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也需要水的智慧美文
巴尔扎克是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829年,巴尔扎克出版了一部描写旺岱地区共和国军队扑灭保王党叛乱的长篇小说《最后一个舒昂党人》,小说一出版就轰动了文化界,但是也有人对这部作品很不以为然,甚至有许多人对这本书发出了不认同的声音。
有一次,一位名叫萨乐毫姆的读者从里昂给巴尔扎克写了一封信,说:“你那《最后一个舒昂党人》算是什么作品,你到底会不会写小说,你审视过自己的观点吗?”之后在信中把他臭骂了一顿。巴尔扎克看完信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还给萨乐毫姆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说:“其实仔细想起来,您的认识非常有价值!我很高兴知道您对这本书有别的看法。今后您如果来巴黎,欢迎驾临,相信我们会有更好的交流!”
巴尔扎克的一位朋友知道这件事情以后,忍不住指责巴尔扎克说:“你怎么能这么软弱?别人写信来骂你,而你竟然还邀请别人来做客!”
巴尔扎克笑笑说:“你知道水的智慧吗?”
那位朋友说:“水也有智慧吗?”
巴尔扎克说:“你如果认为我这是软弱的话,那么水的智慧就是软弱!”他的朋友听得似懂非懂,疑惑地看着他。
信寄出去以后过了两个月,那天巴尔扎克正在家里和他的朋友谈论文学,忽然有人敲门,巴尔扎克开门后,一位陌生人走了进来。陌生人说:“请问巴尔扎克在吗?我是一位里昂市来的读者。”巴尔扎克把他让进屋后,一聊才知道,原来这位读者就是前不久寄信来骂他的萨乐毫姆。三人坐在一起谈人生谈文学谈价值观、世界观,非常融洽,直谈到天黑时,萨乐毫姆才起身准备离去,他站起来由衷地对巴尔扎克说:“我非常敬佩您的胸怀,我当初的那封信的措辞是那么激烈,假如我是您,收到那封信一定会大发雷霆,没想到您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还那么客气地邀请我来做客!”
送走萨乐毫姆后,巴尔扎克的那位朋友不解地说:“我只是觉得你很软弱,可是他为什么却会那么尊敬你呢?”
巴尔扎克说:“水的智慧就是当它遇到攻击时,它不仅不会一味地反抗,反而还敞开心扉来容纳别人,而只有这样,外来的力量才会和水相容!否则,用一块石头去砸一砸外面的柏油马路试试看,一味的强硬抵抗不仅不能化解任何矛盾,反而还会导致两败俱伤!”
水在遇到石头打击的时候,从来不做任何抵抗,但它的“软弱”却是一种无比深奥的智慧,因为这种“软弱”有时候正是化解矛盾的神奇力量!人生,其实也需要这种智慧。
第二篇:花朵也需要水美文摘抄
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一家大公司,做了一名前台柜员。
在学校,他一直是学霸,工作自然不肯认输。他每天利用业余时间练记账,学业务,不久便成了单位的“神手”,多次代表单位参加市里举行的各种业务知识和技能比赛,并连连夺冠。
他的各项业绩也都名列前茅,年底被评为省级标兵,而且得了一个大红包。同事们纷纷让他请客,他却把大红包扔给一个好哥们,丢下一句“你代我请吧”就走了。好哥们私下问他为什么,他说,他不愿把大好时光浪费到吃喝上。
为了坐稳“神手”的宝座,他全身心扑在工作上,单位举行活动,他也顾不得参加。后来,连好哥们也很少和他联系了。
不知不觉,几年过去了,单位新人进了一批又一批,他却始终稳坐“神手”宝座,没有谁能超过他的业务水平和能力。然而,再听到有人叫他“神手”时,他不但没了往日的得意和自豪,甚至觉得是别人有意嘲讽他。难怪他有这样的想法,他身边的搭档换了一个又一个,原来的,有的成了主任,副主任,有的被提为主管会计,就连业务平平的好哥们也已是部门经理。他做梦都为自己鸣不平,产生了想要跳槽的想法。
一天,他把心中的苦闷和想法说给父亲。父亲正在给花浇水,只抬眼瞅了一眼满脸委屈和迷茫的儿子,便又低下头去继续往花盆里洒水。他生气正要离开,父亲突然说,你看这两盆百合有什么不同?
不等他回答,父亲接着说,是不是左边的那盆看着水灵灵的,右边的却蔫头耷脑?其实我给两盆花浇了一样的水,只是左边这盆,我给它的花朵也洒了点水,所以它看起来就显得十分养眼。
父亲把手搭在他肩上,意味深长地说,孩子,其实人也和花儿一样,不能只顾着生长,开放,还要不断地给心灵洒点儿水,比如多和人交流互动,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这样,人才不会显得呆板,人气才会旺。
他是我的同事,也是我们的新任领导,全体会上,他以几句诙谐诗意的话语,结束了他的就职发言——
叶儿也需要水,父亲的这句话,仿佛一壶清清凉凉的水,从我的头顶淋下去,我整个人都被浸濡得温温润润的了,仿佛一株缀满露珠的花朵,人气也自然而然地旺起来。
第三篇:爱也需要放美文摘抄
送一个小巧玲珑的警铃给一位常常旅行的好友。
在我认为,这是护身宝物。不料好友说:“我不需要。”我惊问:“你是柔道高手吗?”她淡淡笑道:“我啥武功也没有,不过,一旦碰上歹徒,我会放掉所有身外物。有时,放,就是自保之道,也是万全之策呀!按了警铃,也许反会招来杀身之祸。多行不义必自毙,歹徒总会受到惩处的。”的的确确,适时的放,许多时候,反而是一种得。放掉了肩上那一捆辛辛苦苦砍来的柴,还有一整片予取予求的树林啊,怕个啥呢?
然而,中国人的哲学,恰恰是教人去抓呀!
沿袭至今的抓岁习俗,不正是教混沌初开的黄口小儿用双手去抓人生的美好志向吗?及至适学之龄,抓奖杯、抓奖牌,抓个满襟满怀,一心期盼能独占鳌头。工作时,抓表现、抓业绩,为求平步青云,不顾他人的感受,横冲直撞。当双手猛猛地抓抓抓时,自我健康受到戕害,周遭的人际关系也蒙受重创。
恰如其分的放,既是宽待他人,也是善待自己。
放这门哲学,也适用于婚姻。亲如夫妻,也需要自由的空间。古人所谓的欲擒故纵,说的不正是放的艺术吗?
最近,挚友阿槿来鸿,谈及了人生的另一种放。
孀居的她与儿媳同住,婆媳俩抚养孩子的理念南辕北辙。一日,痛苦不堪的阿槿经好友指点,忽然开窍了。好友对她说:“一代有一代的事——我们要抓的,是孩子那一代的事;到了孙子这一代,我们却得放了。当年,该抓时你抓得好,今日才得以安享福泽。可是现在,该放时你不放,很可能前功尽弃!”
在给我的信里,阿槿如此写道:“放,原来是如此美好的事。现在,我天天实践放的艺术——放一点,又放一点,再放一点……愈放,人就愈轻松,日子就愈逍遥。”
第四篇:放弃需要智慧和毅力美文
在生活中,我们绝不会什么东西都能获得,有时候不得不学会放弃,而有些人在放弃的同时又追寻到了另外一种完美。
以前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某大学讲授哲学的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这样的选择题:一个开着名贵双座跑车的人在郊外发现三个拦车的人:一个是身患重病的老奶奶;一个是于他有救命之恩的医生;一个是他追求多日的梦中情人。可是跑车只能搭载一人,请问如何选择?许多同学都选择了重病的老奶奶,选择医生的同学也不少,只有少数同学选择的是梦中情人。哲学老师笑着对同学们说,其实你们无论选择了谁,你们的内心都充满了无奈,有一种完美的选择,却没有一个人想到,那就是让医生开着你的车送老奶奶去医院,你和你的梦中情人在皎洁的月光下幸福漫步。同学们个个都懊恼不已:我为什么就没有想到?
正因为有时候我们不善于放弃,在我们固有的思维里,或许从来就没有想到过要放弃那辆名贵的跑车,在我们的选择项里,只有老奶奶、医生、梦中情人三个选项,所以无论选择放弃谁,结果总是不够完美。
多年以来,这道选择题一直萦绕在我心中,它让我时时想到放弃的睿智。我们在生活中想得到的东西真是太多太多了,弄得我们经常顾此失彼、狼狈不堪,永远没有一个完美的答案。就是不明白有时放弃是为了使答案更趋完美,为了更完美的选择而放弃恰恰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战胜自己的毅力。
人生旅途中,如果把遇上的每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都背上,就会感觉很累,说不定哪天就会因为太沉重而停止不前或颓然倒下。所以,如果我们学会在生活中放下一些不必要的东西,心中便会生出不少快乐,人生会更从容。
第五篇:成功也需要速度美文
陆超是个普通的铁路工人,当初是接父亲的班进入铁路系统工作的。工作几年后,因为铁路系统裁减人员,陆超不幸被裁减下去。
下岗回家后,全家人都很郁闷,家人担心陆超心理压力过大,纷纷劝说陆超别上火,在家里好好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再出去找工作。父母这么安慰:“儿子,千万别着急,你就是3年5年不出去工作,我们也能养得起你,千万要放宽心啊。”陆超感到很可笑,爸妈真是太小看他了。第二天一大早,陆超就出去了,爸妈问他干什么去,他说心里烦,出去散散心。爸妈会心地对视了一眼,然后齐声说:“好!好!出去散心是好事情。我们就害怕你在家里闷着,闷出心病就麻烦了。”
陆超溜达了一上午,最终在离自己家不远的一条街上找了个小门面,他决定卖早点。下岗的时候,单位给了他一些买断工龄的钱,开个早点店绰绰有余。陆超上午交了房钱,下午就买了个人力三轮车,然后驮来新买的一些桌椅、炊具。以前单位食堂的老杜也下岗了,晚上,陆超找到了老杜,邀请老杜到自己的早点店里当厨师做早点。老杜特别高兴:“你这小子,速度快得惊人,头天下岗,第二天就准备当老板,第三天就正式开业,真是个快手啊。”
下岗的第三天,陆超的早点店就正式开业了。老杜在单位食堂干过多年的厨师,做早点简直是小菜一碟。陆超在经营中跟老杜学会了做早点的手艺,并且很快就成了熟手。
如果按照盈利的百分比来计算,卖早点虽然是本小,但是盈利却并不薄,而且没有赊欠的,几乎没有什么风险,就是辛苦点而已。
陆超的早点店当月就盈利,去掉给老杜开工资以及其他的费用,陆超挣了将近3000元,比以前上班的时候挣的还多。
陆超的早点店一般上午10点就关门了,他报了个厨师培训班,每天上午10点多去市场买好第二天需要的蔬菜、肉等,交给老杜准备第二天的材料。下午,陆超就去厨师培训班学习。两个月后,陆超从厨师培训班学成,就把早点店改成了小吃铺,不但卖早点,还卖一些家常炒菜。他和老杜同时下厨,完全能忙得过来。虽然工作量加大了,但是给老杜涨了几百元工资,老杜也乐意辛苦一些。
一年下来,陆超挣了7万多元,他用这7万多元作本钱,重新租了个4间门面的店铺,招聘了几名厨师和服务员。陆超任命老杜为厨师长,让他掌管后厨的一切事务,自己就忙着采购以及招呼客人,有时候,客人很多,厨师人手不够,陆超这个老板就亲自掌厨。
陆超下岗后的第四年,已经有了两家饭店,每月盈利都有两三万元,这个收入是他以前上班的时候根本就不敢想的。
那天陆超检查工作的时候,作为一个分店店长的老杜佩服地说:“陆超,说实在的,下岗的第二天你就决定卖早点,你真是果断啊。几年过去了,一起下岗的兄弟们,你是干得最好的,我真是佩服!”陆超笑了笑:“没有什么值得佩服的,我在铁路上干过几年,我看明白一个道理:火车头停在铁轨上,为了防滑,在它的8个驱动前轮前,各塞了一块3寸见方的木头,它就无法动弹。但是,当它的时速超过100公里的时候,堵两尺厚的墙也能穿过。这就说明,行动起来后,火车的能量是巨大的。人也是如此,光说不做,有什么能量?只有踏实地干了,只有行动起来了,才会产生比较大的能量啊……”
不说空话,不瞻前顾后,踏实去做,埋头苦干,这是所有成功者的共同点。只有“行动”,才会产生能量;只有“行动起来”,事业才有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