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及相关举措论文(合集5篇)

时间:2019-05-15 10:44: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校中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及相关举措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校中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及相关举措论文》。

第一篇:高校中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及相关举措论文

【摘要】目前,高校普遍存在教师注重研究、轻视教学的现象,本文着重分析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及后果。最后,提出了应对这一现象的几点措施。旨在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时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教学激励 一流大学 办学理念

高等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教师是高校工作的主导,是学校正常运转的核心人物,通过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活动来培养高品质高质量的学生,不仅可以树立学校品牌,同时也为今后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输送有用人才,也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存在问题

近些年,大学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热情和工作责任心普遍下降,教师中存在备课不认真的现象,没有认真仔细揣度教材的编写,对教材的钻研和仔细研读没有以前那样精心,至于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和改善,更不尽心乃至无心去思考和探索、尝试,对学生的关心和直接接触更是少之又少,教师将自己的课程交给助教或者研究生,而自己则将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用来从事科研活动,撰写学术论文。从而使大学教学质量与水平难以得到提高,甚至停滞不前,由此直接消极影响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究其原因

存在以上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这里不得不追溯到高等教育的评价模式问题和教学激励的政策上来。

2.1 在高等教育评价模式上存在误区

目前,各高校都在努力争取自己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与提升,譬如属于教学型的大学都在力争将自己建成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属于教学研究型的大学则都在力争将自己建成研究教学型大学甚或研究型大学,总之,都在向“一流大学”的目标努力奋进、拼搏,评价学校的综合实力出现误区,以论文的多寡,以学者的低位及学者的多少为依据,而学者的评判依据无疑是以其学术地位,承担的科研项目和论文的档次为依据;特别是在高校掀起大合并风潮之时,很多颇具特色的大学没有将主要精力放在品牌学科的建设上,而是纷纷网络以上人才,譬如以清华大学,属于国内著名传统理工科大学都竞相创建自己的人文社科类专业,以便把自己建成学科门类尽量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从而使自己足以能够与合并后的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超大型综合性大学相比肩与抗衡,以实现其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宏大目标。各个大学无不直接或间接地将自己奋斗的目标瞄准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竞相盲目追求自己学校学科门类的数量和硕、博士点特别是博士点的数量,互相以拥有科学门类的多寡和硕、博士点特别是博士点的数量的多寡作比较,或自喜自豪于其多,或自忧自卑于其寡,要皆以其数量为多多益善也。根据这种办学理念,中国高等教育最理想的大学境界就是,把全国所有大学都办成培养博士人才的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显然,这种办学理念的实质在于把中国所有大学都办成一模一样的大学,抹煞大学的差异性,而抹煞大学的差异性,本质上就是抹煞社会发展需要的复杂多样性。

2.2 在高等教育的教学激励政策上存在误区

大学教师的管理者将每年的考核和晋升与科研及论文挂钩。将科研项目的多寡作为考量业绩的主要水准,这势必导致教师不能安心教学,转而将科研工作置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大学教师因其科研任务过重,压力过大,所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太多,为了腾出时间和精力搞科研,才不得不减少对教学工作的投入量。高校中似乎科研成了大学头等重要的任务乃至中心任务了,这样以来大学绩效评估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之风,论文专著之多寡、优劣,科研项目及科研获奖的数量,都直接地决定着教师职称的能否顺利晋升以及经济收入的多少,教学业绩对这些虽有关系,但不是关键,甚至无足轻重。相关举措

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思想指导下,高校应牢固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在学校工作中的基础地位。在办学理念和激励政策上,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结合,创建有特色的本科教育体系。坚持实施精品战略,集成扩充优质教学资源,推动课程的改革创新,创造教育教学品牌,大力加强名牌课程和品牌专业建设。坚持人才培养整体规模与师资和办学条件相匹配,使结构更加优化、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高等教育应适以国家目标和社会需求为导向,适应教育信息化、国际化趋势,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积极推进本科教育改革,确保一流的教师建设一流的本科课程,为国家培养基础牢、后劲足、德才兼备、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教学体系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学模式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增强能力、激励创新转变;教学管理机制由强调规范向满足学生自主选择和有利于其个性发展转变;教学资源建设由传统的分散单一型向数字化、立体化、集成化、网络化、共享型转变;体制改革由本科招生、培养、就业各自相对独立向三者系统规划、联动改革转变。

完善教学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奖励政策上,坚持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同等对待、教学研究项目与科研项目同等对待、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同等对待、教学带头人与科研带头人在待遇上同等对待。

鼓励学生创造性学习。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理念,不断完善学生自我构建知识结构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尊重学生的志向和爱好,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到境外高校短期留学,鼓励学生参加全国课外科技、文化等项目竞赛及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凡获得奖励者或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者可记入一定学分。

高校通过在办学理念和激励政策上倾向教学工作人员,使得教师能安心教学工作,爱岗敬业、对于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积极宣传报道,特别是在教书育人、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技术提高等有突出成绩的教师,在激励政策及职称评定上予以政策倾斜。使得教师能跳出“重科研、轻教学”的怪圈,真正为国家的建设培养基础扎实、德才兼备的后备军。

第二篇:川大“卓越教学奖”再引思 高校真的重科研轻教学?

教学与科研,是高等学校最为核心的两项职能,两者间存在着矛盾、统一的关系。很长时间以来,质疑我国高校“重科研、轻教学”倾向的声音不绝于耳。那么,我国高校是否真的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如果存在,原因又有哪些?

——编者

不久前,四川大学设立“卓越教学奖”,以百万大奖重奖教学一线优秀教师,文学院谢谦、化工学院周鲁等教师得到了10万至50万不等的奖励(100万元特等奖空缺)。这一措施备受社会关注,也让长久以来关于高校是否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再次成为舆论关注与讨论的焦点。

那么,当前国内高校是否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

目前国内尚无对高校教学与科研的量化比较

批评国内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声音很多,但“重科研”重到什么程度?“轻教学”又轻到什么程度?多位教育专家,如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卢晓东教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储朝晖研究员都表示,目前并没有见到过对高校教学、科研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量化比较的权威报告。

记者在“中国知网”搜索相关学术论文,阅读后发现,几乎所有论文都对是否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不加论证,直接作为论述的起点——他们要为“重科研、轻教学”的病症开药方。

那么,国内高等教育“重科研、轻教学”结论,是怎样得出的呢?

这样的结论,首先源于人们的主观感受。

例如,有不少大学生抱怨:老师和学生交流的时间很少,很多老师下课铃一响就走人,连课后与学生交流的几分钟时间都没有,让学生有事通过电子邮件、微信、短信或电话联系。

有些学生则有这样的经验:安排给本科生开课的教师,更多的是年轻教师或学术水平一般的教师。那些学术水平高的教师更多是给研究生开课。尽管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都要求知名教授给本科生开课,但是,学生一周见一次这些名师已经很不容易,更难有机会同他们深入交流。

更有学生抱怨,很多教师上课积极性不高,只是照本宣科,缺乏用科研引导教学、促进教学的意识。

目前,明确承认出现“重科研、轻教学”现象的学校不多,云南民族大学就是一例。2013年,云南民族大学党委收到一封家长反映教学弊病的信,学校展开调查,“发现部分教师上课迟到、早退;上课无教案、备课不充分、授课内容枯燥、随意调换课时。”在一次对全校教师到岗的检查中,竟有27名教师迟到。云南民族大学毫不避讳地指出,一些老师“重科研,轻教学,只看科研成果,不管教书育人”。

除此之外,支撑高校“重科研轻教学”观点的论据还真不多。也有专家指出,高校有不同类型,如果说“重科研、轻教学”现象确有存在的话,或许在985、211等综合型大学更为突出,但在专业特色型大学,其实并不广泛存在。

“重科研、轻教学”的判断,主要源于人们的切身感受

科研与教学虽然性质不同,却是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科研能促进教学,只有前沿科研成果不断融入到教学中,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教师把自己的科研经验分享给学生,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反之亦然,教学可以促进教师已有知识的系统化,可以促使教师不断创新,发现新问题,提高科研水平。

然而,从国际评价标准来说,科研在提升学校排名、知名度等方面,比教学更有力。依靠教授的学术声誉、科研水平来提高大学知名度的传统途径,被世界各地普遍认同和接受。虽然教学活动也可以提高学校声望,但在短期内,提升力相对有限。于是,国内高校自然不敢忽视科研。

从政策导向上说,“文革”结束后,针对中国科技力量不足、高校科研能力未充分发挥的现实,国家强调了高校科研工作的重要性。“政府对高校考核评价时,科研就成了相对重要的指标。”浙江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王国银说,“与此相应,为鼓励科研,学校在制定教师评聘标准时,也偏重科研。”

王国银介绍说,不少高校在职称评审时,更看重科研论文,“科研评价差的教师,教学再好,也很难晋升。相反,科研成果显著的,哪怕教学评价差些,也容易晋升。”在评价科研时,大都看产出,以教师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为基准,而对于教学,则看投入,以教师是否完成工作量、遵守教学秩序为基准。

记者从陕西一所高校官网上看到了《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其中明确规定,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学校,讲师晋升副教授,教学上的标准是,“主讲过1门以上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以教学为主者2门)”,且“教学效果优良”。而学术水平的标准就相对严格:即使是以教学为主的教师,也有“在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5篇”的论文要求。

同时,在奖励先进时,科研成果受奖励的力度更大。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在2014年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说,“整体而言,我们在教育教学方面,表彰多、奖励少。而在科研工作方面,以前有‘提成’,现在的奖励也比较多,国家层面还设立了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及其他各种奖励,而且都是重奖。”

王国银也介绍说,不少高校对科研成果的奖励要大大高于教学,“一篇发表在SCI期刊上的论文,奖励上万元;而一本耗费数年精力写成的精品教材,最多才奖励五六千元。”

四川大学教务处处长张红伟告诉记者,四川大学历来教学、科研并重,教学名师奖、青年骨干教师奖等针对一线教师的奖项超过20项。但她也认为,在“卓越教学奖”之前,教学奖项金额不算多。

政策导向下,可能出现“重科研、轻教学”的实际倾向

“我是一名入职不久的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都很重,学校要求我们把教书育人放在第一位,但在评职称和年终考核时却又以科研成果为主。由于精力有限,双重压力常常让我顾此失彼,真不知如何是好。”这是高校一名年轻教师的困惑,也是教师们的心声。

评价与考核机制,使不少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尽管学校对教学工作也有相应的考评机制,但是,职称、课题经费等更具“含金量”和“附加值”的诱惑,往往导致老师们在“教学与科研的天平”上,向科研一边倾斜。

北京高校教师小曹说,“老师们都知道,想晋升职称、申报课题或者跳槽到更高水平的学校,就必须被学术界认可。这只能靠做好学术研究和发表更多著作,不然,课教得再好也不行。”在他看来,教学凭的是良心,而科研则更多的是受外部压力,在压力之下,难免会有人顾此失彼。

“注重教学并不是说,教师只负责好课堂这一亩三分地就够了。”卢晓东介绍说,教师必须通过交流,了解学生特点及其学习状况,这样才能因材施教,在交流中启发学生、指导学生。在欧美的一流大学里,任课教师不仅要精心备课、认真讲课,课后还必须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有些大学甚至规定,任课教师每周必须安排出3个小时左右的“office hour”(办公室时间),在办公室等待学生来访,为学生提供指导。而在我国,虽然不少高校要求教师课后指导学生,但很少有时间、次数的硬性规定。因为科研收益大,许多教师在科研上投入时间、精力“多多益善”,教学上的投入就少了,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确实有些“重科研、轻教学”了。

古语说,“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高校人才培养的效果,在短时间内很难全面检验,“一般说来,某一时期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效果,10年,甚至二三十年后才能有客观、全面的展示。”卢晓东介绍说。正因为此,如果等到“重科研、轻教学”的效果出现时,再纠正已经晚了。

事实上,国家也意识到了高校“重科研、轻教学”倾向,从2007年开始,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提出“引导各级政府和高等学校把教育资源配置、学校工作着力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也许正如张红伟所说,“教学和科研如何平衡,是全世界大学面临的永恒问题。经常是,被忽视的部分得到重视后,又压过了另一部分。但正是在这样周期性的矛盾发现和纠正中,大学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记者 张文 赵婀娜 葛亮亮)

邪恶彩漫

邪恶漫画图片

h邪恶漫画

http://www.xiexiebang.com

编辑:wymmfh

第三篇:高校板胡教学中常见问题及相关举措分析

高校板胡教学中常见问题及相关举措分析

【摘要】强化板胡教学舞台实践表演与合理设置教学课程是音乐表演专业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步骤,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最好的途径。探索和研究板胡音乐表演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有助于构建科学合理的音乐表演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有助于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音乐人才。本文从板胡表演实践教学现状以及改革的探索研究进行了论述。

一、高校板胡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1.板胡演奏实践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校板胡教学课程与其它专业课程设置上具有较多不同点,文科专业可通过在课堂上强化创作训练来提升学生实践水平,理科专业则可充分利用实验室与实训课进行巩固,美术专业亦可利用专业绘画训练室来进行临摹学习,而板胡演奏音乐表演不仅需要合适的表演场地还需对演奏者心理素质与临场竞技能力进行专业化教育与实训,需在教育课程中强化音乐实践能力与实际表演技能,加强板胡演奏排练与整体业务训练。虽然很多高校都专门为音乐专业学生设置了特定的音乐实践表演课程,但与其它专业课程协调配合上缺乏一定的合理性,板胡弹奏在通常情况下需较多的时间进行实训练习与表演,如何将板胡专业课与其它基础文化课、音乐理论课与技能课、实践课程有效结合起来而互相在时间上不冲突是课程设置的关键,要遵循形式与实践内容相一致的原则,全面提升学生演奏的实际专业技能与临场发挥水平。

2.板胡音乐学生专业素养技能有待提高

丰富的音乐理论知识、文学修养、音乐基本技能与实践经验是能够取得音乐板胡舞台表演成功的重要保障,然而,全国各院校的扩招以及招生方式的多样化、招生条件限制性的减少对选取优质的学生生源产生了较多不利因素,较低的音乐修养水平与实践基础不利于学校板胡教学课程的开展,尤其是一些“低分”“低水平”的缺乏音乐天赋的专业学生更是加大了教学的难度。而板胡专业教师在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上缺乏一定的与时俱进性,这些都为板胡舞台实践与整体音乐教育水平的提升加大了难度。

3.板胡表演中感情运用技能缺乏

板胡表演与歌唱舞台表演一样需要弹奏者融入丰富的思想情感与娴熟的肢体形态语言,进而打动听众的内心,实现舞台表演的艺术化发展。然而,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缺乏“灵动性”表演,无表情、无思想的板胡弹奏成为了教学的一大瓶颈,尤其是舞台表演常表现出动作僵硬不协调、情绪紧张不放松、思想空洞无内涵、行为举止过于教条无灵性等弊病,对于板胡演奏音乐作品的诠释以及舞台实践技能的提升都具有阻碍作用。

二、高校板胡专业教学新模式分析

1.改革音乐教学课程体系

在改革现有音乐教学实践教育模式的过程中首先应明确教学实践目标与固有体系,需对各专业课程的知识、技能与素质进行有效融合,在不断完善综合性技能与素养的前提下强化教育环境的整体设定目标。应强化以就业市场为总导向的设计施行理念,完善落实各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舞台艺术表演体系,推动教育课程的全面发展;确立多元化的音乐文化教育观念,编写多方位的板胡音乐课程与专业教材,尽可能多的对有限教育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以此奠定音乐教育体系的基础,推动新时代音乐人才教育观的全面落实。

2.强化板胡演奏舞台实训

学生应充分利用校园课程内外设置的舞台表演机会加强自我演奏技能与临场发挥水平的提升,通过一系列舞台实践演练来不断挑战自我水平,发现实践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进行及时改正。而板胡教学专业指导教师则需不断转变教育模式与观念,需要充分调动起学生勇于实践敢于表演的积极性与探索性,通过二度创作来培养学生对于板胡演奏的灵敏性与热爱程度,在实际舞台表演中切实提升自我演奏水平。此外,还可利用校外资源,例如,组织学生到部队、学校、乡下进行系列演出表演,以此丰富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与临场发挥水平,使其朝着更加符合社会需要的方向全面发展。

3.推动板胡表演感情丰富化发展

在板胡弹奏中与演奏情感相关的“声”、“情”、“体态”与“调”的情绪处理尤为必要,是全面体现音律蕴藏灵魂与深度挖掘出歌谱表情术语的核心要素,也是完整释放音乐情感内涵与潜在音乐韵律的关键点,娴熟而到位的弹奏可有力激发出听众的情感共鸣,使听众完全融入到音乐背景与表现的思想情感之中。演奏者对自我体态特征、表现方式、伸展体态、接近体态都需进行自我调整与修饰,曲调中也有人们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就喜和怒而言,其中也包括有大喜、大怒、小喜、小怒的不同程度,沾沾自喜的是乐,欢呼跳跃也是乐,层次和尺度很不一样。尤其是将板胡曲调中高低起伏的韵律音调经过艺术化处理以及对风格的远近、明暗、大小、高低节奏进行完美塑造更是体现出了板胡自身的艺术风格魅力。

第四篇: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摘 要:教学管理是按照教学的规律和特点,对教学工作进行计划、组织、控制、监督的过程。在高校的管理中,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建设是一项重要内容,要从学校的发展规划,专业的发展规划到组织和引导院系各专业进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根据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实现最优组合、形成科学运行机制、发挥整体效益就必须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规范化的、科学的、完整的教学管理制度。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问题;对策

一、当前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机制僵化。目前,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还处于探索的阶段,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问题也日渐突出。一些传统的经验都会对高等教育的教学管理机制有着制约,机制比较僵化,不灵活。现行的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有严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观念与管理方法的痕迹,高校教学管理的基本理念尤其突出,和现在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这样的教学理念根本无法跟得上发展的速度,和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推行严重不相适应,在高校中分工管理不明确,管理机制僵化。

(二)管理手段落后。目前,我国总体来说已成为世界上的教育大国,但是教育大国不等于是教育强国,还有相当一批院校没有形成健全的、完善的科学教学管理制度。由于我们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师资队伍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学和教学管理的经验不足,教学管理干部交替频繁,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健康发展。

(三)考核方式死板。现有教学考核制度尚未明确,所要考核的对象和方向还都不是太完整,考核的方式也比较单调和死板。特别是在教学管理工作业绩考核的评审上,有很多学校太过于去注重科研成果,从而忽视了教学的任务。量化考核指标体系以数量追求为向导,使“重数量轻质量”成为必然,给投机取巧者创造了可乘之机,功利主义在教师中日益膨胀和扩张。教师量化考核制度的错误导向,损害了考核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公正公平,将会给高等教育事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二、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源

(一)社会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的深化、市场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繁荣,但由于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社会上也出现了某些不合理的现象,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意识滋生,使教师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自尊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职业信念动摇、师德失范、责任感削弱,教师不愿意把主要精力放到教学上。在目前教师职业还比较清贫的情况下,一些教师有科研项目的稿科研,没有项目的“身在曹营心在汉”,热衷于社会兼职,到民办学校及社会培训中大量兼课,甚至有的人堂而皇之的在外面做起了生意,搞起了经营,教学成了副业,自然也就投入不足了。

(二)学校现行职称政策及其他政策的导向性影响。我国流行一般学校以教学为中心,是“一个中心学校”,重点大学既以教学为中心,又以科研为中心,是“两个中心学校”的说法,但是实际上,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办成了以科研为中心的“一个中心学校”。评价一个人的水平和能力,主要是以其科研成果和发表的论文多少为依据。教师在晋升职称时,主要靠科研成果和论文。

(三)教学管理不到位。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就是严格的教学管理。教师和教学采取的的弹性方式管理,这些都是由高校工作的特点来决定的,在有课的时候就去上课,那么在没有课的时候可以自由支配时间。这样虽然利于教师的研究和学习,但也容易使得教师的某些教学环节,如备课、作业批改、实验指导等处于失控状态。加之课堂教学的监控和督导机制不完善,教师上课如何,甚至是否空堂都无人过问。虽然多数高校也有教学检查和评估制度,但是,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劳动,很难用几个简单指标来衡量,所以为评估而评估、重结果不重过程、有量的衡量而无质的把握便成了高校课堂检查评估的一大特色。

三、高校教学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创新管理机制。第一,要积极探索建立二级教学管理机制,分散教学管理职能,对于原来高度集中的权利进行重心下移,实行纵向权利结构的调整。要对高等院校教务处与各二级学院之间的责权,适度地进行分级教学管理,适当扩大二级学院管理权限。第二,就是要鼓励师生参与教学管理,形成教师、学生和管理都参与到教学管理中的局面。

(二)创新管理手段。对于管理手段的创新,教学管理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以及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学风、教学队伍、教学管理制度等教学基本建设管理,还包括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管理,涉及的内容很多。通过分析专业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评价机制等四个方面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创新要求,如制定教学计划,不同学校由于教学条件、培养目标不同,也要不相同,教学计划要有自主性、稳定性、可变性、可行性,提出的创新要求是科学定位、充分调查、系统优化、注重实效、严格实施,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同时为我们对教学管理的创新实施指明了方向。

1.信息化管理。IT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具体应用就是教学管理的信息化。总的来说,对IT技术的依托,根据一定的教育和管理思想,对教学过程进行高效能地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以实现高校教育目标的过程。高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处理对象是高校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各类信息,所执行的是高校中的各项教学管理事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广义上是指信息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建设,狭义上是指通常意义上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开发及应用。因此,充分认识高校对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及现状,加强高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是当今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2.学籍的管理。学籍管理制度是稳定学校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加强学籍管理制度建设,建立一整套完备的规章制度,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在此基础上,学校认真执行管理制度,对各个环节都按照规章制度严格管理、规范管理、科学管理,确保教学工作正常进行。

学籍管理制度是发挥学生潜能、促进学生成长、提高教学质量的推动力。通过学籍管理体现对学生个性的尊重,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主动权,留给学生更大的选择和自我发展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生活的主人,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学籍管理制度是树立良好教风、规范教师教书育人活动、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学是教师的首要工作,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要通过学籍管理制度制定一些教学质量评估与奖励制度,并建立约束检查机制,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积极鼓励教师投身教学改革,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保证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三)创新考核方式。要对高校的考核制度进行改革,就要在高校中制定出教学考核的激励体制,对教师的机

制设计要达到的效果在于减压增负,而对学生则在于加压减负。这便是我们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双向机制设计的基础。把握不好这一点,势必会出现彼此不合作,互相指责和不愉快的局面。首先,教师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考核政策。教学本身是个复杂的事物,它往往不能被简单地去评判。其实不管是学校评、学生评还是教师自评,都不能恰如其分地反映教学的全貌。而综合打分的办法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权力的平衡,在治理结构上是必须的,但实际上就其评价结果本身来讲却不过是谬上加谬。

四、结语

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与水平是高等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同时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前途。高等学校教学管理是对高校教学过程的管理,是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使教学活动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王麟娜.当前高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教育探索,2011(03).[2]梁海波.高师院校课堂教学质量管理有效性研究[J].科学新报(教育科研),2010(06).[3]吴虹.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7(12).

第五篇:美国高校科研竞争中“马太效应”现象研究张慧玲

[摘要]美国高等教育堪称世界最成功的高等教育之一,推动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它的竞争性。这种竞争性表现在诸多方面,最明显的是各大高校在科研方面的竞争。在激烈的竞争中出现了鲜明的马太效应,打破了平衡,促进了科研质量的提高,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美国联邦政府的措施为我国高教领域的相似问题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美国高等学校科研竞争马太效应

美国高等学校的科研经费主要由联邦政府、州政府、基金会和企业等资助。由于美国高校数量众多,而且科研经费的多寡是衡量高校科研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而科研项目采取自由竞争而非指定分配的方式,所以各高校对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的竞争异常激烈。有竞争就会有优胜劣汰,于是就出现了马太效应。

一、马太效应及其在科研竞争中的表现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里说,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十锭。”于是国王奖励他十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五锭。”于是国王奖励了他五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一锭银子也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个故事的大意是:越是富有的越容易得到,越是贫穷的越容易失去。这也是经济社会客观存在的“强者愈强、弱者恒弱”的现象。

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莫顿用下面这句话概括了一种社会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作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承认或不重视他们的成绩。”推而广之就是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方面获得了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优势积累,从而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更大的成绩和进步。莫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称为“马太效应”(注:NeckC.P.,BedeianA.G.FrederickW.Taylor,J.MaunsellWhiteIII,andtheMatthewEffectTherestofthestory[J].JournalofManagementHistory,1996(2):20"25)。

以美国联邦政府对科研经费的拨款为例:美国联邦政府没有象英国大学拨款委员会那样,以概括的方式明确指出联邦的资助用于普遍加强大学,或者具体用于加强某几所大学。联邦机构向大学分配研究拨款所奉行的总方针一直是“寻求杰出,不管它在何处”(注:ClarkKerr.TheUsesoftheUniversity[M].London: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3:51)。一旦国会发起某项计划,联邦政府的官员们即求助于那些最有能力给各项计划提供直接和有效帮助的大学;更确切地说,他们是求助于那些能够给予最迅速和最有效反应的科学家们——这些科学家主要属于为数不多的一些学校。所以,联邦政府的科研经费主要用于相对少数几所学校(主要是研究型大学)。这些研究型大学拥有著名的实验室、完备精良的实验设备、在某一领域顶级的科学家,非常容易获得科研项目,从而获得大量的科研经费。

据统计,1962年财政,联邦政府57%的科研经费为6所杰出大学获得,排名在前20名的大学所获得的研究经费占联邦政府投放科研经费总量的79%;1984财政,排名在前100名的大学获得联邦高校科研经费的84%,前20名大学获得了55%的科研经费(注: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等著.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516)。大量科研经费的获得进一步提升了这些大学的声誉,良好的声誉又使其能更好地更新实验设备,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工资与福利水平,吸引一流学者和学生,为下一次的竞争积累优势条件。这样的循环效应扩大了一流大学与二流大学和三流大学之间的差距。而事实上,由于一流大学想方设法把二、三流大学以及其他一些学院潜在的教师变成自己的研究人员,实际上可能已经损害了这些大学和学院的发展。

二、马太效应的利弊

1.马太效应的积极作用

第一,马太效应能够增强竞争,扶强抑弱。激烈的竞争能够使高等教育系统保持活力,有利于优势大学和优势学科的出现和增强;有利于培养优秀科学家和优秀学生;有利于高校和学院、科学家和学者、各个学科都努力提高自己的质量,展示自己的优势,与同行、对手之间展开竞争。

第二,马太效应有利于提高科研资源分配的效率,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科研创新的效率。科研项目为数不多,属于稀缺资源,所以要尽可能合理分配。激烈的竞争促使实验室和科学家快出成果、出好成果;促使科学家提高创新能力,更具创造性地工作。

第三,马太效应可以防止社会过早地承认那些还不成熟的成果或过早地接受貌似正确的成果,使科研成果或科学结论能够经受实践的检验和时间的考验。

第四,马太效应所产生的“荣誉追加”和“荣誉终身”等现象,对无名者有巨大的吸引力,促使无名者去奋斗,而这种奋斗必须有明显超越名人过去的成果,才能获得荣誉。这能够促使大批科学家和学者为荣誉和名誉一直奋斗,从而产生更多的科研成果,为科学和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2.马太效应的弊端

第一,马太效应容易压制后起之秀。由于政府各机构在科研资助和支持方面更倾向于有名气的大学、实验室和科学家,因此容易忽视一些后来者所拥有的比较好的素质以及他们的成果,从而给他们的成长增添了无形的阻力。对潜在人才的这种忽视一定程度上会阻碍高等教育的发展。

第二,马太效应容易出现不公平现象。“凡是多的,还要给他”使优势机构挤占了大量机会和资源,使另外一些人和机构丧失了某些机会。另外马太效应诱使有些机构在竞争中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容易破坏正常的竞争秩序,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学术腐败。

二、美国联邦政府的措施

美国联邦政府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采取措施,改变拨款的方式,把促进新的平衡做为拨款的目标,在“杰出”与“平衡”之间寻求协调。

1.法制保障美国是一个法制化程度非常高的社会,依法治国的理念深入人心,高等教育领域也不例外。联邦政府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保障大学科学研究的正常运行和公平竞争。在《退伍军人权力法》(1944年)、《科学:无止境的疆界》(1945年)、《总统高等教育委员会报告》(1947年)、《国防教育法》(1958年)、《高等教育法》(1965年)、《更新诺言:研究密集型大学与国家》(1992年)和《在国家利益中:联邦政府和研究密集型大学》(1992年)等法律、法规中都有关于联邦政府对高校研究拨款的规定。

2.鼓励其他机构投资大学科研联邦政府鼓励各州和地方政府、企业、工业界和基金会等向高校科研项目投资,鼓励高校与其他机构联合开展科学研究,通过这些途径对联邦政府科研经费资助发挥一定的校正作用。

产业界是美国研究开发活动的主体。产业界既是研究开发活动的最大投入者,也是最重要的承担者和成果占有者。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界对科研的重要性有增无减,其科研投入和支出占全美总投入和支出的比例均逐年上升。2000年,产业界研发实际投入约为1760亿美元,已经占全美研发实际投入的2/3。同年,产业界的研发使用额占全美研发总支出的比例更高,超过3/4,达到1992亿美元。另外,非营利机构也是资助科研活动的重要主体,主要有各种私人基金会如洛克菲勒基金会、福特基金会等。

下载高校中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及相关举措论文(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校中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及相关举措论文(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班科学教案:轻和重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轻和重教案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1、尝试用多种简便的方法区别和记录物体的轻重,初步了解轻重与大小、多少、材料等的辨证关系。2、培养幼儿好探究、敢实践的科学......

    高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伴随我国高等院校的快速发展,对声乐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标准,声乐学科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长期以来,在声乐教学方面,虽然取得一......

    统计学教学中亟需重论文五篇

    无响应问题无论在抽样调查理论还是实践中都是十分重要的问题。然而,我国使用的统计学教材极少讨论这一问题。本文系统地论述了无响应问题引起的后果和对无响应问题的处理方法......

    高校工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摘要】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工资管理是一项复杂又细致的工作,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指出了高校工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完善管理制度、提......

    试论高校游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推荐]

    试论高校游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与进步,高校体育教学水平也有所提高。但是,与传统体育项目相比,游泳的普及范围并不......

    中学生交友现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中学生交友现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当代学生的交友范围正在逐步扩大,已从局限的同龄人扩大到了:社会青年;长辈;笔(网)友等.对于其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作了一系列的调查.大致可分......

    当前高校财务预算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摘 要】 在当前教育事业经费供求矛盾突出的形势下,高校财务预算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优化创新管理,充分发挥预算指挥效能,创造资金最大使用效益。笔者就高校财务预算管理......

    高校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高校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物业管理作为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如何进一步使得高校物业管理得到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