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性分析高中教学中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

时间:2019-05-15 05:29: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理性分析高中教学中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理性分析高中教学中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

第一篇:如何理性分析高中教学中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

如何理性分析高中教学中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

梁凯

(陕西理工学院经济与法学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303班,陕西 汉中 723000)

指导教师:向达

【摘要】当前高中学校中普遍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略学生其他素质教育发展的现象,不仅仅是大城市,一些中小城市和农村中学这种现象尤为广泛。素质教育本应面向全体学生,致力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片面追求升学率妨碍提高国民素质这一目标的实现。因此,要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必须理性看待并着手解决片面追求升学率这个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

【关键词】升学率;素质教育

追求升学率是教育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但时至追求升学率而不关注学生其他方面发展的做法已成为当下一个严重危害基础教育的问题。我在此主要谈谈高中教学中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以及解决方法。

在我高中时期老师口中常常挂着的就是“考名校”“过二本、一本线”之类的词语,同学们脑袋里装的除了知识还是知识,每天在书山题海中遨游,被高考压得喘不过气。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把高三年级划分重点班、次重点班和普通班;老师将学生划分三六九等不同学生对待方式也不同;家长给孩子提出硬性目标,必须考入某某重点大学等等各方面的压力是学生产生考不上高考决定一辈子的错觉。

升学率真的如此重要吗?素质教育的任务归根到底是提高国民素质,为何现代教育培养的大多就是“畸形”教育下的产物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片面追求升学率这一现象,我认为有如下几点:

一、中国传统较直观是产生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历史原因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国,在这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制度的改变并不能使其断流。

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再到封建科举制度,文人在古时候的地位一直很高,“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便是这种文化的具体体现。读书中举者便高官厚禄,天下扬名;屡试不第者便被人耻笑。于是,人们自然而然地把读书和做官联系在一起。因此,这种文化本身所包含的价值观便是重文轻其他,将本来平等的人硬是划分为三六九等。这种传统观念潜移默化至今,到现在许多家长都费尽心思使孩子考上大学,好像他们潜意识里认为只有靠上好大学才能出人头地。家长的这种要求与期望同样给学校、教师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也迫使学校、教师不得不把大部分精力用于追求升学率上,结果不仅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难以贯彻执行,而且也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精神负担和压力。

同样,传统思想中错误的“人才观”也使得广大学生、家长及教师自觉不自觉的卷入升学大军之中。传统的“人才观”把读书人看成是人才,把人才的范围定于各级官吏,根本无视广大人民群众中的人才。这样封建的“人才观”直到今天在实质上并无多大改变:“考上大学才是人才”的思想顺利成章地成为社会的“人才观”。这种不正确的观点如同一只无形巨手将广大青年学生,家长及教师推向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困境而难以摆脱。

可见,传统的价值观念与人才观对于矫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改变传统的价值观念与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对于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二、社会舆论是产生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关键因素

当今社会评价一所高中学校的唯一标准就是升学率,升学率高,学校的名气就大,家长更愿意把孩子送到好学校就读,于是学校提高入学门槛,吸引优等生入学,差一点的学生就被普通学校收取,然后形成一个循环,好的学校名气越来越大,升学率越来越高,口碑也越好;差的学校就反之。对学校领导而言,升学率上去了,学校名声大震,升学率降了就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和责难。由于一切从升学出发,一切都为升学让路,于是学校的德、美、体和劳育 被挤到了次要地位。不少学校口头上“五育并举”,实际上“一花独放”,口头上全面发展,实际上考分和升学率上去了,“一好遮百丑”。

对家长而言,家长往往以子女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其学习水平的彼岸准,而对子女的思想品德,实际能力等从不过问,对于取得高分的子女,家长视为掌上明珠,倾尽全力予以培养,以便能出人头地,光耀门庭。

对教师而言,当教师培养出高分学生或升学率提高后,教师就会身价倍增。尤其是社会舆论更是大肆渲染,家长们极尽一切可能将子女交付门下,并以此为荣。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将各种头衔一股脑加在上面,与此相应,教师的住房改善,工资提升等均为优先考虑。这一切即作为一种压力,又作为一种诱惑,使成千上万的教师为培养高分学生,追求升学率而不惜加班加点。

三、贫富差距、基础教育设施建设是产生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经济原因

贫富差距过大是我国目前有嗲解决的一项重大社会问题,由贫富差距造成的一系列教育问题中就包括穷人要想出人头地,只有读书一条路可走,在经济条件落后的农村里,人们普遍认为要下个拍拖贫穷,只有考上好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过上富裕生活。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许多高中学生毕业后无事可干,一方面由于长期读书很少过问农事,无法适应就业;另一方面,由于城乡意识的客观存在,使得许多毕业生不愿做一辈子农民。

四、教育政策制度的不完善是产生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政治原因

近年来,尊重知识分子一开始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在用人制度上讲文凭、重学历似乎也变得无可厚非,但同时也出现了片面强调文凭和学历的偏向。现在,文凭和学历不仅是就业的通行证,而且是决定职业、工资待遇的最重要的依据。目前社会上的许多不正之风,如以权谋私、假公济私等是一些人错误的认为为官从政既能光耀门庭,又能获得物质上的实惠。而我国目前文凭、学历在一定程度上的优越为从政提供了方便,因此,升学也就既有更大的吸引力。许多学生在升学之路上不惜铤而走险,一年不行在一年,这无疑加大了学校的负担。

此外,高考制度中的某些缺陷是造成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对学校来说,高考制度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升学竞争和升学压力。当然,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把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原因归咎于高考制度本身。如果在现阶段取消高考制度,那我们将加倍付出代价。问题的关键是高考怎么考,应如何录取,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学校采取什么方式去追求升学率。实践证明,现行的高考制度在许多环节上都存在着缺陷。如在考试内容上,重机械记忆轻发挥创造,重纸上清谈轻实际操作;在评分上,重标准答案轻独立思考,重面面俱到轻独特见解;在录取上,轻一次考试重一贯成绩,重考试分数轻德智体全面衡量。所有这些都必然会导致学校用不科学的方法去追求升学率,从而造成学生的片面发展。

由上可见,造成许多高中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是有其必然原因的。基础教育的任务归根到底是提高国民宿主,国民素质决定国家民族的根本命运和前途。但如今的素质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把升学作为学校的宗旨,一切为了升学让路,因为高考只看重学生的知识,就是对智力的考察也是片面的,许多高中生书面知识丰富,而实际操作能力严重缺乏,所以现在的高中向社会输送的只是一批高分低能的“人才”。片面追求升学率长期存在与高中教学思想中,不仅排斥多数学生的素质提高,也危害了高中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甚至部分能考上名校的尖子生也是不完整的,人气下去,将造成难以弥补的长期不良后果。就我看来,至少有三点:

(一)对学生个人的危害

片面追求升学率不仅危害着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而且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现在的高中只注重培养学生的智力发展(准确来讲是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高中生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当今社会需要的不是从学校“工厂”里生产出的合格品,而是具有创造力的高素质人才。升学教育可以被素质教育包容,但素质教育觉不能被升学教育同化。此外,有调查研究表明,青少年体质逐年下降,视力、体能等方面均不合国家标准,超重和肥胖青少年比重明显增加,部分农村青少年营养状况有待改善。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将严重危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乃至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二)对学校的危害

学校作为社会人才的培养基地,如果片面追求升学率,把学校的重点完全放在升学上,对升学有望的学生重点培养,而对升学无望的学生放任自流,凡升学需要的就拼命去干,用能否升学区分学生的好坏,用升学多少评价教师工作,用升学率高低评价学校;学校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目标变成单一的升学目的,导致学校教育目标的确立出现无趣,正因为此,在整个社会功利心态的烘托和压力下,教师也只有顺着升学率这条道路前进,在升学率掀起的滚滚浪潮中,教师的能力评价也变的单一:升学率高,及格率高就是名师,反之就是不合格的。于是就连一线教师也不得不顺应潮流变得功利,也不用去谆谆劝导学生做人的道理了。

(三)对国家的危害

经济、政治和文化是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大与否的关键,其中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教育是文化的基础。中国作为一个政治经济大国,在文化发展上却不如其他大国,究其原因,跟教育制度缺陷有极大关系,教育制度的缺陷导致人才的匮乏,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培养出来的大多数是被制式化教育影响的不全面的偏才,尤其是高中到大学这一阶段,由于片面强调升学,造成学生发展不全面、创新能力差以致我国始终是一个制造大国而非创造大国。由此可见,片面追求升学率后果之严重在这方面也得到了体现。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片面追求升学率是一种违背教育本质,违背教育规律的错误倾向,起危害是巨大而深远的。为此,应采取如下措施:

首先继续坚持推行素质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是在一定社会力量下产生的一种偏离教育本质属性的现象,而素质教育就是针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提出的解决办法,就是要纠正其对于教育本质属性的偏离,回归教育的本质规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应把素质教育和提高升学率对立起来,其实这是一个误解,素质教育不是不要升学率,是用努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办法,同步提高升学率。把提高升学率作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同步产生的一个结果,而不是把提高升学率作为学校教育唯一追求的结果。因为如果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相对提高,学习氛围融洽,其学习成绩就一定会提高,学校的升学率也就会提高,这一点已经被很多教育家实践所证明。

其次,要加快教育政策尤其是高考制度的改革,现在的高考制度只是对学生片面的智力考察,没有考虑到学生其他方面的个性和兴趣的发展,几张试卷绝不能判断学生的所有能力,而且用牺牲多数成绩不好学生的办法来保全少数高分生,忽视了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的宗旨,至于改革后的高考怎么考,考什么,我认为不仅要对学生各方面的智力发展进行考察,还要对学生综合素质,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进行考察。高考毕竟只是一根“指挥棒”,我们不应过多的指责学校为什么老是要跟着这跟指挥棒转,而应该多考虑一下这跟指挥棒该怎么转。

最后,应该端正学校的办学思想和改善教师的评价体系。在社会的重重压力下,加之中等教育的不合理导致学校采取了一系列不合理的手段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当共同探讨改善当前不正确的教学手段,落实教育面前向全体学会说呢过,提高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宗旨。此外还必须建立适合的教师评价机制,毕竟教师的教学能力不应该单单看他所带学生的升学率高低,还要从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投入、教学魅力和对学生的指导激励方面来看待,这样才能鼓励教师做好其本职工作。

总之,解决片面追求升学率不是单个部门能解决的,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改善,这样才能培养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参考文献】 [1]李现平,《教育改革怎么办》,2013-1.[2]吴明礼,《片面追求升学率之我见》2010-2.[3]扈中平,《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根本原因和解决办法》1987-12-27.[4]白祖诗,《片面追求升学率说》,2009-01-25.[5]惠丛波,杨启亮,宋广文,《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多元化分析》,1991-12-27.[6]刘仁凯,《片面追求升学率对学会心理健康的损害》,1988-12-30.[7]林佩,《怎样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1987-07-02.[8]上海教育科研,《论升学竞争和片面追求升学率问题》,1987-04-01.

第二篇:高中英语教学中常见的现象

一.英语教师专业化水平与课堂教学实效

第1题:以下是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常见的现象,是属于哪一类的问题,请选择归类:以下是一位教师阅读课的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2)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微技能 3)帮助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0.5分)

A 教学目标设计不明确,缺乏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第2题:为了更好地实现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价,我们可以同时采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方式。(0.5分)

C 教师的观察和评价; 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第3题:以下是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常见的现象,是属于哪一类的问题,请选择归类:在许多的英语课堂,我们会发现课堂教学的表征就是教师的话语占据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过多地控制学生的回答甚至包办学生的问题答案,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机会非常少。(0.5分)

C 教与学的错位问题

第4题:以下是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常见的现象,是属于哪一类的问题,请选择归类:在阅读课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对问题的设计偏重于表层信息的理解,偏重于对细节的理解,所设计的问题没有涉及到对文章深层次的理解和对批判性思维的培训。(0.5分)

B 表层与深层理解分离问题

第5题:要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我们需要关注:1)课堂导入的有效性,2)_____________的有效性,3)_____________的有效性以及课堂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问题.(0.5分)

B 课堂互动模式;课堂提问

第6题:以下是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常见的现象,是属于哪一类的问题,请选择归类:在许多的阅读课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学中能够渗透一定的语篇知识,如文章的篇章结构分析等,但比较少能够根据不同语言材料的体裁特点,引导学生关注不同的篇章结构,篇章的衔接手段和方式作为模仿学习的模式;阅读教学中注重语言点知识的学习与拓展(词组、句型、语法),但基于不同文体的语篇材料的语言特征分析比较欠缺,如不同体裁的语法特征、词汇特征等.(0.5分)E 研究与分析教材不够问题

第3题:教师对教学方式和方法的选择离不开自己对教学环境的把握、对学生的需求分析,对__________ 以及对教学条件的利用(0.5分)

B 教学内容和要求的理解

第6题:Kumaravadivelu(1994;2001)提出的十条宏观教学原则包括 1)使学习机会最大化;2)最大限度地缩小教与学的差距3)促进积极的课堂互动4)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者5)提高语言意识 6)激发学生本能的发现力7)­­­­­__________,8)­­­­­__________,9)确保语言与社会生活的相关性以及10)提高文化意识(0.5分)

C 发展综合语言技能; 力求语言输入情境化

第三篇:我县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浪费现象

我县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浪费现象

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愈来愈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但在对节约主体的认识上,人们往往忽视在广大农村特别是农业生产中诸如土地、灌溉用水、化肥、农药、种子、农业机械等的低利用率、浪费大的现象。为了深入了解农业生产中的资源浪费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对农业生产各个环节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发现农业浪费现象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种子浪费。调查发现,种子的浪费与农民的耕作习惯有很大关系,许多农民延续老的耕作方法,对新技术应用不积极,对良种的应用和新种植技术不以为然。如小麦播种,采用精播技术,每亩的用种量在5公斤以下,而传统播种方式需要种子近10公斤,有的高达15公斤。我县18.28万亩耕地,常年种植4.4万亩小麦,按每亩多用5公斤种子计算,要多投入种子款110万元,同时还等于减产了22万公斤粮食产量。水稻采用先进的育苗技术,杂交稻亩大田用种1~1.5公斤,常规稻4~5公斤,而现在的用种数量,杂交稻种3公斤,常规稻种8~10公斤,按我县常年种植杂交稻2.1万亩,常规稻3.2万亩计算,要多投入种子款

94.5万元,72万元,同时还相当于有19.15万公斤稻谷在农民育稻苗时被白白的撒到田里了。据专家推算,种子的浪费,使农民的生产成本每亩增加了28.5元左右,我县农民由于种子浪费,人均生产成本增加18元以上,仅小麦、水稻用种全县增加开支276.5万元。

二、化肥、农药浪费。目前化肥和农药的浪费比种子的浪费对农民的收入影响更大,我县农民使用化肥、农药基本上还是凭经验,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很少。氮、磷、钾、钙等大量、中量和微量元素肥料是农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重要要元素,土壤中往往不能满足而需要人为补充,其中任何一种养分的缺乏都将制约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我们把这些大量、中量和微量元素肥料比作由若干块木板围成的一只木桶,一块木板代表一种元素肥料,任何一块木板短了(某种元素缺乏 或使用量不足)都必将影响到其盛水的数量。据专家反映,目前农民施肥存在着氮肥磷肥过量而其他如中量和微量元素肥料不足的局面,不仅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成本,也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我县化肥农药浪费很普遍,专家测算,超用量在15%以上,高的达30%。化肥、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成本在200元以上(全年),按平均15%超量,由于化肥使用不当,农民的生产成本每亩耕地增加了30.6元,人均生产成本增加69.2元,全县增加开支1062万元。

另外,在施肥方法上,有很多农户喜欢将肥料施于土壤表面,氮肥容易转化为氨气而跑到空气中,随雨水流失也很严重。

三、机械、农具浪费。到农户家调查,随处都可发现,农户几乎家家有农业机械。我们对爱尼山乡的一个自然村进行调查,平均1.6户有碾米磨面机械,两三户有一个抽水机(潜水泵),每家有一捆电线(300~500米),每家有一堆水龙带。农户反映,农机具很容易损坏,每年都需要购置电线和水龙带。由于每户耕地在5—10亩之间,有的还分几块,大机械应用不方便,农民戏称“家家都是小农机站”。农机和农具的浪费主要是使用率太低,增加了农户的负担。

四、生产用水浪费。目前我县农业生产用水,主要靠坝塘和雨水。水源缺乏,水利设施较差,水库干支渠不完善、不配套,农业灌溉条件更是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生产用水不均衡,水利用率低。在雨季,雨水丰沛,甚至过多,多余雨水无良好的畜水设施蓄水,造成水资源浪费。而在冬春季干旱明显,生产用水紧张,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农业浪费,对农民个人来说,增加了生产的成本,减少了农民的收入。但对社会来说,则是对资源的浪费。化肥、农药和农机具的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煤炭、金属等资源。按我县常年总播种面积35.2万亩计算,现在农业生产氮化肥施用量704万公斤,如果节约20%,每年可节约化肥用量近140.8万吨。生产化肥需要消耗煤炭、电力等资源和能源,把化肥从生产环节流通到消费环节,需要消耗大量的运力,需要消耗多少煤炭和电力就可想而知。如果化肥总用量减少10%,可以大大减轻运输的压力。因此,农业生产的节约对农民很 重要,需要进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教育。但建立节约型农业也不仅仅是农民自己的事情,需要引起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

五、造成这种浪费现象的原因。

一是化肥施用结构不合理,化肥用量偏高、利用率低,氮、磷、钾比例不合理,重无机肥轻有机肥、重大量元素肥轻微量元素肥的现象;二是对耕地土壤肥力及各种微量元素含量不了解,同时对科学施肥技术不掌握,很多农民不知道如何合理施肥,往往超出合理使用量,造成用肥浪费。

三是有些农民不按规定用药,任意加大剂量,甚至误认为农药喷洒得越多越好。在农药使用中,生化农药比例还很小,有机磷仍是主要品种。另外,施药技术相对落后,大多以背负式喷雾器为主,大容量喷雾。这样既降低了农药的利用率,增加了施药成本,还污染了农产品和周边环境。

六、几点建议。

作为一个农业资源相对缺乏的农业大县,加快建设节约型农业,不仅仅是农业内部的问题,而且事关全县经济发展的大局,事关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县今后发展节约型农业的潜力还很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前景非常广阔。目前需要我们认真总结经验,客观分析问题,科学制订规划,采取有力措施,把节约型农业当作发展现代化农业的系统工程,抓紧抓好。

一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化肥是农业生产中较大的投入项目,科学合理地施肥对于农民增收节支、增产增效至关重要。因此要全面扩大测土配方施肥面积,提高配方施肥的技术含量,促进配方施肥由经验向精准。合理选用肥料品种、确定施肥数量、优化施肥结构、把握施肥时机、改进施肥方法,积极引导农民群众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二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要进一步加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力度,突出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因地制宜地依托水库等基础设施搞好排灌沟渠、旱地小水窖、水池、水井等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增强 自然蓄水能力。同时逐步推广喷灌、滴灌等先进农业节水设施设备。

三是大力推广农业立体种植,节约耕地,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增强土地综合产出能力。有效合理利用土、热、水等资源,提高集约利用水平,发挥有限资源的最大效益。农业内部结构要进一步调整优化,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加快优势产业带建设,发挥集约种植优势,提高规模效益。合理安排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争取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大力发展设施栽培农业,发展适合当地的日光温室、大棚等,最大限度地集约利用土、光、热等资源,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四是加大农机推广力度,提高农作物秸杆利用率。秸杆还田有利于土壤培肥地力,但依靠人工实现秸杆还田有较大难度,要充分利用作物秸杆,主要还依靠农机粉碎来达到,因此,新型农机的进一步推广,对提高农作物利用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五是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指导。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该从思想上、技术上给予农民更大的帮助和支持,引导农民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观念,在农村广泛宣传节约意识,让节约的自觉性深入贯彻到广大农民的实际生活生产中去。加大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工作,为农民提供正确使用农产品的技术指导,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合理种植。同时加快科技进步,强化科技支撑。选择一批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进行重点推广,如秸秆青贮氨化技术、秸秆养殖食用菌技术、农村户用沼气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高效节能喷雾器应用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旱作品种及旱作栽培技术等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结合农民培训工程,加强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的科学生产技能,加快节约型农业建设步伐。

双柏县农业局 二00九年十二月十一日

第四篇:高中文科综合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高中文科综合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http://www.xiexiebang.com)

安徽省东至县大渡口中学 金成道

文科综合是根据高考改革的要求,对综合能力进行测试,而为“3+X”高考模式设计的考试科目。综合能力考查是“3+X”高考科目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3+X”高考方案的精髓。安徽从2002年开始实行“3+x”高考方案,至今已有7年。从这7年的高考结果来看,一个学生乃至一个学校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综合是关键,正像我们老师讲的“成也综合,败也综合”,可见,综合科目在高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文科综合教学存在的问题

-----文理分科前学生不重视,文综基础差。

在初中,地理教学处于荒芜状态,政治、历史由于中考是开卷考试也得不到足够重视;到了高中,高一阶段,大部分学生首先倾向于学理科,不重视政、史、地的学习,同时班主任大多数是理科教师和基础课教师,部分班主任对文科教学也不够重视,造成学生政、史、地在初中没学好,在高一没好好学,文综基础差。

-----学生无奈选学文科,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能力差。

我校学生在选择文、理科时,少数学生是根据兴趣爱好和自己的特点来选择文科的,大部分学生是因为理化学不好才不得已学文科,所以许多文科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对政、史、地不感兴趣,学习文综的积极性也不高。

----六年的工作两年干,突击性教学效果差。

我校文理分科是在高二开始时进行的。由于学生在初中和高一文综基础没有打好,到高二以后,学习文综起点比较低,学习水平难以提高。同时,文综教学既要上新内容,又要把初中和高一内容重加工,迫于时间短,进行 突击教学,学生理解消化过程不够,缺少作业,定时训练少,能力培养欠缺,教学效果比较差。

-----缺乏研究氛围,教师各自为战,整体教学质量不高。

文科许多科目与理科不同,它的发展变化较快,如政治、历史即有历史性,又有时代性,它的发展是与时俱进的。同时政、史、地又具有学科间的交叉性,综合性,如“政史一家”,史、地结合就是人类发展的“时空”。由于学科的这些特点,对文综的许多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也应当是发展的、多角度的。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对遇到的问题,不与别人交流,研究讨论较少,有的教师把自己有偏差的理解和认识教给学生,或者是由于讲解不清楚,使得学生不理解,造成学生学习事倍功半,甚至走入误区。-----对高考要求认识不足,指导学生不到位。

近年高考阅卷中,文综失分因素显示,许多学生答题不准确,抓不住要点,语言不规范,潇洒一大篇,找不到得分点。这反映出平时文综教学中对学生答题的简洁性、准确性、条理性指导不到位,训练不到位。-----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与考试模式存在矛盾。

在目前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中,不同学科自成体系,课程是按单科设置的,教师分科教,学生分科学。而现在的高考实行“3+综合”考试,根据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其综合能力的考查必然会由现在的“拼盘式”向真正的综合转化,这样就产生了一个矛盾,“分科教学,综合考试”,与教师已定型化的专业性、单一性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形成了一对突出的矛盾。

------其他不利于文科发展的因素。

学生学习时间分配不合理,花在基础学科、理综学科上的时间较多,花在文综学科上的时间较少。

有些高一年级理科班主任对学生学习成绩评定有失公正,他们在统计公布学生考试成绩时,理科五科成绩累加排一个序,然后,八科成绩累加排一个序,这无形中就诱导学生重视理科,轻视文科。

有些高一年级理科班主任对对文科教学重视程度不够,甚至在文理分班前做学生思想工作,留住成绩好的学生,赶走成绩差的学生,造成想学文科的学生在高一阶段没有好的文科学习环境和氛围。另一方面,部分文综教师对自己学科教学也不够重视,在教学上下的功夫不够,对学生督促检查较少。

文科综合问题对策

-----优化管理措施,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调整文理分班时机,有重点的开设课程。

学生进入高中,通过高一学年第一学期的学习,已基本能够确定自己是向理科发展还是向文科发展,可以进行文理分科。考虑到学业水平测试的要求,文科班、理科班都开设学业水平测试的课程,只是有重点课程和非重点课程之分,在课时安排上向综合科目倾斜。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明确发展方向,减轻课业负担;有利于综合科目的教学,有更多的空间和时间提高综合科目的教学质量。

完善评估机制,促进综合教学。

加强文理分班以前对综合学科教学及班级管理的评估检查,改进奖励措施,对分班前综合教学情况进行奖惩。这样做可减轻分班前重理轻文,或重文轻理现象,促进综合教学。加强学校管理的正确导向作用。

一是要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提高对文科综合的重视程度,特别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对文综、理综要同等重视;二是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端正学习文综的态度;三是开展教师的教研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

-----强调文综教师跨学科再学习,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社会,其目的是要从理论上去解释社会现象。但是,现实生活中诸多问题,并非单一 因素构成的,其变化发展的过程以及所产生的影响,往往涉及许多方面。因此,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角度、条件,就需要作多种考虑,不能完全撇开其他两门学科,只有三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解决现实问题。

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要做到,现在高考要考查学生综合能力,那么作为综合学科的教师首先要有综合能力,要有跨学科的知识系统,我们要求教师要跨学科再学习,改变自己单一性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以适应课程改革、高考改革带来的新变化。

-----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

综合测试虽“以学科内综合为主”,但“跨学科的综合试题,其比重将随着普通高中教学改革的深入而逐步加大”。因此,我们强调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综合、实施综合,在搞好学科内综合、夯实“三基”的基础上,逐步加大跨学科的联系、渗透、融合的力度。学校要求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大力挖掘教材中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思维诱因的因素,促使学生积极思索,有效接受;

根据教学内容不断创设一些新情境,寻找历史的和现实的生活素材、案例,鼓励学生去观察、质疑,培养学生的归纳、演绎、分析、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加强对学生进行学科训练和反馈检查,督促学生在利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能力;

打破学科界限,重视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综合,引导学生善于从一个问题出发,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历史地、全面地看问题。------加强新课程文综的教学研究和高考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综合科目的设置对传统的教学组织方式是一个极大的冲击,由此带来备课、教学、命题、阅卷、分析、讲评等一系列教学环节的改变或改进,而根本的是将带来教学组织思想的转变。这个转变,要求教师要树立教研意识,树立团结协作精神,要改变单兵作战的方式,要以加强集体备课为关键,以 综合集体的智慧为核心,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面对新课程、新高考,有许多新问题需要研究解决,诸如综合科目的教学与考试改革、综合科目的测试目标与内容、综合科目试题的特点与内容结构设计、综合科目试题的命制、综合科目答卷的评阅和讲评、综合科目考试成绩的统计与评估、当前学生的综合能力现状与提高的对策、当前综合科目所涉及的学科的教学差距与解决的办法等。对于每个教师课堂教学来讲,教学安排的合理性问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问题,问题理解的准确性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研究讨论。

第五篇:第四次 当前高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作文教学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问题,老师不愿教、不会教,学生不愿学,请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认真思考、分析一下当前高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作答要求:要言之有物,切忌空话连篇。或者全面分析;或者就一点展开深入论述。)

作文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大多数学生的感慨,他们拿到作文题往往是老虎吃天无从下笔,只好生拉硬扯,凑“篇”成“文”,结果连自己也不知所云。作文难,难于上青天——这也是语文老师的感慨。作前指导绝对费尽心机,作后批改简直味同嚼蜡。老师和学生深陷泥沼,翻爬滚打。有道是:前景无限好,沼泽难自拔。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困境,大家找了很多原因,诸如:作文方法程序化,缺乏新意;对课标要求落实不到位;学生课业负担太重,等等。我认为这些都只是官样理由,根本问题是学生缺乏生活初中或不去观察生活。

现代生活丰富多彩,而我们的学生生活却单调枯燥,严重缺乏必要的生活体验,由于非法网吧和泛滥,由于治安问题或由于分数至上的观念的作祟等等,导致学校、家长不敢让孩子走出家门,走进社会,走进自然,走进真正的社会生活,学生的轨迹是家庭——学校,学校——家庭,教室——宿舍,宿舍——教室。学生的接触面很窄很窄,家长(甚或是老师)除了让孩子学习,什么都不让学生干,结果是学生的认知能力很差。比如,你说梯子不用了横放,他问梯子是什么?学校劳动让学生拔草,结果花苗也被拔掉了,你说举手之劳是美德,他说我想举手没机会。叶圣陶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的流个不歇。写文章不是生活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语文课标》也指出:“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提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由此可见,生活实践永远是写作的源泉,没有生活实践,就没有言之有物真情实感的文章。也有学生只知自我,对身旁的事对身旁的人总是漠不关心,一屋不扫却总想将来扫天下,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另一个原因是学生阅读面窄,写作训练不够。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凑”。凡能写点东西的人,大都得益于阅读。我们小的时候,阅读过连环画,阅读过大大小小的文学作品,每得到一本书则手不释卷,如痴如醉,砍柴放牛在读,豆油灯下在读,大有“书非借不能读”的感慨。而现在的孩子除了课本外又能读几本书呢?课堂上要听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课后要完成铺天盖地的作业,也有好读的孩子想读而不能读,在学校读课外书,教师说是荒废学业,在家里读课外书家长说不务正业。也由于网络、影视诱惑,不少孩子即使有课外时间,也只会到网上或电视上消磨时光了。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是内化写作能力的必要条件,“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的学生很可怜,他们难得读上几卷几本,又何求其千卷万卷呢?更何求其“下笔如有神呢”?

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搞了若干年,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但始终没有突破“作文难”的怪圈圈,个人认为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学生的生活实践不够和阅读不足。要突破这个怪圈圈,就得让学生真正走进生活,去认知生活,去积累生活。再一个就是要让学生去大量阅读课外书籍。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同时可教人明是非辨美丑;阅读提升文学素养,同时可教人知古今识中外。如此,学生和教师自会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了。

下载如何理性分析高中教学中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理性分析高中教学中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体育教学论文 对当今高中女生体育锻炼状况的理性分析

    对当今高中女生体育锻炼状况的理性分析 论文摘要:以浙江省杭州市城区七所省一级重点高中为例,通过对目前在校高中女生体育锻炼思想认识及体育锻炼行为状况的调查得到:目前的高......

    差生是在教学中必然存在的一种现象[精选]

    差生是在教学中必然存在的一种现象,特别是在农村中小学,存在差生的现象更为严重。从本人多年来在农村学校所任的数学科教学中体会到,差生对学习产生逆反心理的情绪,是阻碍整体教......

    浅谈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浅谈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2-000-01 摘 要 体育在众多科目中,是与学生身体素质最为紧密相关的一门学科。......

    高中新课程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中新课程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兴安盟教研室/布和 摘自:《兴安盟教学研究网 》 今年九月份开始全区全面实施高中新课改,面对这样的课程改革,应该说存在着极大的挑战......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教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高中音乐课程教学,并且较为阻碍学生音乐素养的整体提升。因......

    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摘 要:篮球运动是一项深受中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是老师做,学生看;老师讲,学生听,教师占主要地位,学生只是配角。篮球......

    剖析课堂中低效教学现象

    剖析课堂中低效教学现象 在课堂教学中,低效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农村小学尤为严重。以下根据本人实际谈谈对小学语文课堂低效现象的认识: 一、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处理不当 在应试......

    浅析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现象与策略

    浅析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现象与策略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提出,中小学教育改革在教育观念、课程结构、教材、教学方法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