对于练习的编写,也应该注意按照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先进行尝试性练习,再做巩固性练习,并要有必要的及时的形成性评价反馈。形成性评价不是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评出等级,而是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前面的学习中是否达到学习目标,或离预期目标还有多少距离,为后续的学习提供调整补救的依据。完成尝试性练习之后,再做巩固性练习,如果没有尝试性练习就匆忙进入“巩固”工作,难免会发生因期望过高而学习效益差,引起学生对学习的抵触情绪。
3、“老鸟”捕食带“菜鸟”
教师不但要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把相应的知识传给学生。学生学会使用计算机后,并不一定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计算机,计算机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明白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借助计算机来学习,怎样来学习。比如,布置一篇作文,写一个学生知道但不是很熟悉的事物,让学生通过计算机查询,先了解这个事物,再进行作文。这样比教师介绍事物,学生作文强得多,因为,学生已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样的活动多了,学生也就明白了怎样运用计算机进行学习,更激发了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同时,要多提供让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机会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尽可能多的自己操作计算机,这样,他们才觉得学到的是自己迫切知道的知识,是自己学到的,而不是教师“灌输”的,学生学起来会更加积极,记得也更牢固。而且,这样还可以缩短反馈的周期,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补救。
4、海阔才能凭鱼跃,天高才能任鸟飞
信息技术教师除专业过硬外,还要了解和掌握其他学科的知识,只有学科互通、互相渗透,才能更好的发挥课堂教学优势,才能让学生“开高任我飞”。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学习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与学方式。在轻松愉悦的信息技术教学情境中,直观形象的视、听、感知,总能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结合具体内容编制软件,配合声音、图画、文字于一体的认识环境的MCAI(多媒体辅助教学)和教师根据自身课程安排和多种软件平台制作出的课件,能更加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增强了学生求真、扬善、审美和去芜存精的能力。
二、学生——千锤百炼做“真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炼,难做“真人”。对于学生,我们既要保持他们本身的个性,还要培养他们做“真人”的共性。新的课堂教学理念提倡关注每一位学生,我们应该了解每一位学生,根据他们的不同的个性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在尊重生命独特的同时,共同进步。
1、你要学!——我要学!我们传统的教学总是“你要学!”。现代教学模式改变了这种强迫式的教学方法,我们采取各种方法和策略,改变这种“你要学!”为“我要学!”。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来源于好奇,好奇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个人只有对某件事情产生了好奇心,有兴趣了,才会启动思维,苦苦思考;只有对一个问题感兴趣了,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并且,一个人只有在做事情时感到快乐,精力才会高度集中,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从而有所创造,有所发明。因此,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可以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让学生主动探索学习。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我们可以在课件中插入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图片、音乐、动画等,通过多姿多彩的课件内容或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我们可以换掉Windows系统老掉牙的启动音乐;也可以编制一些娱乐性游戏来认识计算机的某一部分;也可以将部分图片或卡通人物动起来,这样学生感觉,哇!计算机能做很多有趣的东西,于是,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上来了。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2、我的地盘我做主
对于一个学生的作品,除了技术上的稚嫩以外,我想不出还有什么缺点,尽管他把太阳涂上了绿色。对于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的培养是我们时时刻刻都必须做的,因此,学生可以在自己的作品上说:我的地盘我做主!
信息技术课上创造性动机的产生是由外部刺激和内部心理调节共同作用产生的,教师应创设机会,鼓励、引导学生大胆创新。不妨让学生“异想天开”,让他们自己决定作品的素材和主题,而不必考虑其合理性。
例如在讲授幻灯片的动画设置时,有一名同学将一个注射器放在一个猴子的屁股上,想象着给猴子打一针,这并不是胡闹,而是学生天真的童心的表现。课堂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多一些指导,少一些指责,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打击。
3、老师,我要在你前面
“老师,我的这个字比他们的都漂亮!”。这是我在讲字处理软件时,一个学生向我提出的。我们没有学到插入艺术时,他自己“研究”发现的功能。我们提倡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这个学生就“站在我的前面”。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让学生自己独立探索新知识,自己主动发现问题,自己寻求处理和解决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我们知道,现在的“文盲”与以前的“文盲”的含义已经不同了,现在的“文盲”不仅仅指没有知识、没有文化的人,而是指“不会自己学习新知,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的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新知,取得成功后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可以增强他们自信心和学习能动性,这种方法我们姑且称为“发现式学习”。“发现式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例如前面的例子,我们在学习文字处理软件——Word时,学生在输入文字后,可以让学生试着美化、修饰一下自己的作品,不知不觉中有的学生插入了一些图片,有的插入了艺术字,也有的将一些文字加上了动态效果和特殊效果。这样在以后的实践操作课中,这部分同学更有信心和兴趣尝试着新的操作,自己探索着新的知识,无形中增强了自己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对自己更充满了自信。
4、条条大路通罗马
同样一个问题会有很多解决的方法,我们总能找出一条解决之道,也许弯,也许长,但是我自己想到的,问题是我自己解决的。
初中,包括小学的课程已经具备了综合性,要求我们具有多方面的知识。无论是各门课程间的知识,还是同一课程不同方面的知识,我们应将他们融会贯通并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我们的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找出矛盾——收集资料——提出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含有分析和综合的阶段,需要我们具备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它可以开发我们的逻辑性思维和多元性思维,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总是听Windows老掉牙的启动音乐,我们何不发动学生为自己的用机更换一首好听的启动音乐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需要做的工作,若想换掉启动音乐,首先,我们要有新的音乐文件,在哪儿能得到这个文件?其次,这个文件是何种类型的?怎么才能符合我们的要求?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为完成学习任务而主动对各种知识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学习,在对知识体系的主动探索中查找信息、理解现象和学会思维,从而建立自己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
5、生活实践,牛刀小试
我们应该把信息技术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讲来源,讲用途,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可以用信息技术、用到计算机,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如,奥运会即将到来,让学生设计一张迎奥运的宣传图片或者标语;学校要召开运动会,让学生设计本班啦啦队的标语牌等,学生既有创造的源泉,又有创造的激情,可以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挖掘出他们的创作潜能。学生的能力也会在创作实践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总之,信息技术教师作为站在新课程、新技术的最前端的教师,应该为自己在课堂上的“表演”做好准备,用最简明、最实际、最有效的行动,导演出每一节课的“好戏”!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