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充分挖掘教材内涵 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具有公认的权威性,所选文章既有代表性也有针对性。若是能用好语文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内涵,对实现中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文学美感
人教版的语文老教材,侧重基础知识。新课标的出现,使得学生有机会感受到语文的人文性和时代性。然而不论是新课标还是老教材,无一例外地都有着许多相同的文学发展史上的优美文章。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等,这些是我们的祖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也记载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变迁。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该以教学目的为中心,以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利用为最终目标,围绕教材展开教学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例如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从黑暗的官场重返自由简单的田园生活,作者是何等的喜悦,即使是寻常的田园风光,在作者看来也是愉悦的诗情画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穿插讲解陶渊明的身世背景和人生经历,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其作品的来源和含义。
二、了解历史人物和故事背景
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上的文章,向学生讲述历史上的人物和政治背景。例如讲授《鸿门宴》,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文本内容和词语用法时,向学生讲述相关的故事背景,可以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节再现,请几个同学分别扮演项羽、刘邦、樊哙、张良等人,用课文中的对话来演绎历史故事,这将更能调动课堂氛围,学生不仅对文章记忆深刻,而且巩固和丰富了历史知识。利用教材上的文章与其相联系的历史人物和故事背景结合起来挖掘教材内涵,可以作为新课标下语文和历史学科相结合的例子。
又如《六国论》,北宋的苏洵、苏轼、苏辙以及清代的李桢,都写过同题的文章。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把不同的版本都找来,让学生了解一下不同作者的见解,学习不同朝代的历史背景和文笔差别;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不仅学习作者的想法,而且尊重学生自己提出的观点。对于学生来说这无疑会使课程,更加具有吸引力。
三、鼓励学生讨论并发表意见
教材上的文章表达着作者的思想和见解,由于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和思考方式不同,有时一个人的想法,并不会每个人都同意。例如《劝学》里面的“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有的学生就会认为,一个人明察善辨,就应该是已经深知世事,学会思考的人,怎么会是一个身心散漫无修养的人呢?不管学生的这些想法正确与否,这都是他们个人的见解。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学生们找出文章里自己有不同意见的地方,可以列出来大家讨论。这不仅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新知识,更快掌握教材内容,而且培养和提高了学生思考与交流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材,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发挥空间,同时也给予学生更大的思维发展空间。以前的语文考试阅读题中,问到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和感情,答案往往只有一个,这唯一的答案忽视了人们看待事物的多面化,使得从其他方面思考的学生在看到答案之后会怀疑自己的思维方向,这样严重抑制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如今的教材把这个缺陷改正过来,这是语文教育事业上的重大发展。例如毛泽东创作的《沁园春?长沙》这篇秋景词,把壮丽多彩的湘江秋景描绘得栩栩如生,这意境让读者心旷神怡,而之后又回忆起昔日的同窗时光,心中燃起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生的热火。“谁主沉浮?”这最终的结果又有何关系,重要的是作者对新中国共产主义事业的执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这篇词,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的向往,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昔日同窗的怀念,年少时与志同道合的同窗开怀畅谈理想和未来,这是多么让人怀念的时光。
又如《我的空中楼阁》,作者把小屋、山和树描绘得如此美妙与和谐。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文章不仅体现了作者发现美、体会美的心灵,也表达了作者与世无争,清新脱俗的高贵品质。就这两点吗?作者没有别的想表达的感情了吗?这是可以给教师和学生思考的问题,也是该思考的问题。课堂上多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
五、鼓励学生参与语文实践
新课标的选修课程有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与探究、文化论著作选读与专题研讨。这些多是和近代现代密切相关的知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鉴赏的同时,可以让学生参与创作,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创作出学生自己的文章。例如定期举办班级文章欣赏和点评活动,鼓励学生写文章读后感或者创作诗歌散文,或者把生活中的奇闻趣事改编成戏剧,每周或者每半个月挑选学生写得比较好的文章,让全体同学一起阅读,以便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和彼此提出对文章的看法与建议。如果有大家都很欣赏的戏剧,还可以一起讨论如何修改使得剧本更加完美,以此作为全班同学共同智慧的结晶,在学校举行活动或者是新年晚会的时候,能够作为班级节目的备用剧本。
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关注新闻,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关心科技的进步。每天可以有固定的时间和学生分享科技或者是国家大事类的新闻。分享的新闻可以教师收集,也可以让学生收集,还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新闻题材自己完成一篇新闻稿。这不仅让学生每天都能了解社会的发展动态,还可以加强与别的学科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语文无处不在。
六、课文教学可以采用多种形式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学生除了掌握基础知识外,还要熟练运用学到的知识,通过合理的运用创造出对自己、对社会有价值的财富。语文课程的教学,更该让学生能接触到真实的社会,能够对知识运用自如,能充分地认识自己,表达自己的想法。语文课本是课程的基础素材,课程应该以教学目的为中心来展开,作为教材文章的拓展,课堂上可以设置多种多样的学习形式,通过课程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故事和人物背景,组织学生参与讨论,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鼓励学生联系实际,接触社会实践,做到学以致用。
为了实现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可挖掘的内容当然远不止本文所提到的这些,语文教师只要用心就会有新的发现和创见。
第二篇:充分挖掘教材 培养创新意识
充分挖掘教材 培养创新意识
——试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会泽县东风小学
刘晓芸
创新是语文学习的灵魂,新课程教材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材,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小学语文学科具有多维性、综合性,其功能发挥的好,必将对学生创造性品质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教材中,关于对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伽俐略比萨斜实验等创新性“事物”的描写必将对学生的精神民办产生强烈的震撼;关于对发明家爱迪生、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音乐家贝多芬、画家达芬奇和中国古代科学家李时珍、毕升、张衡以及我国现代科学家李四光、茅以升、童第周等努力、刻苦钻研、造福人类的“典型事迹”的描写。必将在学生心灵深处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运用这些素材,不失时机地进行创新性教育,以促进学生创新性品质的发展与形成。在教学中,教师应深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蕴涵有许多激发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因素,如何挖掘和利用这些因素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一、利用科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在语文教材中安排了多篇关于科学家和科学发明的故事,如《一块特别的石头》,讲述了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侯的故事,由对一块石头的疑问,在好奇心驱使下,不懈探求,终于取得重大成果的故事。类似的课文还有《走马灯的奥秘》讲述了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小时侯
爱观察、爱科学、爱动脑的故事;《张衡》讲述了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地动仪的故事;《捞铁牛》宋朝工程学家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出八只笨重的铁牛的故事等。
在教学中,通过科学家的真实故事让学生懂得:科学技术的发展来自不断的发明创造,只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大胆实践,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让学生搜集课文中科学家的故事,通过“科学家故事会”、制作“科学家故事”的手抄报、黑板报等方式激起学生对科学家的崇敬,对科学充满向往,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二、利用科学小品文,激发学生创新兴趣
《空气在哪里》、《新型玻璃》等课文,向学生介绍了有关空气和玻璃以及仿生学等科学知识。教学中,教师利用课堂教学进行童话编写,再创作“空气在哪里”,既促进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新型玻璃》中设计拓展活动:“我是未来的设计师”,学生通过联系实际生活创造出更多新型玻璃,通过推销、成果汇报,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并体验了科学知识给生活学习带来的乐趣。学生通过我是“未来设计师”活动的开展,激发了他们动手、动脑创造新生活的积极性,为创新精神的培养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挖掘课文创新思维切入点,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语文学科在发展学生思维中具有的特殊作用,许多课文如果教师注意挖掘教材,就可以多方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如《司马光》中通过故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称象》一课的教学
中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思忌赛马》一课中通过不同方法的对比,能培养学生的变异性思维等。有的课文看似平常,却可以带给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需要教师深入教材去挖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切入点。如《小山羊》一课,看似很平常,但教师在指导学生学完全文之后,可以通过启迪:“小山羊还可以和谁交朋友?请大家都来当个小作家、小画家,给课文和插图续几个片段怎么样?”再如,《比尾巴》一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依据自己熟悉的动物尾巴的特点,对课文进行改编。可以续编其他动物的尾巴不同的特点,更可以进一步指导学生来进行其他特点的归纳、对比。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续编故事、改写课文中得到训练。
总之,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着许多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内容,有待我们语文教师认真研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教育内容,不断激发学生科学。
参考资料:
《关于小学语文教材》 全国小学语文教材主编 崔峦。(网上资料)
第三篇:充分挖掘教材 构建习作平台
充分挖掘教材 构建习作平台
——让低年级习作训练生动立体
天台白鹤中心小学 陈晓红
【摘要】
小学低年级的习作训练是高年级习作教学的起始阶段,也是比较重要的基础阶段。教师
要立足文本,充分挖掘教材,为学生的习作训练构建好平台,让低年级的习作训练变得生动
立体。
【关键词】 教材 模仿 挖掘
【正文】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
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小学低年级正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大转折点。从思维特点来说,他们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在作文习作中,学生感到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学生们写得一篇篇枯燥无味、千篇一律、生拼
硬凑的文字,教师常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觉。我们知道教材中的文章,都是作者潜心
构思、字斟句酌过的。一句话,一个词,无不凝聚着作者及编者的心血。通过挖掘教材的解
读,可以使学生了解作者布局谋篇、遣字造句等多种方法,教师运用学习迁移的规律,让学
生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写作文中来,提高写作文能力。
如何利用教材为习作训练铺路,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训练学生的习作:
一、从“仿写”入手
古希腊美学杰出的代表亚里士多德就曾经指出,艺术首先起源于人类的模仿天性,他说:
“模仿就是人的一种自然倾向,从小孩时就显出。人之所以不同于其它动物,就在于人在有
生命的东西之中是最善于模仿的。人一开始学习,就通过模仿。”可见,模仿是人类的一种
天性。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模仿性特别强,小学生模仿习作也就成为一种必然,因此,小学
生作文的启蒙教学应紧紧抓住儿童的这一模仿心理特征。
人教版实验教材中的课文,都经过编者的精挑细选,是进行写话训练的绝佳资源。教师
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文,不失实机地为学生搭建写话的平台。
(一)优美句段的模仿
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也是学生形成写话能力不可或缺的拐杖与桥梁。模仿是写话入
门行之有效的方法。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模仿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
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语文的技能。模仿是人类学习的重要方法,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
缺乏生活经验,也没有丰厚的语言积累,更谈不上什么写话的方法。让学生模仿课文中优美的语段,不失为作文起步阶段一种快捷而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很多课文中都有典型的语言形式,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反复品读外,重要的是巧妙地抓住这些语言现象,让学生仿写。
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春雨的色彩》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泉水》一课,第2、3、4、5自然段,语言优美,句式相同,学生很爱读。教学中,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受文本独特的语言美,然后启发学生“泉水还会流过哪些地方?”让学生学着课文的样子也来写几句。教师可以提供这样的句式,可以让学生先说后写。
泉水流到看见,泉水说:“。”
学生发挥想象,一些富有童趣的语言跃然纸上。
再如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一课,文章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其中第二段中有这样的句式“秋天的雨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秋天的雨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啊飘啊,邮来了秋天的凉爽。”这两个句子,句式工整严密,语言充满诗情画意。非常适合学生仿写。于是,我出示了这样的句式:
秋天的雨把()给了(),()像()。()哪(啊)()哪(啊),()。
学生发挥想象,同样优美的句子纷纷出现:
秋天的雨把黄色给了香蕉,黄黄的香蕉像一艘艘小船,游啊游啊,游来了秋天的丰收。秋天的雨把红色给了苹果,红红的苹果像小朋友的笑脸,笑啊笑啊,送来了秋天喜悦。秋天的雨把紫色给了葡萄,晶莹的葡萄像一串串珍珠,闪哪闪哪,闪出了秋天的快乐。秋天的雨把白色给了棉花,雪白的棉花像一朵朵白云,飘哪飘哪,送来了农民的喜悦。从模仿入手,训练学生写好每一个片段。素质教育新形势下的校园生活,为学生提供了诸如“同学们的课外生活真丰富”、“××同学真行”等丰富的写作内容,我们只善于抓住学生经历过的这些丰富内容与课文中“总──分──总”等构段形式的和谐结合,我们就能训练学生写好每一个片段,为书面谋篇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文结构的模仿(总——分——总 首尾呼应)
文章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并随着内容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形式表现影响着内容,对内容起反作用。因而属于形式的结构因素,与内容能否得到有力的显现也有极大的关系。对小学三年级学生进行结构的训练,如果教师不引导学生从段的构成方法入手,不综合、归纳出段的构成规律,那么,学生是无法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根据主题的要求进行艺术构思,无法把经过集中、提炼的生活材料、人物、事件、环境等进行剪裁,分别轻重主次,合理而匀称地加以安排,组织成有机的艺术整体,而写出来的作文常常是语无伦次,“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由于很多教师忽视了这一规律,致使三年级作文训练往往不过关,恐怕这也就是小学作文普遍上不去的原因所在。小学的作文没有上去,造成中学、大学的作文教学上不去的恶性循环,这不能令人表示深深的忧虑。基于此,三年级作文教学,教师必须结合课文的讲授,训练学生认识构段的方法和规律,并运用这些方法和规律模仿书面表达,其中诸如“总──分──总”的结构,通过实例展开段落的结构方法,以及采用定义、分类的办法等结构方法,都必须使学生融会贯通,运用自如,由此进而过渡到篇的训练。这里,对课文范例的从句子到段落到篇章的由简单到复杂的学习模仿依然是十分重要的。从模仿结构入手,训练学生写好每一篇作文。在指导学生仿写作文时,我们一方面要紧紧抓住课文结构的典型范例形式,另一方面要紧紧围绕结合课文内容所进行的学生课外活动,使学生习作时,既有表达的可参照文章形式又有表达的切身经历内容的认识,如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画杨桃》一课就是利用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通过详细记述一件图画课上画杨桃这件事来传达一个道理。在习作时,学生就能模仿地把形式与内容有机结合,写出自己与课文形式相仿的记事、写人的作文来。
(三)写作顺序的模仿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意思是说作者写文章的时候一定是“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做”(叶圣陶《对于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这是每一个人写作的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同样如此。模仿协作的一个最为朴素的道理就是:看看作者是怎么样写的,了解他们写作时处在什么样的情景,怀着什么样的情感,想表达什么,为什么这样写。教师只有引领学生在这样的基础上读课文,才能感同身受,才能“体会作者的 思想感情,初步体会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路”在何方?一是作者内在的情路,二是表现出来的纹路,即课文的脉路,能够掌握基本的写作思路——顺序、倒叙、插叙。
(四)把课文当范文读(珍珠泉)
吕叔湘先生说:读书对于写作是有帮助的,但是更主要的是能知道作者为什么这么写而不是那么写,这也是要有人 指点的。大家都知道课文是学生写作的范例,充分利用课文的优势,结合课文的内容,让学生进行改写,读写,扩写等想象作文,就是再造想象的训练。小学语文教材上有许多篇目都适宜做这方面的训练。如人教版三年级下《珍珠泉》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语言优美,写作思路清晰。是一篇非常完美的写家乡景物的例文,跟本单元的习作主题密切相关,相信教材的编排意图也是如此。于是趁热打铁,让学生写一处家乡的景物。其实薄薄的一本语文书,有限的课文里面有无限的资源,要靠我们老师去挖掘和利用。而且新课标也指出教材只是一个例子,要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那么学了一篇课文之后,就应该以课文为例,自己也能作文。这也充分体现了省教育厅教研室提出的小学语文教学建议30条中的第16条习作要有适当频率和数量要求。低年级要经常进行写话练习;中高段每两周写一篇大作文,每周写一篇小作文。鼓励学生写日记、周记和读后感。阅读教学中要经常随机进行读写结合练习。所以我认为充分挖掘每一篇课文的写作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作文能力,尤其是对于语文水平低的学生,帮助大部分学生打好扎实的作文功。而且是和本组课文的主题及习作的内容完全一致。在习作教学之前就可以当作范文学习。教材中的优秀范文还有很多,如《四季》、《菜园里》(一册)、《柳树醒了》、《荷叶圆圆》(二册)、《秋天的图画》、《纸船和风筝》(三册)、《北京亮起来了》、《画风》(四册),我们都可以引导学生摹仿它们的写法,或一句或几句地写一写。
当然,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不能忽视学生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阶段性,层次性,离开了学生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包括一般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无本之木。我们必须从每节课,每个环节实实在在使学生不再怕作文,把写作不再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当学生面对写作不再摇头晃脑时,而是作为一种兴趣爱好,不但“作文
难”会远离我们,而且我们还会有更多的机会欣赏到学生的妙笔生花,而这些所有的关键都是要激发学生的习作情感因素,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积极参与意识,写作才能有效的进行,才能取得应有的训练目的。
总之,模仿是儿童的明显心理特征,因而,模仿是小学生习作的有效途径。小学作文启蒙教学应紧紧抓住这一特征,从模仿入手,教给学生模仿理性认识生活内容与模仿灵活运用文章形式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二、挖掘教材 训练写话
(一)故事留白的填充
有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会在某些情节里有留白之处,这为学生的写话训练提供了契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钻研教材,挖掘课文言而未尽之处,依托文本找寻教练点,让学生植根于课文,想象于书外,进行小练笔。《陶罐和铁罐》时,文中第11自然段的开头“许多年代过去了„„”此时教师可以问学生“陶罐和铁罐被埋在厚厚的尘土下面,有一天„„”让学生发挥想象,续编故事,分别扮演陶罐和铁罐进行对话编故事。学生合作编了更加精彩更加生动的故事。
“哎呦哎呦”突然厚厚的尘土下面传来了痛苦的呻吟。
“铁罐兄弟,铁罐兄弟,是你吗?”陶罐问。
“是我!疼死我了!”铁罐回答说。
“你怎么啦?”陶罐关切的问。
“我现在浑身难受,好象有千万只虫子在咬我的身子”
“怎么会这样呢,你是不是生病了”
“我也不知道,啊!天啊!我的肚子都腐烂了,肩膀也破了个洞,哎呦……”
“那怎么办,我能不能帮你做点什么”
“不用了,谢谢你,陶罐兄弟,以前我总是奚落你,说你的不是,真对不起。你能原谅我吗?”
“没有关系,咱们现在是好朋友了”
“陶罐兄弟,我真想和你一辈子做朋友,哎呦,真是疼死我了。”
“铁罐兄弟,要不我给你讲故事吧”
于是陶罐给铁罐讲起了一个个故事,希望帮助他忘掉痛苦,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了,突然有一天,陶罐像往常一样呼唤铁罐,但是却听不到任何回答,原来,铁罐已经完全被氧化了,永远消失了。
(二)重点词语的拓展
一句话写得好,很可能是其中某个词语用得特别贴切,耐人寻味。课文中不乏这样的句子,其中的关键词语值得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潜心涵咏体悟。在品悟之余,教师要趁热打铁,让学生从关键词入手,展开想象,练习写话。这样的写话练习,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语句的精妙,领悟汉字的丰富的内涵。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掌声》时,“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的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可抓住“犹豫”一词,体会人物内心的活动和情感,先说说,可以以第一人称写一写此时的心理活动。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在学生理解了全文内容,把握了课文所写事情的北京之后,引导他们借具体情景挖掘关键词语的内
涵,学生理解的不仅仅是抽象的意思,而且是丰富的情感,这样不仅可以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情感内涵的理解程度,还有效进行了深刻的人物心理揣摩,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三)阅读情感的延伸“我想对谁说”
人教版教材中有许多抒情性的课文,情节生动,语言感人,往往在课堂上得到学生功名,催发学生情感和灵感。但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的感悟和积蓄的情感,若没有凝结成文字,很可能就会淡化、以往。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文本中的训练点,及时练笔,将学生的情感、感悟沉淀下来。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材中的《三个儿子》就是这样寓意深刻的文章,富有哲理。学生学完课文后,启发他们你想对文中谁说几句话?说后写下来。再如三年级上册的《我不能失信》在文章的结尾,也可以启发学生对小宋庆龄说几句话,从而深切体会主人公的内心及高尚品质。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又提高写作能力。
(四)利用插图练写话《小贝蒂救燕子》
低年级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许多课文插图形象、生动,除了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之外,也是绝好的说话习作材料。教师要善于运用插图,有目的地挑选那些趣味性强、贴近学生生活的图片,训练写话
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燕子》一课的插图风景优美,展现了春天的美好的景象,在上课之前,可以让学生看图想象,写一写“美丽的春天”。再如《燕子专列》所配的插图很好地展现了小贝蒂救护冻僵的燕子的画面。但是课文没有把她如何救护的过程写具体,就给了学生很好的想象发挥的余地,于是,我就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环境和条件下,小贝蒂是怎么样救护那一只只冻僵的燕子。三年级学生的的词语积累有限,为了达到一定的水平,我给出了一些词语“轻轻掀开、小心捧起、微微闭着、用嘴里的气”等词语。学生不但能利用插图结合自己的想象,还能用上老师给出的词语进行练笔,不担心无话可说,不担心作文质量低。而且写出来的效果也不错,有想象、有观察、有好词。保证了最低限度的作文水平。
作文水平是体现学生语文水平的标志,那么作文教学应该也是体现我们老师的语文和教学的水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语文教师要加强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尽力提高双方面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孙友红.创建文本“超链接”让写话训练立体生动[J].小学语文2009(1-2),75
[2]藤衍平.模仿,最深的爱慕[J].小学教学2009(1)34
[3]王丽琴.课堂,让“虚假”走开[J].小学教学2009(1)11
第四篇:认真挖掘教材内涵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教育论文
新课标在学生阅读和欣赏“教学建议”中特别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在新课程改革的探索式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当作独立自主的主体看待。教师放手、学生动手,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才能张扬个性,培育出求知的信念、意志和品质,释放出巨大的潜能。因此,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而完成这一目标任务的载体就是我们的文本教材。
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有些老师为遵循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的要求,对于学生的阅读本着一味遵循的原则,凡是学生提出的意见都一概尊重、一概肯定,缺乏正确的价值导向,导致对教材的任意解读;二是在教学过程中过分追求对教材文本的正确解读,只引导学生去揣测作者的意图,却没有鼓励学生自己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这种处理方法要么浮于表面,要面过于局限,不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把手中的教材作为传授各种知识的窗口、锻炼培养能力的依托、各种思维训练的纽带,让学生通过教材这一个“点”,相继走进生活——语文学习的大课堂这一个“面”。只有用教材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才能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首先,应从课本中积累优美词、句、段落、篇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背无疑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好办法。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富有哲理性的语句,说明读背对于我们的语文学习很重要。巴金在回忆学生生涯与创作的关系时也说过,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存在我的脑子里面,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懂得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课本中所选的课文,大多是名家名篇。它们富有哲理,对人生有很大的启发。像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英国培根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这些语句带给人的思考是深刻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积累的越多,将来作文、说话、处事时,才能信手拈来,融会贯通。写作时,才能做到厚积薄发。
其次,从课本中学习各种写作的技巧。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要初步感知各种文体,掌握各种文体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方法。
这些知识点,只有靠教师把文章分析透彻之后,学生才能慢慢掌握。像以小见大、前后照应、欲扬先抑、细节描写、巧设悬念、层层铺垫、环境的衬托等写作手法,都需要教师运用课本中的典型例子,分析到位,然后进行课外延伸,否则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再次,注重课内外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教材中课本知识的传授,而要设法向课外延伸拓展。为了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我在教学中特别注重以课文内容为契机,逐步向课外延伸发展。比如在教完《少年闰土》后,我随即向学生们推荐了《故乡》这部小说;教完《江姐》时向学生提供《红岩》这本书。总之与课文有联系的同一内容的作品、同一作者的作品尽量推荐给学生,层层撩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根据课堂上学的内容,向学生们有选择性地推荐一些与之相关的书籍,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可以增强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使他们逐步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从而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最后,开放课文内容,激发探究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教材,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探求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巧妙地抓住学生在学习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开发,比如学生在学完鲁迅单元后,对鲁迅蒙生了敬畏之情,不少学生有了进一步了解鲁迅的欲望,可以为学生推荐关于鲁迅的文章,让他们进一步了解鲁迅。仅仅教给学生书本中的知识是不成功的,也不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只有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并能引导学生主动寻求答案,才算是成功的教育。
在教学实践中我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只有开放教学的模式,不拘泥于教材,才能使学生能力的训练落到实处;只有以教材中的知识点,辐射到各科知识的层面,以教材为纽带,才能引导学生真正走进知识的殿堂;只有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去尝试,去探索,去实践,才能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也才能真正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饶杰滕.语文学科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张隆华.中学语文教育史纲[M].湖南师大出版社,1991.
第五篇:例说语文教学中课文文化内涵的挖掘
于春艳
语文是最重要的民族文化载体,语文教学是一种文化行为,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渗透文化的内容,才能更充分地承载传播文化和育人的功能。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有意识地引领学生体味语言文学的魅力,从而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一、抓导语设计,挖掘有关民族文化信息
在教学《外国诗两首》时,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一起赏过了雪,听过了雨,看过了星星,今天我们要来一次垄上行,到田园去走走。说到田园诗,中国古代的山水田园诗确实让我们心醉神迷,不过,我们今天一起学习的诗两首是外国田园诗—一英国著名诗人济慈的《蝈蝈与蛐蛐》和俄罗斯著名诗人叶赛宁的《夜》。
在新旧知识的过渡中引入课文,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和信心,更是丰富了学生的民族文化底蕴。
二、抓作者身世,挖掘不同作品的风格
在学习《武陵春》时,对于作者的了解我没有止步于表面,而是对其身世做了一番深入的挖掘。
李清照,她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所以她前期的词多写其悠闲生活,韵调优美,内容只限于闺情相思之类。靖康之变,李清照的家庭遭到严重的摧残,她也被迫南渡,过起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南渡不久,赵明诚病死,她精神上遭到沉重打击。故后期词主要表达她个人的不幸遭遇,写得深沉哀痛。《永遇乐》中流露了对现实的不满与关切,《渔家傲》中表达了对故乡故国的思念之情。
三、抓情节与人物形象,挖掘整篇文章的文化内涵
《心声》一课的主要情节是按时间顺序设计的:学校要上公开课,内容是小说《万卡》。开端部分是李京京参与公开课上表情朗读《万卡》的要求被拒绝,发展部分则是他用真情和独特的体验朗读了课文,而公开课上勇敢举手、声情并茂的朗读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部分。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首先要求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明确情节的发展后,重点关注的是作品的主人公李京京的形象,力求通过对李京京心理的分析,挖掘出作品的主题含义与文化内涵——李京京执着地要求在公开课上朗读小说;要求教师能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每个人同等的关心和发展机会;渴望家庭和谐,能生活在一个幸福安宁的环境里。从而引导学生学习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促进和谐健康师生关系的形成。
四、抓重点词句,挖掘相关文化背景
《星星变奏曲》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江河的一首重要诗作。在品味文中词句的丰富内涵时,要将“朦胧诗”产生的文化背景——孕育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文学”和这种创作现象与社会整体环境相联系,才能真正理解诗歌的主旨。
在品析精彩诗句“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时,有的同学是这样理解的:“瘦小的星星”比喻人们对光明的渺茫的希望,而冷酷无情的现实连渺茫的希望都要剥夺,可见“夜”的黑暗带给人们的巨大痛苦。我顺势激问:你说的“现实”、“夜”具体指什么呢?学生随后答出:文革;我再问:关于文革的冷酷、黑暗又是怎么回事呢?学生开始翻找自己查寻的资料,然后争先恐后地读给大家听„„了解了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后,理解词句和主题自然会水到渠成。
五、抓课文主题,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
傅雷先生不仅是一位译著颇丰的翻译家,更是一位伟大的父亲。《傅雷家书两则》中,儿子受挫,他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儿子取得成绩,他谆谆教诲,激励鞭策。贯穿于两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儿子做一个的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坚守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通过对这篇课文主题的探究,让我和学生一起感受了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傅雷的家书不仅是傅家的财富,更是我们整个民族文化中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语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藏,我们要积极挖掘语文学科的文化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的启迪、文化的陶冶和精神的引领,引导他们用心感受民族传统文化,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让他们在优秀的民族文化的浸染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