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提高聋生语文学习兴趣
如何提高聋生学习语文兴趣之我见
聋生由于听力障碍,主要依靠视觉、触觉、嗅觉等其他途径感知外界事物。生活是聋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传统的“讲解、灌输”式课堂教学不利于聋生的语文学习。只有“以人为本”,把教科书与聋生的生活融合为一体,才能使他们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只有在富有生活特色的课堂上,学生们才能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的学习活动不仅能陶冶聋生的情操,还能提高他们自身的语文素养,使聋校语文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起来。那么,怎样才能让聋校语文教学创设出生命力且富有生活特色的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份。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能有效地激发学习的求知欲望,心理上由好奇到产生兴趣。激发兴趣的方法有多种多样,但一定要抓住一个“活”字,老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激趣。这就要求老师上课不一定拘泥于一个角度,可根据教学内容,可根据聋生的接受程度,变换新的角度去处理好教材,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1)语言激趣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美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语言所特有的魅力,幽默、风趣、抑扬顿挫,展示语言的韵律流动之美。《聋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坚持口语教学”。这说明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培养耳聋学生的有声语言;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如何运用各种语言形式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看话是聋生感受口语的特殊方式,是培养聋生有声语言的有效方法,它是用视觉来感受说话时语言器官的可见运动。聋生看话能力越强,语言水平就越高。看话是为了理解语言的内容,必须集中注意力,连续不断地看,视觉很容易疲劳。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思想清晰明确,把讲课的内容和方法熟记于心,根据聋生习语特点和语言接受水平,围绕主题,组织和推敲语言,运用标准的普通话,激情饱满地展开讲述,或示范朗读。必要时放慢说话速度或及时重现口形,并灵活恰当地使用手势语做辅助。如《我爱家乡》,教师深情地讲述,使师生共同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中,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口语的兴趣,达到培养和发展聋生看话能力和注意的目的。
(2)形体激趣
聋校课堂中的教师犹如舞台上的演员,举手投足,体态眼神都会给学生以示范,并服务于即定教学任务的完成。耳聋学生生活在无声世界中,他们用眼睛从人们的表情和体态中获取信息。教师适当运用体态动作,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情感。如:在执教《群鸟学艺》时,我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课堂上,孩子们的精彩表演迎来了观摩老师们的阵阵掌声。在表演中,学生了解了 麻雀、乌鸦、猫头鹰、老鹰、小燕子都向凤凰学习搭窝本领,结果仍就不会搭窝,只有小燕子搭的窝最好。是因为只有小燕子学习搭窝时最耐心。他们还学着用不同的语气进行对话,学会了从语感中体会形象,同时懂得了与人交往时要讲文明、懂礼貌,学生在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提高了理解和交际的能力,也有利于他们去领悟生活。
(3)活动激趣
在教学中,教师只能为学生的学习创造种种条件,但永远也不能代替学生去认识。真正优化的教学过程,必然是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例如我在上《蝙蝠与雷达》一课时,为了形象逼真地说明蝙蝠的眼睛看动的东西很敏锐,看静的东西却很迟钝的特点,我特地准备了两只饿了的蝙蝠和几只苍蝇,把它们一同关在笼了里,蝙蝠大半天也没吃到苍蝇。可是,当一位学生用细线绑着死苍蝇在蝙蝠面前摇晃,一眨眼工夫,几只死苍蝇就成了蝙蝠的美餐了。这样,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学生有了一个与现实相似的情境,不但学得兴趣盎然,而且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4)设疑激趣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采用设置疑点,增强悬念的方法,就能更好的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教学《将相和》时,我先让学生读题目,让他们谈谈读题目后产生了什么疑问,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将”是指谁?“相”是指谁?“和”是什么意思?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的三个小故事,又提出“是什么原因使将相不和?”“后来他们为什么又和好?”我把问题一一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问题来源于学生的需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探究得非常主动。
(5)想像激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课文想开去,展开多向思考,就能更好的拓展学生的思维。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一团烈火将邱少云整个身子包围住的画面,我让学生根据画面中邱少云的目光、神情、动作展开想像:邱少云当时可能会想些什么?最大愿望是什么?这样引导学生谈认识、体会,可促使学生即努力发表各自的创见,又激起内心情感的涟漪。教学中创设情景,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乐趣,是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教学之美和学习的愉快。因此我在教学中多采用图片演示、实物演示、动作演示等方法。其中最主要采用的是“再现情境”的教学方法,把抽象的文字描述转化为活生生的具体画面,将教材中的具体情节尽量形象化,帮助学生主动进入角色,化枯燥的学习为快乐的活动。如学习《桂林山水》这篇课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更好地体会文意,课前,我先播放制作的桂林山水课件,伴随着字幕,一幅幅优美的风景画随之而出,清澈见底、碧绿无瑕的水,形态万千、奇峰罗列的山。课堂上,看着屏幕上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听着老师的讲解,再对照课文中的优美词句,学生们一下了就抓住了漓江水“清、静、绿”的特点,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真正感受到了桂林山水之美、大自然之美,从而进一步感受到伟大祖国之美。这是主动、直观的情境给课堂带来的新变化,它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我们知道语文课堂上所发生的一切,不是都能在备课时可以预测的,特别是聋生,由于认识上的特殊性,更易发生意外情况。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告诉我们:“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就需要我们去探讨如何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唤醒他们主动地、积极地、自觉的学习,激励他们以高昂的情绪去探求知识的奥秘,鼓舞他们顽强地攀登发展能力的阶梯。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取决于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只有我们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才会在聋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我们应该大胆地把教学改革的实践目标锁定在探索、创造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上,让学生获得更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
总之,作为特教战线上的我们,应该牢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真正把聋生看作是发展中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学习的兴趣,在教育中坚持不懈地探索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聋校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走近聋生,让聋生多体验、多感悟,引领聋生去发现、去创造,这样才能对这些有障碍的孩子实施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补偿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缺陷,使他们在德、智、体各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起来,才能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焕发无限的生命活力!
第二篇: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提高学生学好语文的兴趣
当今语文教学,最难的是教学方式的新颖、独到和有效,而且关键在有效。现代学生都有审美疲劳或者说学语文的视觉疲劳,原因在于全国教学模式只有少数几个模式广为流传推广,例如,江苏启东模式、湖北黄冈模式等。很多的县级地级市甚至是省会城市的校长和老师每年都去诸如此类的中学“拜佛求经”,然后比葫芦画瓢,加过全国教学领域变得如此类似。这让我想起文革时期全国学大寨的情景。为了迅速提高自己的教学任务,老师们在急功近利的心态中练起了“葵花宝典”,自己的模式也在邯郸学步中丢失了,以至于在教学领域创新越来越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在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中丧失......我认为,语文的教学大可不必如此,中国上下五千年,语言文字浩如烟海,只需按照尊重中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哲学思维即可。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化是一致的,即是以教科书为中心,由字到词,然后到句子和文章,也就是一个中心和四项基本原则。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是从无序中把握有序,从特殊性中找出普遍性,进而归纳亦可演绎,在碧蓝的天空上打造自己的飞翔蓝图,在一望无际的海边打造渡海大船,也可先踏着别人的脚印然后走出自己的道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以无限为有限,以无法为有法。
我们写的叫汉字,又叫方块字。汉原意是星汉,银河的意思,取名天,方块为地,寓意是有礼有节,所以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语文的语字,从字义来说,即是说话,言字旁,发出于口,说的是五种感觉,五乃是和的意思,不高不低,取自中庸。大自然有五类:天地人神鬼,有五谷,五行,还有人的五种感官,只有调动人的每一个感官甚至是每一个毛孔才可文如泉涌,所以很多文章用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来形容。五种感官即是眼(眼观六路)、耳(耳听八方)、口(三寸不烂、口如悬河)、鼻(吾养吾浩然之气)、触觉或感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当然还有一种五者相加的更高感觉即是心的感觉(新的感觉):心鹜八极,神游万仞——创新!关于创新可以用“五独”来形容:独具慧眼、独具匠心、独辟蹊径、独树一帜、独步天下。敢想才能敢做敢当。不敢想,不能想就永远做不到!未来之中国属于敢担当的一代!
第一
从字来说,老师必备两个工具书:说文解字和辞源。举例来说:
(1)“道”字是首字加一个走之旁,首,脑也;走之,运动也。这就是中国传统道教的原义,即是本来没有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即为道,也就是创新创造,普世济民,造福后代子孙。
(2)又如人字,加一横变成大字,意味着加个扁担有了责任就是大人了,权力就是官位越大,责任越大,调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人头上加一点就变成犬字,意思是大人犯了错特别是权力大的犯了男女问题就和畜生没有区别。两个人一起
念从,切忌盲从,趋之若鹜,人云亦云!人字上面加两横就变成天,即是二人为天,也即是父母就是自己的天!天字出头就变成夫了,即是大丈夫顶天立地!三个人叠加念众,即为众志成城,切莫成为众矢之的!
(3)再如“慧”字,首先把中间的山放倒,叫愚公移山,然后在山上种庄稼并且取得了双丰收,在此之前必须下定决心!所以心在最下面!也即是说智慧的火花不会随意闪现,它只属于那些百折不挠勇往无前的人,没有困难挫折就不会有创造力、智慧力!正是这个力已经改变而且还在改变着这个世界!学生也必须养成查工具书的好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被动学习仿佛逆流去爬青藏高原和昆仑山,主动学习仿佛“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复西归”。老子曾言“:大海之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之下”。只有把自己放低,虚怀若谷,方能有百川归海有容乃大。这种思维从低到高,由具体到抽象,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再思维定势,而是可以谈天谈地,纵论古今,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纵横捭阖、汪洋恣肆。
第二 关于词
我认为词应该以成语为主兼顾其他,百分之六十左右的成语是有故事在里面的,例如,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这些成语是与淝水之战有关的,可以结合项羽的破釜沉舟和韩信的背水一战,再结合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又如掷地有声和一言九鼎,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一诺千金,还有言多必失,话不投机半句多,恶语伤人六月寒的对比等。再如关于品德的词
语:义薄云天、德艺双馨。德才兼备、德高望重、师德高千古,桃李满天下的对联和歇后语等,只需加个条件,这些没有序列的词语便可以像训练有素的士兵一样排列布阵了。采用图文并茂的讲解方式,进而引申到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深层次矛盾,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接受起来很易行,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但是切记眼高手低,多看多记正确的同时应避免错误再次发生。建议用错字本加深记忆。这样由点到面,再到立体多层次的思维模式就可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了。
第三 关于句子和段落文章
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广泛涉猎《诗经》、《左转》等先秦诸子散文和唐诗宋词还有《三国》《水浒》等明清小说。还可关注读者和特别关注等报刊杂志,抓住学生易关注的人物和情节,深处挖掘,分析整合,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加大学生自主分析人物事件的内涵。还有时下的很多脍炙人口的歌词和广告词,皆可为我所用。这部分内容实在太多,我在此试举二三例:
(1)荀子曰:“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失之己,反之人,岂不愚乎哉?”治学如治兵,要有顽强的攻攀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毅力。胜不骄败不馁,循此以往,终有成功之一日——舒同。这两段话的意思是学习必须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切忌怨天尤人!古人和今人可能时代不同,但思想可能想通。
(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这种古为今用的例子俯拾皆是,只需用心提炼挖掘。第一境界关键在于“独”字,第二境界关键在于“不悔”,第三境界关键在于“千百度"。只有这样字句斟酌,千锤百炼,方可提高学生的独具慧眼,即对观察事物的敏感度。进而独具匠心And so on。
(3)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通过这些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对这样的接近现代汉语的文言文最好背下来然后再细细品味,理解父亲二字的沉重和不易,都说理解万岁,可见生活中不理解的事情是如此之多,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如此可见一斑。有些事情年轻的时候未必懂得,但懂得的时候已经不再年轻。准时开出的列车不会等待姗姗来迟的旅客:滚滚向前 的时代巨轮不会迁就虚度年华的浪子,浪子回头金不换,所以必须强调这部分背诵和强制措施,不管是复制也好粘贴也好,必须让这批孩子早点长出骨头,民族的骨头骨气!腹有诗书气自华,只要肚子里的东西多了,孩子就会克服年轻时的负面情绪,以火车头的姿态带动整个列车轰轰隆隆向前!不,是唱着歌滚滚向前!
综上,以上三段阅读都有中心,不管怎么说都是围绕中心,这叫并行不悖,相得益彰,所以写文章分析文章都要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环环相扣、丝丝入理。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写作的好习惯,一眼就看出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并用心分析其写作方法、篇章布局。既要见森林又要见树木,一草一木了然于胸,也要让自己的文章思路清晰,容易被别人读懂,切忌过千山跨万水,不知所言。也切忌像拉磨的驴子一样不管如何努力却始终绕不出拉磨的小圈圈!
最后就是记忆的方法和学习的方法了。
(1)记忆法我认为重复记忆法较为理想,即是化整为零,形散神不散。同样是背一篇文章,突击记忆一个小时背会,劳心伤神,逆反情绪倍增,不如每天十分钟,六天背会,谈笑间,压力灰飞烟灭。而且突击记忆很容易忘记,重复记忆法是背的慢,忘记的也慢,如果加上多复习的话可以记忆长达十数年或数十年!鄙人高中时背的,至今仍然记得不少。
(2)学习方法我总结了三点,我认为能做到前两点已经可以为人杰了,能做到三点者必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第一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即是定时学习,定时复习,每天固定时间复习,风雨无阻,雷打不动。人脑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掌握并为人类造福的。这个规律就是遗忘率!科学发现,遇到新知识时,二十四小时内遗忘率最低,所以定时复习就是避免了遗忘,例如,读名言警句,今天五分钟读五个,明天读十个,后天十五个......前面是叠加,到了后期,就是递减,因为前面的名言警句在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中早就不知不觉间背会了,这就是蓦然回首已经全部背会!
第二
亡羊补牢弥补错误
人不可能避免犯错,但能避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吃一堑长一智长百智长千智。所以要把出现的错误要么在试卷里用红笔画出,下次再看试卷只需看错误部分,正确的无须再看,当然试卷要保存好!要么准备一个错题本,专门抄录错误的题目。这仿佛就是一个水瓢,漏洞越多,盛的水越少,所以要特别注意错误,一个试卷一百分,考了九十九分,务必要学生明白,哪怕第一名,不重要,重要的是失去的一分是如何错的,只有对错误洞若观火,心知肚明方能进步前行!第三
快乐的学习快乐的创造 学习犹如每日三餐一样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古人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甚至饭可不吃,但书不可不读。这就是习惯成自然,好习惯可以使人受用终生。学习的至高境界是创造,创作,创新。那简直是个享受的过程,相当爽!有人说那是天国瑶池里的圣波在人世间的俄而一闪,也有人说犹如闪电劈开天幕将利剑
插入大地般的势不可当,也有人说是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更有人说是如痴如醉乐此不疲,即使身心俱疲也要拖着风烛残年的躯体挣扎挪移。可惜的是绝大多数人没有这个感受,没有这个感觉,一辈子浑浑噩噩悄然离去,不带走一片云彩。正如爱迪生发明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他们的血汗付出为千万人的享受创造了温床,所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相信这也是真理!
后记
年轻的朋友们,抱拥属于你们的朝阳吧,前面康庄大道,浩瀚无垠,开创属于你们的天地吧,有人说一味的在意别人就会失去自己,而我认为,崇拜的人越多只能证明自己越渺小!所以,少年要立大志,先做自己的老师而后敢为人师,以敢为天下先的姿态迎接傲气大中华——君临天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愿我和你们一路前行,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们将一往无前,只愿你们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缔造辉煌 开拓无疆!与诸君共勉!
第三篇:聋生语文教学反思
聋生语文教学反思
本学期,我开始担任聋班一年级语文、音乐综合教学工作。之前,都是带高年级的语文及班主任工作。这学期对自己来说,是个全新的挑战。一年级聋生教学常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都不太好,这需要我在工作中要不断调整教学思路和方法,尽最大可能让孩子们学会、学到知识、及良好习惯的养成。本学期,我不断反思自己,努力使自己不愧于特教教师这个神圣的教师职业。
一、在理论学习方面
1、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参加学校组织的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把新的教学方法渗透教学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注重学生需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上每一节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自己上课做好准备,从而不断为自己的教学水平“充电”。
二、日常教学方面
1、打好汉语拼音的基础
汉语拼音知识是本学期学习的重、难点。如何让学生能把这看似枯燥的知识掌握牢固,并为后来的字、词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呢?我通过生字词卡片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正可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就成了轻松的事了。
2、抓好书写训练
写字教学也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难点。因此,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特别注意对学生写字的要求。首先,我用规范的板书文字给学生示范,及让学生学会用小手书空练习。其次,对于书写的好的作业,在班内公开表扬、全班浏览。这对小孩子来说激励作用很大。
3、注重学生的口语教学
在拼音、字、词教学过程中,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手语,而且要读准口型。
4、做好培优不差的工作,提高整个教学质量
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导致了各自的接受能力不同,但我不放过一个后进生,以良好的心态接纳他们,给他们的关心语讲解,让他们在学习有所进步。
5、注意反思、总结
每一次测试,我都会认真加以分析,用书面的形式写出存在的问题,一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及时改进方法、补缺补差,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
作为一名特教老师,我也知道自身存在许多不足,我会利用各种机会,不断充实自我。之后我还会在教学中不断改进,以适应特教的发展、学生的需要!
第四篇: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语文素养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课标指出: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的内涵是丰富的,语文素养重在“综合”,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习惯的融合。课堂上我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语文能力。
一、增强学生的识字能力。课堂上,注重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多种识字方法。“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学习,所以要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同时运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识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教学质量。如教学象形字,首先让学生观察形象直观的图形,再观察甲骨文和简化字,这样学生就能把汉字与实物联系起来,增加了趣味性,孩子识字也就快多了。猜谜是学生极喜欢的游戏,根据字的特点编成谜语,让学生在猜谜的过程中巩固字词,极易达到识字的目的,如:教学“告”字时,我让学生猜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学生在愉快之中既学会了新字“告”,又能牢固记住“告”的字形。“七十二小时”是“晶”;水落石出是“泵”;等。这样的猜字谜识字方法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发了丰富的联想,调动了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我还引导学生掌握了联想识字、象形会意识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在识字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很高,在玩中、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就识字了,学生识字多了,慢慢喜欢上了阅读,阅读能力也随着提高了。
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汉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把写字作为一项很重要的教学内容,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写好汉字。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每节语文课安排10分钟写字时间。开始教学基本笔画时,引导孩子认真观察每一个笔画的样子,孩子们自己说“撇”像扫把,“捺”像剑。“点”像小雨点。“横”像小扁担……学“马”时,引导同学们看像什么呢?有的说像一匹马,得把马写得强壮些,有的说马头要写得瘦长,马身子要写得肥壮……孩子们生动的想象,再加上形象的电脑画面的显示,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汉字的形体美,而且让学生对抽象的汉字字形顿生兴趣,产生了写字的欲望。
学习“瓣”字时,孩子们发现自己写出的“瓣”字老是很胖,我引导孩子们怎样把这个字写得漂亮些,有个同学说“妈妈喝了减肥茶变苗条了,我们也给字减减肥吧”,虽然引起了孩子们的一阵哄笑,但这个“给字减肥”的方法真有效,以后再遇到很胖的字,孩子们都会给汉字减肥了。
孩子们不再感到写字是负担,真正感受到写字的乐趣。他们的字真正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三、积极为学生搭建平台,注重培养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说话写话还是比较困难的,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仿写可以说是一种捷径,也给了学生创新的机会,这样循序渐进,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也就也就慢慢提高了。
诗歌《假如》,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诗中的句子,朴实,自然,优美,蕴涵着深刻的含义。
课堂上,听到孩子们饶有兴趣地读,看到孩子们随诗歌内容的变化而脸上表现出来的或兴奋或喜悦或沉重的丰富的表情,我觉得这首诗没有必要再讲解了,于是我决定,让孩子们也拥有一次马良的神笔,让孩子们也写一写《假如》。
孩子们得到了马良的神笔,孩子们真的让它发挥了作用,诗歌写得五彩缤纷: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妈妈画一辆舒适的小汽车,妈妈再也不用每天骑着自行车,顶着寒风去上班。”一个很孝顺的孩子写道。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灾区人民画很多钱,让他们盖起新房,再也不会在冬天里挨冻。”一个很有爱心的孩子写道。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在广大的荒漠上画上神奇的种子,让荒漠不再荒凉,而是变成美丽的绿洲。”一个爱护地球的孩子这样写。
……
这些话,我看了很受感动,八岁的孩子们的心是如此的善良,他们幼小的心里装的是整个世界,装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贫困,环保,自然灾害,世界和平……
是的,儿童充满了想象力、创造力,他们希望认识社会、改造自然,虽然他们往往只能“假如”,但是这些“假如”都是他们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独特认识,是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通过仿写,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了,心灵得到了进一步净化,体会到了“小诗人”的快乐,提高了自己的语文能力。
王丽红,韩爱连,教师,现居山东淄博。
第五篇:重视口语教学 提高聋生写作能力
重视口语教学 提高聋生写作能力
【摘要】一直以来,聋人的语言教育已经成为了教育的核心问题,经历了手语、口语、书面语、综合交际等方法之后,最终哪一项才是聋人教育的最佳选择仍无定论。本文主要从聋生口语能力的几个现状:早期的听力语言康复、自然发展、手语限制书面语发展、手语限制书面语发展。提出了提高聋生写作能力的方法即重视口语教学。
【关键词】聋生 口语教学 写作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从一百多年前聋人纳入人们的视野之后,聋人的语言教育已经成为了教育的核心问题。经历了手语、口语、书面语、综合交际等方法之后,人们则更倾向于“手口之争”,最终哪一项才是聋人教育的最佳选择仍无定论。一般聋人与健听人交流的方式有三种:口语、书面语和手语。实践证明,只有书面语表意最明显,最容易被聋人和健听人所接受。书面语表达能力越强,交流质量也就越高。而聋人的书面语在运用方面存在众多语病,如:语句颠倒、句子歧义、词汇贫乏、不会修辞、句型简单、无中心意思等等。这些现象往往给聋人与健听人的交流增添了许多的障碍,以致使他们接受信息的速度迟缓,认知范围狭窄,对客观事物的理解不够,不利于他们健康心理的发展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口语和书面语是帮助聋生融入社会的桥梁,其掌握水平预示着与社会的融合程度。聋教育的重要任务则是帮助聋人掌握主流社会的语言。
我们知道,手势语固然便于聋人聋人之间的交往,但聋、健之间的交流唯有书面语最为实用。而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在教学中以口语主导各种表达方式的意义在于:
(一)让聋生形成口语的表达习惯,利于语言的输出与输入,使他们无论是接收或表达,都遵循着规范的语法结构,使交流更加通畅。
(二)促进聋生外部语言内化,建立起第二信号系统,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
[1]
二、聋生的口语能力现状分析
(一)早期的听力语言康复
近几年随着康复理念的不断进步,以及相关听力学、医学、语言学、病理语言学、言语矫治学等学科的发展,聋童的早期诊断、早期佩戴助听器设备、早期
子中的词序位置不同——主词优先、否定置后,较少使用虚词,少见修辞,有自己的常用词和惯用词等等。而聋生在手语中经常省略助词和叹词,使句子不连贯。用手语表示的句子不利于迁移、活用,这样会限制书面语词汇的扩充,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就出现了一种尴尬的局面:聋人的书面语形成了借用本国文字写的、按照手语习惯写出来的“外国字”。从而影响聋人与健听人之间的交流。
(四)聋生学习口语困难重重
1、感知觉活动贫乏,范围狭窄,缺乏完整性
听力障碍儿童由于得不到声音刺激,在每一瞬间能够直接反映到他们大脑中的只是出于视野之内的东西。正常人能够凭借听觉感知到得许多客体、过程和现象,他们都无法听到、无法感知,因而他们对复杂环境的感知不够完整,他们所能反映的出来的客观现实比较贫乏狭隘。
[4]
[3]
习得语言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声音环境,正常儿童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听觉途径来获取和发展语言,而聋生只能通过“看”来习得语言,可想而知,聋生学习口语是多么困难。
2、言语器官发展迟滞
言语器官指人们用来说话的各个器官。听觉丧失影响了了儿童言语运动分析器的正常发展,儿童由于失去了借助听觉模仿说话的可能性,因而变成不会说话的人。他们的发音器官不能产生言语运动,也就不能产生言语运动的感觉,听力障碍儿童的言语运动器官基本上处于发展停滞的状态。即使经过了学前的语言康复,在说话能力上,听障儿童口语的清晰度也较低,具体表现在说话比较慢,时间、节奏和音调不正常。换气,响度都掌握不好,有时增加或减少某个音节,发一些辅音时,舌头位置不对等,正常人很难听懂。
3、缺乏学习口语的条件
前面已经提过,大部分听障儿童的发音器官并无病变,因此,家长和聋教育工作者将大量的精力放到了听力语训上面。但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听觉障碍者学习口语需要具备若干必要的条件,如早期发现、早期干预、良好的语言环境、听觉障碍者智力正常、无其他显著障碍等。而对大多数聋人来说,这些条件无疑是非常苛刻的,故聋生学习口语的道路依旧困难。
[5]
三、提高聋生写作能力策略——重视口语教学
(一)聋校教师的教学语言选择——手口并用
在聋校教学中,教师担任着传授者、指导者、研究者和参与者的角色。怎样
境图,情景歌,边说边看,有针对的进行强化训练。如教学复韵母ie及音节ye,可练习四声说话:ye椰子汁,我爱喝椰子汁;ye爷爷,我爱爷爷;ye也,我也有铅笔;ye叶,绿色的树叶。学生可以根据四声说话,认识不同的字,组不同的词,造不同的句子。这样,聋生不仅认识了生字,理解了词义,还学会了运用。
在聋校的中高年级,教材中主要以阅读为主,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问答、复述和背诵来进行说话训练。
3、重视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的过程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教师应该营造民主的口语交际氛围,是学生敢说,爱说,又要对学生的心理水平、认知能力做好宏观调控。教师必须要求聋生和谐的与他人交流,重视对聋生礼貌用语的指导,对学生明显的语病应及时予以纠正。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聋生想说、敢说的心理素质和语言适应能力,形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为良好的书面语水平打好基础。
(三)、加强聋生听力语言训练
前文中已经提过,我国的听力语言康复正在不断进步,也有一些比较成功的接受康复的聋生已经进入了普通学校读书,甚至有些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周婷婷等。但是,也有很多客观的因素正在阻碍着聋生的语训发展。如:家长对聋生语训的认识程度、经济状况以及社会对聋人的影响等。
1、提高聋儿家长的认识程度
聋儿康复有“三早”,即早发现、早佩戴助听器或安装人工耳蜗、早训练。3岁以前是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学习语言的最关键时期;7岁以前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而在此期间,与聋儿最密切的就是他们的家长了,家长的认识程度是决定聋儿能否在最佳时期进行语训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政府、社区和医院在确定这一家庭中有聋儿后,应通知早期干预机构,让其对聋儿的家庭进行干预。首先要对其家长做好心理工作,以便让家长以好的心态来面对家中的聋儿;其次就是对聋儿进行听力评估,检查聋儿的听力水平可以接受怎样的治疗,佩戴助听器,换人工耳蜗等等。当该儿童需要进行听力语言康复时,一定要提醒其家长在聋儿适龄时将其送往指定的康复机构进行语训。以免错过了聋儿语言康复的最佳时间。
2、加大对贫困聋生家庭的经济支持
听力损失给聋人的生活、学习、工作都带来了极大地困难,而根据观察和检查,多数聋儿都是有残余听力的,合理的听力补偿,可以使残余听力得到充分的[7]
[3]陈少毅.从聋到龙[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13页
[4]王志毅.听力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12页 [5]陈少毅.从聋到龙[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15页
[6]沈玉琳,邵宝兴.中国手语实用会话[M]扬州:扬州大学出版社,2009:2页 [7]陈少毅.从聋到龙[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26页 [8]陈少毅.从聋到龙[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