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手也需要技术革新

时间:2019-05-12 03:34: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举手也需要技术革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举手也需要技术革新》。

第一篇:举手也需要技术革新

举手也需要技术革新

今天上午,收到自己订阅的报纸《教育时报·课改导刊》第2638期。在第三版下方的“课堂断想”栏目,看到一篇名为《别忽略后排那高高举起的小手》的短文。

正如文中所说:许多高年级老师经常抱怨班里的学生发言不积极,课堂气氛沉闷„„当老师一次次忽略了那曾经想发言的小手时,他们只能选择沉默。到了高年级,原本爱发言的学生也许厌倦了整天、整节课被叫起的状况。

课堂时间紧迫,学生发言的人次都较少。怎么解决上述矛盾呢?我记起关于“和尚喝水”的改革故事,第一个方丈进行“制度改革”——引进竞争机制,声称“僧多粥少”,奖励多抬水的小和尚,结果小和尚们在激烈的竞争中搞成了“窝里斗”;第二个方丈进行“技术改革”——告诉小和尚不要下山抬水,而是上山找泉水,然后沿山谷用竹管引到庙里。目前,许多教师坚持用各种“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发言,结果,学生手举起来了,却不能得到发言的机会,尤其是那些超级大班尤其如此。那么,课堂举手能否找到真正面向全体的“技术改革”呢?答案是肯定的。

早在三年前,针对高三复习备考中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说怕举手发言答错被同学取笑,于是,我对举手方式进行了大胆的的“技术革新”——第一,将大量课堂发言的机会设计成选择题,然后让学生用手指头的个数代表自己的答案,使学生在举手的同时就已经用“手语”快速回答老师的提问。第二,教师迅速用大拇指评价每一位“手语”发言者:向上翘起表示正确,向下翘表示错误。第三,学生举手不必同时进行,先完成者先举手,后完成者后举手。学生举手“错峰”进行,也便于教师用手语评价手语。第四,要求学生举手指头的同时,一定昂起头,看老师快速评价的手语和表情后再放下手臂休息。

以上举手的革新,使那些坐在教室“边远地区”的每个学生,都可以用自己的手指数量,平等地参与发言,而且学生从教师的眼神、笑容和QQ表情式的快捷交流过程中,不仅可以达到知识的交流,还可以到达情感的交流,实现课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达标。总之,新课改要求教师从教学内容、方式等方面大胆改革,不断创新,以使课堂交流信息更多、传递信息更快,使学生在轻松、活泼、充满笑声的课堂气氛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从而努力完成内涵丰富的“三维目标”,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发表于2009年1月14日《教育时报·课改导刊》第2652期第三版“课堂断想”栏目;投稿时间2008-12-29 01:25:43;黑色字体部分为被编辑“压缩”删除的内容)1

第二篇:技术革新工作总结(范文)

技术革新工作总结

安装公司

李振兴

去年以来,安装公司领导对技术革新改造工作十分重视,多次主持召开会议布置安排技改工作,经常到作业现场实地调查了解情况,指导制定技改方案,对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积极给予指导,进行动态监督,促进了全队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工作的蓬勃开展。

一年来,我结合工作队的实际情况,共进行各种规模的技术改造、技术革新3项,为公司节约费用2万多元,有力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技术革新方面主要完成三项:

1、改进电缆标志桩

(1)原来生产的水泥电缆标志桩,是“1”字长方体,埋在地里经常被偷,尤其是荒郊野外,丢失严重,带来很多安全隐患。在公司领导的要求下,我做了改进,将原来的“1”字长方体改成倒“⊥”型长方体,现在埋在地里再也没有被人偷走这种现象。

(2)改进前生产水泥标志桩的设备模型,一次只能挤压成4块,我通过革新改造,一次挤压成5块,用的原材料和以前一样,效率比原来提高了25%。

(3)改进前水泥标志桩用的加强筋,习惯上用的是成品∮5螺纹钢,价格贵成本高,我通过节约挖潜,改成了废旧钢绞线做加强筋,达到的效果和原来一样,即实用又经济。

通过以上三项技术对标志桩的革新技改,粗略计算为公司每年多创造利润一万多元。

2、线路施工放线器具的改进(1)线路放线“牵引板”的改进

改进前用的牵引板,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放线阻力大,摆动不稳,在放线过程中经常被卡住,影响放线速度和导线质量,职工经常不满意。孙经理看到后,马上提出改进方案,亲自安排我设计改造,我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和专长,进行了更深一步原因分析,并结合实际反复试验最终找到了原因。

通过焊接支撑架和加配重铁,消除了防线时阻力大、经常被卡住现象,提高了放线速度和质量,得到了公司领导和技术人员的肯定。

(2)35KV线路圆柱铁塔放线“紧箍器”的改进 略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 要带头刻苦钻研技术,大胆提出合理化建议,搞好技术革新;外勤队设备比较多,要想把这些设备管理好并且安全可靠的运行,就必须熟练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所以,我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实践,又借助高级工、外出培训的机会,来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和实践,现在工作起来得心应手。我在工作中一贯注重不折不扣地将公司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强化执行力,要求我们的每个班员在工作的时候都不能有“松口气”的思想,时刻保持如履薄冰、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和进取的意识,困难面前不低头,逆境里面不叫苦,不说空话、套话,不图虚名,多办实事,务求实效,把公司提出的要求落实到实处。

第三篇:技术革新例子范文

英国:技术革新 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中国:

1、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自主出舱。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活动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这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2、青藏铁路全线铺通 青藏铁路工程技术人员和建设者按照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的目标,在素有“生命禁区”之称的雪域高原上,克服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优质高效地完成了青藏铁路全线铺通任务,这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辉煌壮举。装载着大批援藏物资的列车10月15日陆续抵达拉萨。

3、我国首款64位高性能通用CPU芯片问世 中科院计算所研制的龙芯2号,其单精度峰值浮点运算速度为每秒20亿次,双精度浮点运算速度为每秒10亿次,最高频率为500MHz,功耗为3瓦至5瓦,远远低于国外同类芯片,其标准测试程序的实测性能是1.3GHz的威盛处理器的2倍至3倍。信息产业部、科技部、中科院和江苏省合作,建立“中科梦龙”龙芯产业化基地,一条以龙芯产业化为目标的高科技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

4、中国科考队首次登上南极冰盖最高点 北京时间1月18日3时16分,在挺进南极内陆冰盖1200多公里后,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登上了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南纬80度22分00秒,东经77度21分11秒,海拔4093米。按照计划,冰盖科考队将在最高点建立科学观测站,开展气候环境监测,进行冰雷达测厚、高精度GPS定位和综合气象观测。我国科考队成功登上冰盖最高点,是人类南极考察历史上的一次壮举,表明我国南极事业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5、全球记载种类最多的《中国植物志》全部出版 与世界上同类著作相比,126卷册的《中国植物志》收载植物种类和所含卷册最多,总体编研水平高,是我国近百年来第一部最全面、最系统的全国植物志。《中国植物志》是关于中国维管束植物(包括蕨类植物与种子植物)的全面、系统、科学的总结,它记载了中国3万多种植物(301科3408属31142种),共5000多万字,9000多幅图版。

6、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首次单分子自旋态控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人员利用低温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巧妙地对吸附于金属表面的钴酞菁分子进行“单分子手术”,成功实现了单分子自旋态的控制。这是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单个分子内部的化学反应,并利用局域的化学反应来改变和控制分子的物理性质,从而实现重要的物理效应,为单分子功能器件的制备提供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新方法,揭示了单分子科学研究的广阔前景。《科学》杂志发表了这项研究的论文,并在同期的“透视”栏目中对该成果进行了评价。

7、我国测定珠峰新“身高”8844.43米 国家测绘局宣布了2005年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获得的新数据:珠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8844.43米,高程测量精度±0.21米,峰顶冰雪深度3.50米。这组数据是迄今为止国内乃至国际上历次珠峰高程测量中最为详尽、精确的数据。与1975年所测得的珠峰高度相比,最新公布的珠峰高度降低了约3.7米。此次精确测定珠峰高程的活动,反映了我国测量珠峰高程的技术水平和权威性,对于体现国家综合国力和测绘科技水平、促进地球科学研究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8、中国大陆科学钻探深入地下5158米 经过近4年努力,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胜利竣工,在江苏省东海县毛北村成功深入地下5158米,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这标志着我国“入地”计划获得重大突破。这也是当前正在实施的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20多个项目中最深的科学钻井。

9、能在血管中通行的“药物分子运输车”研制成功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的“纳米药物分子运输车”,直径只有200纳米,装载的药物在沿途不会泄漏,直到引导到了某一个特定的疾病靶点、在人们需要的时候才释放出来,对疾病产生治疗作用。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完成用“运输车”装载消炎、止痛、抗癌药物的装载控制释放和定向传输的实验。这项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会志》和德国《应用化学》上。

10、最高分辨率“中国数字人男1号”诞生 南方医科大学构建完成的“中国数字人男1号”,高效数码相机像素达2200万,图像分辨率为4040×5880,是目前世界上0.2毫米虚拟人切削中分辨率最高的数据集。此外,按60兆一帧释放,该数据集的数据量超过540千兆,为世界之最。“数字人”在医学、航天、航空、影视制作乃至军事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另外:

1.EAST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06年9月26日,由国家发改委投资建设的国家大科学工程EAST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在进行的首日物理放电实验的过程中,成功获得了电流大于200千安,时间接近3秒的高温等离子体放电,这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已在中国首先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

2.纳米量子结构可控性实验和理论研究新进展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组围绕纳米电子器件的基础问题,在纳米结构的探索、组装规律和单元器件的物性等方面,在过去的几年里已产生国际影响。2006年更是取得系列重要进展,并逐步形成了系统性的工作。

3.绘制出天空中的宇宙线分布图,发现宇宙线分布是各向异性的和宇宙线的运动规律

在《科学》杂志2006年10月20日刊上,依据在我国西藏羊八井宇宙射线观测站的“西藏大气簇射探测器阵列”所获得的、积累近九年之久的近四百亿观测事例的实验数据的系统分析,中国和日本两国物理学家合作发表了有关高能宇宙线各向异性以及宇宙线等离子体与星际间气体物质和恒星共同围绕银河系中心旋转的最新结果,这些实验观测的前沿进展被审稿人誉为宇宙线研究领域中“里程碑”式的重要成就。

4.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技术开发及工业性试验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

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与陕西新兴煤化工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化工程公司合作的“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技术开发”工业性试验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在日处理甲醇50吨的工业化试验装置上实现了近100%甲醇转化率,乙烯选择性40.1%,丙烯选择性39.0%,低碳烯烃(乙烯、丙烯、丁烯)选择性达90%以上的结果。试验装置的成功运转,对我国综合利用能源、拓展低碳烯烃原料的多样化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

5.龙芯2E通用64位处理器

龙芯2E通用64位处理器是目前全球除美日之外性能最高的通用处理器,也是祖国大陆地区第一个采用90纳米设计技术的处理器。中科院计算机所研制的龙芯2E处理器最高主频达到1.0GHz,实测性能超过1.5GHz奔腾IV处理器的水平,具有低成本、低功耗、高性能、高安全性等特点,在不同工作条件下龙芯2E处理器的功耗在3瓦~8瓦范围内。“十一五”期间,龙芯处理器将为推进我国信息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6.水体污染的激光诱导荧光非接触监测技术装备系统

水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我国江河湖库和近海海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且水体污染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采用激光诱导荧光监测技术实现水体污染遥测,系统集光学遥感技术、光谱学、分析化学、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利用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法,实现对水体多组成份有机物的在线遥测,发展和提高了我国水体污染在线遥测的技术水平。

7.我国科学家发现阿尔茨海默症致病的新机制

2006年11月19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医学》网络版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组关于β淀粉样蛋白产生过程新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这项成果揭示了阿尔茨海默症致病的新机制,并且提示β2-肾上腺素受体有可能成为研发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药物的新靶点。

8.我国抗糖尿病新药研究取得开创性进展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科学家2006年在非肽类小分子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的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于2007年元月第一周发表在国际权威科学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网络版上。美国科学院院刊编辑部在向媒体的书面新闻发布中指出,这类口服有效的非肽类小分子激动剂有可能成为糖尿病、肥胖症和其他相关代谢性疾病的一种新型疗法。

9.揭示果蝇记忆奥秘,探索记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组关于果蝇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果蝇的脑中并不存在一个通用的记忆中心,而是不同感觉记忆储藏在不同的区域里,并且像人类能记住图像的高度、大小、颜色等不同参数一样,果蝇的图像记忆也有对应的不同参数。通过对果蝇记忆基因的研究,可进一步运用到小白鼠、哺乳动物甚至人类身上,从而解决人类失眠、老年痴呆等精神性疾病。

10.饮用水质安全风险的末端控制技术与应用

为及时评价水质状况及应对突发事件,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合作开发出适合末端水质监控的生物在线监测与预警技术,建立并完善生物毒性测试方法,在分子、细胞水平上形成一套适用于水质评估的技术体系。研究中开发的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共产生发明专利22项,发表论文61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3篇。评论 | 20 5

2013-04-23 18:22 热心网友

两院院士评选出的2005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1、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完成我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自主出舱。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活动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这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2、青藏铁路全线铺通 青藏铁路工程技术人员和建设者按照建设世界一流高原铁路的目标,在素有“生命禁区”之称的雪域高原上,克服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优质高效地完成了青藏铁路全线铺通任务,这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辉煌壮举。装载着大批援藏物资的列车10月15日陆续抵达拉萨。

3、我国首款64位高性能通用CPU芯片问世 中科院计算所研制的龙芯2号,其单精度峰值浮点运算速度为每秒20亿次,双精度浮点运算速度为每秒10亿次,最高频率为500MHz,功耗为3瓦至5瓦,远远低于国外同类芯片,其标准测试程序的实测性能是1.3GHz的威盛处理器的2倍至3倍。信息产业部、科技部、中科院和江苏省合作,建立“中科梦龙”龙芯产业化基地,一条以龙芯产业化为目标的高科技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

4、中国科考队首次登上南极冰盖最高点 北京时间1月18日3时16分,在挺进南极内陆冰盖1200多公里后,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登上了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南纬80度22分00秒,东经77度21分11秒,海拔4093米。按照计划,冰盖科考队将在最高点建立科学观测站,开展气候环境监测,进行冰雷达测厚、高精度GPS定位和综合气象观测。我国科考队成功登上冰盖最高点,是人类南极考察历史上的一次壮举,表明我国南极事业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5、全球记载种类最多的《中国植物志》全部出版 与世界上同类著作相比,126卷册的《中国植物志》收载植物种类和所含卷册最多,总体编研水平高,是我国近百年来第一部最全面、最系统的全国植物志。《中国植物志》是关于中国维管束植物(包括蕨类植物与种子植物)的全面、系统、科学的总结,它记载了中国3万多种植物(301科3408属31142种),共5000多万字,9000多幅图版。

6、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首次单分子自旋态控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人员利用低温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巧妙地对吸附于金属表面的钴酞菁分子进行“单分子手术”,成功实现了单分子自旋态的控制。这是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单个分子内部的化学反应,并利用局域的化学反应来改变和控制分子的物理性质,从而实现重要的物理效应,为单分子功能器件的制备提供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新方法,揭示了单分子科学研究的广阔前景。《科学》杂志发表了这项研究的论文,并在同期的“透视”栏目中对该成果进行了评价。

7、我国测定珠峰新“身高”8844.43米 国家测绘局宣布了2005年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获得的新数据:珠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8844.43米,高程测量精度±0.21米,峰顶冰雪深度3.50米。这组数据是迄今为止国内乃至国际上历次珠峰高程测量中最为详尽、精确的数据。与1975年所测得的珠峰高度相比,最新公布的珠峰高度降低了约3.7米。此次精确测定珠峰高程的活动,反映了我国测量珠峰高程的技术水平和权威性,对于体现国家综合国力和测绘科技水平、促进地球科学研究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8、中国大陆科学钻探深入地下5158米 经过近4年努力,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钻一井”胜利竣工,在江苏省东海县毛北村成功深入地下5158米,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这标志着我国“入地”计划获得重大突破。这也是当前正在实施的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20多个项目中最深的科学钻井。

9、能在血管中通行的“药物分子运输车”研制成功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的“纳米药物分子运输车”,直径只有200纳米,装载的药物在沿途不会泄漏,直到引导到了某一个特定的疾病靶点、在人们需要的时候才释放出来,对疾病产生治疗作用。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完成用“运输车”装载消炎、止痛、抗癌药物的装载控制释放和定向传输的实验。这项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会志》和德国《应用化学》上。

10、最高分辨率“中国数字人男1号”诞生 南方医科大学构建完成的“中国数字人男1号”,高效数码相机像素达2200万,图像分辨率为4040×5880,是目前世界上0.2毫米虚拟人切削中分辨率最高的数据集。此外,按60兆一帧释放,该数据集的数据量超过540千兆,为世界之最。“数字人”在医学、航天、航空、影视制作乃至军事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另外:

1.EAST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06年9月26日,由国家发改委投资建设的国家大科学工程EAST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在进行的首日物理放电实验的过程中,成功获得了电流大于200千安,时间接近3秒的高温等离子体放电,这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已在中国首先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

2.纳米量子结构可控性实验和理论研究新进展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组围绕纳米电子器件的基础问题,在纳米结构的探索、组装规律和单元器件的物性等方面,在过去的几年里已产生国际影响。2006年更是取得系列重要进展,并逐步形成了系统性的工作。

3.绘制出天空中的宇宙线分布图,发现宇宙线分布是各向异性的和宇宙线的运动规律

在《科学》杂志2006年10月20日刊上,依据在我国西藏羊八井宇宙射线观测站的“西藏大气簇射探测器阵列”所获得的、积累近九年之久的近四百亿观测事例的实验数据的系统分析,中国和日本两国物理学家合作发表了有关高能宇宙线各向异性以及宇宙线等离子体与星际间气体物质和恒星共同围绕银河系中心旋转的最新结果,这些实验观测的前沿进展被审稿人誉为宇宙线研究领域中“里程碑”式的重要成就。

4.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技术开发及工业性试验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

由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与陕西新兴煤化工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化工程公司合作的“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技术开发”工业性试验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在日处理甲醇50吨的工业化试验装置上实现了近100%甲醇转化率,乙烯选择性40.1%,丙烯选择性39.0%,低碳烯烃(乙烯、丙烯、丁烯)选择性达90%以上的结果。试验装置的成功运转,对我国综合利用能源、拓展低碳烯烃原料的多样化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

5.龙芯2E通用64位处理器

龙芯2E通用64位处理器是目前全球除美日之外性能最高的通用处理器,也是祖国大陆地区第一个采用90纳米设计技术的处理器。中科院计算机所研制的龙芯2E处理器最高主频达到1.0GHz,实测性能超过1.5GHz奔腾IV处理器的水平,具有低成本、低功耗、高性能、高安全性等特点,在不同工作条件下龙芯2E处理器的功耗在3瓦~8瓦范围内。“十一五”期间,龙芯处理器将为推进我国信息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6.水体污染的激光诱导荧光非接触监测技术装备系统

水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我国江河湖库和近海海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且水体污染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采用激光诱导荧光监测技术实现水体污染遥测,系统集光学遥感技术、光谱学、分析化学、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利用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法,实现对水体多组成份有机物的在线遥测,发展和提高了我国水体污染在线遥测的技术水平。

7.我国科学家发现阿尔茨海默症致病的新机制

2006年11月19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医学》网络版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组关于β淀粉样蛋白产生过程新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这项成果揭示了阿尔茨海默症致病的新机制,并且提示β2-肾上腺素受体有可能成为研发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药物的新靶点。

8.我国抗糖尿病新药研究取得开创性进展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科学家2006年在非肽类小分子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的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于2007年元月第一周发表在国际权威科学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网络版上。美国科学院院刊编辑部在向媒体的书面新闻发布中指出,这类口服有效的非肽类小分子激动剂有可能成为糖尿病、肥胖症和其他相关代谢性疾病的一种新型疗法。

9.揭示果蝇记忆奥秘,探索记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组关于果蝇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果蝇的脑中并不存在一个通用的记忆中心,而是不同感觉记忆储藏在不同的区域里,并且像人类能记住图像的高度、大小、颜色等不同参数一样,果蝇的图像记忆也有对应的不同参数。通过对果蝇记忆基因的研究,可进一步运用到小白鼠、哺乳动物甚至人类身上,从而解决人类失眠、老年痴呆等精神性疾病。

10.饮用水质安全风险的末端控制技术与应用

为及时评价水质状况及应对突发事件,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合作开发出适合末端水质监控的生物在线监测与预警技术,建立并完善生物毒性测试方法,在分子、细胞水平上形成一套适用于水质评估的技术体系。研究中开发的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共产生发明专利22项,发表论文61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3篇。

袁隆平1930.9.1-1953年,籍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生于北京。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米神”等。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85年更名为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与西南师范大学 合并组建为西南大学)。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1987年任863计划两系杂交稻专题的责任专家,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一期目标,2004年提前一年实现了超级稻第二期目标。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11项国际大奖。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1980-1981年赴美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技术指导。1982年任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71年至今任湖南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并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第4艘载人飞船。这是第一次将中国女航天员载入天空。

2013年1月26日,中国自主发展的运-20大型运输机首次试飞取得圆满成功。

2013年4月,中国科技大学俞书宏教授领导的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纳米材料与化学研究部,继在生物模拟矿化与仿生合成特殊无机纳米结构材料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之后,最近在同轴纳米电缆和纳米管的低温化学合成方面又获得一系列新进展。(84)2013年4月19日,应用中科院长春应化所自主创新成套生产技术,由山东神驰石化生产的稀土异戊橡胶日前在轮胎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首次以50%稀土异戊橡胶工业化产品替代天然橡胶成功应用于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标志着我国异戊橡胶产品的应用研发能力已跻身世界一流水平。

第四篇:技术革新案例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同样,我们保全工扫车也需要创新,这是提高我们自身技术的必备条件,也是防止机械老化,加强机械保养的动力源泉。

去年,我们工段就扫车,该如何扫,怎样扫,怎样提高扫车质量,在提高扫车质量的同时又能所短扫车时间等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最

终我们工段长为我们制定了严密的扫车计划,使扫车工作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盲目性.加强平时的包机,做好每日的点检,记录,以便扫车时用;加强平时的保养工作,保全重于保养,在平时全面提升保养工作的地位,只有做好保养工作才能减少潜在的故障隐患,揭(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制潜在的故障发展,大大降低故障发生几率,更能提高扫车质量;做好扫车前的准备工作,扫车时重点做好巡检,清洁,润滑和局部检修工作.使我们在扫车的同时轻松了自己方便了他人.在经过多次的尝试后我们的扫车状态经历了起步,提升和提高几个阶段,我很庆幸自己能在这么确实的环境下工作,我很感谢郭厂长,感谢他的淳淳教导.他总对我们说要有自己的工作目标,工作思路.要改变工作,首先要改变自己,已成为我们工作的第一理念!

目前,虽然我们的扫车工作处于比较领先的地步,但仍存在很多不足,我们需要全行业的理性指导,需要大力宣传推荐扫车的技术交流.2010年我们工段就是围绕扫车探索新的工作体系,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才能不断开拓进取,开创扫车的工作新局面,在围绕郭厂长正确领导下,我们工段立足于本职.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

第五篇:有时也需要留学生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读后感

-------有时也需要留学生

洛新局磁涧小学

游大兴

班里经常有个别学生不能保质保量完成家庭作业,我常常说作业写不完,课间补,课间补不完,放学后就留下补。有些学生放学前就知道把作业补完,有极个别学生就不愿补,就算让他们留下,我觉得效果也不好。可是不留校,也没办法。

看了这篇文章,我受到一些启发。留学生要讲一些艺术和技巧。记得前段时间,我班有一男生,一单元英语单词读了一个早读和半节课,还是没记住几个,后来我为了督促他记住,叫他在办公室里读了一节课,还是没记住,就又叫他继续读了一节课,下课后一提问,还是有很多不会,要知道一单元总共才十几个单词。我真快要崩溃了。心里埋怨:老天,我怎么遇到这样不开窍的学生?现在想想是我留学生没有技巧。想想让他在办公室里,他该多没面子,那还有心思读书呀?我只是一味的让他读,记,没有考虑到学生智力的差异,也没有给他一些比较好的建议,给没给他谈心,只是训斥他怎么背得这么慢,俩节课十几个单词都记不住,虽然嘴上没说他笨,但实际上也给他灌输了他比较笨的观念。这个学生肯定也觉得自己笨。我该怎么办呢?还有一个学生,自二年级起就让我头疼,作业经常丢三落四,留他,效果也不好。看了这篇文章,我知道留学生时要先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只要自己是从心里为学生好,再设身处地去说服学生,即使在留学生的时候,师生之间的感情也会很融洽和谐,甚至比不留时还要亲近。问题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实质。做好了他们的心里工作,这样留学生时,他们心里就没有埋怨,留得心甘情愿,效果自然就会好;否则就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以后,我会尽量少留学生,必须留时,我一定记住先给他们沟通一下,消除一下他们的心理阴霾,让他们认为老师是在真心实意的帮他,而不是惩罚他。

下载举手也需要技术革新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举手也需要技术革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裁员也需要艺术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对于管理者来说,请自己的员工“另谋高就”永远不是件让人欢欣鼓舞的事情。但是出于公司发展和生存的需要,或者由于经济大环境的变化,“裁员”已经成为越来越......

    成长也需要挫折

    成长也需要挫折 生活是一首歌,吟唱着人生的节奏和旋律;生活是一条路,延伸着人生的足迹和希望;生活是一杯酒,饱含着人生的清醇与忧愁;生活是一团麻,交织着人生的烦恼与快乐;生活是一......

    企业文化也需要重组

    企业文化也需要重组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源在日前一份报告中提出,企业在兼并联合过程中,要达到既壮大自己又壮大盟友的“双赢”,应该在资产重组中,更加重视文化重......

    教学也需要团队

    教学也需要团队赵职常艳 学生时代的我认为老师们都是单独的个体,在教学上不用互相的交流,每位老师都是各司其职。然而现在,站在是实习岗位上的我再也不这么认为,而且是与我那时......

    老师也需要减负

    老师也需要减负 现在农村学校的老师真的很辛苦,从早上六点起床到晚上八点,好像只有用熬时间来赢得成绩,可是结果怎样呢?这种疲劳战效果并不好。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吧,一所农村初级......

    成长也需要爱情

    成长也需要爱情 “你让我知道你谈恋爱的话,你完了”这是老师开学的第一句话。大家都交头接耳起来“这么严干什么啊”“算了,算了习惯就好了,那个老师不这样啊”“是啊,初三了,她......

    成长,也需要作文集

    成长,也需要割舍 灯影桨声里,丝竹声声。我孑然独立在古老而繁荣的秦淮河岸,望着一只只乌篷船驶向灯火摇曳的那端,我不禁叹惋,这条横贯历史的名河为何如此繁盛的呢?是否如我一样,割......

    成长也需要鼓励

    成长也需要鼓励 一个眼神,传递一份温暖,找到一份自信。 那时的生活总是很单调,每天都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在一个周末,妈妈给我报了作文培训班,于是,在周末,我又要抽出一上午的时间......