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5 01:09: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第一篇: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谷玉

云南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对高等数学教学与学习带来了巨大变革。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秉持问题意识,厘清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现状。转换思想,把握现代教育技术所带来的机遇,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及信息资源,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潜力,实施高质量、搞效率教学,极大地推进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要综合利用网络、多媒体以及传统媒体等各种资源,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优化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已经跨入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社会带来深刻变革,亦使传统教育受到猛烈冲击。现代教育技术的兴起对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教育模式等产生了重大影响,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教育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因此,从实践和理论上探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的改革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一、当前我国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而高等数学作为高等职业院校重要的基础课程,地位则呈弱化状态。笔者根据自身工作实际,结合多方面情况,认为当前我国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其一,对高等数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时间短,教学课时有限,而高等数学是公共必修课,目的在于思维和能力的锻炼,不能给学生带来短期实效,因此受到学生普遍的轻视,即使学习也是为了学分的需要,是一种强制性的被动学习。

其二,教材不符合教学的实际要求,由于高等职业教育超常规快速发展,使得教材配套工作未能有效跟进,没有形成一套完整规范、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数学教材。另外,因为高职院校大量扩招,学生素质不一,整体基础,学习兴趣不浓,故而不能很好理解教学内容,以致教学效果不佳。

其三,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单一。“填鸭式”教学法一直被反对,但却仍然广泛存在,高职院校的数学课堂上亦是“一言堂”,“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难以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1.高职高等数学教学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长期以来,由于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单一,在“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效率底下,教学效果不明显。要解决这一问题最佳的选择就是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具有声、光、色、形、动等优势,而且体现着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理念,因而,它对高职高等数学教学的介入,既可以为老师提供更直观、更形象、更丰富、更高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信息,还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为学生的全脑开发、智力培养、素质提高等提供广阔的天地和有效的途径。可以预见,现代教育技术对高职高等数学科教学必然会产生全方位的影响。

2.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模式

在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为了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的互联 优势,我们可以采取“课上+线上”的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模式。

“课上”即为精心准备课件,将现代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 方式有机结合,优化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在课堂的应用都离不开课件。计算机的优势在于对文字、图形的处理与传输以及数值计算,而高等数学的特点是抽象的思维与论证。故而课件中的图形制作对教学效果举足轻重。经验表明,选择用PowerPoint软件来制作电子教案,用MatLab软件来制作函数的精确图形是最佳的搭配。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多媒体教学,创设直观、生动、形象的数学教学情景,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我们在重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同时,并不完全放弃传统教学方式,而是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根据教学的内容,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方式在抽象思维和逻辑表述方面的特殊作用,优化课堂教学。例如:在定理、公式推导中的关键环节上,我们用粉笔在黑板上推导,既方便又灵活。

“线上”即为充分发挥教学网站作用,搭建师生互动平台,建 立教师辅导、答疑制度。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各校、各院系都建立的自己的网站(包括网络学习的平台),部分老师还有自己的个人教学网站,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在教学网站上,定期发布课堂教学的电子教案、单元自测练习、典型习题解答和知识重难点解析,以及往年的考试卷、教学大纲等资源,能够有力地支持教师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再者,一些与数学教学相关的特色专栏,也为学生主动探究数学奥秘和培养数学兴趣,发挥了重要作用。师生之间的即时沟通,对于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钻研教学内容,具有重要作用,并能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对于这种网络平台的互动交流,我们可以以固定的形式制度化,类似于“政府回应机制”,以此来加强教师的责任意识,密切师生联系。3.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高等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主要包括三部分的内容,即分析教学需求,确定 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进行学习评价。近年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已明确,提出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也要求基础课能更好地发挥“教育”和“实用”两大功能。因此,对于高职高等数学的教学设计要从实际出发,总体上可以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和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 用以指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在高职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方面,要注重突出高职院校的特 色。一方面理论教学要体现以应用为目的,按照“必需、够用”的要求设计教学策略,可以为后续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以及发挥工具作用,亦能根据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的应用范围进行取舍。另一方面,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一是通过数学学习锻炼思维,提高逻辑推理和创新能力等;二是锻炼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能力,学会用数学解决现实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数学素质。

最后就是丰富完善评价体系。长期以来,高数期末考核的唯 一形式是限时笔试,试题的题型基本上是例题的翻版,是纯粹的数学题。这种规范化的试题容易使学生养成机械地套用定义、定理和公式解决问题的习惯,而一些思维灵活,但计算不严谨的学生往往在这种规范的试题中失分较多。长此以往,恶性循环,造成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的后果,这明显是与数学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的。为了适应加强对学生数学素质、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的要求,配合高职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对高职高等数学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对学生的总评成绩进行多元划分,可由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包括开卷和闭卷)等组成,具体操作可由各老师按照实际情况拟定。

四、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关于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

1.课件是现代多媒体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优秀课件的制作需要大量的素材积累和时间投入。如何避免低层次的重复开发,加强课件制作的交流与协作,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教师是教学的中坚力量,其教育观念和专业知识,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时代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每个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能力,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高职高等数学教学工作。3.学校是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运用有赖于先进的教学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此背景下的教育质量好坏亦有赖于学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参考文献:

[1]杨东升等.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数学研究2001.[2]刘丽,何志伟.浅谈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J].价值工程,2011.[3]郝艳莉.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探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4]占德胜.对高职高等数学教学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5]王爱云,张燕.高等数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数学 教育学报,2002.[6]崔琼珍.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内容改革探索 [J].中国教育技术 装备,2010.[7]吴昊文.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第二篇:医学类高职院校高等数学专业化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专业化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应用型人才是医学类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本文从如何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建立专业化数学知识体系和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构建与专业相结合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高等数学,专业化,教学模式,教学评价

培养能适应生产和管理一线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高专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对于医学类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教学来说,其重点应放在数学知识的专业应用上,但现实中数学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脱节的现象较为严重。如何使高等数学教学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联系在一起,能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与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是高职高专学校数学教师应该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一、高等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等数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以“学科为主导”进行设计和建构的,过分注重数学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完整性,忽略了不同专业的需要和发展,也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对学生以及专业课教师的调查发现,很多医学类高职专科院校开设高等数学课程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学生“专升本”考试的需要。高等数学教师基本上是按“专升本”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只负责讲授数学知识,既不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和数学的人文教育功能,也不注重数学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不考虑数学知识在学生专业学习上的需求,不知道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需要哪些数学知识基础,更谈不上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讲授不同的数学内

容。而专业课教师对专业课中所涉及到的数学知识则“一放了之”,只负责讲授专业课知识。近几年来,许多高职高专学校虽然对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评价手段等进行了优化调整和改革,但在教学理念的更新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等方面仍然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二、构建与专业相结合的高等数学教学体系

1、把握专业特点,践行数学教学为专业服务的理念

高等数学不仅是文化基础课,也是重要的实用工具课。其教学目的是为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理论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医学类专科学校高等数学教学应该在兼顾数学知识体系内在逻辑要求和基础性地位、体现数学的人文教育功能的同时,根据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来进行课程体系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取舍以及教学计划的安排等,遵循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数学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专业化教学原则,把“为专业课服务”作为高等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专业特点,尽可能以相关专业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为例引入高等数学教学,注重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知识。精选一些与专业课有关、能体现高等数学知识在专业中的应用的例子,用高等数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专业中的实际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能充分体现数学的运用功能,培养学生将不同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2、优化教学内容,构建专业化数学知识体系

本着“理论够用,服务专业,突出应用,提高能力”的教学理念,在高等数学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数学教师对于不同

专业学生专业课学习过程中会用到哪些高等数学知识?用在哪里?怎么用?等等问题应充分了解。在知识体系的建构上体现专业特点,体现数学教学服务于专业的理念,打破数学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构建课程体系、选取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计划,并设计不同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写相应的教材和教学用书,使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互相渗透、有机结合。同时,针对不同专业对各部分数学知识要求深度的不同,把知识内容划分为基础模块、专业模块和选修模块,针对不同专业选取不同模块进行教学。其中,基础模块的设定是为了保证各专业学生掌握必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是每个专业学生必修的内容,重点突出“必需”二字。比如,一元微积分学中函数、极限、连续、导数、微分、积分等内容。专业模块的设定是根据不同专业对各部分数学知识需要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地进行设置的,主要体现数学的应用性和工具性特点,重点突出“够用”二字。比如针对药学专业学生所选取的“概率统计、微分方程”等内容。选修模块是为了满足有进修、继续学习等需要的学生而设置的,如数学建模和数学软件等,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上课时数和选取教学内容。

3、立足学生实际,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媒体的作用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作为一门科学,高等数学有其固有的特点,即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高等数学中如极限、连续、导数、积分等很多重要概念比较抽象,教师在课堂上有限时间内通过语言描绘和板书很难使学生完全理解。但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的一门基础学科,学生对这些知识内容的理解又是必须的,因此,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数学基础,把握好理论推导的深度,适度简化逻辑论证,尽可能

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在实际教学中,既充分发挥传统的黑板板书生动灵活、交互性强、个性化突出等优点,又注重计算机等现代教育媒体图文声并茂、形象具体、灵活多样又节省时间等特点,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与黑板板书有机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相互取长补短,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和理论的理解。例如,在求曲边梯形面积的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分割越细密、小矩形个数越多,所有小矩形面积之和就越接近于曲边梯形面积,当分割无限细密时,所有小矩形面积之和就是曲边梯形面积的过程”,形象直观地展示了分割、近似、求和、取极限的数学思想方法,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定积分的概念是很有帮助的。

4、体现学以致用,融入数学建模的思想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和数学越来越密不可分。例如,医学研究中的蛛网模型、细菌繁殖模型、口服给药模型等都与一元微分学中的极限、微分等密切相关;肿瘤生长模型、静脉滴注给药模型、传染病模型等都与微分方程密切相关;人口统计模型与定积分的应用密切相关等等。通过对这些模型的分析和研究,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使学生掌握数学建模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将医药学中的实际问题数学化,学会用数学模型处理医学研究中的问题。这样,既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和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5、注重学习过程,建立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

随着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高等数学课的教学在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的基本原则下,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势在必行。

(1)“专业化”考核模式。对于药学专业的学生,可通过适当的方式,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纳入考核内容,将数学理论考试和实践能力考核分开,各占相应的分值,使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学生学期总成绩的一部分,以鼓励和促进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理论学习为实际能力的提升。

(2)“一页开卷”模式。所谓“一页开卷”模式就是学生在考试前,通过对所学知识进行认真复习、总结和归纳,把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知识内容(如概念、定理、公式、典型例题以及知识结构等)书写在一张A4纸上,在考试时允许学生将这张纸带入考场,考试结束时,要求学生将这张纸连同试卷一起上交,并且这张纸上所记录的内容作为学生是否认真复习的表证,也作为教师评定成绩的内容之一。这种考试方法,既注重了学生的复习过程,培养了学生对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又避免了学生死记硬背,减轻了学生的思想负担。

(3)学生出试卷模式。对于临床专业的学生,可要求每个学生出一份试卷,并做好标准答案交给老师,期末统一考试试卷的全部或部分题目将在全班学生所出试卷中抽取,而且是学生所出试卷的原题。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评定可按照学生本人所出试卷的质量占30%、期末统一考试卷面成绩占70%进行评定。这种方式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给学生提供了互相学习交流的机会。

三、结束语

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多层次的。现代医学的发展既需要理论型、研究型人才,更需要大量技能型、应用型和实践型人才。高等数学教学只有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目标,找准高等数学与专业的切入点,加强与专业的相互融合和相互衔接,践行高等数学教学服务于专业的理念,建立能体现专业特色、符合专业实际需要的数学课程体系,才能充分体现高等数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绍阁.高等数学教学与专业课程结合的探索与实践[J].教学研究,2012.4.[2]戴怡文.高等数学在药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1.7.[3]尹彦红.浅析高数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J].青春岁月,2013.16.[4]龚瑞峰.高职高等教育课程设计与专业相结合的研究[J].教育研究,2013.1.[4]张博.高职高专高等数学课程与专业相结合教学模式初探[J].价值工程,2011.3.

第三篇:对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對高職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思考與建議 崔小珂

(平頂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基礎部 467000)

【摘要】通過對目前我國高職高等數學教學中存在矛盾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議。【關鍵字】高等數學 教學改革 課程體系 教學模式 素質教育

高等數學是高職理科非數學專業的一門基礎課,其目的在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學習專業課程提供必要的數學知識和基本工具,更重要的是通過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嚴謹踏實的科學精神和意志,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長期以來,隨著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教育階段,各高職院校大規模擴招,出現了學生素質和水準的層次不齊,統一的教學模式出現了“好的學生吃不飽,差點學生吃不了”的不良狀況,這不僅加大了教學的難度,而且也極不利於因材施教,更重要的是影響了優秀學生的健康成長。高職高等數學教學中面臨的幾個矛盾

1.1 傳統教學要求和專業發展的需求之間的矛盾

隨著高職院校專業的拓展和當代科學技術飛速的發展,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日益滲透到每個科學技術領域以及人文學科,社會對大學生的數學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高等數學課程內容過於側重演繹、推理、計算,而忽視了歸納、應用,過於側重高等數學中概念的幾何意義,而忽視了理論意義,即重理論研究,輕實際應用,學生在學完了高等數學後常常感覺高等數學難,而且常常不能運用所學的知識在實踐中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

1.2 智力開發與傳授知識之間的矛盾

知識是人們從實踐中得來的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它是人類繼承和發展的寶貴財富,是推動社會進步和提高生產力的重要條件;智力是人的認識事物和運用知識、經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高等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既要傳授高等數學的知識結構,又要發展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的素質。這就給高職高等數學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 學生課時減少、教學內容不減與學生基礎薄弱的矛盾

高職高等數學學生由於招生生源的客觀原因,基本上都是大學錄取當中基礎較差的學生,現在的高等數學課時大都比以前減少(主要是由於學生進校較晚,加之專業基礎課程、專業課、實訓課較多等因素),使得高等數學教學時間得不到保證,高等數學又是基礎課程,教學內容沒有減少,教學要求更是沒有降低,教師面對的學生的層次和要求也是不一樣。這樣對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對高等數學的教學帶來了困難。

1.4 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之間的矛盾

由於專科學校學生就業比較困難,所以很多學生都選擇專升本繼續學習,而高等數學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很多學生剛剛從應試教育的圈子裏解脫出來,由於專升本的要求,又必須面臨著心得應試教育,這對於高等數學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兼顧專升本的同學,又要提高學生的整體水準,這也為高等數學的教學帶來了問題。2 針對高等數學教學中存在的矛盾,建議解決的辦法如下: 2.1 優化調整教學內容和體系

現行高等數學的教學內容和體系,難以滿足各方面對數學越來越高的要求,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必須對高等數學的教學內容和體系進行調整和優化。改變的基本原則是:調整壓縮目前數學課程中一些經典的、但實際中又不常用的內容,開設一些反映現代數學思想的應用性較強的選修課。根據各專業的特點設置一些具有專業特色的“少學時課程”,濃縮精華,突出應用,以討論班、講座、學術報告的形式讓學生瞭解掌握一些現代數學思想方法。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潛能,提高他們自我掌握知識的本領,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創新能力。2.2 實行分層次、模組式教學

因材施教是教育教學的基本原則,高等數學也不例外。針對目前我國高職教育的現狀,我們認為,因材施教至少有兩方面的含義。第一,學生是材,高等數學教學要針對學生的基礎情況和個體差異而開展。目前,隨著我國高校大範圍的擴招,學生的個體差異和數學基礎的差別越來越大,高等數學的教學不能還是同一個模式、同一種要求。教學要分層次、分級別進行。第二,需求是材,高等數學的教學要圍繞滿足各方面的需要而開展。這種需求又至少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高等數學的教學要滿足數學專業和後繼課程的需要。另一方面,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從精英化教育向大眾化教育的轉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結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既要培養社會適用型人才,同時又必須培養精英型的高科技人才。總之,無論是從學生本身的角度考慮,還是從社會需求的角度考慮,高等數學的教學都應該分層次、分目標進行。

針對現行教學模式的缺陷和因材施教的原則,可以嘗試在實際教學中採用多層次、多模組的教學模式。譬如,我們可以這樣做:

把高等數學課程分為三個基本模組:高等數學基礎模組、高等數學應用模組、高等數學提高模組。各模組的具體內容可根據各校的實際情況及特點而定。基礎模組教學內容的確定要以保證滿足各個專業對數學的需要為依據。基礎模組是高等數學中一些最基本的內容,對所有學生來講都是必修課。對這些內容,教師要精講細講,是學生徹底弄懂。通過這些最基本的數學訓練使學生掌握專業中常用的數學工具和基本的數學思想,一方面滿足後續課程對數學的需要,另一方面使學生具有初步的應用數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應用模組由於與專業或實際問題聯繫密切,其內容的確定可以由相關專業教師和數學教師共同商定,針對不同專業的特點設置相應的應用模組。這一模組的授課方式也可以相對靈活,可以採用集體討論或圍繞具體的問題開展。提高模組是針對準備繼續深造或者所學專業對數學有更高要求的學生設定的。因為目前高校專升本熱方興未艾,所以在確定這一模組的教學內容時,應充分考慮專升本大綱的要求。當然,提高模組的設置絕不僅僅是為了學生專升本的需要,在提高模組中應適當介紹一些現代數學的思想、方法或一些研究前沿的東西,使學生對目前最新的數學工具及其發展趨勢有所瞭解,以便他們日後自學。

2.3 開設數學實驗和數學模型課,以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數學實驗的內容大多選自高等數學、線性代數和概率統計等數學課程,實際問題經淺化、簡化、線化處理之後,最終歸結為較為簡單的形式。其內容在深度和廣度上通常介於常規數學課程和數學建模之間,是數學應用教學的過渡性內容。通過數學實驗,可以使學生對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有一個初步的瞭解。數學實驗課特別強調學生以動手為主,是學生以更直觀、更真切的方式感受課堂上聽起來枯燥玄妙的數學理論和數學原理,對實驗內容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這種新視覺、新感受會激發學生學數學、用數學興趣和熱情,更是提高學生應用數學工具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要及早開設數學實驗和數學建模課,並努力把數學實驗和數學建模課建設成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強大陣地。結束語

總之,為了適應高職教育的發展需要,高等數學教學改革是必然的趨勢。改革中一定要貫徹“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的教育理念。高等數學的改革是一個龐大且艱巨的工程,需要教師、學生的共同參與,也需要學校各級領導的支援及相關專業系部的大力配合。本文是筆者在高等數學的教學改革實踐中的一些粗淺的認識和體會,希望與各位同仁交流。

第四篇:现代教育技术与美术教学改革

现代教育技术与美术教学改革

吴名胜

美术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造型手段,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的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形象的艺术。美术教育是在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使学生掌握审美基础知识,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形成正确的审美能力并形成基本的美术综合能力的教育。现代教育技术与美术教学改革创新的密切关系,主要体现为多媒体的先进特性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能够得以充分地发挥,对探讨新的教改思路,培养新的教与学的思维方式,启发活学活用的创新精神,寻找教学改革的创新点,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造情境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提倡美术应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而兴趣是创造力的源泉。积极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多媒体电脑技术以其鲜明的图象、生动的形象和灵活多变的特点能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采用多媒体计算机手段,能使呈现的教学内容声、画同步,视、听结合,运用多媒体技术中图、文、声、像等丰富的媒体表现功能,创设教学情境,使教学形象化,把学生带进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气氛中,使学生具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甚至能把对知识的学习融入新颖别致的娱乐形式中,发挥寓教于乐的学习优势。使我们传统的用“一张嘴巴”干巴巴的说教变成多感官的刺激,使抽象的变得具体、形象;使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使“静”的变成“动”的;这就使我们在美术教学中有可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尽可能真实的情景,让学生认识的最后结果变得生动、有趣,喜闻乐见,充满魅力,更能为学生所接受,也必将大大提高课堂信息传输的效率。

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特点,我们改变传统的绘画方式,让学生在电脑上学习绘画。电脑绘画可不在作业本上完成,在电脑的莹屏上来实现,能做到“所见即所得”,这种近乎游戏的手法特别适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会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甚至会激发起学习的热情,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这对于美术课来说可谓得天独厚。在教学法中我们可运用一些绘图软件(PHOTOSHOP、画图、CORELDRAW、金出画王等)进行绘画,它们能在莹屏上提供一个较好的环境,学生在电脑上首先选择一张白纸,或选择一张有色纸,然后选择工具,这些软件中有很多工具,如:毛笔、刷子、喷枪、铅笔、蜡笔等等。进行绘画时,画错了可反复修改,画出来的画很快就可以上颜色,且颜色丰富,整幅画的效果也很快就能见到,不满意立即更换,直到满意为止。利用相应的软件我们可把一些图像进行各种修改。比如给自己画一幅漫画像,我们就可以用PHOTOSHOP这个软件把自己的像进行各种变形、夸张,色彩进行各种处理,并且很快就能完成多幅,结果非常好笑,也很有意味和艺术性,学生在心理上也容易满足。在平常的作业本上要画很长时间才能完成,且修改次数也不能过多。而电脑绘画很快就能做到,且不受修改次数的限制。平时画得不好的同学在这种方式下往往会和画得好的同学拉平,心理压力也没有了,他们的兴趣也就越来越浓了。

二、发挥多媒体智能交互的特性,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交互性是多媒体技术独一无二的最具特色和优势的根本特性。交互性也是多媒体技术其它特性的核心,它使多媒体技术其它特性的优势更突出,功能更强大。智能化教材是前所未有、面向未来的新型教材,也是多媒体发展的方向。目前,相当比例的多媒体教材,对交互性开发应用的不够,或者说,只是宽泛意义和简单意义上的交互性。交互性不仅表现在信息的控制、组织、传递,更重要的是能对信息内容和形式进行分解、加工、改造、转换、新建,创造出一种新的信息内容和形式,并从这些变化中获得新的知识或验证知识。这是其它媒体难以做到的。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根据计算机的提示,一步步求解问题,并发现和掌握规律。发现式教学法的目的,重在过程,而不是结果。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钻研求知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这样更符合现代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可为素质型和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

例如美术教材中服装设计这一课,目标是要学生经过学习能为自己设计一套服装。这节课的真正目的并不在于培养服装设计师,而是要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服装搭配的审美能力。因此如果不借助计算机的帮助而是让学生自己来绘制服装就达不到良好的效果,因为学生的美术功底毕竟有限,有时不能完全把自己的想法用画笔表现出来。而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互动性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计算机的模拟人体上穿上不同式样的衣服然后由计算机来进行评分。同时不断地进行改进,这样学生的造创欲望会被一再地激发。

三、把多媒体与网络结合,进行开放教学和协作学习 多媒体教学要发挥出更大的功能效益,开发网络教学是21世纪的主题。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多媒体的教学应用,网络教学比智能化教材的发展要快的多,发挥的作用也更大。一方面是智能化教材的制作难度大,普及慢,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只有在网上才能最广泛地,最自由地被充分利用,应用范围广,见效快。网络教学由于覆盖面广,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信息资源共享。学习不再是接受某一学校的,某一种单一的教学方式,或者说是“近亲繁殖”,而是可以接受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即学习的多元性。网络教学它更重要的意义是支持协作学习。协作学习是符合现代教育观念的先进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学生通过相互之间协作交流,对学习的内容会理解的更深刻,学习思路更开阔,学习方法更多样,智能培养更高效,学习效率也更高。

比如美术《中国古代建筑欣赏》中关于故宫的欣赏。传统的教学设计是:教师展示一些故宫的图片或者幻灯片,像导游一样介绍有关故宫的历史、文化、建筑特色等知识,回答学生的一些问题,或者干脆组织学生观看《紫禁城》的录像资料,然后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学生作为教育的客体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且接收的信息量很有限。因此在教 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有关故宫博物院的网址,让学生每四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搜集资料制作一份介绍故宫的幻灯片,并进行交流。教学中,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上网搜集资料,下载图片,制作幻灯片。在有意识地选择、组织材料的过程中,他们不仅了解了故宫的历史、建筑特色,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立体的故宫艺术知识体系,而且为我国古代建筑大师的杰作惊叹不已,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进而产生了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巨大热情。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自主学习。最后通过网络教室展示幻灯片,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也都相当投入。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美术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中学美术教育面对的是全体中学生,除了让他们了解各种艺术及其特点、各个画种的表现技法和特点等等外,更要注重开阔视野、陶冶性情的素质教学基础,多媒体在这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使绘画者不再赖于绘图板,画家得以尝试画笔以外的科技手段。诚然,电脑绘画代替不了传统画,正如照相机代替不了手工绘画一样在中学美术教学中,一方面应继续续承和发扬传统的手工绘画,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造型能力;另一方面可大力发挥电脑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和创造性,让美术课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篇: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科学探究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科学探究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课题

第一研究组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2000年10月,教育部召开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在新的教育时代,信息技术是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互联网的发展不仅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将改变教育和学习的方式。目前,我国教育技术正进入现代教育技术阶段,该阶段重视学习的方法和过程。现代教育的发展,必将促进教与学模式的变化和发展,传统的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必将被教师传授方法、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所代替,教师也将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因此,探索、研究并构建适宜于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模式。是教育界急待解决的课题,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但目前,我们的地信息技术、网络教育尚不熟悉,利用网络实施教育教学尚有距离,尤其是建立“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科学探究实验教学新模式”还有待起步,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并形成“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与学的基本理论和模式”。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并总结信息化时代,如何改革传统教育思想和模式,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和资源进行物理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研制、开发“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的学与教”的工具平台,研究并开发新一代网络资源。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

1、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构建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步骤;

2、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建立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原则;

3、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探索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措施。

四、课题研究方法:

教学实验法、比较研究法、群众调查法等

五、课题研究实施途径:

根据各个年级的学生特点及学科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拟定实验目标、方法和实施计划。

根据计划设计实施方案,并在实验班进行实验。

收集实验中的相关资料,对实验过程、结果进行分析。

总结实验过程中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为下一次阶段的实验提供参考。

六、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准备阶段:2006年3月——2006年6月 制定本研究组实施方案,提出课题研究计划、管理办法、实验措施。组织本研究组成员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并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做好试验计划,制定本研究组研究计划、实验措施和途径。实施阶段:2006年6月——2008年6月1、2006年6月——2006年8月 :参加学校组织计算机培训的相关活动,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掌握网络教学知识。

2、2006年9月——2007年8月

1、开展课题研究,组织实验班进行实验。

2、总结前一阶段实验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

3、继续开展课题研究,同时准备相关资料,提交阶段性实验总结,接受学校课题组的中期评估。

参加学校课题组组织的相关指导、培训活动,深入开展研究。

3、2007年9月——2008年9月

整理研究成果,总结研究经验,撰写研究报告,接受检查和验收。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效果

向课题组提交本研究组研究实验报告一份。

撰写经验总结和论文。

制作CAI网络课件。

总结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科学探究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典型实验案例、课例。

八、课题管理:

成员:

组长:佘卫军

成员:甘振威 彭晓波 万卫国 周更新 彭厚保 谢建五 陈亦飞 确定课题实验班级:

学校八年级和九年级教学班

人员具体工作:

下载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论文

    摘要:如何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高职教育中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重要作用,必须明确其目标定位,改革其课程模式,充分体现职教特色,走出一条高职语文课程的......

    关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论文

    [摘要] 推动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需从更新观念、科学安排实践的内容及形式、健全其运行保障机制等方面入手,以更好的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确保“思政课”教......

    高职院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高职院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作者:陈小波,刘东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发布时间: 2008-7-15【摘要】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目标、教......

    《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讨

    《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讨 【摘要】文章就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建议,为高等数学的教学提供一个借鉴。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

    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论文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教学观摘要:本文认为,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必须明确语文课程的功能定位,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开发并利用课程教学资源。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

    探讨高职院校经济法教学改革的相关思考

    探讨高职院校经济法教学改革的相关思考 【摘要】随着经济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高校应用型经济学的教学必须要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才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才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经济......

    高职《高等数学》课程介绍 - 教学改革与研究网

    高职《高等数学》课程介绍 “高等数学”是所有高职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也是难度较大的一门课。它在整个高职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要求学生全面的掌握“高等数学”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