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网络传播的监管难度及应对之策
论网络传播的监管难度及应对之策经过十年的发展,互联网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
方面面,促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和交往方式发生转变,在 信息传播活动中表现出了空前的开放性、主动性,给人 们带来了海量信息以及极大的自由感和平等感。然而 也必须看到,网络在全民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负面影响。在网络日益成为人们 生活中不可缺少因素的情况下,网络的健康与安全,网 络传播的规范与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对于监管而言,网络传播的独特性在于——
1. 交互性:传统媒体将信息单向传递给受众,网络传播则提供一种双向传输的信息渠道。传统媒体 基本上只根据自己的判断决定什么样的信息,受众只 能照单全收,形成了“我传你受”的传播定势。与此完 全不同的是,网络媒体处于一个平等交流的信息平台
上。它没有中心节点,每个节点都可向其他节点发送信
息成为信息源,任何节点都可以向发送信息的节点传 回反馈信息,网络各节点之间不是孤立的,任意两点可 以通过网络进行双向信息交流,致使网络传播形成多 点多向的交流特点。交互性强的特点致使网络监管存 在相当大的技术难度。
2.隐匿性和虚拟性:互联网是个虚拟世界,由
于网络行为具有“数字化”或“非实体化(虚拟化)”的 特征,同时创造了广袤的虚拟空间和延伸的时间维度,改变了人类的时空观,使人类生活在一个物理的、模拟 的世界中。这就使得网络具有极大的隐匿性,人们总是 在有意无意地掩饰自己的真实身份、想法。虚拟现实使 人类对真实生命的感受能力和愿望降低,转而对虚拟 现实的感受增强。虚拟网络世界的飘忽不定,使得网络 监管存在相当大的不可确定性。
3.海量性:互联网将全世界的计算机和计算机
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数据库。世界上 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任何事件都有可能成为网络 的信息被广泛传播。其次,由于数据库的存在,得以纵 向保存历史新闻信息,正是信息集纳的广度与深度形 成了网络传播的海量特点,要加强监管就不得不调动 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这在现实中难以实现。4.即时性:网络信息传播的载体是光纤通讯线 路,光纤传递数字信号的速度为每秒30万公里,瞬 间可达世界上任何地方,从而在技术环节上保证了网 络信息传播的即时特点,信息可以随到随发,24小 时不间断传播,受众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所发生的一 切。监管部门难以在第一时间控制和掌握信息的准确 与否,也难以进行预警管理。
5.个人化: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曾
指出:大众传媒应该重新定义为“发送和接收个人化信
息和娱乐的系统”。网络传播的个人化特征非常明显,技术带来的优势可以使得受众从容地利用各种检索工 具在各类数据库中“各取所需’ 受众还可以自由选择 信息接收的时间、地点以及媒介的表现形式;与此同 时,作为网络传播另一端的传者也可用一种“信息推送 技术”,根据用户的需求为他推送信息的专门化服务。
数以亿计的网民同时在线,就会同时发生十亿计的网
络信息,如此庞大的信息量,的确使监管部门难以应 付。
6.开放式:因特网实质上是一 个时空开放的网
络空间,包含三个层面:时间层面的开放、空间层面的 开放、技术层面的开放,实现了“此时与彼时、此地与 彼地、此人与彼人”的共时或异时、同地或异地传播,每一个网民都是一个信息提供者,同时也是信息发布 者。开放式的特性使监管部门在人力资源配备和技术 操作上都存在相当大的难度。
二、在目前的监管现状下,网络信息传播存在一 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网上新闻信息可信程度低于传统媒体。新闻信
息是网络信息传播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新闻要 求客观、实事求是,这是其存在和传播的生命线。
传播媒体对此有传播前和传播后的制约,而网络新闻 监管和制约的困难,使不实报道轻易得以发布。数年
前,一个叫阿虹的高中女孩曾经打电话给电台记者,自称因患血癌将不久于人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
人们乐观对待美好人生。深受感动的记者为此特别制
作了一个电台节目,并在互联网上直播。全世界有5 万多人登陆该网页,留下了7350封信,对阿虹安慰、同情、或者鼓励。而当记者到医院看望阿虹时才发现故事是虚构的!自称阿虹的女孩这样做只是为了“测 试”一下人间到底有多少善良。④
客观来讲,一些网上重大事件使人们对互联网积
累了一定的信任度。但是真假混杂,假的比真的影响更 大。“阿虹故事”就足以给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 绳”的教训。信息太多,又难以对它们进行有效的管理 和约束,因此维护对互联网的信任已经成为一个难题。2.网上不良信息有泛滥的趋势。据有关方面统
计,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无益信息占50%以上,不良资讯网站有50多万个。6月10日,我国互联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站(网址为net.china. cn)正式开通,每天收到不重复的举报信息有100多件,截止6月30日,网站共收到各类公众举报10000多件 次,其中超过95%都是黄色信息。@互联网过滤评估机
构估计,全球大概有420万个色情网站,占所有网站总
数的12%,在全球570亿美元的色情业利润中,网络
色情业利润达25亿美元。我国现有8700多万名网民中,未成年人占20%,其中有46%的未成年人经常光顾色
情网站,网络色情已经成为青少年犯罪的直接诱因之
一。④
3、对网络侵权问题的界定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
网络侵权问题主要集中在对著作权和知识产权的侵犯,包括侵犯软件著作权、文学作品著作权、影音作品著作 权、商标专用权和名称专用权等。
各个国家的著作权法都规定了作品的合理使用,并以此作为对著作权人财产权利的一种限制,我国著
作权法第2 2条也明确规定,“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 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 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 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并具体列举了12种合理使 用的情况,但在国际互联网上怎样才算合理使用至今
没有法律规定。国际知识产权联盟又把版权产业划的 范围很宽。《美国经济中的版权产业:1999年报告》就
把电影、电视、家庭录像、商用软件、娱乐软件、图书、音乐和唱片划入其中,在与国际接轨中,我们就很容易
犯规而遭到别人的惩罚。@ 网络法律规定的不完善,使得法官在判决网络版
权官司时遇到了重重困难。虽然自1999年12月以后,国家有关方面相继发布了《关于制作数字化制品的著
作权规定》、《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 定》、《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但是至今,我国尚没有一部专门的网络著作权保护法,现有的法 规显然难以跟上网络发展的趋势,无法真正解决网络 媒体发展过程中所衍生出来的问题。
4.网络新型犯罪判案尚存在法律盲点。来自瑞星 网的消息称:2004年8月16日,全国“网络色情第一 案”在成都公开审理并当庭宣判,原成都网秀数字娱
__ 乐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岷江以传播淫秽物品的罪名,判
处一年半有期徒刑。7月1 9日,检察院正式以“利 用互联网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名对邓岷江提起公 诉,但是,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说明邓岷江“利用互 联网传播淫秽物品牟利” 这个罪名成立。由于我国 现在还没有专门针对网络色情案的法律法规,使得在 审判定罪的过程中只能参考以前的法律法规。这样的 局限性使得网络色情案难以适当定罪量刑,从而使网 络色情的整治面临空白。当地法律界人士指出:对待
怎样定罪,怎样量刑,这些目前都还是法律的盲点,在审理的时候法院往往会面临邓案困惑。这是目前急 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网络传播监管的对策与思路一
1.加强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使之更具可操作 性。自1994年开始,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之后国家又陆续颁布 了1 0多个法规和规章@。仅对于互联网内容管理方
面,我国目前出台的法规就包括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 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
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站从事 新闻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等。然而,关于互联
网管理的某些相关法规不够细致、完善,有些法规的可 操作性不强,因此,急需改变目前网络管理“有规无法” 的现状,加快人大立法。加强立法过程的协调,使法与 法之间能够兼容,减少法规间的冲突。
2.加强网络传播监管的行政管理,强化社会监督。开设举报中心网站,任何公民在网上发现违法和不良
信息,只要登录到举报中心网站,说明相关信息所在网 站的名称和页面位置,提供举报人的必要联系渠道,即 可实施举报,举报人的权益受到严格保护。被举报网站 收到有效举报通知后,有责任及时处理举报,对不及时
处理的,举报中心将在网站曝光,并通报国家有关执法 部门依法处理。
另外,还需要建立常规的网络传播监管机构,实
施对网络传播的长期监管。把网络管理权逐渐集中到 个部门,加强工作效率。加强收费监管,切断色 情网站收费模式。一
3、敦促网站传播的行业自律。建立行业自律协
会,根据行业自律的总体需求,协会组织成员单位开展
多项活动,如对网站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进一步细化自 律标准,对互联网的各类问题进行专题调研,提出解决 方案等。网络行业协会的各会员单位,应该积极接受社 会监督,对网站发布内容严格把关,严格遵守“互联网 站禁止传播淫秽、色情等不良信息自律规范”的有关规 定。提倡协会内和协会外的各个网站率先垂范,严格自
律,加强社会责任感,共同净化网络环境,为我国建 设积极、健康、向上的网上信息环境提(下转第26页)
梦露,影视明星的后来人不断追寻她的美丽和表演才 能,汲取她的教训,珍惜生命,愉快生活。对于梦
露的死,有两种传说:一是说她太美了,又正当年,她忍受不了肯尼迪兄弟俩的情爱冲击,而选择了逃离 现实—— 自杀:一种说她与肯尼迪家族的过往甚密,使她对政界内幕知之太多,肯尼迪兄弟俩怕家族的名 声和自己的政治地位受到影响,而可能派人暗杀了 她。当然,后一种说法一直没有法律依据,更没有 证据。人们公开的、政界也宣布的,同时也是观众 不大情愿的,但又无可奈何地接受了是前一种说法。施瓦辛格以硬派、正义的形象傲立于世界影坛,受到各界的高度评价。说来也巧,五个月前,加利 福尼亚州的政权顺利的移交给了这位影星,使又一个 影星步入了美国的政坛。
参观完明星大道和中国大戏院之后,我们又驱车 前往好莱坞环球影城。91 5年,一个叫卡尔莱莫的电视制作人,在一
个改建的养鸡厂,创立了电影制片厂,这就是今天的 环球影城。环球制片厂向来以拍摄怪物片而闻名世 界。例如,《吸血鬼》、《科学怪人》、《狼人》 和《歌剧魅影》等。世界上许多卖座的影片都是环 球制片厂出品的,包括风靡世界影院的《绿巨人》、《侏罗纪公园》、《回到未来》等。
我们沿着游览线路,乘着游览车,边走边看
边听着怎么也听不懂的美国纯正英语。这里曾经是电
影制作的基地,人们把影棚完整的保留下来,并不断 修缮它、管理它、完善它,同时在这里又建起了酒 吧和饭店、旅游品专卖店,再加上上乘的服务质量,使影城具有无穷的魅力。每年吸引着世界各地2000多 万游人来参观。Universa1是环球影城的著名商标,也是电影制片厂的标志。它耗资2亿美元,于上世纪 六十年代末对外开放,世界各国的总统、总理、政 要、诗人墨客,无不以游览影城为快。
在这里游览,所见所闻是那么的熟悉又是那么的 陌生。影棚、场景、街道,工人们在那儿不停地挪 动、组合,这可能就是下一部超级卖座片的现场; 鬼神传奇、古墓里的骷髅、神奇勇士、绿毛恐龙,正在等待活人的进入:大白鲨(Jaws)的主角,正 在寻找下一个牺牲者。
观看《海盗渔船》真人表演,情节紧凑而原始,粗犷而野蛮。现场中水上的打斗,喷气船的划水表 演,都令人叹为观止。在这里我们还观赏了一场1 5 分钟的州长施瓦辛格专门为环球影城拍摄的立体电影 《计算机病毒》。这部影片刺激而富于幻想,高科技 手段与视觉的完美结合,再加上施瓦辛格冷面沉着的 表演,使原始与现代浑然一体,让人过目不忘。(未 完待续)(作者系陕西电视台研发部主任 高级记者)(上接第56页)供可靠保证。6月10日,我国互联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站正式开通。举报中 心网站的开通,为公众监督互联网信息传播提供了新 的直接渠道,标志着我国互联网在加强行业自律和公 众监督方面向前迈出实质性一步。
4.加强网站对网络信息传播的把关。对不良信息
实施扣帖、删帖、关键词过滤等常规管理手段。网络是 开放的、自由的,但网络传播还是要遵循一定的社会规 则和道德规范,网站应该加强对网络传播的规范管理。5.引导网民健康文明的网络传播行为。以广东省
为例,目前,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公安厅和广东省通
信管理局已经联合作出决定,向社会推荐“绿色上网”。广东电信也称,他们将在全省21个地市建立近30个“绿 色上网”健康网络体验点,让公众免费试用中国电信 “绿色上网”这一互联网信息过滤业务。④
更为重要的是,应该针对青少年网民开展“绿色
上网”业务。采用先进的技术,结合高效的网站安全过 滤引擎,在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向用户提供过滤非法网 站的服务。在电信骨干网上对有害网站作出根本性的
拦截,自动过滤网上众多色情、暴力以及其它不健康内 容,屏蔽全球色情、赌博、毒品等不良网站,自动搜索 并屏蔽新增加的不健康网站。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青 少年网民的增加,确实有必要采用多种有效措施,净 化网络空间,培养文明健康的年轻一代。
可以预见,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网络传播引发 的法律问题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监管的难度也会 越来越大,因此要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挑战,当务之急 是研究并出台与此相关的、更完善及可操作的法律法 规,并且在监管执行上面集合政府、行业、社会及个人 力量,共同维护网络法规尊严,用法律带有强制性的手 段和强有力的执行,从根本上解决在网络传播中出现 种种的问题。
注释
①载‘羊城晚报》1 998年11月1 3日。
②王占柱 ‘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03年第5期第45页。③载CHINA.com.cn 2004年7月29日。④载 .rising.com.cn 2004年8月9日。
⑤周伟:‘媒体前沿报告》,光明日报出版杜,2004年第二版,第232页。
⑥雷跃捷辛欣:‘网络新闻传播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杜,2001年,第255页。
⑦载ww rising,con1.cn 2004年8月23日。(作者系广东工业大学校报编辑部主任
第二篇:宏观经济形势及应对之策
宏观经济形势及应对之策
------主讲人:第一财经日报 田享华
09金融2班 张乐 0910127
为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并基于对经济复苏的乐观预期,我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从2010年底开始退出。2011年又明确将货币政策基调定位于“稳健”。从实际情况看,“稳健”已演绎为“从紧”。目前,从紧的政策效果不断显现,对“硬着陆”的担忧也成了人们谈论的话题。
那么,究竟如何看待中国经济未来前景?如何把握货币政策方向、重点和力度?是一大考验。
宏观经济的走势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
短期主要是在2011年,特征为平稳较快增长,以调整为主,进退两难。1)GDP增长,2011年GDP预计在9%~9.5%之间,GDP三大要素为外贸,投资,消费,我认为2011年经济增长比去年肯定有所降低,降低一到两个百分点左右。2)通货膨胀压力;第一,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较大,第二,大量的信贷投放,第三,成本推动,第四,投机的作用,第五,农产品、矿产品、房地产面临上涨的压力。“五热”:公务员热、房地产热、投资热、国企央企热、移民热反映了中国得了病,得了大病,这些对物价的上涨都是火上浇油,通货膨胀压力大。3)经济泡沫还在积累,中国还没有发生经济危机,一旦发生,有一批银行是要破产的。4)汇率,面临着升值还是贬值的问题。5)就业压力,虽然我们现在是“民工荒”这是结构性的原因,但是总体就业的压力任然很大!
中期主要在2012~2013 不能盲目乐观,经济形势仍然震荡徘徊!在V型阶段政策为:政策单一,保八保增长!
长期来看,在2013年以后,总体乐观保持7%~8%中速增长,可持续20年左右。不过前提是,泡沫经济除去却无经济危机。
其次,在宏观经济的发展中我们会有很多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
一,国际舆论正向有利于我国的方向转变。
二、对外经济合作领域将继续扩大和深化。三,外交领域在拓宽,国际话语权在增强。
四、发展低碳经济大有可为
五、人民币有望走向国际化。
挑战
一、国内一些深层次矛盾特别是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二、中国的和平发展要赢得国际社会的真正认同尚需时日。
三、周边环境动荡,安全局势不容乐观。
作为我们大学生,也是有很多的投资选择的!譬如,存钱,炒股,炒房,买黄白贷,买实业投资,以及教育健康等等。因此,我们要相信,未来不是遥不可及的,不是不可预料的,我们会用全新的面貌去面对国际化的未来!
第三篇:论食品原料的监管问题及应对
食品安全监督制度建设研究
——论食品原料监管问题及应对
俞金香 闫子成1
摘 要: 食品安全涉及生产、加工、运输、储藏、销售等许多的环节,但人们往往忽视这些环节的前提条件,即原料的选取、取材。比如前段时间的蒙牛问题牛奶事件,原因就是奶牛吃了发霉的饲料从而使得生产的原奶不合格,严重的危害了大众的健康,再一次的引起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危机。原料是食品安全的源头,要是做不好源头的监管工作,第一步就输在起点,何谈食品安全。
关键词:食品原料;监管问题;成因;对策
一、食品原料安全监管的必要性 1.食品原料的定义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对“食品”定义如下: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食品工业基本术语》对食品的定义:可供人类食用或者饮用的物质,包括加工食品,半成品和未加工食品,不包括烟草或只作药品用的物质。从食品卫生立法和管理的角度,广义的食品概念还涉及到:所生产食品的原料,食品原料种植,养殖过程接触的物质和环境,食品的添加物质,所有直接或间接接触食品的包装材料,设施以及影响食品原有品质的环境。上述法条仅是对“食品”所下的定义,不难看出“食品”的概念包含“食品原料”,双方互为包含关系,“食品原料”是其子概念,但是究竟何为“食品原料”?相关法条并未作出解释。而明确“食品原料”的概念,对其的范围、特性等认定有着指导性的意义,有利于我们今后对“食品原料”的安全监管。我认为“食品原料”是:供生产、加工的初级农畜产品。对“食品原料”种植、养殖过程中所接触的环境,直接或间接接触的食品包装材料,设施以及影响食品原有品质的环境,在“食品原料”安全监管中是重要的参考因素,因为上述的因素对食品原料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当、不法的使用国家禁止的农药、饲料或者在一些不适宜的环境中生产食品原料会构成巨大的食品安全隐患。这种列子已经屡见不鲜,“漂白蘑菇”、“太仓肉松”都严重的反应出食品原料安全监管所存在的问题。2.食品原料安全监管的必要性
我们不难看出,从最初提供食品原料的种植业、养殖业,到初农副产品、粗加工及深加工、到贮藏运输、经过包装、分包装、然后批发商和企业进行收购再加工、再到零售商,经过一系列的分配最后才到消费者手里。这无疑形成了一条 1 俞金香(1974-),女,汉族,甘肃政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民商经济法;闫子成(1989-),男,汉族,甘肃政法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经济法学方向硕士研究生。本文系2009甘肃政法学院科研资助项目《食品安全监督制度建设研究》(立项号GZF2009XZDLW0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明显的食品产业链条。通过各种经济实体构成各产业之间的组织联系,具体涉及到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运销企业、食品加工企业、批发商、零售商以及配送中心等多个经济实体和组织机构。所以食品产业链涵盖了“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食品产业链直接关系着食品质量安全的问题,想要让消费者买的舒心、吃得放心是从最初的原料选取、生产到最终的制作和销售在内的所有产业链上的各个点的参与者的共同责任。而得源头者得天下,要想食品安全的第一步就是做好对食品原料的安全监管工作。但我国《食品安全法》监督管理一章节中对食品原料的监管规定少之又少,缺乏实质性的立法,并没有体现出对食品原料安全监管的重视。
如今,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民乃至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不仅直接的影响着国民大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而且还影响着社会秩序的稳定,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等问题。长此以往不加有效及时的解决,会对经济秩序和社会安定带来严重的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对食品原料的安全监管。所谓治病要治根,只有从食品源头上把好第一道关卡,食品安全问题才能得以有效的解决,只有抓好源头工作才能彻底的保障国民的食品安全问题,让人们吃的放心、生活健康。所以食品原料安全监管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二、我国食品原料安全监管的现状及问题
1.现状
《食品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本级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计划,并按照计划组织开展工作。由此可以看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主要特点是:“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2009年3月颁布的《食品安全法》自始至终都贯彻这次原则。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监管的主体主要包括卫生部、农业部、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部门。根据《食品安全法》各监管部门主要职责如下: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作为高层次的议事协商机构、协调、指导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卫生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质检、工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农业部门主要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进行监管,但制定的有关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公布食用农产品安全有关信息则依照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
我国目前规制食品安全的法律有,《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侵权责任法》、《刑法》,行政法规和一些地方性法规也对食品安全相关活动作出了规范。其中《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承担民事责任的具体条件和方式主要以《产品质量法》和《侵权责任法》为依据,这是食品安全立法的一大亮点。《刑法》第143条、144条也分别规定了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食品罪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行政法规中的《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也有相关对违法食品安全的处罚方式,包括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或责令改正的行为罚,警告或通报、公
告等名誉罚,罚款、没收或销毁相关产品以及生产工具、吊销证照,拘留。另外《食品安全法》也规定了对监管主体违法违纪的行政责任。
虽然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以及有关法律对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作出了详尽的规范,但为何还有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断的发生?这足以说明其中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国民的食品安全信任危机意识进一步面临崩溃,食品安全信任危机面临严重的挑战!2.问题(1)、我国食品原料安全监管体系不健全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看似环环相扣、相辅相成。但其中监管各部门权力分配混乱、责任与权力脱节、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差。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的理顺,上下难以协调统一,运作不流畅。虽然《食品安全法》设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并未对我国现有的监管体制做根本性的改变。在横向方面,仍旧以“分段监管为主”,依据现有的体制,食品安全监管权分别属于农业、商务、卫生、质检、工商、环保等部门。上述监管模式最大的弊端在于监管部门难以明确的划分各自职责,职能衔接上存在很大的漏洞。以至于形成了“多有分散,齐抓共管”和“多头有责,无人负责”的局面,严重的影响了监管执法的权威性。从上图我们看出,食品从种植、养殖到加工、运输、贮藏再到销售是一个非常复杂并且漫长的过程,是多个环节组成的一条完整的食品产业链,一个环节出错,结果都是严重的。而监管部门很难根据自己的职责分工,很难确定自己应该对那个环节实施监管。就像三鹿奶粉事件中,三个奶农在收购的原奶中加入三聚氰胺,致使严重后果的发生。这三个奶农在监管体系的环节上就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等危害结果发生判处其死刑又有何用?危害事实已经既遂,无“法”挽回。职责不清、政出多门、相互矛盾、管理重叠和管理缺位的现象突出。
从《食品安全法》中知道,承担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的三个主要执法部门是: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他们相互协作,在承担食品安全监管外,还承担着各自的执法监察工作。比如工商管理部门,要除了食品安全监管,主要负责各类市场主体的登记注册和监督管理、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查处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直销和传销,承担除价格垄断行为外的发垄断执法,查处不正当竞争、商业贿赂、走私等经济违法行为,还有对合同、广告活动实施行政监督管理以及动产抵押物登记、商标注册和管理、特殊标志、官方标志的登记、备案和保护等等。如此繁重的任务,我们设身处地的想想,食品安全监管是否能做到面面俱到。(2)、我国食品原料安全法律责任体系不完善
我国《食品安全法》第一条: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法。整个总则共十条,却没有一条体现监管主体的责任。监管主体基本不受《食品安全法》的约束,在法律责任方面,大量的篇幅都是规定市场主体违反本法的责任追究,只有九十五条规定:县级以上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不履行本法规定的职责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的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其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而就从总则第三条规定来看: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和公共负责,保证食品安全,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明确的指出市场主体所对应的应然性的责任,这种责任的不对称,明显的不平衡是否能保障食品安全法
律责任体系呢?我对此产生巨大的怀疑。还有一些法条缺乏强行性的规定,类如第九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鼓励和支持食品生产经营者为提高食品安全水平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规范。这些“鼓励”缺乏具体法条的支撑,显得毫无用处,对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没有价值。另外,第三条还明确指出,市场主体要“接受社会监督”,而《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都没有具体的规范。市场主体要如何接受监督,自身是否应该公开企业内部生产信息,建立企业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各行各业的舆论媒介作用,从而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
(3)、食品原料安全监管保障体系不完备
我国食品安全监测与评价资料缺乏,特别是在微生物造成的食源性危害方面缺乏系统的监测数据,而现在很多的食品原料都是在微生物检验不标准的情况下早成了严重的不安全因素,比如蒙牛问题牛奶就是没有检测出牛奶中的食源性危害。一些关键的监测设备和技术非常的落后,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标准。比如在农药残留监测方面,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多残留发放可监测360多种农药,德国可监测325中农药,加拿大可监测251中农药,而我国缺乏同时监测上百种农药的多残留分析技术。所以常在食品原料的安全监测上达不到标准,更不要谈对以后环节如生产、加工的的监测、检验。与此同时我国的危险评估控制技术在有些食品企业才刚刚开始采用,缺少覆盖整个行业的HACCP指导原则和评价标准,对新产品、新技术、新资源加工食品的安全性研究与评估欠缺,食品行业想要做到安全的生产加工食品是很难做到的。加上有些食品检测、检验的成本很高,检测方面复杂,检测技术要求高,检测周期长,检测部门往往达不到这些基本的饿要求。因此我国食品原料的安全监测、检验标准体系有很大的漏洞,食品原料安全监测、检验标准体系很不完善。
三、我国食品原料安全监管的对策
1.健全食品原料安全监管体系
我国的食品监管模式,在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今天,已经很难起到良好的监管作用了,本着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我们必须作出调整以适应现在的食品安全问题,而不能只是一味的等危害结果出现用严厉的法则去惩罚,要把食品安全问题抑制在萌芽,而不是针对危害结果去解决问题。所以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应当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利益,并且有利于食品行业健康有序的良性发展,立足于国情,发展出一套适合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参照国外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对我国是非常有必要的。英国,在2000年根据《1999年食品标准法》成立了一个独立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食品标准局,该部门完全独立于其他中央政府机构,全权代表英王履行食品安全执法监管职能,并向英国议会报告工作,对食品安全和标准有效地进行实施和监督。再看亚洲的发达国家日本,其于2003年成立全国食品安全委员会。该委员会是全日本食品安全最高权威和决策机构,全权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并监督和指导相关监管部门(农水省、厚生省)的业务活动。上述发达国家无一例外的趋向设立独立的部门专门监管食品安全,废弃或者改良多部门监管的弊端,来保障自己国家的食品安全,良好的效果是世界有目共睹的。但美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比较特殊,仍采取分部门监管的形式,但其主要的监管只能集中在农业部的食品安全与监督局和人类和卫生服务部的食品药品管理局,且它们的只能分工是按照食品的品种,而非食品生产经营的阶段和过程。
根据国外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结合我国自己的国情,我认为要解决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必须建立强有力的统一监管机制,把现有的监管模式改为少部门的集中全程监管。我国目前的食品监管部门主要有农业部、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管理局,应该在现有的执法资源上进行整合,成立一个专门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其他监管部门则配合专职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进行工作,从而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监管体系。坚持实施以少部门集中监管为原则,分段管理为辅助的模式,来实现对食品安全长期有监管。还有因为国家行政的局限性,应该重视社会中介组织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重要性。2.完善食品原料安全法律责任体系
首先要根据《食品安全法》的立法目的切实的最大限度的保障食品安全,保障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害。所以要明确市场主体和监管主体的责任,比如有明确的食品安全道德责任要求。只有在具体的法律规制下,市场主体才能真正的承担起食品安全的保障责任,从而关注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积极主动采取措施避免风险的发生。监管主体也才能真正的受到约束,积极主动的履行起食品安全监管的重任,实现无缝隙监管。再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惩罚机制,比如对模范企业进行经济利益的激励,也可以授予荣誉称号等其他的激励措施,对监管主体实行政治激励,切实的做到激励与责任相结合。
从《食品安全法》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再到一些行政法规,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的惩罚性赔偿只规治了食品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所引起的对消费者的损害,只是对生产和销售环节的规范,并无对食品原料监管的规范及违法后所以承担的相应的责任和赔偿的规定,可谓是法律的盲区。食品原料是食品安全的源头,如果不以法律对此加以规范,而是在生产和销售环节引起损害后才惩罚的话,为时已晚,因为消费者的具体权力早已遭受不可挽回的侵害。所以我认为《食品安全法》应该对食品原料的生产操作要求、安全鉴定标准及其所相适应的存放环境、运输条件等作出具体的法律规范,使得在具体的日常生活中有法可依。而且还应该对违反食品原料安全生产的主体给予所引起实际损害的惩罚赔偿,把好食品原料安全第一关,把食品安全危害尽可能的遏制在原料选取的环节,这样就不会造成大面积的食品侵权范围,最大可能的减少公众日常饮食的安全,保障人民的健康生活。
3.完备食品原料安全监管保障体系
我国的食品原料监测、检验存在很大的问题,必须加以解决。应该建立权威高效的食品安全监测体系,首先要整合现有的检验检测机构,政府要对这些机构加以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提供其必要的监测设施设备,授予其必要的权利实施监测。再是对这些机构全面的审查其是否具有监测食品安全的资格条件、操作步骤是否规范、技术人员是否合格及是否知法犯法。再是要加强检验检测机构的能力建设,要不断的累积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经验,认真的监测食品安全,发现其中的隐患保障大众的健康安全,还要多向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监测技术,掌握有用的技术加以推广,来不断应对食品安全不法的挑战。加强企业食品安全的自我检验检测,因为企业是市场的核心因素,要想食品安全企业应该承担主要责任。不能唯利是图,要把大众的健康摆在第一位,与此同时获得收益推进社会经济的进步。所以企业自身的食品安全检验是非常关键的,三鹿奶粉事件就是企业自身没有很好的行使自身的义务,受到利益的驱使,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最后还要对食品供应链进行全程监管,重中之重是食品原料的安全监管,从源头上彻底杜绝食品不安全的潜在危险。
四、结语
长期以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不断,重大食品安全问题一再发生,这是由于我国现行的监管体制不合理、法律、法规对此领域没有有效的规制、食品安全监测技术低等问题共同引起的。民以食为天,事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严重的地步,我们必须认真的对待、合理的解决目前食品安全的问题,从体制上、法律上等都对此作出调整,同时要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监督意识,全民一起监督其中的问题,让我们吃的放心,吃的安心,生活更加的健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3、96、98、4、6、95、98、1、79、95、83 条. [2] 王凯, 等.中国农业产业链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M].北京: 中国农业出 版社, 2004.[3] 孙效敏.论 《食品安全法》 立法理念之不足及其对策 [J].法学论坛,2010(1)[4] 李振海. 《食品安全法》的不足与完善[J]. 东方论坛,2009.作者简介:
俞金香,女,甘肃兰州人,甘肃政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兰州大学博士研究生。联系方式:
电话:*** 电子邮件:haotulip@163.com
地址:甘肃兰州市安宁西路6号甘肃政法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
邮编:730070
闫子成,男,甘肃庆阳人,甘肃政法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经济法硕士研究生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安宁西路6号甘肃政法学院,联系人:闫子成 电话:*** 地址:甘肃兰州市安宁西路6号甘肃政法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
邮编:73007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甘肃政法学院科研资助项目《食品安全监督制度建设研究》(立项号GZF2009XZDLW0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第四篇: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及我们应对之策讲解
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及我们的应对之策 摘 要:中国是一个地处亚洲东方的陆海兼备的大国,陆地边界线、海岸线都很长,邻国众多,地缘形势复杂。中国周 边安全环境既有“先天不足”一面,又有“后天可塑”的一面。为了实现我国和平崛起的战略目标,周边安全环境建设至关 重要,为此我国要发展经济,保持足够防御的军备水平,依托周边、搞好睦邻关系。关键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应对之策
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和主要战略目标是“安全与发 展”。稳定是中国的最高利益,是中国实现发展的前提。周边安全形势是影响中国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最直接和最主 要的外部因素。所以正确认识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并思考应 对之策很有必要。
一、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复杂性(一中国的“魅力”总在吸引他国“眼球” 中国地处亚洲东方,陆海兼备,既是一个陆地型大国, 也是一个海洋型大国。陆地边界线总长2.2万余千米,海 岸线总长1.8万千米。陆地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 海洋国土面积300 余万平方千米。陆海相连,总面积达 1260万平方千米。疆域辽阔,美丽富饶。长期以来,浩瀚 的太平洋、漫长的陆地边界既给我国对外交往提供了便利, 同时又是国家安全面临双重风险与挑战。近代以来,西方 依靠着资本主义大工业制造出来的坚船利炮,开始从陆上 和海上同时蚕食中国,中国边防和海防同时告急,导致安全 危机持续不断,使中国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牵动着 中国安全与发展的神经。新中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善了 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但在整个冷战时期,社会主义的中国 始终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借重和制衡的对象,这一方面说 明中国国际战略地位的重要,另一方面又说明中国安全环 境的险恶。我国背陆面海,但陆与强国接壤,海有岛屿环 锁,虽为陆海兼备,但陆海兼备的利益享受不够,在我国积 贫积弱时甚至相反。冷战结束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上升, 国际影响的扩大,源于日本、美国的“中国威胁论”纷纷出 现。然而,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中国与很多西方发达国家 无论在军事还是在经济实力上都有很大差距,与其说“中 国威胁论”是表达了这些国家对充满活力魅力的中国的惧怕,不如说是一些人想通过散布“中国威胁论”挑动周边国 家对中国发展的警觉与不安。这就从反面告诉我们,如果 不能实现睦邻友好,中国崛起过程中面临的最直接的制约 也许就来自周边。(二中国邻国众多,地缘环境复杂 中国是世界上陆海邻国最多的国家。陆上邻国15个, 从东到西依次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 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
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海上邻国8个:日本、朝鲜、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此外,还有一 个特殊的“邻居”,那就是美国。虽然它远在天边,但又近在眼前,它的触角伸到了我们周边,身在大洋彼岸,但心在 全球,手却伸到了大洋此岸。在世界200多个国家中,没有 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拥有如此众多的邻国,这是中国周边 安全环境最突出的特点。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邻 国越多特别是接壤的邻国越多越不利。现在人类又日益走 向海洋, 21世纪被称为“海洋世纪”,海洋利益争端日益热 闹,我国的8个海上邻国与我国有海洋争端,总争议面积达 150万平方千米。中国周边地区也是世界上大国最集中的 地区,多为军事强国,世界上有5个军队在100万以上的国 家即中国、美国、俄罗斯、印度、朝鲜,几乎都在我们旁边,或 把手伸到了我们周围。公开宣称拥有核武器的8个国家中 的4个在中国周边即印度、巴基斯坦、朝鲜、俄罗斯。当今 世界五大潜在热点地区:中东波斯湾、中亚、南亚次大陆、台 湾海峡、朝鲜半岛中的四个在中国周边。世界主要战略力 量除了欧盟外,美国、日本、俄罗斯、印度、东盟,都在中国周 边等等。中国特殊、重要、复杂的地缘环境,需要我们有能 力、有智慧、有耐心、有办法对待处理好重要的、复杂的、多变的邻里关系,以维护好、落实好我们的国家利益。
二、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建构 我国地缘环境复杂有目共睹,举世公认。地缘环境复 杂,并不意味着中国面临的安全威胁会日益严重,更不会必 然导致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恶化,甚至是冲突或者战争。中国地缘环境既有“先天不足”的一面,也有“后天可塑”的 一面。如何塑造、建构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一依托周边,睦邻友好,积极营造一个和平发展环境 中国的和平崛起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安全环境,周边 就是最直接的外部环境。从历史上看,世界大国大都注重 周边地区的战略依托作用。如美国成功地以加拿大、墨西 哥为战略依托,以拉美为后院,大大加强了其在全球战略中 的地位。俄罗斯则因独联体离心力加大,失去安全屏障,腹 地直接面对美国和北约冲击,战略地位大大消弱。这一正 一反两个事例,对中国制定周边外交政策颇有教益。中国 周边国家历史、文化传统相近,有一定区域认同感。周边国 家多数处在世界经济增长带,从地缘政治、国家安全、经济 发展诸方面看,周边地区均是我外交根本利益所在。这里 既有大国利益的交汇点,也有涉及我领土完整、国家主权的 统一问题。既有美国全球战略的
重点部署地带,也有诸多 区域层面亟待商议解决,其结果可能影响国际政治经济发 展趋势的问题。从长期观点看,以大国为极的多极化前景 可能被以区域板块的多极化前景替代。主要的板块除美 洲、欧洲、俄罗斯及其周边外,第四块就是中国融入其中的 亚太。但亚太国家分成中亚、南亚、东南亚、东北亚等小板 块,散布在中国周围,没有中国的“粘合”作用,就不能形成 集团。中国推行睦邻外交,有利于连接亚太板块,在新形式 的多极化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基于此,中国应以“小舞 台、大世界”的眼光去处理亚太事务。以睦邻友好的周边 外交为核心,以“伙伴关系”框架为主线,以“三好”即“好邻 居、好伙伴、好朋友”为原则,营造我周边安全的大环境。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与周边国家建立起各类“伙伴关 系”并不断扩充“伙伴关系”的内容和影响,在互谅互让的 基础上解决边界划分、领土争端问题。以积极姿态参与周 边安全的建构,对区域和次区域安全态势、经济发展以及区 域整合诸方面的问题做深入研究,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在 贯彻睦邻外交战略时,除要有区域全方位外交意识、兼顾所 有邻国外,同时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在继续加强与传统 友好国家的关系同时,与周边的主要战略力量搞好关系,保 持主要战略力量关系相对稳定,力量相对平衡。只有这样, 中国周边的总体和平就能够得到保障。和平的周边安全环 境也与我国的发展利益息息相关,就经济上讲,中国对外进 出口总额的大部分集中于周边地区。因此,邓小平明确指出:“中国希望世界和平、地区和平,特别希望同亚洲国家 发展友好关系,成为更好的朋友,这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 期的战略决策。”(二维持台海稳定,尽早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实现两岸 统一 维护国家主权,实现祖国统一。这是我国对外政策的 一个基本目标,也是我国实现周边安全战略的一个根本目 标,更属于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如两岸 顺利统一,台湾就是中国的战略资产,中国就能获得进入太平洋的最便捷通道,海洋战略环境将大为改善。反之,中国 相当一部分国力将继续被牵制在台湾海峡。作为内战的遗 留问题,台湾问题本来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不容外部势力干 涉。而美日等少数国家从遏制中华民族复兴与崛起的战略 目标出发,以主张和支持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为借口,玩弄 “不统不独、不战不和”的伎俩,阻碍中国统一进程,才使台 湾问题成为中国与这些国家外交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成 为中国周边的一个热点问题。从军事观点看,两岸对峙本 质上是1949年国共内战的继续。考虑到国
际背景、同胞感 情及善后问题,除非台岛公开宣布独立,因而万不得已的情 况下,大陆同胞很难下决心为追求绝对胜利而对台滥用军 事手段,更不消说下决心对台使用核武器、中子弹或其它高 杀伤武器了。海空作战及台岛地形的复杂性,则增大了使 用常规武器速战速决的难度,因此,武力统一显然是在所有 政治手段都不起作用,和平统一已经绝望的情况下迫不得 已采取的下下策。在新世纪,中国的对台战略首先要坚持 以政治手段促统一,应定位于促进两岸认同交流,抑制台独 势力的发展,坚决堵塞台独的活动空间,阻止其坐大成灾, 为和平统一创造条件。为此,应在和平统一的旗帜下,继续 推进两岸政治谈判,拓展两岸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维护 “一个中国”的国际共识。对那些不顾中国人民的感情,以 高新技术武器售台等方式蓄意破坏台湾局势稳定以浑水摸 鱼者,应坚持原则,进行坚决斗争。同时要以军事手段反台 独,中国政府努力谋求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但不承诺 放弃使用武力,要使美日及台独分子得到明白无误的信息: 统一台湾是中国最根本的地缘战略利益所在,迫不得已时, 中国将毫不含糊地使用武力。因为中国有决心、有能力、有 责任维护台海稳定,并实现两岸统一。同时要与深深介入 台湾问题的代表性大国美国搞好关系,共同信守“一个中 国”的共识。让美国认识到:中国的崛起是迟早的事,不要 指望中国这样的大国会长期保持分裂状态,“以台制华”不 会成功,相反会把中美关系推向对抗的歧路。所以在台湾 问题上,要坚持以政治手段促统一,以军事手段反台独,力 争尽早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完成国家统一。三经济强盛是推行和睦外交的坚实基础 当今世界经济正在进入全球化时代,经济关系愈来愈 成为国际关系中举足轻重的核心因素。经济地位的强弱, 竞争能力的大小,往往能影响到一个国家在国际活动中发 言权的分量。其实,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并 不自今日始,只不过当前更加突出罢了。就以中苏关系为 例,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两国关系无论是在“社会 主义兄弟国家关系”的时期,还是在双方之间的矛盾对立 愈演愈烈的时候,由于中国经济与苏联经济相比一直处于 下风,因此中国在与苏联的交往过程中,即使是在两国友好 时期也可以感受到来自对方的经济压力,在双方关系紧张 时,这种经济上受压的体验当然就更让人刻骨铭心了。1960年,苏联片面撕毁合同、撤走全部专家,就是一种试图 利用经济杠杆来影响、控制双边关系的典型事例。目前,中 国与俄罗斯的关系处于良性互动时期,这与中国的经济发 展在
很多方面处于相对优势不无关联。中日关系有暗流, 两大民族之间存在种种芥蒂。说到底,这一切都是因为我 们中国的经济实力还没有强大到足以让对方心服口服的地 步,因此,要真正做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使我们的 国力强盛,再强盛。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是我们应该珍 视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处理对外关系的过程中,最能真切地 感受到邓小平所说的“发展是硬道理”这句话的分量。所 以我们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 把发展放在第一位,增强综合国力,为国家安全创造良好的 物质条件和基础。维护和平是为了发展,发展又有利于维 护和平,有利于矛盾争端的解决,小发展小解决,大发展大 解决,不发展不解决。(四和平发展更需强大军力 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奉行和平外交,维护世界和平,维护周边安全,维护国家利益。一厢情愿不行,有实力 才有资格谈善意,有力量才可能有和平。国家间的和平正 是建立在实力平衡基础之上的,美国前总统里根就曾说过, “维护和平依靠的是我们的实力,而不是对手的善意。” 有人认为,发展军备容易引发对手疑惧,因而使对手也提高 军备水平,出现所谓“安全两难”的问题。据此一些学者提 出了不会成功“超越安全两难”的办法,即通过松懈武备来 体现善意,以此换取对方相应让步,进而实现共同和平。但 当前国际政治的残酷现实表明,以松弛武备换取对手怜悯, 结果只能激起对手更大的贪欲和杀心,比如本土没有遭受两次世界大战蹂躏反而从中获益匪浅的美国因此形成畸形 的战争观:他们对战争造成的悲惨后果缺乏深刻感知,反而 更多地将战争视为一桩有利可图的生意,这种实用主义战 争观体现在现实政治中,就是格外注重发动战争的成本与 收益问题,并尽可能通过压倒性的军事优势来创造不败的 神话,进而杀鸡吓猴,威慑那些敢于与其对抗的敌手和潜在 对手。从冷战后美国发动的几次局部战争可发现一个共性 规律,就是拣小的揍,挑弱的打。越是双方军事实力不对 称,越容易激发美国进行军事打击的欲望。萨达姆主动消 除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结果使美国打击起来无所顾忌。相反,朝鲜公然进行核试验,结果美国却伸出橄榄枝,缓和 美朝关系。伊朗强硬政策的部分成功表明:充分的军事斗 争准备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必胜气势,反而使对手因顾 虑重重而增加和平的几率。因此,我们要强化军力,进行爱 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保持强大的足够积极防御的 军备水平和坚定的国家意志,这是维护国家安全、发展利益 的根本手段和最后保障。尤其在日益全球化的条件下, “影响安全的因素日益多元化,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 全威胁交织在一起,无论是应对传统安全威胁还是非传统 安全挑战,必须要有军事力量的支撑,军事力量作为应对两 种安全威胁的最后手段,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5 ] 总之,由于中国地缘环境复杂,周边是中国国家利益的 屏障,所以,处于“和平发展”、“和平崛起”进程中的中国, 睦邻周边、和谐周边建设非常重要。只要中国能够通过发 展综合国力,强化我国维护安全、和平发展环境的实力和保 障;只要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政策,积极稳妥 地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国的发展就会建立在和平的 周边环境之中,中国安全与发展的国家利益就能维护好,中 国祖国统一、和平崛起的战略目标的实现就比较顺利。
第五篇:金融危机-中国应对之策
金融危机类型特征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原因
金融危机的产生多数是由经济泡沫引起的,以21世纪最大的美国金融危机来举例,可以看出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造成这次危机的背景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1、美国的消费习惯。
借钱(贷款)消费是普遍的生活方式。原因:收入轨道模式。年轻人钱少,但消费多;老年人退休后享受优越的退休金,但消费相对少。所以,年轻人多借钱消费(包括向父母借钱,这与中国不同)。而且,美国发达、完善的信用体制使几乎所有人的消费靠借钱来完成。储蓄模式。美国人的储蓄率历来很低,近年来,一直在零储蓄率上徘徊。要消费,只能靠借钱。经济增长模式。美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消费驱动。其消费率长期为70%左右,投资率为15%左右,而出口负数。
2、经济管理思想。
自上世纪70年代发生经济“滞涨”以后,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遭到新古典自由主义的强烈批评,此后,新自由主义思潮受到追捧。80年代的“华盛顿共识”所倡导的“经济自由、私有化、减少管制”成为指导西方国家经济走向的主要道具。
3、经济环境与具体政策工具。
美国2000年后陷入高科技泡沫破裂后的短暂衰退之中,在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的主持下,连续13次大幅度消减联邦基准利率,从最高6.5%下降到1%,强行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资金,扼住了经济下滑,也拉动了美国房地产连续多年繁荣。此为次贷危机乃至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导火线。需要理解的是,21世纪的最初几年里,同样的低利率政策,为什么美国偏偏房地产行业得以相对发展,而不是其他行业呢?原因是:网络等高科技产业高速发展导致的泡沫破灭后,进入一个成长停滞期,抑制了大量资金对该行业的投入;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升,美国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外移,形成国内产业空心化,加之服务业在繁荣之后的替代更新需要一定的时滞期,所以,这些行业投资机会较少。而且,从90年代开始,美国的房产一直处于稳定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流动性资金开始注入该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