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珠三角产业转移趋势及承接地应对之策
珠三角产业转移趋势及承接地应对之策 2013-04-28 进入新世纪以来,珠三角地区的传统制造业开始向外转移。在向广东省内欠发达地区转移的同时,一部分行业、企业积极到省外寻找投资地和转入地。
一、珠三角产业转移的主要特点(一)规模偏小、进度偏慢
据统计,过去3年,珠三角6个产业转出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累计转出企业5983家,这个数字只相当于珠三角港资制造业企业的1/10。截至2011年6月,广州向市外转移的企业只有266家。其中,转入省认定的产业转移园为136家。佛山与清远、云浮结对共建产业转移园,累计转移项目只有581个。产业转移之所以进度较慢或规模偏小,一是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园区等承载平台建设滞后,尤其是产业配套跟不上。二是广东坚持以市场运作为主,尊重企业的主体地位,企业愿转则转,愿留则留。三是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招用工环境并不比珠三角地区有显著比较优势。四是珠三角传统产业多为资金实力不强、融资条件较差的中小企业,很多企业无法承受资金压力和投资风险。(二)企业普遍选择就近转移
珠三角核心区6市产业转移的半径很小,多为就近转入周边市县,普遍在100~300公里的区间(相当于1~3小时的车程)。如,广州-韶关、梅州、阳江、湛江,佛山-清远、云浮,深圳-汕尾、潮州、河源、惠州等。(三)多属自发转移和分散转移
各地进园项目的来源地都很分散,原因在于:一是目前珠三角几乎所有传统产业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研发和设计核心如果不走,整个产业链很难轻易转移,即使转出去也很难形成集聚效应。二是各个承接地招商人员多向派遣,招商方式各异,引资目标区域多样化,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来源结构。三是产业转移缺乏有效的组织协调。虽然部分转出地政府已与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有关市县合作共建产业转移园,但力度远远不够,很多企业只得自觅目的地、自发转移、分散转移。(四)增量转移多于存量转移
产业转移有两种基本路径,即贸易和投资。目前,珠三角传统产业转移的主要路径是投资转移。据对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调研,项目以增量转移项目为主,存量转移、整厂搬迁的不多,特别是大企业整厂搬迁的很少。之所以如此,一是与企业求稳定有关。大多数企业实际上只需要对产能和生产布局、原材料布局、产品市场布局、研发和销售的区域布局进行适当调整,并不需要对整个经营格局进行重大调整。二是与欠发达地区的招商引资取向有关。大多数地区都将招商的主攻目标放在科技含量高、投资额大、竞争力强的“高大强”项目上,而这些企业在珠三角“抗压(成本上升压力、要素保障压力)能力”本身就较强,不会轻易整体迁走。
(五)多数企业采取分步转移
通常第一步是将部分组装、分装、加工业务从原地转入某地,这个过程为试探性转移。如果成功,则按原计划实施投资,反之则减少投资甚至停止建设。第二步是将大部分或全部产能从原地转出,总部暂留原地,称为战略性转移。第三步是将销售系统从原地转出,意味着企业总部也基本上转移出去,这个过程为标志性转移。第四步是将研发部门转出原地,至此企业所有资产、设备和人员都被转移,这个过程为整体性转移。在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目前多数转移项目倾向于试探性转移,新项目的适应期在项目落地后可能持续数年。这直接导致“进驻项目多、项目成长慢、园区效益差”的现象。(六)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
珠三角传统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驱动方式为成本驱动;但转出地的政策诱导、承接地的招商攻势、企业家的情感因素也往往起了很大作用。笔者在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调查发现,很多进园项目属于政策诱导型、领导鼓动型、凤归巢型;由于政府高密度的公关,有些企业向外转移未进行充分的调研论证,落户后才发现决策不当。产业转移领域过多的行政介入,不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不利于资源高效配置。
二、未来发展趋势
(一)转移进程将持续很长时期
珠三角传统产业企业由于大企业数量少,小企业实力弱,处于中间层次、占据主体地位的三类企业最值得关注,即科技含量较高、综合实力较强的中型企业,科技含量不高、综合实力不强的中型企业和科技含量较高、综合实力不强的小型企业。目前这三类企业对转移发展多处于观望状态,再加上这三类企业如果能灵活调整经营方式,积极应对经营压力,可能就地转型升级,至少在相当长一段时期不需转移。(二)存量转移将逐步增多
目前,从珠三角输入欠发达地区的多数项目为扩产增资项目,多为企业在异地设立子公司。随着珠三角经营成本持续上升,及企业在新转入地稳固下来,必然会有一部分企业把存量部分也转走。另外,欠发达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普遍增强了自信心,一方面,要下大气力改善投资环境;另一方面,也要求进驻项目增加投资,尽早融入当地。从增量转移向存量转移转变,意味着更多的核心企业将迁离珠三角,从而实现部分产业链的整体外迁。(三)大批企业将向省外转移
据统计,实施“双转移”3年来,珠三角累计转出的企业中有2800多家转到了省外。其主要原因:一是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比较优势正在加速弱化,尤其是部分地区要素成本已与珠三角相差无几;二是受用地指标限制,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已经无法接纳更多的项目,部分园区规划用地所剩不多,而调节、追加用地指标十分困难。由于大批项目无法在省内找到接收地,只有转入省外。
(四)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抱团转移
同区域或同行业结伴转移有助于企业在异地克服陌生感,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困难,增强企业转移的信心。抱团转移,即指有一定地缘关系(互为同乡)或业缘关系(互为同行)的企业结伴向外部某一地区转移,在转入地形成一个新的产业集中区。(五)产业转移将呈高端化发展趋势 一是将有更多的大型企业转移,带动承接地项目投资额度和科技含量的整体提高。二是珠三角的行业之间、企业之间亦将在转移过程中出现竞争,有利于承接地提高输入项目的层次。目前,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及广东周边地区对投资项目高端切入、招强选优的思维日渐深入,一些承接地明确提出要从一般性产业承接向战略性产业承接转变,从招商引资转向招商选资转变,项目准入门槛越来越高。
(六)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区域竞争将日趋激烈
目前,在广东周边,北到衡阳,东北到赣州,西北到永州、南到玉林,形成了一条全国面积最广的半月形、连片状产业承接带,部署了多个省级和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些地区与珠三角核心区的公路里程多为400~700公里。通过近几年的努力,交通、物流、电力、城市建设、职业教育和劳动力培训、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等产业支撑条件日臻完善,这些地区的区位优势,尤其是作为珠三角企业西进、北上桥头堡的战略位置日趋凸显。由于多个重量级经济区在珠三角外围兴起和发展,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区域竞争无疑将日趋激烈。
三、对承接地的若干建议(一)承接产业转移不能急功近利
我国新一轮工业化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全国传统工业品的产能过剩和市场饱和这一基本产情行情不会有根本变化,各地区和企业若不避免重复投资,迟早会面临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不会松动,用工、用地、环保、节能等限制因素只会增多。这就要求承接地看清形势,研究产业定位和承接模式。否则,一旦做出错误的产业定位,不仅错失发展战略机遇,而且还会造成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空间丧失,使本地区在未来的区域竞争中变得被动。(二)创新产业转移方式
目前,珠三角产业转移方式,对于承接地,主要是政府“直接投资办园、直接招商引资”;对于转出地,主要是“退二进
三、腾笼换鸟”;对于企业,主要是“直接投资建厂”或“直接租房生产”,实际上都是走传统的产业转移之路。应当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积极创新产业转移方式,尤其应充分发挥产业界的能动性。比如承接地可发挥行业、龙头企业或国内外投资集团的作用,由他们来负责开发经营;鼓励珠三角的中小企业联合起来在转入地成立行业投资集团;试探由跨国公司和珠三角的供应商合作在转入地设立生产企业;鼓励和策划科研院所、技术开发公司、专利经营公司等与传统制造业企业合作在转入地设立成果转化应用型生产项目,走产学研合作之路。(三)加强区域合作
产业转移既需要承接地的重视,又需要转出地的支持,既要有“婆家”的好环境、又要有“娘家”的强后盾,企业转移才更有信心,因而在产业转移方面一定要加强区域合作。很多地区最不擅长的就是推动区域合作。有些地区对区域合作有浓厚兴趣,但由于承接地缺乏商业操作意识,停留于区域帮扶的层面,不能提出令人信服、切实可行、互利共赢、持续发展的合作方案,使珠三角地方政府看不出区域合作的价值和长远合作的前景。(四)改进办园思路
一是变独立开发为委托开发,变外行管理为专业管理。欠发达地区搞园区建设,缺资金、更缺人才和缺经验,理念落伍,措施陈旧。因此,可委托珠三角的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大型专业市场或龙头企业进行开发建设。目前,珠三角有些专业镇已有意向在异地投资建设工业园区,作为镇域集体经济投资的一种新模式,这种模式兼有“飞地经济模式”、“工业地产模式”和“城市经济模式”的特点。二是大力发展专业园区。很多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都是综合性园区。各行业的企业除部分共同需求外,差异性的需求非常多,如物料采购、设备维修、技术攻关、产品交易、产品检测、物流运输、知识产权保护、人才招聘和培训等。走专业化、特色化办园之路,围绕特定产业的共同需求设计园区开发方案和投资服务方案,有助于吸引产业链整体转移。三是精心谋划建设“园中园”。“园中园”模式被很多地区、很多园区验证为一种促进企业抱团转移或产业集聚发展的有效路径,是发展特色经济的有效模式。(五)创新招商引资策略 一是重视信息投放。认真研究如何将本地的经济社会信息、投资信息有效地传播给特定的地区和企业。二是善于借力招商。很多承接地招商能力有限,可借珠三角之力招珠三角之商,委托珠三角的民间组织、大型企业、招商中介乃至科研机构、媒体进行招商。粤商帮派意识较重,凝聚力较强,各承接地在珠三角开展招商尤其要注意这种商业文化。三是提高招商工作层次。欠发达市县在珠三角开展招商往往较难获得当地政府和企业的重视,应当提高招商工作的层级,变以市招商、以县招商为以省招商。四是鼓励区域联合招商。单个市县举办招商经贸活动,不仅难以办出规模、办出水平,而且往往相互拆台、引起恶性竞争,应提倡区域内各市县在招商方面加强合作、协调行动。(六)增强项目发展活力
一要聘请专业人士认真考察拟引进项目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技术含量低、创新动力不足的项目通常很难存活,即使更新了设备和扩大了产能也很难有出路;创新能力较强的项目,其适应性明显比一般项目要强些。二要引入项目竞争机制,引导进园项目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一方面,建立项目激励机制,集中资源和财力重点扶持那些能够更新工艺和设备、提升产能、增强创新能力的项目;另一方面,建立项目淘汰机制,鼓励必要的项目实行资产重组或直接退出。三要狠抓产业配套和项目服务建设,为落户项目在招工、研发、技术咨询、专利申请、融资、培训、人才引进、物流、原材料和辅料(零部件)采购、产品检测、进出口报通关、节能、环保及职工生活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切实帮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减少后顾之忧。
作者: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所叶嘉国 来源:《宏观经济管理》2013年第1期
第二篇:产业发展之策(本站推荐)
2上述哪些建筑材料与水泥产业有关?如何发展和延伸水泥产业?
广义上讲,以上所有材料的生产应用都与水泥产业有关。但从水泥产业链延伸的角度讲,我个人认为,重点关注的事情应从以下五个层面进行研究。
一是从产业结构层面,在当前产业政策、市场准入、生产许可、行业管理等的严格监控下,各水泥企业应以水泥熟料生产为核心,通过规模集约、品牌提升、市场联动,努力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条。向上延伸可到与上述建筑材料有关的矿山开采、原材料、可综合利用的工业废渣或矿物掺合料、粗细骨料和再生骨料的生产与精细加工,混凝土外加剂的生产、配制等;向下延伸重点是加快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着力研发水泥基材料和制品,特别是发展可大量消化水泥产能的行业,如预拌砂浆、干粉砂浆、预拌混凝土、特种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纤维增强水泥混凝土、高性能及多功能的墙体屋面路面材料,新型水泥基保温材料,拼装式预制板柱、箱梁,墙体、屋面部品构件,工业输排水管,建筑管桩、水利水工混凝土、轻质混凝土、泡沫混凝土等功能型产品,地铁管片、钢筒预应力混凝土管、大跨度混凝土双T板,高铁无砟轨道板等高端水泥基产品。
二是从产品结构层面,努力提高现有大宗建筑材料产品的档次,大力发展环保节能型高性能水泥基建筑材料,提高产品质量等级,通过研发和科学使用各种化学外加剂,重点提高建材产品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抗渗性、抗冻融性、抗碳化性、抗化学侵蚀性、抗收缩性、抗碱-集料反应性等。尽快提升特种水泥、高强高性能水泥、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品的产品比重;重点发展42.5级及以上通用水泥、低碱水泥、白水泥、抗盐卤水泥、油井水泥、高标号早强水泥以及满足特定工程需要的高铁轨道板水泥、装饰水泥、抗硫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钙镁铝酸盐水泥、防辐射水泥、抗菌水泥等特种水泥产品。充分利用活性掺合料(工业废渣),减少水泥熟料用量,从而减少水泥行业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减少CO2等有害物质的排放。通过磨细和复合技术的科学化管理,充分利用活性掺合料的特性,优化混凝土胶结料的化学组分,将混凝土的服役寿命从现在的50~60年延长到100~150年或者更长时间。开发新型建筑材料产品,丰富水泥基建材产品系列。通过产业政策和行业监管,来压缩和限制低强度等级、低耐久性混凝土生产规模,控制预拌砂浆、干粉砂浆企业布局,避免同质化的过度竞争。
三是从技术结构层面,要尽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工艺装备,在水泥工业、墙体屋面材料生产工业、混凝土制品生产工业,大力发展散装水泥的应用;提高建材产品生产制造工艺现代化、养护工艺工厂化和环保管理密闭化水平;全面消除现场搅拌混凝土等落后工艺,从中心城区到重点城镇再到成片的乡村,凡有条件的地方都要推广使用预拌砂浆、干粉砂浆、预拌混凝土。大力发展现代混凝土,加快高性能混凝土商品化进程。提升省级中小企业技术服务平台的服务能力,推动并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
四是从投资结构和组织结构层面,引导资金投向产业政策支持的重点项目和有利于水泥产业链延伸的高性能混凝土项目,鼓励技改创新和高性能水泥基材料生产工艺的使用。借国有企业改革之机,推行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动新型集团化、规模化企业建设,优化经济和组织结构,发挥国有资本在水泥、新型建材、现代混凝土、砂石资源等领域的主导地位,带动水泥基建筑材料工业在产业规模、产品质量、技术进步等各方面的不断提升。
五是从人才知识结构层面,抓好引智工程和既有人才集聚平台的建设,推动包企业、包项目、包课题的重点支持工作,走好“知本”与“资本”结合的道路。加强在岗人员水泥产业链延伸知识培训,在高等院校水泥专业课程中增加相应知识比重,改善新入职职工知识结构,力争用十年左右时间,把水泥工业从业大学生和经过产业链延伸知识培训人数比重提高到一个较高比例,以彻底改变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在清理、淘汰、关停水泥企业,优化产业布局,整合重组并提高水泥产业集中度的同时,做好被清、淘、关企业的技术支持服务,为这些企业的转型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知识支撑。
第三篇:金融危机-中国应对之策
金融危机类型特征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原因
金融危机的产生多数是由经济泡沫引起的,以21世纪最大的美国金融危机来举例,可以看出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造成这次危机的背景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1、美国的消费习惯。
借钱(贷款)消费是普遍的生活方式。原因:收入轨道模式。年轻人钱少,但消费多;老年人退休后享受优越的退休金,但消费相对少。所以,年轻人多借钱消费(包括向父母借钱,这与中国不同)。而且,美国发达、完善的信用体制使几乎所有人的消费靠借钱来完成。储蓄模式。美国人的储蓄率历来很低,近年来,一直在零储蓄率上徘徊。要消费,只能靠借钱。经济增长模式。美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消费驱动。其消费率长期为70%左右,投资率为15%左右,而出口负数。
2、经济管理思想。
自上世纪70年代发生经济“滞涨”以后,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遭到新古典自由主义的强烈批评,此后,新自由主义思潮受到追捧。80年代的“华盛顿共识”所倡导的“经济自由、私有化、减少管制”成为指导西方国家经济走向的主要道具。
3、经济环境与具体政策工具。
美国2000年后陷入高科技泡沫破裂后的短暂衰退之中,在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的主持下,连续13次大幅度消减联邦基准利率,从最高6.5%下降到1%,强行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资金,扼住了经济下滑,也拉动了美国房地产连续多年繁荣。此为次贷危机乃至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导火线。需要理解的是,21世纪的最初几年里,同样的低利率政策,为什么美国偏偏房地产行业得以相对发展,而不是其他行业呢?原因是:网络等高科技产业高速发展导致的泡沫破灭后,进入一个成长停滞期,抑制了大量资金对该行业的投入;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升,美国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外移,形成国内产业空心化,加之服务业在繁荣之后的替代更新需要一定的时滞期,所以,这些行业投资机会较少。而且,从90年代开始,美国的房产一直处于稳定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流动性资金开始注入该行业。
第四篇:宏观经济形势及应对之策
宏观经济形势及应对之策
------主讲人:第一财经日报 田享华
09金融2班 张乐 0910127
为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并基于对经济复苏的乐观预期,我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从2010年底开始退出。2011年又明确将货币政策基调定位于“稳健”。从实际情况看,“稳健”已演绎为“从紧”。目前,从紧的政策效果不断显现,对“硬着陆”的担忧也成了人们谈论的话题。
那么,究竟如何看待中国经济未来前景?如何把握货币政策方向、重点和力度?是一大考验。
宏观经济的走势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
短期主要是在2011年,特征为平稳较快增长,以调整为主,进退两难。1)GDP增长,2011年GDP预计在9%~9.5%之间,GDP三大要素为外贸,投资,消费,我认为2011年经济增长比去年肯定有所降低,降低一到两个百分点左右。2)通货膨胀压力;第一,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较大,第二,大量的信贷投放,第三,成本推动,第四,投机的作用,第五,农产品、矿产品、房地产面临上涨的压力。“五热”:公务员热、房地产热、投资热、国企央企热、移民热反映了中国得了病,得了大病,这些对物价的上涨都是火上浇油,通货膨胀压力大。3)经济泡沫还在积累,中国还没有发生经济危机,一旦发生,有一批银行是要破产的。4)汇率,面临着升值还是贬值的问题。5)就业压力,虽然我们现在是“民工荒”这是结构性的原因,但是总体就业的压力任然很大!
中期主要在2012~2013 不能盲目乐观,经济形势仍然震荡徘徊!在V型阶段政策为:政策单一,保八保增长!
长期来看,在2013年以后,总体乐观保持7%~8%中速增长,可持续20年左右。不过前提是,泡沫经济除去却无经济危机。
其次,在宏观经济的发展中我们会有很多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
一,国际舆论正向有利于我国的方向转变。
二、对外经济合作领域将继续扩大和深化。三,外交领域在拓宽,国际话语权在增强。
四、发展低碳经济大有可为
五、人民币有望走向国际化。
挑战
一、国内一些深层次矛盾特别是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二、中国的和平发展要赢得国际社会的真正认同尚需时日。
三、周边环境动荡,安全局势不容乐观。
作为我们大学生,也是有很多的投资选择的!譬如,存钱,炒股,炒房,买黄白贷,买实业投资,以及教育健康等等。因此,我们要相信,未来不是遥不可及的,不是不可预料的,我们会用全新的面貌去面对国际化的未来!
第五篇:大学生如何应对产业转移带来的新机遇
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发生的这些趋势性变化,为大学生就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大学生仍需要针对这些新的趋势和变化做出各方面的调整,以便能够抓住产业转移新机遇,顺利就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是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首先,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青年大学生应抛弃“天之骄子”的精英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选择能够发挥自己专业才能的各种就业岗位,而不是紧盯公务员、事业单位、大型国企等传统岗位。其次,随着国外和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向中国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必然迎来工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吸纳大量的技术和管理人才。青年大学生应认清这一产业转移趋势,积极选择到中西部能发挥自己专业才能和创造力的广阔地区就业,而不是挤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东部沿海地区。
二是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掌握就业主动权。科技含量更高的技术密集型国际产业转移新趋势,以及中国东部沿海的产业结构升级趋势,都需要技术和管理过硬的专业化人才。而为抢占竞争制高点的新兴产业的发展,也需要大量的综合素质高、专业化强的人才加盟。因此,青年大学生应努力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积极参加社会锻炼,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以便在这次科技创新大潮中大显身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是从“打工型”就业向“创业型”就业转变。国内外产业转移新趋势为中国大陆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工业化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也给青年大学生带来了广阔的创业舞台。青年大学生可以凭借自己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良好的科学素养,依靠政府的各种扶持政策,积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变“找饭碗”为“造饭碗”,以创业促就业,并吸纳更多的大学生就业,掀起创业致富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